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2024-07-22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精选6篇)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第1篇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现状文献综述

组名:指南针小组

组长:张芹芹

成员:崔海洁、高芳、胡娜、李玲、王婷、袁艳芳、刘克艳

职业价值观也称职业意向,是个人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它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尤其目前,我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程度逐渐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过度到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而恰当的职业价值观将更有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发展过程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和职业变化迅速,我国曾出现过“当兵热”“从政热”后发展到“下海热”“外企热”都反映了职业价值观的变化过程。陈核来曾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南》一书中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毕业生的就业观进行了回顾。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主要考虑标准依次是:社会定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80年代后期“既需地位,也要挣钱多”。此时代大学生崇尚“自我没”“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但仍很看重社会意义。80年代末毕业生就业时不再一味追求“社会地位”,“符合个人特长”成为他们的首要标准。

“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毕业生就业呼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毕业生更看重“工作稳定”,“发挥个人特长”被逐渐取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就业观是“要找到最佳结合点”即在个人与社会两个价值之间找一个最佳结合点,此时曾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业选择”基本过时,“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要标准。

二、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董文强、谭初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对职业选择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张玲玲、张芝萍也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的一般特征进行了总结:

1、开始强调职业的经济收益;

2、职业选择集中于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

3、不在乎单位所有制形式;

4、追求职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感。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6月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显示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以下特点:

1、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该调查结果反映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的一个主导需要,但此处的自我实现正如罗尼在分析中国和日本职业价值观时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集体化的自我实现,因它是以得到集体和社会的承认为基础。与调查结果一致:大学生在强调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注重是否有利于自我的发展,而把对职业的社会声望因素和经济收入的考虑放在次要一点的位置。

2、择业地点上优先考虑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的主导需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自我发展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取向上也倾向于选择那些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大城市。生存需要也是毕业生的第二主导需要。生存需要是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目标,而且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而且他们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大学生的行为中发挥作用的。毕业生在择业取向上优先选择那些经济收入高、工作条件好的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在注重个人才能的同时他们又希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成为大学生择

业的首选目标,主要是因为它们能满足大学生的两个需要。

3、大学生择业自主性更为明显

《河北精神文明网》上的一篇文章《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就业需求差距分析》中通过在不同层次高校发放“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问卷且对一些大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得出一些结论。该调查表明,毕业生的择业自主性颇为强烈,他们在择业时倾向于听“自己”意见的占57.4%,听“父母”、“好友”、“老师”、“舆论”、“其他”意见的分别占15.7%,105,7.3%,3.5%,6%。许多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主动关注就业情况,了解相关政策与整个就业形势,开始结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规划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社会活动。这既给高校就业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了契机。

三、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的影响因素

张玲玲、张芝萍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为社会客观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02)曾对新学子所处新环境用“四转、四大、四个多样化”来描述。四转: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四大”:国际人才大竞争、世界经济大开放、科学技术大发展、多元社会大汇合;“四个多样化”: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这些也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倾向。

首先是自身的价值观念,职业价值观是个人价值观在职业定位方面的体现。因此个人价值观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利义观受到冲击,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价值取向更趋于理性。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个人权益与集体主义之间游走,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格,又注重现实,讲求实际,重视物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冲中形成了多元化、复杂化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倾向认识逐渐成熟,并且善于利用发展的眼光对社会问题进行理性评价。他们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却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

其次是社会心理环境,如社会时尚,个人的成长环境尤其是手教育的环境,及性别差异等。“当兵热”“从政热”“下海热”“孔雀东南飞”“考研热”等都是社会时尚在职业价值观中的体现。男女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可知,男生更看重职业是否自主性大,没有约束,女生更注重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男生更重视职业的晋升机会,女生看重职业是否稳定,职业环境是否幽雅,而有些大学生更囿于旧观念饿樊篱。曹劲松 潘永亮在《大学生求职制胜方略》中专门以“女大学生,走好择业路”为题专门对女大学生的择业优劣势进行了分析,50%的女大学生赞成或不反对“女子无才更是德”这一旧观念,直接导致其不思进取的状态。因此职业价值观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安逸。

另外,就是社会职业的客观环境。目前我国每几百万高校毕业生,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逐渐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有卖方市场过度到买方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双向选择和契约式就业条件下形成饿职业流动人才流动新环境,打破了终身制的传统就业环境。同时重视人才,构筑人才高地的环境正在形成(当然也重视人才质量)社会日益成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性组织。

