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凤学校共青团工作总结

2024-08-04

五凤学校共青团工作总结(精选8篇)

五凤学校共青团工作总结 第1篇

五凤学校共青团工作总结

本学年学校团委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工作要点,开拓进取,脚踏实地地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并且依据2014年镇团委工作要点、工作计划,立足学校实际,本着服从学校管理,利于德育工作,利于学生成长的原则。开展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积极探索学校团建工作特点,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团建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学生各项活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现将我校半年来共青团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团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探索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

本学年,将继续贯彻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从养成教育入手,努力探索民主、科学的管理办法,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校共青团员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每个月定期召开团委成员会议,通报当月出现的主要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布置下月主要工作。

二、发挥团员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团员先进性活动,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团员素质。

中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也有待于逐步落实,为此,团委加强了团前教育,严把团员入口关,发展团员走上规范化轨道。为了保证团组织的先进性,针对部分团员入团前后思想行为的极大反差现象,校团委严把新团员入口关,对于团员积极分子的发展,需经个人自荐、班主任的层层推荐,经团支部审核后主动向团委提出入团申请,审查合格者填写入团志愿书光荣加入共青团。通过坚持不懈的理论教育,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明确团员青年的先进性和拥有的权利、应尽的义务,让团员在学校生活中起到带头作用,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身先士卒,给全体同学树立榜样,使广大学生认识到了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

三、配合学校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1、常规性开展系列仪式教育。国旗下讲话,增加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还通过“讲文明,促和谐,争做合格中学生”为主题,并举行校园艺术节师生书画展,清明节祭扫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加强民主法制,组织法制报告会和观看爱国教育片活动

校团总支聘请校外法律顾问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圆明园》,各班级团干部也参加学习。这不仅是一次德育教育,更是一次心灵洗礼,爱与宽容的伟大让观片现场的很多同学热泪盈眶。许多团干部表示,这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他们一定会将从中学到的知识传播到班级里去,让所有的同学都明白国家的尊严和自己的责任。

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提高明辨是非的判断力。

3、提升校园宣传阵地建设水平。本学期团委能充分利用好校内板报、宣传栏、广播室等宣传阵地,开阔了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体现出了信息传递快速,能直接反映学生意愿和抒发感情,节约资源的特点,通过舆论宣传团的各项活动。

4、开展了一些列丰富多彩的的主题教育

(1)“中国梦”等征文评选活动

(2)组织了“放生于大自然”系列活动

半年来,我校团委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民主的管理办法和有利于广大团员成长的道路,通过广大同学和团委的共同努力,我校团委工作进展顺利并且为学校工作做出应有贡献。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团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一是我校团队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应倡导思想品德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是学校团队组织不变的工作内容。在活动设计上,更应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启迪学生,用科学的知识充实学生,用生动的实践锻炼学生,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学生,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联合政教处等职能部门将思想政治工作做足、做细,在每一个活动过程中留下团组织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留下团组织的身影,在每一个活动过程中留下团组织烙印,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团队组织的温暖。如我校开展的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在教室、校园团组织如何更好发挥应有作用值得探索。

二是进一步加大团员常规管理的深度。下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团员工作深度,细化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面参与团员常规管理,使团委的工作能做的更细、更实,真正发挥团委的检查督促作用,同时还需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方式方法的指导,促使团组织真正为学校服务。

三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按计划开展活动,做到按部就班,不遗漏,不拖遢的开展各项活动,计划上安排的活动要尽力做好做全,不能流于形式。下学期将进一步转变思想,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的开展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常规教育。

四是学校安排的上课时间过于紧凑学生缺少必要的课余活动的时间,知识很多教育活动没法开展,下学期团委教制定具体的活动时间,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加大对学生团员干部的教育。

总之,一学期以来来,学校团委虽然做了一些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许多工作还不够实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把团队工作做细做实,实实在在为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努力使团队的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学校工作大局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2014.6.20

五凤学校共青团工作总结 第2篇

2010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围绕“建设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的总体目标,一手抓古镇建设,一手抓新农村建设,以“惠民、富农、强镇”为目标,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总揽全局,强力推动我镇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基本情况

二、2010工作开展情况

(一)古镇建设井然有序

一是加大外宣,不断提升五凤的知名度。通过各种媒体对外宣传五凤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风民俗,让更多的人认识五凤,了解五凤,营造招商引资氛围。今年在省市各级刊物、媒介刊登专稿6篇。

二是招大引强,整体开发五凤古镇。近年我们主动与云南柏联、香港大德、台湾展园等实力集团相互进行对接,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在县委、县政府及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引进成都文旅集团,并于12月28日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初步预算投资10.3亿元,整体开发五凤,目前正加强与文旅的对接,力争早日启动古镇的开发。

三是用好品牌,做出特色。用“东方黑格尔之父”这

—— 张名片,通过成都贺麟教育基金会,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年底总投资4500余万元的贺麟故居、展览馆,已顺利完成1200万元一期投资项目,现已对外开放。提升了五凤的文化品牌,增强了古镇的文化内涵。

三、统筹城乡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初见成效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为开展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工作,我镇党委、政府按照“确实权、颁实证”的基本要求,以“民事民议,民权民定”为原则,通过强化领导、满覆盖宣传、明确职责、规范操作等措施,有力推进了全镇的产改工作,全面完成产改目标任务并验收合格。其中集体建设用地颁证

户;农村房屋所有权版证证

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颁证

个组,户;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颁证

个组;全面完成 亩林地的确权和

本林权证的颁证工作。在产改迎检工作中,我镇代表全县迎接成都市组织的承包地实测颁证、宅基地颁证验收和“三方”综合调查工作,获得了检查组好评。

(二)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全面实施

我镇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规范建设的原则全面实施村改项目。

——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我镇高度重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加强对村改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汇报制度,通报工作进度,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严格履行民主程序。一户一票收集议题。把项目的实施意愿,决策权、选举权交给群众。真正做到还权于民让民做主。三是资金的使用管理。村改资金实行专户、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专卷存档。村民议事会确定实施的项目,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各村书面提出申请,村理财小组成员、村监事会成员、村书记、村主任签字盖章、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签字后,财政对工程类建设项目资金按要求支付,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监管。我镇2010年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7村两社区个村共有项目

