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游烈士陵园的观后感作文

2024-08-25

中小学游烈士陵园的观后感作文(精选14篇)

中小学游烈士陵园的观后感作文 第1篇

烈士是一个让人敬佩又惋惜的词语,在当今的和平年代,这个词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再无澎湃激情,这次的参观,使我的热血再次沸腾。

四月的一天,我们几个人一起去烈士陵园扫墓。郑州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陵园内共安葬烈士134名。 其中有著名的抗日英雄吉鸿昌,日本籍烈士松井石,苏联专家巴•阿•切明尼诺夫以及解放郑州三百多名解放军战士的骨灰、遗物。

刚进烈士陵园大门两边,就看到路两边的笔直的苍松,还真有点阅队的气氛。顺着大路往深处走去,我们在路旁看到了雷锋叔叔的雕塑,我们对着他深深鞠了一躬,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学习他的“钉子”精神,学习他做好事不留名的品质。

一直向前走,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巨大的大理石墓碑,上面是周恩来总理的亲笔题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走过这个大墓碑后就可以看到好多小墓碑,这就是烈士们安息的地方,我们向这些先烈们一一鞠了一躬。

站在墓碑前,我仿佛看到了:董存瑞举起炸药包,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悬崖,黄继光奋身堵枪眼的情景。烈士们前赴后继,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社会,换来了新中国的幸福生活。他们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他们的精神却万古长青、永垂不朽。还有许多先烈的碑上都没有名字,因为他们是无名英雄!

我们的红旗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而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长在新时代,一定要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一定要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我们这一代!

点评:好文章是要能打动人心的文章。小作者边叙边议,按一定的顺序讲述了游烈士陵园的过程,并细致描述了游览时的心理活动,有感而发,动人心弦。

作者:赵晗

公众号: 郑州市二七区齐礼闫小学

中小学游烈士陵园的观后感作文 第2篇

一进大门,就看到高大的纪念碑屹立在陵园的正中间,纪念碑上写着“瑞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金灿灿的大字,显得非常庄严和雄伟。纪念碑后面埋着很多烈士的遗骨,周围鲜花环绕,代表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我们四个班一字排开,认真聆听主持人和老师的致辞,向革命先烈敬礼,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是用鲜血来换来这一切,“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我们永远记着他们。

我们瞻仰墓碑后,来到陈列馆,里面有许多照片和一些先烈留下的遗物。我了解了我们瑞安的解放历史,还认识了很多革命先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林去病烈士。他生于1932年,年仅27岁。他一生为了革命,为瑞安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要向林去病同志学习。陈列馆里不仅只有林去病同志,还有一张张解放前瑞安县城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战争非常的激烈。

参观完陈列馆,我们又踏进了抗美援朝纪念馆。纪念馆中的灯光并不亮,里面有许多烈士的照片,可能是为了渲染气氛。当你走到最里面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类似于小电影的投影机。我不知道里面播放的是什么,我只知道里面播放的战场十分惨烈,让人不敢多看。我被里面的场景吓到了,望着一张张记录那段悲壮的历史的照片,这更让我意识到,我们的今天都是因为有那些革命先烈们的前仆后继,我向他们致敬!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永远记得革命先烈的事迹,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作者:六(4)班 林意菲

中小学游烈士陵园的观后感作文 第3篇

《中国教师》:游校长, 您好!有些学校搞绿色教育, 顶多让学生扫扫垃圾、剪剪草坪、发发宣传单, 东山实小却在硬件投入上花费很多, 这是不是“小题大做”?从效果看, 这么做值吗?

游家水:“大做”先不论, 但绿色教育却不是“小题”。我校的绿色教育不是仅限于扫垃圾、剪草坪等活动, 而是更多地关注于学生绿色文明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它涉及“五R”内容:Re d uce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 Re-evalu ate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 Rescue Wildlife (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 Reus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 Recycle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从内容广度来说, 这不算“小题”;从当今建设低碳节约型社会的意义来讲, 这也不是“小题”。

要说“大做”, 我校无论在软件还是硬件上对绿色教育都投入了很多。我们专门编写了《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校本教材, 购建了太阳能、风能发电设备。现在学生实验室、有线广播、校园路灯照明的用电都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学校的环保设备的总投入是六七万元, 仅这套发电设备就花了3万多元。

如果仅为了了解环保知识, 这种“大做”没什么必要, 我们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去一趟工厂, 参观一下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为什么非要这样费劲、费钱呢?关键在于, 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意识, 以及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的行为习惯。这并不是通过一两次参观就能实现的, 而是需要他们耳闻目睹、置身其中, 对绿色环境有个真实的概念。绿色教育如果脱离亲身体验, 那只是空谈;如果脱离环境熏陶, 那只是说教。

