做一名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

2024-09-08

做一名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精选8篇)

做一名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 第1篇

甘于奉献——做一名践行师德师风的好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书育人,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作为教师我用自己的行动演绎动人的故事,诠释无声的大爱。看着镜中的自己,记忆中初登三尺讲台的誓言依然那么的清晰-----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一晃已然7个春秋,就这样不问收入,不计报酬,默默耕耘,埋头苦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了7个春秋。7年潜心教学,一路辛苦着、快乐着、感慨着、收获着、品味着------7年教书育人,心中装的都是学生,我将用自己一生的行动,做践行师德师风的好教师。

首先,好教师应是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的践行者。

无论是地理教师、班主任或教学管理者,我都遵循“时时皆教育、处处皆教育、事事皆教育”的原则,处处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我一直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尽的,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来感化、教育学生。指引学生做事,教会学生做人,永远不辞辛苦。我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让每个孩子感受爱、懂得爱、珍惜爱、拥有爱,并且愿意付出爱,学会做人做事,学有一技之长,在爱的教育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迈向社会的他们走正路、扬正气是我最大的欣慰!的确“有多大的爱心,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教师的大业应该莫过于此吧?

其次,好教师应是立德树人、书润人生的开拓者。

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必是一名师德高尚,具有完美人格魅力,知识丰厚,知行合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幸福奠基的富有爱心的开拓者;好教师既是专业的教育者,更是学生的合作者和指导者,学生心灵的保健师,学生博学多识的知己朋友。

我一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完美的人格唤醒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用优雅的气质影响学生……我很喜欢挑战自我,7年不断对特殊学生投入持久的、乐此不疲的关爱、教育、研究,优秀的我们在走向卓越。

教育的真谛在于给予。7年的教学实践,我是这样给予的:给予学生公平与公正,给予学生尊重,给予学生爱护,给予学生赏识,给予学生宽容,给予学生笑容,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友情。7年我都在用心去关怀和爱,用真心倾心和学生交朋友,在给予的同时我收获了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收获了美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给予中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学生需要的真的不多,真诚的心他们会感到,真诚的爱会得到回报!

作为教师的我,让学生触摸幸福,感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

三尺讲台是我的人生大舞台。我把上好每一堂课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有自己肚子里有货,上了台才能有灵性。一堂课要引人入胜,让再调皮顽劣的学生也能品出“百家讲坛”的味道;让学生有还没听一会儿呢下课铃就响了的感觉,这就需要多揣摩多上讲台多攒经验”。为了 2 把知识的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田,我将以讲台为舞台,在清徐职中这一篇天地书写下自己壮丽的人生篇章。

第三,好教师应是心“灯”闪亮、情有独“钟”的守卫者。作为教师,我用感恩的心对待生活。感恩学校、感恩同事、感恩家庭、社会,遇事总是检讨自己,不指责别人。做真心、善良之人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作为教师,我对教育、对学校、情有独钟,对家长、对学生情有独钟。做了教师,与一批一批家长相识,培养了一批一批的学生,这是自己最引以为豪的。对同事情有独钟,能做同事,特别相处一室,是缘分,多么值得珍惜!我们一起互相关心,互相提醒,真是其乐融融!

我对教育事业的痴迷、对学生的关爱,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爱,更远远超过对自己的“钱途”的关注;对学生爱之至深、关之至切,非常人所能理解。我就是这样一个心里永远装着学生,唯独忘了自己的傻人。当老师是个良心活儿,作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得对得起孩子和家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第四,好教师应是一个爱做梦有内涵,勇于创新,勇于实践,追求完美的传播者。

我是一个“完美教室”的追求者,教室是师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共同的生命栖居室。教室就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就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就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就是信息资源库,是我们教师的办公室;教室就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 我在教室里放飞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粉笔画出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无悔,青春无悔,作为教师甘守清贫,执著地播撒阳光和雨露,培育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是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的心声。拥有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就是我生命的价值所在.教育是大事业,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不奢望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希望兢兢业业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事。“愿作人梯攀月桂,甘浇时雨育英才”。今天,我执着于我的追求;明天,我愿继续执著于自己热爱的这份事业。追求着,就快乐着。

