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建设评价报告

2024-09-13

两个体系建设评价报告(精选6篇)

两个体系建设评价报告 第1篇

第一师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尊敬的兵团残联检查考核组:

首先我代表师市残工委成员部门向检查组领导一行来一师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根据兵团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近年来,师市残联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一些工作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最近收到《关于对落实兵团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考核检查的通知》(兵残联发〔2013〕50号)的通知后,师市残联高度重视,就落实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将师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自查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第一师**市概况:

第一师**市位于南疆塔里木**头,总面积6930平方公里,下辖1镇、1乡、16个团场(农场)和多家企事业单位,总人口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4万人。前身为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六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120师359旅、解放战争时期的一野一兵团步兵五师,1949年挺进**,1953年6月,整编为**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2002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一师塔里木垦区设立自治区直辖**市,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王震将军的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天山,算是其发展历程的高度慨括。

60年来,几代军垦战士始终发扬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实干、特别能创业、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为内涵的359旅精神,在南疆反分裂斗争第一线和生态建设第一线,忠实履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光荣使命,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师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4亿元,职均收入达40375元。

二、在构建两个体系建设上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近年来,师市党委对残疾人两个体系 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把涉及全师市1.5万残疾人两个体系 建设工作纳入了师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总体部署,统筹兼顾,分类实施,逐步推进,全面落实。师市先后出台了《一师**市党委 一师**市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兵团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师市党发〔2010〕11号),《关于印发农一师**市残疾人优惠政策暂行规定》(师市发〔2010〕46号)并在全兵团转发。

在贯彻中央〔2008〕7号文件以及《转发关于加快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兵办发〔2012〕172号)文件精神,一师残联认识到残疾人两个体系 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想做好残疾人两个体系 建设工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残联协调的工作思路。2009年师市残工委下发了《关于印发师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师市残工委发〔2009〕3号),明确了残工委职责,多年来,师市残工委密切合作,在履行各自职责中共同搭建了师市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框架,在两个体系具体内涵中如:社会救助、社会保障补贴、社会福利、托养保障、康复服务、就业、扶贫、文化宣传住房保障等方面各司其职、规范操作、狠抓落实,使师市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在全面执行师市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同时,全面完成了2011-2013年兵团残联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初见成效

----社会救助功能凸显

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据民政、残联历年数据统计,师市2011-2013残疾人稳定吃低保人数1083人,占总低保人数的38.2%。根据分类施保政策,为574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额外增发15元生活补贴,并为每人发放医疗救助门诊费500元。

突出把残疾人专项救助列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全师各企业对企业内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开展临时救助,三年全师累计发放救助补助243万元,的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保障。

对师市残疾人实行 大病救助,去年全师共有38名残疾人接受了大病医疗救助,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5万元。突出完善和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扩大受益残疾人的覆盖面,保障了师市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根据《关于印发农一师**市残疾人优惠政策暂行规定》,师市残联规定每三年对全师范围内的残疾人进行体检,师市残联于2011年对1655人残疾人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2010-2012),每人300元的体检标准,体检总资金达496500元。2013年,师市残联对全师范围内的残疾人进行了第二次健康体检(2013-2015),体检标准提高到在团场医院体检每人330元标准,在师医院和**医院体检每人390元标准,全师残疾人体检总人数1721人,体检总资金58万余元。两次总费用118万余元。

对三无残疾人员的医疗、康复等费用,除政策外资金,企业都全额负担。

----教育保障扎实推进

为落实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相关规定,师出台2010年出台《关于印发农一师**市残疾人优惠政策暂行规定》,对进入高中、大学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一次性助学补贴,除上级下拨的助学金外,师每年对考上大专的高考新生一次性补助2500元,对考上本科的高考新生一次性补助3500元,3年高考新生共计10人,师累计补助资金33000元。

会同教育部门落实学龄前残疾儿童保缴费用全免。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师市残疾儿童有能力入学率达到100%。

由于兵团目前没有特教学校,一师残联长期以来一直与**启明聋哑学校合作,目前对一师的13名聋哑儿童在其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教育、住宿、生活等费用上实行全免。

