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选择范文

2024-06-21

政策选择范文(精选6篇)

政策选择 第1篇

论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公共选择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政策;会计信息和会计准则的公共物品特性决定了会计政策选择必然是一项社会公共选择,各相关利益集团都竭力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做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因此,会计政策选择成了一项具有广泛经济、政治后果的社会力量博弈和斗争。

作 者:戴奉祥 DAI Feng-xiang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刊 名: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XIANGT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年,卷(期):3(1)分类号:F233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 公共选择 博弈

政策选择 第2篇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基础

(一)会计政策内涵

会计政策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所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它既包括总的指导性会计原则,也包括相对具体体现会计原则的会计方法。会计原则决定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体现会计原则,二者共同构成会计政策的基本内容。

(二)会计政策分享反具体内容

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与微观会计政策。前者是指一国或某一地区会计实务规范的可选择空间,通常体现为有关法规和会计准则;后者是指南企业在有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范围内制定或选择的会计政策,即企业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综合性会计政策、资产、负债和其他项目,具体包括合并政策、应收款项、存货计价、应付项目、收入确认、财产处理损益、研究与开发、衍生金融工具、费用分配、成本计算方法等。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

(一)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客观必然 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一是利益的共享性。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利益,降低执行成本,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二是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 性与复杂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 况,准则和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三是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 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

会计政策产生的客观必然:一是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会计的核心问题是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事项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在此 之后的再确认和计量,其本身就是对具体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选择运用。二是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探索和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以保证会计信息 的真实与公允。三是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经营思想的手段。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阶段,企业往往会 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有时稳健经营,有时锐意开拓。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特点反意义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在既定范围内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特点,对可供选用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拟订会计政策的过程。

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选择不是个别原则和方法的简单汇集,而是一种整体优化;二是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的最初确立需要作出选择,而已有的政策变更也是一种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一是它保证了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法规前提下的一种选择,是企业贯彻会计法规和进行会 计处理的基本方针及具体

应用。二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决定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要保证这些权利和义务或责任能够在管理活动中按照最高 管理层的意图如期贯彻进行,就必须在分解职能后的管理主体之间,采用一个新的经济管理协调机制,而会计政策就是这种协调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是选择企业 会计政策,可以确保企业收益的合理分配。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必然会形成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

三、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一)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和具体处理方法内取舍,以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可靠性。但对于拟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时,会计政策应当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

(二)一贯性原则

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同时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对于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三)适用性原则

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以确保在新环境下新的适用性。

(四)成本与效益相结合原则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

(五)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加之近年来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现象严重,因此会计政策领域的道德建设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

(一)出于企业自身物质利益和管理者政绩考虑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取得的报酬和职位待遇均与其经营业绩挂钩,而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考核标准则往往是反映当前利润完成情况的财务指标。同时,国有企业跟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政府经济目标都跟企业经营业绩紧密相联。出于自身利益和迎合政府的需要,企业管理当局都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 会计政策。

(二)出于筹措资金和扩大生产能力考虑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进行风险管理,把贷款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必须要考察企业的偿债能力。而银 行确定企业资信能力的依据就是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当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能力面临资金短缺急需贷款时,企业管理当局就会选择能够提高其资信能力的会计政策。

(三)出于上市和配股考虑

为了从证券市场募集大量的资金,许多公司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是根据我国证券法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有连续3 年盈利的经营业绩。因此许多企业为了股票发行及上市,往往通过选择平滑利润的会计政策来确保企业连续3年盈利。同时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希望在 证券市场上进行再筹资,增发新股或配股。由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配股有严格要求,如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3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能低于10%。在这种监管措施的影响下,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就是为了获得或保持配股资格。

(四)出于避税和避免处罚考虑

在我国现行税收管理体制下,一些跨国企业为了国家和企业利益,往往采取抬高或降低交易价格和减少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以确保所缴纳的税收能够 进入地方政府的国库。同时中国证监会要求,凡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公开作出解释和道歉外,并将停止上市公司两年内的配股资格。还将视情况实行事后审查,如发现公司有意出具虚假盈利预测报告误导投资者,将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3年亏损,其股票将被终止在证券交易 所挂牌交易。上市公司为保住上市资格,就会集中一个会计提前确认损失和费用,延期确认收入。

