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试题

2024-05-13

经济责任审计试题(精选6篇)

经济责任审计试题 第1篇

2017年上半年海南省内审师《内部审计基础》:镇级党政领导任期经

济责任审计的特点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内部审计部门常常被要求协助外部审计人员工作。下列哪项工作属于必须对外部审计人员有所限制的活动?

A:a.通过现金回收以及类似交易评估控制系统; B:b.证明现金状况的公正性;

C:c.评价组织整体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

D:d.检查旨在保证对经营动作产生重大影响的系统与有关的政策和程序相一致。

2.运输部门将汽车保管与维修记录储存在其主管办公室的一台未联网的计算机的数据库中,以下在评估资料信息准确性方面,哪项审计程序最为恰当 A:从数据库中抽取记录样本并与相关文件相核对

B:向目前的系统中输入一组测试业务,并将结果与预期结果的相核对 C:通过测试程序模拟正常业务处理过程

D:使用程序来追踪程序指令在系统中被如何、以何种顺序进行处理 3.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违反了道德守则和准则?

A:作为一名内部审计主管,你越来越对如何处理你与被审查者管理当局就某一非常敏感的审计领域中的审计发现和建议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而困惑。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做,你与在内部审计师协会本地分会工作中认识的一位同等探讨了审计发现和拟提出的建议的具体内容。B:在研究并制定了年度审计计划后,你公司的审计章程要求作为内部审计主管的你将这份计划呈交给审计委员会,征得它的批准并征求意见。

C:你的审计经理从你的审计报告中删除了你认为最重要的发现和建议,你已表示过你反对这种做法,并解释说你知道报告中的情况确实存在。尽管你承认,从技术上讲,缺乏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审计发现,但是管理当局也不能对这些情况加以解释,而你的审计发现是唯一合理的结论。

D:由于你所在的审计部门缺乏某一特定领域的技能和知识,审计主管寻求了一位专家的帮助。作为审计经理,你被要求对该专家完成任务的方法进行审查,你对于被审查领域具有一定了解但仍不愿意接受这一任务,因为你缺少判断专家结论有效性的专业知识。4.”红旗”标准指出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极高。在下述情况中,不应标示红旗的是 A:管理当局授权其下属人员,在一定限额范围内可自行从事采购活动; B:某职员长期从事现金管理工作,而无任何的岗位轮换;

C:某职员的工作包括处理流通的证券;负责采购业务及其记录,并向高级管理人员汇报采购中的差异及相关的损益;

D:在应收帐款部门中,职责分工不明。

5.某审计人员在即将完成一项审计任务时,发现销售部经理有赌博的嗜好。这一发现与该次审计没有直接关系,且该次审计必须马上结束。因此,审计人员指出了这个总是并向内审部经理报告了该信息,但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该审计人员的行为将 A:违反内部审计师的道德守则,因为他封锁了有意义的信息; B:违反执业标准。因此他没有进一步调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C:不违反内部审计师的道德守则或执业标准; D:A和B 6.如果内部控制非常薄弱,以下各项对组织资产的舞弊或滥用中应被确定为是风险最高的领域的是

A:高级经理使用组织的旅游招待资金进行很可能是未经批准的活动。B:向虚构的供应商购入物资。

C:资助提供给了可能与主席有关联的组织或者没有用于该组织章程规定的目的。D:工资部门职员增加虚构的员工。

7.对以下列示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按照它们的说服力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哪个选项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Ⅰ、询问管理部门Ⅱ、观察业务客户的处理程序Ⅲ、实物检查Ⅳ、外部提供的资料

A:Ⅲ、Ⅳ、Ⅱ、Ⅰ B:Ⅳ、Ⅰ、Ⅱ、Ⅲ C:Ⅱ、Ⅳ、Ⅰ、Ⅲ D:Ⅳ、Ⅲ、Ⅰ、Ⅱ

8.当前对付款活动的审计表明在应付凭单帐项处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重要错误,导致了许多折扣的丧失和许多额外的调整和贷项通知单。由于有许多例外情况不得不分析,花在该部分的审计时间已超过了预计。审计师观察了每个应付凭单办事人员的操作,对应付账款、购买、收货三部门抽取了样本并分析了交易记录,得到了交易量、错误改正交易和丧失折扣摘要方面的系统资料。目前,在这三个部门中任何一个部门,在详细测试、实地观察和例外事项分析中所发现的各种错误的原因还未查明。审计师为查明原因,应采取的最适宜的行动过程是 A:询问处理应付帐款和涉及交易的人员,获取相应建议。B:扩大样本量,但抽取样本的属性与测试样本的属性相同。

C:集中精力审计现金支付方面,以期通过这些测试发现所有相关信息

D:在给管理当局的特别报告内描述和交易相关的问题,对其发生原因不作表述,也不下结论。

9.在获取应收账款查证函的过程中,审计师最有可能应用通用审计软件来 A:测试计算结果。

B:与来自其他审计程序的数据进行比较。C:选择并打印需要查证的账款。D:确定各账款的准确性。

10.利用下面的案例回答琼和约翰相识已经很多年了,他们在大学时就是好朋友,所学专业都是会计。毕业后,琼继承了其父亲的家族产业,他家从事食品销售已经有好几代了。当时约翰找不到工作,琼就在他家的商店中为约翰提供了一份工作。约翰是个很能干的职员,随着约翰才能的不断发挥,琼逐渐对他委以重用。一段时间之后,约翰负责了所有的总帐会计以及被授权对支票、现金、存货、文件、记录和银行调节表的审批。(1)约翰被完全地信任并处理着所有的财务活动。没有人检查他的工作。琼决定扩展业务,开设一些新的商店。(2)琼通常处理最紧急的问题„„即他大学教授称为的危机管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约翰也帮助处理这些问题。(3)尽管工作中很成功,但约翰在个人经济方面却遇到了困难。最初约翰盗窃的金额很少,他甚至不必担心需要使帐户平衡。但他变得越来越贪婪。“这样赚钱多容易”,他自言自语。感到自己是公司的关键成员(4)他为公司的成功所付出的远远大于公司给予他的回报。他认为需要两个或三个人才能替代他的工作。随着盗窃金额的不断增加(5)他开始做假帐。这些行为使约翰有能力购买昂贵的汽车,每年带领全家进行数次旅行。(6)他还加入了一家奢华的乡村俱乐部。然而,家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A:文件征兆。B:事态压力。C:犯罪机会。D:身体征兆。

11.工作底稿中含有所开展业务的记录和大量的机密信息。它们是内部审计部门的资产,该部门要对工作底稿的安全性负责。以下哪项是对工作底稿的最为重要的控制规定 A:仅允许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接触工作底稿;

B:在全部时间并且在适当的范围内对工作底稿提供保护; C: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部门对工作底稿的安全负有责任; D:考虑到工作底稿的机密性,定期销毁重要的工作底稿。12.具有优先购股权的普通股股东有权利 A:在代理之争中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B:购买公司增发的股票。

C:对公司出售的债券有优先购买权。D:在年度大会上优先投票表决。

13.内部审计师为保持其熟练性有责任继续其教育。有关从事审计工作的内部审计师的继续教育规定,以下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A:内部审计师被要求每年接受40小时的继续职业教育并且三年内不能低于120小时; B:为继续保留CIA资格,必须达到有关注册内部审计师的那些正式要求;

C:作为官员或委员会成员参加正式的IIA会议,没有达到后续职业发展的标准; D:只有在远程学习方案经IIA事先批准时,该方式才能达到后续职业教育的要求。14.审计委员会交付内部审计主管完全遵守内部审计准则的责任。而审计主管的首要职责是完善章程。下列哪个事项符合审计准则的陈述 A:按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报告所有的审计结果;

B:向政府法律部门报告组织管理层的非道德经营行为; C:确定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和有效性; D:每月向管理层提交部门预算变动报告。

15.为审计业务中需要开展的具体任务分配责任需要应用相关标准,以下哪项内容以最佳方式描述了此方面最重要的标准?

