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案例

2024-07-06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4篇)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案例 第1篇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案例

语文这门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得最紧密,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课内一次读书比赛,课外一场难忘的活动,家庭与父母亲切地交谈,小巷里与同伴们游玩嬉戏,与此等等,都是向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结合点。下面就以低年级课文《精彩的马戏》为例,谈谈营造语文实践活动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设想。

一、谈话入手,诱发实践动机

《精彩的马戏》是一篇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写实小故事,文章的直观性、趣味性极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引起他们以往的生活体验。如听到“马戏”就自然地联想某次跟爸爸妈妈到动物园里看猴子、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的情景,自然就联想到路过街头,遇到一个艺人在表演猴于玩球的情景……针对这些情景,教师可以从谈话入手,诱发学生语言实践的动机,让学生回忆类似有趣的情景,再将这些有趣的场面给同学们描述出来。学生的兴奋中心一旦被激活,他们就会无拘无束、淋漓酣畅地将自己以往所见所闻述说出来。

二、观察图画,激发听说兴趣

从谈话入手,学生的语文实践动机诱发出来了,学生听说积极性高涨起来。对此,教师可采用“移情”的方式,转换学生的兴奋点。如可以说:“你们在以往的生活中亲眼见到的‘街头马戏’都很感兴趣,可是,今天我们要看的马戏更精彩,你们想看吗?”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外转到课内,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迫不及待地翻看课文插图,这正是教师所企盼的。教师此时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依次出示活动的单幅幻灯片,学生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模仿猴子的动作、神态,有的自言自语地说:“好玩、好玩。”课堂里此时叽叽喳喳,“秩序混乱”,每个学生学习器官都调动起来了。

三、图文对照,规范听说语言

1.导入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模仿猴子、山羊、黑熊这些小动物表演马戏非常像,很多同学边模仿边说出表演的过程,真是有趣极了。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2.组织练读:

学生的兴致由仿说转移到听和看上来。首先,教师范读一遍,为学生练读作准备。教师范读过后,学生进行练读。此时的练读只提一个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要求:流利、有感情。

3.适时评读:

如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一个句子:“它爬到竿顶上,在上面倒竖问蜒,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着观众。”教师可以针对某同学的朗读具体指出:“这一句读得很好.尤其是‘瞅着’两个字,把小猴子顽皮、得意的样子读出来了,你们能像他这样读出来吗?来,我们都来试试,看谁读得更好!”

4.看图演讲:

这一过程,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练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趣的手段仍要靠教师充满情感的语言。

四、操作表演,营造活动氛围

本文的特点就是趣味性浓,如何根据这一特点,将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并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加强语言实践,使知识转化为技能,这里,操作表演是简单易行的形式之一。

1.提示表演规划:模仿各个小动物的动作,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出简单的动作。

2.可以边做动作边想象各个小动物此时可能对观众说些什么,如猴子可能对观众说:“各位观众,我是一只调皮的小猴子,在马戏团里,经过叔叔阿姨的训练,我学会了爬竿。”

3.指名上台,每人表演一个最拿手的好戏。

4.表演完毕。“观众”选派代表进行评价。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案例 第2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精彩”“表演”口头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所表演的精彩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有以下三个重点:

1、阅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除了要读准课文中出现的10个生字外,还要注意让学生读准以下两个多音字和三个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好、喝;易读错的字:跷、瞅、算。

2、教学生字时,要以字形教学为重点,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好“猴、紧、演、算、直”等5个生字的笔画、笔顺及字形结构。

3、要借助图画和课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教学的难点:让学生明白动物的精彩表演是由马戏团演员们训练出来的,懂得人是最有办法的。

教学思路:

本课是看图学文,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配有四幅图。教学时应从图入手,图文结合,指导学生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课文语言文字的教学加深学生对图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初读课文。主要应按以下三步进行:①揭示课题,看图说图意。②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③自学生字词。提出自学要求,然后采取自学汇报的形式学习生字词。教学时以字形教学为重点,突出生字的书写指导。

精读课文要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根据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逐段学习,强化学法指导。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各段的叙述方法基本相同,教师应重点指导学习第二段,其余两段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自己阅读,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第五段,是指导学生读懂第二句话的意思,懂得这句话是说动物能做各种表演是人训练的结果,讲清楚还是人有办法的道理。

精读课文后要总结全文,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四段。

教学资料:

戏:读xǐ。左右结构,字形左小右大。左边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马戏:原指人骑马所做的各种表演,现在也指节目中经过训练的其他动物的各种表演。

猴:读hóu。左右结构,字形左窄右宽。右边的“侯”,与时候的“候”不同,书写时中间不要多加一竖。猴子:哺乳动物,全身有毛,形状略像人,种类很多。

扮:读bàn,不读fàn。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字义:化装。

熊:读xiǒng。上下结构。上半部“能”字的两个“匕”字,书写时小撇不出头。下半部四点底,第一个点是左点,其他三个是右点,最后一点书写时应和第一点一样略大些。字义:兽名,能用两只后脚直立行走,也能爬树。有黑、白、棕等颜色。

直:读zhí。独体字。中间是三横、不是两横,也不是一竖。直立,就是站立。

紧:读jǐn。上下结构,上半部第二笔竖略长于第一笔竖。下半部是“糸”不要丢掉第三笔点,也不要写成“系”。紧张,是指人的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

演:读yán。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宀、一、由、八组成。表演,即演出;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狗:读gǒu。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时两部分上下基本齐平。字义:一种家畜,也叫“犬”,善于看守门户。种类很多。

算:读suǎn。上中下结构。共14画,第13画是竖撇,不是竖。中间是“目”,不是“日”。算术,数学的一个分科。

叔:读shū,不读shù。左右结构。左半部是“上”和“小”组成的,“上”不要写成“止”。叔叔,父亲的弟弟;或对比父亲年龄小一些的男子的尊称。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本课是说猴子对很多观众都看它表演感到奇怪。

瞅:读chǒu。北方方言,看的意思。

绝技:没有人比得上,独一无二的技艺。

倒竖蜻蜓:头朝下,脚朝上,用手支撑着身体倒竖起来。(可看第一幅插图帮助理解)

顽皮:一般指小孩很淘气。本课是说猴子的样子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这节课学习18课《精彩的马戏》(板书)请同学们看课题,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马戏)谁知道什么是马戏?“精彩”是什么意思?(精彩的马戏,就是动物经过训练表演的特别优美、非常出色的杂技节目。)