个,从民主化、规范化和监督化的程序出发,按照村改要求已经实施完毕,并代表全县在全市交流发言并获得好评。我镇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改革以来,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达到90%以上,全镇各村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方面成效明显。

(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参与度高

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步伐,及时做好农用地整理立

—— 项审批和已审批项目的启动工作。目前完成了小凤白凤两个村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新增土地

亩,完成其余各村的编制和规划。通过土地整理“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统规统建完成小凤、白凤近

平方米的聚居点建设,集中安置

余户。

(四)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作用显著

2008年以来,按照相关要求,全镇7村2社区都规范的组建了议事会并较好运行,在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通过“一户一票”的方式推荐产生组议事员663名,村议事员366名,各村规范的组建了村监督委员会。在议事会运行过程中,针对议事会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积极探索议事会管理办法,建立“五大机制”破解“五大难题”,规范议事会运行。一是建立联系群众机制,解决“无事可议”的问题;二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解决“不会议事”的问题;三是建立调研视察机制,解决“议决事项不落实”的问题;四是建立辞职罢免机制,解决“不履职”的问题;五是建立激励机制,解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五大机制的建立规范了议事的运行,提高了议事会的积极性,真正形成了“村支部领导,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的基层治疗新模式。

——

(五)统筹城乡综合示范亮点突出

因地制宜,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创新工作举措,整合多方力量,务求工作实效,努力打造工作亮点。我镇综合示范项目先行亮点村—小凤村。紧紧把握小凤统筹城乡综合示范项目成熟提升类机遇,以统筹城乡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七大类”项目范围,“六大步”实施步骤,“十一步议事法”议事程序,让群众充分参与到项目决策过程中,规范、有序推进村改项目实施,进而推动基层民主及村级基层治理规范运行。同时,以村党组织和自治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为进一步优化村班子结构,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促进村的科学发展。小凤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建立居民聚集点

平方米,集中安置

人,硬化村道

公路,融资村级公共服务资金150万元硬化组道

公里。以金椒公司为平台流转土地发展青色野山椒基地,按照“五站两室一店”规范设置村活动中心功能。

二“农村四大基础工程”推进有力,新农村建设初显成效

1、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成效明显,建立了总人数603人

—— 的村、组两级议事员队伍,探索和总结出了议事员管理、教育、关爱、激励和罢免的“四制度一办法”,狠抓“一事一议”制度的执行,基本形成了议事会议定、党支部领导、村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良性格局。

2、产权制度改革如期完成,全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176个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7685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9290户,农村房屋产权确权颁证6898户,集体林权确权颁证4614户。前期工作的顺利完成,保障了耕保基金的如期发放,确保了广大农村群众责、权、利的进一步明晰。

3、土地整理初见成效。综合利用各种载体强化对群众宣传,宣传入户率达到了100%。以小凤村、白凤村土地整理为契机,加速推进群众向中心村集中,实现群众集中居住279户,1312人。小凤中心村聚居点由村两委牵头,动员和发动群众,进一步完善绿化、排污、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小区的综合水平。实行小区式物业管理,营造了舒适、整治、宁静的生产、生活环境,让群众提前享受到了和城里一样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小凤中心村建设成为成都市土地整理项目的示范点。

4、村级公共服务配套逐步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卫 —— 生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各村(社区)图书室、镇文化活动中心竣工并投入开放使用。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力度加大,通过道路、水利、供水、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农村沼气池、污水处理站建设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小凤村为试点,完成小凤中心村示范点建设,实现了水、电、气三通,并率先在小凤中心村开通了光纤电视,修建了标准化的健身场所,实行小区化管理,于10年3月接受了市委常委文登来同志的检查,并得到充分肯定。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实施了小凤村环保整治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城乡统筹发展。

二、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010年,淮洛路全线通车,“成都-龙泉-洛带-五凤-淮口-赵镇-广汉-成都”的龙泉山脉旅游环线已基本形成;总投资2亿元的五福大道五凤段进展顺利,目前大部分路段完成单边草油路铺设,施工队正加班加点进行剩余路段的铺设,成都到五凤的时间将进一步缩短;绕镇路基本完成了铁路下穿隧道的建设,总长约1公里的联接道路建设有望于年内建成;通过积极的争取,成都第二绕城路已基

—— 本确定要在五凤开一个出口,目前已完成占用土地测量和登记工作。以龙泉金堂区域合作为契机,达成了兴建洛带到五凤快速通道的共识,相关的测量和工科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古镇建设井然有序

一是加大外宣,不断提升五凤的知名度。通过各种媒体对外宣传五凤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风民俗,让更多的人认识五凤,了解五凤,营造招商引资氛围。今年在省市各级刊物、媒介刊登专稿6篇。

二是招大引强,整体开发五凤古镇。近年我们主动与云南柏联、香港大德、台湾展园等实力集团相互进行对接,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在县委、县政府及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引进成都文旅集团,并于12月28日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初步预算投资10.3亿元,整体开发五凤,目前目前文旅集团正就占地200亩的新区进行规划编制,同时结合集团开发计划和方案对场镇现有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是用好品牌,做出特色。用“东方黑格尔之父”这张名片,通过成都贺麟教育基金会,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年底总投资4500余万元的贺麟故居、展览馆,已顺利完成1200万元一期投资项目,现已对外开放。提升了五凤的文化品牌,增强了古镇的文化内涵。

四、产业结构调整有序,群众收入稳步增加

—— 通过扶持和引导,鼓励和扶持场镇周边群众向第三产业发展,有意识的引导群众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优化场镇周边环境;利用五凤颇具规模的桃花和四季水果开办农家乐,群众收入实现多元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场镇的旅游承载和接待能力增强。