A:应该将任务分配给最有资格完成任务的审计小组成员。

B:所有被指派开展审计任务的审计师都应该拥有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C:审计师的指派应该主要依据其工作年限。

D:审计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拥有满意完成审计业务所有任务所必须的技能。

16.目前,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组织采用。但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方法也有其缺点。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主要缺点是下列哪一项 A:a.对开发过程的管理很困难。B:b.无法使用户参与到开发过程中。

C:c.组织的策略和用户的需求之间有必然的联系。D:d.将原型作为最终产品来接受的倾向。

17.内部审计师可以受益于他们与外部审计师建立的牢固关系,将受益非浅,因为外部审计师可以

A:提高内部控制抽样技术的成效

B:为内部审计师提供独立的、有见识的观点

C:通过提供从针对其他客户开展的类似审计获得的信息,为内部审计师提供协助。D:赞同内部审计师的报告,从而提高内部审计师为管理层提供的保证服务的质量 18.在内部审计活动开展以下哪项活动时,聘用有医疗保健福利方面有专长的外部服务提供者比较合适

A:将组织医疗保健福利项目的成本与同行业其他项目的成本进行比较; B:评价组织对包括医疗保健福利在内的退休福利支出的结算;

C: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便对组织主要部门的医疗保健成本进行审计。D:以上答案都正确。

19.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依赖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如果 A:a.外部审计晚于内部审计;

B:b.外部审计主要涉及经营目标与活动; C:c.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合作;

D:d.外部审计实施符合IIA的道德标准。

20.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将原始数据转换为信息,成为非常宝贵的企业资源。下面哪项不是一个设计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特征? A:安全性 B:冗余性 C:一致性 D:完整性

21.某财务总监发现有一个竞争者似乎能接触到该公司的定价信息。内部审计师认为“信息泄漏”是在数据从分公司向总公司进行电子传输时发生的。下列哪项控制措施能最有效地防止信息泄漏? A:不同步传输 B:加密

C:使用光纤传输线路 D:使用口令

22.某慈善组织的审计委员会怀疑它的一位高级经理可能收受了一些大额捐赠并将它们存在其他账户,或者以另一个组织的名义索取捐赠。在检查这些不当行为的存在性时,以下审计程序中最适当的是

A:运用通用审计软件抽取尚未收到的已抵押捐赠的样本,并向捐赠者函证总额。

B:抽取过去三年中所有大额捐赠者,并对其它捐赠者进行统计抽样,然后函证他们向该组织和其附属组织捐赠的总额。

C:对现金收入进行发现抽样,并向捐赠者函证金额,调查差异。

D: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对本组织与其他类似组织同期收到的捐赠相比较,如果差异很小,对现金收入进行详查并追踪至银行对账单。23.以下哪项审计的要素不总是需要的 A:对业务目标的表述; B:确认所审核活动的陈述; C:有关的事实陈述;

D:对所审核活动的观察和建议的影响的评价。

24.在某个人负责以下哪项工作时会出现现金收取系统中的内部控制薄弱环节? A:从客户处接收现金并编制现金收取情况的初步清单; B:将收取的现金登录在自动更新总帐的应收明细帐中;

C:针对签署从客户手中收取的支标以及填写银行储蓄单制定限制性规定; D:在银行存款并编制月度银行对帐单。

25.为审计业务中需要开展的具体任务分配责任需要应用相关标准,以下哪项内容以最佳方 式描述了此方面最重要的标准?

A:应该将任务分配给最有资格完成任务的审计小组成员。

B:所有被指派开展审计任务的审计师都应该拥有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C:审计师的指派应该主要依据其工作年限。

D:审计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拥有满意完成审计业务所有任务所必须的技能。26.限制生产能力的成本应由以下哪项来计量 A:除数差异

B:固定间接费用单位成本 C:损失的贡献毛利 D:产量差异

27.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不适合采用标准化的内部审计方案? A:经营环境比较稳定,变动极少。B:经营环境复杂多变。

C:进行类似经营的多个分支机构。D:在同一地点进行的后续存货审计。

28.除了哪项,以下各项均是某工厂为防止排出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的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

A:在排放前,对许可证中所指明的废水万分进行化学分析。

B:(通过政策、培训和建议标牌)详细说明哪些物质可以经工厂内的污水槽和地面排水管处理。

C:为工厂的预处理系统制定一个预防性的维修方案。

D:定期由大量净水冲洗污水槽和地面排水管,以确保污染物质被充分地稀释。29.以下哪项是解决助理审计师与业务客户沟通问题的最恰当的方案 A:向助理审计师提供充分的训练,增强沟通技能; B:回避与业务客户的不必要的沟通; C:与业务客户会谈,解决沟通问题; D:与助理审计师讨论沟通问题。

30.下列哪一项可以使用户在同一数据上得到不同视图的功能? A:a.数据库管理系统。B:b.实用程序。C:c.操作系统

D:d.程序库管理系统。

31.审计师询问会计人员他们如何确定公司房地产的价值。他们说价值评估的流程是建立在使用17个不同的财产特征(建筑面积、临近商业区、年龄等)的回归模型之上的。这个模型的系数是通过随机抽取20项公司资产进行回归而得到的。模型产生的R2值是0.92。根据这些信息,以下哪项是审计师可以得出的结论。A:模型的高R2值大部分归因于随机性 B:决定价值变量的92%在模型当中 C:模型是非常可靠的

D:资产的样本很可能代表了公司持有资产的总体样本

32.内部审计师在对货运部门进行运营审计。他从货运部门的文件中选择了45份货运日志作为样本,其中44天的日志的装运数量达到了日常限额。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内部审计师得出结论,货运部门在完成限额任务方面是有效的。有关内部审计师的结论,以下哪项是准确的 A:选择用以证实结论合理的样本量不适当; B:货运部门在完成其职责方面是有效的; C:这个结论打消了进行任何效率测试的念头; D:上述答案都不正确。

