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低下范文

2024-07-25

效能低下范文(精选9篇)

效能低下 第1篇

雨季,低下头作文

这儿爆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斗的双方――一个年轻的那么狂妄,一个年长的那么倔强。

用她的话说,他的骨头硬了,可以和她做对了;用他的话说,她是进入更年期,没事找事。

战争是残酷的,她被气晕在床,他也没能吃上一口饭。

可是啊,他明白!他明白:“错”在自己。他想,他不是一个好儿子,虽说有着帅气而又成熟的面孔,但在这面孔下却是一颗骄傲的心――这个世界以他为中心。

即使电视节目没有跟着他的爱好走,他也会大发雷霆。纵使最爱看的电影,插入了一段小小的广告,他也能大骂一通。

他有太多的欲望了,他想要最贵的球鞋,最好的篮球,最帅的运动服。然而,这些她都不能满足。这个世界是以他为中心的!他又怎能容忍如此彻底的拒绝呢?他爆喝一声,他想:好吧,她不给我面子,我也不给她面子,我让她在邻居面前抬不起头。她很冷静,但是这样却越发的让他自以为是――声音更大了。

累了――人累了,心也累了,出去散散心。春风卷起一只枯叶,小小的枯叶随风飘荡,任凭风儿的欺压,也没有丝毫的畏惧。这时下起了雨,雨点无情的击打着枯叶,然而枯叶却依旧迎风飘起,越飘越高。他看得出神了,嘴角露出了会心的一笑,他想:我多像这片叶子啊!

网吧里,他恶狠狠的`敲着键盘,心想:这是她逼我的。游戏里的世界太美好了,无数的人因为他的技术,而追随他,向他表示友好,向他表示爱慕,向他献殷勤……这些都令他神往!然而,这些却不能满足他的饥饿,饥饿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他的精力,消磨着他的意志……

从网吧出来,风雨依旧,枯叶早已痛苦的爬在地上,没了往日的嚣张,一动不动。他想:这更像自己!

以前吵架过后,她依旧为他洗衣服,她依旧为他做饭,然而他却骄傲的认为:这是她在向我道歉!

冬意未尽,春风中夹着丝丝寒冷,心渐渐平静下来。此时的自己正如那片枯叶,任凭风吹雨打。他下意识的裹紧了衣服,转身进入了药店。

掏钱,买药,步骤是那么的简单,然而意义却那么的复杂。

姐姐笑他太懦弱了,小时候,每次犯了错,都会说好话,免去挨打。他笑姐姐太愚蠢,小时候,每次犯了错硬撑着,结果越打越凶。

然而,此时除了年龄,什么都没变。

他知道,她是爱自己的。他明白,她是要面子的,他清楚,每次犯错,她都会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这次没有例外。

回家,倒水,端到她的床边,他看得出来,她是假装睡着。他踌躇了一会儿,又蹑手蹑脚的出去了。再次进来,水已经没了热气,而药却依旧在。倒水换水,简单的重复后,他终于张开了灌了铅似的嘴,“妈妈,吃药了。”她躲在被子里,抽泣声却传到了他的心里……

