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 教学反思

2024-08-10

文化经典 教学反思(精选8篇)

文化经典 教学反思 第1篇

文化经典

教学反思

说到底,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主战场是在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有强烈的欲望,那么课堂效率就会提高。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能只是老师说了算,应该是学生说了算,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教师应该全面的把握教材,这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基础,而且在把握教材上,创设课堂氛围上,都应该是开放性的,千万不要把所学的定律、概念、结论告诉学生,如果这样学生就成了接受结论的容器,就缺少了主动性,而且也缺乏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同老师一道研究就成了空话,就成了形式主义。因为你——教师,在课上所有研讨的问题都有固定答案,有结论的,而且是不能更改的,不管学生发表什么看法,只要不合老师的胃口,不符合标准答案,就是不对的,就会遭到否定。这样就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让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而且很难扭转。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学生可以说“不”的。老师可以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不要求学生必须认同。

其次,尽信书等于无书。“书”本来就是前人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发现、总结所形成的。只要是人写的东西,就完全可能存在问题。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后人要养成批判思维的习惯,要敢于质疑,这是学习、研究过程中的一种可贵的品质,缺少了这一品质,人类文明就无法向前发展。我是最反对那种“这是权威” “这是天衣无缝”“这是无懈可击”„„如果你已经把所要学习研究的东西奉为神灵,那我们还研究什么,我们就只有照着去做就是了,何必再装腔作势问我们。学生 不愿回答问题,不愿意发表意见现象的出现,的确同我们老师不无关系。

第三,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研究学习的平台,允许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这种看法是极为荒谬的,你也得听下去,这就考验老师有没有一 种容纳百川的胸怀。只有允许学生说真话,畅所欲言,才能营造出一个可以尽情 讨论的气场,才有可能碰撞出火花。这才是一堂课的价值——这只是我的粗浅认识。

第四,我不希望,也不喜欢生硬的讲课,我总希望出现一种求知的欲望,求知的气场,那我要做到的是——利用悬念,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问题推给学生,老师低下头来,作为一个倾听者,认真的倾听、提问、质疑,逼迫学生深入的探究,热烈的讨论,严密的推理,清晰的表达。所以我要追求的是——把 “评书”的形式引入课堂,悬念叠生;把问题推给学生,自我觉解;把难题交给学生,共同碰撞出火花。

这就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其实,如果教师和同学真得走进课本,进入 课堂,那么上课就成为一种享受,不然,都是在受罪,又不得不受罪。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虽然是经典,但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更注重文言基础的传授。

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可以肯定:一是教得比较扎实,学生对一些基础的文言知识掌握得较好;二是《论语十则》只是《论语》这部大书的几页,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拓展学生对这部经典的认识;三是主要采用诵读的方式来教学,学生容易上手掌握,有助于增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不足的地方有教学内容有些面面俱到,学生对课文的翻译掌握得不好,没有在规定课时内按排学生背诵课文。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感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无奈,面对一些很好的文字,却不能用更加自由的方式来传达。在古代难懂的文字和现代充满活力的学生之间,我们的教师要怎样做,才能变成一座美丽坚固的桥梁?

《晋灵公不君》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不仅要求教师精备讲什么,更要求教师细备怎样讲才能最高效。要备怎样讲就要备学情,备学法,备学习目标,精心编制导学案。在上《晋灵公不君》校内达标课时,按照“一课二上三讨论”的步骤,一步步优化教学设计,摸清了学情,也提高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实际上高效课堂课前的二次备课,课后的及时巩固以及课上讲什么和怎样讲都同等重要。我想,忠于语文而又面对学生实际的课,就是好课。

文化经典 教学反思 第2篇

在理解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回到课文的主题,“永生的眼睛”指什么呢?杨泽琨说:因为是外公捐献了眼角膜,虽然他死了,但眼角膜还在,就好像他还没离开家人一样,还活着。在她回答的同时,高雨苏急着答到:这永生的眼睛指的就是永生的品质,学生总结的非常到位,让我非常感动。

在课的结尾我给孩子们读了这篇课文的没有编在课本里的结尾,小女孩在外公死后的第二周也不幸因车祸而死,妈妈把小女孩的角膜也捐了出去。读着结尾我留下了眼泪,几个女孩也留下了眼泪。此时,我与孩子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撞击。我想心灵的撞击之后,一定会有心灵感悟的升华。

