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老庄乡强村固基工程建设

2024-06-25

商老庄乡强村固基工程建设(精选5篇)

商老庄乡强村固基工程建设 第1篇

商老庄乡地处县西南部总面积99.43平方公里,35个行政村,3.2万人,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作为全县整体基础比较薄弱的乡镇,优先享有各种政策优惠。目前已有省派第一书记6名,市派第一书记2名,县派第一书记15人,强大的第一书记队伍对我们来说是一重大资源优势。特别是以省派第一书记、县委赵书记等领导为带头人的包村领导队伍进驻我乡,壮大了我乡的人才人力资源的同时更坚定了我乡发展农村农业经济的信心和勇气。

作为乡党委领导,我们应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年、强村固基工程的大好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 “强村固基”工程的重要性,下真功夫、实功夫去抓,切实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抓出特色。要进一步明确“强村固基”工程的工作重点,着力在薄弱村、后进村提升上实现突破,不断将“强村固基”工程引向深入。

全乡上下高度重视“强村固基”工程,强力推动,形成了良好的导向和氛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涌现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下面我就简要介绍一下我乡目前强村固基工程开展工作情况:

(一)充分认识“强村固基”工程的重要意义。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看,近年来,我乡村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非常薄弱,部分村无特色主导产业,无经营性收入渠道,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一些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严重,村级历史欠债过多;村干部工资、社会事业投入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村级收支矛盾比较突出,部分组织难以正常运转。

其次,从“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要求看,今年,从中央到省市县委,对农村工作、基层工作都好高度重视。中央将今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提出了基层组织建设“抓落实、求覆盖、受欢迎”的总体要求,省里也提出了“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的“五有”保障目标。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后,县委确定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重点,做出了“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决定。

(二)全面做好第一书记的对接发展工作

在全省全面实施强村固基工程的大好形势下,我乡迎来了泰山学院和南水北调办公室的六位领导同志到我乡实施三年的包村扶贫工作。为此特别做了一些工作,协助扶贫领导顺利实现工作对接和角色转换。

1、加强宣传

在每一个扶贫村中制作标语,并把政策宣传图版和制度在各村明显位置上墙,让村民对强村固基工程有所认识,并了解到这项政策将给村民带来的好处,提高村民生产生活积极性,更好的配合包村领导开展工作。

2、搞好服务,尽快适应生活

在第一书记入村之前,我乡已经安排乡直机关干部到我乡行政村做好前期工作,协助第一书记了解各村基本情况,并深入每家每户和田间要道进行查看,初步掌握村集体和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为方便第一书记进村入户,我乡积极做好对接工作,在每村为第一书记安排好工作和住宿场所,方便及时适应农村生活。除此以外,将接收到的东岳集团赠送的电动车第一时间配置到位,方便第一书记进村入户,开展工作。

3、组织参观,学习先进

按照组织部要求,组织第一书记和所在村支部书记前往苏州和其他先进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将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与本村实际相结合,发展本村经济。

4、签订目标责任书

县委县政府对我乡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在省派第一书记帮助我乡经济发展的同时派驻县财政局、交通局、水利局、发改局等各个部门领导同志到我乡包村扶贫,目前我乡已完成35个行政村省、市、县、乡的责任对应,与省市县下派第一书记签订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并将责任书在村宣传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5、搞好对接,加快政策落实

随着第一书记的到村入户,一些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也同步开展。我乡领导及时与第一书记所在单位搞好对接,把每村的切实需求及时传达给帮扶单位。并组建以王书记为领导的工作小组,不分日夜劳苦陪同第一书记跑项目,争取扶贫资金。

6、近期工作已初步见效

目前我乡包村单位已在17个村实施不同帮扶项目,共启用扶贫资金进100万元,除个别村仍在建以外,省下派第一书记对所在村修缮服务室、硬化道路、新建办公场所等方面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其中以井庄村为代表,该村村服务室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并外部环境进行了完备修缮,除此以外,还完成了洗井和购买更换变频电缆等工作。市、县下派第一书记也不同程度的对农村基础建设进行了完善,如修缮了办公场所,新建了硬化道路,并为村民提供了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其中效果比较显著的有:潭坑涯村修建成4条1050米的道路,在原有有机蔬菜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方便了村民的蔬菜种植和销售;秦楼和东李庄村在小麦和夏播时节及时打取灌溉机井,有效缓解两村的土地干旱情况,确保粮食的增产和增收。

