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2024-07-29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要点:讨论学习课文,理解怀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过程:

1、读课题,在预习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话板书出来)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齐读第四段,请给“出色”、“工程家”标上“……”

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别好的设计,主持各项工程的专家。

4、请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5、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设想出色(叫水送回)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6、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叫水送回”这个想法的?请读第一段后答,抽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起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7、可是,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请默读第二段,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

8、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指着灯片上的图说吗?--学生说。

9、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不行吗?你体会到什么?--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并船搭架:保持平衡,浮力大且一致。粗绳拴牛:保证牢固。--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0、请小声读第三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先请同学讲,然后课件演示。

11、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12、检查落实后,师生分读,想一想: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讨论。--因果重叠(不要求理性掌握,只是感情认识),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齐读,注意体会联系,强调变化。

13、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多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4、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老师提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么看:铁牛是水送回来的,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为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15、一千多年前,怀丙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6、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在科学技术上有创造发明的卓越人物有许多,你知道吗?

17、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齐读第四段,注意表达对怀丙的敬佩、赞叹。

18、学到这儿,你的疑难问题都解决了吗?

19、请用“出色”、“熟悉”各说一句话,写在作业本上。

(区级、校级示范课)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第2篇

语文三年级下北师大新课标四单元《捞铁牛》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动词理解词句,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段落分层,概括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教学重点:

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并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观看捞铁牛原因的视频 二 学习第2自然段 洪水退了,要重修浮桥,就要把铁牛捞上来,可是铁牛容易捞吗?从哪个词能看出来?.指名读课文第二句“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悟出:这是从反面强调捞铁牛困难大。指导朗读这一句,读出反问的语气。2.“议论纷纷”。理解“议论纷纷”的含义;许多人小声地说个人的看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

3.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用笔把和尚的话划下来,读和尚的话,然后说说你对和尚的话有什么感受,指导朗读和尚的话。要读出成竹在胸的语气。

4.和尚很自信,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法捞铁牛?

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怀丙和尚究竟用什么方法来打捞的? 三 讲读第三段

1.默读课文,思考:捞铁牛前,和尚指挥大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做了这样四项准备工作?(1)摸清水牛沉在哪儿;(2)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3)拴船搭架子;(4)下水用绳子把铁牛拴住。

2.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3.准备的四步过程分别用四个字概括。4.做连线练习5.指导朗读第二段。重点词语加重语气 五 讲读第四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2.教师打出投影:

读下面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语,并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船里的泥沙渐渐的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铁牛一点一点地从淤泥里向上拔。

通过朗读,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的作用是船上的泥沙逐渐“减少”,水的浮力把船往上托,船身就慢慢地“向上浮”。这样,原先拴住架子和铁牛的绳子就会越绷越紧,把陷进淤泥里的铁牛不断地往上拽,铁牛就从淤泥里一点一点地“向上拔”。

3.让学生想一想: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再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一关联词语,把前后两句的意思说一说。

因为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了,所以船身慢慢地向上浮。因为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所以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因为拴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所以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 4.用几个字概括捞铁牛的过程。5.动画演示,加深理解。6.指导朗读 六.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后,和尚又指挥大家怎样做?他为什么这样做?自由读第5自然段,1.其他的铁牛是怎样捞上岸的?“这样的办法”是什么办法?课文为什么不再写一遍这种办法,让学生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铁牛都捞上来了,现在谁能说说当初怀丙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重点句。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河里捞上来。

3.指导朗读

七,在课文中,怎样评价怀丙和尚的? 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八 拓展思维

1.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也运用到了水的浮力?

2.“捞铁牛”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怀丙那样在科学技术上有创造发明的人,你都知道有哪些人呢? 九 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捞铁牛

怀丙 浮力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第3篇

师:老师有个发现, 无论电影、电视剧, 还是小说、童话, 以及其他艺术作品, 大都在表现同样的内容。你们知道这个内容是什么吗? (生思考) 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 那就是“爱”。我们学习过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 也学习过列宁的故事《灰雀》, 这两篇文章虽然体裁不同, 故事不同, 却表达了相同的主题——爱。当巨人把自己的花园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时, 花园里立刻迎来了春天。当列宁和颜悦色地启发引导抓走灰雀的孩子时, 孩子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不都是爱的力量吗?

师: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救青蛙的文章吗?炎炎夏日, 妈妈给“我”一元钱, 让“我”去买雪糕。“我”遇到一个正在杀青蛙、卖青蛙的小贩, “我”用买雪糕的钱, 救了一只青蛙, 把它送回了大自然。你们说, 小贩的心里有爱吗?

生: (异口同声) 没有!

师:没有?他不爱青蛙吗?

生:他也爱青蛙, 青蛙可以帮他换来钱。

师:小贩爱青蛙, 因为青蛙可以卖钱。“我”也爱青蛙, 我把青蛙送回了大自然。你们说, 两者都是爱, 有什么区别呢?

生:小贩爱青蛙, 可是他想把青蛙占为己有。

师:小贩的爱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你能说出来吗?

生:自私!

师:小贩的爱是自私的爱, “我”的爱是无私的爱。自私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无私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这也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别。

生:小贩是一个自私的人, 他卖青蛙是为了赚钱, 也不管青蛙的生死, 他也有爱, 爱的是钱, 他是自私的, 所以他是坏人。“我”为了救青蛙, 放弃了买雪糕, 把救下的青蛙送回了大自然, “我”是一个无私的好人。

师:其实, 每个人心中都有爱, 可是, 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遇到自私的行为。有一次, 我组织同学们举行夏令营活动, 每个同学都由一名家长陪同。路边的梨树上挂着很多的梨。那时候, 梨子还没有成熟, 只有大拇指那么大。但依然有家长带领孩子去摘, 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家的果园。如果这是自己种下的果树, 他们一定会天天盼望果实长大, 不会舍得摘下一个还未成熟的梨子。损人利己, 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 都是因为心中缺少真正的爱。很多艺术作品都在呼唤爱, 所以, 如果给今天这堂课取一个名字, 就叫它“爱的呼唤”吧!

A、爱的发现

师:只要同学们用一颗爱心去发现, 一定会看到数不清的爱。今天, 我们就来寻找大自然中的爱。你们想想, 大自然中的哪些情景蕴含着爱呢?

