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搬迁安置实施方案

2024-09-01

扶贫搬迁安置实施方案(精选9篇)

扶贫搬迁安置实施方案 第1篇

洞口县月溪乡洪程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安置房分配方案

为做好洞口县月溪乡洪程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安置房分配工作,实现“科学分房、公平分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建设相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安置房分配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随机抽号、公开分房、安置户参与的原则。

3、同结构同户型抽号机率相同的原则。

4、交清建房款(增加25平米的结算款)并完清结算手续后参与抽号分房原则。

二、房源及待分配户数

本次进行分配的房屋为洞口县月溪乡洪程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安置房,共205套、五种户型(即75平米20套、100平米85套、125平米70套、150平米25套、175平米5套),已在房屋门楣上粘贴了一一对应的房屋编号,参与此次抽号的安置户共205户。

三、随机抽号分配方式

1、分房采用乒乓球分组随机抽号方式进行,先抽排序号,再抽安置房号,设五个抽签点,即每种户型设一个抽签点。排序号和安置房号按两组分别进行随机抽取,第一次为随机抽排序号,即分组抽取确定安置户进行安置房随机抽号的先后顺序;第二次为随机抽安置房号,即分组抽取确定安置户最终得到的安置房,乒乓球上的编号和安置房门楣上标明的房号对应一致。房源号由五个数字组成,从左到右排第一个数字表示楼幢号,第二个数字表示单元号,第三个数字表示楼层号,第四、五个数字表示门牌号。乒乓球上的数字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为便于数字“6”和“9”的区别,数字“6”下画横线(即“6”表示6号)。

2、由月溪乡县政府扶贫办进行房源编号公式,并对抽号分房的时间、地点和分房办法进行公示。

四、分房要求

1、安置户应全部达到且完清增加25平米结算手续方可进行安置房抽号分配。参与抽号的人员必须是项目对象户或其授权委托人,且必须为年满18周岁及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

2、参与抽号的安置户凭户口本及身份证登记进入抽号区抽号,一户只能由一人进行会场抽号。

3、各安置户抽号选房资格人按抽到的排序号抽安置房,抽号选房资格人抽到安置房后,应当场确认登记签字。现场安置户全部抽完后,由相关人员当场宣布抽号结果,并对其结果公示。

4、抽完安置房后,安置户之间允许同户型互换安置房,但必须自愿达成房屋互换协议,并报月溪乡政府登记备案。

5、房屋分配后,安置户装修和使用中不得损坏建筑主体结构、承重结构、改变建筑用途和外观风貌,楼顶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搭建临时或永久建筑物,公共区域不得占用。

扶贫搬迁安置实施方案 第2篇

协 议 书

甲方: 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户主,身份证号:(以下简称乙方)

家庭住址: 村 组

根据《湖南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湘发改西开﹝2016﹞39号)文件及《湘阴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村民自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国家扶持与村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与义务

1、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要求,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循政策法规,规范执行项目管理办法。

2、甲方根据乙方选择 安置的方式(集中安置:统规统建、统规自建、政府保障房),(分散安置:自建新房、购新房、购二手房),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补助标准向乙方发放建(购)房补助资金,金额以建档立卡认定人数为准。

二、乙方责任与义务

1、乙方自愿选择 的方式(集中安置:统规统建、统规自建、政府保障房)、(分散安置:自建新房、购新房、购二手房),从 搬迁到,计划从 年 月开始实施搬迁,年 月完成搬迁。

2、乙方在自愿选址原则的基础上需经相关部门核准后确定安置地点。

3、乙方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所需工、料、机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自行解决,涉及的税费及其他费用由乙方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缴纳。

4、乙方原有房屋属于分散安置对象的,须在领取易地扶贫搬迁建房补助费的70%后3个月内自行拆除,属于集中安置对象的须先拆后搬,逾期不予拆除的,由房屋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扣发余下的30%建房补助款,原有宅基地必须交(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不得再建房屋,也不得出售、出租或赠与他人。山林、田土等生产资源仍按原承包方式不变。

5、乙方在项目竣工(购房)后,须及时提供相关资料(新房照片,购房的须提供购房房产证),以便项目验收。

三、其他事项

1、项目实施后,甲方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付款给乙方,乙方不得再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其它诉求或经济补偿。

2、乙方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后,不得返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所新建的住房(或城镇所购置商品房)十年内不得转让或出售,否则须全额退还该项目补助资金。

3、乙方须按进度计划开工、完工。如因乙方原因影响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进度和验收,将取消分配到户的建房(购房)补助资金。

4、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另行商议解决。

本协议从签字之日起生效,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县扶贫开发办、易地扶贫搬迁部门各执一份。

甲方负责人: 乙方负责人:

(签字盖章)(签字盖章)

扶贫搬迁安置实施方案 第3篇

从县城北行不到10分钟的车程,同行的移民干部就告诉我已到了跃进,走出车一看,好漂亮的一个社区!房屋整齐统一,外观干净亮丽,顶上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廊间点缀着草木,社区内有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旁有宣传栏、公共娱乐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不比城市差,空气胜城千万倍。当我还在欣赏这美景时,热情的群众把我们迎进了社区,同行的干部把我拉进了他们的老朋友——深山移民户的家中,并摆上了艳丽可人的脐橙。我一边尝着香甜的脐橙一边带着羡慕的口气说,你们的生活真好啊,就象这脐橙又香又甜。几个村民异口同声地说:这得感谢党和政府,一是政策好,二是引我们走对了路,三是干部服务好,四是大家辛勤的结果。同行的干部指着其中一个年轻人告诉我:这是当年移民理事会的成员,如今的大老板曾光裕,他从开发果园开始到办农资店面、与人合办脐橙加工厂,现净资产几百万,成了小有名气的富翁。就让他向你讲讲吧。

