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2024-09-19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精选10篇)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第1篇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最近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有这样几句话非常吸引人:“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可见此书的作者对于当下我国的素质教育困境有自己较深的心得体会。看完此书我也有几点自己的见解,以下是我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和思考。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大学生是将要步上工作岗位进行建设奋斗的群体,对于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影响会很深远。所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以及大学生各个方面素质的成长关乎国运兴衰、民族昌盛。高度重视每一位无论是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努力进行在校的素质教育,是我们祖国历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以为,每一个人在校的教育注定会深深的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而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要抓住学校教育这一主渠道,以尊重为前提,以体验为途径,全面的提高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各个方面全面完善的发展。

而我认为,素质教育最主要的还是人本教育,就是顺应每个人科学的发展轨迹,适当的引导与教育,让学生走一条适合自我的发展道路,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病就是没有符合人的完善的发展,仅仅以成绩定个人的输赢,造成从上至下,从老师到学生一切围绕着成绩而努力,脱离的个人的爱好与特长的重视与发展,造成无论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缺乏创造力,这才是我们去的无数的奥数荣誉却不能获得任何的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缺乏原创性的创造力。

下面我先说说对于这本书上面所介绍的中美教育的差别。一在教育目的方面的差别

国外老师鼓励学生拥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孩子有独立性,也就是鼓励孩子能够有自我发展的轨迹,能够有区别于别人不同的个性,按照适合自我的发展路径发展。但是中国的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学习好的孩子,不闹事不毛毛糙糙文静的孩子,中国的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喜欢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自我优越感,喜欢在孩子面前有一种别样的高大与自尊。中国老师上完课就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就好了,美国学校上完课以后问有什么问题,大家都不回答,没有问题,那就是有问题,他是以产生问题为目的,让孩子自己产生问题。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就是小学解题,初中解题,高中解题,大学也是算来算去,不是以产生问题为目的,这是中国老师跟美国老师教育目的的一个明显区别。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从来就不是促进孩子们去独立的西靠问题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灵性去发现不同。我国从小学教育开始,在家庭听到的是父母督促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某种程度上却抹杀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现在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个班级只有二、三个能写软件,有硬件设计能力的几乎为零;学机械设计的不会开机床,甚至没见过模具,这样的学生有什么用?这样的学生就是看书机器,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就没有办法,缺乏创造性和知识运用能力,不能把自我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那学习到的东西岂不是相当于无用之物。欧美日澳等国家培养的学生自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堪称世界一流,世界上75%的发明源自美国,这些发明是人做的,人需要培养,我们应向外国学习人家是怎样办教育的。

二 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别

同样的知识点,中外在教育内容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对同一历史事件,中外在教学时就会有不同的表述。如我国高中二年级考试有一道题目:成吉思汗元太祖继承人渥阔台,公元哪一年牺牲?建立哪四大汉国?最远打到哪里?而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则是这样考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渥阔台当初如果没有牺牲,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加以分析。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蒙古人如果当初没有牺牲,那个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一直到20世纪才知道,黑死病就是鼠疫。但是600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如果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没有牺牲,那么就不会有黑死病;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教授一看就说:“棒,分析得好。”其实教授也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大家都来思考。历史是重要的,铭记过去的历史固然重要,不然没人会记得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苦难史。但是,历史是已经发生的死的东西,历史不会再改变,我们应该学习怎么从历史的教训中成长,成熟,成智,仅仅是记得历史的事件,时间,那也只是白白费了学生的脑力,对于学生独立的思考世界没有任何的帮助。

又如我国高中有一道题: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而日本这道题目是这样考的:日本跟中国近代以来每100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仗叫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仗叫日中战争(我们叫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结果我们一天到晚在研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时,人家却在分析日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这条在日本叫做石油生命线,日本的油轮就统统走中国未来台湾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如果中国政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日本的货轮若非要从台湾海峡经过,日本就会派出主力舰和驱逐舰,中国海军马上就会上场。按照这样的判断,公元2015年-2020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日本现在就开始做好了对华做战的准备,把这个事情当作是时事,在小心谨慎的准备,他们的学生统统在思考。我们的学生却在孤独、教条地死背李鸿章、伊腾博文等等。他们的学生每天都在思考未来的问题,而我们却都在沉浸在自己过去的苦难史中无法解脱,那有时间去理解世界未来的走向,这样还能怎么思考创造,还能怎么书写我们民族伟大的未来。未来是靠我们现在的孩子去书写而不是那些已经作古的我们的老祖先能交给我们的智慧。