生:蜜蜂喜欢采蜜, 所以花儿是爱蜜蜂的, 它给蜜蜂提供了甜甜的蜜。

师:蜜蜂爱不爱花儿呢?

生:也爱!它传播花粉, 花儿才会开放。

师:大自然中的任何动植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链。许多东西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 如果你用心去欣赏它们, 就会发现它们在互相关爱。我也见过大自然中的爱, 我在一片大森林里, 看到过与手掌一样大的蝴蝶。我走近去观察它, 它并不飞走。蝴蝶的嘴像吸管一样, 贴在花蕊上吸食花粉, 蝴蝶不时地快乐地扇动着翅膀。我见到这样的画面, 感到很幸福。自然界中的爱, 是我们自己体会出来的呀。你们知道荷叶与树叶有什么区别吗?

生:荷叶很大, 树叶很小。

生:荷叶的上面有小绒毛, 但是树叶上没有。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你知道水落在荷叶上, 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像珍珠一样, 成了一个个圆滚滚的小水珠。

师:水是很难控制的, 但它在荷叶上却变成一颗颗美丽的水珠, 快乐地在荷叶上玩耍, 这就是荷叶上的小绒毛的作用。绒毛很软, 它却能让调皮的水变得如此乖顺, 你们说, 这是什么力量呀?

生:爱的力量!

师:有了爱, 不听话的水珠也变得听话了;有了爱, 犯错误的孩子会主动改正错误;有了爱, 北风呼啸的花园也会春暖花开。这就是爱的力量。但是, 如果你不仔细观察, 不动脑思考, 是很难发现这种爱的。

B、爱的感悟

师:这堂课, 我从课外选了一篇散文, 题目叫《谢谢虫》, 它是台湾作家刘墉的作品。 (师朗读, 并逐句分析) “教女儿唱‘西风的话’, ‘花少不愁没颜色, 我把树叶都染红。’‘西风真好!’女儿说, ‘他会画画!’”你们知道西风爱的是什么吗?

生:树叶!

师:只是爱树叶吗?那还是真正的爱吗?秋风装扮的不只是树叶吧……

生: (恍然大悟) 大自然!

师:对!秋天到了, 花儿凋谢, 大自然没了颜色, 于是秋风吹过枫叶, 让大自然又有了缤纷的色彩。 (师继续朗读) “带女儿看童话书:‘一棵光秃秃的树, 伸着枝子向天, 哭着说:‘我一贫如洗了!’老天就落下白花花的银子。’‘老天真好!’女儿说, ‘他好慷慨!’”你们看, 只要用心观察, 在寒冷的季节也可以发现爱。 (师继续朗读) “给女儿讲故事:从前有个人上京赶考, 住在旅馆里, 看到有只蚂蚁掉到油灯里要淹死了, 他就用牙签把蚂蚁救了出来。那人接着进考场, 慌慌张张把个重要的字少写了一点。当主考官批卷子的时候, 发现有只蚂蚁硬是爬到考卷上, 站在那个“点子”的位置不下来, 把蚂蚁拂开, 它跟着又爬回去。‘蚂蚁真好!’女儿说, ‘它会谢谢!’”这种传说经常出现在宗教故事里, 宣传万物都有爱。如果把蚂蚁换成其它动物, 你们认为可以吗?

生:不可以!蚂蚁是黑色的, 只有蚂蚁像字的一点。

师:有点儿道理, 但是我觉得还另有原因。

生:蚂蚁几乎是我们能够用眼睛看到的最小的生物。这样小小的生物都知道感恩, 何况是我们人呢!如果这个考生救了一条狗, 狗懂得感恩, 那就没什么稀奇了。

师:好, 这就是编故事的技巧, 以小见大, 更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师继续朗读) “女儿走到花园里。暮秋了, 春光灿烂的芍药, 只剩下干枯的茎, 在风里摇摆。令人惊讶的是, 在那已经焦黄泛着黑斑的茎上, 居然新生了几片嫩芽。多么翠啊!仿佛早春的新绿。问题是秋风已经肃杀, 这新绿是不可能的啊!走到花前细看。是嫩叶!有叶脉, 还有小小的叶柄。探手过去, 叶芽突然从枝头跳起来, 飞走不见了。守在不远处, 隔一阵, 那几只绿翼的小虫, 又飞回原来的枯枝, 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站着, 好像负有使命, 去扮演小小的叶子。‘小虫真好!’女儿说, ‘它来谢谢了!’从那天起, 我们便管那翠绿翅膀的小虫叫:‘谢谢虫!’”最后写到的这个故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夏天, 芍药花给小虫子提供了营养, 当秋天来临, 万物都失去生机时, 小虫子却为枯黄的花添了一抹可爱的绿色。它要把干枯的芍药花装扮得依然美丽。同学们, 读了这篇散文, 你明白了什么?

生: (纷纷回答) 自然界中的万物都知道感恩!有了爱, 就有了这个美好的世界!上至老天、西风, 下至蚂蚁、小虫, 都有感情, 我们更应该懂得互相关爱了!……

师:这些自然景物中隐藏的爱, 是作家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到的感悟。所以, 看到眼前的一草一木, 我们只要学会联系生活, 展开想象, 就会有无限的收获, 不仅收获了作文素材, 还收获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C、爱的表达

师:今天, 请大家也来写一写自然界中的一处景物, 希望你写出的内容是你亲眼看过的。我相信, 只要你多想一想, 一定能从它们的形态中体会到爱。写作之前, 我问大家一个关于人生的大问题,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

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为祖国做贡献!

师:没错, 但这更像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不像你的真感受。还有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师:你这么小, 就记住了雷锋叔叔的话, 真了不起。但是, 这个道理离我们小学生太远了。

生:人活着是为了学习!妈妈告诉我要“活到老, 学到老”。

师:一辈子都在学习, 学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呢?

生:为祖国做贡献!