亲爱的妈妈啊!你又何须难过,你不曾知道,正因为你为我做过的种种,才使我这个浪子学会:雨季,低下头……

小组合作学习效能低下的原因分析 第2篇

1. 教师方面

学习不够, 教学观念陈旧, 课改意识不强。部分教师根本没有吃透小组合作学习精神, 误认为把学生分成小组围起来就算是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 是各小组成员为解决共同问题提高小组全体成员学习能力的高水平思维的学习活动。在小组学习者交流的过程中, 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被明确化、外显化, 因而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和监督。小组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模式, 又是一种教学理念, 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激励依据, 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体系。小组学习具有共同目标性、质疑性、互助合作性、评价性、预设性的特征。在合作学习中会看到同伴的成功, 会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很多教师没能就它的概念、内涵去分析理解, 以至误导行动至今, 严重影响课堂效益。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教育观念对教学有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个别教师不求进步, 固步自封, 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根深蒂固,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还占统治地位;有的个别教师连小组学习这个命题也没听说过, 更不说尝试实践;有些教师教学策略简单, 讲授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能科学处理, 仍用“一对多”提问的老路作法, 忽视小组的存在;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智慧, 生成问题质量低, 内容简单化;部分教师没有预设生成的可供小组讨论交流的问题, 有时提出的问题是病句或错误, 使学生无从下手, 不能满足小组合作学习的需要;分工不合理, 合作学习机制不健全, 组织管理自由松散。有的教师随意指定几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有的按学生分数高低分组, 失去竞争基础, 有的让学生自由分组, 大多小组组长由教师指定, 组长职责与组员分工不明确,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组长不知所措, 组员观望等待, 有些学生甚至“开小差“, 无兴趣、无信心、无动力, 合作学习难以进行;大多教师忽视对小组的整体评价, 更多注重学习成果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方法、技能、过程被忽视, 更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部分教师对教学手段重视运用得不够, 课堂讨论气氛沉闷, 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不被整合, 现代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共享, 很多教师不会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更不会制作课件, 这些做法是当前课改的绊脚石, 严重制约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 学生方面

学生合作意识差, 缺乏合作的内在需求。其突出表现是:优秀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不知尊重他人, 不理解他人感受, 有时引发矛盾, 甚至出言伤人;差学生消极悲观, 不论讨论如何激烈总是沉默无语呆坐观望, 有的差生依赖好学生“援助”, 不动嘴、不动脑、不动手;有的只顾自己组内讨论不顾他组, 过于喧哗干扰他组, 影响合作质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要求不健全, 学生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 只顾形式, 不顾实质, 导致怪现象多, 效能低下, 主要表现为:在小组学习中组员七嘴八舌, 凑热闹, 瞎起哄, 不知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的不能耐心等别人把话说完便大声插嘴抢话;有的不能互相帮助纠错补充;有的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时, 仍表达自己的意见, 难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如果不对此加以重视, 不但影响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且还会养成学生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

3. 社会方面

一是部分学校对小组合作学习重视不够, 一些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作保障, 对教师学生新理念的学习、指导、培训不到位。二是来自学生家长, 像我们这些边远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家长不懂教育发展趋势, 更不管什么是新课改, 哪些是新教育理念, 学生家长只坚持自己上学时的传统教法, 观念陈旧, 认为教师讲得多, 讲得连课都不下的教师就是好教师, 用这样的传统观念去评价教师。教师的一些尝试活动, 被家长认为是“花架子”“胡搞”, 为教师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尝试蒙上了一层阴影。三是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 特别是应试教育束傅着教师和学生, 难以有一个小组合作学习宽松的人文环境。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根本解决, 课改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效能低下 第3篇

摘 要:政府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政府行政效能的高低既是政府服务水平的体现,也是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综合反映。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政府行政效能普遍低下,对低下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政府行政效能;现状;成因

1 政府行政效能低下现状

(1)政府职能偏离,“三位”现象突出。

当前政府效能低下,政府管理的“三位”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一是“越位”:就是不该政府管的事,政府插手了。行政审批较多,影响了企业自主经营,不利于平等竞争。二是“错位”:就是中央和地方、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它们的职能存在重叠、交叉,这在市场管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政府角色往往偏离自身职责任务、活动范围、运行轨道。三是“缺位”,指的是该政府管的不管,从而出现了真空,出现了缺位。此外,由于经济立法不完备、信用和交易秩序不健全、对市场监管不严,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市场运行和调节机制。

(2)政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行政不作为。

实行公务员制度以后,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公务员队伍的文化水平偏低,素质、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高效、快捷的形势要求;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在政府管理中没有以群众利益为导向,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能力与意愿不够;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3)政府价值目标偏离。

