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文献

2024-07-11

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文献(精选6篇)

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文献 第1篇

利用语言区培养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一、前言

从幼儿个体发展来看,早期阅读深深地影响着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是儿童适应社会变化、跨越文化沟壑、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保障,是儿童终身发展的关键;从时代背景来看,知识经济时代对早期教育应然的需要及网络时代对其实然的忽视使早期阅读成为当今早期教育的重要课题。而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是幼儿终身学习的内在动机,影响着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养成,推动着幼儿深入钻研问题,获得系统的知识。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越来越被广大幼教工作者所重视,因此本文结合区域,旨在探索如何创设具有发展适宜性的语言区以激发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从而丰富激发大班幼儿阅读兴趣的途径,对教师利用语言区培养大班幼儿阅读兴趣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幼儿园语言区的创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在理论上拓展早期阅读研究的内容,丰富早期阅读理论体系。

文献部分主要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共53篇,其中硕士论文共9篇。从文献的检索来看,关于早期阅读教育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涉及到早期阅读的本质、早期阅读与儿童发展、早期阅读环境的创设和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利用、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等。但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专门研究较少,结合语言区培养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专门研究也鲜少有人涉及。

结合相关文献,笔者认为语言区是指与语言活动相关的区域,幼儿在这一区域中可以进行讲述和表演、创编和仿编、前书写准备练习等活动;早期阅读兴趣是指学前儿童力求认识、探究色彩、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刺激视觉器官的符号信息的心理倾向和内在动机。

二、国内关于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

我国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幼儿早期阅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关于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早期阅读对幼儿个体发展的价值,早期阅读概念的初步界定,以及实践中进行早期阅读教育的经验总结等。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阅读已不仅仅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休闲娱乐的方式,更成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特别是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意识到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乃至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推广着早期阅读教育理念,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从相关文献的检索来看,就研究内容而言有很

大的深入和扩展,表现在:

1、对早期阅读基本观念的思考(张明红,2000;周兢,2005;余珍有,2005;罗咏梅,2010等),归纳起来说:早期阅读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是儿童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是儿童掌握词汇构成和文字表征的机会,同时也是儿童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的机会。早期阅读具有广泛的内容:色彩、图像、符号、文字等等主要要有视觉活动参与的一切感知活动;具有多元的参与途径:视、听、触、肤、嗅、动等多种感觉通道的参与丰富了早期阅读经验;更具有分享的活动特点:获得成人、同伴的帮助,分享阅读带给彼此的愉快情绪体验,积累有益的阅读经验等。

2、关于早期阅读材料的研究(朱润鱼,2005;贺红、蒋惠,2005;张明红,2007),朱润鱼针对3~5岁幼儿群体进行实验研究,主要探讨幼儿园、家庭如何为3~5岁幼儿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怎样进行科学的指导;贺红、蒋惠主要论述多元化早期阅读材料的种类、投放方式和指导策略等;而张明红则从精加工的策略出发,论述早期阅读材料的种类,提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提供支持性阅读材料,并引导幼儿阅读创意性阅读材料,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3、关于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徐光荣,2006;周兢,2006;朱鸿菊,2007;吴凡,2007;季红,2007;潘爱珠,2008;李桂芹,2010;林黎珊,2011;魏林彤,2011;胡春春,2011等),他们从信息技术环境、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区角活动、幼儿园提供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氛围的营造、分享阅读、家庭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策略。

4、关于早期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张明红,2005;金小梅,2005;程丹琳,2008;谢兰燕,2010;翁艺薇,2011),主要教学策略归纳为:⑴复述策略(反复阅读、材料操作、重点标识、肢体语言和分角色表演、绘画再现);⑵精加工策略(补充细节、回忆联想、推论判断、创造类比、自主思考、合作探索);⑶组织策略(内容架构、线索搜寻、主题概括、网络构建)等。

5、关于早期阅读环境创设的研究(刘春宁,2002;何琦,2003;沈姚,2006;王旭冉,2009;沈淑卿,2011;李慧,2011),他们的主要观点归纳为: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⑴显性的物质环境的创设(阅读材料、装备环境、声控环境、照明环境、卫生环境);⑵隐性的心理环境的创设(人际关系环境、阅读指导、阅读组织形式);㈡在幼儿园创设宽松、丰富的阅读环境(提供多样化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㈢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

境(亲子共读,激发阅读兴趣;树立良好阅读榜样;营造良好阅读环境;传授有效阅读方法;利用社区阅读环境和家园联系的条件)等。

6、关于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傅敏敏,2005;马晓莉、姚艳梅,2007;王洪者,2007;胡薇薇,2008;姚江萍,2009;张柏华,2010),研究内容集中于提高幼儿阅读兴趣的策略,主要从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环境的创设、教师的指导方法、家园合作等方面阐述;胡薇薇则从亲子阅读的角度,阐释了母亲指导对婴幼儿阅读兴趣的影响。