好,现在我就请同学们看一看什么是精彩的马戏。(用幻灯连续打出四幅图,让学生边看边说出每幅的意思)

二、教师范读课文。思考:这场精彩的马戏,主要讲了谁的什么精彩节目。

三、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四、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生字词。

五、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生字以词出现。)

马戏(xì):读字音,分析字形结构,(着重指导笔画)组词,讲词义。(结合插图理解)

猴(hóu)子:整体认读直呼音节,分析字形,讲字义,组词。

打扮(bán):拼读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打扮”说一句话。

黑熊(xiǒng):读字音,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匕”和“灬”部分),讲词义。

直(zhí)立:读拼音,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不要写错笔画)解词义。

紧(jǐn)张:读拼音,分析字形,(侧重笔画指导)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结合插图理解词义。

表演(yǎn):读拼音,分析字形,(侧重指导笔画笔顺)理解词义,练习口头造句。

狗(gǒu):读拼音,分析字形,讲字义,组词。

算(suàn)术:正音,不读shuàn,分析字形结构,(侧重指导笔画笔顺)组词。

叔(shū)叔:正音,不读shù,分析字形,解词义,练习口头造句。

指导书写生字(猴、紧、演、算、直)。

六、学生阅读课文。〔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和易读错字的读音,如:“好(hào)奇”不读(hāo);喝(hé)彩,不读(hē)。“跷”读qiǎo,不读qiāo。“瞅”读chǒu,不读cǒu。〕思考: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先写猴子爬竿,接着写黑熊踩木球,然后写山羊走钢丝)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逐段研读课文。

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一句话概括地交待了时间——昨天、人物——我和妈妈、事情——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这是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写了几句话?哪几句话是写猴子的表演。观察第一幅图,说说猴子“倒竖蜻蜓”“圆溜溜”“好奇”“直笑”等词语,讨论:这段突出表现了猴子的什么特点?(顽皮)

观察第二幅图,说一说黑熊是怎样表演的。(黑熊很笨重,爬上大木球,直立着身子,滚动木球,它从翘翘板的那一头滑下来)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 “直立”“移动”“紧张”“哄笑”等词语,说说黑熊表演的怎样,突出了熊的什么特点。(紧张)找出表现黑熊表演时既紧张有趣又精彩的句子读一读,把黑熊那种笨重的样子和表演时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阅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出色”是什么意思。读第一句话,结合第三幅图,想一想,句中的“也”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山羊的表演和猴子、黑熊一样都很出色)结合“稳稳当当、绝技、小心地、拱桥”等词语,具体说说山羊表演了哪两个出色的节目,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说明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读最后一句话,回答“喝彩”是什么意思?观众为山羊喝彩说明了什么?(出色)

阅读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人们对这三个动物的表演的反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看猴子表演,人们直笑;看熊表演,人们哄笑;看山羊表演,人们喝彩。表演的精彩程度不同,所以人们的反映也不同。)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除了上面三个动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动物的表演?说一说课文最后一句话包含哪些意思?(①马戏精彩。②人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人的指挥。)

三、朗读全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四、总结全文(利用板书)指出文章叙述的特点有详写有略写,赞扬了人的智慧,说明了动物的精彩表演是叔叔阿姨们训练出来的,人真有办法。

第三课时

一、复述课文。

按照先说节目名称,再说节目是怎样表演的,最后说观众反映的顺序复述课文。(自由练习说、指名复述)

二、听写词语。(完成课后习题3作业)

三、指导朗读课文。(先自由读课文,再指名分段读,重点指导朗读第四段)

四、背诵课文。

提问:第四段写的是什么?(写山羊表演走钢丝的绝技)②它是怎样表演的?(板书:出色、稳稳当当、绝技、像一座拱桥、喝彩)

请同学们根据黑板提供的词语自由背这一段课文,然后再指名背诵。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案例 第3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第23课

(二) 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对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以及艄公在黄河中沉着驾驶羊皮筏子, 大胆破浪前行情形的描述, 赞扬了艄公勇敢、智慧、机敏, 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课文意蕴深刻, 结构严谨, 条理清晰, 词汇丰富, 语言流畅, 富有激情, 是一篇学生学习语言、练习朗读、感悟事理的好材料。

(三)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根据课文的特点, 本课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采用倡导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营造情境,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在综合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学生没有真正感受过黄河那波浪滔天的气势, 更无法目睹艄公那精湛的驾船技术, 所以透过文本感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有一定的难度。

(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词语, 通过对课文的品读, 读懂课文内容。

(2) 以学定教,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 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评价能力。通过看录像, 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

(3) 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 以读为主, 整体感悟的学习过程。巩固运用通过查字典、联系课文内容等理解词语的方法, 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并运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读中想象、以读促悟等理解课文的方法。

3. 情感与态度。

通过与文本对话,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 让学生领悟只要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培养学生求疑阅读、学会探究, 学会合作、主动积累、积极运用的良好阅读习惯, 在阅读感悟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导入过程:

师:我们已经预习了23课《黄河的主人》。这儿有一组词组, 看看你会读吗?

浊浪排空的气势汹涌的激流湍急的黄河

波浪滔滔的黄水险恶的风浪滚滚的黄河

(生读词组, 语调平淡。)

师:读词语时正确是第一位的。你读得完全正确, 说明你预习得不错。读正确之后, 试试能不能读出一种感觉来。想想这些词组的意思, 再来读读。

(生重读词组, 读出了黄河的气势。)

师:很好, 有感觉了。请你再读一次, 大家静静地听, 细细地想。

(生读得更有感觉)

师:太好了!听了他的朗读, 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我好像看到了黄河波涛汹涌, 一泻千里的样子。

生:我仿佛看到了气势磅礴的黄河滚滚向东流去。

生:我好像看到了黄河那万马奔腾的气势, 真让人胆战心惊哪!

生:我仿佛听到了黄河雷霆万钧的吼声, 真令人心颤啊!

师:读词语, 或者读词组, 就要把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表现出来。发现这些词组有什么特点吗?

生:这些词组都是描写黄河的。

师:你了解黄河吗?看看这些词组, 再联系你查阅的资料, 说说你心中的黄河。

生: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 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她在我心中气势磅礴, 每年携带泥沙高达16亿吨, 是一条真正的沙河。

生:黄河在我心中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十分豪迈!

