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用户人群分析

2024-07-12

澎湃新闻用户人群分析(精选2篇)

澎湃新闻用户人群分析 第1篇

2014 年 7 月 22 日,上海报业集团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项目澎湃新闻全面上线。作为纸质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开路者引起巨大反响。澎湃的中文名音译自英文单词 paper,与其网站域名一脉相承。澎湃新闻目前的产品包括网站、手机客户端(IOS、Android 两大平台),同时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它拥有中南海、中国政库、一号专案、打虎记等 40 余个栏目,领域囊括了时政、财经、社会、观点等多个领域,每天可产生十几万字的新闻。探索价值

渠道和内容的结合

全方位的新媒体发展矩阵

澎湃新闻的新媒体矩阵主要包括门户网站、APP 客户端、微博和微信订阅号。其中网站和 APP 的内容、形式一致,微信公共订阅号包括“澎湃新闻”推送当天最热的文章,主要是给澎湃用户提供一个沟通和互动的平台、“一号专案”(司法报道为主)、“ 10% 公司”(上市公司报道)、“自贸区邮报”(上海自贸区报道为主)等文章。澎湃新闻在运用新媒体各个不同平台时有着不同的关注,门户网站的建立形式类似网易新闻、搜狐等网站,是互联网上较为普及的阅读形式。

APP 客户端主要针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是目前媒体抢滩的重要阵地。

APP 的内容建设分为两大类:“新闻”和“思想”。其中新闻类栏目共有 39 个,主要围绕时政类资讯,包含金融资讯和科技信息等其他内容。“思想”类栏目共有 11 个,主要以评论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为主。澎湃新闻的新媒体发

展矩阵中,APP 客户端成为了发展的核心,主要的推送内容、形式创新都围绕着客户端建立。

专业高质的原创内容

澎湃新闻在上线之初就以“原创”、“深度”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关注。《东方早报》是澎湃新闻的母体,其大量资深采编人员成为澎湃新闻专业化、优质化新闻的保证。澎湃新闻的内容有明确的定位,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锁定在时政类新闻和文化类的文章。这与其母体《东方早报》的传统新闻媒体性质有密切关系,也和目前新媒体平台中资讯内容的发展模式契合。

其一,面对网络讯息日益娱乐化、同质化的现象,澎湃新闻独家、高质的时政和思想资讯、评论,满足了用户对新闻新鲜性、时效性的要求,从质的层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其二,新媒体平台发展至今,媒体决定受众阅读兴趣的时代已

悄然改变。新媒体不断拓展,新闻门户网站、客户端、微博乃至微信订阅号等的发展,受众有了更多的渠道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新闻的提供者更加注重从受众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新闻的采集和发布。目前的新闻客户端除了在内容上以多板块、多频道的方式保证内容的丰富,更通过点击量等方式决定新闻的排序。针对这样的新闻呈现局面,澎湃新闻将时政新闻细化为众多板块,“中国政库”以发布时政解读为重点;“中南海”以领导人报道为主;“人事风向”则专门对政府部门人事信息进行报道„„板块丰富的同时,澎湃新闻提出无限下拉式更新的理念,在每次向下滑动页面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更新,出现新的资讯和内容,从量的维度上满足受众对内容的需求。问答式新闻形式提高受众的参与度

问答式新闻采取对话的形式,针对一个问题可以呈现全面、多样的观点。在澎湃新闻中,受众在阅读新闻作品的时候,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为他人的提问做出解答。这一功能设计使得澎湃新闻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形态,也就是传统媒体在互动方面的时效性、便捷性的不足,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弥补。根据其传播的方式,这种问答式的新闻在网络的传播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符合 UGC 的互联网传播逻辑。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产生内容,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

第二,无门槛的问答,保证了内容的多样性。澎湃新闻的问答式新闻没有设立门槛,任何登陆用户都可以对新闻事件发起提问、回复他人的问题。这种无门槛的评论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内容的多样性。

第三,新闻把关人的存在。网络信息中把关人角色弱化造成网民原创内容的可信度不高。澎湃新闻问答中重点分辨事件中的真相和谣言,通过编辑核实结果并实时更新,将优质评论和互动转化为内容在首页呈现。这样不仅增强了社交属性和黏性,还保证了问答内容的质量。追问和评论的互动设置

