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024-07-09

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精选9篇)

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第1篇

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系别:文法外语系班级:新闻一班姓名:马蕾

学号:12011248302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仪是对礼貌礼节的统称,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利益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品、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我国是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随着社会发展,礼仪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多元,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开放的世界,国际合作与贸易交流日趋频繁,一个企业只有在国内外贸易往来中才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交际是一种参与竞争的手段,也是人们适应对外开放、开拓局面的一种本领。现代化的社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频繁的对外交往要求我们不仅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而且还要具有丰富的交际礼节常识。

社交礼仪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它是学问因为它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和

科学性,专业性表现在它是研究人际关系和人们进行社会交流形式的专门知识;系统性体现在它已形成一整套的形为规范;科学性反映在它是人们实践经验和社会习惯的总结。同时,社交礼仪又是一门艺术,它是研究人们在交际场合中如何依据一定的行为准则,正确施展和发挥因人而异的个人技巧。

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良好的社交礼仪有助于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能让我们了解如何与人相处的更和谐,学习社交礼仪,能够帮助你顺利的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能够更好的树立起自身的形象,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美好形象。当然,学会必要的社交礼仪,能让我们变得更有气质、有内涵。我们经常会对擦肩而过的一位先生或女士行注目礼,这是因为他们高雅的气质或潇洒的风度深深吸引了我们。那么如何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好印象呢?起码的一点就是多学一些社交礼仪,它可以免除你交际场上的胆怯与害羞它可以为你指点交际场中的迷津,给你平添更多的信心和勇气,使自己知礼懂礼,做一个有教养的、有礼貌的、受欢迎的现代人。

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守的一系列礼仪规范。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专家孔子就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础,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管理好公司或企业的基础。

职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职场上的交际不仅需要好的沟通技巧,还需要真诚的心,以诚待人,才能显示出你的素质。职场交际礼仪要求不管是在社交、酒场、餐桌、还是同事们一起出游时,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规范和特别的注意。在职场上说话,做事都要注意,就连穿衣服也是很讲究的。职场上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欢迎,就要时刻保持自己的礼仪行为。职场礼仪是交际场合不可缺少的。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从单位的角度来说,可以塑造单位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并最终达到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大凡国际化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获得国际认证的重要软件。

礼仪的重要功能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节。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所以,学习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现实所需。礼仪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为我们打开交际的大门,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第2篇

摘要 : 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大学是人生走出社会的最后一站,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够让大学生顺利地处理 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是为人生做一个长期的准备!

关键词: 交往;沟通;着装;礼仪

前言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非常重要,人际交往也有很多规则。作为大学生 , 要想更好地与人交往,为踏入社会做准备 , 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1.着装

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每个人都会非常注意自己的着装。严格地讲,着装其实是仪表中的一个问题。所谓仪表是指一个人的外观,包括其生理外观与后天修饰。在现代生活中,着装的问题引起了人们非常高度地重视。严格地讲,服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多种不同的功能。大概可分为,实用的功能,职级的功能,审美的功能。作为公司企业、政府机关的从业人员而论,作为有地位有身份的人而论,着装一般要注意:

1.1 色彩要少

会穿的人,正式场合出来,色彩要少而精。在正式场合,最好是穿深色套装,白色衬衫,黑色皮鞋。美在和谐,首位的要求是色彩要少。

1.2 款式要雅

真正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穿的服装,或者说高档品牌的服装,都以简洁为美。皮尔 • 卡丹这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曾经讲过一句话: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又简单一些,更简单一些,这就是美的实质。换而言之,你如果有机会买一件高档的时装的话,你会发现,只要你身材没有变化的话,十年八年之后,你穿出它来依然是时尚的,不会过时。因为它简洁、脱俗,但是高雅大方。换而言之,款

式上面过分地前卫、招摇、怪异、与众不同的话,未必能被人家接受。

1.3 点缀要少

这里所说的点缀少,就是指服装在选择搭配时,那些用来作为装饰陪衬的物品要少,首饰要少,服装本身的东西要少,什么蕾丝花边、绣球、金属扣、装饰链,这些东西要少,越简单越好。

概括来讲,公关人员着装要注意符合身份,扬长避短,区分场合,遵守常规。2.礼宾接待

在社会工作中呢,接待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实际的接待工作,主要的是一种对外交往,它往往少不了自己要走出去。但也不能否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会把别人请进来,还有一个接待的问题。比如,举行一个重大的公关活动,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开业剪彩、庆典仪式。有时候客人会来很多,高朋满座,盛友如云。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接待礼仪就会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说接待礼仪指的是现场接待的具体细则的话,那么礼宾讲的就是一种对客人总体接待的规则。[1]

2.1 礼宾次序上目前一般有这么几种排列

2.1.1 按行政职务的高低

排列接待的客人是很多公司来的,很多政府部门来的,因此可以按照其行政职务的大小排列。如果接待团队客人时,按照团队成员职务高低排列,这是第一种排列方式。[8]

