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

2024-05-22

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精选6篇)

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 第1篇

端午节传统的辟邪挡灾风俗习惯之三:贴钟馗像。

对于钟馗的形象,想必都已经家喻户晓啦。据说钟馗被阎王封作平鬼大元帅,在民间更是以镇宅驱邪纳吉祥之意。所以在端午节前后,就会有不少人家中悬挂 钟馗形象的画像,或者天师符,以驱散家中的煞气。

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

摘要 :钟馗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 ,他来源于远古人们用来驱鬼的法器终葵(终椎)。钟馗故事产生以后 ,以经文、愿文、文人笔记、逸史、戏曲、小说、绘画等多种方式传播 ,其故事也传到了邻国日本 ,影响了日本文化。关键词:钟馗;终葵;传播方式;演变过程

钟馗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土生土长且又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人物。他的故事从简单到复杂 ,从荒诞不经到合乎情理 ,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关于钟馗的起源问题 ,历代学者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不过 ,随着诸多研究者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 ,钟馗的起源问题终于有了较为合理而又可信的说法 ,即钟馗由驱鬼法器“终葵 ”演变而来。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文献考证和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的。但如何演变 ,目前尚无更为合理的说法。其实终葵实有其物 ,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但它要实现由物到人的跨越式发展 ,中间不能没有一个过渡性环节。而能起这个重大作用的可能就是殷人仲傀(也写作“仲虺 ”、“中归 ”等)。他的名字屡见于先秦及汉代典籍中。从记载可知 ,他“本为巫相 ,兼为驱鬼之方相 ”。夏商周三代巫风盛行 ,在国家礼制方面 ,恪守“先鬼而后礼 ”的基本原则。由于对鬼的敬畏 ,巫这一官职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人们都想依靠他对鬼的震慑力来消除心头的无形恐惧。于是身为巫相的仲傀 ,其身份就极具特殊性 ,加上他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的巨大作用 ,人们不免会对他产生深深的仰慕和崇拜。而当时所用之驱傩器物本来就叫终葵 ,终葵又与仲傀语音相通。时人及后人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解 ,把二者等同起来 ,以为终葵就是仲傀 ,仲傀也即终葵。它们在巫风盛行的殷商时期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实现了法器终葵的人格化转变。这在先秦典籍中可得到印证。《周礼 ·冬官考工记下 》记载 :“大圭长三尺 ,杼上终葵首 ,天子服之。”为何要将终葵置于象征权力的大圭上呢 ? 郭志强、董国炎《论钟馗形象的演变 》一文认为 ,这是“由于仲傀为商之重臣 ,为了回避祈福驱鬼与祭祖时的矛盾与尴尬 ,周朝统治者将其物化为圭上之椎形物 ,这样既可祈求仲傀祈福驱鬼 ,又避免了周王室之尴尬处境。”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周天子将终葵置于大圭上的做法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出于对鬼神的畏惧 ,另一方面是对商巫相仲傀的敬慕。从这个意义上说 ,二者兼而有之。并不仅仅是出于单方面的需要而置终葵于大圭上 ,因为当时驱鬼的主要负责人是方相氏 ,而天子将安装终葵之大圭带在身边是将其看作自己以及权力的保护者 ,这样终葵也就渐渐有了人的特性。至于在后代的传说中的钟馗没有被写成“仲傀 ”或“终葵 ”,这也许是人们的造神心理使然。的确 ,无论是作为驱鬼之物的“终葵 ”,还是身为巫相的仲傀 ,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或行为有些神秘 , 但毕竟都是客观存在又具体可感的物或人 ,而后世的钟馗又以鬼的面貌出现 ,这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的觉悟不断提高 ,远古的终葵和商巫相仲傀不能直接构成对人们心灵的震撼 ,所以后人在依据传说造神的过程中 ,有意或无意地避开真实存在的物或人 ,而借用了一个与之读音相同的人名“钟馗 ”,同时又将终葵的特性和仲傀的神秘性杂糅 ,从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神 ———钟馗。伴随着钟馗形象的出现 ,钟馗的故事也就大量产生了。钟馗故事形成以后 ,以多种方式传播 ,既有道教经文、愿文 ,又有文人笔记史料 ,还有戏剧、小说、绘画等多种形式 ,使钟馗故事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不同途径、不同方式的传播中 ,钟馗形象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清晰、由单一到丰满 ,钟馗故事也逐渐系统、丰富。1.经文与愿文

敦煌写本《太上洞渊神咒经 》(写于晋末)有关于钟馗的最早记载 ,其《斩鬼第七 》云:“今何鬼来病主人 ,主人今危厄 ,太上遣力士、赤卒 ,杀鬼之众万亿 ,孔子执刀 ,武王缚

之 ,钟馗打杀(刹)得 ,便付之辟邪。”这段经文虽无钟馗形象的具体描写 ,记述也较简略 ,但钟馗的职责却很明确 ,协助孔子、武王二圣 ,专事斩鬼 ,同时又具备了辟邪的能力。这也许是钟馗故事的萌芽期 ,从朴素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钟馗的最初面貌特征 ,即凶狠、粗暴和野蛮 ,不问是非曲直 ,见鬼即诛。这与远古人们以恶制恶的观念有关 ,以为冥冥鬼怪多是狰狞恐怖、害人性命的 ,于是钟馗作为鬼神 ,理应斩除恶鬼 ,佑护善类 ,不容有丝毫的犹豫与妥协。另外 ,敦煌写本“斯 2055”《驱傩词 》(被王重民定名为《除夕钟馗驱傩文 》)中也有关于钟馗的描写 :正月杨(阳)春担(佳)节 ,万物咸宜。春龙欲腾波海 ,以(异)瑞乞敬今时。大王福如山岳 ,门兴壹宅光辉。今夜新受节义(仪),九天龙奉(凤)俱飞。五道将军亲至 ,虎(步)领十万熊罴。衣(又)领铜头铁额 ,魂(浑)身总着豹皮。教使朱砂染赤 ,咸称我是钟馗。捉取浮游浪鬼 ,积郡扫出三峗。学郎不才之庆(器),敢请宫(恭)奉 □□。音声。这篇愿文约写于中晚唐时期 ,首先表达对新年新气象的祝愿 :万物都沉浸在喜庆的正月佳节里 ,感到舒适惬意。生机勃勃的春天将要到来 ,欢乐祥和的瑞气也即降临。预祝大王您健康长寿 ,阖家欢乐。接着介绍驱傩的情景 :今夜按照规定要举行驱傩活动 ,龙凤已在天上盘旋翱翔 ,预告吉祥。五道将军亲临现场 ,他率领十万熊罴一样的威武之师 ,又有铜头铁额的雄壮之众紧紧相随 ,他们身着豹皮 ,面涂朱砂 ,个个高声呼喊着 :“我是钟馗。专来捉取浮游浪鬼 ,你们赶快滚出敦煌胜境吧!”最后是对“学郎 ”的勉励 ,希望他学有所成 ,仕途顺利。用艾丽白的话说 ,这是“此文作者的个人干预 ”“是对于写下此文的学士广施恩德的地方 ”除《驱傩文 》外 ,敦煌愿文“儿郎伟 ”中还有许多描绘钟馗的文字 ,如“伯 2569”:“驱傩之法 ,自昔轩辕。钟馗、白泽 ,统领居仙。怪禽异兽 ,九尾通天。总向我皇境内 ,呈祥并在新年。”“中(钟)馗并白宅(泽),扫障并妖纷。”此二处“统领诸仙 ”的驱鬼神除了钟馗外 ,还有白泽。“伯 3552”:“适从远来至宫门 ,正见鬼子一郡郡(群群), ⋯⋯唤中(钟)夔(馗),兰(拦)着门。弃头上 ,放气薰。慑肋折 ,抽却筋。拔出舌 ,割却唇。正南直须

