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2024-06-23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第1篇

第5课

飞机

(一)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2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欣赏交流中认识飞机的历史发展、种类、外形、构造及简单的飞行原理。让学生学会表现生活中的飞机,继而进一步畅想未来飞机的性能和模样,创作出外形新颖,功能多样的飞机造型。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理解科技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情况:

中年级学生对高科技领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生活中的飞机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交通工具,甚至有的航模爱好者,对飞机的种类、构造、原理能达到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的地步。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增大,学生对科幻影视中飞行器也是见多识广、颇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收集飞机图片资料,欣赏交流,积极畅想未来飞机的发展前景,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与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方式、手段:

1.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欣赏交流、想象设计,创作出造型新颖、功能多样的个性化飞机;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激发学生对高科技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作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展示台、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飞机图片资料、飞机模型、纸张、水彩笔、蜡笔或油画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飞机图片、模型,了解飞机的起源、外形、种类、构造等知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设计未来飞机,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交流、想象设计,让学生运用绘画方法来表现千奇百怪的飞机造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飞机造型之美,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科技,体会科技促进人类进步的力量。

教学重点:了解飞机发展的历史,及飞机种类、造型、结构特点,畅想未来飞机,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其特征。

教学难点:畅想未来飞机,用绘画形式来表现富有个性化的飞机。

教学设计

一、导入“飞机”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航空表演展,想看吗?(教师播放航空表演视频。)师:仔细欣赏,你看到了哪些飞机? 学生看后回答:客机、直升飞机、战斗机…… 师:这些飞机非常精彩,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飞机。教师板书课题:飞机

(一)。

设计意图:每年的国际航空表演展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们的最爱,播放飞机表演的震撼画面,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兴趣,教师自然导入课题。

二、认识“飞机”

1.飞机历史。

师:人类渴望像鸟儿一样飞翔,中国人发明了风筝,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也设计了飞行器的草图,不过未能在蓝天上飞翔。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飞机的历史呢?(学生展示图片,讲解飞机历史。)

生1:大家请看这是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架动力飞机。

生2:这是飞机雏形——滑翔机,它借助风力滑翔。……

2.飞机种类。

(教师出示一组飞机PPT图片。)

师:这是什么飞机,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这是民用客机,有大型飞机、中型飞机、小型飞机,其中波音系列飞机最为著名。师:这是超音速协和式飞机,它飞行的速度是声音速度2倍还多,据说,从纽约到伦敦只需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

师:这是什么飞机?你还知道有哪些战斗机? 生:这是军用飞机,有歼击机、轰炸机、攻击机……

师生共同欣赏认识直升机、水陆两用飞机、隐形飞机、太阳能飞机、飞艇……

3.飞机的构造。

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的飞机模型。仔细欣赏,相互讨论,飞机由哪些部分组成。

讨论结束后。

生:飞机是由机身、机翼、机尾、起落架等部分组成,战斗机往往携带发射装置。

三、写生“飞机”

师:这么漂亮的飞机模型,同学们想不想将它画下来呢? 生:想!

师:将自己的飞机模型放在桌上,选好角度,简单把它勾画下来,也可画自己心目中最熟悉的飞机。

学生尝试画飞机,力求简洁生动。

画好后,学生展示写生作品,教师组织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了飞机的起源、种类及构造等基本常识原理。接着,让学生观察、写生飞机模型,学生简洁明了地成功勾画飞机造型。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下面想象设计新型飞行器做好铺垫。

四、欣赏“飞机”

1.概念飞机。

师:刚才同学们了解了传统飞机的特点,现在我们再来领略一下与众不同的概念飞机的风采。

师:概念飞机就是尚处于探索或预研阶段的飞机,它的设计理念、飞行原理有显著不同。

教师播放一组概念飞机的PPT图片。生1:三架连体概念飞机(组合型)。生2:机翼变化型概念飞机。生3:形式多样的概念飞机。2.千奇百怪的飞行器。

师:未来的航天器和科幻影视中的飞行器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同学们想看吗?