做一名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 第2篇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

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

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可以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尖浪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赢得世人的尊敬,社会的肯定,努力实现我真诚的育人理想。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

我的选择我的幸福

对于幸福,不同的人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处在不同时代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幸福是什么,我觉得关键是要看我们自己怎么去定义,幸福对于每个人的涵义是不同的,只要用心去体会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作为教师,我们的幸福感又在哪里呢? 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来自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敬仰。我记得我以前去家访,会碰到各种各样职业的家长,但是无论是什么职业的家长,在面对我们老师的时候,总是热情万分,也许对于他的亲戚都不会有这种规格,这种热情其实来自于他对老师职业敬佩,潜意识里是希望老师对他的孩子在教学中能格外照顾,将来能有所抱负,这只是个体的做法,国家又何不是如此?我们教师也许收入赶不上很多其他职业,但是他们是没有我们这种职业的幸福感的。

第二是来自于学生对老师的情感。我们也许往往只注意了学生调皮,作业完不成,有人违反纪律等等,其实我们再认真看看,其实有很多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地方,我曾经有一阵子很讨厌某个学生,因为他总是上蹿下跳,像个猴子一样顽皮,但突然有一天,学校排节目缺人,我问他参加不,他回答让我震惊:“只要能为班级争光,我就上。”这句话让我差点眼泪纵横,我们平时其实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你喊学生拿东西,也许你喊你孩子拿他不会去拿,但是学生却当做圣旨一样乐于为老师服务。你的高兴往往成为了学生的高兴,你的生气往往也会转化为一种集体生气,学生把老师当做了他们一天的“心情晴雨表”,换一种包含爱与宽容的眼光看待学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

第三来自于社会、国家对老师的期望。纵观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对教师职业是轻视的,无不对教师抱有极大的期望。毕竟教师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屹立世界的基础,科技的进步带来经济的腾飞,经济的强盛促进国家的强大,而决定科技的进步无疑是教育,实现这一基础的就是教师。尽管教师有很多光辉的光环,比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我们可以为之骄傲,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我们从事这项职业的目的,一旦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的这种职业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

第四是教师在经过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一种满足。很多老师都有这种经历,讲了半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突然,你的一个灵光闪现,解决了这个难题。一个班的学生有优秀的也有不足的,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加班加点后,看到学生一步步在进步,思想与学识都慢慢的让自己刮目相看,我想很多老师都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我们觉得就是一种幸福“幸福不是吃喝玩乐!”我觉得幸福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一种目标达成的意识体现

在当今比较现实的社会,令许多教师感到茫然,在重重压力下,有些茫然。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提高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呢?首先不能攀比,我认为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不与从政者比地位,居庙堂之高,有“高处不胜寒”的苦恼;处江湖之远,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与经商者比财富,他们虽然财源滚滚,但我们桃李满天下,这更是一种隐形的财富,无人能及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优越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同样的待遇,处在同样的环境里,在有的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在有的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甚至充满怨恨。作为教师是否有幸福感主要取决于自身对生活的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当然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只有教师沉浸于其中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

做一名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 第3篇

1.平常心。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这被认为是对教师最恰当的比喻。可如果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 那么, 一旦这根蜡烛燃烧完, 别人就要处于黑暗之中, 至少暂时要处于黑暗之中。因此, 这实际上也贬低了教师的作用。教师要知道, 自己是一根火柴, 燃烧了自己, 点燃了别人, 使星星之火变成燎原烈火。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最广泛应用的对教师的赞誉。如果就其广义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那么就其狭义而言, 教师就应该是其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可事实上, 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完整地设计和塑造其学生的灵魂, 因为一个人灵魂的形成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 概括而言, 除了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影响以外, 还受其家庭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 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定义教师, 头衔太大, 不切合实际。教师应主动从神坛中走下来, 充分认识到, 教师只是教育领域中最普通的劳动者, 是一个辛勤劳作的园丁。不管人们对教师怎么定位, 不管教师需要扮演多少角色, 教师都不过是一个劳动者, 一个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劳动者。不因身心之苦而自抑, 不因外力不敬而自贬, 这是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的平常心。

