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备考会汇报材料

2024-07-23

2011届高考备考会汇报材料(精选7篇)

2011届高考备考会汇报材料 第1篇

旧口高中2011届高考备考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本届高三年级现有14个班级,学生927人。其中文科生356人,理科生 571 人。

二、高三复习备考的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高三复习备考的指导思想是:以课改精神为导向,以考纲为根本,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狠抓“双基”为手段,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加强高三复习备考的领导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积极性,全体高三教师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力争实现2011年高考重本人数较往年有所突破,达到20人,其他各批次进线人数都有所提高。

三、高三复习的方法与措施

(一)高三复习备考的方法——“三精四训”

“三精”为精讲、精练、精评。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突出讲评;

“四训”为训练规范、训练速度、训练能力、训练准确。

(二)高三复习备考的进度:

采取三轮复习法,具体时间要求如下:

第一轮基础复习,2010年9月——2011年2月31日。以考试大纲为纲,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

第二轮板块复习,2011年3月1日——4月30日。抓主干知识,突出重点能力,建立知识网络。

第三轮模拟训练,2011年5月1日——5月31日。实战训练,信息题训练,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稳定情绪,保持状态,提高信心。

进入6月份以心理调适主。

(三)、加强高三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

本学年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备课做到“四备三有”。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备教材、备考纲、备资料、备学生,做到对学生心中有数,对基础知识清楚明白,突出重点有措施,突破难点有方法,辨析易混点有技巧。

2、上课做到精讲精练。

3、作业与资料处理重在落实。要求高三每个任课教师要读两套资料,要做近三年的高考试题。

4、辅导做到深入到位。自习辅导做到准时到位,全程坚守在教室进行巡回辅导。要求老师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作业面批面改。

5、考试做到组织规范,及时反馈。通过考试查漏补缺,解决问题,完善知识,提高能力。为加强综合科目训练,年级每周日下午统一进行综合科目的周练,及时评改,及时反馈。

(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通过心理报告会,班主任、任课教师谈心等形式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调节心理,引导情绪,调动学习积极性。每个教室的墙壁上贴有学生自己的奋斗标语。班主任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和学法的指导。

(五)科学备考,注重研究

学校要求高三教师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至少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应试水平。

四、存在问题

1、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优质生源少,复读生少。

2、常规环节还不够扎实。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超过10个教师第一次上高三。

总之,我校将在教育局及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竭尽全力做好复习备考工作,争取在2011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为全市的高考再创辉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旧口高中高三年级组

2010年11月24日

2011届高考备考会汇报材料 第2篇

一、基本情况

我校高三级现有4个教学班,其中3个文科班,1个理科班,学生总数259人,文科生213人,理科生46人,艺术生71人(其中美术考生45人,音乐考生18人,体育考生8人)。高三级现有科任教师21人,其中20人有一年以上的高考辅导经历,1人是第一次承担高考备考复习工作。学生基本情况是临界生、学困生多,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弱科明显。基于以上学情,面对目前激烈的高考竞争,我们认识到,2014年的高考复习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齐心协力、抓好备考复习,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高考任务目标。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根据本届高三的学情,我们定出“挖潜力、培优秀、促临界、推后进”的工作思路,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我们把“面向全体学生,文化课生艺体生并重、强化弱科辅导、实施分层推进”作为今年备考工作的切入点,把“全面提升高考上线率,力保二本上线人数”作为2014年高考备考工作的核心任务。抓课堂、抓辅导、抓信息交流、抓苦干,努力实现本届高考上线率23.48%的总体目标。

三、具体做法

(一)制定高考复习计划,确立奋斗目标。从2013年7月份开始,经过领导班子成员和高三老师认真研讨,借鉴去年工作经验和外校成功的做法,我们讨论制定了切合我校实际的三阶段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并且细化了每一个阶段教学内容、复习进度、任务目标,使我校高考工作有明确的目的性,减少了盲目性。

(二)尽早启动高三备考,确保复习时间。我校从2013年7月19日暑假补课开始提前启动了高考辅导工作。

(三)完善机构,明确职责。及时成立了2014年高考复习指导小组,指导、督查教学情况。协调管理服务、信息搜集、资料打印等各方面的工作。

(四)加强研讨交流,及时把握新高考动向。我们一方面派老师参加省高考研讨会,组织校本研讨。另一方面组织各科任教师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高考备考研讨、学习、交流活动,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及相关的备考资料,提高备考实效。

