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

2024-07-04

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精选8篇)

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 第1篇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教学重点:

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 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没有进人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真正伟大。2.走进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问题:

①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 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 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②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④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 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 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第二课时

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至两遍,整体感知课文。香菱学诗 黛玉教诗 香菱求教 理论讲解 香菱谈诗 欣赏指导 香菱做诗 创作扶持

二、要求学生耐心再读课文一至两遍,归 纳作品的主要内容。1.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 句子——讲究基本格律、词句新奇为上、立意 要紧,意趣要真、新、深。

2.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填空: 是形式,是表象,只有才是精髓。(律诗、词句、立意)3.归纳概括黛玉指导香菱从事学诗实践 活动的要点。多读,“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读名家,精读诗禅、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从以上归纳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独特体验。

三、从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诗歌欣赏和创作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拓展到语文学习的其他领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说说你得到哪些启示。

(一)《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 读起来,颇受教益。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钦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 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 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 “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一首 “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二)„„ 《红楼梦》写香菱学诗,进步相当快,这是小说,适应读者的趣味和耐心,不好拖拖拉拉;移到现实,至少就常人来说,就不能这样快。原因之一是,提高要以由读和思来的逐渐积累为资本,这时间越长越好。原因之二是,写也是一种技艺,适用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多写才能够得进益,多就不能时间短。

四、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以“香菱学诗的启示” 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如“超级老师林黛玉”“做有心人”“转益多师,不耻下问”“持之以恒,积微知著” 等可作为参考题目。

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学习主人公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精神。

知识技能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过程方法

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

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学设计思路

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

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老师

认真研读《红楼梦》,准备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

学生

预习课文,网上查阅资料。

教学资料剪贴、摘抄

曹雪芹(约1724~1764),名露,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撷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继位。曹满面春女得赦宥,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到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三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势败家亡之后,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上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风、袭人、香毛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关于香菱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受尽乏辱、折磨。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这使得香菱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更为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

香菱副册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教学程序及内容

师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了解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2、走进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问题:

①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

②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

③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④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

第二课时

课时定向

1、理解文章内容

2、知识能力迁移

教学过程

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至两遍,整体感知课文。

二、要求学生耐心再读课文一至两遍,归纳作品的主要内容。

1.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句子――讲究基本格律、词句新奇为上、立意要紧,意趣要真、新、深。

2.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填空:是形式,是表象,只有才是精髓。(律诗、词句、立意)

3.归纳概括黛玉指导香菱从事学诗实践活动的要点。

三、从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诗歌欣赏和创作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拓展到语文学习的其他领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说说你得到哪些启示。

四、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

课后练习

作业

以“香菱学诗的启示”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

板书

香菱学诗黛玉教诗

香菱求教理论讲解

香菱谈诗欣赏指导

香菱做诗创作扶持

课后反思

由《香菱学诗》看写作的有效教学 第3篇

起先, 当香菱请林黛玉教她, 黛玉爽然应许, 道:“什么难事, 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 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 平声对仄声, 虚的对实的, 实的对虚的, 若是果有了奇句, 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黛玉还一语中的地指出:“词句究竟还是末事, 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 连词句不用修饰, 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你看, 短短数语便对必备的文体、文章的写作知识和基本技巧做出了精辟的概括, 而且还是非常好掌握的要诀, 而老师基于自我高超的写作能力, 以“轻描淡写”的语气说来, 更是增添了香菱的学习信心。由此看来, 一位优秀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到位的写作知识指导可以给学生指明方向, 避免在写作的过程中走弯路, 这可谓是写作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在香菱粗略领会写作要领之后, 黛玉便指导她通过阅读“打底子”, 先读一百首王摩诘的五律, 细心揣摩透熟了, 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律, 次再读一二百首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这便将阅读与写作连在了一起, 这种“读”并不是泛泛而读, 而是有序、有量的精心安排, 讲究的是揣摩和鉴赏。这种前作文阶段的积累,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词藻、技巧和见识, 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大作文观, 不拘泥于作文的外在形式, 避免走入浅近的格局, “学不出来”, 从而为真正进入写作做好准备。

现在中学的写作课, 教者喜欢对阅读文本或学生范文做精彩的解读, 这样当然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课堂的良好氛围之中, 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 达到共同的认识。但长期如此, 学生的作文便只能如出一辙, 失去自我的个性。而这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 自己独立去体会的方式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香菱对《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意境的理解便是建立在自我体悟的基础之上, 这种滋味正如她所言“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去却是逼真的”, 自己进而从中总结出“似乎无理的, 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样的创作规律, 把写作与生活的真实联系在了一起。黛玉耐心地把主体思考的空间留给了“学生”, 她只是适时点拨、提醒, 促其比较, 做出积累方法的指导, 真正充当一位引导者和倾听者, 取得了用言语说教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这可看成是写作有效教学的第二步。

