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三重境界

2024-08-17

教学的三重境界(精选9篇)

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1篇

单元整组教学的三重境界

内容摘要:

语文课既不是资料的呈现课,也不是故事课,教师应该用好教材,以文本为本,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教会学生读书。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联系生活,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潜心会文的基础上运用语文的规律,拓展思路、发展思维,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因此,学生通过单元主题学习后积累的各种知识,各种感觉最后都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来倾吐、来展现。关键词:

有效

单元导读

整组教学

文本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参禅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在实施单元整组教学时,也可以借用这三重境界的思想来展开。

一重境界:进入文本单元导读奠根基 单元导读导得好,就会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上好单元导读课,教师首先必须潜心会文,形成自己对单元主题、对单元内每一篇课文独到的认识。其次是引导学生利用文本,走进主题,感知学习内容,明确学习重点(训练项目),对整个单元有整体感知。

一般来说,单元导读课可以按下面的模式来进行:激情入境,整体感知,明确目标。下面以人教版四下第四组“战争与和平”专题课文来说明。

1.激情入境

⑴看第四组课文单元提示上的图片和导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一组课文讲述的都是有关战争的内容)

⑵人类自出现以来,人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那么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三张照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三张照片分别表现的是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情景、南京大屠杀的情景以及硝烟弥漫的现代战争场景)

⑶我们再来看一组照片,看了以后,你又想说什么?(分别是罗伯特.卡帕的《空袭警报》、英国摄影家塞西尔.皮顿的《爱琳.杜恩》、日本摄影记者泽田教一拍摄的《逃向安全》、战地摄影记者黄功吾在越南战争中拍摄的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的孩子)

战争,一个多么残酷的字眼!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有战争,就有无辜的受害者。战争是一个恶魔,他使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童年的欢笑;他使多少幼小的生灵受到残害。这个单元,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纷飞的那些年代,一起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教师精心设计导读课的导入,引发学生情感参与,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

2.整体感知

⑴运用多种形式阅读《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四篇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⑵阅读“资料袋”“阅读链接”“宽带网”,说说你从中又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形式灵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调、乏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事也从中了解到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的信息,为阅读推荐打下基础)

3.明确目标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要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为了全面地了解战争,我们还应该去读更多的战争年代的故事,如杨靖宇、赵一曼、方志敏等先烈的故事,如《鸡毛信》《小兵张嘎》《海娃》等故事,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的资料,那边读边想: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点什么?最后,我们还要拿起笔写一写《一张照片》中那个孩子的不幸,写一写我们对战争的理解。

(提前收集有关资料,充实到预习当中,可以使预习收效更多,课堂教学中学生学起来就会更有积极性,掌握知识会更全更好)

有效教学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借助一些技巧让学生听明白,听清楚。上述案例充分利用文本的单元导读课导趣、导学、导读、导行,为后面的有效教学起到了一个奠基的作用。

二重境界:跳出文本,多元拓展厚积累

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唯一的凭借。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我们因该调动一切因素让孩子们围绕专题去开展各种课外读书活动、实践活动。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情感、知识、能力都在不断地积累着、增长着。只有有了这种积累,才能有回归文本的底气。

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我们都可以掀起一个课外阅读高潮。例如学习人教版四上第五组课文时,孩子们建立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其中的资料有的是从书上找来的,如《世界文化遗产》,有的是慈宁宫网上找来的,有的是从旅游图上找来的,有的是从导游图册上找来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如四上第三组的单元主题是“中外童话”,学习这个单元时的两个星期,班里又掀起了一个童话热浪,孩子们阅读了许许多多的中外童话故事,他们走进了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了童话的内容,品味了童话的语言,体会了童话的特点,感受了童话的魅力。

在教学时,还可以根据单元主题的特点,和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以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如人教版四上第二组的单元主题是“观察与发现”。我们可以和科学教师可作,提前一个星期让科学老师教孩子们“泡豆子”等实验,带孩子们去校园内认识各种树和花,知道它们的一些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去观察事物,发现其中的奥秘。又如三上第五组的单元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其中有《赵州桥》一课,为了体会赵州桥的设计巧妙,我们可以和美术教师合作,让孩子们赏桥、画桥,了解各种各样的桥的特点。

有些知识要放手让学生到课外去自己实践,自己学习。例如“我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单元,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又如三下第二组的单元主题是“爱护周围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在当地开展“环境卫生小调查”。此外,在单元学习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办手抄报,举行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三重境界:回归文本,本色语文显精彩

学生有了对文本材料的大量积淀与相关主题的感情积蓄,再回到教材中,回到每一篇课文中,他们的感受就会更深刻,视角也就更广阔。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再次走入文本,进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例如第八册“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学生通过查资料、看课外书、看新闻、调查访问等,对战争有了大量的感性的认识。在教学《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两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学生就能读懂两位小英雄的机智勇敢,读懂敌人的残暴与凶狠,更能读懂两位小英雄对紫祖国的爱是他们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同样,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两课时,由于孩子们有了对战争的认识,他们更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产生心灵的共鸣与震撼。

