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戈壁的黄昏散文

2024-06-02

蒙古国戈壁的黄昏散文(精选6篇)

蒙古国戈壁的黄昏散文 第1篇

蒙古国戈壁的黄昏散文

傍晚时分,一个人站在蒙古国广袤的戈壁深处,看着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放开喉咙,尽情的一声呐喊,释放内心已久的压抑情愫,热泪两行,感觉异国他乡这片陌生的土地,到处充满了无限的惆怅!

曾今有位诗人写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悲观厌世、凄凉的佳作,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情绪。可是今天,作为异国他乡一名为生存奔波、漂泊的游子,身处大漠戈壁,从未静下心来,欣赏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孤寂、宁静的壮观之美!因为对远离家乡亲人,常年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来说,每看到夕阳,就会时刻唤醒无限的相思和对祖国家乡的亲人无比的挂牵!

于是在无形中选择了尽量不看夕阳,让自己忙碌一些,因为忙碌,可以带走一切烦恼和对亲人牵挂的情绪,又可以感觉自己每天的时间过得充实些,以免给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和生活中带来负面影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昨天傍晚时分,由于同事的邀请,终于有勇气走出四面围墙、三面设立保安岗,护家看院的生活、工作区,犹如监狱般的生活、工作狭小空间。慢步踏进蒙古国的戈壁深处,有意浏览了一下夕阳西下、黄昏时分的一瞬间。

随着夕阳西下,夏季高温、炎热的蒙古国戈壁滩上,顿时阳光变得没有那么强烈耀眼;气温不再是那么的炎热。傍晚的微风送来一丝丝清凉,并夹杂着淡淡的野花香和郁郁的青草香,掺和着浓浓的泥土芬芳,沁人心脾。

看到夕阳西下,残留的余辉,染红了半边天,洒了一地金黄,那些稀疏、弱小的小草,得到落日余辉的沐浴,仿佛显得不是那么渺小和俾微,他们被高温和炎阳折磨了一整天,现在终于迎来和脚下大地,做最后的温存。

那些小草,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把自己原来宽大的叶儿,长成针叶状,减少炎阳的辐射面积。在落日余晖和黄昏晚风的抚摸下,那些叶儿,终于舒展开了满面的愁容,和夕阳的余辉做最后的对峙。仿佛在说:“贪婪无度的炎阳啊!你平日里手握重权、你心狠手辣,让我委屈极了!可是这时,你终于得到了西去的报应,天理难容。我虽然身材渺小、没有舞台历史背景,我却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依然存在,寸步没离开过半步!而你呢?“夕阳西下几时回”?

小草在傍晚送来的微风中,让风自由的摆弄着势单力薄的身躯,虽然有些弱不禁风的叶儿,历经炎阳天的肆虐和洗礼,选择了离开,最后化作春泥。但是,他们和我这个漂泊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完全不一样,因为,这里永远是属于他们的领地,落叶归根化作春泥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而我呢?只是一名匆匆的过客,这样夕阳西下的景色,不值得去流连忘返。

触景生情,看到眼前的一幕,我仿佛看到祖国家乡黄土地上的黄昏时分,生我养我的那一片热土,哎!他乡的水再甜,月还是故乡的最圆!那里永远是今天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最终的归属地,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也同时看到,傍晚黄昏时分,黄土地大山脚下的小山村,袅袅升起一缕缕做晚饭的炊烟,也嗅到了那空中飘来的熟悉饭香;那些晚归觅食的鸟儿,唱着婉转的歌儿,回到各自的巢穴;随着炊烟散去,每家每户的饭桌上摆上了几盘子农家绿色小菜,那一根根圆润、劲道的兰州拉面,从每个人的饭碗中升起,缓缓的送进口中,欢乐的笑声,在每个饭桌旁弥漫、展开!

此刻,感觉到自己又从新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大西北偏僻、寂静的`小山村。一声声清脆的口哨声,划破了黄昏小山村的静谧,一群小伙伴云呼雀跃,那铜铃般的笑声,在整个小山村起伏、回荡,寂静的环境,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每个人尽情地玩的如醉如痴!都沉浸在黄昏时刻,那夕阳西下带了的黄昏中。那种落日余辉反衬出的金黄色,便觉得整个世界都属于自己,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天真少年,瞬间忘掉了整个世界的存在!