33.为了对属性抽样的结论进行评价,必须首先明确 A:总体的预计账面金额 B:样本标准差 C:样本的实际规模 D:有限样本修正因子

34.根据专业实务框架,内部审计活动的独立性通过以下哪项来获得? A:人员配备和监督

B:持续的专业发展和应有的职业审慎 C:人际关系和沟通 D:机构状况和客观性

35.通常,内部审计活动同管理层与审计委员会有双重关系。这意味着

A:管理层应该通过修正并向审计委员会上报审计结果来帮助内部审计活动; B: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不用将审计结果向管理层确认;

C: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应向管理层证实,并且内部审计活动应向管理层与审计委员会报告; D:理想情况是,内部审计活动在审计委员会下工作,但就有关经营的所有审计情况向首席营运官报告

36.内部审计小组制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问卷,要求用下面几种选择作答1.也许不是问题2.有可能是问题3.很有可能是问题以下哪项可作为调查问卷的一个例子 A:趋势分析。B:比率分析。

C:不引人注目的评定或观察。D:评级尺度。

37.公司和它的客户之间的软件的兼容可以导致信息的无法理解。减少这种可能性的最好办法是

A:商定用相同的方法实用相同的软件。

B:各方分别编写他们自己的电子数据交换相关的软件。C:从同一软件供应商处取得软件。

D:商定将与电子数据交换相关的软件同时升级。38.在现金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发现相当一部分先金存放在比邻一繁忙大街的工作地点,而且未采取任何安全或保安措施,在于相关经理人员的沟通过程中,审计人员被告知“公司现金从未遭遇偷盗或其他损失;所以没有必要花无谓的钱来改进安全措施”。审计人员应当

A:提供书面中期报告。并在最终报告中,关注于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B:解释所有的事实,但允许管理层说明原因以便改进措施能被采纳; C:由于公司从未发现现金失窃,因此没有必要报告该审计结果;

D:广泛散发审计报告;这是件大事,必须确保公司所有的员工都知道。39.一家大型公司管理层正面临着提高效率和生产率的压力。首席执行官要求内部审计师对管理层提出的允许操作员访问程序文档并培训他们解决出现的问题的建议进行评价。下列哪一项可能是内部审计师对该建议的评价?

A:a.该建议将会削弱资源分配和对用户的需要作出反应的能力。B:b.该建议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既不会提高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和生产率。C:c.该建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D:d.该建议将会削弱内部控制,并将给舞弊和非法活动带来更多的机会。

40.根据以下信息回答某公司在通过局域网(LAN)相连的个人电脑上储存生产数据,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来利用这些数据实现自动采购。根据下个月的生产计划和每一产品所需零部件的经授权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向经授权的供应商采购。由于生产所需零件缺货,生产线曾被迫停产。在确认零件不足的原因时,以下审计程序最有效的是 A:确认是否存在充分的访问控制来限制错误数据被输入生产数据库。

B:使用通用审计软件生成一份造成每次停产的零件短缺的完整清单,并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

C:从个人电脑数据库中对存货零件进行随机抽样,并与零件的实有数进行比较。

D:对一段时间内的生产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并追溯其在局域网(LAN)生产数据库中的输入情况。

41.内部审计主管设置了一套电算化的电子数据表,以便对组织内不同部门进行风险估计。该电子数据表包括下列因素①部门经理完成利润指标的压力。②经营活动的复杂程度;③部门员工的胜任程度;④部门内会计账户受主观影响的美元余额,例如退休后津贴(Post-retirement benefit)等费用账户即受管理当局决策影响。内部审计主管召集了审计管理层的会议,以达成对部门员工胜任情形的共识。其他因素则由负责具体部门审计的审计经理来估定。审计主管对各因素设定了0.5至1.0的权数,然后计算出综合的风险系数。下列关于风险评估程序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风险分析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混同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因而不可能进行预值的计算。B:将各因素按高、中、低等离散水平来测定风险的风险估计程序是不适合的,因为风险级别不可量化;

C:仅数的确定具有主观性,必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等程序来确定; D:通过集体的主观一致意见来评估员工的胜任情况是恰当的。

42.计划用以确定组织做什么、何时做和怎样做。计划的某一关键要素为有助于管理层确立目标和衡量标准,明确各方义务,强化员工激励,这一关键要素是 A:a.使命描述 B:b.目标 C:c.优先次序

D:d.计划/控制循环

43.与生产职能有关的作业审计业务包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的程序。这项业务程序的目标是

A:确定用于记录实际成本的系统的准确性; B:考评标准成本系统的有效性; C:评估标准成本的合理性;

D:协助管理层对其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价。44.个人电脑程序的密码用来阻止 A:不精确的数据处理; B:对计算机的非法进入; C:对数据文件的不完整更新; D:非法的使用软件。

45.审计师应在何时向被审计单位出示审计工作底稿

A:永远不出示,因为审计工作底稿属于公司,不属于个人 B:如果审计师觉得工作底稿可以帮助解析审计发现或审计建议,就可以出示 C:只有高层管理人员或审计委员会提出要求才可以出示 D:一旦被审计单位关注审计进度就要出示

46.制定组织目标是激励员工的重要因素,如果把“力求比过去做得更好”作为目标,是不适宜的。因为

A:没有考虑员工的需求。

B:这个目标缺乏明晰性、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C:没有指出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D:这句话与其说是目标,不如说是战略。

47.内部审计部门应通过对程序进行评估来为公司治理作贡献.通过评估.促进Ⅰ.提升道德标准和价值观Ⅱ.确保有效的组织业绩管理和责任制Ⅲ.传达风险和控制信息Ⅳ.协调内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的工作 A:只有Ⅰ、Ⅳ B:只有Ⅳ C:只有Ⅱ和Ⅲ

D:Ⅰ,Ⅱ,Ⅲ和Ⅳ

48.要证实销售部门新购计算机的存在性,最具说服力的信息是 A:询问管理人员

B:观察业务客户的处理程序 C:实地检查

D:外部提供的文件

49.以下哪一类组织会产生命令的一致性问题(unity-of-command problem),除非在不同的项目职能的经理之间经常进行相互理解的交流 A:直线职能制组织。B:战略业务单位。C:中央集权化组织。D:矩阵式组织。

50.业务工作计划的步骤之一是检查调查问卷设计的质量。下述哪一项是调查问卷选择题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A:选项采用单极标签而非双极标签; B:问题的选项并不相互排斥;

C:运用李柯特分层法而非语义差异分层法; D:问题本身用了回答者十分熟悉的术语。

经济责任审计试题 第2篇

×××经济责任审计访谈提纲

被访谈人姓名:

现任职务:

性别:

访谈问题(访谈内容应结合企业实际和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访谈问题越具体越好)例如:

1.×××同志任职期间主持开展了那些主要工作。

——战略规划、改革改制、内控制度建设、对外投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

1.1取得哪些重要成效

——落实国家政策、经营发展能力、资产质量状况、企业管理方面、抗风险能力等。1.2存在哪些不足或失误

——经营发展方面、重组改制方面、投资方面、经济案件等

2.您认为公司目前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发展战略、持续发展的劣势、内控建设与管理、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团队素质、企业文化