流行文化影响下的经典文本教学 第3篇

一、流行文化影响下的经典文本的四种阅读方式

(一) 照搬式。

《诗经》《论语》《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的一些优秀片断经常会节选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在常规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课本去读经典, 学生缺少主动性, 照搬来自于教参的、编者的、老师的解释。学生往往缺少自己独特的看法, 主要以记住一些故事梗概、文学常识、名家见解为目的。如学生看《红楼梦》, 只看到进进出出的太太、小姐、丫鬟, 却不明白作者为什么如此钟情这些女子, 无法深刻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 体验式。

于丹教授说:“今天如何读孔子, 我的答案就是, 让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心去读我们心中的经典的意义。用心去读圣贤, 就是让自己找到一种感悟的方式。”这些是于丹读经典的心得体验。我们的学生在读经典的时候, 虽然无法像她那样用生命感悟经典, 赏析经典, 但是教师通过布置学生撰写一些读后感、随笔、日记等, 也能收获这种体验。令人遗憾的是, 有不少学生只把它当做一种作业, 疲于应付。

(三) 批判式。

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 其实就是提倡读经典的时候要质疑, 要思考。学生平常在阅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 总会站在当代社会的立场上, 联系自己的人生经验, “自己思考, 自己做主”。学生的这种批判的眼光、质疑的精神值得教师鼓励。但由于学生阅读经典的数量太少, 常常带有主观臆断, 甚至出现误解经典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如学生提出《包身工》一文中的包身工制度和包身工遭遇与现今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现象是一样的 (很明显, 这种见解有失偏颇, 因为包身工是旧社会剥削制度下的产物, 而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现象则是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违规现象) 。

(四) “恶搞”式。

恶搞文章拥有相当规模的读者群, 无论是《大话西游》, 还是《愚公移山》, 都曾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庄严凝重的史家经典、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句句凝练的诗词歌赋, 都有人偷天换日、移花接木, 弄得乌烟瘴气。如《孔雀东南飞》被歪解成焦母因为刘兰芝终日只知在家操持家务, 对官场的应酬一无所知, 无法带给焦仲卿飞黄腾达, 所以决定休掉刘兰芝, 让焦娶八面玲珑、风情万种的秦罗敷。尽管我们反对这种阅读方式, 但它毕竟代表了部分当代青年对待经典的态度, 不可忽略。

在流行文化风靡全球的文化语境中, 无论是“照搬式”、“体验式”、“批判式”还是“恶搞式”都存在不足。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 将会导致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迷失, 文学素养的降低。语文教师应直面流行文化的影响, 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 以流行文化为切入点, 实现经典与流行的衔接。

二、流行文化影响下的经典文本教学

教师们总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亲近经典, 但是经典文本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 它的威压感使得很多学生“高山仰止”, 望而却步, 导致经典文本教学很难见成效。但是我们不妨转换思维, 将流行文化引入经典文本, 以实现经典文本与流行文化的对接。从功能和效用的角度看, 流行文化内容时尚, 形式活泼, 有强烈的煽动性, 容易为青少年学生所接受。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流行文化的热情, 在严格筛选与过滤的基础上, 以流行文化为切入点, 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关注经典文本。

(一) 以流行歌曲引导学生关注经典文本。

学生熟悉流行歌曲, 喜闻乐道, 张口就可以哼出好几首歌。但中学生自觉地在流行歌曲中学习语文的现象很少见, 大多借流行歌曲发泄内心的情绪。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偏爱, 以流行音乐引导学生关注经典。如以《在水一方》《春花秋月何时了》《怒发冲冠》等流行歌曲来导入古典诗词《蒹葭》《虞美人》《满江红》的解读, 并通过两者的对比, 加深学生对诗词的了解。又如教余光中《乡愁》, 可以让学生为此诗赋曲, 改编成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并演唱, 在与心灵的共鸣中体会浓郁的乡思之情。

(二) 以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经典文本。

一些文学经典往往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由于影视作品具有直观性, 其生动曲折的情节很容易吸引学生, 激发他们的兴趣。恰当利用影视改编的视觉资源能将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赏析曹禺的《雷雨》可以结合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探讨两者在故事结构和人物设置等方面的异同, 这样即降低了影视作品的负面影响, 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又如, 可将热门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作为敲门砖, 组织学生走进经典文本, 开展阅读经典文本活动。如把流行文化纳入课堂教学中,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避免学生表层肤浅地解读作品, 从而真正亲近经典文本。

