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边塞诗简介

2024-05-12

唐朝边塞诗简介(精选7篇)

唐朝边塞诗简介 第1篇

边塞诗——一朵绽放在唐朝诗歌百花园中的奇葩

姓名:龙文毅 学号:2009016623 班级:中文0936班

内容摘要: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到隋唐五代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繁荣局面,唐代诗歌的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成为艺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而盛极一时的边塞诗则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唐朝诗歌百花园中一支永不凋零的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唐朝、边塞、雄浑壮阔、豪迈雄壮

一、唐朝边塞诗的概况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二、唐朝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派指以边塞风光或边塞生活为主要题裁的诗歌流派。盛唐时以诗人高适、岑参成就最高。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 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一)高适、岑参

(1)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譬如,他对边塞的纷扰不宁表示忧虑:“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他对战士的勇往无前,作热烈的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他对战争的意义也有深刻的思索:“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词》)。角度全面是高适诗歌的独到之处。(2)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概括起来就是风骨凛然。“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慨,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

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譬如表明功名欲望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在诗中常常抒发议论,穿插在叙事和抒情当中,使作品更深厚老成。高诗以七古见长。诗歌容量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鲜明而又简洁。故胡应麟《诗薮》称“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

(1)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所谓山川奇气,即以边疆自然风光作为诗歌意象,在绝域的荒凉和广漠中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参诗歌的独到之处。所谓爱国壮志,即抒写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正气。在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 长。岑参诗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譬如以梨花喻雪,以“一团旋风桃花色”比喻骏马,以刀割面比喻寒风,都是新奇的。夸张更为常见,譬如“一川碎石大如斗”(《走马川行》);“都护宝刀冻欲断”(《天山雪歌》)都是富有表现力的夸张。诗体形式上,岑参长于七言古诗,容量大,内容丰富,气势充沛。

三、唐朝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从隋代以来,边塞诗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对边塞诗又有新的发展。到盛唐时期,边塞生活已经成为诗人们共同注意的主题。但在这方面成就最高的是有边塞生活体验的高适和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也有值得注意的成绩。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在艺术上也有新的创造,大大地促进了盛唐诗歌的繁荣。

唐代建立以后,统治者积极推行开明的政策,使唐代的经济盛极一时。国力的强大,使唐代士人普遍持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强烈的抱负,他们强烈追求“济苍生”、“安社稷”、“致君尧舜”的理想,充满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品质,热情地向往建功立业,形成一种“遍观百家”、“好语王霸大略”、“喜纵横任侠”的文学格调。

初盛唐以来,由于国势强大,军事力量雄厚,经济基础牢固,同域外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文人们有很多出塞的机会,或是从军、或是游历,遥远陌生的边塞不但不使人们感到荒凉可怕,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浪漫主义精神弥漫在初盛唐社会。

四、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

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 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五、边塞诗的特点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六、结语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派继承了曹植、鲍照的边塞诗的风格,并吸收了初唐陈子昂、杨炯、骆宾王的精粹。边塞诗人们凭借着各自深厚的艺术功底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真实情感,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边塞诗的创作,给唐诗盛开的百花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七、参考文献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2005版

李炳海、于雪棠:《唐代边塞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版

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罗宗强:《唐诗小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唐朝边塞诗简介 第2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

吴跃

唐朝边塞诗中的悠悠“楼兰”

—唐边塞诗中的楼兰意象分析

摘要:边塞诗的产生,与古代边塞、人们的边塞观念、古代国与国之间在边塞地区发生的战争等政治、军事斗争密切相关。边塞诗到唐朝才是进入了它的一个黄金时代。本文作者通过阅读唐诗发现在唐代的边塞诗中“楼兰”这一个意象频频出现。本文通过对《全唐诗》的文本分析以及数据统计,得出了楼兰的具体出现频率以及其他古代地名的出现频率。在查阅了相关书籍以及历史典籍后本文重点从汉家情结、尚武精神、地理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唐朝

边塞诗

楼兰

引言:唐朝是一个令我们怀念的时代,不仅是那辽阔的国土,高度发达繁荣的农业经济,令我们心驰向往的文治武功,还有那些让我们无法忘怀的唐诗。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有初唐四杰的开辟一代新诗风,有李白的绚烂浪漫,更离不开的是边塞诗的波澜壮阔,豪迈壮阔。我一直都认为边塞诗才真真正正地反映了大唐气象,有盛唐的豪迈,更有边塞闺怨诗的哀婉缠绵„„„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而我们在边塞诗中又可以发现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很多边塞诗人的著作中经常会闪现的一个意象—楼兰。根据我对全唐诗的统计,其中大约共有132位左右的唐朝诗人写过边塞诗,而其中又有五十位的诗人只写过一首或两首的边塞诗。而在那八十多位“主业边塞诗人”中又有大概32位诗人的著作中