2.崇高爱。新课程对教师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是教育专家, 是规划未来的设计师, 是交际广泛的外交家, 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学生虚心的倾听者, 是学生真诚的赏识者, 是学科关系的协调者,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是勤奋的学习者, 是教育的研究者, 是教育的享受者;教师是教育行业最普通的劳动者, 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 是学校的主体, 是教育的主人。教育的每一项成果都离不开教师的劳动, 教育的每一个创新都离不开教师的智慧, 教育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奉献。教师的职业不同于作家, 不同于工程设计师, 即不同于其他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劳动者。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 是有思维、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 是未来。“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劳动的持续性、复杂性和不可量化性。“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教师的劳动既是教师施教的过程, 也是教师自身学习提高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求索、不断创新的过程。这就是教师职业的崇高与骄傲。

那教师具有怎样的人格特质, 才能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呢?

第一, 积极健康。这一点指教师性格的总体特征。教师对国家、社会、人生、工作、群体保持乐观, 积极参与。许多教师, 特别是一些曾身处逆境的教师, 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性格使他们走上成功之路。套用某论坛上一个词——“阳光教师”。

第二, 宽容忍让。表面看是软弱, 本质则是胸怀。容不下孩子, 怎么能教育孩子?忍不住闲气, 如何弘扬正气?面对学生的不良现象, 奋起反击不是上策。培植正确的理想信念, 让不良现象自行瓦解消亡, 兵不血刃, 善之善也。

第三, 反求诸己。在和优秀教师聊天时, 经常听到他们诉说自己职业生涯的遗憾——哪件事没处理好、哪节课没讲好、对不起哪个学生等等。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感觉遗憾多的教师, 表现得越优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或许正是因为他们善于反躬自问、反思自己, 才使他们的心灵愈来愈宽广。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 教师的学识、权力、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 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 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 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 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 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 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 也远不如道德重要。学生看老师既看才, 也看德, 无才无德, 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 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 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 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所谓“高止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 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仁爱, 正是高尚道德的第一体现。面对职业的神圣, 教师只有满怀仁爱之心, 更加审慎的爱惜。面对充满渴望又无助的家长, 教师只有满怀仁爱之心, 一遍一遍地指导, 一点一滴地渗透, 循序渐进地点化。面对天真烂漫的儿童, 教师只有满怀仁爱之心, 呵护, 培植。诚如一位美国教育家所说过的:教师站在人类的摇篮边。摇篮中酣睡的, 是天使, 是人类美好的未来。你的执教有可能影响一个学生、一个家庭, 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这就是教和育的最根本意义。做一名拥有一颗仁爱之心的教师吧!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带领人们走向富裕的同时, 使我们的教育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在现代社会中, 教师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职业, 身在其中者, 非一句“喜忧参半”可以概括。那么, 今天的教师, 该拥有怎样的为师心态呢?我个人认为, 现代的教师, 面临社会、工作、个人重重的压力, 实在是需要一份淡定从容的专业心态。这种心态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仁爱”。

做一名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 第4篇

关键词:师德师风 教师形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承担着历史的重任,肩负着崇高的使命。因此面对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面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育是人育人的事业。即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的事业。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所以,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对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千方百计将自己的事情办好。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责任。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教师被称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需求等,都普遍受到市场机制及其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因此,树立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敬业精神又包括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因为这是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所必须具备的。

1.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

教师的责任有三个方面。(1)对社会的责任,我们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目前国家现代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就是要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2)对家长负责,对教育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也是爱岗敬业和热爱教育的师德师风原则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只有当他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对人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全力以赴地去负责,家长把子女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是希望学校老师能把小孩培养成才,帮助他们学到各种知识,家长希望教师做到他们无法做到的事情;(3)对学生负责,学生来到学校应该是有所求,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他们的行为如何,在这一点上,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让他们在知识、做人各方面得到发展。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担当得了呢?所以说从事教师工作的人,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强烈的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

