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教师与美学培训小结

2024-07-05

参加教师与美学培训小结(精选12篇)

参加教师与美学培训小结 第1篇

教师与美学培训学习体会

2012年10月很有幸参加了青浦教育学院举办的《教师与美学》市级培训课程。不得不说,一开始吸引我的就是这个题目。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但是在忙忙碌碌,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能真正静下心来发现美,欣赏美,并能够系统的学习下有关美学的一些知识。这次开设的课程让我眼前一亮。每周可以抽个下午应该适时的给心灵放个假,敞开心扉,感受美,该是多好的机会啊。

一进教室就被铮铮的古筝声音所吸引,心一下就静下来了。王老师精心设计的课程,照顾到视,听,感知各个方面,以快餐式讲座,引出美学重要的理论知识,少而精。利用多媒体接触专家讲座,扩大视野。对我们美学门外汉来说,以后还可以用来充充门面的。令我最“心有戚戚焉”的是王老师在精品欣赏中特别挑选的各个片段,音频,视频。其中提及到神秘花园轻音乐,我深有感触。虽然很喜欢神秘花园的曲目,在自己的MP3里甚至就有,天天都听。可是就没有去深入的了解来源,背景,实在是惭愧的很。另外王老师在课程中设计的体验式互动,将我们学员分组,并通过团体活动来调动大家积极性。设计的各种活动,深入浅出,方式灵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参与积极性。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学开心辞典”,以多媒体测试题开展美学知识竞赛。我积极参与的同时,心里不禁在想,这种形式真是不错,我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可以借鉴。第四次课上王老师请了徐琴老师的团队来向我们学员展示古筝,茶艺的表演。实在是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好像一下子远离了喧嚣的城市,种种烦恼抛之脑后,眼前就只剩下了古筝的古典,茶艺的雅致,再加上表演者出色的演绎,这一切搭配的如此和谐,不由得让人跃跃欲试,甚至都要动了要去学学古筝的念头呢。

其实,我们也可以的。

我想,美,还是主观感受的,还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关键是,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有没有腾出心灵一角,愿不愿意让心灵去感受美。

中华职校

金永镌

2012.11.1

参加教师与美学培训小结 第2篇

8月我到XX职院参加技师培训,半个月以来我学习的收获主要可以用以下几个词可以形容:一大一小,一心一意,一点一滴。

“一大一小”这主要是从学校的规模来说的,顺职院给一的第一印象是校园面积大。从宿舍区走到学习的教学楼基本都要15分钟,走一圈的话不少于一个小时。实训实验场地大,制冷空调的实训实验室就占了4层楼。本身就是XX地区的制冷空调的检验中心。所以设备是很全的。可惜由于时间有限未能完全了解到所有的实验设施。相比较我们职校制冷空调就只有一个专用的实验室,实训和实验设备也很有限。我从他们的教师口中也了解到,好的设备设施能让学生有更好的机会去动手、去学习。所以他们那里出来的学生都是有很强的技术能力的,就业方面也不错。

“一心一意”这次去培训我也拿定从新学习的念头去的,可以说课程要想学好来,内容还是很多的。学习之后既要考理论又要考动手实操,还有实操理论考试。象通过对新型中央空调、新型制冷剂、空调新知识等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制冷空调的很多前沿知识。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素材。让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制冷空调这一门课程。

“一点一滴”回想参加培训的点点滴滴虽然也有停水停电的烦恼,但学习的过程是痛苦也快乐着的,更大的满足是把一个个困难解决后的轻松,是收获知识后的快乐。细细想来如果不是参加这次培训,我也很难可以抽出这样的时间来静心学习。所以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既

有知识上的收获也有内心的放松,让我安安心心的有了学习的时间。

参加教师与美学培训小结 第3篇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

多媒体的使用必须服从合理的教学设计。 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应用价值。 尽管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很大,恰当借助课件进行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 但如果教师忽视了对教材本身的挖掘,过度依靠多媒体,就会导致对教材的研究、理解不透彻、不深入,从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不能保证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准确性,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花架子。 这样就容易造成制作的课件针对性差,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但起不了辅助作用,还可能弄巧成拙,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要准确选题,恰当使用课件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有利于教师的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 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 我们可以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 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

三、要科学设计,灵活运用课件

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能为了方便,就让计算机教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 播放”下去, 这样展示的课便是“ 流水课”,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 这实质上是“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 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课件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 按钮和图标, 最好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复杂的键盘操作。 为便于教学, 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方便前翻、后翻、跳跃。 对于演示课件,最好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改变演示进程。 对于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的课件,要对学生的输入做即时应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

高校青年教师参加培训情况的分析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教师培训 青年教师

【Abstract】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s become a popular topic.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morden teaching technology has quickly developed, teach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are updated constantly, which brings a huge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What is more, more and more young teachers are joning, which makes traning become siginificant.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becomes an important target to training. 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young teachers aged under 40 attending traning.

