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民风民俗

2024-07-06

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精选8篇)

传统文化民风民俗 第1篇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俗中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先人倡导的“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它更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文化的定义是杂而多端,但我想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思想。一个是价值取向,一个是思维方式,让我们了解谈中国传统文化,一定是要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这样一个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来展开。而中国的文化,都表现在这两层面中。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文化表现形式。比如2008年奥运会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展示,光辉灿烂,我们看到了造纸,我们看到了活字印刷,我们看到了火药所制的烟火,还有罗盘,我们号称中国四大发明。还有长城、还有都江堰、兵马俑,所有这些都是表现下的器物文明。我们是中华民族,我们中国有这样一种文明无疑不让我们很值得骄傲和自豪。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过年的时间一般为1月底或者2月初,大部分情况是春季的开始,于是过年也慢慢的改名为春节。在农村,常常有过大年和过小年的习惯,小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送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等到除夕之夜,再把灶王请回家,就是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这个习俗在城市居住的人们很少见到,我也没有见过,查了一些资料才看到这样的内容,但是在农村,这样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从未改变。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在这段时间,人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去串门,去和亲戚朋友联络感情。一般认为,正月十五过后整个年才算是过完了。

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尽管现在大家不会熬夜守岁,但是那晚必会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会在一起度过整个晚上。

数以万计的人涌上街头,大街上是人看人人挤人,走在街上的人们真的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吗?人们不会有失落的感觉吧,只是借一个节日之名放纵一次,狂欢一次。各家各户在春节的表现、行为,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民族习俗依然存在。

婚嫁,是结婚嫁娶的意思,由最初的乱婚无度进化到今天的一夫一妇制,反应人类生存文化的巨大进步。传统婚姻礼仪从周朝开始形成完整的“六礼”。这“六礼”是:纳采、问名、纳征、请期、亲迎。古代人们成亲,都要先问对方的生辰日期,要看彼此是否合适,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生辰八字”,然而这点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今日,虽然没有这么一说,但是年轻的人们可能会相信星座,年老的人们会相信属相,这些都是为了看两人是否合适成为一对,方法虽变了,然而意义一样。中国成亲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使得现在两个人即使是自由恋爱也会找一个人充当媒人,以此来图个吉利。男方家会给女方家送彩礼,所以中国传统婚姻被称之“买卖婚姻”。但这个习俗还流传至今,人们渐渐习惯,至于“买卖婚姻”这个名字却很难再听到。对于结婚所穿的衣服,有所改变,以前人们穿红色的嫁衣,现在被西式婚纱的取代,但婚纱只是那么一小段时间的衣服,婚礼仪式结束后,新娘会换上红色的旗袍,还是延续了古时候的习俗,喜庆。

尽管穿着婚纱,但是仪式等还是按照中国的风俗来进行,中国的节日还有很多,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元旦等等,我们的文化是儒家文化,我们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通过对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增加了我们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流传千年的遗产,是不老的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宝库,作为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去弘扬民族文化,为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在期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故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积极发扬地方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民风民俗 第2篇

★川中大乐 民间大型打击乐。原名“蓬莱大乐”。流行于遂宁市及边沿地带。相传,此乐由我国周朝时宫庭乐师发明,流传到唐代开元年间,唐明皇听到此乐高昂悦耳,演奏队型壮观,气势磅礴,特命为“大乐”,专供皇帝登基和帝王出巡时使用。明末,有一青年乐师因战乱出宫,后到中江定居,用他的技艺建起了一支乐队,于是世代相袭,光绪年间传入蓬溪。20世纪初,四川的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诸县十分兴盛。川中大乐由两组组成:主乐组有脚盆鼓、大钹、大马锣、饶钵、钗子、苏钵、苏钗、铛铛、铙铙等。辅乐组演奏时,两组乐队重迭交替,阵容庞大,场面壮观,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牵藤藤”等十多种。原蓬莱大乐的节奏欢快,气势热烈喜庆,融北方锣鼓阳刚之气和四川民间打击乐柔媚秀丽风格于一体,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地方文化特色。后经蓬溪县文体局组织专人发掘整理,依据传统模式,结合巴蜀文化特点将“蓬溪大乐”更名为“川中大乐”,重新制作乐器,创制新曲牌“五洲庆瑞”,改进乐器组合,调整鼓乐队形,使得“川中大乐”演奏时场面更加恢宏,节奏更加激越,高潮迭出,豪气勃发。人们盛赞“川中大乐”为四川的“威风锣鼓”。