7、关于亲子阅读方面的研究(朱从梅、杨鲁虹,2003;赵琳,2003;伍新春,2004;余珍有,2005;朱从梅、周兢,2006;李琳,2006;谢倩,2007;张晓怡,2008;胡珊,2008;张筱叶,2009;尹国强,2010),主要集中于亲子阅读的独特价值(情感价值、发展价值);亲子阅读的影响因素(内部因素—父母和儿童;外部因素—阅读材料和阅读环境);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朗读、提问与讲解)。

8、关于早期阅读障碍和阅读困难的研究(缴润凯、路海东,2003;李静,2003;赵微,2005;卢英俊,2006;彭虹,2007),主要的研究涉及阅读困难的概念阐析;阅读困难的诊断;病因研究的主要方向(神经结构及技能异常、认知心理机制、家族遗传);治疗及矫治(药物治疗;技能训练,包括听觉途径训练、语音及语素的训练、触摸途径、联合途径)。

9、关于早期阅读发展趋势的研究(周兢,2005;张明红,2005等),主要观点认为:⑴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意识将更为强烈(向多维整合的早期阅读,整体、深层次的阅读,充满创意的阅读,亲子共读等方向发展,而且注重幼儿自主阅读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阅读的素质教育,注重早期阅读的师资培训等);⑵早期阅读的能力结构将更为立体开放;⑶早期阅读的研究将全面、科学地展开(包括对早期阅读的价值及概念的再认识等);⑷早期阅读的时空领域将大大扩展。

三、总结

就以上文献检索来看,对早期阅读的研究已经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关于亲子阅读的研究、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早期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等已形成较完整的研究体系。而对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较少,虽然对可能影响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具体某方面的单因素提及较多,诸如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材料的选择、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等都有涉及,但对早期阅读兴趣的专门研究较少。而从对早期阅读兴趣的专门研究来看,如傅敏敏《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2005)、马晓莉、姚艳梅《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初探》(2007),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阐释提高幼儿阅读兴趣的策略,如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教师为幼儿提

供支持性的材料和创设相应的环境等方向进行分析,而鲜少有人从微观的层面研究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更少有人从区域的角度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进行专门的研究。综上所述,我国关于早期阅读的研究至少存在着以下局限:

1、缺乏对“早期阅读兴趣”微观层面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

2、倾向于大样本的研究,缺乏对具体个案(包括各年龄班)的深入研究。

3、倾向于对集体阅读教学活动的研究,缺乏对区域活动中的早期阅读教育的专题研究。

四、参考文献

①编著

[1]何艳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6. ②期刊

[1]张明红.早期阅读教育改革趋向前瞻[J].幼儿教育,2005(03). [2]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0(04).

[3]张明红.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看早期阅读的教学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5(01).

[4]张明红.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J].幼儿教育,2007(18). [5]周兢.早期阅读—让孩子终生热爱学习[J].幼儿教育,2005(02).

[6]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01).

[7]周兢.幼儿识字:失之毫厘,谬以千里[J].幼儿教育,2006(10).

[8]朱从梅,杨鲁虹.对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的调查[J].早期教育,2003(07). [9]朱从梅,周兢.亲子阅读类型及其对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J].幼儿教育,2006(Z1).

[10]朱从梅,周兢.母亲在亲子阅读中的语言运用特点分析[J].幼儿教育,2006(09). [11]余珍有.学前早期阅读教育机遇和挑战并存——第二次全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幼儿教育,2005(02).

[12]余珍有.日常生活中的早期阅读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5(01). [13]谢兰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14]程丹琳.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J].海峡科学,2008(08). [15]翁艺薇.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16]金小梅.浅述早期阅读教育中的教学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5(02). [17]贺红.多元化早期阅读材料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02).

[18]朱润鱼.3-5岁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指导实验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4).

[19]李慧.对幼儿家庭阅读环境现状的调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0]沈淑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阅读能力[J].才智,2011(06).