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她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师:讲得好极了!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她哺育了中华民族, 养育了华夏儿女。她像一条黄龙横贯祖国大地。当我们看到黄河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 不由胆战心惊。今天, 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黄河的主人。

师:一看到这个题目, 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黄河汹涌澎湃, 令人胆寒。谁会是黄河的主人?他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

师:这样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拿起书, 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

启示与思考:

一般的导入, 大多从读题入手。“读文先读题”, 这已是广大教师遵循的教学规律。但在教学实践中, 却出现了简单化、程式化的情形。一些教师板书课题后, 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就此一次性使用, 以下便开始学习课文。这样的导入, 虽说简洁明快, 但缺乏读文的兴趣和情感的铺垫。

本课导入, 教师从课文中描写黄河的词组入手。首先, 把文中的词组巧妙地进行归类, 这样, 词组就不是单个出现, 而是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这些词组都和黄河有关, 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先读正确, 再到读出感觉。学生在读词组时就自然会展开联想和想象, 让书面符号化为具体的事物, 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黄河那波浪滔天、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鲜活图景。这样, 他们对词组所要表现的事物外部表象有了初步的感知, 一下子拉近了与生词的距离。当词组成为鲜活的画面, 就被赋予了情感的温度, 以它们独特的意象进入到了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中。

教学案例:动起来,让课堂更精彩 第4篇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于动手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玩,喜欢无拘无束地表现正是他们的天性。橡皮泥色彩丰富,容易捏制成型,正是小学生喜欢用的美术材料。用橡皮泥表现事物也是他们最喜欢的美术教学内容之一。彩泥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施展空间,具有很好的教学实践价值。

教学案例:

在上小学美术“动物”彩泥造型课时,我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和现场示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揉、捏、搓、粘、接等橡皮泥制作的方法,对制作立体动物造型也有了一个基本认识。我要求学生不但制作得快、好,而且对自己的作品要讲解得精彩。有一位学生制作了这样一件作品:一棵树,树杈上有一个鸟窝,里面有几个蛋,枝头有一只小鸟低头向下,一条蛇正绕在下面的枝干上,仰着头。这位学生介绍说,一条蛇正攀游在树上,准备偷吃鸟蛋,结果给鸟妈妈发现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就勇敢地和蛇搏斗起来。介绍的话虽然不多,但已经基本反映了这件作品的相关情节,话语也比较生动,更可贵的是体现了该学生的一颗爱心。在我表扬这件作品后,同时也要求其他同学分析这件作品存在的问题,几位学生都说这件作品的色彩不丰富,只用了一种橡皮泥色,第一感觉还不够好。抓住同学们提出的这点建议,我就鼓励全班同学要充分运用橡皮泥丰富的色彩,使自己制作的动物更漂亮、更有趣。学生在而后练习的作业中果然有了改观,其中一位学生塑造了一棵绿色的树,一只黑白相间的乌龟和一只小白兔。这件作品造型虽然简单,色彩可丰富了许多,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学生边说边双手操作两只动物进行运动,简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具有了一定的动画效果,充分体现了这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当即表扬了这位学生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同时我又启发学生想象还可根据哪些动物故事进行橡皮泥的创作。学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猫和老鼠”“狮子王”“喜羊羊、灰太狼”等等有关动物的故事从学生的嘴里蹦了出来。通过这一“说”,一些学生放下正在捏制的作品,仔细想了起来,甚至随即捏掉,重新制作。这时,学生边捏边说,相互观摩,学生的创作情绪达到了高潮,表现形式更是大胆。其中一位学生作品的底版上蹲着一只青蛙,学生左手拿着一根泥圈在青蛙的上方,右手捏着一只小鸟在泥圈的上方运动,讲述了“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我大为惊叹,小小泥圈代表一口井,体现了这位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力,而整件作品上(飞翔的鸟)中(井)下(青蛙),多层次的安排,虽断意连的效果,更是说明了这位学生丰富的空间思维力和突出的创造才能。面对这件作品,许多学生发出了佩服的感叹声,有数位学生一脸无可奈何,似乎丧失了创作的信心。于是我就鼓励全体学生寻找该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的学生大胆指出动物造型不生动,还应仔细刻画。我立即加以肯定,这为尚未完成作品的学生点燃了希望的火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创造力,也给已完成一件作品的学生一个暗示:不能满足,应努力进步,从而使这些学生能把作品修改整理或再次制作。

自我反思:

当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办公室,在整个泥塑创作活动中,我并没有向学生示范講解新的技法,学生的泥塑作品就技法而言并没有取得明显突破,但在相互合作、共同交流、持续激励的教学氛围中,所创作的内容却是丰富了,表现形式也各尽所能,充分展现了各自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才能,所有学生都体会到了创造带来的快乐。由此可见,在“练—说—练”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学生大脑思维最活跃的一个阶段,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增强学生对艺术品的视觉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育延伸:

在全球高速发展的21世纪,不断创新是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创造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职责。

创造是美术教育的“灵魂”。在美术活动中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其他学科难于相比的。彩泥造型这一美术教学活动,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空间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要求每位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深入发掘学科的文化内涵和综合价值,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经验,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克服被动、消极的心理因素,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欲望和热情。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他们的个性创造,使每位学生的内心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这对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专家点评:

在传统的泥塑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制作时跟着老师做,教师只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要求做得和实物相像,而且以单一的物件表现为主。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简单的、机械的操作训练模式。没有观察体验,缺少深入表现,显然扼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在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捏制作品时,学生表现的对象以几何形结构为主,造型呆板、空间塑造单一。

又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有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渐传入中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对中国的传统教学予以全盘否定,全盘照搬西方的新教育方法,一味强调学生个性自由的张扬,形成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教学方法。其在陶艺教学中表现为: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过于依赖学生的自由发挥,学生完成的作品虽然能体现出一定的趣味,其中含有很大程度上的偶然性、盲目性,而活动过程的单一,也丢失了陶艺活动诸多的教育价值。

申宗贤老师在彩泥造型教学活动中,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进行,注重促动学生从立体的角度去认识、观察与欣赏事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尊重学生自由的、个性化的表现作品的基础上,激励学生不断创新,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创造能力得到最优发展。(胡锡平)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 第5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仔细观察图画,用课文中的句子说出图画的意思。

4、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动物们能表演精彩节目是马戏团叔叔阿姨训练的结果。

教学重点:

从动物的精彩表演中体会马戏团叔叔、阿姨为之付出的辛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学校组织大家看了一场杂技表演,同学们观看之后,觉得好看吗?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个节目来吗?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次的杂技表演很好看?(精彩)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看小动物们给我们带来的一场“精彩的马戏”。(板书课题)

马戏本来是指人骑马所做的各种表演,现在也指经过训练的动物们的各种表演。那我们课文中所讲的马戏是指谁的表演呢?