2.1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体制问题、不良的经营环境、整个班子问题、个人领导能力与决策能力问题

2.2针对上述问题,您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战略调整方面、发挥哪些优势、强化哪些内部控制、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等。

3.请您对×××同志廉洁自律方面做出评价;公司员工在这一方面的反映如何。

经济责任审计试题 第3篇

一、当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现状概述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中国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权力制约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基本规范,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已扩大到地厅级, 对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试点工作也在逐步深入。近几年, 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 在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我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推行的一项基本审计制度。据审计署统计, 近五年, 全国共审计70多万个单位, 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8000多亿元, 移送重大违规案件线索9400多件, 推动健全完善制度3万多项。而2012年1月至11月, 共审计10万多个单位, 审计领导干部2万多人, 其中省部级31人, 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违规问题金额170多亿元, 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1600多亿元, 移送案件线索970多件, 推动建立健全制度4800多项。近日, 审计署发布了2013年1月至3月审计情况统计结果, 2013年前3个月, 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 (调查) 15003个单位, 通过审计为国家增收节支120.2亿元。此外, 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事项70件, 涉及人员50人, 全国审计机关共完成对3407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后, 8名被审计领导干部和15名其他人员的问题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由此可以看出, 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审计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效, 为有效监督管理领导干部、防止腐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审计实践的不断深入, 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已成为阻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发展的瓶颈。

二、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 审计目标不明确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 一方面受传统审计理念的影响, 使得它与常规审计差别不大, 在审计工作中, 审计的重点内容停留在对传统财政财务收支的纠错上, 没能完整地反映领导干部在任职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履行情况, 很难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 国家干部管理部门对相关领导干部的考核目标过于粗糙, 使得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不明确, 审计机关无法对领导干部任职期内的个人业绩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 审计内容未能突出审计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不但要涉及到被审计的单位, 还要涉及到领导者个人, 但在实际审计实施过程中, 审计评价往往就事论事, 泛泛而论, 涉及责任人的很少。审计内容主要集中在对被审计者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和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检查, 没有侧重对重点事项和重点资金的审计, 没有重点关注权力运行与责任落实情况, 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 以及关注事件的成因、效果和责任问题。

(三) 审计评价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

目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手段、方法单一, 已不能满足当前审计工作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手段多停留在就账查账的基础上, 就事论事的多而综合分析评价的少, 一般只停留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基本情况的评价上, 对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投资决策、内部管理等方面举措的成效得失缺少具体的量化对比分析。而审计方法也只是传统的审查报表、查看账目、翻阅凭证等, 对于信息技术的借助力度也严重不足, 使得审计效率较差, 审计的深度、广度不够, 这势必会造成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四)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够规范

当前我国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内容都是从几个大方面作了规定, 具体评价内容没有细化, 评价的量化指标和评价的综合标准也没有统一, 而且由于地域问题使得领导干部之间的经济责任范围也有很大差异。这会造成不同地方对同一层级, 同一类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做法不统一, 严重影响到了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

可以看出, 上述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削弱审计的作用, 增加审计的风险。因此, 寻求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成了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比较分析

(一) 概念比较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通过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相关经济活动的进行审计, 来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关于绩效审计, 目前还没有统一定义, 许多国际组织和绩效审计领先的国家均对绩效审计有不同的定义。我国学术界把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监督评价的行为, 其包括三个要素即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和效果性审计。可以看出, 经济责任审计侧重于划清被审计单位责任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 而绩效审计侧重于评价审计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二) 审计目标比较

经济责任审计目的应是掌握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职权职责的情况, 以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 全面履行职责, 为人事管理部门考察、任免干部提供客观公正的参考依据。绩效审计是评价各项投入资源的经济效益和效果,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实现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为目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责任审计在评价被审单位的经济效益时, 不仅要对产生问题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划分, 落实到责任人, 还要将审计结果报送到相关干部管理部门作为其考察、任免干部的参考依据。

(三) 审计范围和内容比较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的范围和内容取决于审计的目标和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 围绕领导干部经济决策及管理能力、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开展审计, 并且将省、市、县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单位领导干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都纳入审计范围, 基本实现了多层次、全领域覆盖。政府绩效审计以各类政府性资金为主要目标, 审查、分析政府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效率和效果性, 其范围比较广泛, 不仅仅局限于财务领域, 还延伸到非财务领域。不同之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围绕领导干部贯彻执行经济政策和决策、实施经济管理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廉洁自律情况开展审计, 而政府绩效审计主要审查、分析各类政府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效率和效果性。

(四) 审计方法比较

经济责任审计由于审计目标和内容基本稳定, 已形成固定的审计程序和模式, 并有一套相对固定的证据收集、分析和判断方法。经济责任审计方法有一般方法、具体方法、专门方法三大类。一般方法包括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和抽查法。具体方法是指用于直接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 审计取证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但较常用的有审阅法、分析性复核法、核对法、调节法、盘点法等。专门技术方法包括内部控制测评方法、抽样审计方法和计算机审计方法。在绩效审计中除了采取财务审计所运用的审阅法、核对法、座谈法等一般审计方法外, 还广泛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 如用调查研究法、资料收集法、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市场预测法、统计分析法、经济效益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

以上对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从概念、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内容、审计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 从中可以看到相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 绩效审计的审计范围和内容更广泛、审计方法更综合。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不同点入手, 把两者结合起来, 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面高效地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活动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结合绩效审计, 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一) 结合绩效审计,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目标

将绩效审计的目标引入到经济责任审计目标, 首先要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体现绩效审计的理念, 不断提升审计目标, 揭示因领导干部追求短期经营目的以及决策失误而导致的的国有资产的重大损失浪费, 考察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是否做到了依法依规、科学民主决策, 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促进被审计领导干部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 不断提高决策、管理和绩效水平。把向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机关调整、任免领导干部提供参考依据作为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 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层次。

(二) 结合绩效审计,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内容结合, 可以拓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广度与深度, 有助于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在审计实施过程中, 要科学确定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关绩效方面的内容, 把绩效理念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 揭露和查处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方针、严重铺张浪费、财政资金损失、国有资产流失、重大资源毁损及效益低下等问题, 促进勤俭节约, 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监督和评价政策实施、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运行等方面绩效时, 不仅要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而且要深入分析环境和生态效益, 促进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三) 结合绩效审计, 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由于绩效审计的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 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将经济责任审计方法与绩效审计方法结合, 审计中可灵活选用审阅法、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绩效审计方法, 这样可以在审计中突出对总体绩效的评价。同时加强对传统经济责任审计方法、技术和手段的变革和突破, 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计资料和数据的筛选、分析和核查, 这样可以减少传统审计形势下的工作量, 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使审计方式更加科学和灵活。

(四) 结合绩效审计,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同时利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历史指标与未来指标、领导干部的业绩指标与素质指标、“预警”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等, 对部门制定的政策和重大经济决策的效益和效果进行评价;对单位管理活动, 包括国有资产管理、行政效率等方面绩效进行评价;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和经济监督权行使情况, 行政职能履行情况、行政执法能力等业务行为的效果性进行评价, 以全面反映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 促进被审计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好经济责任。

综上所述, 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 可以更全面更深入更高层次地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内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 这将是今后我国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 探索如何将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有效地结合起来,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实现创新, 将是今后我们需要长期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蔡君峰.浅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6) .