(五)扎实抓好一轮复习,认真落实“回归课本、回归基础”的高考复习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力求在课堂上就把该交代的问题讲清讲透,在教学内容安排、容量难度设置、教学重点选择等方面把教情学情与科学备考有机结合,对迷惑点、易错题、模糊题要反复讲练,反复强调,指导弄懂弄通,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六)确定培优补弱对象,抓好培优补弱。本学期从第八周开始,我们对56名同学的语数外三门基础学科,安排老师进行了补弱培优。

(七)重视抓好月考工作。由于我校学生的学业水平普遍较低,为此,利用每次考试的机会教育学生学会读题、审题,重规范高效答卷,方法技巧,重视书写,做到有条理,分要点来答题。

(八)抓学生管理,树立备考信心。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即要抓好复习上好课,又要帮助学生制订经常性的个人目标,激发每个学生的向心力,要求班主任关注班级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变化,适时适度给予指导,强化班集体的上进气氛,齐心备考的班风,以激发学生不断奋发向上,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当中去。

四、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基础和习惯差,差生面大。

2.弱科进步缓慢,部分教师辅导经验欠缺,效率不高。

3.学困生偏多,从前四次月考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成绩偏低,弱科现象十分突出,这给我们的辅导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五、今后打算

(一)按照高考备考方案,继续扎实做好各个阶段的复习工作,并做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

(二)认真落实“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高考复习策略

(三)狠抓高考质量形成过程管理,全面抓好高考复习工作。1.抓好常规管理,月考、联考、模拟考试工作,在组织好命题、考试、阅卷的基础上,开好质量分析会,掌握教情学情,及时解决问题。

2.坚定不移地抓好重点生培优和待优生补弱及目标学生承包制 3.抓好艺体生文化课学习。专业考试结束后,安排好对艺体专业上线学生进行文化课辅导。

(四)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与学生的谈话工作。

(五)做好对高三教师的慰问和每次月考后对学生的奖励,激励、强化师生高考意识。

(六)做好考生考前心理辅导、应试技巧辅导、志愿填报等方面的工作。

各位领导我们将立足学校实际,发挥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的优势,群策群力,使XX七中2014年的高考成绩有新的突破。

2011届高考备考会汇报材料 第3篇

夯实基础 把好方向 团结协作攀高峰

-----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2010年高考数学备考体会

执笔人 李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

第五高级中学在2010年的高考取得好成绩,其中数学科的贡献不少。文科数学平均分88.26分,理科数学平均分96.39分,其中音乐班86.63分,美术班92.79分,体育考生81.9分。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浓厚的教研氛围,离不开高三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更离不开教育局教研室况国平老师的正确指导。借此机会,与兄弟学校交流2010年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浓厚的科组教研氛围

根据况老师的意见,在这里我先简单谈一谈我校数学科组建设的情况。我们知道,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考数学要取得好成绩,必须依靠科组全体成员的智慧与团结合作。近几年来,我校数学科组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以及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狠下功夫,有所收获。

1.给青年教师搭台唱戏

我校数学科组年轻教师居多(全组17人,31岁以下10人,平均年龄36岁),这是一种优势,也是一所学校发展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科组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让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我校对上讲台不超过两年的新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实行“拜师制”。为了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课堂教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科组设法给新教师创设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迅速理解教材教法,掌握教学基本技能,练好教学基本功。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学校和科组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他们的成长,举办各种可行、实效的教研活动,鼓励他们大胆承担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既给他们提供锻炼机会,也给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下面是上学年我校数学科组的一些教研活动:

①为了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加强交流,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探讨“高效课堂教学”,2009年10月22日下午,数学课组对全校教师进行一节“高效数学课堂”展示课活动。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陈卫明老师执教《简单的 线性规划问题》,邀请市教研员听课,并作现场点评。

②为了能够真实了解数学科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了解各个教师在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同时也了解各个教师实施《数学课“自主学习,精讲多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情况,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创优”活动积累一手材料,我校于2009年12月24日,由数学科组九位教师各自上了一公开节课,展示他们的个人教学风格和魅力,同时也暴露他们的“软肋”。我们邀请了校外三位名师听课作点评,进行教学诊断。全体科组教师听了三位名师的精彩点评,收获匪浅。

③新教师付晓慧、聂丽郦在2010年5月8日对全校教师上了一节汇报课,反映良好。

④2010年6月初,以推荐青年教师参加东莞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说课初赛为契机,数学科组开展了高一级新教师说课评课活动周,三位新教师又得到了一次锻炼提升的机会。在市说课初赛中,余升豪老师获得片区第一名。

