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智慧的管理者

2024-09-13

做一个智慧的管理者(精选6篇)

做一个智慧的管理者 第1篇

做一名有管理智慧的校长

——《2017年潍坊市第二期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安丘市郚山镇郚山小学

孙业森

我参加了2017年潍坊市第二期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令我耳目一新,收获很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要想把学校管理好,校长首先要努力成为优秀的校长。优秀的校长必须是出色的管理者、优秀的规划师和坚守信念的革新家;优秀的校长必须具有极强的事业心,鞠躬尽瘁、殚精竭虑,把校长的工作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优秀的校长必须是潜心的研究者,具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目标。回味着专家们的教育思想、管理智慧,研读着专家们所创造的教育经典、管理奇迹,我的内心激情涌动,感动震撼之余,更多的是激励,是振奋。反复咀嚼,细细揣摩,我以为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校长要坚守以下几个宗旨,追求智慧的、有效的、卓越的管理。

一、理念就是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工作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成功的学校,一定要具备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思路决定出路。先进的理念就是学校的灵魂,倘若没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学校就等于没有灵魂。

众多名校长的成功都是由于他们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所以,要真正建成有层次、有品位、有内涵的现代化学校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领,来支撑,来统率。

二、课堂是改革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天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四十分钟的课堂所组成的。抓住了课堂,就是抓住的教育教学;推进了课堂,就是推进了改革;管好了课堂,就是管好了学校。

课改的观念在于校长。要想把课改工作做好,首先从管理者入手,其次选准切处点,第三以课改为载体,解决好七个问题:管理团队的问题,教师素质的问题,育人观念的问题,课程改革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教育评价的问题,家校联动的问题。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是对立和并列的关系,而是从属的关系,做为校长,追求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细节决定成败,学校的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于细微,才能有大的提高。始终做举着旗帜走在前面,而不做拿着鞭子走在后面的校长。我校在课改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英语的“四化教育”’、编写《绿色教育》校本课程、语文的大阅读教学等,作为校长始终与广大的一线教师共同进行教育教改,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教学评价做准备。

校长要善于开动脑筋,学会创新,学会开发,还要鼓励教师创新,激活教师的创新热情,他们就会感到处处充满生机。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文艺晚会,在会上,作为校长充分肯定一线教师的拼搏进取的硕果,进一步激活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作创新热情,让他们对工作充满了激情。

三、用文化引领学校。

学校是文明净土,是文化的场所。开发全课程教育,使校园文化成为课程改革的平台,及时更新学校窗口部位,校园的阅读栏里做到每周一更新,标语要与时俱进,要有时代精神。校园的一草一木,要精致,花木一学期一修剪。墙壁的板面要维护好,走进学校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条理。这些校长要做表率,引领教师跟进,学生才能效仿。除此之外,校长还要“三思而后行”,要学会聆听别人意见,才不致于决策失误,要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做到遇事不慌,淡定自若。

四、创建办学特色

有教育专家说: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是一所没有生命力的学校。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而属于自己特有的优势。这一优势是在学校办学实践中创造并积累而成的,且是以学校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作后盾而日益彰显的学校个性。特色不仅意味着独特,更是意味着超越,是其他同类学校一时难于企及的。特色体现优势,优势代表质量,它是使学校产生社会影响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志,是形成学校品牌的重要内容。

汶水小学的“校园文化长廊”,把水文化做的有滋有润,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让每一个实物变成了说话的载体,匠心独运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了别具一格的学校文化之“诗文化”品牌。

我校的英语四化教育,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好英语,让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主成功,开创了我校英语教学的大跃进时期。我校的厚德文化广场为学校的文化底蕴添光增彩,是我校特色办学的一重要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走近名校长,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积淀,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有着独到的管理智慧。从他们身上,我们始终可以坚信:一名好校长,的确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要知道、学道、入道、出道、得道,要想干、会干、能干,能干好、干好不出事,坦然面对名利、困难和挑战,做一个有理智、清醒、优秀的教学管理者。

