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2024-07-20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第1篇

嗮课《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捷克作曲家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了《伏尔塔瓦河》这部交响乐,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伏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伏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认真听赏交响诗《伏尔塔瓦河》;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

2、过程与方法:能专注聆听歌曲,通过体验、探究、表现、综合等方法,欣赏音乐。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通过听赏交响诗《伏尔塔瓦河》,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的品位和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

难点: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感受作品的表面特征,体会作曲家深刻的创作意图。

通过以上三维目标的确立,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真聆听交响诗,在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后,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歌曲的基本情绪,在此基础上通过形象、生动地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师生共同学习,通过对作品音乐要素的分析(如力度、节奏、音色),体验作品的情感,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

以音响、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相互交汇的手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启发等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将作品中深厚的爱国情怀时刻贯穿其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方法:

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

1、随乐律动,感受音乐

播放音乐《伏尔塔瓦河》,(由北京天使合唱团演唱)

思考:这个曲调像“高山、河流、天空”中的哪一个?为什么听到音乐会联想出这样的音乐形象来?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曲是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伏尔塔瓦河》改编而成的,原作品旋律也是流畅舒展,优美迷人,富有诗情画意)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创设“捷克风情”这一情境主题,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捷克风光片,并出示捷克风情的四大板块:地理位置、民族文化、各色特产、自然风光。让学生自主选择想了解的话题之一,导入新课。

(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能够在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了解捷克风情,引出课题,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3、听赏歌曲,激情倒趣

赏析交响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结合作品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我将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1初听交响诗:初听《伏尔塔瓦河》一小段,让学生说一说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人,富有诗情画意,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伏尔塔瓦河流经森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然后边听音乐边出示几张沃尔塔瓦河的图片,让大家讲解一下为何伏尔塔瓦河会成为捷克人民的母亲河。(奔流不息的沃尔塔瓦河,从幽深的溪流,迂回曲折的流向捷克的心脏,纵贯捷克南北,因此成为捷克的母亲河,她养育了捷克人民,时而深情如歌,时而欢畅奔腾,时而咆哮抗争,同时也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才能奏响这壮丽的篇章)#2复听歌曲:分段聆听交响诗《伏尔塔瓦河》

1、两个源头(投影图(1)德·史密斯画源头插图)(放VCD--03——2分30秒)

伏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倾听作者用什么乐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

2、伏尔塔瓦河(VCD——3分30秒)(投影主旋律,并唱会它)。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

3、森林狩猎(投影图(2))(VCD——5分05秒)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么乐器,什么音色、节奏来表现。(圆号、小号来表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

4、乡村波尔卡午曲(投影图(3))(VCD——5分23秒)

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午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村民们的婚礼场面。大家拍唱下面的节奏。

请问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月光下水仙女起午(投影图(4)、投影旋律)(VCD——6分54秒)

夜幕降临(大管)。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午蹈,宁静而又神秘,表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女同学哼唱旋律)。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6、伏尔塔瓦河(VCD——9分09秒)

伏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 张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第一小提琴、双簧管演奏,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

7、圣约翰峡谷(投影图(5)(VCD——10分26秒)

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宽阔的沃尔塔瓦河(投影图(6)(VCD——11分34秒)

这是伏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9、伏尔塔瓦河奔向远方(投影图(7))(VCD——12分50秒——13分24秒)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3 完整地欣赏全曲(VCD伏尔塔瓦河音乐风光片)

一边欣赏一边请大家指出乐曲所描绘的画面及所在的哪一部份结构。

(投影结构图)

引子:(两个源头)

A:(伏尔塔瓦河)

B:(森林狩猎)

C:(乡村婚礼)

D:(水仙女之舞)

A1:(主题再现)

E:(圣约翰峡谷)

A2:(宽阔的伏尔塔瓦河)

尾声:(流入易北河)

让同学们用不同的图形符号来表示表示总体音响效果的强弱、停走及长短。如△表示快,▼表示慢,○表示弱,●表示强,★表示情绪高昂等。作品欣赏结束之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作品里的基本情绪,并了解斯美塔那的代表作,这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之

二、由教师总结归纳。

这个环节通过课堂的展示与交流,引导学生观看课件,自主学习,做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掌握交响诗的旋律走向,并会用不同符号表示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

四、参与实践,拓展舞台 播放每一小部分的一小段音乐给学生听,请部分同学拿着彩带到讲台上跟着音乐进行律动,用彩带挥出河水流经各个部分时的情景,例如在源头的时候旋律波动起伏没那么大而且有回旋的状态,则可以绕着小圈来表示等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即兴创编,并积极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达到美的享受。)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主题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演奏形式、音乐声势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3、通过赏析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民族乐派作品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民族感情的音乐共性。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听辨出作品场景中使用的主要乐器。

2、感受体验乐曲中所蕴含的艺术内容及音乐风格。

三、教材分析

《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交响诗中最通俗、最易于为人们所理解与接受的作品之一。《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主题旋律优美流畅,情感深挚,深得世界乐迷的喜爱。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PPT展示沃尔塔瓦河的美丽图片,同时背景音乐为《沃尔塔瓦河》但学生不知情,让音乐提前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一定印象。

欣赏完沃尔塔瓦河的风光图片然后提问?刚才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是哪一条河流?

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而听到的音乐就叫《沃尔塔瓦河》。新课讲授

2、教师介绍《沃尔塔瓦河》。(1)简介捷克共和国的沃尔塔瓦河。

(2)引出作者斯美塔那及作品创作背景介绍。

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就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斯美塔那的名字算不上最著名作曲家之一,但在捷克波希米亚民族中,斯美塔那却被称之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斯美塔那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积极的从事民族歌剧创作,先后写了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达里波尔》《里布舍》等作品。1874年不幸耳聋,与贝多芬相似命运的耳疾遭遇并没有将他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祖国未来的自信与乐观信念。继续坚持创作,写了大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耳聋后来并引发了精神疾病。1884年5月12日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逝世,终年六十岁。

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歌曲《我的祖国》 就是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套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这套组曲1879年完成,历时5年之久,共分6个乐章。1874年作者创作这部作品,同时开始患耳疾,当1882年第一次公演的时候,他已经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这部规模宏大、构思精细、无比魅力的作品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

3、《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于音画的作品,它运用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描绘了发源于舒马瓦山的两条小溪,汇合后成为沃尔塔瓦河,流经了森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它描绘了两岸人民的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来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

4、分段欣赏全曲(1)两个源头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一边聆听,一边思考:作者用什么乐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音不时出现,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银辉„„(2)沃尔塔瓦河

主题以大小调交替方式显示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由弦乐器奏出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 旋律取自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史诗般咏唱的美,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3)森林狩猎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么乐器,什么音色、节奏来表现?(作者使用圆号、小号来表现猎人号角,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和八六拍的节奏来表现猎人正午时分的狩猎场景)(4)乡村波尔卡午曲

