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支付结算宣传总结

2024-06-16

农村支付结算宣传总结(精选8篇)

农村支付结算宣传总结 第1篇

支付结算业务宣传活动工作总结

为全面提升我社支付结算服务水平,为广大客户提供便利的异地支付结算服务,推进业务广泛开展,我社积极响应豫农信清[2011]4号《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印发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业务宣传活动指导意思的通知》及联社主管部门要求,于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3月31日在 镇组织开展了支付结算业务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加强领导,统筹策划 加强领导,本次宣传活动成立了支付结算业务宣传领导小组,社主任 亲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 组成,统筹安排,上下联动,全面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推动了我社支付结算系统业务宣传活动的全面开展,在较短时间内使此项业务家喻户晓。

二、方式多样、形式新颖。接到联社宣传活动通知后,按照要求积极落实宣传工作,宣传方式多样、形式新颖,一是在我社营业室门前悬挂 “农信结算汇通八方”的横幅。二是积极开展柜台宣传,积极引导客户利用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办理通存通兑业务,并发放近“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业务简介”宣传彩页2000多份。三是在 电视台打出流动字幕,黄金强档高频率滚动播出,以扩大影响,强化宣传效果。我社以此次宣传为平台,进一步加深了客户对支付结算业务系统办理异地支付结算业务的了解,对异地支付结算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客户逐步了解到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安全、便利、快捷,且网络遍布全国各地的优势。

三、效果明显、再接再厉。通过各具特色、强有力的宣传,扩大了支付结算业务在社会上的影响,群众对信用社支付结算业务、对农村信用社有了新的认识,前来信用社网点咨询、办理“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的人逐步增多,“打工地赚钱,家门口取钱”,等广告语已深入人心。我社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继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向社会宣传农信银机构支付结算业务的新成就、新气象,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的社会影响力和客户认知度,共同打造“农信银”支付结算品牌,更好地服务“三农”,提升信用社整体市场竞争力。

支付结算业务宣传活动

工作总结

大冶信用社 2012年4月11日

农村支付结算宣传总结 第2篇

宣传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支付结算账户的使用安全意识,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金融财产安全,大力防范新型金融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我行于七月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于支付结算账户安全使用的宣传活动。

一、精心组织,注重实效

我支行自筹划开始就十分重视支付结算方面的宣传工作,并成立宣传小组。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实施传宣方案,组织和监督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宣教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二、多样宣传,成效显著

1、因地制宜,多方深入

我行通过深入村居、社区、企业、个体经营门店等流动宣传方式,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0余次。

2、设宣传点进行宣传,由各支行业务骨干和网点负责人组成的宣传咨询团,对客户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解答200多位客户的咨询。

3、载体宣传,扩大影响。

为巩固宣传效果,我支行利用LED屏对支付结算渠道进行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放。

三、效果显著,再接再励。

农村支付结算宣传总结 第3篇

一、本溪地区农村支付环境基本情况

近年来, 随着国家着力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基础建设, 积极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 辖区农村支付体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 本溪地区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情况

本溪市共有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全市共设有营业网点219个, 其中县城 (不含乡镇) 分布网点47个, 占营业网点总数的21.5%, 乡镇分布网点49个, 占营业网点总数22.4%。乡镇营业网点主要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为主, 其中:农村信用社34个, 邮政储蓄银行9个, 农业银行4个, 工行和城商行各1个。这三类机构占农村地区所有营业网点的96%。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营业网点占比仅占4%。

(二) 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情况

目前, 本溪市下辖的本溪、桓仁两县涉农金融机构提供结算服务主要依托大小额支付系统、行内综合业务系统、银行卡联网通用系统、邮政储蓄和邮政汇兑两网合一系统。相关金融机构结算服务的主要支持系统及系统功能各具特点

(三) 支付工具使用情况

目前, 本溪市农村地区仍以现金结算为主, 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比重较小, 以使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以银行卡、支票、汇兑为主。

(四) 基础设施投放情况

本溪市金融机构在农村网点投放ATM机和POS机数量总计不足15台, 相对农村地区的行政区域范围来说, ATM机和POS机的投放严重不足, 特约商户发展有限, 且不均衡。一是投放地域分布不合理。县城ATM机和POS机投放量分别占县区 (含乡镇) 投放量的84%和96%。二是投放机构分布不合理。农村地区98%的营业网点仍然是ATM机和POS机零投放状态, 特约商户发展相对有限。

二、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的必要性

(一) 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环境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支付结算是连接资金和经济活动的纽带, 是实现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良好的支付结算环境, 对于疏通农村地区、城乡之间的资金往来渠道, 满足农村多层次、多样化的支付结算需求,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 农村支付结算观念陈旧、组织单一、设施缺乏、方式单调、手段落后, 服务低效, 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 为此, 必须大力疏通农村结算渠道, 切实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二) 优化农村支付环境是现代化支付体系推广的需要

近年来支付结算体系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 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支付结算方式单一、支付结算服务手段陈旧、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比重低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资金的有效配置, 不利于“三农”经济的发展, 制约了现代化支付体系的推广。因此, 积极探索改善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势在必行。

(三) 优化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是加大“三农”扶持力度的需要

国家在关注“三农”投入的同时, 对各类补贴的发放逐步到位, 但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缺位, 支付清算渠道不畅, 资金结算效率偏低, 国家对农民的各类补贴不能及时发放到位, 这不仅影响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 也不利于农村地区资金的有效配置。因此, 为保证对“三农”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 就必须进一步优化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三、制约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的因素分析

(一) 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设置呈逐步萎缩趋势, 不利于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