好政策为甩穷根出深山

得知我们的来意后,曾光裕等人向我们介绍了搬迁前后的故事。他们原先居住在一个叫兴地的深山里,兴地村有43户265人,主要居住在兴地、皮碛、南坑三条大山沟中,村部和村小座落在中间的皮碛,其他二个自然村到皮碛有六七里路,皮碛到车头圩有三十多里,虽有条林区公路,但中间隔着个水库,多是崎岖山路,平时出行难,雨天行不了;村小只有一个老师却承担着三个年级的教学,三年级后就要到山外去读了;村里没有医疗点,有病只能拖或用点土药对付,实在病重只好到外面住院。居住在深山,“读书难、就医难,增收难”,更不用说过小康生活,因此,许多深山群众迫切希望迁出深山。当听到国家有深山移民扶贫项目支持深山群众搬迁时,大家涌跃报名,纷纷要求当年就迁。当然其中也有困难,一是突然迁出需要大量的资金,钱从哪里来,而且大家一起迁借也十分困难。二是部分人过惯了只求温饱不求发展的深山悠闲生活,生怕迁出后无田可耕,别说发展恐怕生存也难,但大家经过认真考察后,认为现代化的年代,继续住在深山只能延续这种不生不死的状态,“自身要发展,后代要改变”,要从根本上甩掉穷根,只有迁出深山。

好路子引领移民奔小康

迁出后靠什么保生存求发展?陪同我们的干部介绍了当年确定以果安置的思考路径。安远人多耕地少,人均仅有5分田,又已全部承包到户,要给移民耕地难度很大。在此情况下移民的生存发展当然可以多样化,如打工,从事服务业,但当时我们想得更多的是结合县情,推动移民开发果园,安远在实施移民前的2003年就被农业部认定为“赣南湘南桂北柑橘优势产业带”,安远更是优势核心区,因此安远2000年将脐橙种植定为全县主导产业,制定了许多开发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全县可供开发果园的山地也还较多,据调查当时全县还有宜果山地50万亩。种果同样是条致富路,甚至是一条致富捷径,种脐橙投产期一般为3-4年,挂果前亩平投资3000元,但有劳力可以劳代资,在果园中套种西瓜、大豆等农作物,脐橙第三年可试果,五年内可望收回前期的全部投资,六年内进入丰产期可收果4000-6000斤,净收入4000元左右,种一轮可持续挂果20-30年,效益远高于水稻,如果人均拥有1亩果,就可望过上较好的生活。因此以脐橙为主的果业理所当然应该作为移民安置的主要途径,事实上大面积的安置在安远也只有这一途径。这种安置非常适于资金不多劳力多的移民户。以果安置符合当地的产业建设导向,既可能又可行。

好服务,带动移民皆建园

同行的干部告诉我们,以果安置确实好,但要让移民接受,实施成功,仍需做大量的工作。

一是作好发动。在传统观念中,田重于山,粮重于果。要实施以果安置,必须让移民认识到种果是条致富路。曾光裕等移民户告诉我们,为动员当年移民干部不知花了多少心血,一是对比算账;二是组织参观;三是听专家讲。让我们确信种脐橙是一门不但可以生存还可致富的可靠产业。

二是调好山场。虽然宜果山场多,但山场都已有主人,要调济出来也颇为不易。为让移民有山开发,安远采取了租赁、转包等多种形式流转山地经营权,政府取得山地经营权后作好规划再分户开发。能否作好安置是实施移民的关键,而调济山场是以果安置的重要一环。兴地之所以能一次性整体搬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地政府在移民迁出前调济好了280亩的宜果山地,使移民对今后的生存有了底线。有了依靠移民户很快与政府签订了搬迁协议,搬出了深山,从兴地搬出43户移民有40户开发了果园。

三是搞好设施。脐橙种植是一项精细农业,需要较完善的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否则难有效益。而首要又是通路,每年有大量的肥料进园,大量的果品运出,没有好的路种不好果,甚至收了果也卖不出。为实施以果安置的计划,安远整合相关涉农资金180万元,为移民果业基地开通果园公路146公里、并支持移民果园架设供电设施、兴修水利,让移民方便地到基地进行果业开发。

四是学好技术。要让移民种好果就必须让移民全面掌握种果技术。曾光裕说,政府为让跃进移民掌握种果技术采取了三条措施:一培训。政府将培训送到安置点,为我们(安置点)添置了电教设备,结合农事季节出板报送资料及时提醒我们;二接入果业合作组织。车头镇在此前几年就已经组建了脐橙合作社。我们迁出后合作社及时将我们接入,教技术、传经验、赊农资;三实行结对。镇政府为每户移民指定了一户懂种果肯帮扶善传教的近邻社员结对,通过户帮户人盯人,手把手的全程帮教,确保我们掌握了种果技术,少走弯路,一次成园。

五是解好困难。群众告诉我们:在以果安置中,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规定移民户可以享受政府免费提供的苗木,可以果园作抵押贷款,可优先得到贴息,要求果业合作社为困难移民户赊销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帮助,解决了移民的不少实际困难,所以我们大家都能建得起园种得成果。

好辛苦换得移民甜蜜果

刚有政府扶持,没有自己的辛勤是建不成园的,曾光裕象是在回忆当年建园的辛苦而深有感触地说,从前我们在山里,一年种了一季稻,勤劳点的还会去砍点柴烧些炭,懒点的只等过年了,迁出后种了果就由不得你懒了,为省钱我们条带自己整,甚至为了投资还要帮人整,那时我们一边在搬迁一边在开果园,没日没夜的干,人人手上起老茧,个个晒得黑黝黝,在山里时下雨天是天赐的休息日,迁出后种了果,下雨时却不得不上山,若此前晴得久了水池没水要冒雨去清开水路让岽岗水都流入池中,这可比从山下抽水省钱又省事,何况有时根本抽不到水,所以这是偷懒不得的;若雨下得时间长了,要及时把条带中的水路弄通,否则带中积水多了,浸泡了条带从而塌下来不但毁了树,要修复非常困难。脐橙园是个既费时又误不得的活,你有再多的时间去侍弄也是消得的,但稍耽误一下就不行了,没有及时下肥杀虫效益就差很多,甚至会毁掉果园。象是熬过了苦日现坦途,群众接过话头高兴地说,现在好了,通过几年辛苦,如今我们家家年收入都有二万以上,可以说已摆脱贫困,眼看就要奔上小康了。

扶贫搬迁安置实施方案 第4篇

【关键词】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脱贫致富

贵州省委、省政府在2015年12月2日,以黔南州惠水县为主会场,以遵义、六盘水、安顺等7个市(州)为分会场,同步开工建设1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为贵州省“十三五”期間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拉开序幕。遵义将依据“大扶贫战略行动”的决策部署,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自然村(寨)作为主攻方向,确保全市“十三五”期间完成欠发达地区易地扶贫搬迁18万人的工作任务。遵义2015年获得中央预算、省投资、中央专项资金共5.49亿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2016年将分两批完成11304户45000人(含仁怀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实施和28412人的项目申报工作。

