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设计规划方案

2024-07-17

红色教育设计规划方案(精选6篇)

红色教育设计规划方案 第1篇

一、瑞金红色旅游市场――紧抓“公家人”,实施跨区域联动 瑞金红色旅游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市场:即由全国各国有和非国有单位及机构公费支出的政治学习游团体。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这一市场的特点,是以公费学习为由头,达到学习、游乐、观光,交游的集体组织旅游的目标。这一市场最主要的单位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团行政院校学员、大专院校及中小学教师、各类会议培训等等。面对该项公费消费市场,我们认为,必需在项目核心吸引力上下工夫,以红色文物保护为基础,在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动性、鲜活性和深刻性的同时,又避免红色旅游产品的单一性,通过丰富绿色景点、民俗文化景点、游乐性项目等等,形成综合性旅游区概念,实现吸引游客的功能配套。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全力捆绑周边旅游目的地,形成大旅游目的地构架,并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安排多条游程线路,达到红色与绿色整合,以此公费支付,游览几个目的地的旅游效果。其中,瑞金与永安土楼、厦门、井冈山、武夷山、庐山之间的捆绑销售,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二、农耕文化保护区――保护“红色政权的生存基础”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认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产生于广大的偏僻乡村,是瑞金这片土地,滋养了她。田园环境与农耕文化,是她生存的基础。因此,必须革命旧址周边的保护田园环境和农耕文化。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提出,不仅要保护革命旧址本身,还必须保护革命旧址的环境。因此,一个新的概念诞生了――“农耕文化保护区”。我们要求,对瑞金的革命旧址,实施田园环境与农耕文化保护,坚决反对在革命旧址的可视范围内,建设现代化的建筑,保护革命旧址的原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红色政权的生存基础。

三、从“文物旅游”到“文化旅游”,以“情境模式”打造“体验产品”

瑞金红色旅游区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基本上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度假旅游产品、会议旅游和其它的专项旅游产品发展都比较缓慢。在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类别下,以博物馆静态景观陈列的方式来表现红色旅游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项目和内容,缺乏旅游精品和旅游名品。可以说,瑞金的红色旅游,是典型的“文物旅游”,没有形成“文化旅游”,更没有开发出“体验旅游”。我们认为,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就是把一般的红色文物陈列展示,即“文物旅游”,转变为以红色年代的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形成以情境化为基础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红色情境中感悟生活,休闲游乐。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配合开发射击、攀爬、野战等体验型项目,构建红色旅游目的地体验参与项目体系,将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流思路。让红色旅游活起来,遵从让游客从被动观光到主动参与体验的创新发展模式(如革命生活体验参与互动活动、大型场景剧或大型场景歌舞、大型模拟实战表演等),完成红色旅游从静到动、从古板到鲜活、从观光到参与体验的系列转变,可以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档次。基于此一理念,我们将沙洲坝旅游区,定位为“红色中国旅游区”,整个旅游区,以30 年代红色苏维埃政权的标语、景观、招幌牌匾、衣作、枪炮等等为装饰,恢复红色意境,打造红色环境,形成红色氛围,形成红色生活,达到红色体验的效果。

1、红军村――红色原生态情境体验村 项目:

(1)红军训练场:大型土草坪军事训练场,设点兵台,设部分军训设施,游客在此可以体验打靶、刺刀、掷手榴弹等军事项目;也可作为省内大中学生的军训基地。

(2)警卫营:为一民居改造的红军营房;

(3)司令部:由大地图,指挥所通讯、会议室等构成,有五次反围剿的展示;

(4)红军学校:由标语、黑板报、壁报、简陋课桌等构成,有红军课程表;

(5)红军食堂:长板凳、长桌子、标语等构成,有红军食谱;(6)军民鱼水池:将某池塘改建为鱼池,池中放养大量红色鲤鱼。寓民为水、军为鱼、军民鱼水一家亲之意,游客可购买鱼食喂鱼和观鱼。

(7)宗祠大戏台:新建或搬迁一家大型宗祠,仿古,为客家文化陈列及客家参加支持红军的展览,有文艺表演;

(8)炮兵营:安排老式大炮、小炮、土炮等展示,有关于中国炮兵的寻根展览;有可以操作的现代高射炮等参与性游乐;

(9)兵工厂、武器库及靶场:为红军武器库陈列,土兵工厂陈列、设中国武器史陈列展;靶场为实弹、小口径、箭、激光等;(10)阵地:由壕沟、碉堡、断墙、地道等共同构成,为野战游戏场;

(11)医院:为红军医院恢复,设野战医院游戏;

(12)红军兵工厂:恢复红军武器制造军工厂,通过铸模、木刻等工艺,游客可参与旧式手枪、步枪、手榴弹、土雷等的DIY 制作,并可作为纪念品留念。

(13)苏区红军生活体验基地(党政机关干部吃苦教育培训基地): 客源以党政机关干部为主,其他普通游客也可参加。游客在此基地可参加短期苏区红军生活体验项目,恢复苏区红军生活方式,以粗茶淡饭、自耕自织、农活、旧址前或旧址内的纺线体验、军训、帮老乡收割庄稼为主,意在培养党政机关干部的艰苦奋斗和廉政为民精神,(14)若干民居:利用现有四分之一的民居作为民俗文化展示和茶坊、小吃、商铺等小型游乐场所。

(15)水车:在池塘边放置小水车等情趣化小品。

(16)中央工农戏剧社和工农红军学校俱乐部:积极争取文化部和宣传部拨款,仿照原物比例和建筑形式,修建中央工农戏剧社和工农红军学校俱乐部。以古樟树、竹林、绿地等自然环境为背景,演出红色原生态歌舞和红色戏剧。

红色环境打造:景区内不修建围墙,而采取利用现有的民居外墙、村内水系改造和小段的仿夯土墙或植物绿篱形成景区的自然封闭系统。通过村外集中修建居民房置换村内现有的民房,并适当进行建筑里面改造和修复,恢复美丽的乡村原生态,形成田园美景。在围墙及房壁上刷写革命标语和革命宣传画。修建以革命领袖和红军为题材的雕塑。当一天红军、过一天苏区生活。设红小鬼哨卡,坐畜力车,使用革命语言,使用红军路条,用红军钱币,用红军小号和敲钟来报时,穿红军装,扮演成各种革命角色,经历红色革命情景,并可以将这段难忘之旅拍摄下来制作成光盘留念,以强化记忆。全部居民及服务人员穿着红军装及中式旧服装。

2、“长征出发地”徒步行军体验游――跟随红军去长征

云石山位于瑞金城西19 公里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所在地,又是红军一方面主力和中央机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被党史学家称为“长征第一山”。云石山“长征出发地”行军体验游项目针对大众旅游市场,开展徒步长征体验旅游。通过这种体验型旅游产品,使游客能够触摸那段荡气回肠的风云历史,感悟共和国创立者们的伟大信仰、不懈追求和高尚情操,并从中受到深刻的革命教育。要求每一个参加的人,必需穿红军军装、戴斗笠、穿草鞋和绑腿、背步枪机枪,推独轮车等;游客在“行军”途中谁也不能掉队,前面的队伍负责举旗、做路标记号等,后面的队伍负责涂毁路标记号和迷惑追兵等,另由一队游客扮演白军队伍在后面负责追击堵截等,“红军”队员掉队就会有被“俘虏”或“枪毙”的危险(取消资格);打造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纪念馆,作为一个参观景点;以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为起点,打造“红军长征出发广场”,建设誓师亭、送别碑等纪念建筑;改造樟树村为红军战士反围剿战争主题公园村;改造空心村为“红色苏维埃原生态农村”;沿途设置由老乡表演的《十送红军》等情景剧,制造长征出发的气氛;沿途播放《十送红军》、飞机轰炸、枪炮声等背景音乐,创造革命红色听觉气氛;将红军和长征题材的雕塑、流传于民间的红军时代的器物等引入本游线沿路,让游客可以触摸历史,给其带来强烈的触觉冲击;沿途都是身穿灰布军装、头戴红五星的红军战士,大街小巷都刷满“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分地给农民”、“要当兵,当红军”等标语;在终点(云石山)模拟红军会师;举办长征徒步体验旅游摄影比赛和DV 拍摄比赛。

四、引入国家行政学院分院,打造公务员培训基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一大批部委办,是今天中国各个部位机构的诞生地。因此,中央各部委到瑞金寻根,找到了国家行政发展的源流,形成了中国行政机构发展的历史展览。可以说,共和国发源于瑞金,中央部委发源于瑞金,公务员的基础来自瑞金。因此,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提出,瑞金应该设立行政博览馆,建设全国性的公务员培训基地,让每一位公务员到瑞金来寻根,来了解历史,来接受革命圣地的熏陶。为此,我们建议,与国家行政学院或中央党校合作办学,成立瑞金分院。充分利用自己不可替代的宝贵革命历史资源,以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国家管理体制变迁与沿革为主干课程,以体验式、研讨式为主要教学形式,以短期培训和专题研究为主要班次,把中心建设成为配合中央级和省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教学安排、面向全国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激发党员干部燃烧革命激情的“加油站”。基于此,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规划了“红色博览与培训区”,设计了红色会议中心,根据地大酒店,公务员培训中心,共和国行政博览区,共和国广场等等项目。

