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2024-07-18

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精选9篇)

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第1篇

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市奉贤区

褚继平

曙光中学是一所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地处上海远郊奉贤的东南,学校离市区约六十公里,离县城近二十公里。曙光中学由烈士李主一及首任驻苏大使刘晓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办,她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中共奉贤第一个党支部即奉贤县委诞生在曙光中学。光荣的革命历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曙光人辛勤耕耘、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建校七十多年来,学校为高等院校及当地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不利的地理位置,学校骨干教师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加上每年有中、高级老师退休,学校出现了师资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学校青年教师比例近90%,其中初级职称青年教师超过了40%,这与重点中学的师资要求很不相称。自九十年代以来,曙光中学的领导和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好青年教师,关系到学校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能否稳步提高,关系到学校能否持续发展。为此,他们始终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大任务之一,他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

曙光中学领导认为,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要研究当代青年教师的一般心理特点。他们认为,青年教师一般有以下特点:

1.思想活跃,但情绪不稳。

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思路敏捷,爱独立思考,对新事物的接受既快又强烈,并能大胆地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意见;但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只注意局部而忽视整体,所以,思考问题容易片面,有时自相矛盾,甚至出现极端现象。

2. 自我意识强,但集体意识较弱。

青年教师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强,渴求他人的理解,注重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但对己缺乏严格要求,有时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不大善于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倾向;有些青年教师对组织漠不关心,缺乏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好胜心强,但受挫能力较差。

青年教师好胜心强,好竞争,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对价值观的认识未必正确,奉献观念淡溥。大多数青年教师虽有工作的成就感,渴求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明显的成绩,但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忍受能力较差,因此,往往缺乏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常徘徊。

4. 需要层次不高,工作动机不够明确。

不能否认有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持怀疑态度,有些青年教师虽然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勤奋工作,但他们的需要层次较低(往往停留在生存或荣誉的需要),工作动机并不十分明确,时常流露出对职业的不满 情绪,有的把自己的工作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这种情绪严重影响着青年教师的进步和成长。

针对青年教师的一般心理特点,曙光中学领导认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要提高其业务素质,还要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要帮助青年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工作动机,要让青年教师认识到,欲推行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而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

曙光中学在研究青年教师心理特点的同时,认真分析青年教师成长的主客观条件。他们认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各种条件。其主观条件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成就的需求与强烈的自尊、自信意识,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及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虚心求教的精神。以上主观条件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原动力(内驱力)。内因是变化的因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青年教师的成长既需要自身的努力,又需要外部的培养。学校的任务是: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通过客观条件促使其主观条件向着发展积极因素的方向发生转化,从而弥补其“缺损”与“不足”,扬其长而避其短、救其“失”。他们认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客观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社会对知识、人才和教师的尊重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工作,如得不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承认,不要说青年教师,就是老教师的稳定也是困难的,就无从谈及培养青年教师。在视知识分子为“臭老九”的年代,哪里还有青年教师成长的土壤?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科教兴国”已是我国发展的基本策略之一,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更是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党和国家在改善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方面同样作出了极大的努力,这对青年教师的稳定和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保证作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显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条件。

2. 良好的组织氛围。

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思想面貌、知识水平与能力差不多的大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学校或者安排到同一学校的不同组室工作。几年之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与工作实绩会大不一样。有的酷爱事业,工作责任心强,能很好地胜任工作,成绩突出;有的则情绪低落,工作不求上进,甚至心灰意懒,更谈不上工作实绩。这除了他们主观努力不同外,学校的组织氛围或组室气氛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良好的组织环境氛围,优秀的文明组室可以使青年教师发扬正气,促进其优良师德的形成,互相鼓励,激发成就动机的高层次心理需求。

良好的组织氛围应当包括: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正确的评价标准;严格有序的集体工作制度;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组织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

为使全校教师都有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曙光中学狠抓教风和文明组室的建设,他们制定了“文明组室标准”、“曙光中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及“优秀师德和合格师德标准”。学校每评选出一定数量的校文明组室,对师德优秀的老师利用黑板报、学生演讲等各种场合给予表扬。近几年,该校每年均有组室被评为县“十佳文明组室”。

3. 充分的学习机会。

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机会,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对于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新大学生,学校假如只注重其“知识输出”和使用,不注重让他们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积累和提高,那无疑是“竭泽而渔”,这是学校工作的“短期行为”。不同层次的青年教师需要有不同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

曙光中学设立了科研发展室,由分管校长领导、主任直接负责,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的计划、指导、管理和奖励。制定青年教师平时培训及高一层次学历进修(硕士课程学习)计划,并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向兄弟学校的老师学习与交流,以使不同层次的青年教师都有相应的学习要求与机会。

