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

2024-07-23

兰亭集序(教案)(精选7篇)

兰亭集序(教案) 第1篇

《兰亭集序》教案(高二教案设计)

一、版本、章节

《兰亭集序》是江苏省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二、设计思路

《兰亭集序》是一篇著名的宴游诗序,虽名为“序”,但实与一般的序言不同。它借题发挥,由一次普通的宴游活动论及人生的意义,言虽简而意颇深。由 于学生自身的生命体验有限,加上对魏晋那一特定时代的疏离,学生在阅读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本文文风清淡,不尚辞藻而多情致,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美文。通 过前面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也有了一定的文言阅读鉴赏能力。因此,本文易“深”文“浅”教,在学生把握基本文言字词句、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 以读入文,在深入的诵读中品情悟理,掌握本文的行文特色,从而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生命追求中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序文特点,背诵全文。

2. 掌握重要文言实词的多义性及词类活用、省略等语言现象。

3. 了解并学习本文借题发挥,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等行文技巧。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累重点文言知识以及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

2. 以读入文,以诵读教学法为主并辅之以点拨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情悟理。

四、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由这次集会而抒发的人生感慨,理清作者的感情脉络。

五、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正确认识作者的生死观。

六、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了此文,谁能告诉我作者想讲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死生亦大矣)既然“死生”是一件大事这是众所周知的,作者为何还大费周章的讨论一番呢?(学生讨论)(板书文题)

(说明:导入看似笨拙,实是针对本文思想性深的特点设计的。是为了先让学生又快又准的把握主体,让学生带着兴趣疑问走进文本的欣赏。此外还可指点学生知人论世,从而自然转入对作者背景的介绍和“借题发挥”行文技巧的把握上)

二、背景介绍,以读入文,整体感知

1. 背景介绍

(说明:教师提供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土壤,为诵读创造氛围,但不宜过多展开)2.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多媒体显示生字词。

(说明:用声音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3. 学生自由朗读、齐读,以读入文

4. 整体感知

感知一:本文既谈“生死”,作者是不是一上来就大谈“生死”呢?作者这样安排行文是一种什么技巧?(学生讨论)

明确:借题发挥,这也是本文作为一篇诗序的独特性所在。

感知二:本文既是一诗序,请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作诗缘由 作诗情形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略)

(说明:此环节在学生自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归纳,培养学生速读检索的能力)

感知三:概括各段的要点,并从每段中找出一个字表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发言)

板书:记会—修禊之乐 慨叹—死生之痛 明意—今昔之悲

(说明:此环节主要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进一步了解“借题发挥”的特点,并逐步认识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释疑解难,积累知识,培养语感

1. 学生展示各小组在预习时整理出的疑难词语

2. 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寻求隐含信息,并联系旧知识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

3. 小组之间展开讨论交流,教师补充并用多媒体展示本文需学生掌握的主要文言知识,方便学生积累巩固(略)

(说明:此环节注重文言基础的落实,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注意方法的点拨以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文言能力)

四、以读入文,研读赏析,感悟探究

1. 研读第一段

(1)本文既然借“题”发挥,就先来仔细研读这个“题”--兰亭集会。请大家自由朗读本段,就自己喜欢的语句背诵欣赏。

(说明:本段语言清新,音韵和谐,学生自由朗读可以以读入文,倾听作者心灵的声音,自主赏析表达可鼓励学生拥有个体的阅读体验,培养鉴赏力。也为欣赏写景技巧做准备)

(2)既然作者感情落脚在“乐”上,那作者何“乐”之有?(学生讨论交流,可用书上的语句回答)

明确:朋友之情 山川之美 春光融融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师点拨:杜丽娘曾用“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唱出了内心的苦闷,而今作者却五乐齐臻,足见“信可乐也”

(3)作者是怎样抒发心中之“乐”的?