五、红绿古三结合――打造特色休闲漂流

绵江河是瑞金城市的灵气聚集,是贯穿于瑞金的文化和景观的核心轴 线。因此,打造从叶坪――城区滨河公园――烈士陵园――纪念馆的整条水上游线,成为瑞金旅游整合红色与绿色的最佳方式。既可以把叶坪的大量游客,直接导入绵江河休闲漂流,形成全新的游憩方式,提升游客的游乐兴趣,实现延长滞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的效果。游览方式采取游客乘坐竹阀,由叶坪顺流而下,可选择漂流其中的一段,在瑞金大桥上岸游览瑞金城市景观,也可返回完成全程漂流,全程都由导游陪同,介绍河流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发展、意义等,在重要节点处可停船上岸。整个漂流,以红色旅游景点为起点和终点,中间充满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形成红色、绿色、古色的和谐统一,打造独具魅力的休闲旅游项目。比如:漂流中点――心愿村,就是一个经典的绿色民俗原生态游乐:新院村,是绵江河漂流中间的一个小村落,我们将其改名为“心愿村”,借800 年老樟树祈福,结合鸬鹚捕鱼陪漂,成为极具风情的特色项目。具设计要求:以乡土建筑为主,餐饮和乡村接待为内容,主要提供游客午餐、休闲品茗、游泳、农家娱乐等等项目。(1)神树祈福:800 年古樟,利用树前老屋设小祭司坛,开展祭祀树神,系红布条许愿等祈福活动,(2)乡村化的码头:紧邻神树,同时作为鸬鹚陪漂的起漂点和鸬鹚捕鱼表演活动的固定场所。鸬鹚在渔民指挥下表演了“节目”。(3)农家民俗体验:米酒、竹编、烤鱼;(4)原生态的赣南民居:改造为农家民俗旅游接待点。

六、经验总结:红色旅游整合模式

1、红色与政治(公费旅游)联姻

红色旅游,应该用足政治优势、做足文化文章、实现经济发展。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各种单位都有政治需求,包括党政军机关及企业集团,每逢党的重大活动,就要到附近的红色旅游点去。

2、红色向质朴(乡村旅游)回归

乡村旅游的休闲性是很多城市居民向往的感觉,让孩子体会乡村的味道也是很多城市父母的愿望。老区的乡村比起商业化的城市郊区型乡村来说,更具有原汁原味的滋味。红色旅游区一般都弥漫着浓浓的乡村风情和独特的红色魅力。瑞金的苏维埃政权从本质上讲是工农政权,扎根于农村,成长于农村,从农村肥沃的土壤中汲取丰厚的养料。红色向质朴的乡村旅游回归不仅顺应了旅游发展的时尚潮流,而且突出了瑞金红色旅游的特色和魅力。

3、红色与绿色(生态旅游)相映

以绵江河民俗生态漂游项目为例,绵江河是瑞金城市的灵气聚集,是贯穿于瑞金的文化和景观的核心轴线。因此,打造从叶坪――城区滨河公园――烈士陵园――纪念馆的整条水上游线,成为瑞金旅游整合红色与绿色的最佳方式。既可以把叶坪的大量游客,直接导入绵江河休闲漂流,形成全新的游憩方式,提升游客的游乐兴趣,实现延长滞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的效果。

4、红色与城乡建设(城市建设、旅游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

很多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实际上是城市的一部分。它要和街区、城市相结合,就要跟街区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结合,即“景城一体化”。而且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和中心城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多方面的服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与城市建设和旅游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红色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天然的契合关系。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更在于能为贫困人口创造提高文化科技素质的机会和条件,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5、红色与时尚(自驾车)结盟

自驾车运动是近期国内兴起的一项有挑战性的时尚运动,自驾车的车主多为城市中高收入者,向往田野,向往自由,是一群有爱心和不畏艰苦的性情中人,自驾车到老区去,不仅有风景,也收获了给予的快乐,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自驾车旅游在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仍然是一个特种旅游的范畴,它的市场群体更多的是一些喜爱探险、崇尚自然的人。而大多数红色旅游景区所处的地区基本处于一种原始的未开发状态,很少受到外来者的“干扰”,这种气氛正契合了自驾车旅游者寻求僻静和开拓新旅游点的心理。

6、红色与红色联合(区域合作)

瑞金红色旅游的发展,应该全力捆绑周边旅游目的地,并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安排多条游程线路,达到红色与红色的整合,红色与绿色整合,红色与彩色的整合,实现多目的地旅游效果。如瑞金与永安土楼、厦门、井冈山、武夷山、庐山之间的捆绑销售,建立联合营销的协议书,通过有效的奖励手段,形成捆绑销售的巨大收益。

红色教育设计规划方案 第2篇

贺龙红军希望小学 二0一三年三月

红 色 教 育 实 施 规 划

2012年5月底,贺龙红军希望小学揭牌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从此,我校正式成为“全国红军小学”大家庭中的一员,红军小学这一红色品牌将传承红军精神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以“传承红军精神,弘扬红军风范”特色建设为抓手,着力开展红色教育工作,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以“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为主要内容的“红军精神”教育,这是我校当前工作的新特点。为了做好做大红色教育这一品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红色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大力弘扬红军精神,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加强德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促进红色教育的课程化建设,不断开创红色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借助红军小学这一红色品牌,将传承红军精神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以“传承红军精神,弘扬红军风范”特色建设为抓手,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以“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为主要内容的“红军精神”教育,通过一系列红色德育活动,使学生深刻地感受革命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教育魅力,让红军精神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教育 每个学生都成为红军精神的学习人、继承人、传扬人。

三、教育主题

传承红军精神,播种红色文明

四、主要工作

1、序列教育(1)听红色故事: 实施年级:一年级。

教育主题:颂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讴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歌颂新时代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

教育内容:以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优秀文化、人格魅力和时代精神的古今中外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的红色经典小故事为主要内容。

教育目标:追寻红色足迹,继承革命传统,讲述红色故事,繁荣民间文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未成年人继续践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培养守法、诚信、文明的现代合格公民,让所有的学生们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了学生们爱党、爱国的热情,激励他们更加刻苦学习长大成才。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使同学们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推荐故事:《小交通员潘冬子》、《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黄显声虎入牢中威不到》、《七颗豆子》、《刘胡兰的故事》、《小兵张嘎》、《王二小的故事》、《抗日小英雄——儿童探长海娃》、《朱德 的扁担》、《一顿年饭》、《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小萝卜头学文化》、《狱中传单》、《红军长征小故事》等。

(2)唱红色歌曲: 实施年级:二年级

教育主题:“红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的艺术形式。我们在欣赏它的艺术魅力的同时,还必须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

教育内容: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中国人民和军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育目标: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带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让人在追忆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奉献青春热血乃至宝贵生命的英雄的同时,生发出一种豪迈的英雄气概,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得到感官上的享受,愉悦身心,而且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感化和教育。可以说,“红歌”既是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绝佳载体,也是进行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好形式。爱国主义情操,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为理想和事业勇于斗争、不怕牺牲、大公无私、团结奋进的精神。

推荐曲目:《红军小学之歌》

(一)、《红军小学之歌》

(二)、《穿上红军的军装》、《少年忆红红军》、《出发歌》、《义勇军进行曲》、《共产儿童团歌》、《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新中国》、《红星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学习雷锋好榜样》、《歌唱祖国》》。

(3)读红色诗文: 实施年级:三年级

教育主题:诉说不朽的历史,弘扬不屈的民族精魂!教育内容: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优秀文化、人格魅力和时代精神的古今中外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的红色经典诗文。

教育目标: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诵赞伟大祖**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表达新世纪少年儿童,对祖**亲和党的无比崇敬之情,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让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教育,进一步增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推荐篇目:《七律

长征》、《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我的祖国》、《祖国颂歌》、《我伟大的祖国》、《翻开五月的日历》、《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我们时刻准备着》、《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等。

(4)看红色电影 实施年级:四年级

教育主题:回味历史,对比今天,珍惜现在。教育内容:重温艰苦岁月、奋斗历程,倍感今天生活的幸福。

教育目标:让学生知道以前旧中国的屈辱血泪的岁月,学生将历史和今天对比,回味历史,珍惜现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刻苦学习,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报答老师和父母;要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要锻炼好身体,健康成长,将来为建设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作贡献、立功劳。

推荐影片:

十大儿童红色推荐影片(见附件)

《开国大业》、《地道战》、《地雷战》、《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的兄弟姐妹》

(5)学做红军人 实施年级:

五、六年级

教育主题:发扬长征精神,努力践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迎接新的长征。

教育内容:弘扬红军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争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红军传人。

教育目标:红军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精神财富是 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憧景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德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激励着我们。

2、课堂教育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为让德育的资源有效的回归生活,学校各科任教师应结合校情、学情及自身实际,努力整合学科德育资源,拓展红色教育育人空间,培养学生社会综合实践的能力,增进孩子们对党的感情,坚定他们从小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贡献力量的决心。

要结合校情、学情、陇东革命斗争史及红军精神,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完善我校校本课程体系,拓宽红色教育渠道。

3、环境育人

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的精神。学校还充分发挥黑板报、播音室、宣传橱窗、红色文化论坛等主阵地作用,扩大宣传阵地、完善宣传设施和强化宣传内容。校园墙壁、橱窗、走廊等处也围绕红色校园文化主题布置好了相关的条幅标语、图片墙报等,在校训、校风、学风等催人上进的警世言词中也渗透红色的励志之语。

4、歌曲传唱

学校将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做操结束后集中演唱《红军小学之歌》,每天预备时班级要组织演唱红色歌曲,学生课间活动时广播室播放红色歌曲、每次集会时演唱红色歌曲,通过多时段、多途径演唱红色歌曲,让红军精神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教育每个学生都成为红军精神的学习人、继承人、传扬人。

5、观看电影

学校要根据实际,安排并组织寄宿生在每周二、四定期观看红色影片。相关教师要根据中宣部推荐的优秀爱国主义影片,结合学校实际,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并在适当时候组织学生交流观看体会,增强教育实效。