★杂技 中国遂宁杂技团成立于1974年,原名童家班杂技团。现有演职人员80多人,团内分设演员队和学员队。演员平均年龄19.5岁,是一支精干而极富朝气的年轻杂技队伍。该团在继承中华传统杂技技艺的基础上,广收博采姐妹艺术之所长,创造性的创作、排练,演出了近三十个民族特色浓郁、充满时代神韵、形式多样、技精艺美的杂技节目。《顶碗》、《顶技爬梯》、《大武术》、《蹬圈》、《转碟》、《扛竿》等节目先后在国内外各类杂技比赛中获奖,其中《顶碗》获全国少儿杂技比赛“铜狮奖”。该团长期以来,除坚持在国内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外,还先后应邀赴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友人赞誉。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1999年应庆祝澳门回归组委会邀请,杂技团赴澳演出,获得海内外观众一致好评。

“李家班”现名遂宁市杂技艺术团,于2001年5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了“快乐起飞”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联欢晚会,受到胡锦涛、钱琪琛、彭佩云、贾庆林等领导同志的接见。

★龙灯舞 民间传统舞蹈,又称“龙舞”、“龙灯”、“耍龙”等。据说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龙灯。龙形品种多样,有“彩龙”、“火龙”等。彩龙龙头五彩缤纷,龙身以各色软段制成,约9制10余节,造型精美。舞时常配以鱼虾蚌壳等彩灯同行。舞龙者不分男女,皆着对襟彩服,系红腰带,手持一节把竿,随逗宝人曲身翻舞,绵延不停。有打击乐器相伴。火龙多用彩龙头,龙身着彩绘龙鳞的粗麻布,每节内有竹笼,内置燃烛或捻子,舞时点亮。火龙较彩龙长、大,一般10余节,把竿也较长,龙把竿长约2米。因多在元宵夜举行烧龙仪式,故名“火龙”。火龙一般有双龙双宝。元宵烧龙,象征新年庆祝活动圆满,借以祈求“清吉平安”。舞火龙者头戴草帽、穿小裤衩、赤脚光背、持龙游舞,四周燃灯者手持鞭炮、拌以铁花、炭圆,向火龙喷射。只见火花飞溅,火龙翻滚,火光冲天,五彩缤纷。待至龙体被焰火燃烧正旺时,舞龙者举起龙架跑至江水,意为送龙归海。遂宁市中区船山乡把龙舞作为特色文化项目,继承传统,壮大规模,使龙舞更加丰富多彩。2000年,国家文化部授予船山乡“中国龙舞之乡”的称号。

★桃子龙 遂宁民间舞蹈,俗称“脱节龙”,因其龙躯为脱节的桃子形而得名。相传川北一带的“娘娘”会,各家各户均要上庙献桃,以求得送子娘娘的保佑,后来在观音会和元宵灯节活动时,人们将竹编扎彩饰的桃子组合成一条龙,舞时,一人持宝戏龙,一人持龙头,五人持龙身,一人持龙尾,八女孩各拿两朵彩云在龙身伴舞。由于桃子龙为脱节龙,表演者可任意往来穿梭,此起彼伏,似龙在云海里翻腾、沉浮。正如民间俗语:“桃子龙各耍各,穿来穿去脊连着。”遂宁桃子龙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80年代,遂宁县文化馆组织民间艺人彭科税等制作的桃子龙,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受好评,并由中国博物馆收藏。

★彩莲船 亦称“划旱船”、“花船”,大都在春节期间和大型文艺活动中表演。由么姑、艄翁两人表演。随着锣鼓,艄翁随后划船上场,两人边歌边舞,配合默契,组成轻松欢乐的双人歌舞。彩莲船的表演主要是模仿水上行船的动作。么姑的舞蹈动作可概括为四句话:“手腕摇,腿下颤,腰要勤,身拔高”,艄公的舞蹈动作如“划船步”、“吸腿划船”等,贯以川剧中矮子的身法,与么姑的行舟飘游相呼应。舞蹈形象地表演船在水上,时而平水泛舟,潇洒飘逸;时而破浪行船,起伏浮沉。舞蹈以悠荡开始,又以悠荡结束。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车车灯 又称“逗么妹”、“跑旱船”。主要在春节前后演出。表演者3人,1人饰么妹,1人饰小花脸,1人饰车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上述3人外,增加4个手执灯笼的“报子”(打场人)。灯班均由乡村表演技艺较高的老艺人领头,串联一些爱玩灯的人,临时组成“车车灯”队,春节期间四处玩灯,春节一过即行解散。“车车灯”的表演,先由小花脸手执花折扇跑场,逗出坐“彩车”、戴墨镜,手舞彩巾的么妹(多为男扮),然后即兴编唱各种与节庆、农事、民俗有关谐趣之词,以幽默逗乐为主。么妹在车船内手把车沿,随唱词作出前后仰俯摇摆动作,面露娇羞忸怩状。车夫或艄翁按曲调节拍作推车划船状。小花脸领唱后,其他人帮腔伴唱。每唱完一段后,在锣鼓声中走“转元宝”、“挽蚂蚁”、“筛莲花”等传统套路变换队形。其表演技巧概括为“么妹要稳,花脸要逗”八字,唱段有超腔、数腔两部分。唱词多属上下结构,句句押韵,以7字句居多,常附加衬字、嵌词,唱腔为微式调,曲调重复演唱。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锣、鼓、四面板等。