【Key words】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Traning; Young teachers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43-01

一、学校青年教师概况

随着广东省某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学校教师数量不断增加,目前,青年教师比例现已突破了50%,今后几年将达到65%以上,而教师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非师范类院校,他们相对缺少教学教育化的系统培养,同时缺乏讲课的实战经验,缺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因此,这部分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教学方法与技巧上还是教学实践经验上都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而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教师培训。

二、学校开展的对青年教师培训的情况分析

1.学校开展的培训的情况

学校于2013年年底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14年和2015年全年都进行了大规模系统的培训。成立以来,中心共举办30余场校内培训,1场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参加培训活动的教职工1400余人次。校内培训分为:岗前认知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方法与理念培训。培训形式主要有专题讲座、工作坊、研讨会等。中心组织、推荐教师参与校外研修活动的青年教师60余人次。目前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大多数校本培训都是针对青年教师,大概占校本培训总数的65%。外出培训的青年教师大约占外出培训总数的32%。

2.青年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分析

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参加的人次约占了总人次的60%;职称为讲师或者讲师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约占总人次的65%;有副高级别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约占总人次的59%。青年教师的参与度比较高。

青年教师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入职教师,一类是已经入职有了中级职称或者以上职称的教师。

先从新入职教师分析。中心设置的培训比较侧重于针对新入职教师。因为新入职教师刚到学校,还未完全适应学校的各方面的环境。加上新入职教师对学校的教学情况并不熟悉,因此他们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这部分老师最迫切的需求是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科研环境以及过教学关。

学校对新入职教师的相关要求也会比较严格,会有相关制度约束老师。比如《新入职教师管理办法》里面就规定新入职教师需要入职后的学年里完成20个小时的培训任务。在制度的约束下,新入职教师的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

再从第二类青年教师分析。职称较低的教师因为职称的压力,对进一步自身发展和提高有着迫切的需求。这部分老师比较偏好参与工作坊、研讨会有针对培训性质的培训,从而满足他们进步的需求。另外,这部分老师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接收新事物的能力也很高,对中心举办的培训兴趣比较浓厚,求知欲比较高。

有一定职称的教师由于职称的压力并不是太重,这部分教师参加培训一般是出于兴趣,或者是制度性的约束。这部分老师对比起其他类型的老师参与度较低,学习的动力也相对没那么充足。

3.青年教师参加校外培训的情况分析

学校外出培训形式比较丰富,然而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岗前培训和外出进修。前一种形式是针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后一种往往是针对有一定职称和在学术上有一定研究方向的青年教师。

通常外出培训的参与度比校本培训参与度要更高。其原因一是因为外出培训机会相对较少,机会难得;另外一个原因是参与名额有限,有一定的竞争性质。

三、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效果反馈

1.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反馈

新入职教师由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而且相对迫切。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和培训的参与度分析,新入职教师更偏好参加工作坊或者研讨会。参与度最低的是学术讲座。其原因主要在于工作坊和研讨会都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老师的问题,而且主题一般都是根据老师需求制定的,比如“如何制作微课”、“如何使用在线学习系统”等等。新入职教师参加这两类培训可以解决较迫切的问题,也能满足自身短期的需求。讲座式培训由于理论性强,过于刻板,效果不理想,因此不受老师的青睐。

2.其他青年教师的反馈

讲师或以下职称的青年教师比较倾向于参加研讨会。主要原因是研讨会一般会针对一个问题大家互相探讨,往往老师能在探讨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突破点。比如主题是“市场营销和传销的区别”,那么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得出结果。在研讨会上,老师们可以提出各自的看法,这样有利于同专业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结束语

学校青年教师总体来说对学校安排的培训参与度较高,其中研讨会和工作坊式的培训更受欢迎。校外培训的学习效果也比较良好。学校会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安排更多适合学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晶玮. 论当今高校教师发展的必要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4): 304-305.

[2]张宇庆.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参加数学远程培训的小结 第5篇

一学期来,我参加了数学远程分散研修学习,在网上结识了一大批来自于天南地北、各地的潜心于教育的同行们,网络研修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宽阔的、高层次的平台,帮助我们结识了一大批来自于天南地北潜心于教育的同行们,使我看到了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的春天。

首先,让我不明确理解了教师职业,提升了自我素养。专家的教诲,犹言在耳;名师的执教,历历在目;同行的评论,警策人心;其实收获的不止这些,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我想这次培训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我打开教学成功之门的钥匙。

其次,从事网络研修,震撼的是心灵、转变的是观念、树立的是信心。网络留给我们的是甜甜的回忆,难忘的激情。使我看到了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的春天。

再次,通过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远程研修使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焕发出无限生机。

总之,在培训中,我结合专家评点和观摩课堂上的各种收获和困惑,对自己平日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发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对原有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我以前评课总是在关注教师的设计和讲授,而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更很少体察学生的情感和需求,通过培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需求。通过培训和学习,加深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明确了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数学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 虽然改革之初,因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等的改变持不同看法而引发了多方面的争论,教师们也由于一时不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产生许多困惑,但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体会与反思 第6篇

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 姜 游

2012年9月21日至23日三天,我有幸参加了合川区十二五骨干教师的集中培训,在培训期间,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用心去领悟他们的观点,吸取其精华。虽然时间短暂, 却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北京教育学院的迟希新博士所作的报告《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自己》令我感受颇多,遂写下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在近四个小时的报告中,迟希新博士从“教师缘何要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专业发展路径;设计最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的自己”四个方面给我们全面解析了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向。

一、教师缘何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

关于教师缘何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这一问题,迟希新博士告诉我们,它来自于教师自身内在价值,生命尊严和事业发展的需求。迟博士还分析了职业倦怠的原因和表现:降低职业价值,“混”,“熬”;缺少职业效能感,常羡慕别的行业;逐渐认同平庸感,盼望早日退休;机械应对,麻木,勉为其难。

相当多的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书生涯后,很快就进入低迷状态,主要表现为上课缺乏激情,对学生缺乏耐心,厌烦教学中的固有环节,情绪低落。这就是职业倦怠,也是教师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不仅严重影响教育效果,而且对教师的身体也是一种摧残,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种不良心理的影响呢? 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对自身的评价

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并从事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身的优势作出