政府的目标应以创造公平、平等的区域发展环境为最高目标,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依归。维护社会公正是政府的首要功能,然而在行政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政府部门却不同程度偏离了这个价值目标:一是政府目标短期化现象非常普遍。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惜牺牲地方发展的长远利益。二是政府目标片面单一化。把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三是以寻租为主的政府腐败现象比较广泛。政府在特定领域设租并以此同既得利益集团勾结,形成奥尔森所称的“分配联盟”。分配联盟总是努力以牺牲他人利益来促成集团的利益,从而造成分配关系扭曲、社会分配不公,败坏社会风气,不仅导致政府效能低下,而且对经济增长和人民利益产生巨大危害。

(4)缺乏科学的政府决策系统。

决策是政府行使经济与社会管理职能的核心环节,政府决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治理能力。决策问题的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但目前政府普遍缺乏科学的决策系统,不能有效回应公众需求。

2 行政行政效能低下的成因

(1)国家与社会同构,社会缺乏应有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解放后我国形成了国家与社会同构的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这种模式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依然是 “强国家、弱社会”,表现出高度的“行政导向”模式。

(2)行政职能泛经济化。政府行政职能泛经济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过分夸大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性,把经济行政当作政府工作的全部,忽视和淡化政府其他职能。只有保证政府职能的全面履行,才能使政府管理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行政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己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行政体制改革循于经济主导模式,可以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副产品,因此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之间的时间落差和进度落差,以及政策制定及其贯彻执行中的明显反差。这种落差致使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不能完全到位,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与经济体制相比的行政休制的落后造成了政府的低效。

(4)忽视政府成本。政府成本来源是税收,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征得,并且是国家对社会成本的预先扣除。政府效能与政府成本之间的比较出现盈亏,与政府官员收入没有直接联系。即使政府则一直透支,也不会扣除官员工资来进行抵消;如果政府则政盈余,政府官员也不能将其据为己有,而且还要担心盈利多的情况下,下一年度的预算会因此减少。这样,在政府效能与政府成本缺乏直接联系的条件下,政府会以追求规模、扩大职权、消费最大化,而不是以成本最小化作为尺度。

政府效能低下已经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政府效能同时已经成为当前行政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建生,刘庆利. 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制[J].中州今古 ,2004,(05).

浅析畜禽免疫水平低下的原因 第4篇

1 疫苗质量存在问题

1.1 疫苗不是正规厂家生产, 质量不合格。质量不合格的疫苗效价低或无效价, 使用后达不到免疫效果。

1.2 因运输和保存不当, 致使疫苗过期、失效或破损。每种疫苗都有其各自的保存方法, 不当的保存会导致疫苗失效。运输贮存过程中温度忽冷忽热也会对疫苗质量造成影响。

2 疫苗使用不当

2.1 疫苗的毒株 (菌株) 或血清型与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血清型不同, 免疫后疫苗可能不会激发该病保护性免疫力所需的相应抗原, 则起不到保护作用。

2.2 疫苗间的干扰作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或以相同途径接种时, 疫苗在体内会相互干扰, 影响彼此复制和免疫应答, 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

2.3 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 有时随疫苗提供的稀释剂存在质量问题, 有时直接用自来水或自来水稀释冻干苗, 都会造成免疫失败。

3 免疫程序不科学

3.1 初免时间过早, 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 过晚会错过最佳免疫时间。

3.2 动物的免疫接种程序, 不能随意增减防疫次数、疫苗种类及剂量等。

3.3 后续免疫时间未按上一次接种产生抗体的半衰期来确定, 过早、过迟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4 操作规程不规范

4.1 接种时操作不当, 进针的部位、角度不正确, 致使注射剂量不准, 达不到免疫效果。

4.2 接种时, 漏防或重防, 也会影响免疫效果。

4.3 疫苗稀释后, 接种过程或饮水时间过长, 致疫苗效价降低。

4.4 使用饮水免疫或气雾免疫接种疫苗时, 由于疫苗分布不均而使部分畜禽未能接触到, 因剂量不足而仍然易感。

4.5 免疫途径不正确。不采取正确的接种方法, 则不能产生坚强抗体。

5 畜禽健康状况不佳

5.1 饲养管理不善, 机体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 营养不良等, 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5.2 预防接种时, 部分动物已亚临床感染或处于潜伏期或在免疫阴性期感染强毒, 在接种后往往会诱发病情, 造成免疫失败。