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文献 第2篇

儿童阅读:父母会提问比孩子会认字更重要

对阅读我们有太多的设想和期待。比如:会阅读的孩子写作文好、会阅读的孩子知识面宽、会阅读的孩子找中心思想很容易、会阅读的孩子内心是温暖的、会阅读的孩子不看电视…… 这些设想和期待都没有错,只要孩子爱上阅读且能够持续阅读,他们一定能收获更多。 可是问题来了! 孩子要怎么才能爱上阅读?给孩子买一堆书他们都不爱看怎么办?孩子看完了书啥也没记住怎么办?孩子有很多的故事书可是还不能够复述故事怎么办?孩子看书是多了可是作文还写不好怎么办? 阅读就跟人任何一门学科一样,要想孩子从中收获更多,家长就要积极参与其中,并能够给予足够的引导,而除了给孩子读、讲、演、教他们认字(包括英语),家长在儿童早期阅读过程中学会提问,至关重要。 在我们关于阅读分级的系列文章中,从12-15个月开始,我们已经开始不断的强调父母学会提问的重要性,提问为何重要? 1.提问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孩子对阅读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提问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把握重点。 3.提问可以让孩子更多的关注图书的细节。 4.提问可以鼓励孩子更好的表达。 5.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更好的理解老师的话。 那么要怎么去提问?分享一些我们的建议,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可在生活中选择性使用。 一、如果和孩子阅读的`是一本故事性的图书,可以这样问 1.故事的主人翁有什么主要特征?他们与其他人物有什么关联? 2.故事中的主角从头到尾有在改变吗? 3.读完故事,你有什么疑惑吗?不理解的地方? 4.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是告诉我们道理,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是只是为了让我们开心? 5.如果故事还要继续,你认为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6.你喜欢故事的结尾吗?如果不喜欢,你换个结尾试试? 7.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生吗? 8.如果把你放在故事中,你想当那个角色? 9.你最喜欢故事中的那个角色/图画/句子/表情……? 二、如果和孩子阅读的是非故事性的图书,可以这样问 1.你从书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现在能理解这些话题了吗? 2.读完这本书,对这个话题你还有疑问吗? 3.这本书大概意思是什么?你能够复述吗? 4.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5.图书中那些信息在帮助你解决系列问题? 6.图书中如果有你不明白的地方,我们要怎么办(引导孩子通过搜索、查询资料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不要只会读故事和表演故事,要让孩子收获更多,我们要做的真的还有更多!比如:学会提问就很重要,从下一次阅读开始,试着去问答,这对孩子们帮助可大着呢。

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文献 第3篇

1.1 我国青少年阅读情况

在第三届网民读书节之际, 当当网与百度和中国出版网联合一起进行了“青少年状况调查”。调查分青少年和家长两总分同时进行。这样更能真实地反映出青少年当前阅读状况。调查的对象是10~18岁的青少年人群课外书阅读情况。根据报告显示, 被调查的青少年人群中, 有课外书阅读习惯的高达95.3%。有91.1%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两个群体调查结果高度吻合。青少年中有60.94%认为读书对个人发展的非常重要, 有72.52%的家长认为读书对孩子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调查中发现, 有84.8%父母为青少年买过课外书。其中, 小学高年级有98.1%, 初中有85.6%, 高中有80.29%。随着年龄的增长, 父母在主导孩子阅读方面的影响呈下降趋势。随着孩子学龄的上升, 家长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支持度也明显下降, 支持小学孩子经常阅读96.93%, 到初中的78.57%, 再到高中的63.64%, 可见很多家长怕课外书对孩子升学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1.2 世界各国对阅读的重视情况

根报解放日报的一份文章说到国外的青少年阅读情况显示, 以色列人把读书放在首位, 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世界之首, 全国的报刊多达890种。2004年12月, 只有24万人口的冰岛就销售了40万册书, 平均每个每月购书约2本, 创世界最高纪录。在2004年, 有24%的法国人读了12本书, 55%以上的人读书1至12本, 平均每人读书11本。2005年, 日本读卖新闻社对全国的读书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如下:每天读书1个小时的占14%, 读书半个小时的占19%, 读20分钟的占10%, 读10分钟的占9%, 不读书的占27%。在日常生活中, 想多读一些书的人占64%。韩国出版社会在4月23日当天寄出35, 000册图书, 免费送给当地学校, 以此推动青少年儿童的阅读量。可见阅读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 青少年阅读推广的重要性

图书馆开展的阅读辅导工作, 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 能够正确引导青少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吸取知识。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馆藏资源中大量适合青少年阅读学习的图书资料。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开展社会教育, 推广全民阅读, 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职责。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图书馆的工作者, 对于建设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应该具有极大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严峻的现实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 社会价值观和阅读习惯的改变, 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必须清楚的知道, 建设学习型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现实问题。公共图书馆搞好青少年的阅读推广服务, 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科学的阅读内容, 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学会自我调适;为其阅读指导方向, 远离有害信息;为青少年提供交流场所, 扩大交际面等。

3 珠海图书馆少儿部的具体实践与研究

3.1 少年儿童阅读状况的现状和分析

为了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亲近阅读, 走进图书馆, 提高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 我们对少年儿童阅读的状况和需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了解, 以便更好地满足广大少年儿童在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在调查中我年发现儿童阅读日趋低龄化, 年走越小的孩子越喜欢阅读, 相反年龄越大的孩子, 阅读的时间越少。

家长对孩子的阅读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阅读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 有相当的功利性, 而孩子阅读则是为了“好玩、幽默与轻松”, 因此希望家长与孩子多沟通与交流, 了解孩子的阅读喜好, 不要硬性规定, 让孩子主动选择主动阅读。