近几年, 随着金融机构的不断推进, 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淡出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农村金融机构的现有数量, 很难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支付结算需求。加之农村地区地广人稀, 农民到现有银行机构网点办理汇款和存取款的路程遥远, 制约了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推广使用, 加大了携带现金的潜在风险。

(二) 农民对非现金结算工具的认知度较低

多数农民只认现金不认卡, 认为现金看得见, 摸得着, 只有手拿现金才放心。此外, 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不高, 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效率低下。加之农村银行网点的支付结算人员配置不足, 致使很多对内控要求较严的支付结算业务无法开办。

(三) 对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宣传不到位, 农民对新型结算工具不了解

在支付结算宣传上, 多数金融机构均把支付、票据知识宣传重点放在城区, 而对农村地区的宣传普遍力度不够。加之受营利动机的影响, 金融机构在推出新业务品种时, 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实行差别服务现象, 从而在业务经营中较少考虑农民的结算需求, 致使大量个人支付结算工具不能普及到基层农村。由于宣传不到位, 农民对支付结算工具和方式的了解只限于借记卡和汇款转账上, 而对支票、汇票、银行本票, 特别是电话支付、手机支付及网上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 则缺乏了解。因此, 更多的农民仍习惯使用现金结算。

(四) 现行收费制度一定程度地制约了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

目前, 多数银行机构普遍实行收费制度, 如跨行交易手续费、年费等, 农民朋友或不堪费用负担, 或不愿意使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受传统“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交易习惯的影响, 多数农民在以个人身份从事经济活动时, 普遍选择以现金结算作为交易支付手段。此外, 银行机构ATM机当日提现上限额度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个体商户用卡的热情。

四、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的原则和路径选择

(一) 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应坚持的原则

1.“着眼需求”原则, 即在支付活动频繁、支付需求大的地

方或支付服务组织少的区域下大力气, 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做实文章。

2.“着眼长期”原则, 即在转账结算需求少的农村地区, 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建设支付基础设施要把握长期性和渐进性。

3.“尊重选择”原则, 即要充分尊重农民选用支付工具的意愿, 让农民逐渐了解和接受非现金支付工具。

4.“由易到难”原则, 即按照由易到难的次序, 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的推广和支付清算系统在农村的延伸。

5.“一事一策”原则, 即充分把握农村地区不同支付方式的差异性, 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措施。

6.“稳步推进”原则, 即在先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以点带面, 逐步扩大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内容和范围。

7.“共赢合作”原则, 即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要注意整合

资源, 形成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合力, 做到取长补短, 实现优势互补。

(二) 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的路径选择

1. 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数量, 实现多元化服务。

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应积极鼓励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驻农村, 服务农村。应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 优化结构布局, 结合农村经济、地域、交通等实际情况, 对现有县以下乡镇机构网点进行适当调整, 立足农村, 服务农民, 提供全面的支付结算服务。邮政储蓄银行应努力提高农村地区营业网点的服务水平, 把农村邮政储蓄网点纳入邮政储蓄银行, 积极开办和推广对公和结算业务, 增强其在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功能;农业银行应抓住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契机, 不断开发适合农村支付服务发展需要的惠农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 在寻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兼顾社会效益, 协调发挥好现有网点资源的作用, 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城市地区银行应加强与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的合作, 利用农村地区银行机构自身资源优势, 推动村镇银行和社区性信合组织等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机构设立, 通过科学合理安排, 努力建立覆盖广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开创互利互惠、合作竞争的良好局面, 全面有效地为农村和农民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2. 加快符合农村实际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

一是进一步扩大市场类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批发、集贸市场处于城乡结合部, 交易密集, 现金使用量大, 在该类市场中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社会效益也最大。实践已经证明, 市场类支付工具的推广, 是撬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杠杆。二是推动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再上新台阶。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宜继续做细、做实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工作, 切实加强柜台人员培训, 改变柜台人员对特色服务不知、不懂、不熟的情况。通过查找和改进不足, 进一步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面,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巩固县城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成果, 形成示范效应, 以带动乡镇和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同时做好县城重点商务区、商业街区、酒店宾馆、旅游景区、大型超市、车站和主要医院等区域的商户拓展工作。四是加快农村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按照由易到难的业务发展次序, 在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 银行卡是首选。但是在大量发卡之后, 如果农村受理市场不能跟进, 农民手中的银行卡在农村地区还是难有用武之地。因此, 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是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中最迫切的工作。此外, 伴随农村消费经营网络的延伸, 跟进银行卡受理市场拓展, 使广大农家店、农村超市、综合日用店能够受理银行卡。

3. 拓宽农村支付结算的服务范围和功能, 搭建适合农民使用的支付平台。

完善网点服务功能, 提高结算服务能力, 以进一步拓宽农村现代支付结算的覆盖面, 搭建适合农民使用的支付平台。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 要制定适合农村居民的易于掌握和操作的金融产品, 增加ATM和POS机具的布放数量和区域, 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 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 促进农村地区银行卡产业的发展;针对农村地区电话比较普及且使用方便的特点, 逐步推广应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 满足对外交易相对频繁的乡镇企业的支付要求, 实现电话缴费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支付功能, 切实提高农村的支付服务水平。

4. 借助乡镇文化站平台作用,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逐步提高农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度。

农村支付结算宣传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支付结算体系;改革建议

在全国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工作会议上,苏宁副行长,提出了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构建新农村支付结算畅通工程的宏伟蓝图。因此,基层金融机构如何组织贯彻落实,改革现有的服务模式,加快农村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课题之一。