五、会计政策选择今后可能发展的方向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趋向于为满足众多利益相关方所组成的利益集团的需要随着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已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所有在企业从事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为了尽可能 维护其自身的利益都需要了解备选会计政策对其利益的影响程度。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得不综合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并从中获取自己的那部分利 益。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将越来越注重整体优化

企业会计政策是一个系统,各项看似独立的会计政策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各项会计政策发挥的各自效用却未必一致。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全面分析自身 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发展前景和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本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对可供选择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 最优化会计政策组合。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强

在以会计准则建设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全面建立以后,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有关部门执法力度的提高,必然会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提出新的要求。

(四)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揭示程度将越来越规范

政策选择 第3篇

一般而言,对外贸易政策是指涉及到外贸活动的国家干预和调节行为,是一国根据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的基本发展态势和过敏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出发,结合本国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所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适用的对外贸易原则、方针、策略,具体可以分为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两个大类。

自由贸易政策对商品实行不加限制,允许其自由进出口,即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相反,实行的是奖出限入,即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和补贴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使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贸易政策的选择取决于一国认为哪一种类型的贸易政策能给本国带来更大的社会福利。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随。通常情况下,在国际贸易中,弱国采取保护措施,强国采取自由政策;针对一国而言,处在经济衰退期倾向于采取保护政策,处在经济上升时期则会采取自由贸易的政策;具体到一国的某一特定阶段,其贸易政策也会具有两面性,其可能会根据自身需要或受到其他国家反制的压力,交替实施自由贸易或保护贸易的政策。

2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选择

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美国开始全面制定对华贸易政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而保护主义一直体现在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之中。

2.1 恢复正常贸易关系阶段(1979-1986)。

中美两国签订《中美贸易协议》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不仅在关税方面,而且在商品货物的仓储、运输和保管等方面给予我国企业同样的贸易待遇。在这个阶段,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仍处在冷战之中,对社会主义国家特殊领域的禁运并未消除,比如武器的禁运;最惠国待遇体现在关税上并不是零关税,甚至要高于特惠税,即便如此,美国参众两院还要一年一审,讨论是否要继续给予我国这个待遇,最惠国待遇充其量也就是正常国家的待遇而已,且不乏贸易保护主义的痕迹。不难看出,本阶段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正常化,取决于美国对华战略的调整,基于政治利益的需要。

2.2 复关谈判至加入WTO时期(1986-2001)。

自中国申请恢复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合法地位最终无果,至加入WTO时期,美国对华以贸易自由化政策为主,贸易保护政策如影相随。这个阶段中美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两国的贸易额从80亿美元上升到805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第四大贸易国。在这个时期,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从属于美国对中国所采取的接触战略。

2.3 中国加入WTO过渡期(2001-2006)。

中国入世后的过渡期,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交替存在或是交织共存,但对华贸易自由化仍是主线。中美双边贸易继续发展,从805亿美元上升到2627亿美元,中国已是美国第三大贸易国,且对美的顺差在逐年扩大。中美贸易之间的争端开始涌现,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纺织品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337条款”的调查、保护知识产权、食品安全及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层出不穷,摩擦逐步从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变为经济与政治交织并升级到战略层次。

2.4 次贷危机爆发后至今(2007-)。

2007年,美国次贷问题出现,并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对华贸易转变为保护政策为主导、自由贸易政策间或有体现。一直以来,美国对华的贸易政策的总基调是维持接触而不是遏制,无论是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或是保护贸易政策均是如此,是基于中国与国际规则接轨、融入国际体系的努力及“接触”将致使中国高度依赖美国及世界经济的预期。

考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嬗变可以看出,不同阶段,美国执行对华贸易政策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而政策侧重点的转变又会体现政治形势的变化、各利益集团彼此间实力的消长等内容。适当的时候,保护贸易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都能表现出各自的优势,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即保护之中有自由,自由之时有保护的相互交织状。

3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两难选择

3.1“贸易理论与实践相悖”的困惑。

新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能使贸易参与国双方获得的福利最大,而保护贸易会使双方的利益受损,所以自由贸易政策应该是贸易双方的首选。然而,现实贸易政策实践中,美国既是自由贸易的最大得益者,同时又是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最多的国家。

依据李斯特的理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会交替选择实施不同的贸易政策,一般处在上升期的国家会选择自由贸易政策,反之会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应该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但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成为对我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最多的国家。

