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生态学对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2024-07-14

深层生态学对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精选6篇)

深层生态学对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第1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北京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增长压力及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从北京目前所面临的生态 环境问题入手,探索性地从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理论中为治理北京生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路径。从树立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念着手,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 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现北京的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关键词:深层生态学;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

如今,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丰硕成果时,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给人类的生存 带来威胁。作为我国首都的北京,就遭受了严重的环境威胁,春天的风沙,夏天的干旱少雨,冬天的雾霾„„恶劣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而且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快对北京市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刻不容缓。

一、深层生态学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伴随环境运动和对生态危机反思而在西方兴起了深层生态学,特别是生态共生理念更具当代价值。1937年挪威著名哲学家阿伦・奈斯在 《求索》上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与深层、长远生态运动概要》一文,正式提出了“深层生态学”这一概念,并第一次区分了“深层生态运动”与“浅层生态运动” 的概念,标志着“深层生态学思想”的正式确立[1]。奈斯认为:“浅层生态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只关心人类的利益;深层生态学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 的,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奈斯在文章中指出,浅层生态运动关注的是污染和资源耗竭,中心目标是发达国家公民的健康和富裕;而深层生态运动则强调整 个地球生物圈的平等,主张物种的多样性和共生原则,在无等级和无阶级差别的立场上反对污染和资源的耗竭。“深层生态学要追问环境危机的根源,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和人性的。在实践上,浅层生态学主张改良现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深层生态学则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2]奈斯将生态学发展到哲学与伦理学领域文章发表之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二、北京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界处。北京的春、秋季比较短,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适宜人类居住,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北京的人口尤为密集,故此环境形势也变得十分严峻。

(一)水资源短缺

造成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降水少,地表径流少;城市发展迅速人口稠密使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而再生水的利用率不高,加剧了水资源的 紧缺,也污染城乡环境。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但水 资源短缺和城市下游河水污染严重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市下游不达标水体断面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年均浓度值分别为70.0毫克/升和10.1毫克/升,与 上年相比略有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3]。

(二)大气污染加剧

伴随北京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对能源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废气的排放总量随之急剧上升,每年污染减排速度很难“跑赢”污染排 放增量,环境负荷严重超载,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主要的污染源。PM2.5成为超标最为严重的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急剧上升,加剧了对臭 氧层的破坏,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引发了温室效应。另外北京上风向的河北、内蒙古地区植被系统被大肆破坏,沙化情况严重使得北京时常遭受沙尘的侵扰。

(三)城市土壤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重金属污染源,尤其是电子垃圾也不同程度地对土壤造成砷、汞、铅等污染,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也间接加重了铅对土壤的污染,同 时人类在农业中不当的生产行为,如过度依赖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未经处理过的污水灌溉农田,对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采取随便堆放和焚烧,这些不当的行为污 染了土壤的生态功能,这些污染物又借助食物链严重威胁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整个生物圈。

(四)城市垃圾污染

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大量新兴的商业区、居民小区的人口与日俱增,产生的垃圾总量不断攀升,可是与之 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处理管理机制也有欠缺。特别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规模,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

三、深层生态学对治理环境问题的启示

(一)树立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念

深层生态学作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人的生活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时候,其活动必然会受到自然生态环境 的限制。“人又是唯一有所预期,能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实现希望、想象和未来之梦的生命物种,人类对未来的投入,决定了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4]。

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目标不仅是指经济发展,还涵盖改善环境质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目标,是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基础上的持续发展。经济 发展不能排除环境因素,更不能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分离和对立,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增长和衰退是此消彼长的,单纯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是一种病 态增长,以公共环境和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的恶化为代价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能持久的。

当前社会中一部分人存在“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使有关生态保护制度长期得不到落实。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就要实现人的价值观的转变,人只有意 识到维护环境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在强调尊重自然、突出生态价值的同时借助文明手段和法律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二)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污染治理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针对我国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需要在环境保护中引入市场机制,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在新的经济模式中,企业的利益应包括社会利益、生命利益和自然利益。核算企业效益时,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必须要得到确认,积极倡导用绿色GDP 作为衡量经济效益的标尺。利用定价将自然资源资产化,改变自然资源被视为“无主”资源而被过度开发利用的局面。同时借助市场反应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生态 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的有机结合,在环保产业发展中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开发节能减排的高新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推行环境污染第 三方治理的体制,从经济上加大对环境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使之不敢违法违规,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的有机结合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三)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当前我国部分地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既有盲目、无序、过度开发的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的深层面的制度原因。总书记强调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 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国的生态立法要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体来加以考虑,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各类灾害,进而构建一 个标本兼治的大环境立法体系[5]。政府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 战略地位前提下,树立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从源头做好制度的构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第三产 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做好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

生态红线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监测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生态红线作为防护底线的前提下,把生态环境视为一种生产力,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 济效益。

加快立法进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通过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资源开发使用成本,促进节约,建立生 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各级政府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工作责任制,完善各项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及时 公布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结语

环境治理是一项艰巨的长期性工作。为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切实享受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 果。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北京的全面发展 和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1]张小花,杨妮.《狼图腾》中的深层生态学思想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3):103.[2]潘克栋.阿特伍德小说生态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2(5):94-97.[3]北京市环保局宣传处.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4-04-10].http://.[4]W.H.Murdy.Anthropocentrism:AModernVersion[J].Science,1975.[5]赵建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N].光明日报.2012-12-25.