最后是发展因素。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个人的 职业价值观念将是逐渐由朦胧幻想变成现实,由波动变化而趋于稳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演变,职业声望、职业地位的变化也会导致职业价值观的改变。

四、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李伟、赵瑛在《新世纪大学生就业指导》,董文强、谭初春《大学生就业指导》等都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作了系统的分析。而且陈核来、费琉芳、余新丽等众多学者已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过整体的宏观系统的调查和分析过并得出系列结论。尤其从其社

会影响因素方面和变化方面都做过细致的分析。但是某一特定专业的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小学教育科学方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众多学者几乎无一涉足,众多本方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取向是否与全国大学生整体一致?或是某一方面有所偏重?另外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大学毕业生而设计的,职业价值观具有发展性。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张继栋对大学生的时期分为熟悉大学、适应大学、活出精彩、策划未来四阶段。李赫也在《大学生如何过好四年》中指出大多大一大二的学生空虚生活无计划是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可见,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状态都不相同。因此,大学低年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毕业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将会在以有成果基础上继续展开调查,并做简单分析。因此,我们这个课题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本科层次小学教育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专业培养方面还处于摸索之中,因而在培养过程中便会出现与实际需求脱轨的现象。另外,本科层次小学教育其优势一面是高学历,然而在职教师获得高学历的途径很多,小学教师的准入又向社会开放。因此使得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优势不优;小学生、小学的数量逐渐减少,致使对小学教师的需求减少,而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增多,招生规模扩大,使得小学教师专业竞争就业形势逐渐严峻。

其次,当前小学中小学科学课程仍得不到足够重视,小学科学教师仍不能专业化。这必然影响到小学科学教师的职业地位,以及小学教育科学方向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再次,教师属于领导阶层,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按塞特职业定位分级表,教师与教授、法官、工程师、艺术家、作家、编辑和医生同属于专业人员位于第二层,在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声望量表中,公立小学教师属于第三十位处于中层,而私立学校教师则位于第四十一位属于中下层。如此职业地位与声望必然也影响着大学生对其职业价值观定位。

最后,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在学员组成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女生人数以绝对优势高于男生,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性别歧视。“只要男生”或“优先录用男生”,给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造成了不平等的环境,专业的局限,体貌的门槛往往也给女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困扰。另外,某些女大学生自身囿于旧观念的樊篱,“工作好不如嫁的好”往往导致不思进取的心态,这些也都是必然影响其职业价值观的发展。

基于以上特殊问题,我们将有针对性的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董文强潭如春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核来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张玲玲张芝萍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出版社,2004

[4]黄桦主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陶国富、白苏娣主编:《大学生择业心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李伟、赵瑛、张建民主编:《新世纪大学生就业指导》,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7]陈社育主编:《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北京出版社,2003

[8]张继栋主编:《今天怎样生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李赫著:《大学生如何过好四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10]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文心出

版社,2003

[11]曹劲松潘永亮主编:《大学生求职制胜方略》,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2]费琉芳余新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

[13]张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14]刘艳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浅析”,http:///xg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4

[15]韩丽莎 刘丽娜:“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就业需求差距分析”,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第2篇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课题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少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比较 研究,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还有待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反馈和评价机制的研究关注较少。有鉴于此,今后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理论的研究;扩大学科视野,主动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转换研究范式,逐渐探索出具有“中国立场,世界眼光,问题意识、学术思维,科际整合”基本特征的研究范式;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实证研究。学术界针对大学生社会卞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途径和对策等方而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较人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笔者试着梳理现有研究的脉络并加以归纳总结,以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王 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理论导报,2008年08

一年多来,学术界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多层面探讨的同时,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研究,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方面,主要从概念界定、必备要件、基本内涵和特征等方面展开探讨;在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吴 莉, 张 杰, 廖桂芳, 黄亚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研究文献综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第2期

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第3篇

一、高师生职业价值观概念的界定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我国占有相当的数量, 作为高师生, 他们在就业前就已经被定向为教育工作者, 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具体选择单位时的价值取向上。

研究者樊卫生于2004年提出, 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指师范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价值取向, 它是师范生的一般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影响着师范生对职业的选择。

研究者于海波于2001年指出, 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指高师生在选择具体的教育工作单位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思想观念, 是高师生的一般价值观在教育单位选择上的体现, 影响到高师生对工作单位的选择以及对已定向的教育工作这一职业是否满意, 是高师生在已定向的教育工作的职业中通过自己主动或被动地顺应和同化而形成的。此后, 研究者张科在对四川省高师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时, 也沿用了这一概念。