1、新时期欠发达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于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地方病多发等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群的脱贫问题,依然是“十三五”期间移民搬迁和脱贫致富工作的重点,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矛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1]。

1.1投入与需求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贵州全省91.2%人口属于贫困人口、94.6%乡镇属于贫困乡镇、92.1%村(寨)处于“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黔桂石漠化”三大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截至2015年底,贵州仍有623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贫困面大、贫困度深,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投入力度和广大贫困农村严重缺乏基础设施及发展条件,与实际需求间存在较大差异,矛盾十分突出,急需深入落实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保护、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五个一批”扶持策略进行脱贫攻坚。

1.2各类配套资金到位不足,影响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顺利实施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资金,主要以中央预算和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为主体,同时还需要省、地、县财政及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省级投资配套资金。实践工作发现,由于各级政府自身财政紧,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到位率通常比较低,在配套资金落实和使用进度安排方面,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导致搬迁工程不能按时、按质可持续推进,严重影响工程实施进度和质量。

1.3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低,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

目前国家对搬迁户的补助标准人均仅1.2万元(2016年起提高到2万元),很难满足易地扶贫搬迁的生产生活需求。由于缺乏生产生活土地,加上自身技术水平较低和难以融入当地风土人情、民风习惯等,贫困农户搬入城镇集中安置区后往往会出现大量负债问题。

2、加强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建议

2.1坚持以新型城镇集中安置为主,其他模式补充

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方式为主,农户自愿的搬迁模式,不仅可以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时也是减少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生态移民途径。对于对土地依赖度不高的农户,可以通过资金补助等措施,鼓励其选择城镇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对于对土地依赖度较高,经济来源不稳定,自身技术水平不高的农户,宜选择村庄小规模集中安置方式;而对于土地完全依赖的农户,则可以有选择的将其搬迁到“水、电、路、视”等基础设施均较完善的安全地带。通过有针对性的合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实现“城”、“村”共融,城乡一体,降低搬迁后生活、生产和就业所面临的困境,真正将利益切实惠及搬迁户。

2.2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宣传,着实增强政策扶持力度

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有效方法,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安排部署和要求等的宣传力度,确保待搬迁区农户真正了解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农户“治穷致富”的生活、生产和学习现状,使其认识明确、信心满怀,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自觉自愿、积极主动。要根据搬迁区现状和搬迁对象特性,充分整合当地社会资源,积极争取更多国家和省上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并通过完善透明的资金筹措和使用制度体系,确保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的有效落实。合理增加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额度,切实提高搬迁户人均资金补助标准。要充分引入农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退耕还林等工程扶贫资金,确保各项扶贫资金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的整体效应。地方政府要从户籍、土地、税费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有效解决搬迁户生产就业、就医入学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问题,确保搬迁农户的生活稳定和“治穷致富”的生产发展。

2.3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加大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要组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领导小组,组织项目实施全程督查组,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进度、质量等进行全程动态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高效、优质的顺利开展,为全面完成“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目标,提供重要的组织领导保障。在搬迁农户稳定其基本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充分整合当地社会资源,经过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等,经土地调整、税费减免和政府补助等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集成化、多样化,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搬迁农户收入渠道。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搬迁农户的劳动技能和产业化发展技能,实现“农工牧结合”农村集约化经营模式,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各种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3、结束语

易地扶贫搬迁以其“见效快,返贫率低,可持续稳定,后续发展动力强”等特点,已成为深山区、边远山区及生态环境脆弱区等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和生产发展条件艰苦区域的扶贫开发工作开展的支柱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不仅关注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还重视移民搬迁后的人文关怀和生产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是一项真正的“费省效宏”的德政工程,既能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又能加快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进程,具有多重惠民、利民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娜.滇中彝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以永仁县彝族移民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0(7):15-19,25.

作者简介

扶贫搬迁安置实施方案 第5篇

衢江区财政扶贫资金报帐申请单 填报单位:

乡镇(街道、办事处)

单位:万元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项目期限 项目总概算 申请报帐金额 责任领导 合计 省财政补助 乡镇

配套 自筹 其他

乡镇(街道、办事处)意见:

经办人:

分管领导:

负责人: 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办)意见:

经办人:

科长: 负责人: 区财政局意见:

经办人:

科长: 负责人:

附件 2

衢江区扶贫异地搬迁项目安置农户申请表

户主姓名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址 乡镇(街道、办事处)

自然村

家 庭 成 员(含户主)姓 名 年龄 性别 与户主 关

系 现从事主要职业(身份证号码)

拆除住宅情况

月 日拆除住宅

处,总建筑面积

m2

其中: 砖混

m2,砖木

m2

,泥木

m2

安置地点

农户申请 意见 本人自愿全家异地安置。

申请人签字:

(盖章)

****年**月**日 村委会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月**日 乡镇(街道、办事处)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分管领导:

主要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盖章)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核意见 户已于

****年**月**日前拆除住宅

处,为

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盖章)

附件 3

衢江区扶贫异地搬迁安置协议书

甲方:

乡镇(街道、办事处)

乙方:

乡镇(街道、办事处)

户主姓名

根据区委、区政府异地安置政策,乙方自愿到异地(或行政中心村等)购置或自建房产定居,并享受相关安置政策。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乙方自愿异地(或行政中心村等)购置或自建房产分散安置,定于 年 月 前签订购房合同或落实新建房屋宅基地,并拆除旧房(或腾空旧房交给村集体经济组织)。

2.在乙方履行前条约定义务后,甲方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对乙方在册农业人口按 23400 元/人(8400 元/人)的标准,凭审批表、户口簿、原住宅拆除证明等相关材料,由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办)从财政专户直拨到农户银行个人结算帐户。

3.乙方在承担相应义务的前提下,享有原所在村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保留在本轮承包期内土地、山林的承包经营权。

4.乙方拆除原住宅的,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按有关文件规定给予补偿。

5.乙方违反本协议约定义务的,不得享受国家有关扶贫、救济、补助、奖励等优惠政策直至消除其违约行为的不良影响后方可享受

不良影响消除后的相应优惠政策。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由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办)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