商老庄乡强村固基工程建设 第2篇

首先,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看,近年来,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非常薄弱。部分村无特色主导产业,无经营性收入渠道,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一些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严重,村级历史欠债过多;村干部工资、社会事业投入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村级收支矛盾比较突出,部分村组织难

以正常运转。据统计,全市村级年经营性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74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0.8%;我县仅集体经营性收入为零的“空壳村”就有321个,占全县村居总数的近一半。集体经济发展滞缓,导致村组织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制约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影响了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巩固。市委、市政府提出到底,集体经济薄弱村得到全面转化,基本消除3万元以下的村,5万元以上的村超过80%。从全市来看,我县底子最差、压力最大、任务最重。

其次,从“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要求看,今年,从中央到省市县委,对农村工作、基层工作都高度重视。中央将今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提出了基层组织建设“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总体要求,省里也提出了“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的“五有保障”目标,市委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了“强村固基”工程。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后,县委确定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重点,作出了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决定。所谓基层就是基层组织建设,所谓基础就是基层工作,我们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和上级党委的要求是相符的、是同向的。同时,我们的工作范围比较广、涉及领域比较多,应该说市委提出“强村固基”工程是我们总的遵循,又在我们整个的工作安排范围之中。要实现“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确定的夯实“五个基础”、打造“五个乡村”的目标,村级组织有人干事、有地方干事、有钱干事是前提。其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有钱干事是基本保障。

第三,从培养锻炼干部的需要看,县直机关拥有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人才,占据着绝大多数政策、资金、项目、信息等资源,而农村发展又面临着各类人才匮乏、缺少要素支撑等问题,制约着农村发展,造成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就是要推进富民措施、社区服务、科学技术、文明新风、民主法制进村,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干群关系融洽、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谐、群众平安幸福。一方面把部门单位的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带到基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一方面给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矛盾多、困难大、任务重的地方经受磨练,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实现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和促进农村工作的双赢效应。这项工作找准了转变干部作风的突破口,是培养锻炼、发现干部的重要平台。

二、切实找准“第一书记”工作的着力点

县委为各位“第一书记”明确了五项主要任务,分别是建强村级班子、增加集体收入、解决难点问题、健全工作机制、培育文明新风。建强村级班子,就是抓班子、带队伍,实现村班子“团结和谐、有战斗力”;增加集体收入,就是理路子、促发展,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解决难点问题,就是解难题、惠民生,增强村民幸福感;健全工作机制,就是立规章、建机制,形成民主化、法制化管理模式;培育文明新风,就是治村容、育文明,实现村容整洁、村风和谐。总的要求就是村里缺什么,我们就重点帮什么,哪个环节薄弱,就在哪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把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作为首要任务。稳定充足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是村党组织赢得党员群众信赖支持,富有凝聚力、号召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也是市委提出的“强村固基”工程的落脚点。各位“第一书记”一定要绷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根弦,多在强村富民、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上动脑子、出实招、见成效,全面消除3万元以下的村,将工作目标最低定位到5万元,带领任职村向经济强村迈进。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村内情况,整体把握任职村的历史和现状,全面认识村级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多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多听取乡镇(街道)建议,多寻求派出部门指导,确定村级发展的方向,选准强村富民的路子,找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对上对外争取力度,用足用活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充分挖掘各级各部门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广泛寻求合作、招商引资,发展壮大村级特色主导产业,形成稳定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来源。

二是要把建强村级班子作为第一责任。强村就是把村集体经济抓上去,固基就是把村级班子建好。村党支部是党的基层政权的基石,是基础的基础。我们国家有9亿农民,领导核心就是我们最基层的农村党支部,大家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就要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把村党支部打造成带领农村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堡

垒。建强村级组织、引导党员发挥作用,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大家结合村情实际,依靠党员、依靠群众、依靠组织,充分运用个人智慧去感悟、去努力、去实现。我们选派的“第一书记”都是各单位的优秀人才,对一些制度、程序都非常熟悉,要把这些带到村里去,帮助村级健全村规民约等务实管用的治村理事制度,实现村级决策有遵循,工作有程序。要引导村干部和村民

按章办事,建立法制、民主、文明的治村模式。要健全完善村内组织生活,强化对党员的“信念、信心、信仰”教育,通过设岗定责、目标管理的方式,督促党员发挥作用。要积极协助乡镇(街道)选优培强村级班子,加大对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着力解决后进村班子弱、思路窄、办法少的问题。