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午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村民们的婚礼场面。请问该部分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5)月光下水仙女起舞 夜幕降临。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午蹈,宁静而又神秘,表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请问该段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在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宁静而又神秘,充溢着幻想的色彩;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象征着沃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6)黎明时的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 张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第一小提琴、双簧管演奏,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7)圣约翰峡谷

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维谢格拉德城堡

这是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9)沃尔塔瓦河奔向远方

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全曲以“维谢格拉德”主题的两个强而有力的和弦做结束。

五、延伸拓展

吉他演奏的《沃尔塔瓦河》主题。

它是一首典型的浪漫乐派的作品,那把这种古典音乐从高雅的音乐厅搬到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形式演奏出来会是一种什么效果呢?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现代的音乐家是如何演绎这部经典之作的。

六、总结

数字化伏尔导航接收机的设计 第3篇

1 伏尔系统原理

VOR信号由30 Hz基准相位和30 Hz可变相位及相应的载波构成合成包络。基准相信号包括RF载波和一个9 960 Hz副载波,RF载波频率为160个,范围从108.00~117.95 Hz,9 960 Hz副载波是由30 Hz基准(固定相)按调制指数16对9 960 Hz信号进行调制,使9 960 Hz载波频率在9 480~10 440 Hz间变化,9 480 Hz对应30 Hz的极小值,10 440 Hz对应30 Hz的极大值,9 960 Hz对应30 Hz的均值线。VOR台还发射台识别码,每30 s左右重复发射2~3字的莫尔斯识别码,调制频率为音频1 020±50 Hz,保证对所用的VOR台进行监视。

VOR 地面发射机输出等幅载频信号,RF载波为108~117.95 Hz,由天线向空间辐射。天线的方向图在水平方向上是心形,且顺时针以每秒30 周的速度旋转,因此,该载波信号以30转每秒的速度匀速旋转向外发射。受心形方向图旋转的影响,用户所接收的将是被30 Hz正弦信号调幅的载频信号。30 Hz的包络相位与用户相对VOR地面台的方位有关。接收机在不同位置接收到的波形为30 Hz的调幅波,当心形天线的波瓣图的凸点正对接收机所在方位时,接收机接收到的调幅波的幅度最大[2]。

用户接收到的将是被频率F调幅的信号,其表达式为[3]

Ui(t)=Umi{1+A0cos(2Pf1t+mfsin2PFt)+A1cos(2PFt-A)}cos2PF0t (1)

其中,A为飞机在t 时刻的方位,A1为旋转天线引起的调幅系数。图2是空间某一点的合成信号,不同方位所接收到的合成信号不一样,主要体现为解调出的30 Hz可变相与基准相相位差的变化,如图1所示[3]。

可变相与基准相同步发射,正对磁北时0°输出最大合成电压,当可变信号在360°范围变化时,两者的相差也随之变化,这就意味着随着相差加大,可变相电压最大点的出现就滞后基准相电压最大点越多,即方位角增加。

如图2所示,是两个30 Hz正弦波的相位关系,其中,图2(a)可变相的正向过零点A点与基准相的正向过零点A点相差90°,表示可变相超前基准相90°;其中,图2(b)基准相的正向过零点B点超前可变相的正向过零点B点90°,基准相的正向过零点C点滞后可变相的正向过零点B点270°,如果一个信号超前另一信号X°,即该信号滞后另一信号X°+180°;图2(c)所示为两信号完全反向,相差180°。

2 伏尔导航系统实现

2.1 伏尔信号处理流程

如图3所示,是VOR信号整体处理流程图。将中频2.4 MHz的伏尔信号经A/D采样后,因其含有载波分量,需对其进行高频分量滤除才能进行后续处理,所以先将其通过低通滤波器。该低通滤波器在2.4 MHz处衰减有50 dB左右,可将高频分量滤除,同时在9 960 Hz处衰减不超过1 dB,这样可以保证滤波后的信号不失真。

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调幅信号的解调,可将30 Hz包络的可变相信号解调出来。同时对它进行硬限幅再进行调频信号解调,可解调出30 Hz基准相信号。将两30 Hz信号进行过零检测,从而计算出其相位差。

2.2 调幅信号的解调

由于VOR信号的可变相与基准相信号都是直接或间接对载波进行调幅,因此现欲将其分别解调出来,须用到调幅信号的解调技术。调幅信号解调通常有相干解调与包络检波两种。相干解调是将输入的AM信号与解调器产生的载波信号相乘混频,然后经过低通滤波恢复出原始信号。但是解调器产生的本地载波必须是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同相位的正弦信号,一般需要通过锁相环产生,较为复杂[4]。

包络检波则是以取绝对值的方法对输入的AM信号混频,再经过低通滤波器解调出信号。这里,为避免复杂相干信号的提取,选用包络检波法完成调幅信号的解调。需要注意的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低通滤波器要求能充分抑制载波频率以上的频率成分,同时保留30 Hz、作为判断莫尔斯码输出的1 020 Hz以及9 960 Hz信号幅度不衰减,所以这里要做到保持10 kHz的通带带宽。图4为VOR信号采用包络检波法滤除载波后的波形。

在此包络信号基础上,滤出30 Hz可变相信号及9 960 Hz调频信号。

2.3 调频信号的解调

在本系统中,对调频信号的解调在传统方案基础上稍作调整。具体流程图,如图5所示。

这里将解调出的调频信号在进入微分器前先对其进行硬限幅。以零电平为判决门限,由于系统采用14位A/D,所以对大于零电平的数据设定为14位数据的正向最大值,小于零电平的数据取为负向最大值。这样,调频信号就变成了只具有两个电平的方波形式,避免了其幅度的起伏变化对后续处理的影响。接着再将该方波形式的信号送入微分器,此时输出信号将是具有3个电平的脉冲形式,脉冲的频率变化正好反映了30 Hz的变化速率。之后再按照包络检波的方法,对其进行取绝对值和滤波。这样,就完成了调频信号的解调。

3 滤波器设计

数字滤波器从实现的网络结构或者从单位脉冲响应分类,可以分成无限脉冲响应(IIR)数字滤波器和有限脉冲响应(FIR)数字滤波器两种[5]。

在本系统中,为保证通带内幅度响应最大限度的平坦,采用Butterworth滤波器。在伏尔系统中,系统采样率为125 kHz,载波同时受到30 Hz正弦波和9 960 Hz调频信号的调幅,这里以9 960 Hz调频信号为例,介绍IIR滤波器设计。