4. 引入适当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适当地运用竞争和激励机制,乃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另一重要条件。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友好、公平的竞争机制、正常的培训措施以及合理的激励制度是十分需要的。

曙光中学对青年教师充分信任、大胆使用,为青年教师获得工作上的成功创造了充分的条件。他们对青年教师的激励以精神鼓励为主,但也适当运用物质奖励。学校利用各种条件和手段,诸如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赞扬鼓励、考核评优、浮动工资、增加奖金等,在青年教师获得一定的成功时,不失时机,因人制宜地通过恰当的激励手段,强化他们的成就动机,并引发他们确立更高层次的需求。

曙光中学认为,中学初级职称青年教师的成长一般需要经过摹仿性阶段----能胜任教师工作、独立性阶段----成为合格中学教师以及创造性阶段----成为青年骨干教师三个阶段。为此,他们制订了“135”初级职称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所谓“135”计划,就是指: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学校的培养下,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年后能胜任教师的工作;三年后能胜任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合格中学教师;五年后能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成为具备一定教研能力和咨询能力的中学骨干教师。以下是该校各阶段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1.摹仿性阶段。

处于摹仿性阶段的青年教师从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语言的运用,都要学习别人的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少体现出自己的东西。这一阶段的教师是指大学刚毕业的见习期青年教师。对于这些青年教师该校采取的措施是:(1)通过本校优秀青年教师的榜样及校史的介绍,巩固他们的专业思想;按优良师德的标准要求他们,培养他们树立高尚的师德情操,激发他 们爱岗、敬业以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2)选派好带教老师,包括学科指导老师和班主任工作指导老师,明确带教和被带教的职责和任务,加强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如教案的规范设计、普通话、板书训练等。(3)形成良好的工作规范。通过师徒互相观摩、交流与自己的实践,提高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班主任工作水平。(4)按上级要求,定期检查,及时表扬与批评,评出优秀带教教师和优秀见习期教师,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岗位立功、岗位成才。(5)签定帮教工作协议,规定“硬性”工作指标,组织他们参加听课、评课,开设校级汇报课,开展课堂教学评比。(6)指导他们对各自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调查报告。(7)关心见习期教师的生活,使其生活丰富多彩,以达到使其安心教育工作、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之目的。

2.独立性阶段。

处于独立性阶段的青年教师基本上摆脱了一招一式摹仿的状态,突破自我的束缚,开始独立地按照自己的见解进行教学。他们将别人的经验吸收、消化,取他人之精华并及时转变成自己的东西,能对自己的教学体会点点滴滴地积累,从而为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创造条件。为使青年教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目标三年)胜任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工作,顺利走过独立性阶段,该校采取的措施是:(1)压担子。没有特殊情况跟班教学,不停步前进;(2)安排青年教师开设校级研究课和县级汇报课;(3)组织他们继续参加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4)指导他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论文的评比;(5)组织安排他们参加组内、校内以及校间的交流和学习,并为他们创造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6)注意发现每一位青年教师的特长,并加以肯定和发扬,为使他们锤炼出独特的教学风格提供条件。

3.创造性阶段。

经过三年的工作,青年教师应该具备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功,随后的目标是第三阶段----创造性阶段,成为中学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一旦进入创造性阶段,就会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的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上,都会表现出极高的独立性、很好的创造性。对于这一阶段的青年教师,该校的主要措施是:(1)组织他们学习区、市以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工作经验及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及教研能力;(2)组织他们开设区级交流课,参加区教学评比;(3)鼓励他们申报校、区级教科研课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参加校、区教育教学论文的交流和评比;(4)以中学一级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他们,并确立奋斗目标;(5)组织他们认真撰写五年工作的总结,努力将成功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工作。

以上介绍了初级职称青年教师的“135”培养设想和尝试,对于个别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师,该校实施了“134”培养计划,另有个别教师则采取“246”等培养计划。

近年来,由于该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他们的主观努力,一大批青 年教师迅速成长,分配到该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五年后都被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从一级教师发展到高级教师,一般需要五至八年的努力,有的甚至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刚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的青年教师往往会出现暂时的松懈现象,也就是平时常说的“高原现象”。为帮助青年教师进一步成长,曙光中学认为,必须继续加紧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以使他们尽快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区、市级骨干教师。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该校主要采取的方法是:(1)要求青年骨干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策略,研究教法,指导学法,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2)为青年骨干教师选派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高级教师作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继续深入系统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3)鼓励他们继续参加区、市级教学评比,开设区、市级展示课;(4)在导师指导下,申报区、市级教科研课题,每学年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5)推荐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区骨干教师培训班;(6)每学年推荐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硕士课程的进修;(7)推荐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市骨干教师的培训或出国进修。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复杂而艰苦的过程。以上介绍了曙光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设想及具体措施。应该看到,该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有成效的。到二〇〇三年底,该校有八位青年教师破格晋升为中学一级教师,二十四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二位青年教师推荐为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一位已通过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九位青年教师担任了校级或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当然,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

讨论:

1. 曙光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是否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2. 曙光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哪些值得各中小学借鉴? 3. 曙光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方法与措施,哪些还需探讨和改进? 4. 如何对青年高级教师继续培养? 您有何建议?