分析,看是否适合这个职业,倘感觉自己并不适合教师职业,那就应该选择放弃,而转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反之,则要面对现实,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这种信念的支持是解决职业倦怠心理的前提。

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教师是一个相当清苦的职业,想当官,想发财,那是没门的。没有甘于清贫,甘于平淡,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很难成为一个好教师的。我们当初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抱怨和懈怠都不是贤明的想法。唯有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努力而勤奋的工作才是理智的选择。

2、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教师职业相对是一个较为自由的职业,每一节课从教学设计到讲授,从作业批改到辅导都可以倾注自己的心血。倾注自己的创新,当自己讲授的一节课得到学生好评,当自己设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动时,当找学生谈话后学生进步了时,当看着一届一届的学生考入理想的学校时,我们难道不感到快乐吗?难道没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吗?我们要学会感受快乐,感受教育成功后的喜悦。

当然,我们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调皮的学生,遇到不讲道理的家长,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心,没什么,把他当作常态的工作,当作是对自己沟通能力的考验,那你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你就会在这样的工作中体会挑战,体会成功。

3、把带每一届学生的经历都看成一次新的开始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将学生看成自己的责任,这样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才不会厌倦。教师的工作不是一种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富有创新的工作。因为,我们每一届的学生基础不同,班级的环境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就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大家要从教师职业的特点,认真对待每一届学生,重新修改教案,重新选择教法,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感到单调和倦怠。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即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在报告中,迟希新博士告诉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教师的终身专业学习;核心是个人的专业自主;保障为高尚的师德修养。其中,专业自主包括主动学习的意愿、努力反思的精神、独立研究的能力、规划未来的意识。

迟希新博士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对学生关爱的情怀和能力。“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品格教育。所以,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往。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愿望。老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智慧的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要有学生立场。对学生说话的语气要适中,不要大声训斥;尽可能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如“我认为你这样做比较好”,并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和益处,这时孩子会自觉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于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三、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专业发展路径

当今社会的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对于高素质的教师的呼唤,使得我们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不得不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适应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的人生价值已成为现代教师的必由之路。迟希新博士告诉我们,教师专业发展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1、有效学习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既要靠岗前培养,更要靠职后的进一步学习,教师职前培养功效是非常有限的,它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动力,自觉成为不倦的学习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底蕴和文化素养。教师的学习,还包括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来了解自己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与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迟希新博士的报告中,谈到了一种叫做“SAB”式的学习模式:S指的是像蜘蛛(Spider)一样的结网式的学习模式;A指的是像蚂蚁(Ant)一样的勤奋有余而效率不足的学习模式;B指是像蜜蜂(Bee)一样的学习方式,对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加工制作的学习模式。迟博士认为,蜜蜂式的学习模式最为有效,最为可取,教师应向蜜蜂学习。

迟希新博士还创造性地解释了“STUDY”(学习)这一个单词,这个单词的每个字母都有一个特定的含义:S是Search(搜索),T是Try(尝试),U是Use(运用),D是Do(实干),Y是Yourself(自己)。他告诉我们,教师的学习应该一种专业学习、有效学习。

2、勤于反思

迟希新博士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反思是作好教育教学的基础,没有反思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就是一句空话。因为教学反思是加速成长的有效形式,是吸取经验教学的最有效

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它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能升华为智慧,才能昭示隐藏在实践中的价值,才能使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并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实现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不反思自然就推动不了发展。当然反思不是冥寺苦想,不是独自的思考,反思本身有自身的要求:需要自觉,需要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反思还必须有教学实践的重点,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在相互借鉴中反思。教学中的反思要求要达到教学目标,要加强沟通与合作,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过程要有智慧的火花,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些要求怎能不引导着你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呢?

3、自我规划

要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优势,熟悉自己专业成长的周期,规划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教师主动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是教师专业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应确立远大的志向。并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不断的完善自我。教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它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得教师能够理智地展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最终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目的。

迟希新博士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多读一点书,多写一点东西;多才多参加一点竞赛;为外语学习多投入一点时间;多一点自己学历提高的思考。

4、快乐工作

既然已经选择了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就要爱这个职业,爱自

己的学生,在自己的共工作岗位上快乐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我们的专业发展之路上走的更加顺畅。我们应该朝着迟教授总结的快乐法则努力,“目标驱动,纵向比较,主动遗忘,入世融通,恰当自嘲,学会放弃。”

四、设计最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的自己

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更要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首先要弄清楚,幸福要靠谁来给,是别人,还是自己。外在条件对幸福是否重要,回答是肯定的,当然重要,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都希望自己的辛苦努力能够得到高回报,都希望自己的境遇非常好,所以我们都在努力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人际关系,但这些外在的条件往往改变起来很不容易,所以面对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改变的外界条件,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现实的从自己能够影响的活动中创造幸福、体验幸福、享受幸福。只要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也是培养出更多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参加小学校长培训班小结 第7篇

参与了有幸参与了县教育局组织的第九期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习。培训中,带着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中的困惑、对教育未来的美好神往。通过“理念、管理技能、视野”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从众多的权威、同行那里汲取了中国教育当前最先进、科学、实效的思想与信息,使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得到拓宽,深刻领悟了思想与思想的交流过程”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过程”就是一个心门开启另一个心门的过程”深刻含义,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着幸福与洗礼,洗礼中体验着收获与快乐。效果与收获颇多,简单总结如下:

结识了一些有修养、学识造诣很深 的学者和老师:.,1学习期间。李.等知名校长,班长、学委、生活委员等我好同学…感叹他学术造诣高的同时,自己收获着思想与理念,学习中逐渐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望,讲座高屋建瓴、广博精深又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发人深省。具有的执着不屈的办学精神、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锐意创新的办学态度,足以让我受用终生。