通过培训和引导,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年来,陆续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知识培训4582人,推荐就业2200余人,仅务工收入一项,就实现人均增收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859元增加到目前的6344元。

二、存在的问题

五凤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镇,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在产业转型和古镇打造中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三、2011年度工作思路

1、积极对接,做好古镇项目促建

在与文旅集团签订投资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做好相关的对接和服务工作,促进项目及资金的及时到位,力争在3月拉开场镇现代建筑的拆迁工作和忠义街安置房建设工作。完成金凤、金箱两个村的土地整理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年内启动至少一个村的土地整理,完成基础设施配套,—— 动员300户,1000人向集中居住区集中。

2、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以统筹城乡村道建设示范镇建设为契机,继续完善场镇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成渝线铁路宽12米、高5米的下穿式立交桥的建设,启动绕场路的建设;争取落实第二绕城在五凤开出口的工作;配合做好五凤至洛带快速通道建设的相关工作,提升五凤的区位优势,增强五凤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力争实施村道硬化改造50公里,确保镇内7个村、2个社区村道硬化实现全覆盖并与相互联通。

3、抓好现代农业项目建设

通过对上争取和自身筹集,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鼓励群众从事生态观光农业,促进群众收入多元化。一是在现4000亩黄金果基地的基础上,引进资金开发黄金果酒、果茶等系列产品,助推产业升级;二是加强引导,搞好服务和对接,引进业主进行土地规模经营,在金箱村流转土地500亩以上,建设中药村生产基地;三是依托贺麟故居的建设,完成土地流转200亩,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

4、党建工作向纵深化发展

—— 结合“创先争优”、“加强业务和作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把党建工作推向纵深:一是要强基础。加强对村级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把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好,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基础,提高村级组织的政治控制力。二是要转作风。重点是要深化班子联系点和干部驻村制度,做到工作中心下移,强化村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纪律考勤制和首问责任制,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三是要促规范。建立健全激励、管理、约束为一体的镇、村干部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议事会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各项议事和决策程序,促进科学决策和有序决策。四是要除隐患。主要是对信访和群访隐患,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坚持领导包案的做法,落实责任予以化解。同时,积极探索发挥党员和议事员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作用的有效办法,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积极排除各类隐患,预防群体性事件。

5、各项社会事业向协调发展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二是做好群众动员和发动,搞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工作,让群众更多的

—— 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村(社区)务公开制度的建设。四是加强国防和民兵建设,做好“双拥”工作,积极开展妇联、共青团、商会、群众性文化、体育等活动,认真做好扶贫,妇女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金堂县五凤镇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一月六日

主题词:

工作

总结

要点

报告

金堂县五凤镇党政办公室 2011年1月7日印(共印22份)

五凤学校共青团工作总结 第3篇

一、升格后学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

1. 办学层次的提高,为升格后的共青团工作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中专与大专,虽是一字之差,但确是办学层次上质的飞跃。大专阶段教育和中专阶段教育的差别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更精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能力和提升实践水平,这些无疑给升格学校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新课题,也搭建了新平台。共青团组织可以抓住学校发展飞跃的历史契机,在新的办学层面上认真学习老牌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凝练工作经验、发扬自身优点的同时,重新建构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体系,树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理念,促进升格后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教育对象的转变,对升格后的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升格后的学校共青团,其工作的对象从初中毕业生转变为高中毕业生,教育对象转变的背后是其学历层次的提升、专业基础知识的扎实和对学校生活更深入的了解与认知。在经历了普通高中三年教育以后,升格后学校招收的新生,不仅年龄上普遍增长了三岁,成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个人,更重要的是其心理发展经历了“断乳期”到达成熟期。这就为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增添了升格前鲜有的新鲜血液和中坚力量。学生团干的选拔、培养方面,因此具备了更坚实的基础。

3. 办学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使升格后的共青团工作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办学层次的提高,带来了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全方位的变革,大专院校所具备的学校园区集约化、信息来源网络化、办学种类多元化、后勤服务社会化、课余生活多样化、学习时间弹性化等特点,给团组织的职能定位、组织设置、阵地建设、运行机制都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改进组织设置增强对青年学生的组织覆盖,如何缓解家庭贫困给部分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沉重压力,如何引导日益增多的学生社团健康运行、蓬勃发展,诸如此类,都迫切要求升格后学校团组织和各级团干部清醒认识,正确把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做出回答。

二、升格后学校共青团工作迎接的挑战

1. 团组织原有的结构体系不能适应大专阶段办学的新要求。

升格前的中等专业学校,其团组织的建构与普通中学几乎没有区别,全校每一个班级团支部的建设与运行由学校团委直接负责。尽管伴随升格前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校新校区的拓建,也增设了分校区团委和学生团总支,遴选优秀青年教师进入团委工作,但管理模式依然停留在中专阶段办学的层次。而升格后的学校首先要迎接的是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尤其是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推广和实行,行政班级正逐渐淡化,学生选课自由度大大增加,原有学生管理模式被打破,这些新情况对于组织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团组织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其次,以社会化为发展方向的学校后勤改革,使得学生的居住开始分散,生活空间相对开放,学生的思想会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传统的团组织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学分化、后勤社会化的要求,如果不能尽快建立新的结构体系,团组织的作用必然呈现弱化趋势。

2. 团组织原有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不能适应大专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

相对于思想比较单纯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日趋成熟,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元。他们不只是受到教师的课堂传授和校园文化的熏陶,而且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多方面的影响,业已呈现出较强的独立个性、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如果升格后学校共青团组织无视教育对象的转变,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或者创新的步伐落后于教育对象转变后的新变化,依然沿用对待初中生的教育方式,必然会违背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共青团工作的宗旨,也会制约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3. 团组织原有的工作内容不适应大专阶段学生的多样性需求。

