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成长档案

2024-07-18

贫困大学生成长档案(精选8篇)

贫困大学生成长档案 第1篇

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助我成长

我叫周舒枫,是汨罗市一中的一名学生。我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日子过得很清贫,我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母亲从2003年起从粮食局下岗,一直在城关中学文印室担任打字员,2013年因身体原因,在家休息,全家的生活全靠我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屋漏偏遭连夜雨,我从2008年起患有一种奇怪的病症,在省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检查均未确定为何种病因,直到2011年病情加剧后才在湘雅附三医院确诊为皮肌炎,此种疾病极为少见,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红斑狼疮,经过两年的连续治疗,花费了近三万元,才基本治愈,但仍须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这就使得原本困难的经济更加捉襟见肘,偏偏祸不单行,我去年由于车祸导致脾脏切除,事故处理迟迟不见结果,赔偿费用迟迟不得到位,一家人的生活举步为艰。但父母亲从不在我的面前提家庭贫困,也从没听见他们说过苦,其实,其中的辛酸只有他们体会最深。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能够很好的学习,他们从无怨言,他们常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再苦再累我们也值得。自从我进入高中以来,学校开展了普高学生资助金申请活动,我申请了并且得到了,我感到很高兴,也很感激,虽然不是经济的全部解放,但至少父母可以喘一口气。我真的很感激,并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的政策落到自己身上的那种感觉,国家也在无时无刻的关注着我们这些贫困生。从此,我不再悲观,换一种眼光看世界,就会发现这世界就变得不一样了,一切仿佛都变美好了,我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起来,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激,而不是消极,我开始变得乐观起来,生活也似乎变得美好起来了,国家的资助就像一缕阳光,穿透了阴霾的天空,照亮了我的心。

学校和社会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也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的慰藉,让我感受到温暖,让我安心学习,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此时此刻我感到很荣幸,心里充满着感激,感谢国家和学校的助学政策,使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感动国家和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如此无微不至。它像一阵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减轻我的经济和思想负担,进入一中以来,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得到了一些荣誉。我想,这一切也许就是艰难困苦送给我的特殊礼物吧!我觉得生活上的贫穷并不可怕,精神上的空虚才是最大的贫困,我们不能选择家庭,但是可以选择人生。我觉得贫困的家境不丢人,蹉跎时光、荒疏学业才是一名学生最没法交代的事情。我们可以默默无闻,但不能碌碌无为,人生有涯而恩情无边,此时此刻,充盈在我心中的是无尽的感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更多美好,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安东尼罗宾曾经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学校和社会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资助了我,我会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创造更加炫丽的明天。在这样温暖的大家庭与关爱中,我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自立自强,用智慧和知识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我为生活在这样拥有爱的国度而自豪!

汨罗市一中475班 周舒 枫

贫困大学生成长档案 第2篇

我很荣幸参加了“第一期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培训”,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精心策划,北京人文大学的合理安排,让我感受到服务在基层的光荣与自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尊教诲,无时无刻不回荡在我耳边。从政协大礼堂的领导嘱托到天安门广场的铮铮誓言,从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90年,从坚定正确理想信念与正确应对国内外的机遇与挑战到一颗闪烁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从廉政教育专题讲座到为人民服务,从理论的课堂到实践的基地,让我明确信仰、坚定信念、认清形势、应对挑战。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是为什么?他们在花甲之年还不忘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是为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财富。人有了信仰变得伟大,民族有了信仰才能存在,国家有了信仰才能强大。作为中国人,作为新时代、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须要有信仰,否则就会迷失方向,成为行尸走肉。李慎明院长讲的知识可能我一时半会儿还不懂,但是我明白了一点,无论做人、做事必须得有崇高的信仰,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终身!