2.1.2 按照礼宾的所在单位,或者所在国家的字母顺序排列

就是 ABCD,国际交往是按照拉丁字母,进行排列,国内活动的话一般则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进行排列。如果说按照行政职务高低排列,适合于正式的官方活动和正式交往;那么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则适合于大型国际会议还有体育比赛。

2.1.3 按照先来后到的到场顺序进行排列

它一般适合于各类非正式交往,以及不需要排列位次的情况。

2.1.4 按照报名的先后顺序排列

它一般适合于各种各样的招商会、展示会、博览会、商务会展。

2.2 一般我们现场接待的话,则需要关注另外三大要点

2.2.1 待客三声

接待时要注意待客三声。第一声,来有迎声;第二声,问有答声;第三声,去有送声。第一声,来有迎声。它永远不可或缺。你穿着制服,你在现场负责公关接待,来了客人首先就要打招呼: “ 先生您好,欢迎光临 ”,这是个常规。第二声,问有答声。搞接待工作的人对客人所要了解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一定要有问必答,不厌其烦。现场接待时,往往还要注意少说多听。没有必要主动跟客户攀谈。第三声,去有送声。客人走的时候,要善始善终。既要注意第一印象的美好,也要注意所谓的末轮效应,末轮效应就是客人走的时候,你的所作所为的表现,也会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当客人离去时,一定要主动与之道别,去有送声是最基本的礼貌常识。

2.2.2 规范五句

在此要强调公关人员要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我们一般叫做规范五句。五句话,就是要求我们的公关人员在现场工作之中有五句基本的礼貌用语必须要常讲、多讲。第一句话,问候语,您好。一定要养成习惯,对外人也好,对自己人也好,要先说您好,或者你好,再说其他的话。第二句话,请求语,请字。当你需要别人帮助、配合、理解、支持时,你要说个请字。第三句话,感谢语,谢谢。第四句,抱歉语,对不起。怠慢了客人,伤害了客人,影响了客人或者不方便帮助对方的时候,有求不能做到必应的时候,要说抱歉或者对不起。退一步地阔天宽。所谓礼多人不怪,有时候要是做得不好了,再不注意这一点,有时候就会失礼于人。第五句,道别语,再见。这是一个善始善终的问题。[7]3.会面礼节

我们都知道:在工作中要经常会见老朋友,要结识新的朋友,因此对他们来说,熟知并遵守相关的会面礼节十分必要。[3] 否则,本来想给对方留一个好印象,却因为礼仪的不周而适得其反。有关会面的规范确实是不胜枚举的。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我们经常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有时候还有故友重逢的情况。不管和老朋友见面,还是另结新交都需要向对方问候、致意、行礼、介绍,这样的一些细节如果你不注意就会很麻烦。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公关人员在重要场合,面对客户的时候,你的握手,他的自我介绍,你替别人的介绍,实际上都是给对方留下了重要的印象,这个方面的问题,你要稍有不周的话,轻则见笑于人,重则破坏双方交往的效果,甚至有碍交往的可持续发展和进行。[5]

3.1 介绍

严格讲,介绍分为两种,第一种,自我介绍。把自己介绍给别人。第二种,为他人作介绍。公关人员经常碰上这样的事情。自我介绍要注意介绍的顺序,位低者先,这一点最重要。自我介绍时先递名片为佳。训练有素的公关人员要养成名片使用规范化的习惯。要先递名片。先递名片有三个好处,其一,少说很多话。其二,加深对方印象。其三,表示谦恭。不仅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地位低的先介绍,交换名片的时候,也是地位低的人先递名片。自我介绍时,还要注意长话短说,语言精练。在公关交往中,往往需要介绍别人,向他人介绍。介绍别人时,要征得双方的同意。征得对方同意后再介绍是对对方的尊重。第二,要关注其先后顺序。具体操作时,你要注意次序问题。就是把谁介绍给谁。介绍晚辈和长辈时,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介绍上级和下级时,先介绍职位低的,后介绍职位高的。介绍主人和客人时,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有时候,宾主双方都不止一个人,那你还要注意,还是要先介绍主人,介绍主人的时候,具体应该按照职务高低排序,先介绍董事长和总经理,然后再介绍部门经理。介绍客人时,也按照职务高低排序,先介绍职务高的,后介绍地位低的。[2]

3.2 握手

在对外交往时,往往需要与别人握手为礼。在国内外,目前握手都是最常见的会面礼节。在学习有关握手的礼节时,以下几点必须注意。首先,要注意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握手前后顺序是很重要的,一般做法是地位高者首先伸手。那么,男士和女士握手,女士先伸手;长辈和晚辈握手,长辈要先伸手;上级和下级握手,上级先伸手。宾主握手有点特殊。宾主握手的一般做法是:客人到来时主人先伸手,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其次,要表现得专心致志。握手时要专心致志。专心致志一般有具体要求:其一,要面含微笑地注视对方。其二,要寒暄几句。其三,握手时要稍微用力,并握住对方的手掌。千万不要握人家指尖,只握人家指尖不合适,显得很矜持。握手的时候要稍微停留一下,停留应该那么三、五秒钟左右,上下晃动晃动,并且稍许用力,握力为两公斤左右最佳。最后,握手四忌应当予以避免。在与人握手时,下述几种表现均为失礼。[6] 第一,忌不注意先后顺序。和外人握手时一定要注意,伸手的前后顺序不能搞错了,搞错