出现过“楼兰”这一意象,而且伴随着楼兰意象同时出现的是一个意象“傅介子”。李白、岑参、孟郊、杜甫、虞世南、陈子昂等唐朝伟大的诗人也多次写到楼兰、傅介子。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有趣乃至诡异的现象。我们知道唐朝其实是一个边患极其严重的王朝。根据《中国历史图集》的记载,初唐盛唐之时唐朝四周的少数民族政权就有东北部靺鞨,北部的突厥回纥,西南的吐蕃南诏,西部的党项羌、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疏勒、于阗。至于中唐乃至晚唐之时,边患就益加严重,突厥占据北部,而吐蕃则完全占据了唐朝的西域之地。然而在《全唐诗》中高昌大约出现4次,吐谷浑出现了3次,龟兹出现出现9次;而对唐朝威胁最大的突厥在在边塞诗人的著作中仅仅出现过一次,相对而言匈奴却出现了四五十次;而最终占据西域的吐蕃竟然一次没有出现。而楼兰这个国家在唐诗中出现却是极其的诡异。根据《汉书》的记载,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作为一个远在西汉就被灭掉的国家,却在唐朝的诗中高频率的出现。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回味的一个问题。而且当我们仔细的分析这些带有“楼兰”意象的诗句我们会发现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作品中出现楼兰的边塞诗人遍布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而且初唐的郑愔的《塞外三首》中的“楼兰”有种悲壮之风,高适的“马蹄经日窟,剑术指楼兰”岑参的“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前年斩楼兰“,这些哪一个不让你心动;盛唐李白的“挥斥斩楼兰,弯弓射贤王”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赦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都流露出一种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迈。中唐的颓败抹不掉孟郊“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的愤慨,擦不去张仲素的“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一个“意象”在一个王朝的鼎盛时有种好壮的含义毫不意外,意外的是它能一直保持这种蓬勃的生命力。那为何作为西汉时代的一个食物的它能够在唐朝边塞诗频频出现。我猜想可能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浓郁的汉家情结

其实我们仔细的想想,作为唐朝北方最大边患的突厥在边塞诗中却仅仅出现一次,而作为西汉北方主要边患的匈奴却出现了五十次左右。西部的吐蕃竟然一次没有出现,而楼兰却在三十多位的边塞诗人的著作中出现。如果我们对《全唐诗做个统计我们便会发现些端倪,“卫霍”、“霍骠骑”“霍将军”等竟出现近百次。

这在唐代边塞诗中常常出现的汉家人物、汉家事迹并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修辞手法。这种弥漫在边塞诗中的浓郁的汉家情结是一种历史、现实与理想的百般纠结和糅合。唐朝诗人对汉代的这种情有独钟是有原因的。汉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大的王朝。地理上,两个王朝都是定都长安。而且西汉北部有强大的匈奴不断南下侵扰,在西部也有西部国家的侵扰,通往西部的通道也是异常的脆弱。对应的唐朝的北部也有不断南下的突厥,西部有高昌等西戎的侵扰。但是西汉的青藏高原区域却是比较安静的,而唐朝的青藏高原上却有迅速崛起的吐蕃。吐蕃在中晚唐俨然已成为唐朝最严重的边患。面对社会现实的问题,由于对边塞战争的关注忧虑,边塞诗人很自然的会追忆起汉代的边塞。而且这种对汉代的追忆和回念决不是一个人的一时冲动,而是弥漫在整个时代的边塞诗人的理性思考中。唐代的边塞诗人常常在诗中提到汉代的英雄人物,李广、卫青、霍去病、傅介子,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呼唤一种英雄精神。唐代的诗人在写到汉代人物的时候不仅仅是在寻找一种素材而是在寻找一种历史精神。我们可以看一下南北朝的诗人吴均的《入关》“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吴均的简历,根据《梁书》的记载,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荐之临川靖惠王,王称之于武帝,即日召入赋诗,悦焉,待诏著作,累迁奉朝请。一个生活在帝王旁边的人,一个没有铮铮铁骨的边塞诗人无法写出真真正正的边塞诗。我们能在吴均的诗里发现汉代的英雄博望侯张骞的影子,可是我们应该能够感觉的出里面的张骞只是被用来作诗。我们无法从中感觉到丝毫的汉家情节和汉家气象。而唐朝的边塞诗人在作诗时,更多的是抒发一种浓郁的汉家情结,把汉代作为一个汲取精神财富的宝库。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曹康的《送康祭酒赴轮台》“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拟不回”。楼兰在这里绝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构成诗的一个意象,“楼兰”在唐代的边塞诗中被完美的融入其中,它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历史上的楼兰。唐诗使它变得有血有肉,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想要喷薄而出的汉家气象,一种豪迈。

这种对汉家的独特的情结不仅使唐朝的边塞诗人们对汉家的英雄人物佩服十足豪气充盈,更使得他们对现实进行不断地反思。这种对汉家的怀念,绝不是个人的躲进小阁发思古之幽情,更多的是对现实进行反思,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

唐朝的诗人怀念汉家在边塞战争上的成就,决不是厚古薄今。更多的是阐发自己对边患关注。当然西汉尤其在汉武帝后对待边塞的强硬和边塞战争不断胜利给唐朝的边塞诗人带来很大的触动。现实的边塞战争失败使得这些边塞诗人把目光投向西汉,所以“楼兰”的出现正是唐朝边塞诗人对汉朝功绩的向往。于是在现实的刺激下,唐朝有个很有特色的现象—唐朝文人投笔从戎之数极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潮流。杨炯提到“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崔睇写到“一朝弃笔砚,十年操戈戟”。高适在《塞下曲》中也曾说“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李白曾写道“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杜甫也发出过“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的呐喊。王维也曾提到,岂学学生辈,窗间老一经„„等等这些一系列的诗歌表明了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的高度的责任感,体现那浓郁的汉家气象,他们积极出塞,渴望建功立业。而现实是唐武德初的突厥不断侵扰,李渊被迫与其签订合约。太宗时虽在一定程度上击败了突厥。可是另一个巨大的危险却在西部崛起,虽然李靖在太宗时承重打击了吐蕃。可是安史之乱之时,吐蕃却乘机出击,连续占领凉州、瓜州、沙州、甘州、河州、兰州等等。唐朝西去之路被彻底堵塞,这使得对西汉极度认同的唐朝的边塞诗人们无法避免的想到“楼兰”。想到那个也曾堵住西汉西去之路的楼兰。可是楼兰最终被西汉所灭,河西走廊又回到西汉的掌控之中。因此他们当然会怀念汉代的英雄,怀念擒获楼兰王的傅介子,渴望便将能像傅介子一般擒获楼兰王打通西去之路。