三 在教育手段和方法方面的差别

中国的孩子往往得到过多的溺爱,缺乏独立的精神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比如中国小孩撞到桌子哭起来了,中国的妈妈通常会说:“小宝不要哭,妈妈打这个桌子。”而在日本,这个妈妈就马上把他带过来说:“再走一遍!再走一遍!”世界上有这种小孩第二遍又撞上去的吗?所以他就从旁边走过去了,妈妈就会对孩子说:“一个小孩会撞到桌子,通常会有三个理由,第一是跑步太快,来不及刹车;第二是头一直低着看地上,没有注意到桌子;第三是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你是哪一个原因呢?”这就是日本的教育。美国妈妈遇到这种情况则会说:“汤米站起来!”小孩若仍在地上哭。妈妈就会坚定地说:“汤米!站起来!”孩子若还是耍赖,妈妈会更加坚定地说:“站起来!”他就站起来了。妈妈把他带到

路边开始训斥:“汤米,你看看你刚才,像个男子汉吗?还说长大以后保护妈妈,你那个样子能保护妈妈吗?”只有这样的教育,孩子才能独立的承担,才能有担当,才能有自我意识,不依赖别人,靠自我去发展。

当然,不依赖别人并不是不和任何人合作,只是,只有自我意识,才能在合作中有自我的判断,能够做出自我的成功。

再如,一家美国人在上海火车站出现,爸爸背一个大包,妈妈背个中包,还有个小孩背个小包,三个人排成一条线在等火车。爸爸那个大包里边,肯能是一些帐篷、毯子之类的,妈妈那个中包大概是日常用品,小孩那个小包大概是巧克力和玩具。同时在上海火车站还有100多个上海小孩,统统抱着可乐,拿着汉堡,啃着署条,没有一个身上背包的。美国小孩从小就背一个小包,每个人负起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玩具、自己的点心装在自己的包里。中国小孩从小总是依赖父母,不负起自己的责任,这也是一个现象。但中国孩子这种做法并不是他们天生养成的,而主要是我们的中国父母教育所至。美国孩子一出生就与父母分开住了,刚开始感觉很残酷,其实很利于孩子心理断奶,使他从小就自己长大,很容易独立,不像我们很大的孩子还跟父母睡,老是依靠父母。

还有一种现象,一般的我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第一天都会向他交代,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就打回去,目的是不让自己的孩子受欺负。但是美国教育不是这样,美国的家长则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善于利用规则,利用法律,利用学校的力量保护自己,将来到社会上,要知道利用警察、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能自己去打,自己打是违法的。

中外教育之所以有如此诸多的差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教育目的的差别,源于中外历史对教育的认识。

我们的师道从古至今形成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解惑就是把问题解决了,殊不知起疑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孩子不会产生问题是不好的,新科技新能力的产生就是在起疑中产生的,如果爱因斯坦对于“以太”问题没有起疑,没有自我独立的思考,那么肯定也不会有现代物理的大突破大发展,那么我们的社会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科技大繁荣大发展。可见,能够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观点是最好的。现如今,我们的学校有升学和考试排名,社会上也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也更多看重学习,于是就有“一心只读圣贤书”一说。读书即读已经形成的、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知识,只需掌握、运用即可,无形中便在我们的孩子头脑中没有了创新动力细胞。古人有云,学而不思则罔,可见,没有思考仅仅是为升学率为排名而去死读书只会是学生对于学习越来越迷惑,何谈创新,何谈祖国未来栋梁的培养。而国外历史经过若干次变革,不断更新,人们已经习惯了接受新事物,并努力去推陈出新,在教育方面便体现出鼓励创新,鼓励个性化发展。

第二,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别,源于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曾经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辉煌,每每回顾起来,都让我们引以自豪。但是历史永远是过去的时光,回顾辉煌的历史确实能够让我们有一丝的自豪感,但是,仅仅抱着“文明古国”“四大发明”等等的光荣历史并不能使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任何的领先于人。我们的五千年历史确实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但是创造新的奇迹需要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学生努力地去创造,没有创新能力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或许未来他们也还是只记得我们是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我们不行的幻想着远古的辉煌,但是提起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我们却无法接受,但回顾历史是无法回避的。牢记屈辱的历史,不忘家仇国恨,这样我们才能够奋进的展望未来,为了将来的强大而努力。国外很少经历过中国这样的历史,所以他们则立足于现在,更多的是展望未来。

第三 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不同,源于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不同。