千里外 ,正北远去亦(不)须论。”这里又具体描写了钟馗捉鬼杀鬼的场面 ,虽显血腥与残忍 ,却极富动感与情趣。“伯 4976”:“应是浮游浪鬼 ,付与钟夔(馗)大郎。”该处钟馗的职责 ———捉取浮游浪鬼 ,与《驱傩文 》中的钟馗相同。另外 ,敦煌傩歌中还有一首《还京乐 》,是专门写给扮演钟馗的演员歌唱的 :“知道终驱勇猛 ,世间专。能翻海 ,解逾山 ,捉鬼不曾闲。见我手中宝剑 ,刃新磨。(斩)妖魅 ,驱邪魔。”唱词渲染了钟馗的捉鬼本领 ,并为钟馗配上了一把斩鬼驱魔的锋利宝剑。2.笔记史料记载

吴道子画钟馗的故事在唐末五代时已广为传播 ,《太平广记 》曾引《野人闻话 》,记载吴道子所画钟馗的形象是 :“衣蓝衫 ,革享一足 ,眇一目 ,腰一笏 ,巾裹 ,而蓬发垂鬓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补笔谈 》(卷三)被公认为是最早的有关钟馗故事较完整的文献记载 ,其完备的故事情节堪为人称道 :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 ,其卷首有唐人题记曰 :明皇开元讲武骊山 ,岁翠华还宫 ,上不怪 ,因痁作 ,将逾月。巫医殚伎 ,不能致良。忽一夕 ,梦二鬼 ,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 ,犊鼻屦 ,一足跣 ,一足悬一屦 , 一大筠纸扇 ,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 ,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 ,衣蓝裳 ,袒一臂 ,鞟双足 ,乃捉其小者 ,刳其目 ,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曰 :“尔何人也 ?”奏云 :“臣钟馗氏 ,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梦觉 ,痁若顿瘳 ,而体益壮。乃诏画工吴道子 ,告之以梦 ,曰 :“试为朕如梦图之。”道子奉

旨 ,恍若有睹 ,立笔图讫以进。上瞠视久之。抚几曰 :“是卿与朕同梦耳 ,何肖若此哉!”道子进曰 :“陛下忧劳宵旰 ,以衡石妨膳 ,而痁得犯之。果有蠲邪之物 ,以卫圣德。”因舞蹈 ,上千万岁寿。上大悦 ,劳之百金 ,批曰 :“灵祇应梦 ,厥疾全瘳。烈士除妖 ,实须称奖。因图异状 ,颁显有司。岁暮驱除 ,可宜遍识。以祛邪魅 ,兼静妖氛。仍告天下 ,悉仿知委。”熙宁五年 ,上令画工摹拓镌板 ,印赐两府辅臣各一本。是岁除夜 ,遣入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观此题相记 ,似始于开元时。这里的钟馗故事是沈括在晚唐周繇《梦舞钟馗赋 》的基础上 ,结合当时的钟馗传说以及自己的理解而写成的。《梦舞钟馗赋 》写唐明皇梦钟馗捉鬼的故事 ,简要刻画了钟馗形象。沈括则以梦为背景 ,详细叙说了钟馗治鬼的故事 :钟馗是个武举不捷的失意之士 ,有“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的坚定信念;外貌古怪奇特 ———“戴帽 ,衣蓝裳 ,袒一臂 ,鞟双足 ”;治鬼手段高超 ,动作干净利落 ———“刳其目 ,然后擘而啖之 ”。唐明皇的病也奇迹般的痊愈了 ,最后诏画工吴道子绘《钟馗捉鬼图 》。稍后于沈括《梦溪笔谈 》记载钟馗故事的是《唐逸史 》,该书已佚 ,但明代陈耀文《天中记 》保留其有关钟馗之文字。故事内容与《梦溪笔谈 》所载大体相同 ,只是细节方面说得更透彻 ,从而使人们对钟馗故事的因果关系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如添加了唐明皇与小鬼的对话:小鬼窃太真绣香囊及明皇玉笛后 ,“上叱问之。小鬼奏曰 :臣乃虚耗也。上曰 :未闻虚耗之名。小鬼奏曰 :虚者 ,望空虚中 ,盗人物如贼;耗 ,即耗人家喜事成忧。上怒 ,欲呼武士。”此细节突现了小鬼的机灵 ,也写出唐明皇恼羞成怒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状。有了这些情节作铺垫 ,下文捉鬼钟馗便不显得突兀。又钟馗自叙其身世及经历时说 :“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武德中应举不捷 ,羞归故里 ,触阶而死。是时奉旨赐绿袍以葬之 ,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事。”这里仅添补数笔 ,但至关重要 ,与《梦溪笔谈 》之相关记述比较 ,有以下几处变化 : ①籍贯出身明确。前者只说“武举不捷之士 ”,籍贯和出身均未交代;后者明确交代钟馗是终南进士。②应举时间改易。前者为玄宗开元朝事;后者为两朝之事 ———钟馗高祖武德时应举 ,玄宗开元时捉鬼。③举科不同。前为武举 ,后为文举。后世钟馗故事多依文举说。④介绍死亡原因。前者只交代其为鬼 ,未说明死因;后者评述死因 ———功名心太强 ,因愿望未遂而羞归故里 ,触阶身亡。符合失意文人的心理 ,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⑤增补感恩原因。前者原因不明 ,只提誓除妖孽 ,后者为“奉旨赐绿袍以葬之 ”,是出于对皇帝的恩惠而“感恩 ,发誓与我王除天下之妖孽 ”。⑥增加鬼名。前者之鬼未有名 ,后者之鬼名“虚耗 ”。经过《唐逸史 》的增补 ,钟馗故事大致定型 ,后世的钟馗故事也基本以之为蓝本。实际上 ,在唐以前 ,“钟馗 ”的名字已开始流行并泛化。赵翼《陔余丛考 》卷三十五载:“后魏、北齐及周、隋间多有名钟馗者。”并得出结论:“古人名字 ,往往有取佛仙神鬼之类以为名者。”