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师点拨:王国维曾曰:“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之眼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可见宴游之上真是其景其情,其乐融融。

(4)学生朗读

师点拨:要读出“乐”应该以轻快明朗语调读之

2. 研读第二段

(1)全班同学齐读(注意朗读语气的转变)

(2)作者又乐而忧,由生而死,是如何借题“发挥”,抒发对“死生亦大”的感慨

多媒体投影显示: ① 人的生命本体都有不易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② 外在的大千世界变幻莫测,难以长久——(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③ 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易逝的——(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说明:由于本段意韵教深,特设置三个鉴赏点,由学生据此从本段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填入括号里,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理解说明,从而理解作者感叹的原因,再由教师点拨以相应的时代背景知识,古代文人的感叹名①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作者“死生亦大“的积极意义)

(3)学生带着体悟再次朗读本段内化

点拨:本段以议论为主,探索人生哲理,朗读时注意“犹、大、矣、痛”等词的语气,以和缓低沉语调读出慨叹语气。

3. 研读第三段

(1)学生集体朗读,找出应以批判语气读出的一句话。

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学生翻译此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理清本段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板书:感古人——批时人——明意旨

(说明:学生讨论后明确,由此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看似消极实则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体会诗序行文的妙处)

(4)投影显示《兰亭集序》摹本,学生对照摹本朗读全文,并在读中感受字里行间流动的生命气度。

五、引申讨论

作者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读了此文,你对“死生”有何看法?

① 多媒体投影显示古今中外对“生死”的不同看法,以及历来对作者思想不同的评价(略)

②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教师可相机补充一些作者的生平事迹

师点拨:佛家追求死后的轮回,道家崇尚人生的无为,儒家主张大丈夫当有所为,当今繁华的社会里很多人要及时行乐、挥霍生命,很多文人慨叹人生的短暂,但有志者依然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如海德格尔所说:“把握好今天,诗意地栖居。”(说明:此环节的讨论引申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六、课堂小结

1. 艺术特色 2。本文的思想意义(略)

七、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 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摹山范水的文字

3. 课外与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比较阅读

4. 研究性学习:感悟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方法:分小组协作,收集自己喜欢的一位文人的作品、生平资料等并进行研究,在网上或班里展示交流研究的成果

八、教学反思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完成本文教学后,感触最深的首先就是本文的导入设计,虽然看似笨拙,却对整个教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我把“既然我们都知道 生死是一件大事,作者为何还要探讨”这个问题抛向学生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作者太消极了,有的说作者在无病呻吟、钻牛角 尖,有的说自古以来很多文人都有过生命短暂的感叹,王羲之作为一个名士自然也会考虑了…这样既设了疑,又激了趣,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有序展开。所以,导入的 设计要着眼欲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调动他们自我的生命体验,这样才能在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下展开教学。

感触之二就是以读入文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文言文教学再也不能是一极走入置学生的精神需求于不顾,一味的“咬文嚼字”;一极又走向置学生的 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于不顾,抛弃文本,过渡引申,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因此就有必要突出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文言文的阅读其实就是一个在读中积累 品悟、内化提升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引导他们有滋有味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而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积极 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读懂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并享受到阅读的审美愉悦。当然,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不可少 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恰到好处的引申和点拨,这样才有助于让学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课堂上,我从学生精彩的发言 中,从学生若有所思的面容上,从学生灼灼发光的眼睛里,感受到他们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灵之声,已经在读中提升了自我。

再者,文言文的学习,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迁移的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课外作业的设计就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确实,他们也给了我百倍的惊喜。学生主动要求拿出一节课展示他们的阅读研究成果,还专门为此举行了一场精彩地“是否应该积极对待生命”的主题辩论会。如何让学生的心灵乘着自己的思想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兰亭集序(教案)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实词“修”、“次”、“期”、“致”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2.能力目标:

理清本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品味文中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3.情感目标:

感受文章描绘的自然之美,陶冶自己的情操,理解文中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文言实词的掌握,特别注意通假,虚词“之”在本文不同地方的用法。2.作者生死观的理解和对本文语言的品味。

三、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优美、朴素、清新,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感受自然美。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等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2.三四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需要学生课前预习。3.设计多媒体课件,将书法作品、图片、重点词等用幻灯片形式展示。

四、教学过程

预设1:修禊事的“修”,茂林修竹的“修”修短随化的“修”一样吗?(不一样,们预习的基础之上结合刚刚的梳理再一次翻译本文。

(四)归纳总结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俯仰: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用来„„,表凭借。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表原因。

虽: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纵使、尽管。

之:

所之既倦:往、到达、往到。

感慨系之矣:代词、它。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前置的标志词。

后之视今:取消句子独立性。

形骸之外:的,助词。

2、请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明确: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四、作业布置

