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24-06-09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精选9篇)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1篇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Lym

学问,学问,要又学又问,“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要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一、只有民主宽松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

少成苦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了。在现代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于质疑的习惯。例如:在课前准备时,教师说:“同学们,在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思考,努力解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多问班上的同学,或请教你们的老师。”

二、善于创设疑惑情景,才能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入门的先导。爱因斯坦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儿童有了热爱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创设疑惑情景,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学生问题)充分暴露于课堂,以利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例如:教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只小猴吧。”小猴子听了,连连摇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平均分给300只猴子,你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三、留够充足的思考时空,才能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问”,起源于思。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材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问错了没有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质疑。例如:在测量圆的周长时,给学生提供了一元的硬币、象棋子、在纸片上画出的圆、细绳和直尺等材料。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给学生留了三分钟的时间思考)学生想了一会,学生自言自语地说:“用什么方法测周长?用什么工具呢?”当学生用细绳测量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时,感到不方便,学生便疑问顿生:“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呢?怎么测呢?”有的几个学生自成小组共同讨论,有的学生还勇敢站起来问听课的老师。

四、因人而异灵活施教,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质疑能力

“问”,因人而异。由于学生认识结果、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不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对待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因人而异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多思善问的习惯,以此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例如:一道工程问题的练习。题目: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_____________?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也可以再添上其他条件提出问题。学生由自言自语很快过渡到“问”声不绝,培养了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

五、不断创设互动情景,才能培养学生共同质疑的能力

“问”,要表于言。无论哪种形式的提问,都是某一命题的疑问形式,对小学生来说,还存在着语言表述障碍。创设小组互动情景,意在消除这种障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提倡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也提倡小组合作提出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共同质疑的能力。例如:在巩固练习时,提供的材料是:(课件出示)老虎裁判请乌龟和兔子 重新比赛,兔子的比赛路线是 从A点出发,沿三个小圆的周长经B点回到A点;乌龟的比 赛路线是从A点沿大圆的周长 经B点回到A点。根据情景,同学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小组学习)经过短暂的思考,提出了以下问题:兔子和乌龟比赛的路程相同吗?谁是冠军?如果他们

同时到达,谁跑的路程多?谁又是冠军?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去请教你们的新朋友——听课的老师。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共同质疑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正是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

六、敢于创设反思情景,才能培养学生自我质疑能力

“问”,更终于省。我们的学生天天解答一道又一道习题,天天解决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却很少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很少写学习心得,很少给自己提出学习的目标„„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总是在原地踏步。为此,我们提倡学生要对自己的每一次数学活动反思:一道题做完了,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一节课听完了,静心沉思,我学到了什么?老师讲的都对吗?一星期,一个月学下来了,理一理所学的数学知识,哪些还不懂?该怎样去掌握它?然后对这些数学活动中的得失进行归类、取舍,考虑下一次再学习类似的内容时该如何做?写出再学习的过程设想。这样,不断地检查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才能扬长避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的数学学习天天有新的收获,把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气氛、留下自由思考时空、创设各种情境,因人而异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才能逐步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2010-1-25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2篇

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 李皎华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捉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一、培养提问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大耳朵图图的故事吧。今天李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天,大耳朵图图的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耳朵图图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边泣边说:“爸爸,人家小东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咦,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一回事吗?

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要促进思维,而《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大耳朵图图12年才有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在组织学生参加秋游时,先让学生根据这次秋游的具体情况,拟定秋游计划,然后问学生:在这次秋游活动中,你们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对活动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3、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提问。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动手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形成问题意识的习惯。4、教师提供开放题,让学生在异中“问”

课后设置开放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学生的思路,开放学生的潜能。

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1、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打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运用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因为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

教育家刘国正说;“教室的四壁应是多孔的海棉,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因而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年龄实际,要以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切感。

阅读教学要注重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3篇

一、鼓励激发,敢于质疑

很多教师抱怨班上的学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更不用说质疑了。到了高年级,课堂上静悄悄的,语文课堂俨然成为教师的独角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师缺乏引导、课堂死气沉沉、教师评价不够民主等,所以,教师必须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1.适时鼓励,树立自信