二〇〇四年三月

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第2篇

一、高校青年教师聘任制度改革

1.增设工程实践背景要求

应适当放低对于学历的过分要求,将工程实践背景作为评价的一个积极因素,看重应聘者是否具有从“学生”到“教师”之间的中间环节,例如,在工程类相关企业的实习经历,取得的相关技术证书,对于具有博士学位的应聘者,还要看他是否在博士后工作站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等工程实践背景的体现指标。对于缺乏工程实践背景的青年教师,学校应要求其按相关规定给予补充。

2.学缘结构多元化

高校应较早地意识到本校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弱项,把每次教师招聘视为改变高校命运的一次转机,实行“三三制”的灵活招聘制度,努力将留校、国外引进、校外引进教师的比例控制在1:1:1,重视新鲜血液的注入,善于任用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较强高校的毕业生,倡导校园文化的“兼容并包”,实现各高校之间的学科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优化的学缘结构减轻了教师队伍的“同质性”,提高了不同思维相互碰撞激发创新思维的概率,使得教学团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队伍结构组成多样化

可以借鉴德国“兼职教授”这一先进的教师聘任模式,设立“兼职教师”岗位,鼓励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高校任职,他们的职责主要为对学生和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有必要设立一些实践课堂,可以要求学生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兼职教师”为他们提供实践课题或项目并扮演课堂主导的角色,给予他们手把手的辅导。学校按照课时,付给兼职教师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最好高于或等于工程师在企业工作相同时间的费用,或者以提升工程师的学术形象作为一定的补偿和报酬,比如,颁发给在兼职教授一定的荣誉奖章,并保障这些荣誉可以为其在企业职务上的升迁起到有力作用。同时,也要使兼职教授更深刻地了解在高校任教的益处,既可以帮助高校提升工程设计水平,设立新的教学框架和课程,又可通过教学过程认识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和潜力,实现自我完善。

二、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改革

1.增加工程实践岗前培训

应在岗前培训阶段,使教师充分了解“大工程观”,形成以实践为主导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指导青年教师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等。工程实际需求考察,就是安排青年教师在岗前培训阶段到企业参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行业尖端技术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教师在今后安排教

育教学工作时更有实践性和目的性。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通过“学校-企业-学校”或者“国内-国外-国内”的三明治式的培养模式进行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培训完成以后,由经验丰富的“兼职工程师教授”做考官进行严格的选拔性考试,只有顺利通过者方可正式上岗。

2.完善企业实践制度

在培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多种形式中,最行之有效的要数以校企联合培养为基础的企业实践。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利用假期到产业部门参观、实习或调研,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践锻炼。例如,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积极与行业内的知名IT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与IBM、埃森哲、惠普、微软、花期软件等50余家国内外的知名IT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支持专业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训”,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工程实践搭建平台。如学院的一名副教授任文思创新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重点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模式。还有多名教师深入到IBM等公司参与企业工程实践。

3.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

针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应只依靠企业等外界的力量,还要意识到校内实验室在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桥梁作用。实验室建设与课题开展的过程,同时也是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除了校内实验室可以作为青年教师工程教师实践能力培训的基地,高校还可与一批效益不错的大中型企业,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作为校企合作的中间地带。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在全国二十个多个省市自治区创建了三十多个联合实习基地,包括电台、电视台、设备制造厂商,科研机构等。要求全校年龄在35岁以下且没有业界1年以上实践经历的工科青年教师,必须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挂职锻炼1年或不挂职锻炼半年,达到实习单位的要求后才能回校继续工作。该校已经把此项要求作为青年教师申请副高职称的必要条件。

再如一些工程学院相继建立的科技产业园,在不久的未来将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基地,也可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训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

4.参与行业短期培训

高校培训现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办法除了上述的三种,还包括开办专门的短期课程或训练计划。高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相关行业的短期培训或学术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也可创造条件,与企业联手,分派青年教师去企业参加某些有价值的商业短期培训课程或大企业内部免费的培训计划。这种短期课程或训练计划的有力实施离不开校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及资金支持,应适量给予那些积极参加培训、不断进取的青年教师物质奖励或名誉表彰。