深层生态学对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第2篇

北京市风沙治理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北方城市经常受到扬沙扬尘天气的影响,不仅扰乱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也不利于良好城市形象的`树立.北京市为了削弱沙尘侵害,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组织实施了“播草盖沙”风沙治理生态工程,对北京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以该工程作为典型进行剖析,根据实地考察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实施生态工程产业化的解决措施,同时也给有类似问题的其他北方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作 者:罗添元 龙少波 任认 何政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期 刊:中国水土保持 PKU Journal: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年,卷(期):,“”(7)分类号:X45关键词:播草盖沙 风沙治理 生态工程 产业化 北京

深层生态学对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第3篇

1 北京市城市河道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河道治理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为阻止河道水体的渗漏和水草疯长阻碍供水,同时也防止河流冲刷,北京开始使用“河道衬砌”治理城市河道。北京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生态治河”工程,加大河道排污口的治理力度,将河道整治与排水管网改造同步进行,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共截流排污口2 300多个,通过改造污水口、修建浮箱式拦污闸门、安装拦污栅等多种方法截污治污,减少污水入河,保证河道的清洁,沿河铺设污水管线,收集污水,尽量减少污水直接入河。

通过采取生态护岸、推流、生物接触氧化、微生物制剂、生物浮床、恢复沉水植物、生物操纵等技术,先后治理了北护城河、菖蒲河、转河、昆玉河、凉水河、清河等10条近100 km河道。经过多年治理,北京市六环以内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河道生态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

凉水河下段河道经过治理,多年黑臭的水质开始还清;北护城河、坝河等奥运主场馆周边水系实现水环境治理目标;永定河、潮白河生态治理效果明显。

北京在实施生态治河的过程中,注重营造河道的天然状态和亲水空间,通过在主河床中开挖蜿蜒曲折的蛇形子槽,枯水季节滩地形成茂密的草丛,为食草性昆虫及鸟类提供栖息环境;通过在河道中人工填筑形成的四面环水的小岛,或在河底安放大石头,使水流富于变化,为生物创造出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通过河滩微地形改造,浅滩和深潭,使曝气、多种凹凸面的接触氧化和吸附、向着深潭等处的沉淀、动植物及微生物的摄取和消化分解等河流的自净作用大大增强,生物的生存条件也日益改善;通过采用驳石护岸、仿木桩护岸等生态方法进行河岸防护;在河道设计时注重景观需求,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宜弯则弯,使河道成为靓丽的自然风景线。

1.2 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京市河道治理中注重营造河道的天然状态和亲水空间,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生态护岸,初步营造了优美的河道环境,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河流治理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北京市河道治理中虽然引入了生态的概念,采用生态治河的措施治理城市河道,并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但由于缺少对河流的全面认识,河道治理侧重于景观效果,人工雕琢痕迹明显,未能建立起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河道水体未能实现还清,今后在城市河道生态建设中有待提高对河道治理的认知水平,从生态角度和流域角度对河道进行治理,增加河水在陆地上的流动时间,维持河势稳定,降低产沙和输沙,保持河流断面的多样性,提高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和连通度,河流水生生物形成多样性水流与生物群落。

2)缺乏明确的河道生态建设目标。河流生态建设是促使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部分的恢复河道的某些功能,提高河道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生态建设目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河道生态建设的成效。在北京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时,缺乏明确的河道生态建设目标,需要根据水源供给情况不同,确定不同情景下,具有可操作性的河道生态建设的目标及相关可量化指标。

3)河流水源问题。北京市水资源形式十分紧张,由于将有限的水资源用于更急需的生活、工业用水,河湖几乎无清水补充,城市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使水环境更趋恶化。在没有清洁水源补给的情况下,河流多采用再生水作为水源。污水即使经深度处理达到再生水标准后排入水体,仍不能满足河流功能水体要求,需要提高再生水水质标准或增加河道流量,从水源角度满足河道构建需求。

4)在河道内实施必要的水质净化措施。北京市河道治理中为了减少外源污染物进入河道,对河道两侧的点源污染进行了截污,但不彻底,部分河段仍存在河道水体受到污染问题。此外由于河道没有清水水源补充,唯一补水水源再生水在量上和水质上不能满足河道功能要求,需要在治理河槽的同时,在河道内实施必要的水质净化措施,并对河道水质进行净化,以保证达到河流水清、岸绿、流畅的目标。

2 北京市河道生态治理的思路及原则

2.1 治河思路

北京市目前的河道生态治理工作总体上尚处于水质改善阶段,河流水质恶化趋势未能得以有效遏制,需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生态恢复的经验,以水质净化为切入点,点、线、面相结合,兼顾季节因素,综合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等方法对水质和水环境进行治理,恢复河道水体生态功能,综合治理,深入挖掘河道生态功能,恢复生物多样性,逐步演变形成生物种群基因库,建成清洁生态廊道,在不影响河道泄洪、输水、生态平衡、水土保持等功能的前提下,适度进行沿河水景观带建设,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促进人水和谐。

2.2 治河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原则。

强调人对自然景观的品味,人与水、植被、自然沙石的亲近,使人获得宁静、清幽、净化、闲适的体验。并在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地域文化的原则下,利用生态的新观点,使河水回归生态系统,恢复生物的多样性,回归自然。

2)多目标原则。

生态河道建设要执行整体性和多目标原则。在治理中要综合考虑水质、水生态、水景观、给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排涝和文化遗产、旅游等多种功能,还要同城市园林绿化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生态河道构建的多目标体系。

3)整体性原则。

生态修复要从三维空间考虑,统筹进行上下游、左右岸,由河底至堤岸多层次立体修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与河流各要素恢复相结合,统筹考虑沿岸的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整体要求。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中应考虑景观美学要求,合理规划河岸带宽度,控制污染,突出景观设计,尽显回归自然,将河道景观与周围社区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与亲水需求,将治理、净化、修复与环境景观美化有机统一,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空间。

4)系统实施原则。

在河道生态建设中要坚持系统实施原则。系统实施不仅要求统一管理机构,还要求对生态河道景观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获得最佳的治理成效,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3 主要对策