为提取9 960 Hz调频信号,采用中心频率在9 960 Hz的带通滤波器。由于9 960 Hz副载波是由30Hz基准(固定相)按调制指数16对9 960 Hz载波进行调制,使得9 960 Hz载波频率在9 480~10 440 Hz间变化,因此滤波器通带带宽设计为[9 460,10 460];阻带带宽设计为[9],Rp和Rs分别为通带和阻带内的波纹系数,即通带内波动范围<Rp,阻带衰减系数>Rs,这里设Rp,Rs分别为1 dB和15 dB。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参数之间是互相影响与制约的。设计时,通带越平坦,阻带越陡峭,即Rp越小Rs越大滤波器效果越好;通带与阻带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其带宽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越窄,滤波器幅频响应效果越好;但其代价是滤波器阶数n的急剧增大[6]。因为最终要将滤波器系数移植到FPGA中,因此n的增大将带来硬件资源的耗费。所以,这里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该滤波器幅度响应特性,如图6所示。

图6中,通带在9 960 Hz处,30 Hz处的幅度衰减约为90 dB。根据此滤波器的幅度响应,就可滤出9 960 Hz调频信号,同时可有效滤除30 Hz包络对其的影响以及噪声干扰信号。通过上述参数设计出了一个4阶带通滤波器,通过Matlab设计可得到IIR滤波器参数。

通过上述参数设计出了一个4阶带通滤波器,通过Matlab设计可得到IIR滤波器参数,由于IIR传输函数为

Η(z)=r=0Μbrz-r1+k=1Νakz-k (2)

对于4阶滤波器,其滤波器函数为

y0a0+y1a1+y2a2+y3a3+y4a4=x0b0+x1+b1+x2b2+x3b3+x4b4 (3)

其中,yi是反馈,xi是输入信号,也可写为

y(n)a0+y(n-1)a1+y(n-2)a2+y(n-3)a3+y(n-4)a4=x(n)b0+x(n-1)b1+x(n-2)b2+x(n-3)b3+x(n-4)b4 (4)

y(n)表示当前输出,y(n-i)表示前i时刻的输出;x(n)表示当前输入,x(n-i)表示前i时刻的输入,i=1,2,…,4。

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中,滤波器函数都是将系数归一化后的表达式,即

y(n)a0+y(n-1)A1+y(n-2)A2+y(n-3)A3+y(n-4)A4=x(n)B0+x(n-1)B1+x(n-2)B2+x(n-3)B3+x(n-4)B4 (4)

这样,滤波器输出为

y(n)=x(n)B1+x(n-1)B1+x(n-2)B2+x(n-3)B3+x(n-4)B4-y(n-1)A1-y(n-2)A2-y(n-3)A3-y(n-4)A4 (6)

由于在Matlab环境下仿真出的滤波器系数均为小数,即上述Bi,Ai均为小数,而滤波器最终要用到FPGA完成硬件实现,在FPGA中所有数据均以二进制定点数表示,因此,这里需将在Matlab中设计出的系数转换成能够应用于FPGA中的形式[7]。

4 结束语

文中对伏尔导航系统(VOR)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不同模式的实现方案及方案论证。该系统的特点是精确度,其能够提供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的高精度运行性能。精确度保证了可靠性和可用性,最终保证了运行安全。其次是实时性,由于系统服务的是高动态状态下的飞机用户,实时性就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精确度。该系统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十分广泛,新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都能够运用到该系统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彭网大.现代飞机电子设备知识丛书[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2.

[2]刘徐德,王万义,邱致和,等.战术通信、导航定位和识别综合系统文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1992.

[3]陈邸菲.VOR/ILS导航接收机中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J].航空电子技术,1997(4):6-11.

[4]张辉,曹丽娜.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丁玉美,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6]陈亚勇.Matlab信号处理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7]徐志军,徐光辉.CPLD/FPGA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陈肯.基于一套VOR/DME机场空域飞行程序设计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第4篇

欣赏交响曲《伏尔塔瓦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音乐中的歌颂和赞美之情,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2、知识与技能

能背唱“伏尔塔瓦河主题”的旋律;能根據音色听辨判断乐曲中使用的常见西洋乐器(如长笛、圆号、弦乐、定音鼓等)。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运用启发、互动、讨论等手段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会乐曲所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互动法、练习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

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启发学生感知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的爱国热情。

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对乐曲整体结构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世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世上最动人的诗篇歌颂的是祖国永恒的春天;世上最神圣的情感抒发的是对祖国真挚的爱恋。每个人都像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祖国,音乐家们用美妙的音符谱写着不朽的旋律,讴歌和赞颂着自己的祖国。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谱写了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本节课,我们就完整欣赏《伏尔塔瓦河》,感受伏尔塔瓦河沿岸如画般的自然风光,体会斯美塔那心中的爱国热情。

二、新课教学

1、捷克与伏尔塔瓦河

捷克是中欧地区的一个内陆国家,领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人口有1052万。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最长的河流,全长435公里,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件出示伏尔塔瓦河地图及沿岸的美丽风光图片)

2、斯美塔那与《我的祖国》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的代表作,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作品共分六个乐章:

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

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克的伏尔塔瓦河的风光。

第三乐章《沙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

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

第五乐章《塔波尔》和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

(课件出示斯美塔那肖像及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简介)

其中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西洋乐器与主题旋律

欣赏《伏尔塔瓦河》之前,请同学们先复习或者巩固对西洋乐器的认识和音色的了解。

A西洋乐器简介:(课件出示)

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等

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鼓,钹,锣,三角铁、响板等

B与乐曲欣赏相关的部分西洋乐器音色听辨(乐器音频与乐器图片连线):

长笛、单簧管、小提琴、三角铁、竖琴、小号、圆号、定音鼓等。

(课件出示乐器音色音频及乐器图片)

C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欣赏(时长约1分48秒)。

欣赏剪辑的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片段。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并请说出你所听辨出的西洋乐器有哪些?(课件出示主题旋律及问题答案:小提琴、管乐、三角铁)

4、分段赏析

通过欣赏、讨论,引导、启发学生感知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总结出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及其表现作用。

第一段:两个源头(引子)

在浓郁的波西米亚森林中有两股泉水喷涌而出,一股温暖而波涛汹涌,另一股冰冷而缓缓流淌。它们汇合在一起奔流而下,形成壮阔的伏尔塔瓦河。(课件播放第一段音乐,欣赏完后启发学生感知作品中两个源头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来表现的?——长笛、单簧管)

第二段: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这段是歌颂性的旋律,是作曲家心中对伏尔塔瓦河的赞美,旋律为八六拍子,优美流畅。(课件播放第二段音乐,欣赏完后启发学生感知作品中主题旋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来表现的?——弦乐主奏,小提琴声部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旋律线的走向是?——低——高——底。)