我们的厨余垃圾有机肥转化设备就放在食堂, 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厨余垃圾通过电子发酵, 8小时后转化成有机肥。教室的天台上还放置了堆肥箱, 学校里所有的落叶、杂草等绿化垃圾可以制成有机肥来种花。

我们还购买和建造了雨水收集设备、污水净化设备。通过透明的净化装置,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污浊的雨水怎么被收集起来, 再经过怎样的筛洗、沉淀、过滤, 变成了净化水被循环利用。我们的学生时时刻刻身处节能减排的环境之中, 都自觉形成了节能环保的好习惯, 还用担心他不随手关灯、关水吗?

投入这么多, 我们当然关注效果。拿垃圾分类来说, 像广州、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都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危机, 借广州市一位政协委员的话来说:“广州的垃圾增量比GDP的增长还快!”为此, 市政府推行4种生活垃圾分类 (分为纸类、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已经10年了, 但效果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在我校, 按类别投放垃圾是学生每天在教室就做的事,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学生的习惯。经过分类处理, 原来每天七八车 (小推车) 的垃圾量, 现在只有1/5需要运走, 实现了“大部分垃圾不出校门”。这说明:一方面, 亲身体验远比说教管用得多;另一方面, 想让成人改变生活习惯恐怕很难, 但从培养孩子生活习惯入手, 效果就大不一样, 小孩子都能做到的事, 大人们还好意思做不到吗?“用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用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用一个社区带动一座城市”是绿色教育更深远的意义所在。前不久, 广州市的“垃圾分类现场会”在我们五羊新城社区召开, 在我校也设了分会场, 小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态度给了参会代表们很大震动。

如果用绿色教育做“面子工程”, 它就一钱也不值。但是, 如果它把学生引向了绿色文明生活之路, 并通过学生把“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带入了家庭和社区, 那么, 我们六七万的“这一单投入”是否“物超所值”呢?德育算效果账, 关键在于德育工作要做得“真”、做得“实”。

《中国教师》:德育工作怎样做才能求“真”务“实”?

游家水:德育的实效来自两点, 一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习惯。例如,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习惯于接受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关爱, 却不太懂得珍惜与回报。对此, 我校结合传统文化、重大社会事件等, 开展了爱心感恩教育活动, 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结合教师节开展“献给老师的歌”主题活动;结合六年级毕业典礼开展“感恩东实, 情牵母校”主题活动;结合公益活动开展“灾难无情, 东实有情”“情牵玉树, 大爱无疆”“扶贫济困, 共建和谐”捐款活动和“同在蓝天下, 共享书香情”捐书活动;结合清明节开展“缅怀先烈, 感恩思源”主题活动;结合联欢新年开展“我给祖国拜大年”活动。每年母亲节我校都开展“感恩母亲”活动。今年我们举行了“我对妈妈说”主题班会, 学生们体会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呵护和良苦用心。这些教育活动的目的, 就是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

《中国教师》:这让我想起最近的一条新闻, 某中学让学生集体向自己的父母行跪拜礼表达感恩之情, 您认为感恩教育的这种仪式是可取的吗?

游家水:感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是自觉的, 感恩教育才能有效。所以是否让学生有真切的体验就是关键。中学是学生的特殊发展时期, 学生个性往往比较强, 他们能否接受这种形式, 发自内心地跪下去感恩, 这不好说。换了小学生来用这个仪式表达情感或许容易一些, 不过也必须在亲子互动的良好氛围下才可能让学生愿意体验和表达情感。

德育中的体验不能“失真”, 这样学生在品行上才能主动发展。例如, 2008年汶川地震, 我们从一位家长那里得知, 四川省绵阳县有2名教师和6名学生在该家长所在的医院接受救治, 其中有一名教师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刻将学生推出险境而自己负伤的。我校立即组织了家长和学生去看望他们, 并听他们讲述汶川的感人故事, 在场的家长和学生没有不落泪的。负伤的还有个二年级的孩子在地震和医院中都表现得很坚强, 我们的学生和他在一起真是情同手足, 等这个孩子康复回去了还在和他保持联系。像这样面对面的交往其实是难得的爱心真实体验, 它不同于电视画面, 不同于说教, 它足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心底播下爱的种子, 在享受来自身边关爱的同时, 不忘记用自己的温情回报社会、家庭与他人。这从我们三轮捐款的数量就能说明一二:第一轮是在刚听到地震消息后, 全校捐了1万多元;第二轮是在广州市政府、红十字会的广泛宣传号召之后, 全校捐了3万元;第三轮就是在与英雄的汶川师生面对面之后, 全校共捐了8万元。后来, 这个“心系灾区小伙伴”的慈善公益活动受到表彰, 我校也被广东省慈善总会授予“‘爱心小天使’公益活动先进学校”称号。

学生主动发展:习惯逐级养成, 评价多元强化

《中国教师》:很多小学校长讲培养学生习惯都是在学业发展方面, 您刚才提到培养习惯却是在德育上, 为什么?

