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2024-07-26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精选6篇)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第1篇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摘 要:素养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学科素养是近几年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那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体育教学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首先应该明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清晰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途径,才能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解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文章根据学习,结合自己的理解,在体育核心素养概念定位、培养途经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现阶段的教育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体育学科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此外,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拥有集体荣誉感以及强烈的竞争精神,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 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2 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2.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当今与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学科关键素养。体育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学段落实的阶段性,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教学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和谐统一,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3.1 打好身体基础

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核心素养高的人群,固然可以终身体育,可以自主锻炼和健身,使自身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3.2 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具有长远的意义。

3.3 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终身体育不仅影响学生短时间内的身体情况,还会影响学生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生活状态,因此,老师应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掌握更多的锻炼技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更好地成长.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格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教育要生活化,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张彦忠.浅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培养[J].新课程,2015.04.[2] 周济.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J].中国学校体育,2007.6.[3] 刘军.刍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0.10.[4] 孙有平,张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1.[5] 汪晓赞.学生――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J].体育教学,2009.[6] 邹德敏.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体育教学,2009.[7] 曲伟东.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5.[8] 许志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7.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第2篇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前高考改革的热点话题。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的权威解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每个方面具有不一样的功能:“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围绕这五大块来进行。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育

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各学科建设提出来的一个热点名词。它是该门学科的育人价值的综合结晶与集中体现,所有的学生正是通过该门学科学习,从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所教授的历史学科,试着结合高中教学实际谈谈核心素养。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外延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学科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是人类传承文明、追求进步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必须从哲学、政治、文学等学科综合考虑。具体来说,其核心素养具有三个维度:过去观念、当代品格和未来能力,“它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组成部分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的权威解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每个方面具有不一样的功能:“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那么,高中历史学科对学生进行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什么意义呢?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的需要来回答这个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被高调地提上了议程。

(二)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高考改革的迫近,高中历史学科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定位自己的核心素养,要让学生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科能力的需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同样具有学科性和人文性,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一脉相承、逐渐加深的。所以,历史学科呼呼核心素养,需要当代高中生能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承担历史使命,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面面观

(一)唯物史观放在素养首位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里的一个基本观点,它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坚持了唯物史观,才不会坠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深渊,从而借助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谜团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所以,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把唯物史观放在素养首位,这也是高中历史学科其他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

(二)时空观念教育不可缺少

众所周知,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所谓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就是指把历史问题放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里进行科学剖析、科学论证,从而还原历史真相,得出发展规律和结论。没有时空观念,就没有历史的形成。所以说,高中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具体体现。

(三)史料实证精神需要加强

所谓史料实证,是指对我们获取的原始史料进行科学辨析,并运用可信的论点、证据或历史逻辑来重现历史真实,即给历史一个真实、合理的科学解释。历史犹如滔滔江水,一去不返,其过程是不可再现的,如何站在千年之后,弄清历史真相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精神的培养。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需要考古、考证,我们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所以说,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任何人无法逾越。

(四)历史解释要追求客观公正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为了让这个解释和历史真实挨得更近,读历史的人和写历史的人,必须要站在价值中立的角度,追求客观、公正的解释,而不能根??个人的好恶随心所欲、恣意妄为。所以,高中历史解释这样一核心素养,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注意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五)家国情怀注重联系现实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非常注意家国情怀,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我们历史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注重对历史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进行解读,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机结合。所以说,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对家国情怀、大同世界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培育,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雪莉.核心素养如何可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06.[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教育部,2017.作者简介: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第3篇

一、核心素养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国内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已开启,其概念及内涵逐渐呈现清晰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一)从素质到素养的关注

素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1]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2]素质教育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自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开展的状况并不乐观。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3]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义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从素质到素养关注度的逐渐转移,其主要根源在于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素养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其素养的培育更具历史与现实意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邀请学者自1997年-2005年进行了9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研究结论显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其中,态度是用乘方来连接知识与能力的,如果态度是正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相乘倍数的效果;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和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素养如同一座冰山,素养的外显特质往往比较容易描述,而内隐的情感、态度、价值、动机则不容易直接观察,难以培养并进行测评,但理论上讲,可以根据相关理论所建构的严谨工具加以探究推断。

(二)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OECD研究提出:是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国内对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研究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其中,社会参与,即社会性,包括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自主发展,即自主性,包括培养和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素养;文化素养,即工具性,包括掌握应用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台湾的研究认为,“国民核心素养”包含阅读理解、团队合作、反省能力。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4]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离开了学科教育,核心素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呢?经研究初步将其定义为: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不同学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无区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各学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基本框架,即一级指标的三个维度和二级指标的6个维度是相对固定的,只是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各指标的侧重点不同。