(签章)

代表 :

(签章)

乙方:

(签章)

****年**月**日

附件 4

衢江区

乡镇(街道、办事处)关于扶贫异地安置农户的公示(样本)

根据农户申请,经审核确认下列农户符合扶贫异地搬迁项目安置对象(详见公示表),现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在公示之日起一周内向乡镇(街道、办事处)举报,联系人:

;电话:。

衢江区

乡镇(街道、办事处)(章)

****年**月**日

(请张贴至相关公示栏)

附件 5

衢江区

乡镇(街道、办事处)关于扶贫

异地搬迁安置农户的公告(样本)

根据农户申请,经审核确认下列

人农户为

年整村搬迁农户/低收入农户,符合扶贫异地搬迁项目安置农户,享受每人 23400 元(8400 元)政策补助,现予以公告(详见公告表)。如有异议,请在公告之日起一周内向乡镇(街道、办事处)举报,联系人:

电话:。

衢江区

乡镇(街道、办事处)(章)

****年**月**日

(请张贴至相关公示栏)

附件 6

衢江区行政村(自然村)整体搬迁汇总表

乡镇(街道、办事处)

自然村,现有

人。目前有

人农户异地搬迁安置并拆除原住宅及附属物。具体情况如下:

户主姓名 家庭人口 安置地点 拆除房屋面积(M2)

备注

合计

乡镇(街道、办事处)(盖章)

****年**月**日

附件 7

承诺书

我单位郑重承诺:此次申请实施的乡镇(街道、办事处)

年异地搬迁(地质灾害搬迁)项目中农户房屋拆除情况、农户人口户籍资料等申请拨付补助资金的报帐材料均真实、合法,符合扶贫异地搬迁及宅基地整理相关政策要求,如有不实之处,愿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承诺人: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人

(签字并加盖公章)

****年**月**日

-附件 8

乡镇(街道、办事处)

年度扶贫异地搬迁项目安置农户公示表

序号 行政村名 自然村名 户主 家庭 人口 家庭成员姓名 原居住 地名 原住宅 是否拆除 安置地点 是否属于 低收入 农户 房屋拆除面积 房屋拆除时间 备注 姓名 身份证号 1

合计

村委会意见(盖章):

乡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意见(盖章):

乡镇(街道、办事处)意见(盖章):

0-附件 9

乡镇(街道、办事处)

年度扶贫异地搬迁项目安置农户公告表

序号 行政村名 自然 村名 户主 家庭 人口 家庭成员姓名 原居住 地名 原住宅 是否 拆除 安置地点 是否属于 低收入 农户 房屋拆除面积 房屋拆除时间 备注 姓名 身份证号 1

合计

备注:以上××户××人为××年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已拆除房屋农户。(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盖章)

1-附件 10

乡镇(街道、办事处)

年度扶贫异地搬迁项目安置农户花名册

序号 行政村 自然村 名称 户主 家庭人口 家庭成员 原居住 地名 迁入 地名 搬迁 时间 原住宅地是否拆除 现住房面积㎡ 是否属低收入农户 补助资金(元)

联系电话 姓名 身份证号码 姓名 身份证号码 1

合计

2-附件 11

乡镇(街道、办事处)

年度扶贫异地搬迁项目 安置人员资金补助情况表

序号 行政村 自然村 户主姓名 搬迁人口 补助资金 开户银行 开户名 账号 1

合计

(此表建议用 EXCELL 表格做,方便核对金额、人数等)

扶贫搬迁安置实施方案 第6篇

参考)

编号:

**乡人民政府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分散)安置

**乡人民政府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分散)安置协议书

甲方:**乡乡人民政府

乙方(搬迁户):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步伐,让高寒边远山区贫困农户早日摆脱贫困,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实施意见》(城府发 [2013] 11号)(以下简称《意见》),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经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商定,响应政府号召,乙方自愿申请从原居住地 村 社(小地名)搬迁到安置地 村 社(小地名),享受《意见》规定的集中/分散安置有关优惠政策。

二、乙方家庭基本情况:户主:,家庭人口 人,现有劳动力 人;承包耕地面积 亩,林地使用面积 亩,现有房屋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附属设施面积 亩;属建卡贫困农户/退耕农户/d级危旧房农户/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农户,家庭年收入 万元;可复垦面积 亩,可退耕面积 亩。

三、原房屋基本情况:

(一)房屋坐落:**乡 村 社(小地名)

(二)房屋结构:砖混/土木

(三)房屋面积:

1、占地面积平方米

2、建筑面积平方米

(四)房屋产权人:

共有权人:

(五)房屋性质:自用

四、搬迁时间:201 年

月 日至201 年 月 日内。

五、搬迁后安置地建房情况

(一)房屋坐落:**乡 村 社(安置点名)

(二)房屋结构: 砖混结构

(三)房屋面积:

1、占地面积平方米

2、建筑面积平方米

(四)房屋产权人: 共有权人:

(五)房屋性质:自用

六、安置房和土地管理(1)安置房用地。在符合分散安置条件的前提下,乙方建房人均占地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55平方米(3人以下户按3人计算,4人户按4人计算,5人以上户按5人计算)。##(2)农村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复垦。乙方腾退的农村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优先纳入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并按照退出宅基地面积扣除搬迁安置地所建房屋占地面积后给予补偿。乙方在安置地的宅基地使用权归乙方、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所建房屋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乙方所有,由县国土房管局依法为乙方办理相关手续。

七、搬迁安置补偿

对选择集中安置的搬迁户,以修建基础设施等方式按4万元/户标准补助;对分散安置的搬迁户实行差额性补助,对乙方安置房验收合格后,按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分散安置户相关补助标准补助给乙方(连片建设减除基础设施建设部份)。

八、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贯彻落实高山移民转移工作措施,深入开展政策宣传。

(二)对**乡确定的年度内分散安置的农户进行深入的摸底调查,掌握基本情况,核准搬迁农户人数,负责房屋面积的丈量、拆除、补偿资金的核算及建档立册等系列工作,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接受有关部门的核查。