眸然回首。自己还是身处在异国他乡,黄昏时分的戈壁深处,眼前的一切如此的陌生,让人产生极其反感的情绪,疲惫至极,感觉自己就像被世界遗弃一样,异国蒙古国戈壁的空间如此之大,却半点容不下一名漂泊游子的藏身之地!只求夜幕早点降临。也许,只有黑夜的梦境,才是自己最大的安慰!

轻轻地推了推身边的同事,“黄昏瞬间消失,夜幕渐渐降临,不要让异国他乡的夜的寒意袭过心头!我们该回宿营地去了!

蒙古国戈壁的黄昏散文 第2篇

戈壁骆驼刺,与戈壁上的路紧紧相随,许多的村庄已经消失殆尽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框架,随时被夭折,每片瓦砾每时、每刻都会被北风摇曳!戈壁顿时变得异常凋落和沉寂!

在飞雪漫卷的冬季,枯枯的骆驼刺,就像枯干的柴火,跟枯死没什么两样,可是等到来年的春天,这些柴火一样枯死的草棵又泛出浅浅的鲜绿,长出生命的模样,长成当年长天的颜色,成为泥土最深情的皈依!

悲壮的戈壁蒙古 第3篇

晚风中飘荡着驼铃丁当。

荒原上燃起了第一堆篝火,

马头琴弦——把古老的恋歌吟唱。

这次大西北之行,是想解决一个在头脑中转了十几年的学术问题。1983年,我曾听过北方民族史专家林斡教授的一次学术报告,谈到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有一座被风沙湮没的古城废墟,以及关于这座废墟的历史。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当我真正要进入巴丹吉林时,发现这里传递给我的历史信息,竟让我应接不暇!它的历史古老得让人有点眩晕。

除了远古的岩画群外,这里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层的遗址。先秦时期, 它是大月氏人世代相传的牧地。当北方大漠上刮起匈奴狂飙时,月氏人被驱赶到河西走廊一带游牧,巴丹吉林成了匈奴右庭休屠王的牧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汉武帝时。当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后,汉中央政权在这里建居延塞,驻汉军以防匈奴;东汉亦如此。西晋时期,这里成了西海郡,直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当鲜卑人进入黄河流域时,这里属北魏。北魏分裂后,先后归属西魏和北周。隋唐时期,它是抵御突厥人的前线要塞。宋代,西夏的党项人统治了巴丹吉林。元代,它属甘肃行省。朱元璋建明,却没能统治巴丹吉林。巴丹吉林那时属于漠西蒙古的瓦剌部,直到清代,它才回到中央政权的统治下,称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

巴丹吉林,和中国北方整整一部游牧民族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春季并不是沙漠考察的理想季节,不过我的运气很好,骑着骆驼进入沙海考察的那天,竟没有一丝风。天蓝蓝的,沙丘起伏,像人体柔美的曲线,一直伸到远方的天边。同行的朋友自豪地告诉我说:“这是世界上第四大沙漠,它的沙丘相对高度为500米,最高的沙山528米,为世界之最!”

突然,我的眼睛一亮,在单调的黄色沙丘中,我们发现了一汪清清的湖水。水面不大,像是广阔沙漠中一滴晶亮的泪滴。

不知什么时候,大家都不讲话了,只有驼铃的丁当声,让大漠显得深邃、高远,我的思绪也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定格在“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这几个字上。 额济纳旗政府所在的小镇叫“达赉库布”,蒙语的意思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本来这里是祁连山雪水在春天融化后形成的一条雪水河,郦道元在《水经注》里称它为弱水。弱水的下游有一片低地,据说有数百平方公里,古称居延海。如今,居延海已干涸,只留下“达赉库布”这个美丽的名字,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一片巨大的湖泊湿地。

当清代土尔扈特人游牧在额济纳地区时,弱水河两岸水草丰美,百鸟鸣唱,上万公顷的胡杨林里,奔跑着黄羊、野驴、马鹿、野马等大量动物。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故事,当今的影视和舞台剧都有表现,但艺术作品毕竟不是历史,这支悲壮的戈壁蒙古部落源流,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我把它定为这次历史文化考察的题目之一。

蒙古族群盟旗制度的雏形,实际上起源于原始氏族部族的游牧时期。部落与部落之间,或分或合,时大时小。13世纪初,铁木真作为全蒙古的大汗,统一了所有部落,称成吉思汗,他和他的子孙们建立过地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