此次培训我接受了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了光辉的革命历史,感受到了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而我的思绪也愈加难以平静。80后的我们出生在一个开放、自由的世界,没有经历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挣扎和痛苦,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要铭记历史,更要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这是民族、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因为我们是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前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把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潜在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进而变成商品优势;尽快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我们将用自己有力的双手托起祖国的未来,用坚毅的肩膀扛起时代、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

“广大农村,大有作为”。我们到农村、下基层,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祖国和人民把发展农村的历史使命交给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当我们来到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时,看着一张张被贫穷摧残得皱纹如沟的脸颊,望着一双双渴望致富的眼睛,我们有理由、有责任、有义务在农村生根发芽。

“村官”二字寄托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凝聚着老一辈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必须给自己准确定位。我们要以农民的利益为重,以农业的繁荣为重,以农村的发展为重,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农村这个舞台上,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断的去学习、锻炼、充实、提升。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从基层工作中了解民情,从优秀干部身上学习领导艺术。以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村的思想为宗旨,不断摸索农村工作的特点,不断提升为人处事的能力,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载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身心的投身于农村基层工作当中。

“农村条件很差,会很幸苦,基层工作会受到很多挫折。”可能现在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类似这样的话,但是这样的话却让我们越来越兴奋,我们都渴望证明自己,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我们的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我们到村任职,必须树立必胜的信心,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勇敢地走入农家、走向田间地头,主动和农民群众交朋友,说农家话,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先做“农民”,再做“村官”,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为老百姓办好每一件小事,通过实实在在的事情,为农民致富服务,为农业产业服务,为农村发展服务,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服务。

“万丈高楼从地起。”面对新世纪的未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良好的作风,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我们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虚心学习,深入调研, 尽快熟悉农村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掌握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服务农村的本领和能力;我们要有服务群众的意识,扑下身子,扎根基层,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用实际行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贫困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策略 第3篇

关键词:心理档案,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贫困大学生在高校里所占比例和数量在不断增加。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经济、学业等多重压力, 容易成为经济和心理的“双困生”。相关研究表明, 30%左右的高校贫困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来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对促进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 切实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922。

一、心理档案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必要性

1. 有助于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原因及变化状况。

心理档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测、评估, 起到预防和调控作用。贫困大学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要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普查工作通过详细工作方案的制定, 测量量表的选定, 测试人员的培训, 普查时间的安排来开展。对测查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 找到存在入学适应不良、自我认同较低、学业压力较大、人际关系不良等心理危机的贫困大学生。进行危机事件晤谈工作, 详细考量测查数据的精准程度, 确定心理问题的性质和等级。通过贫困大学生对自己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经济来源的主述, 心理健康专职人员的观察和判断, 切实了解引发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而贫困大学生在读期间的个人心理发展会因为各种生活事件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那么在已有心理档案的基础上, 对已发生变迁的资料进行及时的更新、补充, 可从中追溯不同时段里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 从而提高主动防范和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2]75。

2. 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必要依据。

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 通过分析心理档案, 对学习失败、人际关系冲突、就业压力受挫等危机源引发严重焦虑情绪的贫困大学生进行团体情绪调控辅导, 平衡其失衡的心理情绪状态, 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档案中有过重大负性生活事件、亲人丧失的贫困大学生, 往往会长时间地体验到悲伤情绪, 无法适度地哀悼失落和宣告分离, 导致病理性哀伤。通过哀伤辅导, 帮助其接受丧失, 表达哀痛, 重新适应生活, 将心理能量投注于新的关系中。分析心理档案中的受教育环境、经济状况和个性特征, 得以了解贫困大学生对自己、他人和世界所产生的非理性认知及偏执敌对的心理危机。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知思维模式干预训练, 使贫困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中的负性过滤、过度推论等不良认知, 从而通过认知重建获得理性的思维, 重新评价自己, 以积极的防御机制替代损害性的防御机制。在心理档案中曾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贫困大学生, 要及时评估其自杀的危险性, 及时做好自杀预防措施, 增强其社会支持, 调动其自身和外部资源, 防止其边缘化。而对于不可预见的心理危机, 还可以采取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进行被动干预。

二、心理档案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重要性

1. 事前预防:

心理档案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出现前的意义。心理档案材料的收集是具有前瞻性的, 对其中的心理健康普查数据和个性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等信息进行评估, 筛查出可能具有心理危机的贫困大学生, 细化分类, 作好记录, 便于重点观察和监护。通过确定关键监测点, 制定相关保护性措施, 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早恢复”, 有针对性地采取降低危险因素和增强保护因素的措施。

2. 事中处置:

心理档案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出现时的意义。当危机预警系统发现有贫困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危机时, 通过快速调取和分析其心理档案, 全面了解其心理危机状况, 便于及时控制和给予心理援助。首先, 让心理健康专职人员或辅导员接触有心理危机的贫困大学生, 与当事人访谈、搜集信息资料、建立咨访联盟等。其次, 对有心理危机的贫困大学生进行安全确认, 确认当事人目前没有过激行为 (自伤、自杀、暴力、攻击等) 。第三, 对稳定处于心理危机中的贫困大学生的情绪, 提供信息支持, 讨论积极的应对方式。第四, 倾听处于心理危机中的贫困大学生的困惑, 为当事人释疑解惑, 对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第五, 组织处于共性心理危机的贫困大学生参加团体心理辅导, 改善其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

3. 事后恢复:

心理档案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出现后的意义。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后, 根据贫困大学生心理档案个人信息, 对部分仍需要心理支持的大学生予以长程的心理援助, 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心理危机后的情绪与认知问题, 使其从心理危机中获得积极资源, 淡化心理创伤, 提高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与耐挫力, 从负面影响中恢复心理复原力, 促进健康良好人格的塑造。心理档案的建立是一项持续和动态的工作, 需要与贫困大学生进行定期约谈, 跟踪并评估其心理综合状态;进行心理危机“月排查”工作, 避免心理危机事件导致的连锁反应。

三、基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心理档案建立策略

1. 建立“一档到底”的心理档案模式。

所谓“一档到底”就是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档案内容, 建立一个系统、长效、动态、准确的心理档案。“一档到底”的心理档案不仅要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和心理健康测量数据, 还应包括贫困大学生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人际关系情况、职业能力倾向等信息。内含对贫困大学生的访谈、追踪干预、情绪认知调控训练等记录。除了进行定期的专业的心理测查数据, 还应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自我分析报告和个人成长体验记录, 个人奖惩情况, 不断更新心理档案的数据。通过“一档到底”的心理档案可以及时了解到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易感因素、危机源有哪些, 当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就可以读取档案材料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2. 进行专业化的心理档案管理。

心理档案的存储体系应承担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保护角色和数据空间的容量角色。档案存放于具有一定规模和容量的独立档案保管室, 由心理健康专职人员或受过良好心理专业训练的教师进行管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档案材料做好入库登记, 并规范编辑案卷编号、目录、索引, 然后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分开存放, 方便对档案材料的实时存取。加强档案的安全防范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对于档案纸张的磨损、老化以及防潮、防火、防蛀等问题, 心理档案要建立安全有效的网络存储体系和备份方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属于道德级保密, 不同的部门只能通过行使不同的信息了解权限来了解相关的档案信息。对于已经毕业的贫困大学生, 其心理档案保管和销毁年限因各校情况不同, 持续保留几年由各高校自己决定, 笔者认为最好能保留五年, 若无人来取, 可集体销毁, 这样方显“一档到底”的制度完善[3]937。

3. 构建心理档案建立的督导机制。

对心理档案建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是提高心理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心理档案建立的督导工作要坚持经常性督导、专项督导以及专题调研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聘请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专家担任督导, 对心理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持续的、持久的、定期的系统督导。采取检查心理档案管理人员的资质与心理档案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评估心理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分析心理档案内容的完善程度和使用频率、调阅心理健康普查数据、抽查分析心理危机干预记录、召开研谈会等形式进行监督检查。督导及时反馈评估结果, 并形成评估档案, 对心理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内涵、工作方式、发展方向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探索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的心理档案建立模式。

4. 建立高效的心理档案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高效的心理档案信息反馈机制, 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在突发心理危机时能够及时接受有效的干预, 化解危机。通过心理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的使用, 建立电子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和信息反馈机制, 能随时随地提取授权范围内的相关心理档案材料, 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全面了解, 从而提高心理档案信息反馈的效率和质量。在信息反馈机制中, 作为信息反馈主体的档案管理专职人员, 将心理档案信息反馈给作为客体的学生, 学生通过对自身心理信息以及自身人际环境的认识, 不断地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改善外部社会支持, 促进内部心理和谐。学校管理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反馈的信息, 能全面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 从而不断调整工作模式, 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各级部门通过快速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信息, 及时调整危机管理策略, 不断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增强贫困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快速高效的信息反馈, 能有效促进贫困大学生人格的成长, 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水平, 为学校宏观管控指引方向[4]20。

总之, 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学校及时准确地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特征和规律, 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 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模式转化成心理健康模式, 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 提高贫困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娜.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及其预防干预措施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5) .

[2]曹颖.基于应激干预的高校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 2013 (17) .

[3]田德勇.对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10) .