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基本建构

建构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各级指标的层级关系如何?下面做具体分析: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主要依据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主要依据以下4个方面:

1.世界许多国家研究核心素养都共同指向“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也要充分考虑这一共同指向。

2.体育学科承担着培养具有“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人”的重任,这就要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要包含这种能力的指标要素。

3.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提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因此,核心素养体系中除了有知识、能力指标,还要有反应态度的指标。

4.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5]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具有运动兴趣、健康行为、健身习惯、运动技能等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未来发展中,只有运动能力还不够,还要养成运动的习惯,假如未能引导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运动能力尤其是专项运动能力(如打篮球、游泳等),都难以为其终身体育锻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体育的品格还不够,还要注重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只有喜欢体育,甚至爱上了体育运动,方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体育品格的形成并持久发展与保持;学生所表现出的只有健康行为还不够,还要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作为科学健身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更多的健康促进行为,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健康水平。

(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三维指标体系的解析

通过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依据进行分析,以及采取多种方法对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初步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从三个维度进行建构,各维度一二级指标和具体表现(见表1)。

从表1显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二级指标是将三个一级指标拆分,进而细化为六个指标。

在体育情感与品格中,体育情感主要是围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对体育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运动方面培养。学生一旦具有了运动兴趣,无论是学习运动技术还是体能锻炼都能够得以实现。体育品格主要倾向于体育精神,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等。

在运动能力与习惯中,运动能力主要围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培养,如生活中的走、跑、跳、攀、翻等基本运动能力,以及用于终身锻炼或参与竞赛的篮球、游泳等运动技能。运动习惯主要是在掌握了一定的运动能力以后,每天都能够坚持完成的一定量的自己喜爱的运动,且长期坚持成为习惯。假如有运动能力而未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运动能力本身不能直接促进健康,只有养成了锻炼习惯且长期坚持了,对健康的促进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健康知识与行为中,健康知识主要围绕有利于健身的相关知识,如运动后即刻不能一次大量饮水等。又如,篮球传接球练习时要注意接球时的手型,要避免手指朝前接球导致挫伤等。健康行为多指有利于促进健康的生活或运动中的具体行为(也可称为健康促进行为)。相反,也有危害健康的行为表现,如晚上睡前做剧烈运动,这是不利于保障优质睡眠的行为,属于不健康行为(或健康危险行为)。

(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与可观测性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正如OECD研究提出的“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公式一样。知识、能力、态度三者有机统和在一起方为素养,任何一个指标都不直接等于素养,而是素养的某一方面的表现。例如,素养中的知识,不直接等于素养,仅仅代表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或具备的知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亦是如此,“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三维度是一个整体,从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而言,学生接受该学科的学习,要注重对学生全面的培养,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称其为是具备了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只能显现出是具有某一方面的素养表现。例如,只注重运动能力与习惯养成教育,仅仅只能说明,学生具有运动的能力与习惯,而不能称某学生具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同样道理,学生仅具有健康知识与行为也不等于是具备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所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

另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还具有可观测性。学生完成体育学科的学习以后,其核心素养应是由几个维度组合成的一个整体,但每个维度的指标要素都是可以观测到的。例如,在“体育情感与品格”维度上,学生是否具有对体育的兴趣、热爱等情感,从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持久性等也能够观察到;学生是否具有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等体育品格,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也能一览无余。有些学生在运动中怕吃苦,有些学生表现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表现也都是可以区分的。又如,在“运动能力与习惯”维度上,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具有什么样的运动能力,也是可以观测的。例如,在攀爬、翻越运动中,有些学生完成动作非常迅速,而有些学生不仅不协调,而且,总是被前面的学生远远甩在了后面,这是学生基本运动能力不同的具体表现。再有,在一些体育比赛中,如篮球比赛,有些学生技术动作很娴熟,战术意识也较强,可有些学生却远远不及。说明学生的运动能力表现出的差异性也是可以区分的。是否具备了运动的习惯,更能观测,有些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甚至放学以后都会到学校的篮球场和几个学生一起打篮球约1个小时。这种行为不仅有利于运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而且,已经显现出具有了运动的习惯。此外,就“健康知识与行为”这一维度而言,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知识,可以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检测,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健康行为也同样具有可观测性,可以通过组织活动,了解学生的行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也就是说,是有利于促进健康的还是有可能危害健康的。当各个维度都通过观测以后,可以综合评判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状况,是良好、一般,还是亟待提高。