(教师播放科幻影视视频及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生1:人机结合,赛车式飞行器。生2:动物形飞行器(飞鹰式、扁鱼式)。生3:卫星式飞行器。生4:奇形怪状的飞行器。……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欣赏概念飞机,科幻影视中的千奇百怪的飞行器,原来飞行器也可以如此的与众不同,想象丰富、造型奇特,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也为下面的创作打下基础。

五、创作“飞机”

1.教师示范。

师:同学们,想不想看老师画一架千奇百怪的飞行器? 师生示范步骤:(1)想象设计(打算画什么样的飞行器);

(2)画轮廓(根据想象画出大轮廓);

(3)添画细节(细节部件可让学生添画);

(4)处理背景(画上与之协调的背景);

(5)整理画面。

2.学生作业。

欣赏几组学生创作的飞机作品。

作业要求:(1)想象、设计未来飞行器,把你的想法画出来;(2)力求造型新颖、奇特,还可以写上文字注释。

教师循环播放学生作品并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创作飞机”不同于前面的写生练习,而是在传统飞机基础上再造想象,设计未来飞机。本阶段的创作主要启发学生想象,大胆表现自己心中的设计,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表现富有个性化、想象力的未来飞行器。

六、分享“飞机”

1.飞机设计展。

组织学生将作品分组张贴在四块展板上。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

(1)每小组自我评价,并推选一幅最棒的作品,介绍给同学;(2)从想象、设计、造型、画面整体感方面介绍作品;(3)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说出你的另类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共评等方式来发展、提高学生审美、创作水平。在评价作品时,我们要善于听取另类意见和不同的声音,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七、应用“飞机”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找找生活中用“飞机”元素来设计的影子。教师播放PPT,出示与飞机相关的生活图片。

飞碟建筑 飞机电话 飞机布 飞机帽 飞机鞋 教师小结:奇形怪状的飞机,异想天开的飞碟,不仅在你的脑海里,在你的画笔上,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处处找到它的身影。我们可以利用“飞机”元素来设计、美化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美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欣赏生活中飞机元素的设计,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让学生牢记美为生活服务的指导思想。

作业要求

本课有两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写生飞机。

第二次作业:想象、设计未来飞行器,把你的想法画出来。力求造型新颖、奇特,还可以写上文字注释。

教与学的评价

通过欣赏交流让学生主动认识了解飞机的历史、种类、构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飞机模型,了解其结构,多角度的写生表现飞机,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和造型表现能力。对于表现想象中的飞行器,教师让学生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设计,力求造型新颖奇特,色彩绚烂夺目,旨在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在作业过程中,教师多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多帮助个别弱势的学生;在作业评价中,多关注学生创新想法和奇特的造型设计,积极鼓励评价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教学反思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第2篇

课时: 3-4 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第1 课时)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上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第2-4 课时)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优课设计 第3篇

一、理念要新颖, 模式不同于一般, 优课要含有时代信息

在信息社会, 美术鉴赏课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选择的课题要具有可操作性和生成性;内容要有多元化的特征;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突出, 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学方法要有个性, 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学生感知、体会并理解古今中外传统美的基础上, 向他们传达传承、发展并创新的理念, 让他们知道美术不是空中楼阁, 它具有实用性, 与当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实用与美的结合是它的特征, 它就在我们身边。在《中国古代瓷器》一课中, 教师模仿央视频道的鉴宝类节目, 采用竞拍的方式导入, 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也吸引了听课教师的兴趣。接下来在学生感知瓷器作品环节, 教师层层深入地让学生理解了中国瓷器的发展、背景、特色等有关知识, 并学会了从哪些方面去鉴赏一件作品, 最后通过对中国现代瓷器的欣赏使学生产生创作的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也丰富多彩, 但过分注重优课的表演成分, 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正的知识。因此, 凡事皆有度, 多媒体的运用, 只是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而已。形式可以跟潮流, 符合现代的特征, 但一定要实在, 让学生有东西可学, 使形式与实在完美结合, 促进学生发展。

二、课堂教学要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美术鉴赏课程不仅是欣赏, 更是分析与评价, 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课程教学要有重难点。而制定合适的重点, 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更高的层次即美术的角度去思考去欣赏去体验作品;难点的设立则能推动学生更深入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用教育家的话说, 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努力, 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只有选择合适的重难点才能引导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备课时, 就要吃透教材, 深入思考,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好自己所选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继而分析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最后要有循序渐进的解决过程。在《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章节的教学中, 面对文艺复兴三杰和他们的巨作, 教师舍不得舍弃这部分内容, 而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又比较熟悉, 如果开展欣赏讨论, 时间会拉得很长。优课中的师生活动时间是有限的, 如果留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没有了, 那么课程的开发拓展也就无从谈起, 只能草草收尾。

三、充分展示个人的基本功魅力

虽说美术课程双基的传授用多媒体的手段就能达到, 但不能因此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表达、文字书写、专业展示、情感投入、课程衔接等等无一不展示了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学识。优课的参评一般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进行, 一群毫不熟悉的学生和随时有可能出现的状况, 这都是对教师基本功的考验。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很重要, 其知识是否丰富、素材的积累是否全面、专业能力的展示是否充分、课堂的驾驭是否游刃有余, 都显示课堂主导者的个人魅力。而这种魅力能感染和影响学生, 给他们传达信任与尊重的信息, 潜移默化地引领他们不断前进。