游家水:习惯既是教育的起点, 又是教育的最终成果。东实小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主动发展, 树立主动意识, 使各项潜能都得到开发, 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所以, 学生的习惯培养不仅体现在学业发展方面, 而且体现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之中;不仅体现在课堂, 而且体现在校内生活的时时、事事、处处;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工作之中, 而且体现在家庭和社会教育要求之中。

《中国教师》:东实小学主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习惯?

游家水:习惯培养具有发展性, 所以习惯标准既不是人人统一的, 又不是长期固定的。在不同的时期, 我们对学生提出的习惯培养目标是不同的。2003年, 东实小学由两所社区学校合并而成, 我调入这个学校当校长。学校的学生大约有1/3来自水上渔村, 对比我原来所在的湖北的实验小学来说, 生源条件算很一般, 所以我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十大行为习惯”:说了就要做;耐心听别人讲话;按规则行动;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天天锻炼身体;节约每一分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及时表达谢意或歉意;做事有计划;干干净净地迎接每一天。

经过3年的培养, 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2006年根据调研, 我们就把各方面习惯标准进行系统分类, 并提升为“五自行为习惯”, 即“自我教育习惯、自我学习习惯、生活自理习惯、自我调控习惯、自我评价习惯”。

《中国教师》:提高了习惯养成标准, 您以什么判断学生是可以接受的呢?

游家水:习惯的直接表现是行为, 我们以“行为表现”为抓手,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生习惯养成评价:低年段重基本、求扎实;中年段重提高、顾两头;高年段重创造、促发展。例如, “五自行为习惯养成”的评价有3个层次。第一, 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 指学生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一些基本要求。如“10个行为好习惯”“学生一日常规”“学生上课常规”等。第二, 发展性行为习惯的养成, 指延伸到社会、家庭的习惯养成, 如在家做个好孩子, 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要求。第三, 个性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即根据个体的特点及家庭背景, 发展学生的优势特长, 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具有个性化的人格。分层要求是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提出的, 目的是保护学生可贵的自主性, 引导学生自觉健康发展, 也让教师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有确切的掌握。

《中国教师》:什么是个性化行为习惯?

游家水:对小学生来讲, 这是习惯养成的较高层次。比如, 周密思维的习惯, 这不是任何一个小学生都能达到的层次, 有些学生达到后, 确实能带动自己的学业快速进步, 还会体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因此, 我们在评价时不是一刀切、简单化, 而是有所变通, 评价主体多方参与。例如, “七个1分钟”常规习惯的评价, 一方面, 我们依托课题“小学生自主意识与主动发展能力培养研究”来进行理论总结, 另一方面, 我们实行了多元评价, 班主任组织和监督, 学生先自己落实并自评, 家长、同学、学生干部、教师还要进行再评。在学生习惯养成、实现自觉发展的同时, 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也获得了专业上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是我们办学的另一个目标。

教师充分发展:当双脚在奔跑时还觉得鞋的存在吗

《中国教师》:现实中, 常有一些青年教师抱怨, 教师的成长只能排着队, 等着“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些老教师也有抱怨, 教这么多年了, 有什么可反思的。您是怎么兼顾全体教师的成长需要, 让青年教师有空间, 让老教师不倦怠, 实现“每一位教师的充分发展”的?

游家水:教师在不同的阶段确实有不同的专业发展诉求。为了给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 我们启动了“导师制”, 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签订拜师和带徒双向合同书。老教师向青年教师传“爱心施教, 为人师表”的作风, 导“终身从教, 严谨治学”的思想, 带“潜心施教, 智慧育人”的业务。“导师制”使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组成了一个学习互补的共同体, 让青年教师沿着“师德高尚, 业务精良”的轨道发展。

在我看来, 青年教师与老教师各有所长, 谁也不输给谁。老教师从青年教师那里学到了新鲜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 也获得了足够的尊重, 所以他们自然愿意拿出宝贵的教学经验让自己的徒弟受益。我们利用完备的校园网络, 让新老教师开展主题探讨、视频案例研究、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模拟演练、互动式论坛等多种网上研修活动, 引导所有教师走上研究之路。像这样的“对话—引领”机制和互补学习机制, 有效地消除了教师群体发展中的“婆媳现象”, 也能较好地遏制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

近3年来, 我校教师获市级以上优秀课例、优秀课件奖的有300多人次, 获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的有207项, 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学生有768人次在区级以上演唱、舞蹈、演奏、书法、绘画艺术比赛中获奖。

《中国教师》:现在, 教师有压力:教得好坏都看学生的分数, 尤其当本班成绩被拿去和其他班成绩相比时, 感觉压力就更大了。您认为校长和教师该怎样看待分数?