三、高校青年教师评价制度改革

1.增设工程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首先,青年教师评比制度中,评比的名目和数量应该适当删减,尤其是那些本质上重复的评比。这样做不但能够节约高校不必要的开支,还使得青年教师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投入企业挂职工作或短期培训课程,更重要的是,还提升了每一项被保留的评比的含金量,充分发挥评比和奖项的鼓励作用,减少了青年教师的心理负担。

再者,针对工程学科的青年教师,高校应该多制定和补充具有工程实践特点的评比奖项。比如加入“企业项目成就奖”、“先进双师型青年教师”、“实验室建设进步奖”等荣誉称号,颁发给平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积极参与企业挂职训练或为高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出工出力的青年教师。这些奖项的设立,一方面作为对工科学院青年教师实践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高校在教师评比制度层面给予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足够的肯定和重视。

更重要的是,高等工科院校应形成基于CMM构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科学评价体系。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即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推出的一套软件能力与成熟度评估体系。它提供了一条阶梯式的能力进化框架——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级别都有一定的标准特征描述和关键过程域。研究表明,CMM不但是一套软件过程的管理、改进、评估的模式和方法,还可用于组织知识管理过程、教学过程等能力成熟度的评估。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改进和提高与这些过程存在许多共性,因此,可以基于CMM构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成熟度模型,针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和有效培养。

2.调整职称晋级政策导向

改革现有的工科青年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将其公平化、合理化,就必须引入对其工程实践能力评价的项目要求。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有企业实践才可具备职称晋升资格。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在《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为开拓青年教师学术视野、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着力构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求工科专业青年教师竞聘教学科研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应具有在大中型企业累计6个月以上的全职工作经历。在职称评定项目中还可导向增加横向课题所占的分量,鼓励青年教师更多地参与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横向课题;有实验室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经验者,有重大发明创新,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的,在校企合作项目中为企业

带来高利润回报,为高校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青年教师,都可给予幅度较大的加分,迅速提高他们在同类竞争者中的评比实力。

3.对实践性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基于大工程观视野的高等工程教育是以技术科学为基础,以培养能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一种专门教育。因此要求高等工科院校教师在现代工程教育中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应充分考虑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深刻意识到工程师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行业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工程师计划”对我国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意味着在评价工科青年教师教学工作时,必须针对实践性教学整个过程中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实验、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增设具体要求。

四、高校青年教师激励制度改革

1.选择有效的激励模式

激励在组织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激励能使一般部门员工的能力从20%-30%显著提升至80%-90%。员工的工作绩效直接由员工本身的能力水平和受激励的程度所决定,用函数关系关系式可表示为:绩效=能力×激励。高校间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日益激烈,高校管理人员也逐渐认识到激励制度在高校教师队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属于教师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对于青年教师激励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与结果。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应选择有针对性的激励模式并加以应用。

2.激发自我激励意识

自我激励,即激励行为的诱导者是个体自身。美国激励大师吉米·道南曾说过,人对他人的激励是从自我激励开始的,自己没有积极性,就无法调动起他人的积极性。自我激励是激励的基础和核心,组织的管理者应清醒地认识到自我激励的重要性,尤其对于高校管理者,更应充分调动起青年教师自我激励的主动性。

青年教师处于发展的特殊阶段。一方面,工作经验不丰富,对工作需求分析不明确,认为自己已获得足够的理论知识,极易产生对“学习”“培训”的疲劳和懈怠;另一方面,他们处在整个职业生涯的预备阶段,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这两方面的矛盾恰恰证明了青年教师实施自我激励的必要性

和可行性。首先,应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切不可将青年教师视为教学的工具,一味地只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需要谈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应尊重和理解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尽可能多地听取他们关于培养步骤和形式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满意的方式参与培养活动。其次,要将“终身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为青年教师提供宽松的、包容的成长环境,使其认识到工程教育实践性发展的过程性,调动他们自我提高和参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自主意识。

基于以上研究与实践,本项目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第3篇

(一)人力结构分析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青年教师被充实到高等院校师资队伍中,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一些老教师逐步退出教学岗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年教师比例过大,且多数青年教师刚毕业就立即投入教学及科研工作中,没有工作经历,教学模式方法较单一,科研思维缺乏系统训练,以致影响了教学、科研的质量及效果。因此,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青年教师自身特点分析

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热情高、干劲大,由于年轻,他们思想比较解放,接受能力强,每个人都在积极寻求自己的最优发展空间;但同样由于年轻,他们缺乏实践经历与经验。尽管他们学历层次较高,且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实践经验的缺乏制约了他们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限制了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和科研思维创新能力的增强。他们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科研中,对于前沿了解不够,科研方向把握不准,科研课题中标率较低。