中国人大多受封建社会影响,长期以来总是有“父为子纲”的思想,孩子只要在父母身边便永远是孩子,永远受到父母的爱护,孩子也要完全听从父母的意见。加上,现阶段我们国家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把更多的爱,更多的爱赋予孩子,把更多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按照他们设计的人生道路成长,这往往造成孩子对于父母过多的依赖,缺乏独立的精神。而国外大多崇尚个人奋斗,所以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我国的素质教育固然有落后于美国的现状,但是现在我们也在不停的改革提高。其实,我国自古就有重视素质教育的传统,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培育“君子”完美人格的人,管子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等思想都和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关联性。只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太快,教育的改革没有紧跟经济的发展。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党和国家对于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支持素质教育。各个高校在素质教育的推进改革中也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在,各个大学有许多社团,例如“播音社”“科协”“跆拳社”等等,这些社团吸引不同兴趣的学生参加,使学生有更自主的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成长锻炼,更能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学生不会仅仅是为了读书而朝九晚五,学生能自我选择自己需要发展和提高的方面。一方面,学生能更好的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更多一点的自我选择,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当让,虽然有这么多的可喜成就,但是仍然有许多的不足。我认为,当下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大学教育缺乏“人文教育”。固然,社会的发展要靠科技的突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人文教育却是培养一个人完善人格,崇高的精神追求的必经之路。人文教育更能提高学生的精神空间,培养懂得世俗学问,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德行和能力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人。只有拥有高尚品德,才能在这个协同合作的社会中更好的于人合作,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创新和成果。所以,人文教育是我们现在应该大大加强的一方面。

总之,中外教育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们不光要认识到我们的长处,更要的要认识到我们与国外教育的相比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们的长处,努力完善中国的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这样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人才。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第2篇

这两天看完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书的作者是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同时他也是位父亲。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自己的儿子矿矿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向我们剖析了中美素质教育的差距。

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一个问题:“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但中国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百慕大三角区’似的迷惑?”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没有明确的回答,而是提出了十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1)创造性能不能教?

(2)能不能用左手写字?

(3)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4)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

(5)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6)到大学阶段方做学问吗?

(7)教育要不要平等?

(8)要不要惩罚孩子?

(9)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观念问题

(10)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体制问题

从素质教育的本质来说,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能不能用左手写字?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划一,要求学生统一用右手写字,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实质上是压抑个性,抑制人格发展,无形中对学生造成内伤,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问题是:创造性能不能教?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一个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根本无从下笔。

作者认为,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生产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从“像不像”可以看出,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我们的训练模式是经由学生的手把老师的样板“复印”下来,没有“心”的参与,怎么可能画出自己的画?连“创”都没有,何谈“创造”?美国孩子学绘画则截然相反,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得到拓展,创造力也能得到提升。