对全文熟读成诵。

饮酒。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悠闲的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忘却一切烦恼,尽情畅谈。更何况这一天,明净爽朗,和风习习,不管是览浩无际的宇宙,还是身边形态各异的万物,都可以纵目游赏,让人胸襟大开,无拘无束的享受耳目视听的欢娱。

同学们,你们见到了这些先贤圣德了吗?认出哪位是王羲之老先生了吗?你们交谈了些什么?(同学议论后,找几位同学谈谈。)

二、串讲。

同学们已经见到王羲之老先生了,并且还和他进行了交谈,为了能进一步了解他,我们今天借助他自己记录春游的一篇序言来看看当时的人们春游干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兰亭集序》。

(一)首先请听老师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

1.首先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然后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进行证明。

记录春天外出游玩的事件,并抒发时间有限,生命终将毁灭人生的感悟,最后还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预设3:

长的竹子。感受了自然的博大,亲切。同时又用朴素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人的寿命虽然有限,但我们却应该热爱生活,凭借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活得快乐,活得有意义。在此,我向同学们推荐下我国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才子——王勃的《滕王阁序》,请同学们课下阅读。

七、布置作业

兰亭集序(教案) 第3篇

“痛”情

承群贤相聚兰亭修禊盛会, 王羲之接着说一般的“人之相与”, “相与”即相互交往。于世为人, 交往是必须的,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总是有时平静有时波澜:有时闭于一室之中, 畅谈襟怀;有时凭着在托付之物上寄情, 放纵不拘。这就是所谓的“俯仰一世”, “俯”就是“沉静、内省”, “仰”则为“张扬、外拓”。这是世人交往时常选择的两条途径。但不管择静还是选躁, 都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形:“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由“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之“快然” (“不知老之将至”上承“快然自足”当作“快然”以至忘老的极乐之情解。) 到“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之“感慨”, 王羲之指出了人交往时由热到冷的常态以及由此生发感慨的常情。但他也严谨地认识到, 亦会有“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情况出现。如果喜欢的 (人、物、事) 转瞬间已为陈迹, 仍然不能触动人, 何况还有寿命长短不能自主、生命最终消亡的不争事实。面对这, 他们会怎样?古人就认为, 死相当重要 (王羲之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承“终期于尽”而来显然是为了突出死的重要, 故“死生”当作偏义词理解) 。如果把死亡看重, 它怎能不让人伤痛。王羲之用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这种感慨。

这部分内容当分三个层次理解:第一层讲“欣于所遇的快然”;第二层讲“情随事迁的感慨”;第三层则是以“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个递进复句为过渡讲“终期于尽的悲痛”。所以, 此处的“痛”情是有感于生命的终结而发。

“悲”意

生命短暂, 古人重死, 每每临文王羲之总会嗟叹感伤。他用若合一契, 表达了这种心与心的呼应。但他又不甚理解古人为什么如此重死。因为, 在东晋, 名流多崇尚老庄, 他们寄情山水、笑傲山野, 同生死、齐彭殇。如何晏、王弼就曾将“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认为“无”或“道”是万物固有的一种本质属性, “体用不二”“本末如一”。所以, 死是无需特别关注的, 但现实中并非如此。王羲之总觉得把生死、把长寿短命等同看待是荒诞的。为了弄清楚这些以正视听, 王羲之不断与当时的名流清谈 (清谈, 以极具抽象思辨的“玄学”为主要内容, 以《老》《庄》《易》为谈论对象, 讨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 以“本末有无”为中心, 试图调和儒道, 会通自然和名教, 因此又称“玄谈”) 。由是, 王羲之认识到后人如果看到晋人的某些情思时, 很可能也会像他看待前人的一样, 内心感受契合却不甚理解。他觉得这是非常悲哀的!为了不让这种悲哀发生在后人身上, 所以他记下参加兰亭集会的人, 并抄录了他们的诗作汇编成册。王羲之认为人们用来兴发感慨的情致是一样的。即便时代不同、世事变化, 只要有了当时的情致, 后人就会生发出和作者相似的情感, 从而理解前人的情思。所以, 这部兰亭诗集是后人了解兰亭与会者情思乃至东晋人生死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一把钥匙。显然, 王羲之认为《兰亭集》有极高的价值。

