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传统媒体范文

2024-05-27

新疆传统媒体范文(精选6篇)

新疆传统媒体 第1篇

民族体育概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的华夏文化。少数民族体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长河中,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和表现了各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振兴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活跃文化做出了贡献。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创造出富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独具魅力的具有地方色彩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这些种类繁多的民族体育项目广泛分布于全疆各地。民族体育作为地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新疆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新疆各民族人民创造出瑰丽多彩、繁花似锦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已从民族民间发掘、整理出包括体育和游戏在内的136个项目,以《新疆民族体育》为名编撰成书,业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85年和1989年分上下册出现(维吾尔文)。后将此书上下两册合为一册翻译成汉文,并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分为竞赛项目、传统体育活动、传统游戏三大部分,共收入120个项目,于1998年由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对于那些群众喜闻乐见、经常开展的活动项目,如且里西、赛马、叼羊、赛走马、赛骆驼、射箭(古代)等,经反复研究、修改,在保留原传统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比较科学的竞赛规则,使其成为新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其中叼羊、且里西、赛走马已成为全国民运会的比赛项目。另外,达瓦孜、恰克皮来克、帕普孜、盖来特盖、射箭(古代)、马上拾银、姑娘追

等,经制订规划也都成为表演项目。

民族体育作为新疆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疆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典籍中都存留着新疆历代各民族从事狩猎、射箭、投掷、骑马、舞蹈、游戏等各种体育活动的记载。民族体育与劳动、宗教、游乐和军事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历经时代变迁而演化为当今的各种体育形式。这些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对人民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更为他们提供了一种丰厚的精神养料,成为各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民族体育的特征看,一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其魅力首先就在于它是独有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创造出一种民族体育环境,一种地域民族体育气氛,这种环境和气氛是任何其他地域中无法创造出来的。二是具有丰厚性和节律性。民族体育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几种乃至数十种民族体育项目,各个民族的体育千姿百态,风格各异,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三是具有健身性和娱乐性。民族体育文体合一的特点是运动者和观赏者得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调节情绪,满足精神文明需要。四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民族体育项目不仅体现了身体美、力量美和速度美,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各民族胸怀宽广、热情友好的精神美特征;体育美感与民俗风情的交融,体育美感与音乐美、文艺美的交融,体育美感与服装美、器械美的交融又体现了民族体育的交融美特征。

从民族体育项目的分类看,一是以嬉戏娱乐为的民族体育项目。这类项目是一种休闲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族体育活动。如以启迪智力为主的夏合麻特、沙勒玛塔西拉西、达木卡棋、九子棋、围连等;有助于人与人之间联系沟通,增强群体凝聚

力的帕普孜球、盖来特盖、阔依拉托甫、瓦来伊、恰甫恰克等;再现狩猎生产的飞马投鞭、沙勒阿、窝尔达伊提希、掷坷垃等;表现身体表征与精神运动的抱巨石、抱犍牛等。这些项目虽有一定的规划,但不严格,其嬉戏、娱乐的主旨不变。二是以竞技能力为表现形式的民族体育项目。这类项目是以竞赛体力、技巧、技能为内容的娱乐活动,项目数量众多,范围广泛。有在运动中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体能的喀亚克、顶沙袋赛跑、二人三足跑、荡远等;有比赛速度的塔依拜伊该、吾南拜伊该、赛骆驼、叼羊、赛驴等;有以中靶多少评定成绩的射箭、飞马射银、掷木棒、来派克等;有对抗性较强的切里西、马上较力、趴地拔河、拔棍等;有以竞赛技巧为主要内容的恰克皮来克、马上技巧、马上拾银、达瓦孜、灵格尔塔克塔克等。三是以配合节庆习俗的民族体育项目。这类项目是各民族在欢度喜庆节日时举行的各类民族体育活动,如赛马、叼羊、姑娘追、荡秋千、挤马出圈、穿麻袋摔跤、斗羊、布喀梭库西吐鲁西、鞭裂牛皮、约皮凯比兰等。几乎在所有的民族节日中,都伴有体育活动内容,可以说,民族体育与民族节日活动有机结合、密切相连,这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大特点,构成了一种寓意深刻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它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民族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看,民族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伦理、医学、民俗、宗教、文化、历史和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是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民族情感的反映,在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是通过民族体育的教学或训练,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民族风貌、集体主义和教育。

二是各民族学生同在课堂上分享体育的艺术、技术的传授,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和向心力,具有增进各民族大团结的现实意义。三是通过对民族体育理论及实践的学习与内化,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想、陶冶精神,促进兴趣多元化的发展。因此,民族体育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对民族体育的了解,对民族体育养生与保健知识的学习,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促进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形成,这不仅使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得到增强,道德上得到洗礼、精神上也会得到充实和拓展。

民族体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在民族体育将人类一些传统的文化印迹和生活气息展现在现代人面前的同时,民族体育在相当程度上填充和弥补着现代体育的不足,在较多层面上满足着现代人教育、娱乐、健身、健美的需要。民族体育既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又有现代体育的运用价值,成为振兴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将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新疆传统媒体 第2篇

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条件、生活方式、文化宗教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婚姻很有其自身特色。婚姻法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适用时,形成了一些与当地少数民族婚姻习惯相冲突的矛盾。认真解决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和谐新疆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婚姻;问题