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升学压力也不会给学生提供创造力发展的土壤,学生只是被填的“鸭子”,同样是被动的,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有中国老师问“创造性能不能教?”作者认为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无法从老师传给学生,所以创造性不能教,只能培养。“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因此,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是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这两个阶段必须贯穿一致的核心。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第3篇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 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回国后却无法跟班?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能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奖项?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 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发达, 中国的科技落后?为什么美国学者赢得的诺贝尔奖最多, 中国无任何人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的教育到底行不行?”全书仅仅围绕这一系列教育问题, 借助于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来探究中国素质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在此背景下孩子后劲不足的原因。如:创造性能不能教?能不能用左手写字?投不投自己一票?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要不要教孩子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到大学才做学问吗?要不要惩罚孩子?乌龟比兔子跑的快吗?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们若凭常识作答, 无疑是与作者的观点相去甚远, 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毕竟我们无法跳出自己既定思维的框框去选用跨文化的视角来透视这些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丰满的小故事, 真实且富有哲理, 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对问题也一一作出了解答, 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 顿悟也好, 震撼也罢, 总之, 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览全书, 作者的立意是显而易见的。他指出, 我国的素质教育存在很多误区, 如, 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把创造性当成智力来教;学生缺乏自信, 学多误少等等, 最后还对我国的某些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提出了质疑。作者不断的重申,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 其中人的个性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立性, 也就没有创造性, 所以创造性的培养才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一言以蔽之, 作者认为, 最佳的教育应是打牢双基, 培养创造性和进行道德教育的完美结合, 即实现知识、能力和品格三者的统一, 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内容丰富, 构思新颖, 立意高屋建瓴, 让人耳目一新,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理论的独特理解和驾驭能力。我读后感触很深, 收获良多, 对素质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层的理解。首先, 在内容上, 作者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是科学且颇有见地的。什么是素质教育?这是至今仍有待澄清的问题, 而绝不是杞人忧天。推行素质教育这么多年, 素质教育的内涵我们并未全然知晓。一方面, 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偏差, 如通常认为把课堂娱乐化, 用多媒体装点教室, 培养孩子文艺、体育方面的特长, 还有单纯动手能力的培养, 智力的的提高, 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而这实属井蛙之见, 理解仅停留在形式和表面, 并未洞察素质教育的真实内涵。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画画, 中国人认为, 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就是素质教育, 所以即使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天分, 也要强迫培养, 这本身就是对素质教育观念的扭曲。暂且不说这个, 假设孩子确实有学画画的天赋和强烈的兴趣, 我们的教师是如何教的呢?作者分析的很到位, 中国教师通常给孩子样板和参照, 让他们认真的“拷贝”和“复制”, 而且评价的标准通常是“像不像”, 典型的逻辑思维, 自然画的是“画中画”。而美国教师教绘画象是在“放羊”, 让孩子随便发挥, 随便画, 评价的标准是“好不好”, 画的是“心中画”, 属人性化的形象思维。这就好比是中国人教孩子在耍招式, 而人家美国人练的是内功, 差别大着呢。于是, 长此以往, 中国孩子的定势思维和画画技能是训练出来了, 但孩子的灵性和创造性从小便被扼杀, 后劲不足也就不足为奇了。记得罗杰斯有个形象的比喻, 他说:“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 但不能按着马头喝水”。可我们的教师是怎么做的呢, 淹死了多少千里马。当然, 素质教育纷繁复杂, 不排除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尚在两可之间的问题。记得有人说过, 我们的孩子是没有童年, 但要还孩子一个童年, 就会欠孩子一个成年啊!也有人说, 我国的教育体制有问题, 高考不取消, 我们只能是台上搞素质教育, 台下搞应试教育, 考上好大学, 找份好工作, 那才是正经事。是啊, 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 问题出在哪?追根究底, 是观念的问题, 我们当真把西方取来的真经念歪了, 所以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只能是“风声大雨点小, 走走过场而已”。究竟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其实,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没有固定的思路, 没有教育大纲, 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笔者很欣赏雅思贝尔斯的说法:“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 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教育活动关注的是, 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 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质言之,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姿的人, 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所以我们的教育要从单纯传授知识, 应付考试的圈子中跳出来, 进而从每一个孩子终身学习和发展着眼, 努力促成他们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和谐发展。其次, 在写作的方法上, 本书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作者采取了一个较自由的既叙事又论理的写作方式, 即讲故事的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专著, 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和严谨的思辨, 作者是通过叙述他和儿子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一件件小故事, 将素质教育理论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的, 使得本书在深刻的理论思索之外, 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为本书的开拓创新之处。作者选用在读者看来几乎是荒谬可笑, 不值一提甚至是平时想也不想的一系列小问题和小故事来分析素质教育这一“通天”的理论, 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但这恰恰是本书的魅力所在。二是采用比较法, 即跨文化的视角。作者的用意是通过中美教育对比, 让我们从美国的素质教育的成功范例中找借鉴, 从自己的失误中找教训, 从而丰富和完善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作者长期定居美国, 又出身教育世家, 精通教育理论, 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能把取材于生活中的趣闻趣事, 通过对比的方式, 升华到理性的高度去思考, 再用平实、幽默的语言叙述出来, 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 顿悟不少道理。而且, 我们在读故事, 明事理的同时还能顺便领略美国先进的制度文化和风土人情。

航天教育在美国 第4篇

早在1998年美国航宇局的战略计划中,就规定了“教育优先”的原则,要求在航宇局的各项任务中部加入航天教育的内容,并每年投入1亿~1.5亿美元经费用于航天教育。在美国,各州政府负责中小学航天教育,航宇局把航天教育的责任下放到它分布在美国的10个研究中心,他们分别负责与全国50个州及特区联系,组织各种与航天有关的课外活动,进行有关航天知识教育、鼓励和帮助大、中、小学生参加太空实验。本文主要介绍NASA是如何开展航天教育的。

NASA的教育网站

要进行航天教育,首先要进行航天教育的宣传。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传媒的新优势,进行宣传教育是最快捷、最方便的方法,NASA当然会利用这个有力的工具来进行航天教育了。对公众进行航天教育一直是NASA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NASA设立了专门部门负责航天教育,并建立了自己的宣传网站。在NASA的官方宣传网中,占最显著地位的是“NASA教育”网页(网址:http://www.nasa.gov/offices/education/about/index.html)。网页中的主版块称之为“NASA,教育”(NASA,education),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辅助版块。