第三步是“写”, 真正的作文阶段。香菱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 让我诌去, 诌了来, 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 我正要诌一首, 竟未诌成, 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 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之后, 对于香菱作的第一首诗, 黛玉认为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 用语直露, 把前人咏月习用的如“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堆砌起来, 了无新意, 笑着点评“意思却有, 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 被他缚住了”, 并明确要求“把这首丢开, 再作一首, 只管放开胆子去作”。于是香菱又去苦心经营了第二首诗, 兴兴头头地拿出给黛玉看。这一首本要咏“月”, 她却写成了咏“月色”, 犯了“跑题”的错误。在拿诗当面与她“讲究”一番后, 黛玉得出“自然算难为了, 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还得另作”的结论。这样, 直到香菱作出第三首来, 这首诗笔法劲健老练, 寄情于景, 抒发了内心的幽怨, 并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才华终难埋没, 学诗必得成功的自信。众人一致称赞“这首不但好, 而且新巧有意趣”。

这是一个成功的作文教学范例, 黛玉老师在这个阶段的几点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一、联系生活, 以“月”为题, 任其发挥, 激发香菱的写作兴趣。何永康先生在2008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工作结束时点评道:“对现实生活的关切和细致入微的观察, 无论在书写历史或想象的世界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切己切身的生活, 是高中作文的主流;写其他的东西, 最终都要有此基础。我们倡导中学生写自己的生活, 并将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化作想象, 抵达无穷的境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没有生活, 作文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习作的通病就是内容空洞、材料陈旧、思想浅薄、脱离现实。所以, 要想让其具备创新思维, 多出佳作, 必须链接学生的生活源泉, 将作文视线引向现实。让学生走进生活, 深入生活, 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教育部制订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注意观察生活, 从中提炼写作材料”, 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日本写作教学界也认为, 具备写作动机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方法。黛玉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告诉香菱, 诗文原本就蕴藏在生活中, 生活处处都是诗。她说自己没有写成, 让香菱写, 并“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既给了香菱莫大的肯定, 又给了她很大的自主创作自由, 果然使得“香菱听了, 喜的拿回诗来”。这时候, 香菱的写作便是有着浓厚兴趣和强烈动机的主动行为, 她一定会更细致地观察和体验生活, 她会调动所有的激情和知识储备投入到忘我的写作中去。自然, 这样的训练便会卓有成效了。

二、严格要求, 三次写作,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黛玉的指导和多次重写的要求符合认识论的基本规律, “对一个事物的掌握, 需要反复多次的实践才能完成, 而这反复多次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逐步展开逐渐深入的过程”。写作作为一种技能, 它从理论认识到初步掌握再到巩固发展, 必须经过一个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香菱正是通过反复的实践, 在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否定中, 使原先抽象的写作知识与理论逐步具体形象起来, 并具备了可操作性, 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而现在中学的作文教学, 通常一次一个专题, 写一篇作文, 然后换个专题, 再写一篇。一个学年下来, 可以把多种文体多种写法都捋过一遍, 虽然训练的数量不少, 但学生却不能很好掌握, 作文久练而无效。比较黛玉的做法, 其原因自然明了, 不能遵循认知规律的教导必然事倍而功半。这样的写作教学只能看成是不同专题、不同题目的作文检测, 类似于考场作文, 而非真正的常规写作训练。考场作文是学生写作能力检测的必要手段, 它通过评分这一手段评价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下, 不要求反复完成。而平时写作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它不是“一锤子买卖”, 不是通过一个分数或几句评语就可以完成的简单过程。它应该从实效出发, 针对一个训练对象, 进行反复练习, 决不浅尝辄止, 在不断的推翻与重新树立中达到写作的训练目标。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作文既可以通过老师充满人文关怀的精批细改和面对面的直接指导得到纠正或者受到鼓励, 也可以在同伴的多次互评与建议中得到启发, 从而越写越好, 真正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一个正确的认识, 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 由精神到物质, 即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 才能够完成。”写作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从不会到会, 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的。

三、鼓励为主, 慎重评点, 让香菱“但见文之易, 不见文之难”。现代心理学表明, 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后, 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 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 形成愉悦的心境, 并使其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对于香菱的每一次写作, 黛玉总是给予真诚而包含鼓励的评价, 她是这样说的———“笑道:‘意思却有, 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 被他缚住了……’”, “自然算难为了, 只是还不好。”这些话如同一股甘泉沁人心脾, 让香菱既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知道未来努力的方向。倘若她一味地责怪甚至挖苦讽刺, 只怕香菱再有兴趣, 也没有勇气写下去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其实学生缺的不是思维, 不是想象, 缺的是机会, 当然也包括信心。教师的那些看似平常的鼓励, 有时候正是学生写作的阳光和雨露。