(三)协调解决分散安置农户的有关问题,搞好服务。

九、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放弃当地宅基地使用权并自愿拆除原住房。

(二)从本自愿搬迁协议签订之日起,在规定时间内拆除原房屋及附属设施,物料归己。在拆房及搬迁过程中,要确保安全,如因本人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负责。

十、其它规定

(一)乙方签订本协议之日起,若在规定时间内不进行搬迁,将取消所应享受的各项补贴。

(二)本协议在履行期间和完成搬迁后,甲、乙双方都不得要求承担本协议规定以外的义务。

(三)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按政策协商议定;本协议约定的各项内容,甲、乙双方必须全面履行,若发生争议,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依照法律程序解决。

(四)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或捺手印)后生效。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县发改委备案一份。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

年 月 日

乙方(签字、手印):

扶贫搬迁安置实施方案 第7篇

一、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保障教育资源。一是确保搬迁群众子女能就近上学,大土新建公立小学、初中综合性学校共1所,占地面积100余亩,改(扩)建公立幼儿园1所,选优配强师资力量,实现111户搬迁适龄就学子女就地就近入学。二是保障医疗资源,新建乡级卫生院(二级标准),设置床位70余张,配备120名医务人员,强化医疗保障。三是加强社会保障,完成新农合全覆盖、享受农村低保255人,实付低保金72103元,一次性临时救助已全部发放到位。同时,大土安置点实现4g网络、安置小区视频监控全覆盖,大大方便了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安全。

二、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感恩教育。户户悬挂新旧住房对比照,激发群众发自内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关怀。组建感恩教育宣传队、文化服务志愿者等队伍,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及感恩教育巡回宣传;

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配齐文化服务设施。为搬迁户发放广电机顶盒111台,实现广电网络全覆盖,设立图书室1个,存书300余册,建设文化广场1个,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设施齐全,有效保障搬迁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弘扬社会文明风尚。通过设置搬迁农户家庭卫生“优劣榜”、加强小区村名公约建设等,教育引导搬迁群众破除不良习气,形成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

三、完善培训和就业体系建设。抓培训多样化。截至2019年5月,对小城镇安置点搬迁户100余名劳动力全面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家禽饲养、农艺工、家政、电商扶贫等,有效提升搬迁群众就业能力。抓就业多元化。通过引进丽萱服装有限公司企业入驻,吸纳搬迁户24人就近就业;

示范带动自主创业1户;

通过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吸引搬迁群众县内、县外就业共150人;

通过新增公益性岗位,安置保洁绿化、治安协管、水务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17人;

鼓励1户实现自主创业(小商品经营),依托外种、养殖基地实现就业11人。

四、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设置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安置点设立党务政务一站式服务大厅,成立综治工作中心、综合管理中心、社会事务、劳动保障、工会、团委等十余个便民利民服务中心,抓实机制保障。同时大力推行居事民议、居务民决、居财民管、居廉民督、居干民评“五民机制”和治安防控机制,狠抓社区治理,提升社区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治安防控管理。大土安置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设立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号楼楼下,与老百姓零距离办公,把服务和关怀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有效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浅析空寨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方案 第8篇

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普遍比较差, 水库移民中, 贫困面比较大, 库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而且不稳定因素比较多。因此, 必须积极做好移民工作, 搭建移民致富平台, 促进库区社会经济发展。

2 水库移民安置原则

(1) 移民安置点要和生产开发相结合, 位置适中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2) 从实际出发, 即从安置点所在地的地形、地质、气候、物产资源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安置点总体布局, 因地制宜布置安置点内部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

(3) 安置点用地布局必须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 避免大挖大填, 做到挖填土石方工程量基本平衡, 同时综合考虑供水水源, 供电电源, 通讯及对外交通接线, 节约用地, 特别注意节约耕地, 合理使用土地, 利用地形高差进行规划布局;

(4) 安置点选址要求:地质情况整体稳定的地带, 避开存在滑坡、断裂带等有地质影响的地段以及有矿区开采的位置;

(5) 安置点内部的基础设施规模:以安置人口确定规模大小, 既要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同时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6) 重点保护环境:对安置点应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措施, 发展绿色产业, 保持人居环境的优越性;

(7)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安置点迁建规划投资估算, 凡结合迁建规划提高标准、扩大规模、增加非必须的功能等所引起的投资增加, 应由地方政府和业主协商解决。

3 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要点

(1) 完善移民生产安置, 能够有效提升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移民工作的实践证明, 在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 为了推进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将移民政策传给移民群众, 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库区移民实行补偿对象、补偿内容、补偿标准、补偿金额、办事程序“五公开”, 都需要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媒体等渠道和方式进行公布, 使得移民能够及时掌握国家移民政策, 尊重移民的知情权、生存权、申诉权、发展权、监督权、参与权等, 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目标。

(2) 移民民生问题是当前库区矛盾多发凸显点, 改善民生是移民后期工作重点, 也是扩大内需的基本途径。对此, 应该不断完善实施办法, 积极为移民办实事, 改善生存环境搬迁安置任务, 加大后期遗留问题处理力度。 (1) 需要结合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和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工作, 建立移民工作监测评估体系, 加强对后扶规划实施的稽查和项目实施的监督评估, 强化库区的后扶项目管理, 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 确保后扶资金运行安全有效。 (2) 应该坚持因地制宜, 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库区, 完善基础设施, 将投资方向应逐步转向产业化扶持发展。同时, 也要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确定, 产业扶持争取多元化。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 移民干部是组织实施移民搬迁安置的主要力量和支撑, 其素质高低是推动工作的关键。因此, 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 应该安排移民专业人才, 理顺移民机构机制和编制, 增强移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才能保证移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4 空寨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方案

4.1 水库概况

空寨水库工程库区皆白纠、昂海、岩寨3个村寨确定为水库淹没影响区;由于德卷村寨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根据移民安置意愿, 结合《贵州省台江县空寨水库供水工程德卷大寨库岸稳定评价专题勘察报告》结论及意见, 将德卷村寨确定为防护区。空寨水库蓄水后, 由于河面加宽, 将产生1处受水面分割后形成四面环水而失去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孤岛, 故将该处确定为孤岛影响区。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中确定的岩寨村寨就位于孤岛上, 孤岛上岩寨村寨人口、房屋及其附属建筑物纳入水库淹没影响处理范围;根据移民安置意愿, 岩寨农户基本上选择在就近集中安置。

