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学习感悟

2024-07-14

针灸学学习感悟(精选6篇)

针灸学学习感悟 第1篇

针灸学学习感悟

对于大学知识的学习,和高中确乎颇有不同。在以前,虽说每学期都有新的课程,但科目总还是不变的。而如今,每一学期都是新的几门课程,这就时常让自己陷入了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的困境。于是,我们便往往有这样的困惑——到了期末了,这门课也才开始入门了。

其实,细细想来,这也是很正常的。就医学来说,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终身学习才是一个医者智慧的源泉。因而,一个医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便是学习的能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古语便道出了杏林之法门。

从整体上讲,中医虽有理论指导,但由于今人与古人在认知上的差异,对于初学者,中医还是比较抽象的,缺乏一定的直观性和系统性。在基础课程中,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等课程,由于是编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摘录整理出来的信息,其系统性还是比较强的,有一个大体的知识框架,比较容易让学生从整体把握。但是,对于中药学、方剂学和针灸学等,这些课程的脉络精髓就隐含在看似枯燥的药物、汤头和经络腧穴之中。但这些精髓又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若是硬是将其用文字表述出来,往往会使读者茫然不知其解。唯有通读方剂,才可知晓配伍之精妙,唯有概览针灸,方能领会金针之奥义。因此,在不同的课程中,确乎需要自己变通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单就针灸学来说,其知识是比较零散的。而且刚才也提到,只有先把这些看似杂乱的经络腧穴做了大概了解之后,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所在,进而才能成系统,成理论。若是起初就妄图在其中找寻脉络框架,无异于缘木求鱼,必然毫无所获,且易误入歧途。

针灸学需要背诵记忆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而重复是记忆之母。大量的重复无疑是记忆的最佳手段。虽说如此,但机械式的重复难免会索然无味,让人失去耐心。所以,在记忆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来辅助记忆的。

对于经脉的循行,我们不妨将其整理成卡片,或是准备记忆手册,以充分利用零散时间,时时重复,强化记忆。同时还要理解文意,在身体上找到经络大致循行路线,如此亦可协助加深理解。经过大量的重复之后,能够所背所记,不假思索,信手拈来的程度,这便达到了可以永久记忆的条件了。

对于腧穴,首先要解决的是它的归经和定位。掌握好这两项后,才能更好的掌握其主治特点。对于定位来讲,最有效的方法莫如点取,若是能够点取准确,其基本定位也就掌握了,而且不至于枯燥,在此基础上再对其定位的描述稍加温习,便没有什么问题了。再来说归经,任督二脉的穴位归经自是简单,不必细说。十二正经在四肢的分布也都是比较有规律的,在定位大致清楚地条件下,再对归经稍加记忆,掌握也不是难事。对于背胸部的经脉分布,也是颇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在腹部正中旁开2寸,胸部正中旁开4寸,基本都属胃经;腹部正中旁开4寸,基本都属脾经;腹部正中旁开0.5寸,胸部正中旁开2寸,则属肾经;在背部,就是正中旁开1.5寸和3寸两条膀胱经侧线了。

接下来是对腧穴主治的记忆。腧穴主治不外三条——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掌握好了腧穴定位,其近治作用也就不在话下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对于归经明了后,腧穴的远治作用也便有了大致的方向。而对于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就需要单独记忆了。

在对经脉的循行,腧穴的定位、归经和主治大致了解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重复,以加强记忆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需要变换各种方式,以调动大脑的兴奋性,保持较高的记忆水平,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为此,我们可以对腧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细说来,在纵向比较上,可以经脉循行为依据,纵向总结比较每一经的腧穴,在这个过程中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在掌握十四经脉循行的基础上,以十四经脉循行体表部位为主要依据,在腧穴分经主治规律的指导下,纵向学习总结每一条经脉的腧穴。如此,以经统穴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对每一经腧穴的大体分布位置及主治病症有更系统更全面地认识。如同将食材烹饪为佳肴一般,将先前杂乱的知识点系统化、灵活化、生动化。