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对于一篇课文,学生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有深度、有质量的问题,教师应持提倡、鼓励、引导的态度,以此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质疑的兴趣。当然,学生难免会提出比较稚嫩或偏离教学要求的问题,引得同学嗤笑而挫伤其自尊心,也许从此以后就在课堂上噤若寒蝉。所以,教师应表扬这些同学敢于提问的一面,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使学生从“敢于质疑”逐步做到“善于质疑”。

2.民主平等,融洽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以教师为主角,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似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质疑好像与学生无关,学生只要跟着教师的提问去思考就行了。这种模式不仅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严肃紧张,还让学生与质疑越走越远,形同陌路。所以,教师要放低姿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逐渐靠近教师,在关系融洽的基础上敢于质疑,积极探究。

二、创设情境,乐于质疑

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情境中,才能乐于质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认知经验,激发其灵动的思维,为学生质疑提供肥沃的土壤。在小语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采用较多的是以下两种。

1.直观引发疑问

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彩纷呈的图片、视频等最受他们青睐。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课文的特点,适当采用直观形象来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如教学《玲玲的画》一文,教师先给学生出示了玲玲创作的画,没有讲任何和课文有关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不少学生眉头紧锁,很明显头脑里存在疑问,笔者适时让学生提问,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质疑,有的说:“玲玲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呢?”有的说“:这幅画有什么内涵吗?”有的说“:玲玲的画画得真好看,她的画里面讲了件什么事呢?”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质疑,继而引领他们主动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答案,质疑、释疑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故事引发疑问

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妨给学生讲讲故事,并在合适的地方戛然而止,引发学生猜测。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教师先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讲了一、二小节的内容,伯诺德夫人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接着,教师制造悬念,不再告知下文了。学生们很是好奇,纷纷提问“:老师,后来德军发现了吗?”教师故作神秘地摇摇头,继续给学生往下讲,让学生知道伯诺德夫人机智地吹灭了蜡烛,可是德军又将它点燃了。然后教师真的不再往下讲了,学生质疑的劲头更足了,有的问“:这样燃烧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老师,后来怎样了?”有的问“:他们有没有又想办法吹灭蜡烛啊?”引发了学生对下文的种种质疑,正中教师下怀,不用多讲,学生就能凭着疑问去文中寻找答案。

三、教给方法,善于质疑

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提问总是提不到文章的关键处。如果教师不授予方法,那么学生的质疑能力很难上一个台阶,只能停留在“敢问”“乐问”的层面上,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逐步达到“善问”的境界。

1. 比较质疑

比较质疑,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只要认真钻研,就会发现比较的方面有很多,如用这一篇课文与另一篇课文比较,用课文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比较,存在与假设不存在比较,等等《。穷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屋外寒风呼啸,惊涛拍岸,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渔家小屋比较破旧,屋里为什么会如此温暖而舒适呢?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从而引发疑问,为积极探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品读,学生发现了“地面干净、炉火未熄”等词,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夫妻的和睦、心心相印。

2. 矛盾质疑

矛盾质疑,指把课文中似乎写得有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掌声》一文中写道“: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教师就人物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通过品读课文课堂新探了解了英子此时的矛盾心理,提出:英子心里会怎么想呢?如果我是英子,我该怎么办?从而引发思考,感受英子的矛盾心理,体会当时的场景,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是一种正常的表现。

3. 优劣质疑

优劣质疑,即比较哪个字词、句或段写得好。如《梅花魂》中有这么一句“: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为了引导学生质疑,笔者将句子改成了“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让学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比较两句话哪一句写得好。学生通过质疑,感受到第一种表达方式的分量,也学会了运用此种手法写作。

