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观《圆明园》有感

2024-08-15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观《圆明园》有感(精选7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观《圆明园》有感 第1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观《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劫难的反思

摘要: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外国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国增加鸦片贸易与发展合法贸易存在着矛盾。由于鸦片战争后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大量对华输入鸦片,中国的白银继续外流,使中国出口茶叶、生丝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无力再多购买英国的工业品,这当然对英国是很不利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既要维护给它带来巨大利益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对华的工业品销售。这样,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开放更多的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3年5月,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就这样随着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的劫难也悄然而至。

关键字:鸦片战争,圆明园,英法联军,1860年,夏天,为了强迫大清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从而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组建了一支远征军。200艘军舰搭载着近2万名士兵,从广州长驱直入,直达距离北京100多公里的天津海面。8 月 1 日,英法联军凭着装备先进来复枪和连发枪在天津北塘登陆。可是清军实用的仍然是腰刀和弓箭,他们手中的抬枪和鸟枪太原始了,根本就无法抵抗。并且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大清帝国的武器几乎没有任何改进。因此,于8月14日,军粮城之战清军阵亡3000余人;8月21日,大沽口清军阵亡1000余人;9月21日,八里桥战役,英法联军出动八千名士兵,清军3万人,结局,清军全线溃败,死伤无数,可是英法联军仅仅死了五人。就这样一支几千人的英军,不费吹灰之力的,撕开了大清的一道又一道防线。最终,在10月6日的黄昏,法军占领了圆明园;并且在占领圆明园的第二天,即 10 月 7 日,法国人就开始偷走一些最值钱的东 西,10 月 8 日,除了少数值勤的士兵,大约两万名联军士兵 都开始肆无忌惮地抢劫,凡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没留 下,拿不走的,就毫不留情地毁掉,抢劫持续了整整两天。

1860年10月18日至19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应当用浓重黑色加以标记的日子。隶属英国远征军第一师的第60来复枪团、第15旁泽普步兵团,连同骑兵旅在约翰·米启尔将军的指挥下,开进了两周前惨遭洗劫的圆明园。米启尔在位于正大光明殿的指挥所向部下一一制订了应予焚毁的建筑物名单,命令下达后,英军士兵成群结队,分成小组,手持火把奔向各处纵火。身处北京城的伍士礼中校用日记记录了这个惊人的场景:“连续整整两天,浓烟形成的黑云一直飘浮在昔日繁华富丽之乡的上空,西北方向吹来的清风,将这浓密的黑云刮向北京城,浓烟带来了大量炽热的余烬,一浪接一浪地涌来,无声地落在大街小巷,述说和揭露皇家宫苑所遭受的毁灭与惩罚,日光被黑烟和浓云遮蔽,仿佛一场持久的日食一般。暗红的火光映照在往来忙碌的士兵脸上,使得他们活像一群魔鬼,在为举世无双珍宝的毁灭而欢呼雀跃。”

1860 年 11 月 1 日,在大清帝国屈辱地签定了《北京条约》之后,英法联军撤离北京。条约主要包括:割让广东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和损失共1600万两白银。

圆明园的悲剧是清王朝的悲剧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它不仅仅独属于某一个民族,它是我们13亿同胞永远的痛。为什么当战争来临之时,曾经驰骋亚欧大陆所向披靡的铁骑在英法联军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作为东方的大国,坐拥八十万军队的清王朝在列强面前是那么的软弱可欺,就连西班牙、葡道牙这样的弹丸小国也敢来公然要求割地赔款,这不得不使人扼腕叹息。当然清王朝的衰败并非几次战争就能决定的,它有其自身的诸多原因。

首先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落后是主要因素

英国在15世纪和16实际的生产率是十九世纪中国的2.8倍,当英国工业革命的大火勃然而起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一家近代工厂,只有家庭手工业,至于与现代化手工业相匹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更是全无踪影。