但是,自北元灭亡后,蒙古各部重新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到了1626年,清帝皇太极建蒙古衙门,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以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管理。数年后,漠北蒙古喀尔喀部被分为四路,东路车臣汗部共23旗,北路土谢图汗部20旗,西路为扎萨克图汗部19旗,中路三音诺颜部24旗。为加强对漠北蒙古各部的管理,雍正十一年(1733)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漠北。

漠南地区东起科尔沁草原,西到鄂尔多斯共49旗,被合成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六盟。此外,土默特部设两旗,察哈尔设八旗,套西蒙古设阿拉善厄鲁特和额济纳土尔扈特两旗,整个漠南地区直属中央理藩院。

青海地区的厄鲁特蒙古设29旗,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

如果考察蒙古各盟、旗的“最高长官”的家谱,几乎都是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但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不是。

现在我们只知道土尔扈特部的先祖,是元代一位官员,叫蒙罕。蒙罕只是名字,姓氏史书也没有记载。在明代,蒙古分裂为三部,即东部的兀良哈,中部的鞑靼,西部的瓦剌。土尔扈特的先祖应当是瓦剌下属的一个部落。在明朝永乐八年(1410),明成祖朱棣曾对其先祖封爵,并赐以玉印。自那时起,土尔扈特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的属民,而并不在意中国中央政权的更替。

明末清初,瓦剌已不存在。游牧在瓦剌旧地的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和硕特、杜尔柏特和土尔扈特四大部落,结合成松散的部落联盟。各部首领每年要在伊犁会盟一次,清中央政府称他们为“厄鲁特”漠西蒙古。

土尔扈特最早的牧地在巴尔喀什湖和斋桑湖之间的雅尔属地塔尔巴哈台。古代游牧民族间的战争,大都因为争夺草原、水源而起。此时在阿尔泰山一带游牧的准噶尔部台吉(贵族)巴图尔珲恃强凌弱,抢占了土尔扈特的牧场,迫使他们向西游牧到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所以,俄罗斯沙皇认为,他们在俄国的领土上放牧,应当属于俄罗斯臣民,应尽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然而,土尔扈特人不这么想,他们继续派人回新疆参加厄鲁特首领会盟。同时,在顺治、康熙、乾隆三朝,都派使者到清中央政府上表进贡,以示忠顺。不过,此时的土尔扈特人离开祖国已有100多年。

土尔扈特回归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宗教原因、战争原因、内部权力斗争等诸多原因。

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的历史已很长。早在1253年,忽必烈大帝召西藏萨迦派法王八思巴在六盘山会晤后,藏传佛教便开始逐渐代替大漠草原上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土尔扈特全族的牧民都信仰藏传佛教,而喇嘛在部落里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和部落首领一起协商,决定重大的、事关部落命运的问题。

在政教合一的社会里,宗教信仰必然要和权力斗争搅和在一起。在俄国社会生活了100多年的土尔扈特部族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中的部分人,已经逐渐摒弃了藏传佛教,而改信东正教。土尔扈特贵族中的敦杜克夫家族是信仰东正教的代表人物,他在俄国政府支持下,与依然信奉喇嘛教的渥巴锡展开权力斗争,以图削弱渥巴锡汗的影响。

在宗教矛盾和权力斗争复杂因素困扰下的土尔扈特部族,又遇到另外一个战争因素的影响,即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女皇的沙皇政府,都奉行对外扩张政策。1761年,渥巴锡继承汗位时,正逢沙俄在南方为争夺黑海北岸大片土地及黑海海峡通航权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生大规模战争,土尔扈特部族的青壮年被大量征兵,更引发了土尔扈特部落的不满和危机。

此时,决定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导火线出现了。

漠西厄鲁特各部间既有战争,也有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更有着同族同种人之间特有的亲合力。

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军在平定新疆回部分裂叛乱势力的斗争中,占领了伊犁。与清军作战失利的土尔扈特贵族舍棱,带着一部分人逃到额济勒河,与那里的同族汇合游牧。正如前面所说的宗教、权力斗争,战争等诸多因素影响,在12年后的乾隆三十五年(1770),舍棱劝说渥巴锡离开额济勒河东归,寻找另外一块可以世代相传、属于自己而不受侵扰的永久牧场。

