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哲学思想的认识

2024-07-25

对孔子哲学思想的认识(精选9篇)

对孔子哲学思想的认识 第1篇

我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

孔子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孔子的一生除了参与政治之外,其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活动。孔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精辟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所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辉。

一、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

在教育思想中,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应该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只要诚心求教,不分贵贱贫富,都应热心教诲。孔子扩大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由“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四夷”,使一部分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摆脱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加速文化下移的进程,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使文化在贫民中传播,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人才,有助于华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基础,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有积极意义。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等同于孔子主张教育平等,更不是主张教育普及,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但至少女性是排除在外的,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所以,女性必然是被孔子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的,而他“来者不拒”之后的“去者不止”的作法也是其未主张教育普及的表现。

但无论如何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使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民间的百姓中广泛的传播,为我国教育的普及和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皆将其作为教育对象,这也充分显示了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极大的革命勇气和魄力。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孔子并未概括出“因材施教”四字,这是由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读《论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孔子在当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知”时往往会根据学生性格、个性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回答。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综观孔子的诸位弟子之所以各有所长,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方面的成绩,正是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专长,因材施教的结果。

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挥,就是通过启发式教育来体现的。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法之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欲罢不能,乐学好学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孔子才能培养出一大批有独立见解、博学多闻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孔子提倡师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求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形成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整个教学过程即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两者辩证互动,就教师而言,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就学生而言,从教师处学得知识的同时仍需自己努力,方能有所提高。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从而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实现了共同进步。

四、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的“师道尊严”是建立在与学生平等互爱的基础之上的。孔子作为一位圣人、圣师,但他却并没有“至圣先师”的架子,他并没有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他对学生谦和友爱,他对学生的教育总是展开在与学生的结伴郊游中,展开在与学生席地而坐的交谈中,这是一种充分的平等和民主。孔子的学生对孔子敬而不畏,崇而不惧,他们对孔子畅所欲言,有疑必问。

孔子穷数十年的教育经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具有深远意义和深刻启发性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资源。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仍时时感受到中国的教育乃至世界的教育在许多方面依旧受到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孔子确实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位伟大的开创型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历史的洗礼之后的今天更显得睿智而可贵。

对孔子哲学思想的认识 第2篇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仁义。也就是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当然,“仁”还有其他解释,比如“克己复礼谓仁(《论语•颜渊》)”。但是,不论仁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仁必然存在着一个对立面——不仁。什么是不仁?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爱人者不仁”、“不能克己复礼者不仁”。

所谓“爱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合。为此,孔子在构建仁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以“爱人”为其核心,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并推己及人,施之于人类乃至万物,从而保持了一种既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可概括为:其一,爱亲。即血缘亲情之爱

孔子所说的“礼”,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而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将“复礼”的历史重任交给了重要的一个群体,即“君子”。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理想境界不是“仁”,而是“圣”。“圣”的根本要求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而在孔子眼中,唯有道德纯厚、大公无私的尧舜才能称得上“圣人”。但“仁”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毕生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去实现的人生目标,犹如人生航程中的灯塔。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形象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践“仁”的榜样——君子。

历史的每一次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结构不断解构的时期,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伦理道德沦丧的现实。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出现了违背道德原则的“贱妨贵,少陵长,远间近,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的行为,孔子将“礼崩乐坏”归因于每一个道德自觉意识的失落。为了让人们重识道德和重拾道德,孔子将“仁”概括为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因而此时之“仁”是包含众德的最高观念,也就有了“仁”即“全德”的说法。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涵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与“仁”一样,“义”也要高于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不是说不可以要利,相反,孔子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富贵如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见孔子对“义”的看重。

孔子所谓的“仁义”,其根本在于“人心”,只有学习者的内心接受并贯彻于自身,仁义的精神才能在社会中推行。故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孔子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开启了战国时期重知识、重人才的新时代,他在文化史上的贡献,实在难以估量!历经两千多年的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的最深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并成为了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信条和道德准则,并将是一种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宝贵的思想养料。