4. 总结质疑

总结质疑,指根据文中总结性的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把握全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教师让学生找一句总结全文的句子,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教师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从而引领学生明白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全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由此学到了总分总结构的写作方法。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如果能问出个“为什么”或“怎么样”,同样可以构成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对立联结,形成问题。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借助课文,及时、适时、巧妙地进行引导。在适当情况下,教师还可挑疑,激发学生脑中的疑虑,这是质疑很好的铺垫。

阅读教学要注重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4篇

一、鼓励激发,敢于质疑

很多教师抱怨班上的学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更不用说质疑了。到了高年级,课堂上静悄悄的,语文课堂俨然成为教师的独角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师缺乏引导、课堂死气沉沉、教师评价不够民主等,所以,教师必须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1.适时鼓励,树立自信

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对于一篇课文,学生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有深度、有质量的问题,教师应持提倡、鼓励、引导的态度,以此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质疑的兴趣。当然,学生难免会提出比较稚嫩或偏离教学要求的问题,引得同学嗤笑而挫伤其自尊心,也许从此以后就在课堂上噤若寒蝉。所以,教师应表扬这些同学敢于提问的一面,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使学生从“敢于质疑”逐步做到“善于质疑”。

2.民主平等,融洽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以教师为主角,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似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质疑好像与学生无关,学生只要跟着教师的提问去思考就行了。这种模式不仅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严肃紧张,还让学生与质疑越走越远,形同陌路。所以,教师要放低姿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逐渐靠近教师,在关系融洽的基础上敢于质疑,积极探究。

二、创设情境,乐于质疑

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情境中,才能乐于质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认知经验,激发其灵动的思维,为学生质疑提供肥沃的土壤。在小语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采用较多的是以下两种。

1.直观引发疑问

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彩纷呈的图片、视频等最受他们青睐。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课文的特点,适当采用直观形象来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如教学《玲玲的画》一文,教师先给学生出示了玲玲创作的画,没有讲任何和课文有关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不少学生眉头紧锁,很明显头脑里存在疑问,笔者适时让学生提问,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质疑,有的说:“玲玲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呢?”有的说:“这幅画有什么内涵吗?”有的说:“玲玲的画画得真好看,她的画里面讲了件什么事呢?”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质疑,继而引领他们主动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答案,质疑、释疑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故事引发疑问

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妨给学生讲讲故事,并在合适的地方戛然而止,引发学生猜测。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教师先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讲了一、二小节的内容,伯诺德夫人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接着,教师制造悬念,不再告知下文了。学生们很是好奇,纷纷提问:“老师,后来德军发现了吗?”教师故作神秘地摇摇头,继续给学生往下讲,让学生知道伯诺德夫人机智地吹灭了蜡烛,可是德军又将它点燃了。然后教师真的不再往下讲了,学生质疑的劲头更足了,有的问:“这样燃烧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老师,后来怎样了?”有的问:“他们有没有又想办法吹灭蜡烛啊?”引发了学生对下文的种种质疑,正中教师下怀,不用多讲,学生就能凭着疑问去文中寻找答案。

三、教给方法,善于质疑

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提问总是提不到文章的关键处。如果教师不授予方法,那么学生的质疑能力很难上一个台阶,只能停留在“敢问”“乐问”的层面上,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逐步达到“善问”的境界。

1.比较质疑

比较质疑,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只要认真钻研,就会发现比较的方面有很多,如用这一篇课文与另一篇课文比较,用课文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比较,存在与假设不存在比较,等等。《穷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屋外寒风呼啸,惊涛拍岸,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渔家小屋比较破旧,屋里为什么会如此温暖而舒适呢?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从而引发疑问,为积极探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品读,学生发现了“地面干净、炉火未熄”等词,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夫妻的和睦、心心相印。

2.矛盾质疑

矛盾质疑,指把课文中似乎写得有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掌声》一文中写道:“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教师就人物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了解了英子此时的矛盾心理,提出:英子心里会怎么想呢?如果我是英子,我该怎么办?从而引发思考,感受英子的矛盾心理,体会当时的场景,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是一种正常的表现。