2.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社会上有许多种职业,其中教师职业最神圣最受人敬重。一个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必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职业中工作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能够担当起社会的重托,怎么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怎么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有职业感的教师,他首先会把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不仅仅是教书,而且是为国家培育新人。职业感让教师明确自己是一个接受社会重托、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职业感,才能发挥出人生价值,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3.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条件

事业心来源于职业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升到伟大事业的高度来看待和追求,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信自己的选择。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教师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因而全身心地投入,这是热爱教育的集中体现,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一个教师要成为好的、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这种事业心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大的智慧,有更大的耐性,因此强烈的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重要条件。

二、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在当前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进一步期待着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爱心”就是前提。“以己之爱,启他心灵。”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视之为子女,以满腔热情教育学生,用爱营造平等、民主、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用爱关心、爱护、教育、帮助学生,使师生之间以诚相待、坦荡无间。所以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时注意全面了解学生动态,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接近教师,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

200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勉励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淡泊名利,甘为人梯,认认真真教书,扎扎实实治学,带头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到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殷切希望教师要注意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鼓励。师德建设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比如,关爱学生与管理学生的关系,为人师表的关系,教书育人的关系,道德自律与规范他律的关系。教师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有爱才有未来,有爱才有希望,作为教师,得学生之心,必得学生之拥戴,让爱在平凡事业中升华。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

纵观教育发展进程,“为人师表”可谓是师德话题中永恒的主旋律。“师表”意思是指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随之带来了教育的多元化,教师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公众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直接。“为人师表”的内涵正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刻板的“师表”向多元化转变。为人师表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命题,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除了父母,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极大,尤其是行。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在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为人师。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黄炎培先生早就主张: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应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教育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师在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为人师表”,就要有持之以恒的学风,过硬的学习能力。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学习,教师不能只放电不充电,学会学习是教师“以素质育素质”的需要,更能以孜孜不倦的学风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养成好学之风,进而增强学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而教师更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2.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许多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中专任教,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很有必要让他们多到现场参加锻炼,由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并向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努力。

3.广泛地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自身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环。任课教师必须尽早掌握、使用和开发现代化教育设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使用校园网,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4.不断学习和进取,提高教师思想素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支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坚持学习。(1)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的能力与水平。在学习中实现对精神境界的高层次的追求。从而不断决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2)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提高学历层次,都是新时期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时代,特别是信息技术时代。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不懂科学的人便不能做老师了”,不求进取的教师将逐渐被淘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教师们一方面贡献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像海绵一样,从群众中,生活中和科学中汲取一切优良的有用知识,然后再把这些知识贡献给学生。高超的学识本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还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更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源泉。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应该有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的意识,时时不忘完善自己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和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所以说不断学习与进取是师德的生命。

总之,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更需要内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学识专精博览,以适应两型教育的要求,愿我们的教师做师德的践行者,甘守清贫,敬业爱岗,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强国之基,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现实的责任是让学生成才,历史的责任是让中华民族长治久安,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教书给学生以知识,育人给学生以良知,教书育人的最佳成果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要在发展中创新,创新中发展,把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着力塑造教师的新形象,以适应新时代和新要求。

做一名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 第5篇

教育是人育人的事业。即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的事业。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所以,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对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千方百计将自己的事情办好。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责任。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教师被称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

二、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在当前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进一步期待着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一个人最崇高的爱

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爱心”就是前提。“以己之爱,启他心灵。”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视之为子女,以满腔热情教育学生,用爱营造平等、民主、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

纵观教育发展进程,“为人师表”可谓是师德话题中永恒的主旋律。“师表”意思是指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随之带来了教育的多元化,教师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公众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直接。“为人师表”的内涵正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刻板的“师表”向多元化转变。为人师表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命题,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除了父母,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极大,尤其是行。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在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为人师。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黄炎培先生早就主张: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应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树良好师德师风 塑良好教师形象 第6篇