对孔子思想的美学思考 第3篇

美学, 即美是人的本质力的对象化。笔者认为, 这一概念可以作以下通俗的解释:美是能够引起人们愉悦、舒畅、振奋或使人感到和谐、圆满、轻松、快慰、满足或让人产生爱 (或类似爱) 的情感、欣赏享受感、心旷神怡感或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属性。美学, 也就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美的种类主要包括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孔子的仁学美学思想主要见诸于《论语》, 下文主要分析《论语》中体现的美学思想。

1.《论语》体现的社会美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仁”字。所谓“仁者, 亲也, 从人从二” (许慎《说文解字》) 。也就是说, 儒学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学, 所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应该是一种“爱”的关系。《论语》中, 以社会美论最为丰富和突出, 如孝悌之美、人格之美、人际关系之美等。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为政篇》) 孔子认为, 只是供养父母的生活, 还不能够算是孝, 如果没有“敬”父母之心, 那么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孔子提出这个问题是针对一些人对“孝”的误解的纠正, 是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的批评。孔子又讲:“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学文。” (《学而篇》) 他在这里强调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在社会上为人要诚实守信、关爱他人。《学而篇》是讲“学”的方方面面, 但孔子首先要求青少年要学好做人。其道理很显而易见:一个人可以不务政事, 可以不治学问, 也可以不做文章, 但决不可以不做人。孝、悌、谨、信、博爱、亲仁, 这些是做人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社会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才具有美的人品, 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赞美。

人在社会中面临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 即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 (姐妹) 关系、上下 (领导与下属) 关系、朋友关系。除了这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外, 还有一种关系, 即人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自从以家庭为基本社会单元的社会诞生以来, 这些关系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在《论语》中, 孔子与他的弟子们探讨了这六种人际关系, 并提出了处理这六种人际关系的具体原则。《论语》中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的及其基本的原则, 如:“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里仁篇》) “忠”是尽己之心以待人, “恕”是推己之心以及人, 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 这是最高原则。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篇》)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颜渊篇》)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 “德不孤, 必有邻。” (《里仁篇》) 这些就是孔子及其弟子以“与人为善”为指导思想, 以温良恭俭让为方法, 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论语》中的社会美论是丰富多彩的, 仅就上述, 便不难看出孔子及其弟子是以“仁”的核心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判断、建构社会美的标准的。

2.《论语》体现的自然美思想。

一天, 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 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 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惟有曾点 (曾皙) 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先进篇》) 意思是说, 当春天来了, 穿上舒适的春装, 相约上五六成年人, 六七少年人, 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 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 大家优哉游哉地玩个痛快, 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这番话显得很没有抱负, 没想到却得到了夫子的赞同:“吾与点也!”。从孔子师徒以上这段对话中,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亲近大自然, 与大自然同在, 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 这才是最大的快乐, 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当然, 在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中, 孔子并没有“遗忘”社会生活, 因此对于其他几位弟子的志向并没有否定, 他的理想是人与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在孔子和他的弟子看来, 人们欣赏自然山水之美的过程, 就是人的道德观念寻求客观再现的过程。自然物因为能象征、暗示、比喻人的德性, 所以才具有审美价值, 成为美的景物或事物。这就是孔子及其弟子对自然美的独特认识, 它把自然和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 着眼于自然与人的关系, 而不是脱离人类社会来谈自然美。《论语》体现的这种审美观可以说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殊途同归之妙。

3.《论语》体现的艺术美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大抵是“诗言志”说的继续, 或者说, “诗言志”说是孔子及其弟子文艺观的典型体现。

《阳货篇》载: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 相互感染, 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这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分析, 实际上可说是包含着对一切艺术作用的分析。在孔子之前, 还没有人提出过这样明确全面的看法。这一简练的论述, 总结了从远古到春秋时期漫长历史年代里人们对艺术认识的美学内容。

