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事物修饰语

2024-08-24

描写事物修饰语(精选13篇)

描写事物修饰语 第1篇

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它分为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1)侧面描写——衬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映衬和反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2)各种修辞手法

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5)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6)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比较简单,这里不作研究)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色彩的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

描写事物修饰语 第2篇

“米尼”笔袋每天坐在我的书桌上,样子真是又天真又活泼。它小巧玲珑,全身涂了图案,都是乌黑,两个放笔的袋错落有致。我先介绍一下第一个袋子:上面有一个米尼图案,它张开双臂,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我一天的收获;头上戴有一个粉红与白色相间的蝴蝶结。在她的身旁有一双高跟鞋,仿佛是为了米尼出门听准备的。第二个袋子很宽敞,估计可以放30支笔。(这部分的描述细致,生动,富有想象力!)

这个笔袋很有用,比如:可以将一些笔和橡皮等文具一股脑儿地统统放进去;还可以将一些自己的“小零件”放入里面。说家话有用时就会解决你的“燃眉之急”噢!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笔袋里放了“成千上万”支笔,把笔袋压得像个9月半的孕妇,就快把孩子给挤出来了。可是我还是拼命地向里面塞笔、塞笔、塞笔・・・・・・终于有一天,“米尼”小姐不高兴了,她愁眉苦脸,如同在说:“小主人,您老是把我的肚子塞满了,你听我一句劝,笔重要的不是多,而是要能写出有用的东西,没有这些,笔多了会有什么用!”我开云见日,恍然大悟,笔袋上得“米尼”小姐又渐渐地瘦了。

事物描写“五步法” 第3篇

一、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写作顺序是文章的层次,作者的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文章才能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否则,就会结构混乱,东拉西扯,让人读了只能感到一塌糊涂。那么常用的写作顺序有哪些呢?

1.时间顺序。它可以分为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顺序、早晚顺序、程序顺序等。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顺序,抓住每个季节的景色特点进行观察,描写了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从而让人感到思路清晰、段落分明。

2.空间顺序。可按方位名词,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由点到面,同时注意表里、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例如,《济南的冬天》按照空间顺序先总写济南“温晴”的特点,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然后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最后写济南冬天的水色。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一课,按照“三味书屋门外清香,书屋里面陈设布局,书屋后园梅花怎样”的方位顺序,第三节又按照“南墙上—东面正中—画面前—东北角”的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让人感到身临其境,一目了然。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常用于事理说明文。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过程可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应用等几类。例如,《苏州园林》是按照逻辑顺序(概括—具体、整体—局部、主要—次要)进行说明的。说明的主要内容是苏州园林的特征,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的追求。文中第二段,作者再次明确指出上述特征。然后,作者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以致回避对称,说明了它的自然之趣;从假山、池沼堆叠、配合,说明了“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从树木的栽种与修剪说明了“着眼在画意”;从花墙、廊子的设置说明了景致的层次与深度;从每一个角度的花草树木说明了无处不在的图画美;就连门、窗、梁、柱等都能让人“称心满意”,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觉。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回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展现出景物的味道自然也不一样。

二、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拟人、比拟、夸张、摹写、对偶、衬托、反问、引用、排比等。不管运用哪种方法,只要恰如其分,就会使我们“妙笔生花”。但修辞也不能滥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不是用了修辞就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如果不恰当,就会显得呆板别扭。例如,“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挂在天空,银光洒在河面上,闪闪发亮”一句,如果把月亮说成像个小馒头,就不恰当了。特别是小学生初学比喻时,认为带上“好像”两个字就是比喻句了。如,“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句中虽然用“好像”二字引出推测,是为了说明估计的准确程度,但没有本体和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再如,“燕山雪花大如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燕山有雪花,符合事物客观规律,我们就可以更准确地感受到燕山冷的程度。但是,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就会成为笑话。所以,运用夸张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无中生有,滥用夸张。