----社会保障补贴趋于完善

师市残疾职工都参加了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残疾人个体户、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重度、中度和轻度的困难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根据《**维吾尔自治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办法〉》(新政办发〔2013〕1号)和《贯彻国务院残工委和发改委等十部门关于加快**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新政办发〔2013〕2号),为了让师市残疾人能够享受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2013年师市征求了《关于第一师**市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试行)》,为提高残疾人缴费的积极性和退休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缴费基数,师市残联采用补助200元和300元两种标准的养老金,个人缴纳的金额不得低于200元。个人缴纳200元的,师市残联补助200元,个人缴纳300元以上的(含300元),师市残联补助300元。对于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师市残联按照300元的标准补助。医疗保险补助实行全额覆盖补贴。资金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支出。

----社会福利工作稳步推进

师市残联和师市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师市残联发〔2012〕5号),为了使此项扶贫工程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持续帮扶的效果,师市残联将任务时间扩大为十二五期间,任务数扩大到90名,任务数按照各单位残疾人比例进行了分配,具体帮扶措施和目标做了明确要求,对于有能力从事种植并且自愿种植的,团场按照每个残疾人5亩地的标准给予扶持,5年内免收承包费。通过采取帮、包、带、扶及项目带动等多种形式,90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已基本脱贫。

启动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为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对聋儿进行康复训练。精神病防治工作有了新突破,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实行全覆盖,建立了一师**市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吃药一卡通管理系统,使患者从被动领药转为主动选药,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2013年共为157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发放了免费吃药救助卡,为3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了每人每年4000元的住院补贴,总下拨资金达194200元。2013年对全师范围内0-17岁残疾儿童进行了全面筛查,把15名残疾儿童送兵团康复中心进行了免费救助。并为马如飞等10名残疾儿童免费发放了1-3件辅助器具。

----落实资金做好托养: 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给予补贴,2011-2013,全师共为980户次重度残疾人家庭,下拨补助资金共计153.8万元,其中上级拨款60.8万元,师市配套98万元,给广大重度残疾人家庭的减轻了负担。

2013年,师市残联积极与民政局协商,依托五团养老院、十团养老院、建立团场残疾人托养中心。

根据企业现实管理需要和精神病患者家庭诉求,2013年依托**精神病院开展精神病患者全托服务,目前**精神病院全托一师精神患者30人,全部按照居家托养资金进行补助,总补助资金达48000元。

(二)残疾人服务体逐步完善

----积极开展康复服务:

建成第一师**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总投资1450万元,其中国家资金860万,师市配套590万元。2013年中心建成后,师市残联又为康复中心配置了价值108.2万元的基本康复设备,中心于2012年11月已进入运行阶段。

整合团场医院、社区卫生资源,结合兵团四化建设和小城镇规划建设,全师已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14个,完善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和健康档案,配发团场残疾人康复站康复器材总金额达94.2万元。

扎实落实残疾人康复人才建设十二五实施方案,2011-2013年共举办师级残联干部培训5次,其中康复培训30课时。参加兵团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3次,培训37人次。

----教育服务方面:

以普通幼儿园为基础,落实残疾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两免一补直补到学校,对高中和高等级教育的残疾学生给予补贴。

3年间,举办兵师两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6期,共有375人次残疾人接受了十字绣、美甲、计算机等技能培训。

----就业服务工作方面: 师市机关主动带头,目前师市机关现有在职残疾人5人。

解决有就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实现残疾人走向社会的根本途径,是残疾人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基础。师市残联始终把抓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扶贫帮困和社会保障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按比例就业为主,灵活就业为辅。积极鼓励和引导有就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自谋职业。师市残联积极与团场和企业领导、法人代表讲解法律政策,稳定和发展残疾人就业人数,通过政策宣传,残疾人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与师市劳动局就业科联系,做好用工单位岗位需求登记,介绍有就业能力和需求的残疾人就业。

2011-2013年对师市法人单位进行了就业保障金审核征缴。征收总额1472.9万元,其中师属单位367.5万元,**属单位1105.4 万元。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加快并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的重新认识和重视,改变了安置残疾人就业观念,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平台。为师市残联各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保证了师市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工作。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自征收以来,由师市残联组织协调,其举办单位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站(以下简称残服站)实施审核,残保金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由师财务局设专户统一管理。征收时全额交师财务局,支出时由单位根据年初预算提出申请,师财务局审核拨付,根据项目内容由农一师财务局执行,支出严格按预算操作。一师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全程由第一师财务局监管,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市属单位残保金,由师市残联组织,残服站审核,**市地税局代征,统一缴入国库,按相关文件要求解缴。