《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述而篇》) “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 (《八佾篇》) 孔子认为, 《韶》乐是尽善尽美, 达到了美与善的高度统一。这里的善是指政治、道德的标准, 美指艺术的标准。《武》乐是尽美但未尽善, 也就是说, 《武》在艺术上达到了最高的标准, 但在“善”的方面则比《韶》略有逊色。为什么呢?按照汉朝郑玄注:《韶》乐是“美舜自以德禅于尧;又尽善, 谓太平也”, 《武》乐是“美武王以此功定天下;未尽善, 谓未致太平也”, 即舜以德禅让而得天下, 并且达到了“太平”, 这是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 所以说是“尽善”, 反映在《韶》乐上就达到了美善的高度统一;武王伐纣, 以征诛得天下, 并且武王没有达到“太平”, 所以《武》乐在“善”的方面比《韶》乐稍逊一筹, 未达到“尽善”。孔子注意到了“美”与“善”的区别和统一, 这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 《论语》中体现出来的孔子的美学思想以及他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认识和主张, 无不贯穿着儒家的仁学思想。其美学思想虽有不足和局限, 但有其合理之处。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追求和谐已成为每个现代人心灵内在的呼唤, 孔子的美学思想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予以批判地继承和借鉴, 用传统文化来充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 构建一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社会。

摘要:在“重思中国”的新的文化环境下, 我们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关注。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与他所提倡的“仁”学密不可分的, 他从“仁学”出发, 要求个人全面的发展, 这正是孔子美学思想极为深刻的地方。本文以《论语》为例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三个方面对孔子思想进行美学思考。

关键词:孔子,美学

参考文献

[1]焦娟芳.浅析孔子的仁学和美学.大众文艺, 2006.3.

[2]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6.

[3]寇鹏程著.文艺美学.上海三联书店, 2005.1.

对孔子哲学思想的认识 第4篇

关键词 厚葬 葬之以礼 认识偏差

一、已知的文献中, 明确认定“孔子主张厚葬”的说法最早出自《韩非子·显学》篇:

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非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1

汉代成书的《淮南子·汜论训》篇亦有:

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2

两者俱认为孔子主张厚葬,《淮南子》更是将厚葬之流弊归咎于孔子。

二、笔者认为,孔子并非主张厚葬,更不可能厚葬之风的首倡者

(一)孔子尚俭戒奢

《论语》一书中多有表明孔子主张尚俭戒奢的语句:

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以上,孔子分别在论述治国、行礼、持身时都明确表示尚俭戒奢。

又有《论语·学而》篇载: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或与之?”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此段中,弟子们认为“俭”是孔子最重要的美德之一,由此可见孔子必定是“尚俭”,那么所谓“破家而葬,大毁扶杖”的行为显然与他“尚俭”的基本立场不符。

(二)孔子注重“尽其哀”

丧葬之礼的“厚”与“薄”只是形式,孔子更注重的则是“尽其哀”。

相对于丧葬之礼的厚薄,孔子认为对死者的哀思更为重要。《八佾》篇有“丧,与其易也,宁戚。”之句,就明确表明了孔子重丧礼之 “戚”即对死者的追怀要过于其“易”即丧葬之礼的形式。《论语·八佾》有: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礼记·檀弓》云: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孝经·丧亲章》中亦有:子曰:“小子之丧亲也,哭不依礼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以上语句皆表明了孔子所主张的丧葬之礼更重“尽其哀”。那么相比于“破家而葬”这种对追求形式而带来的极端表现,注重表达“哀戚之情”的丧葬之礼显然更符合孔子的主张。子游“丧致乎哀而止”3之语可谓一针见血的表明了孔子的观点。

(三)孔子主张“葬之以礼”

孔子重礼,诗、书、礼并列,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语;又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之句,认为若无“礼”恭、慎、勇、直这些孔子所颂扬的美德将不能称之为美德, “礼”之地位可见一斑。

“礼”与“仁”一并为孔子学说之精髓, “不知礼”,则“无以立”4

“葬之以礼”,是孔子礼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论语》中涉及丧葬祭祀之礼的言论颇多,最为概括的当属《论语·为政》篇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表明孔子对礼的坚持,由“事生”到“事死”贯穿人的一生。

简单来讲,《论语》提及的孔子对于丧葬之礼要求贫富有宜、贵贱有别:

一、贫富有宜

颜回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5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颜回死,孔子悲恸异常,但却反对门人厚葬颜回,原因就是:“礼,贫富有宜”,颜渊贫,故不可厚葬。