做一个智慧的管理者 第2篇

观自心者觉,知自过者悟,觉悟者智慧。

智,由日、知组成,意思是,每日求知为智;慧,由丰、心组合,意思是,心灵丰满为慧。

智慧(狭义的)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与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与“形而上谓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是“形而下谓之器”。智慧使我们做出成功的决策。

二、智慧的渊源:

《墨子·尚贤中》:“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

梵语“般若”(音bo-re)的意译

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大智度论》卷四三:“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

智慧,道法也

《智慧说》:智,法用也;慧,明道也。天下智者莫出法用,天下慧根尽在道中。智者明法,慧者通道。道生法,慧生智。慧足千百智,道足万法生。智慧,道法也。——张子往

三、智慧是怎么来的?主要是两条,一条是生活的历练,一条是主动的修炼。

智慧来自健康阳光的心态。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好的心态是关键。有了平和的心态,才能有冷静的大脑;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调动大脑创造的活力;有了辩证的心态,才能避免自己的思维陷入极端主义的陷阱。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教师每天在进行着“备、教、批、辅、考”的工程,平凡与繁琐的日常事务让我们的工作更细微化,更具体化,也更程序化。在每天重复的劳动中,我们在感受着平凡者的平凡事。要想把平凡的事做得很出色,我觉得教师要有三颗心:宽和的平常心,幼稚的儿童心,纯朴的博爱心。平常心是留给自己的,儿童心是给孩子们的,博爱心则是参与社会的。智慧来自知识的日积月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来自于学习,成功更来自于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我们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才有深厚的底蕴。走到课堂上才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智慧来自对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要获得教育智慧,需要有探究的思想和习惯做有智慧的教师。遇事要先问“为什么”,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学习、实践、反思、写作。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学习的最重要途径是读书。要使阅读变成习惯和享受,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践行是关键,做了才有发言权。要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实践,并视为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反思是智慧型教师最关键的思维特质之一,同样的事件中,智慧型教师的反思更为深刻和持久。写作不为张扬,而是为了盘点和内敛,为了更清醒的前行。所以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好的。因为,坚持反思是智慧生成的重要阶梯。智慧来自与他人的精诚协作。

常言道:两人智慧胜一人,众人拾柴火焰高。佐滕学教授认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与学习,共同发展。许多研究发现,教师一起密切沟通,休息时的相互交谈、备课时的疑难问题商讨、公开课的观摩与评价,都是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如何有智慧的组织教学、管理学生呢?

要“用智慧去读懂每一位孩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

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老师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要用智慧去看待学生的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所有刚入学的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桶水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能提多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多桶,那么,就会损害他的力气,明天想干都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差异。

要充满爱,有爱就有一切。

“智慧、成功和爱这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里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三位去一位,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择我们中的哪一位”母亲回家商量后决定把爱请回家。母亲问:哪一位是爱请进屋吧。爱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两位也跟了进去,母亲很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我们两位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成功和智慧。”