二、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现状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 高师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本文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 (1979~2008) , 对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行梳理。

1. 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对象

高师生主要涵盖本科生和专科生, 笔者通过统计发现, 对师范类本科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的比较多, 如针对新疆师范大学优秀师范生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毕业生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的研究等, 而对师范类专科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的却非常少。

2. 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方法

我国对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多采用问卷法, 并以自编问卷为主。在已搜索到的文章中, 有一篇采用了研究者金盛华等于2005年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 有两篇采用了研究者宁维卫修订过的“职业价值观量表”, 有5篇采用了于海波编制的“高师生职业价值观问卷”, 其他文章选用的是调查者自己编制的问卷。

3. 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内容

(1) 通过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分析高师生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重视程度。由于问卷不同, 所调查的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 研究者施章清、牟丽霞对浙江省某重点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的结论为, “变异性”“舒适”“安全感”是高师生的首选, 而“智力刺激”“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级最低;而研究者张玉柱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发现高师生对各因素的重视程度依次为发展、工作稳定性、声望、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家庭因素、地位。

(2) 分析个人因素如性别、年级、所学专业、家庭情况等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性别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者王立新、廖冰指出, 高师专科生在职业价值观的各个维度均存在性别差异, 而且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研究者于海波则认为, 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物质生活这两个维度。年级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者李锐指出, 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重视经济报酬;而研究者张玉柱则认为4个年级的高师生对福利待遇等7个因素的重视程度完全相同, 说明不同年级高师生职业价值取向基本一致, 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只是不同年级学生对地位因素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二年级学生比三、四年级学生更注重地位因素。所学专业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者王俊刚、吕勇指出, 不同专业的高师生在职业价值观的6个维度 (除了自我发展维度) 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于海波指出, 在贡献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专业差异, 艺术和体育专业的高师生比文、理科的高师生更注重贡献的职业价值观。家庭情况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于海波研究发现, 在自我发展维度上, 籍贯和母亲的职业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张玉柱也提出, 父母职业的不同, 使高师生对福利待遇的重视程度产生显著差异;张科进一步指出, 家庭收入高的高师生在物质生活、威望、家族维度上与其他收入水平相比较, 高于其他收入水平的价值观。

(3) 调查高师生心目中的首选职业。研究者叶松庆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高师生心目中首选职业的前两位是政府机关公务员 (占31.8%) 和科技人员 (占16%) , 想到政府机关工作的最多;从总体看, 待遇并不高而工作稳定性强的事业单位较受青睐, 而愿意从教的几项比例之和才为23.2%。研究者邢云、彭英鸾2008年的调查发现, 师范院校专科生的职业选择取向中, 仅有30.9%的学生选择教师职业, 39.5%的学生选择到企业就业, 13.9%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选择政府公务员和政府下属事业单位的学生只占12.1%。

(4) 师范生与非师范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者张冬梅、兰继军2007年的调查发现, 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在目的性职业价值观上的得分呈显著差异, 表现为师范生在成就实现等方面高于非师范生, 在薪酬、稳定性等方面低于非师范生。这说明师范生比非师范生更注重精神方面的价值。

(5) 不同地区、不同院校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的比较。研究者李锐比较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广东地区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王立新、廖冰比较了重庆涪陵师范学院、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和湖南郴州师专3所师范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三、小结与建议

笔者通过对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统计, 发现目前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从研究对象来说, 多是对普通师范类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仅有一篇文章, 就是许晓晖、韩佳伶、严钰在2008年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目前还没有发现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的内容。高等师范教育长期以来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要任务, 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也多以理论学习为主, 作为直接到幼教第一线工作的专科生, 他们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随着整个社会和家庭对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 学前教育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应受到关注和重视。

2.从研究方法来说, 多采用自编问卷。首先, 研究者均以自己的操作性定义来确定职业价值观的维度并编制问卷, 致使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比较混乱, 结论的相互验证性较低。其次, 问卷法虽然能量化高师生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重视程度, 却不能揭示出学生的具体想法。因此, 建议今后的研究可辅以深度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 找出高师生形成职业价值观的深层原因, 以便师范教育能更有针对性。