4.2 移民搬迁安置方案

根据设计的搬迁人口规模, 结合生产安置规划方案, 台江空寨水库工程规划设计水平年搬迁安置人搬迁安置人口1053人, 其中组内后靠分散搬迁安置95人 (其中台江县34人, 凯里市61人) , 集中安置958人, (其中龙潭村龙塘集中安置159人, 德卷集中安置799人) 。

移民分散建房安置应高于水库人口迁移线2m以上及征地红线范围以外, 并且必须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 以保证移民生产、生活安全。

4.3 分散安置基础设施规划

本工程采取分散插迁和集中安置的搬迁安置方式, 分散插迁安置应充分利用现有供水、供电、交通、电信等设施。分散安置基础设施补偿费由新址征地费、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市政管网工程和供电工程等几部分组成;分散基础设施费按政策规定兑现给分散搬迁安置的移民户, 用于解决移民建房所涉的征地、场平、水电路配套设施等问题, 移民户自行解决宅基地、自行建房、自行解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

4.4 集中安置基础设施规划

4.4.1德卷大寨集中安置点规划布局

德卷大寨集中安置点采取集中供水和供电。沿土堤顺向布置公建设施用地, 商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本规划布局力求遵循“动静分离、清污分离”原则, 将居住用地、公共空间适当隔离, 在建筑布局、建筑形态上按江南水乡民居的生活形态建设规划, 本规划力争打造水库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新常态, 为当地移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

安置点内配套建设2个公厕60m2;沿土堤顶滨河路设置社区广场2000m2;一个村服务中心450m2;一个垃圾收集中转站60m2;一个污水处理站400m2。

安置点日常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在各户设置临时放置点由村定时排专人统一收纳后进垃圾中转站, 中转站每天集中收集预处理后运至指定的垃圾填埋场。

点内2台架空变压器均设置在安置点上游公共绿地内, 通过路边架空电线杆进入各居住组团再分配至各户, 计量电表统一安置管理便于计量。点内公共照明沿道路系统单侧设置高杆路灯。点内电信弱电网络同样采用2级架构方式, 单点接入, 组团分线。

点内给水水源由点外供水系统提供, 给水管网采用埋地敷设至各组团再分流至各户, 设计供水系统图提供容量设计依据, 组团实际出口需要根据各组团安置居住单元而定。

点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洪水收集采用地面明沟与过街暗管结合, 组团道路雨水边沟收集组团内地表排水, 集中排入点内排洪大沟进入库区水体;污水采用埋管方式收集, 各居住组团设置独立化粪池收集污水, 经沉淀处理后进入安置点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安置点内外绿化农业回用。

本规划安置点道路接德卷大寨村原有乡村道路须建设一段点外道路引线, 长度300m。

本安置点集中供水水源来自距德卷大寨以西部的龙井村的一处岩溶泉水S08。距离德卷大寨安置点约2km。水源水量丰富, 经现场实测, 枯期流量约有10~12L/s, 本工程的设计取水量为2.6L/s (按水厂运行时间为20h/d考虑) , 水量满足设计要求。因此, 黑龙潭水源可作为德卷大寨安置点的生活饮用水水源。

4.4.2龙塘集中安置点规划布局

本安置点以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为原则, 摒弃落后的“田”字规划模式, 充分顺应地形变化进行安置点宅基地及道路的布置, 使得整个安置点无论在控制投资方面, 或是在空间美感上, 都取得了较大的效益。安置点以空间结构区分为A、B两个组团, 该移民集中安置点区域内单体建筑统一规划为2~3层单体居住建筑, 为移民自建。

安置点的A组团, 位于安置点地形最顶端, 以挖填平衡为原则划分为两块台地, 台地高程在794~800m之间.共计容纳21户。在每个台地中间, 设置一条车行路, 宅基地沿道路以顺应地形走势联排布置, 使得A组团较具有先天的商业价值。4m的道路不仅方便来往车辆的通行, 也是容纳人流量输入的强大基础。居民可以选择一楼作商铺, 二楼、三楼作居住的方式来充分的将商业与居住结合起来, 为未来的收入的提高、生活品质的增强扩宽途径。

安置点的B组团, 位于安置点的下部, 共涉及23户居民。为了使安置点内居民获得较好的通风、照明条件, 单体建筑规划为东西向的2~3层建筑。考虑用地的经济性, 主要住宅布置呈联排式布局, 局部根据地形进行细微调整。B组团在平面布置上与A组团保持一致, 同样采用简洁易用的商铺型街道模式, 在道路尽头布置12m×12m的回车场上以保证交通的通畅。B组团, 是社区内唯一直接与安置点社区休闲广场相邻的组团, 所以B组团的居民可以充分就近享受安置点的丰富的公共绿化资源及公共休闲资源, 是安置点内绿化休闲氛围最为充足的居住组团。

安置点的中心位于安置点的最西侧, 为控制投资, 依照地形的走势, 进行平面划分, 以杜绝大挖大填。安置点的一个中心, 吸纳了包括居委会及公厕、广场等等所有安置点公建, 是安置点内社区休闲、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的功能中心。

安置点规划垃圾成分以厨房有机物和废品及包装材料为主。规划区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 并逐步推行分类收集的废弃物源头管理方式, 安置点内设置垃圾收集池4个, 每个4m2。定时定点由专人负责搜集, 并由附近村镇环卫站运送处理。

公厕建筑面积为30m2。居委会建筑面积定为120m2, 社区广场面积为566m2。在安置点总共布置2545m2的绿化用地。

龙塘安置点集中供水水源选自离安置点1.5km外的山泉水。该点水量充足、枯期流量为6.8L/S, 满足设计要求。

4.5 学校及医疗点增容规划布局

由于移民迁建到安置区给当地文化娱乐、学校及医疗点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必须考虑对安置区学校及医疗点增容及新建。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计算, 参照同期贵州省在建重点工程增容费标准, 按搬迁安置人口人均500元计算增容费, 由市政府统一安排使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库区移民搬迁安置进行了详细探究, 移民搬迁安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库移民的生活水平。因此, 在水库移民搬迁工作中, 应该明确国家政策, 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 充分尊重水库移民, 为人民服务, 这样才能够避免移民回迁, 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摘要:现如今, 水库移民安置是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 移民搬迁安置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库区可持续发展。对此,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库移民安置原则, 然后对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要点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空寨水库工程实例对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方案进行了详细探究。

关键词:空寨水库,移民,搬迁

参考文献

[1]种冬梅.南沟门水库移民搬迁安置项目的规划分析[J].陕西水利, 2014 (06) :47~48.