3.2“贸易政策利益选择”的困惑。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还是采取保护贸易手段,取决于哪种政策能给美国带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贸易政策的确定,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贸易政策的经济利益选择,而是夹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就与中国的关系而言,美国认为贸易并不仅仅是贸易,而是有政治性质的贸易。对华贸易政策是保护为主还是实行自由化倾向,取决于美国政治势力、特殊利益集团和选民利益相互博弈的结果。

3.3“战略伙伴or竞争对手”的困惑。

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有政治经济、军事、技术和市场等不对称的优势,中美经贸规模越来越大,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在提升,也给美国带来了低物价和低通货膨胀率的福利。近20年来,中国GDP中出口占近40%,中国对美出口增长占的比重为20%左右,出口带动了中国经济以近10%的速度发展,近4亿中国人脱贫;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中国似乎正成为美国的战略伙伴。美国是由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的人群组成的“万花筒”式的国家,需要树立“敌国”来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或粘合力。因此,冷战结束后失去敌人的美国,正在寻找“潜在的敌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盛,崛起势头可期;但按西方的政治体制标准,美国人视中国为异类;再加上中国的现代文明及传统的儒家文化与美国以基督教为主流的文明相去甚远,美国人认为极有可能会出现“文明的冲突”。美国国情决定了美国是个需要敌人的国家,通过对立以实现内部团结并“一致对外”,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使其成为美国树立对立面的最佳选择。

3.4“保护劳动密集型产品到保护高新技术产业”的困惑。

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中美两国互补性很强,美国资本充足、技术总体领先,中国劳动力丰富。从理论上来讲,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则应该与之相反。但在实际的统计中,美国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这直接导致美国挥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是两者皆击,不免伤及无辜。

3.5“既限入又限出”的困惑。

贸易保护主义一般常用的手段是奖出限入,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囿于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极端仇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不仅限入,对敏感技术和产品输往中国也大加限制。美国政府限制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两国的国际分工被人为地扭曲,且扭曲的程度随贸易规模的扩大也在加深。201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对美国的顺差超过2000亿美元,贸易扭曲是造成这巨额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3.6“一般保护到强保护”的困惑。

在金融危机进一步发酵的条件下,美国在“公平贸易”的口号下对我国大行贸易保护之实;且强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与一般贸易保护相比,强贸易保护更多地重视保护国内高技术产业或衰落的大型工业,更重视保护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力,更重视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除了传统的关税保护手段外,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的措施更是层出不穷,如对华提出的WTO争端解决程序日见频繁、要求人民币升值、通过“购买美国货法案”、利用双边交流机制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平台等迫使中国做出更多的承诺和让步。

4 我国贸易政策的定位分析

4.1 以WTO规则为基础构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

2001年入世时,《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中规定:“中国将保证其有关或影响贸易的法律法规符合《WTO协定》及其承诺……中国将通过修改其现行国内法和制定完全符合《WTO协定》的新法的途径,以有效和统一的方式实施《WTO协定》。”中国按照承诺以WTO的规则为基础重构外贸法律制度,中国对WTO规则的执行,是通过修法将其转化为统一、非歧视、透明的国内法来体现的。入世后3年内,根据WTO的规则和入世承诺,我国清理、修改或废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达19万件。到2005年底,入世过渡期内,我国修定《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达3000多部,涵盖了货物与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政策的统一性、非歧视与透明度等各个方面。

4.2 以进出均衡为目标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据海关统计, 2012年, 我国对外贸易总值为38667.6亿美元, 其中出口20498.3亿美元, 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 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 扩大48.1%。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的贸易国, 出口总额第一、进口总额第二;在这么大的贸易规模及贸易顺差的条件下, 如果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贸易失衡会加剧。贸易顺差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在提升, 贸易摩擦的风险加大、几率提升。因此, 必须转变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 从单纯追求规模速度型的增长向质量效益型的增长转变, 从偏重出口创汇向进出口均衡发展的模式转变。进出口均衡的贸易发展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利用外资战略上的调整:按市场规律引资而不是政府越俎代庖的招商;通过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来促进自主产业升级而不是强调引资拉动经济增长;鼓励外资投向农业、基础设施、环保、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资源节约型、吸收就业能力强、技术辐射能力强的产业;优化投资的软环境, 给予内外资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等。