3.从研究结论来说, 在职业价值观的不同维度方面, 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例如, 研究者李阿特研究发现, 师范本科生将贡献、人际关系排得比较靠后;于海波、王俊刚、吕勇等研究却发现, 师范本科生将人际关系、贡献排得比较靠前;王立新也发现, 专科生最重视人际关系、自我发展和贡献。不过, 结论的矛盾性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制定统一的可量化的标准的迫切性, 否则研究结论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因此, 通过对高师院校各个专业的本、专科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 从而形成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量表, 将会更有效地指导高师生择业。

摘要:职业价值观是职业选择时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师生在就业前已经是准教师, 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体现在具体的单位选择上。目前, 已有的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以本科生为主, 多采用自编问卷法,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高师院校各个专业的本、专科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 从而形成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量表, 将会更有效地指导高师生择业。

关键词: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海波.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2]郑洁, 阎力.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5, (11) .

[3]张玉柱.高师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1) .

职业价值观研究理论综述 第4篇

职业价值观两分法多维度观点

一、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操作性定义。易里哲(Elizur,1984)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罗斯(Ros,l999)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合作)的信念。斯瓦兹(Schwartz,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国内的许多研究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操作性定义。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俞文钊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职业乃至整个人生所产生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廖泉文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道路、职业定向与选择、职业工作态度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一般意义上,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从业问题上,或者以职业为谋生经济来源、发挥才能、为社会作贡献这三项因素上不同比重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态度。余华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而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它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它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它是属于个性倾向范畴的概念。

二、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已有一些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但从1987年“工作意义研究小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把职业(或工作)当作生活的中心,从此研究者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现今,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者们已达成了一个共识: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一般价值观(或价值倾向)在工作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和投射;也就是说,个体的价值观本身具有一个特殊的认知结构,这个特殊的认知结构派生出了具有相似结果的职业价值观。我国的职业价值及其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基本上都是问卷调查,理论研究尤其是职业价值观的定义与结构相对较少,个案法更鲜少。

综观国内外研究,研究者们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的重点;二是对职业价值观与其它因素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包括与个体背景因素以及与其它价值观的关系;三是对职业价值观变迁的研究;四是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问题。

三、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采用了文献法,由于涉及的文献广度及个人的关注热点、思维角度、模式的不同,因而呈现的职业价值要素条目也很不一致。总体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价值观的要素呈现多元化的迹象,也由平面结构向立体结构发展。

职业价值要素的组合是职业价值结构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研究结果多是揭示平面结构,下面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说明一下。

1.两分法

它是1951年由著名的职业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这种观点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具有深远影响且被广泛地加以应用,他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但是,许多研究者对此划分方法的全面性持怀疑态度,此种概括显得过于笼统,内还是外的区分是相对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的人理解也不同。

2.三维度观点

塞普尔(Super,1970)在赫兹伯格二分法的启发下,应用实证研究得到职业价值划分为三大类:一是内在职业价值,是指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一些因素,如职业的创造性、独立性等;二是外在职业价值,是指与职业本身性质无关的一些因素,如工作环境、同事关系、领导关系及职业变动性等;三是外在报酬,包括职业的安全性、声誉、经济报酬和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等。金兹伯格(Ginzberg,1951)等人把职业价值分为三类:一是有关工作活动自身的。二是有关工作报酬的,三是有关工作伙伴的。阿尔得夫(Alderfer,1972)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一类,即社会价值。易里哲(Elizur,1984)则从另一个角度划分为三个维度:情感、认知、工具。

国内凌文辁等人(1999)应用科学的实证研究得出三因素结构: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声望地位。黄希庭等(1994):职业目标、实现职业价值的手段、职业评价。寸草(1988):划为表现型、贡献型和衣食型三类。余华(2000):用修订的塞普尔量表为研究工具,研究结果与塞普尔观点的一致。

3.四维度观点

这是最著名的职业价值观维度的划分方法,它是1992年由舍克斯(Surkis)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四个维度,他把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国内赵喜顺1984年把職业价值观划分为四个维度: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经济型。

4.五维度观点

主要有伯仁(Perron,1974):风气、冒险、自由、地位、现实。宁维卫(1991)通过对两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抽取了五个因素: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经济价值。郑伦仁(1996)根据宁维卫修订的塞普尔问卷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对比研究,当然,脱离不了他的大概的框架,进取心、自主性、工作安定性、声望、经济价值。余华也是以修订过的塞普尔的职业价值观为工具的。

5.多维度观点(六维度以上)