二、新授

(一)

1、听朗读示范。边听边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节目?

2、自由轻声读课文,用“-------”画出节目名称。

3、指名学生说出节目名称,教师相机板书。

4、瞧,精彩的马戏表演开始啦!(.课件演示)

(二)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请学生评价。全班齐读。

2、学习第二段

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马戏,在这场马戏中,有许多精彩的节目,那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哪几个节目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猴子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节目。

(1)听示范朗读,想一想这一段讲了哪一个节目。

(2)看课文插图: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你们喜欢猴子表演的这个节目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节目吗?你们是读了文中的哪些词语和句子才感觉到这个节目精彩呢?

(4)看.课件演示:猴子爬竿

(5)看了猴子的表演,我们知道了这个节目确实精彩;特别是它那顽皮的样子,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那我们在读这段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高兴、轻松)

(6)自己试读、小组读、指名读

(7)小结:猴子倒竖蜻蜓这个节目表演得很精彩,课文后面讲的几个节目也非常有趣,想去看看吗?

3、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小组学习第三、第四段。由扶到放。

(1)回顾刚才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师生共同.总结出小组学习的自学方法。

(2)小组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学习汇报。学习这两段之后,说说你觉得节目的精彩之处和学习后的收获。

4、学习第五段。

小动物们还表演了很多节目,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五段。问:小动物们为什么能够表演出这么精彩有节目呢?(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辛苦训练的结果)

三、教师.总结。

四、扩展训练:

精彩的马戏教学反思 第6篇

在教学,我重点引导孩子学习“猴子爬竿”这一段,再学习“黑熊踩木球”和“山羊走钢丝”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再让他们自由选择后面简写的三种节目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说话练习。能据课文中的写法,任选一个节目写一写。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设计了层层铺垫:

一、由马戏这个话题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谈论马戏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学生的情感带入了马戏表演的环境中,激发了学习兴趣。

精彩的马戏教学计划 第7篇

1、懂得“精彩”、“好奇”、“顽皮”、“笨重”、“移动”、“哄笑”、“绝技”、“喝彩”这些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的2—4自然段。知道猴子,黑熊,山羊表演得很精彩。

3、初步懂得一段课文中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通过上午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了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是小动物们表演节目的情况。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表演。大家愿意和我一块儿去看吗?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认真地观看。

二、讲读课文。学习2—4自然段。

1.回忆。大家刚才都看到了哪些节目呀?出示幻灯片。

(猴子爬竿、黑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

2.说说你觉得这些马戏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个节目?

(表演得很出色、很精彩……)

3.结合投影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马戏节目。师指导学习其中的一个马戏节目。(“黑熊踩木球”)出示“黑熊踩木球”的动画。

(1)自读与这个节目相对应的段落。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不懂的有哪些?

(2)生汇报说。

(我读懂了…………,不明白的是……)

(3)指导读精彩的词句,感悟课文。

小结:这个节目的确很精彩,可是我们还有其他的的节目,大家想继续看吗?

(4)指明小组合作学习剩下的两个节目。(结合表格学习)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节目名称怎样表演观众的反应

黑熊踩木球爬、直立、移动、滚、紧张一阵哄笑

猴子爬竿穿、爬、倒竖蜻蜓、好奇、望顽皮大家直笑

山羊走钢丝走来走去、小心、踩、弯稳稳当当为它喝彩

(5)小组学习汇报,你们觉得这两个节目的精彩之处。并结合精彩的词句读一读。

三、课堂练习。

精选教学案例课堂精彩无限 第8篇

关键词:Photoshop,案例教学

电脑绘图软件成为广大美术设计人员的得力助手,尤其是在“电脑课堂”产生了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教学效果,因此熟练地操作电脑绘图软件不仅是设计电脑美术作品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各类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

Photoshop软件是目前图形图像处理领域中最优秀的电脑绘图软件之一,其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平面美术设计领域。课程以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和绘图技巧等为主要内容,将着眼点放在美术设计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创作经验的指导上,将电脑软件的操作技巧与美术设计理念紧密结合。

对于Photoshop一般的教材都会从基础知识的介绍到实例的应用由浅入深地讲解,学生在学完基础操作后,面对多而庞杂的实例,不知道如何下手。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堂课下来,学生只会做教师演示的例子,不会举一反三,甚至连书上的例子(没经过讲解和演示)都难以操作成功,而且学生对这些例子的实用价值存在困惑,不知道在面对一些图像时应采用什么方式来处理。学生普遍感觉按照某些指定要求来独立处理图像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说一个好的脉络搭建了教学的骨架,那么,选用的案例则似课堂教学的血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综观各个优秀教学设计,无不在这两方面做足文章。教学中也会不乏这样的案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 存在问题

1.1 主题不突出

在Photoshop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老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方式,主题的选择往往有时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吸烟有害健康”等等,所以有些学生不感兴趣,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

1.2 使用教材不当

目前,一线教师处理教材时有两种倾向:不予采纳或全盘照搬。笔者认为这两种态度都不免有失偏颇。教材中的例子大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如果无视教材,自己编排课堂教学内容,肯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当然,有些教材在时效性、适用性等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还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全盘照搬也不可取。

1.3 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photoshop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门基础课,但在不同的专业中如计算机维修、软件设计、动漫(游戏)、动漫(影视)中采用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案例也是不够恰当的。

2 解决策略

2.1 以“本”为本,自由发挥

在处理教材时应有所取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应根据教学实际利用教材提供的上等“衣料”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度身打造“合体之衣”。

