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理论范文

2024-06-26

内部控制理论范文(精选9篇)

内部控制理论 第1篇

涵义

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就字面意思而言,是指在组织系统内部实施的控制,只一词汇最早作为专业概念被提出是在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指为保护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簿记事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其后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和认可的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财务执行官委员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管理会计师协会共同组成和发起的组织委员会,亦即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于1992年提出并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提出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纵观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的内部牵制阶段;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内部控制活动组织阶段;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内部控制结构组成阶段;九十年代后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

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有了扩大,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美国一些企业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方法,按人们的主观设想建立了“内部牵制制度”。该设想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内部牵制制度是按照这种设想建立起来的,要求任何经济业务活动或经济事项的处理都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经手的会计工作制度。这是内部控制的雏形。直至20世纪4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根据内部牵制思想,该阶段内部控制的着眼点在于职责的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人员配备和职责划分、业务流程、簿记系统等来完成。目标主要是防止内部的错误和舞弊,通过保护组织财产的安全来保障组织运转的有效性。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内部控制制度阶段。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既定的管理政策。”1958年,该委员会在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重新表述了内部控制定义,将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理论 第2篇

20世纪4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实践与 理论 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与突飞猛进的发展,内部控制完成了其主体 内容 的构建,其各项构成要素和控制措施也零星可见,散布于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实务中,但未从理论上进行 总结 ,把内部控制当作管理的附属,1949年美国 会计 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特别报告中,承认内部控制超越了与财务部门直接相关的事项。1958年10月,该委员会发布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对内部控制的定义重新进行了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理论的 研究 又有了新的进展,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研究时,亦已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不可分割性和相互联系性,但重点逐步从一般含义向具体内容深化。这一变化的标志是1988年4月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文告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该公告的颁布和实施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它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代替原有的“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明确解释了内部控制结构的三要素,即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及它们的具体内容。20世纪90年代后,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为COSO)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并从1月起取代1988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公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符合适用的 法律 和法规等目标提供保证。将内部控制结构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个要素。

纵观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轨迹,其理论和概念的演变就本质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形成阶段和发展与完善阶段,

20世纪80年代前,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源于内部牵制的理论假设,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程序和 方法 ,基本上形成了业务处理程序化、业务分工标准化、企业员工间协作与制约制度化,以及与经营目标关联化的理论格局。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理论在于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重点集中在如何防弊纠错上,使内部控制在面对企业管理实际时显得过于消极和狭窄。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的 影响 ,以及90年代信息产业和高风险行业兴起的冲击,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两种观点。虽然二者存在有一定的差异,但这一阶段的理论特点则反映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研究重点的转移,即逐步从一般向具体深化,并将内部控制“要素化”,体现了内部控制源于管理阶层的经营方式与管理过程相结合的特点。

二、内部控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根源

(一)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 自然 科学 理论是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的方法论

内部控制理论 第3篇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改革

0 引言

现代控制理论是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是控制类硕士研究生学习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等课程的基础[1,2], 同时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技术等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现代控制理论的教学内容广泛, 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 系统的运动分析, 系统能控性、能观性以及稳定性的研究, 系统极点的配置、状态观测器的设计以及最优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较为抽象, 对线性代数、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等知识有较高的要求[3,4,5],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深奥难懂, 且难以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上课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

自动控制理论是控制类学科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的前期必修课程[6]。相对而言, 自动控制理论对数学基础的要求相对较低, 且和实际情况的结合较为紧密, 学生对自动控制理论的理解相对容易, 掌握也相对熟练。

本文结合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理论的特点, 提出一种通过自动控制理论的知识引导出现代控制理论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法, 从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响应与系统运动分析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现代控制理论的教学改革思路

自动控制理论是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两门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对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现代控制理论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先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自动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然后引导其从新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讲授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新知识;最后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果进行比较, 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新知识的掌握。