4.3 以综合国力为依托反制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提倡贸易自由化,反对过度的保护主义是我国贸易政策的主旨;但贸易自由化是对等的、相互的,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单方面的坚持。首先,要认识到绝对的贸易自由是不存在的,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对幼稚工业适度的保护是必要的,比如合理地运用反倾销、反补贴和WTO保障措施,充分利用技术性和绿色贸易壁垒等措施,对我国的贸易利益进行必要的、合理的、阶段性的保护。其次,在主要贸易对象国之间,贸易自由化是对等的、相互的,在贸易对象国竖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时,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就是我国的贸易政策必然的选择。再次,实施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制措施,一方面要合乎WTO规则,另一方面要应尽量避免伤及无辜,这就要求提高反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贸易和外交等组合手段来反制主要贸易对象国的保护主义提供了更多、且有效的策略和手段的选择。

摘要: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是对外贸易政策的一对孪生兄弟, 是一国贸易政策并存的两个倾向。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经历了贸易恢复、自由贸易为主和保护贸易为主的不同阶段,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选择和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贸易理论和实践矛盾、贸易利益选择、角色定位、保护产业选择等诸多困惑。基于此, 我国对美国的贸易应选准定位, 有倾向性选择贸易政策。

关键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定位

参考文献

[1]蒋珠燕.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苏州大学商学院, 经济问题探索, 2009, 第12期.

[2]《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

[3]万学忠, 张维.入世十年推动中国法治进程, 法制日报, 2011, 12, 9.

政策选择 第4篇

关键词:公共选择会计政策选择界定关系

0 引言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IASC,1993)。企业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弈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无论是宏观会计政策选择抑或是微观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都是一个社会公共选择与博弈的过程。由于会计政策选择者的有限理性,决定了会计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必须逐步完善。会计政策制订和实施的这一特性在现实中表现为政府颁布的会计准则一旦有破绽或漏洞,市场主体就会利用机会钻营谋利,政府发现后便会采取对策以完善原来的旧准则、制订新准则予以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随即便展开又一轮社会博弈,进行新的会计政策选择。这样,经过多次博弃之后,会计准则就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社会公认程度日益提高,最终趋向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我们认为,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会计政策选择逻辑是一个社会博弈和社会公共选择过程。

1 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

作为公共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公共选择理论是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推动下,通过对传统市场理论的批评而产生的,并且成功地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经济人”假设,采用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用交易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过程。用其奠基人布坎南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把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按照另一个公共选择学者缪勒的说法,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研究,或简单地定义为将经济学运用到政治科学,它所使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其基本假定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即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公共选择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这有两层含义:一是集体性。单个人自己的决策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集体决策就不可避免,因而公共选择成为必需的;二是规则性。决策就是制定规则,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决定规则以使人们的行为协调起来,因此,人们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和满足一般人偏好的规则。公共选择研究的集体决策范围包括国家、政府、国防、警察、消防、教育、环境保护、财产权、分配等等政治问题。

2 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特征

从会计政策的定义可以看出,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组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利益分享的制度安排。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也是财务报告的编制者与财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已出台的会计准则无不是相关各方利益均衡与妥协的产物。

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在现有的以会计准则为会计政策规范主体的模式下,对某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和选择空间。可以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于企业从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会计的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其实是一门貌似精确但事实上并不精确的科学,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好多问题并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取舍标准,因此会计过程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多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是有关各方如股东、债权人、政府、企业管理当局等利益博弈均衡的结果。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导致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对其投资决策行为也将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所以相关利益各方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

3 公共选择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物品既包括航标、路灯等物质产品,也包括由政府提供的非物质产品和服务,如法律、政策、天气预报、社会保障等。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必要的,但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所以自利性的任何个人皆无为公共物品的供给付出代价的动力;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物品的供給要么不足,要么为零。因此,个人具有搭便车动机的结果就是:公共物品不能由私人生产和供给,必须由政府或公共部门来承担公共物品的供给任务。而由于公共物品不能象私人物品那样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有效率地供给,因此就需要通过集体选择来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