同时加强就业网络建设,建立全师残疾人的失业登记和职业需求的电子录入和动态管理工作,共完成残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补录774份,残疾人失业和职业需求270份,新增70份。力求使统计登记工作完整、准确,为残疾人求职提供第一手资料。

----狠抓了扶贫帮困:

积极开展残疾人贴息贷款项目,2011-2013,共争取残疾人小额到户贷款430万元,争取贴息资金30.3万元。

2011年,二团建立了残疾人扶贫基地,从事红枣加工,带动扶持残疾人33人就业。

----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师市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对残疾人法律援助的申请开通绿色通道,残疾人持残疾人证在不审查其家庭经济状况条件下给予法律援助。同时师司法局对辖区持证律师规定了义务服务任务指标,以此提高律师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的积极性。日常工作中,师市残联对残疾人的来访和咨询及时处理,信访上访渠道通畅,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和积访事件。2013年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6件,没有发生一起残疾人重案要案。

----托养服务体系方面:

托养机构的建设是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一个主要方向,十二五后期,市政府及师市发改委计划依托团场社会资源,拟新建立2个团级残疾人托养机构和1个师级残疾人托养机构。

师市政府招商引资相关政策规定,对民营资本落地**市的社会公益性项目,给予土地、政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无障碍建设方面:

一师**市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小城镇规划建设,在建设过程当中,要求无障碍设施三同步,对残疾人入住的楼房,要求必须对卫浴环境进行辅助设备配套。

----宣传文化体育方面:

一师残联每年在爱耳日,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文化周,肢残人日,特奥日等活动期间,在机关门前张贴宣传横幅,在人流密集的地方组织师医院的专家开展义诊活动、并发放预防残疾宣传单。2011-2013年连续三年举办了残疾人趣味运动会,2013年在师市残疾人运动会中,邀请兵团体育老师来一师选拔体育运动员,筛选出5名体育运动员参加兵团的选拔。今年4月9日--15日在福建省**市举办的全国25岁以下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中,一师获女子肢体F40级铁饼、铅球两枚金牌。

师市三五九旅纪念馆、团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都免费为残疾人开放。

2011-2013协调社会个体为残疾人放映公益电影50场次,近600人次残疾人前去观看。组织残疾人参观师市三五九旅纪念馆3次,并带领残疾人参观自强自立残疾成功人士典型3次,经师团两级积极推荐,八团残疾人自强自立代表韩志伟被评为感动师市十大人物之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成功宣传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励志精神,有效地带动基层开展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人扶贫长效机制还不完善。帮助残疾人实现脱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因残返贫现象仍有发生。残疾人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观念有待提高。

(二)残疾人康复设施利用率低。团场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只有个别站点配有专职管理人员,造成大多数康复站点的开放没有固定时间,康复设施利用率偏低。

(三)缺乏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残疾人的残疾类别不同,即使类别相同,残疾程度也不尽相同,造成残疾人服务需求不同,很多服务需要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由于各方面原因限制,造成很多工作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近年来,师市在残疾人两个体系 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兵团残联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师市机关各部门,社会各界的浓浓爱心与帮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兵团残联的要求还做得不够,特别是与先进兄弟师局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兵团残联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和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扎实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使一师**市残疾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两个体系建设评价报告 第2篇

为切实做好“两个体系建设”活动,公司安全环保部组织我们车间安全员参加了潍坊瑞祥举办的培训班,经过一天的培训,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感触颇深,两个体系建设对于车间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车间决定利用学习时间和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如何发现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进行学习和讨论,人人参与“两个体系建设”活动,根据各自岗位特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排查本车间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并对各风险点作出如下的处理措施:

1、确定风险等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5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

2、明确管控措施。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工段、班组),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

3、风险公告警示。公布本车间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器材和撤离通道等。

4、排查消除隐患。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周健全

两个体系建设评价报告 第3篇

一、促学评价的实施意义

就整体而言,教师评价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是文化气氛中要有相互的信任。在一些评价转换中,文化或氛围可以怎么样去体现,教师应该有能力直接在教学中完成这种评价。