6、其他活动

学校要根据国内大形势、上级教育主管们安排,结合学校红色教育实际,将上级安排的专项活动与红色教育有机融合,既进行时令教育活动,又进行红色教育,不断创新形式,拓宽渠道,积极开展红色教育。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以红色教育为契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今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抓住机会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抓好主题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制定符合学校实际、丰富多彩的活动方案,方案要突出思想内涵,进一步拓展思想教育内容,扩大活动参与面。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主题教育顺利安全开展,确保教育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精心组织,广泛开展。学校要根据规划,精心组织,充分发动,要将主题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抓住契机,加强宣传教育。在整个系列活动中,各校要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活动,力争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得到体验、感悟与升华。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园电视、橱窗等阵地加强宣传,宣传红军精神,营造浓郁的氛围,掀起教育活动的宣传高潮。

4、认真总结,增强实效。红色教育活动是我校今后的重点德育工作之一,学校要认真制定活动计划,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客观总结活动效果。学校要认真总结,及时肯定活动中的创新举措和创新形式,积极推广效果好的活动载体,同时要认真客观分析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进一步增强学校红色教育活动的实效。

贺龙红军希望小学

二0一三年三月 十大儿童红色推荐影片

一、《鸡毛信》

出品:上海电影制片厂

时间:1954年

编剧:张骏祥(根据华山同名小说改编)

导演:石挥

主要演员:蔡元元、马立、蔡安安、舒适、李保罗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爸爸老赵是民兵连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个小羊倌,也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一天,平川炮楼的敌人出来抢粮,村里的人看到海娃拉倒了消息树,都纷纷退到山上去。海娃正赶着羊向山里走,忽然遇到他爸爸,海娃的爸爸老赵得到了炮楼里自己人递出来的消息--炮楼里只剩下猫眼司令官和几个看家的日军、伪军。

老赵拿出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和一封信,要海娃送到三王村交给八路军张连长,叫张连长赶快带队伍去攻打炮楼。海娃看到信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十分紧要的事,就已放羊做掩护,携信立即上路。没想到在山沟里就遇到了敌人的队伍。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紧紧绑在头羊的尾巴上。敌人看中了海娃的羊群,还强迫海娃给他们带路。为了老羊头尾巴下的鸡毛信,一路上海娃忍受着日军伪军的打骂。太阳下山了,敌人的队伍开进了平西庄,到处开枪,翻缸倒罐搜粮食。晚上,伪军怕海娃逃走,把他推到屋子最里边一个墙角睡。过了半夜,海娃跨过睡的象死猪的敌人,逃出门来,取出鸡毛信,溜出了村子。可是在路上却发 觉鸡毛信不见了,于是海娃又回头去找。在村口海娃找到了鸡毛信,但却被伪军给抓到了。伪军强迫海娃带路到龙门村去。海娃把敌人带到一条山路上,敌人的骡马不能爬陡峭山坡,海娃越走越快,来到了山腰。敌人发觉走错了路,开枪打伤了海娃。海娃忍痛跑到山顶,倒在地上。危急时刻,张连长出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日军和伪军全部被消灭,海娃也得救了。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立即带领队伍攻下了炮楼,活捉了猫眼司令。海娃回到了龙门村,他比以前更勇敢更警惕的站在山头放哨。

其他:1955年获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成为新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扮演海娃的蔡元元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颗耀眼的童星。

二、《小兵张嘎》

出品:北京电影制片厂

时间:1963年

编剧:徐光耀

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主要演员:安吉斯、吴克琴、张平、葛存壮、王澍、于绍康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生长在白洋淀附近的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日寇杀害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被敌抓走,决心报仇,想找到游击队跟他们一起生活。可他没有枪。为缴获一支枪,他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误当作汉奸,闹了笑话。

在一次战斗中,嘎子真的缴获了一支“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去,他竟违反纪律,将枪藏进树上老鸹窝里。攻打敌人街楼时,他偷偷从养伤的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料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审问时,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设法逃出,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钟亮。战斗后,嘎子把枪主动取回交公。区队长正式宣布接收他为八路军小侦察员,并把这支枪交他使用。

三、《闪闪的红星》

出品:八一电影制片厂

时间:1974年

编剧:集体,王愿坚、陆柱国执笔(根据李心田的同名小说改编)

导演:李俊、李昂

主要演员:祝新运、高保成、薄贯君、刘 江、赵汝平、刘继忠、李雪红

内容简介:

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被土豪胡汉三吊打的潘冬子也得到了解救,他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34年秋,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冬子的父亲潘行义临行前给他留下一颗红五星,告诉他红军不久就会回来的。红军走后,胡汉三率领还乡团返回柳溪乡,冬子随母亲转入深山老林,与敌人展开斗争。不久,留下来领导群众的红军干部吴修竹,给大家带来了有关遵义会议的喜讯,增强了苏区人民坚持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在一次战斗中,冬子亲眼目睹了母亲为掩护乡亲们转移而英勇献身的情景,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了。在党组织和革命前辈的教育帮助下,冬子迅速成长起来。在游击队和敌人交战时,他机智地用柴刀砍断竹索,掀掉桥板,切断敌人退路,迫使其投降。他冒着风险给游击队筹盐,还利用在米店当伙计的机会,搞沉敌人的粮船。对于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他能沉着自如地对付。为了配合游击队的行动,他勇敢地砍死了睡梦中的胡汉三。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了,在江南敌后坚持斗争的游击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冬子的父亲前来迎接吴修竹、冬子和游击队员们。冬子终于戴上了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其他: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

四、《红孩子》

出品:长春电影制片厂

时间:1958年

编剧:乔羽、时佑平

导演:苏里

主要演员:陈克然、宁和、王和永、陆贞冀、关敬熙、张延、赵滋民

内容简介: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北上抗日。李家坳的赤卫队也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及其小伙伴虎崽、细妹、水生、金根、冬伢子等,晚上悄悄离家去找红军,被细妹的外公李公公找回。不久,靖卫团团长黄静波带着白军焚烧了李家坳,屠杀了全村的老百姓。为了讨还血债替亲人报仇,孩子们组成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团长黄静波。严酷的斗争使他们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其他:本片于1979年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插曲《共产儿童团歌》。

五、《地下少先队》

出品:天马电影制片厂

时间:1959年

编剧:奚里德

导演:高衡

主要演员:刘安古 姜自强 顾帼一 康安声 姚金石

内容简介: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人们经受着失业、饥饿和白色恐怖的威胁,学生们也在为自己的生活和减免费担忧。上海某弄堂中学的学生,正在注视着学校减免费的名单。结果,依靠黑暗势力的阿飞学生吴关根等得到了全免,而家境贫寒的学生江大成和吕小可却只免了三分之一。不公平的待遇引起了学生们的愤懑和不平,失学的危机笼罩在学生们的头上:《新少年报》通讯员江大成为了解决学费问题,把同学们召集起来,与学校展开了斗争。阿飞学生吴关根偷听了江大成的讲话后,密告给反动的朱校长,朱校长在伪警察局吴督察的密令下,借口江大成出售《新少年报》,把他开除。江大成在党的地下工作者杨明老师的诱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江大成的影响下,吕小可、陈玉珍、何贵生都参加了地下少先队。他们把被查封的《新少年报》改为墙报在学校出版,把革命的道理传播给同学们。地下少先队的孩子们机智勇敢地开展了对敌斗争,他们在深夜来到朱校长的办公室,收听新华社广播,把解放军胜利渡江的消息印成传单,以卖报做掩护,秘密发传单,贴标语,唤起人们的斗志。他们发出的警告信像炸弹一样震动着敌人,使特务吴督察和朱校长惊慌失措,地下少先队的孩子们引起了他们的怀疑。在紧要的关头,杨明老师挺身而出,掩护了孩子们,但却引起了敌人对他的怀疑。江大成得到敌人要逮捕杨明老师的消息,正要去报告,杨明却来到他家,布置迎接上海解放的任务。特务突然赶来追捕杨明,在孩子们的掩护下,杨明安全转移。终于,他们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在雄壮的少先队队歌声中,一批新队员正在举行入队仪式。当江大成为小伙伴带上红领巾时,他的心情无比激动,他决心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其他:插曲《少先队队歌》。

六、《烽火少年》

出品:北京电影制片厂

时间:1975年

编剧:颜一烟

导演:董克娜

主要演员:王京春、邱英之、马精武、牛世钧、方辉

内容简介:

1943年的冬天,华北某地一支八路军游击队在配合主力部队取得重大胜利后,前往根据地苏家庄。途中,他们在密林里发现了腿部受了枪伤的孩子小松。小松是在父母被日寇杀害后,只身从敌占区逃出来的。小松一看眼前的人都穿着日本军大衣和大皮靴,立即仇恨满胸,想要逃走。指导员张伟把小松带到苏家庄,安排他在子弟兵的好妈妈郑大娘家养伤。慢慢地,小松解除了疑虑。当他知道这支队伍就是八路军游击队,张伟就是游击队的指导员时,心情十分激动,他向亲人倾吐了心中的仇恨,坚决要求参加八路军打日寇,为亲人报仇。小松参军后,组织上让他当马倌,小松认为放马报不了仇,杀不了敌人,不愿干。在指导员和同志们的启发下,他认识到在游击队里做什么都是为了抗日,他决心当好革命的小马倌。小松机智勇敢,但缺乏对革命纪律的重要性的认识。一次,他放马时随便开枪打野羊,惊动了敌人,影响了战斗部署。指导员向他进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在党的关怀教育下,小松渐渐成长起来。在一次伏击战中,他发现了杀害他亲人的日寇黑田,但为了整个战役的胜利,他严格地执行了纪律。日寇受挫后,黑田下令洗劫苏家庄,杀害了郑大娘。这更激起了小松的仇恨。为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岭西镇,小松接受了取情报的任务。他机智地利用惊马通过敌伪岗哨,利用羊群冲散民夫队,和郝爷爷取得联系,完成了任务。在“引敌入瓮”的战斗中,小松在去东山的岔道上,巧妙地迷惑了敌人,将黑田牵人了游击队的伏击圈。小松和指导员并肩作战,围歼日寇,指导员为掩护小松而受伤,这使小松深受教育。小松顽强地追击日寇,终于亲手打死了黑田。在革命战争的锻炼下,小松成长为抗日小战士。