语文课既不是资料的呈现课,也不是故事课,教师应该用好教材,以文本为本,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教会学生读书。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联系生活,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潜心会文的基础上运用语文的规律,拓展思路、发展思维,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因此,学生通过单元主题学习后积累的各种知识,各种感觉最后都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来倾吐、来展现。例如四下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以诚待人”,通过单元学习后,可以让孩子们写写自己对诚信、对尊严的认识。再如学习了“战争与和平”单元后,孩子们纷纷拿起笔,写出了对战争的憎恨,写出了自己对和平的呼唤。

从文本出发,然后跳出文本,最后回归文本。经过这样的三重境界,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有效教学吗?

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2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这三种境界被后人经常引用,当作对学问之追求和事业之奋斗历程的描述,堪称经典。

然而,如果情感也能用此三重境界来表达,就会得到完全相反的诠释。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情感中的最低境界。可以设想这样一种人,于浩瀚人海觅熟悉身影,却一直两眼茫然,不知香气何来。无奈中,四顾周遭,原来比邻。可想而知其情感的游移与不确定性,近在咫尺却无缘相知,待皓首白发,方揉目猛醒。此类人尚不如那种情窦初开之时就与一异性迎怀相撞,即抚掌大笑曰,就是你了,来得痛快。因后者也许从此低眉收目,不为远景所惑,亩地头牛,其乐融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乃中等境界。此类人堪称情种,举眸凝神,目无庞杂。即使山岳有奇观,流水含媚声,自岿然不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方为上上境界。

同处西楼,境界几何?须看谁人在如钩月下。低者:仰视月宫,艳羡吴刚,恨时运不济,肩无双翅。中者:似临其境,手擒巨斧,展腰挥臂,虽美眷在侧,却未能同船共渡。高者:如沐仙境,尽情尽兴,醉天籁于耳,伴嫦娥舒袖。

寓言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3篇

步入激荡的青春年华, 不知不觉远离了“寓言”, 原因是我不知何时起觉得寓言的故事情节过于怪诞, 尽是些编造的东西。自以为成熟的我将一本本寓言集束之高阁, 弃之不理。

作为教者踏上讲台, 再拾寓言文体, 从“无趣”到“眼前发亮”, 我忽然发现, 寓言类的文章中自有乾坤, 这本是一片沃土, 值得每位读者沉浸其中。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 无疑是老幼皆宜的读本。作为一名教师, 如果在引领学生阅读寓言时, 及早明晰寓言文体的特征, 依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 那么, 每个学生都会尽享此种文学形式的妙趣。

一、亦幻亦真, 沉浸梦幻的寓言世界, 达到第一重境界

寓言是以故事为外壳的, 看似怪诞的情节、现象, 仅是为揭示深刻的道理服务。不必引导学生以成人理性的眼光看待寓言中的人和物, 不必对寓言中看似怪诞的情节妄作评论, 应让学生沉浸在亦幻亦真的寓言世界里, 达到第一重境界。

老师如果在进行寓言教学时没有明晰并遵循儿童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特征, 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感悟寓言的真谛, 就会造成偏颇, 总觉得寓言情节过于简单, 一点也不合乎现实。哪有《郑人买履》《南辕北辙》《买椟还珠》中那么荒谬的人? 其实寓言的这一特征, 恰巧迎合了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独特的童趣性和幼稚性的特点。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的, 他们大多在童话的陪伴下长大, 在灰姑娘的世界里成熟,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里读懂世界。他们认为哈利波特的魔杖、会飞的扫帚本是世界的一部分。

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要有童心, 珍爱童趣, 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评论寓言, 要让学生有独特的见解, 不能抹杀学生的创意。进行寓言教学时, 可直观演示, 使用图片再现寓言中的故事情节, 师生共同扮演角色, 借故事论寓意, 观看视频, 联系实际等, 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感受。教学的重点、难点应是让学生明晰隐含在简单而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的深刻寓意。

低年级教材中的许多寓言同时也是童话故事, 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先在虚幻的世界里遨游, 感悟人物的情感起伏, 再理解寓意。

如我执教 《蜗牛的奖 杯》 (苏教版) 这则寓言时, 是这样设计的:

对照图, 我们再来看看蜗牛现在的样子:没有了翅膀的蜗牛, 它再也不能自由地飞翔了, 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勉强”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静心体会, 知道:蜗牛连从硬壳里伸出头来, 都非常地吃力。引导学生捕捉到关键词“勉强”, 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蜗牛痛苦心情的体会。