3.1 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以生态治河理念为指导,恢复自然河道的生态系统,对边坡进行生态防护和绿化,河道宜弯则弯,宜宽则宽,恢复和营造良好的都市型河道景观,保证健康的有生命特性的河流生态系统,即水流清洁,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流势自然,蜿蜒曲折,浅滩深潭,时快时慢,时动时静,河中有供植物扎根的土壤,河岸有保持空气水分流通交换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3.2 保证河道不断流

河道资源性缺水是河道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雨洪水和再生水水源使用,增大河道用水量的供给,保证河道不断流。河道保持连续水流有利于河道健康生态系统的形成,也能形成良好的水景观,为北京市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

3.3 治河和截污相结合,截断污水直接入河途径

城市河道生态建设要注重综合系统治理,在河道污染治理中要从源头收集和处理污水,源头处理污水量小、浓度高、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经济效益比最佳。根据生活污染源布局,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河道排污口的治理力度,沿河铺设污水管线,截流污水口,收集污水,采用多种方法截污治污,千方百计减少污水入河,保证河道的清洁。完善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完成沿线截污管线建设和雨污合流改造,严格控制并杜绝污水入河。

3.4 加大对河道污染水体治理

在根治排污的基础上,辅以生物、生态等环保措施改善水体水质,治理水环境,尽可能的做到不改变河流水系的地貌学特点、水文特性和水力学特性。1)采用河水原位处理措施,通过人工辅助手段,加速河道水质的改善。2)建立生物链,逐步恢复河道自净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系统。3)采取水质净化设施,改善河道水体水质。

4 结语

北京市城市河道治理中引入了生态的理念,并较为成功的对城市河道进行了生态治理,但由于水资源短缺,水质差,河流治理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河道生态建设目标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其偏重于河道景观的恢复,人工雕琢痕迹明显,未能建立起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河道水体未能实现还清。

北京河道治理应以生态治河理念为指导,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使用雨洪水和再生水,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保证河道不断流,治河与治污相结合,减少污水入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恢复自然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河道宜弯则弯,宜宽则宽,恢复和营造良好的都市型河道景观,实现“岸绿、流畅、水清、景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河流保护的发展阶段及思考[J].中国水利,2004(5):17.

[2]钱德琳.生态之河理念及设计思路探讨[J].中国水利,2004(8):11.

[3]董哲仁.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的发展沿革与趋势[J].水利水电技术,2004,35(1):29-30.

[4]郑通汉.制度文化水危机[J].中国水利,2005(2):11-13.

[5]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规划师,2001(6):66-69.

[6]杨芸.论多自然型河流整治法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J].四川环境,1999(1):19-24.

[7]赵彦伟,杨志峰.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刍议[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1):89-93.

深层生态学对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第4篇

关键词: 列宁;生态文明;国家治理

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作为国家治理體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倍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搞好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认真学习和研究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列宁生态文明思想梳理

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十分重视生态文明问题,在一些报告和讲话中对此做了许多重要指示,归纳起来,列宁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辩证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列宁在《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中明确指出过度放大自然力量是不科学的,以前原始人从自然界中无偿获取必需品是当时生产力决定的,对于现在来讲只是一个拙劣的童话,在那个时代,原始人生存条件很困难,需要跟自然作斗争才能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存下来,面对野兽、自然灾害的伤害不得不采取措施,现在工人们所面对的环境比之前更糟糕,虽然自然界所带来的影响小多了,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所受到的压迫也无法想像。不过他也肯定了自然环境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其价值和作用不容小觑,因为工人们的劳动是替代不了自然的,我们现在只能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借助机器和工具等减少在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列宁在哲学笔记还有“不能用精神的发展来解释自然界的发展,恰恰相反,要从自然界,从物质中找到对精神的解释…”[]以及“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等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想。

1.2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就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和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对社会生产目的的要求相一致,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导致财富源泉的枯竭,导致农业中土地的枯竭和工业中工人的枯竭。”[]列宁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们全力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仅是要在物质上满足大家的需要,还要能够给大家带来全面自由和充分福利,促进大家向前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生产上,这是满足一切条件的基础,也是区分社会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性差别。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生产的目的,即意味我国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推进中需要摈弃过去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摒弃以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列宁在《省苏维埃主席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只有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的、力求合理地利用经济资源的建设,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必须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列宁指出“把一切资源有组织地转到苏维埃共和国手中,并严格地有纪律地支配它们” []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体现我们的道路自信,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开发。

1.3提倡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阐述资源循环利用思想

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已经面临全面崩溃,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面临国外和国内的双重困境,当时生产资料极度紧缺,人民吃不好穿不暖,整个社会陷入生活困难。列宁为了大家提出了勤俭节约的观点,并表示在任何一个时期,国家政府机关都要做到精简,能节约的尽可能的节约,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列宁针对铺张浪费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批判,认为要坚决同铺张浪费现象进行斗争。

开源节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节流,但是更重要我们还要开源,循环经济就是我们生态资源开源的重要措施,列宁在对资本主义破坏环境的批判中对资源循环利用进行了阐述,他说道: “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非常迫切的想逃离这个地方,只要有可能,都希望抛出城市去喝一口甘甜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我们可以清晰的从列宁的话语中看出他对资本主义破坏环境的厌恶,他从人造肥料的角度进一步从阐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他指出:“为了合理地利用对于农业十分重要的城市污水特别是人的粪便, 也要求消灭城乡的对立。”“十分明显, 人造肥料代替自然肥料的可能性以及这种代替(部分地) 的事实, 丝毫也推翻不了下述事实:把自然肥料白白抛掉, 反而染污市郊和工厂附近的河流和空气, 这是很不合理的。就在目前, 在一些大城市周围也有一些土地利用城市的污水, 并且使农业获得很大的好处, 但是这样能利用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污水。”“为了反驳考茨基, 切尔诺夫先生恰恰选了这样的村庄做例子, 那里由于位置靠近城市而排除了资本主义对农业进步的障碍。资本主义使农村日益荒凉, 使人口集中于城市, 绝大多数农业人口丧失了大量的自然肥料, 但是与此同时, 微不足道的市郊农民却依靠他们位置的优越而获得特殊的利益, 依靠多数人的贫困而发财致富。上面说的村庄, 每年用41 000马克向邻近3个城市的卫戍部队购买厩肥, 向城市污水处理厂购买污水……因此这种村庄有这样高的收成是不足为奇的。”[]