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为了从理论上对控制系统进行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计算,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第一步。自动控制理论侧重于分析系统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并不关心系统内部状态的变化情况, 故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对系统进行描述。现代控制理论则以系统的内部状态为基础进行研究, 重点分析系统内部状态与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采用状态空间表达式对系统进行描述。在教学时, 学生首次接触状态的概念, 对其物理意义并不了解。若此时便基于状态的概念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学生难以了解此类数学模型的本质。此时教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 应先建立学生所熟知的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 再逐步过渡到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例1建立图1中所示RCL电路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在确定了系统输入和输出量之后, 首先建立系统各环节的微分方程, 构成微分方程组, 如式 (1) 所示。这是建立系统微分方程或状态空间表达式共同的第一步。

在建立系统微分方程时, 应该将作为中间变量的环路电流i消去, 得到只有输入和输出量的微分方程, 并将其化为标准型, 得到式 (2) 。

和建立微分方程不同, 在建立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时, 不会消去中间变量, 而是确定状态变量, 如令x1=uo (t) , x2=i (t) , 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并最终写成矩阵形式, 如式 (3) 。

通过比较, 学生能够认识到虽然式 (2) 和式 (3) 的形式大相径庭, 表达的却是相同的RCL电路。式 (2) 中的变量只有输入和输出量, 体现了自动控制理论中只关注输入和输出关系的特点;而式 (3) 中不仅有输入和输出量, 还有内部变量i (t) , 能够反映输入量对内部变量的影响以及内部变量对输出量的影响, 体现了现代控制理论基于控制系统内部状态进行研究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基于内部状态所建立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意义。

1.2 系统响应与系统运动分析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 学生会对线性系统进行运动分析, 即对状态方程求解。求到的结果是一个关于x (t) 的矩阵表达式, 其物理意义是描述状态变量在输入和初始状态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然而内部状态的变化情况往往无法直接进行观测, 这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求解结果的物理意义。学生在学习自动控制理论时域分析法时, 对系统的响应, 特别是针对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所谓系统的响应就是系统的外部输出,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等方式直观感受并了解其物理意义。因此建立内部状态变化规律与系统外部响应的关系,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状态方程求解的意义。

例2设系统的状态方程如式 (4) 所示, 且x (0) =[0 1]T, 试求在u (t) =1 (t) 作用下状态方程的解。

比较两根曲线, 虽然都是单调上升的, 但明显上升的速度有所不同, 学生能直观体会到初始状态对系统输出的影响。而本题的求解过程, 也能帮助学生理解系统输出和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讲解, 学生能体会自动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直观感受初始状态对系统输出的影响, 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又能加深其对系统响应的理解, 体会自动控制理论忽略初始状态进行研究的局限性。

1.3 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最基本的性质, 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劳斯判据、奈奎斯特判据、伯德判据, 以及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克拉索夫斯基定理都是系统稳定性的判据, 可见稳定性的重要性。然而自动控制理论中对稳定性的定义仅仅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涉及到的大范围渐进稳定, 除此之外, 现代控制理论中还涉及到了一致稳定、渐进稳定、大范围稳定和李雅普诺夫稳定。为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稳定的不同, 可以将自动控制理论中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引入到现代控制理论的教学中。

2 结语

本文结合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理论的特点, 提出一种结合两门课程相关内容进行现代控制理论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继续改革教学方法, 进一步提高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元涛.面向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33) :40-42.

[2]马宏绪, 王剑.“非线性系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 33 (2) :17-18, 21.

[3]肖小庆, 周磊.现代控制理论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 2014, 34 (5) :101-104.

[4]程启明, 薛阳, 贾再一, 等.“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69) :59-60, 64.

[5]贾鹤鸣, 宋文龙, 戴天虹.“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04) :71-72.

