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 教案

2024-07-05

要下雨了 教案(精选6篇)

要下雨了 教案 第1篇

16.要下雨了

设计理念: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与下雨的关系。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释题激趣,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区别句意的不同,使他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倾吐自己的感受。)

(二)启发激趣

其实,下雨前大自然会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会出现些什么现象呢?小动物们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你想知道这些知识吗?)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进入情境,有助于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三)学生自读课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标上序号;

2、细读课文,标出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主要写的动物是谁,打上着重号。

3、提问:读了这篇童话你知道些什么——简要讨论一下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这几个层次的朗读,每一次读的要求是不同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始终保持新鲜感。再充分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发现、成功和欢乐,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读读说说,理解品味

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学习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一)学习1、2、3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些什么?(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因为天气很闷,所以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板书:天气很闷)

2、见到小燕子,小白兔说了些什么?它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的?它为什么要“大声喊”?(“大声喊”是因为小白兔觉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样——往日飞得高,今日却飞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急切的、疑问的语气。板书:燕子低飞)

3、指导朗读

是啊,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谁能读读小燕子说的话,然后告诉大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燕子说的话,以读促理解,特别注意读出“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句话的语气。板书:空气潮湿)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带着真实的感受读课文,调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来感悟课文内容,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学习4、5、6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1、小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吗”?谁能读读这句话?(小白兔将信将疑,要读出这句话的疑问的语气。)

2、看到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说了什么话?这些话该怎么读才好呢?“跑过去问”说明了什么?(小鱼的行为跟往日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缘由。重点指导朗读这句话,语速稍快些,读出急切、疑问的语气。板书:小鱼出水)

3、指导朗读

是啊,小鱼怎么有空出来呀?谁能读读小鱼说的话再告诉大家?(原来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指导读小鱼说的话,语速稍慢,语气亲切。)

4、情境体验:学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鱼,潜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闷——稍稍屏住呼吸,然后伸直身子,张口“透透气”。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雨前天气闷这一现象的感受。板书:水里很闷。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手段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活动的画面激发了兴趣,发展了思维,减缓了教学难点的坡度。)

(三)学习7、8、9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1、燕子、小鱼都说要下雨了,这时小白兔又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要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句子:“……连忙……往家跑”。和“……把……消息告诉了蚂蚁。”之后,还要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小白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基本相信”要下雨了。)

2、蚂蚁知道要下雨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学生读蚂蚁说的话,“是”要重读,要读出句子肯定的语气。)

3、下雨前,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呢?它们会向什么地方搬东西呢?(往高处搬,以避免雨水的冲击,板书:蚂蚁搬东西)。

4、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又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这么做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

跑,因为此时,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5、重点指导读第8自然段,语速稍快,特别要读出小白兔急切的语气。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发现、成功和欢乐,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整体回顾,加深印象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边读边思考课后练习1的问题,之后讨论回答出来。

课堂检测:

一、你会照样子写句子吗?

二、看图回答问题,再写下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是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的谁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识字和写字)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教学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兔、弯”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意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读课文,让学生带着真实的感受读课文,调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来感悟课文内容,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学习生字。

(一)巩固生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本课的9个生字。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确?

3、指名读。

4、教师用颜色考考同学们。

(二)巧记字形,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分析字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组词的方式理解字义。

设计意图:识字方法是多样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请小老师讲解:

兔:tù“兔”字上面是“刀部”,中间是扁口,下面是“撇”、“竖弯钩”“点”。组词:小兔子。

弯:wān用小儿歌帮助记忆: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字在下边。组词:弯月、弯腰。

直:zhī用学生认识的“真”字来记,去掉“八”字底就是“直”字,注意里面三个横。组词:一直直起。

得:dē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双人旁,右边用部件来记,上面是“旦”字,下面是“寸”字,合真情为就是“得”。组词:飞得低,跑得快。

呀:yā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牙”字加上“口”字就是“呀”字。组词:好呀。

高:gāo 用顺口溜的方法记:一点一横长,口字顶房梁,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组词:高大,飞不高。

捉:zuō用学过的“足”来记,左边加上“提手旁”,就是捉。为什么捉是提手旁呢?因为捉东西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组词:捉虫,捉人。

呢:nī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尸”和“”,合起来就是“呢”字。

往:wǎng 左右结构的字,用“住”字多加一撇就是“往”字。也可以用“主”字加上双从旁就是“往”字。组词:来往,(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交流识字方法、合作识字。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字方法,又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学习的乐趣。)

三、写字教学:

1、学生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观察后再描一描,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2、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在书中空白田格中试着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修改!