由此可知, 文中的“悲”并非有些人认为的是上文“痛”情的深入, 而是指不能理解古人情思之悲。

兰亭集序(教案) 第4篇

晋人王羲之之作《兰亭集序》可称得上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上乘之作,短短的篇幅,将记叙、抒情、议论几种表达方式娴熟运用,文辞典雅,意蕴丰富。作为一篇书序,肯定要交代成书经过及本书的意义,但出奇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个普通的宴游活动谈到了自己的生死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文章立意不同凡响。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阅读感受。

第一,景之佳。文章一开篇就交代了时令特征——“暮春之初”,一个百花烂漫,芳香四溢,焕发着蓬勃生机的令人陶醉的季节。接着作者点出相会地点——会籍山阴兰亭,浙江本是人间天堂,绍兴山阴兰亭更是佳境荟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短短16个字,描山绘水,山水相拥、相映,渲染了兰亭的清幽,使人心旷神怡,加之又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清新的空气,诱人的花香,润肺沁脾,实在是爽朗之极,于是作者不由地发出感叹:“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大自然造化神秀,亮目醒耳,无怪乎在《古文观止》中吴楚材有如此评价“亦有无穷意趣”。

第二,事之雅。历代文人大都追求生活的雅趣,以此陶冶情操,洁行励志。本文所叙之事是 “修禊事”。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魏以后用三月三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此文中作者选用极普通词汇简练记叙亭中文人们的高雅情致。这是一次大型的高档次聚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次极富情趣的聚会,“流觞曲水”、“畅叙幽情”;这又是一次丰盛的聚会,“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第三,情之幽。佳景乐事,怎不能激起这些情感极其脆弱的文人墨客,何况还有美酒做催化剂。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四美具,二难并,雅人逢雅事,人生之幸事不期相遇,悠哉,快哉,乐哉!这是作者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发自肺腑,纯粹自然,绝非一般轻薄之人的癫狂之词。“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美好的时光,大自然钟灵毓秀尽收眼底,作者是那么的快乐和满足。但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作者探微发幽,道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能是“临文嗟悼”。短短篇幅,作者情感悲喜交加,痛乐相叠,抒写了千古之幽情,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从而也引发读者心中之幽情,使读者心中也如作者一道波涛汹涌。

第四,理之深。本文因事因景悟理,借事借景论道,并以此劝勉世人,启迪后人。“死生亦大矣”,这是作者在叙事写景抒情之后表明的生死观,这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令古今中外知识分子穷其终生探寻的一个话题,一个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作者指出古今之人对死生的感慨相辅相成。“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联系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作者力斥其非,给予回击。作者认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中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就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生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能等量齐观。人生美好而短暂,生命欲望永不满足,时间无情、生命有限,人生应当在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积极面对生活。“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人类的许多情感古今相通。

纵观全文,文笔干净洗练,言简义丰,不落言筌,作者凭借驾驭文字的娴熟技能,绘景之佳,记事之雅,抒情之幽,述理之深,不愧为怡情、养性、明理、悟道之佳作。

《兰亭集序》教案 第5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的确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神州六号已经升空,英雄们已经凯旋归回。大家都很感觉很高兴,中国的很多贫困学生更是感到兴奋。为什么他们也那么兴奋?因为,我们国家将又有一批款项投入到希望工程中来!钱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从神州6号中来。原来,这次随着神州6号一起升空和返回的的还有一幅国画。这幅国画可谓书法、画艺双绝!它是由毛笔书法和泼墨山水画两部分组成。现在这件艺术品即将用来拍卖,所得到的款项都将全部用来资助希望工程,专家们估计这件作品价值将上千万!!

为什么这次选择的是这样的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呢?其实只要我们细想了一下就不难其中的原因了!“物以稀为贵”,书法和山水画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在世界这么多的国度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选择国画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了。

相比中国的山水画一直受到西方油画挑战的状况,中国毛笔书法的表现更是优异!我国书法有着比山水画更加悠久的历史,在这么的一段遥远漫长的历史中,明星、巨星更是璀璨纷呈。

问:有哪位同学可以罗列出几位这样的人物?

答:……(导出王曦之,再导出《兰亭集序》)。

(若无,则如下继续)……

问:其实还有一些大人物居然让你们给忽略了,有哪位可以补充一下?

答:王曦之……(继续追问,导出他的作品兰亭序)

(若无,则如下继续)……

提醒:其实他就是王----曦----之(语气停顿,缓慢,起到提示作用)

问:有谁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王曦之的有关作品?