了会很尴尬。第二,忌用左手。要注意握手只用右手,一般不用左手,这是基本的常识。第三,忌戴手套、墨镜与帽子。握手是一般不戴手套,不戴墨镜,不戴帽子的。此举表示一种尊重。第四,忌交叉握手。到国外去,特别到西方国家去跟别人握手,则要避免交叉握手。总而言之,事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公关人员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介绍也好,握手也好,一定要讲规矩。一般而言,讲究人际交往中的种种规矩,本身就是在遵守礼仪。[4]

参考文献:

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第3篇

一、礼仪是中华民族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 社会的和谐也首先是人的和谐。“人和”, 取决于人的素质, 而人的素质, 则需要文化的影响。《易经·贲卦》之《彖传》说:“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的要点就在于“化”字, 也就是教人如何做人。由此来说, 打造和谐社会的工程, 就是打造人心的工程, 而打造人心的工程, 就是打造和谐文化的工程。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体系。1983年,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 曾一语中的的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 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 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 西方盛行宗教信仰, 人们的言行规矩都受上帝左右;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 宗教意识淡漠, 人的言行举止受大众的礼节习俗约束。从古代中国的家庭到家族, 再到国家, 都是按照“礼”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从国家典章制度到人们生活中的建筑、服饰、行为交往等等, 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数千年来, 在礼的教化下, 中华民族形成了忠恕诚信, 温柔敦厚, 勤劳俭朴,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的善良淳朴的民族性格。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民族作为“文明古国”所特有的人文传统, 是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所独具的民族品牌。正如有人说:它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 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二、礼仪具有整合社会功能和政治法律的作用

孔子说“礼仪立, 则贵贱等矣”, “礼达而分定”, “礼可以安国家, 定社稷”, 并明确提出“礼之用, 和为贵”的思想。这点出了“礼”的社会历史价值, 即社会和谐之本。“礼”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 在古代, 它做为一种法度, 严格维护着社会的秩序。据史书记载, 早在尧舜时, 礼仪就已相当完备, “慎微五典, 五典克从”, “五典”即指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五常之教”。在我国, 以“礼”治国的时代可上溯到西周, 在周代, 礼仪习俗发展得颇为繁杂, 渐成法定制度, 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儒家文化, 是古代中国“礼”制建设的集大成者。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明确地记载:“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教训正俗, 非礼不备;纷争辩论, 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 非礼不定;宦学事师, 非礼不亲;班朝治军, 莅官行法, 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 供给鬼神, 非礼不诚不庄。” (9) 言简意明, 道出了“礼”在道德修养、导民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显示了“礼”是标明社会秩序、规范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儒家还提出了许多各具含义和作用的礼节。它们综合了民俗、宗教、伦理、艺术和美学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 其目的, 都在促使人心向善, 敦厚庄敬, 相互和睦。这对于陶冶人心、改善人际关系, 稳定、和谐与发展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礼”以尊敬为前提, 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 体现的是“法”的功能;“乐”以和顺为先导, 使社会“充满活力”, 体现的是社会的“民主”氛围。“礼”在古代, 其本身就具有“法”的作用, 代表着法的公平正义, 在现代社会的法制建设中也有着明显的作用。“法治”主要靠外在强力来维持秩序, 而“礼治”靠人人礼貌规矩而获得秩序, 也即通过“教化”产生“内化”, 达之自律。“明礼则守法”, 明礼的人, 就能做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四勿”是一个人道德高度自律的体现, 如果人人都能以“四勿”来律己, 社会上就可避免违法乱纪的现象。“心”生“敬”、“敬”生“礼”、“礼”生“和”;反之, “非敬”生“非礼”, “非礼”生“争斗”。所以, 普及礼仪文化教育, 加强礼治, 更有利于从根本上净化人的心灵, 纯正社会风气, 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礼仪具有激励社会个体成长的作用

孔子说“不学礼, 无以立“, 《荀子》也言:“礼之于国家也, 如权衡之于轻重也, 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皆在强调“礼”对做人、做事、治国的重要作用。

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第4篇

关键词: 礼仪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班级管理 重要性

在五千多年的华夏历史中,我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世界。重礼仪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现在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礼仪教育随之成为学校教教学的重要组成。通过礼仪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更好地理解、尊重他人,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面对的是对幼儿的教育工作,更需要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