其他:插曲《祖国祖国我爱你》

七、《两个小八路》

出品:长春电影制片厂

时间:1978年

编剧:李心田

导演:朱文顺

主要演员:马刃、李建军、史可夫、李瑛、李文伟、郑在石、包斯尔、隋红旗

内容简介:

1943年,八路军某部独立三团的小通讯员孙大兴,在一次战斗中腿部负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大兴和小武分别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下来。这时的刘集已被日军的三岛中队所占领。敌人将对我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的行动被老靳和刘大爷察觉,他们准备通知我军,在敌人运输路上截粮。与此同时,大兴和小武也发现了敌人的行动,两人背着老靳和刘大爷,夜间放火烧了敌人的囤粮。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党组织的安排,引起了敌人的怀疑。两个小八路受到老靳和刘大爷的严厉批评,使他们懂得了执行党的纪律的重要性。狡诈的三岛察觉刘集有八路,派特务化装到刘集,对敌斗争经验丰富的老靳和靳婶识破了敌人的阴谋,这件事使大兴和小武更加明白了对敌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三岛蓄谋着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队伍。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去侦察敌情,大兴巧妙地钻进敌人据点,摸清了三岛的真正意图。敌人搞换防,让伪军穿上日军服装,是为了迷惑我军,便于集中日军兵力,妄图消灭我独立三团,这个重要的军事情报必须立即送到我军团部。为保护情报,老范英勇牺牲,老靳为掩护两个小八路也被捕。芦苇荡里,大兴为把情报尽快送到团长、政委手中,毅然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跑去,自己留下吸引敌人。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并派班长王玉成带一个班由小武引路去营救大兴。三岛中队受到我军歼灭性的打击。在解放刘集时,凶残的三岛被两个小八路击毙。大兴和小武又雄赳赳地行进在八路军的队伍中。

八、《黄河少年》

出品:长春电影制片厂

时间:1975年

编剧:雁翼

导演:陆建华、李光惠

主要演员:刘继忠、李俊海、史可夫、成梅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赵志燕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担任送情报、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的任务。一次,上级决定配合主力部队攻打马头镇敌人,派赵志燕把有关信件送给游击队队长。途中,赵遇敌被捕。他临危不惧,设法逃脱,并在交通员和儿童团员的帮助下,完成了送信任务。战斗打响后,赵志燕又引开了敌人火力,掩护游击队突围,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进行。

九、《英雄小八路》

出品:天马电影制片厂

时间:1961年

编剧:周郁辉(根据陈耘同名话剧改编)

导演:高衡

主要演员:洪兆森 卢宁 吴立民 何立己

内容简介:

50年代,盘踞在台湾金门岛的国民党军队经常对大陆进行军事挑衅,福建沿海许多和平的村庄被炸毁,许多村民被炸死。上级领导为了保证群众的安全,决定将学校的学生转移到后方。生活在福建前线的中小学生国坚、林燕、铁牛、小明、小华人小志大,勇敢刚强,从小对国民党军队的暴行恨之入骨。他们要求留下支援前线,并且像董存瑞叔叔要求参军时那样,再三向公社赵书记央求。但赵书记仍然不同意他们留在前线,劝导他们服从命令,并派一辆汽车将他们送往后方。机灵的孩子们在半途中佯装肚子疼,巧妙地逃了回来。在路上他们见到一个“形迹可疑”的人,一直跟踪到营部,原来是到阵地视察的解放军团长。在营部他们遇到了赵书记,孩子们向赵书记要求一定要留下来,并保证一边参加前线工作,一边努力学习。赵书记见到孩子们决心很大,只好答应孩子们的要求。在执行任务中,孩子们也难免 出现一些错误,有一次年纪最小的小明负责坚守电话机,因为贪玩和胆怯在敌人打炮前没有及时地敲防炮钟,赵书记和林老师没有责备他,而是不断勉励、帮助他克服缺点。孩子们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阵地参加修工事,运炮弹,帮助民兵看守监督岗,敲防炮钟,给解放军叔叔送茶水、送饭、缝洗衣服鞋袜,在狂风暴雨的黑夜,还为解放军叔叔烤干衣服。同时他们还抓紧学习功课,与后方的同学比赛。在实践中,孩子们锻炼成为坚强勇敢的小战士。敌勾结,并冒充小明妈妈多年未见的、从南洋回来的弟弟。国坚看出破绽,一面派小明向赵书记报告情况,一面冒险陪特务上军事要地狮子山,暗中监视特务的行动。由于公社党委的周密策划和孩子们的机智勇敢,终于将特务和暗藏坏分子生擒。敌人不断加强对我沿海进行军事骚扰,公路大桥被炸断了,为保证运输,公社党委决定紧急抢修。林老师为抢修桥梁在敌人炮火中不幸牺牲。孩子们十分悲痛,他们向团长献上红领巾示报仇的决心。接着,我军以猛烈的炮火攻击敌人阵地。突然,团指挥部通向三连的电话线被炸断了,电话员小虎受了重伤。在紧急关头,孩子们手拉手,以身体接通了电话。当三连的炮火又向金门岛发射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微笑。

十、《报童》

出品:北京电影制片厂

时间:1979年

编剧:钱江(根据邵冲飞、朱漪、王正、林克欢原著改编)

导演:钱江 赵元

主要演员:韩淑清 孙铭 王笑 李振华 高当忠

内容简介: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配合对日本的投降阴谋,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在皖南茂林地区向我新四军发起突然袭击,致使我抗日将士受到重伤亡,叶挺军长被俘。重庆《新华日报》报童石雷的爸爸妈妈也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噩耗传来,小报童们悲痛万分。可石雷却一点儿都不知道,他正在和一个喊卖国民党《中央日报》的流浪儿蛐蛐谈心,告诉他只有共产党才能救受苦的人。当石雷从周副主席的警卫员小何处得知有妈妈捎来的信时,高兴得手舞足蹈,还准备了几样小礼物备送给小伙伴们。直至石雷从李大姐手里接过母亲留下的那封溅着鲜血的没写完的信时,才知道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蒋介石为掩人耳目,利用新闻检查所扣压《新华日报》的社论的稿件,并利用停电阻挠报纸的出版。紧急关头,周副主席带来了发电机。周副主席关心着每一个报童的欢乐和苦难,告诫他们要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国民党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诬蔑新四军为“叛军”,并逼迫重庆各大报纸将这消息登在头版头条。周副主席闻知,痛斥何应饮,并奋笔疾书。蒋介石恼羞成怒,下令封馆,捣毁《新华日报》营业部,没收报纸,殴打、关押报童。

红色教育设计规划方案 第3篇

关键词:韶山红色旅游,休闲旅游,组合模式,规划与设计

在旅游市场需求发展中, 传统的观光性需求所占比重将下降, 生态化的、参与性强的旅游市场需求比重将上升。市场需求细分化取代了原来的大众化旅游市场, 旅游者不再热衷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 而崇尚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形式[1]。红色旅游有特定的市场群体, 当前大多数旅游者是由政府及单位组织, 而当公费红色旅游热潮渐退后, 能否继续吸引旅游者将会成为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2~4]。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还受到政治性和市场化因素双重影响, 有平平状态, 也有高潮时段。整体态势一般是5年一个小高潮, 10年一个中高潮, 50年和100周年纪念活动就是一个大高潮。并且红色旅游区多数是静态参观为主, 未来将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 国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侧重于红色旅游的特点、意义, 红色旅游资源分析、市场定位、发展对策及发展战略等方面, 但对某一具体类型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鲜有人研究。对区域合作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对旅游区组织行为模式研究, 而研究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模式相组合的就更少了。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 必须不断深入、系统地研究红色旅游, 找出红色旅游的开发亮点。构建韶山多功能生态系统, 从理论上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本研究将在对韶山旅游资源景观本底分析的基础上, 创造性构建“韶山红色旅游与休闲旅游组合模式”, 系统性构建韶山多功能生态系统, 给韶山旅游的综合开发以实践指导, 为韶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1 合理选用组合模式

韶山市的旅游发展要加强区域联合发展, 在把握红色旅游主体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要把红色与山水田园、湖湘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时代主旋律等各色旅游资源相结合, 注意互动性、趣味性、冒险性、时尚性等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 变红色旅游区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结构为以生态保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主流的产品结构, 真正做到集“吃、住、行、游、购、娱、学、键”为一体, 产生持续的旅游吸引力,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1 红色与山水田园相结合模式

方世敏、罗茜 (2004) 在分析韶山红色旅游产品特性、现状、优势及开发创新时, 就提出建设湘中伟人毛泽东、刘少奇和彭德怀的故乡韶山、花明楼、乌石“红三角”旅游区, 简称“红三角”[3]。韶山风景区已及整个“红三角”都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乡村生态旅游经济纽带连接, 把红色旅游和山水田园巧妙结合起来发展生态旅游, 可以极大的拓展旅游范围、丰富旅游产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5~8]。建设森林氧吧公园、丛林探险基地、农耕文化园、农业示范园等, 可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户外运动、森林探险、耕作体验、农家乐等旅游, 使游客在红色景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又游览了大好河山、体验了农家生活。

1.2 红色与湖湘文化相结合模式

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这3位伟人都是生在湖南、长在湖南, 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 可以将毛泽东思想与湖湘文化、三位伟人与湖湘名人相结合, 建设湖湘文化园、湖湘名人会所、伟人游历湖湘掠影馆等, 让游客更深层次地了解湖南历史, 进一步丰富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 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

