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

2024-07-05

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精选11篇)

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 第1篇

“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话题作文导写与例文

有一位年轻人,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高僧就带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年轻人迷惑不解,高僧进一步说道:“客观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以上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或许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往往要求改变别人的情况较多,而改变自己的情况较少,这是为什么呢?

请就“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命题依据】

本题着重引导学生从作文的基础等级着手,从发展等级着眼,从构思谋篇的立意运筹,从现实和理性入笔,以形创新,以意制胜。【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其寓意比较浅显,不难理解。但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辨关系。从话题内容看,“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要辩证地对待,辩证地分析,在写作中不能失之偏颇。(2)联系实际。从材料提示看,与寓言故事中类似或相反的情况很多,在写作时,我们一定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言之有物,不能脱离实际,空发议论。

(3)形式灵活。从写作要求看,文体自定,形式灵活。若写成议论文,重在旨意;若写成散文,重在情趣;若写成小说,重在形象。【例文】

变„„变——变不变

“我是太阳!”尼采在世界面前呐喊。

这句话让他成为疯子,让他在世人的鄙夷之中痛苦地结束了孤独的一生。

“上帝退场了,我便是神灵。”梵高在他破碎的世界里喃喃自语,金色的向日葵无法温暖他性格中的阴暗与潮湿,在精神分裂的残忍欺凌之下,他扣动了扳机,平静地躺在热烈的葵花丛中。

他们改变不了世界的愚昧,只好努力地去诠释自己,然后以世纪早生儿的姿态被世界扼杀。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吧!像尼采,虽然他生前没有被世界所接受,可他的思想却照亮了人类文化那未曾有人涉足的夜空;像梵高,虽然他不被别人所接受,可他的作品将艺术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不要去奢求世界为你而改变,踏踏实实地去改变自己吧!世界不因一个人而存在,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强大,哪怕是光芒万丈,也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弱小,甚至穷困潦倒。世界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以同样的时间和生命,不同的是我们如何在生命的土地上播种、耕耘。也许有的人很幸运,他拥有一方得天独厚的沃土,在世界的庇护下可以轻松收获;也许有的人被世界所遗弃,只得到了一块贫瘠的山石之地,任凭洒尽汗水用尽心力也得不到与幸 1 运儿一样的快乐与光芒。于是有人开始埋怨,埋怨命运的不公,自己总是得不到与别人同等的幸福。

就像泰戈尔说的,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我们总是看到那些被紧紧锁上的门,拼命地想去打开它,却不肯转过身去看另一扇世界为我们敞开的窗。于是不停地错过,不停地后悔,不停地流泪。

张悦然说:“人是应该改变的,改变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固执与桀骜不驯,要试着用真诚去拥抱和接纳整个世界,去爱每一个最重要的人,永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让眼泪掉下来。” 是的,聪明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他们努力地去适应社会但又不舍弃自己的棱角,就像杯中的水一样,透明晶莹,既能够根据杯子的不同而适时改变自己的形状,又能在坚持固守之中滴水穿石。

人在世界上生存,接受了尘世的浑浊与苦痛,谁能泰然自若地让那些渣滓沉淀于水底而保持灵魂的澄清,谁便达到了生命的最高境界。可以改变自己,但不丢掉个性的棱角。这也许便是我们追求的极致。

【点评】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①立意深远,观点鲜明。文章告诉我们,人可以改变自己,但不应丢掉个性的棱角。一语中的,切中肯綮,有很深刻的人生指导意义。②选例精当,论理形象。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捕捉古今中外那些鲜活而富有灵性的事例,让读者在尼采、梵高、泰戈尔和张悦然等典型人物的言行中,去体会思想,去明辨是非,去领悟真谛。同时借喻手法的运用也值得一提,如:“一方得天独厚的沃土”“一块贫瘠的山石之地”,使说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③语言凝练,言辞激越,犀利敏锐,耐人寻味,催人警醒。

不能改变世界,就只好改变自己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这一切。

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一切成就,都是从正确的观念开始的。一连串的失败,也都是从错误的观念开始。要适应社会,适应变化,就要改变自己。

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于是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道:“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弟子们不禁哑然。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移山之术,惟一能够移动山的秘诀就是:“山不过来,我便过去。同样的道理,人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像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现在在我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 2 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不利,从而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换环境上面,这实在是徒劳无益的。

有些事不是你想像的那样

眼见不一定为实,有时候,我们连自己的眼睛都不能能相信。

因为眼睛看到的只是最表面的东西,它代表的不定都是真相。

世界上有太多的假象,我们虽不能做到事事通透明白,但至少可以做到“凡事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假象蒙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有时更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内心。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就必须要改变!如果你不改变,你就只能像你以前那样,平平庸庸、碌碌无为、渡过一辈子。

有这样一个寓言:有一条小河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流到一个荒芜的大沙漠。河流想:“我已经越过重重的障碍,这次一定不例外,同样能够穿越这个沙漠吧!”

