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教学总结

2024-06-04

公差配合教学总结(精选6篇)

公差配合教学总结 第1篇

项目一尺寸公差配合及检测

计划课时:36(理论教学:26 实训教学:10)

教学目标:

1、掌握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2、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常用术语;

3.掌握配合制的相关知识,4.掌握标准公差、基本偏差的概念及其查表方法; 5.了解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6、学习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结构、读数原理、使用方法、校队零位方法;

7.掌握内径百分表和机械比较仪的使用。

教学内容:

1.互换性的概念和作用 2.零件的加工误差、公差和检测 3.计量标准

4.公差与配合的常用术语 1.尺寸的公差与配合 2.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3.配合制

4.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未注公差)5.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6.光滑极限量规 7.光滑环规的检测 8.内孔及中心高测量 5.能力拓展测量技术及应用

实训1: 尺寸公差的检测

教学方法:

参观、演示、讲授、讨论

实施条件:

专业教师、机械加工中心、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

考核方式:口试、操作

项目二:形位公差及检测

计划课时:40(理论教学:30 实训教学:10)

教学目标:1.掌握形位公差的项目;

2.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形位公差的选择

3.掌握形位误差的测量方法,能正确使用指示表、平板、角尺、偏摆仪、V型铁、厚薄规、半径规等量具和量仪。教学内容:

1.形位公差有关基本概念 2.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3.位置公差 4.形位公差的选择 5.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6.形位误差测量

实训2: 形位公差的检测

教学方法:

参观、演示、讲授、讨论

实施条件:

专业教师、机械加工中心、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 考核方式:口试、操作

项目三: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计划课时:10(理论教学:8 实训教学:2)教学目标: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主要术语;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及选择; 3.掌握(利用粗糙度标准样板)目测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技能; 4.掌握双管显微镜和电动轮廓仪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1.表面粗糙度相关知识 2.实训: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教学方法:

参观、演示、讲授、讨论

实施条件:

专业教师、机械加工中心、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

考核方式:口试、操作

项目四:螺纹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计划课时:10(理论教学:8 实训教学:2)

教学目标:1.掌握普通螺纹的基本几何参数及其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2.掌握普通螺纹的合格性判断及其公差与配合

3.能用螺纹千分尺、三针、螺纹量规测量螺纹中径、牙型角、螺距等 教学内容:

1.普通螺纹及公差 2.螺纹千分尺使用方法 3.三针测量方法 4.螺纹量规的使用方法 5.实训1:螺纹中径测量(螺纹千分尺、三针量法)

实训2: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基本几何参数 教学方法:

参观、演示、讲授、讨论

实施条件:

专业教师、机械加工中心、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

考核方式:口试、操作

公差配合教学总结 第2篇

一.课程的性质

该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与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涉及机械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和生产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从事机械工程的技术人员应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包括:“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两大部分。“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畴;“测量技术”属计量学范畴。本课程是将公差配合和计量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互换性角度出发,围绕误差与公差这两个概念来研究如何解决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解决是合理确定公差配合和采用适当的技术测量手段。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课、作业、检测等教学环节,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应会用有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量仪,会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会设计常用量规,为正确地理解和绘制设计图样及正确地表达设计思想打下基础,并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清楚关于互换性、公差、精密测量及其误差处理等方面的术语及定义; 2.了解相关公差标准的内容及特点、标注代号; 3.熟悉典型几何量的精密测量方法及量器具使用;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从互换性角度出发,通过系统简练地介绍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选用方法和误差检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到有关精度设计和几何量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1)方法能力培养目标

1.系统、简练地宣传贯彻国家颁布的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2.从保证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和几何精度出发,介绍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掌握有关互换性、公差、检测及标准化的概念。

4.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标准的规定并能正确选用及标注。5.基本掌握常用件的互换性规定及常用检测方法。

6.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常用度量指标、测量方法并能正确应用。(2)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1.能掌握有关尺寸公差配合制度、国家标准。2.能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3.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千径外分尺、内径百分表等通用量具测量几何量误差。4.能使用螺纹千分尺、三针法、工具显微镜、螺纹量规等测量螺纹中径、螺距、牙型角和综合检验

5.能使用百分表、平板、角尺、偏摆仪、V型铁、厚薄规等测量平行度、垂直度、圆跳动、同轴度等形位误差

6.能使用公法线千分尺、齿圈径向跳动仪、万能测齿仪等测量齿轮的误差项目 7.能使用光学式坐标测量仪精密测量几何量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 8.能设计简单的光滑极限量规和位置量规(3)社会能力培养目标