共青团是否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益增多的学生自发组织中能否发挥引领作用,关键是看其工作的宗旨和性质能否较好地适应学生的特点和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伴随着教育对象层次的提升,高中毕业生们对互联网等传媒的熟练掌握程度一般超过初中毕业生,因此他们对信息的获取会更方便、更快捷,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会更开放、更多元,其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需要也会更深层、更丰富,比如心理问题的调试、择业就业的引导、贫困生的帮扶和群团组织的建立等。当然,这些需要的满足绝非共青团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它需要学校其它部门的协作配合。在学校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共青团要摒弃以往中专阶段工作的相对简单化和单一化,更加重视大专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需要。

三、积极应对,化“危”为“机”,构建升格后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格局

1. 树立升格后共青团工作的新理念,充分发挥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首先,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升格后的共青团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创新工作理念,摆脱中专阶段工作方法的束缚和原有经验的禁锢,走出校门虚心学习和掌握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方法与规律,积极转变自身角色,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团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鼓励他们的创新与创造;其次,要转变工作方式。坚持把有利于广大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和有利于新阶段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作为共青团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拘一格、创新形式,充分发挥青年团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升格后的共青团工作还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的作用,以广大团员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以此增强工作的时效性。

2. 构建升格后共青团工作的新模式,切实加强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升格后,共青团工作的承载量逐渐加重,思想政治工作的环节日益增多,这些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和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新模式。首先,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注重理论学习,突出学习重点,在组织建设、活动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形成一套适应大专院校团队工作的发展体制;其次,正确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校级权力和系科权力的关系,改变“等、靠、要”的状况,强化系科团总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特困生、留级生、后进生等特殊群体上,组织开展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活动。

3. 丰富升格后共青团工作的新内容,真正满足青年团员需求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广大团员青年的接受性与认可度,影响到共青团的凝聚力。升格后的共青团工作除了要提高活动数量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活动质量。一是将团员青年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紧紧依托党团活动,以学生理论兴趣小组、三校一会、团干培训班为载体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学生的“推优”工作;二是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开展适合大专阶段学生特点的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学术研究、知识讲座、影视评论等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功能;三是坚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的熏陶和影响。通过校园绿化、走廊文化、橱窗画廊、电视广播、校园环境卫生、生活设施和条件的改善等,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四是坚持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社会服务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认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以此培养大学生的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意识。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中等专业学校升格后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掌握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学生心目中的优势地位,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形式,就一定能在学校发展的新阶段中攻坚克难、再立新功。

摘要:中等专业学校的升格对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共青团工作要化被动为主动, 找准共青团工作的新坐标, 把握共青团工作的新规律, 改变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 构建新模式, 增添新内容, 做学校的发展的排头兵和先锋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挑战,对策

参考文献

[1]廖小明.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

[2]李世云.信息网络时代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青少年导刊, 2002, (5) .

[3]陈啸吟.专升本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 2005, (3) .

五凤学校共青团工作总结 第4篇

一、支部建设抓基础,不断加强团的基层组织的作用

学校团委在党组织的指导下,以团支部常规工作和团组织生活的范例活动为抓手,加强团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围绕主题,突破难点,扎实推进团组织基础建设。中学阶段如何更有效的开展好团的组织生活一直是团组织基础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实现了团的组织建设“四化”,即理论学习的经常化,入团仪式的神圣化,民主建设的规范化,志愿活动的社会化。以团员发展为着力点,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处理好团员队伍的先进性模范性和积极性的关系。成立“高考志愿者服务队”,在每年高考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利用好业余党校团校的平台,坚定青年团员、入团积极分子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多年来有四百多名团员递交《入党申请书》,发展学生党员二十多名。

围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抓长效机制的探索。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落实:一是开展好“先进团支部”的争创活动,加强了团支部建设。二是抓住活动契机开展好团员的教育工作,力求教育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社会。三以德育为中心,加强和改进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团员青年健康成长。展示了我校团委工作的亮点:加强教工团员队伍建设,教工团支部开展师德素养教育活动、释放学习的力量活动,并对青年团员教师进行个人3年规划发展;向全校中学生团员发出倡议开展“中学生志愿者大手拉小手爱心护航”活动,中学生团干部与小学生进行爱心结对,在奉献中体验成长;学校团委还利用退队入团的契机,利用党团共建的平台邀请党支部一把手亲临团校进行讲座、座谈、党团队结对帮扶等活动,开展好少先队员团前教育。团委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内容落实好,进一步扎实团的基础工作。

二、做好主题活动成系列,深化内容突出特色

1. 拓宽团工作的阵地,让团的工作起到辐射作用。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团队活动内容。学校团委利用校园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大门联“三畏九思学问;江翻浪涌文章”是一副充满激情与正能量的佳联。弘扬学校对联文化“三畏九思”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并把它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养成教育中,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写出“江翻浪涌文章”。学校坚持周一升旗时集体诵读经典,做好书香校园文化浸染,通过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打造学校团委的品牌,学校被评为梅州市书香校园,学校团委被上级评为先进团组织。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学校团委组织观看法制教育片和爱国主义教育片活动,各班级团员参加学习,这不仅是一次德育,更是一次心灵洗礼,爱与宽容的伟大让很多同学热泪盈眶,让所有的同学都明白法律的严肃和爱的伟大。团委会与深圳北大邦越爱心团队携手主办了“生命手拉手,成长心连心——展开爱的翅膀”大型公益活动,通过一系列体验式的互动活动,拉近了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距离。这个活动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参与活动的义工们、师生们、家长们脸上都挂着晶莹的泪花,心灵震颤溢于言表,共享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心灵之旅。这些点滴做法成为学生成长的铺路石,润物无声中培养了的美德。

2. 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建立好实践活动阵地,开展好志愿服务。做好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与支持,明确社团发展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扬帆文学社和三江音乐社为点,每年举行一次中学生主体社团活动大赛,主题辩论赛、主题征文比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等这些活动。这些社团和学生会活动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以美育德,求真启善,培养了一批能创敢干,素质高能力强的团干队伍,为创建学校良好的德育环境发挥了团委的中坚作用。

