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主题班会

2024-08-15

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主题班会(精选14篇)

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主题班会 第1篇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主题教育

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在校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之间、师生之间发生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的具有敌意的欺凌、体罚、伤害等性质的暴力行为。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笑打闹”。

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

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校园门口都是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关键。我们应克服心里的恐惧,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

如果被殴打,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给自己寻找逃跑的机会。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

在人身和财产受到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

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安全处 2015.4

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主题班会 第2篇

(一)班会计划

班会主题:

预防校园暴力 共建和谐校园 活动时间: 2016年4月11日 活动地点: 高二(15)班教室 活动对象: 高二(15)全体同学 主持人:

班主任王真老师

背景分析:近年来,恶性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这个学期,我市个别中学也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加强预防校园暴力教育,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显得非常重要及紧迫。

教学目标:

1、探索与认知: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寻找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教育重点:认识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流程:

1、教学平台播放关于校园暴力相关图片和视频

2、分组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3、分组讨论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4、老师支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5、当不幸遇到遇到校园暴力时的应对方法总结

最后,全班同学齐唱班歌《相亲相爱一家人》,号召同学团结友爱,预防校园暴力,做文明学生。

(二)班会总结

校园是塑造人的性格,培养人的素质,形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地方,这里本来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求知的象牙塔。然而,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浮躁之风弥漫校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近段时间,关于校园的暴力事件不时见于各种媒体中。针对高中生现阶段的思想现状,这些事件令社会感到震惊,校园安全问题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各地政府对这些暴力事件的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有的甚至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开展了以“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以下是关于我班此次主题的班会的总结:

一、教学平台播放关于校园暴力相关图片和视频

口角闹事、打架斗殴,借助学校教学平台播放典型暴力事件的图片和视频,让同学们感受校园暴力对学生、学校甚至是家庭等方方面面带来的巨大不良影响,从而引起深刻的反思。

二、分组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轻者要受到学校纪律处分,重者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不少这样的学生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残疾甚至导致死亡;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暴力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三、分组讨论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受多方面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等等,讨论结果列举如下:

1、学生普遍存在易冲动、易偏激的性格特征,不懂得妥善处理矛盾与摩擦。

2、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3、社交媒体渲染(网络、电视、电影、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4、社会不良青年敲诈勒索,渗透校园。

5、没有正确处理同学关系,早恋是引发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

6、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7、部分同学法律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

四、老师支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1、学会采取正当的方式缓解各种压力。

2、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3、学会与人交往,提高交往能力。

4、提高自己的法制意识,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

5、正确对待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的渲染,远离社会暴力文化。

6、课间不要追逐打闹,这样容量生事。

五、当不幸遇到遇到校园暴力时的应对方法总结

1、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应对,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若体力好,三十六计跑为上,缷下身上的重物,边跑边呼救或报警。

2、放学后最好是结伴而行,不要和陌生人走。

3、人身安全永远放第一,遇见施暴者敲诈,尽量不要反抗,不要去激怒对方,给钱的同时,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事后,一定要告诉父母和老师,并报警,不要有害怕被报复的心理。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最后,全班同学齐唱班歌《相亲相爱一家人》,号召同学团结友爱,预防校园暴力,做 文明学生。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第3篇

本文通过分析家长及社会人员对教师实施校园暴力的原因, 探索预防城市中学教师遭受校外人员校园暴力的对策, 希望能对城市中学教师遭受校园暴力的防治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校园暴力的因由

1. 家长对教师实施校园暴力的原因。

(1) 伤害教师的家长大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生存境遇欠佳, 心情压抑, 心里窝着一团火, 他们虽然穷苦但对孩子都很溺爱, 一旦得知孩子受了委屈, 就不顾一切后果找老师“算账”。这些弱势群体有自卑心理, 他们担心孩子会因其贫穷受到歧视, 他们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孩子的“伤害”。 (2) 伤害教师的家长普遍素质不高, 行为冲动, 他们只知道谁让孩子少一根毫毛就和谁拼命。由此可以看出家长的法制观念不强、情绪失控后, 没有考虑伤害乃至杀害教师的后果。 (3) 伤害教师的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 现在家中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都不舍得打骂孩子, 孩子在校受一点点委屈就将所有的原因归结于教师, 对教师产生恨意, 不问青红皂白就对教师拳打脚踢。

2. 社会人员对教师实施校园暴力的原因。

社会人员对教师实施校园暴力在主观上主要是故意。从成因分析, 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 寻衅滋事。例如, “教师网吧找学生遭殴打”, “教师上班途中被要求载客遭拒而打致精神分裂”。第二, 不满社会现状, 出于报复。例如“约300人突然闯进学校, 教导主任被打伤”。第三, 受他人唆使, 例如“西藏巴彦中学教师因举报领导, 被领导唆使的社会人员打伤”。

二、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

教师遭受校外人员校园暴力由于其主体的特点, 因而重点在于预防, 将校外人员实施校园暴力阻却在其产生形成之初, 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有利于减少和降低处理校园暴力的成本。但是当教师遭受校外人员实施校园暴力时, 应坚决予以打击, 决不能手软。

1.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家长及社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1) 建立并完善家长学校, 定期组织家长进行法律讲座,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2) 制定家长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的会议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学习法律的时间。 (3) 对家长定期进行普法考试, 每学年进行一次, 目的在于不断学习, 并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4) 在提高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的基础上, 要努力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形成一个人人遵纪守法之局面, 提高其依法维护权利的能力。