独立工作的技能、体格发展、言语发展及学业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为机械专业第四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与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设计等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它以互换性内容为主线,围绕零部件的制造误差和公差及其关系,包括尺寸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术测量等几部分,研究零件的设计、制造精度与测量方法。懂得这些基本知识,能够为后续学习相关专业课、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模块一 长度尺寸公差配合及检测

计划课时:10(理论教学:6 实训教学:4)

教学目标:1.掌握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2.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常用术语;

3.学习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结构、读数原理、使用方法、校队零位方法;

教学内容:1.互换性的概念和作用

2.零件的加工误差、公差和检测 3.计量标准

4.公差与配合的常用术语 5.能力拓展测量技术及应用 实训1: 外圆和长度检测

模块二:圆轴尺寸公差配合及检测

计划课时:8(理论教学:4 实训教学:4)教学目标:1.掌握配合制的相关知识,2.掌握标准公差、基本偏差的概念及其查表方法; 3.了解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4.掌握内径百分表和机械比较仪的使用。5.掌握光滑极限量规设计的技能。

教学内容:1.尺寸的公差与配合

2.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3.配合制

4.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未注公差)5.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6.光滑极限量规 7.光滑环规的检测 8.内孔及中心高测量

模块三:形位公差及检测

计划课时:8(理论教学:4 实训教学:4)教学目标:1.掌握形位公差的项目;

2.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形位公差的选择

3.掌握形位误差的测量方法,能正确使用指示表、平板、角尺、偏摆仪、V型铁、厚薄规、半径规等量具和量仪。

教学内容:1.形位公差有关基本概念

2.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3.位置公差 4.形位公差的选择 5.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6.形位误差测量

模块四: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计划课时:4(理论教学:2 实训教学:2)教学目标: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主要术语;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及选择; 3.掌握(利用粗糙度标准样板)目测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技能; 4.掌握双管显微镜和电动轮廓仪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表面粗糙度相关知识

2.实训: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模块五:键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计划课时:2(理论教学:1实训教学:1)教学目标:1.掌握平键公差基准制

2.掌握花键公差与标注

3.了解键的基本知识、评定与检测方法 教学内容:1.单键联接

2.花键联接

3.轴和轮毂键槽及公差

4.实训:花键的单项检测及综合检测

项目六:螺纹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计划课时:4(理论教学:2 实训教学:2)

教学目标:1.掌握普通螺纹的基本几何参数及其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2.掌握普通螺纹的合格性判断及其公差与配合

3.能用螺纹千分尺、三针、螺纹量规测量螺纹中径、牙型角、螺距等 教学内容:1.普通螺纹及公差

2.螺纹千分尺使用方法 3.三针测量方法 4.螺纹量规的使用方法

5.实训1:螺纹中径测量(螺纹千分尺、三针量法)

实训2: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基本几何参数

模块七:滚动轴承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计划课时:4(理论教学:2 实训教学:2)教学目标:1.掌握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标准

2.掌握轴承标准

3.能测量轴颈与箱体孔的尺寸、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教学内容:1.轴承

2.轴颈与箱体孔要求

模块八: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精度及检测

计划课时:4(理论教学:2 实训教学:2)教学目标:1.了解齿轮的四个基本要求;

2.理解三个公差组;

3.掌握齿轮与齿轮副的对应要求与标注以及公差组的组合原则

教学内容: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

2.渐开线圆柱齿轮相关参数测量

五.教材的选用

使用教材: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李新德编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公差与配合技术手册》方昆凡等编 北京出版社 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姜明德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黄云清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六.教授要求

教学方法:

参观、演示、讲授、讨论

1.课堂讲授: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方法,将几种教学方法穿插进行,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此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要求。

2.作业:多采用笔头作业、适当采用习题课集体批。

3.实验环境:利用技术测量实验室的各种量具、量仪,对学生进行操作训练。4.能力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选用公差数值、查阅公差配合表、标注公差数值和使用一般量具的能力。

5.先修和并行课程: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专业教师、机械加工中心、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 八.考核方法与考试题型

(一)考核方法

建立了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操作、制作作品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课堂教学部分 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课堂提问、课外作业、期中测验、课外辅导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考核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实训考核占40%,创新活动占10%。