答:……(导出兰亭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的人物,一起欣赏的作品。

(板书:作品:《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结束导入部分。

二、作者题目介绍

刚刚同学们讲到了王羲之的书法,他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的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是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它到底是什么摸样的呢?请看插图。(学生看图)古人用八个字来形容它“飘如浮云,矫如惊龙。”同学们从这副精美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书法艺术的美,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它的真迹已经失传。据说是被李世民带到地下去了。

《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出名作为诗文它是王最出色的一篇。同学们看注释一,从注释我们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千古传诵。既然它这么有名那我们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共同来欣赏这篇续。

三、朗读思路

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课文内容的学习,刚才老师已经介绍了王羲之,他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它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字写的好,这篇作品的文采也很棒,堪称“文质双绝”。作品的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1.作者复杂的感情变化。

2.骈散结合的写作特点。

那我们来欣赏以下这篇作品,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能体会一下这两个特点,并考虑一个问题——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朗读课文

刚大家都欣赏了这篇课文,应该都有一定的体会。现在请一位同学就刚刚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提问)

确实这篇作品的情感变化流程如xx同学说的是一个由乐到痛再到悲的过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那我们现在具体来看看作者到底怎样表达这三种不同的情感,请大家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

四、第一段

第一段讲什么呢?讲文章的事由,事由是什么呢?是“修禊事也”,“禊”是什么呢?我们看注释5,“修禊事也”,就是做禊事,这有点像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哟。当然这种祭礼也要挑个黄道吉日不能随便,古人很讲究的规定三月上旬的“巳”为修禊日。但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关于干支纪年,我们上节课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提问)(孟,仲,暮)

之初就是阴历三月初。所以我们课间交代的聚会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就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

地点“会嵇山阴”即浙江诏兴,兰亭在诏兴兰诸山,当年勾践曾经在那种过兰花所以就以此为名为兰亭。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的自然风光。都有些什么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解释词语并板书)

文中人物有哪些啊?

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群咸”包括谁啊?(注释)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其中都是些有名望的大家所以说是“群咸”。

接下来看,“流殇曲水,列坐其次,丝竹管弦,畅叙幽情等”的注释。(丝是弦类竹是管类的)

“是日也”判断句(是代词)天朗气清就是天气清朗。

“惠风”解释,(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指杭州当汴洲〈南宋林升〉)所以只有春风才算得是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两个句子骈散结合的好句(提问翻译)

向上可以看到(学生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向下有崇山峻岭等,王尽收眼底能不发出“信可乐也”吗?

五、第二段

接着看下一段,古代文人集会多儒墨客在集会上留下千古诗篇。我们看在盛宴过后王发出怎样的感慨?

第一段描写宴会是如此的快乐、自在、酣畅、淋漓。为何这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其实“好花不常开”人也一样,曲终人散都会有伤感存在,这是作者自然情感的流露。

古人讲究起承转合的模式那么这里体现在哪呢?(提问)(仰观句与夫人句)作者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插入)

“静,躁”两种生活态度的句子(提问)由此有了三种人生的感觉。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所以感慨系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岂不痛哉”。

六、第三段

本文的前面两段分别讲到了“乐”“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延伸转变呢?现在我们看下第三段。

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到底是不是呢?(请位同学朗诵一下这段,其他同学认真感受作者的感情。

从文中哪可知“悲”呢?(提问)(“悲夫”)

好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每览”句,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样感触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若合一契”像符契那样相合。“契”是古人借贷的一种凭证,我们从它的甲骨文字形可以一目了然。(写出甲骨文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两半合起来就是凭验)

“固知”句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一死生”把死生看作一样,“齐彭殇”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这里“一”“齐”是同义词,都是把xx看作一样“的意思。

“一齐“都是庄子的看法,“彭祖”解释(活到3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作长寿的代名词。

接下看下两句“后之”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虽世”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一样的。

“其致一也”(提问致的用法)(情趣情致)

“后之”句,读这诗集也将有感于死生这件大事。

通过初步了解我们知道这段的主要思路是这样的:首先,作者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书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我们知道在东晋很长时期里,士大夫普遍情绪萧条、不思进取,作者借此批判他们的消极思想。这充分体现王抗拒人生虚幻执着努力,随后发出“后之视”的感叹。

接着交代作品的成因“后之览、、、”总结全文。综观全段,显然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他的精神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七、课文总结

同学们,刚才咱们已经用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学习《兰》这篇文章,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两三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这千古传诵的奇文带给我们心灵上的美感。

《兰》它只是一个序,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正文之前。他分自序和他序,(板书)

所谓自序就是作者自己写的,介绍成书的原由,目的,和经过(板书)

问:《兰》是自序还是他序?