游家水:教师教得好坏, 应该全面而辩证地看。作为校长, 我主要看“家常课”的质量。所以, 每个教师的“家常课”我都听, 一个学期大约听五六十节。有好课我就推荐给大家听。

就教师而言, 公开课的好坏并不完全代表其教学水平。对学生而言, 他们学习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师高质量的“家常课”教学。按每天5节课计算, 小学6年约有5 400节课, 其中公开课的比例是非常小的。提高“家常课”教学质量, 意味着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每一堂课, 意味着教师要让学生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稳步、扎实的提高。因此, 教师要重视每一节常态课的教学, 努力寻求常态下的精彩。

有分数自然就有内容可比;但无论别人比不比分数, 教师自己没有理由不教好学生。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城的一所实验小学教数学。当时家长认为刚毕业的男教师肯定教不好, 纷纷要求给孩子换班。我劝那些家长:“先别急着换班, 如果您孩子读到期中, 认为我教得不好, 孩子可以走。”结果期中考试没有80分以下的孩子, 都不走了。

家长可能只凭分数来判断教师教得好坏, 但做教师的应该清楚:教师教得好其实就是让学生学得好。要让学生跟着你学, 你就必须要让学生喜欢你, 还要适当敬畏你, 这需要教师的智慧。我把抽象的知识情境化、儿童化, 比如将枯燥的计算方法编成了歌谣, 朗朗上口, 学生有了兴趣就没有负担了。我布置作业不是要求必须完成, 应用题、计算题、图形变换题, 学生喜欢做哪样就做哪样, 喜欢做多少就做多少。因为从学生角度看, 有的学生做10道题都不算什么, 而有的学生做2道就是负担了。这样一来, 学生各种题型都做, 还尽可能多做。因为第二天有黑板展示, 谁都愿意多展示一些, 没有哪一个学生一开始就是甘居落后的。学生喜欢这一科了, 也就喜欢这一科的教师了。

我当了校长以后曾和教师们讲,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像吃饭的胃口, 如果把学生的胃口弄伤, 那还怎么指望学生主动学呢?一个教师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 他想让学生考不好都难。

《中国教师》:对比您的经历, 现在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什么影响?

游家水:要说竞争压力, 哪个时代都不小。我是从民办教师干起, 县里民办教师竞争上岗, 年年考试, 民办教师每年都有被淘汰的可能。我5年考了5次, 年年都过了关。盼到1981年公办学校缺教师, 共有39个位子, 我们民办教师8 000个人去考。很幸运, 那年我考上了。

有竞争压力不是坏事, 如果没有竞争压力也不会有今天的我。我校建立了课题研究制度和教学比武制度, 为的就是给教师一些压力, 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让教师通过4条路成才:论文评选、课堂教学评优、师徒报告会、课题组研究成果汇报。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1篇论文或总结、2篇教学案例、4篇教学叙事或反思, 让教师在比拼和反思中成长与成功。

我用自己的经历也在提醒着教师, 即便是养家糊口, 教师这个职业也是不错的职业, 许多想当教师的人都没有进来;但是教师这个职业又不单单是养家糊口的简单工作, 我们要拿这个职业当事业来做, 要对学生付出爱心。

《中国教师》:对师德发展来说, 这一代教师没有您那个时代的经历, 您怎么让他们感同身受地奉献自己呢?

游家水:这确实需要花更大精力。教师不仅要会“教”, 还要会“育”。“教”离不开智慧, “育”离不开心灵的参与。我们学校订了一个“三要十不”的师德标准, 通过家长委员会和社区教育督导员会议, 让家长和社区对教师进行评议, 满意率能够达到97%以上。东实小学刚成立时, 学生外出择校的比例在30%以上, 现在学生们都能选择这里读书, 也说明我们教师的水平有了提高。

其实, 取得师德的发展和社会的认可, 并不是完全缘于各项制度和我的思想工作, 而是需要教师的自我修炼, 需要教师把自己整个人都奉献出来。我曾想让儿子当教师, 但他坚决不干。因为他从小就看到我和他妈妈把工作带回家, 没有时间陪他, 他认为当教师的付出太多。从校长的角度, 为促进师德发展, 我能做的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 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关怀和照顾, 给他们一种和谐、愉快、向上的育人环境。