★狮舞 又称“耍狮子”,是融武功、杂技和民间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据传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为狮舞高潮。此舞一般为3人组成,2人藏于狮腹,饰以狮形道具,配合表演狮头狮尾舞蹈动作,1人扮演笑脸和尚或孙悟空,戴面具,持拂尘,逗引狮子做各种动作。孙悟空持金箍棒顽皮活泼。舞狮时有打击乐器伴奏,随行有提灯笼者数人。狮子舞有文阵七十二,武阵三十六。表演路数分“文狮”、“武狮”。文狮主要是与猜谜续对联等相关的表演,显得活泼风趣,也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主要是擅长跳跃、踩球、跌扑、登高、腾转等武功,显得勇猛刚健。在形式上,有“高台狮”、“平台狮”、“高脚狮”、“地狮子”等。平台狮是在一个由四方桌拼成的平台上表演;高台狮是把两张方桌贴面重叠,舞狮者在4只桌脚上表演,也有重叠十多张方桌的高台,表演难度更大。狮子在戏狮人的逗引下,通过翻、腾、蹦、跳等动作,一层层登上桌顶,在四只桌脚上表演“观音坐莲台”、“海底捞月”等动作;高脚狮表演时即兴加入杂耍等滑稽动作;地狮子偏于打滚、扑跳等动作。狮舞还可分为“单狮舞”、“双狮舞”、“群狮舞”。表演节目有“杀狮过年”、“盗灵芝”、“翻铁门槛”、“钻火圈”、“开关四门”、“钻刀圈”、“红灯进宝”、“摆莲花牌坊”、“大舜耕田”、“猴子啃萝卜”、“猜哑谜”等。

★腰鼓舞 俗称打腰鼓。其鼓以木制成鼓框,长形,两端小中间大,双面蒙皮。击鼓时,以绸带系鼓于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并伴随舞蹈动作。其打法可分为“大花流派”、“小花流派”、“战鼓流派”、“综合流派”等,队前还常有盆鼓和大钹助势,击鼓节拍明显,节奏鲜明,舞姿多样,气氛热烈。

★打莲箫 又名“打铁棍”。表演者手拿一根三尺长并装有铜钱的竹棍,用两端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腿、手、肩、臂等部位,还可蹲、跑、滚着敲打,也可几人互打,节奏鲜明、悦耳动听,边打边唱,边讲边唱,中间帮腔衬词,唱词内容通俗易懂。节假日期间,多随着其他表演队伍同行,多姿多彩,很受欢迎。

★打围鼓 有称“玩友”。工余饭后或红白喜事,邀约或邀请“玩友”四五人围坐一起清唱。不用舞台、化妆和服装,一般在玩坝或茶馆举行。玩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执板鼓、堂鼓、川鼓、马锣、川胡、钹之类乐器,自吹自打自唱。打板鼓者是鼓师,其他乐器以鼓师手势、鼓签、鼓点指挥行事。打围鼓花钱不多,费事不大,因而深入民间,广泛流传,满足了川剧爱好者爱唱、爱听的要求。

传统文化民风民俗 第3篇

在戏曲传播面临困境的今天, 我们应该结合人民群众对节日民俗的需求, 对民俗和戏曲都采取“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态度, 批判地继承民俗文化和戏曲文化, 将优秀戏曲文化更好地融入到节日民俗中, 从而保持戏曲文化的活力, 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一、关于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 世界上把它和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戏曲是一门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传统艺术。我国戏曲文化历史悠久, 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记载, 在清代发展至鼎盛。我国戏曲剧种繁多,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就约有三百六十种, 比较著名的剧种有: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昆曲、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花鼓戏等, 传统剧目更是数以万计, 其中著名的有:昆曲《牡丹亭》、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天仙配》、豫剧《秦香莲》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了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 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 均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我国戏曲表演形式独特, 集“唱、做、念、打”于一体, 载歌载舞, 有说有唱, 有文有武, 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二、关于重视戏曲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戏曲文化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它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沉淀, 是帮助我们研究祖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也是向外国人展示我国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同时, 戏曲又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因而, 传播戏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必须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戏曲文化在节日民俗中的表现形式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内容。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守夜放鞭炮, 中秋节一起吃月饼赏明月, 九九重阳节登高插萸……但是, 每一个传统节日又有一个相同的节日内容, 那就是———听戏。中国人爱热闹, 喜欢热热闹闹地过节, 而营造热闹氛围的重要手段就是唱戏看戏, 在中国农耕社会, 节日民俗伴随着戏曲文化成为一种文化主流。节日民俗的戏曲文化表演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节日庙会的戏曲文化形式;二是自由休闲的戏曲文化形式。