一、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责任心

在很多人看来,学前教育更像是一份看护的工作,学前教育教师就如同是孩子的“保姆”,只需陪伴孩子,保证孩子的安全即可。在这种观念下,学前教育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也有所松懈,以满足学生家长为目标,从而降低了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与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幼儿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他们终将成为明天的建设者与承担者,学前教育是对他们进行培养的第一步,是人才教育的基础,这个时候的他们还处于刚刚睜开眼睛看世界、对世界充满神秘与好奇的时期,周围环境的一切都将成为他们理解世界的素材,于无形中影响他们的人格形成与价值培养,尤其是学前教育教师。在当前的幼儿成长环境形势下,他们是除了父母外与幼儿接触最多的人群,而从教育来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父母。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模板,因此,要避免幼儿教师自身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们的错误影响,就必须从教师着手,提高教师的礼仪文化修养。通过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礼仪教育,学生可以充分意识到自己工作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其工作责任感,用更好的标准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1]。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我国的政策影响,现阶段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父母与长辈百般宠爱,缺乏生活独立能力和与别人的合作能力。再加上我国经济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他们从小就习惯了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模式,从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这样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后依然自私自利,不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缺乏工作所需的团队精神与责任感。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很强很重要的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果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心所欲,对幼儿的心理、幼儿家长的期望、领导的意见及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方针的执行缺乏考虑与重视,就很难对幼儿实行良好的教育。而且,由于不善于交流和沟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以后工作中对幼儿的心理教育。由于幼儿的心智尚处于刚刚开启的时期,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还不全面,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辅助,而且幼儿刚刚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对学校生活很不适应,不知该怎么和别人相处,难免会产生孤独感和想家感,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耐心、有效的心理辅导[2]。

三、有助于和谐班集体的建设

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校对学生的主要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社会的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感念被提出并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和谐班集体的构建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还应该具有较好的内在修养,懂得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与相应的礼仪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加强礼仪文明的教育,从基础的接人待物着手,培养学生在社交活动中的行为理念,使学生掌握与人相处所必备的礼仪要求与面对问题时的胸襟气度,从而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推动和谐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学习情况,针对个体遇到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辅导与鼓励,通过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这也是礼仪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能够与教师平等交流,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将自己的问题向教师倾诉,这样有助于学生自身情况、学生与学生之间矛盾的解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尊师敬道的精神和对班集体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从而促进班集体向着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3]。

四、结语

良好的礼仪修养是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是文明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礼仪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和谐班集体的建设。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礼仪教育的重视,通过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推动礼仪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施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浅谈礼仪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2015(16):17.

[2]刘先鹏.在班级管理中对职高生加强礼仪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2012(07):60.

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第5篇

姓名:王艳宏

班级:旅游管理131班

学号:76(201308490417)论社交礼仪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王艳宏 旅游管理131班 学号:76 摘要: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掌握礼仪的相关知识。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和育人的地方,置身其中就应该以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它的礼仪和文明。在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并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发展掌握现代礼仪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为我所用。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交礼仪 正文: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

“礼仪”一词最早出于《诗经》和《礼记》。而所谓“礼仪”,我们认为指的是一定地区、民族、国家或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共同遵守,并以确立、维护和协调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社会交往方式、行为的准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器物、标志、服饰、象征等的总和。它是人们逐步摆脱愚昧、落后,并走向文明、进步的标志和见证,体现着人类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教养水平的提高。

那社交礼仪又是什么呢?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讲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讲礼仪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讲礼仪可以使你的事业成功,讲礼仪可以使社会更加的安定。礼仪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

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ii

i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

古人云:“礼者,人道之极也”,“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是社会礼仪之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社交礼仪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讲究礼仪已成为人们的生活需要,并被纳入道德文明建设的内容。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日益频繁,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人们更需要以良好的礼仪形象来展示国人的文明风采。社交礼仪是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因此,掌握社交礼仪知识,讲究社交礼仪,不仅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有利于在社会中建立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它是社会交往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人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而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便必然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在对待礼仪,我们应该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礼仪在我们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是值得注意学习的。学习现代礼仪不仅有助于大学里面的人际交往的良好发展,它也为大学生的社会化做好了基础,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为进入社会和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铺垫。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现代礼仪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礼仪有以下作用:一是,促进沟通,促进我们相互尊重。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执行礼仪规范,可以使交往双方的感情得到沟通,在向对方表示尊重、敬意的过程中,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在交往时以礼相待,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或者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二是,规范和约束我们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礼仪约束着我们的态度和动机,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协调着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社会的正常秩序,在学校师生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三是,倡导、教育我们遵守道德习俗。礼仪以一种道德习俗的方式对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发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教育作用。人们通过对礼仪的学习和应用,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交往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尊互敬,互谦互让,讲文明,懂礼貌,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四是,凝聚、协调。在校园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会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使人际之间的感情得以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