2.坚持不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教务处的指导下,从2006年秋开始,数学科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制定《数学课“自主学习,精讲多练”.基本教学模式》,全体数学教师按照这一模式教研,不断地完善,数学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上学期,数学科组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全体数学教师结合各自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经过充分的论证,修改了原来的教学模式,制定了《数学课“自主学习,精讲巧练”基本教学模式》,并进一步细化为《概念+例题课型教学基本流程》和《例.题课型教学基本流程》,现在正着手编写高中数学必修1~必修5每一课时的教学通案和相应的课件。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先学后教的理念。

二、普通班高考备考的作法 1.奠定基础

2010届学生,从高一开始我们就非常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方式的训练。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认真出好每一次的晨练题、滚动练习、单元测试题、月考题,并确保试题的质量。我校高一高二数学期末统考成绩保持在全市同类学校前五名,这为高三的备考奠 2 定了基础。

2.三轮复习法

我校高考数学复习按三轮复习法,相信与不少兄弟学校作法大致相同。第一轮主要任务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全面复习。时间的安排是文科从授完新课至第一学期期末考,理科从授完新课至第二学期第三周。第二轮主要任务是强化各模块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专题复习。时间至二模。第三轮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引导学生总结归类,寻找不同题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清晰化。教师把以前的月考、单元测试、周考、晨练等出错比较多的试题筛选出来,让学生重温。通过实战模拟,感悟答题节奏,掌握答题策略,并作考试心态的调整。时间至5月底。

3.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

我们高三数学备课组成员是:林清裕、李新、揭烽、康伟生、姚玉霞。五位数学老师经常交流备考体会,准确把握各章节、各模块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复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精神状态。分工轮流做好数学晨练题、月考题、单元过关测验题、综合训练题、模拟考题的命题工作。疑难问题集体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找出最佳解决办法,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在高三备课组的活动中,我们分阶段研讨了以下的中心问题:(1)复习资料的利用问题。(2)学生作业、数学晨练的安排问题。(3)如何处理好课堂中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的时间关系。(4)今年高考重点、热点预测,高考信息的分析与利用。(5)如何选编测试题。(6)第二轮分哪几个专题复习(7)如何训练学生考试心理素质。

4.对高考三类题型的处理

我们对高考三类题型的处理是:(1)重视和加强对选择、填空题的训练。每周安排20分钟8道客观题训练,旨在提高解客观题的速度和准确度。我们的要求是:要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算法来解题;解客观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的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题。(2)在解答题中,集中火力解决三角、立几、概 3 率与统计、函数与导数等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内容。

5.重视高考信息的分析,研讨高考重点内容和热点内容

重点内容有:导数与函数、三角与向量、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这些内容是高考数学试卷的骨架,所占分值高,题源丰富,题形灵活,是考查数学知识和考查数学能力的主要素材,是备考重中之重。热点内容有:集合、复数、分段函数、线性规划、归纳与类比推理、导数及其应用、平面向量、概率、统计、算法初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这些内容的考题定位在容易题和中档题,容易拿分。特别要指出的是,况国平老师今年五月份在这里召开的“二模”分析会上,提到了今年高考解答题可能会出双应用题、统计与统计案例的考查会加强、注意概率与统计的整合等。我们重视这些信息,做一些相应的工作,其中概率和线性规划问题是复习的一个重点,与今年高考题吻合。

6.几个小点子

①第一轮复习开始,每周有一次20分钟的数学晨练,让学生背公式定理,做一些基础题。

②第二轮复习开始,每周对临界生有固定的一小时左右的辅导。每周给全体学生一套综合测试题。训练学生的解题方法、技巧,规范答题格式,让学生感悟出答题的节奏。

③在第三轮复习中,老师根据高考选拔性功能,向学生说明每年高考数学试题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无法做完的,并使他们明白“有所不为才有所为”的道理。在综合测试中,要求大多数学生可暂时不做解答题后三题(2)(3)小题,先认真做好其他题。高考也如此。其实,轻装上阵更容易发挥水平。

④选好资料。第一轮复习,文理科都采用东莞市教研室编写的《高考数学复习指导》,大部分的习题都练了。第二轮复习,理科采用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编写的《高考数学精练》,文科采用《世纪金榜》,主要是作为学生课外练习。在课堂上用的是我们自己编写的练习题。

⑤给出详细的评分标准,学生自评自改试卷2~3次。目的是让学生站在评卷老师的位置,评判自己的答题,发现自己的答题毛病,有利于今后纠正错误,规范答题,减少非智力因素的丢分。