2. 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教育立法的状态是:一些重要法规尚不成熟, 如学生伤害事故法、教育合同法等等;二是教育法规极不完善, 目前急需建立起校园暴力的防治机构和学校调解、申诉、仲裁制度。

3. 加大执法与监督力度。

对校园暴力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 司法部门对施暴者要依法惩处, 决不姑息;报刊、电台等舆论工具要紧密配合司法机关的严打, 对典型案例予以曝光、抨击, 还可举行讨论, 使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观念深入人心;学校要开展经常性的暴力行为检查, 对查出的一般问题要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加以解决, 问题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 对致伤、致残、致死学生触犯刑律的, 要积极配合司法部门惩处。

4.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要依靠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工商、文化、建设、新闻出版、通信管理、共青团等组织大力协作, 齐抓共管;应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在夜间及教师上下班时段, 加强学校周边的巡逻密度, 防止各类案件发生。要加大清理整顿“三室二厅”和网吧的力度, 尤其要取缔“黑网吧”, 让教师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

5. 争取多方协助。

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主题班会 第4篇

学校教育对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至关重要,孩子在学校不仅学习文化知识,也通过学校的集体生活完善人格,培养自尊,树立自信,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做准备。因此,对孩子们来说,学校不仅是授业解惑之所,更是他们形成、完善独立人格的摇篮,而老师则被我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有的老师并未能像我们希望的那样,把培养孩子的人格放在重要位置,反而因为过于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甚至做出种种伤害孩子自尊、打击孩子自信的事。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一些“差生”戴“绿领巾”。虽然校方称此举的目的是激励“绿领巾”们上进,但还是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和对校园冷暴力的关注。有关专家表示,类似让孩子戴“绿领巾”的校园冷暴力,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校园冷暴力林林总总

11岁的秋子上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原本很优秀,还被班主任任命为班长。秋子做事认真负责,深受同学拥护。然而谁也没想到,不久班主任突然调离,新来的班主任不知为何似乎总对秋子不满意,这让秋子胆战心惊,做事比平时更加努力,但最终还是没能获得新班主任的认可。

一天上自习课,有同学讲话,秋子刚要起身制止,班主任正好进教室。他没有批评说话的同学,而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秋子:“看你这个班长咋当的,有你没你我看都一样。”秋子立即涨红了脸,又委屈又不解: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啊!更让秋子无法接受的是,几天后班主任直接让另一名同学担任了班长。这件事对秋子打击巨大,她一蹶不振,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又过了一段时间,班主任没有任何征兆地把秋子从比较靠前的座位调到了最后一排。秋子对新班主任又气又怕,从那以后不再主动承担他吩咐的任何事,慢慢地她甚至感觉到同学们都在疏远她,她觉得特别孤单无助,心情糟糕透了,对上学也彻底失去了兴趣。她始终没弄明白,新班主任为什么不喜欢她,为什么这么对待她!

小小年纪的秋子不知道,新班主任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典型的校园冷暴力。

所谓校园冷暴力,是指老师并不体罚孩子,而是对孩子实施精神虐待。比如在言语或态度上吓唬、讽刺、侮辱或疏远孩子,比如无视“差生”的存在,对他们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或高高在上地批评乃至责骂:“你咋这么笨,无可救药!”“不想学,滚回去!”或者对某个学生进行孤立,让别的同学疏远他,或者把他的座位调到教室的一角,或者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从不点他的名字。也有个别老师,为树立自身威信,要么严密监视学生的一举一动,要求他们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比如让某个学生必须在某一时间出现在某一地点:“5分钟内到我办公室!”“12点在座位上等着我!”以上种种,都称得上校园冷暴力。有的家长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教,有时并不把老师的这些做法当一回事,甚至认为老师吵孩子或管孩子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这样的“吵”与“管”,对孩子来说伤害巨大。

2011年10月中旬,媒体报道了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的新闻。学校要求这些调皮、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佩戴“绿领巾”。校方称此举的目的是要孩子像树苗一样健康成长,等表现好的时候再补发红领巾。公众却提出质疑:学校领导有没有考虑过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孩子的人格是平等的,在尊重和保护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但为了激励后进学生把学习搞上去,用“绿领巾”把他们从群体里分离出来,显然十分不妥。这同样是一种冷暴力——没有伤痕,却足以让孩子失去自信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与“绿领巾”事件几乎同时发生的还有“差生测智商”事件。据全国多家媒体报道,江苏无锡一些中小学要求家长带成绩差的学生到医院测智商。据说,孩子如果经测试属于低智商,其考试成绩将不列入班级总分,老师的教学业绩就不会受影响。很难想象,老师为了所谓的“教学业绩”与收入,居然拿孩子的智商说事儿!更可怕的是,有的孩子为了迎合老师,或者为了避免被家长强迫学习,竟在测智商时作弊,装傻瓜,扮弱智。这显然是孩子在冷暴力面前的屈服。

“绿领巾”“测智商”事件尚未平息,网络再次爆料:一所小学操场上三名小男生将长裤脱到臀部以下,露出内裤在操场上跑步,旁边还有两名小女生跟跑监督。原因是他们上课讲话。真不知道这几个挨罚的孩子,内心会有多么屈辱!