在横向比较中,我们可以在腧穴主治规律的指导下,横向归纳腧穴的主治作用。

凡是腧穴都有近治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的普遍规律。根据腧穴的近治作用,将人体全身各部的腧穴进行归纳:头面部腧穴主治头面病症,躯干部穴位主治脏腑病症等。如,胃脘部的中脘、上脘、建里、梁门等,主治胃腑疾病;眼周围的精明、承泣、四白等,主治目疾。

十四经脉腧穴具有远治作用,尤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更为显著。横向归纳总结这些穴位的远治作用,能更好的掌握其临床应用的特点。例如太冲、行间可清泄肝胆火热,故可治疗头痛、眩晕、胁痛和目疾等,公孙、足三里可补益脾胃,故可治疗腹胀、腹痛、呕吐等。

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或是相对特异性的治疗作用,这是小部分腧穴主治的特殊规律。例如,天枢穴对肠道蠕动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既能通便又能止泻;内关可以双向调节心率;至阴可以调整胎位,大椎可以泻热,隐白善治崩漏等。把这一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归纳在一起集中学习,可以起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在横向比较上,也应该注意位置相近、取穴标志相关的穴位之间的比较。把这些穴位进行对比和总结,可以有效避免部位相近的穴位之间的混淆。如位于腕横纹上的阳溪、阳池、神门、太渊等,位于肘横纹的尺泽、曲泽、曲池等,以及平脐的天枢、大横等。

另外,在横向比较上,还应该注意相似穴位名称的穴位比较。这些穴位因名称相类似,所以极易混淆,应单独总结,强化记忆。例如:与风有关的穴位,风池、风府、风市、风门等;与气有关的学位,气海、气冲、气户、气舍等。

接下来还有对特殊穴要有了解,如五输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等,因为这些穴位对腧穴的治疗作用有着总结和指导意义,而且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所以了解了这些腧穴的主治和应用规律,对腧穴的记忆大有裨益。例如,筋会阳陵泉,血会膈腧,如此便对阳陵泉和膈腧的治疗特点有了认识;再如,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掌握了这些,对于五输穴的治疗特点会有较为全面认识。

此外,还要加强实践,多多进行针刺练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针灸治疗身边同学的一些常见疾病,在实践中去感悟针灸。

最后,扩展课外阅读,也不容忽视,课外的涉猎可以加强对针灸学的兴趣,拓展知识面,加深对课堂学习的理解,如此便可事半功倍。

以上便是自己一个学期以来在针灸学学习方面的一些感悟。

有关至阳穴的梳理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7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主治胸胁胀痛,黄疸;脊背强痛;咳嗽,气喘。

以下是有关至阳穴穴义的一些解释:

(1)至阳。至,极也。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筋缩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督脉络脉所传之热而化为天部阳气,穴内气血为纯阳之性,故名。

(2)金阳。金,肺金之气也。阳,阳气也。金阳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纯阳之气。理同至阳名解。〖别名〗金阳穴。

〖穴义〗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循督脉上传灵台穴及外散于脊背各部。

〖功能作用〗壮阳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至阳穴治疗带状疱疹有独特的疗效。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皮疹以水疱、疼痛为主要特点,属于西医学的病毒类皮肤病范畴,青年人发病,因其体质强壮,疼痛尚可以忍受,对于老年人来讲,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液瘀滞于局部,不通则痛,疼痛可呈烧灼样、刀割样、针刺样,常持续存在,剧烈难忍,甚至彻夜难眠,一般的止痛药没有效果,因此,止痛成为治疗的首要。

至阳穴为督脉经阳气隆盛之处,该穴有振奋宣发全身阳气,疏通经血、利湿热、宽胸膈、安和五脏、补泻兼施之功,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证明,至阳穴埋元利针法可以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祛邪扶正、缓解疼痛的作用,该方法起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已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其确切疗效。

现代医学认为,当诱因使潜伏于神经元中的病毒被激活时,受侵的神经节发放异常电冲动,产生神经痛,至阳穴埋元利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研究表明,至阳穴埋针使脊髓节段有关神经及内脏产生一种独特的剌激感后,加强了中枢神经内痛觉调节系统与痛觉冲动相互作用,对痛觉信号加以抑制,从而产生了更好的镇痛效应,同时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及消炎作用,从而使疾病得以康复。