3、学生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兔、直、弯。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

4、教师指导书写(1)教师指导“兔”字。

①实物投影打出带田格的“兔”字。

②学生观察范字。让学生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兔”字。边写边讲:“”写在田字格上半格,扁口最后一笔写在横中线上。“撇”在竖中线上起笔,“竖弯钩”的竖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一个小点千万不能丢。④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⑤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的“兔子” ⑥评改!(2)教师指导写“弯”字

①电脑打出带田格的“弯”字,让学生观察占格位置。

②学生边说占格位置,教师边板书:“亦”这部分要写在横中线上边,第3、4笔的两个小竖分别写在竖中线的两侧,第2笔横稍长一点,上半部分稍扁宽,下面的“弓”字要写得

瘦长些。

③学生练习书写“弯”字,写后同桌互相评改!④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学生书写的“弯”字。

⑤学生进行评价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太好,应该怎样写?(3)教师指导写“直”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直”字,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②教师范写:第一笔横不要太长,第二笔在竖中线起笔,稍斜一点。最后一笔“横”稍长些,中间是三个横,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三个横的长短一样,横与横之间的距离比较均匀,小横挨左不挨右。

③学生练习书写,写后评改!

(4)其他几个字学生在书上第二个空白田格独立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学生写字的基础阶段,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把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四、巩固练习

1、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在田格本上写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3。

①先让学生读读题的要求

②读读这几个词。

③想想怎样用5个词组成一句话。

④指名说一说。

⑤把句子写在书中的横线上。

3、完成课后练习4 ①自己读读这3个句子。

②通过读让学生体会到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设计意图:新课程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这个环节一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另一个方面,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可以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五、教师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总结表扬。

课堂检测:

要下雨了 教案 第2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燕子的话。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新伙伴(点击课件),一个是在天上飞的小燕子,一个是在水里游的鱼儿,还有一个是在地上爬的蚂蚁,他们仨呀很少聚在一起,可是,今天一见面,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着同一句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2、这是为什么呢?

3、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做到“读准读通”

1、学生读课文:

请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68页。好好读读!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或难读的字、词圈出来问一问老师、同学。然后,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查朗读情况:

⑴ 四个语气词:

吗 吧 呀 呢 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齐读。

⑵ 出示课文中有这四个语气词的句子:

先自由读好这六个句子──再开火车读──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这四个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语气助词”。有了它们,我们说话方便多了,也好听多了。

⑶ 出示生字“坡、割、闷、伸”: 用“坡,山坡的坡”这种形式认认它们。

三、由生字“坡、割、闷、伸”引入教学第一节

1、这三个生字宝宝可顽皮了,他们要跟你们捉迷藏呢?你能找到它们吗?出示第一节:

先自由读句子,再找生字凸现读词语。然后指名朗读。最后齐读。

2、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具体指导如下: ⑴ 读着这些句子,你能配上那些动作?

自由朗读,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⑵ 指名上台表演,并在句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⑶ 让学生表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动作,大概两分钟左右。然后问:

你们有什么感觉?

⑷ 此时,再朗读这一节!

四、教学第二、三两节

1、这时候,一只小燕子正从它头上飞过,小白非常奇怪。(指名学生)你奇怪吗?为什么?

(同时打出课件)

2、是,小白兔大声喊了起来──齐读:

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3、学生字“喊”:

⑴ 凸现生字,加拼音,指名读。

⑵ 请你对小燕子喊一喊。

⑶ “喊”的意思就是“叫”(板书)“叫喊”。

⑷ 指导读好这句话:指名喊一喊──小组读──齐读。4、师生对话:

我们一(6)班女同学多像聪明伶俐的小燕子。男同学多像勤劳善良的小白兔。小燕子,小白兔有问题想问你们,你们能耐心地解答吗?请轻轻地捧起书本,我们来问一问,答一答。师读旁白。

5、男同学,听明白了吗?指名再读“燕子的回答”。(如果你能响亮又正确地读好燕子的话,那就说明你已经懂了)

6、都明白了,那就让我们再响亮地回答一遍。齐读燕子的回答。

7、哦,我也明白了。原来,燕子飞得这么低是因为──

8、那你能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与下雨的关系吗?(板书)9、小结: 大家以后如果看见燕子飞得很低很低,就赶紧回家,因为── 110、请再捧起书本,一起来读读2、3两节。11、燕子低飞,大家还有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既然你们都明白了,那就请你们帮老师一个忙:

我就不明白,要下雨了,燕子为什么不像往常一样飞得高高的呢? 12、训练因果句式,帮助学生理解“燕子低飞”的原因:

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很潮湿。

因为空气很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沾满了小水珠。因为虫子的翅膀沾满了小水珠,所以它们飞不高。

因为虫子飞不高,所以燕子只有低飞才能捉住虫子。13、小燕子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让我们再一次朗读燕子的回答。14、你能把燕子的话背下来吗?