新疆的维、哈、回、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民族均是深受伊斯兰婚姻文化影响的几个民族。由于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使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婚姻习惯有其自身特点。婚姻 法律 制度在整个伊斯兰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伊斯兰婚姻法深深地渗透到这些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如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均规定了凡 中国 公民均适用一夫一妻制原则,而传统的伊斯兰婚姻法则规定凡伊斯兰教徒可以最多娶四个妻子,实行一夫多妻制。由于我国新疆有许多民族信奉伊斯兰教,这就造成了传统的伊斯兰婚姻法文化与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及补充规定之间的冲突。这就导致了许多事实上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认真研究和解决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婚姻存在的这些问题,对构建和谐新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婚姻存在的问题

1、一夫多妻制

根据伊斯兰婚姻法规定,成年的男女都必须结婚,男人和女人都不应当为单身。圣训云:结婚是信仰的一半,男人应当有妻子,女人必须有丈夫,这才是正常的人类生活,来建立信仰和文明的基础。伊斯兰的教义鼓励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但因为特殊的理由男子容许多妻,限度是最多娶四个,这些特殊的情况,如战争和灾难之后,男子死亡太多,孤女和寡妇人数超过男人,她们需要有人负责扶养和保护,或者第一位妻子因疾病、性无能、不孕等原因。谈到不孕,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了中国古代传统婚姻法中的观念,“子不孝,无后为大”,“七出,三不去”等规定。“七出”之一就有不孕,无后代,男方可以休妻。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伊斯兰婚姻法的一些规定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婚姻文化也有一丝相通之处。解放前,根据新疆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在南疆各少数民族中,男女比例不协调,贫富分化不均,又由于经济文化水平的落后,女子的身体条件等因素,女子在社会上生存面临着很多的压力。解放后,随着新中国婚姻法的颁布,再加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的颁布实施,通过对少数民族的宣传与普法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他们的婚姻习惯,这样在解放后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婚现象与一夫多妻已比较少见。

2、男女地位不平等

我国是一个经历过漫长封建社会的国家,深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男人是一家之主,封建的“三从四德”一直被某些男人所发扬,这种现象在 农村 较为严重。直到现在农村的家庭仍认为养儿防老。在儿子家会很心安理得,因为儿子在家理应说了算。因此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计划生育部门的重点。

由于新疆少数民族中,大多数均信仰伊斯兰教,传统的伊斯兰婚姻法文化对其思想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特别严重。这样,家庭暴力现象在新疆的少数民族家庭中时有发生。如何切实保障新疆少数民族妇女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新疆自治区有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立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也需要新疆妇联的努力工作,下到基层去切实维护与保障少数民族妇女的合法权益,还需要社会各阶层去多多关心新疆少数民族妇女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出谋划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新疆社会的稳定与 发展、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严禁民汉通婚

在新疆,民汉通婚问题主要是指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与不信仰伊斯兰教的汉族之间的相互通婚问题。由于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而新疆也有大量的汉族生活在这片广阔的疆域上。爱情是很奇妙的东西,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有时也会产生爱情,有的甚至步入婚姻的殿堂。这些现象在当今新疆社会中已屡见不鲜。在笔者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一个民族小伙子(姑娘)爱上了一位汉族姑娘(小伙子),并且走上了红地毯。笔者就有一位回族女性好朋友,其丈夫是汉族,诚然其夫皈依了伊斯兰教,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信仰和民族习惯,每天都要做乃玛子(礼拜)。由于伊斯兰教严禁与异教徒通婚,由此造成了许多悲剧。有的虽然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也导致了这些家庭的不稳定、不幸福。

4、婚姻登记观念淡薄

新疆的少数民族一般都不重视结婚登记,只注重是否按照他们本民族的风俗举行了结婚仪式。由于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按照他们的习俗,他们的婚礼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阿訇主持。结婚仪式完之后,男女双方就是名义上的夫妻了。新疆少数民族离婚,也不重视到行政职能部门办理离婚手续。新疆少数民族早婚早育现象的形成,除了 历史 传统、风俗习惯等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基础较差。婚姻登记观念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早婚早育铺设了一个温床。根据新疆自治区的婚姻补充条例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子20岁,女子18岁即可。而事实上,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一般比这个年龄限制还要早上一两年,严重的还要早好几年。这就严重的违背了我国婚姻法及新疆自治区的婚姻补充条例的规定。

二、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婚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伊斯兰婚姻习惯法的影响

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传入时间,是在公元10世纪末及11世纪初喀喇汗王朝时期。它首先由喀喇汗王朝入喀什噶尔,继而入叶尔羌、和阗。从公元12世纪到公元13世纪初,伊斯兰教逐渐从喀什、和阗地区向阿克苏、库车等地发展,从吉木萨尔到喀什噶尔的大片土地,已成为伊斯兰教区域。从公元10世纪末到公元18世纪,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和发展,大约经历了七八百年的时间,终于被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群众所接受。