二、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指导思想

我院青年教师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师资人才为根本,以提高师资创新能力和弘扬敬业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骨干。针对不同特点,实行分类培养;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工作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快车道”。

(二)组织和运行机制

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学院成立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各教研室积极配合,充分分析每名青年教师的思想、学历、工作情况及业务特点,确定其具体的培养计划。结合每名青年教师的个人意愿和工作需要,在充分保障教学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并定期对进行实践培训的青年教师进行考核,做出总结和鉴定,并组织交流,展示培训成果。

(三)培养目标及要求

我院对于所有参加实践活动的青年教师提出以下目标:1.有自己的稳定的科研方向;2.具有主持的校级以上教学和/或科研课题;3.每年至少发表一篇教学研究论文;4.参加实践活动两年内至少发表一篇科研学术论文;5.协助博/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

青年教师实践培训具有以下要求:1.青年教师每三年有一年的时间进行实践或至少有半年的实验室工作经历;2.每名参加实践活动的教师严格遵守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允许无故旷工,严格保证实践时间;3.参加实践的教师每周至少写一篇病志;4.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活动的青年教师写一本完整详实的实验记录;5.实践结束写一份总结报告。

(四)实践基地选择及支持

结合每名青年教师的专业特点及个人意愿,申请到相关科室及校内外相关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参加实践的教师至少在一个科室跟随一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进行临床实践;科研实践的教师可选择校外知名实验室学习至少一项本校欠缺的新技术或者在校内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另外,通过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征得学校同意,规定给每名参加科研实践的青年教师在进行实践活动期间给予一定课时的减免,以保障青年教师能够通过教学任务的考核。

(五)考核、总结与交流

实践结束后,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进行考查并总结。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学院的资深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专家组,对于青年教师进行听课,在广大教师中实施三级听课制度,适时开讨论会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做出点评,促进青年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学院定期举办文献抄读会、交流会等,请青年教师就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实施情况向全院做报告,互相交流,指出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拓展完善研究思路,为申报各级教学及科研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显著效果

(一)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通过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学生评教、督导反馈、教师三级听课制度等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青年教师在实施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后取得了明显进步。近三年,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平均分在90分以上;并且在国家级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发表教学论文百余篇,主编或参编近百部教材。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青年教师科研课题的中标率显著增加,目前我院所有的青年教师均具有主持或参与的各级别科研课题的能力,科研成果明显增加。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高涨,部分青年教师于参与了国家973基础研究计划的研究工作,并在其中承担重要工作;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数百篇,获多项科研成果奖。

(三)加强了青年教师同校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促进了学术水平的发展

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4.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各职业院校每年都招聘应届本科或硕士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青年教师已承担了学院的主要教学任务,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目前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一、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恩施职院每年都要招聘一批具有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大学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近三年来引进了65名新教师,其中有60名都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有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但作为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是职业院校,招聘的青年教师来自师范类的毕业生相对较少,大多数都是非师范生,他们没有系统修读过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课程,缺乏讲台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第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要与工作岗位实践能力相匹配,与工作岗位要求“零距离、无缝”对接,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合能力,具有“双师”素质。而新进的青年教师一直在学校接受的是正统的学科教育,没有近距离接触企业,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验,讲课时总是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空洞乏味。第三,职业教育理念缺乏,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青年教师很少去研究教学对象、研究教学,使青年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延长了他们角色转换的时间。第四,缺乏系统的教学指导体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仍处于一个自然适应的状态,教学仅靠个人的摸索,缺乏系统的教学指导体系。虽然有时领导也会去听一次课、了解一下青年教师的上课情况,但这样的指导没有形成常态和制度,十分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五,岗前培训缺乏“量身定做”的内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应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紧密相联,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其专业发展。学院层面的岗前培训多由人事处负责,与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结合不够。第六,由于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多数青年教师周教学工作量达28课时以上,很少有时间开展科研教研工作,导致青年教师的科研教研能力薄弱。

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做法

(一)制度设计到位。学院实施青年教师培养目标“13510”工程,即要求新进教师1年入门、3年过关、5年成熟、10年成才,为实现学院培养目标,制定了《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新进教师培养管理办法》、《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社会实践手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指导管理办法》、《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指导手册》等管理制度,做到岗、责相符。