1. 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评价素养

评价素养优良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更好的决策,充分地考虑如何才能更好地协助学生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好的评价素养,需要一种体系和一些具体的内容,知道如何在课堂中怎么做,或者说在教学中如何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而不是把评价单独做成另外一套体系。

教师评价素养本身具备的本质性特点,跟国家和地区没有太多关系,跟学生的年龄及其所学课程也没有太多关系。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越来越认可,并且开始实施促进学生的评价。比如文莱、中国香港地区、苏格兰及新加坡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实施一些促学评价,将这些理念贯穿在教学中,以确保课堂中真正完成促进学生的评价、促进学习的评价。

过去的15~20年,我的主要工作是让教师的促学评价更加有效,特别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开展得更加体系化。在新加坡,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以一种很好的氛围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这和他们本身的课程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文莱,促学评价不仅在小学开展,还做到了中学,澳大利亚也已经做到七到十年级。它们会在新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促学评价。这是一种非常高质高效的评估,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生成,引发他们知识技能和理解程度的发展。

教师完全是为学生服务的,确实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学习、持续地学习。评价学生是为了他们更好地学习,不是为了他们得到更高的分数。评价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反馈,在促学评价中学生会学习怎么用这种评价反馈。评价反馈不是量化,即学生得了多少分,而是有依据地说他们哪些方面可能做得非常好,哪些方面做得可能有一些问题,然后怎么样去改进。所以它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2. 帮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促学评价不是针对某一群体的学生,而是会让所有的学生都受益。促学评价的特点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这一特征已经呈现出来,比如评价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学生明确知晓这是学习目标,而且学会如何识别目标中的具体指标。教师、学生、家长要定期对评估数据进行回顾和反思,而且我们最重要的、最底层的理念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取得进步,学得更好。

促学评价如何发生在学生身上?在口语交流后,他们会有讨论,会涉及一些问题,讨论哪些指标已达到,哪些指标尚未达到,今后该如何去做。教师会在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很多的策略,让他们意识到刚才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怎样去改。教师有时会和学生互动和交流,更多时候会全身退出来,将空间留给学生。

这些策略支持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为什么促学评价会在全世界受到这么多的关注?1998年,两位学者提出教师对学生所做的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这种方式与其他考虑年龄因素或地域因素的方式不一样,而且更有效。在2009年提出的关于教育成就因素中,发现比起其他100多种教育因素,自我评价和评价反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最大。作为研究者,我们希望教师在教室中能够真正地跟学生有一些互动,基于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学习做一些事情。

为了能更好地实施促学评价,教师一定要有清晰的指标,有一系列的任务,还要有范例以及一些可以借鉴的模板。设计项目中也应要有提供让教师分享的机会、分享的实践及如何分享,支持性的氛围非常重要。

二、教师学习促学评价的主要特点

教师学习促学评价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说,在促学评价中,教师作为学习者,会体现出一些怎样的特点。

第一,教师评价方面的学习应根植于日常工作中。教师应该非常了解他们的学习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和同伴评价,其所提的建设性反馈对教师的进一步学习非常重要。

第二,教师需要和包括学生在内的其他一些关键人物定期地回顾和反思,想想通过这样的学习,其最后的产出是什么。在这些概念、这个系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学生在做学习,不是教师在做学习。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重点,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评价,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学习怎么样。

每位教师都有进步的可能。促学评价的理论框架是活动理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支架或者帮助,即支架性的指导。当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自己的评价或者参与同伴的评价时,学生要从依靠教师评价自己慢慢地走向能够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当然,从依赖教师到自己独立评价,中间需要教师的支架性作用。

三、促学评价实施的两个重要案例

1. 香港地区的案例

2012年,我跟其他同事与香港教育评价署一起合作共同研究,有600所中学的教师参与,分成四五个模块,尤其对香港地区本土情境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校本评估能在多大程度上加强或者强化教师对评价改革的理解,以及他们的态度是否会发生变化,是否有信心去做这个事情,能否做好,教师会在这个项目中获得什么,他们今后需要哪些支持。借助六级量表与众多的统计工具,我们发现教师确实会从项目中获得很多,变得更加自信,态度更加积极,开始有信心地参与到这一改革中去。此外,教师对评价的理解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他们认为评价应跟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有的教师提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相同的时间去做这样的测试,他们会因自己学业的不同,所用于测试的时间也不一样。数据显示,教师对校本评估的理解已经非常到位。