我要求教师要做“四有教师”: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艺术。这个情感说的就是“爱生之情”。虽然学生不是自己的孩子, 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拿出为学生一生负责的责任心, 没有拿出真情实感, 那他就不要当教师。我对教师要求很严格, 因为小学生自制力不强, 需要教师格外尽心尽责, 但我不会求全责备。比如, 家长与班主任产生矛盾, 我不会一味责备班主任, 因为没有哪一位教师不想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很可能由于没有阅历与方法。校长应该在教师感觉棘手的时候为教师“解围”, 让家长建立信任感。碰到个别“著名学生”, 天天课上捣乱、父母放任不管, 这也不能全推给班主任, 教师需要帮助的时候校长一定要出手。我平时不愿多参加社会活动, 放了学, 我会专门抽出时间找这样的学生谈一谈, 与家长探讨一下如何改进孩子的行为习惯。

《中国教师》:从民办教师变成公办教师、特级教师、再到校长的经历来看, 您认为促进您专业不断成长的因素是什么?

游家水:我没有读过全日制大学, 先天不足, 但正是这个不足促使我去读书, 不断写反思、研究教学、发表文章。正如叶澜老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 但一个教师写3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和中学高级教师时, 发表的文章已经有100多篇。尽管当时0.3‰的评聘比例很低, 但我还是因此而破格评上了。

当然, 我赶上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的启动时期, 自己也年轻, 正是精力最好的时候。那时我准是每月至少写1篇文章发表, 到每年除夕的时候拿出来, 总结一下自己一年的收获, 比较一下自己每一年的进步。我当时没有想到那些文章以后评特级教师会有用, 所以, 现在我常常关注教师们平时是否有积累。

《中国教师》:您那时写文章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但您现在让教师们每月定量写反思是有意而为。况且, 教师们还要给学生评价、做家校联系工作, 工作压力这样大的情况下, 他们会不会觉得这是沉重的负担呢?如果成了负担, 不成了“有心栽花花不发”了吗?

中小学游烈士陵园的观后感作文 第4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游;寓教于乐

李斯特曾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是的,音乐倾诉的是情感,音乐就像血管流淌着的血液,是生命中不需语言来表达就能体会的奇妙。即使你是个沉默的人,但只要你有音乐,你就能与人交流你的思维和想法。我们需要音乐,我们需要从小学习音乐,受音乐熏陶,受音乐洗礼。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小学音乐如何正确运用唱游模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传统音乐教育概况

以往的小学音乐教育不怎么被重视,大多数的音乐课主要依赖于课本,课堂设计也是以课本为中心,教学也是以老师为中心,难以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教学方式。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主要以“唱歌课”的模式进行,老师教一句,学生跟唱一句,一首歌会唱了,一节课也就完成了,课堂中老师还会教相应的乐理知识,基本的发声,学习简谱、五线谱。总的来说,传统课堂少了些生动,少了些以学生为主。

二、音乐教学紧跟大潮

音乐的旋律是变化的,音乐的发展也是变化的,音乐教学也应该紧跟音乐之变,唯有变中才能求的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变。

1.新时代下音乐的变化

时代在变化,万物都在发展中悄然发生变化,音乐存在于生活,源于生活,也变于生活。音乐什么时候产生已经无從查证,但是,音乐处处存在于生活中。人们还没有语言的时候就已经会用声音的起伏、强弱来表达情感和意识,来传递信息。在劳动的发展过程中也有音乐,河边纤夫的拉船号子,人们庆祝分享丰收喜悦之情时敲打的有力节奏,《诗经》里传诵的故事、情感都是以前用来传唱的歌词,只可惜旋律没能传唱下来。这些都是以前的音乐形式,而现在音乐的形式、种类丰富多彩,像古典乐、爵士乐、电音、摇滚乐、流行乐等。美国流行音乐由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和黑人音乐融合发展而来,而中国的流行乐则还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音乐发展壮大,变化之快,我们不应再只把古典乐作为主流来做教学,音乐教学需要我们紧紧跟随。

2.音乐教学唱游模式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教育的理念已经发生变化,音乐逐渐受到重视,音乐教育已经普及,因此,音乐教育应该变,我们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去发展音乐。针对小学生活泼爱动、模仿力极强的特性,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适应他们的特点,发展音乐唱游课,这样才能把音乐真正渗透进他们的大脑,渗透进他们的生活。