一、当前农村金融支付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11.59万人,占总人口的78.7%,共有13个乡镇、110个自然村。现有农村金融营业网点20家,其中:农业银行2家、农村信用社12家、邮政储蓄6家。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能办理的支付结算方式主要有:现金收付、转账、电子汇兑、委托收款,主要的支付结算工具为:银行卡(借记卡、贷记卡)、个人通存通兑业务以及连接全国人民银行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没有其他的支付结算工具。据调查,当前农村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机构绝对数量偏少

近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使商业银行大部分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只留农村信用社孤军奋战,农村的金融服务机构严重不足。据调查:全县是平均每3874人拥有1家金融营业网点,城区是每1668人拥有1家金融营业网点,而农村是5795人才拥有1家金融营业网点。

(二)农村金融支付结算工具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承担起农村支付结算主力军的作用,但因历年积存的亏损难以弥补,导致前期金融科技投入不足,支付结算工具偏少。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网上银行、电话(手机)银行、全国支票影像系统等结算支付工具在农村都是空白,其支付手段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由于没有自助设备和刷卡设备(乡镇一级均无ATM机或POS机),银行卡业务难以推广,现金支付仍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且只能在营业时间办理,与城关的自助设备24小时服务相比,相对比较落后。

(三)农村支付结算安全防范薄弱

①支付结算知识缺乏,对支付结算方式不了解,不知道支付结算的安全防范,根本无法使用和接受各类票据结算:②现金支付结算安全性较低,主要表现为保管安全无保障,假币的识别能力也较差,现金结算给农户造成的损失时有发生。

二、成因分析

(一)传统习惯的影响

由于现金结算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瞬间完成结算,没有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因此倍受人们青睐。相比之下。票据和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具有专业性强、手续繁琐的特点,再加上农村地区对此类工具认识不足,金融知识相对缺乏。因而应用程度较低;另外,农村收入远低于城市,而银行卡的年费、工本费和刷卡手续费率却和城市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推广运用。

(二)设施配备滞后

由于农村经济环境建设相对落后和金融机构的缺失。大部分乡镇的ATM机,POS机配备率近乎为零,且支付结算业务要全部集中在营业柜台,个别金融营业网点仅配备一台计算机,要用来办理储蓄、贷款、结算、账户管理等多种业务,造成顾客等候时间长,影响了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效益的发挥。调查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县金融机构共有ATM机、POS、商易通等支付结算工具386台,但真正在农村使用的机具仅124台。

(三)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大都只配备了2~3名的一绚临柜人员,而且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金融业务培训,操作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使现代化支付工具不能物尽其用。例如大额支付系统下,一笔支付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不到一分钟。这种快速清算模式要求每一笔发送的支付业务都必须准确无误,否则将可能导致发起行垫付资金,而有相当一部分的柜员对该项操作不熟悉,或不遵守业务操作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办理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改进农村金融结算支付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开创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支付结算体系

①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村信用状况和农村的习惯、农民的意愿,加速开发和使用适应农村支付结算需要的支付结算工具;②建立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支付系统为基础,以网上银行、银行卡、电子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直接办理跨系统资金汇划,方便资金融通;③积极推广和运用支票影像系统,实现乡镇金融机构之间、乡镇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即时清算。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硬件投入

①加强银行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加大营销力度,推进农村地区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支持农村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开发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服务体系,推广各类支付结算业务;②在增加ATM和POS机具的布放的基础上,通过免费办卡、刷卡有奖活动、加强银联与农家超市的合作等营销策略鼓励农民刷卡消费。考虑ATM机的投资成本较大,建议国家财政对在农村布放的ATM机给予适当补贴支持。

(三)提高人员素质,普及农村支付结算知识宣传

农村支付结算宣传总结 第5篇

市中心支行:

为进一步普及支付结算业务知识,促使社会公众增强支付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支付风险防范能力,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枣庄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科转发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处关于开展支付结算业务知识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济银支付[2017]91号)文件要求,××支行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于近期集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现将宣传活动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为有效做好支付结算业务宣传工作,让公众能更好的了解支付结算的内容,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使支付安全知识入心,入脑,我行对此次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和公众需求,制定宣传实施方案,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分工,负责策划、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二、主题突出,形式多样

我行按照分行要求,以“激扬青春,支付安全”我主题,突出主题形式多样,由我行牵头,组织辖区内各金融机构大力开展支付安全专题宣传活动。

(一)利用LED开展开展网点宣传

我行组织辖区内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利用LED开展宣传,滚动播放支付安全宣传标语。同时,由营业网点的大堂经理对客户进行支付安全知识的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认证工具的安全使用等宣传,通过多方位的宣传,旨在提高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培训公众的安全支付习惯。

(二)积极开展支付安全进校园活动

枣庄农商银行台儿庄支行以进高校、进课堂等方式对大学新生开展针对性宣传。走进枣庄职业学院古城校区,通过摆放宣传展板、设置宣传站台、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积极向大学新生普及防诈骗、保护个人客户信息安全、支付安全等知识;同时,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宣讲,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针对他们提出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为学生解答支付安全方面的疑问,提高他们对于安全支付的认识;另外结合近年来发生的针对大学新生进行诈骗的经典案例,紧紧围绕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差的现实情况,对诈骗手段进行细致分析,讲解遇到类似情况的正确处理方式,提高防范意识,确保财产安全。

(三)在街头、集市开展集中宣传

枣庄农商银行台儿庄支行利用点多面广、临近农村的优势在街头。集市、广场等人口密集区域开展集中宣传,以宣传海报、宣传横幅、宣传展板、宣传手册为载体,积极向公众宣传防诈骗、保护个人客户信息安全、支付安全等知识,并重点关注农民、老年人、外来民工等重点人群。

