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创业——看中国合伙人有感

2024-07-24

中国式创业——看中国合伙人有感(精选4篇)

中国式创业——看中国合伙人有感 第1篇

我和另一个VC从业人员一起看了电影《中国合伙人》。走出影院时,只有我俩神色木然。电影是不错,但现实的中国创业者却艰难太多,尤其在面对有中国特色的“政策风险”时。

比如去年火起来的叫车软件。这个行业本身就充满了中国特色,当然这要归功于中国有着全球“最拽”的出租车司机和“最刚需”的打车人群。首款叫车软件在头一个月就盈利了,半年内就拿到了几百万美元的投资,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后来的故事也不算太出乎意料,行业内跟下饺子似的,扑通扑通跳进来各种叫车软件。这也是一个很具中国特色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即使是相对低门槛、低投入的互联网产业,同一商业模式也不会有太多的模仿者。举例来说,团购的鼻祖Groupon在美国火起来之后,中国跳进团购红海的企业比在美国追随Groupon的还多。在中国创业,同质化竞争很惨烈。

然而,最困难的却是应对政策突变。随便安立一个牌照,就可以给一家企业永远关上大门。当年视频网站发展火热,相关管理部门开始颁发网络视频经营许可证,第一批有247个网站拿到了证,偏偏那时风头正劲的土豆网没拿到,还被广电总局警告,勒令停业。可以想象,那时土豆遭遇的困难,可比《中国合伙人》里在警察局交几千元罚款要惨痛得多。这就是中国式创业,要跟几百上千家同质企业竞争,按照市场规则比拼一场连着一场的恶战,却还有市场规则之外的政策风险。

再来看看叫车软件的遭遇。各地政策并不统一,有的勒令司机删除;有的允许保留,但不许私自加价,直接就把商业模式给改了;有的官方推出叫车平台,民间叫车软件必须与官方平台打通,由官方平台认证车辆资格,规定价格。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创业。开始是一个人跑,跑着跑着,呼啦啦一群人挤进来,用上各种手段争先恐后。突然,裁判员也一起跑了,一边跑还一边修改规则,一不小心犯规就被取消资格了。所以,又要把其他运动员甩掉,又要紧跟在裁判员后面及时跟上规则变化。优秀的中国创业者,却也能做到。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出租车上安装广告小屏幕的触动传媒,2009年被上海市政府要求拆除,2013年又因离奇车祸,引发政府再次要求拆除,可直到今天,上海的出租车上还是背着广告屏。他们是如何在政策法规的缝隙中生存,又是怎么兼顾市场竞争与政府管理,我也不知道,大多数的创业者也不知道,但他们真的做到了。

在VC的项目分析书里,最后却又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风险分析”,按照VC的职场潜规则,项目失败了没什么责任,但项目可能失败的风险如果没有提前预见到,这是严重的失职。所以,风险分析实在是最考验VC职场经验的部分了。风险写多了,项目拿不到投资;风险写少了,将来自己可能担责任,但万变不离其宗的第一项就是“政策风险”,不仅因为其带来的往往是颠覆行业的改变,更因为这是“安全的风险”。

所谓“安全的风险”,是从VC的角度来说的。首先是项目通过的安全,基本上没有哪个项目真的会因为政策风险而被VC否定。如果是被政府禁止的行业,从一开始就没有融资的可能,已经到了提交项目分析、等待投资委员会通过的阶段,政策风险也就不足以否决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

而对于撰写项目分析的VC们,在中国不能不首先看看天气风向,所以下笔第一条当然是分析政策走向,政策风险是一顶大帽子,扣哪儿都行,不痛不痒。如果项目失败了,怎么也可以在政策上找原因。ininof.com

只是大家心知肚明,政策风险看似来势汹汹,企业仍有转圜余地。用我朋友的话说,中国的创业者“苦得像孙子、拼得像疯子、贼得像蚊子、倔得像驴子、钻得像锥子、韧得像竹子”,这样优秀的创业者,哪里会招架不了政策风险呢?