人们喜欢用佛仙鬼神类之名给自己取名字 ,则这类佛仙鬼神必有超凡的本领 ,能保佑人们平安幸福 ,而北魏、北齐及周、隋间这些名钟馗的人增多 ,则正说明此时为钟馗传说已经形成且日益盛行并深入人心之时。虽然钟馗传说的具体内容已无从得知了 ,但不外乎驱鬼和辟邪两个方面 ,而且其驱鬼本领肯定相当高强 ,也许是神乎其神 ,连鬼闻其名也会逃之夭夭的 ,于是人们取其为名就是为了减少对鬼的恐惧 ,进而实现辟邪的目的。当然 ,人们取名钟馗还有一个可能 ,即为了顺应钟馗传说盛行的时代潮流而附庸风雅 ,听到别人取名钟馗 ,就人云亦云地给自己取名钟馗。无论怎么说 ,钟馗传说在当时的确很盛行。3.戏剧

以钟馗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从宋代起就有记载 ,宋周密《武林旧事 ·官本杂剧段数 》即有《钟 爨 》剧本。此后 ,明万历初年有队戏《钟馗显圣 》,即以钟馗为主角;郑之珍编《目连救母劝善记 》之《八殿寻母 》中有钟馗上场的描写。但这些剧本并未完整保存下来 ,即如《八殿寻母 》之钟馗也非故事主角。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钟馗戏当属明万历间教坊编演无名氏之《庆丰年五鬼闹钟馗 》。剧情是 :钟馗为终南人 ,自幼攻读儒业 ,因杨国忠从中作梗 ,两次落第。这次他又去参加考试 ,途中借宿五道将军庙 ,大耗、小耗二鬼乘其熟睡 ,偷其唐巾 ,被钟醒后赶走;殿试时钟馗“文才广览 ,诗句惊人 ,有谈天论地秀气 ,此人中第一名进士 ”,正

当殿头官奏知圣上封他为头名状元时 ,钟馗却魂归冥路。他死后 ,被上帝封为判官 ,“管领天下邪魔鬼怪 ”,但钟馗仍不忘殿头官的知遇之恩 ,将纠缠殿头官的大耗、小耗及五方鬼全都降服 ,殿头官“奏知了圣上 ,着普天下人民尽都画他形象 ,与他立庙 ”。此后 ,明清其他作品中频繁出现的“五鬼闹判 ”的故事 ,也即“五鬼闹钟馗 ”(判已成为钟馗的代名词)的故事 ,使钟馗传说广为流布 ,日益盛行。刘锡诚《钟馗传说的文人化趋向及现代流传 》一文列出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第十九回《灵曜府五鬼闹判 》,《金瓶梅词话 》第六十 五回演出百戏中有《五鬼闹判 》、《钟馗戏小鬼 》等 ,《牡丹亭 》有《冥判 》一出

这些都说明钟馗故事在当时的新发展。清初张大复传奇《天下乐 》是钟馗戏的集大成者 ,它收编了所有的钟馗戏 ,惜多已亡佚(仅有《嫁妹 》一出)。《嫁妹 》大意是:唐高祖开科取士 ,钟馗欲赴京应举 ,贫乏无资 ,钱塘富商杜平“赠百金为资斧 ,佐以宝剑 ”,“且使婢

为其妹役 ”。后来钟馗醉闹瑜珈道场 ,“毁榜殴僧 ”,见怒于观音大士 ,大士命“五穷鬼损其福 ,五厉鬼夺其算 ”,结果 ,钟馗在赶往长安途中 ,经过阴山穷谷时 ,为众鬼毁容。接着钟馗入京就试 ,获中会元 ,却因殿试之时 ,貌丑被黜 ,自触阶殒身。玉帝知其不幸遭遇后 ,悯其正直无私 ,怀才沦落 ,封为驱邪斩祟将军 ,领鬼三千 ,专管人间祟鬼厉气。后来杜平为钟馗伸冤 ,高祖追封钟馗为状元。钟馗为感激杜平的恩德 ,将小妹嫁给杜平。至此 ,钟馗故事已经相当完备了。在《嫁妹 》中 ,钟馗嫁妹又被作为主要剧情加以铺染 ,说明钟馗这个人物的故事也更加复杂和人性化了。4.小说 明清时期 ,有三部关于钟馗的长篇小说问世 ,它们都是根据钟馗的传说加工、改编而成的 ,分别是成书于万历时的《钟馗全传 》、康熙时的《斩鬼传 》和乾隆时的《平鬼传 》。这三部小说情节不同 ,通过对各种各样鬼的描写以及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和丑恶现象 ,歌颂了钟馗坚持正义 ,反对邪恶的斗争精神 ,寄托了人们追求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故这些小说“并非是讲鬼的鬼怪小说 ,而是写人的讽刺小说 ”钟馗小说的情节敷衍 ,使钟馗故事的情节更加复杂 ,也使钟馗形象的演变更趋人性化、民间化了。5.绘画

钟馗及其故事也是历代画家最热衷的题材之一 ,钟馗画成了中国人物画廊里的一道独特景观。从传说中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 》开始 ,一直到近代乃至当今 ,画钟馗的画家代不乏人 ,名作层出不穷。不过 ,画家笔下的钟馗形象有一个巨大的转变 ,那就是钟馗的神圣性已经减弱 ,基本上已不属于古代傩仪中那个戴着面具 ,狰狞可怕的斩鬼勇士的形象了 ,而逐渐变成了人情味十足的普通士人或百姓的形象。从文献资料记载以及传世的钟馗画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一发展轨迹。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 》仅为传说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卷六《近事 》和叶梦得《石林燕语 》卷五中有描述 ,但并没有人见过。五代有周文矩的五幅《钟馗小妹图 》,石恪《鬼百戏图 》、《钟馗氏小妹图 》;宋代有李公麟《钟馗嫁妹图 》,梁楷《钟馗策蹇寻梅图 》,马和之《松下读书钟馗 》,龚开《钟进士移居图 》、《中山出游图 》;元代有王蒙《寒林钟馗 》,王振鹏《钟馗嫁妹图 》;明代有陈洪绶《簪花钟馗图 》,戴进《钟馗夜游图 》,尤求《钟馗小妹图 》,钱谷《钟老移家图 》、《寒林钟馗图 》,李士达《寒林钟馗图 》;清代有华新罗《钟馗嫁妹图 》、《午睡钟馗图 》,全廷标《钟馗探梅图 》,罗聘《醉钟馗图 》,钱慧安《跨驴何处觅知音 》,王素《温柔乡有伟丈夫 》等。此外 ,钟馗也出现金刚怒目的一面 ,如清高其佩《怒容钟馗图 》等除文人画外 ,还有大量有关钟馗的年画 ,《梦粱录 》等均有载述。这些作品以钟馗出游、钟馗小妹、五鬼闹钟馗、醉钟馗、睡钟馗、求吉等为题材 ,表现闲适隐逸情思的内容已占主导地位。它是钟馗故事发展演变的结果 ,也是历代文人失意情怀的真实写照。钟馗落第的不幸遭遇时时撞击着文人们脆弱的心灵 ,于是借钟馗画间接地表达那种想要尽情倾诉却又难觅知音的苦闷和悲哀 ,而表现钟馗日常生活和家世的绘画则更着重于失意之余的苦趣 ,是钟馗传说世俗化的产物。以图像形式流传钟馗故事是人们思想观念里钟馗形象趋于同一的必然产物。这种方式唐代时已很盛行。唐朝统治者十分重视钟馗的驱邪功能 ,皇帝年终常给臣下颁赐钟馗图。玄宗朝 ,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 》记载了当时的情景 :“中使至 ,奉宣圣旨 ,赐臣画钟馗一及新历日一轴 ⋯⋯屏祛群厉 ,绘神像以无邪。”这种图像是被用来悬挂于家中 ,做镇鬼驱邪之用。同时代的孙逖也有《谢