三、优化三项活动,构筑四块阵地,加快五项创新

优化三项活动:建立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长效机制,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三月份爱心奉献月、四月份革命传统教育月、五月份文化艺术月、六月份诚信教育月、九月份法制教育月、十月份感恩教育月、十一月份青年志愿者服务月、十二月份安全教育月);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三月份学雷锋活动、青年节、建党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这些特殊日子的育人功能适当开展德育活动;扩展宣传平台,发掘和表彰身边具有教育意义的表彰活动,树立榜样示范、带动全体的作用。

构筑四块阵地:立足思想教育工作,用足用好德育资源阵地;整合学生社团建设,锻造学生优秀素质,完善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管理阵地;促使共青团的工作得到有益的支持和补充,使团的工作得到延伸;加大活动报道力度,强化共青团宣传阵地。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橱窗、校园黑板报、班级黑板报等扩大共青团的宣传;继续深化青年志愿者服务阵地。

加快五项创新:在学习制度上进行创新,办好“中学生团校”、“业余党校”和“学生干部培训班”,确保“有班级、有师资、有教室、有制度、有档案”;在活动形式上进行创新,团委将以月份主题活动为中心,紧紧围绕学校教学质量开展工作,鼓励特色活动、鼓励形式创新、鼓励走出班级,加强年级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资源共享;在任职资格上进行创新,建立“团委委员竞争上岗制度”,实行“高二带高一”,“高三促高二”的年级互带机制;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创新。除了以月份活动和特殊日子的育人功能以外,结合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和宣传等适时开展活动;在服务理念上进行创新,团委把工作重心下移和创新引领作为第一方法,在校园营造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倾听学生心声、鼓励学生成长、支持团干工作的良好氛围。

中学共青团的工作意义非常重大。中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对规律的运用也要与时俱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中学共青团工作要实现新的发展,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学校共青团工作总结 第5篇

一学年来,我校各级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以“强化引领,强化服务,强化建设”为总体思路,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创先争优、主动作为、紧跟党走,为海西建设、学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坚持主题教育引导青年

紧紧围绕创先争优和庆祝建党90周年,在全校深入开展“高举团旗跟党走,百团创优当先锋”主题教育,包括团支部立项、“永远跟党走”班班有歌声活动、师生红歌大合唱、青春歌会、青春诗会、红色诗词书法比赛、红色经典电影展播、“我想对党说”短信征集大赛和“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党情知识竞赛等活动。在五四青年节期间还集中开展了一批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组织青年学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回信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年学生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坚持榜样力量影响青年

选树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典型,包括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和省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团支部,以及服务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大型赛会的志愿者和大学生记者团队,自主创业典型和各方面优秀青年典型。成功召开2011年五四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典型,用大学生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影响大学生。

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积极推动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都大力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创新EOC世纪精英学校的培养机制。启动“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实施北京素质拓展活动。成功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副委员长来校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

三、坚持校园文化熏陶青年

坚持先进性、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延伸校园文化的育人内涵。成功举办第25届文化艺术节,邀请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央芭蕾舞团和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京剧院等艺术团体“送高雅艺术进校园”。积极组织参加全省、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成功承办“两岸青年足球联谊赛”等活动。举办了包括读书节、研究生文化节、校园十佳歌手赛、新生文艺汇演、元旦嘉年华、电影节、记者节、书信文化节、军民联欢晚会、103周年校庆系列晚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学生在第十四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赛和单项赛中均获得优秀奖,在第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得季军,都是我校参加该赛事获得的最好成绩。我校还获得2010年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

四、坚持社团文化培育青年

大力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学生社团229个,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团大战,成为了建设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第八届学生社团文化巡礼月期间,各级各类社团开展了300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全校2万余同学参与其中;放映了60余部中外优秀爱国、励志影片,观影人数达2万余人,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爱党、爱国、爱校的强烈情感。

五、坚持科技创新造就青年

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科技节,联合举办闽台大讲坛、归国学者大讲坛,开展了文科生自然知识竞赛、网站设计竞赛、走进挑战杯、科普图片展等学术科技活动,浓郁校园学术氛围。我校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获得两银一铜,学校再次荣获优秀组织奖。今年参加全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再获佳绩,“挑战”精神深入人心。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和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均获得好成绩。

六、坚持社会实践锤炼青年

组织开展寒暑假“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2011年寒假走进闽候县上街镇建平村,2011年暑假组建261支重点实践队,深入八闽大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在实践中走进海西、宣传海西、服务海西,在奉献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我校再次被评为“全省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一批先进团队、个人也受到全省表彰。我校社会实践明溪基地入选首批福建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七、坚持志愿服务引领青年

经常性地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志愿服务月(周)活动,做好对接服务后勤员工儿女、农民工子女和街道社区活动,推进“和谐大学城”建设。继续实施研究生西部支教团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欠发达地区计划,今年有23位同学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3位同学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7位同学参加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扶贫接力计划,分赴省内欠发达地区和宁夏、甘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校团委被授予“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优秀项目办”称号,8位志愿者被评为该项目“优秀志愿者”。

本学年,我校共有1000多名学生志愿者服务上海世博会、全国特奥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为各类大型赛会提供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好第五届全国特奥会志愿服务和开幕式演出,我校被授予学校系统唯一的“突出贡献奖”,100名优秀志愿者获表彰,20位志愿者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2010年12月,我校团委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八、坚持素质拓展提升青年

积极构建第二课堂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举办师范生素质大赛、英语素质拓展活动、校园辩论赛、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校园风光摄影大赛、师范生教育实习征文大赛、“早安师大”、大学生涯规划赛、法律维权知识竞赛、校园手绘海报大赛等活动。促进出台《福建师范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实施方案(试行)》,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参加活动中全面发展。