1.3 红色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模式

“十里不同俗, 百里不同音”, 民俗文化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把伟人的成长历程、伟人的精神财富与丰富的民俗文化相结合, 把红色文化与民俗表演、当地吃住习惯相结合, 建设民俗风情街、民俗特色饮食街等, 可以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9,10]。

1.4 红色与节庆活动相结合模式

特别的节庆日和大型活动具有强大的带动力, 将红色旅游和新年祈福、伟人诞辰纪念、党的纪念等节庆活动相结合开展祈福纪念活动, 将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文化精品创作相结合打造舞台艺术精品, 能够极大的丰富红色旅游产品, 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

1.5 红色与时代主旋律相结合模式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 伟人流芳百世, 红色文化能够永远引领时代主旋律, 充分利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发展红色旅游, 凝聚我党与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力量, 在世界上塑造一个有希望和崛起的中国形象。

2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规划设计方案主打红色旅游品牌, 发展生态、文化,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带动商务/会展旅游和乡村旅游开发, 形成风格鲜明、层次分明的旅游产品体系, 满足现代旅游市场需求[11~13]。同时, 在开发中保护旅游资源, 在保护中有序开发。

2.1 新型休闲旅游产品项目设计

(1) 城区生态休闲。将市民休闲广场、烈士陵园、天鹅山森林植物园一体化规划[14], 构建韶山生态旅游新景观。调整完善市民休闲广场规划, 营造更多的生态景观, 建设成生态观光休闲广场。以烈士陵园、天鹅山森林植物园为基础, 进一步完善生态游道、生态景观、生态休憩设施、生态体验项目建设, 建设成生态观光休闲公园。依托现有的酒店、保健中心等资源开发温泉沐浴城、养生堂、药膳坊、康体馆等休闲、养生、康体产品, 建设保健养生休闲中心。

(2) 森林生态旅游。在韶峰景区外围, 依据地形地貌、水体、森林的分布, 设置森林氧吧、林中溯溪、森林营地、登山看日出、攀岩运动等旅游项目, 开展森林生态体验旅游。在滴水洞景区外围地势低洼平缓地带建设森林休闲度假中心, 度假设施均为依山傍水而建, 统一的原生态风格, 开发森林生态休闲旅游。

(3) 乡村休闲旅游。韶山市生态环境优良, 水体旅游资源丰富, 乡村美食富有特色, 文化底蕴深厚, 尤其是韶山风景区外围的大量优质农田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韶山风景区外围, 东南部生态农业区依托村落、农居、果园及乡村生态环境等建设乡村旅游特色村落, 红色旅游服务配套区, 开展“住农家、干农活、吃农饭、赏农村、购农产”等乡村体验与生态休闲活动, 还可以开设“忆苦餐”等特色餐饮。

(4) 农耕体验乐园。在韶山风景区外围, 东南部生态农业区建设传统型的作坊, 让游客下作坊体验做豆腐、弹棉花、做木工等传统工艺。由农民传授农业技能, 让游客“当一天农民”, 体验农业劳作。提供自助烧烤场, 游人可将自己采摘的蔬菜、垂钓的鱼虾等劳动成果用来烧烤。

(5) 农耕文化展示园。在韶山风景区外围, 东北部生态农业区建设风格各异的仿古农居, 修建水榭亭台、游道、风车水车等建筑小品, 配套竹园、花园、四季蔬果园等植物景观, 构建农耕景观。通过老照片、历史图片、影视资料、民谣俗语和现场表演等方式, 放置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农用工具、衣服服饰、作物种子、农庄动物等物件, 再现农耕文化发展历程的重大事件, 反映中国农村千百年来的农业发展、农民生活变化和农村面貌变迁。

(6) 湖湘文化名人会所。在韶山风景区东部, 建设大型湖湘文化展览馆、历史名人雕塑群, 形成历史完整、涵盖全面、挖掘深入的湖湘文化展示和研究中心。通过文化宣讲、文物展示、购物纪念等方式宣传和传承湖南文化, 体现出伟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和湖湘文化的内在联系, 增强人们对湖湘文化的认同感, 进一步激励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可以在附近的非敏感区建设高档人文住宅区和可承接大型商务洽谈、学术交流、文物展销的酒店。

(7) 仿古风情街。在韶山市城乡结合部的生态人居保障区, 依托现有资源, 结合湖湘文化传统和韶山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建设规模适当的仿古小镇, 开设特色餐馆、风味小吃店、仿古客栈、风情茶馆、小戏院、古玩城等, 还可以采取“前店后厂”式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坊。

(8) 祈福节庆游。为顺应广大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和求福的心愿, 可以在正月初一、毛主席诞辰纪念日、国庆节等吉庆日开展大型特色活动, 可以将花篮、烟花、鞭炮、香烛等相关祭祀用品的商业活动融入其中。为适应婚庆旅游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 依托韶山这一崇高的红色旅游基地, 可以开发出主题特色类型的婚庆产品, 比如在特别的节日举行“优秀党员集体婚礼”、“军人集体婚礼”。

(9) 夜间激情游。通过“夜游、夜宴、夜娱、夜购、夜浴”等要素的开发, 大力发展韶山夜间旅游产品, 丰富韶山夜间旅游活动, 从根本上扭转韶山“一日游”局面, 真正发挥出韶山区域旅游龙头带动作用, 比如举行“红色经典”情景歌舞晚会、“红色经典”电影巡演、大型纪录片首映、大型“韶乐”激光喷泉秀等活动。

2.2 新型旅游产品体系结构

遵循把红色与山水田园、湖湘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时代主旋律等各色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思路, 依据韶山以及“红三角”各方面优越的条件, 整合各类优质的资源, 初步设定了9类特色旅游产品, 实现由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结构向瞻仰伟人、文化熏陶、节庆祈福、生态保健、乡村休闲、运动探险等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结构转型[15,16,17,18]。概括起来, 可以称为由红色极品、文化名品、生态精品和会务新品组成的“四品”旅游产品体系。

3 构建新型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体现, 更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韶山以及“红三角”旅游区, 可以采用5种基本组合模式, 在9类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 整合资源, 增强服务能力, 正确引导、科学规划、大力扶持、做大做强相关产业, 形成以红色旅游吸引物为核心, 以住宿、餐饮、文化、购物、交通等核心产业为基础, 以农业、社会服务业、旅游商品加工业等关联产业为辅助的特色化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 从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又好又快发展 (图2) 。

4 综合效益分析

4.1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采用优化组合模式发展新型旅游产品, 能充分发挥旅游的互动性、趣味性、冒险性、时尚性, 真正做到集“吃、住、行、游、购、娱、学、键”为一体。变红色旅游区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结构为以生态保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主流的产品结构, 变“一日游”为“多日游”, 产生持续的旅游吸引力, 变单一的“收费收入”为“消费收入”, 让游客想要来、留得住、用得多,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对农业产业的影响, 不但是因为人多、留得久而产生对农产品的大量消费, 还能带动绿色有机高档农产品的消费和农业景观观光消费, 产生新的生产需求和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并会以此为基础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复合[19]。比如, 建设大棚温室发展设施农业, 进行绿色、有机认证发展认证农业, 开展农业观光活动促进农田连片成规模生产, 发展“猪—沼—果”、“稻—鸭—鱼”、“茶—菇—鸡”等立体生态农业。还会引发对高档鲜花、特色鲜果、珍奇野菜等高档鲜活农产品的需求。

(2) 对第二产业的影响, 主要是以旅游对农产品、手工艺品、祭司用品的需求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业和手工业。为了满足饮食多元化和游客带土特产回家的需要, 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可以借此为契机扶持若干个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规模企业。为了满足游客纪念毛主席和祈福的心愿, 一是可以发展做工精美、用材名贵的高档手工艺品, 二是可结合韶山山水、人文特色开发新型手工艺品, 三是生产祭祀礼品。

对建筑业的影响, 一是游客量的增加和景观发展更新的需要会促进新景物的建设和原景点的维护;二是新旅游类型会促进风情街、文化园、宜居区等新旅游区的建设;三是旅游向农村发展会促进农家宾馆、农家乐园的建设;四是经济的整体发展会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和其他产业的配套设施建设。

(3) 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一是对交通运输业增强运输能力和提高服务水平的促进, 比如成立旅游公交公司、建设专营环保车队、实现“一票乘车”制度等;二是对服务业档次的提升, 引导旅游中介、规划策划、运行管理等生产服务业, 壮大餐饮、住宿、导游、导购等生活服务业;三是给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依托红色文化、湖湘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大做文章, 比如开展学术研讨、文物展览、文艺汇演、影视首映、民俗表演等。

各产业链不断延伸又会产生一些新的产业, 这些产业不断相互融合, 最终就使得产业链复合成产业网, 经济达到一定的规模就出现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又能更好的促进经济规模扩大, 如此以往成为良性循环。

4.2 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红与“绿”的结合会强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从而大大提高韶山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开展森林探险和生态保健类的旅游会对自然生态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韶峰八景、滴水洞和黑石寨等山体景观为主的地区要求尽量保持高森林覆盖率、众多的古木大树、原始神秘的森林原貌, 对韶河、石狮江和其他大小水塘都提出保持水道通畅、水质良好、水量充足的要求以满足生产生活和景观的要求。

游客人数的增加、停留时间的延长、消费的扩大会对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游客在城区的活动会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提质扩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完善、节能环保公交系统和夜间照明系统的改造、宾馆和居民小区节水省电的生态改造等, 游客在乡村进行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会促进农村民居的“五改四洁”建设、养殖业的现代化改造和农田面源污染的防治。这能促使人们在旅游开发中更加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这些改变既能提升旅游资源品质又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建设所需要的投入还能获得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 同时新型旅游带来的效益又会激发人们主动保护自然生态的热情。因此, 韶山不但会实现红色旅游的长盛不衰和可持续发展, 还能利用自然生态条件的优势抓住长株潭一体化的机遇建设成为长株潭的后花园。