二、贵贱有别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6

孔子病重将死,子路让弟子们像家臣一样预备葬礼。孔子知道后痛斥子路及其他弟子,甚至用了“诈”、“欺”乃至“欺天”这样的词汇来。孔子严于礼,认为自己不是士大夫,弟子们却按士大夫的规矩操办丧礼,“无臣而为有臣”是令人痛恨和失望的行为。大夫贵,民贱,孔子为民,故不用士大夫之礼葬。

又言道“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显然,孔子认为依礼行事的重要性远超于所谓的“大葬”。

又有: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以上均出自《论语·八佾》,一讲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祭祀逾礼,士大夫之家用天子礼;一讲士大夫僭礼祭祀泰山;孔子对这些行为非常不满,并进行讽刺。天子贵,士大夫贱,此两者是对贱者用贵者礼的讽刺。

由此可见,孔子所谓的丧葬观念其实就是“葬之以礼”。而“葬之以礼”并不等于提倡厚葬。而是指的是丧葬 “贵贱有仪,上下有等”7,不能逾越,这也就是所谓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意义所在。

对孔子美育思想的一点看法 第5篇

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 陈方敏

美育,即审美教育。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以来才从西方引入(王国维、蔡元培首倡“美育代宗教”),但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有着美育的传统。《尚书·尧典》中就有舜帝命夔“典乐”(掌管音乐)以“教胄子”(教育子弟)的记载。这可算是中国传统美育的发端。后来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更加重视美育了。

通常情况下,美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鉴赏来实现的,孔子非常重视文艺作品的审美功用,他认为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其中的“兴”,朱熹注曰:“感发志意。”也就是说,通过欣赏诗歌(在这里指《诗》,即《诗经》),可以感动人、鼓舞人,激发人的心志。这表明,孔子已看到了诗(文学作品)对人的艺术感染作用。“观”是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情况(盛衰得失);“群”是说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交流思想感情,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怨”是说诗歌可以引起欣赏者对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等否定性的情感。“兴”侧重于个人心志的感发,而“观”“群”“怨”则侧重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这实际上指出了个人需要借助文学作品而实现两个方面的需求:个体自身情志的熏陶提升和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兴”是基础,“观”“群”“怨”是延伸,是个体视野和心胸的外向作用。正因如此,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中国古代美学史便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对艺术欣赏,总是先强调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的感发、激动、净化和升华,而不是首先强调某一局部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功用。如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所说:“能兴即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就阐明了“兴”对灵魂的净化激励作用,它可使人变得有志气,有作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最终实现“救人道于乱世”。孔子同时也很重视《诗》的启发性,如《论语·八佾》中的一段: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子夏名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认为子夏由他对“巧笑倩兮”等句的解释而引申出“礼”后于“仁”的见解对自己是一种启发,当然这是他自谦的话;反过来说,正是他的解释启发了子夏。除了教导学生以外,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地也与?”(《论语·阳货》)这正是他身体力行贯彻自己主张的有力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古代的统治者和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如荀子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而“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荀子·乐论》)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也十分重视对音乐的学习和鉴赏。他曾向乐官师襄学习,在齐国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他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美”是就声音(即形式)而言,“善”是就内容而言,可见他对音乐也有极高的鉴赏力。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的完美的音乐应是“美”和“善”的统一,即于形式美之外,还强调艺术要应包含道德内容,这个道德内容主要就是仁。孔子认为只有符合仁的要求的艺术才能在人的主观意识修养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他评论《韶》“尽善尽美”,是因为《韶》表现的是舜接受尧的“禅让”,能继承尧的德业;而评论周武王时的《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则是因为它表现的是武王伐纣建立新王朝,而孔子看重的是“以德服人”。同时,由于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所以,在他看来,音乐重要的不在于音调本身的和谐,而在于音乐表现的情感要受到“礼”的节制,要适度。文学作品应“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因此,孔子重视诗乐,更是看重它们的教化作用,看重它们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政治的影响。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他的美育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德育服务、为实现“礼”和“仁”的政治理想服务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主张首先强调的是“修身”即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的修养,而“诗”和“乐”正是实现“修身”的根本途径。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也就是说,君子修身从学《诗》开始,(“诗”主要给人以语言智慧的启迪与感发)在“礼”的基础上修身、立身,(“礼”给人以外在规范的培育训练)最后在“乐”的陶冶中完成品德的修养。(“乐”给人以内在心灵的塑造、完成)如前所说,《诗》可以“观”,即可以通过诗来观察社会民生,了解政治得失,又因为《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内容纯正(“思无邪”),合乎德治仁政的标准——这当然是孔子亲自编审删定之后的结果,所以利于君子的修身和树立政治理想。同样,对音乐的鉴赏和评价也体现着孔子的思想主张。所以孔子提出修身的施行准则和方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六艺”,为六种技艺,包含“诗”和“乐”)。”(《论语·八佾》)就是要以“德”和“仁”为核心。他甚至认为:“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没有“德”和“仁”,学习音乐也是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的。