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表现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表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原有的表现,二是教师培育的表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的培育并非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在一节课上学生有可能是有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某一方面的具体表现,教师对其教育和引导也不能过分求全,而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进行培育。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对其核心素养的培育,也要重视从核心素养视角准确把握其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以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学工作和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然而,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环节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素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组织教学工作?哪些方面被忽略或留有遗憾?下面以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小学组第七届研讨活动中的三节研究课为例进行课堂观察与分析。

(一)体育情感与品格:有所凸显但留有遗憾

1.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自主表现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体育情感与品格方面的自主表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观察点,这是判断学生是否具有体育情感与品格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体育课的观察发现,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是体育品格方面既有良好的表现,也有不良表现。其中,体育品格良好表现有拾金不昧、赞美他人、责任意识等。例如,一个学生在奔跑到终点的时候,由于惯性冲到观课区,将一位看课教师身前的一个饮料箱撞倒,该学生主动俯下身子,将箱子扶正后才离开。这样看似很小的举动,却恰恰说该生明具有明显的责任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一旦教师发现此举动,也应该顺势表扬,以激励和引导其他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除此之外,也有在活动中表现出不良品格的,诸如嘲笑同伴、违反规则等。例如,在围绕垫子做U型跑触球比赛中,一个学生不按规定的路线跑,而是从垫子上跨来跨去,采取犯规减少跑动距离的方式赢得比赛的胜利,这样的行为固然是要受到批评的不良表现。

2.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培养体现

(1)兴趣激发有方法

如安排各种游戏和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体操技巧课上,采用多种滚翻活动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以至于学生在整堂课中都十分投入,这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课乃至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合作学习有安排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在学生活动中安排各种组合练习形式,如手拉手合作滚筒练习、多人支撑钻越练习等,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合作练习中,有助于逐渐形成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3)习惯养成已重视

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本次活动的体育课堂上也有具体体现,例如,在体操技巧课上,任课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姿态教育,无论是在站立还是蹲下时的姿势,都要求保持一定的规范性,如单膝跪地、手扶膝盖听讲或观察示范动作等。

然而,在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留有遗憾,例如,习惯养成教育中,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分组轮换时让每一组的学生把本组活动后的器械摆放好,以便于下一组学生使用,可是到了课的结束部分,却未能安排学生收还器材。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对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把握还有待提高。从健康知识与行为教育的角度,听到更多的是教师说运动中注意安全,而缺乏对安全防范知识和防范行为的具体引导;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缺乏与生活实际关联,也就是说,学生一定程度上还很有可能不知道各种练习是要提高什么能力等,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

(二)运动能力与习惯:有所强化但不够明确

1.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自主表现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运动能力有何表现,是否形成了某种运动习惯等,了解这些情况,对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施教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那么,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有哪些具体表现呢?从对几节小学体育课观摩中发现,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差异明显,如体操滚翻运动在滚筒内练习的时候,有些学生不仅滚动速度快,而且方向正;相反,有些学生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奔跑能力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反应敏捷且跑动速度快,而有些学生跑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排球课上安排的围绕垫子U型跑触球比赛中,有的在跑动中出现鞋子跑掉的现象,有的在触球折回的时候启动缓慢,还有的持续奔跑一段时间时气喘吁吁、无力坚持等。就学生的运动习惯而言,很难从一节课上有所体现,但是,那些经常锻炼的学生总是能够看出他们的参与度、积极性、良好体能或技能等方面的优越性,可以间接反映出是否养成了锻炼的习惯。

2.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培养体现

教师对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学中各种措施手段安排得合理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的速度和发展水平。那么,体育课上会有哪些具体体现?当我们走进课堂的时候不难发现,在每一节课上教师都考虑到运动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例如,在体操滚翻课上,采用滚筒、垫子等器械,让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单人或多人连续滚动练习,以及各种小组滚动比赛,以提高学生的滚翻能力,且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较高。田径课上,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奔跑练习方式,大都以比跑速和反应的方式锻炼奔跑能力等。这些提高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方式,是教师有意设计并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的过程。形式多样,反复多次练习,其能力就能逐渐提高。同时,长期练习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仅通过课堂这一有限的时间是有一定难度的,还要在课外加强锻炼,甚至需要通过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发挥其协同促进作用。当然,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有助于习惯的养成;养成了运动习惯以后,又能够促进其运动能力的提高。然而,仅有运动能力且未注重运动习惯的培养,再强的运动能力也难以发挥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运动能力与习惯是其最关键的维度或指标要素。

