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度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

2024-08-12

乡镇年度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精选9篇)

乡镇年度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 第1篇

乡镇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部门的具体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现将2015年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各级职责,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各部门在食品安全办协调组织下,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开展应急处置: 1.乡卫生院立即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件患者的医疗救治,同时上报给县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农业、工商、食品药品监管、水产畜牧兽医等有关监管部门,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研究行政法规,依法对确认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食品及原料,依法责令生产经营者召回、停止经营及进出口并作无害化处理。

3.相关部门组织检验机构开展样品采集、检验检测,及时反馈检验结果。

4.疾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5.派出所加强食品安全事件现场治安管理,协助行政监管部门开展执法调查、采样等工作。对涉嫌犯罪的事件及时开展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侦查工作。对重大、疑难案件,检、法机关提前介入,指导证据采集,明确追刑标准。

二、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户综合生产能力

一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联村承包责任制。搞好土地的有效流转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落实,提高农民自主生产和自主经营的积极性,有效推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在稳定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搞好土地的有序流转,造就和鼓励一部分人承包大片土地,实行规模开发和规模经营,改善耕种方式,降低劳动强度。

二是干部带头调整。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模式的开始与推广应用,必须经过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严密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和科学的市场分析,并通过认真筛选后最终“定夺”取舍,这样的产调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结果。

三、加强技能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我乡村屯劳动力8000余人,其中就业人员6000余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供给远大于劳动力需求,乡镇企业量小,就业岗位接近饱和,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乡富余劳动力也将参与城市就业岗位的竞争,就业岗位的短缺无疑是我乡就业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是为无技能的就业困难人员及时进行岗位配置,优先安排特殊困难人员其到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对有一定技能的就业困难人员加强职业指导,改变其择业观念和择业误区;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残疾失业人员,加强动态管理。二是主动服务。由坐等服务向上门服务转变,推出“上门服务制、承诺服务制、限时办理制”,“一对一”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做到就业服务随失业、随登记、随援助,形成日常援助与集中服务结合的长效机制。三是个性化服务。由简单的职业介绍转变为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依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技能性“定岗培训”。

四、加强道路桥路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目前,我乡梅潭大桥建设已完成桥墩建设,梅潭下改洲道路已完成硬化工作,为九节岗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了交通便民亭,安装路灯16盏,建好文化活动楼1栋、灯光篮球场1个、休闲健身广场1个、文艺舞台1个、垃圾池3个,以电代柴改造项目1个、拦河坝1座,三面光渠道2条,卫生厕所入户率达100%,沼气池入户率达75%。五,安装天网工程,违法犯罪分子无处可逃

为保障群众生活安全,我乡积极筹措各方资金,在集镇市场以及各个路口都安装了摄像头,且在各个村委的重要交通路口安装了摄像头,目前全乡天网工程建设已完成98%,为全乡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根据局党组安排,现将社会救助股2015年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城乡低保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整治情况

按照省市文件要求XX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县全面开展了社会救助专项整整治工作,同加大了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印发宣传资料2.5万份社会救助的相关宣传资料和300份,县级部门和21个乡镇机关开展了全面自查,在自查阶段退出低保641人,其中主动放弃的158人。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错保”、“关系保”、“特殊保”“政策保”等问题,干部家属享受低保、有车有房有门面享受低保的现象得到彻底清理。增强了政策的公信力,广大大干部群众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了新的认识,整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整治后对保留人员在荥经电视台进行了公示,努力打造“阳光低保”提升群众对党风廉政建的满意度和基层为民服务水平。

截止目前经城乡低保全面复查和清理,全县城市低保共计已退出1257户2132人,清退人数比例占原2198人的97%。农村低保共计已清退6953户7300人,清退比例占原7556人的96.6%。清退后全县城乡低保共260户,其中城市低保64户,农村低保196户。城乡低保共322人,其中城市低保66人,农村低保256人。

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和《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通知》(荥府发2007]39号)文件精神,凡XX县行政区域内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可按程序报批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按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保障。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荥委办发2006]15号)文件精神,凡XX县行政区域内,因病、因残、因灾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能力,以致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可按程序报批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标准按市县保障标准实行差额补贴。

城乡低保累计保障58005人次,其中城市低保13212人次,农村低保44793人次,累计发放资金667.88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发放资金264.54万元,农村低保发放资金403.34万元。

三、城乡医疗救助情况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雅安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雅办发2011]103号)、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荥府发2012]44号)和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荥府办发2012]52号)文件精神,社会救助股积极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

截止目前城乡医疗累计救助11029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42.85万元;

为全县农村低保、五保、孤儿负责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70.36万元。

四、农村五保供养

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四川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精神,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均可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农村五保供养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形式。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截止目前,全县五保供养老人304人(其中老人228人,残疾76人),集中供养达274人(集中供养率为90%),分散供养30人,集中供养标准550元/人·月,分散供养标准280元/人·月。生病住院除农合报销外,剩余部分全由民政特困群众医疗救助予以解决。

五、社会救助民生工程执行情况

新建改造养老床位任务数40张已经完工共计投入资金11.24万元,新增敬老院床位任务数400张,目前所有敬老院均完工并验收,进入审计阶段,按每个床位3.5万元标准,市上已下达644万(80%)到县财政。集中供养床位318张,集中供养274人,完成五保集中供养床位率86.2%,完成五保集中供养率90%。

按照雅府发2015]35号文件,从今年7月,我县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30.元/人.月提高到400元/人.月,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65元/人月提高到元/人220元/人.月。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清退后的社会矛盾加大,信访维稳工作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对不符合政策取消了低保,但因家庭成员或本人因病因残因灾等造成生活困难的特殊群体要求享受低保,残疾人要根据省民政厅和省残联37]号文件要求享受低保。2.社会救助没有形成共享的比对信息平台,部门间没能很好形成合力,金融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大对低保家庭成的收入情况的核对力度。3.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多年来一直维持在51万元,在资金出现缸口时也不能及时兜底。