主要有荷兰德(Holland,1973):探索型、艺术型、社会型、习惯型、现实型、企业型。余嘉元(1999)按工作结果的形式分:内在、情感、工作信仰、外在;按与完成任务的关系分:资源、报酬。廖泉文于2000年根据日本田崎仁的理论把职业价值观分为独立经营型、自我实现型、志愿型、才能型、支配型、自尊型、自由型、家庭中心型和经济经营型。顾雪英(2001)十一维度,包括交往因素、义利因素、挑战因素、求新因素、成就因素、责任因素、环境因素、归属因素、体认因素、权力因素、创造因素。

参考文献:

[1]ElizurD,SagieA.Factsofpersonalvalues:astructuralanalysisoflifeandworkvalues.Appliedpsychology:aninternationalreview,1999,48(1):73-87.

[2]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卢荣远.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 第5篇

摘 要: 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一直是教师心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过重的压力影响到教师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甚至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影响,因此把握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研究脉络,了解已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成果,对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的现状和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教师压力;压力来源;应对

一、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30年代。早在1933年Hicks就对60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17%的教师“经常神经紧张”,而11%的教师忍受着神经失常的痛苦。从20世纪50年代,塞利首次进行心理压力研究之后,“压力”(stress)一词广泛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到了60年代,更多研究开始涉及教师由于工作问题而产生焦虑不安的事实。1977年,Kyriacou和Sutcliffe在《教育评论》杂志(Educational Review)中发表了教师压力综述文章。在该文章中,作者将教师职业压力定义为由于工作造成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包括紧张、失望、焦虑、愤怒、压抑等。此后,教师压力成为了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此后,不同的学者对教师职业压力有不同的定义方式。例如,Litt 和Turk在1985提出教师压力是指当教师的幸福受到威胁时,所要解决的问题超过其能力范围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形与困惑;中国台湾学者周立勋(1987)将其定义为教师在教学工作时对潜在的工作情境因素或要求评估为威胁或有碍工作表现而产生的负面的情感反应;台湾学者程一民(1997)将其定义为教师在学校工作中,与人、事、物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情感;国内学者吕秀华(1998)则认为是因教师工作的因素所导致的紧张,使得教师感受不愉快或负面的情绪;而徐富明(2000)更多的倾向于是教师由于工作的原因,如工作时间过长、负荷过重、班额过大、学生行为不端而导致身心疲劳过度、神经紧张、挫折等的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感体验。

虽然研究者对教师职业压力界定的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实质是基本一致的,即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是指由于自身素质或外界各方面的原因而使教师产生的不愉快的负面情感体验,也称教师的工作压力。

二、教师职业压力的负面影响

适度的压力是维持正常身心功能的必要条件,具有唤起、调整、加强等功能是主体应付生活的基本条件。但过强、持续时间过长的压力会导致身心失调,产生生理、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的不良反应。教师职业压力对教师本身产生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心理、行为和生理方面。

1.对心理的影响

1994年,市级重点研究课题:《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运用国际通用量表,对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心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度的心理症状。2005年,武汉市对7城区1300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达40.4%,明显高于国内正常成年人。

2.对行为的影响

工作压力会导致教师的消极行为增多,主要有:行为冲动、易冲动、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吸烟喝酒等。此外,工作压力致使教师在工作方面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主要包括旷工、改行、提前退休等。2006年,香港当地组织“城市智库”向14所学校的38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80%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大,更有25%承认企图伤害自己。香港教统局的数字显示,03/04学年至05/06学年间,中学教师流失率由3.9%增至

5.1%。

3.对生理的影响

2002年,广东省教育工会对19所高校8417名教师的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广东省高校教师随着年龄的提高,健康状况逐渐下降,患病率不断上升。其中50岁以上教师的患病率达到50%,30岁至40岁的教师则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比例为79.17%,而30岁以下年龄组的亚健康发生率也不低,为69.12%。北京慈济健康体检中心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为新东方、北京师大附中等17所学校共7000多名教师做了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仅有42人体检结果正常,占总人数的0.6%。

三、教师压力的研究现状

1、教师压力的研究方法

大量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采用了定性的方法,研究者通过访谈法、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研究教师压力源、压力中介变量和压力结果,少数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教师压力问题,研究者通过针对教师压力源、压力结果设计实验、用具体的手段对教师压力中介调节因素进行干预或训练。