⑥自始至终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教学。

⑦不猜题不押题,但重视各种高考命题信息的分析与利用,把握好高考备考方向。

三、艺术班高考备考的作法

姚玉霞老师负责两个艺术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艺术班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与普通班不同,与其他高三老师商讨教学方法的机会不多,当了一年的“单干户”。有时为了取舍一个备考决策反复思考、反复求证,可以说是竭尽所能。欣慰的是效果是显著的。

1.分析问题找对策

面临的问题:艺术类考生在第一学期主要精力放在术科上,第二学期文化科复习备考时间短,不足百日;文化基础薄弱;对文化科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

对策:重视数学概念的理解,重视课本基础题的解答训练。避免急躁心理,力争做到稳步推进。

2.各时间段的安排

文化课停课前(10月1日)的安排:完成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文科普通班是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开始的,艺术班为赶在术科强化训练(停止文化科上课))前完成第一轮,安排比普通班提前四周开始第一轮复习,最后在文化课停课前勉强完成了第一轮复习。

文化课停课期间(10月1日至春节前):尽力保住复习成果。我们安排学生晚上用一小时复习各科文化,一周下来数学也就接触1至2回。目的是尽量留住一点第一轮复习的效果,就这样一直到术科临考前一个月,之后文化科就全停下来了,直到高三第二学期,即三月份文化课复课。

文化课复课初期:选择填空题为主,努力恢复记忆。这时离高考也只有3、4、5三个月了。首先用一个月时间做了又一轮的复习,以找回学生对第一轮复习的记忆。但这一阶段不可能重复第一轮,以去年全国各地高考选择填空题为素材,把握好难度按章节分类整理了14章。先易后难逐章做。这一轮效果很好!

文化课复课中期:以训练解答题为主,分六个专题做练习,着重提高综合解答能力。该部分的习题都是自己组卷,素材多是近三年高考题和各地模拟题。这样针对性较强,难度适当,学生反映也较好。

文化课复课后期:以模拟试卷训练为主,以广东试题为主要选择,把握好 5 试卷的难度和梯度,掌握好考试时间的分配。

该阶段需要侧重是:

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

2、检查复习的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

3、检验知识网络。

4、强化解题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高考前一周:每天下午3点学生考试训练,试题的难度为容易题。以调整学生精神状态为主,让学生找到考试的感觉,充满信心参加考试。

总之,因为有市教研室、学校、高三年级组的正确领导,有全体高三备课组老师的精诚合作和勤奋工作,使我校今年高考数学取得较好的成绩。尽管今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仍有许多不足和遗憾。如:复习的定位偏高,某些知识点复习不到位,尖子生分数不高,高分层人数少,落后面较大等问题。

各位领导、老师,以上是第五中学数学科2010年高考备考的回顾,欢迎各兄弟学校今后常常到五中交流。谢谢!

2011届高考备考会汇报材料 第4篇

总结讲话稿

我们在这里召开XX届高考总结暨XX届高考备考总结会,目的是为了让老师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高效、更务实、更创新,更团结、更努力,在新的征程上有新思想、新经验、新理念、新风貌;总结是为鼓劲加油,希望明年有新的突破。

一、XX届高考暨XX届高考备考总结中所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

XX届高考成绩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高三工作高效务实并不乏创新的智慧和胆识;高考、备考总结,总体达到了统一思想、团结人心、凝聚力量、提高信心、团结鼓劲的目的。希望每一位教师从心态上、思想情怀上、从情绪情感上都应该是健康、阳光、积极向上,也希望每一届高三的高考、备考总结都能传递正能量、正情感。

二、认真总结XX届高考,做好XX届高考备考,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XX届高考取得优良的成绩,也有不足之处,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将优点加以传承,力争稳中求新,再创辉煌。

在总结会上,黄祖兴副校长提出全面科学的总结和详细合理的备考计划。邓仕敏书记强调在管理上,年级组管理与学科组管理要平衡,形成合力;对尖子生培养,加强心理辅导,提高抗挫折能力,提前训练;备考要在细节、技巧、执行力上下功夫;调整aa班和a班的规模。李世仁主任提出培优补差,系统性训练,解决好主力军问题,然后深度广度覆盖,并带动全局。蓝坚康老师提出制定科学的指导思想,注重基础,因材施教,全面辅导,重点提高。石蓉莲老师提出了在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高效课堂,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节课中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以上同志的总结发言中,我有深刻的感触和体会: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彰显特色,锻造精品”。那么,如何彰显特色,锻造精品,如何把我们这所独具民族特色的学校都办成高质量的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考整体水平,是当前我们紧迫而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民族学校的任务。我们要依据现代教育发展理念,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制定适应高考改革形势的新举措,把学校办好做强,满足社会对我们的期盼。