师:哈哈, 这不是又说回去了吗?看来, 大家没怎么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最近我读到一个小猪麦兜的故事, 很受感动, 故事的题目就起得特别好, 这个题目就很好地回答了我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板书:我来, 是要给大家幸福)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这样想, 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这个小故事讲的是, 快过圣诞节了, 麦兜的班里来了一名新同学, 它是一只火鸡。课间, 麦兜问火鸡叫什么名字, 火鸡说:“我们火鸡全都没有名字, 都叫火鸡。”麦兜从妈妈的口中得知, 每年的圣诞节, 人们都要吃火鸡, 这是学校为你们准备的圣诞大餐。于是, 麦兜就想帮助火鸡逃走。但是火鸡并不想逃跑, 它告诉麦兜:“我认识了你们, 还学会了几个单词, 我已经很幸福了。我来, 是要给大家幸福。”圣诞节那天, 班里举行联欢会, 麦兜和火鸡一起跳舞, 就在这时, 食堂的阿姨把火鸡叫了出去, 火鸡和同学们挥手告别……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但我却深深地记住了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我来, 是要给大家幸福”。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写进今天的作文, 当作中心句。

(生写作, 师指导, 三十分钟后)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自己的作文?

生:冬天到了, 花园里的花都凋谢了, 树枝上光秃秃的, 整个花园里寂静得让人害怕。这天早上, 一滴露水落在了树枝上, 它很漂亮, 就像一颗钻石一样, 发出灿烂的光辉。小露珠没有投进河水里, 而是挂在一根树枝上, 好像为大树带上了一颗钻石。风呼呼地吹着, 好像在告诉小露珠, 快回到河水里吧, 否则就要被冻死了。小露珠在寒风中晃动着身子, 不肯离开, 好像在说:“没关系, 大树没有了生机, 我要帮助它。我来, 是要给大家幸福。”

师:表达了爱的主题, 写得不错, 但忽视了一个常识, 冬天有露珠吗?露珠应该出现在夏天的清晨。我们写文章, 应该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呀。

生:秋风吹来了, 五彩缤纷的花瓣都变得枯黄, 树枝上也没有了绿色的生气。有一片叶子始终挂在枝头上, 尽管它已经不再是绿色。秋风吹过, 它晃晃身子, 却没有落下, 似乎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秋风更猛烈地吹着, 好像在大声地告诉叶子, 快点离开枝头吧。树叶像在枝头跳舞, 不停地晃动身体, 也像在回答秋风:“春天里, 大树为我提供养分, 让我长得翠绿。夏天里, 天气炎热, 大树给了我一个生存的家。现在, 我不能离开大树, 我要陪着它。我来, 是为了让大家幸福。”秋风似乎听懂了落叶的话, 它开心地笑着, 却刮得更猛了。终于, 这片叶子落了下来, 投入了大地母亲的怀抱, 为大地送去了最后一分养料。

师:你写得真好, 我感受到了大树对树叶的爱, 也体会到了树叶回报给大树的爱。在你文章的结尾, 还巧妙地写了树叶给予大地的爱, 真是一篇好文章。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作文题材, 有些同学却很少在它们身上花费心思。想要写出好作文, 不必走出多远的路, 去欣赏多么漂亮的景色, 蹲在小区的草地, 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语文书第13课《麻雀》, 就是作者在打猎归来的途中遇到的一件小事, 作者把它写成了一曲爱的赞歌。请同学们课后细读《麻雀》, 并阅读第四单元的其他课文, 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我们睁大发现的眼睛, 怀着一颗爱心, 准备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下课!

备课笔记 我的地盘很小又很大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听到这句朴实的话, 我的眼前就猛然一亮。

一个懵懂的孩童, 怀揣着一颗兴奋与好奇的心, 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本, 走进书声琅琅的校园。也许因为幼小, 他还意识不到这一步是他人生腾飞的起点, 他捧在手里的书本就是他飞翔的翅膀, 但身为人师的我们, 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由地飞翔, 是每一名教师的神圣使命。

在网络阅读普及、电子图书时髦的今天, 我依然难舍纸质书本。当我轻轻地翻开书页的时候, 我忽然觉得它不只是我捧在手里的饭碗, 更是一双展开的翅膀。当我站在讲台上, 告诉同学们把书翻到某某页的时候, 我看到那么多双可爱的翅膀同时展开, 这是一幅怎样迷人的画面啊!

有这样一副对联:“三尺讲台, 三寸笔, 三寸舌, 三千桃李遍天下;十年树木, 十载风, 十载雨, 十万栋梁满神州。”讲台虽小, 孕育的却是天下的未来。如果我们仅仅把“教师”当做一个谋生的职业, 实在低估了它的价值。“三尺讲台”与“三千桃李”, 这是鲜明的对比, 也蕴含着无穷的深意。三尺讲台, 我的地盘很小;三千桃李, 我的地盘很大。要实现“小中寓大”的理想, 就要认识到“教育就是解放心灵”。教师要解放孩子的心灵, 先要解放自己的心灵。在准备教学屠格涅夫的《麻雀》时, 我便经历了一次挣脱束缚、解放心灵的过程。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细读课文, 品味语句, 感受母爱, 就像课后练习中要求的“读下面的句子, 注意带点的词语, 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体会”。老麻雀“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我相信, 没有哪个学生理解不到这是母爱的力量。如果一个问题失去了一定的难度, 就像唾手可得的果实, 已经失去了香甜的味道。为了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新意, 独具特色, 我开始寻找突破口。当我把视野扩大, 分析整个单元的课文时, 突然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爱的主旋律贯穿了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老麻雀奋不顾身救幼鸟, 是伟大的母爱;日内瓦人让小鸟自由生息, 是无私的博爱;饱受环境污染之苦的蒲公英在梦中呼唤着爱;台湾宝岛美丽的花蝴蝶为游人送来了爱……大爱无疆, 大语文也是没有疆界的, 只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有助于学生美好情操的养成, 有助于学生贴近作家的思想情感, 有助于唤醒孩子们因为麻木而沉睡的心灵, 任何方式, 皆可为我所用。于是, 有了这堂“预热课”。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第4篇

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 )。

2.经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3.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叉开得()角越大,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 )关系。

4.周角的一半是( )度,是( )角;平角的一半是( )度,是( )角。

5.小于90€暗慕墙凶觯ā?);大于90€岸∮?80€暗慕墙校?);等于90€暗慕墙凶觯ā?)。

6. 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夹角是( )角;6时整,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夹角是( )角。

7.下图中最多有( )条线段,( )条射线。

8.请你把学过的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角<()角<()角<( )角<()角

二、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住保?分)