(三)健康知识与行为:有所引导但缺乏重视

1.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自主表现

学生掌握了什么样的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以及对知识的运用情况等都与健康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行为表现的不同层次,但总体上会呈现正相关。

就体育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学生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健康行为来讲,健康行为较为容易观察到结果,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仅通过观察难以判断,需要借助于提问等形式。本次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健康意识不是很强,尤其是不知道如何自我保护预防损伤。例如,排球课上,一位学生双膝跪在两个排球上,举手向教师示意本次比赛胜利。这一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从球上滑脱,不仅有可能膝盖着地受伤,还有可能身体其他部位出现损伤。这一行为就属于健康危险行为或不健康行为,教师一旦发现这类行为就要做出明确的判断和及时指导,以免伤害事故发生。又如,体育课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有学生之间打斗现象,不仅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且,很有可能造成伤害,尤其是对于器械类内容的教学,打斗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就更应该及时制止。

2.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培养体现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健康知识获得与健康行为的表现,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要向他们传授健康知识,还要注意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和练习方式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当前,体育课上比较容易忽略健康教育,尤其是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健康行为的引导方面略显不足。例如,在安全隐患明显存在的环节,尽管有很多教师也比较注重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但是,多为不具体的语言提示情况。如,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容易说“注意安全”或“一定要注意安全”的提示语。学生既不知道哪里需要注意安全,也不懂得该如何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通过这类语言提示的教育,很难让学生体现出维护健康的行为或健康促进行为。

有时,体育课上安排的活动学生所表现出的行为也可能会出现健康危险行为。如,组织学生钻洞练习时,学生如果双膝跪地爬行钻洞,膝盖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摩擦;如果双膝与地面不接触,以较高姿势钻洞,搭建洞的学生有可能被顶翻,也同样具有危险性,这样的活动形式就可以尽可能地减少。

又如,两人一组爬行击球,学生向上方击球的时候,很容易击打在同伴的面部,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学生被击倒的现象。另外,在场地布置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练习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出现伤害事故,如果考虑不充分,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因隐患大小而不等。如,排球课上的击球练习,事先摆放好的垫子对学生的练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练习中有可能被绊倒。此外,学生围绕软棒前后跳动练习,向前跳动的时候能够看到离棒的距离,不至于踩到棒上,可是,学生向后跳的时候,就有踩棒甚至摔倒的可能性。这种因场地布置和练习方式安排不当存在的安全隐患,很有可能无形中对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在不能判断其合理与否的情况下,也就难以起到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引导,或许学生在以后课外的自主活动中也难以规避这类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体育课上加强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不容忽视。

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策略

(一)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的培养

1.依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娱乐性的体育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各种体育游戏都能发挥此作用。挑战类的体育项目如田径的耐久跑,能否积极参与和在遇到极点的时候依然坚持,对于学生自己克服困难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挑战精神的学生往往无需任何引导就能坚持不懈,而意志力薄弱、不能吃苦耐劳、缺乏自我挑战意识的学生往往会中途退场,甚至在体育课开始的时候直接提出见习等要求。对于这类项目的教学,教师就要采取措施,如采用交替追逐跑、篮球运球与耐久跑项目整合练习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养成良好意志品质的目的。对于合作类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只有在与同伴或团队密切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多创造这样的团队合作的练习环节,如多采取这些项目比赛的情景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达到培养和提高合作意识的目的。

2.合理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实施教学工作,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如对于小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情景教学法的采用将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竞赛往往是中学生们最喜欢的方式。但这一方面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要合理把握方法使用度,既要做到巧妙,还要收放自如。例如,很多人都认为小学阶段应该以游戏为主,即在玩中学,结果有部分教师就走进了“游戏化”的误区之中,为游戏而游戏,只考虑到了让学生快乐参与,而忽视了体育其他方面的功能价值。尽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想玩的愿望,但不一定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3.要巧抓品格教育时机及时渗透。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强化课堂观察环节,以前往往很多人忽略了课堂观察的重要价值,出现单纯走流程式的体育教学,对课堂观察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了一个个良好的品格教育时机,十分遗憾。例如,教学中发现责任心比较突出的学生、乐于助人的学生、勇敢拼搏不畏困难的学生、比赛失败相互鼓励不抱怨的学生等,教师都要巧妙地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二)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策略

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的形成应主要集中在基本运动能力、专项运动能力和坚持锻炼的运动习惯等方面。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并养成运动的习惯呢?