在澎湃新闻的网页和移动客户端上,设置了提问、跟踪、收藏和分享四个按钮,用户可以对看过的每一条新闻进行这四项操作。用户登录后可以通过提问和分享的途径将自己的见解和看到的内容传达给其他人,实现信息的二次传播。追问的设置给用户提供了意见表达的平台,在评论中可以看到他人的追评,扩大了人际交往。微信是澎湃新闻扩展人际关系、提供用户黏性的重要平台。澎湃新闻在其微信订阅号中表示订阅号的内容是澎湃新闻内容的精选,微信平台主要用于澎湃用户的线上交流和“澎友圈”的发展。“澎友圈”是澎湃用户在微信中通过评论、关注微博、微信相互认识后建立的基于对澎湃新闻内容探讨的社交圈,圈中用户会就澎湃新闻提出的一些观点、新闻进行探讨,组织线上活动,扩展人际交往。对澎湃新闻发展的思考

尽管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探索,澎湃新闻被冠以“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从内容到传播形式上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但其目前在安卓市场仅有 2.07 万热度,相比凤凰新闻 8.97 万热度和网易新闻 2.73 的热度还有一定差距。“重媒介”与“轻阅读”的矛盾

澎湃新闻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转型,其内容仍延续了严肃、深度和篇幅较长的特点,这种长篇的“重媒介”虽然达到了内容的深度,但我们也看到了这与目前受众移动阅读求新、求快的阅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重媒介”能否在形式上满足受众的阅读习惯或者重塑受众的阅读习惯仍值得思考。

“内容为王”与“技术为王”的协同发展

澎湃新闻上线之初就以原创和高品质的内容作为新媒体发展的一大重要策略。针对目前网络中新闻同质化高、新闻主题不鲜明以及内容娱乐化的发展趋势,澎湃新闻提出“时政”和“思想”两大口号,针对特定人群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做法,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不少的新闻转载中都出现了“澎湃新闻”的字眼。优质、特色内容成为了吸引用户订阅的一种最主要的原因。

但同时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技术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的发展不再是传统媒体仅以内容就能取胜,功能设计、视觉设计和读者互动等技术层面的发展也成为影响媒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澎湃新闻的创新主要是将优质的传统新闻内容移植到新媒体平台,但在用户体验、视觉设计上仍没有突破性的创新,这也是很多人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质疑的一个原因。新媒体时代,技术的研发、重视用户的体验成为了媒介在发展中急需创新和解决的方面。因此传统纸质媒体在拥有较强的内容生产的同时,应注重受众,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渠道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实现“内容为王”与“技术为王”的协同发展。时政与思想类产品影响力有限

澎湃新闻的定位是“专注时政与思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澎湃新闻时政新闻的报道作品也并未见有什么特别之处,技术上目前未见到较大突破性的创新,内容深度广度也并未超越市场主流的传统媒体,比如《南方周末》、《南都周刊》等。从政治环境来看,时政报道所受的各种约束仍然存在,上海的舆论环境能否为其提供足够的空间,仍然是一个疑问。从受众喜好来看,时政新闻的受众面是很有限的,它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比较关心政治经济的人群中。与时政新闻相比,像文章出轨、黄海波嫖娼等这样的八卦新闻显然更加吸引受众。

而思想类的作品,对受众的要求可能更高。一般适合文化程度更高的受众。同时,思想类阅读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受众已经习惯了快餐式的阅读,这种思想类的慢阅读的市场空间也不容乐观。成本过高,盈利模式让人担忧

在现在的媒介环境中,报纸经营面临“第三次销售”。前两次销售分别是“卖报纸”和“卖广告”,“卖报纸”也就是对新闻信息收费,这在目前的互联网的分享思维环境中,已经被证明是难以实现的。“卖广告”,这只能为其提供部分收益,新闻客户端的广告数量和浏览量都是有限的。一旦广告过多,会影响受众的体验,不利于产品形象的塑造。所以,澎湃新闻只能更加关注的是第三次销售———“卖服务”。“澎湃”这类新媒体平台未来起到的作用就是汇聚用户资源,承担集团盈利的“中端”而非“末端”环节。但是,微博、微信、门户网站客户端已经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争夺中站稳脚步,作为“后起之秀”的澎湃新闻要想改变用户的信息接收习惯,抢夺到足够的用户资源以及培养持久的用户使用习惯方面,都是令人担忧的。