四、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是一种交流与合作, 也是一种互动与生成。在美术鉴赏活动过程中, 作为鉴赏者的学生是主体。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精神振奋的状态,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的模式, 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审美活动, 促使学生学会自己去理解、去体悟、去掌握、去探究、去创造。在《中国民间美术》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让学生置身于游戏中, 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团体协作能力都得到发展。

五、优课要有深度, 注重课程的拓展与升华

一堂优课有亮点有高潮还不够, 一定要有深度。教师除了对本节内容的小结部分不能忽略之外, 最后教师注重点拨、引导所产生的画龙点睛的效果, 那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会使课程知识面得到拓展, 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在《敦煌壁画》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在整节课的小结后设计了一个知识交流平台, 通过让学生猜测敦煌宝库中到底有多少壁画, 面积有多大, 得到答案仍是一个谜,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敦煌曾拥有不可计数的宝藏到宝藏的流失,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结合当今时政,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历史结合现实, 立足于史, 着眼于今, 将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升华为爱国之情。

航天飞机倒数第5次飞行 第4篇

约8分半钟后,“奋进”号顺利进A预定轨道。按计划,“奋进”号于10日与空间站对接。美国东部时间2月21日22时20分,“奋进”号平安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

“奋进”号此行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宁静”号节点舱和一个“炮塔”穹顶天体观测台。在空间站上,“宁静”号节点舱与天体观测台连接在一起,空间站上的多个生命支持与环境控制系统以及为航天员提供的。额外房间将安放在“宁静”号内,而重1.6吨、高1.5米、直径3米的天体观测台则能方便航天员对地球、其他天体及航天器进行全景观测。

此外,“奋进”号还携带着重约1吨的装置,如为尿液处理系统准备的新蒸馏设备、流体控制泵、为水处理系统准备的外部过滤装置等。

此次共有6名航天员随“奋进”号升空,其中指令长为乔治赞姆卡,飞行员为特里·维尔茨。他们在为期13天的任务期内要进行3次太空行走,安装“宁静”号及“炮塔”。两者安装完毕后,空间站的建设任务将完成约90%。

“奋进”号是美国航天局今年执行飞行任务的首架航天飞机。美国现役3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在今年退役前共将飞行5次,以完成空间站的基本建设任务。

国际空间站为“宁静”号空出对接接口

1月23日,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的指令长杰夫·威廉姆斯和飞行工程师克里默将“宁静”号节点舱装进“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舱,并关闭了有效载荷舱的舱门,而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完成了一次关键的机械臂操作任务,为“奋进”号航天飞机即将运来的“宁静”号节点舱空出了一个对接接口。

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利用加拿大机械臂将“3号加压转接器”(PMA3)从“团结”号节点舱左侧卸下,然后将其安装到“和谐”号节点舱顶部。加压转接器的作用与隧道类似,能将国际空间站上两个大的舱段连通起来。例如,“1号加压转接器”通过将美国的“团结”号节点舱与俄罗斯的“曙光”号功能货舱连通起来,实现了国际空间站上美国舱段与俄罗斯舱段的连通。

在“宁静”号节点舱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之后,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将再次使用加拿大机械臂将“3号加压转接器”安装到“宁静”号节点舱的外部对接接口上。

国际空间站参与国已同意延长空间站寿命

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总裁兼总设计师维塔利·洛波塔1月26日透露,国际空间站参与国已经就将国际空间站使用期限延长至2020年达成一致。

洛波塔当天在莫斯科举行的一个航天会议上说,国际空间站的参与国经过协商,一致同意将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期限延长至2020年。相关文件将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签署。同时他还表示,空间站的建设期限也将延长至2015年。

洛波塔说,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昂贵的项目,目前其花费已达1 200亿美元,其总重量超过330吨。

国际空间站于1 998年正式开始建设,2000年11月,国际空间站首批长期考察组成员开始驻站。国际空间站最初设计寿命可至2015年,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之前曾多次表示希望延长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年限。俄塔社报道说,从国际空间站建设至今,已有1 87人造访过国际空间站,他们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南非、韩国、巴西、马来西亚及部分欧洲国家。

“宁静”号的命名纷争

斯蒂芬·科尔伯特是美国著名电视脱口秀主持人。不过,他在美国以外知名度不高。2009年年初,美国航宇局在网上举办的征名活动给科尔伯特带来扬名机会。

按照活动要求,这个名字应能反映空间站蕴涵的探索与合作精神,秉承“团结”号节点舱与“和诣”号节点舱的名字风格。航宇局给出“地出”、“传奇”、“宁静”、“冒险”等4个选择,请网民投票选出一个最喜欢的名字。如果4个备选都不合意。网民还可另外提交一个名字。科尔伯特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批评这些给出的名字“不是太空名字,而是有机茶的名字”,呼吁观众提交他的名字。