1.要明确目标并精准选择教学方式。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要在充分了解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教学内容和有效方法。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好能够在“玩中练”,采取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达到锻炼的目的。如,走跑能力的练习,可以采取趣味性较强的在音乐伴奏下模仿动物走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走跑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可以采取“玩中学”的方式完成教学并达到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之目的。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其关注点要发生变化,依然需要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体验运动乐趣,可以考虑采取“学中玩”和“赛中练”的方式,即以学为主导,学习中适当安排有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作为操作性知识学科,需要在转变单纯苦练的基础上,以组织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的比赛方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达到练习与提高的目的,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这种方式实际上也是学用结合的具体体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技能、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注重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2.运动技能学习要把握“三会”,即达到“会说”、“会做”、“会用”的程度。实际上,就体育学科而言,学生通过该学科的学习要注重“会说”、“会做”、“会用”、“会学”、“会做人”五个方面的培养。其中,“会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会做人”主要指向的是品德教育。而“会说”、“会做”、“会用”是对运动技能学习提出的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某项运动的时候,只有达到了这“三会”,才能称其为掌握了某项运动的技能,也就具备了该项运动的各种能力,如比赛能力、用于健身锻炼的能力等。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方式,甚至单元长度的控制也要因此而发生变化。例如,过去不注重学生“会说”的,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语言能够表达出该项运动的动作方法;不注重“会用”的,要有意设计学用结合的教学环节或情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在模拟实际环境中逐渐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3.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学生是否能够养成锻炼的习惯,何时能够达到,这不仅与体育教师、班主任,甚至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与施教方式有关,还与家庭有关。如果父母是喜爱运动者,能够经常带孩子运动,或尽管自己不喜爱运动,但能够支持并督促孩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产生积极影响。从学校的角度,强化体育课堂,除了注重过去提出的“精讲多练”,还要让学生“少等多动”,或“少站多练”,充分保证课堂上学生练习的时间和适宜强度,组织好各种课外体育锻炼,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从家庭的角度,密切配合学校的体育工作安排,尤其是重视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等,真正做到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三)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提升策略

健康知识与行为的提升应主要集中在让学生懂得科学健身的方法,以及有利于维护健康的行为上。过去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不仅是因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受重视程度也明显不够。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注重或强化健康知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健康行为已迫在眉睫。

1.健康意识的建立至关重要。学生健康意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且反复地以多种形式主动有目的地引导。例如,学生在跑步或做其他运动之前,教师要有意提示学生,每次跑步前要注意检查鞋带是否有松开的现象,以免运动过程中出现踩踏摔倒等。

2.渗透健康知识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体育课堂渗透健康知识需要引起重视,注重时机的把握,还要考虑内容的确定,更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即渗透什么、何时渗透、如何渗透等都需要在设计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在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实时把握手指挫伤及预防知识的渗透,学生懂得如何预防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挫伤手指的情况发生。当然,假如学校能够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如每两周开设一节,更有利于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系统而全面地掌握。

3.引导健康行为是直接、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能够发现有个别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危险行为,例如,有学生在软垒课上,手持棒子追逐打闹,教师一旦发现这样的危险行为就要立刻制止,否则,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任课教师要注意课堂观察,发现因学生造成的安全隐患,要能够做出及时引导和具体防范。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或校外参与体育活动时规避危险行为。例如,告知学生在任何时候参与体育锻炼之前都要先做一下准备活动等,如果在校内课外活动时间,发现学生未能如此,教师要能够及时提醒。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Z],1994,8.

[3]http://baike.baidu.com/view/320600.htm.

[4]http://learning.sohu.com/20160229/n438854936.htm.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科特质 核心素养 培育方法

引言

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加以重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汲取知识给养,同时又提升了自我素养?本文拟从历史教学中如何彰显学科特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一、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少的品德、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在当今时代,一个人的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的素养必然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趋势,缺乏核心素养在现在的文明社会中意味着失衡。当下对核心素养论述较多,笔者粗粗归纳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一社会主义公民素养;二是包括形象、逻辑、创新思维能力的思维素养;三是公平、正义、法治、诚信、友善在内的人文素养;四是专业素养,是指一个人应以积极地心态、平衡的情感、理性对待人和事。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学科特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历史学科特质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联系与构建