4.个别乡镇在低保、五保、三无人员的审批及取消工作中怕得罪人的思想仍然存在。

七、今后工作的打算

(一)、严格按照雅市民2014]95号和荥民办2014]89号文件的核查和评估办法认真开展的城乡低保清理和审批工作。重要环节严格把关,按照“谁调查、谁签字、谁记录、谁负责”的原则,特别是需低保分散审批的,乡镇要经审核小组研究审核。严格群众评议和长期集中公示影像制度,低保动态管理签到制度,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坚持托底线、救争难的社会救助原则。

(二)、完成上级下达的社会救助各项民生工程。依托灾后重建,加强社会救助基础建设,指导院所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努力按“三星”敬老院标准打造新建敬老院完成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配合县财政、审计加大对乡镇社会救助资金的监管和使用,对低保、五保、等资金的进行专项检查,杜绝违规发放和虚报冒领的现象。

(四)依据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医疗救相关部门及医院的衔接工作。

(五)加强社会临时救助工作。积极向上争取社会救助资金,加强社会临是救助工作。加大社会救助制度建和档案建设。完善一门受理部门协作社会临时救助机制,规范乡镇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健全社会救助的档案建设。完善低保工作近亲属备案制度,长期公示制度,动态管理验证等制度。

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县双拥优抚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各项抚恤、优待政策,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全力维护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不断健全完善双拥工作机制,现将五年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优抚工作

1、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确保优抚对象的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落实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各项优抚政策全面落实,确保了各项抚恤补助款按时足额发放。2011年以来,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如一级因战残疾军人伤残抚恤金由2011年的32990元/年提高到现在的52360元/年;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由5340元/年提高到9456元/年;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由3120元/年提高到5016元/年;参战参试退伍军人由3000元/年提高到4656元/年;全县发放优抚补助款由2011年365万元/年增加到现在的728万元/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全部实现“一卡通”银行代发,五年以来共发放1267名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2781.32万元。

2、逐年提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城乡实行相同优待标准,标准按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优待金由2011年户平4000元/年增加到现在的户平9707元/年(今年达到了当地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00%),五年来共有义务兵家属799户,兑现优待金470.47万元。

3、建立现役军人立功奖励机制。制定下发了《XX县现役军人立功受奖人员奖励实施办法》,大幅度提高了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金标准,最高可获将励金5万元,认真落实立功奖励制度。五年来共发放现役军人立功受奖人员211人,奖励金额40.8万元。通过激励机制,使现役军人在部队安心服役,建功立业。

4、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不断提高。制定了《XX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全县1267名优抚对象参加了农合、城镇医疗保险,每年投入参保资金10多万元。五年来对682名困难优抚对象进行医疗救助资金达94万元,解决优抚对象居住、生活实际困难,临时救助资金达36万元。

5、做好优抚对象数据库的数据录入、更新、上报工作。做好优抚对象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工作,是实现基础数据信息化、业务处理网络化、分析决策科学化、资金发放社会化、优抚服务便民化的基础保障。根据省市关于优抚管理系统数据录入工作要求,于2014年4月,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数据录入、更新、上报工作。为实现优抚对象数据精细化、动态化管理,确保优抚信息管理系统全省联网。

乡镇年度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 第2篇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市顺应常态、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稳步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提高质量效益的转型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镇按照“湖湘一流、全国知名”定位,深入实施“经济强镇、文化立镇、旅游兴镇、边贸富镇”战略,乘湘赣联合之势,借镇馆融合之力,努力建设湘赣边贸中心,致力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全年预计完成规模企业总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财政收入13779万元,稳居全市乡镇前三。获评“XX市文明村镇”。

一、多措并举,固本强基,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治国安邦,基层为重;全面发展,党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已成为当代最鲜明的主题、最嘹亮的号音。在这一背景下,镇以基层党建为抓手,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务实之路、利民之路。

(一)健全机制,确保常态。以党代表会年会制为载体,推出党代表“双评一点”制,通过代表评支部、群众评代表和金点子活动,进一步明确党代表职责、激发党代表热情、督促党代表履职,被列为我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坚持“周督查、月考核、季点评”的镇村双级考评体系,先进单位和干部作为典型激励、榜样示范,后进单位和干部实行末位警告、重点管理,不断浓厚互比互看、互学互赛的争先氛围,强化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

(二)坚守一线,锤炼队伍。注重分类指导、对口帮扶,发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面对面”联系群众,“心贴心”解决困难。开展“六问六访”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到基层问计问策、访贫访需,增强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建立“分类定级”体系,通过对无职党员的日常表现进行划等分类,逐步畅通流出机制,激发其履行党员义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搭建平台,夯实基础。结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改”和“村居党建示范点”建设,完善镇、村、组“三位一体”便民服务体系,开展“比作风、看状态,比担当、看干劲,比贡献、看进度”竞赛,有效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四)创新载体,凝聚民心。开展党小组“三创三比”活动,将党小组建设与环境整治、屋场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高度整合,激活自我管理职能,达到淳化民风效果。在大成村九洲党小组的发动下,全体组员积极开展油菜种植和水利冬修,荣获“XX市服务农田水利畅通工程优秀党小组”称号。