三、持续宣传,形成长效

支付安全的宣传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饭要一口口吃,路也要一步步走,我行将把宣传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当中来,形成长效机制,持续通过各渠道、多方位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公众了解防诈骗、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让支付安全深入人心,切实增强公众参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欺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支行

农村支付结算宣传总结 第6篇

人民币、支付结算、国库宣传周宣传资料

一、人民币知识

(一)小面额现金供应长效机制宣传

为从根本上解决小面额现金服务不到位问题,2012年1月15日,人民银行建立了小面额人民币供应工作长效机制,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面额现金备付制度、主办网点和主办银行制度。小面额现金备付制度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网点每日营业前10元以下各面额现金库存金额不得低于人民银行规定数量,并应根据现金供应淡、旺季进行调整;小面额现金主办网点制度是指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选择一定数量的营业网点,作为办理小面额现金兑换业务的主办网点,负责为客户办理超出一般营业网点备付数量的小面额现金兑换业务;小面额现金主办银行制度是指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指定当地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小面额现金主办银行,负责办理当地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承担的、数额巨大的小面额现金兑换业务。

金融消费者可到当地人民银行网站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站查询小面额现金业务主办网点和主办银行名单。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已公布了小面额现金收付业务问题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欢迎广大新闻媒体和金融消费者对小面额现金收付业务进行监督。

(二)爱护人民币、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宣传 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的一切行为,包括利用人民币进行商业装饰,制作商业广告,制作工艺品、商品,在喜庆、丧葬活动中抛撒人民币,或将人民币包装在商品中进行促销等;宣传《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银发[2003]226号)和《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7号)等残损人民币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告知社会残损人民币交存途径,介绍特殊残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培育公众主动交存残损人民币意识,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残损人民币回收,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

(三)假币纠纷解决机制和公众货币防伪知识宣传

1、假币纠纷解决机制

针对假币从商业银行柜台或者ATM机取出举证难的问题,人民银行积极推进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工作,要求商业银行举证,为解决假币纠纷提供依据。

(1)冠字号码,人民币的身份证。冠字号码就是印在钞票正面的一串字母和数字的组合,2005版第五套人民币的冠字号码位于钞票正面左下角。冠字号码实行一票一号管理,如同人民币的身份证。

(2)冠字号码记录可查询,取钱更放心。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对收入和付出的100元人民币实现冠字号码记录可查询,保证收入和付出的现金有证可查,防止假币误收误付,老百姓取钱可以更加放心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通过冠字号码查询技术,可以迅速锁定是否由它支付,防范诈骗分子讹诈,保护自身合法利益,有助于维护金融秩序。

(3)冠字号码记录查询工作稳步推进。2013年底,应实现取款机支付渠道的冠字号码查询。2014年和2015年底,将分别实现存取款一体机和柜台支付渠道的冠字号码查询。

(4)“蓝标”“黄标”助推冠字号码记录查询工作。“蓝标”“黄标”可以区别商业银行各现钞支付渠道在冠字号码查询记录功能方面的差异,以方便客户根据自身的需要作出选择。贴“蓝标”的可以实现客户所支取的人民币冠字号码和该渠道记录的号码一一对应,贴“黄标”意味着不能实现一一对应,但也能实现冠字号码查询。

(5)冠字号码记录可查询,假钞出处有证可举。如果客户对从商业银行自助机具或柜台取出的人民币有疑问,可向商业银行提出查询要求。如果对商业银行的查询结果仍有疑问可以到当地人民银行申请再查询。人民银行会根据客户办理取款业务的证明资料,对某一时间商业银行通过某一渠道付出的钞票冠字号码进行查询。

2、公众货币防伪知识宣传

建议公众在收到现钞时,同时观察下述3种防伪特征。

(1)水印。水印是在钞票纸造纸过程中运用特殊的钞纸工艺使纤维不均匀堆积,在钞纸的整体或特定位臵制作的图形或图案。固定人像水印在票面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见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头像水印。白水印位于正面双色异形横号码下方,迎光透视,可见透光性很强的水印“100”。

(2)光变油墨数字。100元钞票正面左下角,从与票面垂直角度观察为绿色,倾斜一定角度则变成蓝色。

(3)隐形面额数字。在雕刻制版时,用横线、竖线交叉和点线结合构成的花纹,使里面隐藏遮光的图案或文字等。视线与钞票垂直时,看不见有什么特点,但当把钞票水平放臵并使其与视线接近平行时,就能观察出隐藏在花纹线条中的“100”字样。

二、支付结算知识

(一)银行卡安全使用须知

1、刷卡注意事项

在申请到信用卡后,请立即在卡背面签名条上签名。刷卡时:如银行卡是银联金融IC卡,请提示收银员首选IC卡受理方式;在商场或餐厅刷卡消费时,不要让银行卡离开视线范围,留意收银员的刷卡次数;输入密码时,应尽可能用身体或另一只手遮挡操作手势,以防不法分子窥视。刷卡后请认真核对签购单上的卡号、交易日期以及交易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卡片是否为本人的卡片;不要在非本人交易的签购单上签名。

2、保管好个人资料

通过正当途径办卡,勿随意委托他人代办银行卡。注意个人资料保密,勿将银行卡卡号、有效日、密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告知他人。谨慎对待要求提供个人资料的可疑电话,须问清情况,不要盲目随意提供资料。请勿使用生日数字、“123456”等简单数字排列作为密码;请牢记,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都无权询问您的个人密码。