5.3 畜禽的免疫功能不健全或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各种因素引起的免疫抑制都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免疫抑制性疾病可破坏机体免疫系统, 影响免疫应答, 引起免疫抑制。从而使得畜禽免疫后仍会发生疾病。

6 母源抗体的影响

幼龄动物体内的高水平母源抗体会将疫苗抗原中和, 造成免疫失败。

7 环境因素

高温、高湿、空气污浊等不良环境因素会影响免疫应答的产生, 影响免疫效果。

8 应激因素的影响

应激可抑制免疫反应, 降低免疫效果。当畜禽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 就会减弱免疫能力。

9 药物的干扰作用

许多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等药物, 可使疫苗活性降低甚至灭活。使接种失败。

小组合作学习效能低下的原因分析 第5篇

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为新课改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面对新理念和新教材,广大教师投入到了积极的学习与实践探索中,不少教师能做到让学习、思考与实践同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现状令人担忧,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比如,有的示范课,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要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填写到教师课前设计的纸单上,各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黑板上贴着学生的“学习成果”叫学生看。教师所提供的问题缺乏开放性,每个问题的答案各小组都一模一样,集体展示交流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有的观摩课,课中没有多少具有实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大多是教师的讲解,多数时候学生得转过身子或扭着脖子听老师的讲解,显得很吃力。通过观察并结合学生对小组学习效果的反馈情况分析发现,很多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没有处理好“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可谓有“形”无“实”,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实践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层面。多数学生不具备合作能力,讨论不能有效展开,探究无法深入,不能进入真正意义的合作,耗费了大量的教与学时间,结果导致学习效能的低下。笔者认为导致学生学习效能低下的原因主要在教师、学生和社会三个方面:

1.教师方面

学习不够,教学观念陈旧,课改意识不强。部分教师根本没有吃透小组合作学习精神,误认为把学生分成小组围起来就算是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是各小组成员为解决共同问题提高小组全体成员学习能力的高水平思维的学习活动。在小组学习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被明确化、外显化,因而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和监督。小组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理念,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体系。小组学习具有共同目标性、质疑性、互助合作性、评价性、预设性的特征。在合作学习中会看到同伴的成功,会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很多教师没能就它的概念、内涵去分析理解,以至误导行动至今,严重影响课堂效益。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有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个别教师不求进步,固步自封,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还占统治地位;有的个别教师连小组学习这个命题也没听说过,更不说尝试实践;有些教师教学策略简单,讲授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能科学处理,仍用“一对多”提问的老路作法,忽视小组的存在;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智慧,生成问题质量低,内容简单化;部分教师没有预设生成的可供小组讨论交流的问题,有时提出的问题是病句或错误,使学生无从下手,不能满足小组合作学习的需要;分工不合理,合作学习机制不健全,组织管理自由松散。有的教师随意指定几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有的按学生分数高低分组,失去竞争基础,有的让学生自由分组,大多小组组长由教师指定,组长职责与组员分工不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不知所措,组员观望等待,有些学生甚至“开小差“,无兴趣、无信心、无动力,合作学习难以进行;大多教师忽视对小组的整体评价,更多注重学习成果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方法、技能、过程被忽视,更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部分教师对教学手段重视运用得不够,课堂讨论气氛沉闷,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不被整合,现代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共享,很多教师不会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不会制作课件,这些做法是当前课改的绊脚石,严重制约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学生方面

学生合作意识差,缺乏合作的内在需求。其突出表现是:优秀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尊重他人,不理解他人感受,有时引发矛盾,甚至出言伤人;差学生消极悲观,不论讨论如何激烈总是沉默无语呆坐观望,有的差生依赖好学生“援助”,不动嘴、不动脑、不动手;有的只顾自己组内讨论不顾他组,过于喧哗干扰他组,影响合作质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要求不健全,学生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只顾形式,不顾实质,导致怪现象多,效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在小组学习中组员七嘴八舌,凑热闹,瞎起哄,不知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的不能耐心等别人把话说完便大声插嘴抢话;有的不能互相帮助纠错补充;有的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时,仍表达自己的意见,难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如果不对此加以重视,不但影响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养成学生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