赐钟馗画表 》。相隔百年之后的德宗朝诗人刘禹锡写了《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 》及《为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 》两篇文章 ,记录了同样的事,并对钟馗本身也作了描绘:“图写威神 ,驱除群厉 ”(《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 》),“绘其神像 ,表去厉之方 ”(《为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 》)。以图像形式传播钟馗故事是钟馗信仰形成的标志 ,它虽以静态的方式悬挂在家中 ,但给人的震撼力是极强的 ,人们必须毕恭毕敬地供奉它。同时 ,有了图

像以后 ,人们可以凭借想象力设想潜藏在画像背后的钟馗故事 ,有利于钟馗故事的丰富和传播。这里有必要略提一下钟馗故事在日本的传播情况。钟馗虽源于中国 ,但从唐代就传入了日本 ,并逐渐融入了日本民众的众神信仰之中 ,也创造了不少钟馗艺术。在钟馗信仰方面 ,他们建神社以奉祀之 ,同时在中国钟馗治病驱鬼功能的基础上 ,又赋予了钟馗新的职能 ———即掌生育和丰收。绘画方面 ,其题材有的借鉴中国 ,有的则是他们的独创 ,如钟馗救美人和钟馗私通等。钟馗戏曲也较繁盛 ,神乐中频频出现钟馗的剧目。他们以中国钟馗传说、钟馗故事为依据 ,按照他们的民族心理来重新解读钟馗 ,使钟馗这个异域之神获得了普遍认可。

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 第2篇

关键词:天津体育文化,方式,功能

1 天津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形式演变

1.1 天津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其发展传播的方式

1.1.1 天津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天津传统体育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 蕴藏着天津特定的文化基因,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津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及心理等形态[1]。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天津市成为大量移民的聚集地, 不同地域的传统体育民俗聚集于此, 并在天津得到发展与传播, 最终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体育文化。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笔者从体育文化用途的维度将天津传统体育表现形式归纳为表演、游戏竞技、健身自卫三种主要形式。这三部分包括舞狮舞龙、赛龙舟、摔跤、杠箱、旱船、拔河、中幡、放风筝、高跷、抖空竹、踢毽、民间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

1.1.2 天津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的方式

1.1.2.1 通过表演促进发展传播

传统体育项目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表演类项目, 这部分体育项目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来释放内在价值, 进而将其推广传播。天津庙会活动拥有600多年的历史, 一些表演类传统体育, 如舞龙、舞狮、旱船、高跷、杠箱、秧歌等都会在庙会上大放异彩。

天津是一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 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表现形式必然会通过现代形式展现出来。自觉创新其表现形式就成为表演类传统体育的有效推广传播的重要一环。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为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 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节日、祭祀活动, 许多婚庆、开业、庆典等都会邀请一些表演类传统体育 (如舞龙、舞狮、秧歌等) 进行表演助兴。

1.1.2.2 通过游戏竞赛发展传播

传统体育中有诸多以娱乐消遣为主的游戏比赛类项目, 这类项目在起到健身娱乐的同时, 还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天津蕴藏着丰富的游戏比赛类传统体育项目, 赛龙舟、摔跤、举重、游泳、放风筝、抖空竹、爬杆、踢毽等, 这些传统类体育项目是将消遣娱乐和游戏比赛完美相结合, 不仅丰富了人们生活, 而且促进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生活节奏快和的生活竞争压力大成为当下中国的普遍现象。游戏比赛类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广泛参与, 天津为中国发达城市之一, 但是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和生活压力相对较小, 居民生活休闲享受的特征明显, 这为以消遣休闲为主的游戏比赛类传统体育项目在天津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广泛的人员基础, 同时赢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调节身心的体育文化项目提出新的需求, 与现代竞技类体育项目场地设施高水平高要求相比, 传统体育受场地设施约束性较小, 因此传统体育成为人们生活必选。

1.1.2.3 通过健身自卫发展传播

健身自卫类传统体育活动是中国传统体育的一大特色, 这类活动形式主要由各类健身气功和各门各派武术组成。天津是中国移民城市之一, 因此, 也成为中国各地文化习俗的汇聚地。华夏各地武术流派纷繁复杂, 气功心法异彩纷呈。近代以来与天津有关的精武体育会、中华武术会、中央国术馆和国立体专, 是三个对中国近代武术发展影响重大的武术组织。随着一些传承者 (移民) 来到天津, 各类武术流派和气功心法在天津得到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天津不仅发展了自身武术, 更是将武术在全国进行推广。

武术和气功不仅具有健身的功能而且有自卫的功能。近代天津各移民间, 风俗习惯和文化信仰的差异性明显, 各种不同文化的融合程度较低, 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不同移民之间的相互矛盾和摩擦, 为此健身自卫就成为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有效手段。尤其在近代中国, 中华民族饱受列强蹂躏, 武术成为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一种武装力量。“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就是典型的例证。通过不断的学习、发掘、创新传统武术来增强自我防御能力, 同时逐渐积淀形成了津味十足的津门传统武术流派, 回族重刀武术、独流苗刀、程派高式八卦掌等都是独具特色[2]。但是这丝毫不代表我们推崇武术自卫的方式保护自身, 尊重文化风俗的多样性并且积极促进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应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方法。

如今的天津开放包容, 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发展, 近代社会中的矛盾摩擦不复存在。武术的自卫功能已有所消减, 人们追求更多的是身心健康。因此, 传统武术中蕴藏的健身功能被人们广泛挖掘与研究。传统武术的传承者在保留武术原有技击性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发掘传统武术的健身功能, 使传统武术与现代观念结合, 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传播传统武术文化。