三是要把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基本立足点。要站在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第一书记”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为村里修条路、打眼井的包村工作,也不是那种协助争取资金、项目的挂职方式,解决群众眼前问题的事情固然要办,但不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最主要的还是要发展村级特色主导产业,拓宽集体经营性收入来源,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班子不强的问题。在下步的管理考核上,要把修路、打井等解决群众实际需求的事项计入“第一书记”的工作成绩,但不能作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同时,办实事、解难题既是“第一书记”的重要任务,也是各派出部门单位、企业的重要责任。部门单位要广泛开展“包、带、联”活动,企业要深入实施“村企共建”行动,当好“第一书记”的后盾,尽全力把实事办实、难事办好。

四是要把形象好、水平高、一身清作为立身之本。形象好,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县委为解决村集体经济困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而派驻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不仅代表着自己的形象,也代表着派出单位的形象,更代表着县委的形象,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给县委丢脸、不给组织抹黑。水平高,是指要充分尊重村干部和村内党员群众,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把发展落后的原因找准吃透,争取村内党员群众的支持拥护,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好。一身清,就是不能动村里的资产资源,在财务上不出问题。必要的公务接待由派出单位负责安排,不给村内增负担、不给乡镇添麻烦。

三、“第一书记”要处理好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与派出单位的关系。“第一书记”要脱离原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到村内工作中,工作情况由乡镇(街道)党(工)委进行考核。如果确实需要“第一书记”回单位处理业务,必须先向乡镇(街道)党(工)委请假,离开工作岗位5天以上要经过县委组织部许可。同时,要多向派出单位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充分依靠派出单位的支持开展工作。

2、正确处理与乡镇(街道)的关系。“第一书记”隶属于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要自觉服从管理,认真落实乡镇(街道)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要定期向乡镇(街道)汇报思想工作情况,村内重大事项决策首先要征得乡镇(街道)党(工)委同意,工作中遇到难题要积极寻求乡镇(街道)的支持帮助。

3、正确处理与村支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的关系。“第一书记”不是官衔,是工作责任,选派“第一书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抓班子、带队伍。对村支部书记要帮、带、扶,充分依靠支部书记,调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积极性,完成好县委赋予的工作任务。对于那些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有权利向乡镇(街道)反映情况,协助乡镇(街道)进行调整。

4、正确处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要放下架子,深入农户,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确保各项决策都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严格工作程序,各项工作意图都要通过民主法律的程序去实现,不能搞一言堂。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多采取春风化雨的方式推动工作,保证村内各项决策的顺利实施。

四、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

1、县委组织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要搞好协调指导。近期,县委部署安排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党员干部下基层“五进五促”活动、“强村固基”工程都是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举措,这几项活动的一个共同抓手就是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县委组织部作为牵头部门,要切实做好“片区书记”及“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完善操作方案,指导不同阶段不同层面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培树典型,及时发现、总结、推广活动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整体工作出亮点、上水平。要强化督促考核。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为各级各部门搞好活动、干好工作指明方向。要加强日常管理,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县纪委“大督查”体系,定期对各级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要搞好活动总结,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综合采用述职、测评、走访、打分等方式,对各部门单位、企业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排名,对“第一书记”工作情况划分等次。要注重考核结果运用。要把“第一书记”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作为考核有关单位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肯定“第一书记”在村工作取得的成效,注重在农村工作一线选拔使用干部,保证“有为”的同志“有位”。对工作落实不力、完不成包保任务或派出的“第一书记”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单位、企业,要取消评先树优资格,在各项综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在新闻媒体上曝光相关责任人,县委领导将约谈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对不能胜任工作的“第一书记”,要及时免职并调回原单位工作。

2、县直部门单位、企业要充分发挥支持保障作用。要强化措施,无条件的完成各自承担的帮带任务。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为“第一书记”到村工作腾出精力,保证村内工作的完成。要确保“第一书记”的职级、工资待遇不变,对“第一书记”因村内工作产生的差旅费要实报实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第一书记”发放一定的生活工作补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坚持每月听取“第一书记”汇报,明确班子成员定期联系“第一书记”,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制定详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积极整合资源,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向任职村聚集,积极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物资支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培植发展村级特色主导产业。派出单位党组织要与任职村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请村干部观摩部门党组织会议,参与部门事项讨论,熟悉民主议事规程;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村支部会议,帮助村级规范工作、健全制度,建立起民主化、法制化的管理模式。村级重大事项讨论,部门“一把手”必须参加。要组织单位党员干部与任职村党员群众结对子,联系贫困户、帮助困难户,进一步畅通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同时,各企业也要把资金、智慧、人才、信息等有益于村级发展的优势资源向任职村倾斜,通过共同开发经营性项目、在联系村建设配套产品加工项目、建立人力资源供应基地等方式,实现村企共赢发展。