3.社会方面

一是部分学校对小组合作学习重视不够,一些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对教师学生新理念的学习、指导、培训不到位。二是来自学生家长,像我们这些边远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家长不懂教育发展趋势,更不管什么是新课改,哪些是新教育理念,学生家长只坚持自己上学时的传统教法,观念陈旧,认为教师讲得多,讲得连课都不下的教师就是好教师,用这样的传统观念去评价教师。教师的一些尝试活动,被家长认为是“花架子”“胡搞”,为教师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尝试蒙上了一层阴影。三是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特别是应试教育束傅着教师和学生,难以有一个小组合作学习宽松的人文环境。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根本解决,课改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如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能呢?笔者认为应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制定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加大对新课改新理念的宣传教育,使课改春风深入人心;采用多种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长学习动力,使学生为崇高理想而自觉学习,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制定目标,增强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和学习力;完善评价机制,科学地设计、训练问题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文教学效益低下问题与对策 第6篇

当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效益低下的现象, 究其原因, 主要是沿袭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其表现如下: (1) 重主导, 轻主体, 包办多, 自主少; (2) 重形式, 轻内容, 理性多, 情趣少; (3) 重虚构, 轻生活, 模拟多, 写实少;

(4) 重共性, 轻个性, 统一多, 能动少; (5) 重结果, 轻过程, 指责多, 肯定少。这些都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二、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1. 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

传统作文教学把学生作文看作是应试工具, 专注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模式写“八股文”, 得“高分数”。大量的机械训练和僵化的教学模式, 已使作文教学陷于套用某种模式或范文的境地。因此作文教学必须转变观念, 树立起正确的作文教学观———素质观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素质) 、练习观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习) 、生活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为生活服务) 、人文观 (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差异, 塑造完善的人格) 、民主观 (自由表达思想, 平等参与训练) 和发展观 (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训练, 主动发展) ———从提高素质的高度来改进作文教学。这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前提。

2. 宽松习作氛围。

目前作文教学沿袭了传统作文教学专制的教学模式 (教师命题→讲解文体结构和写作要求→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技巧→模仿范文进行习作) , 教师总是以自己的责任和权威, 压抑学生的主体性, 强迫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一定的标准去写作;学生只能奉命而作, 依样画瓢, 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之后, 学生思维受束缚, 个性受限制, 思维成定式, 作文无生气。孰不知, 习作的创作, 也需要一种自由的习作氛围, 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愉悦的课堂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其次, 要减少命题作文, 多一些只给范围的开放性较强的作文, 减少束缚, 增加作文的自主性。

3. 接受生活馈赠。

有些教师忘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不准也不敢让学生离开课本, 离开课堂。他们一味采用封闭的教学模式, 专注于模仿范文, 套用“路子”, 让学生在一个预先划定的框框里施展“拳脚”, 创造“吹牛”作文。这种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 无异于“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孰不知, “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源”,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源远才能流长。因此, 八方教学必须打破鲁迅先生所说的“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把学生引入校园内外那片沸腾的生活海洋, 让学生在投身生活、观察生活之中, 汲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接受生活无私的馈赠。首先, 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为民服务等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其次, 要拓展语文实践活动天地, 组织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学生文社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和各种校园游艺活动;再次, 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寻找生活场面, 选取精彩镜头, 勤记观察日记, 积累作文素材, 做“生活的有心人”。

4. 从读学写。

课文是写作的范例。通过对一篇篇精美范文的观察、研习、化用 (能动模仿) , 可以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 得到启发, 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 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 为学生写作找到拐杖和依靠。“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正是从读学写、读写迁移的写照。因此作文教学要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抓住读写结合点, 在积累上下工夫。首先, 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作文辅导, 使学生从读学写,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遗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其次, 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 体会迥异的写作风格, 领悟、借鉴不同的写作技巧;再次, 在积累写作知识的同时, 注意引导学生品赏、摘抄优美词句, 建立“语言宝库”, 积淀语感, 积累语言。