号召一出,“粉丝”们立即行动。短短几天,超过45.1万人参加网上征名活动,“科尔伯特”获得近11.5万票占据首位,“宁静”以98641票位居第二。

“粉丝”们热情高涨,但是新节点舱的名字并不由网民说了算。

征名活动规则明确写道,美国航宇局会考虑投票结果,但是不受投票结果约束,保留做出最终决定的权力。投票活动定于2009年3月20日截止。

2009年4月15日美国航宇局网站报道,在经历网络在线命名征集及评选活动后,此前被非正式的称为节点3的国际空间站新成员舱正式被命名为“宁静”(Tranquility)。美国当地时间4月14日,曾经作为国际空间站第14批和第15批考察团成员的女航天员苏尼塔·威廉姆斯在一档晚间电视节目中宣布了该结果。

航天运行部副主任比尔·格斯登迈尔称,40年前的7月,“阿波罗”11在月球上的静海登陆。选择“宁静”作为节点3的名称是因为该名称与探索和月球有关,同时也是空间站国际合作精神的象征。

这次活动是航宇局第二次为国际空间站的美国组件征询公众意见。上一次征名活动中,“和谐”号产生于2200名学生所做选择。

自国际空间站建设开始以来,空间站已经有9个舱室,分别以“曙光”、“团结”、“星辰”、“命运”、“寻求”、“码头”、“和谐”、“哥伦布”和“希望”命名。

新的节点舱将附带一个穹顶,穹顶有六面矩形窗户和一个圆形天窗,身处其中的航天员可以360度看到地球和空间站。另外,穹顶中还有一个机械臂操作站。

“宁静”号节点舱

“宁静”号节点舱由欧洲空间局与意大利宇航局共同管理和拥有的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建造,归属美国航宇局所有和操纵。

“宁静”号节点舱装备6个能提供能量、数据指令和热源与环境控制的通用连接装置,这些通用连接装置可以连接航天员的生活舱,也可以连接飞船。其中的一个通用连接装置连接了穹顶舱,穹顶舱将安置一个机器臂操作站,为整个空间站提供一个观测地球的窗口。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第5篇

课题:

1、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有两个原色调处的第三个颜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教学准备:

学生:颜色、纸、笔等

教师:塑料杯、颜色、实物投影等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间色并指导色彩的出处。

2、理解三原色及间色的概念。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听老师讲故事,加入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怎样?并请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活动二:

1、说说你知道的颜色有哪些?

2、你知道这些颜色都是怎样来的吗?

3、给学生介绍三个小伙伴:红黄蓝

4、老师讲两个有红和黄色的瓶子的颜色分别到入一个空瓶子中。看产生了什么变化?

5、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活动三:

1、请学生也来变变看。用红和蓝、蓝和黄交朋友。看看变成什么颜色?

2、产生的这些颜色在生活中那里存在?

3、在倒颜色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倒的多与少会影响所产生的颜色的深浅。)

4、请学生再做练习。活动四:

小结:橙=红+黄

绿=蓝+黄

紫=蓝+红 活动五:

1、考一考:请学生来做小老师考考大家。

2、总结出原色与间色的概念。活动六:

1、调—调、画—画

创造一幅美丽的画。染一染、吹一吹、印一印

感受魔幻的色彩。请学生用以上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一幅画。

2、作品展示 活动七:

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来进行交流。教师小结。

教学小结: 课题:

2、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设计 : 第一课时:

活动一:玩一玩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作业展示,评价。

教后小结: 课题:

2、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

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学生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现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教后反思: 课题:

3、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请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学生思考:

1、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

活动四: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五:

交流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教后小结: 课题:

3、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作业。

活动二:

作品交流展示。教师从构图及色彩方面进行总结。

活动三: 游戏:

大人和小人:每个同学将自己画的人剪下来,随意找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是大人还是小人,再找另一位同学的进行比较,看看又变成大人还是小人了? 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后小结: 课题:

4、前前后后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近大远小” 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2.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气球升空、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影视资料。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什么在后。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

可别小瞧前前后后,其中还有不少的奥秘,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

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活动二: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 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找一找语文、数学等课本、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升国旗时前面的旗台和升旗手,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添画两队升旗的队伍,并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

活动三:

小组讨论,选定一个主题,以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评价与总结: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布置下节课带剪贴工具。

教后小结: 课题:

4、前前后后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近大远小” 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2.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出示几件粘贴作品,请同学们比较:哪件运用了近大远小的规律,用了的和没有用的有什么不同效果。如果画面中的物品大小都一样,又没有前后遮挡关系,这样的画面又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把这些作品发到各小组,请学生们仔细看看:在剪制各物品时哪里的应该大些,哪里的应该小些。粘贴的时候先粘前面的还是先粘后面的? 总结: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就会产生在后面的感觉。

只有先贴后面的,再贴前面的才能正确的表现出前后遮挡以及近大远小的规律。

活动二:

小组讨论,从“风景、”“静物”“场景”中任选一个主题,小组集体进行剪贴创作。提示:除了大小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颜色带给我们的远近感觉。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指导。请学生随手将剪下来的纸屑放进自备的塑料袋中,这样课后收拾比较方便。

活动三:

“前前后后”粘贴作品展,请同学们以参观画展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评价标准是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课后拓展:寻找、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课题:《五彩的烟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烟花的形状、色彩,学习用不同的点、线组合表现烟花。

2、能力目标:掌握油画棒的表现技法,通过用点、线和色彩来表现烟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材料(油画棒、彩砂纸)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教师示范画烟花的过程进行观察、思考学习、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点、线变化的美,提高学生对美术语言的表现能力。同时创设情景教育学生烟花虽美,但造成的污染很大,今后我们要做到少放烟花,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能运用点、线结合表现形状各异的烟花。

教学难点:设计表现不同形状的烟花,初步认识线条有旋转方向,能表现出烟花的光亮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微课、范作、黑色砂画纸、油画棒等。

学生准备:黑色砂画纸,油画棒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兴趣导入法

观察法

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美术工具,课前准备)

二:导入教学

1、情景导入:

请欣赏一段小视频。

师旁白结合视频创设情景,不小心打翻的颜料盒,动脑筋用画笔勾勒出舒展的线条,结果变成了一朵绽放在夜空的烟花。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烟花。

师:我的小创意有没有吸引到你呢?

2、出示课题:板书—《五彩的烟花》(接下来,请看视频,组织学生用挥动双手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

师:看着你们不断挥动的小手就知道你们很喜欢这些烟花。

师:“我请同学来描述下你眼中的烟花?”

生:漂亮(师引导说出哪里漂亮?从颜色、光、形状着手)

师:用你手中的画笔怎么样去画它?请两位小老师上来画一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师:瞧,这些烟花里有我们认识的谁呢?(引出点、线,板书出示)

生:述。

师总结烟花的形状,用千变万化形容,颜色用五光十色形容。(边总结,边进行板书出示。)

师:请大家用你认识的点、线画一朵烟花。(两分钟倒计时)

(教师巡视、观察,选取两张同学作业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停下画笔)

师:我发现这两朵烟花画的很生动、有趣。(线条在变化、旋转)

3、欣赏教师烟花作业:

师:我也带来了许多不同变化的烟花,一起看看吧?

(拉开板面,展示烟花作业,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烟花千变万化的线条和点,并且表达出来。)

师:我们学着用美术语言一起描述一下吧?(课件出示)

4、画烟花技法学习:

师展示自己的两幅烟花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播放视频(教师旁白画烟花的步骤、方法。)

师:我相信你们画的一定会更漂亮。

三:创作活动:

1、先明确创作活动要求。

2、鼓励学生尽情大胆的画吧!

(烟花图片播放,放背景音乐,教师训导,个别辅导学生。)

教师创设情景送给大家一片夜空,希望能绽放满五彩的烟花,请同学们先学习将烟花剪下来。

3、示范如何将画好的烟花剪下来,提示用剪刀安全知识。

四:作业展评

1、自主选择烟花绽放的位置。(教师一旁帮助同学们)

2、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评价哪一朵烟花更漂亮。(给烟花的小主人点个赞)

3、自评(请同学自己与大家分享画烟花的乐趣)与师点评。

4、引出污染环境的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方法,唤起保护意识。

五、拓展

1、在美术的世界里有很多表现烟花的方法,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视频,教师旁白引导大家认识更多的方法。)

2、教师拿出用烟花装扮的手提袋,引导将美术生活化,用学习到的知识去美化生活。

师:你们喜欢这堂美术课吗?