4.3 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

新型旅游将游客吸引到农村、将产业延伸到农村、将就业稳定到农村、将建设扩大到农村, 能让农民更富有、农业更健康、农村更发达,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旅游使旅游区的收入由单一“门票收费”型变成了综合“旅游消费”型, 不但增加了收入总量, 还优化了分配格局, 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旅游管理局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离景不同距离的群体之间的关系。新型旅游让广大人民群众由旅游服务的后台走上前台、由管理的边缘走向中央、由责任的被动承担者变成主动承担者, 将促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水平, 有效应对旅游接待、生产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要。

5 韶山旅游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5.1 统筹区域发展, 扩大发展成果惠及面

统筹韶山风景区与景区外围的, 协调与韶山风景管理局与当地政府、村支两委、人民团体的关系。旅游目的地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活动都与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当地发展规划必须坚持有利于保护、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 让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快、人民分享到的福利更多。

管理部门应注重村民有关旅游方面的培训工作, 实施人才兴旅工程。包括基本的礼貌礼节、本地旅游资源的介绍、环境保护等基础性培训, 导游、基本交际外语等专门性培训。促使其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让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其不仅仅是旅游的受益者, 也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和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和必备的支撑。

管理部门应了解当地的需求、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潜力。对旅游行业中的服务行业、个体经营的家庭旅馆、个体经营的商店或地摊等进行监督管理的同时要尽量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引导成立不同经营对象的旅游股份合作社或公司加强竞争力, 统一管理避免恶性竞争。

管理队伍要增加当地居民所占的名额、提升当地居民所处的地位, 通过人才的积累逐步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梯队搭配完善的人才队伍。

各项规划的制定要扩大公众参与, 保护当地村民的切身利益与当地的和谐发展, 优化各个村落农特产品、旅游资源、交通条件, 让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韶山旅游环境的改善与居民个人收入、游客游览满意度、城镇建设等多方面均是利益相关的。

5.2 加强环境保护, 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环境密切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 建立健全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 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舆论监督等制度, 保护和优化韶山的旅游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保护相结合, 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更应注意那些赋有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环境因素的保护。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严格项目准入的环境审批控制, 建立系统的旅游环境管理规范, 制定游客行为教育、引导与管理的机制, 加强属地管理对旅游开发的环境负面影响控制能力, 增强环保能力。

强化红色旅游景区核心区的保护, 确保红色历史景观的完整性。应保持红色历史文化景观完整的自然形态, 禁止进行破坏景观的建设, 除小体量景观建筑和小品建筑外, 不应修建其他方面的建筑。注重对红色历史文化景观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增强红色历史文化景观的吸引力。

强调适时开发的重要性。对目前尚无能力恢复或恢复价值不大的红色历史文化遗址, 加强其所在环境及资源的保护, 以备将来开发之用。对红色旅游资源文物保护单位应设立保护标志, 公布其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抓好大面积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项工作, 统筹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景区厕所的建设与改造等, 加强环境承载能力。

5.3 加快改革步伐,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景区“三权”分离制度的实施。“三权”分离是指景区景点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 推行“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运营模式。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条例规定, 将韶山烈士陵园、韶山诗词碑林、韶峰等景区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管理上接受民政、文物、旅游等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行政管理, 经营上则由让企业投标获得, 实行完全自主经营, 从而盘活上述景区的旅游发展与旅游经济。

韶山景区内推行“一票制”。建立韶山管理局与韶山市政府利益分享机制, 实现韶山景区和城区一体化管理, 从而带动韶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针对目前韶山风景区存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管理故居、与韶山市人民政府管理多头管理、力量分散、难以协调等问题, 建议韶山管理局与韶山市人民政府成立红色旅游协调办公室对景区实现统一管理。

加强相邻县市的协调配合。韶峰景区位于湘乡市与韶山市的交界地带, 韶山管理局、韶山市、湘乡市“三方割据”, 各自为政, 互补隶属, 在对景区的整体开发和建设上不能很好地统一和协调, 各自为政, 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造成红色旅游资源利用率低。针对以上情况, 韶山管理局、韶山市与湘乡市人民政府可以成立股份公司, 共同参与韶峰的经营与管理, 有利于整个景区功能分区的明确, 混乱建设与生态环境破坏得到遏制。

推行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强化多方联动的旅游监督与执法机制, 规范旅游行业管理、整顿市场秩序, 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工商、公安、卫生、电信等部门开通24小时投诉、报警、救援、咨询等服务。

5.4 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从产业引导、市场监督、公共服务三大方面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 支持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中小旅游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建立和完善旅游资产评估、涉外律师、旅游信息咨询等旅游中介服务机构。

强旅游企业间的诚信合作和诚信建设, 使旅游企业从“竞争”走向“竞合”, 在竞合中形成本地的诚信文化, 不仅要扶植和培育出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强、业务多元化的旅游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还要吸引一批海内外著名的旅游企业集团或管理公司参与“红三角”旅游区资源开发和产业整合。

5.5 提高协作层次, 实现大区域联动

韶山、花明楼、乌石三地的红色旅游区域协作应该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区参与”的协作模式。“政府主导”就是成立“红三角”旅游协调小组, 将红三角旅游区重要红色旅游景点联合起来组成红色旅游协调小组, 来促进“红三角”旅游市场的推广与品牌塑造;“市场运作”就是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红色搭台, 绿色唱戏”的发展模式。首先是整合旅游资源, 实现差异性开发, 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其次是通过市场共建、信息共享、功能互补, 形成整体竞合的“红三角”旅游产业格局。最终实现多元化、多层次, 多结构的旅游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 将伟人故里“红三角”打造成高品质红色旅游目的地, 建设成综合型休闲度假旅游区, 构筑成地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企业经营”是景区资源在国有的基础上把经营权下放给相关旅游企业运作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社区参与”是韶山、花明楼、乌石三地的居民应该积极配合三地的旅游协作的开展。

红色教育设计规划方案 第4篇

关键词:闽西红色文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再生与传承。

近几年来新起了一种新的旅游主题,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红色旅游”,成为人们参观的人们地区,每年吸引的旅客近百万。这一产业的兴起,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1]当然,这些地方要想发扬得更好,就需要我们设计开发,在设计时我们要着眼于历史去观察这些传统,用续古扬今的方法、在突出传统的时候又要巧妙地表现先进的文明。在这里我将以离我们最近的闽西红色文化为例,论述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1 红色文化

1.1 红色文化的含义和渊源

红色文化的概念并不好确定,大多数时候我们所说的都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既然要说“红色文化”的话,自然是从字面上来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红色”和“文化”,在这里我们先说说“文化”,文化也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出来,但我们却可以轻而易举的举出很多文化的例子:四合院、川剧变脸、窑洞等都是有着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文化就是指我们人类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狭义上则只指精神财富(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多个方面)。文化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概括,是我们的毛主席提出的:“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应,反过来文化又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2]红色文化是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革命战争时期产生的,当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为建设我们国家所做出贡献的历史遗迹也属于红色文化。[3]例如: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所留下来遗迹,都是我们口中的红色文化。

红色作为我国人民最喜爱的颜色之最,从几千年前便开始流行起来,红色代表了一种美好和吉祥,例如:结婚等喜事都喜欢穿红衣服,贴红对联;过春节贴红色的窗花等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便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红色革命的来源亦是如此,“红军”“红旗”“红星”“嘉兴红船”等一系列革命词汇,都和红色分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面都清楚,我们的今天是先辈们用鲜红的血换来的,这么多的原因让我们的意识里有一种冲动,所以我们把那些文化叫做“红色文化”,这是我们中国人长期的实践中得来的。[4]

1.2 红色文化景观的精神意义

红色文化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是我国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景观是我们为了纪念先辈们浴血改变国家命运的壮举,它有着超强的历史和人文特性,同时可以为人民提供革命知識学习的方法。现在红色旅游异常火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人们在旅游的途中,不仅能欣赏到祖国山河的美丽,也可以感受当地居民民风的淳朴,最重要的是感悟过去革命日子的不易,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2 闽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

1930年,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闽西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闽西苏区正式形成,闽西苏区也是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是当时革命运动的中心地区。闽西还是红军的故乡、将帅的摇篮。福建甚至全国最大红军基地就是在我们闽西建立的,闽西地区的无数劳动人民参加了红军队伍,为我国红军队伍的壮大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为我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中,有百分之九十都在闽西参加过战斗,足以说明闽西对将帅、人才培养作出过突出贡献。

闽西还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地。毛泽东在抗战时,曾在闽西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和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孕育了对中国革命有着决定意义的正确革命道路和适合中国特点的建党建军纲领以及党的思想路线等重大理论,初步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

龙岩作为闽西革命的重要基地,保留了相当多红色文化遗址,有中央苏区第一个劳动合作社、新泉妇女夜校、中央苏区模范区——才溪乡、古田会议旧址群、红军长征村——中复村等等等,红色资源相当丰富。

3 闽西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中的表现形式与传承

3.1 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一些纪念馆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只不过是物质的,当然也有一些非物质形式的,比如说:歌曲、影视、文学等多种形式的。纪念馆等物质文化形式的,一般采用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办法来重现历史片段,让参观者深入其中,了解当时的情况,找到一些共鸣,以此来震撼人心、缅怀当时的革命先烈,这样便起到了红色旅游的目的。比如闽西古田会议旧址群就将红色文化表现得十分到位,将当时的革命文物、革命事迹的照片有规律的摆放在展厅里,所对应的墙壁上标注介绍文字和图片,详细地介绍闽西地区当时的情况,向人们展示当时的军民不怕牺牲、誓死拼搏的英雄气概和精神,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当时根据地情况的模型,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让游客直观地体会到当时的那种壮大。