(三) 运用武侠小说、动漫故

事等流行文本引导学生关注经典文本。一提起金庸的武侠小说、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动漫故事《樱兰高校男公关部》等, 不少学生如数家珍。在教学中, 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通过比较等手段巧妙地将经典文本与流行文化相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文教师既是文化传播者又是文化守门人。语文教师应该放宽文化视野, 接纳流行文化, 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流行文化,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自觉将流行文化与经典文本相结合, 感受经典的魅力, 真正实现经典与流行的衔接。

参考文献

①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教育研究与实验》。

②陆玉林《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魅力》, 《中国青年研究》。

文化经典 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消费文化;红色经典改编;商业化现象;反思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82-0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期,一批改编或重拍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不断掀起红色文化的浪潮风靡全国。红色经典是当代最具中国特色的革命话语,既有鲜明的民族化、大众化、革命化的特征,又饱含着百年中国革命历史所凝聚与建构的民族精神,传承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主题,其经典价值弥足珍贵。但近年来,受到经济全球化冲击,消费主义的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和影视媒体,红色经典已不仅是民族精神象征的文化载体,也成为了一种文化消费品,一种通过市场运作可产生丰厚利润、高额利益的文化商品,因此,对红色经典改编过程所产生的“无节制改编”、“过度炒作”的商业化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具有现实意义。

一、红色经典的诠释与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承

一般认为,红色经典是指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题材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作品,即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约定俗成的、群众公认的、岁月久远的、影响最大的、描写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经典作品”[1]。在“红色的年代”,一批以讴歌中国共产党、讴歌社会主义建设,弘扬崇高的理想信念,赋有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的文学作品,承载了20世纪中国革命与建设、战争与和平的历史铭刻,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红色经典不仅是历史叙事和人物叙事,更蕴含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和岁月洗礼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民族信念和民族品质,具有大众化、民族化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在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时期,红色经典的人物和故事依存于文学、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样式,鲜活地演绎和诠释了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和经典品质,发挥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当年,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红色经典影视中最具影响力的,如《红旗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南征北战》、《平原枪声》、《董存瑞》、《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日》、《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等,这些作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为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民族精神,在忠实原著、尊重历史的原则下进行艺术再创作,实事求是地再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血与火的生活,反映了中华儿女在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革命斗争中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不仅探索出一条通向文学大众化的路线,取得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政治教育的效应,而且将中国近现代革命中所承载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牢牢地铭刻在一代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年轻一代更加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生活。

红色经典代表着一个时代,诠释了一种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红色经典承载的精神和价值是永恒的,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历史的传承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在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丰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更具现实意义:首先,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中,继承红色经典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价值,有利于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融入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并转化为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其次,红色经典对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流文化,发展民族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构筑抵御西方反社会主义思潮侵蚀的精神文化防线有积极作用。再次,红色经典改编不仅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证明了只有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坚实的道德基础。

当前,伴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浪潮浩浩荡荡,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文化思潮与世界潮流接轨。在一定的意义上,全球化本质上是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与渗透,当代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面临着挑战,曾经风靡红色年代、影响了几代人的红色经典,遭遇了西方消费文化思潮的席卷,其原本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逐渐被利益驱动的消费主义吞噬。但是,红色经典毕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英雄传奇,革命与战争、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的红色题材,仍然具有凝聚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功能作用,为讴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创作源泉,于是,在大众消费文化需求的牵引下,对红色经典内涵的诠释赋予了市场经济内涵和消费文化形态,红色经典作品已不仅具有精神文化价值,更具有商业化、商品化的市场价值,成为通过商业运作可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消费文化商品,这样,红色经典就从神坛上走向通俗化、大众化和商业化的消费文化市场。所谓“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2]65。“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2]123。因此,消费社会视域下,商品化、利润化成为红色经典的一种生存方式,满足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娱乐性、效益性和时尚性方面的需要,成为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一个必然趋势。诚然,将大众化和通俗化,与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结合,使得“红色经典对现代理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转换、改造和普及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这对于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地解决民族化、本土化问题仍具深意”[3]。例如,近年来的一批具有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红色经典“大片”:《巍巍昆仑》、《百色起义》、《开国大典》、《大决战——平津战役》、《鸦片战争》、《建党伟业》等,在创作上取得了历史与艺术的高度统一,既体现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时代人物叙事的艺术魅力,又弘扬了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电视和网络成为普通大众的文化消费工具,对多样化、通俗化的文化消费品的需求更为迫切,主旋律主导的文化市场和革命历史记忆的情结,使红色经典电视剧的改编再次引领风骚,成为了消费指数较高的流行文化产品。尤其是将现代高科技运用于历史叙事的红色经典改编,更提升了梦幻艺术和时尚审美的效果,达到了现代化叙事艺术的新境界。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日》、《红岩》、《延安颂》、《铁道游击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和《亮剑》等,这些红色经典的再次改编热播,其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对当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意义弥足珍贵。