3.优劣质疑

优劣质疑,即比较哪个字词、句或段写得好。如《梅花魂》中有这么一句:“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为了引导学生质疑,笔者将句子改成了“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让学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比较两句话哪一句写得好。学生通过质疑,感受到第一种表达方式的分量,也学会了运用此种手法写作。

4.总结质疑

总结质疑,指根据文中总结性的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把握全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教师让学生找一句总结全文的句子,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教师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从而引领学生明白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全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由此学到了总分总结构的写作方法。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如果能问出个“为什么”或“怎么样”,同样可以构成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对立联结,形成问题。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借助课文,及时、适时、巧妙地进行引导。在适当情况下,教师还可挑疑,激发学生脑中的疑虑,这是质疑很好的铺垫。

叶圣陶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悉心引导。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阅读能力。教师不妨开展“每日一问”的训练活动,让质疑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学生大胆展现自己的武器。当然,有质疑,必有释疑,善于质疑,也势必善于释疑。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自己有质疑释疑的能力,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注重小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第5篇

忽雷山小学

刘苏芳

小学教育阶段是少年儿童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教育的可塑性很大。研究表明,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学龄前就已经开始发展,小学教育阶段是发展少年儿童音乐才能的最宝贵时期。加强对这一时期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的音乐才能包括音乐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们既是在学生的听、唱、奏等音乐审美实践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也是在他们的听觉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观察等一般能力的提高。所以,在音乐教学法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

音乐感受力包括音乐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它是在学生听、唱、奏等音乐实践中得到发展的。教师要以听辨、比较、想象、联想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学生用听觉直接感知音乐是感受、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听音乐,使他们在反复听赏中加深记忆。同时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分音乐表现手段中诸如音高、时值、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等的差异,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听辨能力是感受音乐的重要条件。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还须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来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形象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能使学生进入音乐所描述的意境,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内容,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记忆。

由于音乐的旋律、节奏和人体的律动有着共同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都有概括表现人的内心情感活动的表现性质,而“动”又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故把“动”引入音乐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音乐教学,让学生用身体的“动”配合音乐的“动”并使他们的各感官“通感”活动起来,从而发展了他们的音乐感受力。总之,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能促进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提高,而音乐知识技能的提高又促进了他们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这就为发展其音乐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阅奠定了基础。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喜欢唱歌、听音乐,教师应加以引导,培养他们具有鉴赏音乐的能力,使他们更正确地理解音乐,领会作品的艺术价值。

音乐鉴赏力是指识别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情绪,鉴赏音乐格调的高低、好坏以及欣赏音乐等的能力。

对音乐的鉴赏,除了具备良好的感受力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知识、社会知识和生活的体验),以及对音乐作品熟悉、了解的程度。

因此,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题材,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容、思想和感情;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体裁、形式,了解作品中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特点;通过分析作品的风格,了解民族、时代的特征和作曲家的特点,然后将上述分析内容综合成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音乐艺术形象,使学生进一步深入音乐。通过鉴赏活动,培养学生具有鉴别音乐内容美、鉴别音乐情趣和鉴别演唱、演奏水平高低能力。这种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随着学生对音乐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的发展而获得的。

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包括演唱、演奏技能、乐感、音乐想象和创造才能等。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必须在他们的演唱、演奏、唱游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乐感、想象和创造才能。而乐感、想象和创造才能要通过一定的演唱、演奏等技能得以表现。因此,音乐家技能、乐感、音乐想象和创造才能的提高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要使学生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应激发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才能,在演唱、演奏等表演中倾注自己的情感,使音乐更具感染力。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音乐感受力不同,因而存在不同的音乐想象和创造。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创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必须引 导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观察,加强生活和情感的体验,用丰富和想象去创造新形象。

教师提高指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形象、掌握各种表现手段、提高音乐感受和创造才能的有效措施。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独特见解与独创表现也要给予鼓励。

此外,教材的选用对提高表现力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多听、多唱、多奏具有真情实感,富于表现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想象和美感的作品,从中培养学生的乐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才能,促进表同力的迅速提高。