3、理性透支、合法用卡

不要申请超过所能负担的信用卡数量,以免背上无法承担的债务。不可以恶意透支为目的,通过非法中介机构办理信用卡,更不能参与信用卡套现,以免对个人资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4、网上安全用卡

在互联网上使用银行卡时,对陌生人发送的网页链接应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点击链接或直接复制网址进行访问;要确认网上银行或支付网站网址是否正确;不轻易点击他人通过邮箱、聊天工具发来的网址链接;查看地址前缀是否为“https”,地址栏右侧或窗口右下角是否有安全锁图标;不向他人透露账号、密码、信用卡有效期、后三码和支付验证码;网上支付密码最好包含数字、字母和符号;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设臵“单笔金额上限”、“日(月)累计金额上限”和“日(月)累计笔数上限”等信息;要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确保电脑安全;定期查询账户余额和明细,如有问题及时与银行或支付机构联系。

安全正确办理跨行授权支付业务。跨行授权支付是商业银行依托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IBPS)开办的网上银行业务产品,客户开办该业务需要与开户银行签订跨行授权支付协议。协议约定开户行收到客户指定的收款人通过特定机构(收款银行或第三方机构)发来的扣款指令时,根据协议约定的条件进行核验,核验通过后即从客户账户扣款支付,无需付款人再次授权。该业务旨在便利客户办理公用事业缴费、网络购物支付等业务。办理业务时应确认指定收款人的身份信息,不轻易指定陌生账户为指定收款人;不再使用跨行授权支付业务功能时应及时撤销授权支付协议。

(二)银行账户实名制知识

1、银行账户实名制的作用

银行账户是资金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单位和个人进行转账结算和现金存取的基础,记录着社会资金运动的轨迹。加强银行账户管理,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有利于抑制违法犯罪,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稳定;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掌握准确的经济金融数据,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增强企业和个人金融资产的透明度,促进反洗钱、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并且为建立合理的税收征管体制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银行账户实名制对于保护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财产权,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从源头上打击偷税漏税、贪污受贿、金融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是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对于商业银行有效识别客户身份、降低经营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社会形象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2、银行账户实名制制度演变

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0]第285号)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2003年,人民银行发布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发布)以部门规章形式明确单位银行账户实名制;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颁布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从最高立法层级上确定了银行账户实名制。2007年,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颁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令[2007]第2号),规范并明确要求银行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及资料保存制度。2008年,人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落实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的通知》(银发[2008]191号),重新疏理并规范了新形势下个人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规定,有效指导了银行的实名制落实工作。

与此同时,为保障《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规范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人民银行2005年完成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在全国的推广运行,确保存款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唯一性和其他账户的合规性和完整性,对落实单位银行账户实名制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6月底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组织建设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在全国推广应用,在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特别是个人账户实名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加强金融账户实名制实施管理力度,人民银行于2009年、2011年分别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存量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真实性核实工作,是金融账户实名制工作推向深入的重要突破口和攻坚战,具有里程碑意义。

3、银行账户实名制的内容

银行账户管理法规制度规定,单位和个人账户均需使用实名,实行账户实名制。按照《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的第五、第六、第七条;《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的第十条、第十六条;《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第十七至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第九条、第十八条等有关规定,单位开立银行账户时应提供营业执照或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证件,个人开立银行账户时应提供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单位和个人开立账户时均需使用实名。从制度安排上看,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是申请开立存款账户还是结算账户,均需提供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账户名称与提供的证明文件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明确规定,银行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或者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三)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精神,人民银行积极履职,组织有关各方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清算网络系统,不断推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自2009年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224号)以来,人民银行始终将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作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指导思想、银行结算账户、支付工具和方式、支付清算网络、支付服务主体、风险防范、宣传培训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在有关各方配合与支持下,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资源投入持续明显增加,农村支付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符合农村和农民需要的支付方式不断丰富,农村支付服务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和农民从中得到了高效、低成本的支付服务,得到了实惠。

截至2013年末,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开立的个人银行账户达24.1亿户,发放的银行卡达15亿张,基本实现了人人有卡、家家有账户、补贴能到户。超过8万个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接入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接入比率超过70%,其中包含约34000家农村信用社、296家农村合作银行、4900家农村商业银行、1400多家村镇银行。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接入其内部清算系统的比率超过90%。

2013年,全国通过银行账户、银行卡以非现金支付方式代理发放新农保、新农合以及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合计达280亿笔、共5800亿元。设臵在行政村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超过85万个,覆盖行政村近48万个,消除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超过80%。2013年助农取款笔数近9200万笔,金额超过280亿元。以每次(笔)业务为农民节约交通餐饮花费10元和4小时时间计,该业务可为农民节约9.2亿元和3.68亿小时。能够受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银行机构网点近4万个,2013年,累计完成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取款业务超过1400万笔,金额达210亿元。

三、国库知识

(一)国库是什么

如同传统国库是由建筑物、金银财宝、进出建筑物的道路以及管库人马等要件构成一样,现代国库也是由四要素构成的,即账户、资金、系统和机构。账户是指银行账户,账户的作用类似于库房建筑物。资金是指财政资金或政府资金,类似于库房里库藏的金银财宝。财政资金一旦进入国库账户,即称之为国库资金。系统是指信息系统,是进出账户的通路,是连接账户与账户之间的桥梁,类似于通往库房的道路。机构(或组织)是指从事国库账户管理,国库资金管理,国库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专门机构与人员。国库账户、国库资金、国库系统、国库机构(组织)具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由此构成现代国库的四个基本要素,现代国库管理就是以国库四要素管理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二)央行经理国库体制的好处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国库的稳健、高效运行,对保障国家预算执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在预算执行中可以建立起一种既分工合作又相互制衡的关系,分别扮演“政府的会计”和“政府的出纳”角色,实现“收入征管与收纳分离、支出决策与执行分离”的财政管理基本控制原则;二是央行国库在预算资金收支执行中,立场相对超脱,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实时的、逐笔的、动态的、过程的监督,有益于增强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预算监督的有效性,维护各级政府合法权益;三是可以真正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实现财政资金“国库收支一本账”,便于政府全面而详尽地掌握自己的“家底”,为预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增强预算的公开透明程度;四是央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最有条件满足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要求;五是央行可以全面、连续、及时地掌握财政资金运行信息,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可以兼顾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效果。