此时的中国,社会基础仍然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主体是租佃农和自耕农,粮食和纺织品构成了社会的主要产品。此时的英国,生产性人口600万,但工业革命造就的生产力已经达到手工劳动6.5亿人的生产力,大工业生产和手工劳动生产率的比例是108:1 当英国人用新的方式管理国家,甚至是管理君主的时候,大清帝国的权利依然牢牢的掌握在皇帝的手中,科举制度选举出来的官员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官场秘诀。官员们要想建功立业,首先要学会的是揣摩上意,只求讨好而不顾事实。并且皇帝和大臣们统治国家的依据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两千多年前圣贤说过的话。这显然不符合人类社会最本真的发展规律。

另外,中国的统治者们死守“华夷之辨”的天朝大国思想,拒绝与外部世界平等交流,也失去了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良机和自我改造的能力。正如一位欧洲人写的那样“他们体制的恒久不变并不证明他们的优越,因为这阻止了他们取得任何进步。”

其次,军事科技和军事理念的差距也是重要因素

当英军充分展示火器的犀利的时候,清军仍然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整整落后了二百余年。清军在战争全过程中未能击沉英俊一艘军舰,自己的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战争样式已经残酷且陌生的让中国军人无法相信,这不再是光凭勇气和正义就可以取得胜利的时代,科技的重要性掩盖了冷兵器时代的个人风采。

并且军队的调度效率低下,在鸦片战争中,大多数中国军队只能靠两条腿行军,邻省调兵要三四十天,隔两省要约五十天,隔四省则在九十天以上。小农经济低下的供给能力和狭窄的道路,只能保证每次向二三百人提供补给,当四川的部队增援到浙江前线的时候,用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而英国从其本土到中国也只需四个月,从印度调集援兵和军需品,来回只要两个月,科学技术的劣势使清军丧失了本土作战的优势。

在军事理念上清军将领也缺乏理性的头脑,他们寄战争胜利希望与古老的风俗,在浙江,清军组织了一次精心准备的反攻,其指导思想是“五虎制敌”,也就是在虎年虎月虎日时,有一个属虎的总兵指挥战斗,试图“驱虎吞阳(洋)”,结果可想而知。

同样,军人的素质、国人的麻木,缺乏对敌人理性全面的认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对于清朝军队,有这样一段描述“花名册上尽是弄虚作假,为了应付点卯,就匆忙召集市场上的苦力;也举行定期军演,但重在观瞻而不讲求实效。只注意搞戏剧舞蹈般的剑术程式动作。”这些严重制约了军队的发展。并且军队普遍存在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各地指挥官相互猜忌互不配合,也常常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国家和军队的利益。

另外,在英军进攻广州的时候,河道两边的山上,往往聚集着大量观看热闹的百姓,他们以一种极其冷静的目光注视着英军对本国士兵的攻击,而无动于衷。他们普遍缺乏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意识,这和清政府统治者“愚民而治”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使得他们对于西方知之甚少。一位中国的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而英国人却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作了周密的准备。

最后上层统治者缺乏革新的精神和进取心是关键因素

当中国经历炮火洗礼的时候,同样的危机也降临了日本,1854年2月,美国船长佩里二次率领七艘黑色蒸汽战舰闯入东京湾,迫使德川幕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此后又与其他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同中国一样一步步向半殖民半封建国家滑去。

国难当头,《海国图志》擦亮了日本维新人士的眼睛。(据说《海国图志》是随一艘中国商船进入日本长崎港,在例行检查中被发现的,不久就被如获至宝的日本官员和学者买去。)就在佩里到日本的这一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成为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

回首国内,当时中国的文人最少也有300多万人,然而却少有人去读这本书,一些官员看到此书不屑一顾,还有人主张将

此书付之一炬,原因是他们不能接受书中对蛮夷的赞美之词,他们认为中国只是武器装备不如英国,中国的文化乃至政治制度远在英国之上。这本书最后既没有被烧掉,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在国内只印了千册左右。

另外,在得知英军撤出长江之后,道光帝的一个反应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以节省军费。道光帝从这场战争中总结出来的教训不是如何励精图治,而是用人不明,他觉得错用了林则徐。有这样一段话描述战后的北京“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

窄窄的海峡,隔开了中日两国,本来双方在19世纪中叶处于同一状态,但由于双方对于耻辱的反应相差极大,甚至远比一道海峡宽阔得多,在那边是“惊破太平梦,彻夜不能眠”,而在这边是“大有雨过忘雷之意”。结局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军事强国来抵抗西方,而中国仍旧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中,继续向半殖民的深渊滑去。