二、对“无节制改编”与“过度商业炒作”现象的反思

1.无节制地改编,搞乱人的历史观

众所周知,红色经典是20世纪“救中国、发展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艺术结合的文化产物,其真实地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精神风貌,发挥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具有中国先进文化的经典品格,更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所谓“史以载道”,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读史、知史、明史、用史”的民族传统,梁启超说过:历史是“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红色经典虽然不是历史学或历史教科书,但始终来源于中国革命历史,改编与再创作都不能背离历史而成为抽象艺术产品,或是单纯的消费商品。时下消费主义思潮波及历史题材的红色经典,一些人对红色革命历史和民族英雄缺乏敬畏之情,在市场收视率与商业利润意识的驱动下,对红色经典原著毫无节制地进行改编、杜撰与虚构,甚至逾越了关于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改编应该坚持的严肃态度和实事求是原则的底线;如对抗日战争历史题材改编的电视剧《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八路军、武工队与日本侵略者激烈战斗的场面,大量使用现代化武器装备制造出枪林弹雨场面,给人以身处现代化战争的视觉冲击,一些所谓“抗日神剧”更是莫名其妙、神乎其神,炮制者无节制地编造历史情节,搞乱人们的历史观;在《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中,一贯以来被群众公认的、历史上影响重大的英雄人物,由于要迎合时下一些“无厘头”、“猎奇者”的癖好,被无节制地改编和歪曲,将英雄人物鄙俗化,根本背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提出“史有生命”的思想,认为历史的生命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生命体现,“生生不息”的历史生命,“而有生命的历史(即民族历史精神)则能由过去穿透现在直达将来”[4],红色经典的生命力正是来源于“生生不息”的百年中国革命与建设、战争与和平凝聚成的民族精神,这是影响和推动社会前进的伟大力量,我们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无数的革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伟大民族精神;一条红色的历史脉搏将祖国的昨天与今天相连,历史精神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蕴意:即爱党、爱国、奉献和创新,这是现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心声,也是当代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只有尊重历史,红色经典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才无愧于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经典代表。与消费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消费文化商品,其价值本身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愉悦和心理快感,避免不了市场化、大众化和世俗化,但是,红色经典不是单纯的消费文化商品,更是“我们国家、民族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的共识,英雄人物体现出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5]。因此,红色经典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象征,决不能等同于娱乐商品。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最敬仰和最尊重的民族英雄,最值得珍惜和守护的历史记忆,这对于建构当代人的历史认知与历史伦理影响重大,对于红色经典影视的改编必须是有原则、有节制,历史事实的正义性和伦理性原则是毋庸置疑的。

2.过度的商业炒作,误导人的价值观

消费文化是物质消费文化和精神消费文化的总和,受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习惯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红色经典本质上不是物化消费品,而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精神文化产品,其特殊意义在于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符合中国国情的意识形态性,承载着当代中国社会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正如文学评论家曾镇南先生指出:“‘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经典是指投注在艺术创作中的深厚功底,对丰富广阔的现实生活真实、深刻的体验和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受到西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商业炒作主导了文化消费市场,红色影视作品的改编与炒作如影随形,以博取收视率和追求商业利润为价值取向,消费者不自觉地被商业炒作者的消费意识和价值观念所操控,以至于销蚀了红色年代历经磨砺所铸成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价值,陷入消费主义的迷失。

基于消费社会的消费文化的需要,红色经典改编成影视剧的目的,以追求文化消费市场的高收视、高回报、高效益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以大众的接受度、认同度为前提,必须以根本满足消费大众的愉悦精神、启迪心智和陶冶情操的需要作为社会尺度。近年来,大多数红色经典作品的改编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将典型历史题材、英雄的传奇性和生活人性化有机融合,达到大众化、商业化和红色化的效果,弘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恰同学少年》、《我的团长我的团》、《历史的天空》,还有属于红色经典当代延续的《狼毒花》,《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等,获得社会轰动效应。