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进行的,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发展的。音乐感受力发展过程,也是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提高过程。它们都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听、唱、奏、动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的。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 第6篇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显然,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课堂比起以往增色了许多,但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些许的不如人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于肤浅,所谓的没有“深度”。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 本文以让学生“敢问”、使学生“好问”、教学生“会问”等方面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

质疑敢问好问会问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显然,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课堂比起以往增色了许多,但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些许的不如人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于肤

浅,所谓的没有“深度”。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我作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让学生“敢问”。

1、营造“敢问”的氛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胆量,学生也是如此。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或挖苦斥责,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学生生疑发问的积极性压抑学生思维的发展。

a、自觉地把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

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但这种权威地位和权威角色赋予教师的是一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这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就必须转化为学生心悦诚服的内在权威。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自己适当“稚化”。所谓“稚化”,就是教师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积极进行心理位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蔽起来,亲近学生,接近学生,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适当学生化,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心、同样的求知欲、同样的认知兴趣、同样的学习情绪、同样的行为来完成教学的和谐共创。教师“稚化”,能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

b、实行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要求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以自己为中心,要和学生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的:“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自主性的发展。”教师惟有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到真正的教学民主。在教学民主方面,我国许多优秀教师的做法值得学习。如北京宁鸿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教学措施,即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天津李鉴惠老师提倡课堂教学七个允许,即:错了

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

由于老师实行教学民主,学生心里感到安全、自由,具有了心理优势,因而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

2、留给“敢问”的时间。

每节课都要设置质疑问难的环节,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随便安排,在课的开头、课的进行中、在讲完新课后做练习之前让学生发问。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让学生“质疑问难”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应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师问生答”的现象,把“示范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去问,不要越徂代庖。

二、使学生“好问”。

1、树立“好问”的信心。

小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中难以“生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a、胆小,紧张。学生害怕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受老师责备,被同学耻笑,因而不敢生疑发问。

同样是30厘米宽的“路”,为什么人们敢于在运动场上骑自行车而不敢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呢?那是因为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的人心里感到不安全,怕出错后跌入万丈深渊。联想到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不敢质疑问难,不敢提问题,也是怕问错了惹人笑话,或者挨老师的批评。

贯彻教学的“无错原则”,就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从正面引导学生提问和质疑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和如何纠正错误上,要让每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不因提问错误而感到遗憾。有位优秀老师说:“课堂提问没有错误!”因为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

b、满足一知半解。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对知识已经掌握,不再继续深入地思考,不愿生疑发问。所以,教师运用各种方式,通过不同途径引导,让后进生够得着,优生吃得饱,帮助学生树立“好问”的信心。

2、激发“好问”的兴趣。

孩子本身是好学好问的。特别是当孩子遇到他所喜欢的东西时,兴趣更高,问题也更多。“创造就是从问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疑是思维的动力,它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相机开展“生疑发问”比赛,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数量多,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养成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识字3》案例: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按照儿歌内容继续编下去,让宁宁成为一个细心的小画家?

生:行。

师:那么先自己想想编编,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很高兴,特别有兴趣,自己编后讨论。)

师:谁来把自己编的儿歌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非常地踊跃,小手举得高高。)

生:我来说说:“宁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画个炉灶有了门,画只鸭子扁嘴巴,画张桌子腿不歪,画匹大马有尾巴。你看看,可是个细心的小画家。”师:小朋友们,他编得怎么样?

生:他编得很好,如果在前面加一句“画画之前先动脑,想好之后再来画”,就让人明白宁宁不是个粗心的孩子了。

生:我来帮他添一句“炉灶、桌子真高兴,鸭子、大马把他夸。”

师:小朋友们,你们编得真好,真爱动脑筋!

让学生自编儿歌,自己发现问题的同时又解决了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设“好问”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心创设使学生“好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狼和鹿》教学案例:

师:《狼和鹿》一课我们学完了,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你们在班级中相互提问。(学生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意站起来。)

师:只要你来提问,你就可以叫班中的任意学生来回答。

(学生一听,来劲了!纷纷举手想试一下。)

生:我想给闫璐同学提问“在狼与鹿并存时,鹿是那么的幸福,森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而在狼被杀死后,鹿死的死,病的病,森林却闹起了饥荒?”