1.2 天津近现代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与发展传播方式

自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之后, 天津的近代体育文化开始逐渐发展和兴盛。洋务派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主动引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采用西法编练新军, 创办新式的军事学堂, 洋务运动最早接触并引进西方的近代体育[3]。天津是洋务派开设军事学堂的主要地区之一, 诸如专为北洋舰队培养骨干的北洋水师学堂、为晚清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的天津备武学堂等。这些军事学堂纷纷采用现代体育教学, 大大改变了人们对近代体育的观念, 为近代体育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四运动”后, 各种文化思潮激荡交锋,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国人对西方先进文化的自觉接受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天津赢来了近代体育文化发展的黄金期。天津拥有一批具有现代体育思想的开拓者, 张伯苓、王正廷、耿顺卿等, 有力地推动了天津近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天津现代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黄金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发展。首先, 为天津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 体育教育的繁荣发展为天津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资源, 再者, 人们从生存性需求到发展性需求的转变对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播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呼唤天津现代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1.2.1 天津近现代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随着天津近代体育文化内容的发展演变, 其表现形式也有别于传统的表演、游戏竞技和武术自卫等。笔者结合天津近代体育发展的历史, 将天津近代体育的表现形式归纳为如下:竞技体育———天津近代体育的风向标;学校体育———天津近代体育的后盾保障;大众休闲体育———天津近代体育的普及化和体育旅游产业——体育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天津作为跻身于全国体育的强市, 依靠其系统科学的体育发展传播模式, 在注重竞技体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于学校体育, 大众休闲体育和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逐步形成四维一体的天津体育文化发展传播模式。

1.2.2 天津近现代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的方式

1.2.2.1 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是近代体育文化的重要传播形式之一, 自中国近代体育文化发端以来, 天津就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天津市通过培养优秀运动员, 建设和完善相应体育场馆设施, 成立了多个国家体训基地, 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同时, 带动了天津整体竞技能力的发展, 使天津竞技体育跻身我国竞技体育省份前茅。游泳、排球、网球、击剑、柔道、武术等都属于天津的优势项目, 并在各个赛事上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竞技项目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天津人民的参与竞技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增加了竞技体育项目在人民大众中的魅力, 现如今竞技体育俨然成为天津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2.2 学校体育

天津近代体育之所以蓬勃发展, 一个主要因素是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天津各级学校相继开展了各项近代体育项目, 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 培养出大批优秀运动员, 成为天津体育文化发展的后备力量。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仅在于为竞技体育储备人才, 更重要的是它将近代体育在代代青年之间进行传播, 这将更为广泛的促进天津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青年人是社会的新生力量, 是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 只有新生力量不断地提高竞技水平, 才会为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天津的学校体育教育是天津竞技体育的人才储备库, 提供了天津体育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

1.2.2.3 大众休闲体育

健身娱乐是体育文化的一项重要功能, 也彰显了体育文化存在的重要意义。只有将体育大众化普及化, 才可以满足人们娱乐健身的需求, 从而为社会服务。天津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倡议, 制定了《天津市全民健身条例》, 并结合天津实际实际制定了天津市民的健身计划, 如对近代体育项目降低难度、分解转化、相互融合, 形成了一些像健身走、休闲马拉松、健身舞蹈等具有健身功能的休闲体育项目。而且举办了多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承办多次大型国际和国家级运动会、众多单项运动赛事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步走、长跑、自行车等一系列健身性和普及性的运动赛事。

1.2.2.4 体育旅游产业形式

体育旅游是通过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 以体育为主要内容, 以旅游为主要形式以参与或观赏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一种综合的旅游活动[4]。天津体育文化资源丰富, 如历史悠久的武术文化、养生文化和中国近代体育文化发祥地等, 都是参与性与观赏性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天津充分利用浓厚的体育文化资源打造城市形象, 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游客前来学习与参观。

2 天津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功能

2.1 促进生命个体的身体素质提高

中国俗语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素质的优良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的前提条件。“每天运动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通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的发展与传播来提升生命个体的身体素质, 在当前特别具有针对性。青少年体质的不断下滑是既成事实, 各种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提升了青少年参与体育娱乐运动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有望通过参与各种体育娱乐活动来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再比如随着拇指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工作环境和手段发生变化, 对网络依赖性大大增强, 健身的机会逐渐递减。越是网络依赖性增强, 越需要人们身体的锻炼, 朝气蓬勃的中国人首先应该体现在过硬的身体素质上, 各种体育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健身机会以提高身体素质。

2.2 有助于促进天津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天津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其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例较低, 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虽然天津市体育旅游产业起步较晚, 但发展空间巨大, 前景广阔。体育旅游产业一方面促进天津体育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天津旅游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是天津市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类型。因此, 体育旅游产业对带动天津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天津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2.3 有助于扩大内需, 拉动消费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8美国经济危机以来, 美欧经济没有完全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 国际市场萎缩, 导致我国的出口比例下降。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 寻找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着力点是首要。从产业发展来看, 第三产业消费潜力巨大;从消费人群来看, 农民是潜在的最大消费群体。体育旅游产业作为天津市第三产业的朝阳产业, 将会有力的引发居民的消费内需, 从而带动天津经济发展。

2.4 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润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中。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提供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崭新平台。例如, 通过赛龙舟活动来弘扬古代中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和“长太息之掩泪兮, 哀民生之多艰”的民生情怀;通过舞龙舞狮活动以增强中国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提升民族凝聚力;通过踩高跷活动以寄托我们对未来生活蒸蒸日上的新期待;通过中国武术彰显了中国人仁和和的精神境界, 等等。总之, 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3 结语

体育文化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将抽象的文化具体化。天津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功能集中体现在个体素质提升、促进经济结构发展、扩大内需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诸多方面。因此, 积极探索天津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方式的与时俱进和多元表达, 对于有效发挥天津体育文化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欣.天津民俗体育的形成、传播及功能[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2]杨祥全.天津体育文化遗产探析[J].搏击·体育论坛, 2012 (9) .

[3]常永志.20世纪早期天津的体育运动会[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09:5.

浅析体育新闻传播方式的历史演变 第3篇

摘要 本文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传播内容——体育新闻的传播进行了历史性回顾与总结,从口语、图文,到印刷品、电子媒介,再到互联网、新兴媒介,体育新闻的传播方式各有千秋,并随科技不断发展,体育新闻的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势态。

关键词 体育新闻 传播方式 历史演变

人类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传播史,从最初的口耳、肢体相传到后来的烽烟、旗鼓传讯,再到后来的甲骨文、竹简,直至近现代的印刷品、广播、电视,乃至新兴的网络、新媒介等,人类传播的历史在不断地更新和演进,而体育新闻正是这部传播史的内容之一。

一、体育新闻的最原始形式——口语传播

语言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在古代没有出现其他传播方式之前,口语相传成了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一传十、十传百,包括体育活动信息在内的人类活动内容就这样相传到今天。为了及时传递信息而连续奔跑了40多公里的马拉松故事,就是口语传递信息的最著名例子。

二、图画文字传播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图画是文字的早期形式,一个人形手持弓箭就示意为狩猎活动。象形文字是最为形象地描述体育活动的载体,狩猎、划船、游泳、攀爬这些体育活动在原始的象形文字都找到身影。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帝国颁布的“每日纪闻”,以及民间流行的“新闻信”是现在已知最早的文字新闻,他们记录并传播了当时政府命令、战争状况、宗教祭祀、体育活动等等。