5. 激发习作欲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不管是什么人, 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有一种让别人认同的心理。学生的作文是他们苦思冥想、奋力“创造”的结晶, 他们同样渴望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 长期以来, 他们的作文得不到教师 (唯一的读者) 的认可, 因而写作激情逐渐消退, 最终失去习作兴趣。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罗伯特·希尔里奇博士在《儿童作文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课堂作品出版法”。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将作文制作成“学生的书”, 在班级、学校或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传阅, 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和认同感, 激发写作的欲望。这种方法启示我们, 教师不应只把阅读作文、评讲作文作为自己的专利, 应该提供作文交流机会, 建立作文园地, 出版作文小集, 满足学生的认同感, 鼓励学生变“为教师而写”为“为读者而写”,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摘要:作文教学如果能正确处理好“阅读与写作、内容与形式、课内与课外、过程与结果、共性与个性、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 改进作文教学”, 必将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效能低下 第7篇

【关键词】 合作性学习;创新体系;合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2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小组合作性学习是一种以异质小组合作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性方式,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学习发展的创新体系。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它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学生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而且能让学生在看到同伴的成功后会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但目前很多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出现为“小组学习”而“小组学习”的现象,耗费了有效的教与学时间,导致学习效能低下。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对合作学习理论缺乏深刻理解,从而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和质量。

通过观察发现,很多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没有处理好“形式”与“实践”的关系,可谓有“形”无“实”,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走进“小组合作性学习”。多数学生不具备合作精神,致使讨论不能开展,探究无法深入,不能进行真正意义的合作,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和质量。我根据已有经验,就形成原因及对策作如下分析和简述。

一、形成原因

(一)教师角色没有转换,学生没有合作技能。

教师的角色没有真正转换,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式不适应小组合作性学习。虽然在环境上建构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桌椅摆成适合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样子,小组分工也明确,但教师依然在讲台上按原有的讲授方式进行讲授,学生依旧在各行其是,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因为在教师的小组合作基本理念中缺乏合作学习“公约”和“规范”,只顾形式,不讲实质,导致怪象多多,效能低下。使小组合作中的组员七嘴八舌,凑热闹,瞎起哄,不知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的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大声插嘴,抢话;有的不能相互帮助,纠错,补充;有的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时仍表达自己意见,难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学生新鲜几天后就烦了,学习意识又回到了原有的状态。小组合作性学习便成了一种摆设,花架子,最终丧失了其合作功能。

(二)教师教学策略简单,学生缺乏合作的内存需求。

教师教学策略简单,影响了小组合作的内聚力。许多教师将讲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虽然何用小组合作性学习模式,但是教师依然按“一对多”的提问方式与学生单向交流和对话,忽视小组的存在,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小组学习的内聚力而使学生缺乏合作的内存需求。如有的学生为表现自己的学习优秀,就“以我为中心”,独霸话语权,不知尊重他人——只关注自己展示,不倾听,不配合,甚至出言伤人,引发矛盾;不顾同学感受。有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消极退缩,不论讨论如何激烈,总是低着头躲避;即使轮到他参与,仍然是推诿推脱,消极应对,还有的学生,“搭车现象突出。有的只顾组内讨论,过于喧哗,干扰他组,影响合作质量。

(三)教师缺乏教学智慧,学生失去合作兴趣。

教师缺乏教学智慧,未开发学习工具,不能满足小组合作的需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事先没有生存可供小组学习者讨论与交流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有价值的主题,即使有部分问题,生成的问題质量也很低,讨论内容过于简单,而教师仅仅关注小组讨论和代表展示,缺乏任务驱动的内容,课堂看似热闹,但缺乏实质性交流与研究。虽然有了小组合作的形式,但是学习过程缺乏内涵,其结果让学生失去合作的兴趣,仍旧是各行其是,影响了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效能。