要用智慧的语言去批评学生。

做一个智慧的管理者 第3篇

读了《江苏教育》2010年第2期上郭其龙校长写的《倾听: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助推器”》后对文中这段论述感触颇深。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要领导学校发展, 必须团结广大教师, 积极与教师沟通, 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 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会倾听。我在工作中就有过不善倾听的教训:在为学生办理医疗保险工作时, 各班主任要做的登记工作量很大, 有一位青年教师向我建议由学校出钱专门请人完成电子档案输入工作, 我没等这位教师说完, 就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番, 于是两人开始争吵, 最后我只能威胁说:“你干不了, 我来做。”后来这位教师在我的压制下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我也了解到这位教师因为母亲生病住院需要照看, 身体已经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才向我提建议的。反思事情的经过, 如果我能认真倾听他提出建议的原因, 就不会误解教师了, 尽管我向他赔礼道歉, 消除了误解。但是给这位教师心理造成的伤害是不能完全弥补的。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句话,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倾听对人的价值所在。作为校长, 要善于倾听, 乐于倾听, 从不同的声音中反思自己的工作。倾听很简单, 就是静静地、耐心地、认真地听, 不急不躁, 不打断, 不忙于下结论性判断。但是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受到人的言语感受能力的影响, 受言语交际时特定情境的影响而失去倾听的耐心。在处理学校中师生发生矛盾冲突事件时, 我发现很多事件与教师不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有关。当教师用粗暴的言语打断学生的诉说时, 学生表现出来的态度一定是恐惧与不屑一顾。如果教师从尊重学生开始, 给学生以尊重、鼓励、赞许, 教师期待的目光和神情定会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人们并不轻易向人倾诉。当他们决定向你倾诉时, 显然把你当做了朋友, 这个前提是, 面对着你, 他们有一种安全感和信赖感。因此, 作为一个倾听者虽然有时并没有语言的参与, 但他确实在用心灵参与和表达, 并传达着关注、理解、安慰与同情。

在学校我是管理者、领导, 在小家庭里我是孩子的父亲、启蒙老师, 在对儿子的教育中我发现学会倾听儿子的心声比任何说教有效得多。儿子从上小学起学习成绩就很一般, 学习速度慢, 作为教师的父亲当然心急火燎, 给他讲题目的解法, 陪他一起背课文。可是儿子的学习成绩没有一点进步的迹象, 反而让他感觉有些自卑。后来我只能改变教育方式, 我不再天天问他的学习情况, 让他有困难找我倾诉, 渐渐地我发现孩子比以前愿意和我交流了, 每当孩子学到新的知识都会问个不停, 尤其是他搞不清的问题更是喋喋不休, 此时我非常乐意成为一名倾听者。我不再关注儿子的分数, 更希望听到儿子各种有趣的问题。在倾听过程中, 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句评说、一个表情、一个呐音、一个“李咏的出拳”等等, 就是滋润孩子悟性的及时雨。切忌不要太在意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就是观点不对, 知识要点说错了, 也不会误人子弟的。但即使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也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

做一个智慧的管理者 第4篇

一、建立管理机制,做到以规管人

规,就是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法宝,以制度管人、管事,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客观,才能使学校工作有序、正常、高效运转。首先要有规可依。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尊重教师的意见,要使制订的制度有可操作性,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有预见性,让教职工有章可循。其次要有规必依。制订了制度就必须严格执行,校长要起到带头作用,不能把自己置于制度管理之外,不能认为这个制度是“我”制订的,是为“我”服务的。第三,执规必严。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给任何人一点特权,形同虚设的制度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第四,违规必究。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一定要惩戒,这样才能体现出制度的严肃性,才能避免做与不做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

二、提升人格魅力,做到以德聚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业品德。作为学校领头雁和教师学习楷模的校长,要不断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用高尚的品德感染人、塑造人。首先,要做到谦虚。面对每一位教职工既要亲,又要爱,要善于从教职工身上发现优点,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其次,要做到换位思考,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应站在教职工的角度,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让自己时刻站在道德的风口浪尖上看问题,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久而久之,教职工就会与你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为你出谋划策,这样学校才能发展,才能创新,才能蒸蒸日上。

三、遇事通情达理,做到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就是做人要懂得道理,更要讲道理。因为道理能使人明智,使言行有合理的制度准则,使人对人会多一分宽容、善良、仁爱之心。教师都是知识分子,都是明理之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更要通情达理,遇事多讲道理,多从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坚持做到疏通引导、耐心说服、情理结合。