(一) 节日庙会的戏曲文化形式。

1.节令聚戏。我国广大乡村由于受到经济等条件的制约, 平时一般是不演戏的, 只有在节日才有时间和兴致聚在一起看戏。江南的一些地方立春前一日要演“迎春戏”, 清明节前有“踏青戏”等。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庙会戏。庙会也称庙市, 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 附设一些商业活动。庙会就是民间的市场、娱乐园。为了吸引更多的人, 在庙会这天会有热闹的戏曲演出, 即庙会戏。节日庙会的戏曲文化形式是戏曲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性, 对戏曲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神会聚戏。神会又称迎神赛会或迎神赛社, 为乡民祭祀土神之仪, 原有常期, 多在社日。人们会在这一日搭台唱戏祈求神灵保佑。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傩堂戏。傩堂戏是一种宗教祭祀色彩很浓的戏剧, 演出前要举行复杂的法事, 傩师施行法事完毕, 演员便佩戴面具上场表演。演出结束后傩师要在“师坛图”前举行谢师仪式。法事施行的全过程充满着森严、肃穆的气氛, 使人感到已进入一种神秘、恍惚的“神化“境界。戏剧剧本有的取材于神话传说, 有的取材于历史故事, 有的取材于现实生活。剧本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安排、语言锤炼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著名的傩堂戏有《关爷斩蔡阳》《勾簿判官》《钟馗斩鬼》等。

(二) 自由休闲的戏曲文化形式。

1.喜庆聚戏。中国古代, 凡是有诸如育子、做寿、成年、婚嫁、升迁、新居落成等喜庆之事, 多有戏剧演出。有的是主人借演戏铺排场面, 酬宾宴客, 以示庆贺, 有的则是乡邻亲友延请戏班, 以之为贺礼。

2.农闲聚戏。我国封建社会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 想要戏曲的内容和形式要切合农民观众的口味之外, 在选择演出时机时, 必须顾及农时。春播夏锄, 秋收冬藏, 是我国封建社会生产民俗的重要特点。戏曲演出只有适应这一特点, 避忙就闲, 才有可能较多地吸引观众。另外, 封建社会的人大多都很迷信, 认为农事丰欠, 人畜休咎, 都和鬼神之力有关。因此, 春播之前要许愿祈福, 秋收之后要还愿酬神。这样农闲聚戏不仅是娱乐的需要, 也是酬神祈福的需要。

四、如何基于民风民俗进行戏曲文化传播

在戏曲传播面临困境的今天, 我们应该深刻理解人民群众“聚戏”的心理, 结合人民群众对节日民俗的需求, 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欢的作品, 来大力传播戏曲文化。

1.根据不同戏曲发源地域的不同来传播戏剧, 在心理上引起当地民众的共鸣。2.根据不同地方的人的听戏习惯来进行戏曲传播。如北方人多喜看京剧, 江浙人则多爱好越剧。3.大力发展民族传统节日, 为戏剧的传播创造良好的条件。4.在媒体上进行大力普及和传播。5.创办更多的专业性戏曲教育学院。6.大力创办戏曲艺术节来推动戏曲的发展。如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越剧艺术节等。

五、总结

我国古典戏曲文化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 不是主要得力于居高临下的宫廷, 而是得力于约定俗成的民间节日。戏曲之所以能够成功, 是因为它能够深入人心, 使“看戏”成为我国劳动人民节日生活的重要内容。因而, 我们要通过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将戏曲与其更完美地结合, 使我国的戏曲艺术不断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梅编.图说中国戏曲[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

[2]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1—10) [M].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3]邓子琴.中国风俗史[M].巴蜀书社, 1988.

[4]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

传统文化民风民俗 第4篇

关键词:城市民俗文化 农村民俗文化 差异 整合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人口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城市自兴起的那个时刻起,其社会结构就与农村有着极大的不同,城市的出现被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种文明的表现首先在于地缘关系打破和替代了农村所存在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促使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所谓民俗文化背景,是指民俗民俗文化在其滋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基础条件及文化氛围[1]。虽然农村民俗文化也受到文化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是与城市民俗文化相比,能够对城市民俗文化起到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要比农村民俗文化的范圍广阔的多。

1.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方式不同

农村以农、林、牧、副、渔为业,其生产依赖土地等自然资源,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而城市汇聚着工商百业,依靠资金、手艺、交换、时局而发展。乡村经济虽是旧时的经济支柱,但易受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乡村远离政治中心,因此,它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从属的地位;而城市的行业生产能超越地理因素的束缚,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上层社会和市民阶层的需求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领有主导的地位。