2.教师压力的研究内容

2.1 教师压力主要来源的研究

基里亚克总结了六种教师的重要压力根源、时间紧迫感、社会地位低、学生无纪律、工作环境差、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同事间的冲突。库伯列出了一个完全简明的六种工作压力源:有特点工作的压力、角色压力、人际压力、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和发展、家庭工作相互作用[1] Elaine研究发现:教师个体的角色准备、职业态度、健康状况 职业自信心和自尊心是重要的压力来源[2]林小群研究认为:学生因素、家长因素、工作因素、考试压力、职业期望、学校组织气氛、自我发展需要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3]。虽然各个研究者对教师压力的来源进行的不同的研究,但是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师压力主要来源的认定具有很大相似性,综合起来有以下几部分即 组织和工作的特点,工作之外的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2.2教师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

应对(Coping)作为压力过程的中介调节要素之一,在众多有关压力处理的策略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Folkman 与 Lazarus 将应对定义为:“所有认知和行为上对要求的掌握、减少和容人的努力,将应对方式分“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和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方式” 马塞尼将应对分为斗争应对与预防应对。国外关于教师压力应对的研究表明:教师常用的压力应对策略有,尽量适当的处理问题、避免对抗、工作后尽量

放松、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控制感情、给特别的工作更多的时间、与他人讨论问题交流感情、有一个健康的家庭生活、提前打算和优先解决问题认识自己的不足[4]。陈德云提出了:开设教师压力管理培训研讨班、理性一情感疗法、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模式、校长为缓解教师压力而努力等四个应对策略[5]。

四、人口统计变量与教师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

人口统计变量是指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教龄、学校和教学岗位类型等教师个人资料。

1.教师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Trueteman和Punc(1992)的研究发现,女教师受到压力和压力源的影响显著大于男教师,但是经过心理干预,女教师的心理压力感更容易得到缓释[6]。宋利国(2004)关于初中教师心理压力情况的研究表明,女教师在工作负荷因素上的压力比男教师大[7]。丁凤琴(2006)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情况的研究表明:在学生因素与家庭人际因素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教师的学生因素与家庭人际因素比男教师高,且差异显著[8]。边保旗、樊富珉2006年对中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表明,教师压力的性别差异显著,学校压力、素质压力、制度压力和需求压力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男教师要显著高于女教师[9]。可见,不同研究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可能完全相反或有所区别,这是由于研究的样本不同,年级不同,或研究的方法或工具不同导致的。

2.不同教龄的教师心理压力的差异研究

在教龄方面,Kyraeon 1989年的研究表明不同教龄的教师的压力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0]。但我国岳民庆(2007)的研究表明,不同教龄教师的压力水平与有显著的差异[11]。王沛、张国礼(2006)研究结果表明:教龄小于或等于5年的教师的压力水平要显著地高于教龄为11-15年以及大于25年的教师;教龄为16-20年的教师的总体压力显著地大于教龄为11-15年、教龄大于25年的教师,而其余的教龄段之间在总体压力感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问卷调查的样本不够大,或研究的区域有所不同,或研究的学校不同,有的是大学段,有的是高中段,有的是初中段,有的是小学段。因此,年龄与教师的心理压力研究要针对不同的区域,针对不同的年段进行研究。

3.学历与教师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

陈华(2002)、李军兰、李金碧(2005)、陈庆、张雪梅、岳民庆(2007)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观点[13]。也有研究表明学历越高,压力越大。许延礼、高峰强(2003)、宋利国(2004)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1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学历越高,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烈,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就会产生较大压力。

4.学校类别、学校级别等和教师心理压力的关系

在学校类别方面的研究表明,中学教师的压力要高于小学教师,初中教师的压力要高于高中教师。王沛、张国礼(2005)的研究表明:小学教师的总体压力显著低于初中和高中教师,而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5]。孙杰远、李青(2005)对黑龙江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小学和初中教师的调查表明:在不同城市和不同中小学校任教的教师心理压力存在显著差异[16]。

在学校级别方面,邵光华和顾泠沅(2002)的研究表明: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教师在对教师心理压力感的认知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自我压力感方面差异显著,普通学

校的教师承受的压力更大[17]。

五、教师压力研究的评价及建议

教师职业是一种全球普遍性的职业,教师压力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研究的热门话题。虽然对教师压力的研究已涉及研究方法与内容、压力来源、解决策略等方面,对教师心理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提到了教师个人、学校、社会等一些方面,但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对象范围不够广泛