实训教学部分 根据学生实训过程中劳动态度、检测零件的质量、笔试和实习报告等内容评定实习成绩。

实验教学部分 根据学生实验过程中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定实验成绩。

(二)考试题型

试卷 :(闭卷)概念 20% 应用80% 九.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

1.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检测:公差配合的选用,相关标准; 2.形位公差及其检测: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标注及检测,公差原则。3.表面粗糙度及检测: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及标注。2.课程的难点: 1.公差配合的选用;

2.形位公差公差带形状、方向和位置的确定;最小条件;公差原则。3.常用标准件的互换性。3.解决办法:

公差配合教学总结 第3篇

一、机械制图中融入公差配合的原则

机械制图中融入公差配合,不能简单地将两门课程合并,课时叠加。而要打破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独立分块教学的现状,将两门课程有机结合,融合渗透相关知识点,使学生从多方面掌握专业知识,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改变传统的单门课程分别讲授的静态教学模式,提高教的效率,学的吸收率。

公差配合在机械制图中主要体现在标注及技术要求等相关知识点[1],因此,在机械制图中融入公差配合主要以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为主线,根据机械制图的理论体系,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技术测量或作为公差配合课程的一个部分)等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把相关知识点和实践技能提取归纳,依照理论指导、实物测绘、手工绘图、理论检查的路线完成教学目标,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论知识,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双丰收。

二、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的理论融合

传统教学中,公差配合是单独一门课程,内容较多。在融入机械制图时,应选择在图纸上体现的标注及技术要求等相关内容。根据工程图纸的要求,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整合:

(一)尺寸标注

机械制图中讲授尺寸标注时,增加与此相关的内容,如尺寸精度、尺寸公差、尺寸测量原理、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

尺寸标注是机械制图的重难点,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尺寸标注无切身体验,标注时通常依葫芦画瓢,较强理解基准、定位尺寸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机械制图中讲授尺寸标注时,融入公差配合的常用尺寸测量工具,借助实际零件与测量工具,讲解测量工具的原理、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实践,一方面学习测量工具的使用,同时在测量实践中掌握基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定形与定位的区别以及在图纸上如何标注,使机械制图中枯燥难记的尺寸标注变得生动直观易掌握。

(二)零件图

机械制图中讲授零件图时,将公差配合中的形位公差及其测量融入其中。

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是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零件图中标注的各种符号及技术要求,以往只粗略带过。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自已绘制零件图时,对技术要求及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无从下手。尤其对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基准制、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更是十分模糊,不甚了解。而上述内容恰恰是公差配合的核心,因此,将这些内容融入零件图教学中,并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使学生首先理解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其次在零件图中标注,最终使得难点分散,学生易于接受。

(三)装配图

装配图中配合尺寸是必不可少的标注内容。在装配图中,融入孔、轴的公差配合及所涉及的基准制、配合性质等。

从零部件装配引入配合的概念,复习零件图讲授时融入的尺寸公差,根据尺寸公差的大小,介绍公差配合中的三种配合性质。绘制基本偏差系列图,辅助讲解基本偏差决定配合性质,公差等级决定加工精度的规律,使学生直观掌握公差等级越高公差带越窄,零件的加工精度越高,从而理解基本偏差决定配合性质的规律。

(四)螺纹与紧固件

螺纹与紧固件是最普通最常见的标准件。螺纹的检测也是公差配合的重要实践教学内容。公差配合中有专用量具测量螺纹的大径、中径、小径和螺距,但是对于图纸中出现的中径公差代号,机械制图中只讲定义,不做过多解释,学生无法理解。在机械制图中讲授螺纹画法时,融入公差配合中的螺纹检测,通过螺纹检测实践,使学生对螺纹标注有完整的概念。

三、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的实践融合

机械制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公差配合的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要实现两者的有机整合,除理论之外,实践部分也需要融合。讲授常见结构,如轴类零件时,将课堂转移到实训车间,借助真实轴类零件实现融合。首先,分析其结构特征、投影方向、合理视图、表达方法;其次,将轴类零件放置在测量平台上,介绍轴类零件测量时所需的测量工具;第三,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轴类零件的各个结构特征尺寸;最后,根据上述步骤,绘制轴类零件的工程图。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将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的内容有机融合,在实践中理解两门课程的内容,提高学习兴趣,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理解更深刻。

四、结语

在机械制图中融入公差配合,以够用实用为主,注重课程间的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突出制图,将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点在与公差配合的融合中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浅议《公差与配合》课程的教学 第4篇