不过,当制片商将红色经典当作单纯的消费商品时,红色经典的价值就是市场、利润、商品、效益的总和。一些文化商人常常以商业目的、商业手段改编影视剧和制造卖点来炒作,以“躲避崇高”走向世俗的名义“过度炒作”为改编原著开路,解构了原有作品的精神价值和道德伦理,使红色经典“没有了原著的核心精神,没有理解原著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本质……使电视剧与原著的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相距甚远”[6]。例如,《苦菜花》、《芦荡火种》等改编和推销,借助以大众传媒将媚俗、庸俗作为卖点大肆炒作,不顾误导大众、歪曲原著的后果,贬损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献出生命的英雄,消解了红色经典蕴含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污染大众文化消费市场。

由于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极大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牵引着消费文化市场的运行和发展。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必须坚守和弘扬的,而红色经典内蕴的20世纪“救中国、发展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流贯着生生不息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民族精神,是不应该、不允许被商品化的,经典的改编者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历史意识,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去塑造人物、重叙历史,在文化消费、市场规律和文化建设之间找到合理的支撑点。

事实上,红色经典不仅是中国当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所洋溢的对信念的坚守,以及英雄气慨、爱国情怀、集体主义意识和勇于献身精神等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以社会或时代变迁而彻底改变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市场化、商业化的消费社会语境下,发挥红色经典的思想引领和历史教育的教育价值,既是对中国优良的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又是对文学价值的激活与创新,是对当代青年人的精神文化匮乏、经典缺失的一种珍贵补偿,同时,对提高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无疑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消费社会的大众消费文化转型,红色经典历史题材改编与现代题材的影视创作,将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现实的挑战,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保持中国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先进性,需要文化产业和大众群体,理性和自觉地应对多元价值观、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信念决不动摇。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D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com..[2004-05-31].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3]崔荣.重话20世纪“红色经典”[J].小说评论,2003,(2).

[4]陈勇.略论钱穆的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J].史学理论研究,1994,(2).

[5]吴晗.谈历史剧[N].文汇报,1960-12-25.

[6]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D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4-04-09].

经典教学反思 第5篇

而老师为了及时完成教学任务,不浪费时间,一共只发了四张纸,让大家分组创编。创编结果如下:春天我们去赏花,夏天游泳多快乐,秋天粮食大丰收,冬天我们打雪仗。学生创编的歌词,成人味十足,缺乏个性化。没有真正地表达出自己对四季的真情。

透析:主要原因是没有为学生创设创编的空间,留足创编的时间,激发出学生创编的情趣。正因为学生缺乏创作时空,教师仅仅是把它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从而造成了“昙花一现”,“蜻蜓点水”的现象。

经典诵读教学反思 第6篇

(2012——20123年第二学期)

在学校“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的办学理念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国学经典发扬光大。学校安排四年级经典诵读是宋词。我把“读”放在首位,通过诵读、吟咏可以来欣赏、理解和诗词;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可以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和艺术鉴赏力。诵读经典宋词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和传承国粹的一种风尚,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因此,我们不能漠视经典诗词的诵读。“读、赏、创、书、用”,读是第一位,赏是第二位,唯有读得到位,才能使学生赏出意境和风格。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宋词学习的趣。上课伊始,我就通过激情的导语、优美的课件和古筝乐曲,创设出一种古典的诗情画意,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

2.感悟品味,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语言习惯直觉体验,整体接受,综合感受。在古宋词诵读活动中,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不可能去寻求精确的诠释,也无须过多地从词语推敲上下功夫,而更应当更多地让孩子口诵心惟,并从中去获得心领神会。事实上,古人读书向来不重分析而重感悟,主张在积累中体悟做人和为文的道理。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四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诗词,并且已经学会运用一定的方法自学宋词。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宋词的时候,要体现自学为主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词,品读品情,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3.提炼生活,丰富想象,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障。

运用电教媒体,展现出宋词中所描写的景象,通过诵读、想象,感受词中所描绘的各种美好意象,体会词中如诗、如画、如歌的意境是教学重点之一。

4.是要有规范的语言基本功,要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节奏鲜明,要能够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朗诵是一种语言再创造,要求有美感,使整个朗诵犹如一首优美的乐章,总之,语速,重音,停顿,语调都是朗诵所必须的准备,如选择作品,把握作品内容,朗诵要对作品的中心思想有理解。对学生的诵、读应要求不同,分出层次。要在朗(熟)读的基础上再朗诵,对于学生来说,朗读,熟读,包括背诵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诵读,应作为学习古诗词的重要环节,抓落实。