二,北方尚武精神的影响

再者除了历史文化因素外,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在唐朝的边塞诗人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唐朝的“专业”边塞诗人大概有132位,北方籍的诗人大概有89位,南方籍的大概有43位。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曰“在其板屋”;又曰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及《车辚》、《四载》、《小戎》之篇,皆言车马田狩之事”“ 钟、代、石、北,迫近胡寇,民俗懻忮,好气为奸,不事农商,自全晋时,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又益厉之。故冀州之部,盗贼常为它州剧”。然后在《隋书》中,安定、北

地、上郡、陇西、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性犹质直。然尚俭约,习仁义,勤于稼穑,多畜牧,无复寇盗矣。雕阴、延安、弘化,连接山胡,性多木强,皆女淫而妇贞,盖俗然也。平凉、朔方、盐川、灵武、榆林、五原,地接边荒,多尚武节,亦习俗然焉。河西诸郡,其风颇同,并有金方之气矣。北方由于靠近草原文明,是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对抗的前线,这使得北方尚武风气盛行,民风彪悍,与南方的婉转缠绵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北方特有的尚武风气对对诗人的影响是其他区域难以企及的。《张肃珪墓志铭》中称“朔调之地,北近林胡。俗皆止戈,人多弃笔”。等等一些东西我们都能看出北方这种尚武之气影响之大。在这种浓烈的社会氛围中,边塞诗人们耳濡目染,于是尚武慕侠、投笔从戎也会成为他们必然会选择的一种人生道路。于是唐朝的边塞诗人们的大部分都有真真切切的边塞经历,这种经历也是的很多南方的边塞诗人文风大转。如《唐才子传》提到崔颢“晚年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桓,说尽戎旅”。我们可以看一下他到辽西后写下的《辽西作》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如果没有到过边塞绝写不出这么有边塞气息的诗。这一点我们可以和南北朝的诗人做一下对比,徐陵的《陇头水》 陇头流水急,水急行难渡。半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心交赐宝刀。小妇裁纨素。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一个没去过边塞的人写出的边塞诗怎么可能有那种真真正正的边塞气息,其中有的只是一种题材而已。只有这种真真切切的边塞经历才能让诗人们真真切切的感受边塞,感受边患。才会让他们写出深刻反映边塞的边塞诗,这样才会使“楼兰”在唐朝边塞诗中频频出现。

三,地理因素的影响

于是导致“楼兰”在唐诗频繁出现的另一个原因也出现了,那就是一系列的地理因素使然。边塞诗的产生,还与战争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要塞战有更为直接的联系,而要塞一般都处于一国之边陲。所以边塞的地理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从《中国历史图集》中可以发现一系列的高山深渊给唐王朝提供了非常天然的保护层。虽然四周少数民族政权极多,可是由于高山或深水的阻挡,他们寇犯唐朝的路径却只有那么几个方向。向东部的高丽、新罗对于唐朝的威胁极小,又有鸭绿江的阻挡。而南方的南诏等部也没那个实力去侵犯大唐。而对于大唐威

胁较大的突厥由于阴山和贺兰山的阻挡只能借道河西走廊寇犯唐朝。而在青藏高原迅速崛起的吐蕃由于横断山脉的阻拦,无法东进,他们寇犯大唐的唯一路径就是经凉州、瓜州的河西走廊。根据《旧唐书》的记载,“二年二月,始毕帅兵渡河,至夏州”“ 四年四月,颉利自率万余骑,与马邑贼苑君璋将兵六千人共攻雁门”“ 七年八月,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入寇,道自原州,连营南上”“ 八年七月,颉利集兵十余万,大掠朔州,又袭将军张瑾于太原”“ 九年七月,颉利自率十余万骑进寇武功,京师戒严”“ 引兵入朔州,扬言会猎”“ 长寿二年,率众寇灵州,杀掠人吏”“ 中宗即位,默啜又寇灵州鸣沙县”“ 文明元年,又寇朔州”。根据这些记载,然后结合谭其壌的《中国历史大图集》,我们能够发现突厥的进犯路径便是经由西域。我们可以再看一下吐蕃—中晚唐最大的边患—的进犯路线,据《旧唐书》,“遂进攻松州”“ 上元三年,进寇鄯、廓等州,杀掠人吏”“ 久视元年,吐蕃又遣其将趋莽布支寇凉州,围逼昌松县”“ 其年九月,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州城”“ 明年秋,吐蕃大将悉末朗复率众攻瓜州”“甘州、凉州又陷入寇”。安史之乱之时,吐蕃又乘机出击,连续占领凉州、瓜州、沙州、甘州、河州、兰州等等。唐朝在西域的领土尽失,而且失去了西去的路径。这样使得边塞诗人关注的焦点无法避免的落到西部去。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唐诗中的“楼兰”频繁出现了。他们渴望出现卫霍、傅介子式的英雄解决西部的边患。这种地理的因素逼着他们去关注西域,而且大部分的边塞诗人游边的地点大部是在灵州、朔州等河西走廊区域。我们可以统计一下《全唐诗》,位于西域的玉门在全唐诗中出现了45次,陇山出现了29次,阳关出现了49次,酒泉出现29次,雁门出现49次;而处于东北部的营州仅仅出现6次,幽州也仅仅出现了15次而已;南部的“南诏”也仅仅出现了9次。作为唐代最关注边塞情况的一个群体,边塞诗人能够明晓国家的真正的边患在哪个方位。而西北部由于频频受到突厥、吐蕃等西域诸国的侵扰必然会成为边塞诗人关注的焦点。当然我们就不会难以理解“楼兰”为什么频频出现。