让我看到一些名校的办学底蕴和文化氛围:机关一小的校园文化,2学习期间。东胡二小、湖滨学校的课堂教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每次学习观赏都是不虚此行。通过观赏机关一小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并不是做”花瓶,而是提升内涵。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安排全面考虑,需要从细处入手,通过细节求实效。通过听湖滨学校和东胡二小的4节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学校办学底蕴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一定时间的历练,正如教师的课程改革理念一样,需要耐久不间断的培训打磨才干入心入脑,教师的基本功更是需要周而复始的锻炼才干坚实。

让我感受了异地培训观赏学习的异样效果和无穷魅力。11月我21位培训学员在班主任付老师的带领下,3学习期间。前往课程改革的前沿山东济南青岛孔子故里曲阜。10天的学习,学得开心愉快!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潘校长所做的实施精细管理,打造品牌学校》泰安师范附属小学周校长所做的走内涵发展之路,办优质特色学校》曲阜实验小学马校长的文化发展学校,特色铸就品牌》以及小学薛校长的扬科研风帆,创学校特色》等专题报告,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展示了学校的亮点和特色。给我每个学习者很大的体会,引发了结合本校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进一步体会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至理名言总结的精妙之处。异地的先进经验和办学思想

拓宽了视野,通过沟通交流,南北方思维火花的碰撞,定能绽放出耀眼的焰火。

多想再在一起交流学习、多想再在一起沟通了解,培训班即将结束了但我有太多的不舍。这种集中授课和外出考察学习的方式,联系实际研讨、观赏、考察借鉴,实践总结提高的模式,十分符合校长们特点和需求的方式。本次培训内容的设计和选定注重突出专题性、针对性、时代性和前瞻性,使校长们真正学习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信息、最有价值的教育改革和管理经验,真可谓取到真经”

深深感到自己作为教学校长的责任,通过培训观赏学习。一定要努力工作,本校教师队伍建设下功夫,做到以下几点:

协助他制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通过协助使学校每位教师们找准位置,1量体裁衣”促进教师教师主动发展。将根据教师不同特点、需要。发挥好个人才能,享受到育人快乐,体验事

业胜利。

协助教师快速发展。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问题,2指导、服务到位。因此我将协助校长为教师寻找专家,适时地给予教师理论、实践等多方面的指导,对于教师中好的经验、方法及时要鼓励总结推广,对于存在问题协助分析解决,还要给教师发明机会、提供舞台展示才气,体验胜利的喜悦。

深化教师发展。发明努力工作的氛围,3加强团队建设。敬业的氛围。使教师在互相协助中进步、互相激励中前行。

推动教师跨越发展。要想教师跨越发展,4强化教师培训。必需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观,进一步转化教师的观念。而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反复磨合,需要要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纳的过程。任何一项工作或事业的胜利,无一不是重在落实,贵在坚持,因此我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素质促进转变。

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化作源源不

参加教师与美学培训小结 第8篇

本调查是为配合《基于网络农村小学师资培训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一线教师参加培训的基本情况, 听取一线教师对培训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制订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案。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问卷有两方面内容: (一) 接受培训教师的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培训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作年限、工作压力、主要困难等; (二) 教师参与培训情况。了解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的类型、成效, 分析参加培训的动因, 收集一线教师对培训形式、内容、人员等方面的要求与意见, 为即将开展的师资培训提供参照和决策依据。

调查的基本过程如下:1.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两部分内容24道题, 其中“基本情况调查”6题, “教师参加培训情况调查”18题。问卷分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 按“确定测量向度———编选试题———随机编制问卷”的程序进行。2.组织调查。调查采用全员参与的方式进行, 调查人员深入邳州市邹庄镇的五所小学进行现场调查, 一线教师采用无记名方式现场答题, 培训人员当场收集问卷。3.分类统计整理。五所小学累计回收问卷91份, 经过仔细分拣, 去除无效问卷14份, 共获取有效问卷77份, 通过对上述有效问卷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研究报告。

二、调查结果

(一) 培训教师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获取有效问卷77份, 77人中男教师41人, 女教师36人。教师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34人, 31-40岁32人, 41-50岁7人, 51-60岁有4人。从教师工作年限看, 工作5-10年的46人, 10-20年的23人, 工作20年以上的8人, 没有最近5年工作的新教师。

调查表明, 农村一线教师教学负担相当繁重。77人中, 周课时量达19-22节的2人, 15-18节的55人, 11-14节的18人, 10节以下的2人。这些教师中, 兼带两门学科的有12人, 兼带三门学科的有31人, 兼带四门学科的有23人。另据不完全统计, 除带课外, 兼做班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少先队辅导员等其中之一者有47人, 兼做其中两份以上工作的有7人, 对此教师普遍感觉工作负担重、工作压力大———比如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 有40名教师填写压力“较大”, 占被调查人数的52%, 还有9%的教师填写工作压力“很大”。

(二) 教师参加培训情况

1. 教师已参加培训的类别及对培训效果的看法

调查表明, 近几年来绝大多数农村教师都参加过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从内容分类看, 参加人数较多的依次是:新课程培训 (51人次) 、信息技术培训 (45人次) 、学历提升培训 (37人次) 、教学观摩与会议 (30人次) 、师德培训 (28人次) ;从培训级别分析, 农村教师参加县 (区) 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的人数最多。对于培训效果, 总的说来教师们是予以肯定的, 但数据统计显示, 随着培训级别的降低, 教师对培训效果的认可度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 (见表1) 。至于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教师们认为是多方面的, 其中“内容实用性不强”“培训方式陈旧”“培训条件差”、“时间安排不合理”列前四位 (见表2) 。调查还显示, 农村教师参加培训主要困难首先表现在工学矛盾突出上 (占31.2%) , 其次为家庭负担重 (29.9%) 、农村信息不畅 (27.2%) , 再次是学习资料匮乏 (20.8%) 、培训费用无法解决 (14.3%) 等。