《香菱学诗》的教学策略 第4篇

一、创设情境,披文入情

阅读需要兴趣,需要进入文本世界中,方能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形成情感共鸣。因而,在教学之初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人为地创设出一个特殊情境,用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

在《香菱学诗》这篇课文中,由于课文系名著节选内容,是整个《红楼梦》故事的一个片段,有必要在导学阶段简要地介绍故事的前因,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教学时间有限,长篇累牍难以实现。笔者依照两点来创设情境:

其一,挑选原著中与课内内容直接相关的部分作为导学内容。课文节选了香菱学诗的一段内容,对于香菱如何进贾府、如何到宝钗房中的情节少作交待,这些内容可留待学生自己去原著中挖掘,而教师可将导学重点放在突出香菱的性格和品质上,这样更突出人物形象,为学生引导一个阅读方向。

其二,挑选最能直观展现教学内容的资源。在课前导学中,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显然不大适宜。为使学生对香菱的性格有所了解,可运用影视作品剪辑的方式,并配以影视作品插曲作为教学的背景音乐,可有效营造出学习氛围。学生沉浸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体验中,对香菱的人物形象产生了好奇,并激发起阅读兴趣。

二、深入探究,沿波讨源

不同类型的文章,其鉴赏方法也各不相同。作为小说类课文,在引导学生鉴赏时,可运用小说三要素作为基础:即人物、环境和情节。

在人物形象剖析方面,学生在导学阶段已对香菱的人物性格有所了解,接下来沿着这一思路,教师运用提问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逐段品读,挖掘次要人物宝钗、黛玉、宝玉等人物对香菱学诗的评价,并一一罗列出来,如“挖心搜胆”、“精血诚聚”、“穿凿”、“揣摩”等具体的动作和表情描写,这样从正面和侧面来深化对人物的了解,从而丰满了人物形象。在环境剖析方面,主要以环境对人物构成的影响作为剖析重点。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确立文本描写的大环境,即明代,荣国府。其次,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贾府浓郁的诗学氛围影响了香菱,有的学生认为香菱学诗的动力在诚心向学,有的学生认为香菱只是为了打发在贾府的寂寞时光。学生的回答中已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个人经历与揣摩。在情节剖析方面,需要先提炼文章主线,进而沿着主线深入剖析全文情节,以便分析情节对人物性格展现的作用。教师在导学中虽已确立了香菱学诗的主线,在阅读过程中,还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依据这一主线,将全篇文章划分为两大段落,一是学诗,二是做诗,进而再分别剖析两个段落。在学诗中,香菱分几次向黛玉学诗,在做诗中,香菱又做了几首诗才得以成功的。通过分层提炼文章框架,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布局有了深入认识。

课文鉴赏是阅读教学的主干环节。这一环节需要引导学生保持一颗好奇心,保持文本探究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增加互动性,以适应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过程。互动性还可促使学生之间的协作,帮助学生深究文本,达到沿波讨源的目的。

三、情理交融,反思升华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积累文学鉴赏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勾连个人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以达到情理交融的效果,进而实现思想上的升华。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学会质疑反思。

在这篇课文中,香菱学诗既是情节发展的主线,又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结局是香菱学诗成功。那么,在反思阶段中,教师可以此为题,继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反思香菱学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又将文章重新梳理了一遍,并从文章找出香菱自身资质与学诗氛围熏陶等内、外因。进而,再引导学生剖析作者从香菱人物形象的设定上要表达什么寓意,使学生从感情阅读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次,也提高了文学鉴赏的层次。

《香菱学诗》教案 第5篇

1、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关于《红楼梦》的文学常识,了解香菱的人物命运。② 领会、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描写手法。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检索课外信息,并加以整理归纳,丰富对课文的理解。

② 充分理解文本,进行问题探究,进而加深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略名著风采,感受作者情感,激发阅读《红楼梦》原著的兴趣。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对《红楼梦》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香菱学诗是饶有趣味、文学性很强的一个片段,学生学习较有积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2.探究香菱学诗的过程,从香菱身上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突破方法:“《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教师通过补充相关资料,结合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本,进而理解作者对香菱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课后推荐阅读《红楼梦》,进一步使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氛围 播放《叹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首歌的歌词也是一首判词,说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主人公香菱。(板书课题:《香菱学诗》)出示学习目标。