校园冷暴力,老师有意而为的是极少数,大多数是无心之过——出于好的愿望,采取了不妥当的方式,给学生造成了伤害甚至自己还不知道。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的学生萧雅说,她的班主任经常采取孤立手段,惩罚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不但让这些学生单独坐到一边去,还不许其他同学和他们接触。这个办法给有些后进生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厌学甚至逃学,因为怕到学校被惩罚,在同学面前丢脸。浙江省宁波市某中学学生吴梦华刚上初中时,学习成绩还很不错,但由于家里出了一些事,上课总走神儿,班主任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挖苦他:“你爹妈真会给你起名字,梦华,难怪你每天像做梦一样。”吴梦华从此对老师不再信任,更报复性地放弃了学习,很快由一名优秀生变成了一名后进生。更严重的是,至今提起自己的名字他还感到自卑。

不能忽视的隐形杀手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426人进行的一项针对校园冷暴力的调查,结果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存在,72.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遭受过冷暴力。

按理来讲,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早已颁布实施,其中第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第六条也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学生跟老师一样拥有合法权益,具有人格尊严,两者是平等的,并无尊卑之分。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保护学生的权益,哪怕他学习成绩不理想,也不应侮辱、歧视他。但调查数据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校园冷暴力普遍存在,而且花样不断翻新。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长不仅没有意识到冷暴力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听之任之,甚至鼓励老师“多管点,管严点”。殊不知,相对于体罚所造成的伤害,冷暴力的后果更为严重。

心理学家蒋先生说,近年来学生因压力过大患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心理疾病的案例逐渐增多,校园冷暴力是一大原因。他认为,校园冷暴力很容易引发学生患心理疾病。

数据显示,由于校园冷暴力而患上心理疾病的青少年,已占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总人数的10%~2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蒋先生说,校园冷暴力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一定的欺骗性,有的孩子明明受到了冷暴力伤害却不自知,而有些家长却在“都是为了孩子好”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掩盖下无视校园冷暴力的存在,任由孩子遭受伤害而不作为。这些,都是冷暴力最终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失常甚至精神疾患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且,从目前情况看,校园冷暴力还很难界定。首先,它不像行为暴力那样会留下伤痕等证据;其次,责任也难以分清,伤害究竟是怎么造成的,施暴者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不好判定。这些因素也助长了校园冷暴力的普遍、长期存在。比如,最为常见的同学之间起外号,耻笑家庭条件或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表面看都是不起眼儿的小事,却很可能让一些孩子产生自卑、消极情绪。如果孩子长时间精神压抑,消极自卑,将会造成情绪表达“躯体化”,也就是长期压抑的负面情绪会通过躯体患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发烧、肠胃疾病、心脏病甚至癌症等。

nlc202309022222

冷暴力除了让遭受暴力的孩子很受伤,同时也会让被迫施暴的孩子受伤。比如让女生监督“脱裤跑”的男生,两个小女生在实施监督的同时同样也在遭受冷暴力——她们或许会感到内疚,也可能担心受到被监督者的报复,退一步讲,看到异性同学脱裤跑的狼狈相,本身就是一种折磨。总之,被迫向他人施暴的人,内心同样不会轻松,反而可能更加恐惧,精神更加脆弱。长期下去,必然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不仅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人性、对生活感到失望,进而心理扭曲,人格分裂,给未来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武汉市某医院心理科戴医生也告诉笔者,她曾经接待过一个小患者,由于长期和老师“冷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后来发展到把老师的形象画在纸上,每天用小刀划,嘴里不停地嘟囔:“杀死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他完全沉浸在一种仇恨的情绪中,丝毫不理睬他人。让人难以相信,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身上。

戴医生至今回想起这个孩子仍感到很痛心。她觉得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别人对他的态度,尤其是孩子。长期受到冷暴力对待的孩子往往表现为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或性格变得暴躁,内心充满攻击性。因此戴医生认为,与体罚相比,冷暴力对学生的杀伤力更大,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他们自闭,影响心理健康,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

家长是孩子最后的保护

当相关法律条文无法真正保护孩子的权益时,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就应责无旁贷地为孩子筑起最后的屏障。而校园冷暴力具有隐蔽性,不会像行为暴力那样造成明显外伤,还具有一定欺骗性,往往披着“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的外衣出现,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发现情况,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呢?

有关专家提醒,不同的阶段家长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

日常生活中,首先家长应经常、主动跟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尤其要留意孩子是否遭遇冷暴力。对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或沟通能力较差的孩子,更要耐心与之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有意识地教会孩子识别冷暴力并学会保护自己,而且最好学会与人和睦相处,不做惹人烦的孩子,以免被老师或同学们视为“公敌”而成为冷暴力的受害者。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冷暴力的对象,家长还应明白一点,如果你的孩子在家里总是被宠爱,成了“小霸王”,自私、霸道,什么事都要争个赢,那么老师甚至同学就很有可能不喜欢他,甚至疏远他、孤立他。可以说,有的孩子遭遇校园冷暴力,家长的不当教育脱不了干系。

其次,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干预。心理学家蒋先生说,如果你在发现孩子一段时间内经常喜欢独自待着,不愿意和你交流,或有歇斯底里的现象,就要格外关注,因为这是孩子遭受冷暴力后的最初表现。此时要及时关爱孩子,多和孩子谈心,想方设法了解孩子的内心。切不可将孩子心情不好、闷闷不乐视为小事。一旦发现孩子真正遭遇了冷暴力,应站在理解的角度与老师沟通。如果发现老师只是无心之过,应采取老师能够接受的方式促使老师改变对孩子的做法和态度,让老师最终接纳孩子。如果发现老师是有意而为,就要认真查找原因,分清责任,假如自己的孩子也有错,应尽快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再争取老师的谅解与宽容,进而化解矛盾,让老师接纳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并无过错,完全是老师恶意伤害孩子——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低,但也无法完全排除——那就要毫不犹豫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孩子的合法权益。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千万不要在知道孩子的委屈后冲动地直接找老师“算账”,不要一到学校就立即去领导那里告状,这样会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增加其心理负担,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有可能引发老师的不满,给自己的孩子带来进一步的麻烦,因为老师也不是圣人,老师也有情绪。要尽量摸清情况,分析原因,再冷静处理。跟老师沟通时最好口气委婉一点,反映情况客观、客气一点,立场公正一点,说话中听一点,这些都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而感情用事,话里带刺、带气,只会加剧矛盾,平添烦恼。