针灸学学习感悟 第2篇

课程学习梳理感悟: 分

针灸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为现存最在的针灸文献。《黄帝内经·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又称《针经》,标志针灸学理论基本形成。后来针灸学的发展有起有落,不过一直都被传承着。

在这一学期的针灸学习过程中,从一开始对针灸的好奇,到现在遇到不适可以自己进行针刺,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很大的改变。

其实我的针灸学习应该是从上个学期开始的。

我自己本身对针灸很感兴趣,上个学期一直在跟一位针灸老师的诊,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看到老师扎针手法很利落就很崇拜,病人身上扎了很多针视觉上感觉有点害怕,第一次给病人起针都感觉很兴奋,总之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新奇。

有时候老师行针过程中会问病人:“有么?”我就很奇怪,不知道是怎么个意思,请教老师,老师说:“就是针感,酸麻胀痛。”后来骑车时摔了一跤,腿不太舒服,老师帮我扎了几针,那是我第一次体验针灸,也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针感。

后来在诊室呆的时间长了,看到了很多病人在针灸治疗下情况愈来愈好。

记忆最深的是一位脂肪瘤的病人,在她的第七颈椎处有一个很 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

大的鼓包,手腕桡侧也有一个比较大的,病人不愿意做手术,经过半年多的围刺治疗,脂肪瘤缩小了一半儿左右。诸如此类的病案很多,看到了针灸的疗效。

上个学期的跟诊收获确实很多,从一个什么也不懂得小菜鸟到对针灸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但脑海里确实没有一个具体的知识网络,这一学期的学习确实让我们很受益。

首先是背诵,王老师对我们的背诵抓的很严,说实话,也正是这份严厉在督促我们坚持背诵经络循行原文、特定穴歌诀、腧穴定位等等。

还有就是指力练习,最初我连外面买的针包都扎不进,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我已经可以很快的扎进自己缝的比较硬的针包了,在实际针刺过程中,的确感到不同。首先是破皮比较快,患者不会感到疼痛,其次是我可以自如地掌握好下针的深浅。

在取穴治疗方面,我们也有了一些进步。我们知道腧穴的主治特点有近治、远治和特殊作用,主治规律有循经主治和分部主治规律。依靠这些基本知识和对各条经络的了解,我们可以解决一些晓得不适症状。

有一次,我的一个好朋友跟我说他头很疼,肚子也疼,吃什么吐什么,问我怎么办,我其实觉得自己挺半吊子的,但人家都问了,就选了胃经的头维穴,我就说你在头的正中线旁4.5寸,距前发际0.5寸的那两个点试试。过了不大一会儿,他就跟我说头不疼了,我还不太相信,结果他说是真的。那个时候一方面觉得很惊讶,一方面 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

又觉得很满足。渐渐地,周围人一说自己哪里不舒服,我会立刻思考哪个穴位比较有用。

最开始扎的时候不是不害怕的,不好意思拿同学练,自己又不敢扎自己,还记得自己右手拿着针,针尖抵着左手曲池穴时纠结的心理,刺破表皮的疼痛被无限放大,不停的安慰自己,终于进针了,看着针扎在肉里还有一点心慌,赶紧又起了,自己扎自己都会晕针,现在想想还是挺好笑的。

下面是我对课程的一些整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黄帝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4、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6、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

7、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主要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

三、经络的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四、腧穴分类: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手太阴肺经11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少阴心经9穴、手阳明大肠经20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足太阴脾经21穴、足厥阴肝经14穴、足少阴肾经27穴、足阳明胃经45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太阳膀胱67穴。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六、毫针刺法

1、提插捻转的补泻:

①捻转: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 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

前。

②提插: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

2、双手进针的种类:

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3、晕针表现及定义:

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萎倦、四肢厥冷。

6、行针:

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7、得气:

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

8、侯气:

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

9、基本手法: 提插法、捻转法;