(四)学生分组不够合理,组内缺乏多元化评价机制

学生分组不够合理,未构建合作性学习机制,组内管理自由松散,多元化评价机制不够到位。有的教师随意指定几个学生组成合作性学习小组,而有的教师则按学生水平分组,失去公平竞争的基础,甚至有部分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组内未明确组员的分工与职责,使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不知所措,结果各行其是,让合作难以进行,再则就是组内缺乏多元化评价机制,随意化现象严重,教师依然只关注少数个体学生,忽视小组整体评价;或者就是只注重成果评价而忽略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和过程的评价相结合,要么就是随机评价无即时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要么只关注外在行为评价,忽视学生心灵评价,这样淡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

二、实施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教会学生合作技能。

建立健全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机制,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责任、角色与职责是有效合作性的基础。创建以学校共同体为主的小组合作性学习,全面落实学习责任,体现“生生为主体,生生是代表,生生有责任”的学习理念,对学生如何积极参与,如何生生互动,如何师生互动等方面作出基本规范和需求,激活学生的学习内因,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需要。何用即时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做到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教师转换传统性的教学角色,精心设置情境,使学习任务或活动任务真正具有合作性,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依靠单独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任务,必需集体发挥,人人合作,让所有成员参与才能产生效益的合作意识,确保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效能和质量。

(二)设计情景化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设计情景化问题是有效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关健,是开展合作交流,动手实践,问题探究活动的基石。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途径,始终让学生在问题生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有效学习。小组合作性学习中若不何用问题教学模式,学生就会像拔河没有绳子,即使有科学的合作“公约”和“规范”,也给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秩序和质量。所以,引导学生自主生成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发小组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关健环节,是提升合作性效能的主要对策之一。

(三)组织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兴趣

组织学生对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有效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升小组合作性学习效能的关健性环节,或者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或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感到困惑的共性问题进行设计和编排,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投放”给学生,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效回顾知识,快速实现知识迁移,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描述性展示,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合作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合作”变为“我要合作”而提高合作兴趣。

绿地养护水平低下主要问题浅析 第8篇

1 绿地规划设计不合理影响绿地后期养护管理

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至使一些绿化工程,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一方面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化率的规定,一方面又为了迎合现代都市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同时为了提高其房价,或从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角度出发,委托一些园林设计水平不高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从而导致景观效果差,品位低下。表现在园林景观效果上,主要体现如下:

(1)对绿化苗木生态习性不了解,导致苗木设计不合理。比如在偏碱性的土壤中设计栽植杜鹃花;在排水不利的土壤中栽植龙柏;在蜀桧等桧柏类苗木周围设计栽植梨树、山楂等;在迎风口区域设计栽植雪松等等,使苗木不能适应当地立地条件,影响绿化苗木正常生长和成活,严重影响绿地的后期养护管理。

(2)设计多选用名贵的树种。绿化设计多选用大树、古树、异地产的树种等;大型苗木成活率低、缓苗期长、生长势弱、适应性差以及后期养护难度大等特点。而经典的园林景观,多就地取材,选用大量的乡土树种,而采用简易的艺术手法,巧妙的构思理念,即减少了工程成本,也降低了绿地后期的养护难度。

(3)缺乏基本常识。为了降低成本,一些设计院由非景观设计人员负责景观设计。设计院内部整理一份当地适宜生长的绿化苗木清单,只要有绿化设计任务,根据甲方要求,就直接使用;根本不考虑苗木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就大量设计该树种。比如在一个高级别墅绿化设计中,因为开发商非常喜欢玉兰,所以设计师就在围墙边8m宽的绿化带中师设计栽植胸径15cm的白玉兰;而不知道胸径15cm的白玉兰的土球直径保证90cm。