(三)积极构建现代化服务型国库

服务型国库的主导性职能是服务。国库依法履行必要的监督职责也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服务。新时期,现代化服务型国库建设就是要以国库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管理为主线,顺应公共财政建设的新要求,适应服务对象的新需求,寓经理于服务之中,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实现“国库资金运行安全稳定、预算收支效率明显提升、服务决策成效更加显著、履职服务环境不断优化”,着力将国库打造成为中央银行金融服务的品牌。

(四)国库办理收支业务涉及金融消费保护的内容

1、国库收入方面

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网点作为国库经收处,均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收纳纳税人缴纳的国家预算收入款项,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不得出现下列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况:(1)向纳税人收取任何费用;(2)无理拒收纳税人缴纳的预算收入;(3)无理拒收纳税人缴纳的小额税款,特别是无理拒办未在本行开立存款账户或以现金缴税的纳税行为;(4)办理收入退付时,延迟将退付资金退给纳税人;(5)其他不合规定的情况。

2、国库支出方面

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调研思考 第7篇

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课题之一。

一、当前农村金融支付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11.59万人,占总人口的78.7%,共有13个乡镇、110个自然村。现有农村金融营业网点20家,其中:农业银行2家、农村信用社12家、邮政储蓄6家。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能办理的支付结算方式主要有:现金收付、转账、电子汇兑、委托收款,主要的支付结算工具为:银行卡(借记卡、贷记卡)、个人通存通兑业务以及连接全国人民银行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没有其他的支付结算工具。据调查,当前农村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机构绝对数量偏少。近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使商业银行大部分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只留农村信用社孤军奋战,农村的金融服务机构严重不足。据调查:全县是平均每3874人拥有1家金融营业网点,城区是每1668人拥有1家金融营业网点,而农村是5795人才拥有1家金融营业网点。

2、农村金融支付结算工具不足。从农村金融机构的结构看,除了信用社、邮政储蓄和农业银行的少量网点外,别无其他的商业银行,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网上银行、电话(手机)银行、全国支票影像系统等结算支付工具在农村都是空白。农村信用社虽然是农村支付结算的主力军,但长期以来积存的亏损难以弥补,导致前期金融科技投入不足,支付结算工具偏少,其支付手段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由于没有自助设备和刷卡设备(全县乡镇无atm机或pos机),农村银行卡的推广使用面较小,现金支付仍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且结算服务只能在营业时间办理,与城关的自助设备24小时服务相比,相对比较落后。

3、农村支付结算安全防范薄弱。一是支付结算知识缺乏,对支付结算方式不了解,不知道支付安全防范,根本无法使用和接受各类票据结算;二是现金支付结算安全性较低,主要表现为保管安全无保障,假币的识别能力也较差,现金结算给农户造成的损失时有发生。

4、“三农”特色支付工具缺乏。目前除“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项目外,别无什么其他的特色支农支付工具,且“农民工银行卡”的受惠对象只是外出的农民工,真正服务于“三农”的特色服务还是个空白。

二、成因分析

1、结算方式偏好。长期以来,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居民都形成了现金结算的偏好习惯,现金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瞬间完成结算,没有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因此倍受人们青睐。相比之下,票据和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具有专业性强、手续繁琐的特点,再加上农村地区对此类工具认识不足,金融知识相对缺乏,因而应用程度较低。另外,银行卡的年费和工本费,以及农村地区刷卡手续费率和城市的一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商户对刷卡消费的热情和农民办卡的积极性。

2、设施配备滞后。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相对落后,现代化的atm机和pos机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个别重点集镇,大部分集镇及广大乡村则几乎没有机具的投放,农业银行的自动柜员机、pos机的配备率近乎零,农村金融服务全部集中在营业柜台,还有很多网点仅一台计算机,要用来办理储蓄、贷款、结算、账户管理等多种业务,造成顾客等候时间长,既降低顾客使用结算工具的积极性,也影响了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效益的发挥。调查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县金融机构共有atm机、pos、商易通等支付结算工具386台,但真正在农村使用的机具才124台。

3、人员素质偏低。目前农村基层金融机构大都只配备了2-3名的一线临柜人员,而且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金融业务培训,操作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使现代化支付工具不能物尽其用。例如大额支付系统下,一笔支付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不到一分钟,这种快速清算模式要求每一笔发送的支付业务都必须准确无误,否则将可能导致发起行垫付资金,而相当一部分柜员对该项操作不熟悉,或不遵守业务操作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办理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改进农村金融结算支付体系的几点建议

1、积极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支付结算体系。

一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村信用状况和农村的习惯、农民的意愿,加速开发和使用适应农村支付结算需要的支付结算工具。对城乡金融机构已经推广和使用而农村金融机构没有推广和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金融机构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丰富农

村地区支付结算的品种;对农村已经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农村金融机构要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农户等积极使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服务能力;二是建立以现代支付系统为核心,以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支付系统为基础,以网上银行、银行卡、电子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帮助乡镇农村信用社普及和应用现代