【关键词】公差与配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0.前言

《公差与配合》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不仅因其技术性和实用性强之外,还和其他的机械类课程密切相关,如《机械制图》、《机械制造》等。學生学习了该门课程之后,能基本上熟悉各项机械基础标准;能查各项公差表格,更重要的是能初步检测和设计一些简要机械零件的产品精度。该课程的特点是:基本概念很多、名词术语很多、各类原则和相关规定也很多,从而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做到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理解通透,更别谈融会贯通了。因此,作者根据自身几年来的教学经历,简要地谈一些体会。

1.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1.1 根据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每个学期上课前,教师都要根据所分配教学班级的层次不同而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五年制高职的学习经历和层次明显优于三年制普通中专班的学生;而两年制高中起点中专的学生因为经历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不管成绩优劣与否,其悟性和接受能力都将优于初中起点的学生;因此,在教学班级确定之后就对该班级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是维持后期良好教学的必要条件。

1.2 根据学情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

当授课班级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就要根据所在班级的学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该计划制订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班级后期有效教学的有续推进。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2.1充分利用教具展示讲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教学中主要用的是使用教具演示讲解、举例说明、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等方法。如在讲到三种配合制度时,则可直接利用做好的教具——轴套和三个不同配合的轴,现场给学生演示“过盈配合、间隙配合和过渡配合”的不同状态,学生看过教师的演示后,在脑海中就会很抽象地构思出三种不同的配合。

2.2 多方列举实例注重引入

又如讲到大家“零件的互换性”时,可以列举的例子很多,像现在所用的中性笔笔芯墨水写完后,可以买一支同样的水笔芯进行更换,更换后还可以继续使用,或者列举如修车铺里更换汽车轮胎、更换变速箱齿轮一样,都说明了互换性的例子。

2.3 结合其他课程关联贯通

中职学校里,《公差与配合》课程相对学生来说更加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更要注意教学的连贯性,结合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如《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让学生能联系到所学或即将要学的内容,增加学习的连动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有效运用教学手段

3.1尽量多使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已经成为教研教改的发展趋势,尤其在机械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上。如:在讲到“螺纹内外配合公差带的分析”内容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既可以让图形很准确地显示出螺纹配合的精度和间隙,还可以通过不通过的颜色分辨出配合的不同程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掌握了螺纹配合的重难点,节约了教师板书绘图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可以反复为学生讲解,为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3.2尽量多联系实际生产举例讲解

教学中,不仅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而且还要注重实用性,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作者经常结合现有企业里的生产实例,如提出某个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让学生来模拟设计并修改,最终对照答案进行评比,让学生受益匪浅。如:在进行螺纹配合的选用时,教师先模仿企业里的师傅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普通螺纹联接的配合该如何选择”, 让学生模仿徒弟去查找资料,自行完成(当然,其中可降低要求,允许学生交流讨论完成题目。)最后学生经过自己查阅书本内容,并和其他同学讨论后,得出了“先要优先采用H/h、H/g和G/h三种配合,小于M1.4的螺纹应选用5H/6G或更精密的配合;推荐采用H/g的配合……”的答案,符合答题要求,让学生既在解题中获得了乐趣,还在学习中找到了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4.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趋于严肃、枯燥、单调、乏味地专业知识变成,简明易懂,学生乐于接受的知识,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因此,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肯定会将专业课的专业吸引力发挥到极致,从而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体民.《公差与配合》教学难点突破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8,(04).

[2]梁亚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改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3]陈发,孙钦宇.提高《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效率的六个关键点[J].职业,2010,(12).

[4]梅荣娣.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实施项目化教学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0,(11).

[5]丁燕.浅谈如何教好《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J].科技资讯,2010,(01).

公差配合基本概念 第5篇

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如尺寸)和机械性能(如硬度、强度)的互换,这里仅讨论几何参数的互换,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零、部件在几何参数方面的互换性体现为公差标准。而公差标准又是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的基础标准,它为机器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缩短了机器设计时间,促进新产品的高速发展。

“尺寸”术语与定义

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基本尺寸:使设计给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和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

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和最小实体尺寸:最小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少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作用尺寸: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公差与偏差”的术语和定义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零线:在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

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标准公差: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配合公差(或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和。

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 第6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1

论文摘要: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机械行业的工作岗位,从设计制造工程师到生产一线的操作工都必须具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优化《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学习兴趣