经典诵读教学反思 第7篇

头屯河农场学校

陈倩

为传播国学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校开展了实施了“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经典诵读活动。各年级老师结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精选喜欢的经典诗文,如《三字经》、《论语》等,以晨诵、午读、暮省的形式组织学生诵读学习经典,引领学生体味国学经典文化。本人也积极参与到了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当中,既有收获,也有困惑,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一、想法设法培养积累经典的兴趣。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与运用,让学生明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记得旧句子,也能变成新文章”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学会博览群书,做到博闻强记。为了让学生对诵读积累经典产生兴趣。我便努力“武装自己”,在课堂上适时引经据典,兴致或场景所致,还会吟诗诵词,让学生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也对老师的“见多识广”刮目相看,激发其在心里涌动起强烈的积累欲望。

二、诵读与理解结合,让学生接受国学。

对这类经典,我们需要让孩子们读,更需要让孩子们思考,还需要让孩子们感悟。通过大量诵读与讲解,学生可以深切的感触到国学的魅力,为进一步学好它做准备。在这方面要注意现代与古代的区别,做到古今一体,讲解的内容通俗易懂。在这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也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讲述一些有关的典故,以此提高大家对国学的认同感。

三、诵读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

1、古诗词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经典,也是语言之精髓积淀,因此很多古诗其背景深远、意境悠远。因此很多学生对有些诗词的诵读积累也是“囫囵吞枣“式的。而我认为老师向学生交代清创作背景和诗的大意,学生在理解中去背诵古诗效果会更好。

2、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副绝妙的图画,画中有人、有物,关键是看其侧重描写的重点是什么,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篇篇精妙绝伦的文章,要想解读其内涵。只有把图文并茂、再加合理大胆想象才能引领我们行走在美丽如画的诗文之中。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时,常让学生据诗的内容并利用书中插图,想象画面,指导背诵。

四、积极地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我在引领学生诵读积累经典诗文后,还对学生的积累情况、学生成果进行及时总结评价,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价中认识自我的不足,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让学生找到诵读积累经典所带来的乐趣,找到成功的喜悦。

文化经典 教学反思 第8篇

中华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史哲知识, 其精华部分更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操的集中反映。通过诵读、理解经典作品, 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自然观念、政治理想、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怎样继承这份文化遗产, 中国人在历代的传统教育中积累了很多有效的方法, 吟诵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吟诵这件事情是贯彻落实习“关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吟诵是当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们不仅要及时抢救发掘、整理研究传统吟诵, 同时也要在社会和学校中积极推广普及。推广吟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复古, 而是要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 培养孩子的爱国之心、浩然正气。

一、什么是吟诵

吟诵, 是介于念读与歌唱之间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种口头表现方式, 是吟诵者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所感悟的诗文内容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我国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的特有的传统方式, 是作者创作、推敲诗文的重要手段, 也是读者学习、欣赏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它既遵循语言的特点, 又根据个人的理解, 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 把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 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声调表现出来, 突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思想情感, 比普通朗诵要深入、充分得多, 是一种细读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 是文学、音乐、语言的综合体, 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中小学校推广吟诵的目的

(一) 吟诵是引导学生读中华经典的重要手段

推广吟诵, 表面上看是学习诗词文赋, 或者说是在“唱”诗词文赋, 但在“唱”的同时, 就把那些经典的“歌词”记在了脑海深处。通过这种读书方法读了、背了 (就像唱歌一样唱出来了) 我国五千年积累的经典之作,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就是我在校园中践行吟诵的初衷。

(二) 吟诵有助于记忆

通过“吟”“唱”的形式记住那些“具有种子能量”的“歌词”, 当然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南怀瑾先生也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心得:“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 会背来的……不要讲理由, 老师说读啊, 我们就开始吟唱了……这样读书有一个好处, 心里会记住, 一辈子都忘不了。”注意, 南先生所说的这句话, 有“读”“背”“吟唱”, 其实就是以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吟诵”, 吟诵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唱, 所以说是“唱”着把书读了, 背了。他还说, 现在小学读过的, 中学忘记了;中学读过了, 大学忘记了;大学读过了, 出国留学时, 统统忘记了……我们小时候, 读书是读到肠子里去, 肠子里去的, 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些都告诉我们, 通过吟诵的方法读书, 有助于记忆, 因为, 唱的比念的记得牢。我自己也是一个受益者, 自从学习了吟诵, 记住了很多以前不熟悉的经典诗篇。

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言, 必须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三) 吟诵是进德修身的重要方法

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开幕式重要讲话中还提到:吟诵, 让心理喧嚣和社会浮躁静下来。我们用它来构筑中国人的精神高度, 提升中国人的灵魂。