[2]章睿, 朱宁宁.水库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研究[J].大陆桥视野, 2015 (22) :36~37.

扶贫搬迁的合阳样本 第9篇

搬还是不搬?50多岁的邓兴运一直在犹豫。

邓兴运家在陕西省合阳县乳阳村一组。由于干旱少雨,县里自2009年就开始组织村民们整体搬迁。但至今计划仍未能实施。

5月22日,午后的太阳烤着黄色的土地。邓兴运家,黄土垒的厚厚的院墙,墙上掏一个两人宽、一人多高的门洞,就算进出的大门。靠北沿坡掏了两孔窑洞,院子里,邓兴运忙着给花坛里的红薯苗浇水,从春节至今就没下雨,苗都一巴掌长了,还没办法下地。

站在门洞外,可以看见对面坡地上的小麦只有几公分高,“如果有雨水,这时候早长到人膝盖高了。”邓兴运比划着,紫黑的脸上看不出表情。

今年绝对是个干旱的年份,但这样的年份在当地并不罕见。

地处关中东部的合阳,历来干旱少雨,全县除了黄河边的洽川和金水、徐水河谷一小部分农田可以灌溉外,塬区的庄稼几乎完全依赖于下雨。干旱甚至造成许多村庄人畜用水都有困难。村民们或六七个人一班在深五六十丈的水井里去绞,或用笨重的木桶来回跑十多里挑水。村民们惜水如油,有“ 宁给一个馍,不舍一碗水”说法。

由于雨水少,每年只能种一茬冬小麦,4月份收了之后,地就要闲着半年,等到10月份再种,邓兴运说。去年10月1日种的小麦,到年底也没见到雨,清明前一天下了一场小雨,一点湿地皮的雨星子。在少雨的季节,每场雨的日子村民就记得特别牢。

邓兴运一家四口人,种了13亩,基本上靠天吃饭。最多的时候一亩能收400斤小麦,今年估计只能收一半,200斤,按现在的粮价一斤一元钱,只能收入200元。

从邓兴运的家往后面山上走去,山坡的最高处有一座禹皇庙。缺雨的时候经常有村民爬上去长时间求雨。

相较于山上的干旱,几里之隔的山下,因为有水渠与黄河灌渠相通,一年可以种上两季,小麦和玉米。

干旱少雨,加上交通不便,山上的村民开始一点点往下挪。五六年前一组还有43户,现在只剩下22户住在山上。

即使剩下的村民也大多选择外出打工。邓兴运家住在村头第一排,七八个土垒的院子,只有最东边和最西边两户家里有人,其余的人家都关门闭户,门锁上落了一层灰。整个村子,除了有两头年老的黄牛拖长声音哞叫两声,一片寂静。

搬走的村民主要是在外面买了房子。邓兴运介绍,附近村子里有空的旧房,村民就去买下来,在当地,一所旧的平房只要两三万,更老的房子或者土房几千块钱就能买下来。

“人都快走光了,剩下我们一两家更没办法住。”邓兴运说,他不得不搬。儿子2007年刚结婚,娶儿媳花了六七万,听说要去山下买房子,全家人愁眉不展。

移民房变成了违章建筑

2009年初,县里扶贫办开始组织乳阳村一组整体搬迁。邓兴运找亲戚凑了四万五交给村里。两个月之后,在县城附近盖的移民楼因为违章被推倒了,此后,房子的事情就一直搁浅。

在距县城约两公里的太乐移民新村,约80余块平房地基已打好,水泥预制板堆在一旁。

其中有四块地基上已建起了毛坯房,但最边上的两间已被推倒,红砖散落一地。

这片地基从南到北共有九排,每排约有八九户。每户均由三间平房外加一个院子组成,前后两排房子两两相对,一家门朝南,一家朝北。为了节约土地,两排院子中间通常会留一条两米宽的“卫生巷”以堆放垃圾。

一位太乐村的王姓村干部证实说,这片地原来是太乐村的耕地,2009年以每亩六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乳阳村作为移民房的宅基地使用。

显然,这样的买卖并不合法。2009年8月20日,因为太乐村“私自卖地”,合阳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公安、城建等部门对在建移民房进行了强拆,并在县电视台曝了光。

事实上,乳阳村的移民搬迁源于中国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一项 “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2005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提出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

依托这一政策,各地陆续出台易地搬迁扶贫项目。

在陕西省,地处渭北旱塬东部的合阳,因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县成为陕西省最早一批试点县。

据合阳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的统计,自2005年至今,合阳已分批建成搬迁户住房1136户,“争取”国家资金2200万元。

按照最初的计划,乳阳村作为2008年的搬迁计划,准备将邓兴运所在的一组整体搬往6里之外的路井镇旁边,国家按分每口人2100元给予建房补助。但后来由于二三两个小组村民的参与,搬迁地点改到合阳县城附近。

全家迁往40里之外的县城,地怎么办,以后的生活怎么办?邓兴运说,刚开始一组的村民极力反对,但几番讨论下来,人数占多的二、三组村民占了绝对意见,村委会决定搬到合阳去。

“只有有钱人才会愿意搬到县城去。”邓兴运说,挪到路井镇是最实际的方案,一来村民可以回来种地,二来孩子在镇上读书也更方便。这几年,孩子越来越少,连上幼儿园都要到6里之外的路井镇,很多人只好在镇上租房,专门照顾孩子,如果能搬得近一点,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主要是计划跟实施脱节。”合阳县经济发展局以工代赈办公室搬迁负责人张崇昌说,搬不搬,搬到哪里,以村民自愿为原则,乳阳村的搬迁就是由于大量二三组的村民要求参与搬迁,最终选在县城旁边。但项目批下来,却没有土地指标可用。

张崇昌介绍,实际搬迁中,同一个村内进行安置,土地基本上不成问题,但是跨村跨乡镇就很难。太乐村的地在县城规划中是预留的工业用地,作为移民搬迁肯定不行,加上两个村之间私底下卖地,因此最终被叫停。

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孤例。一份合阳县以工代赈办提供的内部调研报告中显示,土地问题已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瓶颈,“国家严禁在耕地上建设住宅,各村又没有公共用地,搬迁中的土地就难以解决。”

土地指标无法解决,令乳阳村的搬迁工程进退两难,据邓兴运估算,按现在的建材价格,光建房就得五万,加上买宅基地的钱,连房带地已涨到六七万元。当年交的四万五千元早已远远不够建房。

搬富不搬贫?