论文正文: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概念多、名词术语多、公式多、内容多、涉及面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该课程的特点及各章节内容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性,同时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注意倾听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思路;上好第一节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课之前,笔者首先认真地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在此过程中笔者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同时在教学中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围绕教案进行的陈旧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上好第一节课很重要,新的学期,学生看到新的教师、新的课本,对新课总怀有一种好奇心,迫切想知道该课程要讲一些什么内容和它有没有使用价值,对自己以后找工作是否有用等。教师必须在第一节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第一节课教师要结合专业讲清课程的所用教材、参考书;课程的产生、发展和主要内容,明确教学任务,讲清课程性质、特点,结合实际生产,明确开设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要求达到的目的,最后讲述如何学习及考核方法等。

二、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门课程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如何理解这些概念、术语、标准,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第二章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中,包含了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度配合、基准制等术语和定义,可以以学生在机加工实习所做的机械零件齿轮轴为载体讲解。首先让学生分析图纸信息,提出图纸中包含哪些尺寸,用什么形式表示,用具体的数值或数值计算,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接着根据图纸上的公差带代号,介绍有关国家标准,如何查表等内容;最后提出如何选择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还可用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大胆提出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求得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提问,以考查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重要的知识概念。这样,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中,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表现自我、展示才干和锻炼胆识的热忱。三、合理选择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教学内容内在的联系以及相应的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如在讲解形位公差带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笔者选择了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模拟、逐步显示的方式演示给学生看。这样,书本上静态的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也要认清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不应该一刀切、一哄而上。如上课补充的知识点或例题,学生有时上课来不及抄录,课后在学生头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所以此部分我采用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实验实践提高能力,突出高职特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他们不但要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会操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我们对于对公差配合知识要求较高的专业,专门安排一周的公差实训的强化练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了常用计量器具、形位公差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和齿轮公差项目的测量等十个实验项目,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强化了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对课时较少的专业,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时序性和层次性。首先应该教会学生看实物,让学生学会看内径百分表、外径千分尺、量块、角度尺、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等实物。只有让学生先看,才能让其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看讲结合便于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优化了课堂教学秩序。对于光学仪器的测量,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提出哪些实验是必做的,哪些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的,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拥有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2

论文摘要:公差配合是机械工程及近机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技术测量是工科学生重要的专业技能,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理论结合实际的课程。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公差配合,技术测量

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要求

1.性质与任务

“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畴。《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会用有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量仪,能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并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介绍尺寸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常用尺寸孔轴公差带与配合。了解公差配合术语的定义,熟悉尺寸公差配合标注的意义,掌握有关公差表格的查找方法。

2.基本要求

(1)掌握基本几何量线性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的基本概念及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间的关系。具备初步设计几何量精度的能力。

(2)了解典型零件及传动件的精度设计基本知识。

(3)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调整和使用。

(4)具备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初步能力。

二、本门课程教学中主要问题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一般在大二上学期开始,对以后专业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本门课程开始时学生尚未开始学习专业课,也未进行课程设计,所以学生尚未有工程概念。即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学了后在实际中有什么用。例如径向圆跳动公差,学生就不知道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以及它在实际机器中能起什么作用。

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如上的问题。其有如下特点,第一体现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缩短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差距,尽量实现了“零距离”接触。第二所选任务是从生产实际中选取。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步骤和生产实际基本一致。学生自然就会“照猫画虎”,充分体现“管用”原则。第三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从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和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学内容以知识点和技能点的介绍为主线,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的实例所涉及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具体实施及例子

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在于项目的设计和编排,只有项目明确、编排合理,方能达到预期效果。设计项目时,要注意它的特点:1.要有真实性,创设真实任务的问题情景,并完全按照企业产品图纸、被测零件或产品、企业检测环境来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测量操作的真实性。2.要有整体性,项目一般不易太小,太琐碎,要有连贯性。3.要有开放性,任务要涵盖应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要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4.要有可操作性和适当性,可操作性指任务是具体的,学生可以按任务来完成;适当性是指任务难易程度要适当。

具体实施采用实物切入法。本课程中是通过展示减速器模型及其零部件,使学生知道我们要测量的零件在整体设备中的作用,还有为什么这个零件要有这个技术要求。

此项目完成之后还可以进行减速器高速轴螺纹参数的检测。这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实验项目都可由5个连续的项目串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过程,在以后的课程设计中也能理解的更深入。

五、结束语

公差配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的个人结构。结合机械类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这样机械课专业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才能教好、学好。

参考文献

1 马丽霞 基于工学结合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精品课程的开发 20xx.8.11 第351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3