其次,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律己敬人的规范。在生活中,不管在上司、下属、领导、同事、还是家人、朋友面前,也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空间,都应该时时注意你的礼仪。比如,在陌生人面前,自我介绍要平和自信,除非情况特殊,人们一般都不习惯毛遂自荐,主动地自报姓名,这是不礼貌的。如果你基于某种理由要知道某人的名字,最好先找个第三者问一问,无论如何不要莽撞地问人家:“你叫什么名字?”如果万不得已也应说得婉转一点:“对不起。不知该怎么称呼您?” 进行自我介绍时,应显得落落大方,既不要小里小气、畏首畏尾,又不要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而且要敢于正视对方的眼睛,不慌不忙。必要时可以对自己的“姓”和“名”加以解释,你解释得越巧妙,给人留下的印象就越深,这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性格修养。当你初次与人见面时应注意讲话的礼仪,因为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热诚、贴心、消除陌生感。因此,由此可见社交礼仪对我们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意识到社交礼仪对我们大学生的重要性后,我阅读了大量关于社交礼仪方面的书籍,书籍内大体关于“社交装束”“社交惯例”“社交语言”“社交礼节”“社交工具”“交际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内容,我针对这些内容并参考一些书籍对此进行了大概的总结和反思,着重探讨社交礼仪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现实意义。

第一,社交礼仪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iii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二,社交礼仪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奇怪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

第三,社交礼仪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

第四,社交礼仪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

第五,社交礼仪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交礼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社交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尤其重要。

因此,我认为在生活里最重要的是以礼待人,有时侯礼的作用不可估量,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3月5日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对于礼仪都是十分重视的。之前我有看过“中国礼仪教授第一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金正昆作客九江学院,以《人际交往与社交礼仪》

iv为题在九江学院为该校师生做报告。金教授以孔子的话“礼者理也”阐释了“礼”的具体涵义和其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所谓礼仪就是如何使我们更好地与人合作,与人合作要讲求“大事坚持原则,小事善于变通”,以及“善解人意”等原则。个人素养在交往中很关键,这其中包括礼和情商,“你要作多大的事情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做人与做事哪个更加重要?金教授认为,显然做人更重要。因为不会做人就根本没有做事的机会,何谈做事?而做人其实就是与人合作。他引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乔治.梅奥的话说:“知识与技巧给人谋生的武器,但只有与人合作的能力才能让人可持续发展”。礼仪就是对人的交往与合作的一种把握,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达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人格修养,荀子云:“礼者养也”,即指此意。在谈到我们应该怎么做时,金教授提出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原则。所谓“内强素质”就是要在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同时使得自己拥有“阳光心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习惯接受,“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做人要宽以待人,不要对他人苛刻,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敌人往往是被我们主观寻找和制造出来的,问题不是出在问题本身,而是看问题的角度。”而在说明“外塑形象”时,他指出了职场着装以及面试时的许多注意点,包括正装的穿着,职业服装禁忌,面试礼仪和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等几点。

总的说来,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学好和熟练现代礼仪有助于提升自身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人际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搭建成功的桥梁。

i 《社交礼仪概论》 黄辛隐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

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第6篇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随着社会发展,礼仪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多元,礼仪在公共交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近些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内对外贸易活动数量不断攀升,各个企业、社会组织联系愈来愈频繁、关系越来越密切,作为公共交往规范的公关礼仪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了解和掌握相关公关礼仪知识也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公关先生或公关小姐的基本素质之一,这也是一个企业、社会组织在聘用公关人员所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谓公关礼仪,是指社会组织的有关人员为了树立和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建构组织与内外公众和谐关系而讲究和遵循的礼仪规范。它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精神风貌、素质水准的集中体现。也是组织的风貌、员工的精神状态,公关人员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最集中体现,是各种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方法,更是处理大量联系事宜与外交事务所必须遵从的行为准则。

对于个人,掌握必要的公关礼仪,是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强自身亲和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当代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公关礼仪常识,对今后的社会、职场交往,以及自身的就业都是大有裨益的。公关交往中,首先得守时、诚信,这样才能构筑成进一步交往的基础,如果连诚信和守时意识都缺乏的话,这是连基本的人际交往都难成功的。其次是着装,在社交场合,一个人的衣着、仪表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习惯、爱好,并向人们传播一定的信息。同样一个人,穿着打扮不同,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不完全相同,对交往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服饰的着装,要注意整洁、合体、恰当、适时,这样就能够在初次见面中,给人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反之,一个人如果着装邋遢、随心所欲,这或许在某些场合能够表现一个人的个性,但绝对是在多数情况下会给别人一种极其糟糕的印象,特别是在商务、公关交往中,一个人的着装适当与否,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别人给你的印象分。再者,要注意演什么角色,穿什么行头,切不可喧宾夺主。这样既是对主人或领导的一种尊重,同样也是懂事晓理的表现,不然容易颠倒宾主,有卖弄作秀之嫌,不利于个人良好形象的树立。