三、抓住外形和本质特点

有一篇歌颂人民教师辛勤劳动和献身精神的文章叫《粉笔之歌》。用粉笔象征教师,通过描写粉笔坚强正直、宁折不弯的崇高品质,赞扬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坚强正直、宁折不弯和不惜粉身碎骨这两个方面,都符合粉笔的基本特征,做到了确切无误。但有人却这样赞美粉笔:“粉笔啊,你比钢铁还要坚强!”这样描写是失真的,读了令人感到做作和牵强。因为粉笔和钢铁的硬度相差太远,粉笔无论如何不能同钢铁比硬度。《粉笔之歌》赞美粉笔“坚强正直”,是从“宁折不弯”的角度描写的。这样写,既突出了粉笔的坚强品格,又巧妙地回避了直接写粉笔的硬度。作者准确地抓住了粉笔的特征,从而做到了形象生动,顺理成章。

四、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

有一首诗这样描写水稻的丰收景象:“我村今年五谷丰,稻穗密密不透风,就算卫星掉下来,也会弹回半空中。”这样描写是违反水稻生长规律的。通风是水稻生长的必要条件,但是水稻密植要有个限度,真是密到不透风的地步,那么水稻就会枯死,更谈不上丰收。另外,稻秆没有弹性,如果卫星掉到稻田里,稻秆就会全被压折,怎能弹回半空中?作者想用夸张手法描写水稻丰收的景象,但是不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尽管描写得惟妙惟肖,但也还是败笔。

再如,《金蝉脱壳》一文,作者按照“背—头—脚—尾”的先后顺序对蝉进行描写,试想,如果作者把各部分出壳的次序打乱了,就会不符合实际,这就是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人看了清楚明白。作者观察十分仔细,各部位出壳的描写也各不相同,妙趣横生。

五、语言环境描写要准确生动

例如,“屋后几株杜鹃花开了,树上粉红粉红的花儿一朵朵、一簇簇;杜鹃花娇艳美丽,宛如一片灿烂的朝霞。近处细看,杜鹃花每朵有五个瓣儿,花朵中心有十根或十一根花蕊;每个花蕊的顶端都有紫色的小球,球上闪烁着两颗银色的星星。而远处那满山遍野的映山红,是花海、似火焰、像红旗……”文中写“球上闪烁着”“星星”,联系上下文,把杜鹃花比喻成星星,突出了杜鹃花的特点,形象生动。描写几株杜鹃花“如朝霞”,而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是花海、似火焰、像红旗”,这里的比喻非常注意语言环境中的前后联系,读了感到自然协调。

如何描写运动中的事物 第4篇

这一次,荷老师要和小莲藕们进行下一课的学习——学习写会动的东西。荷老师把几个小伙伴领到了小池塘边的街面上,指着川流不息的汽车说:“这回,请你们写一写这些会动的汽车,如何啊?”

阿藕拍着胸脯,大声说:“没问题!不过,您能让汽车先停下来吗?我们好好观察观察。”

“那可不成。”荷老师哈哈一笑,“我可没这个权利。再说我们写话的对象,经常都是动来动去的,你能让它们都停下来,成为你的写作模特吗?”

小伙伴们商量了一下,感觉这还真做不到。莲莲、珍珍、爱爱一起把目光投向阿藕,意思是:阿藕,快拿主意啊,这可不好写!