中国式创业——看中国合伙人有感 第2篇

——观《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国》有感

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上观赏完四大文明古国纪录片,对我冲击最大的并不是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埃及这三个相对充满未知和神秘的古文明,而是身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我所归属的也是最为耳熟能详的中华文明。不得不说,科教频道、国内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习惯于站在本民族的视角来自我评判中国的历史文化,当日本NHK电视台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更为客观地审视中华文明时,我们又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且不提NHK电视台对中国的说辞是客观公正还是略有偏颇,这部纪录片所刻画的贫穷积弱、好战嗜杀、以及对生态不尊重的中华民族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伤害到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非但如此,在纪录片里,汉族不仅被绝口不提,反而从商朝开始就屡屡犯边、被汉族驱逐至西北地区边缘化的少数民族——羌族却抢夺了汉族的一贯形容词被冠以“勤劳勇敢”的民族。这和我们以往所认识的地大物博、疆域辽阔、万邦来朝的泱泱华夏存在着天壤之别。

华夏民族即汉族作为中华民族中人数最庞大的民族也是古往今来掌握中国政权时间最长久的民族,在历史上或远征或招安或驱逐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确实让许多汉族人存在着“大汉族主义”的自豪感,古往今来我们将周边少数民族称呼为“蛮夷狄戎”,民国时期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等等都能印证了这一点。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应该认识到少数民族与汉族在中华文明的创造上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样为数不少,如促进民族融合的北魏孝文帝所代表的鲜卑族北魏政权,铁蹄征战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所代表的统一的元朝政权,创造了康乾盛世的康雍乾三位帝皇所代表的清政权。由此可见,并不是孔孟之道、程朱理学才是中华文明的正统,所有的少数民族都凭借着自己的创造力在为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明政权建立时并没有否认元朝的存在,这不仅是为了彰显皇位来源的正统性——元灭宋,明再灭元,更是一种承认并尊重非汉族政权的大气胸怀。在明太祖北伐的檄文也说“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民抚养无异。”著名武侠小说家、政治评论家金庸先生在其几十年的小说写作历程中也反应了其思想从强烈的汉人正统观念到各民族平等的升华。例如他最早创作的《书剑恩仇录》将乾隆皇帝依照野史写为汉人子孙,到了他后期创作的作品却塑造了契丹血统的民族英雄萧峰这样令人刻骨铭心的人物形象,这正如他在《天龙八部》中阐述的那样:不管是宋人,还是西夏、吐蕃、大理、契丹,只要一心向善,即是好的。

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人文理念来看,我们都应该明白:民族成见并不可取,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本就该置于同一片天空下被一视同仁的对待。羌族——这个古老而悠久的民族,在殷商时期的人口曾一度和汉族比肩,也对商朝政权的稳定造成过不可小觑的威胁,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了3000多年,当汉族已经发展为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民族,现如今只有30多万人口的羌族却依旧在西南山区偏居一隅。我认为,中华民族应当继续秉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互相帮助同舟共济。虽然在几千年的岁月中,我们彼此之间有战火纷争和积怨,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应当摒弃成见,互相扶持。要知道,百花齐放才是文化的春天。

中国式创业——看中国合伙人有感 第3篇

假使这个悲观的结论成立,那么,“加强交流”还有没有必要?

最近的调查显示,至少在中日关系上,双方都信任且看重交流的意义,无论这种交流是发生在庙堂之上,还是乡野之间——两国受访者中支持民间互通的比例均超过60%,支持首脑会谈的比例在中国和日本也分别高达52.7%和64.6%。

然而,与此同时,两国均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打算去对方国家走一走看一看。在这对一衣带水的邻居之间,距离有多近,隔阂就有多深。

媒体担负起了解释的重任。在日本,至今仍有96.5%的受访者表示倚赖新闻认识中国及中日关系的现状,狂甩第二大消息源“日本影视剧和信息类节目”七十多个百分点;在中国,“偏科”的情况稍好一些,新闻、中国影视剧和信息类节目、书籍是三大信源,通过它们认识日本及中日关系的分别占受访者的91.4%、61.4%和37.4%。

问题是,媒体能扮演好桥梁的角色吗?