显然,在这篇自序里,王说明了写书的缘由,目的,经过。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三个要素?A同学,请你说一下他的成书原由(会于会集山阴之兰亭。

那他的目的又何在呢,B同学,请你回答一下(后之览者,亦,)好,请坐

C同学,请你说一下他的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

好,大家回答的都很好

序这种文体,既可议论,也可叙事,即借题发挥,王由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的乐笔锋一转,写到对人生态度思考的痛,既而写到成书的悲。可以说,这三种思想感情情绪是越来越低沉的,但思想深度却是逐渐升高的,因而显得立意高远。大家想想,为什么在常人眼里一次无限愉悦的聚会,王会想到人生态度的悲呢,这种悲有从何而来的,这种悲是不是就是悲观悲叹呢?显然不是,大家知道,王生活在国事日渐衰落的东晋时代,那个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思想,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让王感到悲哀,他会悲叹。但这种悲叹正是他旷达性格的反映,正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充满了追求,才会对庸庸碌碌的岁月的流逝产生悲叹。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那些富于创造价值的杰出人物,你比如说三国时的曹操,他在他的饿诗中写到: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对酒当歌,譬如朝露。读起来,让你觉得对人生充满了悲凉的意味,苦长乐短的哀愁,但是,你是不是说曹操就因此而成为庸庸碌碌的平庸之辈呢。显然不是。这些例子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举不胜举

文章最后一句写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应该是后之览者,老师希望大家学完这篇课文之后,结合一下历史上的人物,思考以下自己的饿人生,怎样看待你的饿生命,对待你的生活。我们说,当一个人开始学会思考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开始成熟了。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你们要怎样对待你的有限的生命呢,想重于泰山还是要轻于鸿毛呢,你们要在庸庸碌碌中悲叹岁月的流失还是要对酒当歌,意气风发的建功立业?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下面做下课堂测验

八、随堂测试

学习文言文,主要学习它的字、词、句。也就是字音字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我们刚学习完〈〈兰〉〉接着我们做几道题来温习一下:(练习)

通过对这篇的学习,我们感慨于死生之大,仿佛把心融入了作者飞舞的书法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多看多想,有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丰盛,正如今句话说的好。“我们可以活的平凡,但不可以活得庸俗。

《兰亭集序》教案 第6篇

庐江二中 何小幼

教学目的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习本文的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创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个故事。汉代有一位著名的将军李广,一日与军士夜行,忽见前有猛虎当道,状如欲搏人,李广大惊,急掣雕弓,搭羽箭,一箭射去,正中老虎,箭杆深深地没入虎身。待近前细看,那老虎原来不过是一块大石头。松一口气之后再射,再也无法射进去分毫。

再说一个书圣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见课本注一。353年,王羲之邀请了四十一位亲朋戚友(其中包括当代的书法家和诗人),在绍兴西南的兰亭举行野外盛会。这是一次名人高士的集会,他们列坐在溪水两旁,把酒杯放在水上,顺水而下,每人依次饮酒作诗。写不出诗的人,都要被罚酒,大家兴致勃勃,喝了不少酒,做了不少诗。这些诗,被编成一个集子,就是《兰亭集》。王羲之带着醉意,乘兴挥毫,为这些诗集作序,写成〈兰亭序〉。这就是被历代书家推为“行书第一”的兰亭集序帖。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艺术中的艺术,精品中的精品。

其点画注重提按顿挫,精到而多变,寓刚健于优美。结构生动而多姿,同一字形,绝不重复;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高雅,清新,华美,蕴藉。从形质到神韵均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古人形容它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游如惊凤”,是王羲之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我们只能从唐人的摹本中约略领会其神采了。

奇怪的是,几天之后,王羲之重新书写本序,却总也比不上他当天即兴完成的作品。原因何在?

事过境迁,缺少了彼时的那一份“情”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求了。

二、范读课文。

三、分析

这里洋溢着什么样的情?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乐——痛——悲

析: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一)、乐什么?