乾隆三十六年(1771),在伏尔加河流域连绵不断的大风雪中,渥巴锡汗率领下的土尔扈特部开始了整个部族悲壮的大迁徙。

这是一支长长的队伍,由数十万人组成,他们赶着驼群、马群、牛羊向东行进。老人、妇女和儿童坐着勒勒车,马背上的青壮年则紧握着闪亮的钢刀,保护着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儿女。

战斗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沙皇对土尔扈特东归感到震怒,哥萨克的追兵天天都会和土尔扈特的后卫部队接火,一批又一批的勇士倒在东归的风雪之路上。这是由英勇悲壮的戈壁蒙古的勇士,用尸骨和鲜血铺就的东归之路。

他们企盼着大清皇帝能够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但是,当整个部落由巴尔喀什湖而进,进入大清国境,走到哈萨克的游牧之地时,清朝的伊犁将军怕这些疲惫不堪的人马和畜群占有哈萨克和巴什人的草场,竟然下令让哈萨克台吉率众堵截,不允许土尔扈特人越境游牧。

此时的土尔扈特人边走边战,伤亡严重,人疲马倦,不得不绕道瀚海戈壁。

无水草,无粮食,附近的布鲁特部族(今柯尔克孜人)还群起而攻之。《清史稿》记载土尔扈特在大戈壁上“人皆取牛马之血而饮,瘟疫大作,死者30万,牲畜十存三四”。在瀚海中整整走了6个月,留下大量人畜的白骨。直到接近内地的卡伦,“布鲁特始敛收兵”。

清廷终于派使者普济来询问土尔扈特东归的意图。渥巴锡汗召开包括部落贵族、喇嘛参加的会议,“计议数日始定,以投诚为词”,并献出了土尔扈特部祖先在明永乐八年被敕封的汉篆玉印、玉器、宣窑瓷器等物。

乾隆皇帝被感动了。他下令乌什参赞大臣舒赫德到伊犁经办安置土尔扈特部余众7万余人的具体工作,赈以米、麦、牛、羊、茶、布、棉裘等大量日用品和白银20万两。

乾隆三十六年(1771)九月,渥巴锡汗终于得到与中国境内所有蒙古部落酋长同样的待遇。

他来到承德避暑山庄。乾隆皇帝亲自在“烟波致爽”殿接见了他,并封他为卓里克图汗,划拨额济纳旗为土尔扈特人之永久牧地。还亲自撰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落众记》碑文,立于避暑山庄外的外八庙和新疆伊犁。

往事悠悠,令人激动不已。

当我在巴丹吉林大沙漠的戈壁滩上,偶尔看到一两群信步游荡的骆驼和跟在后边的牧牧人时,都会产生联想:他就是那支悲壮的戈壁蒙古的后裔吧?

午后离开沙漠,乘车直奔达赉库布镇。车窗外的大漠残阳,给人以粗犷壮丽的美感。

蒙古国戈壁的黄昏散文 第4篇

应蒙古国南戈壁省罕博格德县邀请,由巴市人民政府组织,委托巴市旅游局牵头承办,具体由乌中旗人民政府及乌中旗旅游局主办,赴蒙古国南戈壁省罕博格德县旅游考察团于4月15日至18日进行了考察。此次旅游考察由巴市旅游局副局长菅江左为旅游考察团团长,各旗县旅游局局(副局)长为成员,乌中旗人民政府及乌中旗旅游局作了出境跨国旅游考察大量细致的基础性工作,经过为期三天的旅游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旅游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罕博格德县隶属蒙古国南戈壁省,人口3000多人,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人们大部分居住蒙古包,轻工业和商业不发达。该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很高,以此来拉动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该县地形地貌与中旗、后旗荒漠草原没有两样,草原植被的稀疏程度、植物的种类也基本相同。沙尘暴频发,丘陵起伏不断。

二、旅游业发展形状

罕博格德县主要依靠当地自然旅游资源,如发财洞、蛤蟆石、成吉思汗拴马桩等奇山大石发展旅游业。2005年7月12日开通的中国—蒙古跨国旅游线路,主要是三个重要旅游景点。一是发财洞。传说是一位叫柴乌嘎喇嘛在位于发财洞的这座山修行,后来修行成**,直至圆寂。人们对他苦心修佛,普度众生的毅力和精神非常敬佩。来发财洞朝拜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有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蓝色的哈达挂满了发财,各种钱币摆满了发财洞。二是蛤蟆石。传说是造水的使者,是蒙古民族心中的“龙王”,是千年的风蚀景观,极目远眺酷似朝天哇哇喊叫的蛤蟆。三是成吉思汗栓马桩。传说成吉思汗远征欧亚大陆,驰骋沙场,来到这里将套马杆用力一戳,足足在大石头上戳下三米多深的石洞。人们来这里观赏成吉思汗的力大无比。