3.2 少年儿童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与实践

珠海少儿馆的读者层次参差不一, 因此, 我们在工作中想方设法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 使少儿馆的个性化服务成为一项惠民的工程。在儿童区域里, 我们把阅读区的墙上画上卡通人物, 桌椅的高度安以适合小朋友为主。设立了亲子活动区和休闲阅览区。我们还定期举办亲子阅读讲座, 邀老师进行阅读指导, 让老师和家长还有读者进行面对面对交流。每周六下午由英语培训班的外教老师进行“英语沙龙”讲座。还有定其举办“亲子故事”比赛, “儿童剪纸”等活动。定期开展活动是阅读推广的重要环节针对青少年读者图书馆要定期开展一些活动, 来激发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 比如定期举办:“诗词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诵展示”等活动, 让孩子们踊跃参加, 并适当设置一些小小的奖项, 鼓励积极的孩子, 这样, 不仅使图书馆得到宣传, 而且锻炼了小读者们, 使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更高。

4 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的策略

图书馆应为青少年设计的阅读活动, 吸引青少年进入图书馆。可主动与学校教师联系, 了解青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 可安排教育课程或提供图书馆相关资源, 让教师在推动阅读时, 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由于青少年个人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文学修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 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认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个性异常的学生切不可一味压制, 也不宜放任自流, 应该积极引导、扬长避短, 使其个性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5 结语

青少年儿童年的阅读与推广, 需透过家庭、学校、政府及图书馆等相关单位共同努力推展。公共图书馆不仅具有教育的功能, 其各种形式的资源与服务, 在推展青少年阅读上, 除了可以扮演支援教学的角色, 更可以主动出击办理各种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因此, 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掌握儿童读者群, 了解青少年各项特质, 持续办理有效吸引青少年的阅读活动, 以对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提升尽一份力。

摘要: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在当今快速的生活节奏下, 有时间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这股风气有向青少年蔓延的趋势, 全身心投入阅读是青少年的义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敞开大门吸引青少年阅读, 应成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立身之本。本文结合珠海市公共图书馆的实践活动, 宣传与推广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使更多的青少年儿童认识公共图书馆, 了解图书馆, 从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知晓度, 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 促进图书馆的利用, 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尽最大的能力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谈智障儿童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第4篇

关键词: 绘本阅读 智障儿童 重要性

图画书是一种强调用图画讲故事的书。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说:“绘本里有非常出色的文章,非常出色的图画。”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核心与根本,有着比文案更强大的信息荷载功能。它能让孩子通过画面中的线索进入思维的空间和想象的世界,因而被国际公认为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

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远远低于同龄儿童,他们对语言感知能力迟缓,对字、词和句子的辨认与理解比正常儿童要困难得多。那些文字冗长或画面单板的童话故事,难以激发智障儿童阅读的兴趣。绘本图书不仅图文并茂,还有着形象刻画鲜明、文字精练简洁、生活气息浓厚等独特之处,内容与智障儿童的理解力和生活经验相适应,能激发智障儿童阅读的兴趣。对尚不能很好地掌握书面文字的智障儿童来说,绘本为其提供多层次的阅读可能,对促进智障儿童记忆、语言交往、智力及良好行为发展有巨大的实效性。

一、增强记忆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一切活动,不论是简单的认识、行动,还是复杂的学习、劳动、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记忆。没有记忆,一切认知和学习便无从谈起,而记忆力残缺则是影响其对智障儿童智力的发展重要原因。为此,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神经学家安东尼·魏格纳运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在背诵字词时,只有左脑颞叶内侧有活化现象,而在记忆图像时,左脑和右脑的颞叶内侧却同时活化。由此推断,绘本图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和形态各异的图形及线条和鲜明的主体能引起智障儿童左右脑共同活跃。此外,绘本图书去除了文字识别与理解的瓶颈,让孩子们仅通过图画就能理解其含义,使得识记活动变得轻松、易学,更能激发其对周边事物的学习兴趣及情感,继而提升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智力向更高水平发展。例如,绘本故事书《布鲁姆博士搞不懂了》中,小狗熊布鲁姆可爱而生动形象、诙谐的语句引得孩子们看了又看,读了又读。在愉快的阅读中,孩子们不但掌握故事内容,还了解许多基本科学知识,如电视节目的信号是如何传播过来的,可以利用风车进行水力发电等。

二、增强词汇理解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的语言运用是指儿童在学习语言时操作和使用语言的过程。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与他人交流的基本条件。而智障儿童由的语言运用能力则明显落后于同龄人,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因此,在智障儿童语言交往训练中,不仅要引导其学习更多的词汇,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智障儿童对词汇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其在不同语用环境中正确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交流。

例如,智障儿童对苹果、碗、筷等与具体形象能对应的词,理解起来较容易些,而那些如爱、奉献、快乐等较抽象的词,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绘本用栩栩如生的画面诠释了这些抽象的词的内涵,使得文字与画面完美融合在一起,看到这些画面也就理解这些抽象的词语,显示出绘本独到的特殊教育功能。又如,在绘本图书《爱心树》中,看到大树伸出柔软的枝条让小男孩荡秋千,将自己的果子送给小男孩吃,可以感受到大树母爱般的慈祥和无私,孩子们从中领会爱的实质内涵,这是用其他方法很难达到的效果。