在NASA教育网页的主版块下,设立了四个主栏目:“关于NASA教育”,“适合于教师”。“适合于学生”和“儿童俱乐部”。在“关于NASA教育”的主栏目下,有7个子栏目:“关于NASA教育计划”、“教育领导层”、“NASA中心和设备”、“NASA任务主管”、“绩效考核”、“教育计划”和“联系方式”。我们来看看NASA是如何介绍它的教育计划的:“NASA航空和航天发展的历程,加深了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实现了先进技术的突破,增强了航空旅行的安全和扩展了前沿科学的研究。这些成就都是来自于一个共同的起源:教育。现在,美国进入了第二个世纪的飞行,必须恪守自己的诺言,进行卓越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教育,确保下一代美国人能完全承担起建设美好未来的重任。NASA将继续继承以往的传统,投资美国教育计划,支持美国的教育者们,这些教育者在准备、激发、鼓励、培育今天幼小的心灵成为明天的劳动力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规定了今后NASA将继续奉行三个主要的教育目标:1)加强NASA和学生们的联系;2)激发学生们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兴趣,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培养接班人;3)为NASA培养接班人。在“教育计划”子栏目下,按照字母的顺序,列出了NASA的教育计划项目,多达80项,可见NASA对学生教育是多么重视。

此网页的特点是分别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Grades K-4)、小学高年级和初中(Grades 5-8)、高中(Grades 9-12)、大学生和研究生(Higher Education)知识水平的不同,提供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或者教材,使老师和学生可获取精确到年级的科普资料。在“适合于教师”主栏目下除设立了上述4个子栏目外,还设立了“非正规教育”、“教学材料”、“教育TV时间表”、“最近的机会”。对航天教育感兴趣的教师们点击这些栏目,不仅可以获得适合自己教学所需要的教材和教学用具,而且可以了解最近NASA为学生们提供参加航天活动的计划,有心的教师有可能通过它为自己的学生争取到参加太空实验的机会。例如,老师点击“Grades 5-8”一栏的“教学材料”,就可以找到很多教学材料,例如,银河系中的运动物体、天空中的星星的发现、空间站介绍、太空植物的生长、空间站进行的实验等。

在“适合于学生”主栏目下,也设立了上述4个子栏目和“最近的机会”栏目。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学识,从不同栏目中学习感兴趣的航天知识和参加NASA有关的活动。例如,“Grades K-4”适合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栏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是以“玩”为主,或刚刚转入正规的学习,他们好奇多问、活泼好动、行为和学习缺乏目的性,要让他们掌握深奥的航天知识很困难。因此,NASA根据他们年龄的特点,在这个栏目中,采用讲故事、看图片、放视频、在玩中学、形象化的教学等方式,向孩子们灌输航天知识,激发他们对航天的兴趣,例如,有一个游戏是“帮助我穿上航天服”。但是,Grades 9-12的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多,所学的各门学科基本上反映着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客观规律,逻辑性、系统性很严密。在学习中要求他们不仅要发挥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而且还要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人开始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NASA采用介绍比较专业性的航天科普知识、为他们提供参加航天实验机会、鼓励他们参加NASA的航天任务和参加航天知识大赛等方式进行航天知识教育,这些教育可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促使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把他们培养成今后自然科学研究和航天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nlc202309030506

NASA还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设立了“儿童俱乐部”栏目。这个栏目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学习航天知识的乐趣,孩子们可以通过游戏,过一把当“火星航天员”的瘾,也可以随着卡通小动物“雷蒙”参观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和航天飞机,“雷蒙”与真正航天员的访谈节目还可以使孩子们了解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很多航天知识。

NASA的另一项传统是希望可以培养高质量的科学、工程学和数学学科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这种培养往往是通过科学竞赛或者提供实习机会的方式来实现的。2010年3月,NASA开始为公众中的申请者提供到NASA实习或者参加科研工作的机会,藉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的研究和空间探索研究任务。其中,表现优秀申请者还可以获得由NASA提供的总额高达970万美元的奖学金。更可贵的是,公众参与过程十分简单和公开透明,所有申请者都可以在NASA的网站上找到并且申请所有的职位和参加NASA的工作。这些内容在NASA教育网站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

形形色色的航天教育计划

NASA充分认识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很好的航天教育平台,它利用这个平台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实验和教育活动。概括起来,包含了以下五方面内容:

为学生设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这些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或者科技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专门为学生设立的,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例如,“中学生获得地球知识观测”是一项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设立的项目。为了进行此计划,美国航宇局特意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了专用9罩相机,学生通过遥控拍摄了他们需要的地球照片和负责照片的整理工作,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只负责安装和撤卸照相机及传输照片。

在教室中完成的太空实验。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太空特殊环境(如,微重力、辐射)的影响,学生们在他们的自己的教室中完成模拟太空相应条件的实验,或者进行空间站上专业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的实验。这些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对比地面实验和太空实验的结果,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可以知道太空的微重力等特殊环境的影响。这种类型实验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学生们在地球上的教室内种植种子,与此同时,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上种植同样的种子,对比两组种子发育过程的不同,就可以了解微重力对种子发育的影响。

参加美国航宇局的研究实验。美国航宇局的很多研究是招募学生们来帮助完成的。其中的一些试验是专门安排来“激发下一代探索者灵感”的。另一些是学生们作为“配角”,参加到太空实验中。例如,美国航宇局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一项毛细流动实验,目的是观察微重力环境下,复杂几何形状容器内的毛细流动和液体流动情况,其结果可应用到未来太空船的低重力流体系统设计的计算机模型中。在此研究中,招募了很多学生:中学生参加了分析和地面实验,大学生提供实验支持,研究生和博士生进行建模模型和缩减数据的工作。

参加国际空间站的工程活动。参加者主要是高等学校和大学生,他们参加国际空间站硬件的研发,或在科学支持中心工作,学习如何参与科学操作活动。典型的例子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们参与了“球面”零重力实验卫星的研发工作,这颗卫星是放置在国际空间站上用来示范卫星编队飞行的动态过程。学生们参与了概念论证、实验设计、装配、检测和运行全过程。

教育性示范活动。为了提供航天教育的特殊资源和为了激励学生们学习航天知识的兴趣,美国航宇局将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室”,让航天员在太空进行简单有趣的太空实验,并将它拍摄下来,做成视频教材,提供给学生们,以便进行航天教育。或者,允许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向太空飞行的航天员提问题。这些变化多样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展了他们的课堂知识。

这些计划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和扩大想象力的机会,并吸引了具有各种水平的学生(小学生、中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参与此活动。甚至是大一的学生也有机会设计自己在空间站上想进行的实验。很多中学生参加了国际空间站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有助于他们今后选择数学、自然科学和其它技术领域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很多大学生直接参与国际空间站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很多与国际空间站有关的项目。

可能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像这种方法一样能够更好地激起下一代科学探索的欲望。这些活动除了使学生们获益外,对教师也有益。在进行每项实验前,首先要培训教师,为教师们召开一些研讨会,让他们首先了解有关的航天知识和如何进行实验操作,以便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扩大国际空间站的影响。教师是激发探险精神的巨大源泉,教师们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他们的教学,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此活动。

创新夏季计划

近年来,美国中小学生对数学和科学等知识的兴趣不断减弱,学习动力明显不足,成绩显著下降。例如,在2006年国际学生评估比较项目中,美国学生在30个发达国家中,科学排名第21名,数学排名第25名。长此下去,将对美国保持世界科技领先优势,维持其科技经济头号强国的国家战略产生巨大威胁。在此背景下,于2009年11月23日,奥巴马在全美范围内发起了“创新教育”行动,呼吁联邦政府和所有企事业、科学界联手致力于“创新教育”,动员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媒体宣传、电视节目、社区活动、互动游戏、趣味课程等各种方式,吸引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增强美国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为大量培养下一代顶尖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和发明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联邦政府拨款1000亿美元用于教育,还动员各企业、科研单位资助。

奥巴马的“创新教育”一提出,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纷纷采取行动来回应总统的呼吁。在所有的团体中,由于NASA地位特殊,使命崇高,更能吸引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参与,因此倍受关注。NASA以其雄厚科技实力为依托,提出并实施了“创新夏季”计划。在2010年的整个夏季假期,NASA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并与联邦、州和当地政府、非营利机构、大学和高校教师开展合作,为参与该计划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制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计划,既有涉及各学术领域的知识讲座和课程,也有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设计竞赛,更邀请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到NASA众多的任务和项目中,与专家一道开展科研开发和实际操作。同时,该计划将一直持续下去,在假期结束重返校园后,NASA仍会为那些投身其中的教师和学生继续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NASA相信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教师的素养和能力,进而显著地提高教学水平,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逐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在美国 读后感 第5篇