1.可以读作线段AB,也可以读作线段BA。

()

2.探照灯射出来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成直线。 ()

3.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4.大于90€靶∮?80€暗慕墙凶龆劢恰?()

5.直线一定比射线长。()

6.所有的直线都相等,所有的平角也相等。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过一点能画( )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条直线。

A.1 B.2C.3D.无数

2.线段()。

A.没有端点B.只有一个端点C.有两个端点

3.一条( )长10厘米。

A.线段B.直线C.射线

4.如果∠1+∠2=∠2+∠3,∠1=55度,那么∠3=( )度。

A.55B.90C.35

5.窗户门上的角一般都是()角。

A.锐B.直C.钝D.平

6.下图中,直线a与直线b平行,线段AC和BD的关系是( )。

A.互相垂直B.长度相等 C.互相平行

四、量一量(8分)

五、画一画(共15分)

1.过等边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A、B、C分别画对边的垂线和平行线。

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

120€? 15€? 90€? 105€? 65€?

六、数一数(共8分)

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七、做一做(每题7分,共35分)

1.光明村要修一条路和省道相连,连接点修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你能把这条路在图上画出来吗?

2.已知∠1=45€埃?=?∠3=? ∠4=?

3.已知∠1=25€埃?=?∠3=? ∠4=?

4.写出下面角中有几个锐角、几个直角和几个钝角?

5.当钟面上分针指着12,而分针与时针形成90€敖鞘保闭胫傅氖鞘裁词郑糠终氪?2时走到5时,它走过的角度是多少度?所成的角是什么角?

八、挑战自我(做对奖10分)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第5篇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梁利桥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谁的浮力吧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所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捞铁牛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理解传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去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从而懂得大佬过程中对水的浮力。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优点,也存在不足。

一、取得优点

在突出重点部分,也就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部分,学生理解、掌握较好,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概括小标题。准备工作的第三步,并船搭架,学生不易理解,我有效地利用课件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并船搭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准备工作。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做到对学生适时地鼓励,能勇敢的回答问题,对他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二、存在不足

1、还不能准确的把握课堂时间,在难点的突破上,不够到位,没有达到水到渠成。由于学生年龄小,不懂得浮力的知识,这段时间用的少,有些操之过急,过于牵强,因此学生感悟说得少。尤其是运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时,如果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然后教师在适时地帮学生一把,就会很好的突破难点。

2、同学们课堂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的调动,这与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课文比较抽象、枯燥,不能很好的投入到文本中分不开的。

语文教案-捞铁牛 第6篇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课文的重点是打捞铁牛的经过,包括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课文,适宜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然后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练习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可抓住第二自然段的重点词语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来理解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段,进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懂得一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也可做一些有关水的浮力的实验。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个叫怀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铁牛捞上岸来,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要求认识的字:捞陷淤搭绑铲减绷丙

2、要求会写的字:捞笨潜绑铲减越丙程

“淤”读yū,不读yú;“潜”读qián,不读qiǎn

3、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第一部分(1):写为什么要捞铁牛。

第二部分(2-3):写怀丙为捞铁牛做的准备。

第三部分(4-6):写怀丙捞铁牛的经过。

第四部分(7):简介怀丙和尚。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第二课时

一、引入:

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

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一)、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

2.铁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

3.指导读句子,加深理解。

4.再读第一部分。学生评议。

(二)、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1、引导学生理解“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他么在议论什么?

2、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画出来。

3、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笔画出重点词语。

4、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完成填空:(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每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6、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默读课文4、5、6自然段。

1、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指名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2、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3、用同样的方法自学5、6自然段。

4、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

5、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6、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

(四)、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学习文章写法。

你觉得怀丙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三、课外扩展:当时条件有限,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捞铁牛,现在科技进步了,如果是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捞铁牛?(学生各抒己见)

四、小结:怀丙虽然不是身体上的大力士,但是却是知识上的“大力士”,他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了奇迹,“知识就是力量”啊!他巧用水的浮力,依靠科学的力量把铁牛从水里捞上来,这种做法足以说明他是无愧于“出色的工程学家”这个称号的。

板书:

铁牛被冲走

怀丙做准备 摸清位置 准备沙船

捞铁牛 拴船搭架 绳拴铁牛

语文教案-《捞铁牛》 第7篇

教学要求与目的

1、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理解意思。

2、熟读课文,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了解利用谁的浮力打捞铁牛,认识事物的两重性。

3、学习本文按使发展有详有略和补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捞前准备‘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一、知识迁移,明确学习目标

1、提问“一只皮球掉进又深又窄的树洞里去了,怎样才能拿出来?

2、引新揭题。

3、提出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2)学习”紧扣关键词“的方法读懂课文。

二、导学导练,掌握学习方法

1、通读理思路,找出关键词(出示学法(1))。

2、实验攻难点、理解关键词(出示学法(2))。

指名读第二大段,其余的用序号标出几句话、用横线划出写了几件事。

检查、4句话4件事,4件事以卡片贴出。

(1)两船装沙这件事做得出色么?

(2)并船搭架是不是作得出色?演示:一只搭架行不行?

两只船并在一起搭架行不行?为什么行?

(3)为什么用粗绳拴牛?为什么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里?

(4)这四件事准备工作能不能向我这样的.顺序去做?(轮读)

(5)这四件事不能随便去做,说明什么?这四句话一句接一句写,句子之间什么关系?齐读第二段,体会出色的准备。

3、入境学重点,理解关键词。

(出示灯片)再现打捞过程。

按学法第二步自学第三段。

检查:7句话2件事,卡片贴两件事。

(1)铲沙这件事是不是做得出色?板书:船浮、绳紧拔牛。

(2)船靠什么向上浮?

(3)划船这件事是不是作得出色?板书:拖回。

(4)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在哪里拖?靠什么?

(5)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

小结:和尚叫水送回的办法,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拖回岸边,这么笨重的铁牛都叫和尚拖回来了,他的办法是怎样的办法?打捞过程呢?齐读第三段,体会出色的打捞过程。

4、读议思结合,领会课文中心,(出示学法(3))

(1)怀丙为什么会想到这出色的办法?齐读怀丙说的办法一句。(

(2)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

小结: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请举例说明古代、现代劳动人民利用水利用水的浮力为自己,为人类服务的例子。

总结:我们从小就要学会认识事物,预防事物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变害为利,造福人类,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置疑问难,了解课文写法

1、我们用紧扣关键词的方法学了这课,还有什么不懂?