荷老师看出小莲藕们的为难,笑道:“你们不要着急,这节课讲的就是如何写会动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看快写慢。既然要写的东西跑得快,我们的眼睛也要看得快。但看得再快,写的时候也要慢慢来。”荷老师说的时候,用眼睛不断地看着小莲藕们,看着他们迷茫的双眼,荷老师心里清楚,这番话一定把小莲藕们听糊涂了。

“您说的这是什么呀?怎么才能做到呢?”果然,珍珍忍不住了,第一个发问。

“那可不成。”荷老师哈哈一笑,“我可没这个权利。再

“比如说你要写小汽车吧。它‘呼’地从你眼前飞驰而过,你就要在很短的时间里盯住它,尽可能让自己看到更多的内容。比如,车子是什么颜色、什么款式……一边看一边记在心里。这个就叫‘看快’。记住,这是个功夫,要练。”

小伙伴们各自盯住一辆小汽车,眼睛好像磁石一般,和小汽车开动的路线紧紧粘在一块儿了。嘿!荷老师教的方法还真管用。虽然汽车的移动速度快,看的时间短,但只要有心,还是能看出不少东西呢!比如,一辆银白色的小汽车从眼前驶过,阿藕清楚地看到了车上小小的奥迪车标,甚至还看到了车内的小熊挂饰呢。同时,阿藕还发现开车的是个女司机,发型和妈妈的一个样儿!阿藕可高兴了,激动地喊起来:“天哪!我看到啦!我看到啦!”

几个小伙伴都有不同的发现,大家都很兴奋。荷老师微笑着说:“真不错。接下来就是‘写慢’,这并不是让你慢慢写,而是让你把看到的一切像电影放慢镜头一样,缓缓地出现。你可以用自己的想象让看到的越来越细地呈现。记住喽!越是慢,你写的也越多。写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想象,这样就更具体了。”

阿藕拿起笔,试了试,慢慢回想,心里不断重复荷老师的话:把可以写的都写出来,还可以想象。一会儿工夫,果然写出一段百字片段:

一辆银白色的小汽车从眼前驶过,从车上的小小车标——四个圈,可以看出这是一辆奥迪小汽车。应该是刚买的吧,崭新铮亮的车门把手闪着银光。开车的是个女司机,发型和我妈妈的一个样儿。她把车子开得比较快,也许是有什么急事要办。但我想和这位阿姨说:“慢一些才好。”

阿藕当众读了片段,大家都说写得好。

荷老师重复了阿藕的最后一句:“慢一些才好。”她提醒小伙伴们:“不管要写的东西跑得多快,我们都可以盯住它,把它的样子定格在脑海中,想办法让它慢下来。这样一来,不慌不忙,就容易写啦!”大家热烈鼓掌,为又学到的新的写话方法感到开心!

描写事物的作文 第5篇

——题记

学会接受,接受同学在你伤心时投来安慰的目光,接受别人在不小心撞到你后说出的那声对不起。

学会接受,接受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

学会接受,接受大地带给你的宽厚博大,接受清泉带给你的甘甜,接受春风给予的一丝温暖。

接受自己。在接受他人之前,首先得学会接受自己。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你会变得更独特;接受自己偶尔的小聪明,你会变得更自信。

接受他人。接受父母的啰嗦,你获得更多的亲情温暖;接受老师的批评,你会变得更加努力,获得更多知识;接受同学给予的关心和鼓励,你会赢得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快乐。

接受讨厌的点点滴滴。接受你喜爱的事物,那是理所当然的,但也要学会接受你讨厌的东西。比如,学会接受你不喜欢的胡萝卜,可能它并不像你想的那样难吃,还能使你的身体获得营养;学会接受你最讨厌的体育课,当你真正融入进去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它并没有那么折磨人,相反还能从中获得乐趣,并锻炼了身体。

学会接受,生活变得美满而又充实;学会接受,心中充满光明和希望;学会接受,将拥有亲情的幸福和友情的温暖。

描写事物的作文 第6篇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最好的消暑方式就是游泳。穿上漂亮的游泳衣,往游泳池一跳,别提多凉爽了。在水里,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自由自在地翻跟头,玩游戏,潜水捡东西,真是太有趣了。

游泳还是一种最好的体育运动,它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减肥呢!