图像处理这门课程我校采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Photoshop设计与制作实例教程》,这本教材没有基础内容的讲解,而是各种效果的实例如艺术字体与滤镜特效、构图设计与创意技巧实例……。显然,对于动漫专业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特别合适。我在讲解某一知识点如Photoshop路径的运用时,先讲解路径中基本的知识点,配合简单易懂的例子如邮票效果、美丽的花盆等。在这基础上,然后再遴选教材中部分相关的实例如《艺术相框集锦》中的一个相框—“心形相框的设计”,结合多个知识点(图层、路径、自定义图案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讲解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网罗经典,为我所用

这里所说的经典,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指杂志、网络等各种各样媒体中涌现出来的经典设计和经典素材资源等。在平时不妨做一个有心人,及时保存并记录下经典资源,充实教学资源库。

2.2.1 经典设计

计算机老师在准备课例时,有时到网络上“海选”现有的案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实际上,比较合理有效的做法是多阅读一些经典案例。那些业内公认的经典案例,对课程设计的品位和深度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从哪里得到经典的案例设计呢?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曾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提供以下值得参考的途径:

(1)国内外知名专家推荐的书籍或课例,如赵中建选编的《创新引领世界--美国创新和竞争力战略》,李艺教授主编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2)优秀的专业杂志公开发表的优秀课例,如《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等杂志上的课程探索、案例园地以及“‘全国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大赛’获奖案例集锦”专栏。

(3)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目前都在启动示范专业、精品课程或优秀课程的评审,找到相关专业课程的网络精品课程或优秀课程。

2.2.2 经典素材

经典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有助于进行课程设计,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但对经典素材的寻觅可以贯穿于平日的学习和娱乐中。譬如,许多经典网站(如中小学信息技术网)的经典素材库为教师备课提供了许多经典素材,如按钮、背景、视频片断……。可下载下来让学生欣赏、观摩、学习,类似的经典素材网络上还有很多,有待继续挖掘和发现。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有心人,善于积累各种素材如历届学生的获奖作品、其它教师的教学案例等等。

如结合教学实际,上了一节重要的图片欣赏课。在上这节课时为学生展示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如人生之路等、再就业、北京奥运等),从图片的整体构思、创意、色彩、整体效果等审美角度给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进行一些复杂的图像设计处理。同时还展示了色彩、滤镜等在图像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巧妙地利用它们可以产生许多令人惊叹的效果。

2.3 关注热点,讲求时效

计算机的学科特征决定了课堂应敞开胸怀,与时俱进,关注热点。尤其作为现代服务外包的动漫产业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产业,经济发展、人才需要对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只要是学生可以学习、应该学习的,都可以关注,具体实施的方式则不拘一格。

比如,2009年中国国内发生的大事都可以作为教学设计中鲜活的素材。关于“大学生就业”,可以让学生利用photoshop设计如“就业直通车”的宣传海报,将就业过程中学生特别关心的问题告知学生。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可以让学生制作相关电子作品,从而体会到现在是“知识爆炸”的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对于学习和充电的机会应该特别珍惜。

2.4 走进生活,享受成功

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关注社会,走近学生,让课堂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能站在时代的最前列。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制作照片、设计平面作品等。在教学中可以把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手机彩信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针对我校创意与软件系动漫专业的学生,我专门设计了一项任务:节日来临,让学生制作一条彩信发给自己的父母、亲戚、同学、老师等,体会一下DIY的感觉。还可以教会他们在Photoshop中制作像素图,并和ImageReady软件结合起来制作彩信,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兴趣以及求知欲。

2.5 项目实战,创意无限

在进行简单练习后,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实战训练。通常在教学中采用两种创作方法:

(1)给定素材,根据素材确定主题、进行创作。

(2)给定主题,根据主题采集素材、进行创作。

以“校园文化艺术节封面设计”为例,通常会给定素材(如学校的建筑照片、学校的大型活动照片),让学生根据这些提供的素材自选主题,进行创作。这是一个平面设计的项目实战,其中包括会徽、口号等多个元素。只要给予学生以充分的时间,一定能创作出让人眼睛一亮的作品。

又如考虑到学校每年都会在12月份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因而以此为主题,布置给学生设计了一系列宣传海报的任务(如我型我秀、火眼金睛等比赛),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主题,进行海报设计比赛。而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每张海报不但要主题明确、版面美观漂亮,而且要用到Photoshop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在创作过程中使每个实例从具体要求、创意构思到收集素材、再到最终的制作成图的一套完整的设计制作流程,全部而详细的展现出来,学生不仅可以真正掌握到Photoshop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大量的制作技巧,还能针对性极强的理解设计理念和设计准则,轻松地做到即学即会。

老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优秀经典案例的引导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在教学过程中定能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参考文献

[1]徐红艳.实战式教学在计算机的应用[J].无锡:机械职业教育,2004(9).

[2]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学生身边的案例同样精彩 第9篇

有一次课堂测试,我让科代表小辉帮忙分发试卷。当小辉将试卷发到班上后面一学生时,我发现,那学生拿到试卷后,迫不及待地往课桌上收。不料,小辉还没来得及松手,咔嚓一声,试卷被撕成两半。我迅速移开视线,用余光注视着,看他们如何处理这张试卷。只见小辉脸上略带尴尬地一笑,然后,将撕坏的试卷收起,另发了一张试卷给那位学生。试卷发完以后,我本以为小辉会将撕坏的试卷连同多余试卷一同上交,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这张试卷留给了自己,默默地用胶带粘贴好后,开始答题。

第二天,评讲试卷时,我举起小辉那张粘贴过的试卷说:“这张试卷只得了45分(总分60分),但在我心中,这是交给我的最满意的答卷。”在全班学生疑惑的眼神中,我把昨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完,我笑着问大家:“我们学思想品德课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经过激烈讨论,大家达成共识,那就是做一个明事理、修品德的人。我点头总结说:“我们要像小辉这样,心中装着他人,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就是我们学习这门功课的意义所在!”全班学生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小辉身上,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件小事,我领悟到,选取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做案例,效果会更好,我决定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

一次假期,为丰富课余生活,磨练学生意志,我组织了一次登山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小康用自带的一个大方便袋,将沿途垃圾收集起来,他的袋子装得满满的,携带非常不便,但他毫无怨言,一直等回到山下,才扔到垃圾箱里。当时,我没作任何评价。假期结束后,我们正好学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课前,我讲述了这一事例,然后问学生:“大家想想小康袋子里装的仅仅是垃圾吗?”学生齐声说:“不是!”“那还有什么呢?”“责任!”“环保意识!”“还有高尚的品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看到课堂气氛很热烈,我接着这个话题,很自然地导入到课题。课后,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我又布置了一个讨论题:“我们应如何向小康学习,践行可持续发展观?”没想到这堂课效果特别好,很多学生说这是最难忘的一堂课。我想,这种教学也许应该更进一步,让学生参与到真实案例的讨论中去。