1.4重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肯定科学技术在资源开采中的积极作用

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在《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中认为:“在其它条件一定情况下,地区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生态文明水平越趋于较高。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其生态文明水平是趋于明显改善的”。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强调: “ 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列宁在其论述中对劳动生产率表现出高度重视,他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根本任务之一,因为不这样就不可能最终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nlc202309012351

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知识体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列宁积极肯定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水平改善环境中的作用。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列宁写到,当前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拥有很多自然资源,比如在乌拉尔一带有很多矿石,在西西伯利亚储藏着很多煤,在东南部地区埋藏着很多石油,以及广袤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等等。通过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挖掘它们肯定可以创造出很多财富,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列宁非常重视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性,他强调:“由国家动员一切农艺人才来大力提高农业经营水平。”[]针对农业列宁在俄共(布)八大通过的有关决议中提出:要督促领导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做好工作,检查农民土地情况,调整不合理的土地结构,清除零散土地现象,方便农民使用;帮助农民改善土壤结构,减少不科学使用耕地;给农民提供优良种子和肥料,促进增产增收。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较大比例,列宁在针对当时苏联类似状况时认为:“技术奇迹首先应该用来改造最接近于全民性的,占用人数最多的又最落后的生产——农业生产。…… 我们的义务和职责是利用这种力量把最落后的农业生产纳入新的轨道,对它进行改造,把它从按照旧的方式盲目经营的农业变成建立在科学和技术成就基础上的农业。”[]

1.5推进自然保护立法,主张改善人居环境

前苏联成立后,列宁很早就看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及保护资源的重要性,为此签署的法令多达200 多件,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亲自参加下, 苏维埃政权刚一建立就立即制定和通过了一批保护土地, 地下资源、森林、自然保护区、疗养区和自然遗迹的法律及文件。1917年4月24—29日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共党(布)第七次代表会议中,列宁在《修改党纲材料》中,提出了土地法、改良土壤发、卫生法等问题。[]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 即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八日苏维埃政权颁布了由列宁草拟的《土地法令》,《土地法令》乃是苏联自然保护立法的第一个法律文件,它首先废除了土地、地下资源、水和森林的私有制, 宣布其为全民所有的财产, 受到苏维埃国家的特殊保护。这样, 由于土地、地下资源、水和森林的国有化, 就为苏联的自然保护立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列宁对国内的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状况高度重视,1918年4月9日列宁在接见从彼得格勒来的科学院院士谢·费·奥登堡等时同他们谈到科学院进行苏维埃俄国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决定以及科学院主持或制定的各种研究课题和实验项目。同年5月11日列宁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森林法令,5月14日又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森林基本法》草案,随之于5月27日颁布了《森林法》, 開始对森林的保护和利用加以法律调整,1920年4月20日列宁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关于地下资源的法令草案,同年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地下资源的特别法令》。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又相继颁布了《关于建立气象站的法令》、《关于全国性疗养区管理的法令》和《关于自然遗迹、花园和公园的法令》。前苏联在成立初期非常困难的年代里,在饥荒蔓延和国内战争时依然建立了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自然保护法体系,这些法律充分反映了列宁对生态自然的科学态度。

列宁在革命最紧张的时期仍然对人民生活细节问题非常重视,1919年11月8日列宁主持工农国防委员会会议讨论关于成立全俄卫生状况改善委员会,列宁在《一个伟大的技术胜利》一文中说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定能使劳动的卫生条件更好,使千百万工人免受烟雾、灰尘和泥垢之苦,使肮脏的、令人厌恶的工作间尽快变成清洁明亮的、适合人们工作的实验室。”[]在1917年4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代表会议中列宁在《修改党纲材料》中提出了卫生法和住宅法的问题,在该材料中,列宁认为应“颁布卫生法规,在一切使用雇佣劳动的企业中改善劳动卫生条件,保护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并把卫生工作交由工人组织选出的卫生监督机构管理。同时配套住宅法规,并设置由工人组织选出的住宅检查机构(检查住宅卫生状况)。”[]1920 年5 月25 日, 列宁在《对正确分配劳动居民住宅的办法的法令草案的意见》中再次强调了卫生状况的重要性: “应当责成各地方卫生局(+劳动人民委员部)①颁布必要的规章制度; ②对不讲清洁等行为加以惩罚, 拘留在一个月以内的和强制劳动在两个月以内的不用审判; ③对保持清洁组织群众性的监督( 通过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下设的特别队) 。”[]

1.6重视发挥人民主体性作用,参与成立环保协会

近10年来,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出版书籍、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组织培训、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做出了突出贡献。1917年,列宁参与成立俄罗斯自然保护协会,提出要把环境保护看成是一种美学的、伦理的、文化的、爱国的努力和行为,并建议政府设立自然保护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离不开民间组织的参与,新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设给民间组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支持及参与、监督环境保护的平台,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在当下的中国,我国的民间组织在能力建设和意识方面的情况都不容乐观,一个有着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才是健全的社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的要求。列宁无论在革命还是建设时期,都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并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中国的生态文明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只有全社会多元化生态文明治理主体持续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稳步提高,中国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才有可能建立,人民群众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立的根本力量,这其中包括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治理中所要表达的意愿、所显示的智慧及所发挥的作用等。列宁强调要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他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nlc202309012351