如何进行事物描写 第7篇

【要点综述】

事物描写是对事物的特征或性质进行描写或刻画的一种文体。描写对象涉及动物、植物、山、河、水、湖、建筑、各种自然现象等。要求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展开描写,以表现某一中心思想。

【写作指导】

1.突出中心。描写事物时,要围绕中心选材,并加以详细描写,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2.合理安排顺序。描写有序,才能条理清楚。可以按需要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前到后、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描写事物。

3.描写要具体形象。

4.描写应有真情实感。

【写作要求】

请以“My Hometown”为题,用英语写一篇描写家乡的文章,字数80词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riting Guide:

One possible version:

描写事物修饰语 第8篇

一、捕捉相关事物

世间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事物与事物之间都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对无形事物的感知都是通过与之相联系的有形事物完成的。 例如, “ 风” 是无形、无色、无味的事物, 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但我们却能从身边的物象找到它的踪迹。 如平静的湖面被风吹皱;树上的枯叶在风中打着璇儿;秋风吹黄了田野、染黄了枫叶;大风卷起阵阵尘土, 小树被风吹得东摇西晃, 电线杆呜呜作响…… ”湖面的波纹、打着璇儿的枯叶、 田野、 枫叶、 尘土、 晃动的小树、呜呜作响的电线等一个个物象, 表明了风的存在。还比如老舍在《 在烈日和暴雨下》 中通过写树梢一动不动, 骡马喘着粗气, 狗在树阴下伸着长长的红舌头, 以及祥子的汗如雨下, 口干舌燥, 胸口发闷等, 把天的“ 热”度具体而真实地表现出来了。 如果只写气温多少度, 那肯定没有如此好的表达效果。

二、充分调动感官

面对眼前的事物, 学生往往不会感知,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 教学中, 要利用经典的范文, 引导学生调动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认识无形事物。 例如,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春》 中写“ 春风”的一段, 把春风写得可感可触、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觉器官, 从触觉感受写春风的温暖, 以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 让人闻到春风的清香, 从听觉之真写春风传来的和谐的音韵, 写尽春风的柔美。 正如欧阳修所说“ 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

三、巧妙运用修辞

将无形的事物和我们生活中看到的、 听到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的最直接、 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

许多古诗词正是因为巧妙地运用修辞方法写无形事物, 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比如“ 愁”原是人的一种情绪, 非常抽象, 为增强其可感性, 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 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①“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 李煜《 虞美人》) ②“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 ( 李白《 秋浦歌》) ③“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 ” ( 李清照《 武陵春》) ④“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 贺铸《 青玉案》) ……诗 ( 词) 人将浩浩荡荡的江水、三千丈的白发、负重的小船、滋长的烟草、漫天的风絮, 连绵不断的梅雨, 比作自己的愁思之多、长、无休无止…… 运用修辞方法巧妙地将无形的“ 愁” 和现实中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 写得有形象、感人。

现代文更是不乏这样的美文。 ①“ 风忽然大起来, 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 飘洒地摇摆, 枝条都长出一截儿来。 ” ( 老舍《 骆驼祥子》) 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从柳条的姿态写风的突然;②“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 朱自清 《 荷塘月色》) 作者借通感的修辞手法, 用渺茫的歌声形容荷花的清香, 准确传达出香味的清淡、飘渺、若有若无。

四、大胆合理想象

任何修辞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 其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无不凭借作者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完成。 例:①“ 冬天的风, 像一只难以驯服的野马, 在田地里奔跑着。”②“ 大树被风刮得痛苦地摇着头, 呜呜地哀鸣。”第一句由风的狂野和肆虐而联想到野马奔驰; 第二句由东倒西歪、呜呜作响的树木而联想到树的痛苦和哀鸣。③“ 有天夜间, 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 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 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 伸懒腰, 动弹胳臂腿, 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 格拉拉地松动。 ( 林斤澜《 春风》) 作者把被风吹得咯吱咯吱响的房子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动物在活动筋骨。

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只有善于打破惯常思维的限制, 思维才不会凝固, 语言才会更有内涵, 文章才能生动形象。