二、资料助读,了解作品

1、结合导学案,让学生说对作者曹雪芹及《红楼梦》的了解。①关于作者

曹雪芹(1715~1763),名霑,雪芹是他的号。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其曾祖母是康熙帝的乳母,祖父曹寅曾任康熙帝的侍读,加之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頫,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百年望族”一败涂地。他流落在北京西郊,只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所以有著《红楼》,曹雪芹举家食粥的说法。乾隆二十八年秋冬之间,他唯一的儿子病死,因伤感太甚,他于这年除夕泪尽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②《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充分揭露了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晴雯、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③ 本文的生字词的学习④ 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和词语解释。

仄()应瑒()庾()信 蘅()芜苑 三昧()暧暧()请柬()胡诌()颦()嘟哝()姊()妹 怔怔()暖香坞()画缯()鳏鳏()地灵人杰: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诲人不倦: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穿凿:牵强附会、生拉硬扯 揣摩:反复推求、猜测

2、课件检测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从课文中完成相关的文字标记)

1.香菱如何苦志学诗,课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来体现香菱学诗之苦? 例:(1)如:“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2)“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3)写作第三稿,这一天,香菱满心想的都是诗,到晚间还是对灯出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天方才朦胧睡去了。”最后,她居然在梦中把这首诗做成了,可是痴迷到了极点。

香菱学诗,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一步突出了香菱学诗时的认真、刻苦和痴迷。通过宝钗、宝玉探春等人的语言,尤其宝钗,和香菱同住,所见最多,感受也最深。“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等语言,烘托的香菱学诗的专注、刻苦。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可感、可触。

四、深读课文,分小组理解探讨

(一)、香菱学诗如痴如醉,她为何苦志学诗?

对艺术的崇拜 追求高雅情趣 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1、个人身世之悲

从前面的判词中,我们体会到曹雪芹对香菱这个薄命女子的同情。香菱这样精华灵秀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的语言,粗陋肤浅。

同时,因是薛蟠的妾,这种为妾为仆、半主半奴的尴尬身份,也促使香菱渴望与高雅脱俗的女子在一起。身份虽改变不了,但至少精神、心性是相通的。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香菱苦心学诗的这种愿望,我们也不由得感叹造物者的不公!

2、个人资质之好。

香菱本就出身仕宦世家,血液中流淌有诗书天分。命运的不公并不能掩住她天生的光华,无论外在,还是气质、修养。加之她个人的悟性高,对诗一种痴迷的热爱是香菱学诗的内因。

3、诗意环境的浓厚。

大观园里的女子,个个才情甚高,喝酒都要行令作诗,即景生情,人人都能脱口而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更激发了香菱学诗的浓厚兴趣。

过渡: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换言之:高徒师从名师。香菱学诗的刻苦与成功,与她的老师黛玉密不可分。

五、再读课文,品评“名师”(1)黛玉如何具体指导香菱作诗?

1、要重立意,不以词害意。

2、要多读,读一流的诗。

3、重研究论,方能长进。

这些理论对我们学语文有什么启发?

第一,要多读。诵读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

第二,要学一流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要大胆创作,敢于想像。(2)你认为黛玉是个怎样的老师?

1.林黛玉学高为师。

林黛玉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她的诗词令就连皇妃贾元春也称赞不已:贾元春省亲时,看众人诗词,独赞宝钗黛玉。大观园中众人也对林黛玉的才华很佩服。在以菊为题写诗时,林黛玉的诗被评为第一名。她天资聪颖,学识丰富,写诗写词如行云流水。所以,黛玉学高为师。

2.林黛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黛玉体察出了香菱已有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指出香菱学诗的误区,并列出应读诗书的书目。安排了顺序,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并用“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给香菱信心。所以无论从教的方法,还是态度,黛玉都堪称名师。

过渡:我们读书探源,进入下一环节。

五、拓展升华:见微知著探讨其他人。

香菱只是红楼众多悲剧女性的一个代表,我们通过判词再来认识其他女性: 如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兔)相逢大梦归。

元春是贾家的大小姐,贾政的长女。她被选进宫里,后来加封“贤德妃”,即皇妃。是荣府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位。这进一步提升了贾家显赫的地位。

“二十年”,大约是说元春懂事以来的年龄。石榴花开在宫廷里,喻元春的荣耀。为了她归家省亲,竟然修造一座规模宏丽的皇家式的大观园,尤其元宵节归省时烈烈轰轰的盛大场面,将元春泼天的富贵渲染到极致。

虽然高高在上,极享荣华富贵,但也不得自由,难享亲情。最后一句写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靠山倒了,这个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迅速土崩瓦解。