2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启示

列宁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尽管由于列宁过早去世,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但是,列宁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设计,对于今天我国加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之一,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价值诉求要上升到思想意识的系统理念高度,习近平曾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做好生态建设工作,这不仅仅是转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扭转我们思想观念的时候。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所以要有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近年来,我国以开发和发展为名破坏环境的行为仍时有所见,违规围湖造地、填湖造地,还有以“楼市化”偷换“城市化”的现象仍顽强地存在,2014年5月13日深圳暴雨后出现约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458辆公交车运营受阻,2000辆汽车被淹,深圳机场累计取消进出港航班48个,广深线动车全部停运,深圳西站部分列车晚点;航班延误取消超200架次。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针对城市暴雨成涝的现象表示“城市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种种现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始终存在着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背离、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的失衡、追求数量和速度与质量和效益之间的不协调。[]因此,为了顺利推进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立,必须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

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目前社会有“新自然崇拜论”观点的存在,极端环保主义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这种极端理论的认为自然的力量是神秘的,是至上的,认为自然是不应该被利用和开发的,盲目的反对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支持原生态、有机农业,把地球视为比人类更为重要的目的。这种极端的观点与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相驳,我们应警惕这种对自然力量过度放大的观点,避免陷入自然崇拜唯心论的泥沼之中。

2.2转变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要措施

列寧关于生产目的和资源合理分配使用的思想对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立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过去我们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我们以最大限度压榨自然资源能量为生产目的,只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漠视我们的粗放式生产和资源使用已经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了危害,目前我们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就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的影响,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单一的唯GDP论,要求我们全面制定资源分配和利用方面相关的制度并严格按照根据制度来执行,习近平同志强调,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来论英雄了。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导致浪费严重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的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我们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建立节约型与资源循环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大战略任务

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将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着重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关系到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应当从国家政策的高度、从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局性统筹性谋划,以调整转变产业结构来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设。2014年5月13日新华社报道在广西柳州市新兴工业园一企业建设“楼顶田园”面积约3亩,种有水稻、蔬菜、荷花,养有荷花鱼、田螺等。酒厂产出的酒糟可作为作物的肥料得以高效使用,楼顶作物本身还调节了车间内的气温,利于该酒厂酒类的生产和储存。这种“楼顶田园”将生态农业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合理利用空间提升了效益,展现着当前我国企业经营者对于绿色循环经济的思考与探索。

2.4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利用科学技术是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必然途径

当前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的必然途径,较低劳动生产率意味的是用高消耗来换取低收益,中国科学院曾发布多份报告认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这深刻的反映了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从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角度看,主要应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通过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依靠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同样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nlc202309012351

2.5生态法制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要制度保障,改善人居环境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的直接体现

生态文明写进我国《宪法》标志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生态法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生态文明立法规范人类文明活动,减少或摒弃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行为,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这不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牵系全人类命运和延续的头等大事。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等有显著区别,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是一个包含有理论思想、机构人员组成、法律规章制定、制度协作运行等相关要素组成一整套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体系。[]而以往的相关概念只是具体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这说明我们当下应更加注重于生态文明治理的统一性与整体性。 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具体微观表现,人居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我们必须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要立足国情,在“生态文明”指引下建设人居环境,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统筹扶贫开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点面结合,以美丽中国建设为导向,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我国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2.6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趋势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党方方面面,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纵向治理体系观点,传统纵向治理体系中的各部分各自为政,部门化倾向严重,无法实现整体协同化的治理格局,因此,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构建必然包括国家治理体系中其他内在诸多要素相互关系的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通过各要素的互动和集合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全会公报多次提到治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意味着我们在生态治理中,由以前刚性的、强制的、单向性的运作模式开始转向复合的、合作的、包容的治理行为模式。意味着我们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

基于治理理论的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培育和壮大包括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非政府的主体,同时这也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构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政府、社会及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作的建设体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其他主体良好合作关系,让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相互协作,营造成网络化治理环境,促进治理结构科学合理,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切实弥补政府在这块上的缺失。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同时要引导公众参与。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有序引导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文化素养和绿色、低碳观念。增加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会。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逐步祛除“凡事找政府”的惯性思维,强化自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M].1986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五、六、三十七卷

[2]列宁.列宁全集[M].1995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一卷

[3]列宁.列宁全集[M].1990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二十三、五十五卷

[4]列宁.列宁全集[M].1985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二十九、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卷

[5]列宁.列宁全集[M].1987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四十三卷

[6]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2009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7]列宁.列宁文稿[M].1990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四卷

[8]路易斯.费希尔.列宁的一生[M].第二版.彭卓吾译.北京:北京图书案出版社,2002年

[9]吕世伦.列宁法律思想史[M].2000年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10]孙春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家园[N].人民日报,2013.09.11

[11]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5.25

[12]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11-15

[13]邵忍丽.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10.10.27

[14]许耀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J].理论探索,2014(1)

[15]余源培.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4

[16]田猛.前苏联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人文地理,2010.3

[17]王树义.苏联自然保护立法及立法体系研究[J].法学评论,1991.3

[19]朱京玉.列宁经济正以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价值[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2

深层生态学对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第5篇

中文摘要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绿色运动,是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个派别,其思想是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及其引发的诸多新问题的思考和希望,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的观点。它不仅对西方国家国内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推动了全球范围的生态运动。本文在吸收这些有益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得到一定的启示。