2、提问两个问题:(1)课文只详细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第二只……第七只?

3、按事情发展的记叙文一般开头都交代清楚四要素,课文到最后才电明人物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总结评价,强化训练

对照学习目标,你是否都达标了?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第8篇

师:进入第七单元, 我们学习了《倔强的小红军》和《小兵张嘎夺枪记》这两篇课文。这是两篇战争题材的故事, 写得生动形象。今天, 我们放慢学习的脚步, 回味学过的两篇课文, 来研究研究如何把大家熟悉的事写成一篇好作文。A同学, 你喜欢看电视吗?

生:特别喜欢, 我是电视迷。

师:那你能不能说一段话, 用这段话来表现自己是个电视迷。

生:每天学校一放学回到家, 我就坐到电视机前看电视, 常常是一看就入迷, 妈妈叫我吃饭, 我都不去。我看完了动画片, 又看电视剧, 看完了电视剧, 又看娱乐节目, 看完了娱乐节目, 又……

师:停!别看了, 再看都得看到下课。 (生笑) 你这样写, 字数是多了, 但也不能表现你是电视迷呀, 没完没了地看电视, 只能说明你感觉无聊。要体现你是一个电视迷, 这放学回家的一个过程, 就能写上一百多个字, 你信不信?

生:不可能吧?

师:假如你最喜欢的一个节目与你放学的时间离得很近, 放学铃一响, 你是慢慢悠悠地走出教室吗?

生:我拎起书包就往外冲。

师:“冲”这个字用得很好, 体现出了你的着急, 你越是着急, 越能让人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小小电视迷。电视迷拎着书包冲到马路上的这个过程谁能描述一下。

生1:在交通路口也不等信号灯变绿, 直接就要往对面过。

生2:为了抄近路, 也不走斑马线了。

生3:从马路中间的护栏翻过去, 心里想着自己要是变成刘翔就好了。

师:说得不错, 一个人在着急的时候, 不仅仅在动作上会有体现, 还会有一些心理活动。我把你们刚才说的内容总结一下, 大家听听与刚才A同学说的那两句话有多大不同:放学铃一响, 我拎起书包就冲出了教室。在回家的路上, 我一边跑一边想:昨天老师布置了那么多作业, 我都没看够电视节目, 今天正好要演关键时刻, 我可不能落下一点儿的剧情啊!我跑着跑着, 来到了交通路口, 看着远处的斑马线我摇头叹息, 再看一眼手表, 离节目开演, 只剩下5分钟了。我决定跨越护栏, 横穿马路, 就在这时, 一辆小轿车正好从旁边驶过, 惊出我一身冷汗。可我顾不得多想, 纵身一跃, 跨过护栏, 只听“呲啦”一声响, 一股凉风灌进裤腿儿, 不用看, 准是裤裆又开线了, 我撒腿继续向家奔去。同学们, 我说的这段话已经超过一百字了, 这还没开始看电视, 只是介绍了回家的过程。电视迷到了家门口, 还会有一连串的动作, 你们想一想, 电视迷进家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生:直接就撞进去。

师:那就没命了, 现在楼房里装的都是防盗门, 那可都是铁的呀!

生: (笑) 应该是拿钥匙开门。

师:拿钥匙这个动作怎么体现出着急?

生:拿错钥匙了, 打不开门。

师:对, 拿错钥匙的情况很有可能出现, 忙中出乱呀。电视迷掏出钥匙, 对着锁孔就往里插, 可是怎么也插不进去, 急得他满头大汗, 也顾不得再去翻找正确的钥匙了, 抡起拳头就往门上砸, 还抬脚上去踹, 一边踹门, 一边大喊:“老妈, 快来开门!”妈妈过来给电视迷开门, 又是需要你动脑筋想怎么写具体的地方。你们说, 妈妈打开门后, 电视迷会怎么进门呢?

生:背着书包就往屋里跑, 把妈妈都撞倒了。

师:开门的时候, 都会把中间的路让开, 而且开门的时候, 是先开一半儿, 再说一个小孩子, 没那么大力气把大人撞倒吧?

生:从妈妈胳膊下面钻过去, 来不及换鞋, 就冲到了屋子里。

师:说得很好, 现在的家里进门都要换拖鞋, 电视迷着急看电视, 所以就顾不上换鞋了。他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这段是最关键的, 最能体现出他是一个电视迷。你们说说, 他看电视时是什么样子?

生: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节目。

师: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这些成语我也会用, 可今天不让你们说这些词, 请你们来描述一下, 目不转睛地看电视, 是什么样子的?

生:睁大眼睛, 都不舍得眨眼睛, 眼珠一动不动地看。

师:这样写才叫生动呢!你能理解一个成语的意思自然是件好事, 你会用一个成语当然也是好事, 但在作文里, 这样的好就可能变成不好。你们看, 用一句生动的话来描述, 是不是要比用一个干巴巴的成语好得多呀!电视迷为什么会舍不得眨眼睛呢?

生:舍不得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师:说得对!在看电视的过程中, 电视迷又是什么样子的, 会有什么变化?

生:变化?一直都是盯着电视看呀。

师:随着电视节目情节的变化, 他……

生: (恍然大悟) 随着电视节目情节的变化, 他一会儿紧张, 一会儿害怕, 要是电视节目有意思, 他会哈哈大笑。

师:电视迷已经完全融入到节目中了, 所以妈妈叫他吃饭, 他都听不到。“我是个电视迷”这件事儿虽然小, 虽然很平常, 却可以写出一篇三百字以上的好文章。

揭秘:写出他的“样子”来

师:我们为什么会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变得如此丰富呢?那因为我们在运用一种写文章的重要方法——用形象说话。 (板书:用形象说话)

生:什么是形象呀?

师:“形象”这个词, 可以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词儿来解释。刚才我们在讨论“电视迷”的时候, 多次提到过一个词儿, 电视迷在做一件事儿的时候, 是什么……

生:什么样子!