针灸学学习感悟 第3篇

一、现有针灸专业开设课程需要基础神经生物学补充

针灸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良性调节相应脏腑变化的, 而现有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尚需补充这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我院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 除了必修的针灸推拿专业基础课外, 开设了实验动物学、医学统计学等基本课程, 另外还专门开设了分子生物学和实验针灸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细胞成分的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生命现象的关系, 如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 以及细胞信号的传导等基本生命机理知识, 不包含神经系统讲解。实验针灸学介绍现代针灸研究方法、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针刺效应和机理的现有研究成果。但是, 对研究生来讲, 培养科研能力是教学重点, 对于针灸基础科研, 目前主要探索针灸机理, 就需要从基础神经生物学知识到系统神经生物学, 以及与此有关的现代实验技术这些知识体系。从以上对目前针灸学研究生阶段教学的课程开设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 在传统的针灸学基础课程, 和分子生物学和实验针灸学课程基础上, 补充对针灸机理研究关系密切系统全面的知识尤为重要, 是深入研究针刺机理的需要。

二、神经生物学为针灸基础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神经生物学是涉及神经系统的神经形态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化学和神经发育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科学, 为针灸机理研究准备了相关的知识体系。分篇讲述了神经系统的结构, 系统介绍有关神经元和突触功能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当前发展, 介绍感觉生理、运动调控、自主调节、神经免疫调节以及高级整合活动等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发生机制。介绍视觉、听觉、平衡觉和化学觉等特殊感官的结构基础和活动原理, 从神经系统的老化开始, 介绍有关临床基本病理过程的一般发病机制和防止策略。这些与我们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的领域和主要应对的疾病密切相关。例如, ①针灸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塞后遗症、脊髓神经损伤、脑瘫、运动损伤等疾患的康复上有明显的优势的机理, 探索针刺对神经系统后遗症康复训练机理中神经元和突触功能活动的变化;②研究针刺机理认为穴位及其循行路线与神经和血管以及血管周围的自主神经丛有密切联系;③研究表明针刺针感可能是直接刺中了穴位中感受器装置中的小神经束、神经干 (支) 、游离神经末梢、某些包裹感受器、血管壁上的神经装置等, 引起感受器的兴奋, 后者将针刺刺激转换成相应的神经冲动, 该信号沿一定的外周和中枢路径逐步传入到脑的高级部位, 然后导致针感的形成, 有针感就是针刺得气产生肌电, 其继发冲动传入中枢形成针感。上述这些重要机理的进一步探索都离不开神经生物学中的神经系统功能解剖、神经元膜的分子构造、神经元膜的静态电特性、神经元膜的动态特性、神经元通讯的生理学、基础神经生物学中神经化学、神经系统可塑性、神经发育等系统知识。另外, 在针灸领域里, 对热点问题——对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发生机制研究表明, 针感和针刺效应的产生有赖于神经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针灸作用与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控密切相关, 这可能是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的物质基础。还有, 已经得到国内外认可的针刺镇痛研究, 也基于神经生物学中感觉系统的解剖和功能, 等等。这些研究结果都与神经生物学中系统神经生物学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自主神经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等系统知识密切相关。

三、神经生物学为针灸临床研究提供系统理论基础

针灸临床研究涉及了神经生物学的神经病理生理知识。神经生物学作为前沿学科, 同样包含了临床神经生物学, 比如从神经变性和再生、神经系统老化、缺血缺氧性脑病、精神疾病全面系统的知识。而我校针灸专业研究生的涉及到研究方向基本包含了上述病理变化, 如针灸诊治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与经验总结, 针灸诊治抑郁征的研究,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 脊髓病及周围神经病的研究等。这些针灸临床研究方向同样是中医针灸研究的热点, 临床神经生物学的系统知识为针灸临床研究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四、神经生物学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的桥梁

针灸专业研究生将来从事神经内科、康复、保健等有关的专业, 是以神经科学知识为背景的。这些领域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塞后遗症、脊髓神经损伤、脑瘫、运动损伤等, 针灸疗法对这些疾患都有明显的康复优势。从业中他们可能更为关注与这些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结合, 关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和新动态, 来发展针灸理论和针灸临床应用。而关注的焦点都与神经生物学一脉相承, 如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离子通道与神经系统疾病、毒物和药物, 神经递质释放的调控及神经递质功能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常见畸形, 学习与记忆的机制、细胞凋亡与神经系统疾病、疼痛的中枢机制与临床等。因此, 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 将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密切联系起来, 为将来从事临床神经科学工作, 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更为重要是还有利于将来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的结合, 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