生:喜欢

师总结:今天,我认识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画家们,你们用富有变化的点、线,为我装扮了一片五彩斑斓的烟花世界,我感到非常欣慰,并且你们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云朵和蓝天一定会非常感谢你们,老师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善于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双手创造出更加有趣、美好的生活。

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下课。(要求整理工具、清理桌面)

板书设计:

彩的烟

烟花的形状:

千变万化

烟花的颜色:

五光十色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第7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对校园空间文化塑造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习校园雕塑作品的设计应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表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美化校园的兴趣。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由小学进入初中阶段,在学段上处于过渡期和适应期。由于在小学阶段各校对美术课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存在的差距也很大,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本学期教学的关键。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风景速写中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

教学难点: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够绘制出一副在构图与透视都没有基本问题的作品。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学生将会掌握一种表现物象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认识和观察描绘对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优美校园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表达水平,学习与探究建筑物的透视规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表达方法与规律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1.2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关系 4.1.3学时难点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够绘制出一副在构图与透视都没有基本问题的作品。4.1.4教学活动

1、选择在校园中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角度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

2、引导学生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样才能基本正确地表现校园场景和建筑的透视现象。通过在室外结合校园场景、在室内结合石膏立方体、挂图或图片与学生共 同研究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精讲点拨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作品是如何表现景物空间的?” 展示PPT课件(分析、讨论)

1.出示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作品《密德尔哈尼斯的林荫道》

2.展示带有透视线的作品《密德尔哈尼斯的林荫道》,教师总结并阐述这件作品是运用了透视规律来表达景物空间的。

提问:什么是透视画法?透视的分类是怎样的?

教师讲解:透视是一种符合正常视觉感受的科学变形,根据透视的特点,可以将透视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种。

1.展示PPT课件:与学生分析学习习近平行透视的规律,教师讲解平行透视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探究平行透视的规律特点。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通常看到物体的正面,而且这个面和我们的视角平行。由于透视的视觉上的变形,产生了“近大远小”的感觉,透视线和消失点就应运而生。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因为近大远小的变形,所以形体产生了纵深感。展示学生运用平行透视方法的绘画作品。

2.展示PPT课件:教师与学生分析学习成角透视的规律,教师讲解成角透视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探究成角透视的规律特点。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看到物体两个面以上,相应的和视角成一定的角度。

成角透视所有垂直方向的线条都是垂直的,没有变化。不过较中间的垂直线比相对两侧的垂直线较长一些,这样的“近长远短”符合透视的规律。成角透视是最符合正常视觉的透视,也最富立体感。展示学生运用成角透视方法的绘画作品。

3.通过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讨论比较总结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样的消失规律?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总结: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活动3【练习】当堂训练

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规律及不同。通过课件展示安排学生练习。1.展示两幅学生便于利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方法表达的校园图片,安排练习。作业要求:用线条来表达作业。2.展示学生当堂完成的练习作业。教师给予肯定而中肯的评价。活动4【测试】总结评价

教师进一步展示课件中的优秀学生作业和当堂的学生优秀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提示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社区环境 的场景及建筑物,注意物象所呈现的透视现象,感受 其美感特征并大胆进行写生表现。

也可在家中进行立方体静物的写生练习,以巩固所学的透 视知识。

同学之间将平时所做的写生练习,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和欣赏评述,并在教室里开辟作品专栏进行展示。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第8篇

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学习方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尝试法、辅导练习法、作业评价法、教学准备:教科书、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剪刀、卡纸等 教学准备:课本、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

1、我们家楼上住着三位有趣的邻居,他们每天都是乐呵呵的。最近他们都在忙乎一件事——盖新房子,瞧,他们很快就把墙建好了。课件播放动画:只有墙壁的房子。

2、学生帮他们剪贴房顶,教师评价。

师指导:什么样的房顶既美观又独特、注意房顶和屋身色彩、大小的搭配问题。

二、观察与制作:(课本10、11页)

1、房顶搭好了,三位邻居迫不及待地背着自己的行李搬进了新家,可刚进新家,三人不约而同地大哭起来:为什么我们的新房子这么黑呢?学生回答:没有窗户。

2、师结:窗户是房顶的眼睛,可以透光、通风。窗户要由窗框和窗棂组成。

3、出示制作示意图,学生讲步骤,教师示范,并强调制作中应该要注意的地方。(1)对折剪的位置,(2)窗户的大小,(3)窗棂的制作。

4、学生制作窗户。

三、感受与表现:

1、回顾邻居的表情特点:

师结:画人愁,垂眼落嘴皱眉头;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

2、用夸张的方法表现人物表情。

四、组织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添画人物头像表情。

五、作业展评: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小结:我们的房屋真美丽,我们永远相亲相爱住在一起。板书设计:

5、左邻右舍

1、房屋的房顶、窗户的特点,2、制作步骤:对折剪的位置,窗户的大小,窗棂的制作。

3、人物的表情特点。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目标:

1.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2.提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发挥想象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3.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通过提袋的设计与制作,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与手工制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袋的造型设计,初步认识设计与应用这一艺术形式。难点:提袋的结构。教具、学具准备:

生活中各种手提袋、剪刀、胶水、旧挂历纸、彩色笔、彩绳。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表扬能够主动自觉安静坐好和带齐材料用具的同学。