二、精准施策,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面对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我镇坚定“经济强镇”发展战略,以产业优化为主思路,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以创业创新为催化剂,努力提升提升竞争实力,镇域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全力推进产业优化。一是推动花炮产业整合提升。加快散、小、旧、乱等落后企业的整顿治理,对8家小微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扶持企业走专而精、精而大、大而强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海龙烟花制造有限公司和丰林出口花炮厂就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典型,销售金额和上缴税收逐年攀升,其中海龙烟花制造有限公司上缴税收从的300万,到的500万,再到xx年的过千万,连续3年实现逐年翻番。加强区域间产业互促互进,全力推进湘赣边界地区花炮产业联合做强做大,促成浏阳、醴陵、万载、上栗四大花炮主产区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在我镇召开联席合作会议,合力构建花炮产业黄金区域。二是加快旅游产业崛起壮大。以长远目光谋划“秋收起义90周年”纪念活动,在“镇馆融合”基础上,充分利用湘赣边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力打造“一线十馆”为主体的湘赣边红色旅游圈。同时,加快红色旅游项目建设,秋收起义陈列馆主体工程已完工,会师广场完成土地平整,红源军事文化产业园完成规划制定,湘赣民俗文化街预计明年5月竣工。三是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地位。举办“种植梦想、身体‘栗’行”植树活动,打造永丰毛栗林基地。种植油菜1.5万亩,发展种粮大户14户;开展水利冬修,投入300万元对朝阳水库、横冲水库进行改造,启动永丰渡槽建设,完成山塘清淤16口、干渠疏浚53公里、田间渠道459公里,修复河坝17座、机埠3座。

(二)全面促进创业创新。引导传统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设备和工艺水平。苍柏出口厂申请专利3件,产量由过去的2万箱/年提高到5万箱/年;精工花炮机械厂申请专利6个。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兴出口花炮厂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全机械化生产线,投产后可新增产值4000多万元。强化工业信息化应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信息化申报培训工作,并加大“数字企业”、两化融合及三网融合创建投入,今年新增数字企业5家。

三、项目支撑,统筹发展,城乡环境持续优化

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新老集镇联动建设、城乡环境同步治理,全面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一)突出项目支撑,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年初,我们全面铺排的24个项目,开工或竣工23个,集镇面积拓展0.8平方公里。其中,最美乡村公路荷文公路建成通车,大文公路、文苍公路完成改造,三条外通公路构成我镇红色旅游“金三角”,从浏阳交通的神经末梢一跃成为湘赣融合的前沿阵地;人民路-文中路-创业西路集镇综合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军旗大桥、大桥建成通车;向阳广场改造、星火广场新建工程高质量竣工,向阳路、人民路城市景观道路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完成。今年,我们精心打造的红色主题精品特色街、精美景观带、精致小广场、精秀标识物,大幅提升了集镇品位,“镇在景中、景镇一体”的景象完美呈现。

(二)突出建管并重,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旅游新城内部道路2500平方米、人行道1000平方米硬化,排水管铺设800米;完成学府路安置小区主路建设;片区棚改项目全面完工。在建设的同时,我们更为注重日常秩序的管理。重拳出击推进拆违控违,查处违法建筑50多户,开展集中拆违3次,拆违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多措并举规范交通秩序,在向阳广场处设置红绿灯,南区交警支队每天进行交通巡查,在文中路实行全线禁停,在创业路划定车位并要求摩托按区停放;集中精力整治市场摊贩,在集镇区域商户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城管中队不定巡查,全面规范临街商铺的经营秩序,疏堵结合引导流动商贩正规经营,维护了良好的集镇形象。

(三)突出试点示范,优化城乡宜居环境。开展“美丽农家”试点和“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激发各村居环境整治热情。各村居积极响应,自主自发开展环境整治,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经验,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提升。永丰村被评为“垃圾分类示范村”,湘龙村在3月份的市级创建活动验收中,垃圾分类工作得到高度认可。

四、依法行政,做实民生,幸福指数一路攀升

(一)狠抓安全生产,争创示范单位。围绕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深化“打非治违”行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生产秩序有效规范。开展4次以“九打九治”为重点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重点排查场所511处,消除发全隐患178条,责令整改企业300家次,立案查处企业23家,全年无较大事故发生,为我镇创建省级安全示范乡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综合治理,力促社会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新建平安村一个、平安屋场12个、平安家庭309个。先后开展打击黑恶势力、缉枪治爆、两抢一盗、诈骗、传销、地下彩等专项行动,共刑事拘留31人,治安拘留89人,社区戒毒22人,强制戒毒6人,抓获逃犯6人。调解纠纷216起,调解率达95%,无“民转刑”案件发生。

(三)关注社会保障,积极帮贫扶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完善里仁学校教学配套设施,加强农村学校教学楼扩(改)建工程建设,已有文市中学、岩前中学、里仁小学、五神小学、大坪小学、成功小学等学校进行教师周转房建设或教学楼改造。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积极配合财政局、交通局等联系单位,开展8次集中联系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73户。全年发放低保323.6万元、大病救助22.05万元、助学金19万元;完成农村危房重点援建6户、一般援建25户,下发资金74万元;征收社抚费362.81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31.93%,征收到位额全市第一,征收到位率南区第一。

(四)深化文明建设,营造和谐氛围。深入推进“幸福屋场”建设,引导红旗屋场从过去的建设投入单线模式,逐步转变成为投入和收入并存的复线模式,新建红旗主题农庄、钓鱼休闲中心,毛栗主题游道完成初步规划,拓展屋场旅游功能和增收渠道。同时,永丰荷莲塘、社区里仁、文华苍园为等新兴屋场,根据自身特色,启动创建工作。今年以来,我镇屋场建设得到央视新闻频道、中国文明网、中国文化报、湖南卫视、湖南文明网等知名媒体的推介。