再如迎春 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迎春是荣府大老爷贾赦的妾所生的女儿。她长得美,心地纯洁善良,但没有才华,性格懦弱。她被其父许配给孙绍祖,判词第一句“子系”两个字,合为孙,中山狼则借典故评价此人品质恶劣。迎春嫁过去之后,不到一年就被折磨死了。

命不由己所遇非良人致使迎春悲惨离世。

再如:远嫁的探春、青灯古佛旁出家当尼姑的惜春等等。通过名字,不难看出曹雪芹隐喻的深意:“原应叹息”。体现了曹雪芹多么的无奈与感伤。我们趁热打铁,体会作者在《红楼梦》中寄寓的情感。六:在《红楼梦》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的情感丰富而复杂,这里只说两点:

1、《红楼梦》既是女性的赞歌,又是女性的悲歌。

这里的女子,或才华横溢,或刚烈不屈,或心灵手巧,或善良淑均,才艺德行,让人喜爱。

2、但这些钟灵毓秀的女子,都难逃悲剧的命运,她们是社会的缩影。正如人们所说:忽剌剌大厦将倾,是封建社会土崩瓦解的必然结局,这个大家族影射着小社会。

七、再看《红楼》,加深认识

《香菱学诗》只是《红楼梦》的冰山一角,优美的诗词歌赋、数百个灵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融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为一体,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建筑在我们心灵土地上的伊甸园,已经内化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所以才有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七、体会写法,片段练习: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一个场景或一次活动。

总结语,并板书:拜读名著,提升自我。

《香菱学诗》精品教案 第6篇

教材分析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原来的回目题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这“苦吟”二字正是全篇主旨,梦中成诗是“苦吟”的最鲜明的体现,因而要作仔细的品读和探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比如香菱良好的资质、黛玉的指导得法、众人的关爱和赞扬、大观园宽松自由的环境等等,应结合香菱学诗的全过程作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使学生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

2.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提高古典文学修养。能力目标

1.讨论分析香菱的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2.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2.探究香菱学诗的过程,从香菱身上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

突破方法:通读全文,在“香菱___________学诗”的话题引领下,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揣摩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的经过,抓住她的指导有方,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突破方法:“《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教师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香菱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课后推荐阅读《红楼梦》与香菱有关的章回(第四回和第四十八、四十九回),进一步使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

教学方法

1.反复品读法:先通读全文,思考香菱是如何学诗的,初步感知香菱的人物形象;再精读课文“苦心写诗”等段落,品味作者精妙的语言;感受黛玉的人物形象,并从中获取阅读或写作上的启示。

2.迁移拓展法:补充香菱的遭遇和脂砚斋对香菱的精辟评点,把握作者对香菱这一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加深对《红楼梦》主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一

一、情景导入,渲染氛围 设计

(一)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学诗教案 第7篇

主备:贺金兰审核:初三语文组时间:2013-11-17

【教学目标】

1、掌握《红楼梦》的有关文学常识。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3、学习香菱虚心好学、苦学乐学的求学精神。

【教学重点】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揣摩香菱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查找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欣赏歌曲《枉凝眉》)

听着这首凄美婉转的歌曲,打开我们的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走近红楼女子。

二、了解《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

学生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教师大屏幕出示有关内容介绍,学生集体朗读。

三、品析香菱人物形象

(过渡语)红楼女子个个美的让人心醉,今天让我们走进《香菱学诗》。首先我们来分享大家阅读《香菱学诗》后的初步感受。

学生畅谈读后感受。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只是从面上来了解一个人物,这是远远不够的,怎样才能走进《香菱学诗》?走进香菱的内心世界。有个人给我们很好的提示,那就是曹雪芹。他在红楼梦第一回里写道(出示大屏幕):列为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红楼梦》第一回。阅读他的红楼梦要“细按”。从很细的地方解读文章,或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这样才能深得其中的趣味。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解读这篇文章。

依次提问:

1、香菱说她是为了什么而学诗的?(要求找出文中的话作为依据)

学生找出香菱的原话,概括“抱着玩玩的态度”来学诗。

2、香菱学诗真的只是玩玩吗?

学生找出描写香菱学诗的细节,引导学生领会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的精神品质。(注意朗读指导和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例:①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苦)

②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呆)

③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疯)

④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魔)

⑤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痴)

3、香菱自己觉得学诗苦吗?

学生品读香菱的 “笑”“笑吟吟”“兴兴头头”,领会香菱学诗是“乐在其中”。

4、香菱学诗,苦学,乐学,而且非常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把香菱学诗的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

学生概括讨论,明确:读诗——悟诗——论诗——写诗

四、感悟

师:经过了一番“细按”之后,我们在座的同学从这篇文章中感悟到什么了吗? 学生畅谈感悟。

五、介绍香菱的身世和悲惨命运(过渡语)从“香菱学诗”中我们有这么多的体会和感悟,我们要感谢香菱,我们也衷心的希望这位美丽、聪慧、善良、纯真的女子过上幸福的日子。但实际上香菱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对香菱的判词。从这几句词中,你看出香菱的命运了吗?