商丘市宁陵县孔集乡一中张霞

内容摘要

首先用“美”来塑造自己灵魂

其次 作为教师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师德现象

最后 端正师风也很有必要

关键词

师德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道德观念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立师德正师风

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人民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有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作为一名教师,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他只能在这样大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的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他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我院提出的“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的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很好地明确了“师德、师风、师能”为教师素质的内涵。下面就自己对是对师德师风这方面的话题 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首先用“美”来塑造自己灵魂播撒美的种子

做为人民教师,首先要学会在自己的心灵中播撒美的种子,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种子去开发学生们的心田!这种播撒需要选择,需要耐心,更需要有辨别真假、善恶的本领和对人类生活的挚爱。

为自己播撒美,自己才能成为美的化身。根据长期的理论与实践,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和道德的象征,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师如父母”不仅表明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说明了老师对学生行为和心灵的导向作用。因而,老师只有自己“美”起来,才能成为美的使者。

为学生播撒美是教师职业的追求。一个教师的工作过程就应该是不断地播撒美,他只有不乏种子,不乏精力,不乏辛苦,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使自己美的种子不断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美是师德之魂,只有不断用美的尺子去度量自己的教师,才能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

2擦亮美的眼睛

播撒美的种子固然重要,但若不能发现美之芽、美之花、美之果,就会失去播撒美、养育美的动力。美需要发现,需要阅读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已有的美,采撷新的美的种子,为播种打下基础。

还记得贾平凹的散文《丑石》吗?还记得烩灸人口的童话《丑小鸭》吗?还会在梦中闪念那个可怜而聪慧的“灰姑娘”吗?只有作者,他们擦亮了自己的眼睛,用一颗善心去细细地研究,他们才发现了常人不能发现的美!作者的发现哺育了作者美的灵魂,作者的发现使人看到了作者高尚、深沉的美的修养!我们能说这些作者们不是美的化身吗?

我们的学生中有白天鹅,更有丑小鸭,我们只有擦亮美的眼睛去寻找,才能发现他们身上星星点点的美!有了这些美,就有了爱的源泉,有了爱的浇灌,美的种子才可能播撒并茁壮成长,才可能使“灰姑娘”早日焕发出照人的光彩!发现美,不只是变换观察的角度,降低美的标准,因为“美”没有原则,美是一种感受,只有我们老师使自己的灵魂充满美的本质,拓广心胸,才能拥有透视“美”的目光,去无限贫瘠的荒漠中找出美的金种子!

3追求美的身影

美是永恒的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春的美不见了!容颜的美消失了!生理性的美很难永驻,精神的美是否是永恒的呢?,只有那些刻意成为伟人、成就大业的人,才会严格要求自己,反省自己!做为老师,只有不断追求“美”的身影,才能使自己的心田不会荒芜;因为精神之美如不培育,也会消失殆尽,甚至蜕化变质!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只有站在时代的前列才能使自己的美永葆青春!试想一下,对新技术视而不见,对新知识充耳不闻的人,其灵魂能不腐朽吗?而腐朽的东西会是美的吗?做为老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不仅要求教师要超越自己的同龄人,还要超越自己的学生,因为我们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做为一个教师,要善于更新观念!我的一位同事说的好:为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是观念的更新,思维的创新,没有新的思想便不可能有新的行为和结果!“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没有人不喜欢美的人,没有不想追求美的身影的教师,只有追求不到或半途而废的人,这便是为什么一些人掉队了,变化了的原因!因为追求“美”需要付出代价,需要持久辛劳。

4升华美的心灵

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她是“和谐”、是“简单”、是“真与善”的完美体现;美是师德之魂,也是师德的组成部分!只有将自己塑造的“美”放到师德的系统中,放到教育大潮中,放到整个社会和时代中去,才能使其发光,去感染别人,教育

学生。这有一个美的溶解和升华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我们才会得到辩证的美,而不是机械的美!