同时,工会、妇联、共青团、老龄、残联、老协、关协、维稳协、计生协、老科协等工作取得新进步,荣获多项先进;卫生、林业、农机、农技、文化、水管等工作获得新发展,得到上级认可;纪念馆、国地税、十一中、文市煤矿、公安、森林公安、国土、房产、电力、工商、畜牧、邮政、广电、农商行、农行、清江水库、大成消防队等都立足本职,服务大局,齐心协力,和谐共进,为文市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镇“两代表一委员”的认真履职,离不开镇村干部的无私贡献,离不开广大群众的辛勤付出,我们主要有三点感受:一是要有“一分希望、百倍努力”的干劲。20xx年,我们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双重压力,工作难度前所未有,但是我们顶住工作压力,重拾发展信心,激活赶超动力,通过全镇干群的辛勤付出,全体企事业单位的齐心协力,我们在财政税收、工业生产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打了一个漂亮的“保卫战”,经济重镇地位进一步巩固。二是要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韧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基层工作越来越需要技巧,群众工作越来越需要耐心,这就要求我们镇村干部必须培养出不畏艰难、不怕碰壁的意识,来推进基层工作,密切干群关系。在今年的社保收缴、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等工作中,我们的干部日以继夜、加班加点,一组一组宣传、一家一家上门、一户一户沟通,把困难抛到脑后,把工作做到实处,得到了群众的理解、企业的支持,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要有“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拼劲。随着湘赣融合的纵向推进,作为湘赣边界的桥头堡,更需要有新的动作和新的成绩来奠定自己的中心地位。20xx年,是我镇的“项目攻坚年”,恰逢耀邦总书记诞辰百年庆祝活动,项目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但是我们的干部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四个月不休假,一心扑在工地上,一心放在建设中,确保了所有项目如期完工。

乡镇年度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 第3篇

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2012年年初, 按照区档案局的部署, 我们率先在全区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 取得了初步成效。8月, 长春市乡镇、村档案管理现场观摩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创建活动推进会在我们办事处召开。与会领导对街道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真正达到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的创建标准, 年初, 根据吉林省档案局、吉林省民政厅、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验收方案的通知》 (吉档联发〔2013〕1号) 精神, 通过找差距, 补不足, 上层次, 使街道档案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下面按照创建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的验收标准, 就创建“示范乡镇”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为开展档案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多年来, 街道领导一直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 将其纳入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将档案工作纳入街道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与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 为档案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确保了街道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街道办事处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 设置独立的档案库房, 为综合档案室和分室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员, 配备了档案工作软件, 增添档案柜、微机、 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必备的档案装具、设备。

在这次创建工作中, 街道主要领导亲自过问, 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分管领导多次调度, 现场办公, 解决档案工作发展和创建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多次在行政村相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上部署档案工作, 还亲自深入各行政村现场督促村级档案建档及创建工作的相关事宜,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档案创建工作, 保证了乡镇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2巩固和加强基础业务建设

我们街道办事处的档案工作基础较好, 档案门类齐全, 档案数量较多, 到目前为止形成的档案涉及文书档案、荣誉档案、建设项目档案、土地承包档案、林权改革档案、五保供养档案、因灾倒塌房重建档案、因灾损毁房屋补助档案、优抚对象临时救助档案、会计档案、污水处理工程档案、司法见证、司法调解档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档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档案、征收社会抚养费案件卷宗等16个门类, 共计8546件 (卷) 。大部分档案实现实体集中统一管理, 其他档案在街道站、所分室保管。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 及时修订和完善了各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确保归档材料的齐全完整。

村级档案管理有了新的突破。针对村级档案意识薄弱, 档案保管条件较差, 档案资料不多的实际, 我们因地制宜, 创新村级档案管理模式, 尝试开展村级档案街道代保管, 即“村档街管村用”。目前, 在23个行政村中, 除了2个行政村具备独立保管条件自行保管外, 其他21个行政村都实行了“村档街管村用”, 同时制定了《行政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建立健全了“村档街管村用”的相关制度。“村档街管村用”为村级档案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保管条件, 保证了村级档案安全, 实现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同时, 要求自行保管档案的行政村, 改善保管条件, 提升管理水平。目前街道所属的幸福村和前城村档案室都参加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的创建活动, 取得了明显成效。

3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为保证街道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们配置了档案专用软件, 使档案现代化管理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目前, 全街道各门类档案全部实现了档案案卷级目录计算机检索, 部分档案实现全文检索。 建立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承包、林权改革、五保供养等26个门类民生档案数据库, 库存数据共计7596条。

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一网三站”建设, 充分发挥乡镇 (街) 建档用档服务站和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站的功效, 积极面向农村、农民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档案信息、涉农政务信息的查询服务, 开展了对行政、医院、养老、托幼、学校、养殖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导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街道档案工作在农村各项事业中的作用。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提升了全街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档案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传播不畅;村级建档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档案资材收集不够全;街道档案综合服务水平有限, 档案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民生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以这次检查验收为契机, 按照省、 市有关部门的要求, 全面做好街道档案工作, 使其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与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也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本文以奢岭街道办事处的档案建设工作为例, 详细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意义及作用。

乡镇年度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 第4篇

关键词:乡镇档案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顺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是符合国情、利国强农的重要部署,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档案部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自觉地将档案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于2007年12月11日以档发〔2007〕10号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引导档案工作切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

一、乡镇档案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

1.原有管理体制与现行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档案法》赋予乡镇人民政府全方位的档案工作职责,而原有管理体制却不太健全。一是管理机构不落实,档案室并非是一个工作机构,没有列入政府机构序列,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实质只是一个档案库房;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各镇档案人员兼职过多,面对工作任务大量增加、上级业务部门对工作的要求和群众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高,事实上光靠一名兼职人员来完成各项工作已不太现实。

2.现行机构编制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政府机构改革以后,镇兼职档案人员仍为1名,而乡镇机关档案工作任务日趋繁重,镇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档案的案卷数量和门类增加,室藏内容丰富,已成为集中管理多种门类和多种载体档案的综合档案室。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的是目前镇一级机关仍都不设专职档案人员,人员队伍也很不稳定。每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镇档案人员变动工作。

3.传统档案工作要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范围越来越宽,镇档案人员除了整理好本单位每个年度的档案和对所属单位进行监督指导外,还要做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的工作内容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如农村宅基地置换、村容村貌整治、农业合作社、农业园区、民营企业档案等。这些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档案,镇档案人员还需要有一个了解熟悉的过程。