唱游课注重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在沿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多媒体、电子器乐等,以使达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愉悦教与学的目的。唱游可以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时,教师应该以审美为核心,兴趣是动力,构建一个互动型教学。《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两节拍,极具傣族风情特色的舞蹈歌曲,我们要启发学生用身体去感受和模仿孔雀的动作形态,以此达到理解歌曲的目的。老师可以给学生观看傣族孔雀舞的视频或者傣族风情的民俗,还可以给学生看孔雀的图片,让学生模仿孔雀,给学生听傣族特色的乐器演奏,学生欣赏傣族的服饰文化等。通过视、听、说、唱、跳这些活泼跳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课堂的丰富多彩和有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掌握了节奏,感受了音符的律动之美,收获了音乐的愉悦情绪,还意外获得了傣族这一少数民族的认知和文化之美。

3.唱游解放音乐教育,唱游培养音乐创能力

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德彪西。音乐来源于生活也属于生活,音乐的确不应该成为学院派艺术。唱游的模式即是寓教于乐,快乐学习。传统音乐课堂缺乏快乐,很少注重学生本身的学习情绪。学习音乐不应该只是学习规规矩矩、讲求理性和共性的音乐,新时代需要有个性表现和生动的音乐,唱游式课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多边思维和创造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中极具创造力,唱游课就给了孩子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创造力的平台,让孩子的创造力发光发热。

唱游课基于小孩子好动、好奇心强的层面,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寓教于乐,以学生为本出发,致力于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音乐兴趣。在游戏中理解音乐,在游玩中进行音乐开发和创造,唱游课为小学生音乐教育提供了新方向,使音乐教学由口传心授转变为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参考文献:

[1]曾凡丽.浅谈小学唱游课教学[J].学周刊,2016(27):42-43.

皖东烈士陵园游后感 第5篇

抗日战争时期,半塔镇及其周围地区是我新四军第五支队领导机关所在地,是当时淮南路东进行抗日活动的中心。半塔保卫战的胜利,有力地促进了我军淮南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建立,并且创造了我军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因此,为了纪念在半塔保卫战和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1944年3月,由罗炳辉亲自负责在半塔镇西北的头道光山上建造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后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以纪念塔为中心,依山而筑,建造了一座气势雄伟,风景秀丽的烈士陵园。

整个陵园包括半塔保卫战旧址、皖东革命纪念馆、刘少奇纪念馆、新四军二师纪念馆和碑林等景点。进入陵园,最先进入眼帘的就是矗立在塔山之峰的纪念塔,塔顶屹立着身背斗笠、大刀、持枪远视、威武雄壮的新四军战士的雕像,塔的正面刻有陈毅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雄浑遒劲大字。纪念塔西侧是革命纪念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反映当时情景以及战况的历史照片,还有烈士碑刻,以及一些新四军使用过的武器、用具、证件和货币等。

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那一个个逼真场面的还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我军英勇抗战的每个瞬间,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祖国而战的烈士们。他们为人民而战,为光明而战,受尽折磨但仍宁死不屈!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我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虽然时代没有选择让我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 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

虽然离最后一次参观半塔陵园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但每每回想当时,那一排排的碑林在我的心底留下的震撼与感慨依然清晰可见。

数不清到底看见了多少个墓碑,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烈士为了他们心中的信念——为祖国、为人民奋斗,无悔的舍去了他们的身躯。他们的墓碑上或许有名字,或许更多的是写着“无名勇士”,但他们的墓碑上共同书写着的是一个个光辉的革命历史片段,是一曲曲时代的凯歌!让我们这些享受着他们拼死捍卫的成果的人不得不对他们的所为肃然起敬。

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先烈们 的事迹却不可以为我们所遗忘;有形的纪念碑或许可能垮掉,但人民 英雄的丰碑却永远不能在我们心里倒下。他们的冲锋陷阵,换来社会 的安宁;他们的勇敢无畏,换来我们的幸福生活;他们用汗和血捍卫 这片家园,他们用身躯守护这方土地。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 生活,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烈士们都有一段光辉的历史,他们用生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无法像他们一样献身战役,但我们也要发挥自己的价值,我们也要用有限的生命谱写我们绚丽的人生!我们可以学习,用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献一份力。我们可以奋斗,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繁荣添一份心!纵然我们无法做出卓越的成就,而只成为了人类的生命长河中的匆匆过客,未必能激起半点

涟漪,可只要我们努力过,争取过,付出过,即使平凡也是伟大的,纵然失败也是充实的,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并且实现了它,我们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的有意义。

绵阳烈士陵园观后感小学作文 第6篇

今天,是4月1日,学校组织“缅怀先烈”的纪念活动,带我们参观了安葬着革命前辈身躯的烈士陵园。

望着那一张张感人肺腑的图片,那一篇篇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我的眼前模糊了···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斗志昂扬的年轻军人们穿着一身整洁的绿军装,头上戴着一顶志愿军帽,闪着金光的五角星衬着他们黑里透红的脸膛,显得雄姿英发。可是---敌人再度袭击,其中的一位不幸被捕去成了俘虏,受到了惨烈的严刑拷打,最后死在了敌人的刑场···

英勇的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使我们中华民族不再受到欺凌,背后所受到的艰辛卓绝是无人能想象到的。而我们,身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又有什么理由受到一点儿困难就退缩呢?