其实,教师不知道传统的评价体系和指标是什么,但是促学评价会给教师一些必要的体系或者话语体系,让他们了解评价的领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他们不是被评,而是评价的主体。因为有了这个改变,他们才有信心去做这些事情,并且是很开心地做这些事情。最开始时,他们可能会认为参与改革像是在打仗,但慢慢地改变,这对教学活动是一个非常好、非常有力的促进。他们会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在教学中实施评价,设计更有意义、更合适的评价任务,以期做到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准确,更有连续性。

2. 澳大利亚的案例

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案例研究相同,关于澳大利亚的案例研究,主要考察教师的态度、知识及评价实践。为此,我们做过很多课堂观察,主要在英语学科。最初,教师认为和原来的标准化测试相比,校本评估并不是真正的评估,它是一种非正式的、试错性的评估,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非正式的概念。

这个案例研究中,存在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即参与评价的教师,可能是学校唯一参加项目的教师,没有其他人可以交流,但他们需要指导,需要知道如何评价学生合适及评价策略与方式。教师最想做的是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慢慢建构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而不是听别人告诉他们怎样评价学生。

我们会在澳大利亚的不同地区展开研究,观察这些不同地区如何根据促学评价体系实施评价并调整一些具体做法。研究发现,对教师来说,实施促学评价的过程中,明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怎么做”涉及很多领域。有些领域或者说有些概念,对促学评价非常重要,特别是要将学生的一些背景资料考虑到教学评价中。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升其评价素养,从学生学习中发现学生发展的证据。

此外,根据教师的反馈设置一些工具,这可以较好地帮助教师解决一些问题。随着他们更多地运用这些策略和工具,会变得更加独立。

“两个体系”与档案建设 第4篇

关键词:两个体系;档案;服务

在2008年的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国家档案局正式提出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即“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像重视机关团体利用那样重视人民群众利用,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这个提法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全国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两个体系”建设,是以人为本,针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形势给档案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是对我国档案工作实践新趋势的新总结,也是对以往档案工作体系薄弱方面的新加强。

1.目前我国档案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编制少经费缺硬件配备待解决

目前我国的档案馆的编制是按五天工作制配备的,很多档案的利用者则在档案馆开馆时没时间,双休日时才有时间,而档案馆却闭馆了,这在档案馆和利用者之间就造成冲突了,不仅档案的价值无法完全体现,也无法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求。“两个体系”提出要做到服务先行,编制、经费,乃至硬件配备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2基层档案工作是薄弱点

农业农村档案、社区档案、街道档案工作更是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在基层,档案服务的重点对象也在基层,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基层档案馆建设相比,基层的工作更难、更不可忽视。基层是基础,基层更直接涉及民生。基层档案工作做得好坏,事关重大。

1.3档案资源在结构上普遍存在不够合理的问题。

由于种种的客观与主观原因.我们在涉及民生方面的档案收集不够、利用不够、资料面偏窄。许多档案馆的馆藏档案资源中,能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资料显得明显不足。

1.4档案馆的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不仅仅是专业人才的引进,更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档案馆是为大众服务的,如何做到“服务先行”,不光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建立“两个体系”中,要始终坚持“服务先行”,这是国家档案局一再强调的、不容质疑的方针。“服务先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战略,三者中“服务先行”放在首位。因此,必须围绕服务才能把各项工作带动起来。

2.建立“两个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制定和修订相关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各级档案部门不仅要注意把以往工作的成功经验、做法、制度提升为保障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把对问题的检查分析提升为破解档案工作科学发展难题的新举措,还要把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提升为领导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政策。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是档案工作开展的基础。

2.2要尽可能将关系广大市民切身利益和反映本单位职能的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并将其纳入进馆范围,使其成为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悉,上海已从2002年开始对流动人员的工作变动及其工作业绩等进行及时跟踪、收集、记录,广受用人单位和存档人员的欢迎。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说:“这里的人民群众,指的是所有的城乡居民,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既包括了官,也包括了民;既包括了市民,也包括了村民;既包括了名人,也包括了凡人,是没有身份地位之别和高低贵贱之分的。”