贫困大学生成长档案 第4篇

贫困大学生成长档案 第5篇

依托“成长档案”助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集中心智服务农村,大战乡党委创新制度设计,给每个“大学生村官”建立“成长档案”,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干实事、创实业,进班子、当主角,促其早日成长成才。

依托“教育档案”,教育培训促成长。把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纳入人才培训计划,提升农村工作能力。建立“每周一总结”工作日志撰写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对每周工作开展一次总结分析,提高理顺思路和总结能力;建立大学生村官信息员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每个月至少报送1篇信息报道稿,提升写作能力;实行定期调研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村情调研,经过广泛走访调查后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提升村情民意认知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安排专人收集汇总大学生村官接受培训、撰写的稿件等的书面、照片材料,分类归入大学生村官个人档案。

依托“实践档案”,实践锻炼促成长。乡党委为每位大学生村官建立一份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大学生村官”的聘用合同、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培训、工作实绩、阶段性自我评价、奖惩记录等。依托“成长档案”,给大学生村官压担子、交任务,组织他们挂职轮岗锻炼,有计划、分批次安排到乡政府办公室、部分县直机关进行跟班学习,学习工作方法,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多方创造大学生村官深入实践的机会,要求每次乡机关干部集中行动要参加,所驻村每次召开的村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各层次会议要参加,从而加快村官对村、乡两方面情况的熟悉掌握。实行“入户帮扶”制度,每名大学生村官联系帮扶1个生活困难户,通过为民实事办理,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由大学生村官记录填写自己的实践记录册,并经乡党委审核后分别在村和乡政府的公开栏里公布,接受广大村民和乡干部的评议。乡党委组织办每季度收集整理一次并归档。

依托“考核档案”,关爱激励促成长。乡党委以及村两委干部注重于大学生村官的沟通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化解工作生活难题。制定《大学生村官考核实施办法》,量化考核指标,分别评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不称职的,且谈话不能整改的予以解聘,并在解聘前进行再次谈话,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另行择业,鼓励其在其他道路上能有所成就。注重考评与激励相结合,将平时与考核结果记入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作为续聘、解聘、奖惩、岗位调整、提拔使用以及确定能否享受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鼓励和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

乡党委组织办在年终根据收集本的档案资料,掌握大学生村官在一年内的成长轨迹,及时发现成长中的亮点和不足,制订下一年大学生村官管理和培养的计划。

学生成长档案袋 第6篇

一、我的封面设计

1、彩色照片。

2、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3、目录。

二、我的成长脚步

(一)基本要求(个性介绍)

1、我是一颗星(自命主题,例如“你想认识我吗?”“我最喜欢的事”,“我的理想„„这就是我”。)

2、我的太阳系或我爱我家(要有爸爸的嘱咐、妈妈的叮咛等)

3、我的银河系或我爱我班(记录班主任、任课老师、小组成员、同桌、好朋友等)(有老师寄语、同桌问候、家长期望等)

4、我的小宇宙或我爱学校(记录心中的偶像、家长回音等)。

(二)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

1、每学期学习计划,每年2个。(家长期望、老师寄语、同学互评)

2、成绩回顾或各阶段优点卡(或进步卡)

3、最佳作品(书法、绘画、照片、制作等)(分别加上题目:如“我的字真漂亮”“我的画真好看”“我的摄影水平真高”“我的手真巧” „„)(每期都要收集)

4、优秀作业

5、我心爱的日记

6、优秀文章

7、每个学期各学科最佳考卷部少于一套;

8、所有获奖证书、奖品照片或复印件等。

9、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环保活动的记录或证明(村、镇、社区、厂矿、商店盖章有效);

10、为困难群体、个人或者其他需要帮助者:如希望工程、残疾人、失学儿童、贫困或灾区提供帮助的记录或证明等;

11、每学期有一份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12、体检基本情况(七、八、九年级);

13、我看过的好书内容简介或读后感、读书笔记等以及自己整理的学习资料

14、家校互动手册

15、阶段性质反思或自我感悟(每学年2篇以上)

16、各学期总结。

(三)注意事项:

1、作品、证书、作业、文章等,每期都要收集,并注明实践及收集的原因。

2、综合素质评定A级除了“基本要求”必有以外,还必须提供“初中生活”规定的14条以上证据,且证据客观、真实。

3、综合素质评定B级除“基本要求”必有以外,必须提供12条以上证据。

4、综合素质评定C级除“基本要求”必有以外,必须提供10条以上证据。

5、除了“基本要求”低于10条的,综合素质评定只准评为D级。

荥阳市第一初级中学

学生成长档案如何填写 第7篇

《学生成长档案》填写指导(如果怕填错了,可以先复印一份,以

备再用)

1、封面和扉页不需要动,学籍号在我博客里。

2、《我的小档案》上面按要求填写姓名出生年月日等,文字填写在左边,右边张贴照片,照片可以修剪成各种形状,照片尺寸不限,怎么活泼怎么来。中间的《家长寄语》需要爸爸妈妈都写。《老师寄语》老师填写。《我的小档案》反面画画一张,展示自己的生活。

3、《成长足迹》填写“我上学了”和“我戴上了红领巾”“我上学了”回顾当时上一年级的情形,写一写刚上一年级时的感受,“我戴上了红领巾”写一写戴上红领巾有何感受,今后的打算,然后把本页装饰勾边成一幅画。《成长的足迹》反面也画画一张,展示自己的生活。

4、《快乐学习我做主》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从三年级开始写,最好用表格式。

5、《我的读书生活》写自己三、四、五、六年级读过的书、体会、收获及读书的故事,背面写一篇优秀短文,打印出来,每学期一篇。

贫困大学生成长档案 第8篇

一、案例简介

某大学外语系某级2班学生C,家住河南省某县。家里有父亲和一个弟弟,父亲无工作,弟弟读中学,家境贫寒,仅过着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主要靠亲朋好友接济。

C和父亲来大学报到入学。报到第二天,传来母亲病故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令C倍受打击。大一时的C孤僻沉默,不苟言笑,也不大与别人接触,甚至拒绝了同学的帮助。从大一下学期开始,C患了胃溃疡,经常去看病。大二开学时,C无钱交学费而向同宿舍同学借钱,那段时间他也经常外出看病,生活极为拮据,在饭堂吃饭只打青菜。在学习上,C由于没有电脑等硬件设施,计算机必修课不及格,所以压力很大,担心毕不了业。从经济拮据到物质生活的贫乏,从身体健康情况的恶化到学习成绩的下降,还有母亲病故的阴影,C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在一段时间内精神萎靡不振,状态低迷徘徊。如果没有足够的毅力和惊人的精神,常人难以承受。

二、典型做法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内特殊的群体,要解决他们的学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培养一个贫困生健全的人格,让他和其他普通的学生一样,逐步自强自立,顺利成长。我们认为,C同学的顺利成长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

(一)C的经济困难得到妥善解决是他自立的基础

在C入校第二天发生母亲病故的遭遇之后,学校和学院做了巨大的努力。当校长了解到C的家庭变故和经济面临的困难后,非常重视,许诺减免C一年的学费。同时,学院领导组织同学为C安排各项入学事宜。之后,学院领导多次到宿舍探望C的生活情况并与其谈心,鼓励其勤奋学习,克服困难。并要求周围的同学给予其帮助。

在第一周新生教育周里,该班的同学自发捐款,总共筹集到2000多元,作为对C的紧急资助。学院学生会也组织发动捐款活动,很多老师和同学都慷慨解囊,总共筹得资金7000多元。这些钱最后都顺利交到C手中,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同时,学校减免了他第二年的学费。大二的时候,学校给他提供了仲明助学金;大三的时候,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C申请了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在此期间,他还担任学院勤工助学小组组长,通过勤工助学获取生活费,外加兼职打工,生活基本能自给自足,经济困难得到妥善解决。这使他在大学四年能够顺利的学习,没有背负太大的经济压力。

(二)身心的健康是C成长的关键

首先,经历母亲去世变故的C,自尊心变得异常敏感,自尊和自卑交织纵横。母亲的病故对他的情感是个巨大的打击,生活贫困也给他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面对这样的挫折,他无能为力,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C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特别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所以在一开始,他拒绝了所有的帮助,在内心上还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一般说来,贫困生“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们的同情和怜悯。”这种矛盾的心理导致C在人际交往比较困难。

其次,在身体健康方面,C受到胃溃疡等疾病的困扰。当时,C患病原因一方面由于物质的匮乏、经济的困难使他在饮食等生活条件处在一个低水平状态,生存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从而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另一方面,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懂得只有奋发进取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问题又时刻困扰着,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长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状态。所以,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的匮乏,两方面因素使C身心受损。