天幕渐渐染上了一层淡灰色,显得阴沉沉的。凛冽的冷风袭来,悲痛牵引着每个人的心。

沉默不语的大家低垂着头,站在烈士纪念碑面前,听着主持人说:“默哀一分钟。”我静静的低下头,,暗暗发誓:我们中华民族今日的繁荣昌盛是当年先烈们用成河的鲜血换来的。幸运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继承与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烈士陵园观后感小学生作文 第7篇

在县委和县府的组织下,我们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全体同学在王老师和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博兴烈士陵园。我们手捧一朵朵鲜艳的百花,脸上带着严肃的表情,站在了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下。看着手拿花圈的两位学生随着音乐慢慢的把花圈搁放在纪念碑下,我们也沉痛的低下头深深哀悼这些为了抗战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老师也拿出稿子讲话,我们才知道。几十年前发生在博兴的那场大战,多少的人民英雄们挺起了自己坚强的身躯,面对一颗颗子弹毫不退缩,面对一尊尊大炮从不低头。他们的鲜血洒遍了整个博兴每一个角落。他们那种誓死都不低头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他们用血肉筑成了长城,他们用行动坚强了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接着,我们走进了二楼参观那些英雄们的事迹。这里有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还有用细腻精彩的语言描绘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其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一个逼真的战斗场景。当我站在了战争的前线,我看到了破破烂烂的城墙,拿着机关枪正在开炮的英雄们,还有躺在脚下已经被打死的日本鬼子。这个景象让我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在观察战斗中激烈的.场面,让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最后一个环节是为烈士们献上白花。我手捧白花一个挨着一个看,许许多多平凡的名字但又不平凡的人,他们的事迹感念着我们… …

游高桥烈士陵园作文 第8篇

一走进烈士陵园的大门,我就看到了那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高高矗立着——它高12米、宽20米,巍峨壮观,上面写着“为解放上海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我不禁被这气势所折服了。再环顾陵园四周,陵园两侧建了两幅高1.8米、宽15米的大型浮雕,纪念碑两侧也新建了12幅高2.2米、宽1.8米的花岗岩浮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我不禁暗暗感叹道: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是可敬啊!正想着,广播里突然传来了“开始默哀”的声响,我再看看其他同学,只见他们都手捧着黄色或白色的小花,并微微的低下了头,我也急忙低下了头,这时,广播里传来了悲痛的乐曲,而我的眼前,也仿佛出现了解放军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我的眼睛湿润了……三分钟过去了,广播里传来了声响:“默哀毕。”听到这,我们都慢慢的抬起了头。

接着,我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围着革命烈士纪念碑走了一圈,我们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小红花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死去的革命烈士的名单下面,才依依不舍的离去了。

游大悟烈士陵园有感作文700字 第9篇

今天是4月3日,清明扫墓的时间,每年这个时候,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给革命烈士扫墓,寄托我们的哀思,今年也不例外。清晨,微风带着湿润的气息抚过脸颊,我怀着一颗崇敬而又激动的心踏上了“大悟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的旅途。

车子缓缓地停下来,“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映入眼帘,字体上方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那鲜红的字体仿佛在告诉我们:烈士们虽已故,但他们那颗火热而充满激情的心将永留人间。

陵园整洁而又庄重,道路两旁的松柏端正地站着,仿佛在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第一站,我们要去革命烈士纪念碑,但到达之前,首先需要登上144级阶梯,阶梯虽说不上险,却十分地陡,只上到一半便累得气喘吁吁。“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义勇军进行曲》在我耳畔响起,使我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是啊,不愿做奴隶,就得坚持向前啊!

来到墓碑前,我们庄严地站成四排,向烈士们进献了花圈。天空阴沉沉的`,没有见到太阳的影子,风也没有四处吹了,谁也没有说话,一切都显得极为寂静。我们站在烈士墓碑前,低下头向烈士们默哀,内心汹涌澎湃,眼前仿佛浮现了当年烈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形,那壮烈牺牲在祖国大地上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革命烈士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珍贵的生命换来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怎能不珍惜?