新疆民族分布十分众多,主体民族为十三个,除汉族之外,其余的少数民族中大多数民族均全部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习惯法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婚姻又是老百姓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事情,信奉伊斯兰教的这些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在伊斯兰教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伊斯兰婚姻法对新疆的少数民族婚姻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传统的伊斯兰婚姻习惯法的规定:人民在力所能及的平等对待妇女的前提下,容许一夫多妻,但最多不能超过四个。《古兰经》云:“你们可以择娶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地对待她们,那么,你们只娶一妻,或以你们的女奴为满足,这是更近于公平的。”在新疆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中,尤其是在南疆偏远地区的维吾尔族中,一男子如果家庭条件相对殷实,可以娶两个以上妻子,有的甚至已经六七十岁了,仍然可以去娶十七八岁的姑娘,当地人也普遍能够接受。由此可以看出,伊斯兰婚姻习惯法给新疆少数民族的民族心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2、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新疆,相对来说,经济水平低下,文化比较落后,交通 也十分不便,信息闭塞,生活的 自然 环境也比较恶劣,尤其是南疆地区,干旱少雨。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主要生活在北疆,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这一带,主要以放牧为生。他们已经习惯了游牧的生活方式,一般逐水草而居。生活在城市的哈萨克族相对比较少,收入状况较为稳定。由于哈萨克族为游牧民族,主要以放牧为生,而牧人则以男子为主,男人的劳动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导致了家庭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曾经也是游牧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变为了农耕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绿洲文明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南疆,干旱少雨,沙漠面积广大,唯有借助绿洲,维吾尔族才能不断生存与发展。新疆拥有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占了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人少地多,由于疆域辽阔,这就给行政职能部门对老百姓的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特殊的生活方式,也就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问题,需要我们努力的去解决。

3、传统民族文化的作用

传统的民族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也有着深刻的影响。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祆教、摩尼教、佛教等多种宗教。从16 世纪皈依伊斯兰教至今, 伊斯兰教的影响深深渗透于维吾尔族的经济、政治、文化之中。维吾尔族的服饰文化折射出伊斯兰宗教的文化精神, 也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早期宗教信仰的痕迹, 呈现出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为主的多种宗教文化的涵义,形成了伊斯兰文化和维吾尔族文化相融的独特文化。哈萨克等民族历史上最早接受的是萨满教,其日常生活习惯受着萨满教的深刻影响,同时作为佛教、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的景教与摩尼教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传播,这些不同的宗教都在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中留下了印痕。直到13—14世纪,伊斯兰教才在哈萨克族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在15—18世纪的哈萨克汗国时期,哈萨克人民则整个皈依了伊斯兰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伊斯兰文化与哈萨克族文化相结合的独特文化。但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取代这些宗教之后,伊斯兰文化就逐渐给新疆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不得与异教徒结婚,男子一般不得娶异教徒,而女子也坚决不能外嫁给异教徒等。至今,这些少数民族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这些传统的宗教习俗,对其饮食、服饰、道德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解决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婚姻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法制建设,严格执法

在进一步解决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婚姻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快立法进程,加大立法力度,完善 法律 制度体系、结构。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婚姻法律制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应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出现了问题,有法可依,及时解决。现在在这方面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是十分不完善和不健全的。要进一步结合新疆少数民族的实际,结合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去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在有完备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执法者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以维护法律的神圣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出现了违法的现象要及时、切实做到违法必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违法者。当然,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合法与合理之间平衡法与道德之间的利益。新疆少数民族众多,且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在处理一夫多妻、重婚、民汉通婚等问题时,要切实照顾少数民族兄弟的民族情感,宗教信仰,经济 状况等各方面因素。

2、强化婚姻登记管理制度

当今,在我国婚姻登记制度体系很不健全与完善。在内地,就拿笔者老家湖北来说,在湖北 农村 地区,结婚的成立条件就是摆一场宴席,宴请双方的亲戚,就算两人已经结为夫妻,根本就不去什么婚姻登记管理部门领结婚证。在他们内心深处根本就没有婚姻登记这个概念。由于新疆地处边疆,这种结婚不登记的现象更为普遍。在少数民族中也比较多。他们仍然固守传统婚姻缔结习俗,按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喜结连理,也不去婚姻登记管理机关领什么结婚证,更不用进行什么婚前体检。结婚完全成了两个人或两个家族之间的事情,似乎与国家法律,与社会公序良俗无关。因此笔者认为,在新疆就更应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制度,严把登记关。加强事前防卫,做好婚前体检工作,保证下一代的优生优育。

3、进一步加强宣传与 教育

宣传与教育似乎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尤其是婚姻法,民法,刑法的宣传,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法律观念的教育,对新疆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地区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制度、法律文化素质的培养,对新疆少数民族的经济 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化就似乎是一个软武器一样,不需要动刀动枪,只需要慢慢渗透到其日常生活中,改变其思想,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去取代那些早已陈腐的糟粕。邓小平同志说,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属于文化的一个具体方面,用知识、用文化去武装头脑,各民族同胞都应为新疆的开发与建设贡献力量。用先进技术、先进文化去创造美好的新疆,美好的明天。要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家庭中实施的家庭暴力的一方进行教育,灌输男女平等的思想。在民族通婚方面,尽量少的去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共建和谐新疆。

4、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 现代 文明的融合

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法与现代 中国 的婚姻法及新疆的补充规定之间有许多冲突的地方,我们应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做到共赢、双赢,以更好的维护新疆少数民族的利益,新疆的繁荣稳定,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哈萨克族来说,作为新疆的传统游牧民族和作为农耕民族的汉族相比,游牧文明与现代农耕文明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与现代文明也有脱节之处。我们应加快游牧区的现代化进程,普及现代科学知识,加大技术及资金支持,提高游牧区的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使之融合于美好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共享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对于维吾尔族来说,以前是游牧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属于农耕民族,以种地、经商为主。加快维吾尔族文化现代文明的融合,势在必行。无论是对维护维吾尔族兄弟的利益还是国家的整体利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十分众多。而婚姻问题不仅是我国法律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全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与处理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必将有利于新疆社会的稳定和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此,笔者希望新疆各族兄弟之间能更加团结共进,为美丽新疆的开发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 文献 :

[1]穆罕默德.古图布.《伊斯兰和妇女》[J/L].