3.2 闽西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中的传承

我们在规划红色文化景观时,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并遵循现代景观规划所必要的适用性、社会性、历史性等原则,红色文化的传承是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层面,同时这也是闽西红色需要传承的重要目的。闽西红色文化传承是需要我们几代人共同努力的,其中倡导的主体更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并且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大众,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要添加这一方面的内容,从娃娃抓起,让全民关注起来。

3.3 闽西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中的再生

闽西红色文化再生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又是极其有必要的,闽西红色文化景观的再生可以唤起一些美好的记忆。但是它的困难性,却让很多相关景区望而却步,在这里,我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尊重先辈们创造的历史。有句话说得好:“恢复遗迹就是恢复历史”。不可否认,遗迹能自己“说话”,重现历史。如果我们都没有当时的客观情况,我们怎么领略当时的情况,我们怎么置身其中,所以恢复当时的建筑、文化等是有必要的。

第二,因地制宜。虽然发展闽西红色文化景区旅游需要积极开发当地资源,但是不可以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确定合适的开发方案。

第三,注重环保。闽西红色文化景区大部分位于不发达的乡镇,多陡峭大山,稍有不慎,在建设中便可能会酿成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这就需要在开发时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防护的应急措施。

第四,注重历史的反映。闽西红色文化景区,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它旅游的侧重点,但部分红色文化景区地处偏远,旅游资源相对较少,反映历史的很少,大多注重养生、购物,这样就没有达到红色文化旅游的本质。

第五,发扬红色精神。来到红色文化景区旅游,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红色精神去的,就是要抓住这一心理,大力发扬红色精神,在再生设计时,时刻牢记这一点,以(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此来吸引更多有识之士。

4 闽西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不完善。闽西红色文化景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都位于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产业单一、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这些都成为制约闽西红色文化景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为这些原因,很多游客对此望而却步,基本的设施保障不足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第二,趋同化严重。我国的红色文化景区众多而且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状态,看过来看过去都是照片和遗迹,长此以往人们会产生厌烦情绪,去过一个景区后便不再想去另外一个。因此,必须加强闽西红色文化景观地区的科技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有高科技”。

第三,开发程度低。景区的规划不完善,以及资金、科学技术的欠缺,导致景区无法达到所要的效果,包装不够,从而大大地影响观赏价值,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4.2 对策与建议

第一,突出特点。旅游地必须突出本地的特色,打造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现在研究热门的旅游地,我们会发现,这些地方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且几乎不会的别的旅游区有所重合,都有着本地区深深的烙印。闽西红色文化景区的开发者应该详细的了解当地的红色革命历史,发掘一些有用的东西,找到和其他红色文化景区不一样的地方,并大力渲染,突出特色,这样游客就不会觉得景区趋(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同,就会有大量的游客为了看这个特殊的东西来到本景区。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各个红色文化景区都要加快建设基本设施的步伐,还要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提高旅游的舒适程度,利用科技手段,让游客有置身其中的感觉,这样才能让游客印象深刻,吸引更多的游客。

第三,拓展发展空间。我们要不断地做一些调查并随时改进,以便稳定闽西红色文化旅游的市场,让闽西红色文化旅游成为一种大众化旅游。第一、发掘教育意义。现在的家庭生活好了,愿意出去旅游,怎样才能让旅游者在众多备选地之中选到我们闽西红色文化景区呢?我们要抓住游客的心理,很多人家旅游都带着孩子,如果我们能大力发扬闽西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游客。第二、引起地方重视。红色文化景区很多的先天不足造成其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这是地区的帮助就是一剂良药,地区投入人才和资金,从更深的层次发展我们的闽西红色文化景区,这是最好、最快的方法。

5 小结

红色文化景区的规划原则是以红色文化的再生和传承为主的,在保护的基础上,要挖掘闽西地区的特殊的特点,给游者留下深刻的、特殊的印象,让人们难以忘怀,这样就做到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精神了。因此,我们在开发闽西红色文化时,不能只是一味地保护,而是应该在原有的环境中提炼出一些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值得去传承和再生,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關系,也就是我们所要求的再生和传承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屈亚潭.陕北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再生与传承[J].现代园艺,2014(12).

[2] 胡月文.革命旧址与周边景观的保护研究——对枣园环境文化景观的探讨与设计实践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6).

[3] 柳红星,刘飞华.论江西红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04).

红色教育设计规划方案 第5篇

Part I:

1、自然资源:《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称为自然资源。

2、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4、景点: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5、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 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

6、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以接待海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区域不同的是,国家旅游度假区属国家级开发区。

7、自然景观: 凡没有被人工雕饰的景观谓之自然景观,如山水、气象、天象等。

8、风景: 一是风光、景色。二是风望。

9、景物: 指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是风景区构景的基本单元.景物主要有:山,水,植物,动物,气,光,建筑,其他等风景素材。

10、人文景观: 是人为创造的各类景观,如建筑、花园等。

11、革命纪念地: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的地点。

12、风景资源: 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 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 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13、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14、生态型风景区:配备有必要的保护监测、观察试验等科教设施,严格限制行、游、食、宿、购、娱、健等设施。如黄龙、九寨沟等。

15、江河型风景区:以各种江河溪瀑等动态水体景观为主体的风景区。如黄河壶口瀑布、黄果树等风景区。

16、人文资源:是由人文景观的构成诸要素,它们是历来的宗教活动、世俗活动遗留下来的建设成果,以及不同阶层、不同社会集团的人们在与名山的接触过程中根据各种需要创造出来的人文因素的积淀,表现为各种物质形态和人文活动形态的山岳文化。

17、生态景观:是指风景名胜区作为一个生态环境或者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所呈现的景观而言,也就是其自然资源诸要素——山体、水体、生物、天象等处在原生状态和生态平衡状态下所呈现的整体或局部的景观。

18、风景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

Part II:

1福建省风景名胜区体系空间格局

形成“两带、六核、五区、五线”的全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空间格局。“两带”即北起福鼎南至诏安的沿途风景名胜区重点发展带;以武夷山、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连城冠豸山为核心的“山、湖、洞景”风景名胜区重点发展带。

“六核”指以福州、厦门、泉州、武夷山、福鼎、连城六大旅游名城为核心,组织串连周边旅游景点,积极发展周边的风景名胜区,通过旅游中心城市的集聚及辐射功能带动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形成地域性的风景名胜富集圈。

“五区”指闽南、闽中、闽东、闽西、闽北风景名胜发展区。

“五线”有福鼎-霞浦-周宁-武夷山协作线,有福州-闽江-南平-武夷山协作线,有泉州-三明-将乐-泰宁协作线,有厦门-漳州-龙岩-连城-长汀协作线,有东山-漳浦-永定协作线。

2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区域划分

划区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第一,同一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性以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保持一致; 第二,同一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和其成效特点应基本一致;

第三,规划分区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单元界限的完整性。

3哪些称为“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4风景名胜区的分级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5福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有青芝山、茫荡山、瑞云山、湄州岛、凤凰山、清水岩、九龙际、支提山、归宗岩、七仙洞、天鹅洞、龙硿洞、云洞岩、风洞石、风洞石、石竹山、湛庐山、东狮山、九鲤湖、浮盖山、九侯山、北辰山、仙公山、翠屏湖、洞宫山、前亭——古雷海湾、七仙洞——淘金山风景名胜区。

6、福建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

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福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福建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福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福建省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福建省金湖风景名胜区、福建省鸳鸯溪风景名胜区、福建省海坛风景名胜区、福建省冠豸山风景名胜区、福建省鼓山风景名胜区、福建省玉华洞风景名胜区、福建省十八重溪风景名胜区、福建省青云山风景名胜区(书上列到第六批)

第七批——佛子山风景名胜区、宝山风景名胜区、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7、风景资源分级评价标准

景源评价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级;特级景源应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一级景源应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省际吸引力;二级景源应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三级景源应具有—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四级景源应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

8、风景资源评价原则:

(1)人作为评价者或者评价主体,必须在兼顾现场体察感受和社会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把主客观评价结合起来,防止并克服在勘查与资料分析之间的片面理论及其评价效果。

(2)需要在准确把握景源特色的基础上,采用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根据风景资源的类别及其组合的特点,应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对独特或濒危景源,宜作单独评价。

9、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分类:天景、地景、水景、生景

10、等级划分,风景名胜区分为哪3个级别

市(县)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1、哪些称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12、风景名胜区规划成果:风景名胜区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4个部分。P6013、风景名胜资源的属性: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3政治属性4经济属性

14、福建省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泉州、福州、漳州、长汀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公布,4个):莆田、邵武、建瓯、武夷山

15、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那些

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

Part III:

1、阐述风景名胜区之风景游赏专项规划内容

风景区游赏规划通常包括景观特征分析、游赏项目组织、风景结构单元组织、游线与游程安排、有人容量调控和游赏结构分析等内容。

2、简述保护培育规划的主要内容

是对保育的对象与因素,实施系统控制和具体安排,使保育对象能够更好地体现其价值,需要进行专项规划。基本内容有:(1)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与因素;(2)象的特点和级别,划定保育范围及原则;(3)原则制定保育措施,并建立保育体系。

分类保护是保育规划常见的管理方法。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

分级保护也是常见的规划和管理方法,是以保护对象的价值和级别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土地利用方式而划分出相应级别的保护区。

3、简述道路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道路系统规划

1、过境公路和对外交通改善措施

2、车行游览道规划

3、内部游览专用车行道规划

4、主要步行游览道规划

二、交通设施和交通组织

1、交通设施(1)交通车站(2)停车场(3)交通标志

2、道路交通组织

(1)依据风景资源保护的要求,在风景区总体布局时应综合考虑旅游服务设施的布置,合理布置吸引人流的旅游服务场所,避免由于人流过于集中而造成的拥堵现象。

(2)避免过境货运交通穿越风景区,引开穿越核心景区的过境交通。风景区内各单位的车辆核发限定数量的通行证。

(3)风景区内的社会货运交通和旅游交通经常会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再风景区的最佳旅游时间内,要从时间限制社会货运交通的进入,并在必要的时间段严禁其进入。