不仅是文艺作品,就是自然山水,孔子也与道德品质挂上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就是说智者从水的形象中看到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动”,而仁者则从山的形象中观照到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静”。“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等也都是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把自然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即“比德”。

因此,近代的王国维指出:“其(孔子)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则始于美育,终于美育。”(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然而,在孔子那里,美育实际上只是实现德育的一个手段,并没有提到本体的地位,这是与他的政治思想紧密相关的。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归根结底,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政治家,他一生都在为他的政治主张而奔走,都在谋求为国家、为社会、为统治者服务,所以他更看中“仁”和“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偏差却伴随着儒家思想传统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得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一直成为主流,而美育的地位也未能得到应有的认识。

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作为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的美育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然而真正的实施和进展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就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形成合适的环境。社会风气日下、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对知识技能的要求愈来愈高),使人们将希望聚于学校教育上,而急功近利的追求升学率以及和实际相脱节的德育并不能对此有所改变,美育在实际中更是没有被正视(基本上是从属于德育)。

对孔子哲学思想的认识 第6篇

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如和而不同、持守中正、去偏用中、随时以处中等内容.继承和发展上述思想,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大团结、促进不同社会制度地区的和谐相处、抵制分裂、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启示意义.

作 者:贺福安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刊 名: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9(3) 分类号:B302 关键词:孔子   中庸思想   祖国统一  

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7篇

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形成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有着丰富多彩的深刻内涵.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不仅久远深刻,而且也极为广泛.它作用于社会的`各个万面,渗透到中国人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之中.儒家思想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作 者:李明艳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国际合作处,河北秦皇岛,066004刊 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年,卷(期):2002“”(9)分类号:B222.2关键词:孔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

对孔子哲学思想的认识 第8篇

一、孔子的美育思想

1.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基础是在先秦时期奠定的, 而孔子的美育思想又是构成这一时期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美育思想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发展。后世儒家美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差不多都可以上溯至孔子, 实际上是孔子美育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拓展。剖析孔子的美育思想, 对于了解整个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基本特征,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孔子重视诗乐, 更是看重它们的教化作用, 看重它们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政治的影响。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 就是他的美育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德育服务、为实现“礼”和“仁”的理想服务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主张首先强调的是“修身”即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的修养, 而“诗”和“乐”正是实现“修身”的根本途径。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 也是政治家, 他一生都在为他的政治主张而奔走, 都在谋求为国家、为社会、为统治者服务, 所以他更看中“仁”和“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偏差却伴随着儒家思想传统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使得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一直成为主要倾向, 而美育的地位也未能得到应有的认识。

3. 孔子的美育观。孔子认为:“里仁为美。”以“仁”为邻, 才是美。这可以看出是孔子给美下的定义, 更可以看成是孔子对美的本质的深刻认识。从“里仁为美”的定义出发, 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美育思想:“尽善尽美。“《论语·八佾》云: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孔子所说的“善”是以“仁”为美内涵的思想美。“尽善尽美”作为孔子评价艺术作品社会功能的美学标准, 也是他崇高的审美理想。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 这需要一个审美塑造的过程。“仁心君子”成为孔子建构其美育观的出发点, 他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强调以理节情, 注重情感教育, 尤其突出诗歌的感发作用, 孔子十分重视美育的情感特征。他说,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由此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以诗歌为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