[3]古丽克孜.热木克.《民族区域自治法与和谐新疆调研报告》[J/L].2007.6.24

[4]《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刑法》

[5]李翁坚.《略论婚姻法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适用》[J/L].2007.6.28

[6]王刚、周洪亮.《国家法与伊斯兰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以回族撒拉族为例》.中国法院网,2007.6.8

[7]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P97

[8]吴宝金.《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

[9]陶毅.《新编婚姻家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P246-P247

[10]谢晖.《法的思辩与实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1]杨启辰、杨华.《中国伊斯兰教的 历史 和发展现状》[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67

[1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57

[13]李晓霞.《中国各民族间族际婚姻的现状分析》[J].《人口研究》,2007.2.16 [14]骆驼刺.《婚姻法对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婚俗的影响》[J/L].哈萨克联盟,2006.10.13

[15]杨达伍德.《云南地区回族伊斯兰婚姻家庭习惯法探析》[J/L].中国伊斯兰在线个人门户,2007.10.21

[16]陆利平、胡健.《伊斯兰法婚姻制度探析》[J/L].2004.4.13.[17]宛耀宾.《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M].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P9、P240、P672、P669 [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交流文化协会《维吾尔族民俗文化》[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电子 音像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P64

新疆传统媒体 第3篇

有人说传统广播不再年轻,理由是从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领有执照的电台——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开播算起,人类已经听了整整84年传统广播。84年后的今天,什么人、什么时间、用什么工具还在收听广播呢?

手机是带着体温的新媒体,我们进入了“伟大的低头”时代,人人手捧手机便拥有世界,我们对新媒体如此依赖。众所周知,传统媒体做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一种标配,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广播如何立足本地转型与突围,做活主流微媒体?

这两年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汉语新闻频率、综合频率(以下简称新疆电台)不断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媒体传播形态,为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前进。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新疆电台汉语新闻频率、综合频率逐步改变传统广播表达方式,逐步形成了向全媒体拓展的新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闻频率、综合频率官方微信在新疆媒体微信公众号做出了自己的品牌,在主流微媒体平台运营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1 有清晰的定位,新的传媒视角

每一次转型都不能比上一次差,如同做广播节目一样,做微信公众号该怎么定位?新疆电台汉语新闻频率、综合频率紧跟时代大潮流,扬长避短,从用户的体验出发,注重原创、突出本地新闻,塑造新媒体品格,突出新闻底色。2014年,汉语新闻频率、综合频率在人员紧张、宣传任务重的情况下,抽调业务能力强,懂新媒体技术的年轻人精心钻研,组建专业的新媒体团队和推广人员,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目前,形成微信矩阵(新疆新闻广播、新广行风热线、汉语综合广播)用户数从原有的5万发展到60万,在大型活动上增长呈现指数型增长。今年,原创微信文章阅读率创造出突破30万的单篇佳绩,原创文章也被多家同行媒体微信所转发,大大提升了汉语新闻频率、综合频率的社会知名度。

2 采编流程再造,打造全媒体编辑记者

改变了过去以传统广播播出平台为主导的采编流程模式。新闻频率、综合频率引进新媒体人才、对现有采编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以及实战锻炼等方式,改变过去一次采集、一次发稿的简单新闻生产方式。根据新闻事件的属性特点、发生过程布置采写任务、调配采编资源。每月对编辑和记者进行微信考核,算工作任务和记分,这样让编辑、记住逐渐从心里上接纳和转型,形成广播连线第一落点、录音报道第二落点、微信、微博推送第三落点的发稿模式。例如:2006年5月11日,新疆和田地区遭遇入春后最强的东灌沙尘天气,和田市被黄沙笼罩,能见度不足100米。新疆电台汉语综合广播住和田电台记者第一时间走上和田市街头,用图片和视频记录沙尘暴来袭的过程。当天,微信推送没有照搬广播内容,而是遵循微信传播特点进行独家原创。用两段视频记录了沙尘暴最猛烈时的场景,与沙尘暴过后的同一物体进行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新的采编流程下,编辑记者逐渐适应了第一时间给微信平台和新闻节目等提供新闻内容,接下来再将报道加工成适合节目的深度内容。

3 重建听众关系,经营朋友圈

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创建了“六度分割”理论:“你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与任何人产生联系。”按照这个理论,每个人的社交圈都是在不断地扩大的,所有的社交圈交织起来,就会成为一个大型网络。

微信正是如此,人们不断地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交际圈。互联网产品思维,就是微信号并不是原有媒体在微信平台的简单延伸,而是重新寻找一种跟听众沟通的方式。