二、教学导入:

1.你们今天带来了什么样的提袋和大家一起分享?请你在小组里展示并介绍手提袋的用途和你收集它的原因。(从造型设计、色彩、图案方面做介绍。)

2.今天我带来了一件宝贝,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出示纸箱,并逐一出示提袋。)教师小结:提袋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购物、送礼、广告……真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提袋还因为它各异的造型,多变的装饰而受到现代人们的喜爱。而它的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提袋的设计”。3.出示课题—提袋的设计

三、感受基本形。1.展示自学成果

2.师拆范作并展示示意图。

3.添加提手有哪几种方法?(打孔穿绳、粘提手、直接设计在设计图上。)4.提袋除了长方形外还可以有什么形状?花形、梯形、圆形……

5.这些外形并不是想象中才有,它们都是可以做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欣赏现实生活中造型独特的提袋。(课件出示图3-图9。)

5.让学生说说除了方形外还可以有什么形状。

6.教师课件出示三种不同外形的提袋让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其实这些外形并不是想象中才有,它们的确可以做出来(图3-图9)。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但要把自己想的设计变为作品,这是学生觉得最难的地方,在这一环节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这时通过教师的范作和欣赏,让学生体会提

袋的外形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同时也让学生觉得刚才自己的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是可以实现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设计外形 添加提手

1.小设计师们,我们欣赏了这么多造型各异的提袋,这堂课我们要举办一界提袋设计大赛,选出最佳设计奖。你们想试试自己的身手吗? 2.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3.小设计师们,你们的提袋基本形制作玩的请举起来让我欣赏下好吗?老师选出三件造型独特、新颖的提袋,让作品的小设计师介绍它的用途和设计理由好吗?

(设计意图〕:在掌握提袋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设计自己的个性化手提袋是本课的难点。

五、欣赏作品 感受装饰

1.出示课件机器猫提袋(图11)让学生欣赏并说说什么地方吸引你。2.欣赏更多个性化的提袋,让学生感受装饰的重要性。

3.欣赏经典提袋作品。文字装饰(图12)简单图案装饰(图13)特色图案装饰(图14)欣赏学生作品(图15、16)

〔设计意图〕:装饰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提供给学生欣赏的提袋有一定的代表性,让学生意识到提袋设计的几个主要元素:图案、色彩、造型,并领略创意设计的魅力。同时通过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原型启发,渗透有关组合、造型、色彩搭配等系列知识对学生进行点拨,点燃学生的创造思维。

4.对学生提出作业要求:

A.装饰时尽量设计简单明了的图案。B.制作时要用最快最简便的方法。C.进行装饰时要节约用纸。

5.音乐欣赏,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进行练习,小组分工制作,教师巡视辅导,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六、展示 互评

参赛事物设计师们从提袋的设计、颜色、做工等方面介绍作品。其他同学评比,在自己喜欢的提袋上粘贴小红旗。评出最佳设计奖。

板书设计:

提袋的设计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第10篇

宜都市清江小学

教学内容: P10--11 教学目标: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2、能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3、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状及色彩,并能大胆表现

教具:课件、各种瓜果、水果箱、油画棒、作业纸等

学具: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做个游戏,同学们想做一做吗?老师这里有个漂亮纸箱,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里面都装了些什么吗?(出示装有桔子、葡萄、香蕉、苹果等的箱子)

2、闻一闻、摸一摸

①分别请学生们到讲台上来摸一摸、闻一闻。并把它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②你们知道箱子里是什么水果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为什么喜欢吃水果呢?

小结:水果好吃,有营养,让我们长得漂漂亮亮的,个子长得高高的!

揭示课题:《瓜果飘香》

二、认识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

1、水果的形状(课件展示)

①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形状②同一种水果有不同的形状③切开的水果

2、水果的颜色(课件展示)

①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颜色

②同一种水果的不同颜色

③教师示范:画一个苹果并涂色

④学生尝试作业、了解学情: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涂色

3、水果的组合(课件展示)

①逐步呈现一幅范画的绘画步骤②赏析学生作业

三、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比比瓜果的形状和颜色有什么不同,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创意水果和水果拼盘的想象画。

四、作业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开展一次水果展览会,把你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来欣赏。

五、总结

水果真是太好了,水果王国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很喜欢我们小朋友,只要我们经常接近它,品尝它,它们身体里的营养都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健康。教学反思:

我将《瓜果飘香》一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水果的形象特点,并能形象的给与描绘。通过自主参与,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体验绘画过程中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增强了学生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因为教学过程中有较多的游戏活动,学生情绪高涨,课堂纪律有时显得比较松散,应该想出对策,力求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柱状雕刻文化,感受不同材质,不同工艺的柱状雕刻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泥巴先制作一个简单的柱状造型,然后在这基础上做重复形的组合或者不同形状的穿插排列以及表现一个有趣的故事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标准,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学生动手制作,了解柱状雕刻文化,感受其装饰美,在简单泥柱造型的基础上通过挖、划、刻、添等方法丰富表现画面,做到画面效果与众不同。

教学难点:使立体的组合变化或者单个的故事情节画面丰富,课堂上表现出有童趣的个性作品,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到过柱子吧,一般柱子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圆柱、方柱。)这节课上我们把柱子的概念拓宽些,只要是能站立起来的长条状的都称为柱子,比如椭圆形的柱子,三角形状的柱子,胖胖的粗粗的柱子,细细长长的甚至要在中间插根筷子才能站稳的柱子。也可以像象牙一样粗细有变化的柱子,下面我们用一块泥巴来搓一个柱子,自己喜欢什么形状就把它给做出来。也可以拍打成泥片包在瓶子外面做空心的柱子。外表光滑粗糙都无所谓。(学生练习4分钟)

二、讲授新课

导入:同学们很快就做出了不同形状的柱子,而且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老师总觉得这柱子简单了些,看老师来稍加点东西是否会显得生动些?老师搓一根细细的泥条盘绕在光光的泥柱柱子上,一下子就与众不同了,为什么?因为有了装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柱状雕刻”。(板书)1.国内柱状雕刻作品欣赏。(1)欣赏图片——玉琮

在柱子上进行装饰可不是我们现代人的发明,在原始人类时就有作品流传下来。(欣赏玉琮)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件柱状雕刻的作品名称叫玉琮,是我国5000年前良渚文化时期的柱状雕刻作品。基本形是长方体的柱子,内圆外方,棱边圆角,形状规整,打磨精细,尤其是上面作了重复排列的纹饰,这件玉琮运用浅浮雕手法,满密的阴线刻,精细的器表打磨,表现了良渚玉器的高度成就,独特的纹饰不仅给人神秘的美感,更为我们研究当时文化和宗教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2)欣赏图片——玉管

这也是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管,也有5000年的历史了,它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呢?(重复)若我们用泥巴来模仿做一个,可以先完成一小部分再重复做几个串起来,要是一个个垒起来掉下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中间穿一根筷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欣赏,了解到简单的形状重复组合在一起也能取得很好的装饰效果,值得小朋友借鉴参考。(3)欣赏图片——青铜柱饰。

这件青铜柱饰装饰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动物,细节刻画得很生动。如果我们用泥巴来捏制这些细节,可以事先捏好这些小动物,然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4)欣赏中国古代不同材质的雕刻作品一组。2.国外作品欣赏。

(1)欣赏外国古代的烛台。(2)欣赏印第安人图腾柱。(3)欣赏石雕柱。(4)欣赏非洲木雕。

木柱上面雕刻了什么内容?左边一幅作品重复刻画了2个人,一跪一坐,造型粗狂、原始,有斧凿的痕迹。作品还隐约看得出当时手工艺人在木胚完成后还进行了彩绘装饰,作品风格和我们前面看到的有很大的不同,旁边一个柱状雕刻却显得异常精致。体现了非洲的多民族不同工艺特色。3.小朋友作品欣赏。

我们小朋友看到了这么多的作品后又是怎样借鉴创作的呢?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你比较喜欢哪一个。(详细介绍小朋友的作品)比如第二幅泥塑作品表现了两个人物上下组合成柱状,五官夸张生动,还运用了一些压痕来装饰局部,细节刻画丰富。第三张《动物组图》,我们可以利用刚才的小泥柱,把捏好的动物一个个粘贴上去。有的作品也运用了重复排列组合的方法,也有的同学在泥柱作品干后进行了彩绘装饰。

三、学生练习

看了这么多中外柱状雕刻作品和我们同龄人的作品,小朋友肯定想好自己要完成怎样的作品了。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准备用泥巴创作怎样的作品呢?(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构思。)再请同学们仔细琢磨一下自己手上刚做好简单的泥柱,想好自己要做什么?看看哪些地方要去掉些 ?哪些地方要添加些?有些细节部分可以先以手捏的形式做好再粘贴上去。把自己的创意胆大细心地表现出来吧。

四、作业讲评

完成的作业集中放到台前。作业展示讲评,自评,互评,老师评价。

做个小包装的游戏,把一个较优秀的作品放在废旧的稍加装饰的茶叶盒中,进行简单的包装。提升作品档次。作业要求

第5课 飞机美术教学设计 第12篇

上一篇:年中工作会感想下一篇:幼儿园母亲节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