2 绿地土壤质量差影响绿地的后期养护管理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大连地区多山地丘陵,沿海和河谷有部分平原;原始土层较薄,土壤贫瘠且杂质多。而城市绿地的绿化土,多是通过城市建设中挖掘、搬运、堆积、混合大量废弃物填充、平整而形成,致使土壤结构和剖面混乱、外来物极其丰富(碎石、砖块、玻璃、塑料、生活垃圾等)、土壤紧实而孔隙度小、p H值偏高、土壤肥力低下、污染严重等特点。导致城市土壤质地发生改变,有效土体深度降低,土壤持水能力下降,缺少有机质,从而限制园林树木根系生长,并使不少深根系树种变为浅根系,根量减少,使园林树木的抗逆性大大降低[3~4]。低质量的绿化土壤,水、气、肥的配合不良和污染,抑制了城市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植物长势不好,有的甚至长成“小老头树”,叶色暗淡甚至出现枯斑焦叶、不能适时开花结果,直接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2]。

3 绿化工程施工水平低下影响绿地的后期养护管理

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难以保质保量完成绿化工程施工。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至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导致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质量差,成为制约园林绿地后期养护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素质低下的施工单位,以赚钱为目的,不考虑长远利益。往往施工马马虎虎,材料采购经常以次充好。低下的施工水平,导致绿化苗木生长势差,后期养护水平难以保证。

4 绿化工程监理水平层次不齐

绿化行业没有专门的绿化监理公司,绿化施工监理多由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兼任,其专业水平不高,加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带“必须”的强制性条款很少,致使监理工作法度不一,往往出现:土壤好不好,能栽就行;树坑不要大,栽下就行;基肥施不施,不死就行;苗木好不好,竣工验收时有叶就行。只重视工程竣工验收能通过,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不是很强调,至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严重影响后期养护管理水平。

5 绿地养护投入太少导致养护水平低下

在绿地养护总价一定的情况下,为了企业的利润,绿地养护企业千方百计,从人财物各个方面进行节流。以草坪修剪为例,按照草坪修剪的“1/3原则”,为了保证草坪的平整度和5~6cm的留茬高度,应该在草坪草高度达到7.5~9cm时进行修剪;但是现实中直到草坪草高度达到10cm以上才开始修剪,而留茬高度一般为3~5cm之间。这样可以降低草坪的修剪频率,从而减少了人工、油料等费用。致使草地早熟禾草坪的使用年限一般保持3~4年,而正常养护的草坪能达到5~8年以上。势必造成草坪一年接穗、二年凸斑、三年杂草满地长。同样的问题出现在绿地养护的方方面面,这也是绿地养护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6 养护企业养护水平低下影响绿地的后期养护管理

因为绿地养护利润相对比较低,导致绿化公司以绿化工程施工为重点,轻视绿地养护工作,而委派低水平的、或者非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养护管理实施。现场管理人员甚至都不认识绿地中的绿化苗木,又如何进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专业的苗木修剪;更别说应用项目管理的理念,编制专业的、可实施的绿地养护计划;严格落实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PDCA循环”;做到“三管三控一协调”。在绿地养护中落实到位,在杂草防除中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在病虫害防治中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绿地浇水中做到“少次大量、一次灌透”;在绿地施肥中做到“春施氮、夏施钾、秋施磷”的综合施肥方针。

7 城市居民对绿地的保护意识不强

美好的城市需要我们的共同建设,美好的空气需要我们共同呼吸,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打造。城市的绿地养护不单单是几个园林工人的责任,我们这些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人为破坏的绿地约占总面积的5%。在北方广大地区,每年因融雪剂致使死亡的绿化树木上千株;例如大连市中山路、高尔基路沿线的行道树法桐;软件园部分路段隔离带和分车带行道树和绿篱,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人为的践踏、人为的折断、人为的乱扔有害物质、人为的车辆碾压等都是造成绿地养护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优美的城市环境,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再创造。养护管理好大面积的城市道路绿化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园林工作者的责任,在无法改变城市绿地原有的立地条件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摸索,寻找适合的措施和方法,为城市绿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成源,布凤琴等.园林设计树种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2]杨瑞卿,汤丽青.城市土壤的特征及其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06(3)

[3]章家恩,徐琪.城市土壤的形成特征及其保护[J].土壤,1997(4)

低下你的头 第9篇

上一篇:东杨家庄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情况下一篇:轴类零件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