几年前,我曾读过黄全愈教授这本红极一时的书,但那时还没工作很长时间,感触不是很深,只是书中所描述的中西教育之间的巨大不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寒假我又从书橱中翻到这本书,不自主地就翻开了第一页。我也是一位有着几年教龄的教师,教育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再次阅读《素质教育在美国》,心里受到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如果说,中国古人提倡的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美国教育所提倡的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场”。在手把手示范如何捕鱼的时候,示范者更注重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泛辽阔的渔场,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捕鱼的方法与技巧。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小学二年级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研究”项目,规定“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矿矿选择了蓝鲸的“研究”。他从图书馆找来十几本介绍蓝鲸的儿童图画书,经过阅读,写出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篇“研究论文”。“论文”写得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这样的“研究”获得了什么。作者写到:“孩子从一开始就摆开一副正经八百作课题研究的架式,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一步不差,一丝不苟。从决定题目,到从那十几本书中发现对自己研究有用的资料,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他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更具价值。”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的导引下,孩子的“研究”能力逐渐得到加强。小学五年级时,矿矿写的有关卡通画与漫画的研究报告,则可以称得上是一篇非常专业化的论文了。在做研究的同时,他还自己创作了一个系列卡通故事:克瑞斯蒂人(CREST MAN)。

到了七年级(相当于我们的初一),矿矿在仔细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写成的论文《老鼠有决策能力吗》,则完全可称为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让我们看看他的研究结论:“研究的结论既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的论点,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的论点。因为,如果老鼠有决策能力,那只白老鼠就不应该走进左边的洞。但是如果老鼠没有一点记忆力的话,它也不可能多次成功地选择右边的洞。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文笔何其老辣,逻辑性和分析能力无可挑剔。

让我们再看看与矿矿同龄的美国孩子的一些研究课题:《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食物的色彩与消费者的心理》、《狗靠什么来决定选择玩具》、《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辛辛那提地区的气象与环保》„„

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受到很大的冲击,在看书时,我也不时的反思日常生活中我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我该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渔场。

首先,还是一个观念的改变。教师不再是一个教授者,而是一个参与学习的活动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启发他们的智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让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储存知识,转而变为乐于思考、努力想象、敢于批判、不怕张扬个性。师生间平等、尊重、民主、合作。

其次,课余让学生参与到各类社团活动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每个同学都拥有一官半职,让他们自己设计活动,编排进程,使他们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另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借助图书馆这个有利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头脑。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第6篇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有个小故事中说作者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到了美国之后,作者把富有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关于《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第7篇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上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练混为一谈,结果使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创造力。“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显而易见,缺少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者认为,教与练是不同的,“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另外,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上多组织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是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增加活动时间,并让他们来组织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官半职,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第8篇

教育管理与服务的个性化成为可能

大数据给教育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在于它使教育管理和服务更加个性化。美国科罗拉多州正是运用“大数据”系统改进了本州的教育管理与服务。2009年, 科罗拉多州教育当局开始实施“教育信息系统计划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简称RISE) ”, 收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所有信息, 以帮助学校改进教学, 旨在帮助学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迄今为止, 该计划已成功实施4年。该计划共包括4个战略环节:采集、连接、提供和执行。每个战略环节又是通过一系列项目来完成的。首先, 要采集科罗拉多州每个学生和教育者的重要信息, 包括早期教育背景、学习长项、需要更多关注的领域、测验分数、等级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教育信息, 教育者信息则包括教育者的特点、准备和发展;第二, 用最先进的数据系统将收集到的数据和学生、教育者的数据内容与相关国家机构的记录连接起来;第三, 通过“了解学校” (Schoolview) 的门户网站, 为家长、学生、教育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及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服务;第四, 运用数据, 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性学习计划和教师专业发展法案, 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该计划数据应用的方式也灵活多样。例如, 一个学生转到新学区后, 其信息记录也随之迁移。教师可立刻获取该生的所有相关信息, 以提前做好准备, 帮助其平稳过渡到新的学习中。再如, 学校或教师通过数据研究, 找出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或者学校应该加强的资源建设和为学生提供的支持。由此可见, 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社会管理者等都可以从该计划中获益。教师能够获取更加全面、丰富的数据信息, 能够了解何种教育方法对学生最有效, 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需要额外帮助。在数据的基础上, 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孩子的需求和学习风格来设计个性化的教学, 将学习变成个性化行为, 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学生则可以得到教师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进而提高学业成绩。对于管理者来说, 这一计划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他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就能很快地获取学生和教师记录, 从而更快、更有效地与新学生建立联系, 帮助新教师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而对于社会管理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 他们则能够通过该计划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趋势和结果, 从而形成对科罗拉多州学校教育的共识, 最终达到改进公共政策、增加政策透明度的目的。