看着这只痛苦的、可怜的蜗牛, 你们还记得以前的蜗牛吗?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分别再读课文前两次写蜗牛善于飞行时情形的句子, 也就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 对比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写蜗牛缓慢爬行样子的句子。在三次比较朗读中, 让学生感受蜗牛的巨变, 知道:再也看不到这只自由飞翔、快乐无比、在飞行比赛中遥遥领先的蜗牛了, 我们只能看到在地上痛苦挣扎、慢慢爬行的蜗牛。

教师这时再让学生思考:蜗牛为什么会变 成这样呢 ? 学生畅谈 后 , 再以英国莎士比亚的名言升华寓意:一个骄傲的人, 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这样的设计, 教师以一唱三叹的语言, 步步为营, 将学生的心与蜗牛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情感走向了高潮, 认识引向了深入, 使文章的寓意更有说服力, 更能打动学生。

带领学生进入作者描绘的世界, 教师无需将学生从他们认为真实的神奇的寓言世界里走出来, 就让他们确信文章描绘的一切。由于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相融合, 很快能明白道理, 并推及己身, 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明晰主旨, 走出荒诞的寓言世界, 达到第二重境界

寓言这种体裁具有哲理性、讽喻性、情节虚假性的特点。在教学中, 教学的重点、难点不应是寓言故事中情节、形象的描绘。教学的重点、难点应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把“明理”作为教学核心。在教学寓言故事时,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寓言故事本身的分析去揭示和“消化”寓意, 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现。

进入中年级的学生, 对寓言故事情节的虚构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时可以淡化对情节真假的分辨, 重点可放在引导学生明晰作者表述的主旨上, 达到第二重境界。

如教学《纪昌学射》 (人教版) 时, 无需关注“用一根长头发, 绑住一只虱子”怎能做到, “虱大如车轮”是否为真, 而应通过文本的阅读让学生明白纪昌学射过程中的艰辛付出和坚持不懈, 明白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纪昌是怎么练的呢?我让学生先从文中找出句子, 抓住关键词语, 再慢读细品, 加深对纪昌的认识。

学习纪昌首次练习眼力时的句子, 学生透过“注视”一词, 读出纪昌的专注劲; 从模仿看“穿梭着的梭子”, 体会练习 的苦和累 ;从两年的漫长日子里, 不论寒冬酷暑, 纪昌艰难练习情景的联想, 体会纪昌那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 让学生看到一个有决心、有毅力、有恒心、专注认真的纪昌。

纪昌的眼力练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飞卫为什么要让纪昌先练眼力呢?学生由这件事想到了其他知识的学习, 也就明白 了寓言要 告诉我们 的道理———无论学什么本领都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只要有恒心和毅力, 在学习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地前进, 就有可能攀登上光辉的顶点。

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他们发问、争论, 自由、表达, 在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气氛中明白了寓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探究真相, 超越荒诞的寓言情节, 达到第三重境界

一至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具有巨大的不平衡性, 高年级学生心理和智力发展速度较低年级学生更迅猛, 更成熟,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客观和更深刻, 理解感悟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自主思考能力增强。此时教学寓言可以带领学生超越寓言情节, 探究故事背后的真相, 达到第三重境界。

不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均选用了部分《伊索寓言》作为教学内容, 在学生心智发展具有一定水准时, 教学此体裁文章, 可让学生思考:伊索寓言为什么大多以动物为喻?学生通过对作者生平及生活时代的了解, 知道伊索作为一个奴隶, 为获得自由需要付出许多。虽然《伊索寓言》大多以动物植物的故事, 揭露富人贪婪自私的丑恶, 表达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 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 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 对懦弱、懒惰的讽刺, 对勇敢斗争的赞美;教人如何处世做人, 怎样辨别是非好坏, 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但相传伊索最终仍因得罪权贵, “亵渎神明”而遭杀害。“假语村言”的故事的背后是一份无奈。恰如《 红楼梦》 第一回 , 曹雪芹的 自我评价:“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

教学《螳螂捕蝉》 (苏教版) 时, 我引导学生争辩:少年给大王讲的故事到底是真还是假? 自然界中真有“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这样的巧事吗?又真的是这少年巧遇吗?学生细读文本发现:“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 我就处死他! ”“死命令”“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等词句, 明白少年是故意为之, 意在“巧谏”, 让吴王明理。这一故事的真假均有可能, “亦假亦真”的故事背后是一份机智。探究看似荒诞的故事情节背后的真相, 可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 达到第三重境界。

言语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4篇

王尚文教授曾说:“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非‘说什么写什么。”语文教学中,人物对话(言语)教学只要守住了“言语形式”这个门槛,这样的课就一定是上成了语文课,而不是道德教化课、简单机械的训练课。语文教学中言语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还指出,听话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这些标准对语文教师进行言语教学无疑有着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语文教学要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训练,以语言训练带动思维训练。关于言语教学,笔者认为要实现以下三重境界:于文字外,得作者之口吻,一重也。得作者之神情,二重也。得作者之呼吸,三重也。