只有经过认真的美的实践,缜密的美的思维,才能将自己支离破碎的机械美,揉成一团,使其变成闪光的美的太阳!在写这篇论文期间,我正在省会郑州观摩省级数学优质课,一些教师从数学的等式中引导学生认识对称美,并且引用了彭加莱的一句名言:“数学家不是因为数学有用而研究数学,而是因为喜欢它的美的本质!”这句话很使我感叹,如果说彭加莱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话,那么这位老师及他的学生就受到了感染,能从枯燥的数学符号中发现美是件多么不易的事啊!能有这种感受的人,即或不是一个美学大师,也一定具有一个系统的美的灵魂!做为老师,我们只有善于总结,才能使自己发现的美与现实中的美及学生中的美互相碰撞,放出灿烂的火花!我们的许多老师认为自己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而我认为这些都是师德之魂的外壳!只有“美”才能使老师自发地去“爱”学生而且“爱”得其法;也只有“美”才能使学生也“爱”自己的老师,使老师的“爱”得到应有的、丰厚的、自然的、永久的回报!如此相互滋润,焉能没有师生深厚的情谊、师德永恒的美的青春呢!

其次 作为教师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为多培养出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总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立师德是师德师风建设首要任务。

最后端正师风也很有必要

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我们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好的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在我看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风都是必要的。

做一名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 第7篇

——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益阳市衡龙桥镇南岳坪学校

周向荣

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所以,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对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益阳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益阳市教育系统教师师德师风行为规范“十倡导·十不准”》及时规定了教师的行为准则。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这份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千方百计将自己的事情办好。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其实这就是一种责任。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教师被称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需求等,都普遍受到市场机制及其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我们应该承认,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 重复性劳动单调而缺乏新鲜感、刺激性。而且,目前教师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相对较低,由“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变成了“服务行业”。但是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

因此,树立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敬业精神又包括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因为这是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所必须具备的。

1、、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

教师的责任有三个方面。

(1)对社会的责任,我们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目前国家现代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就是要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

(2)对家长负责,对教育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也

是爱岗敬业和热爱教育的师德师风原则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只有当他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对人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全力以赴地去负责,家长把子女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是希望学校老师能把小孩培养成才,帮助他们学到各种知识,家长希望教师做到他们无法做到的事情;

(3)对学生负责,学生来到学校应该是有所求,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他们的行为如何,在这一点上,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让他们在知识、做人各方面得到发展。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担当得了呢?所以说从事教师工作的人,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强烈的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

2、.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社会上有许多种职业,其中教师职业最神圣最受人敬重。一个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必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职业中工作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能够担当起社会的重托,怎么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怎么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有职业感的教师,他首先会把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自 己的职业不仅仅是教书,而且是为国家培育新人。职业感让教师明确自己是一个接受社会重托、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职业感,才能发挥出人生价值,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3、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条件

事业心来源于职业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把 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升到伟大事业的高度来看待和追求,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信自己的选择。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 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教师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因而全身心地投入,这是热爱教育的集中体现,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一个教师要成为好的、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这种事业心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大的智慧,有更大的耐性,因此强烈的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重要条件。

二、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 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

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爱心”就是前提。“以己之爱,启他心灵。”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视之为子女,以满腔热情教育学生,用爱营造平等、民主、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用爱关心、爱护、教育、帮助学生,使师生之间以诚相待、坦荡无间。所以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时注意全面了解学 生动态,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接近教师,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

师德建设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比如,关爱学生与管理学生的关系,为人师表的关系,教书育人的关系,道德自律与规范他律的关系。教师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 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有爱才有未来,有爱才有希望,作为教师,得学生之心,必得学生之拥戴,让爱在平凡事业中升华。