中考前,当复习到七年级上册《善于调控情绪》这一课时,我谈到去年学校举行冬季运动会时认识的一名学生小瑞,她参加女子800米长跑,结果得了倒数第二名,很沮丧。接着,我模拟提问:“假如你是她的好朋友,当她跟你说起这事时,你会怎么劝解她?”有学生说:“我会说,没关系,下次再来。”也有学生说:“你能参加长跑比赛很了不起了,成绩好坏无所谓。”一时间,学生设计了很多种劝解的语言和方式。最后,我说:“大家想知道,我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我笑着说:“当时我问她,这项比赛一共多少人参加。”她说:“十二人。”我故作惊讶地说:“那就是说,在学校两千余名学生中,你得了第十一名,这你还不满意?”她看了看我,强忍下眼泪,嘴角微微上扬,我知道,她的情绪已得到了很好的调节。“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当我抛出这个问题时,学生已经能很轻松地说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调控自己的情绪。

教师需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有用的案例。同时,教师也要做一名“巧匠”,充分运用这些案例,通过巧妙提问和引导,以发挥出教学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周宝,广水市教育局;刘振宇,广水市实验初中)

《精彩的马戏》说课设计之一 第10篇

《精彩的马戏》是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中的最后一篇有趣的看图学文。这篇看图学文是在看图学词学旬的基础上安排的,它是让学生在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理解词语和旬子的基础上,增加初步理解自然段的能力,同时为基础训练:,初步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这个说话要求作准备,更为以后学习复杂的看图学文打下基础。

课文讲述了一?

在学生理解了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回想出学习这一段的学习方法并逐步提示他们让学生在我的辅助下试着学习第三自然段。之后的第四自然段在我口头,总结学习方法:①看图②读文③勾画④说话后,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自学,我作适当点拨,并指导他们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在第二步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每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观众对猴子,黑熊和山羊的表演反映不同,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句意,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是想让学生在逐步适应并掌握学习方法,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步迁移运用,积累语言

爱因斯但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所以在教第五自然段时,我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从而达到这堂课的高潮。首先,我用多媒体展示三个动物表演的节目,要求学生带着“谁表演?”“怎样表演?”“观众有什么反应?”这几个问题观察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表演的节目。观察后,同桌仿照前三段说话,接着推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说话,最后指定学生用“精彩”和“表演”来说说这场马戏表演得怎么样。

以上这步教学过程,我结合直观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仿照前三段进行说话练习,希望使他们在想象、思维和表达的过程中,切实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最后一步,总结全文

我根据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动物们之所以能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明白还是人有方法这个道理,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精彩的马戏》这篇课文所作的这一系列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通过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扬。在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后,诱使学生产生新的联想,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考。促使他们在思考、表达等活动中理解、巩固知识,使他们的综合能力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幅板书要在体现文章的思路的同时,体现教师教学的思路,以便学生根据板书,把握中心,加深理解。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接收能力,设计了这幅板书,是希望过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达到生动直观的“效果,进一步深化《精彩马戏》这篇课文的教学效果。◆

《精彩的马戏》说课设计之二 第11篇

《精彩的马戏》是浙江省义务教材语文思想品德第四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共六段。第一段写妈妈带我去看了一?

那么,如何让学生知道一段话的写作有一定的顺序,培养他们读懂一段话的能力呢?

我把这个教学重点放在第二教时去完成,指导学生运用一定方法读懂第二段。先让学生看看图画,说说谁在演什么?然后读读第二节,找找哪几旬是具体写猴子怎样表演的、用( )括起来。想想哪些地方表现猴于演得精彩,用“――”找出表现猴子演得精彩的动词。最后问学生,你能不能从别的地方看出猴子演得精彩?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知道了第二段先写谁演什么,再写怎样演,最后写观众怎样。然后通过分三部分朗读,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句子之间的联系。

接下去就引导学生学习相似的两段,知道3、4段也是按这一顺序写的。最后我们也可以在第三教时安排让学生根据这一顺序来写第5段中简单介绍的节目。这里就运用了迁移的规律,教师从“扶”到“放”,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于”的感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仿写是一道选作题,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应该有这个能力,不过很多孩子没看过马戏,没有观察的基础,学生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我们可以运用录像,让学生看几个马戏节目,在观察基础上写就不难了。◆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案例 第12篇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由此可见词语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词语教学是为阅读奠定基础,为儿童独立阅读排除障碍;阅读是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而纵观我们的课堂,很多情况下,教师词语教学的目标要不就是太“集中”,胡子眉毛一把抓,在初读环节就想将“音形义”一步到位;要不就是浮光掠影,一读而过,看似形式多样,却只停留在读“音”阶段,即使重视词语的理解,也只是单一的形式,一问而已,这样的教学,因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而显得呆滞、缺乏生命活力。

如何使我们的词语教学扎实、有效?我觉得在备课时,词语教学目标的预设是否到位准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学行为的方向与着力点,应当明确、恰当、具体、有层次。在预设时,一个词是重点关注语音,或是字形,还是意义,都要做出细致考虑,这就是词语教学目标的“集中”。然后,根据目标,分类组合,分出层次,按照先易后难,由多到少的原则,合理安排词语的出场顺序和时机,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预设目标上,层层深入,聚焦到重点词语和关键字词上。这就是目标的“分散”。当然这“集中”和“分散”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有机相容的。

就像我在教学《精彩的马戏》一课时所做的那样,这是二下年级的一篇选学课文,没安排相应的词语教学要求(会写、会认等)。如果将它作为精读课文来教学的话,词语教学得自己进行统筹安排。因此在制定本课的词语目标时,我是这样的:认识“竖、瞅、跷、顽”等7个生字,读准“溜、哄、喝”等多音字,通过结合语境、联系生活、比较等方法理解“瞅着、倒竖蜻蜓、移动”等词语,积累文中“( )的( )”、“( )地( )”样式的短语,会写“戏”。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案例 第13篇