下面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并结合其他资源为例,介绍言语教学的三重境界。

一、于文字外,得作者之口吻

要想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悟人物的言语,教师就要善于引领学生在言语的深处细问深思。抓住文中具体情境中语言的语用内涵,发掘看似平淡的言语背后隐藏着情理、事理上的奥秘,防止学生的思维流于表面化。钱梦龙老师在2015年6月28日与《文汇报》记者访谈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做好两件事:第一,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阅读、写作和听说,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和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第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内容的熏陶感染,使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其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直接与作者对话。

与作者对话,与文中的人物交流,首先要准确地理解语境。语境是准确理解具体语句含义的逻辑前提,是言语表达效果的逻辑解释依据。语境决定言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却意味深长。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文中重点字词、语句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透过文本深入挖掘文本背后丰厚的意蕴,善于从孙权与吕蒙的对话语境中体悟、理解双方的观点和意图。

《孙权劝学》这节课,教师一上来就直接进入本课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的初读感知和孙权与吕蒙的对话结果入手,教师巧妙设疑、搭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孙权为什么能够劝说成功?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劝说成功的?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抓住了教学的“牛鼻子”,也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体悟孙权与吕蒙的对话,进而理解语境与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断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更深处去探索。

接着,师追问:孙权为什么这么说?你听出了这句话的分量了吗?你们觉得孙权在这句话中隐含的对吕蒙的期待是什么?分析理由时不要脱离语境,还要结合自己掌握的有关历史资料来分析。

学生的回答既紧密结合文本又非常切合语境: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和蔼可亲、有所期待……孙权希望吕蒙成为有勇有谋的人,不是“治经”的博士。

孙权是言语的使用者和话语权的拥有者,作为吴国的最高统治者,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知道自己说话的分量,所以没有采取自上而下逼迫式的硬劝,而是采用了合适的态度和方法。而《智子疑邻》中老人就不明白人情世故,不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难免遭遇好心不得好报的结局。

学生辩论发言后,教师再提示:孙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己对吕蒙充满期待。孙权的期待是隐含在“当涂掌事”的背后的,孙权不仅仅是希望吕蒙成为一员猛将,而是希望其成为吴国的帅才。

语文教学要走进言语,需要把言语主体置于言语环境中做整体观照。这里的言语主体,包括作为主体的人,说话者的人生经历、情趣爱好、性格特征、学养积淀,说话时的情感态度等。言语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除了上下文外,主要因素还有:使用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包括言语现场的背景、相关的生活情境,以及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于文字外,得作者之神情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文中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吕蒙作为东吴的猛将,屡立战功,但因为读书少、学识浅陋而被诟病。而他的前任周瑜、鲁肃等都是儒将,稍长文韬略输武略。战争年代若安邦定国不仅需要勇力,更需要渊博的学识,相比而言,有勇无谋的吕蒙就难以受到待见了,“吴下阿蒙”,自然给同僚们留下一个粗鄙的印象。

孙权作为一代明君,不仅善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更善于培养人才。他自然希望这位胆略过人的爱将在学识修养上更上一层楼,以后可以担当大任,于是语重心长劝说吕蒙要读书。但吕蒙婉言谢绝,丝毫没有给君主面子。从这方面来看,吕蒙的为人直率也显得比较可爱,他不是唯唯诺诺,虚与委蛇,而是说出真实想法,宁愿多干活,也不愿意读书。大概是因为在很多武夫看来,读书比打仗还令人头疼。

孙权没有因为好意被拒而龙颜大怒,而是耐着性子循循善诱,并以身说法。相信此前也有很多人劝说过吕蒙读书,比如他的母亲、姐夫邓当、其他同僚等,肯定也是碰了钉子,从此也不愿多言。

师:孙权这样的意图,吕蒙能理解吗?

生:不理解。“蒙辞以军中多务”。

师:事情并不像预设的那样顺利,一开始孙权就遇到了软钉子。这除了吕蒙自身认识浅陋的问题,有没有孙权在劝学时的技巧问题?

生:有。“不可不学”有居高临下的命令语气,带有强制性。

师:即使是君王与臣子的对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要注意说话的技巧。

说话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言语背后包含着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在文章中,语言描写好了,往往让读者回味无穷,发掘出字里行间的精彩之处。语言描写不好,索然寡味,难以品评出韵味来。孙权知人知己,劝说就有把握。他知晓吕蒙的潜质,孺子可教,于是屈尊去劝说下属,希望对方有所作为。同时他也明白吕蒙的性情脾气,对第一次拒绝也有心理准备,于是继续循循善诱,态度诚恳,摆明利害关系,并且现身说法,通过对比让吕蒙认识到刚才的托词无效,再进一步结合自身感受讲了学习的益处,这样就有了较强的说服力,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于文字外,得作者之呼吸