我认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高考升学率,一是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学反思等环节的改革,要求老师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锻造精品课堂。二是要加强科学管理,细化管理过程,突出质量监控和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将管理要求逐步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三是要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规范教学行为,大力加强教学工作过程性管理,严格实行管理制度,对不落实的事,要严查和追究不落实的人。四是要加强教学和高考研究。抓质量、促高考,用有努力拼搏的精神加科学创新的思维,要以科学的态度、科研的方法,研究解决影响本校教学质量、高考水平的实际问题。刚才有很多学校和老师在会上交流了许多好的经验、成功的做法,大家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五是要加强高考针对性研究,围绕高考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搜集信息、研究考纲,认真教学教研教改工作。六是要强化弱势学科研究,形成高考新的增长点,积极探索优秀生、特长生、边缘生培养和成长的规律,研究后进生转化的教育教学方法。七是要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好的方法,撷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八是要正确处理“培优”和“普及提高”的关系。在整个高中教育阶段,我们要重视抓好“培优”工作,要使“优生”更优,努力使更多的考生考上“一本”,考上名牌重点大学;同时又要十分重视抓“普及提高”,要使每位学生包括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进一步的提高,最终使更多的学生能进入“一本”和“二本”行列。

对于我校XX届高考的成绩,我们不要气馁,不要全盘否定,要客观地分析。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仅仅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的学校上百年走过的路,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和高兴。在座的以及所有为高三工作努力过、奉献过、献过策、流过汗、快乐过、痛苦过的老师们应该得到学校全体员工的尊敬和爱戴,是你们支持着、支撑着,才有我们今天辉煌的事业。我们应该努力挖掘自身的优点和亮点,总结经验,做到稳中求升,不断创新。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集中智慧,备战XX届高考。

应对XX届高考对备考方案进行广泛论证,让群众广泛参与,建立科学的制度,科学创建高效、团结、和谐的高三年级优秀集体。走出去学习名校的经验,年轻教师向老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努力改善办学环境;要团结协作;认真总结反思,吸取教训;感悟高考,自我加压,以考取清华、北大为最高奋斗目标,树立信心,负重奋进。继续弘扬务实的拼搏精神,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和辛勤耕耘的奉献精神,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关于XX届高考备考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坚持“彰显特色,锻造精品”的办学理念。将理念形成校园文化,培育学生,努力沿着精品高中的目标奋勇前进,绝不退缩。

(二)坚持按备考方案的要求指导备考的各个环节,多指导学生学习好的方法,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给学生提供自我思考的空间。备考方案是备考行动的总指南,应不折不扣地落实实施。

(三)狠抓常规管理,班级管理的“五到”要继续坚持,教学管理的六统一也要坚持,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进行检查监督,让真才实学,为学校教育教学付出劳动的教师得到肯定。

(四)以教研促质量,以教学促精品,以竞赛促精英;培育精品课堂,精品管理,培育锻造精品的意识。

(五)高三教师要有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充分发挥高三老师的领头羊作用,高三老师作为学校的榜样,肩负重任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宽大的情怀,纯正的教育伦理道德。

(六)学校各部门应树立高三优先,服务高

三、为高三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共同支持高三教学教研。

高考是衡量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是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具体体现。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高考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做好高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高考、瞄准高考、研究高考,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要想方设法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考的竞争,是备考水平的竞争,更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竞争。要健全、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从严治校,以人为本,重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

高考决定学校的命运,决定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学校走得更高,飞得更远的发动机。希望老师们把备考方案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理念,把高考备考做得扎实有效。

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将实施战略合作来共同打造xx高中,xx高中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充满期待。

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第5篇

——新会二中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张恩全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2011年高考已过,成绩喜人,这是我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同时证明了我们只有愿意付出坚持的代价,才有机会享受到成功的甘甜。2011届也是我第一次带领体育高考队顺利结束的考试。本次体育高考能顺利、按计划如期完成,离不开学校领导胡金荣校长对体艺特色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亦得到高三级落级管委会的领导和高三级全体教师、体育科组各位老师、以及班主任的大力帮助和配合下得已完成。下面就我体育备考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希望学校领导检查指正,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以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方法和方式,使自己能力得以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训练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使我校的体艺特色发扬光大。