家长还应明白,一个孩子遭受老师的冷暴力,或多或少都跟孩子自身的言行有很大关系。试想,一个活泼乖巧、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好学上进的孩子,老师有什么理由不关心爱护他?有什么理由忽视、孤立或者责骂他?除非老师对这个孩子有偏见或抱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家长要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孩子懂得分享、谦让与合作,教孩子做一个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的人,孩子掌握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就很容易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冷暴力又从何而来?

有些家教专家甚至大胆建议,家长应教会孩子自己处理矛盾。当发现孩子遭遇冷暴力时,不要自作主张甚至替孩子出头,而是教孩子自己出面解决,只教给孩子一些方式方法。实在不行,再出面也不迟。

最不可取的方式是,家长在孩子反映被老师斥骂、侮辱时站在老师一边,成为冷暴力的帮凶。家长如果不能体谅孩子的情绪,会加重孩子的孤独感与挫折感。因此,教会孩子与人友好相处,并学会约束自己的言行很重要,而教会孩子勇敢而有智慧地向校园冷暴力说“不”,同样重要。作为家长,始终不要忘了,你是孩子最后的保护!

【编辑:冯士军】

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主题班会 第5篇

预防和阻止“校园暴力”的主题班会

一、校园暴力的几种表现

(一)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是校园里最常见的暴力行为,通常是一些品德较差的大同学,自以为有力气,就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来殴打校内外的学生。除此之外,还有这伙中学生与另一伙中学生相互殴斗的现象,也称为学生打群架。中学生打架斗殴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难发现,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发生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1)放学 时。中午或傍晚放学,特别是周末中午,一些与校内学生有联系的校外少年,还有被学校开除的不良少年,站在门口寻找机会打架。同时,大批学生出校时易因发生碰撞而引发打架。(2)考试结束时。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老师忙于批改试卷,学生普遍松口气,一些不良学生就惹是生非,易发生打架斗殴。(3)秋季开学时。新生刚入学,学校老同学串联的,其中有因过去的“仇恨”而算账的,往往采用暴力攻击的手段来解决。(4)课外游乐活动时间。不少学生喜欢到校外去打桌球、玩电子游戏和相聚郊游等。由于社会活动场所管理不严,人员复杂,学生之间常因争输赢、争地盘而发生冲突,导致打架斗殴。(5)节假日。由于休息时间,有的学生家长又不在家中,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跑到外面去,易发生打架,甚至相约互斗。

(二)强索钱财。

这是近几年来发生的比较普遍且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往往发生在中小学校门口或附近地区,大年龄的中学生向低幼学生强索钱财,以暴力相威胁,逼迫低年龄学生交出零用钱或学习用品等,并不准他们告诉学校和家长。此类事件不仅摧残了被袭击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造成许多家长人心惶惶,对孩子的身心和教育担惊受怕。

(三)毁坏物品。

有的中学生由于心中的不满、怨恨等情绪作用,通过毁坏物品来表现和发泄。在一些中学生里可以看到被学生破坏的课桌椅、墙壁、门窗等,其中一部分就是有的学生发泄情绪实施攻击的结果。这类攻击行为的目标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四)争风吃醋。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使早恋现象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而早恋给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往往会因为女生而产生嫉妒、排挤甚至仇恨的心理。小小的矛盾因为缺乏沟通和引导而酿成打架甚至凶杀等暴力事件。

(五)心理障碍。

青少年攻击行为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这就是由于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所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具有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在于他们的意识障碍、幻觉和妄想作用、智力障碍、情绪情感激烈等。在这种异常心理的支配下,青少年患者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引起攻击性行为,给他人造成轻重不等的伤害,极端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比如常见的少年多动综合症,表现为多动、多话、任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比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并会干扰社会秩序。有多动综合症的少年行为,常有攻击性,一次性精神症状有突然发怒、行为冲动的表现,二次性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暴力攻击行为,在生活中显得喜与人吵架和打架。又如,少年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障碍,造成行为混乱,在兴奋之下会伤人或物。再如,少年躁狂症者有的经常惹是生非,发生打闹等冲动行为,造成对他人的攻击。鉴于这些攻击行为不是一般的品德障碍,而是在精神障碍的情形下发生的,所以应提醒人们给予特殊的注意。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暴力病态在向校园延伸的结果。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给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如果青少年一旦形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无论对其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隐患。这种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造成的校园“恶瘤”,如果不在校园内得到应有的`遏制,那么以后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一)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们大多受到极度贫困、父母离异甚至家庭暴力等负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欺凌弱小,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可见,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老师对学生施行暴力或“冷暴力”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

老师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体罚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老师施暴在前,学生想要对抗在后,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吧!