语文教学,在许多情况下,学生不懂的并不是命题本身,而是不能推导出其内蕴和预设。本文虽然短小,但涉及语境逻辑、交际逻辑和语义逻辑为一体的综合逻辑知识,本课的设计从简要的语境逻辑知识引领学生进行赏析,将逻辑知识作为“教学性知识”引入,做到随文入课,让学生理解、会运用即可。

教师可以从逻辑的普通知识角度,引领学生体悟、研究语言交际中隐含的丰富内容。“劝”的前提一是深知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二是深知自己对吕蒙有很高的期望,三是对吕蒙有深刻的了解。劝学的预设是孙权希望吕蒙这位胆略过人的爱将在学识、修养、谋略上更上一层楼,以后可以担当大任。这样的语义隐含在“劝学”的命题之后,在这样的语境中,孙权的“劝学”显得意味深长(内蕴丰富)。孙权的话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循循善诱,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实现了自己的交际意图(让吕蒙读书学习,最终成为吴国的军事统帅)。

孙权的劝学,不仅仅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上级对下属的关心和爱护。吕蒙是可塑之才,浑金璞玉,尚待开发。孙权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不摆架子,低下身子去劝学,且言真意切,自然有难以抗拒的亲和力,使吕蒙有了根本的改变。

后面通过鲁肃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侧面写出吕蒙的惊人进步,从而证明了孙权“劝学”的效果。这时两人说话的语气就与之前不同。作为同僚,鲁肃虽是上级,但平易近人,吕蒙又是性情中人,两人说话自然就少了些拘谨生疏,多了些打趣率真。细细品味他俩的对话,鲁肃的惊讶不已,难以置信,掩饰不了敬佩之情;吕蒙的诙谐调侃,也掩盖不了自得之意。寥寥几句,人物的性情,彼此和谐的关系便跃然纸上。两人坦诚相对,没有客套,说的也都是肺腑之言,顿觉性情相投,乃至结拜而去。

不同的言语形式,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孙权作为最高领导,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采取正确的方式最终获得了成功。作为同僚,鲁肃则是毫不掩饰地由衷赞叹,与之坦诚相待,后来鲁肃的督军之位也传于吕蒙。

说话时注意言语对象,弄明白利害关系,尤其注意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公输》中墨子之所以能够劝说公输班和楚王,不仅是因为立场正义,善于设喻说明道理,他的身份和地位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墨家的巨子,在当时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威信,连楚王也礼让三分,何况公输班。曹刿虽然是一介平民,但作为当时的隐士,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他们在劝说对方时,首先要让对方有敬畏之情,有聆听自己意见的前提,没有这一点身份影响力,三次对话就难以进行下去。

为了达到言语表达最好的效果,要注意研究言语的方式,还要注意研究言语的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只有深入细致地体察言说的方式,和言说对象的身份、地位、语境,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读懂文本。

好文章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不同的写法亦各有千秋,语言描写是最重要的一种。研读人物的对话(言语),觉察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里面有无穷的奥妙,正所谓“一言一世界,一语一乾坤”。

于保东老师《孙权劝学》教学片段与评析

一、开门见山,进入语境

师直入式提问:读了《孙权劝学》这篇课文,你认为孙权劝学成功了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生:成功了,从鲁肃的话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以看出。成功的原因是吕蒙听了孙权的话,认真学习了。

师:同学们说的对!可是孙权为什么能够劝说成功,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劝说成功的,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DT)

1.体悟孙权与吕蒙的对话,进而理解语境与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

2.概括提炼处理语境与语言要素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则。

二、依据语境,推测语义

请同学们按照下列句子的要求,填上自己认为恰当的词语,并说说理由(或者说从这句话中可以推导出什么?)。PDT展示。

孙权__________对吕蒙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生: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和蔼可亲、有所期待……孙权希望吕蒙成为有勇有谋的人。不是治经的博士。

师追问:孙权为什么这么说?你听出了这句话的分量了吗?你们觉得孙权在这句话中隐含的对吕蒙的期待是什么?分析理由时不要脱离语境,还要结合自己掌握的有关历史资料来分析。

学生辩论发言。

师提示:孙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己对吕蒙充满期待。孙权的期待是隐含在“当涂掌事”的背后的,孙权不仅仅是希望吕蒙成为一员猛将,而是希望其成为吴国的帅才。

PDT展示:孙权的意图。

师:孙权这样的意图,吕蒙能理解吗?

生:不理解。“蒙辞以军中多务”。

师:事情并不像预设的那样顺利,一开始孙权也遇到了软钉子,吕蒙婉言谢绝,丝毫没有给君主面子。这除了吕蒙自身认识浅陋的问题,有没有孙权在劝学时的技巧问题?