第三段:林中狩猎

河水沿着波西米亚峡谷蜿蜒前进,悦耳的水声中融入了突如其来的狩猎者的号角声。圆号齐声奏出嘹亮的号角式音调,与小提琴声部的流水音调交织在一起,人们仿佛见到在河边茂密的丛林中正进行着一场紧张而热烈的狩猎活动。(课件播放第三段音乐,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大管、双簧管及弦乐器、打击乐器)

第四段:乡村婚礼

快乐的波尔卡舞曲,纯朴、明朗、典雅、活泼,描写了村民们举行乡村婚礼的情景。(课件播放第四段音乐,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弦乐为主,乐队全奏,三角铁)

第五段:月下水仙的舞蹈

夜幕降临,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翩翩起舞,悠扬地歌唱。(课件播放第五段音乐,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民间神话传说,旋律色彩朦胧,宁静而又神秘,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分别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大管描绘暮色降临、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月亮的主题、长笛描绘水波荡漾和水仙的优美舞姿,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

第六段:伏尔塔瓦河主题再现

伏尔塔瓦河继续奔涌向前,逐渐紧张起来的旋律,预示着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课件播放第六段音乐,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弦乐为主,乐队全奏,三角铁)

第七段:圣约翰峡谷

这段音乐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河水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预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课件播放第七段音乐,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木管、长号、圆号、小号、大鼓、定音鼓齐上阵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第八段:宽阔的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冲出峡谷、继续奔腾,更加波澜壮阔。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谢维格拉德城堡。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课件播放第八段音乐,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乐队全奏)

尾声:伏尔塔瓦河奔向远方

音乐逐渐平息,伏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课件播放尾声音乐)

三、拓展

1、听赏全曲,创作图画(全曲时长约11分45秒)

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构思一幅美妙的图画,并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课件播放全曲,引导学生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并展示和给予简单评价)

2、哼唱主题旋律

课件出示主题旋律曲谱,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谱哼唱。(巩固对《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的记忆)

四、小结

沃尔塔瓦河主题赏析教学设计 第5篇

《沃尔塔瓦河》主题赏析 教学设计

执教:广东实验中学 洪建亮

一、教学对象

高中二年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沃尔塔瓦河》的段落结构,有感情地背唱主题旋律

2、过程与方法:

能用音乐要素复述《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的基本特点,对比教学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曲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沃尔塔瓦河》各主题的段落表现手法

四、教具准备

《沃尔塔瓦河》视频,钢琴

五、作品分析

1、作者简介

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与钢琴。1843年去布拉格师从著名音乐教师普洛克什学习音乐理论与作曲。1848年,捷克爆发了反抗异族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血气方刚的斯美塔那积极响应,创作了歌曲《自由之歌》、《布拉格大学生进行曲》、《国民近卫军进行曲》等。革命失败后,斯美塔那被迫流亡国外达5年之久。1861年,斯美塔那回国后,为发扬民族音乐文化而奔波,他筹建了“捷克民族剧院”,创办了“捷克艺术家协会”等。1874年,斯美塔那患耳疾未能治愈。全聋后,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许多作品,为发展捷克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斯美塔那一生创作有8部歌剧,其中《被出卖的新嫁娘》最著名,其他代表作有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奏《我的故乡》等。他的音乐作品同捷克民间艺术有密切联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乐观的爱国主义精神。

2、背景资料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这部交响诗套曲创作于1874年9月,当时,可怕的耳疾残酷地折磨着他,但斯美塔那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完了这一巨作。它由六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标题交响诗演奏,也可整体联接起来演奏。这部作品以捷克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斗争历史和传说、波希米亚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为题材,经过精心的构思,以宏伟的气势和充满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捷克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风土人情。它简直就是一部用声音描绘的壮丽画卷。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纵贯南北的最大河流,捷克人民把它比作民族的摇篮。乐曲《沃尔塔瓦河》描绘了河流两岸美丽景色以及风俗人情,并以此表达斯美塔那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3、乐曲分析

音乐开始,两支长笛用波动的音型交错地演奏。随后,加进两支单簧管,表现了一寒一暖两股山泉潺潺而流的音乐形象:

在音乐进行中,小提琴用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的泛音相配合,有如溅起的浪花银光闪耀。接着,弦乐器相继加入,以深沉的律动描绘小溪汇合成宽广的河流。沃尔塔瓦河主题由小提琴奏出:

这个主题深情如歌并富于变化,它抒发着作者对沃尔塔瓦河、对祖国无限的深情及真挚的爱。这个主题形成了整首交响诗的灵魂,经过以大小调交替出现的方式在全乐队中反复呈示之后,乐曲响起了模仿号角的圆号声,表现了河岸旁“林中狩猎”的情景:

接着,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那里传来了捷克民间舞蹈波尔卡的音调:

这是村民们正在欢乐地举行婚礼。波尔卡舞曲由弱而强,然后又逐渐减弱,最后乐声逐渐消失,暗示夜幕降临了。月光下,一群仙女在河面上翩翩起舞。这是一个神话性的幻景,小提琴在高音区曼声轻歌,长笛和单簧管在低音区上下飞跃,把荡漾的水波和仙女们的舞姿揉和在一起:

接着,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再现,仿佛黎明又来到河上,河水匆匆流向远方。随后,乐曲进入高潮,描绘河水冲过“圣约翰峡谷”的富于戏剧性的声响,铜管乐器和定音鼓大大加强了声势;沃尔塔瓦河快活地通过布拉格;这时响起了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的主题,音乐庄严宏伟,表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

它充满了欢乐和力量,抒发了捷克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赞颂了他们冲破艰难险阻,争取美好未来的奋斗精神。最后,乐曲以“维谢格拉德”主题的两个强而有力的和弦作结束。

乐曲为较自由的奏鸣曲式结构: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与导入:

以央视专题纪录片《再说长江》的表现手法引入新课。《再说长江》以探究长江源头、长江峡谷、长江两岸风俗人情、长江流域城市乡村、长江经济带等为主线,阐明了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引入捷克母亲河:沃尔塔瓦河

2、新课学习:

依据乐曲分析,分段欣赏、讲解、类比。《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有何特点?请画出旋律线,说明特点。《长江之歌》主题旋律有何特点?《黄河颂》主题旋律有何特点?请画出旋律线,说明特点。把三条主题旋律线作比较,细说三条河流的基本特点,突出音乐表现手法。

3、练习:

学唱《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哼唱、比较《长江之歌》、《黄河颂》片段,进一步了解《沃尔塔瓦河》的旋律特点。哼唱各个主题旋律,加深音乐理解。

4、反馈讨论:

分析讨论沃尔塔瓦河、长江、黄河的基本特点,了解、结合比较河流两岸风俗民情,民间传说。

5、总结提高:

欣赏全曲,深度感受《沃尔塔瓦河》各主题的表现手法

(旋律特点、速度、力度、织体等)

6、知识拓展:

聆听《沃尔塔瓦河》全曲,你联想、想象到了哪些画面?