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而每个人的偏好又各不相同,因此集体选择的首要问题是确定“社会需要什么”,即通过某种方式对个人偏好进行加总,然后再作出社会决策。集体选择是指参与者依据某种投票规则和选择程序进行的有序的公共抉择。但由于在比较不同个人利益效用偏好时存在难以量化等诸多困难,至今为止,无论是直接民主制还是代议民主制都未能成功地解决个人偏好的加总问题,即尚未找到一种可能把个人偏好集合为理想的社会偏好的政治机制或集体决策规则。现有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至多只能算得上在强势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妥协均衡的产物,只是一种相对较为满意的博弈结果。

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任何人掌握了该信息,不会减少其他人享用这一信息的可能性。会计信息也不例外,公司会计信息一旦通过会计报表这一载体在资本市场上公开披露就成了公共物品,市场的任何参与者都可以均等的机会免费获得。由于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和搭便车行为的存在,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有效供给,政府有必要通过制订规范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这种公共物品的供给进行强制性管制,所以会计准则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一种公共物品。

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第5篇

请欣赏:《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7月1日施行的《会计法》第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等有关条款中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很明显,法律赋予了各单位行使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权,但各单位在选择权的使用上不能带有随意性。会计处理方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实际上法律赋予了各单位具有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目前实行的会计改革,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这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都提出了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知道、了解、运用职业判断,从而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相反,有些上市公司又存在着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操纵的情况。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会计政策的内涵

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这样定义会计政策的:指企业翟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内容,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如会计期间、借贷记帐法等的规定;各类资产的划分;会计报告的格式等。一类是给企业留下选择余地的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如对于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在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时,既可以采用按投资总体计提准备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投资类别计提准备的方法,还可以按单项投资计提准备的方法。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企业一经选定某种方法,也就不得随意变更。下文所述会计政策均指的是后一类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

1.利益的共享性。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现有的股东、潜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且利益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相关性更低。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的利益并使其制定的准则、制度能使各利益方早日顺利接受,从而使制定后的执行成本降低,因此政府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

2.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准则、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统一性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也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

3.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因此,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掺杂了人的主观判断,这表现为人们可能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观点,并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也由此就产生了会计政策。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转而选择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改变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这些均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环境,使会计政策选择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必要。

1.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会计的核心问题是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事项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在此之后的再确认和计量,其本身就是对具体会计原则、具体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和运用,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

2.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探索和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业务种类趋向多样化,使企业与各方的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不仅拓宽了会计活动的范围,而且充实了会计业务的内容,也决定了企业必须在准则、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寻求和选择有利于具体反映企业会计实践,全面满足会计工作要求,且能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经济关系的会计政策。同时,随着技术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的生成速度极大提高,会计人员就可从原繁重的核算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恰当地选择会计政策,便会计信息的揭示更真实与公允。

3.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经营思想的手段。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可能具有不同的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有时稳健经营,有时锐意开拓。管理人员经营思想的体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除了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和措施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比如企业在采用稳健经营的方针时,往往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希望尽可能地采用谨慎原则的处理方法,使企业的实力得以保护,避免风险的产生。而企业为了便于开拓市场,显示实力,则需要在会计信息中多显示其经营业绩

和发展潜力。必须指出的是,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是以客观、真实、公允为标准,会计人员不能违背职业道德,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以误导乃至欺诈与其相关的利益关系方面,这将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由上可知,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必须兼顾方方面面。所以,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同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处理方法内的取舍,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可靠性。否则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于拟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时,会计政策应当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遵循会计核算本身固有的规律,而不必拘泥于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规定及变化或调整。

2.一贯性原则。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当然,在理解和执行一贯性原则时,不能机械地理解不能变更会计政策。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企业就不宜以该会计政策处理相关的经济业务事项,而应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当然,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出发点和具体影响,以正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3.适用性原则。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会计政策的适用性还意味着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本身要重新作出选择,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新的适用性。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与一贯性原则有着相同的辨证关系。

4.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企业就优先选择能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相关和可靠的会计政策。

5.遵守职业道德原则。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利益驱动,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会计政策领域的道德建设问题十分突出,亟待开展。

(作者: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分院邵毅平)