2. 教师参加培训动因分析

在调查中, 一线教师充分肯定参加培训的收获, 多数教师对培训在更新教育理念、开阔教育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历层次、增强师德素质等方面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见表3) 。从教师们参与培训的动因分析, 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技能水平的动机仍占有主导地位, 不少教师渴望成才的愿望十分强烈。但与此同时, 参加培训的“外在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晋升职务的需要”“听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的比例也各占到被调查人数的三成以上, 这说明教师的专业成长动机还需要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引领 (见表4) 。

3. 校本培训情况调查

校本培训存在问题比较多, 首先是校本培训较少开展。问卷中回答“没有开展”的比例相当高, 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9.9%;其次是培训效果令人担忧, 有20名教师表示校本培训“流于形式”, 认为“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仅有5人;三是教师参与率低、参与积极性不高。有14位教师认为参与培训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学校有规定“不得不参加”, 有8位教师表示“不乐意参加”或“基本没参加”, 每次都参加的不足四成。四是缺乏有效的指导。问卷中有18人反映校本培训根本“没人指导”。在分析校本培训成效低下时, 调查显示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培训经费短缺”、“教学任务重”以及“学校对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缺少总体规划”位列前三位 (见表5) 。

4. 教师对培训活动的期待

在期待参加的培训类别方面, 农村一线教师仍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和“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上, 期待参加这两类培训的教师各占到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同时,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 “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和外语水平培训”也受到了教师们的热切追捧 (见表6) 。在期待的培训形式方面, 一线教师更青睐于联系实际教学的各类培训形式, 这反映出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调查还显示, 农村一线教师对专家讲座学术报告、与专家互动交流对话也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度, 但对“自学-反思”“课题研究型”等培训形式则比较淡漠 (见表7) 。另外, 对培训教师的意向需求同样反映出一线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学习取向, 比如当问及“你最希望那些人员担任培训教师”时, 77人中有60人选择了“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 其次为“高校教师专家” (33人) 、“教材编写者” (29人) 、“教科研人员” (27人) , 最不受教师们欢迎的培训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 (5人) 。

三、调查的基本结论和今后的培训策略

(一) 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实际困难不能漠视

调查表明, 农村一线教师教学负担重, 工作压力、心理负担大, 工学矛盾突出, 加之农村工作条件差、经济收入低、学校经费困难等, 所有这些都会给他们参加培训学习带来诸多实实在在的困难, 影响他们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因此, 切实解决一线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我们今后搞好培训工作的先决条件。

(二) 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因犹存

调查显示, 农村一线教师对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犹抱有十分热切的期待, 参加培训学习的内在动因仍占主导地位。教师们对培训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现象极为反感, 他们渴望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业务能力、素质水平, 以使自己能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骨干”, 无疑, 这种强烈的专业发展动机是我们今后搞好培训工作的基本保证。但与此同时, 应该看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外部环境相当“恶劣”, 师资所处的外部文化环境也相对较差这些都会制约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三) 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有其自身特点与特殊需求

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及丰富教学经验的成人学习者, 教师学习有其独有的“特点”, 这些特点包括:教师是自觉的终生学习者;教师从事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倾向于通过平等的互动交往进行学习等, 显然, 进行教师培训必须充分尊重教师这些学习特点。调查还显示, 一线教师更喜欢采用体验学习、参与式学习、专题式学习等方式参加培训, 他们希望培训机构能选择一些更“具体鲜活”的培训内容, 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自身教学实践的教学研讨, 帮助他们解决现实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1. 改善教学设备, 特别是改善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环境, 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校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众所周知, 广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流通不畅、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是制约教育发展和教师素养提升的一个瓶颈, 所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外部的优质教育资源输入农村中小学, 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解除由于教学资源匮乏给教师素质提高带来的严重束缚, 可以带动教师素养、办学、教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现阶段农村中小学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远程教育手段的运用, 还可以较好地弥补农村专业师资之不足, 从而使师资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暂时得以缓解。

2.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加快构建现代师资培训平台。

以高师作为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的基地, 通过创新培训模式, 推进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顺利开展, 推进培训方式的现代化, 促进培训工作向规模化、尤其是深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事实证明, 通过建立现代远程培训网络, 可以提高教师们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使用、创生资源的能力, 带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大幅提升。

3. 加快以校本培训为主体的立体培训网络建设, 构建现代技术条件下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虽然我们也进行了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 但是应该看到教师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更不能期望各类短期培训能解决所有问题, 从这个角度我们说“校本培训”才是今后提高教师素养切实有效的一条途径。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基层学校由于缺少必要的教学资源和优秀人力资源的指导, 学校本身缺少应有的教科研氛围和环境, “校本培训”基本还处在“初级阶段”,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对此笔者建议采用引进、交流、竞争等策略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借助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资源优势引进资源、人才“活水”, 借此高起点地引领培训活动的开展。二是加强教师和教师、学校和学校的沟通和联系。通过校际合作和竞争推进教研活动, 促使教师研究教材, 研究教学。三是建立教师转任交流制度, 鼓励和组织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以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 提高农村教师收入待遇, 促进教师队伍双向合理流动, 促进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的流通, 促进教学教研水平的共同提高。