当河流决定要穿越这个大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身体渐渐消失在松软的泥沙当中,河流振作精神。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河流沮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同样是可以得。”河流细听声音的方向,原来是沙漠发出的声音。河流很不服气的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越沙漠,可是我却做不到。”

“因为你总是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要想跨越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你所期望得地方。只要你愿意放弃你现在的形态,让自己溶入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点化着。

河流听了沙漠的点拨恍然大悟,河流沉思片刻。自言自语说:“的确是这样,放弃我现在的形态,然后借着微风?不!不!”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叫他放弃原有的形体,那么不是自我毁灭了吗?河流踌躇的迟疑着。

这里沙漠,又用低沉的声音说:“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的怀抱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微风就会把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融聚汇合在一起,形成河流继续前进。”

那样我还是现在的河流吗?河流很困惑的问沙漠……

沙漠严肃的回答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不管你是一条河流还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就没有改变。你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存的本质。”

此时,在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汇聚成今日的河流。

想的此时,河流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融入在微风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的梦想。

其实,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历程也像河流一样,想要跨越生命的障碍,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也需要有放下自我、改变自我的决心与勇气。生命有所坚持,但是到达目标的过程要学会变通。这样才能迈向新的高度与起点。最终达到生命与阅历的不断成长与升华。

如果我们不懂得变通的法则,那么我本人就会像寓言中的河流一样,消失在茫茫无际 3 的人生沙漠之中。要让事情改变,先得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的更好,先让自己领悟到,得与失、常与变的法则。一个人如果不先改变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使自己成长为一个人格高尚、道德完美的人,那么他就很难获得成功,更谈不上去影响改变别人。

人生在世,先改变自己,进而改变生活,最后改变世界。如果同事对你不友善,你不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既是你换个工作环境也没用;如果你的销售业绩提高不了,你不去改变销售策略与为人处事之道。即使调换了行业也是无际于事的。只要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与心态。相信一切皆会改变

思想的芦苇

余荣

芦影在日光下晃动,踪迹如此飘然。

是光移动了影子,还是影子移动了光。

——通记

一只小花雀停在我的书桌前,银灰色的羽毛镶着几缕红色。我盯着它的那一刹那它正盯着我,它似乎一点也不木然,小小的眼睛里凝聚着大自然万物的惊奇和智慧。它好像想对我

说什么。是它的奇遇,还是它的见闻? 我伸出手去,它却“扑”地一声飞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些许眷恋。从它最后的眼神我读到了无奈。

微风中的芦苇,柔曼妩媚。美丽的芦苇被制成了引领时尚的时装。翠绿的芦叶和银白芦花在随着风儿舞蹈。你把阳光撒在天间羽化为蝶和鸟,它们飞向清澈的天空。

我曾目睹芦苇被摧毁的全过程。往日温和文雅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粗鲁和凶残。被撕裂的芦叶在空中呻吟,被掰断的芦茎在泥水里挣扎

暴风雨过后,微微的风徐徐地踱了过来。它是来检阅战果,还是来安抚受伤的生灵? 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够了解的只有:一个强大的入侵者对无助弱者的蹂躏和残杀。

芦苇无语。几枝尚存的芦杆在风中无力地摇晃,似乎在抗议着什么,但是,没有声音。

可怜的芦苇认为自己生来柔弱本来就不具备反抗的能力。它试着再一次仰望天空,一只飞鸟掠过,把执著的求留在空中。片片乌云滚来,将可怕的阴影压向苇地,暴风雨即将来临,芦苇又在颤抖。芦苇低下了头。

芦苇再一次被摧毁。原来芦苇生来就是被人践踏的。

芦苇低头无语。暴风雨为什么那么强大呢?芦苇去天堂问上帝:“我想掌握世间百相。”“为什么呢?”“这样我就不会被暴风雨摧毁了。”上帝听后非常地生气把芦苇放在了黑暗里。

芦苇很害怕,因为黑暗的尽头是i一场更大的暴风雨。

芦苇沉醉在冥思之中如同诗人一样。芦苇对自己说:“既然我无法改变:暴风雨的残暴,那就改变自己的柔弱。吧!”

芦苇鼓足了勇气,一遍一遍地鼓励自己。它在向自己挑战。

暴风雨再一次袭击手无寸铁的大地。芦苇在风雨中摇曳。它一次一次地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经过了暴风雨的洗礼,芦苇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阳光撒在还有雨滴的芦叶上,温柔地擦干芦叶上的汗滴。这就是有了、思想的芦苇。有了思想的芦苇会笑傲万物的。

“人生之不如意十常八九”,关键在于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

境由心生,心由境造。心凉了,太阳也不再温暖;心暖了,冰川也会被融化。芦苇一次又一次向暴风雨低头,一次又一次挺直腰杆。当芦苇昂起头迎接暴风雨洗礼时,它坚强地立在了大地上。

适者生存,既然我们无力改变环境,那就只有改变我们自己了。

明天暴风雨还会来,我们是在沉默中灭亡,还是在沉默中爆发呢? 我们期待着光,那影呢?