再如,在介绍与握手中,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把握不好,一方面容易闹笑话,也有损个人形象,有些情况下,甚至会影响个人所代表的组织的利益,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一般说来,自我介绍是位低者先介绍,所谓位低者,一般是指职位较低者、男女交往中的男士以及宾主交往中的主人。位低者先自我介绍,这样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自我有素质、有教养的一种体现,同时也能体现自身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当然,在社会交往中,也会遇到作为第三方向别人引荐或是介绍另一方的情况,这个时候也是有一定规范的,一般是位高者居先介绍。随着西方文明与中华礼仪的不断交流,握手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以及公关交往中常常用到的见面礼节。握手与自我介绍刚好相反,一般是位高者主动伸手。握手时间也得把握好,一碰就收,显得对别人不重视,有冷落别人的意思。但抓紧不放,则表现得热情过度,反而容易招人反感。

公关礼仪对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就体现在这些日常交往中的点点滴滴,很多时候的一举手、一投足,就是自身素质的高度体现。所以,掌握必要的公关礼仪,是有利于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一个良好形象的,这也是建立深度沟通的基础。

当然,对于企业和社会组织而言,拥有一群有着公关礼仪知识的公关人员,对于自身的对内对外交往、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处理危机公关也都有是着重要意义的。公共关系一般对大众传播的利用是非常重视的,在现代社会,媒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应对媒体时,从公关礼仪的角度来说也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的。譬如,作为一个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业或社会组织,时常需要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媒体的邀请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选择相关的媒体,另外,应遵循平等的原则,切不可拒邀或是冷落某个媒体。另外,特别是在处理危机公关时,要善于将实时、有效的信息借助媒体传递给大众。这样,是企业或社会组织责任感的体现,同时也给大众留下一个干练、办事有力、组织得当的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公信力。

现在的人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谈判氛围,都喜欢把谈判搬到餐桌上了。而对于外国人来说,西餐厅、咖啡厅无疑是较好的选择。所以在点餐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了,对方的禁忌是什么,对方喜欢的是什么,最好在事先有一定的了解,切忌与对方的禁忌相冲突,否则就容易不欢而散,也就达不到谈判的效果了。一个企业在宴请宾客之前,事先要确定好作陪人员,一般是与客人有关的人员优先,这样有利于进一步的沟通。现在的很多商务谈判都是在饭局上达成的,所以,掌握必要的宴请知识对于企业对外交往、合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者,是赠送礼品。一般来说,客人临走,主人都可有一定礼品相赠。但在公关交往中,这也得把握好分寸,一般应该遵循“礼轻情意重”的原则,不然,有行贿之嫌。临别时,赠人一份精美、有纪念意义的小礼品,既有利于体现企业对客人的尊重,表达继续交流、合作的意思,也是一种商务情谊的体现。“买卖不成仁义在”,就算合作没有谈成,一份小小的礼品也能体现组织的宽容与大度,也是有利于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的。

拥有一批训练有素、具备公关礼仪素养的交际人员,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组织的业务交往、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解决公关危机都是有着很大意义的。

最后,掌握必要的公关礼仪,对于维护我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也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来,我国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更加宽广的国际环境要求我们在对外交往中也必须掌握一定之规。在与外企或其他外籍人员的交往中,最为重要的是尊重,这是所有沟通、交流的前提。国际交往中,首先要尊重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特别是在某些宗教气息浓厚的国家和地区,这点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西风东渐,西餐、舞会等西方的交际方式也渐渐涌入我们的生活,在国际交往中,把握好这些礼仪规范,对于国际交流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首先,我们必须得接受这些礼节或是习惯,切不能有一种抵触的情绪。其次,得注意对国际惯例与地方习俗的把握。在某些交往中,我们为了融入其中,可能需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并加以顺从,但必要时,我们又需要运用国际惯例来应对。如果实在不熟悉当地民俗,可以选择国际惯例作为交往的规范,这样,就算不太符合当地民俗,别人也是不可置否的。

在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由来已久,直到今天仍有很大残留,诸如男左女右的做法一直存在。而在国外,一般讲究女士优先,这是一种极为绅士的做法,也是男女平等的高度体现,这是我们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必须注意到的。在国内,一般讲究左为尊,而在国际上则恰好相反,讲究右为尊,这一点在交通规则上也有所体现。所以,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对于我们的对内对外以交往显得尤其重要,至少能为我们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在国际交往中,还得注意维护祖国的形象,必须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一个公关人员在国际交往中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这一点在政治交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由此可见,掌握一定的公关礼仪知识,对于维护国家形象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特别是我们作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公民,一定要学习、掌握相关国际礼仪知识,从某种层度上讲,这也是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

论礼仪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 第7篇

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一切要从娃娃抓起,很多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在幼儿园见习的时候,那边的老师告诉我们你们别看这些孩子每天在幼儿园里就是吃喝玩乐的,他们晚上的时间都被安排的很满,学钢琴啊,奥数啊,英语啊等。那么礼仪教育是否应该从幼儿抓起呢?