政策选择 第6篇

加入WTO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从整体和长远看,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利益。但从近期看,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加入WTO后,对于土地密集型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国内市场批发价比进口到岸价高20%——40%。根据我国政府的承诺,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我国将对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或单一关税管理。尽管加入WTO后对小麦、玉米、棉花等不具备价格优势的土地密集型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能够将进口量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但由于配额较多,以粮食为例,我国承诺的粮食配额量占世界粮食贸易量和我国的商品量都超过了10%,因此加入WTO后国外的小麦、玉米、棉花对我国的冲击较大;加入WTO后对于大豆、油菜籽等农产品只实行单一的关税管理,而且税率分别只有3%、9%,这样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可以说是国门大开。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加入WTO后对于土地密集型的产品会有较大的冲击。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价格竞争优势,主要是畜产品、水产品与园艺产品,包括肉类、蛋类、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等产品。加入WTO会给这些产品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国内立法不断提高检验检疫标准,对农产品的进口采取越来越高的技术壁垒,而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很多还达不到国际标准,导致最近一个时期我国许多农产品出口时因存在着疫病和农药、化肥残留较高等问题而受阻。已经证明要使潜在的比较优势变为实际的优势,还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应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二)对农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通过对加入WTO后农民收入变动趋势的研究发现,加入WTO后我国高收入组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因为这部分农民大多生活在城市郊区,主要从事园艺及水产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他们将是加入WTO最直接的受益群体。相比之下,加入WTO后(尤其是2004年以后),受损失较大的是中等收入组的农民,这组农民占了我国农业人口的大部分,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而这些地区是我国玉米、小麦、大豆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产区,这些地区由于技术、资本、劳动者素质、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生产选择的余地相对较小。随着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这些地区的农民收入会大幅度减少。而农民收入的下降,会危及农村的稳定,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目前我国4.33亿农业劳动力中约有1.3亿是剩余劳动力,加入WTO后,由于外国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大约有1000万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其他部门。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多为非熟练劳动力,目前城市里还有2000万下岗职工需要安排再就业,从近期看,农民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困难重重,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农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empirenews.page--]

(三)对政府的影响

单个农民、农业企业和农产品贸易商都是农业政策和体制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会根据国内政策导向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和资源配置,如果农业政策和体制环境极端不利,接受成本过高,他们还可以“用脚投票”而选择退出农业,无须对社会负责。但政府却责无旁贷,必须对国内的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目标负责。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加入WTO后,政府能否及时地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并对体制进行创新,决定了中国农业的未来。本文根据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目标重新定位,调整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

二、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目标定位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使得我国农业政策的背景和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粮食安全问题、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令人担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产品竞争力较差这些农业问题必然对政府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在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必须对财政支农政策的目标重新定位。

1.要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放在首位。因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快慢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内需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而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强调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财政支农政策目标的第一选择。

2.要注重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粮食问题只能靠我们自己发展农业,而不能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别国和世界粮食贸易上。但是又不能过分追求粮食自给,因为粮食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品,我国没有比较优势,加入WTO后我国玉米、小麦和大豆的价格会下跌,如果过分追求粮食自给的目标,将使农民收入的增长受到遏制,加入WTO后我国应更多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来调节粮食余缺,应从国内外两个市场考虑粮食安全,把不具备竞争优势的粮食生产减少到最低安全水准。

3.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状况令人担忧。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农畜产品的污染物超标率达到18.5%。这样的格局一方面造成我国的农产品的品种、质量达不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出现国内农产品卖不出去而国际上的农产品却不断地进入我国市场的状况。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品种虽然不少,但由于质量不高,竞争力偏低,所以出口的数量有限。例如,我国苹果生产在世界居第一位,但是出口量却不到总产量的1%,就是在最有比较优势的香港市场上,年销售量一般只占市场份额的7%,而日本却占到了市场份额的60%以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苹果质量,除了大小不均、含糖量低、虫果率高以外,更重要的是苹果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4.环境保护问题。由于过分追求粮食自给,导致环境的恶化,过去的滥垦乱伐就是很好的例证。我国是一个贫林的国家,现有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远远低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不少地方由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碱化加剧。据统计,目前我国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已达38%,沙化面积正以每天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因此在制定财政支农政策时要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增加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有利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empirenews.page--] 5.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成由质量和品种制约为主;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制约为主,转变成主要受市场需求制约为主,农产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面临国外农产品进口的压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下大力气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