评点

本文是一篇饱含深刻哲理的散文。作者借“思想的芦苇”阐明人生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道理,文旨含蓄但不隐晦,思路开阔而不散乱,尤其是文章结尾与题记遥相呼应,形成整体,使结构十分完整,题意深刻突出。

与 自 己 决 斗

“天哪!都已经12点了。”

我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装进箱子,“明天,我就要和他去澳州了,让我今晚好好地睡上一觉吧!”我站在镜子前,梳理好之后,熄了灯。

睡在床上,我辗转反侧。

“他,南柯,多好听的名字,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挺阳光的。可谁又知道他背后隐藏着狠毒的心啊!”

“哎,别想了,反正明天就要和他去澳州了,以后的事游玩回来再解决。”

我还是睡不着。

“他,南柯,他的钱,我跟他„„”

“反正都认识三年了,他人对我也挺好的。”

“可是,可是他不是正人君子。”

“现在的社会,有几个正人君子?”

“挺多的。”

“正人君子又怎样?穷光蛋一个,有什么用?看看这条项链,戒指,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买得起吗?”

“但是,这些项链,戒指,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东西。可是和他在一起,尤其是他给我买东西时,我心里不踏实。”

“如今社会,潇洒了,见光了就行。”

“我心里还是不踏实,万一哪天他被警察„„”

“他那么机灵,那么狡猾,没事。”

“如果,万一„„”

我扭亮了灯,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这一张清纯的脸,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拿起笔,给南柯写了一封信,我要告诉他我不和他去澳州了。

我要作回我自己。

想通了,彻底想通了。

关了灯,我终于进入了梦乡。

[短评]这是一篇以“改变自己与改变别人”为话题的随堂作文。作品细腻的心理“决斗”描写。不只写出了自己的“改变”,更明晰地表达人生价值取向。(刘龙江)改 变

万籁俱寂的黑夜,一切都沉睡了„„

“镜子”却难以合眼,它呆坐在梳妆台上,失神地望着夜空,想到明天,它开始“呜咽”了„„

“唉!咋了?老兄。”“脸”听到“镜子”的呜咽声,好奇地问。

“镜子”没吱声,想起早晨因给主人“上报”了“脸”的一些污点,说“脸”不漂亮,差点被主人摔死,这时还真有些生“脸”的气。

“怎么,还在生气?还是想想该如何逃过明天一劫吧!”“脸”提示道。“主人明天可要见他的女友了,你若再执迷不悟,可就„„”

“哼!想办法?除非你争气些,长漂亮点儿„„”镜子带着几分怨气回道。

“哎!老兄,我说,你怎么老想让别人改变来适应你呢?要改变别人,先得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

“对!改变自己。你看我,凡遇到人,我都会冲着他笑,以自己的改变达到别人对主人态度的改变,主人人缘也好,受人爱戴,我为他赢得了多大面子,他会不感激我?而你却总是挑我的毛病。说我的不是,扫主人的兴,他又怎么容你?” “‘说实话,进忠言’是我的职责,我的秉性,你让我改?„„”“镜子”分明有些怒了。

“唉!唉!”“脸”说,“你怎么死不悔改!都什么时候了,还那么顽固。只要你稍 微改变一下自己,多说些好话,主人开心,对你也有好处。再者,你不改变一下自己,可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俗话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行’。„„怎么做你看着办吧!”

“嗯„„”“镜子”若有所悟。它想到了主人曾向一位高僧学“移山术”的事,高僧的“移山术”也只是通过改变自己以达移山的。

第二天,在主人精心打扮之后,镜子按脸的说法做了。果然,待遇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被主人美美的夸了一番。

下午,主人一回来,就怒冲冲地把高高端坐的“镜子”,重重摔在了地上,还破口大骂: 6 “妈的!狗东西,老子脸上那么大一块黑斑,你却不告我,害我丢尽了面子„„”

粉碎的镜子躺在地上,委屈地哭了:“我不改变,你要摔我;我改变了,你还要摔我。这„„是„„为„„为什么? ”言罢,气绝身亡。

[短评]这篇以“改变自己与改变别人”为话题的随堂作文,以“镜子”与“主人的脸”对话的巧妙构思,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真正的镜子自我改变的困惑,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 第2篇

比如,在学习方面,我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像写作业方面,自己每次都写的特别快,然而质量却不是很高,字迹潦草,因为我只追求了速度,却忘了保质量。所以,我的成绩基本是都优减,只有两次是优,所以我要追求质量,并练好字。

但是,我也有很好的地方。我一直在做口算题卡,但之前,我并不想做,觉得没什么必要,可爸爸说这样可以提高我的口算能力,我并不这样觉得,总是得过且过,偷工减料,不想做。后来,爸爸要求我每天必须完成两页,我只好照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从以前一页错2-3道变成了一页基本上全对,水平整整提升了一大块。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在坚持练习,希望能做得越来越好,一道也不错,加油!