从一个诗人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他的心理,从若干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时代的心理,而这个时代的心理恰恰也是一个民族的心理,这种心理又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边塞诗人们考虑民族、国家和边塞的安危,对社会现实的忧愁、高度的责任感,使得他们尚武崇侠、积极地出塞渴望建功立业。

而现实与历史的巨大反差又使得他们拥有浓郁的汉代情结,但这种汉代情结决不是厚此薄彼,而是对现实的一种责任感。面对日益严重的边患他们怀念汉家功业,崇拜汉家英雄,就是渴望能够为国立功边塞。“楼兰”的出现又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诗人们的心理。

参考书目:

1.《全唐诗》,《全唐诗》,黄钧等校注,岳麓书社1998年出版 2.《中国历史大图集》,谭其壌主编;〉 3.《唐才子传》

论唐朝边塞诗歌的艺术风格 第3篇

【关键词】唐朝 边塞诗 艺术风格

唐代边塞诗的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就艺术风格来讲,唐边塞诗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初、盛、中、晚,先后承革,约计二千首的系列之作,形成了一条多姿多采的艺术画廊。

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这种郁勃特色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代表是骆宾王,如《夕次蒲类津》: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氣,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月照边塞,寒气袭人,壁垒森严,烽烟报警,衬托边塞气氛的紧张和征战生活的艰辛。但戍边的将士却不顾环境的恶劣,依旧杀敌报国,凸显出高昂的爱国主情。

二是对于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代表是陈子昂,如著名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他们都不止一次地从军出塞,对边塞生活熟悉,感触深沉。用自己的笔墨描绘了塞外迥异的风光,抒发了独特而真实的感受。

盛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豪雄。气势磅礴的边塞战争,赋予它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1.雄大气象。诗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军旅英雄,描绘了无数具有传奇色彩的战争,表现了唐军克敌制胜的巨大威力,激荡着一种气吞骄虏的雄风。

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以黄沙百战,金甲穿破,点出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残酷艰苦以及敌军的凶悍边境的荒凉。在这样的环境下,将士们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以身许国的豪迈誓言。这种气势是盛唐诗歌所特有的,是盛唐气象的衍生物。

2.尚武风习。投笔从戎成为反复鼓吹的主题。许多诗对效忠君国作了热情的赞许,更对武功作了热烈的颂扬。与此同时,普遍贬斥和亲。

例如,王维《少年行》四首: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臂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通过写汉代大将霍去病建功立业的过程,鼓励当代的人投身军旅,报效国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刚猛顽强、豪气干云、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的形象。

3.自信观念。诗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常常把破敌立功看得非常容易。在写战争的苦难时,也具有一种雄浑的底蕴,怨气之中含有豪气,因而并不使人感到低沉。

例如,王昌龄《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而王昌龄《从军行》中,开始便用风沙遮天蔽日的恶劣环境塑造了一个艰苦的大背景,而此时沙漠中的却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行到半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既写出了唐军的强大,又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开创心理。盛唐人志向高远,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斗决心。诗人们对边地的奇景奇事,充满激情,诗的境界多有创新。另外,还常看到一种无畏的“拿来”精神,对塞外的乐舞、风俗、物产等多所赞美,对民族友谊有许多感人的描写。

以上诸端,使盛唐边塞诗赢得了崇高的赞誉,人们从中看到了民族伟力的迸发。

中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苍凉。安史乱后,唐王朝从繁盛的顶峰上跌落下来,对外战争的优势随之丧失。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国土沦丧,无力收复。诗人们常常对庸懦的朝廷给予辛辣的讽刺。为光复旧物,诗中时时发出深沉的怒吼,表现出昂扬的斗志;时而又传来悲愤的叹息和凄凉的哀怨。旧时的换兵制度已经废毁,边愁乡思成为诗中的突出主题。对征戍之苦的描写大量增加,出现了许多这方面的佳篇杰构。

例如,张籍的《凉州词三首(其一)》: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由于连年的内外战争,卫国立功的英雄气概已经相当淡薄,而厌战之心、思乡之情却极为浓烈,因而反映到诗歌作品中来,往往感伤多于乐观,凄凉多于雄浑。在整个创作中,理想的光辉逐渐淡弱,现实的色彩愈益加浓。

晚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则是萧飒。色彩阴郁,景象悲苦,感情压抑,意绪低沉。诗中多写战士的苦难,其中对血与死的描绘尤其令人触目惊心。把边塞与死亡连在一起,成为常见的现象,英雄主义的热情日趋消冷,人道主义的新潮代之而起,对凡庸军将的批评更为尖锐突出,为士兵的呼号更见痛切。与此相应,景物描写也常显出一片萧瑟悲苦,沮丧、绝望情绪十分沉重。

例如,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无定河边白骨无人收,何等凄苦;春闺梦里,久别重逢,何等温馨。现实与梦幻两个不同场景各自延续着,而永远没有一个交点。白骨永远回不了家乡,妻子美好的愿望永远不能实现。战士久死的现实与亲人苦苦的期盼形成巨大反差。对穷兵黩武的批判由此切入,角度新颖,给人心灵以巨大的震撼。

唐朝边塞诗中的征衣与闺情 第4篇

欧敏

(安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

11级汉语言1班

010111037)摘要:示之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意象寄寓了诗人的情感,运用意象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征衣作为具体的生活的物象,寄托了征人和思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多样情感。征衣在唐代边塞诗中大量出现并成为征人思妇寄托情感的媒介,表现征人思妇情感的闺情题材是唐代边塞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边塞诗 ;征衣;闺情