现在老师对学生体罚的事件,虽还是时有发生,但已大大减少,这正是教师观念进步的体现。而校园“冷暴力”却常常被忽略。校园“冷暴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不理睬、疏远、隔离及在语言上进行讽刺等行为。这些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举动,但其杀伤力更大。老师如果对向个性较强的孩子采取“冷暴力”的话,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自闭的后果,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三)暴力文化误导是产生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

有报道显示:校园暴力犯罪呈现出团伙化、暴力化和犯罪手段成人化的特点。他们作案前有预谋,整个过程之周全、手段之残忍,让成年人都叹为观止。他们是从哪儿学到这些“知识”的?答案出乎意料又不出所料:正是一些小说和影视剧甚至是新闻报道教会了青少年如何犯罪!一些出版物甚至某些新闻报道,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将犯罪分子的犯罪过程描写得格外详尽。什么手段、什么药物、案后现场如何清理……应有尽有,一清二楚。

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儿中有70%以上受到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

为了追求商业利润,一些无良的书商,把漫画化了的暴力图书一本本塞给孩子们;一些无知的影视制片人,把神化了的暴力英雄包装成偶像一个个贩卖给孩子们;一些无耻的游戏开发商,把虚拟了的血腥暴力制成游戏碟一张张推销给孩子们。现在的孩子,看到了太多的枪杀、武打的暴力场面,而当看得太多时,神经就麻木了,再血腥的场面也会习以为常。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就有可能做出类似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还不以为然。

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阶段,心理、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他们对部分影视作品或书籍中所宣扬的江湖义气、以暴制暴和暴力英雄不能正确认识,而是错误地认为,暴力英雄是无所不能的,江湖义气是可歌可泣的,黑帮英雄才是社会的强者。所以他们往往先好奇,再崇拜,然后去模仿。这样影视作品的影视力就被无限放大了。如前段时间台湾电视剧《斗鱼》播出后,剧中主人公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被广大中学生争相效仿。一时间,校园暴力行为剧增。

(四)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是产生校园暴力的又一重要原因。

校园暴力表面看似是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影。据有关部门调查,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其中独生子女又占大多数。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就是小皇帝,得到太多的宠爱而又缺少管束,刁蛮专横、唯我独尊。这正是攻击性性格形成的重要心理依据。

(五)学校的应试教育也让一些青少年走上了施暴之路。

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形成的培养。应试教育使一部分学生成了被淘汰者,于是他们试图以暴力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老师的关注与同学的承认。

三、校园暴力阻止的途径和方法

校园暴力给学生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且长久的。铲除校园暴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有关部门争取配合,做好安全教育。

要坚持树立安全是“1”,其它是“0”的思想,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法制报告会,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可针对流行趋势和当前的发展现状,融入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新颖的形式。如用反暴力的偶像示范,学生可能会乐于接受。

(二)教育孩子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暴力的基础就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在虚拟的世界里,没有真实的受害者。这一事实很易使他们产生“再暴力的东西都与人类感受无关”的错觉,以致现在的孩子们不但漠视动物和他人的生命,甚至漠视自己的生命。针对这一点,我们可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长等知识的传授。这既能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认识,也能使学生对他人的生命重怀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我们还应该教导孩子们遵从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让他们懂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应该是平等的、公正的,相互之间应该是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只要让孩子懂得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他们对暴力的危害就会有新的理解。

(三)加强师德建设,消除校园“冷暴力”。

目前,法律法规在对待老师的“冷暴力”上还显得相当苍白,但教育行政部门早已关注校园“冷暴力”问题了。各地学校也从加强师德建设入手,尽力消除校园“冷暴力”。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少一点苛责;多一份信心,少一点失望;多一份亲切,少一点冷漠,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这些做法无疑将会对消除校园“冷暴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清查影视节目和出版物,净化文化市场。

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中都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便在现实中却基本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还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实际上,我国对影视作品中的暴力没有分类,更没有因为其中有暴力内容而限制孩子观看。现阶段,这种状况应有所改变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条文,对电影电视作品进行分类,并推广至网络媒体、电子游戏和书报杂志,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健康的精神产品。定期彻底清查文化市场、净化文化市场、净化孩子们的视听,切忌让未成年人接触带有暴力行为的文化。

(五)未雨绸缪,及早防范。

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许多案例表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气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学生纪律差的班级,发生的事件越多。学校暴力事件是一种见不得人、偷偷摸摸的勾当,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进行。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参与暴力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班级的正气,学校的正气。每个同学都要树立正气,这样才会形成班级的正气,学校的正气。所有同学必须努力做到“十要十不要”:要举止文明,不要口出脏话;要自尊自爱,不要自以为是;要尊重他人,不要出口伤人;要团结互助,不要欺弱怕强;要礼貌待人,不要打架斗殴;要强身健体,不要吸烟喝酒;要友谊为重,不要早恋误自;要遵守秩序,不要围观起哄;要开卷有益,不要盲目阅读;要学习法纪,不要我行我素。

另一方面,各班级要配齐安全班委,定期向学校反映可能发生的校园暴力隐患,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将校园暴力扼杀在萌芽之中。

7.4防范暴力伤害主题班会教案 第6篇

七年级三班

教学目标: 通过主题班会要学生知道和了解暴力事件发生时逃生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教学重点: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伤害。

教学难点: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伤害,保护自身安全。教具: 图片、课件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社会、家庭、校园的暴力伤害,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但他们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有限, 因此,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当遇到暴力伤害时,如何进行防范,保护自身安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展示昆明暴力事件的图片,引出防范暴力伤害这一主题.2.请同学谈一下对昆明暴力事件的看法.3展示更多暴力事件的图片, 以上这些都是暴力行为,它对我们少年儿童造成很大的伤害。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知道的暴力事件。