在生活方面,我比较差的就是坐姿和站姿了。家长和老师一直在说,我却一直没有改正,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没有什么影响,不就是不好看吗?不过,我今后一定要努力改掉这个坏习惯。

我做的比较好得的地方就是系安全带了。因为要时刻提防危险,所以只要上车,我就一定会系好安全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改变孩子,先得改变自己 第3篇

“当对一个行为反常的人感到无能为力时, 不要再想着他应该如何如何, 而是开始思考你能够做什么, 希望之门便豁然敞开。”心理学大师德莱克斯说, “你会突然发现以前都没梦想过的力量。而后你可以使用鼓励、逻辑后果、劝说等等手段来帮助他改变———仅仅是因为你改变了自己。”

博森博士说, 孩子属于这个家, 是因为他就是他, 而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我们做父母的, 往往很难做到让孩子感觉自己无条件地属于这个家, 而是必须有出色的表现、能为父母争气、让父母脸上增光才行。我们很难做到平心静气地接受孩子的独特个性, 而是遇到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 生怕孩子给自己“丢脸”。我们更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误、有过失, 难于控制住自己“纠正”孩子的冲动, 更不情愿改变自己的行为。

放手给孩子生活、探索、学习的自由, 不要参与、帮助、指点、纠正孩子,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 尤为困难。当孩子专注于一项工作时, 我们难以控制住自己, 觉得必须给他反馈。遗憾的是, 无论我们的反馈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所起的作用只有一个:打断了孩子, 将他的注意力从手中的工作转移到我们的反应上来;他不再对工作内容感兴趣, 而是琢磨着哪种行为能够引起父母什么样的反应。

海滩上, 孩子在用沙子搭小房子, 如果父母静静地坐在一边看书, 孩子的心就很安稳, 因为他知道, 自己的行为是被父母接受的。但是——

我们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手和热心吗?“来, 妈妈教给你, 房子这么搭。”我们能容忍他犯错误吗?“别一口气掺那么多水, 沙子就泡汤了。”

我们能克制住虚荣心吗?“快来瞧我儿子搭的房子, 多棒!”

我们能不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吗?“这房子怎么没有门?”

我们能克服内心的焦躁吗?“一下午就搭那么个破玩意儿, 浪费时间!这对你学习有帮助吗?怎么不多看会儿书?”

我们能不在意其他人怎么看我们的孩子吗?“其实他再用点儿心, 能比这搭得更完美。这孩子, 就知道玩儿!”我们能接受孩子不需要我们所带来的失落感吗?“来, 爸爸帮你搭!”如果我们做不到以上这几点, 就会让孩子感觉到, 自己不够完美、不够能干、不足以让爸爸妈妈喜欢和接纳。我们就给孩子带来了卑微感, 也为不良行为铺垫了温床。

那么, 我们该怎样改变我们自己以帮助孩子改变他们的行为呢?

首先, 改变我们的反应, 在面对任何不良行为时, 努力克制住自己的第一反应;当我们本能地感到烦恼、生气、伤心、失望时, 不要马上流露或者宣泄这种情绪, 深呼吸, 跳出局外, 看一看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取消了孩子期待中的反应, 也就消除了这种行为的作用和效应。

其次, 改变我们的手段, 将行为的责任从我们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 让他们亲身体验行为的后果、积极进行选择、主动承担责任。

1.如果你识别出孩子的目的在于获取关注, 那么就不让孩子通过不恰当的行为得到关注, 比如, 孩子不吃饭, 既不劝他、也不喂他, 他的吃饭事宜不成为谈资, 自然也无法继续充当获取关注的手段。

2.如果你识别出孩子的目的在于权力斗争, 那么就拒绝参战, 对他承认“我是没办法强迫你做任何事情”, 他的炮火立刻失去了目标。

3.如果你识别出孩子的目的在于报复, 比如说出让你伤心的话, 那么切记, 我们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告诉孩子:“我很遗憾你这么想。”

4.如果你识别出孩子的目的在于逃避, 那么就立刻采取措施, 关注、重视、鼓励孩子, 细心捕捉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 帮助孩子重新恢复自信心。