(二)岗前培训落实到位。岗前培训注重实效,切实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岗前培训工作分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由省高校教育培训中心的岗前培训,主要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法规基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为教育教学获得理论指导;另一个层面是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主要集中就关于学院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素养、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加快生源结构转型,促进学院发展、守纪律讲规矩,做合格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规范、管教管导,育人为本、教师礼仪、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制、讲授课单元教学设计、实施与技巧(含板书与评价)、讲练课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开展教学互动、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内容进行培训,为教育教学获得实践性指导。通过培训,可以让他们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以及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升集体感,可以感受到学院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尽快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

(三)教学指导体系到位。为加快新进教师的成长步伐,尽快提升教学能力,应给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学院要求教学专家委员会成员、系(部)主任、总支书记、分管教学副主任、教务处正副处长必须与新进教师结对子,进行一帮一指导;其他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也应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搞好“传、帮、带”。切实担当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责。指导教师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开始,从教学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案的编写、课堂组织、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技巧等方面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并要求青年教师进行跟班听课,到不同的环境中观摩听课,结合不同教师采取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加深对不同课堂的体验。同时,指导教师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室、在实训室等不同环境中进行试讲,通过听课,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四)企业实践锻炼到位。学院全面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让所有专任教师到企业轮训一次,教师社会实践形成制度。学院对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的每一位教师提出明确的实践岗位,联系好与自己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行业)生产第一线参加一个月的实践锻炼,并填写《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社会实践手册》,要将每天工作的岗位、任务、工作时间如实填写,企业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填写鉴定表,撰写实践报告,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手册统一报送教务处存档。由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及有关系(部、室)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到各实践单位,抽查实践锻炼结果,相关资料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并与教师考核晋级挂钩,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五)校企合作到位。加强校企的深度融合,学院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程,组建由大师、知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企业家组成的百名客座教授团队,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及课程标准的制定,让教学内容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青年教师与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中学习,更有利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六)教学竞赛活动到位。为促进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院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说课比赛、微课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教案编写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充分挖掘潜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类高水平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赛中学、学中赛,丰富教师的实战经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七)教研、科研活动到位。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研、科研项目,随老教师一同进行教科研活动,挖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潜力,使他们能在各自专业领域有所突破。学院规定每间周四下午政治学习时间,每间周二下午组织教育理论学习及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为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学院还开展“百名教师、百项技术进百家企业”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报务、技术开发、创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动手能力。

(八)校内职称评聘制度到位。为激发青年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学院建立了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教师任职资格,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还须有相应行业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和“双素质”,把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作为教师评聘的重要指标,实行校内“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三年为期,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调动教师对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视程度。

三、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

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其职业教育理念应与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与高职教育的改革思路、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先进教育观念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先进的高职理念会成为青年教师工作、学习的不尽动力,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将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培训和教育及时将高职教育的最新成果、最新理论融入到培训中去,使青年教师明确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迫切性,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既要符合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需要,又要能满足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教师教学评价是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进行的综合性评价,评价结果会影响学院人事聘任,教师是否能承担教学任务等,因此,学院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学整个过程的管理,评价过程院级领导、系部、专业教研室负责人应全程参与,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有效性。对在评价中暂时出现的问题应给予理解和宽容,并帮助改正,对成绩突出的进行精神与物质的奖励,让教师切实体会到学校的关爱和教学效果的提升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可以激励青年教师自我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进一步引导青年教师追求自我专业发展

学院应引导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自我专业发展。帮助新进青年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规划路线。同时,树立专业发展的长远理想,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体系,拓展知识渠道。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王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J].黄河学刊。2012(10)

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第5篇

教务处 张贵彬

近几年,独立学院在招生人数与办学规模上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师资力量已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年教师则是各地独立学院教学中的主要依靠力量。据统计,目前在许多独立学院中,青年教师在专任老师中的比重已经高达80%以上,他们承担着学校90%左右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教学一线非常重要的骨干力量,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独立学院提高和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科学运用激励机制,要从师德教育、岗前培训、讲授指导等方面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把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做得更好。

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第6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高校兼职班主任兼具大学生成人和成才教育的双重职责。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成功引进医学影像青年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的创新管理模式。实践证实,青年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对大学生专业引导、良好学风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具有优势。

★ 加入WTO、西部大开发与乐山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之四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对

★ 淄博市环境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

★ 班主任工作感悟与反思

★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 四川省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 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 试析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工作报告