一、征衣意象的概述

征衣即旅人之衣,唐代岑参《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或为出征将士之衣,唐代赵嘏《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发,报秋榆叶落征衣”;也泛指军服,如“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征衣有时也用捣衣替代,捣衣一般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下捣衣,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诗人往往用它来表现征人离妇、相思别绪的惆怅心情。思妇们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征衣经常被用来表达将士们的边塞生活之苦和闺中少妇的无限思念之情。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征衣”“砧衣 ”、“捣衣(捣练)”这一系列意象,很多学者认为它是用来表现闺怨闺思的,是唐代闺怨诗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意象,是一种悲凉情绪的载体。它承载着思妇的精神苦难,具有厚重的情感意蕴。它往往与“月亮”“思妇”同时出现,寄托着思妇的相思爱恋之情,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二、征衣传达思妇的闺情思想

“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着君身。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殷勤为看初着时,征夫身上宜不宜”(张籍《寄衣曲》),征人常年征战不归,思妇思念着他们,而由中原远寄的征衣则成为传达思妇幽怨哀婉情感的载体,正如任文京先生所说:“官衣虽可御寒,但它不会引起征夫感情的共鸣,而出自闺妇之手的衣服不仅可以御寒,还能让征夫感到闺妇感情的温暖。闺妇正是要通过这件衣服唤起征夫的思恋之情。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

秋歌》 秋月皎洁的长安城一片明亮,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砧声任凭秋风怎么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外的亲人。什么时候才能把敌人平定?这样,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的征途了!视觉意象的空明辽阔、听觉意象的恢弘共鸣,无人能逃脱这支缠绵悱恻、弥天塞地的乐章。吹不尽的秋风从远古吹向未来,千百年间风中传送着同一种情感: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所有思妇共同的心声,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期盼着与远方的征人团聚,而这万千的情愫只能通过捣衣声来排解和寄托,寄过去的不仅是征衣,更是思妇对征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当缝制好征衣后,需要寄出去,那么这件充满情意的征衣,能否顺利寄出去呢?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张仲素《秋闺思》 秋天的夜晚是宁静的,但那断鸿声叫得人心都碎了,彻夜难眠直到天亮,思妇整晚都在挂念在居延城外的征人„„正当秋季,夜晚更是寒冷,你那里应该比这里还要冷吧?已经准备好了御寒的棉衣,可是我该往哪里寄呢?打听好了消息,可是你却行军不定,不知道又移军到哪里去了!思妇做好了征衣,想要寄给远方的征夫,可“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征衣”(唐·张纮《闺怨》),这件征衣何时才能寄出去呢?这种牵挂与担心何时才能结束?恐怕只有征人穿上衣服的那一刻才能结束!难道要思妇每日每夜对着征衣哭诉吗?更让人担心的是音信断绝,征人现在身在何处?是死是活?也许,妻子日夜思念、在梦里苦苦寻觅的年轻而又英俊的夫君早已“白骨已枯沙上草”,可“春闺人”却还是“家人犹自寄寒衣”(沈彬《吊边人》)。

征衣无处寄得时候,思妇们忧心忡忡,那征衣寄出去了,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应该不用担心了吧?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寄夫》 诗中写到思妇因西风渐起,想到了戍守边疆的夫君,一入秋就赶制冬衣,惟恐飞霜时节自己的亲人遭受严寒之苦。在寄出去征衣后又开始担心远在边疆的丈夫能否在天气变冷之前收到。“西风吹妾妾忧夫”,西风吹在自己身上,首先应该自己感到寒冷,但是诗中的思妇首先想到的却是自己的夫君,担心他是否穿已经穿着寄去的征衣了,能否抵抗寒冷的西风?“一行书信泪千行”,这其中包含了思妇沉甸甸的情愫,太多思念、太多担心,情到深处不能自已,于是满行泪水流了下来„„西风凄紧,寒到君边,征衣有没有穿在你的身上呢?思妇希望的是“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用“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刘长卿《月下听砧》)来形容此时中的思妇一点也不为过!

唐武宗时边将张揆,戍边十余年未归,其妻侯氏缝制征衣并写诗一首,将其绣成龟形献给皇帝。“睽离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杆调砧更断肠。绣作龟形献天予,愿叫征客早还乡。”龟”同“归”谐音,闻雁修书,含蓄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以及盼望团聚的情感,强化了征衣表达闺情的意蕴。

三、征衣传达的征人闺情思想

思妇借征衣抒发思念之情,征人睹征衣也思念着家人。“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征衣泪满巾”(柳中庸《凉州曲》),从征衣的角度反衬长期征战带给征人的思乡之情,当看到从家乡寄过来的征衣后,内心有块地方被触动了,泪水不自觉地留下来。“陇月尽牵乡思动.战农谁寄泪痕深。金钗漫经封侯别,劈破佳人万里心。”(沈彬《塞下三首》其二)征人出征时想像着“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的死别.想象着家中妻子“絮时厚厚绵纂纂。贵欲征人身上暖。愿身莫着裹尸归,愿妾不死常送衣”(王建《送农曲》)的期盼。

征衣,传着温暖的同时,也传达和寄托了思妇对征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当征人收到衣服后,穿在身上,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了其中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引发了征夫的思念之情。征衣这一意象在唐代边塞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征衣成为唐代边塞诗中观照长期征战离 乱中征人思妇心理与情感的独特视角。

参考文献:

[ 1]李白.李 白集 [M ].张瑞君,解评 .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 第5篇

1、初盛唐边塞诗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2、盛唐边塞诗

——四个特点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盛唐边塞诗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4、晚唐边塞诗