2.农村与城市的人口特征不同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的人口构成较为单一,大多以血缘村落相聚居,并依赖祠堂、族谱、族规、族长而凝聚成宗亲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主要从事田间的体力劳动。城市的主体是市民,他们多为迁徙之徒,先后来自八方的乡野,具有多族源、多姓氏的特征,并且相互杂居于空间狭窄的街巷之中,各干其业,经长期相处、磨合,逐渐褪去原先的地方色调,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城市的居民因生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广闻博见,相对农民来说,构成了文化素质稍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因为各个地方的不同人员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文化,不同于其以前生活环境中的民俗,并很快适应其中。

3.农村与城市的语言应用不同

农村的语言应用一般取方言土音,常用俚语俗称,少见新词新语,地方性特色突出,村民间的口头语言彼此雷同,反映出他们生活的群体感强,而个性化弱。城市的语言应用因市民八方汇聚而五音混杂,一般为下层多地区方言的纷呈和上层官话的并用,并逐渐混成新的城市语言。相对乡村语言,城市语言因阶层、行业、教育、交际等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且语词丰富,新语迭出,包容着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信息。

三、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的时间原因和地理的空间原因,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特有的乡土农业文化和都市工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异质并存,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2],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体系。城乡两种文化心态的总体差异,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乡村是圣贤期待心理占优势,而在城市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占优势。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差异,如乡村社会第一代人表现为苦难的忍耐和听天由命,而城市社会的人则表现为解放的追求和艰苦创业;如对第二代人的比较:以食为天、故土难移与忍辱负重、游离谋生;对第三代人的比较:压抑的变态欢愉与新生的困惑奋起;对第四代人的比较:不畏天命的发财意识与自觉平庸的享乐主义。

四、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的整合

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在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还呈现出不断整合的趋势。

1.城镇化的发展决定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整合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连通、行政区划的调整、卫星城镇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的建立、郊外大学城的发展、一小时都市圈的规划等,加快了都市化的进程,确立了大都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2]。

2.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加速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乡民、市民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继承着共同的民族精神。这就是:爱乡爱国、团结统一、平和勤劳、自强不息、入世乐生、包容天地。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属于民族的整体,它超越地域、城乡、阶层、职业的限制,促进了内部的文化认同与民俗传习。

3.“移风易俗”的倡导与推进将最终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概念,并把“移风易俗”看作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司马迁则主张“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注意到时空变化对风俗的必然要求,体现出锐意进取的务实精神。“移风易俗”既有伦理道德的要求,又有时空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

在城镇化、市场化、知识化、现代化的驱动下,城乡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层面,更反映在精神观念的层面。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着观念的互感,并从深层推动着城乡民俗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之时,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这两条轨迹便会融为一体,变成一条轨迹,从而构成华夏民俗板块,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历史使然,但也许会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包永辉.金陵“首富村”探秘[N].扬子晚报,2002-12-23A1版.

民俗 传统民俗 第5篇

清明期间,我们那都要做清明果,可以用来当作寒食节的食物,也可以用来当作清明扫墓的祭品。清明果也被称为清明团子,在南方地区非常盛行,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本来,清明果其实是寒食节的吃食,而寒食节与清明节应是两个不同的节日。起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但因为在清明期间,所以现在大多是放在一起过的,并且,将寒食节吃的这种食物称为清明果。要做清明果首先得找“清明草”。原先一直不知道它的本名叫什么,只知道是在清明期间用到的才叫“清明草”,后来上网查了,原来它的学名叫鼠鞠草,也叫佛耳草。全株有白色绵毛,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一年生草木,清明时节,萌生绵绵白毛细叶。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在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然后躲过追兵。清兵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要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看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这些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我们的清明果有甜、咸两种。每次都看我妈适量的糯米粉、大米粉和好,再捏成小块的饼状下锅煮好,然后捞出来与清明草和在一起,作为基础原料。如果要做成甜的,就在面皮里包入白糖和芝麻,然后放入磨具里压出各种花样,有万年青、菊花还有凤凰等;如果是做成咸的,就把皮擀薄,包入炒好的冬笋丁、豆腐干、香菇丁等,做成饺子的样子。蒸好后的清明果看上去碧绿碧绿的,晶莹剔透,还会透着股清香,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现在貌似只有在农村才能真正吃到地道的清明果了,从采摘清明草到制作再到上蒸笼蒸熟,这一过程可以看做是对传统食物,传统习俗的继承延续,很有乐趣。

1、清明草

2、甜的清明果

传统文化民风民俗 第6篇

——读文化随笔有感 民居 民俗 民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单元里它们是季羡林笔下的小胡

同,是林海音笔下的老北京的生活琐事,又是老舍笔下的纯洁,活泼 鲜明的趵突泉。文化随笔这个单元,无论是《我爱北京的小胡同》还是《在胡同长大》亦或是《趵突泉的欣赏》都给了我大量学习的地方。语言艺术,写法结构和深沉涵义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三个方面。

这三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都有十分鲜明的特征,读完后在惊叹之余便细细品味着三个句子:

第一个句“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臭虫的围攻,特别可怕的是那些臭虫的空降部队,防不胜防。”

第二句“他为什么半捂着耳朵,是为了当喊出去的时候,也可以收听自己的叫喊声是否够味儿吧?”