(一)案例背景。

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生成追求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师生都焕发出学习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因此,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和关注。笔者回顾不久前上过的课本一例,深有感触——只要善待课堂中的“意外”,便能生成教学的精彩。

(二)案例由来。

《4.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来自于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此前学生已初步经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过程,但对于有较多未知量的应用题如何巧妙地设元和寻求等量关系存在诸多困惑。我在七(1)班上4.4(2)例3让学生找等量关系时出现多种情况(备课时我没有考虑到这种意外),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没有找齐就下课了,但明显学生意犹未尽。课后我马上进行反思,与备课组的老师商讨并达成共识。于是接下来在七(2)上此课时把例3独立出来作为一课时来上。在课堂中,我把问题抛给学生,鼓励他们放开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结果是——开放数学课堂,经历合作交流,最终促使精彩生成,问题得以解决。因此,我决定把这则案例付诸文字,以期能与各位同仁共勉。

二、案例描述

例:通过对一份中学生营养快餐的检测,得到以下信息:

1.快餐总质量为300g;

2.快餐的成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

3.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占50%;矿物质的含量是脂肪含量的2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占85%。

根据上述数据分别求出营养快餐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的含量。

片段一:如何巧妙地设元?

在教学中我作如下的启发:

本题有哪些已知量?

学生很快答出快餐的总质量,并且说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占50%;矿物质的含量是脂肪含量的2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占85%这些数量关系。

本题有哪些未知量?该如何设元?

有学生答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四个量,另有学生嘀咕着有四个未知量该怎么设元呢?我笑而不答,让学生自己思考。经过片刻思考后有一位学生举手,我示意他发言。这位学生说可以设蛋白质和脂肪为未知数。我让他说出理由,他说根据第3条信息,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与其他未知量均有数量关系,如果设蛋白质为x(g)和脂肪为y(g),则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质容易用含x或y的代数式来表示。这位学生分析得很好,我示意大家给予掌声鼓励。接着我让学生设蛋白质为x(g)脂肪为y(g),把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质量用含x或y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学生很快就完成任务。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设蛋白质和脂肪为未知数的好处,我又让学生另外设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质量为x(g)和y(g),再用含x或y的代数式表示蛋白质和脂肪的质量,让学生体验如何合理设元。

片段评析: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我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不会想到设蛋白质为x(g)和脂肪为y(g),所以想让他们分别尝试设元,再通过比较让他们亲身体验怎样合理设元。结果有学生考虑到这种设元方式并能讲出理由,我加以肯定和鼓励,并让其他学生另外设元再作比较,此时课堂已出现了与预设的不同情况,我们就应当顺应了课堂生成的要求,让更多的学生进一步思考,亲身经历合理设元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使学生从经验中,从活动中,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片段二:如何找等量关系?

我继续作以下启发:巧妙设元后,接下来干什么?此时学生情绪有点调动起来,有的说直接列方程,有的说先找等量关系。我再一追问,学生确定找等量关系。如何找等量关系呢?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交流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共找到以下5条等量关系:

(1)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300;

(2)蛋白质+脂肪=50%×300;

(3)蛋白质+碳水化合物=85%×300;

(4)碳水化合物+矿物质=(1-50%)×300;

(5)脂肪+矿物质=15%×300。

我把5条等量关系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回顾反思,5个等量关系你是怎样找到的,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间接的。学生很快发现(1),(2),(3)为直接等量关系,(4),(5)为间接等量关系,我强调了要注意挖掘隐含在题意中等量关系(间接等量关系)。

片段评析:《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此片断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中经过积极的讨论、交流,凭集体的智慧找到五种等量关系(在备课时我只考虑到三种关系,(1)和(3)凭教师的思维和经验我们不会加以考虑,但学生想到了,这显示出课堂中的不确定因素,学生的思维和经验允许他们有不成熟的想法)。我对这些想法加以肯定和鼓励,并把学生的成果一一展示在黑板上,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片段三:如何列出方程组?

接下来,我让学生按照所得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很积极,很快他们就根据所给的等量关系得到5条方程:

其中(1)和(3)是我没有考虑到的。于是我提示,求出两个未知数需几个方程组成方程组。学生马上回答有2个。接着我让学生去找出一对方程组成方程组,此时又有学生说可列的方程组太多了,怎么办呀?我故意卖关子说你们看着办吧。于是学生又陷入了沉思状态。很快有学生发现方程(1)可以转化成方程(5),而且方程(5)是一元一次方程,于是我把黑板上的方程(1)划掉,又有学生发现方程(3)不是方程,我把方程(3)也划掉了,现在黑板上只剩下方程(2)(4)(5),我又问学生三条方程共可以组成几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答出3个后,我再次启发学生找哪两个最合理?至此学生情绪高涨,很快就找到由方程(2)和方程(5)组成的方程组最简单,我不失时机地问为什么,学生都笑着说方程(5)为一元一次方程嘛?至此,问题得以解决,我再次强调有时根据间接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会更简单!

片段评析:“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至此,学生已通过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如何列出合理的方程组这一难题,此片段让学生经历了如何列出合理的方程组的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如何择优如何筛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

三、案例反思——善待意外,生成精彩

“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所提倡和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强调课堂的创新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活动的多样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纵观本例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实乃开放数学课堂、善待课堂意外,促使动态生成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学习目标的动态生成--问题让学生议。

数学的核心是“问题”,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实际上指向不同的目标群。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目标,并将此作为教学进一步开展的契机,就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知结构的动态生成--过程让学生悟。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因此,教学过程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实现学生自己钻研,领悟,体验和感受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推理,从而让学生实现对新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心领神会。

(三)学习方法的动态生成--思路让学生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学习方法应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而不是独立于意义事物过程之外由教师传授而得。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讲出自己的思路,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本例力求不断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主生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和思路。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真实写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营造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必定能够走进更加灿烂的明天!

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所提倡和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强调课堂的创新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活动的多样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本案例通过对一道课本例题的深入挖掘,认识到只要善待课堂中的“意外”,便能生成教学的精彩。

关键词:动态生成,意外,过程,体验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孙晓天,张丹.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黄桂林.预设与生成的融合[J].教学月刊.2008(9).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案例 第14篇

派格传媒总裁、北京大学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郑泰成

韩国CJ E&M电影公司总裁

马克·罗森赛尔

好莱坞著名编剧,代表作《猩球崛起》《超人4》《星际迷航6》恰克·卡米斯奇

《阿凡达》3D视觉特效总监 )

姜文在《让子弹飞》中曾赤裸裸地说出电影人的心声:“我要站着就把钱挣了!”