同桌试背。15、指名背诵──齐背。

五、指导书写: 吗 吧 虫 独体字“虫”的书写注意点是:平撇

第二课时

五、教学四~六节

1、听了小燕子的回答,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怎么知道?

请接着往下读,用了“ ”把这个句子划出来。2、学习疑问句:

是要下雨了吗?

(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不相信))3、比较朗读,体会不同的语气:

是要下雨了。4、小白兔边走边想,不一会儿来到了一个池塘边。

(点击课件)小白兔„„它又觉得奇怪了,你听,它们在说话呢? 5.水里为什么会闷呢?体会“闷” 字,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鱼儿钻在水里,用手捂住鼻子,小鱼儿钻出水面,透透气,从中体会。

6、同桌分角色朗读5、6两节。

7、同桌朗读展示并评价。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提炼:

因为要下雨了,所以()。

六、教学第七节 1、小白兔,这回你们该相信了吧?

出示句子:

小白兔连忙„„往家跑。

连忙就是什么意思,你能帮”连忙”换个词语 ?近义词(马上赶紧立刻)⑴ 指名读句。

⑵ 小白兔,小白兔,你们干吗跑呀?(师生对话)你是怎么知道的?

2、所以,当小白兔遇到成群结队的小蚂蚁时,它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它们。先读读第七节,然后同桌演一演,一个演小蚂蚁,一个演小白兔。待会儿请几桌同学到上面来表演。

3、上台表演“小蚂蚁与小白兔”的对话。

(语言的流畅性与表达的体态)

4、齐读第七节。

5、原来小蚂蚁也会天气预报。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吗?

七、教学第八、九两节

1、小白兔,咱们快跑吧,不然就要淋雨啦!小朋友,让我们用朗读来为小白兔加油吧!自由朗读最后两节。

2、导读:

“轰隆隆”与“哗,哗,哗”。

3、“它们的气象预报可真准啊!”小白兔一进家门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小朋友,请你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一起走进小白兔的蘑菇屋。请睁开眼睛,现在你们都是可爱的小白兔了,我就是兔妈妈。你们打算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呀?(现在谁能说说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4.下雨之前还有什么现象?

(青蛙跳到荷叶上叫,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乌龟背上有小水珠,水泥地、黑板、瓷砖上都会湿,有关节炎的人关节会痛,蚂蚁搬家„ 只要你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很多的动物也会天气预报。可以去查资料,也可以去亲自观察。

5、分角色朗读全文。

6、指导书写另三个生字:

虫、往、得、很

比较“往、得、很”三个字的异同,然后范写,最后学生书写交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

不相信

小鱼游出水面

半信半疑

蚂蚁搬东西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第3篇

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增加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信息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介绍了“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与“要下雨了”的关系, 并通过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事物。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要下雨了的自然现象都曾经历过, 但他们可能从未把这些自然现象与下雨前的征兆结合起来。我校学生绝大部分生长在城市, 因此, 对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大多没有亲身感受与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准课文, 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 会写“虫”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提高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环境与准备

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分别是天上飞的小燕子, 水中游的鱼儿和地上爬的蚂蚁 (大屏幕显示图1) 。平常它们是很少聚在一起, 可是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说着同样的一句话:要下雨了 (大屏幕出示课题) 。同学们找找看“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同?下面, 我们一起学习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2.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师:下雨前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同学们, 打开书带着老师的要求读一遍课文。 (大屏幕出示读课文要求)

学生带着要求读课文。

3.检查生字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认读, 齐读。接着给学生介绍又快又准的记字方法, 让学生运用这个方法快速记字。然后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 请学生认读。最后, 同桌互相检查, 补漏。

4.写字教学

师:这些字里边的“虫”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 (大屏幕出示“虫”字) 。

学生观察字形。教师在田字格中边范写边讲解需要注意的部分。

学生书空, 练写, 组词。

5.再读课文

师:这些字我们都认识了, 可是这些淘气的字宝宝又蹦又跳地跑回了家, 藏在了课文里, 不过我们还会认识它们。

教师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指导朗读第一幅画面 (如下页图2) 。

师:一开始小白兔在那儿干什么呢?