一、抓好思想教育,督促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齐头并进。

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是体育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矛盾。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特别强调了训练的科学性,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方法进行训练。只有两个方面都抓紧,才不至于造成两头不到岸的情况发生。仅仅是一个方面优秀,另一个方面不达标,是达不到要求的,也是要被淘汰的,同时还要争取优异的成绩,才能保证录取的时候比较稳妥。在保证了训练质量的时候,又要督促学生积极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上,通过不定时去课室检查学生是否有迟到、开小差、睡觉等现象,便于开展思想教育。同时加强与两位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情况使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两不误,达到有人监督管理。经 1

过多次的教育和个别说教,使学生都能自觉养成“我要练”和“我要学”的良好习惯。

二、制定好训练计划,定期举行模拟测试。

1、计划是训练的根本保证。

没有计划,训练就显得非常的混乱,学生也易盲目,而失去训练的热情,从而整个训练就显得稀稀落落。通过制定每个月、每周,每天的训练计划,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去训练。每周我们都召开一次队内会议,总结本周的训练得失,需要加强的地方。从而制定出下周的训练内容。这样,通过不断的总结按部就班的练习,学生训练做到心里有底,老师也就避免了临时安排乱指挥。

2、定期举行模拟测试,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常言道“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对于学生来说,适当的奖励,我认为是有必要的。毕竟教师所取得的荣誉和成绩是学生用辛勤的汗水拼搏回来的。所以,在每次体育模拟测试和文化科的月测前,我都根据学生各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各人不同的奋斗目标,凡达到目标者,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我觉得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科的热情,达到了预期效果。其中,余锦永、陈均亮同学在体育模拟测试中获得奖励的次数是最多的,而文化科的月测获得奖励最多的是谭家鸿同学。

定期举行模拟测试主要培养学生在考试时如何提前合理、有效地做好准备运动和临场应试能力,为今后体育高考打下奠定的基础。我个人认为模拟测试的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方法有:

(1)在天气好,并且容易出好成绩和天气恶劣容易发挥失常的情况下也要进行

模拟测试,主要培养学生提前适应不同天气的应试能力。(2)在不同的时间段,都要进行高考项目的轮换模拟测试,培养人体的生物钟。因为体育高考项目的考试时间是随机抽定的,没有提前指定的。(3)立定三级跳和实心球只允许每人二次机会的模拟测试,目的提高成功率。(4)变换不同的场地和变形的实心球进行测试。目的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5)每次月测排球专项,都邀请不同的班和女生特别多的班到场向体育生施加压力进行模拟测试。另外,利用教师例会邀请高三级的全体教师到场进行模拟测试,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模拟测试加强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学生在测试中得到缎练。同时测试的数据可以检查本阶段的训练状况。每次都公开考试成绩,点评学生的长处和需要加强的地方,今后应该如何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的长短处,在训练中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做好运动损伤预防工作,防范意外事件发生。

体育训练是室外运动的,而室外运动都有安全的隐患,很有可能受这样或那样的损伤,在这一点上,搞运动的人都经历过。为了预防运动损伤,从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安排着手,我认真细致地检查器材和做好训练的布置。比如练杠铃的时候,教师必须要专门保护,防止受伤,提高安全的意识。同时选择练习器材的时候,要使用好的,安全的;练习强度的时候,过重的不宜多练等等。在练习危险项目时,教师一定要强调安全。比如练实心球,在练习中,球没扔完,不得进入场地内捡球,必须等球都扔完了才可以进到,进去的时候要喊一下,要看一下,只有细致的布置,才能避免意外发生。在整个训练中,学生都比较顺利的完成训练,没有任何的意外事件、伤害事故发生等。

四、及时了解体育高考信息,提前做好体育术科高考的准备。

因为每年的体育高考时间都在提前,很多的考试资讯如果了解得不及时,就有可能在训练和高考前得不到及时的调整,特别是今年体育高考术科提前到二月份考试,那么教师应提前把住宿的工作做好。特别要开好考前会,准备好考试物品(衣服、钉鞋)和常规药品,学生的准考证、身份证教师要提前收好,保管好,不要让考生自己带,避免产生遗失;同时二月的天气,气候多变,要带防寒的衣服,而毛巾是用来下雨时擦实心球用。另外,一般提前二天到达考点,第一要熟悉好场地,其二要休息好,休息不能局限于到旅馆睡觉,而是让考生积极性的调整,听听音乐,谈谈天气,尽量少谈术课考试的一些事,让考生在心理上减少负担。在考试中,我亲自在场外给学生鼓劲,使学生明白到老师是真的关心爱护他们,鼓励他们努力考取好成绩。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而一系列的工作安排,都是全部为考试做好充足准备的。