“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达 3 至 4 亿元。随着这笔资金的慢慢消耗,澎湃新闻如果不能探索出一条明晰的盈利模式,下一步的资本筹集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澎湃新闻用户人群分析 第2篇

麦克卢汉的预言“媒介是人的延伸”就像“地球村”一样正在转变为现实,显然“低头族”的盛行已证实手机成为我们人体器官的重要延伸。有统计显示,手机离人身体的距离一般在1.5米内,人们每天去触摸它的频度可达到150次[1]。由此可见,人们接触媒体的大部分时间都从以往的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而转移到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移动终端的便利性、时效性、交互性等特征,推动了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更容易把个人的零散时间有效利用,改变了传统二元对立的“传—受”格局,为UGC转化为新闻源提供了可能;同时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也成为移动自媒体的催化剂。而澎湃新闻正在做在线化的、原创的、高投资成本的以用户为主导的优质内容,以不断扩大在手机客户端的影响力。

一、澎湃新闻的创新为UGC转化为新闻源提供可能

澎湃新闻有APP、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平台,APP客户端在上线当天的下载量就排行第一,而且澎湃新闻当前的关注和转发也主要来自于移动客户端。用澎湃新闻的话来形容,它的内容产品通俗但不庸俗,听民意但不盲目迎合。那么澎湃新闻之所以来势凶猛,并不单单依靠原创与思想,而在于多方面的改革创新博人眼球。

UGC全称“user generated content”,中文可译为“用户生产内容”,即网友可以将自己的原创内容通过移动新媒体发布,或分享给其他用户[2]。对于UGC而言,有人说“UG”也就是用户产生才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分,而内容应该排在第二位。澎湃新闻对此的态度则诚恳得多,在坚持原创真实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原创优质,甚至让用户也更多地参与新闻制作过程中。在UGC这种模式下,用户不仅仅是作为观众这一单一的身份存在的,而是自主成为互联网内容的生产者、参与者,只有通过参与的这种体验式互联网方式,才能更深入地在新闻生产中进行。澎湃新闻主打原创,强调思想的独特性,强调新闻专业主义但并不排斥用户参与的生产模式,努力做到把专业的新闻编辑团队和网民的强大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完整的新闻报道。给网民挖掘新闻要素提供渠道,在参与的同时去不断发觉新闻真相,更多地展现新闻背后所引人深思的内容。UGC以用户为主导,不仅会刺激用户使用该媒体,而且使运营商的收入不断增加,同时也是提高用户对自身媒体忠诚度的一种有效手段[3]。用户在享受自己创作的内容所得利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考虑问题的思维得到了升华。那么,澎湃新闻的实践进一步证实了UGC转化为新闻源的可能性。

(一)新闻“跟踪”

澎湃新闻在“关于澎湃”的说明中,将自身定义为新闻问答产品[4]。澎湃新闻提倡新闻跟踪,拒绝烂尾新闻。在很多情况下,完整的新闻事件并不是一次消息报道就可以阐明事实的,还需要很多后续报道才能详细说明该新闻事件的进展过程。比如马航事件,它的每一个搜寻黑匣子的细节都牵动着万千读者的心。因此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用户更可能有这样的需求:对自己关注的某个新闻事件,急需而且不余遗漏地知道该事件的动态。澎湃新闻的“跟踪”功能是针对用户对事件的完整性需求而设定的。用户在读完一篇报道之后,如果觉得对此新闻事件或者话题感兴趣,就可以体验澎湃新闻中的跟踪按钮轻松跟踪该新闻事件的发展,而无须苦苦追寻。当新闻事件有新发展情况的时候,系统会根据浏览记录中新闻事件的关键词将新的进展报道自动推送给用户。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于2015年3月23日凌晨3时18分去世,享年91岁,澎湃新闻做了第一时间的原创专题报道,并配发“后李光耀时代”的首页图片。笔者登录用户账号之后,通过澎湃新闻APP从当天的《91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报道开始跟踪此事件,仅一天之内澎湃新闻就向用户推送了24篇李光耀的相关报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事件进行跟踪,每篇报道的下方都有跟踪和评论两个按钮,“跟踪”功能可以避免新闻事件有始无终,澎湃新闻会向订阅用户推送相关内容,让用户全方位地了解事件的始终。