关 键 词 生态社会主义;环境问题;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一)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实现了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的生态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一种有着内在平等交流的生命关系。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以“人类尺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把“人放在物之上”,把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统一起来。它认为人和自然都是生物性存在,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社会化的自然,二者相互作用,在人对自然支配的基础上走向和谐统一。

(二)追求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公正是生态社会主义团结和动员广大下层人民群众的一种策略。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即把属于人的权力还给人自身,特别是那些“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被动的、受压迫地位”社会的阶层:而是,人的实现能力的平等,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三是反对利己主义,强调“社会责任感”,使一切私人的或公共权力机构的决策和行为符合社会正义。

(三)提倡人类和平,反对暴力

生态社会主义的非暴力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非暴力意味着终止个人暴力,人们极端的暴力行为将受到反对;第二,非暴力意味着终止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暴力和压迫。为此,生态社会主义者在强调变革者采用非暴力的同时,也要求国家放弃自己的暴力特权,采取与变革者合作和协商的态度。而且他们认为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制度已不再具有阶级性和压迫性,国家与社会各阶级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无论哪个阶级都可以利用民主程序让国家为自己服务。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保护好生态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生态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张在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有所改善,局部趋于恶化,仍然存在严峻的挑战。其一,资源总量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绝对不足。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量2257立方米,为世界水平的27%;现有森林面积1.59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人均森林面积仅有0.12公顷,人均蓄积量8.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0%和12.5%;其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城市垃圾清运量由1亿吨上升到1.8亿吨,其中只要少数经过无害处理;城市大气污染普遍比较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3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8.2%;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总面积达135万平方千米。

德国绿党早在其理论声明中警告我们说:“人类理性可以干预自然平衡,但没有任意改变自然的权利,我们必须意识到和承认保护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是基于它自身的价值。”因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认清当前国情,树立危机意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此,我们要教育先行,要在我们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开设更多的环保知识、环境伦理方面的课程,不仅要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提高他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缓解我国日趋紧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二)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积极采用多种手段保护环境。现代社会,环境日益恶化,资源逐渐枯竭,生态危机严重,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我国的资源总量位虽居世界前列,但是从上文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实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把解决浪费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综合、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创造条件,开发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经接近枯竭的稀缺资源。一些发达国家已大量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能源,我们应加以借鉴。

第二,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我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发展第二产业,这必然造成资源、能源的紧张,影响生态环境。而资源、能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第三产业,却一直发展滞后,和一些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因此,为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这一潮流,对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大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同时,要着力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的构成,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转

变,改变以前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降低其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倡导绿色消费观,培养绿色消费者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普遍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幸福程度的标准,这种异化消费观是人性扭曲的表现。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自然的可承受力是有限的,为克服二者的矛盾,必须走出这种消费观念的误区,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原则下规范消费行为。早期生态社会主义者接受了舒马赫“小即美”的思想,且不论以这种思想来指导生产是否合理,但若将其在消费观念上做一适当的引申,不无深刻的现实意义。促进当代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要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也要解决如何消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初露端倪,甚至在某些群体中甚嚣尘上。政府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绿色消费的顺利实现。绿色消费不仅是一种消费模式,更要成为一种制度。作为个人,消费者应该提高自己的绿色意识,自觉购买获得“绿色产品”标识的产品,自觉抵制使用一次性用品。

综上所述,虽然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并非完全正确,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甚至与科学社会主义有根本区别,但毕竟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思想资料,表达了“对地球以及对人民、组织和政府正在与之斗争的相互连接的生态和经济威胁的共同的关切”。如果能够剔除其消极影响,吸收其积极主张,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乃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深层生态学对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第6篇

关键词:农业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

一、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环境政策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人类环境”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这份报告书也成为了此后全世界接受认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原动力。1992年6月3日至14日,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180多个国家派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103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并讲话。这是继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后, 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又称《地球宪章》) 、《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3项文件, 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化公约》两个公约。会议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号召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 珍惜共有资源、变革现有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有偿地向大自然索取。

其中《地球宪章》由前言和27项原则构成。第一项原则就写明“人类处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 人类有权和自然协调一致从事健康的、生产性的活动。”在第十一项原则中提出了“各国应制订有效的环境立法”的主张。此后许多国家推进了环境立法工作, 出台了具体指导保护环境行动计划的政策。

1994年3月, 我国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 为了支持《21世纪议程》的实施, 同时还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5年, 我国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2002年,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和《执行计划》, 规定了更加突出重点的具体方针做法;2012年的“里约+20”峰会中, 则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作为主要议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的指导性理念。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能够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前提下, 在保持地球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换言之,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追求环境和经济的并行共赢发展。这个理念的提出也是人类对发展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 人类一改过去单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开展经济活动, 变为对环境和经济的双向追求。随着对环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人类的经济活动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即从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模式向构筑循环型社会方向转变, 这种变革带来的是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的全方位转变, 根本而言, 这是一种制度的变革。

综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各国的战略制定, 其含义主要强调两点。其一是地球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和社会活动必须在自然条件的制约中以持续化的形态进行, 避免地球资源枯竭, 维持自然的再生能力和净化能力。这要求人类必须要扩大利用可再生资源, 减少对枯竭资源的利用, 一切活动都不能超出大自然的承载能力。

其二是保持代际间的公平性, 即不能损害未来一代满足自我需求的能力, 这一点主要体现出主张代际间公平的环境伦理思想。如果当代的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消耗有限的资源, 将大量的有害废弃物留给后代, 那么未来的人们不仅仅是失去了必要的资源和清新的环境, 更要承担严重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成本。同时, 可持续发展也意味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代公平。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在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砍伐、农地破坏等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些问题相互关联, 各国均意识到如果不加强制度建设、政策约束, 集全员力量来解决, 人类就将面临生存的威胁, 这其中关乎粮食生产的农业环境问题更加引人关注。