关于中小学教师压力的相关研究较多,其他教师群体如高校教师、幼儿教师、私立学校、职业学校、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师的相关研究较少。不同群体的教师,他们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及所面临的压力等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的压力状况会存在差异。但在现实的调查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却以某个群体教师的压力状况来判断教师压力的整体状况,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加强不同群体教师压力的研究多做一些横向的比较,揭示不同群体教师压力中存在的共同性与特异性。研究方法缺乏多样性

国内外有关教师压力的研究多数用定性的方法,探索产生教师压力的来源、教师压力应对策略、压力对教师身心健康与行为的影响等问题;同时这些研究通过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教师压力产生的来源,教师压力与教师身心健康及行为的相互关系;另外有少量研究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教师如何用合适的方法或策略进行压力应对。我们需要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先调查后实验,通过现象揭示教师压力的本质,总结教师压力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研究内容不够全面

目前有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压力源、压力后果及压力源与压力后果两者关系的研究;对于压力应对的研究涉及较少,现有的一些研究中研究者多数采用SCL-90这样的症状检核表,将压力应对方式的测量结果同消极后果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评价哪些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哪些是消极的应对方式”我们主张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处理什么具体问题或情绪困扰采用何种指标进行评价,何种应对方式是积极的,何种应对方式是消极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研究在某种情景中某些人运用某种应对方式是最好的,而不是片面的将逃避或回避、否认看成是“消极的”。

另外,研究学校组织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来减少教师的压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师压力研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最有趣的一个方向,可能就是成功处理压力的措施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比如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教师压力研究仍需努力

教育改革在不断地进行,在不同时期、学校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估程序在不断地变化、学校如何管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也在不断变化。对于教师压力研究来说,我们需要更新以往研究中的数据,探索压力发展的趋势和变化,特别要注意学校里正在引起需要强调的高水平压力(如中小学教师的学生升学率、高校教师的科研业绩考核等等)的变化,对在因处理变化时所产生的压力方面需要进行特殊的研究,以便这样的研究能给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关于各种教育改革是如何影响教师压力过程的建议。

参考文献:

[1]PhillipL.Rice.石林 等译.压力与健康[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赵立芹 张海燕.教师压力成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31 2 38-40.[3]林小群 等.中 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结构模型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 25 3 44-51.[4]邵光华.国外教师压力研究总述[J].比较教育研究 2002 11 20-24.[5]陈德云.教师压力来源分析与应对策略[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6]Kay Wilhelm,Jodie Dewhurst Savellis,Gordon Parker.TeacherStress An Analysis of Why Teachers Leave and Why TheyStay[J].Teachers and Teaching:theory and practice,2000,3(6).[7]宋利国.西部初中教师职业压力探因.伊犁教育学院学报[J].2004,17(3):47-51

[8]丁凤琴.中小学教师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10):27-30

[9]边保旗,樊富珉.中学教师的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48-50

[10]Joseph LaBeau.Chronic career stress:What it looks lik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J].PM.Public Management,2003,10(85),8-12.[11]陈庆,张雪梅,岳民庆.关于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主体性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1):72-74

[12]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6-61

[13]陈庆,张雪梅,岳民庆.关于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主体性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1):74-75

[14]许延礼,高峰强.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19(5):72-76

[15]杨冬梅,周晓晔.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学校层面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4,(4):79-80 [16]孙杰远,李青.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1(1):99-103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第6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的灵魂所在,它为社会及其个体提供奋斗的方向、发展的动力和行动的尺度。培育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从深层次上整合社会意识,维护社会秩序,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综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举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刘云山[1](2014)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这四句话,实际上是对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两者关系的一个基本定位。

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内在一致性,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都坚持重在建设,就是要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 尚,都是为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还要认识到两者各有侧重,特别要看到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则更清晰地揭示了这个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二是更加注重了凝练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符合大众化、通俗化要求,便于阐发、便于传播。三是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指向十分明确,每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规范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便于遵循和践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有利于更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清楚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是我们在实践之前的理论准备,也是必须的准备。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途径及方式

刘云山[1](2014)指出:

1、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1)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抓好宣传教育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2)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3)培育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2、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和发展。(2)通过文化传承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有内容还要有载体,要有文化活动还要有文化产品。

3、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参与面越广,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就越深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1)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弘扬正气,就得压住邪气