(三)各地对乡镇档案工作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尝试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产生的众多变化,各地档案部门清醒地认识到新的形势对乡镇档案工作已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于是各地对乡镇档案工作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尝试,据笔者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湖南省双峰模式。湖南省双峰县在乡镇设立档案馆,乡镇档案馆是经乡党委、乡政府批准由县编委认可设立,具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的机构,与其他站所同级,享受同等待遇,并将档案管理人员列入公务员序列编制,做到专职专责。一般明确乡镇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兼任馆长,配有一名素质较好的专职档案人员为副馆长,均有国家公务员身份。工作经费列入乡级财政预算。①

二是山东省胶州模式。山东省胶州市营海镇建立镇“档案信息中心”,该中心为正股级事业单位,编制4人,作为鎮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集档案收集与整理、档案信息查阅、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镇政务信息公开、镇情村情教育、档案业务监督指导等多种功能为一体。②

三是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模式。2007年1月25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同意大朗镇建立档案馆。文中指出:市政府同意大朗镇建立档案馆,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即在挂东莞市大朗镇档案馆牌子的同时,挂东莞市档案馆大朗分馆的牌子,业务上接受市档案局指导。③

四是村档乡管(村档乡管村用)模式。湖南省怀化市从村级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村档乡管村用的模式。2006年,怀化市档案局将开展“村档乡管村用”工作列入了各县(市、区)档案局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各地选择一至两个乡(镇)进行试点。④

二、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理念——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当作一项专门事业

1.强化乡镇档案工作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乡镇是形成档案的基础,农业农村人员在档案利用者队伍中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随着民主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对民生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如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基础不扎实将会留下巨大的遗憾。

2.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当作一项专门事业来规划和发展。我国乡镇档案工作经过近60年的努力,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已经突破了管理本机关档案的范畴。根据《档案法》、《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乡镇政府档案工作的职责归纳起来有五大任务,即管理好本机关档案;监督指导本乡镇所属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提供政府公开信息的公共服务等。为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在思想认识上提倡和逐步普及一种观念,即改变传统的乡镇档案“工作”观念,树立乡镇档案“事业”的意识。要推进这样一项专门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切实加强领导,要把档案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给予机构、人员和经费上的保证。做到确保四个到位,即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形成管理有序、工作有效的档案工作网络,把乡镇档案工作建设成为一项专门事业。

(二)创新体制——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

1.探索并施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意义。“乡镇档案工作的模式” 既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乡镇档案工作的体制问题,又包括乡镇机关与所属单位之间的监督、指导和互动等乡镇档案工作的运作机制问题,还包括整个乡镇档案信息和实体的流向等实体管理问题。

建立科学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种好的模式可以产生长效机制,起到决定性、改革性作用。原来传统的乡镇机关档案工作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明显地体现出阶段性。现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原有的模式在体制、机制和档案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显现出了不相适应之处,我们只有通过对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积极变革才能实现新的适应。

2.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档案工作管理模式。根据各地探索的经验,我们需从中总结出一种相对科学可行的组织形式在我区进行试点,并在取得成功后加以推广,使乡镇档案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得以真正落实。2008年,我区档案局研究完成了由上海市档案局立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研究》的科研项目,并已在庄行镇建立了档案工作的实体机构——“庄行镇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由办公室主任兼任主任,原镇机关档案人员为专职副主任、另配一名档案协管员,形成由镇党委、政府领导全镇档案事业,党政办是档案工作的负责机构,镇档案信息服务中心是乡镇档案工作的事业服务机构的管理模式。镇档案信息服务中心作为全镇从事档案工作的实体机构,负责对乡镇机关及辖区所属单位档案工作进行规划、监督、指导,并对档案实体进行管理、提供利用服务。从而确保《档案法》规定的乡镇政府在档案工作中对档案实体的保管利用和对基层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两大职能全面履行。

(三)经费保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事业发展资金列入公共财政预算

在区、县档案事业经费年度预算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镇档案事业的经费列入预算,用于乡镇机关和基层单位合格档案室建设,解决必须的档案装具,为基层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按照《档案法》要求,对在发展乡镇农村档案事业中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推动乡镇档案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城市反哺农村”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各级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提供了可能。党和国家把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财力不断向农村倾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发展乡镇农村档案事业中争取主动,加大投入,以确保乡镇农村档案事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目标的实现相适应、相协调、相配套。

(四)法律保障——通过法律、法规的修改和业务规范的制订加以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问题要得以根本解决,还需要从法律、法规上加以保障。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本次国家对现行《档案法》进行修改的机会对此有所突破。

1.在《档案法》修改中,首先应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职责。现行《档案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但《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五条却将其限定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即使不重视档案工作也无法追究其任何法律责任,因此,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其次,应明确提出乡镇设置档案机构和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的要求。从档案工作机构来看,在乡镇建立档案工作的实体机构是很有必要的。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近60年的历史,乡镇档案工作几经反复,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编制等问题而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需要对档案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修改,用法律的手段来保证乡镇档案机构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配备,

2.制定业务规范。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单位的调研,结合各单位的工作职能和以往年度的归档情况,以新建立的镇属事业服务中心为重点,研究制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各类单位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如XX镇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XX鎮各个事业服务中心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XX行政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XX居民委员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等,为乡镇档案工作提供一套标准的业务规范。

乡镇年度旅游事业工作总结 第5篇

2015年,我乡的旅游工作在县旅游局的关心和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参与下,我乡旅游工作重点在旅游观光农业等方面扎实推进工作。现就今年来全乡旅游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府引导,强化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机制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镇旅游业的开发,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更好地促进我乡旅游业发展,乡党委、政府在年初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具体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并制定政策,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扶持,将旅游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二、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景区投入,打造特色产品,增强旅游吸引力 为进一步宣传好南岭的观光农业成果,进一步把我项打造成为观光旅游农业大乡,争创特色旅游乡镇。我乡利用媒体,多次在报刊、电视、广播等宣传南岭乡油菜花节、上品山景点等特色,让更多的游客深入了解南岭。同时利用砚溪村的良好基础设施,打造沿江风景区,同时新增了许多为民项目,力争把砚溪村打造为优秀生态旅游村。