朋友圈最大的前提是“朋友”,朋友之间是有情感的,所以朋友圈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地方。基于这样的理念,新疆电台汉语新闻频率、综合频率主持人主动出击,纷纷建立节目微信朋友圈,把听众当成生活中活生生、有感触的人。线上线下随时互动。节目中不断探索新闻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和视角,根据事件、人物、环境等因素灵活编排,给广播加上很多的插件,采用音视频、现场图片、花絮、硬消息等组合的方式,推活动、推内容、推App都非常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与粉丝之间的粘合度。

例如:城市路况变化呈现方式创新“微信【主播体验】进入团结路,还是很快滴~”。乌鲁木齐市三屯碑路西延工程于4月14日零时起正式围蔽施工了,团结路改为单行道,有很多市民还不适应这种变化,上班上学怎么走,哪条绕行路段最快捷呢?先锋961主播子翔和阳光895主播耿丛早高峰时段路况变化,通过视频微信介绍绕行道路通行情况,对市民出行提供参考。在报道方式上有创新,推送后获得网友好评并纷纷转发。

《新广行风热线》节目组建多个听众微信群,适时推出互动话题,就一些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设置议程,吸引粉丝嵌入式互动,粉丝的回复在微信微博及广播节目中进行反馈,粉丝的微信语音留言与广播行风监督节目实现无缝对接,增强了与粉丝之间的粘合度。可见,微信在行风监督、灾害预警、道路信息、交通疏导、同步播报等方面,日益发挥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4 抓关键节点做微信推广活动

新疆电台汉语新闻频率、综合频率结合本地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创新形式推出最美慈善人物、最美宣讲员、最美护士评选等微信推广活动,有效传播正能量,激发听众认同、调动参与。如《新疆企业之声》节目联合自治区团委、自治区人社厅、自治区经信委共同推出2016年首期青年创业训练营活动;新疆电台汉语新闻频率与新疆妇联、新疆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联合推出“新疆妇女儿童慈善奖”评选活动,公众同时可登录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了解公益人物的先进事迹及评选活动动态。

2015年,“5·12”国际护士节,新疆电台汉语综合广播联合自治区8家医院推出评选身边“最美白衣天使”活动,网友、听众参与投票热情空前高涨,短短3天投票人数已经超过20万。2016年,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携手新疆电台汉语新闻频率再次开展“最美白衣天使”评选活动,19家医院34名护士参与评选,不到一周的时间,网友累计投票71 986票,访问量接近150万!与此同时,《民生零距离》《895帮帮忙》等节目也邀请数位有代表性的“最美白衣天使”进行访谈,为医疗行业凝聚满满的正能量。

5 好内容是最好的推广

微信上,没有什么感动能超过一天,互联网或者微信是一个批量生产“感动”的地方,一张照片、一个故事、简单一句话,只要击中某个痛点和泪点,就会在病毒式传播中生产一波全名的感动,可互联网又有一种机制,迅速颠覆和消灭这种感动,在这里,没有什么感动能超过一天。微信推送的内容越精彩,形式越灵活,就越容易引起听众的注意。促成用户微信分享新闻三要素:价值,趣味,感动。这就要求广播采编人员需要置身于整个新媒体的语境中,感受热点和舆论方向,培养不言而喻的幽默感,避免新闻稿直接转化成微信,改变传统的表达方式,语言上放下高冷生涩的措辞,制造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

如新疆电台汉语频率《你好,阿达西》节目,官微上推送《在新疆,不会几句维吾尔语都不好意思出门!》的微信,记者街头教路人学双语短句的视频,形式新颖,此篇微信阅读量达到上万人次,还有很多人发来留言互动。这个视频为什么一时间引来那么多的关注度?这正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好内容是最好的推广。

在全媒体时代,当传统广播和新媒体手段融合后,似乎传统广播又找回了活力与精彩。新疆电台汉语新闻广播、综合广播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成功转型与突围,重新出发,站在新的时代高度上,不断创新主题宣传报道,立足本地扎扎实实做好本地新闻,积极开展各类媒体活动和公益活动,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占据了舆论引导主动权,发挥主流媒体应有的作用。

摘要:文章从一线实践鲜活案例剖析入手,分享地方台广播如何学习新媒体的做法,运用互联网思维升级转型,做活广播官方微信平台的实战经验,探索传统广播向全媒体拓展的新模式。

新疆传统媒体 第4篇

关键词:生土民居;庭院空间;地域性

当前受到国家西部大开发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新疆生土民居同样要与时俱进。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原有居住空間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人们希望住上宽敞舒适的房屋;另一方面,新疆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生土民居文化,我们在自行设计的同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时,还要积极地创新和发扬。

一、鄯善民居庭院空间

鄯善民居庭院大多呈独门独院,每个院落均由住宅、畜圈、院落、杂物堆放四个部分组成。占地大小不一,一般在一亩地左右。但是在稍微偏远的地方居住,都是较为分散的村落,以两三户、五六户人家组成相对分隔,又相互融合的建筑群,其院落界限不十分明显,是开放型的,故其每户占地大小也少约束而自由。

鄯善民居一般均在结合环境、利用环境之下的独户、独院呈内向性的布局,注重室内与室外的联系。因为当地的气候在一年之中约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温暖和炎热之中,只有在冬季才会在屋内生火取暖,所以十分注意室外空间的多样性利用,在房前屋侧架起利用通风又遮阳的高架棚,与住宅建筑构成一个方便通达的互补空间,并将家居生活的全部内容几乎都包含其中,形体自由、构造统一,与住宅建筑完整地组成一个鄯善民居的独特的生活环境。其一个民居院落的组成将有下列各构成要素:住宅的外围护墙、大门、廊架、凉棚、院墙、隔断墙、葡萄架或棚,井台、牛羊圈、鸡舍、储藏、囊坑、厨艺用灶台、露宿处、堆煤处、停车处、厕所等。