第三句“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呦’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是产科医院的病室传出来的。”

这三句话分别选自三篇文章,虽然出自不同作家之手,字里行间却都表现出文笔的幽默语言通俗流畅的风格。纵观这三篇文章,类似的幽默之笔随处可见。这样的语言不仅能很好的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而且能使文章通俗易懂,勾起读者的更大兴趣。在写作中如果我们能借鉴这样的写法,那也能使文章增色。除此之外,这三篇文章的语言艺术还别有风味,无论是从修辞还是句式的使用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这样一句话:“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旋,院落错落,花园重叠,一个陌生人走进去,必然是如入迷宫,不辨东西。”这句话不仅在用词上符合了胡同的特点,在句式上它长短句相结合,这样在书面上也勾勒出胡同重叠错落的独特之处。又如说这句“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鲜明,永远那么活泼,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排比,拟人,反复,象征四种写法精炼的集中到这么短小精美的一句话,给读者以语言的美的享受,这难道不是我们写作的范例吗?

同样,在写法结构上这三篇也富有新意。读了文章你就会发现三位作者都描写了很多细节,如:小花摊的花香,胡同的叫卖声,市场中的讨价还价。正是这些细节的描写,是文章内容更贴切生活,也更贴切于那时的社会景象,让我们读后能感到亲切而非遥不可及。在结构上拿《趵突泉的欣赏》为例,这篇文章有十分明显的前后对比,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看似缺少过渡,很突兀,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对比的效果。拿泉与人相比表现出老舍对当时灰色现状的强烈不满,对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文化心态的深刻思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

从深沉含义角度,《我爱北京的小胡同》中体现出来的是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胡同里长大》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两篇文章都是在写胡同却以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不同的效果,在选取写作角度时,这两篇文章是值得我们参考的。第三篇《趵突泉的欣赏》就有着深刻的文化批评意识。

民风民俗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第7篇

农历九月九日也称为“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主要有饮菊花酒、登高和插茱萸等习俗。

(1)赏菊饮“菊花酒”可祛除百病、延年

益寿:农历九月亦称为菊月,是菊花盛开之时,人们会在这天相约欣赏菊花的优雅丰姿。酿制菊花酒需于前一年开始,放到次年的重阳节便可饮用,据说可祛除百病、延年益寿。

(2)登高可躲避灾祸:重阳节的应节食品是“重阳糕”,因“糕”与“高”谐音,象征“百事俱高”,有祝福之意。当天各地皆会举办登山活动,让全民共同参与。

(3)插茱萸祈求老人家福泰安康:当日每人挂一个红布袋,里面装些茱萸,把红布袋挂在手臂上,然后带着菊花酒爬到高山上品饮,除可家避邪外亦可解灾厄,祈求老人家福泰安康。

(4)放风筝希望长辈高寿:当日大人带小孩到教外“放风筝”,也是含有祈求高龄,希望长辈高寿之意思。

(5)尊天崇祖:在民间宗教信仰中,以尊天崇祖为最大的特色,九月初九是时序上的一个里程碑,借着祭拜自然现象的时间神,来提醒民众在生活上的季节适应。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作背景

诗人因离开家乡,去他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

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重阳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地”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传统文化民风民俗 第8篇

何谓“民俗”?民俗学者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下的定义是: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钟先生认为民俗就是民众中世代沿袭的生活文化,它是区别于官方的民间的文化。目前被民俗学家广为认可并深入研究的民俗文化,主要为:物质生活民俗、生产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人生礼仪、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艺术等。

在语文教材中专门设立一个集中体现民俗风情的教学单元,意味着编者已经意识到语文教育是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二者有紧密的联系。事实上,民俗和文学本就难解难分,民俗是生活,而文学正是生活的反映。作家的创作不可能离开他自身的民俗文化圈和民俗文化心理。教材中的重要作家如鲁迅、沈从文、汪曾祺、萧乾、琦君等人的作品里带有明显的民俗文化成分。因此,仔细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很多课文中涉及了民俗文化成分。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为例,逐册列举选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如表1所示)。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教材较为重视民俗文化,有意识地引入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文章,最为集中的体现是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编排的主题为民俗风情,单元选文集中体现岁时节日民俗、民间歌谣、民间艺术等民俗文化,而综合性学习则是动员学生学做一个民俗学家,到民间去采风。这样的编排可以看出编者是具有民俗文化意识的人。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内容的缺失