四、勤于学习提高,做到以知树人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作为校长要转变办学理念,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肯于学习、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具体来说:一是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去学习,即有的放矢;同时,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指导工作中,即学以致用。把有的放矢和学以致用结合起来,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习的效益和工作的水平。二是要围绕办大事、思考大问题去学习。校长的学习,最要紧的内容应该是培养自己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大德,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凡事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准,才能把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智慧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以知树人,于校、于己、于人都会受益无穷。三是带着探索教育的本质问题去学习。探索教育的本质问题,引领教师回到“教育的原点”。什么是“教育的原点”?我觉得教育首先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人有责任心,有善恶心,有进取心,有恻隐之心。通俗的说法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德育、教学、活动等)让男生成为绅士,让女生成为淑女,让人变得更高尚。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轻德重智,学校德育仍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

五、发展特色文化,做到以文化人

2013年在上海华东师大学习期间,杜宪成教授曾说:“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依靠全体师生共同建设,这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因此,作为一校之长,更要立足于学校实际,努力经营学校的特色文化,进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一要认清什么是特色。学校特色不等于特色活动、特色学科、特色项目,应是学校整体的多年来积淀而成的相对稳定而又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一些办学思路、办学风格、办学理念。二要立体思考。今天的学校特色文化需要整体思考。学生怎么样,教师怎么样,家长怎么样,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整体思考。三要基于课堂教学。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特色是没有生命力的,把学校特色文化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或把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单列强化,设立校本课程,突出学校的特色。四要努力坚持。有人说:“只有不听话的校长,才能办出特色。”这话粗看有些武断,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外界干扰很多,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建设是他的计划,我们不能为了他们的工作计划忘了自己的特色建设。跟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有关的,要全力以赴地做;关系不大的,应付着做;不着边的,应对着做。否则,我们的校园文化是办不成特色的。

校长个人在几载或者十几载的工作中,可能要影响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一生,几代、十几代人的一生,恐怕就要关系到一方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校长的专业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力争成为一个优秀的有思想的管理者,这样,我们所带领的团队才会站在潮流的前沿,劈波斩浪,我们的学习也一定会独领

风骚。

参考文献:

做一个阳光、智慧的老师 第5篇

至于我管理班级,没有太多经验,只是自己在许多老教师无私的帮助下,自己将这些经验付诸于班级教育实践中,对于班主任教育工作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想法很多,不知道该从何谈起,今天就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想法和认识给大家做一个汇报,也算是交一份作业吧。这些想法和认识或许还有一些不妥之处,还请老师们指正和帮助。

一、智慧型的班主任,在爱生上要“爱出智慧”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无疑就是家长,其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时不在演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而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就是师生之间那股真诚的爱。光强调班主任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要“让爱智慧”。“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学生,恰恰是你最需要爱的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实质上已经结束了。” 班级管理就像庄稼地一样,你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庄稼地,只有如此,才能因地制宜的把庄稼种好。你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你才能管理好班级。农民地里有干不完的活,教师在管理中有做不完的事。教学艺术无止境,管理艺术亦无止境。庄稼的生长是有生化规律的,你无法改变它的生长周期,你必选按照它的生长规律去等待它的开花结果。同样学生千差万别,我们也必须学会因材施教,不同的爱要给不同的学生。

二、智慧型的班主任,懂得教育需要及时性和伸缩性

很多敬业的教师,始终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马上解决,不耽误一丝一毫的时间,避免了很多不良趋势的进一步发展,非常值得敬佩。确实,如果发现问题,不及时找到解决措施,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让本来轻微简单的事件变得复杂,甚至危险。比如,当我们发现学生情绪不对的时候,应及时的了解情况,找其谈话,帮助学生做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渡过暂时的迷茫、痛苦或烦恼。当我们发现或了解学生之间有矛盾时,也要及时主动地过问,协调,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造成恶劣的后果。不难发现,由于教师及家长的疏忽和对事情的拖延,有些学生精神恍惚、抑郁、甚至自杀,也有的学生因为一点点小的矛盾,因为无人点化、化解,矛盾愈演愈烈,矛盾逐渐增大,一直演变成打架斗殴,甚至互相残杀。事情总有两面性,这并不表明所有的事情都要着急处理,教育也需要伸缩性,不能着急。