五、体育术科高考结束后,作为体育教师也要参与文化科的备考中去。

体育术科高考结束后,是紧张的文化学习。也就是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学生的心理压力是很大。对于文化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当然要关注,还要适时地和他们闲聊,或鼓励或开导减压。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我们也要关心,持不放弃的态度,只要有机会都要尽量表扬或鼓励他们,让他们不至于产生放弃的念头,这对于体育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每年体育术科成绩好的学生,都是由于文化成绩太差而上不到大学的。这段时间,我与班主任密切关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定时检查学生的早提和晚提是否有迟到、缺席的现象,避免学生放松学习要求。在每次进行“江门一模”、“江门二模”、“广州一模”、“广州二模”测试之后,我都利用互联网的QQ功

能,与番禺、韶关、惠州、茂名、开平、深圳、新会等地区的个别体育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了解和分析各地区目前体育生文化成绩的情况,同时预测今年体育术科高考上线的分数线,做到心中有底。便于有针对性地向体育生传达数据和信息,使学生更积极地复习文化科,争取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

六、今后努力方向。

在成绩面前,我用冷静的头脑分析备考的得失,其实有许多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例如:在参加2011年体育术科考试11人中,有10个达到体育术科专科以上的资格线,其中有2个上重点线、有7个上本科线、有1人上专科线,上线率达到90.9%。但到最后真正文化成绩和术科成绩双线上线的只有6个,分别是4个本科、2个专科,上线率才是54.5%。而体育术科成绩名列新会区第一的余锦永同学以及余顺康、张荣炬、张福桥等四位同学,竞然连三B专科线都达不到。值得反思!也就是我今后要想办法解决体育生术科成绩和文化成绩双线上线的重要课题。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高三级全体体育生感谢学校的全体行政领导,感谢高三级落级管委会的领导和高三级全体教师,特别感谢胡金荣校长对体艺特色发展的正确领导,以及李进略主任、陈荣辉级长和曾锦源、陈凤连两位班主任。没有你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就没有体育生今年的好成绩。多谢大家!)

2011届高考语文学科备考总结 第6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2011届高考工作已经结束,但高考的余韵还在飘散。2011届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届,我们面临大好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11届的学生从整体来说,两极分化严重,尾巴较大,尤其是读书意识和学习习惯极差,普通班学生缺乏高考意识,复习尤显被动。面对困难,我们三位语文老师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找对策,克服困难,破解难题,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我们发现:高考复习备考的途径千万条,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面对迷雾和困惑,只要坚持集体备考,就能整体推动,荣辱与共;只要坚持科学备考,就能事半功倍,提效升速;只要坚持夯实基础,就能胸有成竹,稳扎稳打。回顾这一年的复习工作,我们发现只有坚持,最后才能见到曙光。

一、坚持集体备考,发挥团队优势。

集体备考是我们语文学科团结协作的具体体现。我们三位语文老师定时进行集体备考。研讨,把每位老师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做到资源共享,智慧和经验共享。在“三轮”复习中,注重分工合作,注重问题探究,注重难题破解。实践告诉我们:坚持集体备考,是整体推动的有效途径。

二、坚持科学备考,体现学科特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课改高考方案还没有正式确定的情况下,对高三的复习无疑是一种考验。我们经常一起研究复习方向、复习方法,多方听取专家意见,浏览网上最新高考信息,一开始就根据我们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了整个高三的复习计划。后来又根据不断获得的高考新信息,及时调整复习计划。事实证明:我们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

高考复习资料众多,一定要精选,注意处理好讲和练、质和量的关系,突出针对性、时效性,绝不能贪多求全。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像李全民老师经常说,我们要仔细研究答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解答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有研究意识,洞察命题意图,全面深入地组织答案。

三、坚持夯实训练,注重阶段成果。

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完成其他目标的载体。我们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毫不放松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是普通班。

重视三轮复习,台阶式前进。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讲求效果,明白透彻。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落实,首抓基础知识。同时抓紧逐一落实必修课本要求的背诵篇章。重视一轮复习,力求在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让学生全面细致地掌握基础知识及做题技巧,给后面的系统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轮复习重点是查漏补缺和提升能力,关键是提高应试能力。第三轮复习进一步查缺补漏,强化薄弱环节,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密切注意信息走向,总结解题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需要做的是强调书写,审题等问题,研究新信息,答疑和考前指导。