在吟诵里面, 无处不渗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让学生吟诵经典的传世佳作, 就是为了补上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 使学生在吟诵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只有通过学习吟诵才能体会古代诗词文赋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蕴。“读书的目的是育人, 不是背诵、也不是理解, 而是体会圣人。”

三、吟诵教学实践

(一) 实践学校的选择

叶嘉莹曾说:想要真正重振中国吟诵之传统, 私意以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付诸实践, 也就是从童幼年开始就以吟唱的方式诱导孩子们养成吟诵的爱好和习惯。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中 (小) 学是丽水学院合作学校, 又是丽水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双方联系紧密。所以就选了这所学校作为实践点。并且本人在2014 年9 月提交了2 份两校合作研究课题:一是“经典进课堂”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二是回到母语习得的原点:“诵读经典”在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中 (小) 学的实践研究, 并亲自参与授课实践。

(二) 实践班级及课程安排

一年级安排的是111班, 二年级安排的是211班, 每个班每周上课两次。上课时间安排在一个早自修和一节思修课。111班学生共44人, 学生都是刚入学儿童, 认字数几乎为零。选这个班级是因为其班主任魏炜老师是该校“经典诵读社”的指导老师, 对经典存有温情和敬意。211班学生共61人, 学生在校学习已经一年, 懂得学校常规, 识字数大约500个。

一、二年级各安排一个班, 目的就是比较在学经典之前, 学生的识字数对其记读文本的影响。

(三) 吟诵文本的选择

1.传统蒙学教程介绍

传统启蒙教材, 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传统蒙学教育最值得赞美的, 就是把做人的道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善意美感播种到人心里去, 求其日后发芽。这个播种过程的关键, 决定其日后能否发芽的正是“吟诵”。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 《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 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

《百家姓》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的精神, 让孩子既记得自己的祖先, 又胸怀天下。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启蒙教材。它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勾勒出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 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义, 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2.一学期吟诵过的文本

教材选择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素读本 (一) 》, 一本书就包含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5 本传统蒙学教材, 并且所有汉字全部大字注音。顺便提一下, 现在中华书局又出版了《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1~12 册, 内含光碟, 文本内容全部有声音录音, 有吟诵、也有念诵, 更适合作为小学生学习中华经典的教材。

吟诵教学实践一学期来, 蒙学方面111 班主要学习 《三字经》, 共1068 字。211 班主要学习《弟子规》, 共1080 字。

除蒙学教材外, 我们还吟诵了《诗经》《千家诗》《声律启蒙》现代诗及国外著名诗篇。

《诗经》:《木瓜》《螽斯》《鹿鸣》等。

《千家诗》:《枫桥夜泊》《清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浦歌》等。

《声律启蒙》:《一冬韵》《二东韵》等。

古诗:《敕勒歌》《登金陵凤凰台》《望岳》等。

现代诗: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席慕容的《出塞曲》、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等。

国外诗篇:俄国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美国狄金森的《神奇的书》和《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等

以上所列是一、二年级学生在一学期中用每周70分钟时间所掌握的内容。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超乎预料, 比想象得要好。这也给以后的教学增添了信心和勇气。每次上课以蒙学教材为主、穿插不同文本, 这样多种文本的混搭, 加上教师的调动力, 孩子们就会在“读本超市”中饶有兴趣地读呀、背呀、说呀、思辨呀, 特别适合记忆、背诵的心理。

(四) 吟诵教学方式

1.教师示范, 激发兴趣

吟诵是一种读书方法, 千百年口口相传。如今《吟诵式》微, 每一个留下来的调子都是那么不容易, 所以先要洗耳恭听教师的示范。我们刚开始学吟诵时, 孩子觉得很好笑, 怎么是以这样“唱”的方式读诗呢?

2.带领学生吟诵, 掌握技巧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吟诵原文, 让充满律动的读书声滋润孩子稚嫩的心灵。吟诵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教学时内容不可太深。只让学生开口吟就是, 理论的内容可以往后延。

3.学生自主吟诵, 巩固提高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通过多次反复吟诵, 既能把吟诵调熟记于心, 更重要的是把经典记在了脑子里。学多了以后, 孩子们觉得吟诵很好听。在熟练的基础上, 达到声我两忘的境界, 自然会发现声音和经典内容意境的相符之处。吟诵的规则也在循序渐进中慢慢渗透, 一开始孩子是不知道吟诵规则的, 但慢慢就会知道平仄、知道入声字、知道平长仄短的规则等。