三、强化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对乡各旅游景点的保护,多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培训,为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连同安全、卫生等部门,引导业主完善、标准、提升餐饮质量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调元旅游知名度。

四、存在的不足

1、乡旅游景点设施建设资金短缺;

乡镇年度主要基础事业工作总结 第6篇

一、坚持党建引领,狠抓党员干部教育管理。

20,乡党委、政府围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突出党建工作在xx建设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深入落实“两个责任”,强化对辖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作风整顿,打造出一支团结奋进,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为xx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力量。

一年以来,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乡党委严格按照“三分类三升级”活动要求,对综合评判审定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蚕丝山村党支部开展了集中整顿,原支部班子成员整体引咎辞职,并通过严格考察和正确导向组建了新班子,战斗力空前增强。年内先后投入资金5万余元,对辖区六个村党支部的远程教育站点进行了维护和升级改造,全面达到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标准。在干部管理方面,乡党委着力做好“慵懒散浮拖”专项治理活动回头看,在明确干部职责分工和岗位责任的同时,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服务于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不良作风,“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府形象得以彰显。

二、坚持项目推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xx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改善人居环境,夯实发展基础的重点。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在无项目支撑的情况下,硬化村道产业路6.8公里;新建山平塘2口,蓄水5000方;新建节水灌溉渠1000米,辖区交通水利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通过积极争取和沟通协调,龙池山村、罗汉山村两个村农网改造于今年10月进场开工,目前已进入尾声。滨河路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测绘设计,即将进入招投标程序。在乡属公路和水利设施的维护方面,我乡依从“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要求各村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在12月中旬前完成公路岁修和水利设施维护工作。

三、坚持产业兴乡,发展立乡富民产业

一年来,我们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户参与、大户带动、政策支持”的原则,结合精准扶贫规划,走典型大户专业化,发展品种多样化,产品营销市场化的老路,出专合社指引小微产业园,大户带动,小户联动的新招,推行“返乡青年创业模式”和“村干部+农户模式”,年内新建xx沟村、龙池山村产业示范园两个。流转土地390.65亩,其中xx沟村299.65亩,龙池山村91亩。新培育养牛大户赵世强1户,养猪大户赵万虎1户,养羊大户陈小红1户。继续巩固龙池山村、太阳包村川明参中药材专业村,种植面积达924亩。

四、坚持环境整治,打造幸福宜居xx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10部委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力做好迎接国家验收工作,我乡提出五个确保:一是确保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二是确保有清扫保洁队伍。三是确保有再生资源回收点;四是确保有村规民约;五是确保有资金收入机制。通过周密安排和逐步落实,我乡先后统筹资金20万元新建垃圾收集池23口,垃圾中转站1个,规范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点7处,组建保洁队伍8支,租赁、购置垃圾清运车2辆,垃圾桶200个,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

结合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契机,我乡把全民大扫除活动常态化,大力宣传卫生常识,引导全乡人民杨诚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村居民生活质量。

在场镇环境治理方面,我乡先后协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公司,与乡广播电视站共同协作,对场镇范围内不规范的各类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组建场镇清扫保洁队伍做好场镇街道清扫保洁和临街河道定期清理工作,场镇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通过多方协调资金,启动实施了便民服务中心扩建和政府食堂维修工程,目前已全面竣工,干部职工工作环境更加美化。

五、坚持民生改善,关注弱势群体生活

我乡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发展民生,全年粮食直补、民政低保、计生奖特扶等惠民资金全额如数打卡直发,小额人身意外保险完成目标任务100%,新农合参保率达100%,政策性农业保险完任务完成100%,狂犬疫苗注射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任务全面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超额完成任务。完成175户危房改造和10户地质灾害搬迁。按条件申报办理低保对象户2户,落实特困群众慰问及救灾救济资金10万元,新建村级卫生站3座,人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弱势群体生产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采取实例培训工作法,及时培训、检查、督导,高质量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各阶段工作任务,率先在全市开展进场测绘工作。

六、坚持扶贫攻坚,落实各级刚性要求

根据上级精准扶贫工作总体部署,我乡在该项工作中确保经常调研走访,经常学习论证,经常对照整改,不折不扣的按照上级相关文件、会议精神落实各阶段工作任务。年内,在全面完成罗汉山村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启动蚕丝山村精准扶贫推进工作,并对辖区六个村的精准扶贫对象户资格进行了再三审定,与各村分别签订了责任书,并与扶贫对象户达成了财产承诺,全面按要求分步实施我乡精准扶贫阶段任务。

七、坚持风险防控,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在村级财务管理,我乡始终坚持源头管理,流程监督,打的投资建设项目,由党委、政府牵头,杜绝我行我素,盲目开工,随意铺摊子现象发生,新增债务,经党委、政府审批后,严格按程序申报,村级财务要按时入账,按程序审批,健全落实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能,实行公示公开。年内完成消赤减债343.9万元,无新增债务发生。

八、坚持依法治乡,做好安全信访工作

全面依法治国是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举措,我乡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注重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干群法制意识,提倡全民守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开展工作,严厉打击辖区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乡辖各条块安全生产工作,年内无安全事故发生。在加强教育引导群众的.同时,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整治工作,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年内无群访、集访事件发生,做到了零到京零到省。

年,全乡上下齐力奋进,在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以及中、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四个强化”(基层党建、廉政建设、改革创新、依法治乡),确保彰显特色、欣欣向荣的“阆中东大门”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工作思路的引领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因人力不足,工作变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工作开展和任务落实方面有混乱遗漏现象,在干部效能建设方面有待加强;二是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争引项目的力度还不够;三是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政策掌握不扎实的问题。