三、财政支农政策选择

加入WTO后,必须按照WTO农业规则协议的有关规则,按照我国加入WTO在农业方面的承诺来支持农业发展。因此,必须对财政支农政策进行调整。同时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改变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方式与重点。其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要符合WTO的规则,而且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的市场与价格支持,既扭曲资源分配,又造成不公平,还会形成腐败的漏洞,从而使得国家花费了巨大的财政支出,农民却得不到多少利益。从根本上改变对流通环节的补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取消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增加WTO规则允许的领域

根据我国政府的承诺,加入WTO后我国必须立即取消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实物补贴,以及对出口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的补贴。目前我国在玉米、大米、小麦出口上都有一定的财政补贴,2000年玉米出口1048万吨,每吨补贴378元。将这些资金投到WTO规则允许的领域。

(二)要充分研究运用“绿箱”政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所谓的“绿箱”政策是指那些对农产品自由贸易不利影响很小的政府支持农业措施。由于财力的限制,我国现有的符合WTO规则“绿箱”政策的投入还不够,“绿箱”政策12项支出内容中我国有6项空白。加大对农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对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对农业科研、技术推广、良种繁育体系和病虫害防治的投入。重点是按照WTO的规则和公共财政的要求,探索财政在这些方面支持农业的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1.支持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制度。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标准体系不完善,加入WTO以后很容易成为外国非关税措施和技术壁垒的受害者。因此要尽快制定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流通。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和生产环节的监控,特别是畜禽防疫检疫和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有害残留的控制,力争使多数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对于保证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和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决定性意义。

2.加大对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的投入。对于农民使用科技成果和接受技术服务,应当实行低成本政策。由于农业生产特点所决定,要高度分散弱势的数以亿计的农民直接花钱购买技术成果和接受有偿服务,由农业推广者直接向他们收费,一般地说是行不通的。这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难操作的运行机制。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对公共性科技成果应用的技术推广服务实行有限度的商品化和有偿化。笔者认为,我国应该采取这种世界上通行的做法。[!--empirenews.page--] 3.增加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支出。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与城市居民相比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总体不高,科技文化素质较低。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达到54.17%。据2001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民仅占农民总数的0.4%,仅及城市居民比例3.1%的1/7.这样的状况难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财政必须大力支持开展农业劳动者职业教育和科普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4.调整财政对粮食安全储备的支出方式。根据《农业协议》,政府可以直接以财政支出来进行粮食储备,或者为私人储备粮食提供财政补助,但这些财政支出或补贴不得不用于以高价收购储备粮或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储备粮,并且用于储备粮的支出或补贴必须保持充分透明,且属于合理储备,不能过度补贴,减轻财政负担,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储备相当于当年粮食消费量的17%——18%”。因此加入WTO后我们必须研究调整财政对粮食安全储备的支出方式。

(三)调整和加大“黄箱”政策支持

所谓“黄箱”政策是指那些妨碍农产品自由化贸易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按谈判的结果,我国可以按相应年份农业生产总值的8.5%进行补贴,扣除已有的支持,尚有大约1004.3亿元支持空间。

1.需要调整现有“黄箱”政策的支持领域,将对中间环节的支持转向直接生产者。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据财政部农业司有关专家分析:国家通过对粮食流通企业的补贴方式,来间接补贴农民,国家需要耗费7元才使农民得到1元。

2.要增加农业贷款的财政贴息,扩大支持农业生产贴息的范围,以对农业生产者提供新品种,提供化肥、农药、膜、农用油、农业机械的方式进行补贴。

3.运用财政贴息、风险投资等手段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入WTO后需要通过发展龙头企业把农民和农产品带进国内外市场,因此要制定切实的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未来几年我国的“黄箱”政策支出不容易达到补贴的上限。但也要关注“黄箱”政策补贴的规模不能超过农业生产总值的8.5%,对特定农产品的支持额也不能超过该产品价值的8.5%。否则就要削减。

(四)要试用“蓝箱”政策

我国要不要使用“蓝箱”政策?由于农产品过剩和环境的恶化,我们认为使用“蓝箱”的条件已具备。例如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是矛盾的,要增加牧民收入,须增加牲畜头数,但这样将造成草原的进一步破坏。因此,对牧民按固定的牲畜头数给予补助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为减轻粮食收购压力,实行粮食限产政策,相应补贴农民收入等,都可实行“蓝箱”政策,我们可以进行这方面的试点。

(五)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上一篇:宗地转让协议书下一篇:1000字入党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