摘要:随着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大,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成阶梯状的成长,传统的手工作坊的茶叶制作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对与茶叶的需求,自动化制茶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制茶机中起重要作用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关键词:公差配合;制茶机;应用研究

1制茶机应用的背景

我国自古就是茶叶的生产大国,茶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前大多数的茶叶作坊加工采用手工式,但随着人们对茶叶的喜爱程度日益加深,手工茶叶的生产效率制约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制茶机生产茶叶。现在市场上所常见的制茶机功能多样化,好多制茶机把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功能集于一身,这样的好处就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茶叶的生产成本,市场前景好,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在制茶机中的应用的研究,解决茶叶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达到提升茶叶质量,降低劳动成本的目的。

2制茶机的加工流程

制茶机制茶的步骤一般分为鲜叶—堆放—杀青—揉捏—初烘—干燥—增香等作业。按照其生产流程还可以分为:茶叶的粗加工、茶叶精加工和茶叶深加工。茶叶初加工是指将新鲜茶叶从茶叶采摘、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流程制成茶叶的过程,这个阶段的茶叶称为毛茶。茶叶初加工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品茶叶的经济效益。在茶叶的初加工过程中,要经过炒青、揉捻和烘干三个主要制茶工艺。茶叶种类的不同,茶叶初制的工艺技术也会有所不同。茶叶精加工是对外形、颜色、香气以及味道的深化加工。茶叶初加工制成的毛茶存在着长短不一、大小各异等诸多问题,茶叶精加工将毛茶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从中筛选出各个不同层次的茶叶。茶叶精加工属于物理加工的过程,茶叶精加工后根据分类形成不同质量层次的成品茶。利用多种高新技术将茶叶的副产物进行提取和再加工,得到茶或者含有茶叶内有效成分的衍生品的加工过程即为茶叶深度加工技术。茶叶的深加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也可以丰富市场产品,同时也可以将茶叶的许多功能或功效不能够在传统的冲泡方法中得以利用,将茶页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方向、有目的的利用这些功能。

3公差配合技术在制茶机中的应用原则

3.1公差

为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只要使同一规格零件的几何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即可,这个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范围)称为公差。它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在机械设计中,常见的几何参数有直径、长度、宽度和角度等。为了满足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可换零件的尺寸必须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浮动,公差决定了这个标准范围。零件的尺寸制造精度也取决于公差,精度随着公差值的改变而变化,数字越小,公差等级越高,零件允许变动的范围越小,制造越困难。①尺寸公差,在国标中,将公差等级分为20级:IT01,IT0,IT1,IT2……IT18,其中IT5,IT6,IT7是较常使用的高精度等级;IT8是中等精度等级,而IT9,IT10,IT11等是常见的低精度等级。②几何公差是图样中对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的最大允许变动量,即公差带。它通常具有两个含义:区域性和长度值。在国标中,除线轮廓、面轮廓和位置度外,其余均规定了公差等级,其中将圆度、圆柱度划分为13个等级(0-12级);其余公差项目划分为12级,精度等级随着数字的增大而降低。③表面粗糙度反映了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相对运动平面的摩擦与磨损等。公差等级的选则一般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则较低的公差等级,以降低加工成本,因此选择时应注意相关件和相配合零件的精度。

3.2配合

配合是指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它决定结合的松紧程度。根据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配合可分为过盈、过渡和间隙配合三种方式。配合公差是设计人员根据相配件的使用要求确定的,配合公差越大,配合精度越低。在实际使用设计中配合方式的选择应视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称量式茶叶投加装置中托盘装在轴上的轮形零件,轴旋转时,轮与轴无相对运动,轮的外廓推动另一构件使其产生往复运动,此时则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

3.3公差配合

综上所述,所谓公差配合指的是在间隙、过盈范围内的变动量。在机械制造行业中,配合公差影响着配合精度。通过降低配合公差来减小配合间隙,从而提高零件的精确度。国家标准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工程中通常优先选用基孔制;基轴制一般只用于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场合和结构设计要求不适合采用基孔制的场合。

3.4公差配合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关系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公差配合的主要应用体现在控制零件精度、评估零件表面质量两个方面。在精度控制方面,加工条件的不同会导致零部件几何参数有所不同,因此要选取合理的公差保证零部的精度。通常在行业中较为常用的精度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几何形状精度。在零件表明质量评估方面,主要是分析产品误差。可见,公差配合对机械设计与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5公差配合技术在制茶机中的应用原则