生:山坡上割草。

师:割着割着小白兔觉得怎么样 (指导读出天气很闷的感觉) 正在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它怎么对小白兔说的? (指导学生读出“喊”)

学生自主分配角色, 同桌合作,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师:后来小白兔遇到了小燕子, 那么小燕子是怎么回答小白兔的?用几句话回答的?它的回答包含了几个意思?

学生分析小燕子的回答,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用“因为……所以……”关联词造句。

师:小燕子正忙着干什么? (引导学生练习句式“正……呢”)

6.总结

师:可是, 小白兔相信小燕子的话了吗?好像不是很相信。那么, 接着小白兔又碰到了谁, 得到了什么信息?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 我紧紧把握新课标的主旨, 突出“识字”和“朗读”两大重点, 依据教材特点,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 精心营造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历经识字、写字、朗读等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趣味中获知, 在知中得趣, 从而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我运用电子白板展开教学, “以读代讲, 读中感悟”是本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 特别是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是朗读训练的重中之重。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 同桌合作”读文,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和同伴的合作下, 自主地读和感悟。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他们较好地感受、体验了课文中的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 而且较有实效地挖掘了教材的重难点。

本课教学中, 我更想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所以安排了两个句式训练。由文中的句子引出需要训练的句式, 让学生模仿造句, 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课堂上学生积极地发言, 表明这一训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然, 本节课中也存在着不少不足, 如教学方法还很传统, 教学设计不够创新, 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还不够多。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

点评

《要下雨了》一课恰当地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 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 学生对自然现象的了解不够深, 生长在城市的孩子对下雨前的“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没有亲身感受与体验, 与“要下雨了”难以联系在一起。娜仁老师恰当地运用网络教育资源, 丰富了教材内容, 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联, 增加了兴趣性和信息量。同时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习具有引导作用。

第二, 本课教学中, 教师运用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历经识字、写字、朗读等实践活动, 以及对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句子的朗读训练、分角色对话训练, 使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 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第三, 语文就是训练学生的“吸纳”和“倾吐”两方面能力, 吸纳就是理解并内化知识和思想, 倾吐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地进行表述。教学中安排的两个句式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又促进了其对表达能力的训练。

天要下雨 “娘”要奋进 第4篇

说甲子,道60,在共和国又一个甲子刚刚开始的时候,审视过去、思考未来,派生出数不尽的话题。比如说:过去和现在,如何集合那万千点滴,在百转千回中汇成一个民族顽强生长的脉络?比如说:中国与世界,如何统揽这千年巨变,在跌宕起伏间呈现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转身?这话题,那话题,千万话题都表达了一个共同期待:中国在新甲子再创辉煌。

从舞台黑暗边缘站到了舞台中央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是新中国走过的60年,却以无比豪情气概,一举将全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从此改变,演绎了一段现代文明进步和科学发展的不朽传奇。

60年来中国经济不寻常的变化,比如说,综合国力实现由弱到强巨变,位居美日之后的三甲;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对外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全球头号出口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外汇储备;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等等,各种论述可谓是汗牛充栋,这里不再赘述。

实力决定地位。随着经济发生巨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自然也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从封锁、禁运到开放合作,从赶超、跨越到互利共赢,中国逐渐获得了应有的尊重与话语权,从舞台的边缘站到了舞台中央。

2009年春天的伦敦,很多人注意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世界,从“北京时间”铿锵的报时声中,感受青春中国的辉煌奇迹。

2009年9月下旬,胡锦涛主席在4天出席4个重要国际峰会,就全球重大问题阐述中国立场与主张,与此同时,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和欧洲联盟的领导人在美国匹兹堡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二十国集团(G20)将取代八国集团(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首要全球性论坛。而中国现在已经成为G20俱乐部的一个主要玩家,这些动向展示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与作用。一个没有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参与的世界解决方案,到最后依然是一句空话。