晚唐时期,经过无数战乱的唐朝更加衰落。这段时期的边塞诗也全无初唐时期的豪迈。而多写思念故里之情。

如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还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关于中国唐朝历史的简介 第6篇

可以概略分成数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乱为界。初唐时国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 [1]

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于690年建国周,即武周,女主政治达到高峰。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龙革命而复辟。

唐太宗李世民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来到洛阳,在此处理国家大事,以洛阳为东都。实际上唐朝的都城已从长安徙至洛阳了。

唐朝开元时期宰相张九龄: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以及唐朝著名诗人韦应物的《登高望洛城作》: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描述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景象。 [2]

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阳10年。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帝(昭宗)迁都洛阳。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帝(哀宗),唐亡。唐朝时期,洛阳与长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阳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后30余年。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在晚唐时因为政治腐败,爆发了唐末民变,其中黄巢之乱破坏江南经济,使唐朝经济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镇割据,唐室最后被藩镇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并于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朱全忠建国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3]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唐朝历史过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城,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公元7世纪时,唐朝的疆域范围直抵中亚内陆。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开始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唐朝共延续了289年。

唐朝前期,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开明皇帝,接受亡隋的教训,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由此出现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又针对经济、财政、军事各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形成了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物阜民殷的局面,史称“开元之治”。这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

开元时期,唐朝的兵制发生了变化,对之后的社会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711年,贺拔延嗣任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之名自此出现。节度使成为既掌握军权又掌握行政权和财政权的自雄于一方的力量。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逐渐造成“内轻外重”的局面,到755年终酿成安史之乱大祸。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即位,是为肃宗。他一面派将领郭子仪和李光弼统兵进讨;一面向少数民族回纥借兵,以增强军事力量。战争期间,叛军内部不断内讧,先是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后来安庆绪又为部奖史思明所杀,最后史思明亦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斗争大大削弱了叛军的力量,唐军逐步转败为胜。763年,叛军战败,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藩镇割据的形式却从此形成,唐王朝由统一集权走向分裂割据的局面。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战争不断,民不聊生。859年,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907年,节度使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唐朝灭亡。

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受其很大影响。

唐朝皇帝列表庙号谥号年号在位时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年限

陵寝

年号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626

献陵

武德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649

昭陵

贞观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683

乾陵

永徽650年-655年

显庆656年-661年

龙朔661年-663年

麟德664年-665年

乾封666年-668年

总章668年-670年

咸亨670年-674年

上元674年-676年

仪凤676年-679年

调露679年-680年

永隆680年-681年

开耀681年-682年

永淳682年-683年

弘道683年

中宗

(被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

定陵

嗣圣684年

睿宗

(禅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690

桥陵

文明684年

光宅684年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

载初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唐为何不因武周而分前后唐

则天大圣皇帝

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武曌)

690—705

乾陵

天授690年—692年

如意692年

长寿692-694年

延载694年

证圣695年

天册万岁695-696年

万岁登封696年

万岁通天696-697年

神功697年

圣历698-700年

久视700年

大足701年

长安701-705年

李唐复辟705-907

中宗

(复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705-710

定陵

神龙705年-707年

景龙707年-710年

恭宗

殇皇帝

李重茂

710

 

唐隆710年

睿宗

(复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710-712

桥陵

景云710年-711年

太极712年

延和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756

泰陵

先天712年-713年

开元713年-741年

天宝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762

建陵

至德756年-758年

乾元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779

元陵

宝应762年-763年

广德763年-764年

永泰765年-766年

大历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805

崇陵

建中780年-783年

兴元784年

贞元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

丰陵

永贞805年

宪宗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纯

806-820

景陵

元和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824

光陵

长庆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826

庄陵

宝历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840

章陵

宝历 826年

大和827年-835年

开成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846

端陵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6-859

贞陵

大中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873

简陵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888

靖陵

咸通873年-874年

乾符874年-879年

广明880年-881年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885年-888年

文德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904

和陵

龙纪889年

大顺890年-891年

景福892年-893年

乾宁894年-898年

光化898年-901年

天复901年-904年

天祐904年

景宗

昭宣光烈孝皇帝

李柷

904-907

温陵

唐朝边塞诗简介 第7篇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 618

年~626年

李渊的父亲李虎是西魏的太尉,死後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

615年李渊被调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营。在太原李渊成功地解决了北方突厥的威胁,同时他成功地战败了多支反隋军队,并通过受纳败军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力量。617年7月,李渊正式开始起兵反隋。名义上他并不直接反隋,而只反隋炀帝。他从太原出发进攻长安并很快(617年11月)就占领了长安。他拥代王杨侑做皇帝,自封为大丞相和唐王。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後,李渊命令杨侑将帝位传给他,建立唐朝。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後李渊开始著手消灭其他反隋力量,在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帮助下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後消灭了薛举、薛仁杲、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和梁师都等割据势力。最後一个梁师都是在628年被平定的,这时他已经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了。同时他又利用东突厥和西突厥之间的分裂稳固北部的边界,这是他有力量能够夺取中原的主要条件。

在官僚制度上李渊基本上使用了隋朝的制度。在农业方面他颁布均田制,将田地平等地分配给农民。对绢税他也做了调节,减轻了受田农民的负担。在法律上他废弃了隋炀帝的许多苛政,修订了唐律。李渊对中国的管理和政策为李世民「贞观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由於李渊对他的继承人的问题一再反覆,这导致了他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玄武门之变後李渊受软禁,被迫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李渊死後谥号太武皇帝,葬在献陵。年号:武德 618年~626年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627年~649年

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年号:贞观 627年~649年

唐太宗生於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在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出生,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615年娶妻长孙氏,(登基後称长孙皇后)。公元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此後,李世民经常出征, 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破李轨,杀薛仁杲(薛举之子),败宋金刚、刘武周。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後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