三、印刷品传播

(一)报纸

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印刷品出现在公元11世纪的中国宋朝,当时在大街出售一种称作“小报”的新闻性作品,上面报道有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诸如军事战争、节日庆典、祭祀活动等。还有1482年德国的《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班牙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些都是最古老的新闻报纸。我国体育报纸的出版约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如上海出版的《新闻报》,专门出特刊宣传报道国内外的体育比赛。

(二)期刊杂志

由于期初的新闻报纸只是一张简单的传单,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定期的期刊杂志也慢慢形成了。从时间看,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诞生于德国,《观察周刊》是德国定期刊物的开端。1672年第一份消遣娱乐杂志——《法国信使》,就是记录报道了人们的游艺活动。

欧美近代体育在清朝末期开始传入我国。这一时期,出现了迄今发现最早的体育期刊,即清宣统元年(1909)《体育界》杂志。1922年5月,著名的美国体育专家麦克乐在东南大学创办《体育季刊》,这本体育专业学术性杂志促进了我国近代体育的早期发展。

四、电子媒介传播

(一)广播

20世纪初,正当印刷媒介得到长足发展时,一种新的传播工具——无线电广播产生了,它的零距离视听感受,第一时间感知新闻事件的发生,让大众兴奋不已。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无线电广播技术在发明之后也很快传入了中国,体育类新闻在广播诞生之际就成为了新闻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电视

正当无线广播技术蒸蒸日上的时候,电视技术产生了,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了世界上的第一次电视广播。1936年柏林奧运会被德国柏林的实验电视台播放过实况。1939年,美国广播公司(NBC)也正式开办电视广播,而且内容主要以体育比赛为主。我国从1958年在北京创办首个电视台以来,体育节目就成为这一时期电视节目的重要内容之一。1958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体育新闻和“体育爱好者”专栏是最早的体育节目。1959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体育实况转播。体育比赛曾被列为电视播报的三大“媒介事件”之一,可见,体育类节目在电视播报中所占的比重。

五、互联网传播

20世纪末,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导致了网络的兴起,同时也开辟网络传播的新纪元。伴随着被称为“第4媒体”的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和巨大的影响力,使这一阶段的体育新闻传播耳目一新。新浪、搜狐等许多网站的体育新闻成为人们及时获取体育资讯的重要渠道。不少专业体育网站纷纷创办,如体育信息网、鲨威体坛、TOM、COM等。

网络时效性、交互性强的特点也使得众多体育类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开始把自己的节目搬上互联网,网络体育视频、网络体育直播成为了继报纸、电视广播之后,人们获得体育新闻最为直觉的新途径。

六、新兴媒介传播

作为新媒体技术中最为大家熟悉和方便使用的就要数手机业务了。许多上班族由于工作的关系会错过一些体育赛事,但是,只要他们手头有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获取比赛的全部信息,手机媒体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新媒体技术在体育赛事转播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案例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07年,央视国际与国际奥委会正式签约,成为了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这标志着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的奥运转播机构。

现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受众通过各种媒介基本上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比赛信息,体育媒介竞争激烈,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电视体育新闻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势态。

参考文献:

[1]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2] 吴红梅.手机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前景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11.

[3] 李红.试析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4.

[4] 肖焕禹等.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百年回顾与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6.

论气象新闻传播方式立体化的演变 第4篇

及时、有效的传播气象信息对人类社会活动影响巨大。央视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发现每天大约有超过10亿的观众收看气象节目。除了传统的天气预报类信息, 越来越多的气象新闻类节目也步入大家视线, 气象信息传播的渠道也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方式发展为网络、手机甚至电子显示屏等户外媒体。新媒体进入了气象服务的传播领域。互联网、手机, 还有两者的结合体——“微博”等新的互动媒体对现有的气象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渠道。

传播立体化的进程

气象信息传播立体化发展的历史, 是一个充分展示人主观能动性, 力图跨越地域限制走向全面沟通的历史。它随着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发展, 总共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由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一般上来说, 气象信息传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随着文字的出现与普及, 人们利用文字符号在石器, 甲骨等能记叙文字的地方来记述气象情况。第二阶段是印刷术的普及和出版业的兴起。这一阶段要追溯到17世纪.从17世纪开始, 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来测量天气状态, 也使用这些数据来做预报。不过在很长时间里, 人们只能使用当地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 这由于当时无法将传递气象资料到远方。从1837年电报发明之后, 人们才能够使用大面积范围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1855年3月16日, 勒佛里埃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说, 假如组织气象站网, 用电报迅速把观测资料集中到一个地方, 分析绘制成天气图, 就有可能推断出未来风暴的运行路径。勒佛里埃的独特设想, 在法国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深刻认识到, 准确预测天气, 不仅有利于行军作战, 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由于社会上各方面的需要, 在勒佛里埃的积极推动下, 1856年, 法国终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天气预报系统。第三阶段是以电视和网络为代表的图文和数字化传媒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 气象传播的立体化形式就逐渐的开始崭露出头脚, 这些传媒方式通过各种传播节奏和传播的方法, 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的渠道来了解每一天的天气情况。气象信息乃至气象新闻已不再是单一的纸质传媒方式了。

气象新闻传播立体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传统纸质传媒在即时性上的先天劣势, 报纸的风头很快被广播以及在1930年英国电器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的电视而掩盖, 广播传播的方式和电视传播的方式便开始并驾齐驱, 成为了气象预报的两个主要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由于电视的普及率低, 所以广播传媒方式取得了当时压倒性优势;二战之后, 彩色电视机的出现加速了电视的普及率。而由于电视可以将气象预报以气象动画图像的形式立体化的呈现出来, 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 传统的纸质气象传播方式和广播气象传播方式便迅速被被电视气象传播出方式替代。可以说, 在这一时期, 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开始显现立体化, 到了21世纪, 由于科技革命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提高与完善。气象传播方式也在立体化的基础上完成了向数字化的转变。在电子媒介蓬勃发展的今天,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合为一的结合并进行传播的方式, 开启了“全媒体”时期的新时代。

气象仪器立体化与气象新闻传播立体化的结合

气象新闻传播方式的立体化进程, 不是仅仅随着新闻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发展, 其中还包含着气象仪器自身立体化方向的发展进程。所以, 现代的气象新闻立体化发展到最高程度, 必定是要求气象仪器与气象新闻的传播方式都要达到双重的立体化水平。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末, 是气象仪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利用, 气象仪器、传感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所谓气象仪器的立体化, 是指地面气象观测仪与高空气象观测仪的全面结合。地面气象观测仪, 是由气温测量仪, 空气湿度测量仪器, 气压测量仪器, 风向风速测量仪器, 降水测量仪器, 云和能见度的测量仪器, 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和海洋气象观测系统组成。这些仪器组成了整个地面气象仪器系统。从八十年代初开始, 702雷达用电子探空仪、奥米伽导航测风探空仪、船用GPS导航测风控空仪、温湿控空仪、单测温探空仪和无线电经纬仪用数字探空仪等都通过了设计定型鉴定。在这期间, 气象探测火箭的研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高空气象探测仪器, 是由探空仪, 测风雷达, 无线电经纬仪, 天气雷达和雷达探测设备和风廓线仪。到了90年代末期, 地面气象观测仪与高空气象观测仪达到了立体化的结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同时要求气象信息传播方式的飞跃, 90年代末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网络实现了质的转变。而恰逢此时, 气象仪器观测立体化也实现了较大突破。所以, 所谓气象新闻传媒的立体化进程, 正是由气象信息传播立体化和气象仪器立体化二者结合而形成的。