幼儿的行为方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很大,民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幼儿从小进行礼仪教育,也是可行的。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和家长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礼仪和修养,才能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爷爷奶奶跟外公外婆都很疼爱他们,很多事情都不会教育他去做,而总是替他弄好一切,这些孩子的行为习惯就比较差,被子也不能好好叠,饭也不好好吃,不太听老师的话。

幼儿的礼仪教育内容可以涉及一些基本的礼仪,像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他人,小手扶着楼梯;大小便后,饭前饭后要洗手;礼貌用语;接听电话的礼仪等等。还可以是交往礼仪,和一些我国和其它国家的风俗习惯。这些幼儿园都做得挺好的,从小班到大班儿童们已经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习惯,上课也有问题会举手发言,来园和离园的时候会和老师打招呼。没到传统节日的时候,幼儿园总会举办与之相关的活动,让小朋友了解我国的风俗习惯,像端午节举办自创的赛龙舟比赛。在礼仪教育的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像交通规则,煤气泄漏,地震等等紧急情况该如何进行处理。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应该遵循幼儿的思维特点,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特点。一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二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像情景练习,记得在电视节目里看见有小公主比赛,就是教幼儿一些公主的礼仪,还有就是让她们发挥爱心去社会上进行活动;又一次父亲节,我和朋友走在路上,一个小女孩在妈妈陪伴下当小记者采访我们,问了我们两个问题:“你们知道爸爸的生日吗?你们知道爸爸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吗?”最后送了我们一个气球写下最想对父亲说的话。这个活动挺有意义的,不仅让她学会交往技能,而且学会感恩;第三在教学活动中贯穿礼仪教育,这次见习的时候,有一节课是爷爷奶奶的一日生活,让他们了解爷爷奶奶的一日生活,并让他们讲小乌龟看爷爷的故事给爷爷奶奶听,在教学中慢慢进行引导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论礼仪教育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8篇

一、提高学生素质, 唱响礼仪教育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由此可见, 通过人际交往活动, 在交往中获得友谊, 是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礼仪具有永恒的魅力, 有礼仪修养的人, 给人以“有教养”、“有风度”、“有魅力”的感觉, 倍受欢迎和尊敬, 能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如果一个人举止粗鲁, 出言不逊, 则会让人反感和不信任。

从今年学校毕业的委培班来看, 学生非常喜欢礼仪课, 积极要求增加礼仪课, 大多数同学通过学习礼仪后, 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由原来着装随意、举止不雅、较自卑转变为自信、注重仪态仪表美, 改掉了走路晃荡, 不拘小节的习惯。对老师、同学都彬彬有礼, 自信大方了, 对学习更认真了。从用人单位招工面试来看, 接受过礼仪课的学生在面试中, 自信大方, 举止得当, , 彬彬有礼, 受到企业的好评, 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 我们深知:学生是我们的产品, 学生的知识技能再高, 但如果连见人打招呼都不会, 也不敢大胆面对面的讲话、表达自己, 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早已不满足于仅有较强的职业工作能力, 更多的要求是把每一个工作人员作为一个窗口, 由每一个员工树立企业形象。懂礼、用礼已是技校学生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 也应该是技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二、根据技校生特点, 实施礼仪课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各种原因, 使大量相对素质较低的学生拥进了中专、技校, 如何把这些素质较低的学生, 培养成市场上的“香饽饽”, 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笔者认为在礼仪教学方面要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出发, 结合专业特点, 根据适用性的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 然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 教师垂范, 树立榜样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 他说,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 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 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 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注重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 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 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提高礼仪教学和研究的水平。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 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 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 体现出尊重学生, 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平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仪态, 以端庄得体的举止、亲切流畅的语言, 真诚高雅的微笑、敬业精神和较强的社交能力去感染学生, 让学生喜欢老师, 以老师为楷模, 激发学生爱礼、学礼、用礼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 提高兴趣, 激发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 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我们都知道,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是学习者的内在激励因素, 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技校的学生好奇心强, 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长时间讲理论,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教学中若采用生动的教学方式, 就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丰富课堂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如结合礼仪课的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观看《礼仪在我身边》等影像资料, 通过图、文、声、像等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绿色环保、交通协管员等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 走入社会, 通过与社会的亲密接触, 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交能力, 在实践中使学生们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三) 普及礼仪, 势在必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必备的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 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 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 要改变这种现象, 要从普及礼仪知识入手。礼仪规范归纳起来, 大致包括这些方面:在家庭生活中, 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 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中, 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 爱护环境等。

此外, 还要让学生“知其然, 更要知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 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 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 能让他人相信你, 接受你, 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四) 持之以恒, 一抓到底

礼仪教育, 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 持之以恒, 使学生逐步形成知书达理的好习惯。出现反复, 是正常现象, 要对学生充满信心, 抓反复、反复抓, 坚持不懈。现在大多数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 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路上, 还是在校园外, 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 看到地面有垃圾袋, 能自觉捡起来, 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要持之以恒, 一抓到底, 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礼仪是一种文化, 也是一种艺术, 通过礼仪教育, 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及提高学习主动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形成良性循环, 礼仪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重视礼仪是关键, 改革礼仪课教学是基础, 这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出新路子, 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德育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之友》 (2006年第三期) 《丽水教育》 (2005年第4期)