内部控制理论 第4篇

关键词 现代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 差异

中图分类号:O2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控制这一概念本身就反映了人们对战胜自然的渴望,控制理论也自然而然的在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历史中发展起来。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作为控制理论的主要部分,两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者于此通过分析对比研究对象、数学模型、基本方法等方面介绍它们的不同。

1 控制理论简介

1.1 控制理论的性质

控制理论研究如何改进动态系统的性能以达到所需目标,这个广义定义包含了人类活动的许多方面。自动控制领域有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主题:其一是反馈的概念,反馈概念的精髓是可以得到各种输出和它们的各个所需值的实时比较的度量-各种误差,再由以此测量到的误差来减少误差。其二是最优控制的概念,控制的目标是使以数字量表示的显示在一段时间上的所需性能和系统实际性能间的差异的性能指标为最小,要寻求一个使性能指标最小的时间函数的控制。

1.2 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实践的历史悠久,它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古代中国、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都使用过自动计时漏斗。1788年,瓦特制造蒸汽离心调速器。1868年,麦克斯韦解释了瓦特速度控制系统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开辟了用数学方法研究控制系统中运动现象的途径。劳斯、赫尔维茨分别在1877年、1895年独立建立了直接根据代数方程的系数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准则。1927年,布莱克发明了负反馈放大器。1932年,奈奎斯特提出了根据频率响应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而且给出了稳定裕量的概念。1940年,伯德进一步将频率响应法加以发展,经典控制理论开始形成。1942年,哈里斯引入传递函数概念。1948年,埃文斯提出根轨迹法。1948年,维纳出版了《控制论》,论述了控制理论的一般原理及方法,推广了反馈的概念。1954年,钱学森出版了《工程控制论》。20世纪50年代,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

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技术及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解决更复杂的多变量系统、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实践的需求推动了控制理论的进步。1956年,贝尔曼等人提出了状态分析法和动态规划法。1958年,庞特里亚金提出了极大值原理。1959年,卡尔曼创建了卡尔曼滤波理论,1960年,卡尔曼把状态空间法系统地引入控制理论中,提出了能控性和能观性的概念。到1960年初,现代控制理论应运而生。

2 两种控制理论概述

2.1 经典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描述系统单输入单输出特性,应用传递函数法和拉普拉斯变换法作为研究方法和工具。研究问题的着眼点是系统的输出,分析和设计方法主要是在复频域,运用频率法、根轨迹法等校正系统,设计PID控制。频率法物理概念清楚,直观且实用,但难于实现最优控制。经典控制理论在系统设计和分析时无法考虑系统的初始条件,难以达到高精度的位置、速度等控制系统设计的要求。

2.2 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用来解决多输入-多输出、多变量系统的问题,系统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定常和时变的。这一理论的特点是采用处理状态空间描述作为系统的数学模型,以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为核心。以线性代数、矩阵理论为研究工具。研究问题的着眼点是系统的状态,分析方法在实域、复域进行。现代控制理论从理论上解决了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性、稳定性以及许多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3 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差异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在数学工具、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对动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时,两种理论可以互相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特别是对线性定常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经典控制理论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已渗透到现代控制理论内部,如零极点配置和频域方法,大大丰富了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内容。下面将从研究对象、数学模型及应用领域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3.1 研究对象

经典控制理论的控制对象主要是较为简单的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无法表示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和非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但是实际上,理想的线性系统并不存在,可以说都是非线性系统,但是,在系统非线性不严重的情况下,某些条件可以近似看成线性。对性能要求不必太精准的系统来说,经典控制理论已被全世界控制界和工程应用界证明是完全合适而且很有成效的。

现代控制理论相对于经典控制理论,应用的范围更广。现代控制理论采用的是时域的直接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性能或综合指标设计出最优控制系统。但并不能说现代控制理论更优于经典控制理论,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进行分析。

例如研究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电枢电压ua(t)为输入量,电动机转速wm(t)为输出量,机构图如下:

其中,Ra,La分别是电枢电路的电阻和电感,Mc是折合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负载转矩。这是一个单输入单输出的系统,采用两种控制理论都可以对其求解与设计。人们常采用经典控制理论的方法,应用起来方便可靠、问题相对简单、求解比较直接,更可省许多经济支出。

