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作文开头范文

2024-09-09

十种作文开头范文(精选4篇)

十种作文开头 第1篇

十种新颖别致的初中作文开头方法

乔梦符(元代文学家)曰:文章凤头、猪肚、豹尾。

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所谓“凤头”,亦是这个道理。然而,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我归纳如下几种常用的,供同学们参考。

一、开门见山 落笔扣题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优点:直接点明主题,不会跑题,忌讳了许多同学作文开篇满是“正确的废话”的通病。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例:《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二、欲扬先抑:蓄声造势可酝酿出一波三折的效果 例:《同 桌》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她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们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家都叫她“男人婆”。

唐寅: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所生儿子全是账,偷得蟠桃献母亲。

三、引用经典 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

1.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

2.俗语开头

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如:中国有句俗语说:“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3.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引用歌词开头:

例:阳光总在风雨后;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每当我听到“„„„„„„”的歌声时,总会想起„„

„„ 的情景。

5、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四、精辟修辞 韵味悠长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

1.比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例: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开篇这样写道

如果你是一粒种子,亲情就是土壤,为你提供生长必要的养分;如果你是一株小草,亲情就是大树,为你张开挡风遮雨长臂;如果你是汪洋中的一艘船,亲情就是灯塔,为你指引返航的归程;如果你是一条小河,亲情就是大海,为你永远敞开那包容的胸怀。亲情是阳春三月的绵绵细雨,滋润你的心田;北情是酷暑的炎炎烈日,点燃的是你的心灯;亲情是秋天的累累硕果,慰藉的是你收获的喜悦;亲情更是严冬腊月的阳光,温暖的是你的永远的希望

2.亲情是一道岸堤,在你心灵脆弱时,为你筑起坚强的信心;亲情是一道彩虹,在你经历风雨后,为你画上美丽的灿烂;亲情是一点云朵,在你落寞时,为你绣上一朵美丽的花朵。亲情是远方的守候,守候你的归来;亲情是永久的思念,思念你的一切;亲情是离别后不尽的哀伤,哀伤你远去的背影;亲情是团聚时无限的快乐,快乐着你的平安及归来

例2:以诚信开头设喻的作文:

诚信是头顶上闪烁的星星。也许你不能因此而否定她的存在。没有了诚信的人生,就如没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样乏味

2.对比

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题。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3.排比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赏读。如: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

4.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如: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诚信是寒冬腊月交替寒傲放的一枝腊梅;诚信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诚信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五、巧设悬念 曲径通幽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如一学生写《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白雪公主和八仙过海

某电影院门口贴了张海报“一个女人和7个男人的故事,内容:一个女人晕倒了,被7个男人强行拖到森林里的一个小房子里去......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当晚坐满,等影片上演观众大失所望。片名为:<白雪公主> 过了几天影院门口又贴了张海报”一个女人和7个男人的故事,声明绝对不是<白雪公主>,本片露骨的描述了一个女人和7个男人在惊涛骇浪之上.........又吸引了很多人观看,开演的时候影院一片哗然。真正片名:<八仙过海> 第三天 当所有人都决定再也不进入这家影院的时候却看到广告上写道:本院为真情回报广大支持国产大作的朋友 特别吐血大放送!!《七个可爱男孩和一对年轻夫妻曲折的故事》 附言写道:七个可爱的男孩趁年轻夫妻无防备的时候一个一个的进入他们的家 却反被年轻的夫妻所治服 但最后却出现大逆转情况 丈夫被杀 年轻美丽的妻子落入七个男孩的魔掌…

本片情节曲折精彩感人 为广大有婚夫妇培养下一代所必看之佳作!!大家听说情节曲折精彩感人而且还是可爱的男孩和年轻夫妻的故事 于是又都禁不住诱惑买票进场了

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 屏幕上终于出现画面了 只见上面清晰的打出了3个大字《葫芦娃》

众人当时就全都吐血了~真不愧是吐血大放送……

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

怎样设置悬念呢?设置悬念的位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篇首设置悬念。这种设置悬念的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环境,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另一种是在篇中设置悬念。这种设置形式有助于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的具体方法常见有如下几种:

①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如《渡船》开篇写:“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在她的怀里,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看不出什么样子,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②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如《三人行》开头便写:“„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小树,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在王吉文看来,它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王吉文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四五百米,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呢?这些心理描写既紧紧地抓住读者,也自然展开了情节,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环境描写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尾如何?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④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枝箭;诸葛亮说只用3天,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3天能造好10万枝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⑤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如《小木船》这篇习作,开头就写:“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全文以这只小木船为线索、悬念,层层展开,引人细读。

设置悬念要强调的是:设置悬念不能滥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牵强、生硬。所设悬念要简明、干净利落,不能枝蔓横生、故弄玄虚,以致使读者眼花缭乱,甚至厌烦,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作用。