第三,当学校领导许诺减免其学费,并没有立刻实现的时候,C内心便产生对周围的人的不信任,甚至觉得自己应该得到的照顾没有落实是领导说话不算话,情绪偏激,所以拒绝接受捐款。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得到及时的关爱和善意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贫困生心灵扭曲,怀疑自己,质疑社会,日益压抑和郁闷,做出有违常理的事情。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个案。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及时捕捉到学生的真实想法。辅导员通过该班班长、团支书等班干了解到他的思想状况后,及时商量对策,让老师和同学不断给予他帮助,稳定他的情绪。从学院领导到辅导员老师,再到宿舍的同学,都不断给他做思想工作,生活上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辅导员老师经常找他谈心,教育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和经济的关系,树立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远大的理想,鼓励他在逆境中成才。经过多次谈话,C终于愿意接受部分大一时筹集到的捐款,用于偿还学费。与此同时,学校落实了对C减免第二年学费等事项,使他在经济上无后顾之忧。

外语系2班良好的班级氛围也为C个人成长提供了一个健康稳定的外部环境。该班有一批得力的学生干部,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级体和先进团支部。当C家庭发生变故以来,该班的班干都把帮助C作为己任。从班干部到普通同学都以包容和平等的心态去关心他、爱护他。当C同学得了胃溃疡,全班同学都来关心他,宿舍同学更是无微不至,陪他上医院,帮他打饭打水。无论是勤工助学的机会还是外出家教,无论是翻译兼职还是其他有报酬的社会工作,班上的同学总是第一时间考虑他,这不仅为他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来源,同时锻炼了他的专业能力。宿舍的同学每次外出吃饭、娱乐、运动都没有把他落下,主动拉近他和同学们的距离,遇到事情也常和他商量,让他融入整个集体当中,从而获得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而学生干部和其他学生也在帮助C的同时获得责任感与成就感,从而增强了服务意识和稳健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学生的个人努力与老师的教导相结合

C虽然心理上有些自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积极进取,特别能吃苦耐劳,比一般学生更具有责任感和学习动力。对待这类学生,辅导员老师要给予他足够的尊重,给他足够的信任,让他和别的学生一样具有责任感,让他具有博爱的精神,让他懂得如何去回报社会。

从大二开始,C逐渐开朗起来,主动与同学交往,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学习刻苦努力,成绩稳步上升。他逐渐地融入集体,开始了正常的大学生活。同时他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参加了党校学习。

大三,C担任了班级团支书兼学习委员的职务,并主动组织参与集体活动,他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大三上学期末,C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他所在的团支部被评为校红旗团支部。这一过程中,学院不断对他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并密切注意他的生活和思想动态,经常找他谈心,他的同学也始终在关心和帮助他。在这种集体的关怀与帮助下,C逐步走出了家庭变故带来的阴影,对未来树立了信心,成为了一个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大四就业时,C长时间在一家单位实习,但最终未被对方录用,贻误了时间,同时其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学院领导了解了他的实际情况后,找他个别谈心,分析对策,并亲自为其推荐单位,使其顺利就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这个关键时候,辅导员老师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使他认识到大家的资助是为了使自己更好的成长,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并不是因为贫困就理所当然的要得到资助。这有助于C以更平和端正的态度去学习生活,懂得以一种从容、自信的精神和意识去服务社会。经过了四年历练的C,也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并在工作之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期间回到学校探望老师。

三、启发思考

1)学校采取“贷、助、勤、补”等多项措施,大大缓解了贫困生的学费和生活压力,从而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尤其加大了“贷”(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勤工助学)两方面的投入。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的完善和推行是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最主要的手段。这些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将是解决我校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基础,也是贫困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稳定的重要保证。

2)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首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要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及时给他们关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顺利成长。其次应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存在,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着重培养贫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同时,学校、社会、家庭积极配合,创造有利于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积极采取措施,缓解贫困生来自生活、学习的压力。

3)学校要加强院系、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班级氛围容易促使贫困生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团结向上、互相关爱的班级体使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体验到社会的支持,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同时,学校要建立贫困生档案,准确把握其心理动态,时刻关注其心理状况。学生进校后,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有问题的同学及时进行指导。

上一篇:区城管办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一班主任学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