农业环境政策则正是为了实现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建立永续和谐关系、创建理想生态环境而出台的一种关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农业政策,

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加强了对环境政策的研究, 国家也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等9部环境法律和《森林法》、《水法》等15部资源法律, 其中与农业环境直接相关的有16部法律。至2005年我国制定的农业及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政策15项、林业政策28项、土地管理政策26项, 农业环境管理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但农业环境政策单一、政策目标不明确、实施效率低下、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 导致我国农业环境政策脆弱性明显, 还需广泛借鉴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政策经验, 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环境生态治理的发展与完善。

二、欧美日的农业环境政策

(一) 欧盟的农业环境政策

1. 水污染防治。

在欧盟, 大多数成员国的农业用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由集约化农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加之欧洲内部跨国界河流较多, 导致跨境污染严重, 从20世纪70年代起, 欧共体就在不断探寻防止污染的水资源管理政策。1975年建立了水中提取物标准, 1980年制定了各种用水的水质标准, 1988年法兰克福部长级水研究会召开后, 出台了《城市废水处理指令》、《杀虫剂指令》、《硝酸盐指令》等一系列防止水体污染的立法。其中1991年出台的《硝酸盐指令》主要解决由于农业上过多使用化肥而造成的欧洲水域富营养化问题, 并要求各成员国履行如下义务: (1) 将《硝酸盐指令》写入国家法律; (2) 调查地下水及地表水的硝酸盐浓度和富营养化状况; (3) 指定硝酸盐脆弱地域; (4) 制定有益于保护水质的优良农业方法规范, 并在脆弱地域强制实施; (5) 关于脆弱地域, 制定有明确时间表的解决污染的行动计划。欧洲委员会对没有遵守期限的国家进行了违反诉讼。90年代中期以后, 欧盟更加注重运用综合性手段, 用统一的方式来处理水政策与水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1996年通过了《综合污染防止控制指令》, 2000年颁布了《欧盟水框架指令》。欧盟水资源管理政策在日益注重程序性规定的同时, 将更多行动上的自由处置权交给了各国政府, 并由其建立行政监督机制。

2. 农业环境规则。

在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 制定共同的农业政策一直是其重要的议题之一。最初的政策重点是通过保证高价格的农产品政策来振兴农业生产, 结果导致农业生产过剩, 欧共体不得不面对沉重的财政负担。1988年为了抑制生产、保全环境, 引入了《自愿性休耕计划》, 但由于高价格保证政策的存在, 农民在允许耕种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单位产量, 结果产量非但没有减少, 却又增加的环境的负担。为此, 欧盟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革, 将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政策机制转变为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政策机制上来。

1992年, 欧盟采用了农业环境规则 (全称《关于环境保护及维护农村地域必要性的农业生产方法理事会规则》) , 规定对自觉控制生产、保护环境的农民给予奖励;对改变生产方式, 促进环境、景观建设, 减少污染的农民给予直接补贴。包括: (1) 大幅削减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引入建设生态农业; (2) 变更粗放型生产, 改耕地为粗放型草地; (3) 削减牛羊的饲养密度; (4) 使用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及农村景观的生产技术。

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 进一步削减价格支持, 注重对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植树造林的补贴, 提出建立欧洲农业模式, 将共同农业政策转变为“共同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 旨在支持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2003年欧盟农业政策改革提出了不挂钩的“单个农场补贴”, 要求土地必须保持良好的农业环境条件, 确定补贴额度, 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自主决定农业生产, 但必须尊重环境, 保证食品安全和遵守动物福利标准。

(二) 美国的农业环境政策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受到欧共体过剩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加之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土壤受到侵害, 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存在, 美国以此为契机, 为了削减过剩积压和保护环境而导入了各种环保项目。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对农业用地调查显示, 有近1/3的农业用地被指定为是受到高度侵蚀的土地。根据1985年的农业法规定, 要求1981年-1985年间在受到高度侵蚀农地上进行生产的生产者履行保护合规程序, 1995年以后, 如果不遵守土壤保护系统的相关规定, 就不给予由商品信贷合作局提供的支持价格、各种贷款、联邦生产保险等各种优惠政策。而且, 在1981年-1985年期间, 如果在没有农业生产的受高度侵蚀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的话, 则适用于更加严厉的土壤处罚条款, 如果不服从的话, 就不能够得到政府的帮助。同时, 在1985年的农业法当中还包括湿地处罚条款, 条款规定对1985年以后在由湿地转换的农地上生产一年生农作物的农业者, 不再给予政府的支持, 在1990年的农业法中增加了奖励农地向湿地复原的湿地保护计划。1996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农业完善和改革法, 该法确立了土壤保护、增加农产品产量和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三个目标, 旨在引导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导向。

另一方面, 美国从1986年开始实施土地休耕项目。要求10-15年间从高度侵蚀的农地或环境敏感型的农地上撤出农业生产, 并在其上种植牧草、树木等保护型覆盖物, 从而防止水土流失。对于能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对策的农业者, 给予资金上的补贴, 并对持有环境敏感型土地的农业者逐一进行了审查和签约。对于在耕土地, 则通过向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 来鼓励其采取环境友好型措施, 保护土壤、水、牧场、湿地及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

此外, 美国政府还通过农牧地维护项目草地储备项目、保护技术援助项目、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激励项目等环保项目来实施农业环境保护。

(三) 日本的农业环境政策

日本作为当前在农业环境保护领域的先进国家, 也曾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付出过牺牲环境的巨大代价。90年代以来日本越来越认识到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环境负荷而形成的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 通过学习欧盟各国的环保经验, 日本开始不断强化环境规则及各种环境政策的实行, 特别在农业环境领域, 通过对1961年制定的《农业基本法》的修订, 日本开始积极推动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 推动农业向有利于减轻环境负荷的生产方式转变。