我们又来到哈布其旅游度假村。沿途看到四五只黄羊在飞速地奔跑,深棕色的骆驼膘肥体壮,悠闲地吃着草。被游客称之为“樱桃滩”的樱桃花竟相开放,姹紫嫣红,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不时引来天上飞来的候鸟过来栖息觅食嬉戏。来到度假村首先耀入眼帘的是七八顶洁白色移动式蒙古包(是蒙古国当地制作的)。与我国的蒙古包一样。而惊奇的是,这里从我们包头市进口了先进的淋浴、卫生间设施,还有用来接待游客做饭的厨房,是蒙古包餐厅的附属设施。设施制作精美,干净卫生,白色墙体蓝色封顶,与蓝天白云天然合成,遥相呼应,让游客眼睛为之一亮。在荒漠草原能看到这样的度假村,可见经营者的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真正见证了“荒漠戈壁处,又见炊烟起”的田野生活。让游客既享受了游牧民族住蒙古包、吃野餐的风味,又在荒漠草原体验了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生活设施,巧妙地将游牧生活与现代都市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回归了大自然的怀抱,又领略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时尚风采,给游客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让游客产生了返璞归真的奇思妙想。随行考察的巴市旅游局的副局长菅江左兴趣盎然地说,这条线路实现了跨国旅游,一睹了异国风情,实现了旅游六大要素

“行、游、玩、吃、购、娱”的四大要素功能。如何能在“玩、娱”上作文章,如开生日pt、篝火晚会等娱乐活动,将跨国旅游向更深层次延伸和拓展......

哈布其度假村经理普日布给我们介绍说,根据旅游度假村发展的现状和规模,逐步将在购买和娱乐方面扩大规模,让旅客玩得开心,住得满意,推动度假村旅游业的发展。

陪同我们旅游考察的蒙古国南戈壁省客人在省计委主任及工商会主席的带领下,携同该省各大旅游景区负责人15人,前来我们巴市乌中旗旅游考察。这也是我们旅游考察的回访。两地旅游考察团在乌中旗签定了开发旅游业的合作意向书。意向书中规定,双方共同促进两地旅游业发展,共同为实现跨国旅游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不懈努力。尽快实现甘其毛道口岸常年通关,让第三国进入两国旅游观光。

三、旅游考察的体会与收获

通过旅游考察,感觉到蒙古国南戈壁省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重点表现在被毁寺庙的恢复重建上,展现其人文景观的历史全貌。全省各大旅游景区的宣传画册、光碟等旅游宣传促销资料齐全,这些宣传资料图文并茂,印制精美,颇具一定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景区景点重点突出特色旅游,如蒙古骆驼沙漠探险、梭梭林神秘游、成吉思汗古战场演绎与传说以及寺庙建筑等自然特色旅游景观。

其次,感受到蒙古人民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表现在不乱扔杂物,乱丢废弃物。即使是在荒芜人烟的奇山大石上也书写着“爱护大自然,不准破坏自然旅游资源”的标语,不准乱动一草一木旅游资源。

再次,在餐饮上,可以说是蒙西合壁。既有分餐制的西方饮食文化,吃甜点、饮红酒的嗜好;也有以吃肉食为主的蒙餐习俗。亲身感受到了蒙古人民节约、俭朴、不奢侈浪费,一切源于自然的良好饮食习惯。不酗酒,不强行劝酒,少吸烟(特别是在用餐当中更讲究很少吸烟)。生存环境恶劣并没湮灭蒙古人民求文明、求发展的信心、勇气和本性!他们良好的文明习俗让我们考察团一行肃然起敬,这些良好的生活习俗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另外,感受到宏伟壮丽的国门以及正在兴建的甘其毛道口岸办公大楼的肃穆与庄严。站在国门前,有一种祖国强大富强的自豪感,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感油然而生。尽管我们考察团是以商务洽谈的身份赴蒙古国考察,因旅游线路尚未开通。但口岸过关手续繁锁,商务流通不畅且有故意设关卡,导致人流、物流被堵的现象时有发生。被堵车辆只能就地在车上露宿(主要是蒙方没有使用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及管理混乱,导致办公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商务流通和人员往来。跨国旅游观光,口岸、国门是重要的旅游观赏地之一。但我们观赏到的是过境秩序的混乱不堪和不文明现象的时有发生(蒙古国口岸公职人员用铁棍子维持出入境人流秩序),如果是作为旅游景区真是大煞风景!