支付系统,协助邮政储蓄机构接入支付系统,直接办理跨系统资金汇划;三是在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和运用支票影像系统,实现乡镇金融机构之间、乡镇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即时清算,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2、加强基础设施的硬件投入。

一是加大力度支持银行卡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银联信息处理系统, 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银行卡信息处理系统,全面实现银行卡之间实时转账,方便持卡人的资金结算;二是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推进农村地区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加大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营销力度,积极支持农村地区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三是积极鼓励增加atm和pos机具的布放,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村镇安装atm机、pos机等支付结算工具。考虑atm机投资成本较大,建议国家财政给子适当支持。在农村地区推广银行卡的最初几年,可通过免费办卡、开展刷卡有奖活动、加强银联与农家超市的合作等营销策略鼓励农民刷卡消费,减少现金使用。另外,依托农村地区的互联网,积极开发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服务体系,以推广各类支付结算业务。

3、加大农村支付结算知识宣传。

金融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支付结算知识在农村地区普及和应用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在宣传支付结算知识时,要把握好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和宣传对象三个方面。在宣传形式上可通过新闻媒体、支付结算知识展览,通过宣传板、宣传栏、宣传单、服务公示等形式,使农村各阶层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便于了解;在宣传内容上,要宣传支付结算的一般知识,包括支付结算种类、手段、程序等;要宣传支付结算工具的使用及其规定,支付结算中的风险防范等,使农村能够了解和使用安全、高效、多层次、低成本的支付结算工具。同时,配合开展的宣传活动,制定一些优惠措施,鼓励使用非现金结算。如:免除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降低“特色银行卡”手续费标准等,并积极与社会劳动保障、劳务中介机构等部门建立联系机制,让众多的农民工熟悉进而乐于使用银行卡。

4、提高结算人员素质,增强结算服务意识。

农村支付结算宣传总结 第8篇

一、实施“快通工程”取得的成效

(一) 立足既有环境, 大力挖潜

1. 推广支付清算系统, 确保涉农基层网点汇路顺畅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清算渠道。支持农村地区银行网点100%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无锡市同城清算系统, 并在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多采用单独业务核算系统的情况下, 指导其不断完善行内系统与清算系统的接口功能, 有效提升了资金清算效率。

二是着重以规范促发展。2008年对辖内涉农银行机构支票影像业务进行2次检查, 使辖内农村地区支票影像业务量显著增加。以江苏宜兴农村合作银行为例, 2008年该行支票影像业务达4000多笔, 金额为3亿多元, 是2007年自支票影像系统上线至年底的业务量的4倍多。

2. 巧用通存通兑业务, 减少特殊需求群体现金流通

针对部分客户群体有大量异地资金转移的结算需求, 无锡市中心支行在辖内宜兴市废铜回收企业聚集、现金流通量大的湖父镇引导推行通存通兑业务。在新的操作模式下, 废铜回收企业收购人员与原缴存现金的农业银行签订小额通存通兑业务协议, 在外出收购时, 可在原提取现金的农村合作银行直接通过通存通兑业务将款项存入收购人员在农业银行开户的银行卡上。自开办通存通兑业务以来, 上述两家银行的现金使用量大幅下降。2008年, 当地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现金流通量分别同比减少了65%和73%, 大大缓解了网点柜面的服务压力, 并切实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结算服务水平和效率。

3. 引导特色结算服务, 满足不同层面客户结算需求

一是建立结算服务示范区。分别在辖内选择了民营企业较多的江阴市新桥镇和废旧金属回收产值较大的宜兴市湖父镇作为结算服务示范区。在前期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 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式, 侧重推广不同的结算产品, 并将以成功推广的地区为示范, 带动更多农村地区客户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二是鼓励涉农银行推广特色服务。辖内涉农银行纷纷推出特色服务:邮政储蓄银行积极推广“缴费宝”业务, 以解决农村地区代收费项目较少的现状, 目前已发展用户46万户;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 组织实施“市民卡”工程, 该卡集磁条卡和IC卡功能于一体, 可在一定范围内多渠道使用;宜兴农村合作银行与当地市政府合作, 代理了宜兴市市级机关的公务卡结算业务。

三是推进农民工银行卡服务。2008年开展了农民工银行卡宣传活动进军营、进商圈、进社区等系列活动, 联手无锡市劳动保障部门, 在外来务工人员职业介绍机构设立宣传站, 并委托职介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向前来求职的外来务工人员发送宣传材料, 进行宣传讲解, 将宣传工作日常化、长效化。

(二) 着眼短板项目, 全面补缺

1. 加大硬件投入, 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环境

各涉农银行纷纷在农村地区增加银行自助设备, 2008年辖内农村地区新增ATM等自助设备106台, 比原有设备数增加了23%, 目前平均每个乡镇拥有自助设备10台。与此同时, 辖内农行着力开展了精品网点建设, 要求城镇和农村的网点转型均衡发展, 不断提高网点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2. 丰富业务品种, 有效提升结算服务水平

一是银行卡业务种类进一步完善。继江阴农村商业银行、锡州农村商业银行后, 江苏宜兴农村合作银行也于2008年推出了贷记卡, 3家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的银行卡业务得到了全面发展。目前3家银行共发行了借记卡838 324张, 贷记卡4 652张;其刷卡消费金额比2007年同期增长34.47%, 达到11.35亿元。

二是三省一市汇票全面推广。以人民银行总行实施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办理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业务工程为契机, 组织相关银行机构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积极申请直接签发华东三省一市汇票, 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经营效益。目前, 辖内3家地方性农村银行机构均已提出直接签发华东三省一市汇票的申请, 改变了长期以来不能自主签发三省一市汇票的局面。