所谓环境保全型农业主要是指灵活运用农业所具有的物质循环功能, 通过精心耕作,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投入品, 减轻环境负荷量的可持续性农业。为了实现这种可持续性农业, 1992年日本制定了《特殊栽培农产品标识指导》, 规定农产品生产者的详细信息、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情况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标注清楚, 以此来规范生产者的生产行为。1998年又出台了《家畜粪尿排泄管理及利用法》, 1999年制定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 (又称《新基本法》) 、《促进可持续性较高的农业生产方式引进法》等。这些法律条文为日本农业政策确立了基本目标, 提供了法律支撑。具体政策实施包括: (1) 制定了畜牧业的卫生管理标准, 政府通过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 为集体或个体养殖户提供帮助, 协助其建设养殖设施、堆肥设施等。 (2) 对山区、半山区农业实行直接补贴政策, 以此促进条件不利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保护。 (3) 制定了有机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的生产标准, 并出台了《有机农业普及推广法》, 对从事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提供无息贷款, 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以此大力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 为向环境保全型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政策支持。 (4) 在农林水产领域实施生物多样性战略。 (5) 对进入日本市场的有机食品实行认证制度。

2005年, 日本农林水产省为指导农业者的生产活动, 制定了《环境调和型农业生产活动规范》, 该规范对作物的生产和家畜的饲养生产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对作物生产提出了以下要求: (1) 严格执行土壤培育措施; (2) 有效合理施肥; (3) 有效防止病虫害, 完善栽培环境; (4) 恰当处理利用废弃物; (5) 节俭能源; (6) 搜集新的情报; (7) 保存生产情报。

三、经验与启示

通过对欧美日农业环境政策的了解, 我们发现当今的主要发达国家, 也都曾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牺牲环境、消耗资源来谋求增长, 然后再通过环境修复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节能降耗,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国在经历了60余年的全面发展建设后, 也面临同样的历史课题。特别在农业生产领域中, 由于农业化学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前, 汲取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是我们快速扭转不利局面, 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事前对策建设。

欧盟、美国、日本的农业环境保护建设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都制定了具体、详细的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体系为环境政策提供支撑, 通过明确的责任目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欧美日的环境法律体系中的几乎所有法律和规则都是在环境污染问题显著后所采取的事后对策, 和事前对策相比, 其对环境的破坏和经济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这一点对我国而言是很值得参考的。

2014年4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案》, 使我国在环保法领域迈出了一大步。这部法律增加了对政府、企业个方面的责任和处罚力度, 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方法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实行严格保护, 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内容增加不多。当前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领域里仍存在立法上的空白, 尚未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 来规范农业行为、保护农业生态、改善农村环境。事实上我国的许多农业用地、用水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化肥农药、家畜粪便、化学药品、乡镇企业废水废气的污染, 农村地区的污染防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如不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的话, 对我国整体环境的影响和人民的健康安全的破坏将是无法估量的。

2.建立农业环境指标体系, 规范农业行为。

农业环境指标是指能够定量地表示农业及环境政策对环境产生正负影响的各项指标, 对于这个指标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帮助各国预测由于国家农业政策的变更及农民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变更而导致的经济效益的变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所设定的用于计量农业环境状态的农业环境指标, 能够定量地评价政策变更对于环境的影响, 和经济模型一起, 有助于计量各国农业政策对于环境的影响, 并评价其优劣。为此, 各主要国家也都确立了对本国农业发展有益的指标体系。

O ECD在农业方面所设定的指标分为三大类别可供我们参考: (1) 养分使用、农药使用、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温室气体; (2) 土质、水质、水利用: (3) 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栖息地、景观、农场管理、农民收入来源、社会文化等事项。

这些指标的设定需要运用系统论、协同学的观点, 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主导生态因子, 建立适应本国发展情况的农业环境指标体系。由于这项工作需要多学科协同合作、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研究, 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因此必须由政府主导投资来完成。当前, 在我国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农业环境指标体系, 只有某些地方性的农业管理条例, 且文本不一、要求不明, 自然无法起到规范农业行为的目的。建立农业环境指标体系这项工作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意义重大, 这项工作的开展也将任重而道远。

3.完善农业补偿制度, 切实落实补偿工作。

欧美日等国能在农业环保方面取得良好成果, 农业生产者能自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与他们的补偿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政府通过直接补贴、减免税赋、环保奖励等补偿措施, 有效降低了环保生产可能带来的收益风险, 能够引导民众自觉自愿地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活动。

相比较而言, 我国现行的农业环境政策仍偏重于使用管制性工具, 而缺少应用经济性手段引导农业生产者改变生产行为的政策工具, 一些农业专项资金补贴也往往被挪作他用, 不能切实转到农业生产者手中, 激励上的不足自然不能调动起实施环境保护行为的积极性。鉴于政策制定与落实对民众行为的引导与影响作用, 政府在制定农业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该政策对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 引入市场机制, 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确保政策与实际相一致, 环保与发展双促进。

综上而述, 汲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农业环境政策领域里的经验教训,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还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 (1) 完善监管体系; (2) 深入探讨农政改革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对农业环境政策的分析, 诸如政策目的、效果、成本, 政策相对方的行为、利益等都应进行政策分析。

参考文献

[1]宋燕平, 费玲玲.我国农业环境政策演变及脆弱性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2013 (10)

[2]杨晓萌.欧盟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其启示.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 (6)

[3]王世群.美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借鉴.国际瞭望, 2013

[4]王国平.日本农业环境政策体系分析与评价.世界农业, 2014 (2)

上一篇:夏天防暑申请下一篇:业务员工作心得体会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