二、院落空间构建形式的特征

1.下窑上屋是麻扎村特有的一个空间形态

为了降低室温,室内空间向地下发展,利用地下凉气降温。有的是两层楼房结构,底层为窑洞,上层为平房,屋顶留方形天窗;有的是依山偎坡并掏挖而成;还有的则是用黄黏土块建成。一般住居的一层地坪都低于室外地坪30 cm左右。因为常年几乎无雨,不怕雨水浸进室内,侧窗少而小,为保室内凉爽,开天窗通气、采光十分常见。

2.匹希阿以旺是常用的半室内空间形式

匹希阿以旺是指在室外的有盖、有柱的生活空间。这种形似廊的空间并非我们常见的交通走廊,而是室内空间的延伸,它高于地面或与室内地坪同一标高,上面铺毛毡或地毯,简易的铺苇席,作为夏季户外起居之用。

三、室内环境空间

葡萄架空间大都与住宅相连,是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夏季待客、起居都在这里,甚至在此露宿。这种葡萄架式的廊道空间是一种有效促进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交往的空间场地,人们在此的活动可以是多样的,攀谈、晒太阳、家务、嬉戏等。

在村落中,我们发现这里的民居以家庭为单元,在建筑形式上比较自由,有一字形、曲尺式、穿堂式等,皆围成一个小院,多为单层或带半地下室的两层楼。结构为土拱结构形式,拱脚厚达70 cm~100 cm,拱高270 cm~350 cm,平面顶,草泥屋面,即使盛夏在屋内亦十分凉爽。楼上平面为一明两暗,透露光线的小房间是过度空间,而两侧则是光线灰暗的房间,空间也要大于透露光线的小房间。吐鲁番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沙大,所以门窗都较小。为了采光,每个房间以单面采光,不讲究通风,有的在屋顶上开设天窗。有的居室墙壁上装设壁炉,维吾尔称之为“恰由克”,用土坯制成,炉口直通屋顶,有的壁炉上部装饰有花纹图案。家庭居室的墙壁上留有壁龛,壁龛的形状有长形、方形、拱形、菱形等,既节省了打造柜橱所用的木料,又不占房屋空间。

行为学家路易斯·康指出,“人类生活的空间不是地理性的或物理性的,而是人的行为空间”。他认为营造秩序空间配置是由自己的生活开始的,是一种行动的秩序、空间的秩序和多样的秩序。从新疆生土民居庭院空间形制不难发现,建筑形式均服从于自然需要的法则,人类理性的要素被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或者被更加巧妙的方式隐藏起来。这些都表明这种有机的空间结构形式,承载了当地人生活行为的一种空间秩序,表达了当地民俗、人文等非物质文化。今天,人们的生存空间需要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要依据地理优势发掘资源,借助生土建筑的生态性能来处理现代的居住环境的问题,要积极地去研究它、利用它,使其与今天的科技协调发展,将会有很大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陈震东.鄯善民居[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2]严大椿.新疆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扬·盖尔.交往与空间[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新疆传统媒体 第5篇

掘及其利用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许多璀璨的民族精神瑰宝。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我国新疆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同时也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优秀的精神气质和高尚的精神品格。爱国主义精神是所有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新疆社会和平稳定、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开发和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突出。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资源;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民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国精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内蕴深厚的民族精神,必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必须要紧密凝聚神。我国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的精神部分,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文明在中国引领,中国精神又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中的历史长河中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我国新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疆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是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基本内容。因此,挖掘和利用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各族的古之圣贤在这片土地上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瑰宝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疆少创造并留下了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精神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为实现中资源,向人们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西部民间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瑰宝的光华。这些文化精髓和精神资源形态千 1.有益于弘扬中国精神 姿百态,展现了各少数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鲁迅曾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是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精神是中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中华民族传承繁荣的支国主义精神。在立足新疆实际的基础上,各族人民撑,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来在享受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各项成果的同时,提供崇高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国精神也面临国内外宗教极端势力恶意煽动人民、暴力恐中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延怖势力企图危害国家、民族分裂势力企图颠覆国家续和发展的精神基石,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的罪恶行为。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的摇篮,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柱。主线,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能够通过开发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不仅可振奋民族精神,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形成坚不可以使人们传承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增强民摧的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因此,挖掘并族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同时能够使人们更深利用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集中各民刻地认识本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从而增强人们的族的智慧和精神力量,能够激发民族的爱国热情,国家认同意识,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为中国精能够振兴新疆社会繁荣与稳定,能够为实现中华各神的弘扬提供源源不断的巨大力量。族人民共同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2.有益于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一、发掘和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历史和现实不可辩驳地证明,坚定不移走中国国主义精神资源的现实价值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历史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的伟大进步。同时,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人要想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就要寻求精神家园的精神指引,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一个有着坚实爱国主义精神导向的国家,就有着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引领着它的繁荣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有益于使新疆各族儿女团结一致、英勇拼搏走向新疆和平稳定与长治久安的希望之路、幸福之路、光明之路,有益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辉煌前进提供精神引领。