春江水暖鸭先知。祖国变强盛,华侨腰杆硬。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深切地体会到,从1949年到今天,改革开放30年,是海外华侨事业最辉煌、处境最好的时期;不少华人华侨由衷地感叹:“是五星红旗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在国外我们才算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中国一开口,奥巴马和查韦斯都会关注!”外国媒体纷纷惊呼,世界已经进入“中国时代”。联合国首席气候官员甚至用“世界领袖”这样的词汇,来评价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地位。尽管这些对中国的誉美之词,有些来之过早,甚至过于轰动,让我们听上去不很舒服。但它传递出的信息却表明,一个中国与外部世界彼此相互发现、相互影响的时代已经开始。

历史上曾经光彩照人

60年一个甲子,60年代表一个轮回。新中国60年沧桑巨变,令世界惊叹,其实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王朝也在第一个甲子时都达到了鼎盛,显赫一时,很是露脸。

知道海外华侨华人为什么被称为“唐人”吗?是因为大唐帝国曾经以自己绚丽光彩照耀了整个世界。大唐王朝头一个甲子,经过太祖的筚路蓝缕、太宗的励精图治,这个雄踞在东亚大陆上的帝国,北逾大漠,南暨交趾,东至日本,西越葱岭,其赫赫国势,影响之广,无人质疑。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世界各国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生、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而来。唐朝特设鸿胪寺为接待外国使节的专门机构,万国遣使来朝,已成为长安城里一道平常的风景。长安当时俨然成了一个小联合国。

在近年来的拍卖会上,宣德炉屡次被拍出了天价。它的出世与“仁宣之治”相关。明宣德帝登基十年来,民富国强,藩属之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宣德三年,暹罗国向大明王朝进贡了三万斤上好的风磨铜。宣宗皇帝一高兴,命人烧铸成了三千个“晶莹温润”的铜香炉,这就是今天广受藏家追捧的“宣德炉”。这一年本是明王朝开国60周年。而大明王朝在它开国一个甲子之际,正登上了它的极盛之巅。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距离皇太极定国号为“清”的1636年正好相差一个甲子。这一年,康熙御驾亲征,并彻底击溃威胁中原的噶尔丹势力。康乾盛世由此拉开帷幕。这时的清朝四海臣服,人口已超过3 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2/5。它的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都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仅手工业产值就占全世界工业、手工业产值的30%。可见其经济实力非同小可,堪与当今美国在世界的特殊地位媲美。

不须再多举例了。这些王朝虽然第一个甲子突破了瓶颈,创造出辉煌的盛世,然而,却是很短暂的,不久就盛极而衰,它与当今之世共和国的沧桑巨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屈辱受尽是腾飞

历史上的王朝有过盛世,出现过辉煌,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中华民族也曾几经沧桑、几经痛苦,尤其是近代史上———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两个甲子,我们的祖国母亲曾倍受欺凌与污辱。从1949年上溯120年,清王朝由盛到衰,由衰到乱,内忧外患不断,列强竞相瓜分中国。我们忘不了1859年英法联合舰队进攻大沽口,忘不了圆明园的火光,忘不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忘不了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长江。

一个西方世界眼中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一个刚刚从百余年受压迫、受奴役、受欺凌的黑暗中走出的国家,一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这是国外媒体曾经描述的1949年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境况。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7%,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的纺织业;80%的人是文盲。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许多地方仍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或奴隶制阶段,不少地方还是“刀耕火种”。毛泽东感叹:“我们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連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然而,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面孔,中国人民并没有畏缩,解放后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又用一个甲子创造辉煌,我们这个东方巨人终于又站起来了!

在未来舞台上长袖善舞

岁月的脚步已经走过60个年头,新中国的历史已经迈入下一个甲子,俯仰中华大地沧桑巨变,这个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古老民族,分明不会重蹈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衰周期律。时间的指针,不可逆转地指向现代化,指向世界,指向未来。长袖善舞,下一个甲子,中国在世界文明与全球发展的舞台上,必将展现出更从容、也更优雅的身姿。

未来中国蓝图早已构画

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下一个甲子,中国将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具体说,就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将更加全面提升,在世界经济的排名更会灿烂醒目。外国有关单位预测,中国将在2027年前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历史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美元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差不多用了200多年时间,而新中国实现这个目标大约将用100年的时间。这就是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100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常要用几百年走完的历程,这可能吗?完全不用置疑,现实是未来的一块基石。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具有诸多优势,实现这个蓝图,可谓是铁板钉釘,不成问题。