(1)无巧不成书。例文《我的叔叔于勒》,菲力普一家朝思暮想的于勒,竟然在船上不期而遇,于是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例文《荔枝蜜》,文章开头说“我”并不喜欢甚至讨厌蜜蜂,然后写“我”参观“养蜂大厦”,亲眼目睹了蜜蜂的辛勤劳动,还喝到了又香又甜的荔枝蜜,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禁不住赞美起蜜蜂来了。作者又由蜜蜂想到了正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和千千万万像蜜蜂一样辛勤劳作的劳动者。作者对蜜蜂的喜爱甚至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梦里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3)把文章的结局或主要情节、主要矛盾放到开头来写,然后再按照事件的自然顺序写。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倒叙。例文《同志的信任》,文章如果不把那段紧张而有神秘的情节放到开头来写,恐怕就很难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也很难表现出当时那种令人恐怖的社会环境,以及素不相识的革命者之间那种同志般的信任。《一件珍贵的衬衫》也有这样的特点。

(4)对故事情节或人物行为作适当的夸张。例文《变色龙》,文章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事件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激起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奥楚蔑洛夫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是什么使他变来变去?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奥楚蔑洛夫这样的人……(5)巧妙的误会。例文《驿路梨花》 设置悬念时的注意事项:

(1)设置悬念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在“疑问”和“曲折”中展示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

(2)设置悬念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一定要适度、自然,不要脱离生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有漏洞。

(3)一定要交代造成悬念的前提。没有必要的前提,故事就不会发生。前提交代清楚了,才会让读者信服。

六、场景描写 渲染气氛

描写法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

请看《考试》一文的开端: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烘托人物心情,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

范例指导 1,身临其境,定点感悟。【月夜话凄凉】:

例一:坐在窗前,明月依旧。月光洋洋洒洒的从窗前滑落,如丝、如绸……不知是谁将这一轮满月推上天空,我望着如镜的圆月,望着寂静的黑夜,显得无比惆怅。

对着月亮诉说我的故事,诉说我的烦恼。初三最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分数击打着我的心,在不停给我敲响警钟。月亮高高地挂在枝头,月光凄凉地扫向大地,更增添了我的愁绪。

(上面两段开头,第一段写明月皎洁,目的是为故事的展开渲染哀伤的气氛。)

【海涛涌真情】:

残阳如血,映红初夏的海滩。看着海浪,茫茫的;嗅着海风,咸咸的;听着海涛,哗哗的。

海涛如歌,每一句都是高潮,每一曲都是激昂。涛涌上来了,冲上沙滩,拍击礁石,每个音符都那么动人,那么雄浑,仿佛命运的交响曲。(选自2006年厦门中考满分作文《涛之歌》)

2,移步换景,引人入胜。

走完长满了青苔的石板路,跨过一丛歪歪斜斜的篱笆,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板门,有一扇窗镶嵌在古老的青砖砌成的墙上。窗纸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横横竖竖的窗格,糸满了长长短短的红丝绳。红丝绳在风中无助地摇曳,像是谁在哀怨地诉说,又像是吹不散的淡淡哀愁……

(特点:叠字,比喻,排比,给出了将要叙述的故事的发生环境,并埋下悬念,吸引读者.)3,一处风景,两种心境。【夕阳亦暖心】

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写夕阳西下的情景,主要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

【夕阳现伤情】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抹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选自安徽省中考满分文《曾经拥有》)

(通过“晚风”“夕阳”“秋霜”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

欣赏片段

冷风,稀星,残云。

一轮水月从河面幻象般升起,憧憧然魅惑着这万家灯火,我独坐窗前,听着木窗吱吱呀呀地诉说着愁人的心绪,内心更加不安。

“现在的我真的找到幸福了吗?”我不停地踱着步子,又想起你那满是泪痕的双眼。案桌上那封夹心,低低倾诉我抛却你的伤悲凄凉,看着那张无比沉重的纸,内心早已湿漉成满腔悔恨,思绪也不禁蹁跹……

七、巧用倒叙 暗渡陈仓

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请看一学生如何写《异乡情怀》: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所谓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面先进行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如,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小说《祝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小说里,先写“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遇见已经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的情景;第二天傍晚,又听说她死了。这就是先写出祥林嫂的“结局”。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祥林嫂的生平遭遇。这样写法,使读者产生悬念;祥林嫂是怎样变成乞丐的?她难道没有亲人吗?为什么她偏偏大年夜的祝福声中死了?读者急着想读完全文,弄个水落石出。当读完全文后,文章的内容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如通讯《攀登高峰的人》,报道两位数学家杨乐,张广原的先进事迹。通讯先写他们两位第一次发现了数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攀登了数学科学的一个高峰,然后回头写他们是怎样克服重重障碍,冲破许多干扰,取得这一成果。但是文章并没有写到这里为止,接着又进一步写杨乐,张广原从小学、中学起就努力学习,进大学后在老一辈数学家的帮助下不断前进,同时又叙述了他们目前正向另一个数学高峰攀登。

这个例子,不是先写“结局”,而是截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片断作为开头,接着回头叙述这一事件从前的种种情况;当叙述到开头的那个片断时,文章并不结束,继续叙述以后种种发展情况,直至事情结束。如此,避免了平淡的开头,做到先声夺人。

运用倒叙要注意两点:

1、要从实际出发,不要为倒叙而倒叙,设置的悬念一定要能引起人的注意。

2、要首尾呼应,在把事情的起因、经过交代完后,仍然必须回到

八、抒发感情 先声夺人

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直抒胸臆,渲染气氛,达到以情感人。这种开头是以作者自己的议论或抒发爱憎之情开篇。在作文的开头,对事物发表作者的议论,通过议论发表感想、点明中心,并以此统帅全篇。

例一:

一张报纸只值几角钱,而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这是我从一次班会课得到的一点体会。

这是作文《记一堂班会课》的开头。小作者在开头写了自己对班会课的议论,通过议论点明了作文的中心思想——“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在后面的正文中,小作者围绕这个中心详细叙述了班会课的全过程。

这种开头方式还可以在作文的开头直接抒发自己的爱憎之情,交待写作动机或揭示中心思想。请看例文:

例二: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北京就是我的家乡。我爱家乡唱腔优美的京戏;我爱家乡令人陶醉的风光;我爱家乡风味独特的豆汁、焦圈、艾窝窝;我更爱家乡繁荣美丽的夜景。

这是作文《我爱北京城的夜景》的开头。在这个开头中,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北京的热爱之情,明确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在正文中围绕这个中心详细描写了北京城夜景的美丽。

例文:

冬夜

冬天的夜晚,大街显得冷清而美丽。一排排的路灯,像一串串耀眼的珍珠项链;白垲垲的雪地在路灯下闪闪发亮,散发出柔和的光。

我爱星星

每当夜幕降临,那深蓝的帷幕上缀满了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像一双双智慧的眼睛,不停的闪动,那就是月亮妈妈的无数的孩子——满天的星星。

写景抒情开篇法提示:

文章以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作文开篇,以情感人,可以激起读者在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鸣。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

1、抒情要有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抒情要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一致,与文章的情景吻合。

3、拟人、比喻、反复修辞皆可作为抒情的手段,可以在开篇中恰当运用

九、题记后记、暗示主旨

题记即在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一般题记的格式是在题目下面写上一句话,后面破折号,写上题记两个字。一般作为题记的文字是比较优美的,或者是比较有哲理的,但是一般比较精炼,不宜很长也就是”开头空两格开始写题记的内容,写完后另起一行靠右写“——题记”。

题记,一般放在正文开头之前,位置特别“抢眼”。好的题记一下子就能抓住阅读者的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题记的要求较为简单:短短的语句,美美的语言;淡淡的情感,浅浅的哲理。那么,什么样的题记才能令人过目不忘,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呢?答案只有一个:让题记活画出作文的灵魂!

后记就是你写完一篇文章后又觉得不完美,就又写一篇补充得文章使得原来得文章没完美。

例:父亲那一跪才使我明白,我与父亲之间缺乏的不是爱,而是沟通,心与心的沟通。——《沟通》题记 地球孕育了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惟

一、公平的。正因为生命如此宝贵,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关爱它。

——《关爱生命》题记

当理想的七彩翅膀拍击着现实的空气时,我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朦胧的、多雨的季节。游过少年时代的梦境,我伫立雨中,17岁的日子有风也有雨,有快乐也有烦恼。

——《我的快乐与烦恼》题记

好的题记能吸引读者,引导读者思考。

一、题记既可以是交待写作缘由,亦可以是创设环境。

如《感悟高中》的题记:“那是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此题记通过优美的描述,为全文创设了浓浓的氛围。

二、题记应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

题记应是体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它应让读者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搏动。如《抹去心中的界限》的题记:“表面的界限,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题记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三、题记应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如《感谢父亲》的题记“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题记中把对父亲的敬爱抒写得情味悠长,赞美了人世间这份平凡而又高尚的亲情。

四、题记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美,富有文采。

题记既可引用(如歌词、格言警句、睿智心语等最好是阅卷老师较少见到的)也可自行雕琢。题记贵在简洁,绝不能太长,也不能晦涩难懂。如《“回声”的启示》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恰当地应用了孟子的话,既揭示了主,又展示了才情。

如何写题记呢?

1、阐发话题式

即运用题记对话题进行适当的分析与阐述,指出话题所包含的意蕴、话题间存在的关系等,如《漫谈“聪明”或“认知”》一文:

“同是对„修墙‟„防盗‟的预见,却产生„聪明‟或„被怀疑‟的结果。„感情‟竟能如此地左右着„认知‟,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

此题记通过对所提供的话题材料进行简单述说,点出了感情影响着“认知”,对所写的话题进行很好的阐述,同时“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也显示了下面文章所写的内容。

2、释题式

即题记紧扣话题,对文章题目内涵作具体的诠释,让读者对其内涵有清楚、准确的把握。如高考佳作《情感.理智.认知》一文的题记:

在情感与认知之间架起一座理性的天平。

作者妙用间隔号把“情感”“认知”“理智”进行了巧妙连接,并且把“理智”放于“情感”与“认知”的中间,题记针对标题,诠释了在“情感”与“认识”之间,理智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点明了“情感”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3、点旨式 即点出文章的主题,使读者先明白文章所要表现的观点。如以“相信自己与相信别人”为话题的高考佳作《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一文的题记:

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 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 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题记的三个整句夺人目光,形式整齐,指出了三种人对待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态度,于鲜明的对比中紧承题目“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为下文亮出自己的观点铺垫。

4、交代式

即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背景,或写作内容等,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或宏观上的把握。如一篇以“母爱无价”为题目的题记:

谨以此文献给我深爱的母亲,献给天下所有普存爱心的母亲。题记点明了写作的目的,也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真诚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令读者为之动容。再如一篇以“友情”为话题的佳作《北方人与南方人》的题记:

一场大火,把两个平凡人的友情之歌唱到极致,他们的人格,也便在这友情中升华。

此题记把文章所写的北方人与南方人之间“友情”故事概述了出来,使读者一读便对文章写了什么有了一个初步把握。

5、吸引式

借题记创设一个富蕴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诱发读者的兴趣。如《无悔的选择》的题记: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命运为什么如此坎坷?她面对一连串的打击能挺住吗?假如她当初换一种选择,她的命运又将如何?

此题记连用三个问句设置了三个悬念,引发读者兴趣,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那么,拟写题记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要注重题记的文采性。可引用一些名言、格言、谚语等来作为题记,也可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语言形式上可采用诗歌、对联等。

如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的作文《那时花开》的题记: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引用泰戈尔的话,既是引用名言,同时,泰戈尔的话又譬喻形象,深寓哲理,真可谓巧妙之极。再如《多彩的幸福》的题记: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

此题记,作者妙用博喻修辞,形成整齐的排比句式,诠释出幸福的多样性,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2)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性。写题记,字数一定不要过多,语言要锤炼、精警、练达才行一般不超过文章的两行。因为作文字数一般在800字左右,题记过长,既显得冗长,文章又给人头大身小之感。

总之,写一个精彩的题记,先声夺人、开宗明义、展示才华,不仅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别开生面,而且能产生“浓缩言语动人心,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最佳效果。

十、截取精彩:由事件最精彩之处开始,再叙述经过,此法最吸引人。

例:《报童》“卖报,卖报!”街上又传来熟悉的声音。“今天的消息好哇!一份八块钱。”他今天的叫声似乎特别凄楚,我眼前那瘦小的身影在我脑中盘旋,久久不去……

常言道:“文无定法”。是的,作文的开头往往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等综合因素所决定,并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我们学生朋友要善于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巧妙派生,才能写出好的开篇。

十种作文开头 第2篇

以抒情的语言开头这种形式就是在开头部分就抒发强烈的情感,先把读者的感情因素调动起来。这样可以抓住读者的心,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文章打下一个坚实的感情基调,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如《我要说声“谢谢你”》的开头:“当我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我热血澎湃,激动得不能自已,我要感谢我的母亲,感谢她对我的养育之恩。”文章开头就抒发对母亲的恩情,切题直接,而且感情真挚。再如《黑眼睛,黑头发》的开头:“想来惭愧,对于一个在我生活里出现频率最高、最熟悉的人,我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记忆中,她就像一块岩石,能吃苦耐劳,有过剩的体力。因此,对于她为我所做的一切,自然看作理所应当,只因她是我的母亲,有着对我的责任。”文章开头就说自己“惭愧”,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然后就用抒情性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愧疚的情感。可以看出,这种开头很容易和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勾起读者心中隐埋的某种和文章形似的情感,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中考作文常用开头写作方法:以下定义开头

以下定义开头以下定义开头这种技法开头就对某种现象、思想、事物等下一个有个性的定义,把自己的看法先声夺人的表达出来。使读者不自觉地就跟着文章的观念走,逐步认同作者的看法,从而达到一种共鸣。这里的定义要新鲜,有独到之处。如《珍惜》的开头:“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多而又最少,最慷慨而又最吝啬的是时间。”再如《厚道人》的开头:“厚道人,是待人诚恳,做事诚实,能宽容,不刻薄之人。”这里对“时间”和“厚道人”的看法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可能读者的看法有不同之处,这就使读者想继续读下去看个究竟,然后和自己心中的观点作比较,从而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十种作文开头 第3篇

就是正在开首部门先写一小段文字做为题记。这些文字能够是对文章的总结,能够是引子,能够是感到等形式。如许能加强文章的色彩,起到开首点题,吸引读者的感化。

如《语文从我身边悄悄走过》的开首:悄悄地,你――语文,从我身边走过,留下一串串美好的音符,时常绕正在我身边,激励我,激励我,陶冶我。――题记

再如《非同寻常――我是一道风光》的开首:我不肯糊口得像个问号,左顾右盼找不到本人的跑道,现正在我正为胡想起速奔驰――总感受,我非同寻常。――题记

这两篇文章的开首都是用带有统领全文的题记做为开首,上来就把读者引入本人所创设的豪情基调之中,起到先声夺人的效用。

就是援用的诗歌、名人名言、鄙谚谚语、名言警语等做为文章的开首。如许能够添加文章的权势巨子性、学问性、文采性、深刻性,同时起到一种点缀纹饰的感化。这种援用有间接援用和间接援用二种形式。