最后, 改变我们的态度, 如果我们把目光集中在孩子不完美之处, 盯着他们的“缺点”, 时时刻刻提醒、批评、更正、监督、帮助, 我们等于告诉孩子:“我对你的能力缺乏信心, 没有我的指正, 你就什么都做不好。”如果我们总是关注孩子的成绩、分数、名次、奖项, 我们等于告诉孩子:“你必须成功才属于这个家。”我们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孩子就会因为害怕失败而无法正常生活;由于害怕犯错误, 他们不敢行动、不敢选择、甚至不敢长大。别忘了前面说过的, 所有的不良行为起源于卑微感、起源于我们没有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孩子让家长感到头疼的程度, 跟他们自信心和安全感缺乏的程度成正比。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 多予儿童鼓励、赞赏、行动的自由, 放手让他们拥有选择的权利、犯错误的权利和失败的权利, 他们就能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和技巧, 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改变我们的态度, 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改变反应和手段, 都只是当场应急。

我曾经在一次为妈妈们举办的讲座中, 遇到一位妈妈的困惑是:我们给孩子实施“赏识教育”, 鼓励孩子广泛、全面地开发兴趣, 孩子唱歌、跳舞、画画, 我们都赞扬她, 告诉她“真漂亮!”“真好!”“真棒!”如果她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我们加倍地夸奖她。结果孩子现在有了个“毛病”, 就是凡事一定要争第一, 如果不能得第一, 就怎么劝说都不干;说多了, 还哭鼻子, 真让大人没办法。

我想, 这位妈妈走入了一个误区, 她认为“赏识教育”就是敦促孩子开发特长, 家长的任务就是夸赞孩子的成就, 告诉孩子她“真棒”。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方式给孩子留下一个印象, 就是她必须努力地做出让父母觉得“真棒”的事情, 才被家庭认可和接受。孩子也没有获得真正的自信, 她不知道自己能力的内涵, 只是模糊地有一些“漂亮、好、棒”的抽象概念, 因此只要遇到自己可能做不到“真棒”、取得第一名的事情, 就知难而退。哭鼻子是她展示力量、控制家长、逃避行动的手段。

你不能改变别人,就学会改变自己 第4篇

我边拭汗,边走到那个酷似周杰伦的学生面前,嬉笑着对他说:哥们,别拿我开涮了。我平时在酒店吃完饭没有带走纸巾的习惯,因为我怕别人笑话我“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酷似周杰伦的男生,其实我在给他们讲过第一次课后就和他很熟悉了——他曾来找过我,他一进我办公室门,径直走向我,然后微笑着,将手伸进挎着并几乎拖在小腿弯子处的包里,我看见他的包里有一摞纸,还有一个足球。

“老师,这是我和几个同学自己做的杂志。”他将一摞纸从包里拿出,递向我。

那是一摞A4纸合订起来的册子,扉页上两个醒目的大字——代沟。这是刊名。

细翻内文,第一篇标题——《他们不懂我们》,正文:“那个老头简直不可理喻,将母耗子当着全班人的面数落了……其实母耗子没有错,她只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已……”

第二篇标题——《愿景中的老师》,正文:“我们喜欢张老师,他讲课,同学们都爱听,因为他幽默风趣,而且讲过的,大家都很容易记住,还有,和他,没有代沟……”再标题——《鸽子转学》,正文“……鸽子转学,原因只有那个死板的老师和班里的同学知道,她不愿意再听他们的死板教条……”

仔细翻阅完一册册的《代沟》后,心里有些酸楚,这些早熟却不讳世事的孩子们,被成人们误读得有些可怕——除了当前教育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外,老师们可曾真正读懂过他们?当“代沟” 成为师生间的一个尴尬词汇时,现行教育,消除代沟应为先。

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已经不记得听到过多少老师的抱怨:学生是如何调皮和不爱听讲,哪位同学又犯什么错误了……坦白说,听这样的抱怨,我反感极了——仔细想来,我们的学生时代与他们相比,除了年代的不同,其心理特征及行为,与之相比,有多大区别?学生的某种所谓 “不良”行为,问题症结恐怕不只在于学生本身,我们何曾考虑过自身的问题?

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 第5篇

猛一回首,才发觉已作别了童年的云彩,踏上了青春的征程。回首往事,曾经那个爱爬树、喜欢坐在树杈上聆听树叶窃窃私语、满脑子全是些古怪念头、直到奶奶喊破嗓子才找到的野丫头已经不见了,而今的我站在那棵日渐苍老的树旁,只会徒感悲凉。

曾几何时,看见小鱼在水中畅游,便会带来许多鱼食,细心的照料它们;看着心爱的鱼儿因缺氧而死去,便会强忍泪水捞它们上来,两膝跪地,虔诚地立一座“坟墓”,还会在心底默默祈求上苍,保佑它们一路走好。长大后,我却会因为一时的好奇,亲手解剖了一条活生生的鲫鱼,还残忍地剔分出它的肉和骨。我无法想像,成长的步伐会让我变得如此冷酷无情。