如果把讨论范围缩小到中日关系,中国观众与读者显然更加认可本国媒体的表现,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认为相关报道“客观”,相较之下,日本观众和读者要“苛刻”得多,对本国媒体的专业度表示满意的受访者不到3成。

彼得斯认为,在改变时空的大众媒介出现的时代,一直幻想的超越肉身和词语的交流方式似乎能实现了,但由于媒介的中介作用,我们身处其中的交流情景基本上是解释性的,而解释的后果是解码和编码未必对应,于是,人类想当然的理想交流不过是在“向天空说话”。

美国人如何看中国 第4篇

我们在华盛顿街头采访的普通民众大部分没有去过中国,他们是依靠媒体了解中国。当问到“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时,大部分人说的是中国菜,认为很好吃。很多美国人一提到中国首先想到的是大米,说中国向美国出口了很多大米。其实,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长期以来是不够吃的,但这几年,中国大米出口不少。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2007年全球大米的产量为4.2亿吨,其中中国的产量约占全球的1/3。而今年全球粮食危机,中国限制了大米出口。所以美国人吃中国大米的机会恐怕不多了。

让美国人举出最熟悉的中国人,提到最多的就是李小龙、成龙两位武打明星了。此外,有美国人提到了周润发、郎雄和李连杰。而对于姚明,美国人也比较熟悉。也许在美国人看来,亚洲人的面孔都很相像,所以有被访者承认自己总是把中国人和日本人搞混,还有一名美国人干脆把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也错当成中国人了。由此可见,美国普通民众对外界的了解远没有中国人多。

在谈到“哪些产品是中国制造的”这一问题时,美国人几乎异口同声:身边的日用品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的。年轻人更是把iPad、iPod、黑莓手机等热门电子产品归结于中国制造,说如果没有中国制造,恐怕就没有通讯交流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人几乎没人想得起有什么品牌是中国的。其实,中国打入国际市场的品牌或多或少都追求一种“洋味儿”,因此难以让外国人想起是中国品牌。就拿中国家电企业海尔来说,品牌本身就是个简写,借用了当年合作方“利勃海尔”公司品牌的后半部分,难怪美国人会误以为这是德国品牌而不是中国品牌。类似的还有搜狐(sohu),模仿雅虎(yahoo)。不久前在美国上市的优酷(youku),就是youtube的谐音。联想起韩国的“三星”、“现代”都直接用自己的音译打入国际市场,中国企业什么时候也能用不那么“洋味儿”的品牌打入美国市场,让美国人记住中国品牌呢?

当问到“最不喜欢中国什么方面”时,没有到过中国的美国人大概受到美国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比较大。比较典型的是一位老者,上来就提到中国对达赖喇嘛的立场,另一位妇女则很不喜欢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中国超生的人要交大笔罚款,让她难以理解,还有一名学生,说不喜欢中国的“共产主义”。一名黑人朋友最想对中国人说的话是:“请不要伤害我们了”,意思是中国掌握了很多美国的国债,可能对美国民众不利。从这些采访中我们感受到,越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美国民众,特别是非洲裔美国人,从内心里对中国还是有好感的,但他们更担心中美间的经济摩擦可能影响自己的就业,而生活相对富裕的白人则更关心中国的政治改革、人权、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至于已经多次到过中国,对中国有充分了解的“中国通”们,在肯定了中国的发展之后,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美国《新闻周刊》前主编、现任CNN主持人扎卡里亚是亨廷顿的弟子,也是印度裔美国人。他认为中国是年轻的大国,还不适应在世界扮演更主要的角色,邓小平提出了明智的“韬光养晦”政策,但随着中国国内“骄傲的声音”不断响起,中国已经被放在全世界的放大镜下,“即便轻轻一咳嗽,每个人也都能听得到”。年轻时曾在中国天津留学的美国学者沈大伟认为,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的外交方式发生了变化,“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狭隘的、利己主义的政策,中国第一、中国第二、中国第三”。这些采访都表明了美国学者对中国可能走向孤立主义的担忧。

上一篇: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四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外挂网络验证系统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