2、小结。同学们谈的这些暴力事件都属于暴力伤害。它发生的地点在社会、家庭、校园,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连。这些犯罪行为直接危害着同学们的人身安全。那么我们怎样来进行自我防范呢?这节课我们一块来探讨如何防范暴力伤害。

板书课题

防范暴力伤害

三、防范社会上的不法侵害

我们先来学习防范社会上的不法侵害。

你们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较差,往往会成为坏人侵害的对象。目前,社会上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主要有偷窃、抢劫、绑架、拐卖、扣押人质等。这些犯罪行为直接危害着未成年人的生存安全。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当你遇到以上不法侵害时,你应当怎样防范和应对? 集体交流讨论的结果。

四、防范家庭暴力

同学们,你的妈妈打过你吗?打的狠吗?为什么打你?你认为妈妈这样做对不对? 是呀,她是为你好,才这样做的。你恨她吗?

你心里想过,即使自己错了,妈妈也不应该打你吗?妈妈能不能变个方式告诉你,你哪个地方做错了?那不是更好吗?

老师看的出来,同学们都是很爱自己的妈妈,不想说妈妈的不对。可是,老师今天告 请看这几个家庭暴力案例。

同桌说说你怎样防范家庭暴力伤害呢? 全班汇报交流讨论结果。课件显示汇报结果。

怎样防范家庭暴力伤害呢?

1、要认真对待第一次家庭暴力。对第一次家庭暴力如果采取容忍的态度,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会有更多次,而且会一次比一次严重。因此,要在第一次家庭暴力发生时就说“不”。

2、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如果自己被严重伤害,要大声呼救,寻求其他家庭成员的保护;或尽可能让邻居听到,并寻找机会拨打报警电话110,向警察求助;或设法脱身,尽快到 驻地派出所,请求保护。

3、如果因暴力受伤,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告诉医生自己受伤的原因,请求医生详细、准确地记录伤情,为进一步寻求司法鉴定做好准备。)

出示问题

(1)有家长说:“孩子是自己的,打自己的孩子不犯法,谁也管不了。”(2)有家长说:“我打孩子是为他好,不打不骂能成才吗?”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展示辩论结果。

五、防范校园暴力伤害

校园暴力有外来的,也有内部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讨来自内部的暴力伤害。校园暴力多来自青少年。

请同桌说说你平时见到的校园暴力行为。同学们以上谈的都是校园暴力。你是一名高年级学生,你该怎么做?

生:(高年级的学生要文明待人,爱护小同学,不做伤害小同学的事)假如你自己受到伤害时,你会怎样应对?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全班交流。

课件显示讨论结果。

(1、采取避让态度,放学后应及时回家,不在校园里和路上逗留,不给对方纠缠的机会。

2、千万不要和对方发生激烈冲突,以免自己受到伤害。

3、如果对方得寸进尺,更加频繁、过分地纠缠自己,就应当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除了以上这些学生之间的暴力伤害外,你是否受到过个别老师对你的伤害呢?

别怕,大胆地说。只有说出来,老师才会改正缺点,老师才会进步,师生关系才会更融洽。

同学们说的这些是体罚和变相体罚。体罚通常是罚站、打手板等。

变相体罚多是不让回家吃饭、罚写作业等。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对我们好,要求严,想让我们多学点知识。)虽然老师的用意是好的,但这些做法损伤了同学们的自尊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害。

以后,如果你发现哪位老师做的不对,你会怎么办? 同学们说的不错。

你要敢于提出批评,或者告诉校长、其他老师、家长,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七、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当你受到暴力伤害时,会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的人身安全吗?

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主题班会 第7篇

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为使全体师生进一步了解校园暴力、非法侵入事件应对的行动步骤,明确各自的分工任务与职责,提高教职工防范、自救、合作意识与能力,使全体教职员工树立确保幼儿不受伤害、公共财产不受损失的观念,激发教职员工临危不惧、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并结合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时间:

2017年5月19日中午15:00

二、演练对象:

全体教师、幼儿、保安。

三、演练原则:

坚决做到“安全第一,严肃有序,以人为本,落实细节”。

四、幼儿园成立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 刘 娟 副总指挥:黄艳利

成 员: 王小洁 刘楠 李中昌 刘更更 各班教师

指挥部下设6个小组:

(一)指挥组职责:指挥部负责发出演练命令,统筹协调演练各项事宜。

(二)校园保安

队长:李中昌

(三)教师应急队

队 长:各年级组长

队 员:配班教师

(四)抢险救护组

组长:袁会利

组员:畅 梅

(五)情绪稳定及信息组

组 长:程天天

组 员:

(六)后勤保障组

组长:王小洁

组员:刘楠

五、演练准备

1.思想准备:通过有效方式,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全体人员要从实战的角度做好本职工作;教师做好思想工作,既不引起恐慌又不掉以轻心,严禁走过场说笑话。

2.措施准备:制定演练方案、协调各方面工作,安排人员分工;及时传达幼儿园部署安排;掌握演练进程,总结演练效果,负责对外信息的发布。

3.器材准备:警棍2支、橡胶棒2支、钢叉2把、盾牌2副、辣椒水一瓶。

六、演练安排

(一)演练步骤: 1.总指挥下达演练命令:

刘园长:2017春季沣东星星幼儿园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应急演练开始。

2、演练情景模拟

中午15时,各级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活动区域上玩耍。幼儿园门卫处来一名男子(王尚斌扮演),自称来幼儿园找孩子,门卫李中昌对其进行了证件审查登记,并对其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该男子突然从身上摸出一把尖刀,扬言要砍杀幼儿。保安刘更更立即拨打指挥部人员刘娟手机报告情况,剌积财最大限度制止或缓解侵害行为。

3、启动预案:刘园长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迅速启动紧急预案,4、拉响警报:以警报声为信号,各小组和有关人员迅速各就各位,按本方案开展工作。

5、制服“不法分子”:保安手持警棍、钢叉等警具奋勇挡在“凶徒”前面。只见穷凶极恶的歹徒摆脱安保人员迅速地冲向操场上的幼儿,在这危机时刻,幼儿园应急队作为安保第二梯队在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迅速携带防暴棍冲向歹徒,经过激烈的搏斗最终将歹徒制服,幼儿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6.电话报警:黄艳利在第一时间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7.应急疏散:

(1)当班教师接到幼儿园应急信号后,幼儿要按照“应急疏散”的路线,有秩序地返回本班教室。做到快速有序,避免拥挤和踩踏事件的发生。

(2)在户外玩耍幼儿以最捷的路径回到本班级教室。返回教室后,保育员第一时间关好门窗,教师迅速清点幼儿人数,认真进行心理疏导并及时报告。教室内的幼儿要保持安静,不得喧哗起哄。

(3)幼儿全部回教室后,保安李中昌立即关锁大门,以免犯罪分子闯入教室实施伤害行为。

(4)如果歹徒已经进入教室,当班教师和保育员要冷静头脑,善意对话,教育幼儿利用桌椅躲避的同时,通过手势、眼神暗示幼儿尽快撤离教室,并传递有关信息给救援人员。

8、妥善处理善后工作:(1)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抢险救护组迅速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2)情绪稳定组做好演练后的师生情绪稳定工作,安抚受到侵害人员,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3)指挥部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有关工作。

(二)演练流程:

下达演练命令——接到门卫预警——启动本演练方案——拉响警报——勇斗并制服“不法分子”——应急疏散——安抚受伤人员,处理善后工作——演练总结。

七、应急演练要求与注意事项

1.实行当班教师安全负责制:

(1)当班教师要事先做好宣传、安全教育和相关安排。要强调应急线路和要求,维持本班秩序。要使全体幼儿明确演习逃生路线,并按幼儿园指定的路线逃生,听从本班当班教师的指挥协调。护导幼儿快速、安全到达指定目的地。当班教师要全程关注幼儿安全。在引路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幼儿优先逃生。

(2)演习前,当班教师要带领幼儿练习行走疏散路线,前后门打开。学会运用桌椅保护自身安全。

(3)教育幼儿全过程保持安静,不喧哗;不做刺激犯罪分子的行为。

(4)做好分工,明确职责。各班保育员关门窗,维持纪律等。

2、实行任课教师一岗双责:

(1)听到演习信号后各就各位,不漏人,不缺位。

(2)负责指定楼层,维持幼儿撤离秩序。每个老师要明确具体位置和职责要求,在指定地点指挥幼儿,要及时防止幼儿出现违规违纪和安全事故。各个教室负责人员,认真的看护,以免慌乱中出现拥挤或者踩伤幼儿现象。

(3)全体教师要在演练工作结束后,各班清点幼儿人数,避免教师出现安全事故。3.注意事项:

(1)要求全体师生全员参与。

(2)统一号令,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应急工作做到忙而不慌,一切以人身安全为重。

(3)撤离队伍发生冲突时,按先到优先原则,一律听从引导员指挥;教师疏散时,特别照顾特殊幼儿(特异体质;患病幼儿)。

(4)特别注意教育幼儿演习时防止碰撞、拥挤,决不允许故意推挤。

预防校园暴力班会总结 第8篇

拒绝暴力》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为了加强学生的防暴意识,提高学生预防校园暴力、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进一步保障学生安全健康快乐成长,我校在7月7日开展了“阳光校园,拒绝暴力”主题班会活动。现将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中,我校的班主任老师精心备了一节“阳光校园,拒绝暴力”课。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了校园暴力视频、法制教育视频等,通过法制教育及校园暴力给受害者及家庭带来的危害,教育学生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少一些摩擦,多一些友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引导学生拒绝校园暴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消除了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解决了师生之间的鸿沟。各班班主任通过家长微信圈,采用家校互动的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无小事,警钟要长鸣。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美好的学习环境,创建了和谐美好的育人校园。

大杨树第三小学

预防校园暴力班会教案 第9篇

三、程序:

1、准备工作:

①、收集校园暴力案例。

②、整理我校现实情况。

2、主持人发言(分析校园暴力的存在及发生的原因。)

3、学习小组相互交流各自班级是否存在校园暴力安全隐患。

4、部分学生上台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5、主持人总结发言。

6、主持人请班主任讲话。

(1、校园暴力分类:软暴力和硬暴力;

2、巧对软暴力,抵制硬暴力。)

友情提醒:附:

校园暴力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

学生人身伤害预防主题班会 第10篇

学习《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让伤害远离学生,学习《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班会时间: 班会地点: 参会人员:

值此《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颁布暨我校每年3月的平安月活动之际,我校集中学习了条例的相关精神,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了主题班会,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牢固建立安全防范意识,成为全面推动依法治教进程、维护学校安全和保护学生正当权益的重要法律武器,为创建安全校园奠定了牢固基础。学完后本人与学生均感觉到收获颇丰。