驱动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如果将大数据运用到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 学校的办学质量有可能大幅度提升。美国肯尼迪小学就是—个鲜活的例子。肯尼迪小学是坐落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简斯维尔市最年轻的—所小学, 成立仅14周年, 但却是美国“蓝带学校”殊荣的获得者。在全美所有公立和私立学校中仅有3%的学校能获此殊荣, 获奖学校不仅要求学生学业成绩连续3年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而且要有40%以上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那么, 是什么原因使这么一所年轻的学校获此殊荣呢?

惩罚教育在美国 第9篇

在学生的桌子上,我看到了一张学生的作业,内容如下:1.在禁闭室的盒子里,找任何一本杂志,阅读一篇文章;2.对你所选择的这篇文章,写出读后感;3.读后感至少200字;4.读后感必须附在杂志上面并写上该文章所在杂志的页码;5.放学离开禁闭室前必须将读后感交给值班教师。

学生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后必须填写如下的处理单:

姓名。

日期。

时间。

本周你已经被处理了几次?几点被送回教室?

你做了什么(你的错误)。

你为什么会作这样违纪的决定?选项如下:我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我想控制局面;我想挑战老师的权威;我想不做作业;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和同学争论了;我没做好上课的准备;其他。

你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影响?

你的行为对老师和其他同学有什么影响?

写出两条你将改正错误的措施。

如果你回到教室后继续捣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

如上所示,为了使学校的教育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美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一套明确详细的学校规章制度,有一套供本校学生遵守的行为准则。在校就读的学生必须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承认学校教职工的权威并接受其指导。任何学生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不执行学校教职工在学校范围内的合情合理的要求,均视为违纪行为,任何违纪行为都要受到惩罚。

我还在东布里斯托高中目睹了校长助理参加的一次问题学生听证会。听证会由校董事会成员、总监、校长助理、家长及家长的朋友、当事学生以及家长请来的律师共同出席。校长助理呈现学生的过失单,学生违反了什么纪律、违反多少次,都有明确的纪录,由大家一起来决定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处罚。如这次,学生可能就要回家一直待到6月份。如果这个学生没有超过16岁,学科教师必须登门为学生补课;如果超过16岁,教师可以不登门,但这所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去。一切都是那么的正规,按程序办,没人会随心所欲地改变。

美国中小学对学生的惩罚颇具特色。其一,美国中小学在教育学生时并不吝惜惩罚,该罚就罚,该重罚就重罚,对“惩罚是一种教育方式”的认识比较清楚;其二,美国中小学惩罚学生时要求公平合理,必须按规章制度办事,且规章制度非常健全,这一点与美国多如牛毛的法律是一脉相承的;其三,在美国,惩罚就是惩罚,既无争辩和解释的余地,也无须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这与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的学校在惩罚学生时,一般要伴随说服教育,而且经常罚态度,承认错误态度好就可以被轻罚或者免罚。而在美国,几乎没有类似的做法。惩罚时他们会严格照章办事,很少姑息,更很少会因为学生及时承认错误、态度好而轻罚或免罚,这也是美国健全的法制在教育中的缩影。显然,这种做法有利于维护制度和法律的严肃性,有利于使学生从小树立遵守游戏规则的观念。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第10篇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作者自称这是一本小册子,并不是什么学术巨著。确实,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书中让我觉得感触最深的是黄全愈教师在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作者以儿子画画为例来阐述。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作者的美国教授常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这是营造培养创造性的环境的体现,从中也看出美国老师是很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本质就是把“教”混同于“训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些重大的比赛中,中国人总能克服重重困难取胜,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科技总落后于其它国家的原因。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教育: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中国的教育并不差,不足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生各种技能,晚上还要忙着给学生补习,批改作业。老师们太累的。我觉得这种作法,是自己绑住了自己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个孩子在没有创造性的环境中学习,他又怎么能结出饱满丰硕的果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范文

★ 美国留学选择学校的标准

★ 《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读后感

★ 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详情介绍

★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

★ 美国研究生奖学金申请审核标准和注意事项

★ 《金牌标准》的读后感

★ 《美国种族简史》读后感作文

★ 美国写读后感的优秀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控制系统与智能控制》教案下一篇:国旗下演讲:如何正确面对期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