通过阅读绘本,智障儿童可在较短时间能积累一定的词汇量,与此同时,通过模仿能迅速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其运用语言交往的兴趣,调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从不敢说、不愿说变得敢说,而且说得对,提高其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良好习惯。

三、增强理解能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使智障儿童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和利用,而且能使他们自立于社会。为了更快、更好地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某些老师常常通过大量的说教活动及一些强化或惩罚手段促使智障儿童遵守这些行为规范,结果常常事倍功半。而使用绘本阅读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绘本故事将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形象生动的故事画面精准地刻画出来,使孩子们感到亲切易懂。他们在阅读时轻松了解这些行为的含义并潜意识地模仿,久而久之,这些模仿行为就会变成自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绘本《大卫不可以》中,大卫这个调皮淘气的形象,就像一面镜子,帮助孩子们正确地评价一些行为习惯是否符合礼仪规范,从而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绘本是智障儿童阅读的极佳载体,教师应利用绘本能有效地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智障儿童创设发展的空间,帮助他们插上想象和智慧的翅膀。同时,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持续不断地创造出大量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绘本图书,让智障儿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让更多的智障儿童能通过教育重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日]松居直.打开绘本之眼[M].南海出版公司,2013.6.

[2]熊剑锐,梁丽珍.心灵成长图画书导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

[3]朱瑾.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的心理过程及教育策略[J].幼儿教育,2009.

[4]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10.

[5]彭懿.绘本,阅读与经典[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6]黄艳婷.帮智障儿童插上交流的翅膀[J].现代特殊教育,2006.6.

[7]高利群,缪晓晴.教会智残儿童与人交往[J].现代特殊教育,2005.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5篇

【摘要】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户籍制度矛盾和家庭教育缺位造成的。从教育的角度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家庭的协调合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的课程;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人共同方式。【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

对策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在自己进城就业的同时,他们的大多数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委托亲戚代养或寄养形成了农民工父母和子女长期处于两地分离的局面。从此,我国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1]大量的农民工父母“别家离子”,常年漂泊在外,无非是为了家里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事与愿违,就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外,孩子因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受教育权受到了严重的侵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才得到各方关注,专门针对其教育问题解决的政策法规也相继颁布。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适应了当前乡城人口迁移的态势。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纳入常规管理,社会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和他们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数量多,涉及面广。

1)农村中小学父母外出打工者众多。依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

童(指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约为1980万,流动儿童为农业户口的约有1000万。1.1.1.2 2)低年级学生家长比高年级学生家长打工人数多。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家长外出打工的要高出10到30个百分点,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10到20个百分点。[3]

3)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 徽、湖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在重庆、江西、安徽 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此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海南、江苏、浙江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会持久存在。

1)

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乡城人口转移的经典理论是“一步转移理论”,即农村人口在乡城迁移时切断了与土地的联系,是一种永久性迁移。但我国的乡城人口转移走的是一条独特的“中国路径”:即农民在进行地域迁移和职业转换后,并没有一步成为城市市民,只是城市的农民工,从城市农民工到城市市民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城乡二元分割体系决定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发展机会弱化和社会认同内卷化。[5]贸然采取家庭化流动的 方式来解决其子女的监护和教育问题,对于农民工来说,不仅他们自身要承受城市失业、工伤事故、疾病等经济风险,其子女也要承担相当大的教育失败风险。处于动态留守即从流动到留守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一般较差,成绩和情绪波动都较大。同时,农民工在城市永久性定居的愿望并不强烈,“据估计,1990年以来,每年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000万至1500万(即约20%)选择长久居住在城市或举家迁入城市而成为定居性迁移者,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往往选择不在城市定居而呈候鸟式流动,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抽样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论。”[6]

2)

随着“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行,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流动儿童“回流”的现象,这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的阵容。

(二)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危机。留守儿童大都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外出务工,孩子往往就 成了家中的“孤儿”。如果是由祖辈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过 多

的溺爱,这样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生活还是对将来的人生,都会产生极其 不利的影响; 如果是托付亲戚监护,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亲戚们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由于长期缺乏管束,一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成了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或被害人。智力教育下滑。根据《2005年中国农村情况报告》表 明:从总体上看,留守儿童现在成绩和父母外出打工以前相比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在班上排名上等和中等的人数有所减少,而中等和下等的人数则增加了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部分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降。情感教育缺失。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可是在这个时候留守儿童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 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周宗奎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有失落感,有寄人篱下的不适 感,他们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卑,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7] 教育问题相当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有效监管,较之非留守儿童,其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在人身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为: 由于得不到亲情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和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8]学习方面则学习习惯差,自觉性差,家校合作难。心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 性格极端化,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对父母充满怨恨,有被遗弃的感觉,品行容易朝消极的方向发展。生活上日常营养得不到保证,生病了不能及时得到照顾,卫生习惯较差。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确实普遍存在,但无较好的解决措施,需要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综合解决。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缺失和相关法规不合理。

以户籍制度为主要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资源配置,客观形成市民与农民的发展机遇的不平等。[9]这种不平等同样体现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农民工虽然进了城,找到了