4. 中国美育观演变的特色是有悠久的美育传统, 同时到现代也注重借鉴西方美育经验, 使古老的美育传统得以发扬光大。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美育的功能可以从个体塑造、社会整合和文化建构三方面加以分析。孔子很看重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美育作用, 正是通过陶冶人们的情感, 从而使某种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伦理规范, 变成个体的内在自觉的心理需求, 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一种审美实践活动, 美育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逐渐被纳入到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中,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孔子以其丰厚的美育思想体现在人文关怀、高尚情操等方面, 而且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中国当代美育思想

中国当代美育思想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 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特征有:趣味性、感染性、多样性。当代中国美育的使命定位是美育在现代中国扮演着个体人格的启蒙和解放的角色, 承担着塑造符合新文化标准的“新人”的使命, 从而成为与德育、智育、体育并行的教育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 古代的统治者和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蔡元培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美育之父”, 他大力倡导和实践美育, 将美育纳入现代国民教育方针, 带动美育研究和实践, 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把美育提到很高的地位。

我国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我们学校只重知识传授, 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没有地位,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因为, 美育尤其不能是整齐划一、呆板凝滞的, 尤其不能由教师单向灌输, 更不能惟一以考试分数来检验成果。所以, 若要实施真正的美育, 就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习惯中脱离出来, 坚决地向素质教育转变。

现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作为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的美育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然而真正的实施和进展却不尽如人意, 其原因之一就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形成合适的环境。社会风气日下、就业机会减少, 使人们将希望聚于学校教育上, 而急功近利的追求升学率以及和实际相脱节的德育并不能对此有所改变, 美育在实际中更是没有被正视。

三、孔子美育思想与中国当代美育思想重要意义及影响

孔子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 他对美育都是十分的重视, 孔子的美育思想是以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从而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美.仁始终贯穿于他的美育思想之中。他的美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美育工作亦具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所以孔子美育思想和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对于当代学生审美教育重要意义及联系。

在当代, 对学生实施美育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审美实践活动来进行, 主要包括:第一, 体验自然;第二, 欣赏艺术;第三, 品味传统;第四, 师法英雄。尤其是艺术教育, 应该成为美育的基本手段与重要途径。因为艺术是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实践形态, 它以情感教育、人格素质教育为特色, 以促进审美发展来推动青少年理性和感性的全面协调发展, 对于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具体可以从三方面来看: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艺术素质;艺术教育可以启迪和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艺术教育可以发展感性。

总之, 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美育思想是中国古代丰厚文化的积淀, 蕴含着美与善的统一、完美人格的培养、诗教与乐渗透等美育理论, 以美导善的思想是医治当今德育的良药。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美育思想, 对于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当代美育的一个特殊课题, 学生正承受着学习和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 美育需要注意把他们引导到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人格这一轨道上。就现代教育体制而言, 实用主义教育在现代中外教育中都占据主导地位, 美育尤其需要竖立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人格这面个体发展大旗, 把感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发展目标灌注到学生的自我人格认同过程之中。是中国当代教育也是中国当代美育始终坚守的目标和使命所在。因此, 发扬孔子美育思想对中国当代美育思想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谭好哲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

[2].《中国现代美育思想述评》姚全兴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10

[3].《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谭好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

对《论语》中孔子音乐思想的解读 第9篇

关键词:《论语》 孔子 音乐美学 仁

一、有关孔子的总体概述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社会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的祖先原先是宋国的贵族阶级,不幸的是幼年丧父,家道中落,曾经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小官,步入中年以后曾经担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等官职,因为对执政者的不满,所以辞官到列国周游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晚年专心进行讲学,其思想主要见于弟子重后人整理编纂的《论语》中,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对《论语》中孔子音乐思想的解读

在《论语》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我们下面就从四个主要的方面进行探讨,对孔子的音乐思想做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一)以“仁”为核心的孔子音乐精神