但是,编者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被一线的语文教师所理解。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眼里,民俗太“俗”,不能登大雅之堂,没有认识到在语文课上分享民俗文化的意义;还有一些教师,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没能顾及民俗文化,而是把课堂时间留给考试需要的重点内容。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2]教师要深入解读带有民俗文化成分的课文,必须要清楚作家和作品所属的民俗文化背景。很多人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了大作家的作品,如谭介华的《沈从文小说与湘西民俗》、丁玲的《沈从文小说的民俗民情的文化意蕴》,甚至很多人研究《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诸如《〈红楼梦〉中的民俗、风俗杂谈》《〈红楼梦〉中的民俗现象及其民俗》等文章。从民俗文化角度来解读“高雅文化”,能让学生体会到民俗文化独有的艺术魅力,从而更深刻地品味到真正的“高雅文化”。有些课文,因为时间地域等差距,学生会无法理解,但如果从民俗的角度切入,则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教师要改变观念,清楚地认识到俗文化才是雅文化的源泉和母体,并在教学中运用民俗文化视角去解读具有民俗文化成分的文本。

三、课堂教学运用民俗文化解读文本的效果

如何运用民俗文化视角去解读文本内涵,这样的解读会达到何种不一样的效果?下面笔者用几个教学案例来说明。

(一)从民俗文化心理解读《台阶》

《台阶》这篇课文的内容大意是:作为农民的父亲对自家的低台阶一直耿耿于怀,因为当地人认为台阶高是屋主人地位高的表现。因此,低眉顺眼了一辈子的父亲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于是他开始了终年辛苦的准备。然而,等父亲真正建好九级台阶后,他却并没有感到拥有了高地位,反而觉得不自在了。

这篇文章学生读来费解,为什么父亲如此期待高台阶,为什么千辛万苦建成高台阶后,低眉顺眼了一辈子的父亲并没有真正扬眉吐气的感觉。

针对父亲为什么要执着于高台阶的问题,学生会借助课文中的原句“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地高”来理解,此时教师一般会追问:“仅仅是为了地位高吗?若不是,那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学生讨论过后,一般会得出:父亲之所以执着于建高台阶,一是为了追求人生目标,二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三是为了子孙后代……这样的解读,无疑曲解了文本中的父亲形象。因为父亲作为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不懂什么追求人生目标或者实现人生价值,他之所以执着于高台阶,从民俗文化视角来解读,实际上是民俗文化心理在“作祟”。

什么是民俗文化心理?“民俗文化心理是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发展、传承、遵循的心理准则,体现出民间的好恶、偏向等审美要求和取舍、判断等价值要求,并通过外在的民俗习惯反映在某一群体的社会活动中。”[3]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中国,每到过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游子,甚至是海外游子,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他们都自发地想尽一切办法要回家来。这种自发地要回家团聚的心理,就是一种民俗文化心理。其实,父亲一直这么执着追求高台阶,正是长期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基因在父亲身上积淀而产生的心理。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民俗文化中,台阶是主人身份的象征,台阶越高,主人身份越高,反之,台阶低,意味着身份也低。紫禁城每座宫殿前都有长长的台阶,其中太和殿前的台阶有39级。为什么要建39级台阶呢?原来每个数字都有它的民俗意义,其中“一、三、五、七、九”在建筑民俗中是级别的象征,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一般民间百姓的门槛是三个台阶,因为“三”在民俗文化中意味着多数,是个吉祥的数字。在《台阶》一文中,父亲家的台阶一开始也是三级。比起“三”,“九”是数的极限,中国古代的数字,九为阳数之最,同时,“九”是龙形的图腾化文字,因此“九”成为帝王位置的象征,代表权势,代表至尊,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处处可见“九”的影子。父亲把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潜意识里受着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父亲在达到目的后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成就感呢?按我们现在的观点,坐在几级台阶上都不会跟身份地位联系起来,但是父亲有这种民俗文化心理,他本能地觉得坐在高台阶上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低眉顺眼惯了的父亲没办法习惯这种感觉,所以反而觉得不自在了。

了解民俗文化心理,有助于我们去理解生活中或者作品中某些人的行为。教材还有多处可以从民俗文化心理角度解读,如《变脸》中的老艺人水上漂认定“变脸”传男不传女,也是中国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民俗文化心理的影响。又如《蒲柳人家》中的一丈青大娘给孙子穿花肚兜打扮成女娃以防被阎王抓走的细节,也可以从民俗文化心理角度来解读。