三、班主任要有一份大智若愚的智慧

原谅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因为错误是孩子在成长路上必经的过程,让孩子直面每一个错误也是一种教育契机,不仅能及时帮助学生看清事情的本身,还能使学生树立不怕挫折,勇于面对,及时改正的态度。反言之,“人无完人”在自己的工作中,我们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学会坦然接受学生的批评,让学生养成坦然接受批评的习惯。自己在上课时故意出错,让学生指出自己的错误。当自己无意犯错,学生指出时,不是生气,相反给学生奖品,鼓励他们敢于向教师发问,敢于质疑。我每天都装着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随时给那些进步的学生,需要关爱的学生。有时我会故意示弱,征求学生的帮助,和学生一起面对失误和错误。

当我们放低身价和学生交谈相处时,也许,他们很容易从心底接受。所以,谈话很重要,换一种方式去谈话,很有必要,没人喜欢居高临下的人指示自己做这做那。平等,会让人觉察到被尊重的幸福,装模作样的幽默一下,效果也许更好。当一名智慧型的“懒班主任”,必须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一条自我减负的捷径,在工作中学会“偷懒”,偷懒的“秘方”就是15个字:引导不强加,帮助不替代,参与不干预。想“懒”先得“勤”。想“懒”还得“教”。想“懒”就得“放”。想“懒”还得“有制度”。想“懒”需要“勤动脑”。

四、智慧型的班主任,懂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有了这种主人翁意识,他们自然就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参与班级活动才能更加主动。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集体,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班级的集体活动和生活中,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作用。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班级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要想把家建设好,需要家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努力与付出。因此,班级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了孩子们努力付出的地方。以此来凝聚集体的力量,不管事大事小,都应该认真努力坚持做好。每一学期都有班级学生职责一览表,这样做到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不仅使班级自动化运转,我更看重的是班级教室的每一件事都是孩子锻炼自我毅力,一种努力和坚持。

正确引导、组织好学生建立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带好一个班级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的道德品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源泉。”因此,增强集体荣誉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创建优良班集体的强大推动力,对班级学习风气影响也最为强烈,一个班级的同学如果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在学习上就很容易形成奋发向上、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智慧型的班主任,能处理好几种关系

我认为,智慧型的班主任,既能与学生保持恰当的距离,既是严格的老师,更是可亲的朋友。在与家长关系上,既是专业自信的班主任,也是谦虚真诚的朋友。在与班级学科老师上,既是友好的同事,也是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合作伙伴。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更使我懂得,在现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我必须改变许多传统班级教育的模式,用现代的眼光来教育我们新时代的孩子,既要努力读书,努力思考,还得不断学习,走在孩子们的前面。做一个阳光智慧型的班主任,是对自己的挑战,同时对自己也是个很好的锻炼。

我想说: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我们用真情容纳每一个学生,不论其优劣,所以我们才桃李满园。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却很重大。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我们要用真心、动真情、做真行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思想、有智慧、有魅力的新型班主任。

因此我们要有一个阳光的心态:改变不了环境,就去适应环境;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你不能往上比较,你就往下比较。这就跟猴子爬树一样。往上看都是猴子的屁股;往下看,都是猴子的笑脸;往左右看,都是猴子的耳目。你爬的越高,看到的笑脸越多。因此,累与不累跟心态有关系。

做一个有智慧的家长 第6篇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教师与家长沟通、合作、分享的坚实平台,有利于家园之间直接、双向的交流与沟通,让家长零距离地接触到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各种活动,真切地看到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自然状态,感性地聆听教师的心声,多维度地学习教养子女的经验。但由于有些家长并不知道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应该怎样做,因此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心急型:吃点心时,孩子才刚开始吃,家长就催促孩子快点吃。