气象新闻传播方式立体化的未来方向

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 第5篇

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声的交互式平台, 网民基于共同兴趣或关注的共同话题参与讨论, 往往容易引发网络集群行为。如果这一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就会有向现实集群行动转化的倾向, 隐藏着危害社会秩序、激化社会矛盾的隐患。因此, 如何妥善引导网络集群行为, 防范不良影响, 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本文借对自拍门事件的舆情分析探究网络集群行为的演变机制, 这一研究不仅关乎媒体监督体制和舆论引导机制的完善, 且有助于解决冲突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及特点

最早着手研究集群行为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 他认为集群行为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是“群众”, 群众具有“完全不同于组成它的个体特征的新特征”。[1]我国学者乐国安将网络集群行为定义为:“一定数量的、相对无组织的网民针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 在网络环境中或受网络传播影响的群体性努力。”[2]这种行为超越了时空限制, 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快速的群体集聚。海量信息的涌入使网民及媒体在短时间内触及到大量信息并进行“裂变式”传播, 因此网络集群的建立较之现实集群更快捷容易。第二, 非理性化。片面化的解读使网民的心态趋于狂热和非理性。手术室自拍的消息一经曝光, 社会舆论立即偏向于一味地指责当事医生, 却未及时对事实作进一步的挖掘和考证。第三, 无组织性。网络集群行为没有固定明确的组织者, 参与者的言行也没有严格的约束规则。

虽然网络集群行为具有非理性、无组织性等特点, 但笔者结合手术台自拍事件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 这种行为依然有一定的演变规律可循。

三、网络集群行为的一般演变过程和规律

(一) 事件曝光, 引爆热点

互联网可实现信息的实时互动并快速地传播, 海量的信息有助于用户构建自身的认知图式。该事件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一方面是因为一直以来“不信医”的心理推动舆论迅速聚集;另一方面, 受从众心理影响, 个人更容易受到外界行为的影响, 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二) 舆论集聚, 呈现“一边倒”态势

在此次自拍门事件中, 截止到次日上午, “陕西都市快报”微博下的评论依然有九成网友对自拍医生表示不满。这种“一边倒”的舆论聚集不仅受公众从众心理的驱使, 而且受到陕西都市快报等媒体发布的片面信息的影响。所以, 当媒体在未经具体的调查研究之前便将矛头对准西安凤城医院及自拍医生时, 大众对事件的认知尚停留在“医生弃患者于不顾而玩自拍”的层面, 被激怒的网友便群起而攻之, 舆论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三) 舆论的分化升级

随着自拍事件的不断升温, 网络中一边倒的态势开始转向多元化的声音。事件发生后的次日中午, 微博大V“白衣山猫”发表的一条支持自拍行为的微博引起轩然大波, 评论数高达12644条、转发量11115条。传播学中, “意见领袖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 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3]“白衣山猫”作为一名专业医生, 拥有超过167万的粉丝, 在网络中他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具备了“舆论领袖”的基本特征, 他基于专业角度的分析对自拍事件舆论的分化起到了助推作用。

此阶段的舆论场一改之前指责自拍医生的一边倒态势, 原本支持医生的极其微弱的声音在这一阶段呈井喷式增长。在这个阶段, 舆论往往呈现分化态势, 网民会在虚拟社区环境中进行言论的激烈交锋, 助推舆论升温。

(四) 舆论的二度爆发或衰减

随着信息不断透明化, 网络集群行为会引起事件相关部门的关注。若政府部门对事件依法妥善处理, 过激的言论会逐渐平缓, 公众的注意力也会随之转向其他热点性事件, 舆论也逐渐走向衰减;但如果相关责任部门单单为了平息公众的不满情绪而草率处理, 并没有及时向公众阐明处罚根据, 往往会适得其反而引发舆论的二度爆发。

四、对网络集群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反思

网络集群行为的演变经历了“产生→爆发→分化升级→二次爆发或衰减”的过程。纵观网络集群行为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需辩证看待它的社会影响, 同时要理性地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 预防群体冲突的产生。

第一, 互联网将采集加工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手段普及到普通的网民中。集信息加工传播和接收于一身的网民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发表的诸多言论都具有极其强烈的情绪化和个人化色彩。因此, 网民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的“把关”水平尚需提高, 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在一个事件的真相尚未揭开面纱之前, 要客观地评述所关注的事件而非妄加揣测。第二, 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演变过程中, 媒体的舆论导向往往影响着行为的演变方向。因此, 当下要加强权威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介的舆论引导机制建设, 坚持以现有的事实为依据来监测社会环境状况, 提醒政府及大众及时采取必要合理的措施, 遏制危机冲突事件的进一步升级。

五、结语

在自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 网络集群行为的发展有章可循。本文通过研究手术台自拍事件的网络传播来探究网络集群行为的演变过程, 并对这种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我们认识到其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要有效防控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助推这种行为所关注的热点事件的现实解决。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群众[M].中国华侨出版社, 1896:26.

[2]乐国安, 薛婷.网络集群行为的理论解释模型探索[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16-123.

汉字演变与传播发展的关系 第6篇

关键词:汉字,演变,传播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 被称为人类传播史上继语言之后的第二座里程碑。汉字与字母拼音文字一样, 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而不同之处, 则在于汉字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图画记事, 往往能见“形”而知其“义”, 其中本身即带有丰富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汉字演变的历史也可以称为传播发展的历史, 汉字不断简化的过程, 有力促进了传播的发展。如果以“隶变”为分界线, “汉字字体演变的进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即古文字阶段和楷隶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 (公元前3世纪晚期) , 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本文即以这两个阶段为分期, 以几种重要的文字形体为论据, 浅议汉字演变与传播发展的关系。

一、古文字阶段

按照传统观点, 古文字指先秦时代的文字, 本文将古文字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以便于探析其与传播发展的关系。

(一) 字无定形时期

“文字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还没有发展到使人们感到必须用记录语言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之前, 他们只能用图画来代表事物。”在远古时代, 人类智力并未完全开化, 人际交往局限于相邻部落、相近区域的狭小空间内, 信息的流通主要是靠口语进行传播, 或以实物来传达某种意义, 传递的信息很容易被误解, 大大降低了信息的流通效率, 因而此时的传播活动并不是十分广泛与活跃。其文字也无定形, 而是用与具体事物、事件相联系的图形来表意, 比如阴山岩画的围猎场面和猎牛训牛的岩画、云南沧源岩画中的巫师祭祀的场面, 有的学者称之为图画字。严格地讲, 图画字并不是一种文字, 但其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 为今人了解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传播的角度则具有重要的史料意义。