(二)从民风民情角度解读《春酒》

《春酒》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作品。作者一开始先介绍了家乡的新年风俗和禁忌,接着写了自己到处蹭春酒,然后写喝“会酒”,最后写自己在美国如法炮制,却再也找不到家乡春酒的味道。

琦君大部分作品的主题是思乡怀旧,而这些内容又包含着大量的温州地区的民俗文化信息。因此,要解读琦君的思乡文学,必须从民风民情入手,因为在作者大量地描写介绍家乡的风俗中,就蕴含着她浓厚的思乡之情。在《春酒》中,作者记叙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等事情,让我们感受到两种美:淳朴的民风之美和浓浓的乡情之美。

前者包括新年迎神拜佛时有诸多禁忌、元宵节后祭神灵后的贡品有“满满一大缸”等。新年时孩子们快乐,家长们的繁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温州传统风俗画卷,体现出了淳朴的民风之美。

后者包括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常会有“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要起个会等。正月里,会首要置酒表示酬谢,而母亲总是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还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众人助兴;会酒后,人人兴高采烈,母亲因别人的赞美羞得“两颊红红”。笑眯眯的母亲,本本分分的村民,让人印象深刻。

毫无疑问,作者是饱含着对故乡的深情写下的这两种美。因为对故乡的深情,所以时隔几十年仍然惦念着故乡的民风民俗,而在美国炮制的春酒少了故乡的味道,所以让作者不禁感慨:“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因此,上《春酒》,民风民情才是关键抓手,不涉及民风民情定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教材还有很多文章可以从民风民情角度解读,比如《端午的鸭蛋》,作者在第一段用了很多文字描绘高邮地区端午的习俗,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端午的鸭蛋,可见作者对家乡的深情。

(三)从民间艺术视野解读《吆喝》

在《吆喝》中,萧乾先生以独有的审美眼光描写了老北京城小商贩们的叫卖声,让人读来别有一番趣味。

实际上,吆喝不仅是叫卖,更是一种文化,属于民间艺术的范畴。很多教师并未关注到这一点,课堂上只停留在评析语言上,让学生听一听、演一演,就算把这课上完了。这样的课流于表面,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

如果从民俗文化的视角来看《吆喝》,吆喝是一种街头民间艺术,它传递出了吆喝者身上的积极、乐观、勤劳、坚强的美好品质。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和谐动听,是一种有韵味的民间艺术。不仅如此,对作者萧乾来说,吆喝声承载着他过去生活的回忆。

因此,在上《吆喝》时,应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吆喝不仅是叫卖声,它背后还有民生、有文化、有艺术的魅力,因此,萧乾先生才会如此怀念。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能将视野延伸到其他正在消逝的民间艺术,从而更深入地思考该如何对待中国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的问题。教材中的《观舞记》《安塞腰鼓》等文,也都可以从民间艺术的视野去解读。

(四)从民俗文化意象解读《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朴实真挚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在上这堂课时,很多教师常常把教学重点放在父亲跨越障碍给儿子买橘子的细节描写,教学重点也是引导学生分析父亲过月台时的动作、体态、衣着等的描写,以此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但是,如果从民俗文化的意象来看,买橘送别是有深意的。橘子在民间又写作“桔子”,因“桔”字和“吉”字相近,因此橘子就有了“大吉大利”的寓意。在南方春节时,民间用橘子相互馈赠来祝福彼此,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这时就成了人们的护身符。

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父亲赋闲在家,祖母病故,家境衰落,因此父亲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在车站的时候特地买橘送别,正是希望儿子吃了橘子后能大吉大利,处处走运,所以哪怕是对面月台很高,要穿过铁道,必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仍执意为已经成人的儿子去买几个橘子,父亲的甜犊之情,可见一斑。

买橘相赠,为讨吉利,虽说一开始是由谐音发展而来,但是橘子所代表的民俗文化意义已经深深烙在了父亲的心里,分析了这一点,学生方更能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也不少见,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在新的一年要吃福橘,又如《荷叶母亲》《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花是女儿的象征意象等,都可以用民俗文化意象来解读。

从以上几个教学案例的分析可知,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经典文学作品,如果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解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体悟文本的内涵。确实,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此类文章,能解决学生因时间和地域等原因造成的阅读困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世上一切雅文化的源头都是俗文化,再高雅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民俗文化视角去解读。

摘要: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涉及民俗文化成分。一些集中体现民俗文化的课文,需要用民俗文化的视角才能解读其真正的内涵。从民俗文化心理、民风民情、民间艺术视野、民俗文化意象等角度解读文本,是课堂教学运用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材,文本解读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

[2][法]H.丹纳.艺术哲学[M].张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7.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个人材料下一篇:吃海底捞服务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