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第9篇

关键词 礼仪 旅游 研究

一、前言

旅游业的整体水平的体现除了表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外,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体现往往集中表现在其礼仪水平的高低上来。从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来看,硬件环境的提升往往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密集的资金即可实现,而从业人员的素质等软件环境在短时间内则难以突破,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修炼。因从可以说当前的世界旅游业的竞争热点已经是软环境竞争,而不是单纯是硬环境的竞争了。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与礼貌语言的运用及与游客沟通交流的文明程度等礼仪方面的修养是体现旅游行业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 对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礼仪培训与教育,加强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旅游礼仪修养,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改善我国旅游业软环境,是促进我国旅游业水平提升,达到国际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礼仪培训在旅游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礼仪培训在旅游行业发展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礼仪培训可提升从业人员素养及地区形象。旅游服务行业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窗口,通过礼仪培训可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升所在地区甚至国家的形象。由于旅游服务行业服务的对象比较广泛,来各世界各地,他们对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评价及印象往往来自于其直接接触的服务者的素质与礼仪。通过系统的礼仪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养与礼仪水平,可很好的树立地区或国家的形象,打造较好的旅游服务品种牌。二是通过礼仪培训可给服务对象带来美的享受。旅游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别人熟悉的地方去,旅游活动实際是一个审美的活动的过程,是一次美的享受。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过程中各种美好的体验,获得精神的享受与愉悦的心情,进而会带动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三是通过礼仪培训改善了从业人员的修养,从而改进了行业的经营管理。旅游行业企业由不同的部门构成,内部分工不能,通过部门间的支持与协作共同达成任务目标,完成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通过礼仪培训,加强沟通中的礼仪修养,可有较调节旅游企业员工间、部门间的关系,以形成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旅游行业企业文化氛围,营造优美、宽松的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

三、加强旅游行业礼仪培训的方法

旅游行业中礼仪服务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行业的水平。在旅游业中礼仪起到了很好的道德示范的作用,可有效的推动客户服务的水平。礼仪作为社会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对人社会的生活秩序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在旅游业中,礼仪的理论与现实应用方面的发展对于人们的意识行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人们要将个个本性加以约束,牢记礼仪的要求,为用户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这对于礼仪的培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礼仪是实训性及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受训者要掌握浓厚的礼仪理论,同时要关注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密切结合起来。

持久有效的培训是行业发展的能力之源,对于旅游行业而言要想在行业中快速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较为优势的地位,就需要打造行业的优质的软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即是加强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于礼仪的专项培训工作。在此过程中,制订战略目标,建立起培训提升的长效机制,按照旅游行业的发展的趋势及目标要求,来制订培训计划,让从业人员能够定期进行礼仪方面的培训教育,不断的提升礼仪服务水平。对从业人员进行礼仪培训过程中,要结合旅游行业的整体目标来开展,确保从业人员能够在思想上保持较为先进的思想,在能力上不断提升。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分层次、分批次的对于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可采用定期轮训的形式,请业内较为有名的讲师授课,保证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定期的学习新的知识,强化礼仪服务的思想,适应新时期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培训中要不断的提升培训的层次与理论实践高度。利于不同地区的旅游市场的特点,整理出有代表性的可操作的培训课程有效的实施。对于培训的形式要不断的创新,结合旅游行业不同的岗位的特点,更新培训教材,采用多种课程形式加深培训效果的运用,有效的实现理论培训、素质培养和实践行动三维教学目标,构建起培训体系,通过分层递进的模式进行旅游专业的礼仪培养。

四、旅游行业礼仪服务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本着真诚的原则。对于旅游行业从来人员来说,须真诚待人,真诚的表达个人的对待被服务对象的态度与友好的情感,真诚是礼仪的美学原则。二是要本着一致的原则。旅游行业要对宾客的一视同仁,同时在全程保持着较好的服务水准。坚持服务质量的高标准,同时要前后一致。这是周到的礼仪的具体表现。三是要本着主动的原则。在旅游行业中主动是礼仪行为的第一要求。四是要本着合宜的原则。约定俗成的社会习俗是礼仪规范的标准,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习惯中的归纳与总结。在旅游行业的项活动中,要根据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采用适宜的礼仪原则。这些都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总之,旅游礼仪培训教学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是提高我国未来旅游业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礼仪培训,积极探讨有效的培训教学方法,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景萍.现代礼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王丽华,吕欣.旅游服务礼仪[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

[3]蒋 萍,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03).

[4]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5]杨铭铎,焦翠翠,《对中国“四级”旅游的SWOT分析与营销对策思考》[J].旅游管理,2008:95—102

上一篇:大学生入伍下一篇:《一盏一盏的灯》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