分析第一节。这一段内容写什么?教师读,同学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时,地,事。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人杰地灵,景色优美的山阴。越王勾践遍植幽兰的兰亭。古风盎然的修禊。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人, 都是一时名士。谢安,淝水之战的主帅,大诗人李白的崇拜偶像。支遁,当时名士。玄学家。孙绰,时任右司马,文学家。王献之,羲之少子。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环境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景色。要点: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溪流清澈,洁静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管弦丝竹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活动方式 : 文人聚会少不了诗酒二字。“酒” 是感情的催化剂,喝酒的方式——曲水流觞,别致;诗,是感情的产品,高雅。无管弦,兴耶,恨耶?无丝竹之乱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气候: 能见度好。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心境:风轻轻地送来兰的幽香,抬头远眺,天高白云飞,青山碧水秀——美景如画;侧耳细聆,山间泉鸣细,林中鸟语欢——天籁动人。任是心如止水的人,也禁不住要“神游八极,思接千载了——骋怀

当此际,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信可乐也。

小结:归纳一下,可乐者几?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一可乐也

山环水绕,境界清幽二可乐也

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三可乐也

天朗气清,日暖风和四可乐也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五可乐也

良辰,美景,赏心,佳事,四美齐臻——信可乐也

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分析第二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俯仰,指人与人之间的应酬进退。人与人相交往,周旋应付,度过一生。人生活在现实中间,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那么该如何对待呢?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遇,放浪形骸之外

这里概括了两种生活态度,一是把自己的胸襟抱负,在室内畅谈,谈玄论道,即晤言一室之内(静)。一是归隐山林,就着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寄情于山水,向自然去寻求生命的意义(躁)。魏晋时代,政治斗争激烈。名士少有能保全生命的,更不用说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了,所以这就成了两种比较常见的生知态度。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威慨系之矣

爱好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无不经历着一种追求——满足——厌倦——追求的过程,人的追求没有绝对的满足,生活也就没有绝对的 满足。人永远在追求,永远会空虚。人生像一次不知道目的地的旅程。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人情易倦的感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具体指上文所叙兰亭集会这件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美和快乐,就象娇美的花,象奇妙的梦,在你还没有来得及体味的时候,就已经烟消云散。“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欢乐易逝的感伤)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译作:人们对于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尚且感慨万千,何况对于生命无论长短终难免一死这件事呢? 往昔的欢娱,离别感伤,转瞬之间就会逝去,留下深的感伤。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而无论长短,结果都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总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天若有情天亦老”,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距时间和死亡的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生命短暂的痛惜)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我们在追求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然而追求越是努力,留下的感慨越深。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而当死神的翅膀掠过,一切人世的欢乐忧愁,统统化为乌有。一切的美,只如水中

月,镜中花。生活越是美好,生命越是宝贵,一经与死亡联系,留下的就越是痛苦!岂不痛哉!

分析第三节。

痛与悲是否相同?“悲”的是什么呢?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通用喻之于怀。

兴感之由,即上文所说对于世事无常,生命易逝的感慨。“昔人”说明这种感慨古人已经有过。如: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今日良宴会》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蒿里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步出夏门行〉

不能喻之于怀,其言外之意,是现在终于可以喻之于怀。感受到生命之“悲”,对生命的体验古人与今人完全一致。(喻古人之兴感)

固知一死生之为虚诞,齐彭殇之为妄作。

批斗古大夫一死生,齐彭殇的虚伪荒诞,魏晋时代,许多士大夫接收老庄思想的影响,以为“方生方死”,这显然是对生命的否定。鲜活的命与黑暗的死亡又怎么能划等号呢?那是宗教信徒们的消极的生命观,他们寄希望于来世、天堂。而作者则对生命无比珍惜,所以进行文正严辞的反驳。(斥今人之虚诞)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人读我的文章,也像我今天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也会引发内心的“悲”情,因为人类社会无论怎么发展,但生老病死客观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古人悲,王羲之悲,一直到今天,我们也同样因此而悲,真是“千古同悲”。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引后人为同调)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交代写作本序的目的。让后人也能够从文中感受到生命终有竟之悲——更加地珍重生命,热爱生活。

快乐由于易逝而难得。生命因为短暂而宝贵,人生由于事业而永恒.当我们了解到生命的易逝,我们就更应该珍惜它,善待他,抓紧他,并用我们的奋斗,用我们的成功,用我们的业绩,让我们的生命成为永恒.讨论: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小结: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比较:不知生,焉知死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练习:

2.下面是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③,大块④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⑤俊秀,皆为惠连⑥;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⑦。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⑧。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①旅舍。②古人(白天还玩不够),夜间持着烛灯游玩,是很有原由的。③烟景,水气朦胧的春景。④大块,大地。⑤季:弟。⑥惠连,人名,谢灵运的族弟,很有才华。作者借用谢惠连赞誉其诸弟的才华。⑦康乐即谢灵运。此句言外之意是自己才华比不上诸弟。⑧在花丛中间摆开华贵的筵宴,飞快地传递着雀鸟状的酒杯,醉于月下。

[阅读提示]

(1)从标题看,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属于什么文体?