当记忆穿越岁月风尘而历久弥新时,才觉得童年是那般珍贵。

曾经那只布满老茧的手,再也不会牵着我的手在田野放风筝;曾经那张写满沧桑的脸再也不会在我的小脸上蹭痒。

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 第6篇

有一次考试,对我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我平时的努力,考得了100分,而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却只考到了78分到91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但是就像我奶奶说的那样:看起来感动,听起来激动,可做起来却不动,我不仅没有努力学习,反而骄傲起来,虽然我自己也觉得这样一点也不好,如果一直这样,说不定不只是落后几名,搞不好还会落后到全校倒数!想到这,我开始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可是,每次一看到电视,电脑,平板,就一点学习的念头也没有了,于是我觉得还是不要约束自己玩吧,因为只要学好,不愁玩不好,所以我又决定从学校学习中开始努力去找找灵感。

“想想看,今天我学习了什么?”每次我都这样想,可是当我一有时间学习时,我又看到我的小伙伴们在操场开心的玩耍,也就管不住自己的手脚了,唉,我什么时候才可以超越自己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让我朗读一篇课文,名叫阿里山的云雾,我竟然把阿里山的云雾读的轻轻柔柔,就这样,我在同学们赞叹的目光和掌声中回到位置坐下了,从此,朗读比赛和什么比赛一齐向我涌来,我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荣誉。

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 第7篇

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 况 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jian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就能成就多大。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

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果。

欲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世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学佛的不变坏,学佛的老人不痴呆,学佛的少年永不败。

不惜光阴过时悔,黑发不学白发悔。酒色致祸悔,安不将息病时悔。官行 贿赂致罪悔,富不勤俭贫时悔。不孝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动不三思临头悔,盲目草率错时悔。

改变学生,从改变自己开始 第8篇

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这里的“问题学生”仅是指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 不包括学习差的学生。一滴水不可能穿石。这些问题学生也不是短期间形成的, 并且他们对于班主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围剿”有了很强的“免疫力”。在许多班主任看来, 采用“消极办法”转化学生的班主任不是合格的班主任。根据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笔者归纳总结出转化学生的新的办法, 希望对班主任的工作有所帮助;与同行探讨, 完善工作方法。

1 少些“关照”, 多些“冷落”

问题学生常受到班主任的“关照”, 久而久之, 他们便对班主任开始“免疫”。十五、六岁的孩子处于青春期, 逆反心理很严重。班主任如果经常“盯”着他, 他会认为老师与他“过不去”, “对抗”也是他的应对“措施”。在班主任和学生的“交锋”中, 学生们的应对策略在日益丰富, 他们也乐在其中甚至, 自己几天不“兴风作浪”, 他们就倍感失落。事实告诉我们, 这样的学生你越围着他转、看的越紧越以他为中心, 他可能越变本加厉。当遇到这种类型的学生时, 办主任不妨去管理与其相关的学生, 使其受到“冷落”。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使学生摸不透老师的脾气, 迫使学生静静观察, 学生闹事的嚣张气焰也得到收敛, 或许学生继续挑战老师, 可他的气焰已经矮了一截, 初战告捷以后再找他晓之以理。但需要指出的是“冷落”并不是等于放弃。此方式不可被班主任多次使用。

2 少些硬碰, 多些智慧

学生们非常聪明, 他做错事时总会掌握一个度, 小事不断, 大事不犯。这是我们要注意观察他的弱点, 抓住他的软肋 (家庭的、朋友的关系) , 看有没有可利用的机会如果发现了可利用的机会就会马上抓住然后借题发挥。

笔者班里就有一位这样的学生, 不学习不说, 逃节、上网、打仗, 找回来让他上课, 他就趴在桌上睡觉, 动之以理晓之以情, 无动于衷;或者说改, 回头还那样, 父母一筹莫展, 也放弃了管理教育, 对于他, 笔者先采取了第一种方法, 过了一段时间, 笔者假装与他相遇, 跟他聊天, 谈些很轻松的话题, 聊天中知道他与奶奶很好, 还很孝敬奶奶, 于是笔者下午就去了他奶奶家, 跟他的奶奶了解他的情况。随后, 笔者以奶奶为话题与他聊了一下午, 果然他跟笔者说了很多的心理话, 聊得很透彻, 很真诚, 从那以后他变了, 也变得很彻底, 后来还当上了我们班的班长。

3 少请家长, 多些自信

有的班主任相当负责, 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要通知家长到学校来, 找家长告学生的状, 其实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而且学生认为老师有事就找家长来, 是老师没有能力处理问题的表现, 会引来学生的反感。找家长, 刚开始也许会有一些效果, 以后可能家长都会烦, 配合就更谈不上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的原则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吃亏, 孩子发生冲突时如果是自己的理亏, 他会轻描淡写地配合你;如果不是, 他还会质问你是如何教育学生的, 甚至对你发火, 如此请家长也是白请。因此平时尽量不请或者少请家长,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一个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过程, 今天不能解决的, 明天再来;一下解决不了, 后面再来。千万不要着急, 要相信自己能做好工作。