2.3加强基层档案工作开展家庭建档服务。

基层档案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各地档案部门一定要花工夫努力做好,力争做到整理科学、保管安全、检索准确、利用方便,确保档案应建尽建,应管尽管,以夯实基层档案工作基础。同时,为有建档需要和建档条件的家庭,提供建档指导。家庭建檔,不仅可以反映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还可从微观方面感受到社会发展变化。实践证明,普及和推广家庭建档,促进了社会文明和进步,受到了百姓欢迎。各级档案部门要从实际出发,争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发挥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等基层组织和单位的作用,将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做好。

2.4积极利用新技术,创新利用服务方式和手段。

各级档案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创新利用服务上出实招、办实事,做到好办法要坚持、好经验要总结,好方式要落实。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学习、勤思考,帮助群众了解与自己有关档案的可查范围、查阅方法、查阅地点和时间等,使档案工作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建立起方便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当今信息时代,档案亦属于信息活动的范畴,是千金难买的信息财富,应该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2.5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公共档案馆功能的重要保障。

一是构建文档查阅平台、设立咨询辅导员,制定咨询辅导指南,以满足广泛的信息咨询服务。根据利用者的需要,还可以增加送档案文件下农村、进社区、法律援助、政务咨询热线等等新的服务内容,不断延伸服务的深度。

二是构建网络传播平台。作为开放的公共档案馆,在互联网中必须有自己的服务平台——网站。通过网络传播平台,档案馆架起了联系社会的重要桥梁,开辟了一条服务社会的新途径。

三是构建档案编研平台。首先是注重质量,多出精品,出版有价值的、有社会

影响的编研产品。其次是开阔视野,贴近需求,多选择一些既有史料价值,又有知识性、鉴赏性、趣味性的符合社会大众文化需求的编研产品。

四是构建档案宣传教育平台。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宣传教育价值。五是构建公共文化休闲平台。档案馆应重视发挥学习和文化休闲功能,打造成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的文化休闲场所之一。作为公共文化的载体,场馆的建设也很重要。

首先是选址。若档案馆深处机关大院内,对外又无公共服务窗口,“公共”、“休闲”是无从谈起的。

其次是环境。其宽阔的草坪、温馨的桌椅、新颖的布局等无一不蕴涵着休闲感和文化气息。

3.结语

“两个体系”的提出,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全面科学发展的体现,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是档案工作新时期的战略思考。必将促使档案工作思维方式上的再转变,战略思考上的再明确,科学发展上的再跨越。

既是从国家档案局的领导到广大档案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升华,又是今后档案事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指南。

参考文献

[1]范红.浅谈“两个体系”建设

[2]徐明君.建立“两个体系"推进公共档案馆建设

[3]实现“两个转变” 建立“两个体系”——苏州档案部门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做法和思考

残联两个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第5篇

不断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深入开展

社区成立于XXX年,下设X个居民小组,共有住户XXXX户,XXXX人,其中残疾人XXX人,占辖区人口总数的XXX%。近年来,社区残联将“两个体系”建设作为增强全社会助残意识,提高残疾人参与水平,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点工作,按照“抓基层、打基础”的方针,突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两个重点,社区残联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社区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社区残疾人协会,设置专职委员,从组织上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社区设立了残疾人协会办公室,设有专职委员XX名,专职负责社区残疾人工作。

二、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社区按照“一校一厅一中心两站四室”的标准建成了建筑面积XXX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室,建成了残疾人之家、市民文明学校、便民服务大厅、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谈心室、游艺室等活动场地,图书室藏书XXXX多册,配备了大屏幕彩电、液晶电脑、会议桌椅、图书架、阅览桌、棋牌桌和麻将桌等设施设备。这些活动场地为残疾人优先开放。同

时,建立健全了《残疾人协会组成人员花名册》、《残疾人花名册》、《残疾人结对帮扶登记册》等表册,并实行动态管理,为社区残疾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三、加强助残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社区残协和县残联紧密配合,充分利用网络、电视、黑板报、社区宣传栏、召开学习培训班等方式,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残疾人工作,广泛宣传助残理念,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残疾人的浓厚氛围,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对残疾人进行不定期的慰问走访,了解残疾居民的基本生活状况,送上了社会大家庭的一份温暖。并针对残疾人的生活困难,结对帮扶,从根本上为困难残疾人排忧解难。