工作,但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享受城里人同样的受教育权利,由于他们的户口没有迁移,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仍由原住地教育部门负责。他们的子女若在城里就读要缴名目繁多的各项费用,如择校费、赞助费、借读费等。大部分农民工面对如此高昂的费用,只能无奈地将其子女留在老家接受教育。涉及农民工子女上学相关的全国性的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1998 年3月2日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法规虽然为保障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了支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规定存在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的外流”,第10条规定:“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可依国家有关规定按学期收取借读费。”等等,显然这些规定有明显的歧视性。

(二)经济因素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城市教育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义务教育在农村基本成了农民自己的义务。

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统筹农民直接承担义务教育费用,改革前总数100亿元左右,改革后,实际这部分资金合到了农业税中,表面上是政府预算,实际上仍来自农民,因为乡镇财政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来自 农民交纳的农业税。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是中央和省13%,县级9%,乡镇78%。2006年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这里有一个如何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的问题。多年来,广大农村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办学,农民经济力量有限,农村义务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而政府投入农村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以 2002年为例: 整个2002年合计中学教育经费1670亿元,其中投入到农村去有427亿元,不足25.6%;小学经费1449亿元,其中投入到农村有 839亿元,占57.9%。农村中小学依然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大部分学校只能达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条件,学校基本上还没有精力和财力注意到“留守儿童问题”。2007年已经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向实现教育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过高的高等教育费用,加上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残酷现实,使大多数农民们望而生畏。目前,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

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1年的纯收入。1个4口之家的西部农村贫困户家庭,即使有3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1年的纯收入还供不起1个大学生。《“十 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 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 在18年时间里,中国大学学费涨了约25倍。

(三)“新读书无用论”。李庆丰认为:由于他们的父母打工照样能够挣钱,出现了“新读书无用论”。这些因素使得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上学前途缺乏信心,同样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长蔓延,不可避免地出 现了很多学生中途辍学,过早地踏上社会的现象。[10]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可能是相当长时期都会村子的一个现象,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这不单单是其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教育的角度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学校、以及家庭之间的协调合作。

(一)彭金兰(2004)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杜绝“留守孩子”因厌学而辍学现象的发生。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有效的育人环境,给留守儿童以特别的呵护和关爱。建立健全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学校要向家长公布学校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召开监护人座谈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并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还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单位配合,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二)林宏(2003)对福建省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后指出,造成留守儿童厌学、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亲子分离,缺乏沟通;离异家庭增多;代养人文化素质偏低;学校周边环境的干扰。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

以下建议: 依靠政府部门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制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2 依靠学校这一主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 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 4 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管理机制,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要制定新的政策,允许流动人口的子女随父母在居住地接受与当地孩子平等的教育。

(三)赵洪国(2007)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虽然经过国家的努力,现已逐步取消对农民工子女征收高额借读费等不合理条件。

把子女带在身边的外出务工人员毕竟只是打工者中的小部分,大多数农民工还是选择把子女留守家中。所以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差别,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这无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一方面可以由此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就近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让农民工在当地实现就业。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广大的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2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应增强针对性。

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 想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给与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尽量完善寄宿制,把“留守儿童”都集中在学校住宿,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这么做既避免家中老人的溺爱又可进行更科学的生活引导。学校还可以教育和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团结帮助留守同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3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学校

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 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向东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城乡差距。

我国农民的贫困,根源在于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的户籍制度安排,把大部分的福利分配给了城里人。根据世界银行对38个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研究报告称,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超过2:1的国家十分罕见。国家统计局的一位官员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该是是5:1,甚至是6:1。中国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世界之最。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是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从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让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利益。同时,逐步实现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以实现社会关怀。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从横向来看,各部委应尽本部门的责任。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来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采取补救性措施,因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针对你农村打工人群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提出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府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前做好教育的应对。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共同责任,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没有相关的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我国农村社会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方面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只有不到去不时间的1∕3,而其他时间大部分实在家庭和社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的教育就到了非

常迫切的地步。同时,也具有了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一是因为基层党务机关人员有大量富余人员,中小学校有大量退休人员,他们中有大批人能胜任中小学生的监护、教育和生活料理等工作。二是有部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经济相对比较富裕,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建立某种机构,来管理和监护其子女,使他们能安心在外务工。因此,在农村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以有基层是个区域、学校和共青团三家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和派出所,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必将对留守子女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也能够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我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同时,学校要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

在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和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生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我们更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应该呼吁所有学校要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我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要专设心理教育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和谐的发展。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自沟通方式。

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作为监护,做好就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的存在于完整,这样家长可以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时间不能距离太久,保持与孩子经常性联系。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有更多的关心。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11]学生一般通过日记本方式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心的秘密与不满,如果父母以书信与子女交往,子女就可

以把父母作为一种倾诉的对象。同时,父母与留守儿童的的老师应保持经常性联系,向老师请教教育子女的方法方法,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

(五)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开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为9.28亿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4.8亿人。而未来我国每年新增农业领域新增农村劳动力约700至800万人之间。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农业领域内只需要1至1.5亿劳动力。剔除现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包括的1.28亿乡镇企业劳动者,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需要向城市转移2到2.5亿人。[12]范先佐先生认为:“农民工子女的问题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都会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涉及到我国社会、经济的众多领域,因此需要组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调动力量,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和实验,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这既是为国家宏观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又为地方政府制定具体政策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13]

四、参考文献

[1]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6.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4]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5]李真.流动与融合[M].团结出版社,2005:42-57 [6] 吴兴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1). [7]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 范大学学报,2005(1):72—80.