如《江南的味道》的开首:多情的江南,让几多文人骚人梦魂环绕。难怪郑愁予会说:我打江南走过,江南走过,那等正在季候的容颜,如的开落。满腔的爱恋竟付与那出水芙蓉。这是援用名家的散文做为开首,起到很好的感化。

再如《我们就是但愿》的开首:我试着耀眼的霎时/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悍然不顾/我正在这里啊/就是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这是援用新诗做为文章的开首。

还有援用歌词做为开首的,如《心灵的反响》:走四方,迢迢,水长长,迷苍茫茫,一村又一庄――这种开首能够跟着时代的分歧而千变万化,要按照内容的需要,按照核心的需要,合理援用当下最耳熟能详的歌词,这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它包罗天然和社会的描写。而这些描写都有特定的感化,或者陪衬人物的表情,或者交待故事的布景,或者衬着某种氛围等等。总之,都是为凸起宗旨而办事的。

如《想起了父亲惨白的脸》的开首:夜,好静谧,温和的月光散了一地雪白;夜,好深厚,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听的月光曲,回荡正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的父亲的脸,我的思路也飘向那纯洁的夜空――这种对夜的描写现含着做者深深的对父亲的感谢感动之情,所以这段描写放正在开首十分成功,把我们带入了夜的沉静之中,让我们和做者一路回忆――

再如《今天,我实欢愉》:夜幕早已,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的圆月,月儿旁边是很多眨巴眼睛的星星。街上的人儿三三两两地走着,不时迸发出一阵高兴的笑声。这种描写是把天然和人的勾当连系起来,给我们一种夜的寂静,人的协调、欢愉、幸福的感触感染。

就是用一组能凸起核心、句式划一、气焰恢宏、寄意深刻的排比句开首。这能给读者趁热打铁之感,有益于凸起那种强烈的具有迸发性的感情,起到以势凌人的震动感化。

这种形式就是正在开首部门就抒发强烈的感情,先把读者的豪情要素调动起来。如许能够抓住读者的心,提高读者的阅读乐趣,为文章打下一个的豪情基调,达到以情动听的结果。

如《我要说声感谢你》的开首:当我看到这个做文标题问题时,我热血磅礴,冲动得不能自制,我要感激我的母亲,感激她对我的养育之恩。文章开首就抒发对母亲的恩典,贴题间接,并且豪情实诚。

再如《黑眼睛,黑头发》的开首:想来惭愧,对于一个正在我糊口里呈现频次最高、最熟悉的.人,我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回忆中,她就像一块岩石,能吃苦耐劳,有过剩的体力。因而,对于她为我所做的一切,天然看做理所该当,只因她是我的母亲,有着对我的义务。文章开首就说本人惭愧,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然后就用抒情性的言语表达本人对母亲的的感情。

能够看出,这种开首很容易和读者发生豪情上的共识,勾起读者心中现埋的某种和文章形似的感情,达到以情动听的目标。

这种开首居心设置谜团,而又居心不予理会,或做出某种猜想,以惹起读者的猎奇心,让读者继续关心事务的成长。这种写法能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取做者同喜同乐同悲。

如以下开首:班里有不少好问的同窗,有着问不完的问题。下课、午自习,以至下学后,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忙碌地收支教员的办公室,大至一整道题,小至一个标点,事无大小,一概相问。同窗疑惑,问之,则答曰:君子之学必好问。君子之学必好问,这本来不错,进修怎能无问?可我又不由质疑:问,实的月多越好吗?

文章正在开首就提出问题越多越好吗?的问题,当然我们每小我都有本人的见地,想晓得谜底和本人的能否一样,可是做者就是不说,以惹起读者的猎奇心。

再如《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光阴似箭的一瞬,我抬起头,感受到岁月正随风吹散,不只颜面感喟,心里漾起的是一丝欣喜和怀恋。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芳华律动的我们汗流浃背,只为光耀正在六月。那段岁月是美好的――

文章表达出对初三糊口的纪念,说它是活力四射,可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让读者继续跟着做者的思看下去。

这种开首用一个特写的镜头放正在文章开首,把工作或者豪情特写化,让读者通过这个特写进入文章的注释。

如《一次难忘的实践》的开首:酒红色的幕布拉开了,色彩缤纷的扭转舞台上,灯光闪烁。正在窗外诱人的月光和闪闪星星暗射下,音乐会终究起头了。本文起头就把镜头瞄准灿艳的舞台和诱人的月光,用以衬着一种焦心的氛围。

又如《我的爷爷》的开首:一双没有荣耀的眼睛正在如枯井一样的骨框里,眼珠精神焕发的盯着我,泪水将流未流,泪珠想滴未滴,就是爷爷这双眼睛看着我长大――本文的开首把视线全都集中到爷爷的眼睛上,通过眼睛的描写来表达我对爷爷深厚的爱。

这种形式和以描写开首有类似之处,有时候能够二者连系起来用,如许能收到更好的表达结果。

这种形式开首利用比方。能够使文章活泼活跃、简练明快,把笼统的问题具体化,把的事理浅近化。如许既能够加强文采,又能申明事理,容易使读者接管。

如《进修贵正在立异》的开首:立异,是进修的生命力。它就像一盏正在中放射出万丈,指导人们不竭前行,而且成功。

再如《读父亲》的开首:父亲是一本饱含的书,正在册页间吐露着伟岸、正曲,每一字每一句都教给我的事理。很小的时候我就正在读他。虽然我谈到的只是很肤浅的一小部门罢了。但我就是如许正在读他的过程里成长,正在成长的过程中体验、理解。