四、立足服务,做好“两个体系”建设

1.开展残疾人扶贫帮困工作。在解决城乡残疾人低保问题的工程中,通过与民政部门的协调,在同等条件下对残疾人优先照顾,按照“低门槛、高标准、广覆盖”的原则,使XXX名残疾人享受了低保政策,占到社区残疾人总数的XXXX%,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每逢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社区都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给生活困难的残疾人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2.开展城乡社会保险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社区城镇残疾职人都参加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城镇的残疾人享有养老保险的占XXXX%,享有医疗保险的占XXXX%。这项工

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残疾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开展扶残助残活动。为了使残疾人能够得到更具体的帮助和服务,在县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社区登记注册的助残志愿者达XXXX名。开展“一助一、一帮一、一扶一”结对帮扶活动,使XXXX名持证残疾人都得到了扶持和帮助,对重度残疾人定期走访,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志愿者扶助残疾人XXXX余人次,结对帮扶XXXX户,助残工作时间在XXXX多小时。组织志愿者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已成为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让残疾人住有所居。为切实解决残疾人住房困难,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目标,社区配合县房管部门在为城镇居民办理保障性住房和“公租房”的同时,优先考虑贫困残疾人,并主动入户,进入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中,为其办理先关的手续。对于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社区主动联系,给与帮助,为其争取住房租赁补贴。

5.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社区全面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员,促进残疾人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教育残疾人乐观进取,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帮助残疾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扶持残疾人开办个体和自主就

业,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就业、经营方面的实际困难,涌现了XXX、XXXX等就业创业典型,在他们的带动下有XX名残疾人成了个体老板。

6.丰富残疾人的文体生活。社区把文明教育和扶残助残教育结合起来,把社区各类讲座和残疾人工作讲座结合起来,把社区的兴趣小组活动和残疾人协会的活动结合起来,为残疾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文化进社区等演出活动中特意安排了残疾人专坐,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同时吸收XXXX等参与文艺活动,积极培养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7.残疾人教育工作。社区残协与县教育部门配合,认真落实残疾儿童和少年享受教育的优惠政策,确保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在校率。同时,根据现有条件,认真抓好“三残”儿童(智残、体残、肢残)教育。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尚不完善。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未形成长效机制,机构网络不够健全,无资金保障,社区残联服务能力尚需提高。

二是残疾人就业困难,就业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残疾人就业层次低、门路窄,就业待遇较正常人低。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培训项目大多不适合残疾人,无法为残疾人提供有效地就业帮助。

三是残疾人事业宣传的力度有待提高。尽管社区在“全

国助残日”等残疾人节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但是残疾人自强不息和艰苦创业的典型挖掘不够深入,拉动社会团体、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典型较少,与营造全社会良好助残氛围的要求来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

五、几点建议

(一)扩大低保户的覆盖面,提高低保户的救助标准。针对重度残疾人户、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的困难家庭,应降低残疾人享受低保的门槛,尽量做到应保尽保。让政府对残疾人的支持更直接、更具体、更实惠。

(二)将精神病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减轻精神病人的经费负担。从社区精神病人的康复情况看,精神病人住院时,国家政策给予享受医疗保险的待遇,政策规定精神病人不能作为就业安置对象,其生活费、营养费等费用无法解决,给精神病人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在平时救助中,将精神病人列为救助对象,纳入社会救助工作范围,保障他们的生活。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 第6篇

内容预览:

县残联“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市残联:近年来,我县残联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残联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按照“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方针,突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两个重点,残联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突出完善和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即“三保一救”),扩大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的覆盖面。一是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在城市,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并适当降低门槛和提高低保金标准(城区300元/月)。据统计,我县共有5000多困难群众享受了“低保”待遇,其中,残疾人有500多人,全面覆盖了城镇的困难残疾人。2010年有210户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低保金在规定标准内提高50元或20元,特别困难又没生活来源的残疾人也已全部纳入“五保户”托养。二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城镇残疾职工都参加了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残疾人个体户、个体就业残疾人和其他残疾居民也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根据我县的农牧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策和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策,本人……

上一篇:好开心作文下一篇:关爱生命 安全出行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