4、党员干部要引领带动。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党员干部在弘扬先进思想道德上作出表率,见诸行动,就是重要的导向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抓作风建设,坚持领导带头,党员干部带头,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带动整个社会出现新的气象,这深刻启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1)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2)重德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个(德)从根本上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5、全党全社会共同责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仅是宣传部门的事情,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一定要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工作指导,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1)各级宣传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履行好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的重要职责,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对重点工作的谋划和督导,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中央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要认真落实“意见”精神,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各自工作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2)政策法律,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杨世清,董春杰[2](2012)指出,着力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着力点要宏观原则与具体路径相结合。(1)宏观原则。把握人民群众的主体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整体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各领域;把握引领性原则,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握操作性原则,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2)具体路径。首先要强化价值主体建设,以共产党员和先进群体为先导,为全社会树立模范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形象;其次,要优化核心价值观发育的社会环境,从经济条件、社会政策、公共服务等多方面为塑造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供有力支持;三是要加强社会规约工程建设,建立起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协调、激励奖惩、监督约束等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四是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措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具体落实。

王春娟,姚鸿韦,张志臣[3](2014)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需要制度保障。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主要从政治(和司法)规则、经济规则来研究我国正式制度对凝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

陈付龙,潘拥军,张伟[4](2014)指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支点有三点,1、利益整合: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1)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担机制(在利益分配上,则应在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上下功夫,并探索第三次分配的道路“初次分配上加强管制,避免市场与权力的联谋而造成初次分配的不公;再次分配上则要提升劳动在分配中的比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第三次分配道路的探索则试图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以减少利益的过度失衡,避免社会为富不仁的暴戾之气“)(2)建立阶层流动、互动沟通的利益协调机制(阶层固化意味着先赋性因素在利益的享有与个人的成长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作用,阶层流动则意味着后致性因素在利益的享有与个人的成长中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先赋性因素主导意味着先天性烙印的代言,后致性因素主导则意味着社会希望的可能,利益的整合不仅仅在于利益分配的均衡,更在于具有利益协调的可能,即阶层流动,互动沟通的协调畅通机制)(3)建立活力迸发、要素创造的利益激活机制(强国家,强社会,的格局是利益激活的重要保障,亦是利益整合所需的社会格局”强政府,即政府要有能超脱其他利益所左右的,自主性,扩大自身的基础性权力,而规避不应有的专断性权力;“强社会,即社会发挥其在民主政治,公共参与,财富创造等方面的积极性,并能突出在民生领域的自主性,在政治领域的监督性,在经济领域的创造性,使各阶层的利益有序流动且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制度创新: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链接。

3、文化再造: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撑。

郝立新、沈江平[5](2014)指出,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突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与融入中国梦。(1)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梦”。(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契合。

纪尚金[6](2014)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有:(1)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舆论工作(2)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3)使这种价值观真正大众化、普及化(4)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5)用制度为培育和践行价值观提供保障。

冯秀军,王淼[7](2014)指出,1、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前提

2、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信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标

3、不断扩大和增进社会共同利益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4、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王守光[8](2011)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突出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容。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概括,无论其内涵多么丰富,特点多么鲜明、标志多么突出、目的多么明确,仅有理论层面的探索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实践,在于落实,在于践行)

2、突出针对性(要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并揭示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原因,要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从理论高度进一步深化人们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的认识和把握)

3、突出操作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管理机制、引导机制、奖励机制、借鉴机制等要具有具体实践性和大众普及性,要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杜鸿林[9](2013)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1)坚定不移反腐败(2)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3)强化制度体制支撑(4)切实改进党风政风(5)实现人民群众参与最大化。

综上所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从宏观方面把握,也需要从微观方面掌控,不仅需要各机关部门发力配合,更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不仅需要理论上的建构,更需要实践方式的突破。在体制和制度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需要真正的探索出适合国情,有利于发展的规范,体制,制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思考及若干建议

1、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须从小事做起,有具体的方案。就制度方面说,很多学者只是提到了制度的作用,而没有细说哪方面的制度建设,如何建设,怎样执行等问题。

2、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广泛发动群众方面,必须有实际可行的方案,必须由高度的可复制性。很多学者也只是泛泛说群众的重要性,而没有具体的实际方案。

3、把依法治国融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就是怎样依法治国,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狠心价值观的践行纳入法制渠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法可依。

综上所述,在现在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更进一步深化各项措施,研究具体手段和途径,广泛推动群众参与,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学习.2014(2)[2]杨世清,董春杰.探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之作[J].山东社会科学.2012 [3]王春娟,姚鸿韦,张志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践行[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陈付龙,潘拥军,张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支点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2)[5]郝立新.沈江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红旗文稿.2014(9)

上一篇:大学生物流公司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如何争当“三有一好”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