总之,面对历史,清王朝是败了,败得让人心痛,败得让人心惊,败得让人心寒。回过头来,再重新审视清朝的那段历史豁然发现,任何企图通过妥协、求和来换取安宁的做法终将招致灭顶之灾;任何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的国君终将亡国;任何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没有追求的个人,终将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参考文献:《复兴之路·上》中央电视台

《圆明园被毁一百五十周年祭:1860年的中国王朝坍塌》 朱步冲

《鸦片战争后国人对《海国图志》的态度》 龚书铎

《鸦片战争中英双方的差距》 钱乘旦 补充说明:

我是在清明节过后才开始打算写历史论文的,然后就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开始准备,看了很多网站,也读了很多文章,剪切了很多材料,但后来就弄不下去了,因为在涉及到的国宝回归方面写不出详细的方案,一来国宝的追回只靠国际道义来维持,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二,那些据着我们国宝的国家又联合签署一份决议,大致意思就是抵制,拒不归还,国宝的回归之路还很遥远。

后来在德育书库看到了那本《复兴之路》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哪些事情,更重要的是经验教训。” 我才忽地明白自己真正需要写的是什么,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大致脉络就是——战争纪实——失败反思——个人感慨——结束。

其实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希望自己能真正了解这段历史,因为之前一直不愿意学习这段历史,觉得它过于沉重,过

于痛苦;二就是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些经验教训,借以鞭策自己、勉励自己。的确从中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借古文述说如下: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苏洵《六国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伶官传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个人观点:

战争没有妥协,落后就要挨打

国家要想繁荣昌盛,非得自立,自强不可。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观《圆明园》有感 第2篇

圆明园是一座非常宏伟的花园,全园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建成。全园浓缩了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收藏了大量稀有的珍宝古玩,号称“万园之园”。要知道,这座圆明园是多少代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呀!可是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不但把里面的宝物都抢走了,还在西洋景观那里把这些宝物廉价拍卖出去。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为了销毁罪证,放火烧了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现在的圆明园,几根残柱孤独地立在那儿,成了侵略者所犯滔天罪行的铁证。

我想对那些侵略者说:“你们真是太可恶了,仗着几支洋枪洋炮,就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烧杀抢掠,这不正是你们这群‘文明人’所做的事情吗?”但这位皇上也太懦弱了,连自己的国家都保不住,有什么资格成为万人之上的堂堂君主呢?

中国有句古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只有我们变强了,才不会被人欺负。联想现在,神七飞天了,北京奥运会也举办了,正因为有现在强大的科学技术,中国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被人欺负了。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观《圆明园》有感 第3篇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高中与大学教学中的比较

(一) 高中与大学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课程标准比较

1. 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关于“认识论”的基础理论部分, 属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必修内容。课程设置旨在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生活, 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部分, 教学对象为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 是全国高等教育全校性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旨在提升本专科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2. 教学目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了解实践的概念及特点, 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了解真理的特征、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理解认识的过程, 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大学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学习目的, 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观点, 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 高中与大学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相关知识点比较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高中与大学教学中共有的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高中与大学教学的知识框架上主要包括实践及其特点、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都分析了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在共有的知识点上两者也存着差异, 通过比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实践及其特点、形式

高中主要强调的是实践的概念以及特点, 注重对知识点本身予以阐述和说明, 实践及其特点是高考必考之处, 实践活动的形式这一知识点在高中教材中通过“专家点评”的形式予以简单说明;而大学则更加注重说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从经典著作中探求理论的来源, 在“是什么”之后, 探究“为什么”和“怎么样”, 分析更加的透彻、深入, 同时还详细介绍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高中的政治教材是基于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分析阐释, 注重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及体等导入主题, 以观点统率知识点, 知识点支撑观点。大学教材增加了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内容, 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角度说明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使论述逻辑更为严密, 较全面细致地阐述了原理的内核, 更注重学生的理性思考。