由此看来, 无形之物虽然难写, 但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物用有形的、实在的形象来表现, 化无形为有形, 描写就会变得容易, 也能写好、写活。

描写事物的好句 第9篇

唐·杜甫《宿赞公房》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镇《菊花》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嘏《长安晚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真《黄花》)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元·杨显之《临江驿潇湘秋雨杂剧》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暇

描写事物的好句 第10篇

“桂花分金桂、木樨、银桂、丹桂……”我装着老道的样子对妈妈说着,牵着妈妈的手,在中秋月下,走进老爷楼下的那片桂花林。 “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更有那浓郁的芳香,‘一味恼人香’袭人心怀,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带有一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香气浓郁的花‘或清或浓,不能两兼’。然而,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总能把人带到美妙的世界。”白莲似桃花灿烂绽苞而又雨摧不凋,似牡丹峨然喷放而又出泥不染;似迎春淡雅情深而又果硕不傲。 白玉兰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 百花竞艳百花盛开桃吐丹霞榴花似火梅退残妆含苞欲放含苞待放 百花争艳败柳残花波罗奢花笔头生花 百家争鸣傍花随柳百花生日百花争妍 蓓蕾初绽争芳斗艳争奇斗艳琼枝玉叶花红叶绿鸟语花香凌波仙子 笔下生花闭月羞花彩笔生花残花败柳步步莲花遍地开花百花齐放百花齐放 粲花之论簇锦团花宠柳娇花春暖花开 徜徉桃花丛中,就像置身于铺锦流霞的桃花源仙境之中,香风过外,桃花呢喃细语,赏花人顾盼流连在这如诗似画的美景中。 朝阳下,碧绿的树丛中,一颗颗,一串串的龙眼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顽童,咧着小嘴欢笑。 吹花嚼蕊穿花纳锦春花秋实春花秋月 到秋天,深红的柿子,像一树火焰,让你惊叹。 凤凰花开起来一片火红,一株这样的乔木,到花期竟然找不到一片绿叶,全是红花,开得那热烈,慷慨! 高高的椰子树像一把太阳伞,总是向海倾斜着,微微地弯着腰。桂花,曾经并未使我心动,也未使我心欢,可是当我走进它,聆听漫天花之语时,它的无言,早已胜过了有声。而在走近的那一瞬间,它告诉了我它所有的美丽,同时,它也向我倾诉了它所有的情感,它告诉我它的香气怡人,它对我诉说它的舞姿缤纷……这怎不让人兴奋,我沐浴了一场桂花雨。那天晚上我的梦里全是它。桂花是那么素雅,那么的大方,那么充满生机,叫你不能不刮目相看,特别是它那浓郁的幽香,熏得人都要醉了。海棠花长得非常旺盛,新叶是嫩绿的,花叶是碧绿的,翻卷起来的叶边上都镶着一圈艳丽的枣红色。 好美的语句,好美的花,文章对桂花的描写是那样的神奇,如此的有神话色彩,读着读着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就仿佛来到了一个仙乐飘飘的梦境里,融化其中,享受着美好的气息。慢慢地,我对桂花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花盆里,有一株茂盛的郁金香,绽开的花朵是黑色的,微微四散的花瓣如同黑色的丝绒,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火树银花绿肥红瘦碧叶亭亭花团锦族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疏影暗香近处看梨花,树稀花疏,好似看一幅轻笔淡墨的山水画,清淡、恬雅。 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 枯萎萎败萎蔫黄灿灿红彤彤红艳艳一丝丝 六月的森林里,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野花,灿烂得像撒满了宝石,铺上了锦缎。 落尽了叶的杨树、榆树、槐树,向灰沉沉的苍穹伸张着炭条似的枝杈。 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描写春天其他事物成语 第11篇

1、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2、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新,新的替代旧的。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变得焕然一新。