[2]梅新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与对策[J].财务与会计, 2009 (11) .

[3]冯来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比较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07 (5) .

[4]李利华.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3) .

[5]韩冬梅, 杨峰.结合绩效审计, 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 .

[6]韩涛.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相结合的措施和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 2012 (7) .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第4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一、国家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建设廉洁高效公务员队伍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非常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大对主要领导用权的制约和监督。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强化制约和配置权力方面,做了重要指示,要求权力结构科学,运行机制高效。着力实施对一把手的用权情况的监督。 从制度层面来看,经济责任审计逐渐成为一项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制度安排。2010年以来,国家先后做出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审计内容和期限以及相关的工作部署,都进行了与时俱进规定,促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建设。实践表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尤其是财务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共机构的高效运行和干部队伍的形象,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各式各样的诱惑与利益驱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些主要领导的头脑中膨胀,职业道德和权力底线失衡,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如不加以遏制,任其发展,必然损害改革稳定的大局。由此可见,及时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是打造一个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加固工程,是加强各级政权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是规范干部行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审计理论创新措施

1.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念结构的创新

第一,我們要从管理和监督两个层面将经济受托体的各要素赋予新的意义。对审计规范我们也应该学会灵活变通,正如所有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在新观念下,我们要更加注意对审计信息的整合与分析,重视起信息对经济审计的主导作用。第二,我们要转变经济监控的发展理念,不应该把审计作为一种手段去制约,这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政府应该扩大职能范围,充分使审计人员理解到经济责任的重要性,根据责任与义务的对立关系,促进责任人监督的执行进度。政府的方法不再是传统的“以权制约”,更多的是让审计人学会“以德制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审计理念深入人心。

2.发展目标与体系的创新

首先从发展目标上来说,想要不断的进行审计理论的完善,必须切实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在相应的目标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兼顾对于目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此同时,还要密切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深化加强对于审计理论的目标以及内容的研究,用以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好的进行,为促进我国社会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从体系上来说,由于在机制体系运行中,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因此就需要进一步对相应的体系进行完善,用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3.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关系人之间的创新

如今,我们要在传统的审计关系人理念之上进行创新,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发展新形势的审计关系人理念。首先,我们认为审计人、被审计人以及委托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审计人与被审计人是同时产生的,他们分属在同一领域的统一内容之上。而委托人又是因二者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两者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就我国的性质而言,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法制党派,它代表的利益也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剖析委托人的职能所在。

4.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方法的创新

审计工作的进行方式,从根本上影响了审计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其中审计工作的导向是指导思想,具备活动进行的引领作用,我们不可以忘记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受体是领导干部等主要负责人,以此作为出发点。证据收集则是审计活动的主要侧重点,这时便须将传统的审计模式进行创新,就其行为的责任人上对其责任的履行程度进行评判。也需找到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方式的优缺点,补充不足,适时调整审计策略,完成经济责任审计的优化。

5.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职业的制度的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所需要的人才也许具备知识专业化和复合化的能力,这也让审计相关工作人员更加的职业化,对审计活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审计工作开展较晚,所以应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审计人员专业化方面建立正式的制度,从经济责任审计的人才培养、管理和考核以及事业的规划等方面明确化和规范化,以此推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进步和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对于推动我国各方面建设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是以具体的法律为依据,对国家机关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以及财政情况进行审计,用以监督财政收支的合法、真实性,并且审视其是否进行了相应的职责的履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孙志娟.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4,03:266+270.

[2]王倩,杨克江,倪平.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5,30:79-80.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第5篇

摘要:作为现代审计理论、方法和中国特色审计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经济制度中的创新,可以深化、完善领导干部额监管机制,并且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民主政治的促进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数个方面论述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理论创新,以期能够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和创新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从而推动我国市场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083

一、我国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现代审计制度的创新

目前,现代的审计制度已经覆盖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其根本内容便是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管理层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但是,经济责任审计却是我国所独有的经济制度,主要目的并不是管理层,而是对管理层中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审计的效果,而且极大地节约了审计的成本,更符合我国现行国情。可以说,这是一次外国先进理论和中国现实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审计最根本价值属性的体现,也是中国对世界审计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之一。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关系人相关理论的创新

根据审计关系人理论学说的基本观点,可以将审计活动看成是产生于三方关系人之间互动的相互关系,这三方关系人分别是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所谓审计委托人,是指资源和财产的所有权人或投资者,所谓被审计人员,是指受到委托经营或管理这些财产和资源的领导干部或管理人员,所谓审计人,是指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去直接实施审计行为者。目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发起者一般都是审计委托人,通常是党委组织部门或者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而并非西方审计学中单纯的资源或财产的所有权人。就这种审计委托人的变化而言,这也是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一大创新。

就本质而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其实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于根本利益和资源财产分配的一种监督机制,极大地区别于西方单纯的物权范围的监督,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因此,具有“三个代表”属性的共产党在进行经济发展和工作时,必然也会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类型划分的创新

一般的经济审计理论认为,审计类型多种多样,但是普遍不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类型划分体系。但是,就我国实际而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创新,本身便意味着审计制度的全体创新,所以,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理所应当的应该在审计体系内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应当按照现有的基本内容进行划分,从而分为财务收支审计、遵循性审计、绩效审计三大方面,从而使得经济责任审计能占据其中一席之地;另外一种是对于划分标准进行新的划分,即对将对“人”的审计、对“事”的审计划分为其他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这种类型的创新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在理论上的地位加以突出,以此来加深其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创新

由于经济生活的复杂性,故而审计理论结构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学界对于审计理论结构有着较大的争议,有审计目标、有审计假设,还有审计环境等多种学说,但是这些学说的共同特点是以一种特定标准的程度作为理论结构,具体而言是以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相关经济活动遵循的特定标准的程度。因此,在这种模式中,审计在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控制机制,能够保证和促进特定主题受托经济责任全面而有效地履行。

审计理论结构构建上的创新必定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在理论上的确立而出现,这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科学的探讨和思索,并且以此为指导,去真正的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事业的发展。

五、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目标理论创新

作为审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目标可以大体分为表象层次、中间层次和本质层次等三个层次。所谓表现层次,便是将审计重点放在提高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质量上,比如公平、透明、真实等。而中间层次的重点在于对相关标准和准则的遵守程度之上,如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等。在本质层次上,审计最为重点目标在于保证和促进相关人员能够负责的履行受托责任。

因此,现今经济审计责任的内在含义已经极大地扩展,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的审计,还应当注重领导人的意识观念、道德水准、权力施行等各方面内容,这样做可以对我国经济活动进行更为有效地监管和控制、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却也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挑战。