公差配合在制茶机的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差的确定直接影响茶叶质量及成本,若制茶机的公差过大,机器的运动不规则,将会影响成茶后茶叶的颜色和口感。若制茶机的公差过小,影响生产的效率,降低茶叶的产值。制茶机的装调与公差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制茶机功能质量及零件互换性不仅与其尺寸精度有关,而且与制茶机零件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以及整体表面粗糙度的等级密切相关。为了控制制茶机零件几何参数的位置和形状误差,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制茶机的精度和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我们在进行公差配合分析的工作,要考虑到诸多的因素。公差配合分析的步骤一般分为:第一设定起始公差值;第二根据制茶机零件的实际公差配合的分布特征以及在制茶机装调过程中的装配公差的累积条件进行公差分析;第三要对制茶机装配公差进行可行性检验;第四保证制茶机的安全使用为前提,选择最优经济性能作为制茶机装调的依据。目前茶叶规模的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半自动化,其中,传统的锅式杀青技术因为茶叶表面不净产生黄叶、生产效率低、只能单独作业等问题而逐渐被淘汰。滚筒制茶机是目前绿茶加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款制茶设备,它采用了整体式的设计结构,机身中带有一个长柱形金属滚筒,内部装有用于茶叶进出口、翻叶的三段不同角度的螺旋形导叶板和用于控制出叶时间的倾斜角调节机构,底部装有轮子,整机安装移动方便。在进行生产操作之前,需要对制茶机组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和设定,根据不同制茶量的多少,来相应的设置角度值。一般按照燃料的不同,将滚筒杀青机分为电热式和柴煤式杀青机两种。一般煤式杀青机的滚筒底部装有小型助燃鼓风机和铸铁炉栅加热装置,更加利于茶叶温度特点进行分级。绿茶的杀青时间一般按照经验应该掌握在60-120秒为宜。当温度达到85℃时,绿茶中的酶会完全失去催化作用的活性。对于制茶机的滚筒的公差分析,要考虑滚筒内壁的收缩量的影响,同时,在装配和工艺上采取措施,保证其配合性质不变,可以考虑对制茶机滚筒的公差进行必要的修正,可以上移滚筒内孔的最大极限尺寸,或者下移配合件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少配合件的公差。制茶机滚筒的在烘干茶叶过程中,也要考虑热变形对于制茶机零件的影响,当制茶机的工作温度保持在80°C—130°C时,制茶机能够安全温度的运行,但是,当工作温度偏离标准温度时,精度会降低。所以,在对制茶机的公差分析时,也考虑到制茶机中热源的存在和影响,温度是制茶机的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左右着茶叶水分散失的速度。如果工作温度一般会高于标准温度,因此公差分析中准确预测和计算热变形的影响。

4常见制茶机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4.1制茶机出现茶门漏茶的故障

一般出现这种故障是由于出茶口有异物产生的,大多数是由于茶门处堆积了茶尘,也有可能是茶门的弹簧失去弹性,亦或者是茶门由于长时间的应力作用,产生了变形。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1)去除茶门的茶尘(2)更换茶门弹簧(3)更换茶门。

4.2机体振动严重的故障

一般出现这种故障一是可能滑套或者导轨磨损,达不到工作时的公差中平行度的要求,无法安全有效的工作。二是制茶机连杆或者销轴磨损,达不到工作时的公差中的定位的要求。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1)更换导轨和滑套(2)更换连杆和销轴。4.3温度调节失灵的故障一般出现这种故障一是线路故障;二是电加热管出现故障,三是制茶机的电压出现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1)检查线路,更换有问题的线路(2)更换新的加热管(3)检查电压,确保满足工作电压。

5结语

随着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茶机的功能也越来强大,但是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制造业信息化设备装配的主要分析手段,尤其对制茶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着茶叶的颜色和成茶的口感,根据制茶机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分析,从制茶机的装配时产生的变形以及受热产生的变形和加工方式等因素考虑,控制制茶机零件的装配精度,提高茶叶生产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胡中祥李尚庆等.全自动茶叶杀青理条机的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xx.

[2]郑旭芝等..浅谈泰顺茶叶深加工现状与发展前景[J].茶叶,20xx(2):79-80.