此後,李世民与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的猜忌日益加深。大臣间互相倾轧,分为两派。宰相裴直、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李建成、李元吉为一派,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随李世民为一派。大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将领李靖、徐世绩、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政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和侄子,强迫高祖让位,自己即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

他在位期间,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

630年,击败东突厥,被尊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医治最终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李世民于649年5月病死於长安含风殿。葬於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谥号为「文皇帝」。

唐太宗善於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徵直谏200多次直陈他的过失。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650

年~683年

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二十三年即位。高宗即位,贬房遗爱(房玄龄子)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房遗爱被杀,李元景、李恪及高阳公主(太宗之女,房遗爱之妻)等均赐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巩固。朝鲜半岛高句丽和百济攻新罗,应新罗之请,高宗曾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并派兵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破百济。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高宗即位后纳武则天入宫为昭仪,不久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对此,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对。高宗在李义府等人的支持下,终于在永徽六年立武氏为皇后。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贬斥。显庆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从此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高宗去世后,葬于乾陵。

李治在位年号

永徽 650年~655年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乾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

严母悍妻并蛮童唐中宗李显(李哲)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年号:嗣圣 684年。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唐睿宗李旦,又名旭轮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

684年,武则天废中宗帝位,立其为帝,改元文明。不过由于是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690年,武则天自己登皇帝位,于是废除睿宗。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于是睿宗再次即位。与其子李隆基(后任皇帝唐玄宗)一起铲除了杀害唐中宗的势力。712年,让位于唐玄宗,自称太上皇,716年病逝,享年55岁。其并无特别的治国才能,晚年也受其子李隆基的左右。年号:文明 684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

684年~705年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她是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姑。但宫中权斗使她成了唐高宗李治的昭仪,655年立为皇后。号“天后”,参与朝政,时与高宗并称“二圣”。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

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

武氏执政其间由于宠信酷吏,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供养男妃嫔,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但也是她开创了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

武氏晚年希望儿子李显改武姓可以继位,但李显的软弱使她放心不下。直到后期武氏病重,朝臣推举李显继位,并复辟唐朝,武周亡。

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在位年号: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

(重新即位)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见684年,)705年~710年

年号: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重新即位)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见684年,)710年~712年 年号: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唐殇帝李重茂

唐殇帝李重茂

李重茂(695年—?),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李重茂即位后1个月,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后事不详。

李重茂(694—714年),唐中宗第四子,母亲不详,非韦后所生。圣历三年(700年)被封为北海王,神龙初年(705年)受封温王,且任右卫大将军兼遥领并州大都督。710年5月中宗猝死,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由韦太后临朝称制。李重茂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当政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等为首的政治女性。

李重茂号“少帝”或者“殇帝”。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

盛世开元国大有唐玄宗李隆基 71

2年~756年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後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即位前

李隆基曾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宫廷政变,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

开元之治

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元为「开元」;开元初年,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革除弊害,鼓励生产,经济发展,史称「开元之治」。

杨贵妃与安史之乱

晚期因骄奢淫逸,终日只顾与杨贵妃玩乐。杨贵妃原为他的儿子寿王的妃子,但玄宗竟不顾礼教,把她纳为自己的妃子。他又倚信奸宦如李林甫、高力士和安禄山,任由他们把持朝政,引发「安史之乱」後出逃,从此唐朝由鼎盛时期转入衰弱时期。

文学作品上的李隆基是感情很专一的皇帝,他和杨贵妃的故事,透过《长恨歌》和《长恨歌传》在中国家喻户晓。

在位年号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

756年~

762年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镇守潼关之大将哥舒瀚受杨国忠逼迫出兵讨叛,结果大败,潼关陷落,长安震动,玄宗携太子、宠妃仓皇逃往成都,行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并逼迫玄宗缢死杨贵妃。马嵬民众拦阻玄宗请留,玄宗不从。太子李亨留下,随即前往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同年七月,李亨即位于灵武,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庙号肃宗,在位6年,死于762年,时年52岁,死后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在位年号

至德 756年~758年

乾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

平乱守成虑白首唐代宗李豫 76

2年~779年

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玄宗逃至马嵬驿,当地民众揽留肃宗,于是护送肃宗北上灵武即帝位。安史之乱中,以兵马元帅名义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吓而死。代宗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唐朝开始转为衰落。当时,东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回族不断勒索,西面有吐蕃侵扰,甚至在广德元年(763年)占领首都长安十一日。代宗又迷信佛教,寺院多占有田地,国家政治经济进一步恶化。779年驾崩,传位于唐德宗李适,死后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在位年号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李适

差之毫厘千里谬唐德宗李适 780

年~805年

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即位。次年,为了改善财政,听从杨炎的建议,废除庸调制,颁布“两税法”。另外,也试图削弱藩镇割据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但由于措施失当,反而引起节度使的反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仓皇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称帝,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叛变,再逃到汉中。于是发布了《罪己诏》,声明不再约束节度使,对其姑息迁就。从此,唐朝的中央权力进一步削弱。

其在位期间,时局稍为稳定,但任用宦官为统帅,并且勒索地方官进奉物资,在长安施行宫市,征收间架、茶叶等杂税,民生更加困苦。虽有人称之为“中兴之治”,但并没有特别显著的成就。

唐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死,死后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

在位年号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

秋水无声入海流唐顺宗李诵 805年

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任用王伾、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在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宜等人支持下,从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贪官,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史称“永贞革新”。不久患中风。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逼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纯,贬王伾等人,史称“永贞内禅”。又贬斥韩泰等八人,史称“八司马事件”。次年病死,一说被宦官杀害。死后谥号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李纯