生:有。“不可不学”有居高临下的命令语气,带有强制性。

三、研究交际,体悟内蕴

师:即使是君王与臣子的对话,为了达到(实现)自己的目的,也要注意说话的技巧。

再次研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师:我们来探究一下,孙权这样说隐含的意思是什么?或者说孙权期望吕蒙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思考讨论。

生:孙权不是要吕蒙成为治经的博士。只是要多读书,广泛涉猎,增长见识。你不如我忙,我都经常读书,读书有好处,所以你也要多读书。

师:同学们说的有道理,但你说的是孙权的直接意思,而不是隐含的目的。孙权隐含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来理解,也不能不分析孙权说这些话的预设。

师进一步引导。我们不妨对这个问题按照孙权的思路做一下细细的划分,同学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教师学生讨论分析。

师:孙权这样说,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生:接受了。吕蒙明白了孙权的话中话,深刻领会了领导的意图,所以他就欣然接受了。

师:孙权没有因为好意被拒而龙颜大怒,而是耐着性子循循善诱,并以身说法,大谈读书的好处,作为最高领导,话说到这个分上,吕蒙也就欣然接受了。

四、总结规律,比较认同

师:请同学们总结在交际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生总结:

生1:既要理解说话人的直接意思,也要理解说话人的话中话。

生2:要结合对话的具体环境来理解,才能真正明白说话人的意图。

生3:要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就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与方式。

师:但是,有的人在说话时,却忽略了同学们所说的,请同学们看这个例子,课下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的启示。

PPT展示: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鲁迅写了篇短文叫《立论》,讲了个精彩的小故事:一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有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另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评析】

《孙权劝学》文章短小,通过对话的内容和语气,可以看出言语对象的身份和态度,说话方式巧妙,传达出君臣之间、同僚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下属的严格要求,不是苛求,而是出于关爱和期待,对同僚的评价,不是虚与委蛇,而是本着坦诚和友好,言语者明白自己的身份,把握好与对方的关系,就自有一番妙处了。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捕捉人物极富表现力和穿透力的语言,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抓手,细细品读人物语言的声音、色调、意蕴、分量等,学生就会发现这种语言符号是一体两面的心理实体,不仅是外在的声音、色调,更映照出人物心中的真实世界。通过体会任务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引发思维张力,感悟言语的多重境界,从而深刻认识语言背后的生活底蕴与语言形式背后的艺术趣味,提高语言修养,受到人文教育,学到语用经验。

学习的三重境界 第5篇

学习的三重境界

据说人生有几重境界,一开始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再高一层境界时就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后来层次更深时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以前我也只是略微的了解,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因为我觉得那个离我很“远”,我不修道,而且人生还年轻,应该更积极的进取。但昨天我似乎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入了一个层次,发现他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答案。

完全理解“守、破、离”的意思,只是略微了解一些,也不算深,但当他说学佛之人在刚学佛时的三重境界时我豁然开朗:“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学佛十年,佛在眼前”,我忽然明白了一个人生的道理,其实任何事情在我们刚接触时都会很新鲜,感觉自己突然间明白了,但当我们慢慢的熟悉后,这时的了解其实也不深,但我们会觉得这个没什么新奇的,往往会忽略了他的存在,直到最后我们真正明白时,发现原来这就是人生的真理。

这让我联想到学习上,因为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大家悟出道理,我想我当时突然明白了某些道理,或者我不能完全的把他表达出来,今天就把我能表达的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比如说一个从来不学习的人突然在某天参加了某项培训,这时候发现:哇!这个东西太棒了,这时候就是“佛在眼前”,然后就加以应运,取得了非

常好的效果,心态上也会变得特别的积极进取,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这时候“有如神助”,发现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会不断的学习。

但他不断的学习之后会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的困惑,因为学的越多时,会慢慢觉得自己所知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时会感觉人生又出现一个瓶颈,没有办法突破,这时他会觉得参加培训或学习也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因此对学习及培训失望了,这时候就是“佛在天边”。有的人就在这时候放弃了这个“信仰”,人生失去了进取的希望,然后再按自己原来的方法做事,因而还是得到原来的结果。

有的人这时候并没有放弃学习的欲望,不断的找寻更好的学习方法,不断的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后发现,原来这些人生的道理或真理都是“互通”的,等你站在智慧的最顶峰看世界时,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这时候发现原来自己以前学的东西并没有错,只是自己还不会用,没有把他应用出来而已。这时候便又回到了“佛在眼前”的境界。

其实我们所有的人在人生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三重境界,不论你做什么事都是一样的,刚才我只是以学习为比方做了一个说明,相信在人生当中只要我们不断的去“悟”,就可以明白真正的道理,这时我们的智慧就会得到一个升华。

再重复学习同一内容时发现重复学习的重要,难怪孔子会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才明白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只要我们持续不断的重复做一件事情时,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会出现这样的三重境界,因此最怕的是我们在第二重境界时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就会失去追求的动力,放弃了就再也找不到“佛”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如果碰到瓶颈时并不是我们所学的东西有问题,而是我们还不够深入,这时候就是我们突破的时候,应该再进一步,相信你会得到你要的。