总之, 在国内中医院校创建科研教学型大学的形势下, 针灸专业必须跟上不断创新的步伐, 在继续发扬我国针灸传统技术的前提下, 全面科学的推动针灸专业的发展, 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知识结构。通过上述对神经生物学与针灸专业关系的探讨, 不难看出, 在针灸专业教学尤其是研究生教学阶段, 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神经生物学的理论知识, 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医针灸的发展。

摘要:目前, 在掌握针灸应用的基础上, 探索针灸机理并推动此专业的发展是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所面临的时代任务。而神经生物学是涉及神经系统的神经形态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化学和神经发育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科学, 这些都与针灸研究方向紧密关联, 神经生物学能够为针灸学提供全面系统的神经系统知识。因此, 本文就神经生物学与针灸专业研究生教学的紧密关联性做深入探讨, 提出在针灸专业研究生阶段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 这样不仅有利于针灸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 同时也必将提高这一领域的研究生科

关键词:针灸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吕国蔚.神经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浅议感悟学习 第4篇

撇开秦少游的妙对不说,单就东坡的“投石”妙招,可谓拍案叫绝。东坡先生并没有把自己想好的佳对直接授予少游,而是出此“投石”妙招,冲开了秦少游混沌的思绪之“水”,使秦少游柳暗花明,心头一亮,灵感顿生。整个过程,东坡先生始终是一个引导者,开发者,促进者,帮助者,让秦少游自悟自得,苏东坡是深谙为师之道的。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拉开了帷幕,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避免硬填猛塞,把学生当作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不是生硬刻板的灌装、灌输,而应是师生之间的碰撞、激发、启示和互动。应该像东坡先生那样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创造“愤”、“悱”状态,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发现、体验、感悟,相机点拨深化,让学生一步步走向学习目标。注重实质,淡化形式,鼓励感悟,是最优化的学习之道。

感悟学习是当前生命教育的呼唤。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人要形成思想、拓展精神生命,必须通过感悟。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强调感悟。可以说,没有感悟就没有真正的学习。

促进学生的感悟,就要努力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师生双方都有重要关系。就学生而言,主要有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生活体验、情感需求、学习方式、心理品质等因素。

一、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与感悟。

感悟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对方法技能的切实领会,从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因此丰富学生知识背景,增加文化积淀,打好人生底色,对感悟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当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之后,他们的思想丰富了,表达的愿望强烈了,头脑中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活跃了。而且,非常令人兴奋的是,当学生有所感悟的时候,许多原来要教的东西,可以少教或不教了。

二、生活体验与感悟。

感悟是以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来表现的。在内化和发展中,体验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我看来,百闻百见不如一次体验。只有积累丰富的经历和感受,才可能形成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产生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进而产生深刻的体验。教师要善于把教育的视角引入到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中,涉及到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引导他们观察、活动、阅读、思考,通过富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快乐、亲情、成功、责任、科学思维、基本道德观念……积淀生活经验,打下扎实宽泛的知识基础,引起内心反应,产生“心有灵犀”现象。

三、情感需求与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包含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积极的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在这种情感状态下,人的心理活动非常活跃,使人从一事一物联想到他事他物,或将人脑中诸多相关的观念和表象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观念、表象和感受,产生想象、联想、理解和领悟。学生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情感融合能化成课堂教学的创新活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句极为普通而又蕴含深意的话:“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小学生,心好象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的确,当课堂教学充满了围炉夜话般的宽容随性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求知欲就能得到充分的诱发,在激情的推动下,灵感就会萌动,感悟就会产生。

四、学习方式与感悟。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被教育者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注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之一。长期以来,在“学科中心论”的统领下,接受性学习成了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异化为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与背诵,21世纪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特别重视挖掘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辨,结论让他们得,这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内心才会敞亮,精神才会被唤醒,经验才会被激活、丰富与提升,知识才会建构与运用,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才会精进,情感才会丰富、细腻与纯化,态度价值观才会形成、改变与完善,灵感才会萌动。