千山过眼此峰出唐宪宗李纯 806年~

820年

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年号:元和 806年~820年。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唐宪宗是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805年初顺宗即位后,李纯被立为太子,顺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了宦官的利益,被俱文珍逼迫退位给宪宗,同年八月,宪宗继位,顺宗被尊为太上皇。

宪宗继位后,开始对割据的藩镇开展了一系列战争,他继位次年就开始对西川节度副使刘朋开战获胜,同年杨惠琳不肯交出他的兵权,宪宗也对他作战,杨惠琳战败被杀。807年讨伐镇海节度使李锜,813年魏博节度使田兴规伏唐朝,813年他开始对抗拒唐朝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作战,但没有能够获胜,从815年到817年他平定了淮西吴元济的叛乱。这些成果被称为“元和中兴”。吴元济被平定后,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规伏唐朝。

但同时宪宗的皇位是由宦官逼迫获得的,因此他信用宦官,他的军队中有许多将军是宦官,而且有些拥有很高的军权。820年他自己被宦官陈弘正杀害,享年43岁,在位15年,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

密宴百戏时日度唐穆宗李恒 821年~

824年

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年号:长庆 821年~824年。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朝廷内宦官权势日盛,官僚朋党斗争剧烈。使唐宪宗的“中兴”局面完全丧失。后服长生药而死,死后谥号为睿圣文惠孝皇帝。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

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 824年~826

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年号:宝历 824年~826年。即位后,只知在后宫嬉戏,奢侈荒淫。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权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导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动攻入宫廷的事件。后为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死后谥号为睿武昭愍孝皇帝。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

甘露饮恨哭献幽唐文宗李昂 826年~

840年

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在位期间,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政权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大和九年(835年),李训引诱宦官参观所谓“甘露”,企图将其一举消灭,但事情败露,反而导致宦官大肆屠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事后,文宗更被宦官钳制,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汉献帝。开成五年(840年)抑郁病死,死后谥号为元圣昭献孝皇帝。

在位年号

宝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

浮屠塔倒受道箓唐武宗李炎 840

年~846年

李炎(814~846):中国唐代皇帝。840~846年在位。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年号:会昌 841年~846年。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病重,宦官、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会昌。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会昌三年(843),泽潞镇(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欲袭位割据。武宗采纳李德裕的建议,命诸道出兵征讨。次年,刘稹为部下所杀,叛乱平息。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会昌五年(845)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5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在位6年,终年33岁。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李忱

世间谁人识光叔唐宣宗李忱 846

年~859年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

李忱登基之前,为了逃避唐武宗的迫害,传说他当过和尚,曾作过《瀑布联句》一诗。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被道士上供的长寿丹毒死。李忱被迎回长安登基做皇帝,是为唐宣宗,改元大中。

唐宣宗登基后,唐朝国势已很不景气,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农民起义,朝政腐败,官吏贪污,宦官专权,四夷不朝。唐宣宗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他先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唐朝国势有所起色,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日渐富裕,使十分腐败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宣宗是唐朝历代皇帝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另外,唐宣宗还趁吐蕃、回纥衰微,派兵收复了河湟之地,平定了吐蕃。

由于宣宗曾当过和尚,所以对佛教极力推崇,据说曾在大中七年(853年)大拜释迦牟尼的舍利。

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

斜阳昏鸦听遗叟唐懿宗李漼 859年~

873年

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改元“咸通”。死后葬于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唐懿宗是一个昏庸无能、奢侈无度的君主。他即位后,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政治十分腐败,藩镇割据重新兴起。他将唐宣宗中兴的果实损耗殆尽。此时唐朝已无可救药,病入膏肓,大**正在酝酿之中。当时赋税刻薄,百姓无法过日子,于是出现人吃人的惨剧,百姓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起义。859年,袭甫在浙东领导起义;868年,庞勋领导徐泗地区的戍兵在桂林起义。唐懿宗派遣王式、康承训等残酷镇压了这两次农民运动,但是对人民的剥夺并没有停止。

此人乃唐朝间接之亡国之君也。

在位年号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

虚名天子奔波苦唐僖宗李儇(李俨)

873年~888年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发音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由宦官拥立,时年十五岁。政事全交给宦官田令孜掌握,自己却玩物丧志。当时灾害连年,人民生活困苦,官员盘剥沉重。干符元年(874年),濮州王仙芝发动起义。次年,黄巢也起兵于冤句,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王仙芝失败后,起义军由黄巢率领,百战百胜,并于广明元年(880年)占领长安,他仓皇逃亡入蜀。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起义失败,次年三月唐僖宗返回长安,唐朝已接近灭亡的尾声。

在位年号

咸通 873年~874年

乾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

历运将终叹道穷唐昭宗李晔 888年~

904年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唐昭宗即位后,藩镇趁着平定农民起义的机会逐渐扩大,唐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唐昭宗根本没有实权。后来,唐昭宗被当时最大的藩镇朱温控制着。朱温为了灭亡唐朝,自己做皇帝,先杀掉宫里所有宦官,再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接着镇压各地藩镇,最后又于天佑元年(904年)杀害了唐昭宗。

唐昭宗在他即皇帝位以来16年间,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

在位年号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乾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佑 904年

昭宣光烈孝皇帝李祝 904年~907年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年号:天佑 904年~907年。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唐天佑四年(907年),朱温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光,接著又废哀帝为济阴王,自己做皇帝,建国号「大梁」,史称「後梁」,改元「开平」至此,立国290年、传20帝的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唐哀帝也在被废后次年,即开平二年(908年),被朱温毒死。何太后(唐昭宗皇后)也被杀。

上一篇:女装品牌下一篇:小学直饮水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