3.有益于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②中国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发展与持续繁荣的精神保障,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在这个精神保障与精神纽带中,作为中国精神当中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立足于新疆实际的基础上,发掘和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对维护少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爱国主义精神能使新疆各族人民重大局、重整体、从整体的和谐统一出发,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在坚决对抗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我国13亿人民汇集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二、充分挖掘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

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祖国的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道德情感,爱国主义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认同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新疆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不胜枚举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以下列举只是秋之一粟,但仅仅是这些,也深刻反映了爱国主义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对于凝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聚民族向心力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中深刻具体地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

1.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民间乐舞艺术,在它唱词中,凝结着维吾尔先民的才华和心智,深刻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概念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涵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等各种艺术成分,体现宗教信仰、民族认同等精神文化的词语。木卡姆“乐舞话语”的“意识唤醒”作用,对于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民族团结、国家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十六世纪维吾尔著名诗人、十二木卡姆学者之一的卡德尔汗收录《卡德尔词典》的《沸腾的血》一诗,并把这首诗谱成了木卡姆的曲子。诗中写道:

“千百万穷人遭受刀枪的砍杀,用人民鲜血换取了穆斯林的天下。

天下一片昏暗,把努力献给苏丹,疆域变成了废墟处处凄惨。

在侵略者的践踏下我们葬身荒滩,但我们发誓绝不屈服于阿拉伯人的野蛮。”③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时期维吾尔人民反抗侵略新疆并强迫传教的阿拉伯武装入略者所进行的英勇不屈的斗争,反映了维吾尔人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情感。

维吾尔“达斯坦”部分摘于维吾尔木卡姆,其中的“英雄达斯坦”主要取材于维吾尔民族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传说,描述的是维吾尔族美丽的神话传说、英雄人物与正义的战争。如“英雄达斯坦”中著名诗作《乌古斯传》、《坟墓之子》、《英雄钦铁木尔》《鲁斯坦米》等,都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体现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在《乌古斯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哎,孩子们!我活年岁不小,我经的战争不少。我曾用长矛弓矢战斗,我曾驱策骏马奔跑。我曾使敌人眼泪汪汪,我曾叫朋友开怀欢笑,在上天面前我尽到了职责,我要把国家向您们移交。”④

买买提明·玉素甫.《十二木卡姆》------具有明显阶级性的爱国主义宣传工具[J].新疆社科论坛,1991(2)④

胡振华.《民族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 在这段描述中,展现了乌古斯可汗与敌对势力顽强斗争的英勇场面,在自己即将老去之际,要把保卫国家的责任交到身强力壮的青年手中,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在哈萨克族“达斯坦”中的“英雄达斯坦”中,也塑造了动人的英雄形象,展现了民族英雄在爱国主义的无畏斗争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对祖国俊美山河的热爱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作。老舍先生曾说过:“《福乐智慧》不仅是维吾尔族的宝贵遗产,同样也是构成祖国文化历史的宝贵财富。”。《福乐智慧》通过日出、月圆、贤明和修道士四个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表露了喀喇汗朝时期维吾尔人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意识和历史意识。《福乐智慧》是在维吾尔民族的生产方式由游牧转为绿洲农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存在许多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的伦理思想,来引导维吾尔先民在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同时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发展。例如:“你若爱上她,她像羚羊,逃之夭夭,你若逃避她,她却仅仅缠住你双足。”(401行)、“白净的脸上长满了胡须,鸦翅似的黑发变成了鹅羽。”(1098行)、“头发若是变做白鹄之色,心灵也须变得洁如白鹄。”(1101行)、“无畏的勇士不缺钱财,凶猛的白鹰不缺食品。”(2054行),这深刻体现了维吾尔先民对动物的崇拜。维吾尔先民也很崇拜太阳,认为太阳石温暖、正义的化身:“太阳每天出现、光照宇宙,光辉遍及万物,不差毫厘。”(827行)、“太阳一出,大地温暖,百花朝阳而放,争妍斗奇。”(829行)、“在此我听到了陛下的谕旨,眼睛明亮,心头红日灿烂。”(1589行)等。此外,《福乐智慧》中还有许多崇拜水的表述:“有知者好似碧草覆盖的水源,踏上一脚,活水奔涌不停。”(974)、“人心是花园,君恩是水,君王的教诲浇灌它成长。”(1807行)、“哪一座花园里清水长流,必然鲜花盛开,散发馨香。”(1808行)等。由此可以看出,维吾尔先民在对待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时的思维力量得益于对生态自然的热爱和崇拜,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3.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热爱

维吾尔“达斯坦”中的“历史达斯坦”着重描述了历史人物的英雄作为,表现了他们为争取人民利益不惜牺牲生命为代价的献身精神。“历史达斯坦”的主要代表作有《诺祖古姆》、《阿不都热合曼和卓》、《斯依提诺奇》等。《诺祖古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描述因常常编写揭露统治阶级罪恶嘴脸的民歌而最终发生不幸的少女诺祖古姆的遭遇来披露清朝统治阶级的罪恶,《诺祖古姆》除了体现了她统治阶级的仇恨,也倾诉了她对亲人及故乡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和我一起长大,一起玩耍过的情人、朋友啊!愿你多保重吧!

我那脐血洒在的城市---喀什噶尔啊!愿你多保重吧!”