师:对!用一句通俗的词来解释“形象”, 就是“样子”。我们描述电视迷着急回家看电视, 并没有提到“着急”这个词, 而是介绍了他着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这样写, 不但把一个电视迷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而且让整篇作文富有趣味。由此可见, 在一篇好的作文里, 形象起着多么关键的作用呀!现在, 我为大家读一个作文片断, 这个片段是要说明小主人公的一种心情, 但在这段话里, 却没有提到这个词。我读完之后, 请大家猜猜, 小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师朗读) “我站在老师跟前, 耷拉着脑袋, 脸火烧火燎的, 眼睛眨巴眨巴, 泪水在眼圈里直打转, 嘴唇翻动几下, 想说话又不敢, 两只手没地方放, 只是一个劲儿地搓着衣角, 两条腿无力地支撑着身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好像打翻了五味瓶, 酸甜苦辣麻, 什么滋味都有。同学们信任我, 选我当中队干部, 我却干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儿, 我对得起谁呀, 是学校里的老师、同学, 还是家里的爸爸、妈妈?我的目光在地面上搜索着, 如果发现一条裂缝的话, 我一定会钻进去。”在我刚读了这段话的开头部分时, 就有同学在下面小声说, 这段话是描写“我”难过, 还有的同学说是伤心。我先不评价你们说得对错, 就凭开头的几句话, 大家都意识到这段话是写“我”的情绪很糟糕, 可见小作者的本事多大呀。“我”做了错事, 觉得对不起家长、老师和同学,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生:惭愧!

师:哈哈, 说得好!作文虽然是由文字构成的, 但一篇好的作文, 让人读起来就像是在看一场电影, 情节和画面都是连续出现在眼前的。如果这段话变成一句“我做了错事, 我觉得很惭愧”, 你还会为这篇文章叫好吗?我们平时就是这样讲话的, 这叫叙述, 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一件事儿讲完。在作文里可不需要你这样, 作文里要用到的方法是描写。现在我考考你们, 描写的种类都有哪些?

生:夸张、拟人、比喻……

师:看来我这个问题是问对了。你们刚才说到的词可不是描写的种类呀, 它们有个统一的名字, 叫修辞手法。我给大家一个提示, (在黑板上画画:一幅简单的人物图) 如果我要写一篇关于这个人的作文, 我都可以从他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呀?

生: (恍然大悟) 心理!

师: (在黑板上画画:在人物图上画一个心形, 板书:心理描写) 你说得对, 这才叫描写, 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了吧, 谁来说说还有哪些描写?

生: (纷纷回答) 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神态描写!

(师在黑板上分别写出几种描写方法)

师:你要表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只有运用这几种描写, 才能把一个人写活, 我可不希望在同学作文里出现的都是“死人”呀!活人要有面部表情, 有动作, 他还要会说话, 有时候也会有心理活动, 写出了这些, 才能让人在作文里“活”起来。

生:怪不得老师总说我写的人物一点也不生动呢!

表演:作文本上“大变活人”

师:这回你们都不敢小视描写的功劳了吧?今天我们就要让描写的成就发扬光大。你们知道人物都会有什么心情吗?

生: (纷纷回答) 高兴、伤心、生气、害怕、紧张、后悔、得意、激动…… (师在黑板上写出同学们说到的词)

师: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大家刚才说的词, 又给你们补充了几个, 现在就请你们任选一种人物心情, 写一篇百字左右的片段, 要做到“用形象说话”。比如你写高兴, 文中不要提到“高兴”这个词, 也尽量不要提到与“高兴”有关的词, 你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神态这四种描写来表现人物高兴时的样子。如果大家能准确地猜到你写的人物是什么心情, 你的文章里还没有提到类似的词语, 那你的这个片段就算成功啦!

(生写作, 师巡视、指导, 20分钟后)

师:请A同学来读一读他写的片段, 其他同学来猜一猜他写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生:星期三的下午, 我放学回家, 悄悄地打开家里的房门, 探头向家里看了看, 确定家里没有人后, 我立刻藏到了家里最隐蔽的地方——大衣柜。躲在大衣柜里, 我的心怦怦地乱跳, 现在真希望妈妈永远别回来。可是, 躲在大衣柜里的我, 还是隐隐约约听到了钥匙开门的声音, 紧接着就是重重的关门声, 随即我听到妈妈的声音:“好小子, 你竟然考试不及格, 赶紧给我出来!”我心里一凉, 完了, 刚才光顾着躲起来, 我自己的鞋忘记藏了, 妈妈一看就知道我已经回来了。没办法, 我只好憋着气, 不发出一点声音。没过多久, 我就听到有脚步声向我走来, 妈妈一把拉开大衣柜的门, 拽着我的衣领把我拎了出来, 将我摔到床上。我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儿, 妈妈的巴掌就朝我挥了过来, 她大声向我吼道:“你还敢躲起来, 今天看我怎么教训你!”

师:你们猜到他要写人物的哪一种心情了吗?

生: (纷纷回答) 害怕、生气。

师:A同学自己说说, 你要写的是什么?

生:我要写妈妈生气时的样子。

师:我也从你的这段话读出了两种心情, 一个是你的害怕, 另一个就是妈妈的生气。我倒觉得你把自己的害怕写得更好呀!这段话里, 最好集中体现一种心情。不过, 既然大家都猜到了你要写的人物的心情, 说明你已经成功啦, 这个小片段也写得非常好。我刚才走了一圈, 看到大部分同学写的都是害怕、生气、紧张这样的心情, 而且基本上都是因为考试没考好, 或者等待考试发分引起的。大家好像都生活在恐惧中呀!有没有同学写了其他心情, 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生:我的好朋友方亮站在领奖台上,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脸上带着笑容, 我在方亮的脸上找不到一点喜悦的神情, 在他的脸上, 好像还带着严肃, 他明明是得了第一名, 怎么一点也乐不起来呢?当校长走到他的面前, 亲自为他戴上花环, 又为他颁发了长跑冠军的荣誉证书时, 方亮的嘴角轻轻动了动, 两行眼泪涌了出来。校长让他讲话, 他声音哽咽着说:“谢谢, 谢……谢谢大家……”当他带着这些荣誉来到我的面前时, 我看到他眼圈红红的,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为了这次比赛, 他每天付出那么多, 流了那么多汗水, 这样的辛苦, 只有他知道。方亮打开他的荣誉证书, 仔仔细细地端详了好久, 终于笑了。

师:你们猜到B同学写了方亮的什么心情吗?