唠叨型:上课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就大声说“坐好”,其他孩子来告状,就说“我这孩子就是调皮,没办法”,然后训斥孩子“要听老师的话,要乖点”。

忙碌型:家长急匆匆地来参加半日活动,在活动中接了好几个电话,活动还没结束就提前离开。

淡定型:孩子遇到问题向家长求助,家长说“你自己解决”,看到孩子与别人起争执,也不急,就在旁边看。

这些家长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那怎样在家长开放日中做一个有智慧的家长呢?

做一个有准备的家长

幼儿园的开放日都是管理者和老师精心策划的,设有主题。在家长开放日之前,教师和家长可以做一些准备。

人员的选择。教师一般会从家长的优势、强项和兴趣爱好出发,保证每位家长都能在开放日活动中体验到与教师、幼儿成功互动的快乐。比如,“三八”妇女节开放日活动,教师通常邀请妈妈、奶奶或外婆参加;半日活动观摩时,也可遵循孩子的意愿,听听孩子想要哪个家庭成员参加,孩子的愿望得到满足后,情绪会更积极。

活动前的准备。在参加活动之前,家长要对开放日的整个流程和内容有个大概了解,并准备相应的物品。比如,在参加一些亲子制作活动时,要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在家可与孩子先合作练习,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观摩孩子的学习活动,可准备笔和纸,记录孩子的一些语言和行为,以及教师的指导和教育方法;还可准备相机,在不影响孩子的情况下,拍摄一些孩子的照片,做一个善于记录的家长。

做一个好心态的家长

现在,许多家长在开放活动中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而且是和班里表现相对较好的孩子比较,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不甚满意,而家长的消极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家长在参加开放日活动中的心态和对孩子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当孩子表现出众时,不骄傲。因为在简短的半日活动中,可能孩子在某个方面比较突出,但是由于时间限制,这可能不是孩子的真实表现,而家长的这种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家长要用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表现,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还有要努力的地方。

当孩子表现失常时,不急躁。家长在孩子表现失常时,应该正确看待孩子存在的问题。由于孩子年龄小,对亲人很依恋,出现一些人来疯、撒娇、不专注都是正常现象,家长应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征,积极对待孩子在开放日中的“过激”、“糟糕”表现,采用适当的言语和行为鼓励、帮助孩子融入集体,而不要片面地认为孩子表现得不够优秀就是不正常。

当孩子表现落后时,不气馁。家长要正确认识到活动举办的主旨,不要因为孩子在活动中表现不好,家长自己就垂头丧气。首先,家长要知道孩子在一项活动中的落后只能反映孩子的一个侧面,并不能代表他的整体水平;其次,家长要从孩子身上找问题,也从中看到自己的责任,正确对待孩子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分析孩子的问题所在,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做一个善反思的家长

在开放日中,家长要通过观察不同孩子的表现、教师的教育方法,反思自己孩子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理念间的差距,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制定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措施。

观察孩子的表现,读懂孩子的内心。首先,家长在活动中,应观察孩子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比如能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能否主动、礼貌地与同伴交往,从中了解孩子的整体性格,并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其次,观察孩子参与活动的能力、兴趣、情绪和态度,掌握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大概情况,通过孩子的兴趣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还要观察孩子动作发展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教育的理念。看教师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创设有利于孩子大胆探索、善于思考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比如,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是如何耐心引导他解决问题的;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时,教师用什么方法帮助他;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教师的方法和态度又是怎么样的,等等。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家庭教育中。

主动与他人交流,汲取家教的经验。每个家长的教育形式都不一样,家长在参加家长开放日时,可以与班内其他家长多沟通,向一些表现好的孩子的家长汲取一些家教方面的经验,这样也能拓宽家长的教育理念。

上一篇:父母寄语幼儿园下一篇:国庆节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