3. 完善受理环境, 大力助推银行卡使用

为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附近银行营业网点现金回笼量大的问题, 相关银行机构调动客户经理队伍, 上门对客户进行走访, 向个人转账比较频繁的客户大力营销转账电话POS机。以辖内农行为例, 截至2008年底, 该行在全辖布放转账电话POS机20 762台, 其中2008年新增6168台, 通过转账电话刷卡交易金额达1 129亿元。有效地减少了现金业务量, 对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把握发展趋势, 积极谋新

1. 拓展离线支付业务, 进一步便捷客户

针对苏南农村地区经济发达、民营企业众多、人员素质较高、涉农银行传统业务齐全、基础环境较好的特点, 无锡市中心支行鼓励涉农银行拓展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功能, 着力提升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科技化、电子化、网络化水平。目前,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已投产试用, 宜兴农村合作银行网上银行项目正在开发, 农业发展银行也通过与工商银行合作, 为客户提供了网银结算平台。

2. 推进截留票据业务, 进一步提高效率

无锡市早在1999年就在全辖区开通了银行本票业务, 目前全辖本票签发机构已占所有对公业务银行机构网点总量的97%, 银行本票资金清算量也占同城资金清算总量的近1/4。为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因受票据传递影响, 兑付本票后无法及时清算资金的问题, 在广泛征求意见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无锡市中心支行于2008年11月在同城清算系统中推出了银行本票截留业务, 使偏远农村地区的银行机构能够与市区机构一样直接通过同城清算系统进行本票资金清算, 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清算速度, 而且有效地加强了风险控制。

3. 完善应急管理模式, 进一步防范风险

为加强风险防范, 无锡市中心支行始终要求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完善支付清算应急管理。在2008年初了解到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打算新建综合业务系统灾难备份中心后, 无锡市中心支行不仅及时对其组织相关培训, 使其全面了解和掌握支付清算应急工作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而且指导该行确定了本行灾备中心项目的业务需求和基本运行模式。目前, 该中心已实现了灾备中心与生产系统的异地物理摆放, 并于2008年6月投产运行。此举不仅提高了该行综合业务系统抵御突发性灾难的能力, 也为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更好、更快落实“快通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更增强了地方性银行的竞争力。

二、制约农村支付结算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自身业务发展不全面

一是作为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农村银行机构提供的服务绝大多数仍为传统的结算方式, 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电子支付业务刚刚起步, 缺乏竞争力;二是农村银行机构不能自主签发全国银行汇票, 采用代理签发的模式需要将大量资金移存他行, 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 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壮大。

(二) 农村金融机构部分业务开展受同业制约

一是国有银行小额通存通兑业务的收费标准远远高于中小银行和农村银行机构, 影响了此项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二是银行同业对农村银行机构信任度不高, 农村银行机构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被拒绝受理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影响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推广应用;三是各省联社推广农信银系统的速度不同, 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未加入农信银系统或开办业务不全, 农信银汇兑汇路不通畅, 农信银系统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 农村地区人口素质较低是制约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从业人员素质与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思想观念、服务理念、竞争意识等方面仍较落后;另一方面, 目前掌握支付结算工具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农民总体文化素质偏低, 接受新事物相对较慢,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支付工具的顺利推广。

三、相关建议

(一) 加快新型业务的拓展

农村地区不少客户已经使用网银或对使用网银等新型支付业务有兴趣。商业银行应加快对这类新型电子化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拓展, 缓解基层网点柜面业务压力, 满足农村地区不同层次群体的结算服务需求。

(二)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投入

虽然目前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较以往已有很大改善, 但从分布情况看发展并不均衡, 自助设备、特约商户等大多集中在乡镇中心地区, 基层地区供给仍然不足, 今后应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投入。

(三) 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

一是在宣传上建立联合开展长效宣传活动的机制, 以成功推广的地区为示范, 带动更多地区更多客户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二是强化对网点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让基层行的每一个柜员、每一个客户经理均了解各项产品的功能, 优质高效地指导客户办理业务, 帮助客户更好地选择结算产品, 逐步培育非现金交易习惯。

(四) 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机构实力

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自身品牌宣传, 提高知名度, 创造条件开办各类业务, 使其更好地为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提供优质的支付结算服务。二是邮政储蓄机构应充分发挥在农村地区网点多、广大农民较为熟悉、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等优势, 有益尝试支农服务新手段, 加快发展支付结算业务, 提供多样化的支付结算工具,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五)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建议建立衡量和评价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的相关指标体系, 通过指标比较, 寻找差距和不足, 明确改进目标和措施, 促进农村支付服务水平的提升。评价指标应包括清算渠道开通、结算工具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体而言, 建议包括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等相关支付清算系统的比例、资金清算效率、提供结算工具或结算方式的种类、开通网银等新型电子支付业务的银行机构比例、各类非现金结算工具或结算方式的业务量、人均拥有账户数量、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量和银行自助设备数量、银行卡自助设备及特约商户等基础设施在乡镇的覆盖率、农村地区刷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等内容。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地处长三角地区的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实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快通工程”取得的成效, 展示了发达地区基层央行促进城乡支付结算环境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的有力举措, 同时就当前制约发达地区农村支付结算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并对建立评价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农村金融,支付结算,快通工程

参考文献

[1]胡满庆, 郭永坪.当前支付结算管理工作面临四大困境[J].金融参考, 2005.

[2]陈亮.撬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金融支点——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演进与改革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上一篇: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主题班队会作文下一篇:届法学专业大学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