“仁”是孔子一切思想文化的核心所在。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关于“仁”的思想,孔子所提倡的“仁”,有着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双重含义。孔子有言:要想做到“仁”,首先就需要做到自我修养的提高,要有诚实、庄重、勤奋、勇敢和智慧等美德,“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优秀品质,是一切完美人格的体现。孔子把“乐”的活动作为陶冶一个人心性和培养人具备“仁”的品质的最好途径。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以孔子非常重视诗、乐、文在道德培养和人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是君子的必须课程。《论语》中对于君子的人性是这样描写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成于艺”。孔子有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把一切的艺术形式看成是人的最后完善,对于音乐的作用给予极高的评价,坚持认为一个人修养的全面发展不能缺少音乐的陶冶,人在有了多方面的修养以后,在加上音乐的陶冶才可以实现人性的完美发展。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混乱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提出了“仁“的精神音乐文化,试图通过运用“泛爱众”的情感包装来弘扬“仁“的精神思想,来实现自己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有关”仁“的音乐思想的提出,使孔子的音乐思想超越了西周礼乐思想的界限,具有了新的人文思想价值。

(二)以“尽善尽美”为标准的孔子音乐评价体系

对于音乐思想的研究,孔子有着高超的造诣,在《论语·泰伯》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子日: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的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表达了孔子对于高超音乐技艺的赞叹之情。孔子对于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后,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话语:“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对于音乐作品,孔子一方面重视音乐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很重视音乐的形式问题,主张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有机统一。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记载:“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孔子把音乐作品的内容称之为“质”,把音乐的形式称之为“文”。孔子认为质如果超过了文,那么就会显得粗野,文如果超过了质,那么就显得空虚,文和质应该完美结合那样才是最为理想的。在音乐美学的发展思想上,孔子最先提出了有关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区分,提出了两者完美统一的主张,并且将“善”作为对音乐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最基本的标准,强调了音乐在人类思想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有关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标准,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三)以“和”为态度的孔子音乐审美情感

孔子对于音乐的审美主要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一方面讲究对于前人音乐和谐理论的继承和总结,另一方面则是在哲学上主张“和而不同”,伦理学上主张“礼之用,和为贵”、“中和且平”,和品评人物时的“过犹不及”思想都是相一致的。所以在生活的实践中,孔子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要求是讲究“和”的,这是符合其“中庸”的哲学思想准则的,具有“中和”的性质。所讲的“中和”就是要协调好个体和社会,个体和自然,个体的心与声,个体的情和理之间的和谐关系。孔子认为音乐艺术应该可以反映人们真实的痛苦和情感,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标准要求。主张用道德准则来对生理欲望进行制约,那么在快乐之中就不会失去理智,不会因为过度追求欲望而忘记了道德的标准,这一点在音乐审美的主张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在《论语·八佾》中有这样的记载:“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体验和外表表现形式应该在一种“中和”的状态。

(四)兴观群怨的孔子音乐社会作用思想

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有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吟唱的歌曲都为人乐歌诗,所以这一段话蕴含了孔子对于音乐对社会作用的概述,这也是孔子在长期的生活和对音乐的认识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对于“观”的解释,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意思就是通过音乐作品对生活中的体验来了解政治的得失。孔子认为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加深对于生活的认识,在《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这里反映的是孔子在鲁国任职大夫时候的音乐行为,对于鲁国的政治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群”的解释,孔子非常注重通过音乐活动来加强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的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意思也就是说通过展开音乐合唱这样的方式来起到了情感交流和沟通的社会效果。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这也就是说交流者之间必须有共同具备的“话语”的这一音乐理念,这也是由西周以来的礼宾宴饮中“歌诗必类”的音乐风俗所决定的。有关“怨”的意思就是在社会音乐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好恶。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有言:“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也”,鲜明的情感态度与言辞之间,通过音乐活动就可以表达出自己对于社会的不满。

三、结语

对于春秋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对其进行了总结概括,形成了儒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理论。孔子在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强调音乐的政治和教育作用,形成了“礼”和“乐”并重的地位,从多个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在《论语》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对孔子音乐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珊珊 孔子的礼乐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J].大舞台,2011,02

[2]胡郁青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孙来法 试析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与艺术素质教育[J].艺术研究,2007,01

[4]李道琳 孔子音乐思想的美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上一篇:质监局管理工作要点下一篇:有偿家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