3.2 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能反映系统固有的稳态、动态特性。从数学模型上来看,经典控制理论主要采用常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动态结构图,仅描述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不能描述系统内部结构和处于系统内部的变化,且忽略了初始条件。不能对系统内部状态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描述。因此,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描述属于系统的外部描述。当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时,传递函数变成一个函数矩阵,用原来的传递函数方法、频率特性方法处理问题变得复杂,难以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的数学模型通常是状态空间表达式或状态变量图来描述的,这种描述又称为系统的“内部描述”,能够充分揭示系统的全部运动状态。而且,用矩阵形式表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在数学符号和运算上得以简化,适于计算机求解,为复杂系统的工程实现带来便利。易于实现最优控制和实时控制。

从两个图中可看出,传递函数只可以描述系统的外部动态特征,而状态空间模型却可以反映出内部的特征。两个系统的结构图不相同,虽然反映的输入输出关系与传递函数相同,但描述不同的系统特性。所以用传递函数比较适合研究系统输出特性,用状态空间模型比较适合内部特性的研究。

3.3 应用领域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用于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各类控制问题,尤其在航空航天技术、武器控制、通信技术等方面。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后,自动控制理论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及国防建设等领域。比起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考虑问题更全面、更复杂,主要表现在考虑系统内部之间的耦合,系统外部的干扰,但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可以说自动控制应用领域遍及众多的科技和生活方面,但并不是说现代控制理论取代了经典控制理论,前者是后者的进步和补充,二者在其相应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结语

通过对两种控制理论的分析,可以认识到经典控制理论是直观整体的认识控制系统,而在改进控制系统内部特征方面作用不大;然而现代控制理论却能很好地改进和设计控制系统,对认识一个低阶控制系统却不直接简便。总的来说,每种控制理论都有它的缺点和优点,两种理论共行并举才是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科技和社会的可行之道。

参考文献

[1] 贺良华.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

[2] 刘豹,唐万生.现代控制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姚寿文.自动控制理论基础[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传波,刘旸.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对比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6.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研究-李鸿英 第5篇

华宸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李晓燕

摘 要: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而现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发展中显示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控制环境;法人治理结构;审计

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而现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发展中显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在现实生活中,企业衰败的案例数不胜数,从小企业到名牌企业无一例外。

1989年成立以“昂立一号”为主营业务的三株实业有限公司,也曾经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年销售额曾经高达80亿元,累计上缴利税18亿元,拥有15万员工的庞大帝国,在1998年轰然倒塌,1999年全部进入停业。与此同时,我们也相继看到一些上市公司“郑百文”、“银广夏”等一系列丑闻事件的发生,尽管这些案例发生背景不完全相同,原因复杂,但有一点共同的问题就是内部控制的失控。

对于内部控制,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从1986年财政部发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内控制度作了相应的规定。1990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会计职业界开始对内部控制展开了广泛的理论研究,企业在实务上积极进行探索。2001年6月财政部又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这是对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所制定的法规。后又在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

售与收款、成本费用、工程项目、固定资产、存货、筹资、对外投资9个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每一环节详细规定了具体管理步骤。这在理论及法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但纵观2001年以后企业内部控制案例仍令人触目惊心。据上海市检察院统计,2003年查处的国有企业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涉及基建环节的案件有36件,约占总数的10%,大部分发生在势力雄厚的国有骨干建筑企业中。综合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内部控制中出现了问题。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局限性

(一)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控制的环节越多,设臵的岗位就会增加,需要配备更多的人员,内部控制的运行成本必然升高。但在实践中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却难以估计,需要个人主观判断。主观判断的失误可能会使必要的控制未能实施而造成更大的损失。也可能会使某些控制成本超过预期收益导致控制程序得不偿失。

(二)受人为错误的影响。内部控制是由人来执行的,执行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否有效发挥。而不适应该岗位素质要求,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措施经常误解。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即使是设计完美的内部控制也可能失效。

(三)受串通舞弊的限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内部控制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可以避免一个人单独从事和隐瞒不合规行为。但也不

可避免合伙舞弊。

(四)受管理越权的限制。任何控制程序都不能发现和防止负责监督控制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不正当地使用权力。管理层违规是对内部控制的一个主要威胁,许多重大舞弊和财务信息失真案件就是由于高层管理人员的越权干预而发生的。