(二)用户直接参与报道

移动新媒体依靠先进的技术更新,为用户提供了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便捷舒适性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黏性受众。比如苹果产品更新速度快,越来越受到全球果粉的热捧,就与其操作的便捷性、界面与按键的简约性和舒适度所带来的用户体验息息相关。手机移动媒体的盛行为用户的参与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开放内容来源,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关注、转发、评论某一消息,同时更能直接参与提供新闻源。美国福布斯网站之所以点击率高、影响大,跟它的稿件质量与内容有直接关系。该网站的写稿人除了专业记者外,还有1000多名自媒体人供稿,仅2011年就有近10万篇文章。而正是因为这1000多名贡献者的内容,才使得福布斯网站访问的跳转率持续升高,微博用户可以直接跳转到福布斯网上。另一方面是搜索引擎的技术革新。今天我们面临的是碎片化信息,不经意间就培养了我们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和接收方式。在移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我们就要转为多分发的平台,简单来说就是“四屏”(即电视、电脑、IPad、手机)[5]。

新闻生产中的“全民制造”这一倾向越趋明显,主要表现为“手机记者”的出现。而移动新媒体面向的主要用户则是善于观察发觉周边新闻的普通市民。只要持能拍照的智能手机,用户就可以用手机拍摄照片、视频,选择文字投稿、照片投稿或者视频投稿等多种方式,可实现“拇指写稿、一键发布”的全新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由于这种将信息通过手机媒介作为传播载体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用户参与的门槛,只要能够操作智能手机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各大媒体平台进行新闻素材的采集、发布到最后的分享。当然这些“手机记者”又不同于以往媒体机构中的“新闻线人”,他们比传统提供新闻线索的记者做得更多、更全面,新闻线索或新闻源的提供在媒体编辑整合把关后就是成型的新闻报道。

澎湃新闻以用户为主导最典型的案例便是2014年十一黄金周的全方位报道。黄金周的第一天,澎湃新闻记者同网友从全国各地发来景区报道,现场用户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在旅游景区拍照或录像提供新闻线索给澎湃新闻记者,由澎湃新闻记者把关核实新闻的真实性,再由编辑整理成文发出报道。手机记者从旅游者的身份出发去搜寻新闻源,提供真实的图文并茂的新闻信息,生动形象的全方位直击现场报道不仅成为身在景区的游客的闲暇谈资,也让蜗居在家的群众理性看待出游问题,庆幸未入“人海”。那么在黄金周的最后一天各地也报道了不少花边新闻,如用户拍到的摄影师拍婚纱照时的囧图,后由澎湃新闻记者整理成文《“挤”到鼓浪屿拍婚纱照:一个广场11对新人让摄影师抓狂》;在长城的用户通过手机拍摄了游客在长城遭遇“堵车”无奈时间之久干脆席地而坐或者因疲惫不堪倒头就睡的画面,澎湃新闻记者整理了图片新闻《黄金周累与不累的瞬间:最后一天,在长城脚下倒头就睡(组图)》。现场游客与澎湃新闻记者很好的配合让黄金周的新闻不再单调,也让在家的“潜在游客”真切感受到了节假日出游的利弊。

澎湃新闻十一黄金周“招兵买马”,大力采用手机用户这一创举,为UGC转化为新闻源提供了可能。不但保证了澎湃新闻在黄金周期间充足全面的新闻源,同时在网民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成功推销了自己,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澎湃新闻,在同类新闻平台中领先一步。

(三)新闻“追问”

澎湃新闻提出了一个所谓的新概念叫“新闻问答”,并立志成为“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6]。在澎湃的新闻报道中,用户可以针对任意一条新闻进行评论或提出质疑,在追问一栏写下问题之后会得到小编和其他网友的关注,并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追问功能使得澎湃新闻完全颠覆了传统新闻形态,用户可以不断追问新闻事实,在与网友或小编互动的同时查出真相。那么,只要用户生产出精彩的问答,在首页“热追问”一栏中就可以被海量用户看到。为了最大限度地鼓励用户对澎湃新闻进行追问与回答,澎湃新闻特地在APP主页设置了一个热门追问专栏,社会舆论高的问题将在这里展现。笔者通过成都女司机当街被殴事件的两次报道对比分析来展现澎湃新闻的“追问”功能。