这种形式又叫开宗明义式,就是一开首就开门见山地切入从题,解除文章核心。它的长处是入题快速,不蔓不枝,利于读者把握文章核心、基和谐思。

如《糊口中的一个好习惯》的开首:我糊口中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我比力文静,从来不正在外面乱撞,如果让我正在玩和看书之间挑一样的话,我必然挑选后者,这是我糊口中的好习惯。

又如《出色的夜晚》的开首:正在村落,最美的不是黎明,也不是盛夏的树阴,而是那斑斓的夜晚。

这二篇文章都曲直入从题,一篇说喜好看书是我的好习惯,一篇说村落的夜晚最美。

这种技法开首就对某种现象、思惟、事物等下一个有个性的定义,把本人的见地先声夺人的表达出来。使读者不盲目地就跟着文章的不雅念走,逐渐认同做者的见地,从而达到一种共识。这里的定义要新颖,有独到之处。

如《爱惜》的开首: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多而又起码,最而又最鄙吝的是时间。

《 一种写作 十种开头》(共) 第4篇

其实,写故事其实不难,但把故事写好了,吸引读者,的确并不那么简单。从无数国外国内特稿记者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那些凝结着阅历、视野和人类智慧的文本,正在闪闪发光。

与传统新闻写作不同,特稿这种文本的出现,要感谢新新闻写作主义的诞生与普及,当然,这一过程也伴随着各种批评与非议。特稿也是一种新闻产品,说得特殊些,无非是手工打造的非流水线产品。那么,既然是手工艺品,除了那些属于个人的特殊体验外,所有的制作过程都可以进行技术上的分解与分析,得出结论,以供后来者借鉴。

1、开门见山式

张明明决定杀掉他的父母。

这个想法在他脑中盘旋了差不多两个月。

“我想,只有杀了我的父母,才能让我多年积累的仇恨得到释放,让我真正地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1991年11月25日,陈菊生下了他;2007年6 月12 日,他将陈菊打晕、掐死,然后割喉。

其间,陈菊打开大门惨叫一声,但门很快又被关上。那就像荒林里一声绝望的鸦叫,一切又恢复了寂静。

——实习记者 林珊珊 记者 尼克 蒋志高 《少年杀母事件》 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

high点:报道一开头,就迅速进入了核心新闻事件。用简洁冷静的汉语,描述了残酷而直指人心的事实与场景,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读了这样的开头,很难有读者不愿继续往下看。另外,使用巧妙精准的比喻,也是文中一大亮点。开门见山,是特稿写作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开头。但这样的开头,其实对写作者本人的要求极高,必须呈现新闻事件里最吸引人、最具有强烈反差或是悬念的核心要素,一击而中。杏则,很容易成为随意、无味的“温吞水”。

2、综述式

在做了肝脏切除手术后,他脱颖而出,成了纽约市的风云人物。他是一位多重性格的政治家;一位反对一揽子解决问题的领袖。他耿直,茱鹜不驯,考虑问题不周全,做事毛毛糙糙,爱开玩笑,爱激动;很有主见,不怕选举团的威胁;缺乏性格,不漂亮,不时髦;总而言之,他具有领袖人物那种超凡的感人魅力。他是一位能在不平静的处境中显得出奇平静的人,一位以不相称的快乐心情主持着这个国家中最大的通夭塔(注:即巴别塔,巴别的意思是喧哗混乱的地方,此处指纽约市)市政的市长。

——索尔·贝特《 抓住高树使劲摇撼》 美联社1980年7月

high点:描写时任纽约市市长爱德华.科克的人物报道,特稿记者的必读篇目之一,综述式开头的典范。密集而精准的排比句和形容词,就像重机枪里倾泻出的装上了精确制导的子弹。

3、悬念式

邓贵大被杀死的那天,醒来得很晚。早上丁点,郑爱芝从床上爬起来,看到丈夫连一个翻身的迹象都没有,平常这个时候,夫妻俩几乎是同时起床,一起吃早餐,然后各自忙碌。但那天是周日,郑爱芝以为这是由于丈夫头一夭晚上应酬太累,疲惫还未褪去,所以也就没吵醒他。

“那天很奇怪,他是个生活有规律的人,晚上从来没有超过12 点睡觉,早上也没有迟过8 点起床。”她后来回忆说,当时并没有将这点视为不祥之兆。

——龙志《 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 南方都市报2009 年5月20日

high点:死亡,一直是人性永恒的主题,也是新闻核心要素中最为吸引读者的名词之一,非正常的死亡更是如此。2009 年发生在湖北巴东的洗脚妹邓玉娇刺死招商办官员邓贵大事件,一度轰动全国,无数媒体与公众舆论人物深度介入此事,从各个角度进行解读。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在当下官民矛盾激化的中国,此事也成为了公众不满情绪的宣泄口,更有甚者,纷纷为此次事件贴上了“弱女子反抗强权”的标签。在这次“媒体大合唱”中,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的《 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 却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这篇报道通过详尽的采访和冷静的笔调,做到了“去标签化”, 尽可能地逼近真相。