(五)受政府政策和法律的非预期变化影响。企业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和发展势必要不断地调整经营战略,从而内部控制制度也应作及时的调整。

(六)受竞争对手的行动影响。

二、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与对策

为有效地防范和改进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两个方面需要加强管理。

(一)建立良好的企业控制环境。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一组因素的通称,这一组因素包括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式,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事务,外部影响等。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可以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

1、加强企业诚信与道德价值观的树立

现在,经营良好的企业管理人员越来越认可一种观点,即:“强调道德价值观是值得的。”职业道德行为和管理层的诚信是“企业文化”的一个产物。企业文化包括道德和行为准则、交流沟通这些准则的方式,以及在实践中强化这些准则的方式。

一是加强企业用工制度中关于诚信与道德价值观的考核认证。一个具备优良品德的高素质员工,不仅能有效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更能感染周围所有同事,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而品质差的人则会是一枚炸弹,随时会给企业带来灾难。考核这方面因素可以通过在招工内容中加入品质方面的测验;定期考核中自评和民主测评加以认证。

二是建立明确的道德准则并积极推行

建立并推行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准则。如《领导人员廉洁自律“五不准”规定》、《高级管理人员职业与道德规范》。明确由董事会负责对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情况进行监督,并授权公司总裁负责实施。以此进行每年至少一次的定期培训。培训方式包括专门培训、互联网等宣传推广方式包括召开会议、进行年度书面确认。公司诚信与道德建设强调从“一把手”做起,通过领导干部连接自律检查,有效地开展信访、发邮件举报机制以及公示办法,在公司范围内传达管理层对道德准则的遵循。

建立并推行针对全体员工的道德准则。《员工职业与

道德规范》、《公司劳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违反财经纪律处分暂行规定》以及《员工手册》等都是适用全体员工的道德准则规范。公司根据劳动合同管理办法、纪律检查条例、业绩考核办法等多项规章对员工实施管理,并对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敦促员工遵守道德规范。

2、明确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

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层设计并负最终责任。当管理层凌驾于内部

控制之上,绕过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内部控制的监督控制作用就消失殆尽而形同虚设。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一是明确规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公司编制年度报告中需包括内部控制报告,外部审计师要审核并报告管理层所做的评价。

二是明确规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财务总监对财务报表的书证要求。

(二)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1、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独立于董事会的监事会或隶属于董事会、主要由公司外部独立董事参加的审计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监督公司财务报告制度及财务、会计、法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监督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工作业绩;提供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企业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的沟通途径。

2、加大对违规行为处罚的力度。制定严格并详细的违规处罚措施。加大违规行为的宣传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纪律处分,处理的原则和结果应在公司上下进行传达。对员工违规的处理主要采取批评教育、组织谈话、纪律和经济处分等形式,处理结果在适当范围内进行通报。对重大违规事件还要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典型案例剖析,开展警示教育宣传。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工作。我们应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控制意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利于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荣恩。《内部控制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2] 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3] 牛成喆。《 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4] 财政部:《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等。

内部控制理论 第6篇

二、课题研究意义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现代企业理论和管理实践表明,企业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开始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虚拟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提高起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势必要强化其内部控制。现如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广泛和深入,在企业中也是如此,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已变成主流,因此,对内部控制的理念创新研究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背景

XX年7月,财政部相关部门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着手建设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同时,证监会、国资委、上交所、深交所、银监会、保监会等单位也纷纷着手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及研究工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被置于一个空前的高度。但是,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手工管理方式在企业管理等需要大量事务处理的应用中已显得不相适应,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势在必行。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传统的内部控制理念中的控制活动由对人控制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控制理念中有所创新。

四、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理念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展望;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3.内部控制理念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4.内部控制理念创新:

(1)企业内部的观念创新:包括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注重企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注重企业文化的灌注、创造开发思维的学习环境等等。