(3)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高中教材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更注重结论的陈述。如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教材内容上以陈述性知识呈现, 理论推导过程较少, 导致同学对程序性知识掌握及知识逻辑建构产生一定的困难。大学教材注重对哲学思维的综合考评, 在教材内容编写上对于哲学四大模块的区分相对模糊。在理论深度和论述严密程度上, 大学教材明显高于高中教材;在贴近于生活方面, 高中教材则更加注重灵活的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撑观点。

(4)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高中强调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 从认识的性质出发, 间接得出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而高考又常常涉及到对于认识运动的正确理解, 故教材在最后部分强调了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起到误区警示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从认识的两次飞跃的角度, 直接阐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为了论述的严密, 引入了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的概念和特质, 在此基础上说明了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2. 大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学独有的知识点

大学的课程有许多独有的知识点。例如:在介绍了实践及其特征、形式之后, 大学教材还补充了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一知识点。尤其强调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让学生高度抽象概括和理解生活的本质, 以此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中, 突出了创新的作用, 尤其重视理论创新, 引导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容上, 详细介绍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在基本理论阐述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实践观的阐释转向方法论的论述, 呼吁广大青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引下,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武器,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历史的大趋势。

综上, 其一, 我们发现高中教材更重视知识点的讲解, 对于知识点的区分更加的明确, 在某些重难点的讲述上更加细致、通透, 注重“是什么”的讲解, 因此得出的方法论更加具有侧重性, 主要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哲学思考服务。大学则更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升和思维的严密性训练, 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提升, 大学教材在对理论的分析上较高中教材而言, 着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的推导与论证, 讲解原理强调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 “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 以此得出的方法论更多的体现出宏观方面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的意义;其二, 针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教学, 高中教学的目的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大学在此基础之上强调方法论的意义及运用。其三, 大学教学更加注重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相互融合, 对知识点的讲解更为灵活多变;高中则对各知识板块的区分更加明确, 需要教师具备对教材更加准确的把握和整合能力。最后, 高中教材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程度出发, 在教材编写上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感悟, 利用生活实例旁征博引地说明理论, 更加注重学生哲学观点的培养;而大学教材更多的以论述的形式来阐明理论, 从原理本身推演入手, 更加注重学生理性体悟和理论本身的严密性, 更加强调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高中与大学教学衔接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高中与大学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 教学衔接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课程性质上, 属于全国高等教育全校性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但不同院校及学生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和文化积淀, 高校采用统一的教材进行教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减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部分采用大班额教学模式, 教师与学生以一对多, 教师难以通过教学实践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进一步阻碍来了教学衔接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其二, 高中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弱化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高中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讲解, 偏于直接给出结论, 而忽视了理论层次上的过程性推导。

其三, 从教学目标来看, 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之间存在差距。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高中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促进公民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参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但压在高中师生身上的升学压力依然存在, 高考指挥棒无形间异化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更多的围绕着高考考点的不断调整而调整, 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

其四, 从教学内容来看, 高中和大学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性。对于学生而言, 内容重复使学生失去了对知识的新鲜感和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师而言, 在有限的课时内, 为了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必然放弃教学发挥的空间和余地, 照本宣科的完成教学任务, 也无暇顾及学生的实践活动。

其五, 从教学方式来看, 现今高中与大学的教学方式多数是灌输式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教学中, 基本是先讲原理, 再让学生记忆和理解, 或者通过实例加以印证, 然而实例往往千篇一律, 创新性和时代性不够。

其六, 高中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较为普遍。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论知识内化之后, 需要外化于行动, 付诸于实践活动。理论本身就来源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学习理论的目的也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实践, 忽视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纸上谈兵。

(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高中与大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教育层级之间相对独立封闭的状态使大学与高中教学改革的进程不同步。教育层级之间的阶段隔阂依旧存在, 尚未形成教育合力, 导致了特别是在高中与大学两阶段在教育上的相互脱节现象, 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在教育各阶段的本位主义现象较为普遍, 教育者们大多只看到了教育的局部, 而忽视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连贯性, 只看到局部而忽视整体, 导致教学衔接问题日益突出。