德沃夏克说:“《沃尔塔瓦河》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你有同感吗?

《伏尔加船夫曲》教学反思 第6篇

这首《伏尔加船夫曲》深刻的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歌唱。这是《伏尔加船夫曲》的中心思想,由这一中心思想,我再为他们讲述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从网上找到了有关俄罗斯以前,由沙皇统治的时期,人民每天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的照片,逐一放给他们看,然后和他们讲讲社会背景,再回到歌曲里,听听歌曲是如何表达纤夫们拉纤的那种痛苦,作者从开头声音很轻很轻到中间很重很重,最后又回到很轻的过程,能生动形象地体现纤夫拉纤走来从远到近,在由近到远的感觉,写明纤夫们拉纤的沉重负担,船主看到有人偷懒了,还用抽鞭子抽的情景。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教案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初步学会鉴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以及质疑、辩论、合作学习的能力。

3、了解沙俄反动统治的黑暗和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增强反对压迫,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从纤夫的形象体会人物及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或投影器。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初步学会鉴赏美术作品。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和作品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世界著名的油画,一起来欣赏一下,给邻桌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利用课件依次展示列宾的几幅名画。)

1、你觉得这些画怎么样?

2、结合你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说说鉴赏一幅美术作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可以从作者的构图、用色、线条、层次安排、绘画背景等方面进行。)

二、归纳问题,自读自悟

1、同学们懂得可真不少!课前,老师也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请教过许多美术老师,并将方法简单地总结了一下,想不想知道?

(屏幕显示方法提纲:1、时代背景;2、作品内容;3、表现形式)

2、鉴赏一幅美术作品,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时代背景。第二是作品内容。第三个方面是表现形式,也就是刚才大家谈到的作品的色彩、构图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等。下面我们就来实际演练一下。

(大屏幕展示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配乐解说)这幅画是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大约创作于1870-1873年间,现收藏于俄罗斯博物馆。今天,我们就用以上方法研究、鉴赏这一名画。在我们独自研究之前,老师想提供一篇文学作品供大家参考。这是吴达志先生为这幅画所写的解说词,题目就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板书课题)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检查读课文情况:谁认为自己读得比较好?

(2)请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屏幕出示问题,思考:

A)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图画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B)图上画了几个人物,重点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这些人物的?

C)对照油画,再读读课文,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讲到的人物。)

检查明确:

(A、作者是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观察图画的。

B、文章重点描述了图上11个纤夫的形象,重点从人物的动作、表情、衣着、外貌等方面来描写这些人物的。)

(3)透过这些,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纤夫们的内心活动)

三、合作研究,自主体验

1、同学们通过读书,对课文分析得不错。但面对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理解,比如,作者注重了对11个纤夫的描写,而没有太多的环境描写。对纤夫的外表的描写,我们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对他们的内心也可以有不同的体会等,相信大家通过仔细的观察、研究,肯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2、分组讨论研究。

(教师巡视收集问题。)

3、点拨指导。(投影出示部分背景材料)

师读(配乐):在19世纪60年代,由于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使得俄国劳动人民的境遇非常悲惨。1869年,列宾到涅瓦河野游,看到了一幕使他吃惊的景象:远处一些黑黑的、闪着油光的东西在向前爬动,渐近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群套着绳索在拉平底船的纤夫。那些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形象使他感到震颤。他决心把这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

3、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材料继续研究,小组长注意将本组同学对这幅画的研究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以便于交流。

四、交流互评,比较学文

1、请大家按刚才的研究,代表小组或个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有价值的结论,充分鼓励,引向课文,使学生的思维与认知随时指向课文,在比较中学习课文,回归课文。)

2、小结: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思路及思考方式。在学习中,我们就应该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不同的问题,并加以论证。

3、哪位同学能从这幅画的色彩、构图、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谈谈这幅画的特色?并想一想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4、当你在观察画面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画家为什么要重点刻画这些穷苦的、衣着破烂的纤夫呢?

(同情象纤夫这样的劳动人民;憎恨剥削人民的统治者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5、同学们都能用上“同情”、“憎恨”这样的字眼,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上这种语气来读一下课文呢?试读,指读。

6、同学们体会到的`与本文作者对画面的感受基本一致,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了解一下这幅油画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感受。

五、深化研究,创新延伸

1、正是因为画家将他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对资本家的憎恨以及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通过自己高超的画技完美地融入了画中,使得每一个看到这幅油画的人,心灵都能受到强烈的震撼,所以,这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名画。

沃尔塔瓦河音乐赏析 第8篇

交响诗通常有标题, 通过主导动机等手法表达具体的音乐形象和音乐特征, 帮助欣赏者去感受音乐的意境、塑造真实可感的音乐形象。其曲式结构灵活多变、不规则, 可用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自由曲式创作, 并常将不同结构糅合在一起, 通过主题变奏的手法, 从一个或几个基本主题蜕变出形象、性格迥然不同的派生主题, 塑造出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 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作为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巨匠之一, 斯美塔纳因为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热爱创作了感人至深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从河水的源头开始描写, 逐渐映现出奔腾不息的河流、岸边茂密的森林、富有生气的乡村、宁静的月夜、险要的峡谷、古老的城堡, 这些景致与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相联系, 展示了捷克山河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 一条清凉, 一条温和。第一源头由两只长笛用波动的音型交错的演奏, 模仿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主旋律, 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 给人以温和之感, 作者配器清淡, 长笛和单簧管形象地表现了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音不时出现, 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银辉……

然后起伏的音流转到了弦乐组, 在它的衬托下, 乐曲的主题慢慢展开, 以大小调交替方式显示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 由第一小提琴奏出宽广而深情地沃尔塔瓦河主题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乐曲逐渐充满力量, 两股涓涓细流形成巨大洪流。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 流过了茂密的森林, 猎人的号角在森林中回响着, 作者使用圆号、小号来表现猎人号角, 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和八六拍的节奏来表现猎人正午时分的狩猎场景。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段音乐表现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 一往无前。充满了迷人的诗意。

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 从岸边的村庄里传来捷克民间轻盈欢快的乡村波尔卡舞, 这是黄昏时分, 村民们正在欢乐地举办婚礼。这时候的音乐以轻柔舒缓为主, 意在表现。在配器上, 作者用单簧管和小提琴, 由弱渐强, 又由强渐弱, 给人一种由远而近, 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木管乐器宁激柔和的鸣响中, 夜幕徐徐地降临了。这时的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 优美动人虚无飘渺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缓地奏出, 月光下, 一群仙女在河面上翩翩起舞。小提琴曼声轻歌, 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 沃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

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 音乐逐渐的紧张起来。主题再次出现以第一小提琴和双簧管共同演奏, 其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变化描绘河水的波涛, 以造成逐渐紧张的音乐气氛, 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

黑夜将逝, 表现沃尔塔瓦河的基本主题在黎明中出现。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 描写了河流在斯瓦扬斯克石滩峡谷中所形成的汹涌激流, 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陡崖峭壁, 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从而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 以此来喻示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

终于, 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 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 意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 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 充满了欢乐利力量。这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说明了捷克民族坚强的民族它必将最后的胜利!