生:是激动!

师:看来B同学写的这个小片段也是成功的, 让你们一猜就猜到了。人在激动的时候, 是和高兴有区别的。高兴时, 人都会咧开嘴哈哈大笑, 但激动时就不一样了, 有个成语叫喜极而泣, 这就是激动的泪水。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我把A同学的作文变成一句“我考试没考好, 心里很害怕, 妈妈很生气”, 把B同学的作文改成“方亮得了第一名, 他激动极了”, 你们一定无法想象“我”害怕是什么样子, 妈妈生气是什么样子, 方亮得了冠军后又是什么样子。

生:要是这两大段话就变成两个句子, 作文就没意思了, 还是让作文丰富起来好。

师:这就是我今天要告诉你们的“用形象说话”。我们刚刚学习过的《倔强的小红军》和《小兵张嘎夺枪记》这两篇课文, 就是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变得生动的。你们要在以后的学习中, 对这句话加深理解, 让你作文里的语言生动起来。希望大家再写作文的时候, 不要忘记带上我们今天讲到的四种描写, 不要再让活人变成“死人”啦。

备课笔记

把薄书读厚

你知道吗?我们的肚子和脑子都需要吃东西。可是,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喂肚子的时候, 孩子们喜欢抓大的:大个儿的“巨无霸”、大个儿的烤鸡翅;喂脑子的时候, 孩子们喜欢抓小的:薄薄的小册子、短短的小文章, 最好只是一个小笑话、一则小寓言。难道是肚子喜欢吃大的, 脑子喜欢吃小的吗?根本不是, 而是懒惰心理在作怪。这样吃下去, 孩子们将撑出一个肥肚皮, 饿出一个瘪脑子。

一本语文书, 只有一百五六十页, 算是一本薄册子了, 可是, 我们却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阅读。所以, 语文教师要拥有把薄书读成厚书的本领。

高尔基说:“读了一本书, 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所以, 捧起小笑话、小寓言, 你先别高兴, 如果你一边阅读一边联想自己的生活, 一本薄薄的书, 也会变得厚厚的——小东西里藏着大学问。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长途跋涉者拖着疲惫的像灌了铅似的双腿, 在漫漫长路上艰难地挪动着身体。突然, 一个神秘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请捡一些石头装在背包里。”跋涉者没去理睬那有些讨厌的声音。“如果现在捡了石头, 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 你就会既高兴又后悔。”这句话让跋涉者停住了脚步:怎么会既高兴又后悔呢?好奇心驱使他弯腰捡起两块石头, 塞进背囊。第二天, 太阳升起来了, 跋涉者一骨碌就下了床, 打开了背囊。背囊里放出耀眼的光芒——两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竟然变成了两颗价值连城的钻石。“耶!”他手捧钻石, 惊喜得一跃而起, 但是立刻, 他懊悔地长叹一声:“唉, 如果昨天多装几块石头, 该多好啊!”

如果你读完了这则寓言, 只是叹一口气:“唉, 这个傻瓜, 多捡点儿石头该多好。”然后, 就把书翻到了下一页, 那你就成了寓言里的“傻瓜”了。你想想, 难道寓言里讲的只是一个傻瓜跟两块石头的故事吗?跋涉者怕累, 只捡了两块石头, 这与我们往大脑里装知识, 是否很相似呢?如果你怕累, 只装一点儿知识, 将来是不是要后悔呢?今天, 多几块“知识石”装进背囊, 明天, 飞翔的翅膀就增添一份力量。由此, 你可以继续展开联想的彩练, 想到“知识就是力量”, 想到成功者的故事, 想到贫困山区的小伙伴对知识的渴望, 想到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是勤奋, 还是懒惰……这样一来, 一则小寓言就变成了一个大话题, 够你思考半天的了, 也够你写好几篇文章的了。

就这样, 一边阅读, 一边联想, 你会把小文章读成大文章, 把薄书读成厚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文, 备课时也应该展开联想, 把丰富的读写知识引入课堂, 这样, 一本薄薄的语文书变厚了, 一间小小的课堂就变大了。

教育文摘

调查查:半数以上教师不幸福

教师节来临之际, 教师的幸福感问题备受关注。为此, 《人民政协报》开展了专门调查。短短5天, 关注此调查的已高达103066人。被调查者16.79%来自一线或省会城市, 46.63%来自中小城市, 36.58%来自边远地区。其中公办教师高达93.91%, 民办教师仅占6.09%。就教师身份而言, 中学教师占59.55%, 小学教师占27.17%, 其他教师占13.28%。

在关于“你目前的幸福感如何”的选项中, 只有4.24%的教师选择“幸福”, 选择“非常幸福”的仅占0.87%, 38.71%的教师的幸福感“一般”, 57.87%的教师感到“不幸福”, 其中觉得“很不幸福”的教师占21.19%。选择“幸福”的老师, 29.43%是因为喜欢孩子, 21.15%觉得收入不错, 19.76%则是出于社会大环境好, 比较受尊重。而收入少, 待遇差, 工作压力大, 重复劳动, 缺乏成就感, 社会尊师重教的大环境不佳, 晋升空间有限等因素则降低了很多教师的幸福指数。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第9篇

(宽阔)的广场 (尽情)地唱 ( 堆 )雪人

( )的城市 ( )地说 ( )雪景

( )的棉花 ( )地问 ( )雪仗

4.把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一块儿。(8分)

立刻 特别 著名 非常

美丽 有名 马上 漂亮

三、句子积木。(14分)

1.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6分)

(1)周末我们全家去公园玩

(2)多么好的景色啊 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2.把下列词语排列成句子。(4分)

(1)小柳树 一身 浅绿色 穿上 的 衣服

(2)雪地上 在 雪仗 打 堆 小伙伴们 雪人

3.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 )地吃起葡萄来。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风娃娃帮助人们做事,我们怎么能责怪它呢?