五、心理品质与感悟。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儿童的心理品质的发展。专家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一项事业的开拓,一个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只占20%—30%,人格要素、心理品质要占到70%—80%。因此,促进学生的感悟还应致力于人格因素、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效感悟大致需要这些心理因素:

主动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积极进取;

洞察力:敏锐的感受力和直觉;

疑问性:多疑多问;

独立性;

变通性: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自信心;

坚持力:持久不懈,百折不挠;

想象力:联想多,想象丰富;

严密性:深思熟虑,仔细推敲;

幽默感。

如何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最佳状态,形成渴望学习的心理气氛,促使学生的感悟,作为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善于引导激励,让学生先尝试后启悟。

一、营造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要永远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情绪、情感、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要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新材料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安排新颖多变的活动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用幽默和谐的教学语言,有意设置悬念、冲突、惊疑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体验和思维的浪花,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入探索境地。

二、引导激励。

在学生的感悟学习中,教师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如引导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引导学生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交流甚至争辩、“碰撞”、发问,推动感悟的萌发、深化和升华。

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发表见解,推波助澜,并在学生最需要点拨、引导的时候,揭示问题的要害,一针见血地突破关键性知识。

教师还要不断恰当地运用表扬、激励等手段,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感受温暖,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永远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三、先尝试后启悟。

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欣赏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确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究,鼓励试,允许看,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享受自己得出答案的快乐。

不要让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从而失去参与、沟通乃至创造性,形成一种厌倦、懒惰的学习心态;不要让本应是学生思考的王国,创造的天地的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灌输的场所。最后,我想以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的话语来结束本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针灸学课程学习梳理及感悟 第5篇

本学期我对针灸课程的学习已经完成。通过对新编教材的学习,我从中获益匪浅,感受到了针灸从古代乃至现今的巨大魅力。在对诊法和灸法的简介一课中,我体会到她们的重要性,所以在本学期的开始,我就坚定了把针灸学好的信心。在老师指导学习的过程中,谈及针灸的广泛应用性和个体针对性,我更是坚持这个“学好针灸学,治愈患病人”的信念。既然这样,针灸学的目的更是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这才有助于以后的学习与运用。首先,上篇针灸理论中,熟记经络总论、腧穴总论和经络腧穴各论中的该概念、循行路线及规律,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临床主要穴位的主治特点和操作注意事项,了解非重点穴的主治及操作。其次,在中篇的针灸技术中,了解针法、灸法的起源和概要;在刺灸法各论中,了解针具灸具分类、构造、规格、样式、检查、保养等,熟练掌握针灸的操作手法、体位的选择注意事项及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再次,在针灸应用中,掌握针灸治疗原则、处方,熟记特定穴的运用,了解掌握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方法。最后,以参考资料辅助自学,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在学期末,我对这本针灸学内容安排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摘录了课程的重点,总结了重点。以下为按学习过程的顺序简要介绍本学期所学内容及归纳总结:

(一)一、绪言部分。

1、针灸学的发展简史。

2、针灸学的对外交流。

3、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二、刺灸法总论。

1、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2、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3、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三、刺灸法各论。

1、毫针刺法。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2、毫针刺法的练习。a、指力练习b、手法练习c、自身练习

3、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4、体位的选择,以仰卧位和俯卧位为主。

5、毫针刺法a、进针法,有单手、双手进针法和针管进针法,双手又分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b、进针的角度和深度。

6、行针手法。行针包括提插、捻转、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其中以提插捻转为主要行针方法。

7、得气。此步骤很关键,它关系到针法疗效好坏;医者得气则其刺手可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患者得气会有酸麻重胀之感,亦有“雷霆乍惊”“如鱼吞钩而浮沉”之反应。

8、毫针补泻手法,主要以捻转补泻合提插补泻为主,兼以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等操作手法;复式手法可见于烧山火、透天凉。

9、留针与进针,留针实践根据病人情况而定,虚者宜补,时间可稍长些,实者宜泻,时间稍短些;临床上留针通常不超过30min。出针补者为快出,用干棉球按针孔直至无出血现象,泻者出针为摇大针孔,无须铵压针孔。

10、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临床上若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情况,医者不能慌张,应按照有关处理方法进行应对。