1.成都女司机当街被殴事件5月4日报道分析。2015年5月4日来自于澎湃新闻综合报道《女司机当街被暴打至骨折,网友:再不敢随意变道了》,有关文章中男女司机的是非对错网友们意见纷纷。原文摘要如下:

“5月3日下午,一名男司机在成都市娇子立交桥附近将一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35秒钟内4次踢中女司机脸部,整个过程触目惊心[7]。这段视频一经上传引发数万网友的关注,网民们纷纷指责男司机过于冲动,一点小事就当街殴打女司机不够大度。目前,该男子被带往成都锦江区成龙路派出所,他称因女司机变道惊吓车内孩子,所以施暴。”[7]

(中间部分详细介绍了35秒视频里的内容,如男子如何将女子拖拽在地进行殴打等细节,后部分从市民、男司机以及女司机的角度谈事件发生的过程)。

女司机:脸部被打骨折,求饶也不停手(小标题)。据受害人朋友介绍,在刚送进医院的时候她(女司机卢小姐)多次呕吐,并有昏迷症状。卢小姐说,该男子直接把她从车上拉下来,只字未提开始动手,试图求饶也没有用。

男司机:她突然变道,让孩子受了惊吓,目前已被刑拘(小标题)。据该男子交代,事发当天下午他开车带着妻子和孩子行驶在城南立交桥时,该女子驾驶的车突然在自己的车前两次变道,他急刹车导致后座孩子头碰在车窗上受到了惊吓[7]。最后,他一路追到娇子立交桥附近挡住该女子的车,直接将其拉下车动手殴打。

该事件一经报道后舆论指向男司机。文章中澎湃新闻编辑根据行车记录仪的录像剪辑的38秒钟的视频,可以看出澎湃新闻的态度倾斜,对女司机的怜悯之情引导了舆论。澎湃新闻报道中的评论矛头直指打人男子,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论更引得众网友纷纷点赞。

与众不同的是,网友河东河西从不同角度发现了该报道的问题,对新闻进行追问如下:“此处需郑重提问澎湃新闻:为何视频被剪辑掉一段?是司机张某在上传行车记录仪的录像前已经剪辑成片还是澎湃新闻后期剪辑?(14:12:59~14:13:28期间视频缺失)”[7]。这一追问又将人们的关注点拉回到澎湃新闻对此事件的客观公正问题上来,网友们众说纷纭,要求澎湃新闻表明剪辑视频的意图。

2.成都女司机当街被殴事件5月5日报道分析。5月5日中午,澎湃新闻综合报道再次发声《答澎友|成都女司机被暴打前,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报道原文(摘选)如下:

“按现行交规显示,公路中实线处不能变换车道,而且不允许连续变更两条以上车道。那么,从被曝光的行车记录仪影像中可以看出被打女司机不仅在实线处变更车道,而且连续变更了三条车道险些造成了事故[8]。”

女司机第一次变道(小标题一):视频中女司机卢某变道的具体情况。

女司机第二次变道(小标题二):张某在录像中曾嘱咐抱好孩子,并偏离至非机动车道,而在同一时间卢某的车辆在张某车辆左侧出现并行使在旁。然后,张某从卢某(女司机)车后方开始变道,当行使到卢某车左侧时卢某也向左侧打方向,两车几乎呈“S”形并排向前行驶。此时车内孩子不停哭泣并大喊。于是张某逼停卢某。

打人男司机被刑拘后向伤者道歉(小标题三):在警方出示的案件询问视频中,伤人司机张某表示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悔恨,并希望行车开车的人不要学习,要报警,不能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同时,张某也对给卢女士(女司机)造成的伤害致歉,并希望得到伤者及广大网友的谅解。

报道一出,多名用户则认为,澎湃新闻编辑及时更正好,保持了澎湃新闻的客观立场,但也指出之前的视频误导了很多网友,而且女司机也被网络暴力攻击,希望澎湃新闻小编能给出回应。针对5月4日的报道回答网友们的追问,澎湃新闻的编辑快看小编回答(原文摘要如下):