4. 合作共赢, 大力倡导高师与基层学校共建“研究共同体”。

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素养, 走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合作“共赢”的路子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我们倡导将教师培训学校从大学搬到农村基层学校, 办一线老师喜欢的“以我为中心的”“我身边的”“为一线教学服务”的“专业发展学校”——“专业发展学校”在以往隔绝的中小学和大学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 它的建立可以使基础教育中的问题没有阻碍地走进高校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视野, 有利于把在职教师培养成“研究型教师”。

5. 倡导使用发展性评价, 充分调动农村教师专业提升的内在驱动力。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还需要从深层次改革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激励机制。长期以来,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采取的主要是管理型评价, 它通过对教师专业成长情况进行判断, 继而与教师的聘任、奖惩进行挂钩。这是一种“外控”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我们提倡兼用“内控”型教师发展策略, 倡导使用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注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及满足教师精神世界的需求, 注重激发教师工作的内在驱动力, 它把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与学校集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把教师的内在发展和外在的压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以它“是对管理型教师评价的一种扬弃”。发展性评价的使用, 可以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真正体验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对促进教师专业理念的提升及教师专业技能、职业服务精神的提高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J].外国教育研究.2003, (5) .16.

[2]刘效禹, 罗子俊, 刘良华.教师成长:远程研修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参加教师与美学培训小结 第9篇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胡永雄

《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已接近尾声,这次的培训是这么多年来参加过的远程培训中最艰难的一次,也是收获最多的一次!

首先谈谈我的感想:第一,这是最艰难的一次!可能因为培训时间短,心理压力比较大,也可能是自己没有看清楚指引,总之对于本次培训的作业要求,直到目前才总算全部搞清楚了;

第二,本次培训的课程的方法很有效,特别是我参加的几个专题《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及案例评析 》《高中物理1模块解读及实施建议》《高中物理2模块解读及实施建议》,都采用了专家一线教师一起讲授,而且结合一线教师课例进行评析,理论与实际结合,容易接受;

第三,这次培训有点意犹未尽的,希望这种培训能长期做下去,没有任务要求。参加了这么多的远程培训,唯一这次我觉得还希望能自由学习到更多专题的内容,比如专题三的其他课程,是不是可以开放让大家自由学习呢?这样的课程是不是可以不关闭,让所有的教师长期可以学习呢?

接下来我谈谈自己的收获:通过学习了《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及案例评析 》这个专题,对于这节课有了新的认识;其一,动能定理不是仅仅是一条应用广泛的物理规律,这条规律是功能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以前也知道,动能定理就是功能关系的一种,但是从来没有意识到,要从这个角度来让学生对动能定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其二,应用动能定理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以前我认为,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就是按部就班,按照给出的解题步骤,多训练就自然会了,但我发现很多学生直到高三对于应用动能定理来解题都显得非常困难,我觉得跟这个简单的模仿教学有关,今后在教学中,我会更加强调首先对动能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训练,让学生明白,动能定理反应了其他能量与动能之间转换的规律,在解题训练时更加注重模型化,模型从简单到复杂。其三,关于动能这个概念的教学的探讨,我认为既然初中就已经学习了这个概念以及表达式,我们的侧重点应该是验证这个表达式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的方式;其四,关于实验探究的必要性以及采用的方式,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这节课中实验探究当然非常必要,限于课堂的时间问题,在粤教版中《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这节课中估计很难把这个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理论推导,理论应用这些环节在一节课内完成,应该如何处理还在思考当中,希望老师也能给点建议。

参加教师与美学培训小结 第10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参加团校培训的个人小结

今年,根据学校的安排,我获得了一次参加团校培训的机会。尽管这只是一段时间的学习,但这段时间对于我自己的提升却是一个大幅度的转变。下面,就将我在团校学习中的心得阐述如下,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一、务实、高效、创新的工作新模式

自从参加业余团校的学习以来,每一堂讲座都能引起我良久的思索,给我以启迪。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到领导艺术的技巧,从正确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到网络化创新的特点,团校在方方面面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触点。作为一个学生干部,我想将团校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作为学生干部的几点体会。这些归根到底就是六个字务实、高效、创新。团学工作有轰轰烈烈的时候,但更多是平凡琐碎的小事,需要学生干部付出耐心而细致的努力。因此,踏实成为第一要素。那么怎样才能使工作在踏实有序中进行呢?首先,活动前先要调查活动的可实施性和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及基本需要,这样有利于将上级的政策精神跟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在活动策划中可以有效避免失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着眼于全局,重视整体设计和布局,不拘泥于局部细节。在一些___上要深入透彻承担任务,承认错误。

责任心是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不可或缺的。《超人》里有一句话非常经典: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学生干部,相对于普通的学生而言,工作、任务更多,犯错误的机会理所当然也更多。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和尚向老和尚告状:“师傅,大师兄把碗打破了!”老和尚回答说“我知道你是不会打破的。”言外之意是小和尚不洗碗,当然就不会打破碗。同理,我们多做事,就必然会多犯错。如同误差一样,这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可减小。犯错误之后,如果一味地遮掩覆盖,就是对自己的怀疑和放纵。每一个错误背后就是一种成功,你聪明与否就看你能否把它翻过来。当然也不能为了避免犯错而推脱工作,如此,你永远只能在原地打转。作为一名学生干部,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能力,接受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有所提升,但不能对上级下达的命令包揽无余,这不仅增添了自身的压力,也降低了工作效率,我们要做到合理分配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干部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注重培养责任心,敢于承担任务,承认错误。将每一件事都能恰到好处地落实到实处。