3、乡镇(街道)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各类帮扶措施都是外力,最根本的还是要激活内力,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的主体作用。要做好对“第一书记”的管理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为“第一书记”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要加强工作指导,帮助搞好村级发展规划,制定个人工作目标,解决工作生活难题。要建立工作台账,定期检查调度工作进展,纠正工作偏差,督促工作落实。要明确党政班子成员与“第一书记”结对子,全面掌握“第一书记”在村工作情况,及时向县委汇报、定期向派出单位通报。要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强化保障激励,充分调动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甘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严重影响“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的村支部书记要坚决调整。要加大对村干部、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支持推动村级发展。要积极搞好对上争取。要把上级的各项帮扶政策吃透弄准,做好与村内工作的结合,尽力争取各类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形成推动村级发展的整体合力。

商老庄乡强村固基工程建设 第3篇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 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投入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资金投入的瓶颈问题。一年来,全市共投入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资金171569万元,完成项目1066个。其中,农业产业项目完成285个,投入23841万元;旅游业项目完成2个,投入200万元;商贸项目完成23个,投入544万元;基础设施项目完成293个,投入30478万元,公益事业项目完成157个,投入7785万元;环境整治项目完成301个,投入8061万元;各级财政专项投入6022万元;各级部门和单位帮扶投入2305万元;整合项目资金41263万元;村集体和农民投入50410万元;农民投工投劳累计达到1.5万个。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屯环境整治,污水乱流、垃圾乱倒、柴草乱垛、粪土乱堆、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在满足基本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实施“富民”工程中,各县(市、区)从组织示范村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着手,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向种植、养殖、加工、劳务输出等多种经营方向转变。种植业也从传统的种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向种植辣椒、烤烟、蔬菜、瓜果等特色经济作物方向转变。全市100个示范村围绕资源优势确定了23个方面的主导产业,参与农户24167户。通榆县的肉羊、肉驴产业、洮南市的草莓大棚、大安市的狐貉养殖产业、镇赉县的烤烟产业、洮北区的雪寒韭菜、葡萄、油桃等,都找到了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各县(市、区)将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市示范村发展民营企业达到65户,个体经营户180户,实现产值1.7亿元。

三、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在把握好政策和原则的前提下,以“三资”(资源、资产、资本)为依托,以合作经营为主要形式,以产业开发、资源利用、资产管理、资本运营为主要发展路径,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渠道,开展产业服务创收、入股合作分红、物业租赁经营、税收财政返还、存量资产增值、项目建设帮扶等创收活动,增强示范村集体经济实力。一年来,全市100个示范村共兴办集体增收项目76个,解决3500人就业,增加集体收入7800万元,30个空壳村有了集体收入。大安市四棵树乡建设村将新开发稻田1500公顷承包给清华大学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66万元;利用油田占地,年可为村集体创收30万元。日渐壮大的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村级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 各县(市、区)全面推行示范村书记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直接管理或备案管理制度,已有89名示范村党组织书记实现了组织部门直接管理或备案管理。全市选派100名机关干部担任示范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明确了强班子、带队伍、选项目、增积累、保稳定等7项工作职责,实行日常考勤、民情日记、目标管理、考评奖励4项制度。深入开展“跨村联建”,示范村建立联合党组织37个,带动主导产业69个,党员群众年均增收1.5万元。示范村共发展农民党员161名,培养3名35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的示范村达到79个,举办示范村党员创业致富培训80余场(次),培训4000余人次,使党员“双带”能力进一步提高。示范村书记领办创办各类新型经济组织126个,示范村党员干部创办或参股的新经济组织占94%以上。全力推进“三项制度”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机融合的“3+1”工作模式,并取得了综合成效,在示范村共监督村级重大事项200余件次,提出意见建议50余条,否决不合理事项15件,对300余名村干部“勤廉双述”情况进行了有力监督。

五、农村精神文明实现新提升 全市开展了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星级文明户评选、以提高示范村文明程度为目标的文明村创建、以提高农民服务意识为目标的农村志愿服务站建设、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的“四进村”(科学发展方式、新时期群众工作方式、民主管理方式和文明生活方式)和“五下乡”(送科技信息、送文化、送环保、送卫生、送法律)等系列活动。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每年5~10月份每月为示范村放映一场电影。充分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各村秧歌队、表演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致富典型、好人好事,较好地起到了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的作用。