[3]王颖辉.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xx(4):137-139.136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4

论文摘要: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在实际生产中又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本人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这一课程本身的用途和特点,从多方面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以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公差配合,技术测量,教学体会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中专学校机械类专业比较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这门课程的前期课程是《机械制图及画法几何》,该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既有抽象的理论、概念,又与实际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能直接应用和服务于生产活动。学好这门课程,才能读懂零件图样上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螺纹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掌握好零件的质量指标,对零件进行合理的加工和使用量具进行正确的检测。对刚刚入校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学生普遍感到难学、难理解,如何教好《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通过教学研究,应从如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规范要求,注重标准化教学过程

本书中涉及到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标准、螺纹的公差与配合标准及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这些机械行业应用广泛,涉及面广的重要技术基础标准。教师在讲授时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并通过举例,结合实际题目,帮助学生纠正容易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认识到标准的严肃性,注重标准化,并严格按标准的规定去做,从而能减少学生在做作业时出现与标准不符的错误。例如: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尺寸偏差前应有“+”号与“-”号,尺寸公差与配合公差前应无“+”号与“-”号,间隙数值前应标“+”号,过盈数值前应标“-”号,画尺寸公差带图时应有零线、合适的绘图比例及相应的标注;形位公差标注时,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形位公差框格的指引线箭头应垂直指在零件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不能与尺寸线对齐,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形位公差框格的指引线箭头应垂直指在零件的中心线上或与尺寸线对齐,当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基准符号应与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平行,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当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尺寸线对齐;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螺纹的标注等都应按标准的规定执行,否则与标准不符就是错误的。

二、强化对比联系,加强理解,注重术语及定义

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材中的专业术语及定义较多,并侧重于术语的解释,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每次在讲解完基本术语及定义后,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提出问题,在提问答疑中解惑;课堂上在叙述基本术语及定义时,要力求做到语言清晰流畅,把握好节奏,解释有关术语时要结合挂图和模型教具,联系生产实际,力求做到生动和形象和准确,不能一擦而过。教学过程中,要把有关术语进行对比,尤其是术语的含义﹑代号﹑表达式及有关图形,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讲解形位公差时,有些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如圆度与径向圆跳动、圆柱度与径向圆径跳动)的被测要素、公差带的形状相同,但形状公差的公差带没有基准的限制,而位置公差的公差带受基准的限制,这样对比讲解能加强学生对形位公差项目的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三﹑采用图表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一书中有许多图形和表格,在讲授有关内容时,要把有关图形与表格相结合进行讲解,举例说明这些图形与表格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使用图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基本偏差系列图”时,“公差带”仅绘出一端,它的另一端取决于公差等级和这个基本偏差的组合。教师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Φ20G7,让学生查“基本偏差表”及“标准公差数值表”确定基本偏差值和公差值,并列式计算其上偏差值,然后将计算结果同书后的附表进行对照;在讲解基孔制(基轴制)的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时,教师可配合基本偏差系列图讲解为什么a--h/H(A--H/h)是间隙配合、j--n/H(J--N/h)基本上是过渡配合、p--zc/H(P--ZC/h)是过盈配合,并举例让学生查表绘制公差带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技术测量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机械类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要竖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操作量具应用与读数实际训练的教学模式。正确使用量具,确定量具读数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及所检验产品的合格率,甚至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实际中,如何运用量具对工件进行正确的测量是保证工件质量合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技术测量知识的教学,为学生今后的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注重技术测量基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技术测量的有关概念、计量器具的种类、测量方法的分类、计量器具的基本计量参数、测量误差的概念与评定指标、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分类。

(2)注重常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量具的结构和用途、刻线原理和读数方法、测量精度和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的知识。五﹑组织参观实习,丰富感性知识

由于本课中有许多知识是比较抽象,所以在适当时候应安排两到三次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通过观察工人师傅加工零件及检测零件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丰富感性知识,开阔视野,让学生理解零件的加工精度与机床精度、加工方法及操作者操作技能间的关系,了解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及影响因素、外圆与内孔的加工方法与尺寸误差的测量方法、形状误差与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内外螺纹的加工方法与测量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尺寸公差及配合,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有关抽象知识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参观实习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车床加工零件时主轴的轴向窜动和径向跳动情况,使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加工零件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受机床精度的影响。

五﹑及时完成作业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概括、提炼和补充,也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只有通过作业练习,才能把课堂上的知识消化接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本课中许多抽象知识与测量方法就要通过作业和案例记录去完成,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考虑和构思,优选分量适中的作业,做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同时要明确作业的要求,作业批改后,对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个别问题可以进行单独讲解,让学生每做一次作业就有一次真正的收获,扎扎实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类专业)》,主编:胡荆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二版),20xx年1月

2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编:于凤丽,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9月

上一篇:瓦检员考试题下一篇:创建创业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