2. 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落后导致大学与高中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沟通和互动。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 文理不分科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中的政治教师弱化了对本学科的进一步研究, 日益不重视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衔接工作。在高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 学生们在思想上不重视, 在行为上松懈懒怠, 缺乏学习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观能动性;从事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 课时压力大, 科研任务重, 缺乏研究教学衔接的时间。同时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缺乏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 因此建立一套大学与高中教师的教学工作沟通和互动体系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中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叠, 教学内容的渐进性不够, 缺乏实践性, 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上, 着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忽视实践, 远离当今社会的现实需要, 脱离于学生生活实际, 未能有效将学生的实际与国情、社情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 以教师讲授, 灌输式教育为主, 导致学生在心理上抵触, 在思想上松懈, 上课动机出于应付了事。

4. 不重视教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忽视高中生与大学生在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劳伦斯 •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指出:“个体道德发展在不同阶段有其相应的特征和要求, 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能力。”对待不同心理发展程度、教育背景、学科性质的学生, 应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 然而, 在现实教学中,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不少高中学习的内容其难度超越了大学所学习的内容, 教学实际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大学, 不同学科背景、专业背景、文化层次的学生通过全国统一的教材一刀切地学习政治理论, 仅有的区分大多来源教师的人为活动, 改或不改, 讲或不讲, 大多取决于教师本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高中与大学教学中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

(一) 关于教学理念的衔接

高中与大学的思想理论课是教育链条上呈螺旋式上升的两个教育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连贯性, 德育教育应与学生成长阶段的完整性相对应, 把握好高中与大学政治理论课的阶段性特点, 树立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做好教学衔接工作, 将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分层次、分专业、分文化背景开展教学, 因材施教, 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握学术前沿, 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与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交流, 及时了解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动态。

(二) 关于教学内容的衔接

针对教材内容重复的现象, 一是从教材本身入手, 在编写过程中尽量避免, 保证内容的渐进性;二是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重复知识点通过采用视频教学或问答讨论来开展, 或通过教师概述、学生讲述的方式进行。对于新出现的知识点可采取“以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激发探究欲”“结合社会发展新问题新实际进行讲解”“概述高中政治相关知识, 并深入讲解新内容”等多样的方式开展教学。

结合高中与大学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比照分析, 两者的差异与共性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 适度地把握好高中与大学教学的知识点讲解的程度、角度和所要达到的深度,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及针对性。比如, 在学习实践及其特点的相关内容时, 高中仅要求学生掌握实践的含义及三个特性, 对实践的形式不作要求。那么大学则应更加强调知识的学科逻辑。以此观之, 教师可以略讲旧知, 着力于对新知识点的剖析, 强化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的实际运用。

(三) 关于教育方法的衔接

为了做好与大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衔接, 应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让高中生了解大学生活, 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人生目标和理想;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 把思想政治课中学到的知识践行于日常生活, 使思想政治理论真正“进学生头脑”, 做到思想政治认知和思想政治行为相一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强调大学生的教育与自我教育, 创新教育方式, 如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对话式等等,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真正帮助大学生化“思想政治理论”为“思想政治方法”, 进而转化为符合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思想政治行为德性”。

(四) 关于教学评价的衔接

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如采用分阶段考核与期末汇总;无领导小组讨论考核法;学生出卷, 交换答题;论文加答辩等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扩充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考核标准的模式。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 应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采用适度超越原则,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促进政治理论教育真正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五) 关于衔接教学的沟通机制

增强衔接意识, 树立整体意识。一方面高中与高校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另一方面, 建立高中与高校之间“走出去, 请进来”教学交流研讨长效机制, 加强高中政治课教师学历提高和教育培训, 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增强对高中课堂的了解, 双方合力研讨提交教学实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教学中的实践情况, 需要通过深入课堂一线, 对大学与高中的教学进行专题调研。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42-49.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3年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 2013:34-39, 62-91.

[3]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6-9.

[4]顾海良, 佘双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142-149.

[5]陈超.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衔接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王惠琴.也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J].数理化解题研究 (初中版) , 2013, 31.

[7]金梦兰, 李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问题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10 (6) , 32-33.

[8]张青红.高中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衔接探析[J].文教资料, 2006, 25.