别开生面的发展理念与模式

自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浪潮让人类文明步入新的时空隧道。其后的二三百年间,世界历史的大舞台上演绎的恢弘长剧中,现代化先发国家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并试图为世界历史定位。在这种格局下,现代化似乎是一元化的单向演进,后发国家只能做追随者。二战结束以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世界不断向后发追赶型国家输入以“自由、平等、民主”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理念与模式。苏联东欧剧变,更被一些西方学者看作西方民主价值理念和政治制度的全面胜利。

然而,事实并没有像西方宣扬的那么美妙。许多拉美和非洲国家复制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相继陷入困境,许多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政治模式,未能帮助自身从混乱和失序状态获得解脱,就连美国本身也由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至今仍在金融危机中苦苦挣扎。

中国30年的改革实践,打破了这一神话,向世人清晰明白地展示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不应是一个单向的、孤立的发展路线。

30年来,中国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走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中国没有围着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的指挥棒转,而是严格按照自己的发展速度和节奏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没有照搬西方政治模式,而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渐进的政治改革;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对国有资产实行私有化和完全放开价格,而是接受了“在经济和政治上务实的政策转变”。

30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依靠科学发展,加强全面市场化探索,摒弃计划经济的弊端,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是有形的手,依靠计划经济保持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监管,对产能灵活地进行政府干预;另一方面,是无形的手,通过市场对经济发展进行调节,而这两手,又随时保持平衡,保证了经济稳步、健康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被外国称为“北京模式”,已经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速度彰显了“北京模式”的魅力。在中国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10.9%;六七十年代,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新加坡1968—1973年年均增长率为10.1%。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却以几乎同样的速度飞翔了整整30年。改革逐步让人民摆脱贫困,中国在此所用的时间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短,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

在今天全球金融危机的寒风中,“北京模式”(或“中国经验”)的张力和魅力愈益耀眼。世界各国还在从坍塌的市场中艰难求索复苏之路的时候,中国政府在2009年年初的短短40天之内,迅速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仅过半年,7.1%的GDP增长,让全世界在一片冰冷之中,最先看到了春意。中国率先走出经济的低谷,不仅复苏了自己的经济,而且在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上也起着领头羊的角色。中国模式,因此飞扬。

中国生态文明

不需要“多个地球”

“中国将成气候领袖”,外国媒体这样评论。为什么会有此说?

英国的一个环保组织计算出,如果全人类都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需要5.6个地球;按照欧盟的生活方式,需要3.9个地球;按照日本的生活方式需要2.9个地球;而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只需要0.9个地球。

由此可见,中国的排放属生存排放,与发达国家的奢侈排放有本质不同。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0%,但却消耗了世界70%以上的能源,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60 %以上。当前世界环境恶化,气候变暖,正是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无节制地排放了100多年造成的。

有专家曾指出,“美国人总在炫耀美国的制度有多么好,其实一定程度上,这是美国人由资源过度消耗形成的。如果美国的资源消耗量减少到世界人均的4倍,内部治理就会出问题;降到世界人均的2倍,内部治理就很可能出大麻烦;而如果降到中国的水平,即全球平均量的0.76倍,很有可能就治理不下去了。”

确实如此,纵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发展中,今日所谓的“文明辉煌”,往往以环境处置不力,造成了几座昔日繁华的城市被冶废的空城现象,才惨淡经营“换得”的。其“奢侈排放”后果,怵目惊心。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就出现过工业重镇———费城全城荒芜的现象。伦敦毒雾事件更是曾经令世界震撼。

所谓“伦敦毒雾事件”是指早期的英国工业在城市大量发展,人口大量密集,而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又排放不力形成有害气体,结果令“伦敦毒雾”弥漫而大批城市人陨命,最严重的一次是1952年,造成4000人死亡。伦敦由此获得了“雾都”的丑名,泰晤士河也因污染死寂了150年之久。英国当局经过20多年艰苦整治,耗资20亿英镑,才消除大气污染,恢复了泰晤士河生态。

中国近30年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少缺憾与教训,这其中包含环境代价。如大气、水、土等,在一些地方遭污损程度已到了影响生存的地步。但是,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给中国以极大启示,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中国政府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把绿色发展定为21世纪中国创新发展模式,既未雨绸缪,从源头上堵住污染,又严格执法抓查处。中国政府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完全可以更快更好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温家宝总理专程到无锡调查研究、部署治理。江苏省政府与五市政府签订了治污减排责任状。苏南环太湖地区各市政府全面加大了太湖污染防治项目的建设力度。最新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稳定,总氮浓度有所下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2008年北京辦绿色奥运,投入1200多亿元用于改善环境,也彰显出中国为世界做出的绿色贡献。国际专家在考察完北京的空气质量后曾由衷地赞许说:“北京近几年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取得的成果,是欧洲20年到25年才能完成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民族。“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这是我们的祖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一直重视与自然和谐相处。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中国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环保意识,以史为鉴,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外国媒体所说“中国将成气候领袖”,是极有可能实现的。