4、简述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规划应包括游人与游览设施现状分析;客源分析预测与游人发展规模的选择;游览设施配备与直接服务人口估算;旅游基地组织与相关基础工程;游览设施系统及其环境分析等五部分。

⑴ 游人现状分析,主要是掌握风景区内游人的情况及变化趋势。游览设施现状分析,主要掌握风景区内设施规模、类别、等级等状况,应表明供需状况、设施与景观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

⑵ 分析客源地的游人数量与结构、时空分布、出游规律、消费状况等,并结合客源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预测本地区游人、国内游人、海外游人递增率和旅游收入进而确定合理的游人发展规模和结构。确定的游人发展规划均不得大于相应的游人容量。⑶ 游览设施配备应包括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和其他等八类相关设施。应依据风景区、景区、景点的性质与功能,游人规模与结构,以及用地、淡水、环境等条件,配备相应种类、级别、规模的设施项目。直接服务人员估算应以旅宿床位或饮食服务两类游览设施为主。

⑷ 旅游基地组织应依据设施内容、规模、等级、用地条件和景观结构等,分别组成服务部、旅游点、旅游村、旅游镇、旅游城、旅游市等六级旅游服务基地,并提出相应的基础工程原则和要求。

⑸ 依风景区的性质、布局和条件的不同,各项游览设施既可配置在各级旅游基地中,也可以配置在所依托的各级居民点中,其总量和级配关系应符合风景区规划的需求。

5、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6大景区分别为哪些,说明其中1个景区的主要特色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6大景区如下:溪南景区;武夷宫景区;云窝、天游、桃源洞景区;九曲溪景区;山北景区;城村景区。

⑴ 溪南景区:主要景点13个。本景区位于风景区南部,以一线天、虎啸岩石为特色景

点,可以强化洞穴景观。规划拟在此仿古越狩猎及动植物专类园。

⑵ 武夷宫景区: 主要景点11个。本景区位于风景区主入口处,以武夷宫、大王峰、幔亭

峰宋街为特色景点,本区是风景区的门户,力求体现武夷山文化景观的内

涵及丹霞地貌景观。

⑶ 云窝、天游、桃源洞景区:主要景点22个。本景区风景区中心部位,以云窝、天游、桃

源洞、三仰峰等为特色景眯。本区集武夷山丹霞地貌的山水文化景观精华

为一体,通过合理组织浏览体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⑷ 九曲溪景区: 主要景点12个。本景区地处风景区的中部,以九曲清溪、玉女峰、城高

岩等为特色景点。本区以九曲溪两岸景色为观赏对象,以竹筏漂流的形式

展现九曲十八弯山水,本区是武夷山最具特色的精华景区。

⑸ 山北景区:主要景点19个。本景区位于风景区北部,以天心永乐寺、大红袍、水帘

洞、莲花峰等为特色景点。本区以丹霞地貌峰峦及岩体景观为基础,一部

分地区突出佛教文化内涵,另一部分地区突出乡村自然风貌,规划适当增

设山地体育活动内容。

⑹ 城村景区:主要景点3个。本景区位于风景区的南端,是一个独立景区,以古汉城为

特色景点。本区以古汉城和城村为基础,通过营造古越话文化的气氛,突

红色教育活动方案 第6篇

一、红色教育;爱国主义(包括革命传统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是,在目前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我们过分地强调了学;我们认为,爱国主义教育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心;

二、成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校长亲任学校红色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在校长领导下,;组长:陈毅力(校长):负责学校层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重塑祖国花朵美好心灵

——————笕川小学红色教育工作方案

一、红色教育方案提出的背景分析。

爱国主义(包括革命传统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是,在目前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我们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基础应用能力,而往往忽视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给我们学生的价值观、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带来了诸多的不良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校园开始横行,因此,重塑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德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已经成了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当务之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全体学生中重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并将这一设想纳入学校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

我们认为,爱国主义教育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具有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如何加强、改进、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体系下德育教育需要探索和突破的核心内容。为了持续有效的推进学校的德育教育,抓好学校特色

工作,打响我校“红色教育”的品牌,将“红色教育”向纵深推进,使“红色教育”能在我校扎根、开花乃至结出硕果,扎扎实实地创出成效,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拟定了该方案。

二、成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校长亲任学校红色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在校长领导下,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责,具体负责每个阶段学校在红色教育方面的规划、活动设计、特色活动等方面的指导、安排。确保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特色品味。小组成员及分工如下:

组 长:陈毅力(校长):负责学校层面红色教育的统筹工作 副组长:施国华(副校长)王小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协同学校 各部门,具体负责红色教育在学校的具体实施。

组 员:

1、各班中队辅导员:负责红色教育内容在本中队的具体实 施,并做好班级红色教育的资料收集整合。

2、卢建阳(办公室主任)赵岳相(教导处干事):负责红 色教育的影像记录、新闻报道撰写。

3、林升(总务主任):活动后勤保障、器材准备。

三、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导的红色和谐校园

目前,学校都在大力进行“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

相长、自然与人文共融、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我们把开展学校红色教育与建设“和谐校园”有机结合,我们认为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而和谐校园的构建又能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提供绝佳的外部环境。

(一)学校为爱国主义教育确定思路,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既包括校园物质设备建设,也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我们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以时代内涵,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思路,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其次以爱国主义思想指导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学思想、校训和校风中,有意识营造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意识,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和舆论风气以及审美观念。最后我们通过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设计校园爱国主义人文景观,使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通过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开辟爱国主义教育专栏,宣传爱国英雄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奋斗历史和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成就;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用科学的爱国主义思想信息占领网络阵地,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全方位的校园环境。例如:上学期,我校就在学校的走廊张贴了与红色教育相关的诗句、图片;在学生的寝室悬挂了与红色教育相关的故事、书画;在各中队简介中提出红色口号,并以与红色教育相关的内容为中队名称??接下来,我校将准备在学校的围墙上描绘一些革命英雄

人物、革命英雄故事等,使校园文化更加具体化、全面化。将红色教育体现在每个细节上,让全体学生充分感受到红色教育的气息。

(二)以人为本,结合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构建红色和谐校园要以人为本,爱国主义教育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引导、教

育和服务人,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全过程。课堂文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为此,我们特地开设红色教育校本课程,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学校准备把红色教育作为德育课程资源,通过整合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文化,编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应儿童年龄特征的红色教育校本教材,把具有名族特色、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列入课程计划,与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组织课堂教学。各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为红色教育内容,内容分高、中、低三段,每一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根据各年段的特点组织学生学习红色文化,感悟红色文化,践行红色文化,真正让红色教育走进课堂,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其他基础课也要加强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国情,熟悉和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杰出历史人物和爱国英雄,在学习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紧跟时事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活动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和引导。在5.12汶川地震中军民团结一

致、众志成城、无私无畏、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地震中典型人物的英勇事迹也使得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弘扬。把握契机,大力弘扬地震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学生从小处、从实处做起,积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挫折,以百倍的勇气投身于红色校园、和谐社会、和谐祖国的建设中。在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注重的方式方法,对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学生实施人性化的教育与引导。

(三)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生动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校园文化氛围需要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来营造,积极健康、丰富生动的课外文化活动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的教材。

要重视和加强班委会、少先队组织的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课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等形式,对学生开展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形成热爱班集体和学校,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和校风。加强对学生课外兴趣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引导,支持他们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和科技活动,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健康成材、报效祖国的目标统一起来,在活动中升华思想,涤荡灵魂。爱国不仅表现在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上,更表现在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中。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增进对祖国和人民感情的有

效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的方式;

四、本学期红色教育活动预期目标;通过红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良好的价值观;(1)学生文明礼貌成为自觉;(2)学生学习习惯得以养成;(3)学生消费习惯得到改变;(4)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5)开展丰富的红色教育评比和创建活动;(6)设立红色教育成果展示室;我校将根据上述活动方案,扎实认真开展红色教育工作;

四、本学期红色教育活动预期目标

通过红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良好的价值观,直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和爱国精神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情感动力。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和校本课程的开展,对小学生已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养成。具体要求:

(1)学生文明礼貌成为自觉。早晚上学、放学主动与父母、同学、老师打招呼问好;进入校门、教室门自然成行,右侧通行;出入办公室和他人房间,先敲门主动问好;乘车时主动让座,同学间相互尊重,不骂人,不打架,校风校貌、班风班貌得到根本好转。

(2)学生学习习惯得以养成。在学习中,他们能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爱动脑思考,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自觉地搜集、整理、分享对自己学习和发展有用的资源。养成了关于观察、思索、认真阅读的习惯,养成了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的习惯,并踊跃在各种报刊上(如: 新帆)发表自己的所得、所见、所闻和所想。(3)学生消费习惯得到改变。学生能把家里废弃物、易拉罐、饮料瓶、旧书刊、纸箱等收集起来,送到废品收购点;不乱花钱,不乱吃零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自己的零花钱,积极向灾区儿童、留守儿童捐钱捐物。

(4)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自觉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自己的房间,讲究个人卫生,主动打扫房间,勤换衣服,勤洗澡,勤修指甲勤洗头。开展的“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5)开展丰富的红色教育评比和创建活动。如:知识竞赛、图文搜集展览、黑板报、讲革命英雄故事、唱响红色旋律等。吸引全校学生,以竞赛促活动,以评比促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红色教育中来。

(6)设立红色教育成果展示室。将红色教育的成果(如各种资料、图片等)收集在一起,供全校师生观看、学习。

上一篇:描写人物外表的成语下一篇:千方百计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