四、运用学过的知识填空。(请填序号)(6分)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④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1.小刚懂得的知识并不丰富,却经常吹牛,妈妈笑他是____。

2.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好比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田野献上( )的果实,枫林举起( )的旗帜,蓝天飞着( )的鸽子,大海奏起( )的乐曲。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长 颈 鹿

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到动物园去看长颈鹿。

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它全身浅黄,身上长满棕黄色的斑纹,它们要是站在树丛中,很难被人发现。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的脖子长长的,真像瞭望台。眼睛又大又机灵,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长颈鹿的头上还有一对美丽的角。

我长时间出神地望着长颈鹿,舍不得离去。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了长颈鹿的样子。(4分)

2.长颈鹿全身浅黄,身上长满了棕黄色的斑纹。它的脖子( ),眼睛( ),还有一对( )的角。(6分)

3.这篇短文主要说了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3分)

(1)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

(2)我舍不得离开长颈鹿。( )

(3)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 )

七、写话新天地。(13分)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 第10篇

2、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其中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是文章的重点,捞其余七只,只用了一句话,这样写,既抓住重点又避免了重复;最后才点出和尚的姓名和身份。

3、第五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而此项训练是继“给课文分段”之后的又五项提要训练内容。凭借课文,要继续培养学生给课文分段的能力,开始指导学生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学过有关反映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方面成就的课文。如《青蛙的眼睛》《赵州桥》《鱼和潜水艇》等课文。对本文所描写的反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较易理解。

本班学生中下生面广,思维的深刻性、想象的丰富性都很一般,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教养:

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练习1的三个问题。

能按段意给课文分段。

朗读课文。

教育:

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发展:

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方法: 球形教学法 实验演示法

教学媒体: 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课前准备: 配合课文的投影片。一套实验器具。(玻璃缸、船、沙等)计算机软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解决课后练习3 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朗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投影这段话,组织学生讨论:

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画面理解捞铁牛的过程)

实验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让学生理解)

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

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怀丙和尚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

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从怀丙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怀丙和尚先让水手摸清铁牛的位置,又准备大船装沙,再并船搭架,最后用粗绳拴牛这四项准备工作,而且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不可以颠倒,认识到怀丙和尚考虑非常周到。)

从怀丙和尚指挥水手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对怀丙和尚指挥水手铲沙,当铁牛被拔出来后,并不急着把铁牛捞上来,而划船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拖牛上岸,认识怀丙和尚指挥有方。)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没有?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没有?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通过刚才的分析,怀丙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板书:考虑周到

指挥有方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一分为二

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引导学生发现课本插图的错误。

堂上练习

指导学生用“熟悉”、“出色”造句。

课后练习

朗读课文。

了解现在打捞沉船的办法。

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考虑周到

怀丙和尚出色的工程家 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一分为二

大水冲牛叫水送牛

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第11篇

1.了解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重点)

2.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难点)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难点)

教具准备:《捞铁牛》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河底打捞重物,我们现在可以用很多高科技手段,做起来并不困难。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他们并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但他们也能从黄河的河底打捞出重达万斤的铁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十课《捞铁牛》。板书课题(齐读)

二、复习前两部分

1、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内容(出示幻灯片)

为什么要捞铁牛?

是谁提出能捞铁牛的?(生个别回答)

2、出示浮桥的图片及资料,点出捞铁牛势在必行

3.怀丙打算怎么捞铁牛,他怎么说的?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他想的办法一定和水有关,自信、胸有成竹)

三、新授

1、师:怀丙要捞铁牛了,下面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呢?

生甲: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生乙:是用什么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的?

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2、看幻灯片上的问题,自由读第三段

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甲:写了和尚做准备工作。

生乙:这一段主要写了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板书:准备工作)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这一段的段意。我们通过认真读书,知道这一段中的四句话都是写“和尚做的准备工作”,所以同学们把段意概括为“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由此可见,认真读书,了解内容,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师:谁再来把第二段内容读一遍,我们看一看课文中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请同学们用笔画下来。

生:课文中运用了“先……然后……再……又……”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师:你说的完全正确。下面请同学们看投影屏幕,我们来体会一下准备工作。(师用幻灯片分步演示四项准备工作)

3.师:刚才我们演示了四项准备工作,都看清楚了吗那如果换一换顺序可以吗?比如说先写把两只船拴在一起,再写划过去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船很大,单独划比较好划。

师:由此看出,课文是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能颠倒吗这样写很有条理,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言之有序。(投影出示:言之有序)

生:(齐读)言之有序。

师:谁再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同学们再来体会一下这一段是怎样做到言之有序的。

四、学习打捞过程

师:刚上课时,同学们就提出了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4到6自然段。

师:铁牛捞上来没有?怎么捞的?

生:捞上来了

师:那和尚是利用什么把铁牛拔出来的

生:利用水的浮力。(板书:利用水的浮力)

师:谁还记得刚才老师提的第2个思考题

铁牛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来

生甲:因为铁牛太沉了,水手们根本没有办法把它拉上船。

生乙:因为和尚还在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放在水里拉回来可以省一些力气。

师:这几位同学分析得特别好。和尚这时还在利用水的浮力,你们看和尚是多么聪明啊!

师:怀丙只捞了一只铁牛吗?

生:捞其余七只铁牛都是略写

师:看来写文章还要做到有详有略(生齐读)

师:谁能概括一下这一段段意

生: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知道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八只铁牛捞上来

生:(齐答)利用水的浮力。

五、师: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在看时,请同学们注意打捞过程的顺序。(放录像)

六、师: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就需要十六船。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多不好呀!这样做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如果老师给你四只大木船,你能不能只用两船泥沙把铁牛捞回来小组讨论讨论。

生:我先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划到沉铁牛的地方,架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两只空船分别靠在前面那两只船的两边,让水手们不要把泥沙铲到黄河里去,而是铲到空舱里。这样装泥沙的船慢慢浮起,铁牛也被拔离河底,再把铁牛拖到岸边。接着,用装满泥沙的后两只船挂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运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把泥沙铲到那两只船上。用这样的办法来回七次就可以把八只铁牛全捞上来。……

七、总结

八、作业:仿照捞铁牛的过程做一个小实验,并写出实验过程,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板书设计重修浮桥爱科学

10、捞铁牛准备工作学科学

(浮力)打捞过程用科学

上一篇:学生写人作文:我的爸爸下一篇: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