同时也让我想起我们网站上的会员,当他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这个网站的时候,感觉发现了宝藏,因此就非常的兴奋,就开始学习,并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时慢慢的他就很少来了,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有很多东西让他们觉得“培训和学习”好像也并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时候就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怀疑,因此就没有再学习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我想如果我不是一直从事这个行业的话,我可能也会发生和我刚才所说的人一样的情况,但因为我没有其它的选择,只能继续做这样一件事情,所以我还是不断的学习,才有今天的感悟及现在所从事的事业。

管理的三重境界 第6篇

我不大相信一考定终身的说法,虽然高考确实是人生的一次大考,但高考的不如意,并不意味着丧失未来,人生之路很长,只要清楚自己的需要,并努力争取,就能取得自己向往的成功。

作为一个普通的、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来讲,步入社会,只能独立奋斗、力争上游,在社会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靠自我的努力,来获得环境的改善。当我们有一定的基础时,需要适时丰富我们的生活内容,通过高质量的人生体验,来获得自我的完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造就命运。所以思想的丰富,行动的改善,最终体现为一种习惯的形成和性格的造就,进而形成一系列人生的体验。人生的体验,又可丰富我们的思想,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都有自己的命运循环系统,无论从哪一点入手,我们都是可以有所作为、有所改进的,所以我们的人生经历,无需怨天尤人。

刚步入社会,工作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渐渐的工作变成一种责任,当我们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活进一步改善,工作又变成了一种享受。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境界,我们吸取的给养是不一样的。正如这样一个说法:

三十岁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三十年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过三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获得。不变的是山,改变的是我们心境和眼界。

咱们做管理的,刚开始注重的是对员工行为的管理,着眼点在禁止员工做什么。随着我们对管理的逐步深入,我们明白,管理的目的,主要是达成我们的目标和改善我们的业绩,开始注重员工的激励和正面引导,着眼点在于员工取

得什么样的业绩。随着管理能力的更进一步,我们对员工的能力和认知有了很好的把握,给与员工充分的信任与授权,管理的着眼点变为战略目标的确立,管理基础的完善、团队业绩的提升、文化氛围的塑造。

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7篇

人生的三重境界

作者:池 莉

来源:《视野》2007年第23期

人生的三重境界,可以用这样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境界时,人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们不愿意轻易相信什么。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人生的第二重境界时,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人生到达第三重境界时,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走过作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8篇

一、会写——作文教学的第一重境界

对于刚写作的儿童来说,我们千万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我们首先对学生习作的定位应该是能将作文写通顺,换一种说法就是会写,这也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第一重境界。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该从何处着手,让学生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浸润经典书香。

阅读是作文之母。回望古往今来每一个文学作家的成才之路,无一不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之上的厚积薄发。我不太提倡学生读作文书,而是提倡让学生从小诵读各种经典,因为这些经典之作,不仅仅文辞优美,最关键的是它们的思想能“养”人之心灵。久而久之,学生的目光里、谈吐里、文字里都会散发着一种文学的气息,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我坚信:只有亲近文学,写作才能走进新天地。

2. 夯实写作根基。

小学阶段是学生作文习惯养成最关键的时期,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起步坚实,今后的迈步才能从容。那么在学生作文的起始阶段,我们该夯实的写作基本功是什么呢?一是把语句写通顺,让人读来舒畅。二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是作文中要杜绝错别字。如果做到以上三点,可以说学生写作的最基本的能力便具备了。

3. 传授写作技巧。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过:作文没有捷径可走,却有方法可循。因此,传授写作的基本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告诉学生:写作之前要进行精巧的构思;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写出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要确定好写作的重点,做到有详有略;写活动类的作文要注意点面结合;要学会使用一些四字词语、名言诗句等,增添文采;要学会使用打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语言生动形象;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如巴金先生所说的:“写作的唯一秘诀便是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情。”如冰心奶奶所说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一定要告诉学生言为心声,情动辞发,只有用真情,才能去打动读者。

二、乐写—作文教学的第二重境界

当学生走过“会写”的第一重境界之后,“乐写”便成了作文教学新的追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觉得无东西可写时,当学生的写作素材陈旧时,教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是否出了问题。如何让学生迈上“乐写”之路。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1. 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作文之父。我曾与学生开展“吹羽毛”“两人三足”“反口令”“辩论会”“包粽子”等活动,有了“生活这个作文之本”,学生的写作就成了一种自然的倾吐,成了一种快乐的事情。

2. 写作接力,提高能力。

日记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感受真实生活、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手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提高学生日记的质量,我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天每个小组的一个人进行小组日记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可以是班级或小组发生的事情,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可以记录天下大事……几学期下来,学生的小组日记的写作接力一天也没有间断,他们在快乐中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与互评互改的能力。