在我看来,这个悬念式开头,也为这篇报道定下了一个总体性基调。将被杀者邓贵大还原为一个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清晰地再现了这个底层小吏平日里的生活场景。并用最平实的文字制造了最直接的悬念― 谁杀死了他?为什么要杀死他?你想知道吗?请往下看吧。

4、假设式

假如我们做这样的假设:你在一栋拥有一千人的办公大楼里办公。那里每天至少发生两起工伤事故,其中有的人伤势很重——多处开放性骨折、伤口深达肌肉、筋腿和神经,骨盆碎裂——也许他们再也不能重操旧业了。大约每半年左右,就有一具尸体被抬进太平间。

这种情况几乎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会被看作是野蛮现象,人们会为此大声疾呼。但在西北部濒临太平洋的采伐林里,人们却以一种特别的感情默默地忍受着。伐木工作家斯恒.黑格把这种感情叫做“自豪的宿命感”。

——威廉·布伦德尔《 伐木工的生死之交》华尔街日报1981年12月8日

high点:一篇描写伐木工生活的经典特稿。用假设式的开头,把读者放进他们熟悉的环境中,然后有意识地制造强烈反响,引起共鸣,对描写的伐木工群体产生同情心,为接下来的长文阅读奠定基础。

5、隐喻式 欢迎来到中国最富裕的村庄。

华西村,江苏省东部0.92平方公里多岩石土壤上创建的村庄,成立于1961 年。这个刚刚在10 月大肆庆祝成立50 周年的村庄,在老书记吴仁宝的运作下,利用长期政治正确打造的典型形象,获得了官方的高度认可,撬动了庞大的政治经济资源,使得华西村成为天下第一村庄,走出了一条无法复制的独特发展轨迹。从上海出发,驱车100 多公里,你就可以到达这个魔幻村庄。

中央广场的高音喇叭里,每小时都震耳欲聋地播放着一个声音:“如果你想看到一个奇迹,请来华西。”

——沈环、杨雄、季天琴、温克《 华西村的秘密》 南都周刊

high点:是不是觉得这个关于高音喇叭的细节有些眼熟?是的,如果你读过《 古拉格群岛》、《肖申克的救赎》或者《1984》,那你一定能在脑海中折射出相似的场景。

在现代新新闻观念里,某些类型的报道对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呈现事实,还要赋予事实以意义与见解。这个隐喻式的开头,就很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一个利用官方政治资源,进行垄断性经营的村庄,是怎样对人进行禁锢,成为一座对健康市场经济与现代公民素质的养成来说有着反动意味的心灵集中营。

6、直接引语式

“你瞧!”理查德〃尼克松对吉米.卡特说。“什么?”卡特问。

“你瞧鹰徽的上面一一有些枪眼。”尼克松说,“天花板上也有。” 杰拉尔德.福特也仰起头来审视这些枪眼。

——帕特里克·斯洛杨《 萨达特遗体落葬,举世瞩目》新闻日报1981年10月10日

high点:这是一篇描写葬礼现场的报道。死者是在阅兵时被士兵刺杀的埃及总统萨达特。通过这个直接引语式的开头,人们会饶有意味地发现,即便是美国总统这样的大人物,在面对小小的枪眼时,也会下意识地流露出紧张甚至恐惧。毕竟,在死亡面前,每个人都是普通人。

7、场景式

起初是黑沉沉的夜,然后晨光微微明亮起来,东关清真寺的晨祷就在西宁上空悠长地吟唱起来。接着,病房东侧太平间门口嘛嘛啪啪地响起鞭炮声,呜呜咽咽的哭声,好像被刀子插中的嚎陶、哭诉、劝说,陆续从窗户里爬进来。病房和过道里的人,几乎都在睡觉,只有老旧的厕所传出滴滴答答的水声。

——马金瑜《 西北角的医院》 LENS 视觉2012年3月号

High点:对于苦逼的特稿写作者来说,场景式开头通常最不讨读者喜欢,节奏相对缓漫,无故事性可言。但对于高手来说,一切都不是问题。一个“爬”字,画面尽出,故事也由此徐徐展开。

8、外貌描写式

有一夭,王卫站在镜子前面,他看到了这么一个人:作为一个男人,他算得上年轻,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刚到40 岁。在同龄人里,他算不上有多起眼。虽然个子很高,总有一米八上下,但他的长相和衣着都显得过干朴素。他留着简单的平头,脸庞瘦削,颧骨突出,皮肤因为早年间的操劳和后来的户外运动显得黝黑粗糙。他的穿着不怎么讲究,一件普通的衬衣就能出门。他也不怎么说话,沉默的时候显得更加严肃,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雷晓宇《 寻找王卫》 创业家杂志2011年3月

high点:我是个对商业类报道向来没太大兴趣的人,此前不知道王卫是谁。但这个人物外貌描写式的开头,却牢牢抓住了我,事后想想,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首先,这个开头极具镜头感与画面感,看着文字,你可以想象出一个男人照镜子的全过程。