蒙古野驴 戈壁滩上的长跑健将 第5篇

蒙古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世界濒危物种。蒙古野驴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呈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

蒙古野驴属典型荒漠动物,多栖息于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原亚寒带。它们游荡生活,耐干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以禾本科、莎草科和百合科草类为食。

蒙古野驴是戈壁滩上数量仅次于鹅喉羚的有蹄类动物。与鹅喉羚的高度警觉不同,它们相对容易接近,这并不意味着你能轻易地观察它们。野驴发达的腿部肌肉会让它们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消失在你的视野里。

蒙古野驴喜欢群居,这样的方式能确保它们在觅食或休息时,总有同伴担任警戒。在开阔的戈壁荒漠上,这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的疏忽大意都会让它们其中的某些看不到第二天的日出。

蒙古野驴对人的警惕性比较高,在远处看到有人过来,它会快速奔跑、远离人群。野驴的奔跑速度很快,甚至狼群都追不上它们。但由于“好奇心”所致,它们也常常追随人类,前后张望,甚至会跑到帐篷附近窥探,这样就给了偷猎者可乘之机。

蒙古野驴有着严格的组织,各有其具体的工作。“头驴”是一个驴群的首领,它体型健壮,比一般的驴都大一些。驴群的一切行动都要听从它的指挥。“哨驴”负责驴群的警戒工作,一般远离驴群。蒙古野驴警惕性高,听觉、嗅觉、视觉均很灵敏,能察觉距离自己百米外的情况。它们若发现有人接近或敌人袭击,先是静静地抬头观望,凝视片刻,然后扬蹄疾跑。跑出一段距离后,觉得安全了,又停下站立观望,然后再跑。一个驴群通常有20?200只,一旦发生危急情况,驴群中的头驴会带着其它成员排成“一字型”逃跑,场面十分壮观。

蒙古野驴有随季节短距离迁移的习性。它们平时活动很有规律,清晨到水源处饮水,白天在草场上采食、休息,傍晚回到山地深处过夜。在野驴经常活动的地方,未受到惊扰的野驴移动时喜欢排成一路纵队,鱼贯而行。在草场、水源附近,它们经常沿着固定路线行走,在草地上留下特有的“驴径”。驴径宽约二十厘米,纵横交错地伸向各处。聪明的蒙古野驴在干旱缺水的时候,会在河湾处选择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掘井”。它们用蹄子在沙滩上刨出深半米左右的大水坑,当地牧民称为“驴井”。野驴的主要天敌包括狼、雪豹和猞猁。

蒙古野驴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是狩猎的主要对象。牧民的驱赶和非法猎杀,草原的开垦以及沙漠化,修建公路和矿业开采,把野驴的栖息地零散分割,严重影响了野驴的自然迁徙。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了野驴的栖息地和食物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如冬季暴雪、夏季干旱都会导致蒙古野驴吃不上食物,喝不上水,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蒙古野驴的数量急剧减少。

夕阳西下,卡拉麦里悠远宁静,悠闲吃草的野驴、鹅喉羚,还有连绵起伏的小山,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望着眼前的一切,任何人都会忧虑:卡拉麦里,还能如此沉寂多久?自由奔跑的野驴,还有多少大地属于你的家园?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对所有生命产生敬畏?

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唯有风伴随着蒙古野驴的蹄迹吹向远方。

蒙古戈壁滩:天上掉下特大馅饼 第6篇

我想,听到这样的说法,他肯定会脸红。但是,萨曼德·桑吉多(Samand Sanjdorj)真的有可能是成吉思汗以后最有影响力的蒙古人。

人们都叫他桑吉。桑吉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和大多数蒙古人一样,是在蒙古包中长大的。他来自蒙古西部一个游牧民家庭,由于学习成绩很好,毕业后想办法在一所俄罗斯大学弄到了一个学习地球物理学的机会。你可能会说了,地球物理学家的工作一定很枯燥,但是,我敢说,桑吉的故事一定会抓住你的注意力。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一家国际采矿公司派遣包括桑吉在内的一个调查小组深入戈壁大漠,调查桑吉所说的“一个有趣的凸起现象”。