后来,我们参观了“烈士纪念馆”和“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在那里,我清楚地了解到一些烈士的经历。跟随着管理员走在纪念馆中,寻找着历史的足迹,看着那一件件震撼人心的事件和物件,我的眼眶湿润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珍惜生活呢?

游烈士公园作文 第10篇

我最喜欢的是钓鸭子。钓鸭子就是在一个装满水的大盆子里放进很多的小鸭子,每只小鸭子的下面都有一个吸铁石。我用一根像钓鱼杆子一样的小杆子去钓。我一共钓了一十八只小鸭子,得到了一把玩具剑。

今天我很开心,很快乐。

游烈士公园作文150字

游烈士公园作文 第11篇

假期我外婆、外公和表哥特意从吉首坐了一个通宵的火车赶到长沙来玩,我已经好久没有看见外婆、外公和表哥了,我好想他们,当听到他们来的消息,我好高兴啊!

他们来了以后,天老是下雨,好不容易一天天晴了,妈妈带我们来到烈士公园玩。

我们游玩许多地方,在树林里和表哥玩吊床,池塘边给金鱼喂食,后面我们来到湖边,在湖边我和表哥照了一张像,“瞧!”我站在台阶上都和表哥一样高了,我们身后是清请的湖水,绿绿的树林和高高的楼房,微风轻轻吹着我们的脸,我感到很舒服,似乎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看!我们笑得多开心。

游烈士公园作文250字

游烈士公园作文 第12篇

游烈士公园作文

5月2日 星期四 晴游烈士公园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吃完早饭,就去了烈士公园。到了烈士公园门口,那里真是人来人往,热闹极了!我们随着大家一起进了公园。我看见了我最喜欢玩的自控飞机。爸爸买了四张票,我、柔柔、姑姑和叔叔一起玩得真开心。我和姑姑有坐上了翻滚飞机。开始我很害怕,不敢往下看。到了上面,我偷偷地睁开眼睛,哇!多茂盛的树呀!它们也和我一起在转呢!飞机越转越快,我赶紧闭上了眼睛,觉得心里在怦怦地跳,心都要跳出来了。不一会儿,飞车慢了下来,我睁开了眼睛,爷爷、奶奶、爸爸和叔叔在对着我笑呢!他们夸我真勇敢,我觉得甜蜜蜜的.。我们还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吃完中饭,我们到了民俗文化村,看到了土家族、壮族、维吾尔族、苗族、白族、侗族……了解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们坐上了三轮车,准备回家。今天虽然很累,但是大家都很开心!游烈士公园作文350字

游烈士公园作文 第13篇

游烈士公园作文

昨天,外婆和三姨带着我和妹妹到烈士公园去玩。一进大门就看见里面有一座高高耸立的烈士塔,那座塔里有许许多多为革命而牺牲的`壮士,他们有着崇高的民族精神。首先三姨带着我们到“空气儿童乐园”玩,那里有很多卡通人物,我们玩得很开心。然后又玩了“空中汽车”感觉很爽快。随后玩“爬气山”山很高,到顶上时再往下看,心就会蹦蹦跳个不停。最后玩了“科技馆”,里面有高压电球、隐身术、桌上小球、音乐舞蹈、空气篮球……不知不觉就到中午了,三姨说:“到哪去吃饭呢?我一眼就看见前面有卖方便面的,我们就吃方便面吧!吃完以后,我们又搭车到火车站去买宠物,我和妹妹都买了一只小老鼠,它一上车就呼呼大睡起来。它睡姿真可爱,我真是爱不释手。它有一双像小狗似的耳朵;一双小小的眼睛像似一对黑葡萄;鼻子红红的像红樱桃;身上有黄白相间的毛,尾巴短短的;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老鼠。今天,我玩得真开心呀!游烈士公园作文350字

中国大学网小学生作文网

游烈士公园作文 第14篇

我们刚到烈士公园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一阵阵美妙的音乐,我们顺着声音望去,哦!原来有很多人在那里跳舞,他们跳得可真认真。然后我们来到了儿童乐园,我们首先玩了碰碰车,碰碰车很刺激,当哥哥开着碰碰车去碰别人的车时,我都快被弹出来了。接着我们去了“大地飘雪”,在这里我们每人都穿上了棉衣,但还是觉得冷,好像将要被冻成了冰块一样。最后我们来到了“疯狂老鼠”,这个名字可真的起得好,它就像一只老鼠在铁轨上乱转。我和哥哥坐上老鼠,老鼠带着我们飞奔,吓得我大叫,把嘴都叫干了。

烈士公园可真好玩,下次还要来玩。

游烈士公园作文250字

上一篇:租借申请下一篇:期末考试过后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