九、坚持专业训练塑造青年

按照“教育教学一体化、课内课外相衔接”的原则,指导各学院团委紧紧围绕专业特色打造团学品牌,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全校很多学院都形成了很好的传统和品牌。积极实施“大学生就业办提升工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挑战经理人大赛、校园营销挑战赛、青年公益创业大赛、网上开店创业技能培训班、简历制作大赛、“燎原行动”讲习所、千名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和就业创业政策宣讲等活动,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做好“肯德基曙光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工作,引导大学生自立自强,服务社会。

十、坚持自身建设团结青年

坚持党建带团建。抓好两个工程,一是团建基础工程,修订了《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进一步推进团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二是团建创新工程,以“一团一品”为抓手,每学期都立项100个团支部活动并评选“十佳”。2010年12月,隆重召开了第十四次团代会、第二十二次学代会,进一步凝聚全校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深入开展共青团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以抓项目、抓品牌、抓典型为主线,以项目带动促团建、以品牌带动促创先、以典型带动促争优。充分尊重基层、支持基层、服务基层,资源、项目、经费向一线倾斜,发挥基层团委、团总支和团支部的活力和创造力。

注重对共青团工作的分类指导。加强对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通讯社、大学生电视台、大学生科协、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的分类指导和建设,畅通校院学生组织沟通协调的机制。成功举办团委书记培训班。选拔4名团干到团县委挂职副书记。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建好学生服务站,举办现场接待日活动,进一步畅通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积极维护青年学生的合法权益。落实好团学代会代表提案,主动深入同学之中调研服务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创新教育内容的表达方式。运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人所能接受的“小道理”,引导他们自觉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通过校园手机报、QQ、微博等新兴媒体,积极探索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社会动员方式。

大力加强宣传工作。《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分别刊发了《把团学活动变成生动的专业实践课——福建师大推进“一团一品”工程》、《福建师大:贫困学子在“曙光”中成长》等文章,深度报道了我校共青团品牌工作。校团委已连续五年被学校评为新闻宣传工作一等奖。编辑画册《青春激扬2010》,展示近几年学校团学工作成果。

学校共青团 工作总结 第6篇

2011年,XX市学校共青团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团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思想引领、文化引领和服务引领的战略任务,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服务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现将XX市学校共青团2011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科学理论为依托,加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青年政治觉悟水平。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举办“与信仰对话——万场党史报告进校园”活动,大力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学党史、知党情、读红书、比贡献”。通过举行党史专题报告、演讲比赛、唱红歌等形式,使广大团员青年学习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树立了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对党最朴实的感情,领悟了幸福生活的来自不易,更坚定了广大青年学生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唱响核心价值主旋律。采取组织青年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观看反映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影像资料、专题展览,参与祭奠革命先烈、唱革命歌曲、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先进典型作事迹报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祖国献青春”、“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等主题实践活动,在青年中营造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氛围。

3、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思想变化。坚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一线,关心学生生活,帮助克服困难。把科学理论的宣传贯穿到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行动当中,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温暖,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完善信息网络,及时分析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空间,做好青年的分类引导,让青少年的分类教育引导工作落到实处。

二.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1.努力搭建活动平台,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打造精品活动,弘扬和实践校园精神,营造高雅文明校园文化氛围”为宗旨,认真推动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建设,注重学生的参与面和活动效果,积极做好高校共青团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先后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绿化校园,我争先”、“青春杯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发现摄影之美”、“永远跟党走歌咏比赛”、“校园精神大家谈”等主题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强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进一步推动以“挑战杯”、“未来杯”为龙头的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和科技知识的普及活动,增强了大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青年德育建设。不断深化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素质,收获真知。在扩大参与面,提高服务层次的同时,进一步树立活动品牌,加强机制建设,推动 “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基地化、规范化、社会化进程。暑假期间共组织动员8000名同学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举办了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选活动,表彰优秀,树立典型,在广大青年当中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加大对外宣传,扩大学生活动的影响力。坚持活动“走出去”战略,支持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群众,加强与各社会团体的联系,鼓励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多次受到XX市电视台、XX广播电台、XX日报、XX矿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的宣传,推进了校园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深化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内涵,扩大了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青年志愿者的行列中来。

三、以构建平台为着力点,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当代青年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多角度构建平台,提高青年就业技能和就业素质,扶持青年进行自主创业,始终是学校共青团高度重视的问题。

1.构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邀请成功企业家做创业报告、组织广大学生参加XX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民创业论坛”、成立创业一对一帮扶协会,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念,提升就业水平。同时在校内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合理规划未来。坚持把大学生创业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坚定成功创业的信心,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促进毕业生优质就业,成功创业。

2.构建动手实践平台。利用学生所学专业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等多种社会实践。同时,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广泛动员和争取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见习基地实行三级授牌、动态管理,认真评价见习基地提供的岗位情况及运转情况,对基地严格管理,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方面发挥导向作用。全年组织动员各级共青团组织,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达600个。建立20家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发布见习岗位数290个,促进了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

四.以服务青少年为目标,加强学校共青团建设。

1、强化队伍建设。把好发展团员的源头关,认真做好团员发展工作。规范入团手续,保持合理的团青比例。本着“工作细致、手续齐全、效果明显、择优入取”的标准,确保团员的质量。对入团积极分子进行团史、团章、尤其是团员权利和义务学习,要求各入团积极分子要把理论学习付诸于行动,真正在广大学生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进一步深化 “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活动,学校团组织队伍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2、强化作风建设。始终保持与青年紧密联系,时刻关注青年,通过谈话交流、互联网、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了解青年的多样化需求。以替青年办了多少实事、解了多少难题,青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团干部作风的重要依据。要求团干部要脚踏实地、多出实绩、多作贡献,为团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五凤学校共青团工作总结 第7篇

第1期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编2008年2月14日

2008年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2008年共青团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团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服务大学生成才就业为重点,深化“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逐步构建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进一步巩固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地位,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校战线团的工作和建设实现新发展。

一、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中央8号、16号文件为指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开展大学生“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主题教育。利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举办北京奥运会、迎接团的十六大召开等 — 1 —