工作打算

一、结合清单工作法,进一步明确领导分工和干部岗位职责,强化作风整顿和学习教育,着力打造党建工作示范点,倾力塑造严谨高效协作奋进的干部形象。

二、积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努力争引项目,推动辖区基础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

三、持续抓好产业发展,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进程,推动全乡以社建立小微产业园,以村建立专业合作社模式,巩固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和家庭农场,鼓励大户、业主经营。

四、继续狠抓安全信访工作,落实责任、预案,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追责问责。安全工作重在抓早、抓小、抓平时、抓基础,确保辖区安全稳定,做到无安全事故和重特大信访案件。

乡镇年度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 第7篇

xxxx年,x镇的生态公益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农林局、贾家林业工作站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全镇上下一心、齐抓共管,严格按照《x省天然林保护条例》、《x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管护措施,全面完成任务了xxxx年度生态公益林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所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益林基本情况

x镇共有公益林面积xxxx亩,全部为省级公益林,涉及x个村xx个社xxx户农户(其中:集体补偿户x户)。镇成立xxxx年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公益林建设情况、村级护林员的工作情况、补偿金直接兑付到户情况进行管理。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镇、村利用广播、会议、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种宣传工作,广泛宣传《x省天然林保护条例》、《x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特别是村社干部向群众讲清楚公益林与商品林不同的管护要求,增强森林防火意识和加强安全避火教育,不断增加管护户的生态保护责任,使广大群众在思想上形成共识,为x镇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公民参与公益林保护的积极性。镇与各村签订了管护责任书、森林防火责任书。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护质量。结合省级重点公益林项目实施要求,全镇共配备了x名村干部为兼职护林员,定期对护林员进行考核,由片区林业站统一组织集中学习《森林法》、《x省天然林保护条例》、《x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政策法规,提高了护林员的素质,按程序严格执法。要求护林员在平时的巡护中,对群众多宣传国家对重点公益林的相关政策法规,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为确保全镇森林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对管护人管护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了森林安全。不定期对全镇生态公益林开展日常管护的除草、清除灌木等进行检查,由于管护得当,过去一年未发生公益林森林火灾,也未发生盗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侵占林地的行为。

4、xxxx年度公益林补偿资金应兑付情况

xxxx年x镇共有省级公益林xxxx亩,亩补偿xx.xx元,总补偿资金xxxxx.xx元。于今年xx月底将x镇xxxx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花名册上报市天保办初审,之后将相关补偿花名册发给各村,在村公示栏进行了不少于x天的公示,公示结束后将远景、近景公示照片传回农业服务中心。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现纳入公益林补偿的面积太少,同一坡地未同时全部纳入补偿,不利于基层开展工作,能否增加补偿面积。

乡镇年度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 第8篇

1 乡镇、村级妇幼保健基本情况

1.1 基础设施

3个乡镇卫生院产科房屋均达标, 配有多功能产床、手术床、辐射台、保暖箱、吸痰器、复苏气囊、胎心监护仪等, 均未开展气管插管技术。围儿保门诊均设15m2房屋一间, 基本设施配置到位。村卫生所面积100~500m2不等, 均未开展围儿保检查, 无相应设备。

1.2 人员学历

3个乡镇卫生院围儿保人员7人, 产科医护人员27人, 村级保健人员53人, 均由村医兼职。本科4人、占4.6%;大专13人、占14.6%;中专70人占80.5%;但绝大部分村医无医学背景, 从医多年后通过考试获得河南省村医中专证 (相当于中专学历) 。3个乡镇卫生院34名卫技人员均获得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证。中级职称6人, 初级职称28人。

1.3 开展保健服务内容

1.3.1 妇女保健

为孕产妇提供产前检查;对高危孕妇重点监护、随访、转诊;提供安全分娩技术服务和产后访视;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科学育儿教育。

1.3.2 儿童保健

新生儿访视;婴幼儿健康管理: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价、科学喂养、常见病的防治;体弱儿、高危儿管理;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教育。

1.3.3 医技及实验室检查

可做血尿粪常规、ABO血型、RH血型、乙肝五项、丙肝、肝功、肾功、艾滋病和梅毒的筛查、心电图、B超等。

1.3.4 三网监测

提供三网监测的基本信息及妇幼卫生报表的各种数据。

2 主要成绩

近年来二七区妇幼保健工作在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形成领导重视、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格局, 妇幼保健队伍相对稳定, 目标管理落实到位, 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多样, 监督指导不流于形式。

2.1 加强妇幼三级保健网络建设

至2010年底二七区三级保健网络的覆盖率达100%;区、乡镇、村级职责明确, 互通有无, 运转协调;区保健所定期对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进行监督指导和业务培训。

2.2 妇幼卫生指标完成率逐年提高

2010年3个乡镇:孕产妇建卡率87.23%, 儿童建卡率93.17%, 均比2000年有大幅度提高;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7.93‰, 比2000年的13.47‰下降了不少;住院分娩率达100%。

2.3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降消项目”全面展开,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工作运行良好。

3 存在的问题

3.1 财政投入不足

妇幼保健服务属公共卫生范畴, 其经费主要靠政府投入, 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有限, 下拨的专业经费较少, 有时还不能到位。妇幼保健工作有大量的社会性工作, 经济效益上不去, 待遇较临床大夫低, 挫伤了保健人员的积极性。

3.2 村级妇幼专业基础设施差

村级卫生所设备简陋, 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对妇幼保健业务不熟悉;乡镇卫生院一些抢救不能展开, 无疑增加了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风险;保健工作仍停留在“称称、量量、听听、摸摸”的低层次检查方式上。

3.3 上报的信息资料质量不高

妇幼卫生信息资料收集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专业性强, 其上报程序应由网底逐级上报, 即村到乡镇到区。由于这些大量的信息统计未计入成本, 都是无偿服务, 费工费时, 村医不愿影响自身的收入, 上报数据的积极性不高, 加之专业培训不多, 数据的逻辑关系搞不清, 造成妇幼卫生指标统计不准确。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 有的数据不是通过村医从网底收集, 而是每月开例会时从卫生院计免接种登记底册中反馈, 存在着漏报、不报的情况。