沃尔塔瓦河流过了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城堡, 第一首交响诗中史诗般的“维谢格拉德”主题两次响起, 这个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伟大和光荣, 整部交响诗集也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最后, 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 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 流向远方……

每一位胸怀祖国大地的音乐家, 无不怀着滚烫的赤子之心, 炙热的爱国之情, 深情的歌颂着。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音乐是灵魂的完美体现, 当那来自心底的旋律, 化成了无数的音符, 回响在你我的心间, 音乐更是跨越了语言和肤色的障碍, 成为你、我、他心中共同的语言。

《沃尔塔瓦河》完美的描绘了大自然无尽的生机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啊, 其实我的心是看到了整个自然生生不息的繁衍状态, 物种的进化过程, 自然的生存法则。从这曲子中感受到的正是浓缩的自然演化, 它和一切万物所蕴涵的、所展现的天机是一般无二的。但是, 它是斯美塔纳的觉灵创造出来的, 是他的本性对人生的感悟, 是提炼了、升华了的真实生命, 因而是更鲜明、更立体的展现了我们的世界。这是斯美塔纳生命境界的体现。

我一遍遍的听《伏尔塔瓦河》, 心与自然融为一体。

捷克, 斯美塔纳, 伏尔塔瓦河……

摘要:《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诗是由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在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期间在布拉格完成的, 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 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美感来自伏尔塔瓦河畔 第9篇

到过布拉格的人,总是被她那独具的风貌所引。在今年11月上旬,初冬的布拉格就更为迷人了。

我在捷克的工作之余总是爱独自登上市郊的列特林山冈,俯瞰布拉格。只见闪闪发光的伏尔塔瓦河犹如一条蓝色的绸带,在城中蜿蜒流逝。沿河的树丛中,耸立着古代建筑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的楼房鳞次栉比,塔尖直指云霄,在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典雅庄严。这一切构成了布拉格独具的美,她也被诗人称作“塔城”和“金色的布拉格”。

如果说市区像一位雍容华贵的古典少女,那么,郊外则像韶秀天真的农村姑娘:起伏的丘陵,蓊郁的森林,无垠的原野,明亮的池塘,在蓝天白云下缓缓地向远方伸展,终于融为淡紫色的一抹。

我沐浴着充满丁香气息的风,信步走下山冈,来到市区。刚入市区,迎面便是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它们的顶端、墙壁和门前,塑着各种各样的人物雕像,有的是人面兽身,有的是兽面人身,有的表现男性的魁伟刚健,有的反映女性的丰盈秀美。这些塑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使我明白了布拉格又被称为“雕像之城”的原由。

我走上横跨伏尔塔瓦河的查理大桥。这是布拉格最古老的大桥之一,建于十四世纪捷克国王查理——后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时代。它虽饱受风雨侵凌,至今仍然完整无损,十分坚固。大桥两边有十二个人物雕像,虽然造型迥异,却形神兼备。凭栏四望,风光旖旎,令人心醉。查理大桥是捷克古代桥梁建筑的精华,现受国家重点保护,禁止车辆通行,只供人们步行游览。它是布拉格最吸引游客的胜地,在整个欧洲也享有盛誉。

大桥西端的翠冈上,矗立着雄伟的布拉格城堡。高达97米的圣维特大教堂,是城堡的最高建筑物,远远望去,巍然拔地而起,塔尖高触苍穹;近处细看,教堂结构精巧,内外都有塑像和花纹。教堂周围分布着各种风格的建筑物。这座千年古堡原是王宫,如今是国家元首所在地——总统府。布拉格城堡内收藏着许多艺术珍品和国宝,常年对外开放,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

我从布拉格城堡出来,穿过查理大桥向南步行了10分钟,便来到布拉格民族剧院。这座外表巍峨壮观、内部富丽堂皇的剧院,已有百年历史。她与隔河相望的布拉格城堡各具特点,交相辉映。如果说布拉格城堡是捷克千年历史的见证,那么,民族剧院则是捷克人民近代历史的骄傲。十九世纪后期,捷克人民在奥匈帝的残酷压迫下生活,他们为了用戏剧的形式同异族统治者进行斗争,自动募捐建起这座剧院,并命名为民族剧院。在那血雨腥风的岁月,这里曾上演过无数场激励人民反对外族统治的剧目。在德国法西斯占领布拉格期间,纳粹分子企图利用她来为自己作宣传。可由于捷克举国一致的抵制,纳粹分子始终未能如愿,最后只好用卑鄙的手段将她封闭。当我此时来到这里时,民族剧院正被围护在层层脚手架中,那些能工巧匠全神贯注地为她治疗伤痕,重披新装。可以想见,如今的捷克人民更加珍爱这个民族的瑰宝。

漫步行来,我不知不觉到了老城广场。这儿过去曾是人们发表政治演说和集会的地方,现在则是人们休憩的场所。广场四周排列着整齐典雅的中世纪建筑,浅黄的墙壁和深红的屋顶相映成趣。露天咖啡馆里,不同肤色的游客正在豪饮;老年人坐在广场边的长椅上,享受着温暖的冬日暖阳;碧眼金发的年轻母亲推着婴儿车,悠然自得地溜达;成群的鸽子在广场上空飞翔,似乎在向人们传递美好的信息。古老的广场显得既恬静质朴,又生气勃勃。在广场中央,高耸着捷克十五世纪民族英雄胡斯的塑像。他那昂首怒视前方的坚毅神情,使我思绪激荡。这位著名的学者,布拉格大学的校长,有着不屈的灵魂,他用火一般的语言号召人民反抗罗马教廷的封建神权。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他的革命主张惊恐万分,不得不用卑鄙的手段将他逮捕。在火刑柱的威胁面前,胡斯大义凛然,据理抗争,最后从容赴死。胡斯的死激怒了捷克人民,他们掀起波澜壮阔的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几个世纪以来,胡斯的思想和精神不仅鼓励着捷克人民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而斗争,也传播到其他国家,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当我浮想联翩之际,一阵悠扬悦耳的雄鸡啼鸣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循声望去,原来声音是从广场西南部教堂顶端古老的大时钟上发出的:每到正点时刻,时钟里便出来一个装扮怪异的男子,并发出悦耳的公鸡啼叫声。这个古钟设计精良,是欧洲有名的古董,到布拉格的游客都会来此一睹为快。游人们欣赏过古钟,大多要到附近的巴黎大街一游。这条街南北走向,正对着老城广场。宽阔的道路旁排列着风格统一的楼房,这是十九世纪捷克工业迅速发展的见证,许多建筑物上还有当时各种手工作坊的纪念牌。巴黎大街如今已成为布拉格最负盛名的旅游街。