1.切合历史的政治性,培育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

中央文献研究室张诚先生说:“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不是纯粹的学术行为,我们时刻自觉体现国家意识和政府行为”。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要有政治敏锐性,应该努力专研教材,在课堂上切实落实这一德育渗透的新要求,必须“坚持用唯物史观阐述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的情怀,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挖掘历史的史趣性,培育学生多种思维素养

前一段时间,涉及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的收视率居高不下,如《芈月传》《甄嬛传》。在跟学生交流时,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喜欢历史,但也很坦率说不喜欢历史课。究其原因,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在讲到屈原只知《离骚》名;讲到司马迁时,只有一部书一个印象;论霍去病也只渲染一条情节——“马踏匈奴”。忽视了历史教学知识的故事性、趣味性,调动不了学生学习兴趣,因而对历史课望而生畏,也就不能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材料记忆效果,也就激发不了学生对某个历史人物、事件、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解读,给不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史实轮廓,更不可能更高层次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应努力挖掘历史的故事性、神秘性引发学生好奇,甚至震撼其心灵,“以人事说理”的方式,发挥历史教学培育学生思维素养的应有之用。

3.强化历史的深厚认识,培育学生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文素养

历史的基础知识蕴含古今中外通用的人文知识,起到了传承民族文化、构建集体记忆的作用。按照学习的一般规律,无论是何种思维方式都必须扩大知识领域。历史学习尤为如此。试想一个对本民族的历史没有深厚认识的人会对其民族历史有温情和敬意吗?如何强化学生对历史深厚认识,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应紧紧扣住历史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在内的历史知识载体,为学生梳理符合不同阶段的基于时空转换的历史基础知识体系。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和精神契合,使学生在接受系统的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历史伟人的真挚、伟大、高雅的品格。

4.构建历史的批判性,培育学生基于未来的专业素养

基于现实的理性批判和反思,是历史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等基础知识的分析,学生能结合实际客观分析历史问题,并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冷静观察历史,对学生固有认识不断冲击和提升,自然为学生认知未来世界提供专业素养。例如:在教学中讲中日战争与和平发展问题时,来引发学生思考应如何处理当今中日关系?继而思考当下的和平与战争的联系;讲工业时代时,除了对当今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之外,联系到对今天环境的影响,交通的阻碍,住房的紧张,城市压力大等问题,有效结合起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出谋划策;讲到鸦片战争时联想到现在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等,从而正确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塑造学生辩证、多元、积极、开朗、乐观的心态,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个基础。

三、结语

彰显历史学科特质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呼唤,如何在当今课堂上落地生根,还需形成良好的方法和必要运行机制。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构建彰显历史学科特质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方法和建议,望能更好推进当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综上所述,认为历史教学中,彰显历史学科特质是学生核心素养素质培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做一名切合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陈其.《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会2003-2007年度工作总结》.

[2]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3] 薛伟强. 中学历史学科特质论述,《历史教学》,2016年第01期.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第5篇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高度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和精神。

本文旨在以体育核心为基准,以体育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武术这个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来渗透体育的德育培育,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高尚的情操及自强不息,爱我中华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研究表明,从武术教学中的品德培育为切入点,体育核心素养对学生品德培育作用之重大,效果之良好,同时不论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更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武术教学;品德培育;前 言: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已不是单纯的一项健身、技击、竞技体育运动,武术本质就是一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校是武术特色学校,有自己的校本教材,武术教学是不可缺少的教材内容之一,武术品德培育在武术教学中非常重要,本文研究的体育核心素养之内涵,武术品德培育之内容,武术品德培育之途径,武术品德培育之方法等目的是探讨如何在武术教学中贯穿加强德育教育与同行们共同研讨。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6学年我校四年级3个班,全级人数121人,男生75人,女生,46人。这个班男生多女生少整个班级状态是非常浮躁非常活跃,没规没矩,在学校违反纪律最多,总是有使不完的精力。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专著、论文、学术期刊,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2.2行动研究法:

对我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武术品德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2.2.3案例分析法:

以武术教学中品德渗透与培育案例分析武德之作用。

3.分析与讨论

3.1体育核心素养之内涵 体育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要素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小学武术的教学与训练,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3.2 我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之缺乏

(1)部分学生受不了挫折,怕困难,意志品德薄弱。学生上体育课爱偷懒,有点小伤小病就请假。尤其对于难度较大的教材,怕经受挫折,没有勇气去尝试,缺乏勇敢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较欠缺。

(2)部分学生缺乏规范的纪律性来约束自己,纪律品德有待强化。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缺乏遵守体育游戏规则的意识,表现出为了急功求利而缺乏规范的纪律来约束,出现混乱,无法形成纪律严明、积极向上的团队。