的确,中国电影产业是一块鲜美诱人甜蜜可口的大蛋糕。有媒体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6月30日,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超过134亿,同比增长21.8%,这一数字甚至比2011年全年票房总和还要高出2.85亿。预计2014年全年,国内票房将达到280亿人民币,将会比2013年同期增长30%以上,占全球票房比重将超过10%,进一步缩小与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美国的差距。

但同时,许多大制作中国电影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票房成绩。如何才能刮分到最大块的蛋糕呢?日前数位国内外影视大佬聚集一堂,纵论电影工业如何赚钱。

中国电影业不能靠黑马救市

郑泰成:我在电影界已经工作了20年时间,可以说见证了韩国电影的成长过程。小成本文艺片仅仅是电影的一个品类,有些导演会比较偏爱这种电影。

中国现在的情况和韩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情况有点相似,当时韩国影人们只做他们喜欢做的电影,以独立电影和小成本电影居多,并没有更多地去考虑商业方面的一些因素,因此没办法和好莱坞电影抗衡。

虽然有几部电影票房不错,但当时韩国大概90%的电影市场份额都是由好莱坞的商业片占据,只有10%的韩国电影是本土制作的。

经过20年的发展,韩国电影界都意识到电影其实是一个产业,能够带来收益的还是商业片。以我参与的创造韩国高票房的电影《雪国列车》为例子,投资4000万美元(约合2.7亿元人民币)打造,是迄今韩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国际电影项目。目前,韩国电影的制作已经很完善,从剧本选择到针对特效技术的应用、题材的借鉴、风险的把控、制片人中心制等完全是一个标准流程。

孙健君:中国电影一定是一个产业化、工业化、系统化的格局,而不是碎片化地靠碰运气撞出几个黑马来的。

我已经做了21年的电影,目前中国电影业态的发展是按照好莱坞的规律来操作的。环球影城、华纳、派拉蒙、迪士尼等六大电影制片厂都是自己开发、自己投资、自己运营的,还有巨大的衍生产品的产业链,这叫全产业链运营的操作体系。

好莱坞电影操作非常工业化,例如会制定计划拍20部大片,其中16部是大工作室的电影,大工作室的电影里面有90%是系列片,像《超人》等等,它可以筹划也可以量化。目前中国电影电视界呈现碎片化模式,没有计划性的制作模式,机会主义较多。因此,虽然有几匹黑马、白驹不时出现,但大都只是空中一现后便再没了声息。

恰克·卡米斯基:我在好莱坞有着25年的从业经验,也做了不同电影的视效总监,包括3D电影。无论是从商业还是艺术的角度,电影一定要好看。卡梅隆导演在制作《阿凡达》的时候也是遵循这个原则。

《阿凡达》的整个制作费用也并不是很高,但无论是前期各种取景拍摄还是后期制作,我们把它当作一个产品认真去做。实际上拍电影就是把一个产品商业化的过程,大家都是在进行同一个项目操作。

马克·罗森赛尔:从编剧角度讲,我认为年轻的编剧们要明白一个道理,电影这不是个人的项目,而是整个工作室的项目。一定要明白“screen”(银幕)和“writer”(作家)是两个词,放在一起才成为一个词儿“screenwriter”(编剧)。所以,没有什么票房黑马和奇迹,好作品都是经历了长时间酝酿和准备,我们筹拍《华尔街之狼》时,光打磨剧本就用了10年,从这个方面看,取得成功的项目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

中国影人要学会“预谋”挣钱

《天机·富春山居图》以3亿元人民币票房进入2013年中国前十名国产票房收入排行榜,虽然这部片子口碑一般、争议颇大,但对作为制片人的孙健君来说,这部票房极佳的电影,是一次完全按照成熟商业模式生产出的商品,仅仅花了2000万美元(合1.2亿元人民币)制作费。

孙健君:在美国,有专门的电影EMBA课程,一部卖座的商业电影运作的过程其实比任何一个公司案例都精彩。现在,中国人也开始用这种EMBA的方式来操盘了。

从立项开始,电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何种方式上映,这些就提前准备好了。其中会有一整套的营销、焦点小组进行调研,当然还有所有跟财务有关的安排,比如资金回转周期。所以我们经过几次尝试,无论是《富春山居图》还是《爱情呼叫转移》在上映前就已经收回来80%的投资,根本不用担心会赔本。

这里面的窍门在于首先中国电影人要学会预谋怎么挣钱,就像写商业计划书一样,有完整的方案保证利益最大化,用最完美的运营体系保证这些资金能够收回;其次,还要预运营,以我投资的电影为例子,如果说一部片子成本9000万元,但是我提前就获得了赞助商、海外发行人、电视和网络发行人预支付的费用:广告赞助收入几千万元、海外发行收入几千万元、网络和电视发行收入几千万元,这个加起来可能就已经是你投资总额的80%以上。即使后来追加预算最后成本达到1.2亿,但是电影开拍前你就收回了50%的成本,这个时候再拍电影的风险就几乎是零了。

郑泰成:韩国电影的成功其实是在过去的20年中突飞猛进地完善了它的制片和产业体系。好莱坞电影给我最大的启迪就是一部片子在开拍之前就把后期制作、市场宣传等准备好了,并且是几个团队来同时操作。所以从资金投入到拍摄制作再到整个电影的发行,要想电影票房获得成功,制作方需要组建一个好的团队。

此外,一个好的制片人想要保证赢利还要善于选择导演。导演拍电影,实际上就像在和电影打仗,但是作为制片人,要了解怎么样赢得这场战争。制片人要相信自己的嗅觉,要从一些小作品当中发现他会不会成为一个好导演,他是不是适合自己拟投资拍摄的影片。拍电影,导演很重要的,但是制片人的判断更重要。

恰克·卡米斯基:电影是一个商品也是一个艺术品,要做世界级的电影,我们就要从一开始就要像做艺术品一样来拍电影,无论是前期制作、拍摄,还是后期制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现成的公式。

上一篇:全国交通安全日个人心得体会下一篇:员工劳动保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