(2)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如因环境的改变对原有不和谐的制度加以删除、改革,在原有的制度上加以创新等。

(3)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如管理层次、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等。

(4)科学技术的创新:系统开发的控制、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维护的控制、防治病毒的控制等等。

5.内部控制观念创新之后对企业的影响。

五、论文提纲

前言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剧增,单纯依赖原有的内部控制理念已难以应对激烈多变的市场经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的理念需要得到创新。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二)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监控

二、内部控制的发展简史

三、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四、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影响

(一)控制环境得到改善

(二)控制风险加大

(三)控制活动发生变化

(四)信息与沟通方便快捷

(五)监控任务增加

五、内部控制理念的创新

(一)企业内部的观念创新

(二)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

(三)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

(四)科学技术的创新

六、创新点

1.建立信息技术运用到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针对信息技术,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七、参考文献

1.王利彦、张继东《企业内部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XX年年8月出版;

2.示嫣红《企业内部控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3.颜梦玉《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家天地》XX年年第11期;

4.李连华《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会计研究》XX年第2期;

5.张岳麓《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企业改革与管理》XX年10月;

内部控制理论 第7篇

作者:

中国审计报 04期

日前,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确定今年内部审计理论研讨的主题为“内部控制审计”。

本主题要求梳理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理论,结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立足实践分析内部控制审计现状,总结成熟的经验做法和遇到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帮助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

本主题研讨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组织方式;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过程、方法、难点及对策;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内容及应用;对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内部控制审计未来发展等。论文的`题目和具体内容可以自行确定。

为确保此次理论研讨活动的顺利进行,中国内审协会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部审计(师)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各分会,中央部门和直属机构较多的企事业单位,要广泛宣传,认真部署,严格审核,保证研讨活动的质量。各单位在开展研讨活动时要认真选题,深入调研,制定详细的研讨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总结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做法,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实践中的成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述评 第8篇

(一) 内部控制的概念

1、内部控制的引入推动了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向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嬗变,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反过来又引发了内部控制概念的不断修订。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从萌生到盛行的数十年中,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职业界所界定的内部控制也在不断地发展。A I A审计程序委员会(C A P)下属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于1949年发表了一份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报告,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当时广为认可的权威定义。

2、内部控制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实质上仍然处于核心地位。20世纪70年代的“诉讼爆炸”,使得审计职业界开始着重研究审计风险问题。1983年12月发布的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实施审计工作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将审计风险概括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的乘积,成为通行的审计风险模型。

3、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内部控制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诉讼风险和职业责任的加大,审计职业界开始把考虑风险的目光从审计业务风险本身扩充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并由此引发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升级换代。

4、内部控制概念的整合与拓展及其对审计的影响。内部控制概念的整合,有助于明确审计中所考虑的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容,使得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有了明确的指引,结束了长期以来尽管一直倚重内部控制、但是对其概念、范围和内容莫衷一是的尴尬。

二、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

1、法约尔:旗帜鲜明认同内部控制的管理学家。法约尔把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六组: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他把会计与管理看作两组活动,认为会计是企业的“视觉器官” (这与现代会计的本质有所差异)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控制贯穿于各组活动中。

2、自我控制论。彼德·德鲁克 (Peter F Dcucker) 在《管理学:使命,责任,实务》一书中,肯定了会计是现代管理的鼻祖,而在以后的一些管理学家的视野,会计只是“管理控制的手段”,该书也专门探讨了控制的问题。

3、控制过程论。美国早期乃至现在管理学教科书,大多认为,管理控制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建立标准、揭示偏差、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并认为,管理控制可分为三种类型: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这三种控制都体现出“纠正”这一行为特征,只是纠正的具体对象不同。

4、控制要素论。管理控制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对其起决定作用的是构成控制活动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包括: (1) 决定目标。 (2) 规划与预算。 (3) 评估绩效。 (4) 管理活动。 (5) 激励。 (6) 责任中心制。控制的核心问题是可控。判断一个指标对特定主体是否可控,美国管理会计学界提出了三条标准,即指标可计量、主体可影响和可知道。