3. 师生比赛,激发热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次学生有写作文时,我都会与学生一起习作。我常常给学生讲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他们写作文的水平能够超过老师。在这样一种比赛的氛围之下,在竞争的时候,学生往往灵感四射。

三、“享”写——作文教学的第三重境界

几年下来,写作文不仅仅成为了学生的乐趣,更成为了他们心底深处的一种欲望,每当置写作文,学生会兴奋得手舞足蹈。渐渐地,作文教学步入让人享受的第三重境界。

1. 博客记录生活。

吴勇老师在《儿童写作论》中说:儿童写作,强调以“人”为“文”,将儿童的生活、实践、阅读、梦想、情趣等有机地糅合在写作课程资源之中,它注重以“文”化“人”,借助儿童的言语写作、言语交往、言语成长来推动儿童精神发展。为了开辟一个支撑学生精神成长的天地,我特地开通了班级博客,每当学生有自认为优秀的作文时,就直接在班级博客上发表。未发表的学生见到别的同学的文章发表了,也不甘示弱,纷纷投入到写作的热潮之中。学生在阅读博文之后,可以进行赏析、点评。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要评出班级博客之星,阅读(点评)之星等等。两年多,班级博客越来越红火,点击率也是节节攀升。写班级博客已成了一种享受,班级博客已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2. 创作连载小说。

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说:“才气是坚持写作的结果。”如果学生能够养成坚持写作的习惯,那么作文就变成了创作,被动就变成了主动,痛苦就变成了享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所以,自从进入六年级以来,每天中午30分钟,我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每天走进教室,在优美的钢琴曲中,学生的思绪轻舞飞扬,灵感流溢笔端。一学年来,全班学生人人都有一部小小说。其中有的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在字里行间,我已经感受到了他们创作的冲动,他们的灵性,他们的一颗童心。

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9篇

陶先生将“教书”解释为“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这话用来批评那些不肯思考什么是本职工作的教书匠,自然没有问题,其他人不必因此而焦虑。“教书”也并非一无是处。现代学校教育特别重视知识学习。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斯宾塞强调“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之后,科学知识成为学校课程的主体,人类的生活经历、思维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都以科学知识的面貌进入教材,成为“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这就给“教书”预留了存在空间,使其成为一种适宜的教学策略。

对于新教师来说,“教书”也是一重境界。在对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体系还不够熟悉的情况下,为了减少误教或过分教学的可能,新手教师一般应从“教书”做起。让学生用功阅读和记忆,至少可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手教师则能借此熟悉学科知识体系,积累教学经验,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熟悉了学科知识体系之后,教师一般不会满足于“教书”。在选择与组织学习内容的时候,会将注意力慢慢地转向学生。当注意的中心点不再是书本而是学生,教师就进入了第二重境界:“教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学生需要的知识。如果不走极端,到了这重境界,教师的主观性就会减弱,对书本知识的关注度也会降低,知识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

时下的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生”受到普遍推崇,于是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极端是旧有的问题。它过分为学生着想,认为凡是学生需要的都应该教给学生。无论是知识与技能,还是方法与态度,不管学生喜不喜欢,能不能记住、做好,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这是一种过度教育,累坏教师,也败坏了学生学习的胃口。

另一种极端新近多见,却未引起大家的警惕。教师过度谦卑,认为教什么完全取决于学生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凡是学生喜欢的就应当收入教材,可以走进课堂,凡是学生不喜欢的就应该将其驱逐出教材,绝不能进入课堂。这种教学近乎向学生献媚,把课程需求狭隘地理解为学生的当下需求和主观偏好;把教材当作学生的开心读物和教师的圣经;把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完全抛置一边,既误己,又害人。

能达到“教学生”的境界而不走极端,已经不易;再追求“教学生学”的第三重境,更为艰难。在这重境界中,教师既不能有“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自负,又不能刻意讨好学生。一则要做好教的工作,能抑制过度教育的冲动,找到有效的教学切入点,教学主线清晰,过程富于启发性,充分调动教育机智。一则要教学相长,在“教书”时温故知新,在“教学生”时不断受到学生的启发,进而拓宽自己的眼界,享受教学合一的愉悦。“教学生学”的困难在于,教师做单方面的努力还不行,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要相互激发和成全。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看,三者是递进关系,后一境界尤为难得。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三者常常并列或交替出现,需要“教书”则“教书”,需要“教学生”则“教学生”,“教学生学”也可以在这两重境界中实现。另外,第三重境界既难得,又未必时时需要。在崇尚科学知识的时代,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靠“教书”和“教学生”。“知识和技能”层面如此,“过程与方法”层面也是如此,乃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也不能太信赖“教学生学”,反倒是“教书”和“教学生”更加可靠,也更实在。

上一篇:套房租赁合同下一篇:检察业务考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