在你我眼里,这个“有趣的凸起”说的是尘土飞扬的沙漠灌木丛中,冒出一片岩石。

桑吉和同行的地球物理学家并不是来这片沙漠勘探的第一人。

当地人把这片凸起的岩石地区叫做“奥尤陶勒盖”(Oyo Tolgoi),也就是“绿宝石岭”的意思。得此名,是由于岩石上有一抹抹绿色。绿色,标志着下面有矿藏。

但是,最先去勘探的前苏联小组以及近期去调查的西方采矿公司都说,蕴藏量太小,不值得投资搞商业性开采。

特大馅饼!

桑吉的勘探结果却是一个不同的故事。他说,他们的调查很快就发现这里的地质构成非常不同寻常。

他告诉我说:“每一天,我们得到的数据都显示,矿藏量越来越大。”

“我迫不及待地等到第二天赶快起床去继续勘探。我们非常自信,找到了重要的东西。”

当时,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这个发现到底有多重要。桑吉和同事勘探到的,被认为是世界上未经开采、蕴藏量最大的金、银、铜矿!10多年过去了,桑吉带我去参观一座蓝色的巨大加工厂。加工厂从沙丘里拔地而起。曾经,桑吉和与他同行的地球物理学家就在这里扎下帐篷。

英澳矿业巨头力拓(Rio Tinto)在这里投入的60亿美元足够推动蒙古登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排名榜的榜首。

力拓预测,奥尤陶勒盖矿在今后40-50年之内,每年的开采量价值将超过80亿美元。

对于一个不足300万人的国家,这可是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大馅饼”。

牧民逃亡

但同时,其他的力量也在重塑蒙古。

自古以来,蒙古就时常遭遇氣候特别恶劣的冬天,蒙古人将此称为“杜兹”(dzuds)。但是当地人说,杜兹越来越频繁。特别是近几年,牧民赖以为生的双峰骆驼、牦牛、羊、绒山羊和牛许多被冻饿而死。

这也引发了传统牧民离开乡村的大逃亡,由此创建出我所见过的最不寻常的棚屋区。

牧民们带着蒙古包,在首都乌兰巴托附近的山包上安了家。

仅在过去10年间,蒙古全国1/4的人就放弃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搬进了蔓延的贫民区。

再有,当然了,这里所有的人都知道桑吉在戈壁滩中找到了宝。很自然,他们也都想分上一杯羹。这也就引出了其他的问题。

杀鸡取蛋?

第一个问题。今年早些时候,我在奥尤陶勒盖参观,看到挖出了不大的一堆黑粉。本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堆黑粉应该成长为一座黑色大山,但是,蒙古政府现在就想拿到钱,要求力拓今年缴纳比早先谈妥的多得多的一大笔钱——以百万、千万英镑计算的一大笔钱。

力拓在蒙古矿业公司的负责人阴沉沉地对我暗示,像这样朝三暮四改规矩的国家面对的危险是,还没下金蛋(或许说铜蛋更合适?)之前就把鹅杀掉了。

我问他:“你这是在威胁?”他立刻回答说:“不是、不是、不是。”

但是,过去一个多月双方的“磋商”一直陷入僵局,未见结果。

回到戈壁沙漠中的矿区,桑吉看上去非常镇定,一派不为争执所动的样子。

我的感觉是,他在这一行干久了,他很清楚,蒙古政府和力拓之间“瓜分财富”的争执可能会给采矿划个延期的逗号、但却不会划上永远的句号。

他知道,这么值钱的一笔宝藏,最终总会被开采。

但是,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同样没有答案的大问题。

蒙古政府能不能确保所有的蒙古人都从桑吉找到的宝贝中受益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蒙古国戈壁的黄昏散文】相关文章:

蒙古国文化07-03

蒙古国概况范文05-23

蒙古国养殖产业范文06-22

蒙古国人文地理资料10-02

蒙古族语言文化的05-16

内蒙古的旅游日记05-20

蒙古族的特点范文06-03

蒙古族的介绍范文06-03

蒙古族的祭祀范文06-03

蒙古族的饮食范文06-03

上一篇:乡2008年维稳工作总结下一篇: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