三、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

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就是在2年的研究成果——《内部控制框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一奥克斯法案》 (Sarbanes-Oxley Act) 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扩展研究得到的——《风险管理框架》。

这一新框架有了较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E R M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更加得细化了,内部控制: (1) 是一个过程; (2) 被人影响; (3) 应用于战略制定; (4) 贯穿整个企业的所有层级和单位; (5) 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实践并在组织的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 (6) 合理保证; (7) 为了实现各类目标。E R M的定义更加明确、具体。第二,E R M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层次比以往三个目标更高。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应用于实现企业其他三个目标的过程中,也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阶段。第三,E R M框架对其构成要素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将其演变成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第四,相关角色和任务的变化,E R M框架使董事会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负总体责任,并且要求其变得更加警惕。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在监督和评价成果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他们必须协助管理层和董事会监督、评价、检查、报告和改革E R M;他们从原来对C F O和内审委员会负责,转变为对CFO、内审委员会和风险主管负责。这些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对风险强调不足的缺陷。

笔者认为,虽然国外自20世纪初至今,内部控制的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特别是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有着重大的意义,这说明西方已经开始将内部控制纳入公司治理框架中进行研究,强调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关系是一个迄今为止没有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问题。而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一般只停留在经营层面上,在治理层面上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还停留在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的阶段。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仅研究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的内部控制是不够的,还应当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将内部控制纳入到公司治理框架之中,将内部控制置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环境下,进行深入研究应当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明辉、张宜霞.2002.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会计研究, 8

[2]、程新生.2004.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会计研究, 4

[3]、郑石桥.2006.内部控制实证研究.第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5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与系统观点 第9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系统观点;基本规范;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7—0054—02

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要求,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鼓励非上市企业实行[1]。对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进行分析,进一步强化整体和系统观点,对我国企业实施有效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

内部控制思想与理论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生产和企业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调整、丰富和发展。近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思想产生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以后,它是企业规模化经营、资本大众化和市场化以及由此引起人们对企业经营管理广泛关注的结果。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和内部控制框架阶段。内部控制源于内部牵制,内部牵制就是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以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其思想基础是对“多人犯错概率小、多人共谋成本高”形成的基本认识,是有关组织规划、职务分离控制的认识基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的控制与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直接使了内部控制超越了会计及财务管理的范围,逐步形成了包括企业组织规划、企业内部所采用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在内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西方各国纷纷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强化对财务会计以及各种经营活动的管理,并将内部控制扩大到企业内部各个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逐步从对一般规律的探寻向具体内容的逐步深化转变,开始采用结构分析法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以使其内容更贴近实际,条文更加易于实施。其中,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88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概念,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指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组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中,1992年美国多学会组成的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于1994年进行了修改。按照COSO的描述[2]: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它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具体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及监督等五个要素。COSO委员会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实质,即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一个系统,其主要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企业经营效益和效率、合规性和信息充分披露。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从责任主体来看,内部控制是由内部人实施的控制,负责实施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内部人员;二是从控制对象来看,内部控制是对组织内部事务所进行的控制,至少涵盖组织所划定范围内的所有事务活动;三是从控制手段来看,内部控制就是以控制程序、控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主要内容的控制;四是从控制的目标绩效来看,内部控制是对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2004年,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更加宽泛,其研究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3~4]将内部控制要素增加到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八要素。当前,COSO报告是目前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指导性标准,其内涵和外延比以往任何一个内部控制概念都要深刻和宽泛;同时,其外延广泛的内部控制概念强调了内部控制对于经营性目标、合规性目标及可靠性目标的达成是一种合理的保证。COSO报告的提出是在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吸收了以往成功的经验。

我国的研究与国际研究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大体集中在三个方面[5]:一是围绕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理论建设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对公司治理、委托代理与内部控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二是集中在内部控制概念辨析、界定方面的研究,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概念界定进行阐述;三是关于内控制度执行方面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发现制度执行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作为政府强力推出的标准,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尽管还存在许多争议和分歧,但毕竟是政府在推动内部控制建设上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一次重要尝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二、内部控制的系统观点