从巴黎大街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踏着夕阳余辉,行走在熙熙攘攘的瓦茨拉夫大街上。这里是布拉格最繁华的商业区,商铺林立,货物充足。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誉驰全球的捷克皮鞋和磨花玻璃制品。暮色苍茫中,我沿伏尔塔瓦河漫步而归,此时的布拉格已被万家灯火映照得格外美丽。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第10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是文坛泰斗雨果对思想大师伏尔泰的崇高礼赞。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教...《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是文坛泰斗雨果对思想大师伏尔泰的崇高礼赞。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教学本文,引导学生重点把握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学习伏尔泰和雨果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主体参与,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既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精神视野,又要尽量和他们自身的阅读体验结合,力求使他们带着自己的阅读体验去感受激情。品味哲理,初步思考正义、自由等问题,深化个性内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词语,掌握“陨落、睿智、恪尽职守”等词语的形、音、义,并学会运用。

⑵ 了解启蒙运动、浪漫主义以及伏尔泰、雨果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非凡地位。

⑶ 背诵精彩段落,增加语言积累。

2、能力目标:

⑴ 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敬之情。

⑵ 揣摩语言,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⑶ 学习运用比较阅读法,广思博取,提高阅读能力。

3、德育目标:

感受伏尔泰和雨果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为自由、平等而战的宽广胸怀和对人类的解放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涵泳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引导学生欣赏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色彩的演讲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伏尔泰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认识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和对启蒙巴想的当代阐发。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本文作者以激越的情感、高亢的语调、诗化的语高、哲理的信念颂扬了伏尔泰的伟大贡献和不朽的价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创设浓浓的情感

氛围,激发感情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意,体味情感。

2、讨论点拨法:

讨论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王动地投入学习。由于时空阻隔,初中生对伏尔泰所生活的时代及其思想背景比较陌生,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和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基于此,教师应避繁就简,可从学生易于理解的“正义感”这一角度切入课文,引导学生解读名著,重温经典,感受作品的非凡扭力。

3、探究拓展法:

扩展视野,调动学生探求未知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选自】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伏尔泰塑像图片。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意;赏读课文,揣摩语言,探究文句的哲理内蕴,感受雨果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延读课文,扩展视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学校的走廊里有一条格言,猜猜作者是谁?

显示:

书读得多而不思考,你就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而思考,你就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学生齐答:法国的伏尔泰。

这一格言体现了伏尔泰对读书的真知灼见。你想了解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和人格魅力吗?

请走进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去结识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的伏尔泰。

二、资料助读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课文相关资料,各组选有价值的材料或图片,投影显示,全班共享。

教师也可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如伏尔泰生平(重点介绍卡拉斯事件、伏泰之死)、启蒙运动、雨果、浪漫主义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积累以下词语,多媒体显示:

陨落(yǔn):坠落,比喻丧亡。

灵柩(ji):已盛尸体的棺材。

凌驾: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

睿智(ru):英明有远见。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媚上欺下(mi):巴结上司欺骗下属。

恪尽职守(k):谨慎而恭敬地履行职责。

2、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感受雨果演讲的气势,圈点勾画难以理解和最欣赏的文句,以备交流。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1、理清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

⑴ 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概括段意。

⑵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奇文共赏,疑义相析,求同存异。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⑶ 任选三个小组的代表展示本组讨论成果,其余小组代表点评。

讨论结果如下:

二分法:

第一部分(1~12):伏尔泰世纪性贡献。

第二部分(13~14):伏尔泰的时代意义。

四分法:

第一部分(1):介绍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和他所生活的时代,高度评价其世纪性的贞献。

第二部分(2~9):歌颂伏尔泰的丰功伟绩。从两方面评价其卓越贡献。2~8 为第~层,介绍他在思想领域的启蒙作用;9 一为第二层,介绍他积极投身于现实的、为一个个受迫害者辩扩的具体个争。正是思想启蒙和现实关怀成就了伏尔泰的伟大。

第三部分(10~12):赞扬伏尔泰的非凡人格。雨果专门礼赞伏尔泰“睿智的微笑”。这微笑,“蕴涵有哲理的忧伤”,又“含有肩黎明的曙光”。他

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

第四部分(13~14):介绍伏尔泰的时代意义。伏尔泰标志着一个新纪元,新时代需要伏尔泰。雨果表达了追随伏尔泰,与黑暗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2、内容概括,理解文意: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提问:伏尔泰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武器是什么?演讲开头所说的伏尔泰完成的使命是什么?如何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伏尔泰用“笔”战斗,并且战胜敌人,这轻如和风,猛如雷电的“笔”实际上是指伏尔泰著书立说,从事文学创作。

演讲开头,伏尔泰完成的使命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教导人们走向自由”。

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作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提问: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

学生筛选相关文句概括。

明确:对权责与压迫者的嘲笑、表现广他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优秀品质;对弱者与被压迫着的微笑,表现了他的善良、仁慈、博爱的宽广胸怀;微笑体现了伏尔泰讽刺幽默的战斗风格。

提问: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明确:因为从那时起,“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审,人们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总之,“新纪元”的说法是对启蒙运动意义的高度评价。

五、赏读课文,揣摩语言,探究文句的哲理内蕴,感受雨果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

1、聚焦难句,理解其深刻含意:

学生交流课文难句。相互质疑.共同探究。教师择其精要,指导品味。

成果展习:

⑴ 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明确:越是伟大的人物,越是遭受激烈的毁誉。“黑云”象证黑暗与邪恶,“未来”象征正义和光明。伏尔泰所受的极端毁誉,正反衬出他与黑暗势不两立和对世人的启蒙意义的重大,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⑵ 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

明确:“一个世纪”指他所处的那个风云激荡的法国 18 世纪,见证了这个伟大人物。伏尔泰所行使的职能和使命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战斗过,他得胜了。这一句话高度评价伏尔泰是思想的领袖,时代的巨人。

⑶ 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蕴涵有哲理的忧伤。

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明确:微笑,是对愤怒情绪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之后的宽恕与安详。对权贵、压迫者的嘲笑,是比对手站得更高的俯视、轻蔑;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是最为真挚的仁慈与博爱。忧伤,也许来自一代精神巨人缺少知音的孤独,来自对改造社会与人心之艰难的体悟。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把迷信和丑恶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黎明的曙光”。

⑷ 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明确:“一个新的纪元”是指理性、文明、自由、法治、光明的新纪元。

思想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味着人民普遍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和专制,这句话揭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