六、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职业制度上的创新

经济责任作为一种创新的制度,具有极为明显的广泛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特征,其开展对于审计人才的专业化和复合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还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了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要求,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职业资格的推广就显现出我国社会对于审计人才和一种完善的审计制度的急迫需求。

面对这种新局面,笔者认为,审计从业人员应当加强意识、深化认识,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去学习新的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以期使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在未来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此外,各地政府尤其是各级审计行政部门应当深入研究并逐步着手注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和推广,并且对其作出可行性计划,包括业务范围、能力框架、管理和考核、后续教育以及职业规范等各方面内容。

七、结语

由此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能够充分的发挥审计制度的作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免疫系统”,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制度,加强了审计原有的价值增值、强化组织控制管理、完善民主政治等重要功能,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经济责任审计企业的审计管理 第6篇

讲 座

湖南省审计厅

凌生春 介绍

讨论目的:准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掌握审计评价的有关内容。

内容提要

1、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2、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 3、审计目标

4、重点、内容、方法 5、审计程序 6、审计文书 7、审计评价

一、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准确

2、审计目标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3、内容较单一:有不少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没有什么区别。

4、运作欠规范:表现为1)计划与委托混为一谈。有的没有审计委托书,只有年初的审计计划。2)审计内容单一。3)审计文书不规范。有的地方审计报告(原审计意见书)和审计结果报告雷同,只是改变了标题。4)审计评价不规范。有的只讲成绩,不讲问题或者相反。有的以写实的名义回避必须评价的问题。有的只评价局部情况,而对整体情况不作评价等。

5审计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就事论事的多,从宏观上、全局上、机制上提出审计建议的不多,写出非常有分量的审计报告不多。

二、经济责任审计定位

(一)经济责任的概念:是指领导干部基于其特定的职务而应履行、承担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和义务。这一概念包含以下三层涵义:一是对概念的外延作了规定,它特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而不是泛指一般的经济责任。二是对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即是领导干部在经济工作中所履行、承担的职责和义务,而且是与领导干部特定的职务相联系。三是经济责任包括法定责任和约定责任。

法定责任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领导干部在经济工作中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约定责任是指法律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实际经济工作中,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约定的职责和义务。如完成约定的经济责任目标责任,完成约定的经济指标责任等。从内容分,包括经济决策责任、经济管理责任、经济与社会发展责任、执行经济政策责任、自我约束责任。

从分管工作的职责范围分,包括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经济决策责任:

1、经济决策是领导干部的主要责任之一。

2、经济决策的内容包括资金筹集的决策、资金使用的决策、出台的与资金运作有关的文件、制度、政策等。

3、审计内容包括决策依据的合法性、、决策内容的可行性、决策程序的民主性、决策实施的效益性。

经济管理责任

经济管理责任是领导干部在经济工作中所履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职责和义务。包括:

中长期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是否科学、合理、可行; 各项经济责任目标和管理措施、制度、办法是否组织到位;

经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是否建立了协调机制,对协调的效果是否进行监控; 是否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来确保各项经济目标和工作计划的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责任

经济与社会发展责任是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决策、组织、协调的职责和义务。一是经济责任目标履行情况,包括上下级政府之间、各级政府与其直属部门、单位之间签定的经济责任目标是否可行以及完成情况;二是各项法定和约定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包括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指标等。审计人员应该关注的是领导干部是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各项经济责任目标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其效果。

执行政策的责任

执行政策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执行国家经济政策、财经法纪中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审计人员主要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对国家制定和颁发的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是否领会,执行到位?二是领导干部是否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和财经纪律。

自我约束责任

自我约束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遵守廉政规定和廉洁自律方面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包括领导干部对其所在地区、部门、单位在遵守财经法纪和廉政规定中所采取的措施、制定的办法等;领导干部个人遵守财经法纪和廉政规定情况;领导干部家属、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遵守财经法纪和廉政规定情况。

直接责任

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直接分管的经济工作或与自己分管工作有直接联系以及在决策中施加重要影响的事项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包括: 

1、直接分管;

2、直接审批或签批; 

3、直接授意、指令; 

4、施加重要影响;

5、与自己分管工作有直接联系。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

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对直接责任的规

定:

 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

 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  失职、渎职的行为;

 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间接责任:

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经济工作中除承担直接责任之外的领导和管理责任。如: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在下述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中,应根据其施加影响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企业重大投资的资金来源、决策程序、管理方式和投资收益情况,是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对外担保、对外投资、大额采购与租赁等经济行为的决策程序、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情况;

涉及的证券、期货、外汇买卖等高风险投资决策的审批手续、决策程序、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对经营收益的影响;

企业改组改制、发行债券、兼并破产、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行为的审批程序、操作方式以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是否造成企业损失或国有资产流失等。

上述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是主要负责人直接拍板或不顾大多数的意志强行拍板的,即施加了主要影响,应承担直接责任;如果是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作为主要负责人则承担领导和管理责任。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

1、含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根据干部监督管理的需要,接受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按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应负经济责任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并作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简单地说,是对经济责任的承担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监督、鉴证、评价活动。

2、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 1)、审计目的不同 2)、审计对象不同 3)、审计内容不同 4)、审计程序不同 5)、审计方法不完全一致 6)、审计文书不同 7)、审计时间不同

3、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 经济监督: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即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手段,监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是否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经济鉴证(公证):

经济鉴证就是要通过审计,对领导干部及其所在部门、单位摸清家底、核实政绩、查明问题、分清责任、规范行为,让离任者离得“清清白白”,让接任者接得“明明白白”。

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就是要通过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政策执行、自我约束等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能力、经济管理能力、执行政策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职能。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四是高风险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对领导干部个人业绩和廉政情况进行审计评价,若不能以充分的客观事实为基础,以审计工作底稿作支撑,只以被审计对象的述职报告作依据进行审计评价,审计人员将承担难以估量的审计风险。

五是审计时间的跨期性。经济责任审计是以领导干部的任职时间作为审计时间,审计时间跨度大,一般都有三到五年,初始阶段,审计跨度达十年以上。这给审计工作加大了难度,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审计目标

总目标: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依法行政,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让接任者接得明明白白,增强领导干部经济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具体目标:

摸清家底、核实政绩、揭露隐患、界定责任、规范管理

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

一条主线

两个关注

三项测试

四项评价

1、一条主线

就是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摸家底是基础,揭隐患是核心,促发展是目标。

2、两个关注 就是要重点关注企业在资产整合和重组过程中,有无人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逃废银行债务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3、三项测试

就是对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进行测试,全面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四项评价

一是评价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害在于损益的真实性;

二是评价企业重大经济决策包括对外投资、对外借款、大额采购、对外担保和重大股权变动等失误造成的危害,关键在于是否有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要害是决策失误对企业造成的重大损失;

三是评价企业资产质量状况,重点在于回报率、不良资产比率、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结构等; 

四是评价企业法人代表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廉政规定的情况。

四、审计重点、内容、方法 

(一)审计重点:

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在经济工作中是否作为,作为的效果为立足点,以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为基础,以重大经济事项和重大经济活动为及“三权一廉”为主线,以经济决策责任、经济管理责任、经济与社会发展责任、执行政策责任与自我约束责任为审计重点。具体而言:

1、经济责任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发展责任); 

2、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实施、效果(决策责任);

3、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真实、合法、效益情况(经济管理、执行财经政策责任);

4、遵守财经法纪和廉政规定情况(自我约束责任)。党政领导干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审计机关应围绕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的相关事项,根据干部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和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可投入的审计力量来确定审计重点。

一般以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关注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经济事项和重要国有资产营运管理情况。重点审计以下部门:政府财政部门;政府机关财务管理部门;被审计领导干部分管或联系的部门或单位;相关驻外机构;相关重点企业;其他相关重要部门。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侧重于任职期间的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审计。

1、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情况,制定的有关经济政策有无与国家经济政策相矛盾或相抵触的情况。

2、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实施效果(包括决策依据的合法性、决策内容的科学性、决策程序的民主性、决策实施的效益性)。

3、所在地区财政收支和所在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

4、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政府负债等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及变化情况。

5、个人遵守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情况。

(二)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1、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

1)应收款项、存货和投资等各项准备及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是否充分合理,有无少提、漏提。2)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确认和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利润计算是否准确,有无虚假盈亏、人为调节利润的问题。

3)债权和债务是否真实存在、记录完整、计价准确、有无高估债权或低估负债的情况。4)财务报表特别是合并会计报表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认真进行了填报,各项应披露事项是否进行了真实、全面的披露。

2、企业财务收支的合规性

 企业收入确认和核算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合规,有无公款私存,私设“ 小金库” 以及以个人帐户从事股票交易、违规对外拆借资金、对外资金担保和出借帐户等问题。

 企业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合规,有无多列、少列或不列成本费用等问题,企业工资总额来源、发放、结余是否合规,企业负责人收入是否合理。

 企业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是否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损益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

 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帐外资产、潜亏挂帐等问题。

3、企业资产质量变动情况

企业资产质量变动情况指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各项资产质量是否得到改善,是否存在严重损失、重大潜亏或资产流失等问题,国有资产是否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对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十分有重要影响等。

4、重大经济决策及实施效果

1)企业重大投资的资金来源、决策程序、管理方式和投资收益的核算情况,是否造成重大损失。

2)对外担保、投资、大额采购与租赁等经济行为的决策程序、风险控制及对企业的影响等情况。

3)涉及的证券、期货、外汇买卖等高风险投资决策的审批程序、风险控制、经营收益或损失情况。

4)改组改制、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兼并破产、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行为的审批程序、操作方式和对企业财务收支的影响情况等,有无造成企业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情况。5)企业收益分配情况。

6)出台的与资金运作有关的文件、制度、政策等。

5、与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目标责任制有关的

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各项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包括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责任目标。2)各项经济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完成情况(如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等)。

6、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1)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2)具体内容:授权控制、分工控制、财产安全控制、业务记录控制、业务流程控制、内部审计等。

3)关注:健全性测试(建立情况);  符合性测试(执行情况)。

7、廉政审计的主要内容:

要围绕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或分管单位相关 项目及关联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1)方法:

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征求有关单位(个人)意见、进行民主测评等。

(2)内容:

1)查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是否长期借用单位公款未还或长期占用企业资产情况;

2)是否未经批准擅自出国考察,或以出国考察为名公费出国旅游。查企业发展规划、出国考察计划和目的、考察报告等。

3)任期个人所得情况。企业领导个人所得(含工资、福利、奖金、补贴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与职工均差是否合理,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下属单位是否领取报酬、有无其他不正当所得。

4、有无用公款装修私房情况;企业领导人是否用公款为自己购置商品房,分配给自己使用;有无不适当地超标准装修办公室、购置调换标准的小轿车等。

5、查领导干部有无利用职权收受和索取企业内部及企业以外

有关人员的礼金、回扣等贿赂问题。

6、查领导干部有无通过子女及亲属从事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经营活动牟取私利的问题。

7、查领导干部有无转移、挪用侵占企业资产为个人或小集体牟取私利的问题。

8、查与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有关的支出(招待费、通讯费、交通费等)。

总之,应重点关注与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有关的事项和个人收入情况。

(三)审计方法

审计成果共享法(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统计指标跟踪法(对统计指标的生成和统计口径进行跟踪)审计公告法(对廉政建设审计)座谈会法

查阅会议纪要法(对重大经济决策)其他常规审计方法

五、审计程序 审计委托

审计实施(由审计部门独立完成)审计结果运用 审计委托

1、委托与计划 

2、归口委托 审计实施

准备阶段的工作

1、明确目的和任务

2、搞好审前调查

3、配备审计人员(审计组实行组长领导下的主审负责制)

4、编制审计方案

5、下达审计通知 审前调查的内容

一、被审计领导干部 的基本情况:

1、被审计领导干部分管工作范围及相关资料。

2、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工作联系点。

3、被审计领导干部兼职情况。

4、其他

同时,应当告知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写好任职期间的述职报告。

二、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1、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隶属关系、执行财务制度情况、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及变动情况。

2、有关经济责任目标(包括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3、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实施情况。

4、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5、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提供财务报表资料等)

6、以前年度接受审计和其他检查情况。

7、企业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

8、其他情况。

审前应当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资料

1、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2、银行帐户、会计报表及其其他有关资料;

3、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文件;

4、审计档案资料;

5、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

6、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审计工作方案

1、审计工作目标

2、审计范围(时间、单位)

3、审计对象

4、审计内容与重点

5、审计组织与分工

6、工作要求

审计工作方案具有指导性。重要项目的审计工作方案应经审计机关业务会议或联席会议审定。审计实施方案

1、编制的依据

2、被审计单位名称和基本情况

3、审计目标

4、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

5、审计范围、内容、重点及对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6、预定的工作起止时间

7、审计组组长、成员及分工

8、编制的日期

9、其他相关内容 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

1、开好进点会

2、进行审计公告

3、审计取证(内部控制证据、书面和实物证据)

4、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5、签证

6、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报告阶段的工作

1、汇总审计资料

2、编制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

4、审计组对审计报告进行修改

5、审定审计报告

6、出具对外审计文书(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结果报告及其他有关文书)

7、审计归档

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对下列事项进行复

核,提出书面复核意见:

1、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2、事实是否清楚;

3、审计证据是否充分;

4、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5、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是否恰当;

6、其他需要复核的事项。审计组组长的责任

审计组组长对其提出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对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重大问题不予反映或不如实反映的,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的承担责任。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对代拟的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的恰当性负责;对审计组提出的审计报告中记录的重大问题隐瞒不报或不如实反映的,其代拟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反映的事实严重失实的承担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一、运用的主体:党委、政府、干部监督管理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审计部门

二、审计部门如何运用审计结果

1、及时向有关部门部门报送审计结果

2、对审计中需要处理处罚的事项,依法进行处理处罚

3、对已经审计过的资料,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库,为后续审计服务。

4、对一段时期审计过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形成综合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审计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