一、自身素养,人格___力

一名学生干部,想要得到其他同学的期许与信任,首先必须有较高的素养和人格___力。这其中,政治素养就是必备的一种。在团校的第一个讲座,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法学院的罗维老师为我们指点了这方面的迷津。罗老师从两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1、人和政治的关系,2、如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罗老师引用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的观点说明人天生是一个政治动物,习惯于群居生活,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对政治知识有所了解,将自己熔融于政治。让我们认识到政治的重要性:即使你不关心政治,但政治关心你。在第二块内容中,罗老师又从实际出发,介绍了一些提高政治素养的方法,例如学习政治理论,辨证唯物主义;阅读大量经典文献,时政著作;浏览一些政治新闻评论等等,让我们受益匪浅,明白认识政治的途径其实有很多,只是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接受政治信息。提高政治素养有利于学生工作与时俱进,在国家宏观政策下开展活动,同时也是对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实。

二、团队精神,领导风范

分团委学生会都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团体,一切工作的运转不是一个人所能肩负的,需要每一个人去承担,所以合理分工,团队精神极其重要。在素质拓展的齐头并进和基地训练两项活动中,团队精神都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在80后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这个时代,团队更是作为一项重要精神宣传。多数出生独生家庭的80后,缺失了许多团队合作的机会,所以在校园这个珍稀的舞台上,我们更要注重团队意识。当然,一个团队只有合作是远远不够的,他同样需要一个精明的领导。在素质拓展基地训练的罐头鞋活动中,有些队友便将失败归咎于队长领导无方。作为领导,他就必然要吸收各方面意见,并在短时间里做出最正确的决策。罗老师在她的讲座里也提到了一个“精英意识”。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不能只以普通学生的水平要求自己,潜意识里就应该存在精英的标准。

三、经验办事,创新机制 在素质拓展基地活动中,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总结活动的经验,急于进行下一个项目,但在教练的强制执行下,我们对各个活动都进行了探讨交流,从中不仅得到了活动的经验,也感悟了许多生活的内涵。我们要学会用经验办事。经验是一支加速剂,有时你付出了比别人多许多倍的努力,但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因为他比你有经验,比你少了一个探索的过程。古语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仅他人的经验,自己在办事过程中获得的教训也应该及时记录。

范文仅供参考

参加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自我小结 第11篇

经教育局批准,本人于2010年1月参加了“贵阳市第二十三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暨清镇市第二期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的培训,现已基本完成培训任务。回顾这段时间的校长培训,感受较多,现作简单小结。

一、严格执行培训班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基本准则。

自2010年1月13日参加培训,进行集中学习,在这15天的培训期内,本人从未迟到、早退,也从未因其它事请假,始终按培训班的学员的要求去做,保证了本人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学习。

除在作息制度上本人严格执行培训班的要求外,每次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培训后的各项作业和任务。其中第一阶段的培训。第二阶段完成了论文;第三阶段完成了;并进行了大会交流;第四阶段完成了论文《创新校本培训制度的几点尝试》。

二、和教育专家零距离对话提高了理论水平。

本次安排的集中学习,在清镇市教育局的认真组织下,我们有幸与多位教育专家的零距离接触,认真聆听他们的精彩报告。例如贵阳市教育局长李秉中所作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贵阳学院的阮朝辉所作的《领导管理心理学基础》、贵阳学院党委书记秦家伦所作的《科学发展观》,贵阳学院的刘汉云所作的《依法治校是现代化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国际教育新理论》,贵阳学院的戴岳所作的《学校德育专题研究》等等。这些专家们的报告题材,都是非常前卫的,几乎听一次报告就是为我洗一次脑,使我受益匪浅。

培训班所发的笔记本基本记满。

三、以身作则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参加教师与美学培训小结 第12篇

一、加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急剧转变, 扩招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 以及学校合并、升格造成的教师队伍的日益膨胀, 出现了明显的教学矛盾。为确保教学质量, 教育部先对新办的本科高等学校进行了一轮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 随后展开对高等学校全面实施本科教学水平评价工作, 并于200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启动实施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中心工作。影响教学质量的三个核心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程。如何在既定的师资与生源的基础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训模式的创新, 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决定教师自身素养的差别、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 影响学生终身, 事关国家兴衰。因此, 如何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 打造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科研能力一流、师德师风高尚的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战略问题, 是我国由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的根本保障。而在职继续培训特别是网络培训, 则是一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可靠而快捷途径。

二、与时俱进, 打造国家级师资培训网络平台

(一) 师资培训历程的简单回顾

恢复高考近三十来年的我国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与时俱进, 时代特征显著, 主要经历了1980年代入职教师助教进修班学习、1990年代在职硕士攻读、2000年代在职博士攻读、2010年代境外博士后工作与研修等。

教师培训形式有非学历培训, 如单科进修、助教班进修、骨干教师培训班等, 也有学历培训, 如工农兵大学生教师补读本科学历、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既有脱产学习, 又有在岗函授或远程学习。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学习交流, 师资培训工作扎实推进, 成效有目共睹, 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水平逐步提高的人才队伍, 基本满足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 师资网络培训的国家平台

早在1980年代, 国家教委就先后建立高等学校师资培训北京中心 (依托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中心 (依托武汉大学) , 以从事我国大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很快又发展到以国家教委直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依托的师资培训大区中心, 如建立在华中师范大学的中南师资培训中心, 最后发展到各省级中心, 如建立在广西师范大学的广西师资培训中心等。