3.4 农民群众保健意识薄弱

由于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农民受教育的水平普遍较低, 对保健的需求相对较低, 医疗保健知识缺乏, 加之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 更比当地农民存在的上述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廉价甚至免费的服务也常常不被接受, 给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4 建议

4.1 依法行权, 加强管理

农村卫生工作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妇幼卫生的主要指标和基础设施建设要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健全以乡镇、村、社区为基础, 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 面向基层、预防为主的服务体系, 依法为妇女儿童提供预防保健、基础医疗、计划生育等妇幼卫生服务。

4.2 建立健全区、乡镇、村三级保健网络

切实加强区、乡镇、村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的作用是妇幼保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明确各级职责, 实行分级管理, 保证卫生政策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区级妇幼保健所要发挥“龙头”作用, 乡镇、村卫生机构要承担孕期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及妇幼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等管理任务, 村级要有专门的村医负责妇幼保健工作。

4.3 保证乡镇、村级卫生经费落实到位

农村卫生工作是政府主办的社会卫生事业, 需要政府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逐年增加卫生投入, 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和残疾人, 而老年人、慢性患者和残疾人中一半之多为妇女儿童, 所以政府投入更应向妇幼保健倾斜, 减轻农民负担, 为农村妇女儿童常见病的普查普治、孕产妇住院分娩等提供安全保障。

4.4 加强“网底”妇幼保健队伍建设

目前乡镇、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素质偏低, 村医绝大部分仅相当于中专学历, 与国家要求乡村医师向助理执业医师转化的目标还有距离, 急需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业务能力;建立省、市妇幼保健机构对口支援制度, 通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驻点服务、巡回医疗、设备支持等形式, 让他们及时掌握妇幼保健工作的新动态、新要求和新规定, 及时触摸到妇幼保健工作的前沿。加强学历教育, 逐步实现乡村妇幼保健人员持证上岗, 保证农村妇幼保健事业与新农村建设相匹配。

4.5 加强健康教育

农村健康教育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健康教育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要使他们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医学、保健、营养、人文修养、电脑应用等等;其次宣传内容要让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方便接受, 逐渐形成健康促进的氛围, 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 改变不科学的传统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场所。

摘要:目的 为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 着力改善农村医疗状况, 推进农村社区服务工作, 提高农村群众的医疗水平。方法 2011年9月对我区3个乡镇卫生院和52个行政村的妇幼保健工作现状进行调研, 发现问题, 制定对应的政策、措施, 将二七区妇幼保健工作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果 妇幼保健人员相对稳定, 妇幼保健工作逐渐扎实, 服务内容逐步完善, 三级保健网络覆盖率100%, 妇幼卫生指标完成率逐年上升, 调研同时也发现了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前景不容乐观的主要问题。结论 政府加大妇幼卫生投入, 加强三级网络建设及人员的业务培训,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任重道远。

乡镇年度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总结 第9篇

关键词:文化事业;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30-01

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当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作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前沿,对于提高农村文化事业水平,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作用的发挥,必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的进程。

一、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重要作用

1、发挥导向作用。作为现代化传媒的重要手段,广播电视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它不仅是在广大农村中受到欢迎度最高的文化传播方式,同时还兼具一定导向作用,乡镇文化广播电台在传播文化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舆论导向,引导农村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舆论方向。

2、发挥激励作用。由于乡镇文化广播电台长期工作于乡村环境当中,对于农村群众的文化爱好以及娱乐方向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以根据农村群众的心理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文化宣传,这在起到良好引导作用的同时,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

3、发挥教育作用。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作为一种深入农村的大众传媒,其教育作用的发挥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传播过程中,可以贴近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文化宣传和舆论导向。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发挥其教育作用,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二、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有其固有的缺陷性,尤其是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作为扎根农村的传媒载体,对于广大农村群众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观念的影响,相关领导阶层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媒体的认识上存在误区,错误的认为该种媒体的作用不大,没有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这就直接导致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媒体进行约束和指导。

2、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受到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中的工作人员,无论是职业素质还是文化素质,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于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发挥其引导作用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运行过程中,部分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缺少工作人员,许多相关的管理和工作都是由其他人员兼职。素质低下,专职人员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发挥其正常作用。

3、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硬件方面。由于缺少相关的保障,所以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设备上存在着老化严重,难以及时更新换代等问题。尤其是在保养维修问题上,缺乏专业的人才以及相关的技术,使设备破损严重,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其次,在传播过程中,节目管理安排上的薄弱。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节目质量上大打折扣。

三、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创新策略

1、做好宣传工作。乡镇文化广播电视要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大力好好宣传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确立一个服务于民的正确理念,然后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农村形式以及政府本门对于“三农”方面的政策,全面打造一个崭新平台。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是农村广大群众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其展示的内容一定要贴近农民的生活,比如,对于国家的最新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要及时的进行广播,让农民可以快速认识,充分了解。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重点关注广大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并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比如,在农忙时节进行一些专业性知识的讲座,以提高农民的粮食种植过程中的技术水平。

2、合理安排内容。在社会主义和谐制度之下,农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进程当中,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文化传播的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根据广大农村群众的具体需求来进行合理的内容安排。要以多样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意识的转变以及知识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台安排的节目要以服务性为主,突出节目的实用性和时效性,让农村群众爱听,听得懂,听了实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服务新农村的目的。

3、完善相关体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乡镇广播电台一直难以快速、有序发展。因此,要想改变这一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并在运行中,还要不断的对这一制度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指向性和规范性。同时,加强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技术含量。此外,还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这样才有有效的保证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长久、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 柳;广播电视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上一篇:医院保卫工作管理手册下一篇:勇气伴我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