(二) 字体初步规范时期

“在已经发现的各种内容比较丰富的古汉字资料里, 时代最早的是商代后期 (约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 的甲骨文和金文, 它们是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成熟文字。”商朝与西周时期, 是中国古代比较稳定的一个时期, 其传播活动也比以往活跃了很多。由于有了统一的国家组织, 有了较为稳定的疆域, 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 且不再局限于狭小的空间之内, 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更加多元化, 不再只是简单的与生存有关的信息。也许正是由于传播活动的频繁也促进了文字载体的发展, 人们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记载和传递信息, 便使用了更易于流通和保存的文字载体——甲骨文及青铜器。

以甲骨文的内容而言, 其对于古代信息延续至今的纵向传播即今人了解史实的便利性上, 尤其是一重大贡献。甲骨文目前可识别的有1500多字, 且六书俱备, 这比仅以象形表意的图画类文字更具科学性, 传播的信息也更加准确。从文学角度, 甲骨卜辞可以称为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 “这些卜辞所记载的内容相当丰富, 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 真实朴素地反应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其可信度比一般史料文献要高, 是研究古代社貌的重要资料, 体现出鲜明的文化传承功能。

甲骨文“大多数字还没有完全摆脱原始图画的特征, 且字形结构不稳定, 其中有些字可能是表抽象意思的, 难以用恰当的图形描画出来, 以致有一部分甲骨文至今无法识别。正因为如此, 所以它还只称得上汉字的雏形”。因而这一时期只能称为字体的初步规范时期。

(三) 汉字统一时期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动乱的时期, 但也是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 不仅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 同时有一批杰出的宣传鼓动家。他们的宣传活动不仅为建立我国的传播学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料, 同时为建立闻名于世的中华文化起过重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诸子的著书立说与传播实践上, 此时的文字已成为传播思想的重要载体。从文字使用的角度来看, 又是严重制约传播活动的时期, 突出表现在各诸侯国文字的不同形体上, 这也是各诸侯国为保持其文化的独立性, 控制思想、服务于政治的一种手段。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 为维护稳定, 钳制思想, 控制言论, 采取了一系列极端的措施, 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彻底剥夺人民阅知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暴君。但其措施中也有积极的部分。秦朝对中国传播事业发展的最大贡献是统一文字, 废除六国文字, 改用一套简化笔画的文字, 即秦篆, 或称小篆, 这是汉字产生以来的第一次通过官方行政和法令手段的正式定型, 汉字由此进入了统一规范的阶段。

二、今文字阶段

(一) 隶书

“在小篆成为 (秦朝) 官方统一规范成型的标准字的同时, 另一种首先不被人重视的由徒隶下等人在草写篆书中形成的篆文简写体悄然兴起了。”由于是徒隶之流使用的, 因而称之为隶书, 其方正、简便、通俗易写, 很容易被人接受。秦灭之后, 书写方便并已被社会普遍接受的隶书便取代了小篆的位置, 成为大众通用的字体。隶书的出现, 是古今文字的分界, 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隶变”。

“隶变”对于传播学来说, 也是场重大变革,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隶书比以往任何一种文字都便于书写, 因而流传范围极广。从隶书的起源来看, 其兴起是因为秦国统一六国后, 政务繁忙, 在官府中负责文书工作的“徒隶”为尽早完成任务, 便快速简写小篆, 这种方便、轻快的写法自然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被广泛使用到各类著作中。隶书易学易写的特性必然使识字人数增加, 又加快了各类著作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通, 各类知识得以广泛传播。因而, “隶变”对于传播学的意义在于, 带来了传播速度与传播效果的提高, 也为人际的信息交流与史料的文本流传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二) 汉字楷化阶段

“两汉时代通行的主要字体是隶书, 辅助字体是草书。大约在东汉时期, 从日常使用的隶书里演变出了一种简便的俗体, 我们姑且称之为新隶体。到东汉晚期, 在新隶体和草书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书。大约在汉魏之际, 又在行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楷书, 楷书出现后, 隶书和新隶体并没有很快丧失它们的地位。经过魏晋长达三百年左右的时间, 楷书才最终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要字体。”

汉字楷化对传播学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 楷书字体更加规范, 更便于识读和书写, 且沿用至今。魏晋之后的各朝代都有重要的文献资料流传下来, 有的是文本形式, 有的是刻石形式, 无论是哪种形式, 都是今人研究古代历史风貌的重要依据。楷书与现今使用的文字一脉相承, 今人在研读魏晋之后的文史资料时, 要比研读用甲骨文、金文写成的资料轻松了很多, 这些文史资料的流传即是一种传播活动。

第二, 唐代出现了木刻雕版印刷技术, 宋代出现了活字排版印刷技术, 都以楷体为使用字体, 这是由楷体的特点决定的。楷体字结构明晰、笔画规范、形态端庄、美观大方, 最适于雕刻印刷。印刷术的发明之所以在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楷体的出现也是功不可没的。试想, 就我国而言, 如果没有使用楷体, 而是使用以前的任何一种字体, 比如甲骨文, 都会使印刷效果大打折扣, 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传播效果的降低和传播发展的延缓。

(三) 汉字改革时期

从汉字字形上看, 文字演变的历史其实也就是汉字不断简化的历史。“汉字中的简体字由来已久……唐宋以后简体字逐渐增多, 因为简体字易于书写, 在民间尤为流传, 在古代的字书、碑刻、书法、简牍、话本中都可以看到简体字。”然而, 繁体字、异体字并没有被废除, 造成长期以来繁简字、异体字共用的混乱局面, 这是对信息与知识传播的障碍, 不利于传播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于1954年12月成立直属国务院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1985年12月16日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开始进行文字简化的工作, 并于1964年发行《简化字总表》, 1986年10月, 经过对该表的调整与修正, 重新发表公布。从此, 汉字的使用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关于汉字改革对传播学的意义,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在现今社会的背景下, 在繁简字、异体字大量存在的文字系统中, 人们在看书、读报、上网查看信息等诸多方面将会遇到何等的麻烦, 媒介的传播效果又会受到何等的影响。因而, 新时期汉字的改革, 不仅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 同时也是对传播发展的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 文字是人类交往、生活的重要工具, 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字的发明则把传播从这种口耳相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并置于时间的绵延之中。通过文字, 人们得以在任何时候同任何人包括素昧平生的人, 建立现实而非幻想的传播关系, 借助文字相隔千年万里的人也有可能沟通思想、共享信息。”汉字演变与简化的过程, 也是不断推动传播发展过程, 主要体现在信息流通效率的提高和推动文化传承等方面, 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裘锡生.文字学概要[M].商务印书局, 2007.

[2]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一卷) [M].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4]戴元光.21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5]宋诗芬.汉语言文字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梦江南,梦江南纳兰性德,梦江南的意思,梦江南赏析下一篇: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