“快看小编已经注意到澎友河东河西给我们快看专栏的报道写下了大段留言,在仔细分析过后小编发现了上篇报道中的失误,根据网友对文章的批评及意见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非常感谢网友们的中肯建议[8]!我们把原来的标题改成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该视频中可以明显看出,女司机随意变道的行为非常危险,而且小编也是驾驶员,站在第一人称的视角分析该视频的时候也捏了一把汗[8]。一开始小编把看点集中在‘女司机如何变道’上,但经网友河东河西提出问题之后又反复看这段视频,发现了中间好多违规部分被粗心大意的小编忽视了,两车司机都存在违规变道、斗气开车的不文明行为[9]。为此,快看专栏的编辑们修改了原文标题,从殴打事件发生前发生的事情为视角,希望能以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看待这一新闻事件。”[7]

对比两篇报道可以明显发现,澎湃新闻第二篇答澎友的报道转变了以往的态度倾斜,不论男女司机的对错,仅仅通过时间顺序客观阐述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第二篇报道重点改为女司机被暴打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行车记录仪的录像,用事实引出暴力事件的缘由,通过还原视频原貌即事实真相的方式,不做媒介审判,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此事件。澎湃新闻用户通过追问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或质疑的同时,也让其他网友们越来越了解整个事件的起始过程。在还原事件真相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舆论导向足以改变人们对整个事件的看法。正因为澎湃新闻编辑的失误,对视频剪辑的缺失导致了误会的发展,而网友发现问题并追问澎湃新闻,通过编辑与网友的不断互动,新闻的真实性越来越清晰,用户参与也逐渐提升。

就此事之后,澎湃新闻快看专栏做了《澎湃投票|成都女司机遭暴打:碰到这样的司机,你会怎么做?》的问卷调查[10]。据笔者截稿前澎湃新闻数据显示,共8968人参与投票,其中认为男女司机双方都有错的占68%。在信息纷杂的新媒体时代,澎湃新闻意图通过由用户追问发掘事实真相的这种方式,为用户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见解。

二、结语

澎湃新闻实现了让手机用户也可以在线探讨、实时互动交流的模式,同时,移动客户端技术的不断提升,致使新闻生产方式不断创新。澎湃新闻借此模式专注于“新闻问答”,就新闻的真实性、趣味性等内容进行提问,同样也会有一层一层的解答。在新媒体时代,用户不仅仅是新闻事件中的围观者,还是新闻生产中的参与者,只需点赞、评论、提问等功能就可以实时互动,通过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

虽然澎湃新闻在用户参与新闻生产中有所创新,但受限于用户的规模、关注度以及参与性,“新闻问答”目前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广度不够。澎湃新闻的内容应该有更多的平台分享,如腾讯新闻中的微信推送。二是内容以时政新闻为主,娱乐社会新闻不足。三是评论质量低,追问得不到及时回答,多为网友之间观点不一而造成的争执。澎湃新闻之所以首创先例,让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原因也与澎湃新闻记者、编辑的态度有很大关系,他们对与用户的“合作”很是期待,“我们会去一直关注网友们的评论与追问,同时也会积极参与进去,因为我们希望与读者建立互动及时得到反馈,一起搜寻真实的新闻,分享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或者进行思想上的讨论”[4]。

参考文献

[1]梁正平.澎湃新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案例研究[EB/OL].http://rol.sohu.com/20141203/n406614650.shtml.

[2]董平.UGC将是移动互联网的新热点[J].通信世界A,2008(5):1009-1010.

[3]王洪流.移动社交网络的信任研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7):1002-8129.

[4]朱春阳,张亮宇.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825/c388255-25535155-2.html.

[5]胡正荣.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颠覆与重构[J].新闻战线,2013(2):1028-1030.

[6]韩依民.澎湃新闻正式上线上报集团新媒体实验成果出炉[EB/OL].http://tech.qq.com/a/20140722/061521.htm.

[7]快看.女司机当街被暴打至骨折,网友:再不敢随意变道了[EB/OL].http://www.thepaper.cn/news Detail_forward_1327552.

[8]快看.答澎友:成都女司机被暴打前,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EB/OL].http://www.thepaper.cn/news Detail_forward_1327907.

[9]于德清.成都被打女司机接受采访痛苦:我变道没问题[EB/OL].http://www.morningpost.com.cn/2015/0506/579565.shtml.

上一篇:导游人员如何挖掘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下一篇: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