3、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4、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5、红情绿意: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6、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7、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8、细雨和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9、鸟语花香:鸟鸣叫,花喷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10、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11、春意阑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12、春风雨露: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13、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14、腊尽春来: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15、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16、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17、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18、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19、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0、百草权舆: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21、莺吟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蓬勃兴旺的景象。

22、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23、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4、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25、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26、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27、春雨如油: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28、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29、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30、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延伸:描写春天的句子

1、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2、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换来的雨后春笋的英姿,更喜欢的是:踏进这淡蓝色的烟雨,在这雨季,你为我撑出的一片无雨的天地。

6、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伴着春风,带着春雨,悄悄地来到人间,顿时,大地万物复苏,乌语花香,呈现出一派生气。

7、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春风吹绿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

8、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9、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

10、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1、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像筛子筛过一样密密地向大地飞洒着。

12、春天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天空晴朗。太阳已经升高,也更加温暖了。它的万道金光愉快地亲吻着万物,亲吻着我们的面颊,那么温柔,那么亲切,就像是母亲爱抚儿女一样温柔敦厚!

13、阵阵春风吹过大地,大地变绿了;吹过大树,树叶轻轻摇动,好像在跳舞;吹过小河,河水在欢腾地歌唱。

14、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15、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远。

16、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17、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18、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波浪。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19、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淡黄色的嫩叶;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

20、在树林里,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所牵动,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乐。

21、春风里桃花红,杏花白,柳叶青,到处生机勃勃,春风把春意插在了人们的心里,你看:风雪无情人有情团结抗击暴风雪的场景是多么动人,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是多么及时,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伯伯正在播种,农村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可爱的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无限的愉快和欢乐,带来了希望与祝福!

22、报春的燕子往来梭巡,空中充满了它们的呢喃的繁音;新生的绿草,笑迷迷地躺卧在大地上,像是正和低着头的蒲公英的小黄花在绵绵情话;从渗透了水分的耕地里,到处可以闻到一种潮湿的、发酵似的气息。

23、冬去春来,万物苏醒,大地暖融融的,人们的装束变得丰富多彩了,不像冬天那样穿着厚厚的帽子和围脖,穿着笨重的大衣,人们都换成色彩鲜艳的衣裳,你看大街上,乡村中,人们穿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的裙子、衬衫,把整个城市装扮得更加美丽。

24、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

25、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春天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26、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27、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画。

描写故乡的一样事物作文 第12篇

故乡的山最有看头,放眼望去,高的山、矮的山、尖的山、圆的山、胖的山、瘦的山,应有尽有;还有孤峰特立的山、拖娃带崽的山、戟指朝天的山、俯首称臣的山;有树草稀疏的童山、有绿袍掩映的青山、有狮头虎脑、憨态可掬的山,也有奇形怪状、穿红着绿的山,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站在山顶上俯瞰下面,一片山的海洋,山的世界,山的陈列馆。

由于山多,公路也被山阻拦了,一座座山峰像一个个巨人拦着公路,建设者们巧妙地将公路建成一盘“弹簧”,像一条巨蟒穿行在群山之间,又像是给群山系上的一条纽带,更像一条奔腾的河流,指引大山里的孩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故乡的山与天的交接处,时而平坦,时而陡峭,就像一条坎坷的人生之路。

描写故乡的一样事物作文 第13篇

今年暑假里,我硬是缠着妈妈带我到奶奶家。没有想到,河边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树被砍掉了,河水变浑浊了,草坪被破坏的乱七八糟——到处都是随手丢弃的果皮、果核、废纸、塑料袋,苍蝇、蚊子四处飞……完全成了一个又脏又臭的垃圾场,真让人恶心。

多美的一条小河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没有人再愿意和她交朋友,只好孤零零地在风中流淌。我仿佛听到了小河寂寞的哭声。

上一篇:《姥姥的剪纸》说课稿下一篇:关于小学“端午”的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