[9]蔡晓红.论高中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差异与衔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14.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观《圆明园》有感 第4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民生教育;和谐社会

收稿日期:2010-03-1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进行民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董一冰(1968-),女,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學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研究;杨昕宇,牡丹江医学院学工部。

民生是指人们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人自身的社会发展问题,包括人们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这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坚持不懈地解决好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大学生是民生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民生教育就必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理想

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理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生教育的价值导向和政治导向。关注民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为人民服务。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理想就是教育大学生树立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谋利益、谋发展,就是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致力于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民生观将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方式和理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功利化”和“多元化”的倾向,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势在必行。因此,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民生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民生观纳入自己人生观、价值观改造的正确轨道上。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的信念、民生理念和民生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加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民生理想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由泛政治化转向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养、道德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提升与全面发展,这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把宏观的目标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直接结合。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尊重、引导和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激发大学生的成才动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民生理想教育适应价值取向从单纯关注社会价值向社会与个人相结合的转变,注重对大学生的尊严、情感、个性、价值实现的满足与发展,让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理念导向方面。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真正使大学生深入理解民生的科学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就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使这种执政理念深入人心。让大学生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民生奋斗的历史,了解关注民生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善民生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1],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也是党科学执政的基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生活、投入学习。通过树立民生观使大学生正确把握国情、认识民情。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为当代大学生展示真实和广阔的国情视野和民生视野,培养学生以民生为视角观察社会问题,把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落脚点落在民生的基本范畴上。借此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党和国家当前的一些重大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把握当前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现实,了解我国普通民众在当前形势下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思想理论课中,通过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民族利益相连,摆正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培育大学生健康、和谐、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改善民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培养大学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素质

培养大学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素质是对大学生进行民生教育的根本。改善民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民生“可说便是经济”。[2]市场经济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善和发展能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从而为民生建设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全的社会精神,树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识观念,为民生建设培养宝贵的人力资源。

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是开放性、竞争性、创造性,它要求教育培养智能型、复合型、开拓型、创新型和外向型人才。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深受多元化观念及主体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冲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与新要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主动性、公平意识和效益观念,但同时也淡化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和精神价值。因此,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大学生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适应市场经济法则。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认识、理解和认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帮助大学生从理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立足于市场经济自主经营和平等互利的实际,引导学生增强主体意识,树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结合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求利性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追求效率和效益的价值观念。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道德和经济思想,增强大学生加速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调动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深入地解决民生问题。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让大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增强社会责任感。结合实际,引导他们分析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尽快完成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定位个人在群体、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健康人格。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只有明确时代主题,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来塑造自己,才能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通过生动、直观的现实,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真正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强化科技意识和竞争观念,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性,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将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必然要求,是民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的人文关怀,是指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关照、牵引和培育,尊重和关照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促进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积极向上的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只有将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让学生的生命自由成长,思想政治教育课才能真正起到发展人、完善人的重要作用。

随着转型期影响大学生的因素增多,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人文关怀非常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人的价值性目的,通过思想引导、行为引导和价值引导来促进大学生在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上的良性转变。始终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动力主体和权益主体,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最佳条件。在教育内容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品味提升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离学生更近、变得更实,把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现实起点,围绕大学生十分关注的学习、成才、求职、就业等方面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大学生由于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等差异的影响,其素质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给大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其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标准化教育向多样化教育转变,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树立积极平等的教育观,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关注大学生多层次的需求和感受,促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潜能。