第二,镜子这种道具,通常具有强烈的隐喻效果。照出的不仅是皮相,还有内心。

第三,从王卫身上,我看到了城市里许多30 来岁男人(包括我在内)共同的状态― 因为工作或者其他什么压力而身心疲惫,这足以引起内心共鸣。

许多时候,对大众综合性媒体来说,商业类报道通常是鸡肋,弃之可惜,但又不知道从何下口。做得专业,普通读者常会觉得艰深,做得太大众,又常被专业人士无视,最后常成为经营部门的负责范围和软文园地。但《 寻找王卫》 的开头,无疑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式:即便人的职业、阶层、地位、财富、专业程度、影响力等等会有差异,但人性总是共通的。把大人物还原成普通人,精准地描写他的外貌,以及通过外貌流露出的隐藏信息。牢牢记住这一点就不用担心抓不住读者的心。

当然,这段文字也引发了业界的一些争议,譬如,有人说,既然从头到尾都没有采访到王卫,作者怎么能虚构出这么一个想象中的场景呢?作者雷晓宇的回答是:“没见到就不能写他照镜子?哈,也许鬼魂才不照镜子。”

9、代入式

我是被这样一条消息击中的:“两位重度角膜炎患者重见光明;两位尿毒症患者有了新的肾脏;一位肝硬化患者有了生的希望,这些幸运,都来自一位因车祸去世的年仅22 岁的湖北武汉大学生。他的父母忍痛捐出他的器官,他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儿子就还活着,一直活着……”

这个故事催促着我启程。第二天,6 月11日,我从北京到达武汉,试图找到逝者父母。但武汉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听说我的采访要求后却表现得很为难,这对夫妇并不想面对媒体,己经拒绝了所有采访,甚至当获取器官手术进行时有人带着相机混入现场,闪光灯一闪,都被他们赶了出去。最后,我辗转从这家人的亲戚那里要到了一个固定电话号码。他们生活在距离武汉150 多公里的荆门市京山县。我在两场暴雨间短暂的空挡中到达京山,晚上8 点,拨通了那部电话。

“没什么可说的,我们只是做了一点很平凡的事,请你们不要来打扰我们的生活!”父亲张天锐接听了电话,他嗓门很大,声音听上去有些愤怒。

我反复地向他说明来意,但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可当我告诉他,我只比他的儿子大3 岁时,他沉默了一阵。我说:“别把我当成记者,就当成您儿子的同学吧。”

他捂住话筒,似乎是和身边的妻子商量了几句,然后,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那你过来吧。”

——《 生命的礼物》 赵涵漠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2011年06月

high点:在传统新闻操作方式里,毫无疑问地,记者被严格禁止出现在自己的报道中,因为这会有喧宾夺主,伤害客观事实之嫌。

但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记者进行了不同于传统新闻写作的新新闻写作尝试。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允许自己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出现在报道中,以记者本人的经历与叙述作为主线,不时流露个人的主观情感。这种代入式的操作方式,也逐渐被业界所接受。

在这篇名为《 生命的礼物》 的特稿中,写作者就尝试使用了代入式的开头,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并非任何报道都可采用“代入式”,它起码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记者本身的直接介入,才触发甚至改变了这篇报道的采访方式与写作流程。

2、记者介入新闻现场或是接触新闻当事人后,获得了足够有意味、有戏剧性的细节与故事。

3、这些细节与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足以丰满呈现新闻事件当事人的性格,并与整篇报道的指向高度重合。

在适当的时候代入,进行把握分寸恰到好处的写作,便是“代入式”成功的前提条件。这不仅不会破坏报道本身的客观。

公正,反而会给读者带来更加真实可信的感觉。

10、无法定义式 这天是5月31日,早上1点,布谷鸟刚叫起来,商玉馥梦见儿子喊她:“妈呀,妈呀,你给我蒸俩肉馅包子吧,给那俩人吃。”在梦中,老太太最初以为儿子又像往常一样饿了,可是一阵突如其来的心慌让她猛然害怕起来。果然,儿子马上又重复了那句让人难以理解的话,“给那俩人吃!”商玉馥惊醒了,透过没有窗帘的窗子看了看微明的天色,心里堵得难受,叫起了老伴才福仲。这天清早老两口心情压抑,在租住的郊区房附近的野地里,紧抿着嘴,一言不发地走,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等他们回到家,吃了稀饭,就接到了儿子的电话。

——《 举重冠军之死》李海鹏 南方周末2003年6月

High点:我很难把《 举重冠军之死》 的开头做一个准确的类型定义,事实上,这个开头也的确很难分类。它似乎包涵了许多类型开头的要素,却又与它们截然不同。

如果用一句话来最精确地概括新新闻写作,那或许就是那句我们己经耳熟能详的“给我一个故事,把它写得好看些”。如果这个要求再具体一些,就如同本文作者李海鹏所做的那样——“像写小说那样写新闻。”

上一篇:晨露中的桃花美文下一篇:学校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