六、发展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各县(市、区)在开展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拓宽了发展思路,丰富了建设载体。白城经济开发区二龙村、洮北区平安镇大中兴村、通榆县新华镇大有村将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与城镇化相结合,多方筹措资金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农民居住方式的改变倒逼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象。3个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开工建设,其中平安镇中兴村新型农村社区年底即可入住。通榆县将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由“三项办”在县政府公共信息网专门开辟了新农村建设网页,确立了组织领导、政策文件、基础数据、村屯规划、科技知识、督察督办、图片展示和视频展示等8个栏目。

七、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全市各新闻媒体充分发挥优势,广泛深入开展舆论宣传工作。《白城日报》、白城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了专题专栏,对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进行了集中、广泛、深入宣传。目前,全市各新闻媒体共播发各类新闻报道215篇(条),其中《白城日报》149篇,白城广播电视台66条。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已下发工作简报57期。各县(市、区)普遍设立了“擎天柱”,每个示范村都树立一个大型宣传牌,并通过制作宣传标语、条幅和农村板报、墙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开展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人人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发展氛围。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已深入人心,在全市广泛掀起建设热潮。

商老庄乡强村固基工程建设 第4篇

为了加强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力争体现“每面墙壁都能说话”的教育理念。商老庄乡中心小学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学校要求班级文化建设以“家”为主题,分为:“诗香满园、理想树、学习小组评价、我是小巧手”等几大板块。每位班主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大显身手,又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让学生身处家的氛围,感受家的温暖。

商老庄乡强村固基工程建设 第5篇

xx镇党委

今年以来,xx镇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年和“强村固基”工程要求,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管理,发挥党委龙头作用

为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镇党委制定了村党支部书记“一考三评”动态管理考核实施意见,评定出一级书记4名、二级书记8名、三级书记21名、四级书记3名。为每个支部书记制作层级评定公示牌,内容包含评定等级、对标单位、定标内容、达标措施,激励村党组织书记提升转化、进位争先。同时,针对村“两委”换届后,一批具备“三高”、“三强”素质的人才竞选进入村两委班子,镇党委抓住有利时机,多次召开培训会和谈心会,从如何当好满意干部,带动村集体致富等方面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真正使他们发挥才干,积极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镇党委研究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总规划、目标进度、奖惩兑现措施,充分挖掘各村优势,按照“强村抓提升、中间村抓进位、后进村抓转化”的工作思路,将全镇36个村规划为5大片区,分类指导,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围绕南部山区荒 1

山优势做文章。南泉等村依靠村集体荒山面积大,适宜林果业发展的优势,计划发展经济林6000亩,种植核桃20万株,发展用材林2000亩,扩大大路山片区万亩核桃园及老寨山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建设规模,发展绿色经济。二是中部镇区村走矿产资源开发的路子。大寨、西寨、后寨等村充分利用紧靠楼德煤矿、九龙山煤矿的优势,发展运输业和煤炭深加工。三是专业村走特色养殖路子。山东东、沈东、卢家沟、车阳等回族村,培植壮大奶牛、肉牛、山羊等畜牧养殖,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形成规模连片、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先后引进波尔山羊、小尾寒羊和利木赞牛等一批特优畜禽良种,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70个、畜牧小区40个。四是依托企业优势做好借势发展。把握泰安市银燕奶牛场扩建工程的机遇,西部汤禹、赵禹等村在建筑业和奶牛设备加工业上下功夫。引导田村、徐家岭、王峪等村扩大桑树种植面积,培植壮大桑蚕业深加工企业。同时,建立村集体经济收入与村“两委”绩效工资挂钩、与支部书记“位子”挂钩的“双挂钩”奖惩制度,提高村干部促进村级发展的积极性。

三、积极创新,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

2011年8月28日,我镇在全市乡镇中成立第一个平安协会党支部,隶属镇党委领导,镇平安协会副会长徐宗广为支部书记。平安协会党支部成立后,镇党委为协会发展把关定向,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我镇的平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日,镇平安协会党支部被泰安市委表彰为泰山先锋

基层党组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商老庄乡强村固基工程建设】相关文章:

强村富民05-19

强村富民促发展 争先创优筑基础09-08

上一篇:全国微课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妙笔生花成语故事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