[8]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9]时伟,谢振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5).

[10]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11]刘纯根.关心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农村建设内容. 2006

http://. [12]苏明 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49).

[13]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14]彭金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J]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5] 林 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关于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文献综述 第6篇

摘要: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展开的很多,针对留儿童孤独感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亟待加强。本文从孤独感的概念出发,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概念、成因、具体体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以期为日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 留守儿童随之出现。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1]。“留守儿童”课题组组长叶敬忠谈到, 调查“留守儿童”的最大体会就是能感觉到他们心里的孤独感。但现有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孤独感研究却相对较少。笔者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对研究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期刊论文进行检索查询,加以整合梳理,希望能对解决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提供参照。

一、留守儿童以及孤独感的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但是学者们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范围还没有达成共识,其中分别认为留守儿童是16周岁以下的儿童、6 ~14 岁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儿童、6~16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和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这不利于留守儿童相关研究的开展以及规范性和严谨性[ 2]。

社会心理学认为, 孤独感指当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根据个体所欠缺的特定社会内容, Robert Weiss(1973)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孤独感: 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 3]。孤独感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负性情绪体验,孤独感体验强的人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很难建立和维 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

孤独状态下,寂寞、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人格障碍和心身疾病[4]。孤独感的测量, 目前国内多采用 Asher等于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 ~6 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该量表包括 16 个孤独项目和 8 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项目,信效度良好[5]。

二、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成因

儿童时期是人的早期社会化阶段, 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生转变和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父母外出务工, 将子女留给他人进行监护时, 通常包括以下四种监护类型:

1、隔代监护, 由祖父母代为抚养。通常在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家庭比较常见[ 3];

2、单亲监护, 由父母中的一方抚养儿童, 另一方外出打工。在有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家庭比较常见, 父亲外出打工的比例也通常高于母亲;

3、上代监护, 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或朋友)监护。

埃里克森指出,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当顺利解决了本阶段的冲突, 完成了任务, 就会获得积极的品质, 转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在留守儿童的年龄段期间, 需要完成的成长任务包括婴儿期(0~2岁), 建立信任感;儿童早期(2~4岁), 建立自立感;学前期(4~7岁), 建立主动感;学龄期(7~12 岁), 建立勤奋感;青年期(12~18岁),形成自我同一感。留守儿童在成长期间相对会缺少父母的关注和爱护, 在某阶段不能很好的完成发展任务,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

三、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体现

(一)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外出打工虽可以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但却造成了关爱的缺失,从而对他们的情感、学习、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有关资料显示, 只有10.5 %的留守儿童能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1]。李翠英[7]在调查中发现, 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频率越高, 他们的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更好。但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与沟通普遍较少, 主要发生在外出父母与监护人之间, 并且通话内容多围绕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及学习状况,不能排解儿童内心的孤独以及渴望被父母关爱的愿望[ 8]。当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取得成功

或遇到失败时, 父母很少有机会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给予他们鼓励、奖赏或正确引导。长期由祖辈抚养的留守幼儿, 形成了对爷爷奶奶等的依恋, 对父母缺乏积极的情感反应, 特别是对母亲缺乏应有的母子依恋[ 9]。

(二)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

父母外出, 监护人便成为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者, 但是由于监护人还需要忙于田间劳作, 容易忽略了儿童内心的情感需求。儿童更多的会选择从同伴那里寻求抚慰, 有的干脆封闭自己, 造成性格上的孤僻及心理上的压抑[ 7]。隔代监护等监护方式对于儿童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端, 祖父母对于儿童的监护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留守儿童的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权益容易受到损坏。王玉琼等[ 13]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的监护存在责任不明确、教育精力不足、教育能力不足等问题。老年人文盲率较高, 基本上没有能力对儿童进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只重视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导致儿童在行为和习惯等方面形成放纵、任性的性格特点。

(三)留守儿童与同伴的沟通

同辈群体是在有着共同经历、共同观点或共同心理的基础上而结合起来的关系亲密的群体。由于父母外出、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学校功能补位不足,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填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缺, 满足留守儿童游戏和交往的需要, 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和支持。研究显示, 友谊质量在一定条件下能缓冲留守压力对儿童的影响,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保护因素[7].但是, 由于留守儿童在选择同辈群体成员时缺乏父母的监管和引导, 增加了加入不良群体的可能性。同辈群体内价值导向的偏差,容易使留守儿童在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发生偏离。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亚文化特别是反文化的大量存在, 也容易误导留守儿童[ 11]。