★ 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论文

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第7篇

农村初中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学校最根本的管理。因此,要做好农村初中教师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要从学校的具体实际出发,积极运用科学的管理策略,不断地创新管理机制,大胆地进行教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农村初中教师管理的困惑。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当前,由于我国社会改革进入了深水转型期,市场经济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效应,教育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农村初中教师个体与群体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不能做到为人师表,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崇高性认识不足,对工作缺乏责任心,敬业精神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县多数农村初中学生人数锐减,班次缩水,生源质量差,在校学生是以留守少年后进生和从城里回流的问题生为主体,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十分的困难。如我校现有学生259名,在岗教职工72名,出现了一个教师教三个学生的现状,且学生持续流失的风险在不断增高,教师课量严重不足,可以说是人浮于事,因人设事,而且学校行政运行成本实 在太高,学校生存面临严峻挑战。二是个别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甚至不务正业,兼职经商者有之,带家教者有之,抓奖赌博者有之,不愿当班主任者有之。说实话,现在的年轻教师更是不愿担当此任。而且是班级越少,津贴越高越不愿当班主任。这已成为令校长和管理者十分头痛的事情。三是一些教师工作方法简单,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形象。

2、自身素质较低的问题。一是在文化素质方面,部分教师教学知识贫乏,方法单一,面对新课程改革出现的新问题无所适从,不重视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思想相对落后。二是在业务素质方面,教育科研能力差,科研意识淡薄,课堂教学能力低下,创新能力不足。三是在身心素质方面,心理素质差,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倾向高于一般人群,地位待遇差,加之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导致教师心态失衡。

3、职业心理倦怠的问题。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农村生源的减少,岗位的竞争,使广大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使一些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高原期而引发了职业倦怠现象。

二、农村初中教师管理的策略。

要做好农村初中的教师管理工作,扭转当前农村初中教师管理的不利局面,管理者就必须认真研究教师管理缺 失的问题结症,那就是不能让“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成为一种奢侈品,而是要把“校以师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师管理的工作过程中,针对当前农村初中存在的综上所述现象,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落实制度管理的策略。学校管理者一是要不断学习和研究现代教师管理理论,要把哈佛大学校长所说的“学校之大,不是大楼之大,而是大师之大”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师管理的实践中。二是要正确处理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本管理并不是不要制度约束,而因制度管理正是人本管理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就必须要做到刚柔并济,法情相依。三是要制定和完善一套简于操作、责权利为一体、科学规范并与时俱进的制度体系和行为准则。正因为制度是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石,所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应始终放在学校管理的首位,说实话一套好的制度要比多指派几个管理人员顶用的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若一个单位有了这样一套制度法宝,即使领导不在岗位,其运行也会是有条不紊的。所以说任何践踏制度或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管理都是失败的管理,尤其是学校管理更是如此,因而在教师管理中树立“制度高于一切”的思想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动摇的。我校在人本管理的实践中把制度管理和柔性引导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制度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坚强支柱;使柔性管理 成为学校管理的有力利器。通过举办了“师德报告会”、“师德演讲会”和“师德评优”等活动,使一些教师的工作作风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树立了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

2、渗透情感管理的策略。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有一句名言:“最好的管理莫过于感染。”所以说情感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的基础,其核心是激发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者一是要关注教师的需要。从本质上讲需要就是教师工作的源泉和动力。因而在管理中应尽量满足教师学习进步的需要,尽量满足教师对工作环境的需要,尽量满足教师自我展示和发展的需要,尽量满足教师精神和物质上的需要,特别是要满足一些弱势教师的需要,从而激发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做到人尽其才。二是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因为尊重、理解、宽容、欣赏教师是精神鼓励的需要,所以我们要理解其情思,宽容其过失,欣赏其进步,尊重其人格,从而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三是关注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学校要通过各种鼓励措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工作作风。四是要关心教师的生活。要经常了解教师冷暖,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让教师在舒畅愉悦的心情中为学校的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我校通过教师节、中秋节、春节对教师的慰问、对评优树模各类考核的奖励兑现,对教师职称评定的 公平竞争,特别是对班主任的倾斜,都有效地成功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五是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岗位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我校在管理中对教师教学以外的自身状况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基于此,学校每年适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给每位教师印发了《生活方式与健康》等心理健康资料,开展了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不少教师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艺术节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师创设了和谐健康的心理时空。

3、实施自主管理的策略。学校实施教师自主管理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村初中当前现状的迫切需要。在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自觉性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为学校推行教师自主管理提供了可能。一是教师自主管理必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使教师拥有真诚激情、宽容负责的优秀品质;乐于奉献、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在农村初中生源差,班额少的短板情况下,教师应千方百计发挥一对一的教好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二是教师自主管理必须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教师发展不可或缺的趋势,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本身在专业上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因而,管理者一方面要激 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争当学习型教师。二方面是要把“校本研训”作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重要举措,采取送外培训、请专家来校,在岗培训、自主学习和网路学习相结合的办法。三方面是推行教研教改和教育科研目标责任制,引导教师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以教育科研成果指导解决本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我校坚持推行的“以学定教,以练促学,先学后教,互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科研课题,以及我校承担并已结题的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科研课题,有效地指导和推动了我校的教学实践活动。三是教师自主管理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作用。充分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同时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和自主发展的环境氛围,从而达到增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实现“管”是为了“不管”,也就是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