2011届高考备考会汇报材料 第7篇

措施类有关“企业应该如何做”的一般要点

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④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 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⑥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⑦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 竞争;⑧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 序;⑨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⑩坚持科学发展观.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⑪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⑫科技: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⑬管理: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⑭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有利于对生产的作用;⑮效益:提高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⑯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冲破国际“绿色壁垒”;⑰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公民(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纳税人等)应该如何做”的一般要点

1、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2、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具体地说:

▲劳动者角度:①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以合法手段、法律程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权途径)。②参加劳动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劳动者素质。③遵守职业道德。④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消费者角度:①增强权利意识,增强法制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权途径)。②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和社会公德。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科学、文明、理性消费。

▲投资者角度:①注意投资的多元化,规避风险。②注意依据经济实力,选择投资方式。

③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又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科学、理性投资。

▲纳税人角度:①树立法律意识和义务意识。②承担纳税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③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国家应该如何做”的一般答案要点

1.2.

3.: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企业发展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⑦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贸易结构等),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⑨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⑩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1)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

(12)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等。

☆、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第一,遵循“大”到“小”的原则,即从“国家与社会”到“集体”再到“个体”的原则,进行全面地答点组织,否则可能造成要点缺漏。第二,掌握常用的关键词,根据材料有选择地套用。具体来看,▲从“国家/社会”的角度组织答点。这里的“国家/社会”即整个社会、国家。答案的关键词有:

A.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B.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C.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D.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E.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经济实力;F.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G.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繁荣经济。

H.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

▲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泛指企业、经营者、产业、农村、城镇、某地区等。答案的关键词有:

A.企业、经营者——加强快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并提高经济效益等;

B.产业——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农业或工业的现代化等;C.农村、城镇——(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等D.某地区——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发挥其辐射与拉动作用,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等等。E、.国内区域合作意义:(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区域竞争力。

▲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泛指居民、家庭、农民、公民、劳动者、消费者等。答案的关键词有:①有利于方便、丰富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②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③有利于维护公民、劳动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积极性等等。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依据类:为什么”、“依据”、“原因”

主体企业:

1、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具有高质量,才能实现其价值,使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利润。

4、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一般特征,要求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地位平等,实行等价交换;开展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5、市场经济自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

6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民族尊严受尊重权)。使市场经济正常有序进行。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9、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主体国家: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②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④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实行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第一要义.发展,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统筹兼顾.⑤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 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主体个体:(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个人消费品的分配;⑫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⑬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⑭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⑮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 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哲学部分辨证唯物主义部分(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的结果

4.自然界的客观性

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注意:分析时使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唯物)辩证法联系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明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说明在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权威,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矛盾1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能混淆不同性质的事物,因为“万物莫不相异”;说明我国农村在致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说明我国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企业自身现状不同,经营方式、改革方式也不同;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行业和不同的时期,二者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也应有所差别;说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必须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说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应该有所不同。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原理也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即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方法;说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党的领导等,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明邓小平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辩证统一;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注:注意题目中出现的重点、主要、关键、中心、首要、第一、核心等词体现这一原理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关键词:性质 实质本质表示转折的词语成就 不足优势 劣势主流 支流 方向 大局

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发展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事物发展原因原理)

【原理内容】:<1>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说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靠自身努力,同时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说明企业发展既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又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说明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条件的作用;说明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3.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状态原理)

【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3>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待有益的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飞跃,而对于某些事情则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盲目蛮干的思想和行为;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去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说明青年要把理想和苦干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说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明显改变劳动力、土地和生产工具的数量,但是改变了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就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巨大飞跃,从而证明了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道理。有进有退,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也体现了上面的原理。

4.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事物发展趋势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说明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说明要站在发展的立场上,支持改革等新生事物,促进其发展壮大;说明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坚信光明的前途,才能满怀信心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

认识论和实践论

1.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它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初中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认识(理论)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 法 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方法论运用】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是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动力;人类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坚持实践标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丰富和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3、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原理内容】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方 法 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原理内容】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

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②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1)价值观是人们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如何断定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②价值观不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不同。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应用范围】:说明不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说明先进人物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如航天英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等。

4、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原理内容】 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方法论】 要求我们 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方法论运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同时必须坚持以德治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5、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

【原理内容】在人生价值的两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方法论】 ①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将贡献与索取有机结合起来;②利用和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发扬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③走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

【应用范围】:说明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些先进人物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6、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原理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数学论文下一篇: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