孔子再次“周游”列国带来昭示

据报道,截至2009年7月,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地启动建设了331所孔子学院,分布在83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学院的建立,没有一所是我们主动找人家建立的,而是各国的教育部长、教育官员或者是驻华大使在国家汉语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排队等待批下来的。想当年,孔子曾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大家对他敬而远之。没想到2500多年后,却有人主动上门邀请,他又“周游”了一次列国,况且当年他是在中国境内周游,这次范围扩大到了全世界。老夫子如果在天有灵,不知会作何感想!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升温,不仅“孔子学院”越来越多,还有由周润发主演的《孔子》引发热议,讲解《论语》的学者于丹走红,海峡两岸乃至韩国等世界各地举行祭孔仪式,“世界最长”的《孔子世家谱》续修……以至于有国外专家慨叹:孔子的大同理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

世界钟情孔子,就是钟情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及释家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命脉,它强调的是“和谐”、“和为贵”。在“和”这一观念影响下,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内珍视家庭团结,对外与友邻和睦相处。中国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和谐世界”的外交思想,既涵盖了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西方价值观,又有中国特色,令人刮目相看甚至肃然起敬,已越来越得到世界上不同国别人民的认可。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合作,就是最好的例证。

中非友好合作的历史已经有半个世纪。中国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非洲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列强靠炮舰进入非洲,它们贩卖黑奴,掠夺资源,完全是搞殖民主义。中国是用援助进入非洲,本着儒家已所不施、勿施于人的观念,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去帮助和支持非洲民族解放和振兴。中国即使在自己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给予了非洲国家和人民宝贵的支持和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非洲人民修建了像坦赞铁路那样的工程。50年来中国共在非洲实施了近900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中国向非洲43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累计达1.6万人次,共救助疾病患者2.4亿人次。当前,世界、中国、非洲都发生了沧桑巨变,但中非友谊没有变。究其原因,就是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也充分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所释放出来的独特魅力具有世界性影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接触过中国文化的外國人,都会深深地被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吸引。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铸造新的文化辉煌,以从根本上扭转数百年来一直是西方文化单向传播的局面,是未来中国所担赋的一项神圣使命。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作用正在彰显,这是下一个甲子,中国加速崛起的重要保证。

数千万侨胞是中国的独特优势

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对祖国作出了很多贡献。”邓小平把华侨华人看成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这是对华侨华人在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最为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华侨华人在国外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华侨华人都希望中国兴旺发达、不断强大,都热心支持中国的建设事业。他们中的许多人经过多年的勤奋努力工作,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他们有的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并掌握了西方发展生产力的各种手段和知识;有些人拥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成果;有些人积累和创建了较雄厚的资本和庞大的经营网络。他们比当地人了解中国,又比中国人了解当地,他们已经成为中国同众多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最积极、最热情的力量。

华侨华人在共和国第一个甲子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一项统计数字表明,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60%以上来自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总额达3300亿美元。尤其是近年来,携带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知识,多形式回国创业或为国服务的新华侨华人越来越多。他们已成为推动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媒体报道已经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不难看出,有着这几千万华侨华人的支持,新甲子中国不进步都难。

一百多年前,严复在《天演论》的末尾写道:挂帆沧海,风波茫茫;或沦无底,或达仙乡;二者何择,将然未然。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虽经坎坷磨难,但最终走上了现代化的康庄大道。60年后的中国将是什么面貌?我们没人能准确无误地预知。然而,中国在新甲子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我们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未来的答案。中国新甲子的前途肯定是光明的。

从零开始垒积起新甲子辉煌

新甲子伊始,人们的祈福和期望总是很多。纵观甲子轮回的历史,凡是必然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必然的。苦难兴邦。人类历史上5000年的中华文明,在经历近200年的衰败与奋起后,犹如天要下雨,客观规律不可阻挡一样,中华民族该到重振雄风的时候了,祖国母亲奋进之势不可阻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从心底祝愿,期盼祖国母亲发展之步越走越稳,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发展之程越走越远,带着她的儿女迈向下一个辉煌的60年。