契机,继续在高校学生中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主题教育,采取生动有效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与祖国共奋进,自觉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深化中学生“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点面结合、注重普及”的原则,着眼于增强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深化“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在“五四”、“十一”前后举行“迈入青春门”仪式、成人宣誓仪式,集中组织适龄中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和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中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3.树立和宣传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团中央将进一步发挥“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励基金”、“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的示范导向作用,评选表彰一批品学兼优、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典型,为大中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各地各高校团组织要重视并加强优秀学生典型的发现、推荐、表彰和宣传工作。要改进评选方式,进一步发挥网络的作用,扩大优秀典型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二、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大批青年学生骨干

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各高校团委为工作主体,加大力度,夯实基础,扩大规模,努力培养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综合素质全面的大学生骨干。

—2 —

1.构建全国、省级、高校三级联动的培养格局。团中央面向全国主要高校招收200名左右的优秀学生骨干,举办第二期“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培养。各省级团委在去年启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项目和载体。重点推动“培养工程”在各高校的普及和规范,普遍建立“培养工程”种子库,把各类优秀学生骨干纳入培养范围,建档立册,跟踪培养。实行自上而下的备案制和自下而上的推荐制,三级联动,分层推进。

2.进一步改进培养方式、完善保障体系。着眼于增强“培养工程”对学生骨干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坚持集中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同时为学生骨干参与对外交流、志愿服务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建立辅导教师队伍,完善辅导教材体系,确立一批培养基地。建立对学生骨干培养的评价考核机制,促进学生骨干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主动争取党委组织、宣传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的支持,形成推动“培养工程”的合力。

三、不断推进“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

大力实施“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术科技、校园文化等活动,积极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

1.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等“四环节”和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 3 —

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它等“六板块”的总体要求,结合各高校团的工作的实际,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通互动、互补互融,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逐步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形成“素质拓展计划”的有形载体,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求职就业。以促进中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适应中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善“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操作模式,推广成功经验。

2.广泛开展各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契机,广泛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和中学生暑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着眼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结合“三下乡”活动到基层开展挂职、就业实习等实践锻炼。积极参与“志愿中国?人文奥运”活动。进一步探索中学生实践教育的内容和模式。

3.完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总结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成果和经验,启动第十一届竞赛的筹备工作。筹办首届全国高职院校“挑战杯”技能创新大赛。开展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和第二届“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完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工作格局。

4.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启动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文化节”,开展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评选活动,组织大学生校园歌手比赛和校园文化系列论坛,把校园文化节办成展示素质教育成果和大学生青春风采的缤纷舞台。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中学生课余生活。—4 —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组织各类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

5.积极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通过组织报告团、座谈会、励志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自觉面向基层就业。组织更多学生参与就业见习、实习活动,聘请“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深入高校开展政策宣讲和就业辅导。组织开展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努力为大学生创业开辟更多途径、创造更好条件。

四、切实关心和帮助困难学生,积极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充分履行共青团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能,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集中开展“服务青少年月”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切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慰问和帮扶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设立奖助学金等形式,为更多学生提供资助。继续评选“大学生自强之星”,激励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成才。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2.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实施“心理阳光工程”,举办第五届“5〃25”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编写发放《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手册》。充分发挥网络和学生社团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动。

3.代表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学校有关学生事务的决策,拓宽代表和维护学生权益的渠道。密切 — 5 —

关注与青年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做好诉求反映工作。指导学生会组织依法有序地代表和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4.积极做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高度重视敏感时期和重大活动期间的校园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校园舆情分析监测等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五、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学校团的自身建设

充分认识学校共青团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坚持巩固与创新并重的原则,着眼长远,大力推进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

1.加强普通中学和高校团的建设。进一步突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做好团员发展、团员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依托中学生团校加强中学团员教育。开展中学生骨干培养的试点工作。高校要进一步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活跃班级团支部工作,同时探索新的建团模式,深入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依托大学生业余党校,加大推优入党工作力度,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2.加强民办和职业院校团的建设。民办高校团的建设要填补空白点,形成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组织建设体系。联合教育部门进一步提出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团的建设的意见,推广民办高校团建工作经验。推动普通高校与民办高校团组织实行结对互助。规范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团的建设,积极探索符合职业学生特点的团的工作—6 —的新路子。

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制订学校团干部培训规划,利用各级团校等培训机构开办培训班,通过集中学习、参观考察、课题研究等方式,帮助广大学校团干部进一步掌握团的基本理论、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完善学校团学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团干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基层团组织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4.加强学联、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建设。加强对学联、学生会的指导,增强工作活力及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巩固在学生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召开全国学联第二十四届第三次全委会。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引导其规范发展,纳入团委、学生会工作格局。加大学联组织与港澳台学生组织及国外学生组织的交流,以对港澳台交流为重点,认真实施相关工作项目,积极拓展新的交流渠道。

五凤学校共青团工作总结 第8篇

一、盘点我校团员意识教育的发展

2009年12月3日, 共青团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召开。四天后, 12月7日, 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在《意见》的指导下, 学校在二级管理的基础上, 成立了校团委和专业部团委。同时团工作也将基层团组织构建和团务规范作为团员意识教育的抓手。经过两年的发展, 校团委从学校发展的全局出发, 将“大力发展学生社团,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团员意识教育的又一载体。并在2013年精心扶持了获得全国金奖的“DREAM FLY”啦啦操队, 以此辐射全校60余个基础社团, 12个精品社团。同时成立了“蒲公英志愿者公益联盟”, 并通过“全国第八届花卉博览会”志愿服务、曲棍球选拔赛志愿服务以及“关爱夕阳红”“关爱蓝精灵”等一批品牌公益项目的打造, 把学校的团建工作推到台前, 深入青年学生的心中, 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团组织在校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团的十七大的召开, 新一届的校团委班子把团员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放到了“精准定位”团情, “合理布局”团建的思想引领和内涵发展上, 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等重要精神融注到团建机制和团员活动中,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因性施教”解决了团员活动中男女青年性别不对等的问题, 更加科学合理地做出团建规划;“特色团支部”着眼于最小的基层团组织, 把国家层面的精神引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目标, 使团员意识教育不空洞;“专业化社团”创建, 紧扣“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脉搏, 从培养优秀的人的角度, 为青年提供了更多更高的平台。此外, 把握关键的时间节点, 在全国上下营造的“教育”氛围中, 鼓励青年创新活动, 引导青年采取行动, 在相对时空里最大限度地提升团员意识教育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二、目前我校团员意识教育的主阵地