4 少些急躁, 多给面子

自尊心是每一个学生具有的, “问题学生”也不例外。教师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 是避免他们“惹出更多麻烦”较好的方式。例如, 英语课上, 一学生看漫画书, 英语老师要没收, 学生不给, 被英语老师请到办公室谈话, 其中一个男生的母亲也在场几个回合下来, 办公室里硝烟弥漫。男生大声喊道:“我不念了”。学生上课看课外书本不是一件什么大事, 教师只要略加引导, 学生马上就会认错改正。但是, 事情发展到学生都不想念书, 这是何等差劲的结局?教师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案例中教师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 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心太急了, 出现了一团糟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们心急,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尊问题, 只希望问题能一下子解决。首先调查改正课上看课外书是经常为之还是偶尔为之。其次作判断, 属于什么性质再作处理, 要考虑怎样做工作有效果, 分步实施。如果出现新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最后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集中精力搞好当前的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都不会陷入尴尬的局面。

5 少点说教, 巧用处罚

一些问题学生会犯同样类型的错误。通常来说, 那些学生犯了错后, 认错态度极好, 但是没几天错误重演。可以说, 这样的学生让班主任最为头疼。面对这样的学生, 很明显说服教育已是没有明显的效果。那么, 这种情况下, 教师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也就是说, 教师们允许学生重复不间断的“犯错误”, 直到他自己完全不愿意犯为止。例如, 在笔者的班, 有一男生特别喜欢在自习课中磕瓜子, 用他的话讲, 不吃受不了。笔者应用“心理弱化”效应对他进行医治, 要求他遵循“吃瓜子规则”:他一天吃一袋瓜子, 老师再奖励一袋, 一段时间后, 规则变成每天吃一袋奖励半袋, 再后来变成奖励小半袋, 再后来变成不奖励瓜子而变成奖他列举5条吃瓜子了理由。两个星期后, 他吃瓜子的癖好彻底消除, 他说, 这种吃瓜子的规则开始很有吸引力, 但后来为吃瓜子而穷举理由辩解简直就是折磨, 他宁愿不吃瓜子了!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第9篇

与其抱怨薪水太少,不如想方设法让你的工资信封变厚;与其抱怨老板太吝啬,不如努力成为公司里最会赚钱的人;与其抱怨公司没有提供发展的平台,不如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每一种貌似合理的抱怨背后,都有一种更好的选择,那就是改变自己。

麦克是一家电视台的记者,颇有才华,白天采访财经路线,晚上播报7点半的黄金档,一切似乎都很圆满。偶然的一次,他不小心得罪了他的顶头上司——新闻部主管。之后,他就被以不适合播报黄金档为由,改播深夜11点的新闻。

麦克知道这是新闻部主管给自己小鞋穿,但他没有反驳,更没有抱怨,而是欣然接受,他说:“谢谢主管,因为我早盼望运用6点钟下班后的时间进修,却一直不敢提。”

从此麦克果然每天一下班就跑去进修,并在10点多赶回公司,预备夜间新闻的播报工作。他把每一篇新闻稿都先详细过目,充分消化,丝毫没有因为夜间的新闻不那么重要,而有任何的松懈。

由于麦克的认真和努力,他主持的夜间新闻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收视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就有观众不断写信问,为什么麦克只播深夜,不播晚间?消息终于传到了台长那里,台长找来了新闻部主管,责令他立刻将麦克调回7点半的黄金档。

麦克又回到了黄金档,但是很快新闻部主管让学财经出身的麦克改跑其他路线,这对跑财经已经颇有名气的麦克简直是一种侮辱。麦克不禁怒火中烧,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依然毫无怨言地接受了。

后来有一天,台长打电话给新闻主管说:“明天有财经首长来公司晚宴,请麦克作陪。”

新闻部主管说:“报告总经理,麦克已经不跑财经路线了。”

“他怎么能不跑财经路线呢?他不是学财经出身的吗?不跑也得参加,他是专家,饭后由他做个专访。”

从此,每有财经界的重要人物来电视台,都由麦克作陪,并顺便专访。渐渐地同事们都议论说:“看见没,麦克现在是大牌了,只有来了重要人物,才由他出面采访呢。”而接受麦克采访的人也都以此为荣,那些不是由麦克采访的人则有了怨言。“不能厚此薄彼,以后财经一律由麦克跑,别人不要碰。”台长又发话了。于是,新闻部主管不得不把麦克“请”回财经记者的位子。

整治麦克不成功让新闻主管很恼火。不久,他又拒绝了麦克提出的做益智节目的要求,让他去制作一个新闻评论性的节目。大家都知道,这类节目通常是吃力不讨好,收入又不多,再加上新闻性节目要赶时间,非常麻烦。