1、重点评价与必须评价的关系;对重点事项重点评价是可以的,但有些事项不管是否有问题都要评价,如个人廉洁的问题。

2、回避风险与必须承担风险的关系:不要因为有审计风险而对有关事项进行回避。

3、写实与审计中必须发表意见的关系

4、抓重点与文件规定的关系(就审计对象而言)。

5、重点审计内容与必须审计内容的关系

6、审计什么评什么与审出什么评什么的关系 

7、局部评价与整体评价的关系

8、查问题与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关系 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 经济决策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脱离实际情况,盲目决策。有的建设项目不符合立项条件,无资金来源,擅自上马,采取违规举债、挪用国家专项资金以及乱集资摊派等方式筹措资金,加重了企业和人民群众负担。二是违背政策法规,非法决策。审计发现一些地方政府违反财经法规,变相制定招商引资等税费优惠政策,一些高校违背国家政策法规颁发收费文件,加重了学生及家长的负担。三是违反工作程序,擅自决策。有的项目在决策前未经过可行性论证,不履行法定程序,导致损失浪费。四是违反民主原则,独断决策 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方面的问题: 偷漏税费、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招待费严重超标、滥发钱物、以不合法合规票据列支、私设“小金库”、“三乱”等。

个人主要存在贪污挪用、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请客送礼、私费公报、公款私分等问题。

六、审计文书

1、审计委托书

2、审计方案

3、审计通知书

4、述职报告

5、审计公告

6、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日记

7、审计报告

8、审计结果报告 审计委托书

审计委托书的要素:

1、标题

2、发文委托机关全称

3、文号

4、受托审计机关全称

5、审计依据

6、委托审计内容

7、委托审计要求

8、委托单位公章

9、时间

10、主题词

述职报告的格式

述职报告 ***(审计机关全称)主要内容:

1、职责范围

2、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3、应负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问题和原因

4、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 ****(被审计人签章)

年 月 日 经济责任审计公告

根据 ****和***号审计委托书,**决定派出审计组,自 年 月 日起对**单位***(被审计人姓名、职务)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恳请社会各界知情人士给予支持配合、实事求是地、负责地提供和反映情况。

意见箱设在**** 联系电话:**** 审计组办公地点:**** ***经济责任审计组

年 月 日 审计日记

1、含义:它是审计人员以人为单位按时间顺序反映其每日实施审计全过程的书面记录。

2、要素:

1)审计项目名称 2)审计人员姓名 3)审计分工

4)实施审计的日期 5)审计工作具体内容 6)索引号 7)页次

3、审计日记的具体内容 1)审计事项的名称

2)实施审计的步骤和方法

3)审计查阅的资料名称和数量

4)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查证结果 5)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

4、注意:

1)审计人员应当真实、完整地记录审计日记,不得遗漏、虚构、隐匿、毁弃。

2)审计人员同时承担多个审计事项,应在同一审计日记中依次记载;多名审计人员共同承担同一审计事项,应在各自的日记中分别记载。

3)对被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应在此基础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附有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对应多个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当将审计证据附在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审计工作底稿后面,并在其他审计工作底稿上予以注明。审计报告

一、含义:审计报告是审计部门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

二、基本要素:

1、标题,统一表述为“审计报告”。

2、编号,为“***年第*号”。

3、被审计单位名称。

4、审计项目名称。

5、内容

6、出具单位,即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

7、签发日期

三、审计报告的内容(征求意见稿)

(一)基本情况

1、审计依据,即法律、法规等的具体规定。

2、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责任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被审计责任人分管工作职责范围。

3、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一般表述为被审计单位应对其提供的与审计相关的会计资料、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4、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审计范围、审计方式、审计实施的起止时间。

审计范围应说明时间范围、涉及审计的单位范围等。

(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及审计评价意见。

即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责任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发表评价意见。

发表评价意见应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并考虑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额大小、性质、情节等因素。

审计机关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评价意见,对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意见。

(三)、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与责任界定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定性和责任界定,并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以及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四)、审计建议。审计报告(对外文书)

(一)基本情况:

1、审计依据,即法律、法规等的具体规定。

2、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财政财务收支状况。

3、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一般表述为被审计单位应对其提供的与审计相关的会计资料、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4、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审计范围、审计方式、审计实施的起止时间。

审计范围应说明时间范围、涉及审计的单位范围等。

(二)、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及审计评价意见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

(三)、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定性、处理,提出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四)必要时,可以向被审计单位(部门、地区)提出改进财政、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审计结果报告

1、基本情况与领导干部的职责范围

2、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包括主要工作业绩,存在的应负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问题)

3、评价意见 第八个主题:

审计评价

1、审计评价原则

2、审计评价内容与指标

3、评价方法 评价的原则 

1、相关性原则 

2、重要性原则 

3、客观性原则 

4、全面性原则 

5、谨慎性原则

6、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并重的原则 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与指标

一、内部控制评价:

1、健全性(内部控制建立情况)。

2、有效性(符合性测试其执行情况)。

二、会计信息评价:

1、差错率(分别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4项差错率。差错率=[调增额+调减额]/审计金额×100%)。

2、失真等级(差错率<5%=真实;差错率<=5%-10%为基本真实;差错率>10%为不真实。此外,还应根据失真的性质和产生的影响,对定量评价进行修正,作出客观评价。

三、资产质量评价:

1、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平均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下同。该指标用于评价企业资产营运效益)。

2、不良资产比例(=年末不良资产/年末总资产)。

3、经营亏损挂帐比率(=经营亏损挂帐/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4、总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

四、重大决策评价:

1、投资回报率(全资公司投资回报率=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增加[减少]额/投资本金;控股公司汇报率=按权益法计算的投资收益(亏损)/投资本金;其他项目汇报率=收到投资收益(亏损)/投资本金。要重点关注任期内新增投资回报。

2、对外担保、借款等损失率(=损失金额/担保或借款额)

五、遵纪守法评价:

1、违规行为金额(万元):分清企业领导人员应承担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

2、损失浪费行为金额:分清企业领导人员应承担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

3、个人经济问题(万元):指贪污、受贿、挪用、私分等经济犯罪问题。

六、获利能力评价:

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

2、销售(营业)利润率(=销售[营业]利润/销售[营业]收入,评价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

3、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期初国

家所有者权益。出现下列情况,不计算保值增值率:)

1)年初权益为负值,年末权益为正值,完成情况视同增值; 2)年初权益为正值,年末权益为负值,完成情况视同减值;

3)年初年末权益均为负值,年末权益大于年初权益的,完成情况视同增值; 4)年初年末权益均为负值,年末权益小于年初权益的,完成情况视同减值。

七、偿债能力评价: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评价企业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

2、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

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评价企业偿还债

务利息的能力。

八、发展能力评价:

1、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额,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

2、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评价的方法 

1、写实法

2、指标对比法 

3、责任区分法

上一篇:小松鼠和小兔作文下一篇:我的哥哥作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