(大屏幕)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朗读)

(大屏幕)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出身乡宦之家。三岁被拐,十一二岁卖于冯渊。后被薛蟠抢至潘府为侍妾,改名香菱(谐音相怜)。最后被薛蟠正妻夏金桂改名秋菱(谐音求怜),百般折磨,终至干血之症,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师:香菱一生中唯一快乐的日子大约只有薛蟠外出经商的那一年,她得以住在大观园中,和姑娘们相处的日子。

曹雪芹的密友脂砚斋也对“香菱学诗”这一情节有过一段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春)探(春),容貌不让凤(王熙凤)秦(可卿),端雅不让(李)纨(宝)钗,风流不让(湘)云黛(玉),贤惠不让袭(人)平(儿)。”但就是这样一位大观园中时时含笑的女子,命运又是如此的悲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个个美丽动人而又凄凉的妇女形象,充分反映作者反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这不能不是我们读者感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红楼梦》插曲“叹香菱”。

六、课时小结(大屏幕)

(在“叹香菱”歌曲声中)出示:香菱走了——香菱们走了——这些《红楼梦》中诗样的女子都走了——都以凄婉的方式走了——?(留给我们读者的又是怎样的思考呢?)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红楼梦》。

2、从香菱学诗或黛玉教诗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悟或收获。要求不少于300字。

八、板书

香菱学诗

苦乐

志玩在学其

从香菱学诗想到的 第8篇

关键词:古代诗歌,仿写,创作,方法

近来多读古代诗歌, 加上十几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 我深刻地认识到古代诗歌是我们汉语言文化的瑰宝, 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读一读古代诗歌, 是远远不能让学生领会其神韵、体会个中三昧的。我更深刻地认识到, 父母、老师等只要求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古代诗歌, 而不要求仿作, 也不敢教创作, 大有舍本逐末、买椟还珠之嫌。中学生只是“读一读、背一背”, 到高中结束, 课本里选的诗歌也不过一二百首, 怎么能学会品味, 即使听老师讲解, 懂了一些意思, 那也是属于隔靴搔痒, 不得要领。离开学校, 如果再不读不用, 没有几年就全部忘光了, 既浪费了中学的时光, 又真正把一“雅事”给废弃了, 岂不可惜!

毛泽东曾经说过:“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旧诗可以写一些, 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 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 又不易学。”我想, 毛泽东自己是写旧诗的高手, 他说这番话, 主要是从旧诗难学、难写的角度说的, 但“不宜提倡”“不易学”, 不等于不提倡和不学。

近日, 偶然读到前辈大师胡适的《四十自述》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年6月) 一书, 其中关于学习和创作古代诗歌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联想到以前读过的《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内容, 又结合自己近期大胆试做一些似像非像的古诗和律诗的经历, 更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我在此把他们的经验之谈抄录在此, 以求看者有所领悟, 知道如何仿作古代诗歌甚至学会创作。

黛玉是这样教导、启发香菱的:“什么难事, 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 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 平声对仄声, 虚的对实的, 实的对虚的, 若是果有了奇句, 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 又有对的极工的, 又有不对的, 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 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 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 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 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 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 连词句不用修饰, 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黛玉的这几句教导, 是就格律与内容而言的, 显然是作者曹雪芹借她之口说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见解。这段话强调了内容重于形式, 立意比词句重要。有了好的词句, 如果格律限制住了, 不惜打破格律要求。其实, 下面紧接着的一番话语才是教会作诗的金玉之言。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 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 一入了这个格局, 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 你若真心要学, 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 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 细心揣摩透熟了, 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 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 然后再把陶渊明, 应玚, 谢, 阮, 庾, 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 不用一年的工夫, 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 笑道:“既这样, 好姑娘, 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 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 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 递与香菱, 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 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 或者遇见我, 我讲与你就是了。”

这段文字, 黛玉首先否定香菱所喜爱的陆游的两句诗, 说他的诗“浅近”。这里姑且不论什么诗浅薄什么诗深刻, 光从她的话看, 先是推崇王维、杜甫、李白, 其次是推崇陶渊明一干人等, 接着就借王维 (王右丞) 的五言律诗集给香菱看, 并且指定只看她圈定的, 力求使香菱先读懂, 后领会意思、意境, 这可以看出:学习写诗的第一步, 是先要大量阅读、揣摩优秀诗人的优秀作品, 从接触诗的原貌上获得“感性认识”。