但麦克仍然没有抱怨地接受了下来,别人都说他傻,他也不辩解。慢慢的节目上了轨道,有了名声,参加者都是一时的要人。台长见参加的常常都是重要官员,于是就要求亲自审核麦克制作的脚本。之后,麦克与台长当面讨论节目的机会多了,他也渐渐地成了台里的热门人物。一年后,原来新闻部主管调走了,麦克理所应当的接任了这个职位。

掌控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 第10篇

小王没有灰心,继续给大李经理发邮件,每周一封,结果还是迎来了客套式的拒绝。

过了一阵子,小王见没有什么起色,有些沮丧:对方不要我,我能有什么办法?我既掌控不了大李,更掌控不了老板。于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王向老师道出了苦水。

老师告诉他:“在这件事情中,你无法掌控大李要不要自己,但可以改变你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加被需要的人。”听完老师的话,小王很快发现了自己的认识误区,于是决定行动:改变自己。

这一天上午,公司营销部大李经理又收到了小王的邮件,他在信里告诉大李,他已报名学习了市场营销,大李礼节性地回复了一句:加油!

又过了一段时间,大李收到小王营销管理课程的感想和一篇针对公司营销方面的建议,并且问他:“是不是可以就相关问题向他请教?”大李这次还是不咸不淡地回复:“欢迎交流”,

从这周开始,每周大李打开邮件都能看到小王关于营销的最新见解、思考。大李从邮件还知道,小王还经常参加本市的营销沙龙聚会,目前他用业余时间对本公司的产品做市场调研。

4个月后,大李打开邮箱,收到小王最后一封信:“尊敬的李经理: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公司希望我过去做营销,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希望能够保持联系。”

20分钟后,小王抬头看到大李站在他面前,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灿烂笑容,他说出了那句小王期待已久的话:“你有兴趣在我们公司做营销吗?”

成功不是击败别人 而是改变自己 第11篇

让你烦恼的人,是来帮你的人;让你痛苦的人,是来渡你的人;让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贵人;让你讨厌的人,恰恰是你人生的大菩萨。

他们都是你自己的不同侧面,都是另一个你自己。相反,你爱的人,常常是给你制造痛苦的人;你喜欢的人,也是常常给你带来烦恼的人,因为他们也是你的影子,让你老也抓不住。其实,你爱的是你自己;你喜欢的亦是你自己。

你爱的、你恨的,都是你自己。你变了,一切就变了。你的世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你的一切,都是你创造出来的。你是阳光,你的世界充满阳光;你是爱,你就生活在爱的氛围里;你是快乐,你就是在笑声里。同样的,你每天抱怨、挑剔、指责、怨恨,你就生活在地狱里;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狱。你心在哪,成就就在哪。

永远不要听信那些消极悲观的言辞,因为他们只会,偷走你的梦想和希望,并不需要负任何责任!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有人告诉你不可能时,你马上变成“聋子”,对此充耳不闻!脑子只有一种想法: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要成功!记住:穷人只能教会你怎么比他穷!想成功一定要跟成功的人学习!

1.弯腰

和别人发生意见上的分歧,甚至造成言语上的冲突,回家去擦地板吧。拎一块抹布,弯下腰,双膝着地,把你面前地板的每个角落来回擦拭干净。有时候你必须学习弯腰,因为这个动作可以让你谦卑。劳动身体的同时,你也擦亮了自己的心绪。

2.不要想“如果当初”

你说,人生是一条有无限多路口的长路,永远在不停地做选择。选择读什么科系、做什么工作,结婚或不结婚、要不要有孩子,不同的选择造就出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你又说,如果当初如何如何,现在就不会怎样怎样……这种话还是别再说了吧。每一个路口的选择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就不会频频回首如果当初做了不一样的选择。

3.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沉默。本来就不需要所有的人都会了解你,因此你也没必要对全世界解释。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4.保持单纯

因为思虑过多,所以你常常把你的人生复杂化了。明明是活在现在,你却总是念念不忘着过去,又忧心忡忡着未来。单纯地活在当下吧,而当下其实无所谓是非真假。就单纯地把你的人生当成梦境去执行吧,做好现在的梦。

5.偶尔“俗气”

吃多了健康食品,偶尔你也想啃一啃鸭舌头和盐酥鸡还有麻辣小龙虾。偶尔你其实并不想让自己时时刻刻活得那么有意义。人生真的不需要把自己绑得那么紧。

6.平静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时候,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告诉你:要坚强,而且要快乐。坚强是绝对需要的,但是快乐?在这种情形下,恐怕是太为难你了。毕竟谁能在跌得头破血流的时候还要做到高兴?但你至少可以做到平静。平静地看待这件事,平静地处理该处理的事情就行。

7.努力

上一篇:自信班会教学设计下一篇:科级干部培训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