三、“为人师表”是永恒的主旋律。“师表”意思是指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随之带来了教育的多元化,教师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公众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直接。“为人师表”的内涵正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刻板的“师表”向多元化转变。为人师表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命题,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除了父母,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极大,尤其是行。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在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为人师。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 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在农村教师中,有一大部分教师是从民办教师是通过各种途径转正的,有一部分这样的教师甚至还保留着一般农民的观念和言行,没有把自己的角色转换过来。而古人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教师所传授,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所以这一部分教师更需要加强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含有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知识,作为教师不能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法来教学学生。这样,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黄炎培先生早就主张: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应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教育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师在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为人师表”,就要有持之以恒的学风,过硬的学习能力。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学习,教师不能只放电不充电,学会学习是教师“以素质育素质”的需要,更能以孜孜不倦的学风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养成好学之风,进而增强学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而教师更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2、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许多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任教,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很有必要让他们多观摩学习,多参加锻炼,由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并向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努力。

3、广泛地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自身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环。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必须尽早掌握、使用和开发现代化教育设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使用网络资源,参加现代远程教育和培训奠定基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的职能也由“教”转变为“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去开拓创新,发展自己。

4、不断学习和进取,提高教师思想素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支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坚持学习。

(1)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的能力与水平。在学习中实现对精神境界的高层次的追求。从而不断决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

(2)农村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教研教改的基础知识学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提高学历层次,都是新时期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时代,特别是信息技术时代。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不懂科学的人便不能做老师了”,不求进取的教师将逐渐被淘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不能只有一桶水,而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教师们一方面贡献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像海绵一样,从群众中,生活中和科学中汲取一切优良的有用知识。

做一名有魅力的化学教师 第8篇

一、从人格魅力方面培养高尚情操

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 是一名教师对学生、对教学工作及事业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 对待学生应怀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因此, 我们要对学生倾注爱心,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足够的耐心容忍每一个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力, 与他们平等相处, 用爱播撒希望。

2009年我教的初三毕业班里有一个学生, 由于自身智力水平的制约, 各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处在班级后进生的行列里。刚开始学习化学时也同样觉得比较吃力, 对所学知识仅限于死记硬背的层面, 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因此, 他的成绩一直没有明显进步, 甚至多次测验都不能达到及格分数, 长期的落后成绩还造成了他自卑、敏感的性格。起初我并没有特别关注他, 只是当成一个普通学生来对待, 但是一段时间的接触后, 我发现了他的一个非常优秀的特点, 就是勤奋。他并没有因为自身智力的缺陷而自暴自弃, 反而比常人付出了加倍的努力, 只要是老师布置过的学习任务, 他肯定按时按量地完成, 尽管有时可能正确率并不是很高, 但至少证明他确实在努力。因此我开始特意地去关注他, 经常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他,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也不会忽略, 而且还在课堂教学中为他创造许多提高自信心的机会。比如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会请他来回答, 或者一个非常容易的展示性实验我会请他到讲台上来展示, 等等。潜移默化中他已经深深地喜欢上我这个化学老师了, 在化学课堂上, 总是表现出自信而又渴求的神态, 使我非常欣慰。最令我惊喜的是, 第一次模拟考试后, 当我无意中问到他, 准备报考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时, 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老师, 我喜欢学化学, 我决定报考化工学校的污水处理专业。”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那种巨大的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我的感召居然使他确立了毕生的志向。我肯定了他的志向并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 争取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他真的如己所愿, 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如今在所喜爱的专业领域里, 他在孜孜以求地继续拼搏着。而我也通过这个孩子的例子, 明白了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可以感染学生的, 是可以让学生通过喜欢化学老师进而爱上化学这个学科的。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从学识魅力方面培养博学修养

学高为师, 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一定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之所以崇拜老师, 主要是他们能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一位学识渊博、能够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教师, 一定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在化学老师的身上, 应该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学气息, 以及人文情怀, 所以化学老师必须广泛涉猎各种书籍, 关注人文和社科等各方面的最新动态, 及时传授给学生。这包括与化学有关的知识或信息, 还包括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以及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无论是教师自身还是所教的学生都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2008年的燃烧教学, 我用北京奥运圣火为情境;2009年的大气污染教学我给学生传达了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主旨;2010年的化学材料教学, 我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自己上网搜集上海世博会中各展馆在应用材料上有什么具体特色, 如何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这些都使学生觉得非常新奇, 认为化学非常伟大, 这些重要的大事都离不开化学, 一定要学好化学。