(3)部分学生自我为中心,私心较重,自信心不足,团队意识品德缺乏。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同学集体主义观念不强,只想个人,而不愿参加集体的活动。一有失败就相互埋怨,经常出现队友不和而拒绝或消极参加运动的现象。缺乏集体荣誉感无法产生团队归属感。

(4)部分学生未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日常生活中未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运动。学生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的培养,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根据我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之缺乏现象的出现和依据我校校本教材目标设置特点需更进一步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才能有效地对体育核心素养武术品德培育的研究 3.2.1武术教学中确立目标

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作为学校课程之一,教学目标明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武术文化的了解及接受。我们需要完成的是将武术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中,并内化为行为习惯 ,这才是武术教学目标之所在。3.2.2确立德育目标之重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难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国现代教育中的育人质量,给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因为学校教育的每一门学科和教学内容,都有其自身的育人目标和方法,但都应处理好德智体美四者的关系。3.2.3确立德育目标之内容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在育人方面还具有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首先,在武术教学中,根据武术固有的武德内容,在传授武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团队意识,培养遵纪守法,讲究公德的良好行为,同时,还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自尊自强的进取向上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忍受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3.2.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功能目标

这种强调潜能开发,注重创新精神,增强动手能力,具有广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体现了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特点,适应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武术教学,使他们的学习不仅停留在技巧水平上,而是看到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及传统哲学、美学的思想和智慧,接受武术道德思想的熏陶、教育和影响,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加强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鉴于此,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对武德教育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利用在武术课上进行抱拳礼,相互文化等方式首先加强礼仪的教育,同时在对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选择上,要重视技能的同时还需要突出文化内容,保证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思想道德上的净化和升华。3.3何谓武德教育

武德教育,也称武德修养。就是要求习武者按照武德原则、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的过程,以至经过长期努力所形成的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3.3.1武术教学中渗透武德教育

武术教学是一个双边的教学过程,通过身体练习,身械练习,以及竞赛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动作都会自然流露出学生的真实个性特点、思想感情和心理品质。有表现出勇敢和懦弱,果断和犹疑,协调和僵硬,遵守规则和投机取巧,顽强拼搏和怕苦怕累等等,学生的这些表现,有利于教师准确生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案例1:讲一些历史性的武林英豪,像林则徐、戚继光、秋瑾李世民、等,他们为了民族尊严,国家兴旺,甘洒热血报效祖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将武术文化推向世人知晓的影视巨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他们的为国争光精神和吃苦耐劳,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优良品质,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和敬仰。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但这种教育绝不是生硬的说教,也不是训斥,而是应该把教育因素寓于各项练习及活动之中,教师的每一个口令,每一句话,每一个示范,每一次评价,每一个动作手势和每一种眼神表情,都可以作为教育的信号和手段,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表现对与错,从而不断校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3.3.2武术教学中加强意志品德培育

中国武术修炼者讲究“十年磨一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增力,夏天增气”,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经过长期修炼,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勤奋、刻苦、果敢、顽强、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在武术教学中要常抓不懈,例如:武术训练“扎马步”是必需的一种手段,的确很累,有的少年儿童会蹲了一会就会坚持不住,但有的同学就不一样,就是累的哭也不会动,这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这些学生。同时要教育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而且要超过他们,多数孩子本身就有一种好胜心。这样能培养他们有一种拼劲。案例2:起初在柔韧训练过程中,有些少年儿童特别怕痛,只要老师刚用劲,他们就叫,有的还会叫“救命”“老师饶命”等让你想到不到的词语,真是又气又好笑。但通过教师给他们讲革命英雄故事,他们听后也很震动,决心向烈士们学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那些叫救命的少年儿童逐步开始表现得坚强起来,即使痛得掉眼泪咬住牙再也不会叫出声来,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与表扬、鼓励这样会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意志品德也会进一步加强。在教学中老师要抓住每个机会适时适候激励孩子就能起到事到功倍的作用。3.4武术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环境是一种“隐形课程”武术教育注重文化环境的营造。我校有专用武术馆“尚武馆”墙上有标语,有口号等,有学生比赛、习武的生动照片,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图案,富有震撼力的语言、四周摆上十八般武艺精心装饰,走进武术训练场,犹如走进民族文化的摇篮之中,深深地感染每一位少年儿童。