搬迁的另一个尴尬是补助少,个人出资的部分太重。结果造成有钱的搬了,没钱的只能等。每户四五万元的建房款,在靠天吃饭的農村是一笔巨款。22户村民中,就有13户因为交不起搬迁款而无法搬迁。

77岁的李桂叶就是交不起钱的住户之一。李桂叶有两个儿子,老伴去世后,老人跟着大儿子住,后来大儿子去渭南工作,小儿子也成了家,偌大的院子只剩下她一个人。

“能搬走的都是那些交得起房款的人,剩下的村民怎么办?”老人念叨着。

即使是交了钱的搬迁户中,也并非都是急需要搬的,甚至产生了虚报和私下转让的行为。

据陕西省发改委《关于合阳县2008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路井镇乳阳村一组50户、230人,集中安置在该村南1.5公里公路边42户、184人,插花安置8户、46人”。

该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反映,一组实际只有30多户,不到180人,这明显属于虚报;上述村民称,多出的指标被二组或邻村村民“冒名顶替”,有的搬迁户甚至私底下转让指标套取补助款,更有甚者,一些“吃商品粮”的国家工作人员也借村民的名义占用宅基地。

类似情况在防虏寨乡高家坡村移民点也有反映。作为2009年的搬迁项目,高家坡村上报搬迁40户、236人,集中安置到城关镇北街5组,但该村实际在北街5组建房子的不到20户。一位当地村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高家坡安置点建房的村民有37户,其余的宅基地均被以1.5万~2万元不等的价格私下转让。

负责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张崇昌说,由于两个安置点离县城很近,不排除有村民私底下转让,包括转让给国家工作人员,“这种私下的转让很难监督” 。

张崇昌举例说,有的村民子女到外地上学工作,或者女儿出嫁了,但户口仍留在村里,搬迁的时候往往不止一套住宅,新房建成后往往会将多出的房子以“出租”或“借”的名义给亲戚朋友住,但户主仍然是其本人。

对于乳阳村的实际建房数与按上报户数不符的问题,张崇昌说,最初上报的的确只有乳阳一组的50户,后来二组三组的村民有人提反对意见,因为同属于一个村,县里原则上也同意他们搬迁,但最终的房屋验收及发放补助仍将以当初核定的五十户为准,多出的户数并没有补助。

补助款成了“唐僧肉”

坊镇灵井村是2008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上报搬迁100户、520人。灵井村,全村482户,总人口2020人,耕地面积4020亩,村子三面环沟,一面靠坡,进出一条路。

与其他村的移民搬迁不同,灵井村是因大面积滑坡的受灾移民。

2003年8月,合阳遭遇历史罕见的长时期暴雨,位于县城10公里的灵井村村东和东北方沟堤大面积滑坡崩裂。沿沟边居住五组六组村民房屋倒塌十几间,就连院子里也出现很大裂缝。

村民雷进民回忆,当时连阴雨,白天村民就发现地面出现了裂缝,当晚,雷进民听到轰的一声,几十米长的一段滑坡已滑下30多米深的沟里。最近的滑坡离村民的大门只有1米左右。

2008年,合阳决定将原来住在沟沿边的六组整体搬迁到村南一公里处的空地上。作为为数不多的避灾移民,这次采取的是村民自建,政府补助的方式。

按当地政府的规定,房子建好后,经验收合格,国家将给每户一万元补助款。但两年之后,当村民的房子陆续建成,不仅补助没有全部到位,每户还被额外收取了2500元的宅基地费。

一位姓张的村民说,政府承诺每户一万元的补助,实际上每户仅得到搬迁补助7700元,远低于国家的补偿标准。部分原来的老院子没来得及腾出来的,甚至只领到了3000元。此外,村民还被要求上交2500元的宅基地费用。

搬迁户还要自购地皮?大部分搬迁户对此不解,上述姓张村民说,村里用来安置的土地本身体就是六组的土地,并没有新占土地,而且新建房每户占地面积只有4分多,而村民们原先住宅占地大多比这个面积大,搬迁后原宅基地交给了村集体复耕,耕地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增加了。

一万元缩水成了7700?张崇昌解释称,国家组的建房补助标准是按人口数,但自建房一般按户补助,县里便将该村的建房补助平均分摊以后是每户一万元。但是由于集中居住需要基础设施投入,因此最终定下来的标准是每户8000元。

至于村上收每户2500元宅基地费,是在项目实施之前,经济发展局以工代赈办曾要求退给农户,但由于该村村委会干部长期空缺,至今村上事务仍由镇上一位副书记代管。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解决。补助款变相“缩水”的现象同样出现在洽川镇申东村、南菜园村的搬迁中。

与灵井村的补助款“缩水”不同,在申东村、南菜园村等移民点,补助款被以宅基地平整费、管理费、押金等方式克扣。

在洽川镇申东村移民点,建房补助标准每户8000元。但在领取补助时,每户实际只得了4000元。村委会给村民的解释是,扣下 4000元用来给每戶安装大铁门和窗户及平整宅基地。

同属洽川镇的南菜园村在搬迁之初就向每户收取3300元押金,房子建成后村里不仅扣下了500元“平整地基费”,还扣了300元“管理费”。

该村一位姓张的村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村委会同样给每户都配上了大铁门、不锈钢护栏和塑钢窗户,“没说多少钱,只说等发搬迁补助时一起扣”。

补助款成了唐僧肉。这让刚上任的合阳县经济发展局“以工代赈办”主任仵立峰深有感触,“代赈办在实施搬迁时需要依靠村镇干部,但在给搬迁户兑付补助时,基层总想打补助资金的主意。”为此,他计划下一步“统计到人,发卡到户”。★

上一篇:中考作文读后感:怎样写读后感下一篇:监理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