⑸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明确:作为一个人,“行使自己的权力”,就是捍卫自由,追求真理;作为公民,“恪尽职守”,就是要维护法律的尊严,防止强权与丑恶势力对人权的践踏。

⑹ 啊!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让18 世纪来帮助 19 世纪。

明确:雨果生活的 19 世纪,还有君主独裁,还有不息的战争,还有被压迫者的痛苦和呻吟,人类还在流血。生活在 18 世纪的思想巨子伏尔泰,他的精神将光照千占。雨果将追随先贤,光照黑暗,让光焰伴随整个人类

解放的光辉历程。

⑺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明确:长眠于坟墓中的伏尔泰,曾经催生出“黎明的曙光”,尽管曾经被黑暗湮没,但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这句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与信念。

⑻......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

明确:课文中的“良知”与“思想”就是“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概念。在启蒙运动时代,西方人还活在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的阴影之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运动虽然对其有帮助,但未能从根本上摧毁神权与王权的强大统治,“人的尊严”还未能真正确立起来。正是以伏尔泰为领袖的一代启蒙思想家,才颠覆了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不证自明”的“合法性”,要求将一切都放到人的“理性”面前审判。及至 19 世纪初,雨果这一代人仍然把“理性”奉为无上权利,所以他才在演说最后大声疾呼“理性的最高权威”。

学生齐读这八句话,再次体味其深刻含义。

2、摘句交流,鉴赏刚果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

学生交流各自最欣赏的语句,并简要说明理由。

示例:“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激光。”比喻生动,黑夜孕育了伏尔泰,伏尔泰追求光明,正所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伏尔泰啊,你发出厌恶的呐喊,这将是你永恒的光荣!“巧借人称转换

(上文的第三人称此时转为第二人称”你“),运用呼告的修辞,表达了作者对伏尔泰热情的赞颂与讴歌。

”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运用排比的修辞,极力渲染夸张,增强语势,突出这场战争的”伟大“。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运用排比的修辞,全面展现伏尔泰非凡的人格魅力,议论说理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他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并仿写,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3、聚焦文体,感知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

本文是一篇演讲辞,口语性较强,并且体现了讲话时的现场感、交流感和强烈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澎湃的激情,飞扬的文采。

六、课堂小结

雨果用诗一般精美的语言,热情赞誉了伏尔泰卓越的历史贡献、伟大的人格魅力,再现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使这个形象永存人们心中。雨果的语言凝重中透着隽永,深沉中显出壮丽,热烈中掩着理性。在缅伏尔泰的同时,我们充分领略到这位浪漫主义大师的非凡魅力,他们是法兰西的骄傲。更是全世界人民的骄傲。

一位著名作家说过,文学作品只有真实感还不够,给读者的美感享受越

多就越成功。演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雨果正是以他奇特的构思、深挚的感情、诗意盎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种壮美的意境,使演讲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 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取一些表现思想风采的文章,与其他单元相比,视域更加宽广,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深邃的人文世界。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和思考。本文是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厨年的讲坛上,法兰西另一位伟大的斗士——维克多雨果发表了这篇激情澎湃、鼓舞人心的演讲。

这不仅仅是一篇纪念性的演说词,它更显示了雨果对伏尔泰人格的景仰、对伏尔泰精神的追随,对自由和真理的呼唤。

教学目标

1、了解伏尔泰对人类历史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在思想史上的贡献。

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3、通过朗读,体会人们对伏尔泰的崇高敬意,感受伟人的魅力,接受自由、平等、正义等思想的熏陶。

教学重点及实现措施:

1、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

(这既是文章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通过介绍背景、作者生平来辅助了解,也可以通过反复地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加以讨论,促使学生理解)

2、通过朗读,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作为一篇演讲,本文诗化的语言风格,澎湃的激情浪潮和闪耀的思想光辉,使它成为朗读教学的难得材料,要把朗读的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理解、欣赏精彩的语言和澎湃的激情。)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1、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因而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很难激起感情共鸣。

(1)结合《世界历史》,让学生了解背景情况,或让学生在上课前分工查找资料,或者教师进行比较详细的说明。

(2)可通过讲述”伏尔泰之死“"卡拉斯事件”等故事,激起学生了解时代与思想背景的兴趣,尽量不要跟学生照搬历史或哲学教科书上的抽象概括。

2、在总结伏尔泰的贡献时,学生可能不太好把握,尤其是对他在思想史上的贡献不容易明了。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伏尔泰与黑暗势力斗争的武器是什么?“笔”的寓意是什么?演讲开头所说的伏尔泰完成的使命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预习,扫除字词障碍。

三、教师介绍。多媒体课件出示:

(1)伏尔泰:

(2)、雨果:

四、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说说读完本文后的第一感受:

内容上的。

1、雨果对伏尔泰作出了怎样高度的评价?

2、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了怎样杰出的贡献?(是像牛顿,爱迪生一样看得见的成就吗?)

语言上的:和《敬业与乐业》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通过初读,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作铺垫。)

五、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本文可分几部分?让学生读课文后讨论回答,这有一定的难度。

——可分为三部分:(也可分四部分,把他的人格魅力单独分为一部分)这一问题主要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六、细读本文,要求体会作者的感情,文句的深刻含义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学生朗读,讨论,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点拨来完成。

(一)细读第一部分,思考

1、作者怎么评价伏尔泰的逝世?

2、“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这句话蕴涵着哪些丰富的意义?

3、“诅咒”和“祝福”如何在雨果的身上被看似矛盾地体现?

(二)细读第二部分,思考

1、伏尔泰是一个勇猛的“斗士”,他让我们想起旧中国也有这样一位勇

士——那就是“鲁迅”,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2、本段演说词哪些体现了口语化的特点?

(三)细读第三部分,思考

1、伏尔泰的高贵人格还体现在他的“微笑”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说说这“微笑”中含有的多层含义?

2、在本段,雨果又用了哪些词语来评价这个伟人?

3.说说“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这句话的含义。

(四)细读第四部分,思考

1、雨果的时代是个怎样的时代?

2、“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这句话包含怎样的意思?

七、诵读全文,再次体会本文语言特色,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1、任何一种语言风格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思想和感情为基础的,浪漫主义的语言也不例外,在本文激情洋溢的语言背后,是雨果对黑暗现实与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对人道主义的热切呼唤。

2、本文语言,体现了对比鲜明、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同学们可以通过反复诵读体会美感和激情。

八、板书设计: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总体评价——伏尔泰世纪性贡献

2、回顾历史——思想启蒙与现实帮助

礼赞人格——“睿智的微笑”

3、回到现实——呼吁讨教,表达决心

语言风格:充满崇高敬意、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感情自然流露。

上一篇:医学检测年终工作计划下一篇:加油站加油工竞聘稿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