内部控制是针对企业的,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关的义务。企业是一种“组织”,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把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机构,其首要任务是生存。企业作为“组织”,完成“组织”使命就必须解决好领导问题、制度问题和标准问题。自从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对企业性质、企业边界、企业的内部组织与制度安排等重要内容的研究开始,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便如火如荼地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由此,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关于企业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并在理论应用层面收效颇丰,如财务理论、公司治理等。其中,委托代理理论把企业作为“黑箱”,研究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投资者与企业经理的最优激励合约安排。对“交易费用”的认识,促使企业管理理论对契约的不完备性进行反思,并把“剩余控制权”的配置作为企业制度中的关键,同时对实际中的企业“异质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按照西方主流理论的观点,“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根源和基础。这样,公司治理结构就必须研究投资者与实际管理者的制度安排,解决信息不对称、利益的冲突与协调、经营管理的激励与约束、合约的不完备性等问题。从实践来看,以20世纪90年代倍受关注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司治理体制和20世纪80年代以德日公司治理体制以及相应的金融体制为主要实践特征。一般意义上的模型和企业的“异质性”共同决定了企业的治理结构选择,从内部看,主要体现在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从外部看,主要体现在市场机制、信息披露机制与外部监管机制等。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既适应了现代股份制经济发展和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要求,同时又相互推动、共谋发展,特别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股份公司背景下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内部控制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内部控制机制与公司治理的相关内容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揭开企业管理的谜团,比较清晰地界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和概念体系,按照系统的观点和整体的视角逐步剥离和剖析相互关系,将使内部控制能够在一个清晰的背景下精确展现。

按照系统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企业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又由若干个小系统组成,逐层剖析,就可以得出一个内部控制的系统观点[6]。从内部控制来看,其内外部的需求者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审计人员、企业管理者、企业的投资者、潜在的投资者和外部监管者等。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企业的相关利益者会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需求者并不是按照一个标准、一个视角对内部控制提出要求,其需求存在很大差异,但又都需要得到满足。这样,我们就需要对“内部”进行清晰的界定,首先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取决于企业的边界,而且这个边界不是仅仅局限在“物理边界”或“法律边界”之内,其范围应当取决于企业目标对其的定位和要求,是可以超越的;其次是按照系统的观点对内部控制进行结构划分,也就是确定子系统,比较普遍认可的做法分为三个层次:与所有权相关的企业治理控制,即企业治理对应企业治理控制,以所有权为基础,以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分配为核心,以独立、责任、激励、约束理顺委托—代理关系;与经营权相关的企业管理控制,即企业管理对应企业管理控制,以经营权为基础,以合同收入分配为核心,以管理、协调、控制为主要手段,围绕发展战略实施内部管理;与岗位职责相关的业务控制,即业务管理对应业务控制,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合同收入分配为核心,以业务标准化为业务开展基础,促进业务的正常开展。

同时,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实现企业内部的均衡和有效运作,这就需要用系统和整体效率的视角来审视内部控制的本质和由此产生的概念体系。按照系统和整体的观点,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企业的整体效益与效率。因此,整体有效取决于治理控制、管理控制和业务控制的全部有效。这需要对内部控制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概念体系,以便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提供支持。在现代社会,企业必须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更加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只有制定和明确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竞争战略并采取相应的竞争手段,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这样,现代企业需要在明确的战略目标指引下通过合规合法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强化整体效益和效率,并在满足整体效益和效率追求的基础上,对相关利益者提供充分、有效的财务和管理信息支持;同时,企业实现在合规经营基础上的整体效益最大化以及进行及时、可靠、有效的信息披露,需要在公司治理层面、经营管理层面和信息披露层面实施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2008-05.

[2]牛成喆.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应用技术[M].张宜霞,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方红星,王宏,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李连华.内部控制理论结构——控制效率的思想基础与政策建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6]Michael C.Jackson.系统思考——适于管理者的创造性整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2课下一篇:领导在集团党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