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 学生们搜集了众多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 在踌躇满志、众说纷纭、难以取舍之际, 我引用了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此表现对待学习的态度应该是执着地追求, 经过千百次的劳作, 必有所成。而学习生石灰与水反应成熟石灰时, 我又让学生将此反应与明代爱国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进行联系。每一次学生都很惊讶, 没想到我这个理科老师对诗词还如此了得, 因此对我这个老师和我教的这门课程更是青睐有加。

另外, 在教授学生审题方法和读题技巧时, 我还常常运用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 比如提取句子主干, 对短语进行分类, 寻找偏正短语的中心词, 锁定动词宾语等方法, 来帮助学生分析题意。这样久而久之, 学生不仅对我更加崇拜, 而且还对其它学科重新产生了兴趣, 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是成体系的, 要想取得优异成绩, 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就不能只学习一门功课, 要让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很有帮助。

总之,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 博览群书。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要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 使自己的思想如潺潺流水, 永不枯竭。

三、从形象魅力方面培养优雅气质

教师的形象魅力, 主要表现为和谐、自然、富有美感。可以从仪表美、语言美、教态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 老师是学生时刻关注的焦点, 学生会从看你的面孔到看到你的穿着, 甚至会看你的鞋袜和配饰。

这也是学生喜欢年轻漂亮老师的原因之一。但人不可能永远年轻,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适度的装扮, 例如:淡妆, 穿着款式时有变化, 头发形式时有整理, 仍然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切记应适度。许慎说:“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过浓的妆容、奇异的装扮和缤纷的发色, 对学生一定会产生消极影响。其实我个人一直对化学教师染发不能苟同, 染发烫发剂中的有毒物质和对人体的危害在教学中都会有所涉及, 如果教师口若悬河地讲着危害, 却摇动着一头色彩缤纷的头发, 会使学生将老师看成是矛盾和讽刺的集合体, 无形中就对教育的力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除此以外, 化学老师最好不要戴戒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而璀璨夺目的戒指随着教师手上的动作而晃动, 必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就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关注。

2. 教师要讲究语言魅力。

好的语言能象和煦的春风吹散学生心中的阴云, 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教学语言应做到抑扬顿挫, 生动、幽默, 有极强的感染力, 象一块无形的磁石, 牢牢吸引住学生, 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语言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接收知识。倘若像老和尚念经似的, 一个调唱到底, 叫学生怎能不去梦周公呢?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 深入浅出, 旁征博引, 并善于联系现实, 让学生感到生动、直观, 引发深沉的思考或者激发生活的热情。

3. 教师的教态美是教师形象的集中体现, 是教师职业人格在关键时刻的“亮相”。

在教学中, 教师应从注重“初次亮相”、巧妙运用眼神、适当借助手势、板书优美熟练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审美素养。尤其是站姿和手势, 一定要稳, 不要给学生以晃动不安、上下翻飞的感觉, 避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稳定的焦虑情绪。步态也要稳, 不可快步走, 要慢而优雅,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而不要向学生传递急躁的情绪。尤其重要的是化学演示实验要动作准确、平稳, 尽量不出差错, 不出现打翻仪器的情况, 防止学生沉浸在失误的情绪里而无法关注后续知识的学习。记得有一次, 我在给学生演示氧气的收集方法时, 将玻璃导管不小心磕在了水槽的边沿上, 导管前端断了一小截。这本是一个小小的失误, 对实验现象和结果没有太大影响, 因此我并没有多加解释, 只是将仪器放下继续讲解其他内容, 然而很快我便观察到前排几名学生的眼睛始终盯着那截断了的导管, 根本没有用心听讲。通过这件小事, 我受到了启示, 在此后的教学中, 无论时间多么紧迫, 也提醒自己不要慌乱, 尽量不出现失误, 因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在课堂上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隐患。

上一篇:五品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下一篇:良王庄中学毕业班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