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第8篇

一、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人生观、强烈的事业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以及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理想等。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知识, 也在无形中向学生传授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任。因此, 要把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青年教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和坚持真理, 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之中。青年教师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 要有为教育献身的思想, 不要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而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只有态度端正、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青年教师才能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二、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 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 而且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 青年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首先, 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社会对师徳的根本要求, 也是师徳的重要特征和优良传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生在校学习, 往往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化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板样。青年教师要以德立身, 以身立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诚实谦虚的品质、勤奋好学的作风和礼貌待人的素养。其次, 青年教师还要做到严谨治学。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的传播者, 治学态度一定要严谨。做学问必须老老实实, 容不得半点虚假。作为高校青年教师, 只有深刻理解师德的內涵, 充分认识提高师德的重要意义, 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三、提高教学水平

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是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 缺乏教学实践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心理准备不足, 在工作中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教师”意识不强, 对高校教师的职能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专业思想不牢, 知识面窄, 等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应该在实践中寻到自己的长处, 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采取多样的方法和途径。首先, 青年教师应该从主管上积极努力, 培养教学自信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充满自信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聪明才智, 才能用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去感染学生。其次, 青年教师要练好基本功, 重视教案设计, 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最后, 青年教师还要努力拓宽知识结构。只有在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 切实注重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进而才能通过教学,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学研究的过程, 是学习的过程, 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研究者成长的过程。作为一名大学青年教师, 如果不具备与专业有关的科研能力, 缺少科研实践, 就失去了知识创新的源泉, 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就不可能成为高水平的教师。科研会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使教师站在新的高度从事教学。青年教师可以把自己从事科研成果或失败的应验、心得体会等和学生交流, 这对于学生良好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对本专业的热爱都大有裨益。因此, 青年教师应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之, 高校青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加紧自我培养。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 勤奋的学习积累和创新来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地自我完善成长, 使自己成为道德品质优秀、教学科研并重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型、复合型人才。

摘要:青年教师的成长对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青年教师的自我培养问题进行探索, 拟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四个方面, 根据自己的实践与体会谈谈个人的看法, 对青年教师成长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自我培养,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农村重点高级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第9篇

在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队伍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他们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早已习惯于程序式、机械性的教学,很难想象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有多大提高。与之不同的是高校的青年教师虽然在教学经验等相关方面尚不成熟,但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有创新潜质、有时尚的价值观,对新生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快,也较受大学生们喜爱[1-5]。如此看来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青年教师,而创新型教师培养需要以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为依托。校企合作带有鲜明的工程实践特色,当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始制定实施计划时,不可回避的是工程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而言,他们需要同时扮演“教师”和“工程师”二个角色,本文正是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的需要,提出校企合作下面向工科青年教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改革与实践方法,为高等工科院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策略。

在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我国高校工科青年教师培养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校企合作是产学合作教育开展的前提,然而我国校企合作目前仍然处于"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头冷"的境地,加强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从调研结果看,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着利益主体相关度差异、合作质量不高、合作深度不足的特点。追其原因只要是因为学校在引进教师时过于强调学历和学术水平,如是否为985或211高校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所发表的SCI或EI论文数量等。而这些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工作背景,研究的课题也偏于基础理论,基本的履历就是从学校到学校。这对现阶段开展良好的产学研合作一体的教学模式有较大影响。二是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这一点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有明显差距。教师无暇顾及自身工程能力的提高,表现为几乎是全身心投入教学,连从事科研的时间都严重不足,因而会导致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都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平台建设,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工程实践机会,在双方深度合作过程中,高校必须打破封闭办学的理念,主动与地方联系、与企业直接挂钩,选择与专业联系紧密的、具有合作意向的企业签订教师工程实践锻炼协议,将校企合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为更多的青年教师提供工程实践锻炼的机会。不仅如此,高校还应在青年教师下企业过程中给予相关待遇方面的政策支持,提高青年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这对教师队伍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也将对探索建立校企合作长期性和经常性机制,深入研究高校如何与企业合作在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上述分析的结果,尝试构建校内、企业保障二大平台建设方案,同时尝试优化高校教学业绩考核、人事评聘、职称晋升、企业挂职等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发展正在逐步腾飞,大学的本质就是人才的培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都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我国的高等院校应该不断地更新以及完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勇于尝试各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新思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卓越的贡献。

[基金项目:该文章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成果,编号:YB201546。]

上一篇:静静的母爱作文下一篇:古诗文鉴赏之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