学习写诗的第二步是大胆说出心得体会。试看黛玉、香菱二人的对话:

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 不知可是不是, 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 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 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 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象是见了这景的……我们那年上京来, 那日下晚便湾住船, 岸上又没有人, 只有几棵树, 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 那个烟竟是碧青, 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 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有了体会, 便如宝玉所言, 算是得了“个中三昧”了。

学习写诗的第三步就是大胆创作。再请看黛玉给香菱的任务:“昨夜的月最好, 我正要诌一首, 竟未诌成, 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 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后来, 香菱绞尽脑汁、搜索枯肠, 简直到了入迷和疯魔的状态, 连续作了三首咏月的诗, 在黛玉的指导和宝钗的评论下, 一首比一首好, 足见创作律诗也不是“什么难事”, 关键是敢于尝试, 也就是俗话说的“多读多写”。以上我所说的“三个步骤”, 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熟读———揣摩———仿作, 或曰:理解———鉴赏———创作。

特别需要说说, 创作中要敢于化用别人的诗句。黛玉向香菱指出王维的“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是化用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香菱就点头叹赏, 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如果读的诗多, 就会发现许多诗人在创作时都自觉不自觉地用到这种方法的。如我写的《夏雨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树摇叶落满天飞。滂沱夏雨来势急, 转瞬青苗润细丝。”第一句就引用了刘邦的《大风歌》, 因为当时狂风来临的气势, 我觉得用这句形容是再好不过的了。另一首《白水寨登山行 (其二) 》:“白水寨里瀑布飞, 砯崖转石万壑雷。仙女当空白练舞, 壮士横搠踏歌来。”第二句就引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句子, 也是因为觉得游白水寨时所见山里的瀑布, 其势头之大, 用此句来描绘是再恰当不过了! (当然, 这两首在平仄上还是有问题的, 但为了先求有个意思, 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

现在读到胡适先生的论述, 我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增添了自信。胡适先生是这样说的:“我进中国公学不到半年 (1906年冬天) , 就得了脚气病, 茶叶店里养病, 偶然翻读吴汝纶选的一种古文读本, 其中第四册全是古体诗。这是我第一次读古体诗, 我忽然感觉很大的兴趣。病中每天读熟几首。不久就把一册古诗读完了。我小时曾读一本律诗 (指《津诗六钞》) , 毫不觉得有兴味;这回看了这些乐府歌辞和五七言诗歌, 才知道诗歌原来是这样自由的, 才知道做诗原来不必先学对仗。我背熟的第一首诗是《木兰辞》, 第二首是《饮马长城窟行》, 第三首是《古诗十九首》, 一路下去, 直到陶潜、杜甫, 我都喜欢读……这时代我专读古体歌行, 不肯再读律诗, 偶然也读一些五七言绝句。”

这段话也给人诸多的启发:第一, 小孩子学诗稍微晚点也无妨。胡适进入中国公学已经十四五岁, 他这次得脚气病在茶叶店养病半年, 才有机会接触古代诗歌。第二, 学习古代诗歌可以先从形式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入手, 而不必先学习格律诗。第三, 学习古诗要大量阅读, 广泛接触, 并且每天要读熟、背熟几首。这第三点启发尤其重要, 因为接触多了, 才知道什么是“诗”, 什么是诗的形式, 什么是诗的语言, 这就是濡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吧。“熟读唐诗三百首”的“读”, 不是一般的“读”, 是反复的吟诵, 是喜爱的“读”, 用心的“读”, 是理解和揣摩式的“读”, 是有心得体会、有领悟、有比较的“读”。

多读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读多了, 心就会痒起来, 手就会动起来, 就会初生牛犊不怕虎, 就会班门弄斧地试作起来。果然, 胡适就是这样的, 并且因此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影响到他今后的发展。他在自传中回忆到:“写了一首送别诗, 自己带给君剑 (《竞业旬报》编辑) , 问他像不像诗。这诗我不记得了, 只记得开端是“我以何因缘, 得交傅君剑”。君剑很夸奖我的送别诗。过了一天, 他送了一首《久别适之即和赠别之作》来, 用日本卷笺写好, 我打开一看, 真吓了一跳。他诗中有“天下英雄君与我, 文章知己友兼师”两句, 在我这刚满十五岁的小孩子眼里, 这真是受宠若惊了!……然而他这两句鼓励小孩子的话可害苦了我了!从此以后, 我就发愤读诗, 想要做个诗人了。”