11、针刺注意事项。

四、灸法。灸法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其种类分为艾灸和其他灸法。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针器灸,其他灸法有灯火灸和天灸等。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书中以详细介绍。

五、拔罐法。现代常用玻璃罐和抽气罐。其吸附方法分为火气法(闪火、投火、滴酒、贴棉法)、水吸法、抽气吸法。要使拔罐得到疗效,还可以施用几种行罐方法,如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等。

六、其他针法。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等。

(二)一、经络总论。重点介绍了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的功能及分布,简要了解了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的作用。然后了解了经络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腧穴总论。重点讲解了腧穴的分布、分经和分部主治特点和规律,特定穴的定义、作用、具体穴位和其应用,熟练背诵了特定穴的歌诀,熟练掌握骨度分寸定位法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三、经络腧穴各论。在学习十四经的穴位时,我们掌握了每个穴的定位,选取了每条经的临床重点穴的主治特点和操作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对于重点穴在治疗时的一些特别方法也做了简要说明。我们首先学习了任、督二脉,其次为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阴、足三阳,我们在针灸的实验课中对这些经上的重点穴进行了点穴实验及部分穴的针刺操作。督脉的重点穴有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灵台、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神庭、水沟。任脉的重点穴有会阴、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巨阙、鸠尾、天突、廉泉。手阳明大肠经的重点穴:商阳、二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天鼎、扶突、迎香。手太阳小肠经主要穴位: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荣、颧髎、听宫。手少阳三焦经的主要穴位:关冲、液门、阳池、外关、支沟、天井、肩髎、天牖、翳风、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手太阴肺经的重要穴:中府、尺泽、孔最、太渊、鱼际、少商。手厥阴心包经的重要穴:天池、曲泽、郗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手少阴心经的重点穴:极泉、少海、通里、阴郗、神门、少冲。足太阴脾经的主要穴位为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足厥阴肝经的主要穴:大墩、行间、太冲、中封、膝关、曲泉、章门、期门。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照海、复溜、阴谷、大赫。足阳明胃的重点穴:承泣、四白、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乳根、梁门、天枢、水道、归来、髀关、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听会、上关、率谷、完骨、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带脉、居髎、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光明、悬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足太阳膀胱经的重点穴:睛明、攒竹、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承扶、殷门、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跗阳、昆仑、申脉、至阴。

(三)内科病证。在这节中,我们针对每种病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区别了它们的辨证,做到了辨证论治。最后将它们在针灸中治疗的原则及临床的取穴做了具体补充。

以上为我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梳理。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老师不是完全按照课本的顺序教授的,而是很人性化的改变了教学方案。我们是按照了解针灸的起源、发展、操作事宜、经络介绍、穴位讲解来进行学习的,这种课程安排我很喜欢也很适应。因为针法灸法的操作理论课和实验课是安排在本学期的开始,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实践练习,如果像课本的顺序学,恐怕我们的实验考试会很难应付。老师不仅是教学顺序为我们做了这样很好的改变,在授课时也非常的结合临床经验和针灸实践研究,这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又可以进一步了解每个穴位的具体特点及应用,让我们少走了不少的弯路同时获得了新知,让我学习针灸的热情有了很大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我及我的同学们都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在老师的耐心解答下都一一化解了。例如,我们在学习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时,并不能理解同名阴经或阳经互相交接时是否是连在一起的,阳经在头部交接到底是在解剖学的哪个部位?老师通过讲解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联络表和气血循环流注表,为我们一一区分每条经的交接具体部位,让我们得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记忆,提高了我们对经脉的认知能力。

当然,不是所有问题老师都要教给我们,有一部分是需要我们今后的自我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比如针法中复式行针手法的“烧山火”和“透天凉”,不是我们几天或几个月能够掌握的,这还需要我们今后的探索与求教。

《针灸学》课程梳理与感悟 第6篇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针灸学》这一课程。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针灸方法,讨论运用针灸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下面我将对这学期的针灸学习做一次总结。

一、针灸学发展简史

《内经》成书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论述了奇经八脉、八会穴和五输穴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