《玛纳斯》第一部主要描写玛纳斯及子孙八代团结一切被奴役被压迫的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迫害,为争取自由和幸福生活进行不懈的斗争,表现了被奴役的人民不可战胜的精神面貌,歌颂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民对侵略者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志。《玛纳斯》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背井离乡的克依巴人,泪水涟涟地向玛纳斯倾诉苦衷。玛纳斯命人给他们施舍牛羊,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奔命。

这段诗歌描述的是缺乏智慧的秦阿洽受到空吾尔巴依的挑拨离间,对克依巴人掠夺屠杀,四处逃散的人们向玛纳斯求助,玛纳斯向他们施舍。这段内容反映了对骨肉同胞的爱,反映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刻感情,反映了时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责任意识。

在《福乐智慧》中也有体现对各个阶层和职业的人民的热爱之情的表述:“瞧,还有一种人是农民,他们乃是十分有用之人。”(4400行)、“既要有心智,又要谦和,对穷人和孤寡要同情怜悯。”(2473行),这深刻体现了对人民的体恤之情;“所有商人都是这样,敞开大门,和他们交往。”(4429行)、“对待他们应该慷慨大方,你的名声由此而四处传扬。”(4430行),反映了对人民的慷慨之情;“他们实在是造福施利之人,驼羔啊,应好生对待牧民。”(4443行),蕴含了对人民的仁爱之情。

4.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福乐智慧》当中有对知识的描写,书中说:“人依靠知识而尊贵出名,居人之上,百事昌盛。”(2451);在学习方式上:“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求学要从小刻苦用心。”(1822行)、“世人在幼年时勤奋学习,长大后自能功到事成。”(1823行);在学习的作用上:“世人学得了知识美德,自能行为善良,品行端正。”(1824行)、“知识使人区别于牲畜,人类借知识而占据优势。”(1845)。《福乐智慧》还有对智慧的表述:“智慧使人高升,知识使人高大,借此二者,世人方能非同凡响。”(289行)、“须知知识极为高尚,理智极为珍贵,这二者使真主的仆民高大完美。”(152行),同时,“美德之所以受到百般赞美,就因为它以智慧为根本。”(304行)。体现了要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得到智慧而后达到理性的高度,最后升华为人格上的美德。反映了求知若渴的文化观,体现了对文化知识和智慧理性的崇拜和热爱。

三、充分利用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

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在新疆各族人民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活态文明。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各民族群众的心灵写照,全面发扬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关乎我国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也是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客观需要。那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使全社会对新疆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产生新的认知并唤起崇敬之心呢?

1.加强领导干部对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学习

总书记说:“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①。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干部领导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地区繁荣和社会稳定。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主要靠新疆。各地区领导干部应该在深刻认识到我国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实际情况下,广泛和深刻学习我国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将其内化于心并从中获得启发,为自己所用。只有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才能将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打开新的局面。疆内领导干部要通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用这些爱国主义资源来教育和引导疆内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这样的诫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育更能够使之可亲可感,从而产生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而能使新疆社会的和平稳定与长治久安迈上一个新台阶;疆外的领导干部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学习和领导工作中的宣传,使疆内外各民族能够集合民族意志、凝聚社会共识,进而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

2.充分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融入到教材中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让学校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从空洞、抽象、政治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运用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例证教学,能够提高爱国主义情感的渲染力,使学生可亲可感,从而有益于学生培养爱国认知、爱国意志和爱国行为。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富有价值引导功能的新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并融入到教材之中,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感悟和体会之中去思考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有益于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有益于学生产生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学生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能够更多地了解到古老新疆这个传统文化繁花似锦的秘境,领略古老新疆少数民族引人入胜的民族魅力,感受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善良仁厚、精忠报国、不屈不挠、勇猛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共鸣。

3.运用媒体的广泛宣传

适时推广,广而告之,通过媒体运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起到渗透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胡振华.《民族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

新疆传统媒体 第6篇

互动体验系统包括:互动投影、地震模拟演示、空中悬浮成像、动感平台、虚拟翻书、时空隧道等互动多媒体展项。是利用动作感应技术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的一种虚拟翻书的视觉效果。它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的是一本以大屏幕投影机投影方式展现的电子书,参观者只需要站在展台前方,伸出手臂,在空中做出左右挥动手臂的动作,则计算机就能识别出参观者的动作,参观者面前的电子书就会随着手臂的左右挥动进行前后的翻页,栩栩如生的动态翻页效果让观众在惊叹神奇虚拟技术的同时,也会对图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系统分为四部份:高流明LCD投影机,数字红外感应器,服务器,拼接KVM。利用动态影像传感技术及绚丽的光感特效使坐在吧台的客人利用手中的任何物体和周围的朋友达到互动传递信息的作用。这种吧台突破传统的模式使新一代夜店增加了亮点和独特面。让客人更能无拘束的打破陌生人之间的尴尬感,从而微妙的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夜店的氛围更热闹,更融洽些。电光吧台属于非传统性设备,所以在安装和设计过程中工作量大,需要投资方提供详细的吧台尺寸数据。

互动触控技术应用非常之广泛,是结合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媒体的一种应用,并且是建立在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它具有多种技术的系统集成性,基本上包含了当今计算机领域内最新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通过触摸屏查询设备,以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方式进行展示查询。观众可随意方便地进行欣赏和查询各种信息。

上一篇:一年工作期满个人总结两点下一篇:续保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