(一) 试点推行特色团支部, 引导新青年

1. 渗透团文化, 做“特”最小的基层团组织。

从2012年试点, 到2014年12月启动以来, 从2011级到2015级, 每个团支部结合自身优势, 全面展开创建工作。创建初期要求每个团支部有自己的特色创建项目, 创建名称、创建精神和团支部LOGO。如, 11611“红柳团支部”、12612“李公朴团支部”、13511“捏面人”团支部、14612“奥林匹克团支部”等。要求每个支部要LOGO上墙, 精神成文, 有班歌, 支部园地有活动痕迹。

2. 强化团领导, 选拔培养最“优”的团干部。

每个团支部的创建以学生为主体, 团支书是项目具体执行人, 团支部辅导员做好引导教育。在前期创建、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阶段都要求团支书和支委会通过制作PPT, 做计划书等方式进行现场的评估汇报。这对锻炼学生团干的工作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 创新团活动, 打造品牌最“响”的团阵地。

每个团支部自创建开始, 要经历初期、中期、终期三次评估, 团支部在这段时间里, 认定项目创建的方向, 制定出长效合理、分步推进的活动方案, 能依据活动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富有特色、勇于创新的主题团日活动, 能对活动及时宣传, 提高影响力和参与度, 在校园中起到示范作用。目前, 2013级团支部已通过了终期评估并举行了授牌仪式。这些团日活动涉及方方面面, 有庆祝节日, 关爱老人, 关注环保, 致敬榜样等等。

(二) 因性施教精准定位团情, 服务青年

我校专业门类较多, 学生性别组成在各专业极为不平衡, 突出表现在经贸管理专业部女生占比超过95%, 机械工程专业部男生占比超过97%。这对团活动的校级顶层设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为了精准服务于团员青年, 2015年在德育分管校长李辉老师的具体指导下, 校团委提出了“因性施教”的团员意识教育新理念。整合经贸部的“花样女生技能节”推出了“淑女教育”, 调研了机械部男生专业情况, 提出了“机械男子汉教育”。目前, 两项活动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让团建工作有了具体的参考机制和活动着力点。通过专项评选, 一批“花样女生”和“机械男子汉”成为校园明星, 引导了校园正风尚。

(三) 专业社团把脉时代, 培育创新青年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 结合团中央关于中职团工作的指导意见, 我校在团建工作中也开始调整发展方向。2015年以来, 校团委在对全校社团调研的基础上, 发现一方面在社团资源配置、师资调配和学生兴趣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另一方面, 学生的创业热情较高, 许多社团的活动作品完全可以再加工后转化为产品。于是, 在结合专业特点的基础上, 重点打造了建筑装潢专业的“香溢墙绘社”, 该社创始人戚大方同学在2015年的常州市创业大赛中斩获三等奖, 并获创业资金奖励;电气工程专业的“闪电快修”, 该项目同样也获得了市创业大赛三等奖, 并博得众筹公司的青睐;信息工程专业部依托平面设计专业开拓了“武职广告”, 承接校内外广告制作印刷业务, 已开始盈利;新创建的“OTO武职电商孵化中心”则为作业作品转化为产品, 即面向市场销售搭建了平台。同时, 2016年12月起, 创业体验街将陆续面向社会开业销售, 而建设中的学生科创中心“极客梦工厂”也成为学校高水平现代化示范校的重点建设项目。硬件设备到位后, 后续的培养工作将主要由校团委牵头进行, 我们对此充满期待并积极制定各项制度。

除此之外, 校团委充分挖掘青年业余党校、业余团校的学生资源, 在重大的节庆和事件纪念日, 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各类纪念活动。并在兼顾传统的黑板报、团刊等宣传阵地的同时, 打造新媒体宣传阵地, 目前平台关注粉丝达8000余人, 信息量为270条。

三、团员意识教育的长期规划和思考

意识教育在我看来就是理想信念教育, 是职业素养教育, 是社会化技能教育, 是引导团员青年和非团员青年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听党的话, 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行动, 能为了实现个人的“职业梦”而努力, 并最终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教育过程。它必须有长久的规划和顶层设计, 必须把设想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并在行动中充实和完善团员意识教育的体系。

结合我校的实际, 团员意识教育的载体是需要学校党政领导大力支持的, 如设备需要项目建设资金的支持。目前, 依据《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团教协作的推出, 团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作用越来越被看重, 教育部的许多项目资金能支持团建阵地的建设。但个人仍希望能有团建项目的专项资金, 如江苏省推出的“六个一”团建项目能提供6000元的建设资金, 这将更有利于团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 团员意识教育落实到学校层面是必须细化为具体的项目或者行动方案的, 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或一个阶段的行为。其成果也不会立刻凸显, 必然是长期而缓慢的释放。因此, 学校团工作应当有一定传承, 才能保证团员意识教育的可持续性;必须有一定创新, 才能保证团员意识教育的时代性和科学性。为此我校团委将在上级团委和党政领导的支持下, 继续探索, 继续努力。

摘要:在共青团全团上下深化改革的当下, 回顾学校共青团发展的历程, 有许多可以探讨的问题, 也有值得推广的做法。力求用实事求是的态度, 从实际的操作中总结得失, 以期让共青团组织真正做到“凝聚青年, 服务大局, 当好桥梁, 从严治团”。

关键词:创新,共青团,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戴璇.浅谈共青团工作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J].才智, 2012 (30) .

上一篇:禅意励志的句子下一篇:什川初级中学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