当然世界上任何民族复兴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风险与危机的。有首民歌唱得好: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小康不会从天降,幸福日子等不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共和国新甲子的进程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守株待兔,仍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打拼,一切从头开始,干好每一件事情。要看到,刚刚过去的六十年中国经济虽然完成了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进行了三十年的市场化探索,但崛起尚处在进行时状态,无论从当前的挑战,还是从纵向与横向的历史比较看,都还处在稚嫩期。尽管我们的经济总量、贸易总额上去了,可是经济真正崛起的标志还欠缺:对外我们像美、欧、日一样真正的跨国公司还不多,对内我们经济生产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还不合理,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看到,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无穷无尽。经济结构失衡、收入差异、社会分化、腐败、群发事件、民族矛盾等等,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个单子。外交和国际关系方面也是如此,中国成长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虎视眈眈”。当然现在它们不会像当年中国微弱不堪时那样来瓜分中国的利益甚至土地了。今天各国对中国的关注主要是考量着如何分享中国崛起的利益,如何遏制或者消化它们所认为的由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就是说,国家软弱无力的时候就要受人欺负,但当国家强大的时候,很多的麻烦是随着崛起而来的。这从近些年来中国在国际贸易纠纷不断、“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就可窥见一斑。因此,在下一甲子开始的时候,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一不小心就开始迷失了自己。

沿着几代人开辟的光辉道路,迎着民族复兴的壮丽前景———

要下雨了 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会写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4.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 2.观看动画。

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的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遇到的? 5.师:朗读了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白兔遇到了三个好朋友,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遇见小燕子是在第2、3自然段,遇见小鱼是在第4~6自然段,遇到蚂蚁是在第7自然段。)

6.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边读边画,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7.全班交流汇报。

三、多种活动,识记生字 1.指名认读黑板上的生字。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3.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语。

4.“识字交流会”——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5.生与师玩“你说我猜”的游戏,巩固生字。6.可以通过做动作识记生字“伸、搬”,理解字义。7.学习多音字“空”。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组。

2、全班齐读词组。

3、复习七个生字的笔顺,书写一遍。

二、品读课文,分析课文

1.回忆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种小动物。2.教学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 ①小白兔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②小白兔割草的时候觉得天气有什么不一样? ③小白兔知道天为什么阴沉沉的吗?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燕子低飞的原因。3.教学第4~6自然段。(1)指名读第4~6自然段。(2)师指导朗读课文。(3)思考问题:

①小白兔相信小燕子的话吗?小白兔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这时小白兔看见小鱼在干什么?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鱼要到水面上来透气。(5)师生进行角色扮演。

(6)师讲述要下雨前,水里空气变闷的原因。

(7)这个时候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齐读第7自然段。

(1)小白兔回家的时候又遇见了谁?(2)同桌进行对话练习。(3)指名进行情景表演。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家。

三、总结全文

1.男女同学分读第8、9自然段。(1)想象:小白兔回家后跟兔妈妈的对话。(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到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

2.多幸运的小白兔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诉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会被大雨淋湿了。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个消息呢?(1)生试说。(3)出示谚语。

3.教师总结: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奇妙!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大自然中到处都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更加精彩的发现!

四、舞台剧表演

要下雨了教案 第6篇

——吴天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教学用具

1.生字生词卡片.2.要求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生:联系生活相机回答问题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生:

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 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指导识字、写字

1.教师板书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生字,请三位同学上来给生字标注拼音并当堂纠正指导;之后由三个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代本组参加课堂生字拼读比赛并给予优胜组记上一颗红星;然后再进行小组之间识字竞赛(只需认读,不需要拼),并给予胜出组颁发红星一颗;最后全班齐读。

生:预期积极性特别高涨,调动同学们的互动参与。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记字形;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生字的,再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某个生字的。

3.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提示下面几个字

兔、低: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往:左边是双立人,不要写成单立人。

弯:上半部不要写成“亦”。

得:右边笔画多上下要写紧凑。

2.完成课后练习写一写。

先观察这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红、临写。

3.用“弯、直、低、捉、消、息”进行扩词练习,鼓励学生积累词汇。

四、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先各组来,再全班齐读),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问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②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四到六段。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学习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学习七至九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小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当堂训练

1.读课后练习的句子;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理解这个句式并能根据实际自己也说两个。

六、扩展练习

请同学们课上交流能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自然现象。可以分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18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上一篇:解读德鲁克下一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