对针灸的第二次总结

“明堂三人图”唐·孙思邈

针灸中最早的彩色经络挂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北宋·王惟一

并设计制作针灸铜人

《针灸大成》杨继洲

是对针灸的第三次总结

二、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组成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以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脉的细小部分。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正经”。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其中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称为“一源三岐”。

3、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4、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离—离别正经,入—深入内脏,出—浅出体表,合—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

5、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6、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经络与全身各部的联系是复杂的,经气的运行也是多样的,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内容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理论。

“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

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三)、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联系脏腑,沟通气血;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说明病理变化,指导辩证归经,指导针灸治疗

三、腧穴总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一)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脉、督脉)系统的腧穴。简称“经穴”。

2、奇穴

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

3、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二)、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远治作用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近治作用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3、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手三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手太阴肺经

肺、喉病

胸部病

手厥阴心包经

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手阳明大肠经

前头、鼻、口齿病

咽喉病、热病

手少阳三焦经

侧头、胁肋病

目病、耳病

手太阳小肠经

后头、肩胛、神志病

足三阳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主治

足阳明胃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眼病、神志病、热病

足少阳胆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

足太阳膀胱经

后头、脊腰病

足三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主治

足太阴脾经

前阴病、妇科病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肾肺咽喉病

任督二脉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任脉

回阳固脱、强健作用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四)、特定穴

1、五输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

经脉名称

合手太阴肺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使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

阴陵泉

足阳明胃

足三里

足少阴肾

足太阳膀胱经

足通谷

足厥阴肝

足少阳胆

足窍阴

足临泣

阳陵泉

2、原穴、络穴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郗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郗穴”。

4、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俞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

5、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汇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7、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

8、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

(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手指同分寸法、简便取穴法

四、经络腧穴各论

1、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11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列缺、孔最、尺泽、侠白、天府、云门、中府

2、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20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下廉、手三里、曲池、手五里、臂臑、肘髎、肩髃、巨骨、天鼎、扶兔、口禾髎、迎香

3、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本经腧穴主治肠胃病、头面五官疾患、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45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4、足太阴脾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吞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21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5、手少阴心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9穴):少冲、少府、神门、灵道、阴郄、少海、青灵、极泉

6、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19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本经腧穴(67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8、足少阴肾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盲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9、手厥阴心包经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本经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9穴):中冲、劳宫、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天泉、天池

10、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

11、足少阳胆经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44穴):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12、足厥阴肝经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14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13、督脉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颠,循额,至鼻柱。

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

本经腧穴(28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14、任脉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本经腧穴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本经腧穴(24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五、针灸技术

(一)、毫针刺法

1、消毒

针灸器械消毒、医者手指消毒。针刺部位消毒、治疗室内消毒

2、体位

仰卧位、侧卧位。仰坐位、仰伏坐位、侧伏坐位

3、针刺

(1)

进针手法

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紧针法)

(2)

进针角度和深度:直刺、斜刺、平刺

4、行针手法

(1)

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2)

辅助手法:循法、弹法、刮法、捻法、摇法、飞法、震颤法

5、得气

辅助手法:催气、侯气、灸法

6、补泻手法

单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

复式补泻:烧山火、透天凉

7、异常情况处理与针刺预防

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

(二)、灸法

灸法作用:

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淤散结、防病保健

灸法种类

1、艾灸法

(1)艾炷灸

①直接灸:

瘢痕灸、无瘢痕灸

②间接灸:

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

(2)

艾条灸、①悬起灸:

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②实按灸:

太乙针灸、雷火针灸

(3)

温针灸

(4)

温灸器械

2、其他灸法

(1)

灯火灸

(2)

天灸:

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蝥灸

(三)、拔罐

1、罐的种类: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

2、拔罐方法: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

3、拔罐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

《针灸学》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同时需要大量的背诵。我们需要在这一门课程上花充足的时间。这不仅是为考试做准备,也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END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针灸学学习感悟】相关文章:

学习针灸学的感悟08-08

学习针灸的感受范文06-28

针灸学梳理与感悟08-15

针灸学09-14

针灸学题库08-15

针灸学归纳与总结08-14

针灸学发展史范文06-11

针灸学拔罐名词解释11-29

针灸学名词解释题库11-29

针灸按摩06-05

上一篇:2010年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总结下一篇:民资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