(五) 教学实际成效

1.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加

例如111 班刚入学的儿童, 在学《三字经》之前, 识字量几乎为零。学完《三字经》, 识字量达到一千多, 即便有些不熟悉, 但比没有学《三字经》的同学识字量明显增加。

2.学生学习中华经典兴趣提高

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 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我自己本人受惠于陈琴老师的引领, 同时, 也很乐意带领孩子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每每听到学生甜甜地称呼我“三字经老师”, 或送我一个发箍, 或分我一份糖果时, 我就知道他们喜欢上《三字经》的课。有些学生带来父母买的《千家诗》读本, 自己选读没有教的内容。还有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个读起了《百家姓》, 并且兴趣浓厚、兴致盎然。看到这些, 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3.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了学习效率

吟诵是古人读诗词文的一种读书方法, 现代人感觉像是在“唱歌”。“唱”当然比“念”记得牢。比如《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共103 字, 通过吟诵学习, 一节课时间学生不仅认识了文本中的汉字, 还能背诵全文, 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平常吟诵教学一节课学习100 字左右的文本, 日积月累, 记住多了, 经典名句常常会脱口而出。

4.学习经典作品, 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习惯

用诗一样的语言跟孩子交流, 是每一个老师发展的目标。学习了《弟子规》或《三字经》后, 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对照所学, 发现自己的不当之处。很多孩子走楼梯或拐弯时, 可能会碰撞, 《弟子规》告诉我们“宽转弯, 勿触棱”;有些孩子字写得不端正, 《弟子规》告诉我们“字不敬, 心先病”;孩子们拉窗帘时用力过猛, 《弟子规》又告诫我们“缓揭帘, 勿有声”。古人的蒙学读本既可以当做识字本, 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孩子礼仪规范、人情世故等常识性的知识。培养具有君子和淑女气质的学生是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

5.学习经典作品, 营造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学习经典, 一定伴有历史故事、民俗传说等。我就根据孩子的状况、节气时令、文本内容等, 讲解一些历史故事, 让文字、训诫、忠告、历史、民俗和孩子的生活直接连接在一起, 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6.对改进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启发

吟诵教学实践一年多来, 孩子们无穷的模仿能力、创造力和记忆力都展示出来了!他们心中的宝藏, 被吟诵开启了!他们心中的那盏灯, 被吟诵点燃了!孩子们对吟诵的反应证明, 吟诵是用声音在描绘着那诗词中一幅幅动人的图画, 古人的诗词忽然变得不再古老, 诗情画意的生活好像随着吟诵又回到了现实!课间休息时间, 学生也常常哼着刚学的吟诵调。

四、吟诵实践反思及建议

吟诵是中国式的读书法, 是华夏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重要手段, 教与学都可以在非常快乐的方式下进行,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千年来, 中国大量的典籍都是通过中国式的读书法———吟诵装进了学生的肚子里, 被吸收消化才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才。现在能留存下来的文字典籍, 大多束之高阁, 无人问津。口传心授的部分大多已被西学的巨浪冲走了。在经济开发区第一中 (小) 学实践期间, 该校有老师来听我的吟诵课, 老师们感叹:吟诵经典是有益处, 但从没有接触过, 不知道怎么教啊。自1902 年蔡元培宣布“废除读经”已百年, 可以说四五代的人没有经典吟诵学习的经历。现在的老师自是很难拿起, 既不知道教什么, 也不知道从何而教, 我们如何传承呢?就我本人接触吟诵2 年多来, 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吟诵, 听讲座、观视频、反复聆听吟诵音频、亲临吟诵专家课堂、接触中华吟诵学会会员等, 在如何传承这份遗产上提一点建议:

1.丽水市教育局是否可以邀请中华吟诵学会仁人到丽水作讲座。

2.丽水市教育局是否可以邀请中华吟诵学会仁人培训全区中小学老师。

3.老师自己可以通过网络、光盘、录像等各种方式学习吟诵。

这只是开始, 我们一起来吧, 做一些有益于传播国学、传播经典的事情, 看一看孩子们的眼神, 看一看孩子们那开心的笑脸, 我们可以这样的亲近我们的母语, 让那些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吧!

参考文献

[1]南环瑾.南怀瑾讲演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叶圣陶, 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前言[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3]陈向春.吟诵与诗教[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61, 67.

[4]叶嘉莹.我爱吟诵·序言[M].南宁:接力出版社, 2012.

上一篇:车辆日常检查维护基本知识下一篇:过程管理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