条例突出“预防为主”,把防范伤害事故的发生作为重点,明确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安、交通、卫生、国土、发展改革、规划、建设、环保、文化、工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等多个部门的职责做了具体规定。等多个部门的职责做了具体规定。此外,针对校园及寝室安全、学生实习就业安全、学校留守儿童安全等社会关注的问题,都做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规范。

近年来,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导致学生致残甚至死亡,社会对此十分关注,因为学生伤害事故对中国广大独生子女家庭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引发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多种,有的纯粹是意外事故,有的是学生个体健康原因,也有的是学校管理问题引起的。伤害事故的处理,牵涉学校相当多的精力,也是令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头痛的问题。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特别是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制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出台,对发生校园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范围、承担方式都作了较明确的规定,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掌握这些法律法规,对处理校园学生伤害事故这一社会敏感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必要的预防措施、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减少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班会上同学们认真聆听了条例的各项细则,对条例涉及的各项注意事项和责任进行了仔细研读,不少同学还做了笔记。针对一些有疑问的地方大家也畅所欲言,积极探讨,整个班会气氛活跃,同学们会后纷纷表示这样的班会是十分有益的,因为这是和同学们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的大事情,也是马虎不得的事情。

预防校园暴力班会主持稿 第11篇

同学们齐喊:“不”。

女主持人:今天我们就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

男女主持一起:《拒绝校园暴力营造和谐校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本环节创设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通过强烈的对比,初步激发起学生维护校园和谐,抵制校园暴力的情感,明确本课主题。

男主持人: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校园暴力,那校园暴力有哪些危害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同学们被视频的内容吸引,脸上流露出惊愕的表情。)

男主持人走到同学们中间,对同学们进行采访。

同学1:校园暴力太恐怖了。

同学2:视频里的学生的行为,太让人气愤了。

同学3:我们坚决制止校园暴力。

女主持人: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对校园暴力的看法,那现在请班主任给大家介绍校园暴力的危害。

(大家鼓掌)

班主任:同学们好。校园暴力的危害主要有:1.这种行为严重的破坏了校园纪律。2.对施暴者来说,如果没有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必将触犯法律,受到法律惩罚。3.给受害者的生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心理上留下抹不去的阴影。

男主持人:感谢班主任讲解。作为新时代学生的我们,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呢?请看小品《对校园暴力说不》。

(小品演员进行表演)

小品结束,男主持人走到同学中间,采访同学们。

同学1:不光我们自己要拒绝校园暴力,同时我们也要提醒在周围的人远离校园暴力。

同学2:我们发现校园暴力后,要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

我们视频连线李警官,请他给我们讲解如何拒绝校园欺凌:

李警官:不摆阔气;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同学间有矛盾及时化解;不结交不良朋友;与人相处,不能恣意妄为,要学会合作交流,又要讲原则,遇事不能一味退缩;在外不存贪婪之心;对不熟悉的人的邀请要心存警惕;发现违法犯罪现象,要及时报告,否则就是在姑息养奸。

女主持人:校园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生活学习的乐土,我们应该共同维护她的安宁和谐。请大家起立,共同唱响《让世界充满爱》。

(女主持人领唱,全体同学激情合唱。)

男主持人:让我们举起我们的右手,然后握紧,一起宣誓《拒绝校园暴力营造和谐校园》公约。

女主持人:现在我号召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在《拒绝校园暴力营造和谐校园》条幅上庄严的签上自己的名字,做出自己的承诺。

班主任点评,班会结束。

预防校园暴力班会主持稿 第12篇

欢迎来到初2019级8班举行的主题班队会

:我是主持人:张橙橙

:我是主持人:郑茜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出席本次班会的刁老师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一些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行为联系在一起。

:如果我问一位同学:“你健康吗?”也许他会说:“我当然健康!瞧,我壮的像小牛犊。”同学们!健康不仅是指体格健壮与否,还应包括内在的心理健康。

校园暴力主题班会记录 第13篇

校园欺凌的定义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肢体欺凌:通过肢体动作去恐吓、伤害他人,如暴力推搡、拳打脚踢、抢夺或勒索财物等。

言语欺凌:通过骚扰、辱骂性语言对他人进行伤害,如当面或背后羞辱、讥讽、嘲笑、诅咒、起外号等。

社交欺凌: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散播谣言

作为学生,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1、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教育,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2、谨慎交友,乐于净友,不交损友。

3、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4、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暴力主题班会记录 第14篇

班会上,老师围绕“校园欺凌”这一话题,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校园欺凌及校园欺凌的表现,引导同学们如何分辨校园欺凌。

下面是校园欺凌的四种方式:

第一,身体欺凌——打、踢、推、用拳猛击等。

第二,语言欺凌——起绰号、谩骂、侮辱、造谣等。

第三,社交欺凌——排挤、孤立,将其排除在群体之外。

第四,网络欺凌——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进行。

紧接着,老师还向同学们们强调了校园欺凌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

危害如此大的校园欺凌应当引起家长、老师、社会、学校高度的重视。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列举以下几件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1.女生太邋遢引公愤遭群殴将其打成10级伤残

2.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

3.甘肃女生6分钟被打38记耳光

4.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

5.女生99秒被扇32记耳光

为此,呼吁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勇于拒绝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事件。

二、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三、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

四、要积极与家长、老师交流沟通。

五、要树立增强友爱互助意识。

六、要树立进取、向上的人生观。

七、不参与打架斗殴、不讲所谓的哥们义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人们都能以“与人友善”的态度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上一篇:毕业生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流程下一篇:与装卸队联谊活动参加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