(四)留守儿童与老师的沟通

中小学师生关系可归结为:亲密性、一般型和冲突型。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与教师的关系中亲密型关系约占37.4%,一般型关系约占41.3%,冲突型关系21.3%。亲密师生关系的留守儿童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而冲突师生关系的留守儿童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家庭与学校是留守儿童的重要支持源,教师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交流以至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可以对不完整的家庭关系进行重要补

偿,对缺失父亲或母亲角色进行代偿,促进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增加,降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12]。

(五)不同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差异

张德乾等[ 13] 研究发现,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产生更多的亲情梦, 表现出更多的孤独、郁闷和需求缺失。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比初中阶段明显反映出更多的亲情冷漠与憎恨、孤独与郁闷等方面的问题。王良峰等[ 14] 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自身健康状况是孤独感的可能影响因素。留守儿童本已得不到父母的关心, 如果有身体上的不健康状况存在, 在得不到必要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 将会导致心理的严重缺陷。他们需要引起社会的更多的关注。

四、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首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以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支持的最初来源 , 并且家庭的支持又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中小学阶段个体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 经济尚未独立。因此父母对其的心理扶助作用是用其他类型社会支持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其次,农村留守儿童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远远比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多。因此, 教育对学生的社会化和情绪调控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再则,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而同学关系不良则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社会能力缺乏、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和障碍[15]。

总之,家庭亲密度、同学支持、自尊、教师支持这几个变量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为此, 有必要在家庭支持、学校支持等方面多做工作, 做好工作。

五、关于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干预措施(一)家庭方面的支持

监护人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的情绪情感。在外务工的父母也要经常与留守女子保持联系, 切不可只关心学习成绩 ,更要关心他们在家的心情 , 关心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在尽可能常回家看看, 尤其是过年过节,多给孩子心理温

暖。父母迫不得已外出打工,最好由父母一方出去。其次,家庭人员应和谐相处,给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尽量地弥补因父母亲的缺位而导致的情感残缺。(二)学校方面的支持

1.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首先, 要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应该认识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因而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关注者与促进者。其次, 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学校可以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 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之中,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从而消除他们的孤独感。2.构建教育监护网络。首先,加强寄宿制的管理。研究发现 , 寄宿制有利于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避免他们逃学、上网打游戏, 课内课外有老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社会能力的提高。其次,需加强与家长、监护人的联系、沟通。开通“校信通”、“家长热线”等,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3、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供心理援助。学校可以采用开设心理健康课、实行个别心理辅导、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提升他们的心理弹性、自尊、自我价值感等,增强他们抗挫折的能力。

(三)社区方面的支持

可以以农村社区为依托开展各种留守儿童的支持行动, 例如建立生产生活互助小组, 在社区创办幼儿园和诊所, 设立爱心电话厅, 资助和扶持对贫困母亲的文化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 16]。

六、文献评论

关于留守儿童的理论研究比较多, 其中文献研究和调查法最广, 针对的问题主要是现状、困境等。文献研究自身无法对研究对象做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 缺乏对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的了解, 容易将留守儿童问题化, 将问题突出化,忽视了留守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实际上,并不是每个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个案研究也有应用, 主要针对家庭教养方式、身心发展等问题;部分定性研究主要探讨了关于政策建议、教育公平等方面的问题。近两年,针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实

证研究逐步增多。可以看出留守儿童这部分特殊儿童的孤独感开始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但这些研究中针对解决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的实质性建议很少, 也缺乏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状况。

[ 参考文献 ] [ 1]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 J].人口研究, 2005, 29(1):29-36.[ 2] 罗国芬,佘凌.留守儿童调查有关问题的反思[ J].青年探索,2006 , 23(3): 13-15.[ 3] 王婧,钱珍,国内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 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5): 108-109.[4]郭智慧,韩志红,史永涛,上官青云,郭宇鹏等[J].邢麟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 4,22(6).[5]段宝军.3-6年级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交焦虑关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5).[6]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 J].上海教育科学研究 , 2002 , 21(9): 25-28.T 5t k/ [7]李翠英.农村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频率对子女行为的影响研究[ 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7(2):118-120.[8]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等.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影响[ J].农业经济问题,2006,26(4): 22-30.[9]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 [ 10] 王良峰,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 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 639-640.[11] 张建峰.农村留守儿童的师生关系和孤独感研究[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1).[12] 王秋香.同辈群体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 J].湘潭师学院学报,2007,29(1): 158-159.[13] 张德乾,仰和芝.亲情呵护缺失;聚焦农村留守儿童交往[ J].中国统计,2007,54(6): 15-16.[14]王晓丽,胡心怡,申继亮等.农村留守儿童友谊质量与孤独感、抑郁的关系研究[ J].(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2.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北京 100044)

上一篇:镇森林防火工作汇报情况下一篇:龙湖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