这些中心的教学理念、模式与手段、资源极度依赖所在大学, 造成培训效果的区域不均匀和不公平现象, 而离校脱岗、集中培训、差旅支出等也造成人力、经费等资源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师资培训事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 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大众化使得解决这一难题变得相对容易。为此,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事司于2007年11月开始运行依托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 现已拥有300多名院校代表队伍, 成功打造了由30个省级分中心和20个城市分中心共同组成的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体系, 开启了国家级师资培训的网络时代。

(三) 国家级师资网络培训的示范作用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以贯彻实施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 以服务教师为己任, 规划在开办后五年内,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 通过开展高校师资培训数字化内容资源建设使约50万名高校教师受益, 组织以基础课和专业 (技术) 基础课教师为主的高校骨干教师10万人参加以国家精品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培训, 努力打造高校师资培训国家队;促进质量工程建设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共享, 利用国家级顶层培训的各种优势, 发挥培训排头兵的示范作用。

(四) 国家级师资网络培训的形式内容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已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 培训形式与内容健全, 主要有集中于中心或各分中心的骨干教师脱岗强化培训, 分散于各高等学校的远程在岗培训, 国家精品课程的师资培训, 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方法的培训, 高等学校各种管理培训等等, 既涉及人文社会教育与科学工程教育, 也涉及教学辅助与管理人员的培训, 涵盖了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校管理、社会服务等功能环节。

(五) 国家级师资网络培训的特殊优势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具有顶层权威的特殊优势, 如政策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成本资源优势、技术资源优势、服务对象优势等。

三、实施精品课程师资网络培训, 传播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成果

课程是教与学的纽带, 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教育部于200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启动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掀起了精品课程建设高潮。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于2007年11月开始开展国家精品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这一创新的培训举措, 有力地推进了精品课程建设, 有效地带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 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 即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的建设有利于整合各项教学资源。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等特征, 形式生动、信息量大、更新快捷。通过精品课程网站, 整合网络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专题网站、电子教案和教师授课录像等, 学生可有选择地学习, 也可离校后进行终身学习, 符合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时代的要求。另外, 教师与学生队伍建立合作教学与科研小组的整合、教学内容和手段与评价方式的整合等, 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现代电子媒体技术非常有利于这些交互与整合。

国家精品课程是名校名师在多年教学实践研究基础上,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掘的教学成果, 也是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应用中的智慧结晶。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质教学资源,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对课程重难点的准确拿捏等嫁接到我们的课程建设中, 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精品课程集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和示范性于一体, 有效实现了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国家精品课程代表了我国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是质量工程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具有国家级的示范作用。积极实施国家精品课程的师资网络培训工作, 有利于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成果的传播。

四、借力师资网络培训,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随着高等学校硕博扩招与经年积累, 大学教师的学历问题已大大缓解, 矛盾逐步转移到非学历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上。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师资网络培训是提升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 势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体系集资源、技术、资金等优势于一体, 在非学历培训方面以其经济、便捷、自主、个性等特点彰显出传统培训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对培训方式的变革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非常有利于普及推广。

当然, 网络培训的跨时空人机互动对话在硬件设施的可利用性上、教师投入培训的主动性上以及培训的时效性评价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严重时会导致网络培训的失效。为此, 必须寻找保持网络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 不断创新、完善网络培训的模式与内容, 以更好地提升受训者的教育教学能力。

笔者三次培训前后时隔五年半, 学习内容迥异。“无机化学与实验”国家精品课程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耗时三天, 经历紧张的网络听课、小组讨论与学员互动交流, 对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示范作用, 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共享与利用这些优质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水平服务等, 有了较系统、深刻的全新认识。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借鉴”专题培训的四位专家在已定的培训题目下, 充分发挥长时间在国外学习、工作、交流的优势, 对国外高校现代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模式做出精彩阐述, 值得借鉴学习。2012年6月1日, 上海交通大学的高宣扬教授主讲“法国高校教学的改革情况与法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 讲述了法国教育的民族性、哲学与母语教育的关键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创造精神与教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事业等问题。法国教育制度的独创性、特殊性涉及高等教育的分级、分流制度, 导师的决定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民族性、母语教育等, 让我们现行的外语教育无颜面对;而思想性、理性教育更彰显了德先生、赛先生之缺位。

“大学卓越教学系列———大学教学法”就教师理解教学环境、技术对职业的影响、制定合适有效的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使用合适的教学行为和使用适当的技术开展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专题培训, 对教师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方法驾驭教学全局、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启迪匪浅。

网络培训开阔了笔者的教师职业视野、激发了教学改革热情, 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动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 也为笔者争得了教学改革项目和广东海洋大学首届“双百工程”优秀任课教师一等奖的荣誉。

五、培训引领创新、教育开启未来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本着“创新高校教师培训模式, 传播质量工程建设成果, 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服务高校教师终身学习,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宗旨, 为实现“把师资培训工作重点逐步从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转变到着眼于更新扩展知识、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技能的继续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在国家级精品课程深化建设与推广、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与规划、国家级教学团队与教学名师建设及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创新性培训工作, 为广大高等学校教师员工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学习先进、分享成功的平台。中心为中国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钱学森之问”、实现教育强国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师资培训基础, 必将不断提升高等学校师资水平、广播教育教学改革火种, 引领高等教育开拓创新, 开启高等教育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baike.baidu.com/link?url=kwkQplq82jwxdbx1…2013-02-28.

[2]邹应贵, 叶惠文, 杜炫杰.运用网络培训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7) :57-59.

[3]应悦.网络培训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 2004, (5) :14-16.

[4]张静, 罗永平.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11, (32) :94-95.

上一篇:华为hr给应届生的建议下一篇:老师年底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