(2)本文所叙之事及一些细节与《兰亭集序》颇有相似之处,请一一罗列出来(引用两文中的原句)。

(3)两文在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各有何异同?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

[参考解说]

1.序文,且都是诗序。

2.《兰》文“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本文则“会桃花之芳园”;《兰》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本文则“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兰》文“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本文则“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3.两文语言都运用了较整齐的句子,都运用了铺陈夸张等手法;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但《兰》文的描写更细腻,抒情也更具体,所占比例更大。《兰》文笔调清新和媚,本文用笔恣肆犷达。思想内容上,两文同样写到了志趣相投者在一起传杯喝酒吟诗的快乐;都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本文的感情基调基本上以一“乐”字贯之,强调及时行乐。而《兰》文的感情则曲折多变,先由乐而叹,后由叹而悲,最后从悲中渐出,积极面对现实。

[延伸阅读]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

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

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

兰亭集序(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情感脉络。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体会其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3.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重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变化的内在缘由。

【流程与方法】

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利用注释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结合语境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注音及释义。

3.启发学生抓住作者感情变化的关键词,思考作者在议论时的思想脉络。

4.引导学生入情入景,走入文中,走到作者内心深处,领悟作者对人生问题的深切感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

一、背景资料

1.关于作者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文学家。东晋琅玡(临沂)人,世居会稽山阴。出身于士族名门,以书法闻名于世,有“书圣”之称,论者称其笔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本性放达率真,喜好山水。

2.关于序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意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3.“流觞曲水”注解

找一处风景优美、水流平缓的、蜿蜒曲折的、两岸能够通视的小溪。宾主席地而坐,然后从上游,漂浮一觞美酒,漂到哪里,最靠近的人,取而饮之,并限时作诗。这种饮宴风俗称“流觞曲水。

二、字音字词 琅玡()癸()丑会稽()禊()事 激湍()流觞()骋()怀形骸()趣()舍万殊嗟()叹哀悼()彭殇()合契()

三、词语积累

1.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映衬、围绕

2.虽未丝竹管弦之盛:繁盛

3.亦足以畅叙幽情:幽深的感情。

4.: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 :天地

6.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7.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乐趣

8.信可乐也:实在【合作探究】

1.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体会其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乐之由 ——乐从何来?

痛之因 ——因何而痛?

悲之源 ——何故之悲?

2.文本结构(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一)记叙兰亭盛况(1-2)

(二)抒发人生感慨(3)

(三)交代作序目的(4)

3.而乐?作者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一)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特点:写景抒情,叙议结合板书设计: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乐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乐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良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人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赏心:仰观宇宙游目骋怀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段,做《兰亭集序》第一课时的学案。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知识梳理】

一、字词释义

1.重点字词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会面 ..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动词,至,及 .

③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明白,懂得 ..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动词,看作一样 ..

⑤齐彭殇为妄作:动词,等同 .

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 .

⑦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如同,好像 .

⑧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对;这 ..

2.解释词语:

取诸怀抱:

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

趣舍万殊:

暂得于己:

所之既卷:

感慨系之:

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3.翻译句子

①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②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合作探究】

1.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绪和心境有了怎样的变迁?

思绪:

相聚的欢乐 人生的际遇和时光的短暂

提出:“死生亦大矣”

心境:

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第三段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议论跟前文有着怎样联系的?

议题:死生亦大矣。

联系: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由兰亭集会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人生忧患的根源是相同的。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作结。

3.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不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拓展拔高】

1.面对如此胜景乐事,何故由“乐”转“痛”呢?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再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难测之痛

【课堂小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

【布置作业】

1.背诵《兰亭集序》全文

2.做第二课时的学案。

上一篇:外籍人员管理办法下一篇:小学生军训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