案例3:充分利用学生演出时穿上专业武术表演服突现服饰文化的育人功能。告诉学生服饰的作用,武术服饰应该如何穿戴,如何保管。特别强调穿上武术服饰象征龙的传人,腰带一束,精神百倍,浑身充满中国人的自豪。另外,用中华民族音乐结合武术套路来演练,音乐与武术结合不仅完善武术套路的“新、美”内容,提高欣赏性和艺术性,更能推动竞技武术的发展和发挥武术套路在少年儿童武术教育中的特点,以达到更好的普及目的,音乐、武术套路都具有节奏感、欣赏性、艺术性,通过音乐伴奏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可以激发少年儿童做动作时的内在情感和表现力,增加少年儿童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音乐的鉴赏能力。

案例4:用《男儿当自强》歌曲和歌词“做个好汉子„„”等来编排的动作,他们嘴里唱着,做动作更加有劲,也相当整齐。有效的激发了他们的兴奋性,促进其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挥,烘托表演气氛和艺术感染力,使音乐的美感与动作美感得到完美统一。

4.结论与建议

4.1.理论层面结论

4.1.1在小学武术教学中进行武德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充分利用武德的教育功能,抓住武术在校园中普及和推广这一契机,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弘扬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培育人文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4.1.2在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德育教学是武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它的技艺范畴,武德教育既是传统美德教育,也是武术专业素质教育,时代变迁赋予武德新的内容,武德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应寓于实践之中。

4.1.3 在小学武术教学中需特别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和教学环境的熏陶作用。4.2教学实践结论

在武术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武术套路技术和实践技法,而且能够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将礼仪规范融合于武术的教学训练之中,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将这种礼仪行为和意识带到平时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努力养成尊师重道、克己礼让、宽厚待人、恭敬谦逊的道德修养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切实可行的。4.3建议

结论综上所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不健全到逐步完善的过程。4.3.1在课堂上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并积极有效地展开德育的灌入与渗透将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和其他学科无法比拟和超越的作用。

4.3.2对小学武术教师而言,在武术课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能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祖国优秀人才而准备,这是时代需要也是为人师所应做到的。4.3.3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的。

参考文献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第6篇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学科核心素养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每门课程所得到的最基本与最重要的本质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养成的关于该学科的知识、技能、品质及经验的综合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科育人的价值观,是学科应起到的基本的功能与作用。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养成自主锻炼,自主健身的习惯,包括运动知识的认知能力、锻炼的实践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体育核心素养也体现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方法,且是对三者的有效整合,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核心的价值观念的追求。

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1.体育教师应先提高自我的体育核心素养

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中,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实践者、组织者,对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要能做到为人师表,要真实地起到老师应有的作用。其次,要定期参加业务培养,以提高自我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老师,这就要求体育老师要能不断地通过培训获得更多的体育专业知识、提高自我的体育专业技能、提高自我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在更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最后,作为体育老师,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我的文化知识水平,只有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才能更精准地掌握体育技能的专业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自我的综合体育素质和体育核心素养。

2.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中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德育工作没有做到位,学生就会出现危险品,这体现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有很多途径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渗透。例如,让学生观看国际性的体育赛事,我国的运动员获得了第一名,在升起国旗的过程中,可教育学生要好好进行体育锻炼,学好本领为国争光,这就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可以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賽中,让学生学会团结与合作,互帮互助,认识到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比如在拔河比赛中,篮球比赛中,足球比赛中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团队精神的德育教育。

3.使学生养成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育界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体育不好,就容易出“废品”,这说明了学生再学习好,如果身体不好,没有健康的体魄,不能参加正常的活动,那么学再多的知识有什么用呢?因此,体育老师和家长要改变传统教育中重视智力发展,而轻视体育锻炼的观念,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学习体育的相关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必要的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端正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观念。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未来发展的益处,真正了解到体育锻炼存在的价值,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理论,从而保证学生在锻炼中的身体安全,为学生实施终身体育锻炼计划奠定基础。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作用

1.增强学生的体质

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面对社会的快速发,面对工作强度的日益加大,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无法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好地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也无法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

2.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才能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掌握更多地体育锻炼的技巧和技能,养成积极锻炼的体育意识,最终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并能在锻炼的过程中,根据自我的身体条件和锻炼的情况,正确地评价体育锻炼所处的位置,从而为自己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实现终身锻炼的目标。

总之,培养初中学生的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体育学科本质作用的基本要求。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健康体魄的合作人才,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体育教学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彦忠. 浅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培养[J]. 新课程,(04).

[2] 刘军. 刍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 读与写杂志,(10).

上一篇:会计个人简历自荐信模板下一篇:我读书我快乐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