关怀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至关重要的内容。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党的十七大提出“注重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心理疏导就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运用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疏通人们的心理障碍,解决思想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心理疏导,教育大学生具有崇高理想、坚定正确的人生观和明确的生活目标,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引导大学生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养大学生独立、果断、坚韧的意志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尤其要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指在经济上比较贫困、或者在学业上落后、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散漫、或者在家庭、生理上存在缺陷的大学生群体。要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展开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做到有的放矢。此外,人文关怀还承担着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进行端正生命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生命意志力教育。唤起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让大学生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民生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生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思想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民生教育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思想理论课中进行民生教育,通过提升大学生思想素养、提高政治素质、培养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人生方向,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人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选择。培养大学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品质,使他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竞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人文关怀,切实尊重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平等地位,能够实现其价值需要,维护大学生权益。与大学生平等对话与沟通,有利于改善疏淡的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有利于化解大学生的思想矛盾,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平等的人际交往观念,促进其形成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生教育,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崭新的内容和时代特点。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后改革开放时代”[3]这一时代既是中国跻身于先进国家先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国内社会风险调整增长期。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最重大课题。这需要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对应措施。这其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进行民生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但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民生形势的发展需要,不能很好地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相适应。没有扩展到民生问题的解决上。因此,探寻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原则,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服务,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民生教育,既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也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同时,解决民生问题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民生教育,能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缺乏针对性的局面。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增强了说服力。使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的新型思想人格特征的塑造。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大学生,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第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民生教育是引导和推动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素质和潜能的普遍提高和充分发展,是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和理想,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民生教育切实关心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思想矛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撑。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民生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民生问题的解决或解决程度。离开大学生的热情参与、积极投入、首创精神、能动作用,民生建设无从谈起。因此,引导大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理解民生问题,教育大学生以什么样的心态满足自己的民生期望,怎样把中国共产党着力解决民生的执政理念、政策倾向,与大学生的民生期望和现实问题有效衔接与磨合、对接与协调,是思想政治理論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大学生思想理论课中进行民生教育,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给大学生以必要的物质关怀、精神关怀和人生指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萨孟武.三民主义政治学[M].上海:新生命书局,1924.

[3]郑功成.关注民生——郑功成教授访谈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观《圆明园》有感 第5篇

片中记录了圆明园从建造到被火烧毁的全过程。有一位外国画家郎世宁,从影片开始到结束,都能见到他忧郁的身影,他一生亲眼目睹了圆明园的建造与毁灭。

这是一部具有很强史诗风格的纪录电影,体现了当时王朝的无能。几个皇帝都因为治理国家不当,才使得圆明园被毁。雍正一生沉溺于丹药,后来死于丹药中毒,就是他沉溺丹药,忽略了对大清的建设,才使中国落后。乾隆则是封闭发展,只顾闭门造车,没能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才使中国败在别人的脚下。再看看现在,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与当时比起来可好多了。圆明园的被毁,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几千个英军竞打败了中国的千军万马!唉,那时的中国太软弱了。而中国现在为何如此强大,也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什么飞机、大炮,中国现在都有了。为什么古与今变化这么大,因为“古”是“封闭”,“今”是“开放”,当时没引进其他国家的技术,才使中国落后!现在回想起电影中的情节:那时的圆明园多么富丽漂亮,现在被毁了,可这惨痛的教训留在人们的心里。

观《圆明园》有感 第6篇

啊!可恶的八国联军,你们是多么残忍!你们夺走了我们的奇珍异宝,夺走了我们的历史画,夺走了我们修建圆明园劳工的心血和汗水。八国联军,你们又是多野蛮,为了毁灭罪证,你们还要放火,大火无情地烧了整整三天,难道我国这一片珍贵的瑰宝、建筑、艺术品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这一把火烧掉了我们中国一百五十年的经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汗水在这里就真的彻底毁灭了。

有哪一位中国人不想看一看自己的国家的历史,有哪一位中国人不想听听古代人民的诉说,又有哪一位中国人不想瞧一瞧古代人们的打扮、绘画、生活等方面的认识。

写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啊!这一切的一切——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奇耻大辱!看,睡狮已醒,我们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巨龙腾飞,如今,我们的中国已经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闪闪发光、光芒四射!

观《圆明园》有感 第7篇

星期五的那个下午,看了《火烧圆明园》的记录片后,我感受颇深。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

圆明园那昔日的光辉哪去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哪去了?那热闹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哪去了?

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那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的瑰宝与精华呀!好几代帝王的梦想和人民的心血呀!

惋惜之余,问题悄悄爬上了心头,为什么英法联军敢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抢掠、烧杀、毁坏呢?为什么中国人不敢去制止呢?

思考再三,答案是:当时的清政府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击,明明有先进的武器,去不知道用。想管,却又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的毁灭。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上一篇:主题活动反思:温暖的家下一篇:陕西省国营林场经营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