胡适不但写了, 还送给大朋友看, 并且得到极大表扬, 从此学习古代诗歌和写作一发不可收拾了。胡适在《自传》中继续写了许多关于作诗的趣事和体会, 如今对我们也是一种教导。现引述如下:

“丁未正月 (1907年) , 我游苏州, 三月与中国公学的全体同学旅行到杭州, 我都有诗纪游。我那时全不知道“诗韵”是什么, 只依家乡的方音, 念起来同韵便算同韵。在西湖上写了一首绝句, 只押了两个韵脚。杨千里先生看了大笑, 说:‘一个字在尤韵, 一个字在萧韵 (尤、萧在绩溪音里是完全押韵的) 。’他替我改了两句, 意思全不是我的了。我才知道做诗要硬记诗韵, 并且不妨牺牲诗的意思来迁就诗的韵脚。”

这段文字, 让我们看到, 胡适初学写律诗, 也是闹了笑话的, 诗韵都不懂就开始作诗。然而, 他不仅大胆作了, 并且对行家的修改大有感慨:为了诗韵不妨牺牲诗的意思来迁就诗的韵脚!这恰好是林黛玉说的“不以词害意”。其实, 胡适这是带着抵触情绪的反话。

后来, 胡适作诗作得多了, 反而觉得容易起来, 并且, 对这种只注重格律形式的诗歌, 颇有微辞, 说这是“把戏”, “是戏法”, “可以诌成”:“我初学做诗, 不敢做律诗, 因为我不曾学过对对子, 觉得那是很难的事。戊申 (一九○八) 以后, 我偶然试做一两首五言律诗来送朋友, 觉得并不很难。后来我也常常做五、七言律诗了。做惯律诗之后, 我才明白这种体裁是似难而实易的把戏。不必有内容, 不必有情绪, 不必有意思, 只要会变戏法, 会搬运典故, 会调音节, 会对对子, 就可以诌成一首律诗……如果是限韵或和韵的诗, 只消从韵脚上去着想, 那就更容易了。大概律诗的体裁和步韵的方法所以不能废除, 正因为这都是最方便的戏法。”

当然, 胡适说作诗是游戏, 也许有点过头了。

我初中时候觉得读懂古代诗歌好难, 学作诗更是异想天开。原因是:一是阅历浅, 情感少, 读不懂古诗的意思;二是囿于年龄小, 对古诗并不感兴趣;三是没有人真正教我读和教我写。

中学时, 我是喜欢文科的, 但主要是喜欢散文和小说, 对于唐诗宋词之类, 虽说也浅浅地读了几首, 终究没有多少印象。有若干首能够死记硬背下来, 以对付考试默写就算过关了。后来虽然读了中文系, 因为正值青年, 风华正茂, 常以忧国忧民、满腔热血和远大理想自居, 常常参加社团活动、勤工俭学等等, 能认真学习几篇古代汉语作品就不错了, 兼以想考研究生, 花了大量时间自学英语, 所以主要精力就没用在钻研古代诗歌上。而且我在主观上有两种矛盾的偏见:一种是认为古代诗歌, 大多是文人感时伤怀、触景生情或儿女情长时的无病呻吟之作, 统统是雕虫小技, 小焉者也!并且我还认为古典诗歌是过气了的文学样式, 已经不符合现代白话文的时代主流。另一种就是认为创作古代诗歌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始终不敢越创作的界限一步。这种经历和认识“害”了我:就仿作古代诗歌而言, 造成缺少大量阅读的感性认识和缺少创作的冲动。工作以后, 因为当了老师不得不面对一些古代诗歌, 但只是借助注释和赏析文章来理解古诗, 文字上求懂, 意蕴上仍然模糊, 创作上因不通格律而不敢尝试, 觉得那是深奥的东西, 写出来会让行家笑掉大牙, 所以不敢尝试创作。

其实, 前辈大师、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早就提出了“今天我们如果写律诗, 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的观点, 换句话说就是不必太讲究格律。胡适先生也早有这个观点。北大孔庆东先生在论述中学生该如何学好语文时, 也提到中学生要早点学会写对子、玩诗歌。 (见孔庆东著《四十不惑》)

早点提倡让中学生尝试仿作、创作古代诗歌, 远比单纯教赏析和考试时考诗歌赏析所带给学生的收获要大得多。看看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发言时用到自己创作的诗歌, 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见李炳亭著《杜郎口“旋风”》

根据胡适先生的经历, 我认为十五六岁的少年可以开始学习创作古体诗和格律诗的技巧, 到青年、中年以后就应该具备创作能力和形成习惯了。

综上所述, 凡文学形式都应该学会创作, 古代诗歌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胡适, 《四十自述》

上一篇:团体辅导活动总结下一篇:中国电信渠道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