......就这样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第三次,在提问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比以往都集中,可能是他们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形式,也可能是人的好胜心在作祟,想把别人难倒,所以提的问题很多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然,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的问题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发现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向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提的问题难度低些,可他们提问的对象也往往是那些与自己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而成绩好的同学更是能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学生尝到了甜头,自然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不仅不讨厌这样的形式,还特别喜欢这个环节。

三、教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众所周知,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成分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创新教育是问题教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问题是创新教育的开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在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头脑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一切知识就成了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效;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创新教育自始自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问题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都应存在;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赤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真正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使问题存在于整个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使教育时时处处都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否则,教学则难以进行。问题是创新教育活动的归宿。创新教育活动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以问题为终结。教育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传播知识而应当是在初不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1、学会以题目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内容,思想重点往往可以从文题看出来。学生学会分析文题的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作文审题的能力。如教学《花瓣飘香》,请学生想一想,看了题目有什么疑问:这一课是写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香飘万里吗?

2、学会从关键词语质疑。

词语质疑的方法很多,比如换词比较,从比较用词是否准确方面进行质疑。如《李广射虎》中“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生疑:把带点的字换成“拿”“端”“吸”“拽”可以吗?为什么? ..

3、学会从重点句子质疑。

重点句子,包括表现课文中心思想的,含义深刻和感情色彩深厚的,与上下文关系密切的,在篇章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文中的重点句子生疑发问。如《槐乡五月》中,重点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学生这样生疑: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句我懂。为什么说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4、学会用求异思维质疑。

过去,我们只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在同一方向思考问题,这样做学生的问题只能肤浅。只有注重求异思维的引导,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等才能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提的问题才不会过于肤浅。如在教学中,我们向学生提出“多、快、好”三方面的要求:从多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快,学有创见不同一般。

5、学会想象质疑。

想象以必要的感知材料为依据。提高画面、景物、音乐、文字等条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就物抒情,由情入境,能产生某一事物的新形象。这样,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就会源源不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让这门艺术发扬光大。通过不断的发现及解决,我相信今后的语文教学会越走越好,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教程》

2、《江苏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7篇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284页)

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有了想象力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读写能力。

可见想象能力在人的智力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一、因景想象。就是抓住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中学语文课文中,选有不少的散文名篇。这类课文,有很多精彩的景物描写片段。讲析这些写景片段,不仅要分析其观察的角度、语言的优美、作者的情感等,还要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往往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

其一是回想法。在学生看了或读了景物片段描写后,要求学生盖住书,在头脑中回想形成这幅景物图景,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允许学生作适当的发挥。如朱自清的写景名篇《春》,作者跟我们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每幅图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讲析这五幅春景图时,都可以让学生盖住书回想讲述。如我让学生讲述“春花图”,学生不但讲了课文上写的几种花,还根据自己的想象,补充讲了一些野花的名称、鸟儿在花树中穿梭鸣叫,小姑娘在花间嬉闹。这样一补充,这幅“春花图”就更加热闹非凡了。当然,这要告诉学生作者为什么不加写这些的原因。

其二是联想法。学生看了读了或听教师讲析景物描写的片段后,让学生从景物中引申联想开去,要求紧扣景物内容,联想合理。如鲁彦写的《听潮》,描写了两幅图景:一是“大海沉睡图”,二是“大海涨潮图”。在讲析这两幅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时候的大海象什么?请各用一个恰当的比喻来描述,注意不得跟原文中的比喻句重复。回答时,有的学生答得相当精彩。如回答“沉睡时的大海象什么”?有学生答道:象一位温柔慈祥的母亲,嘴里哼着催眠曲,手正轻轻拍着婴儿的母亲。回答“涨潮时的大海象什么”?有学生答道:象一群发怒的雄狮,象一群受惊的野马,在原野上东冲西突,连声吼叫,烟尘滚滚。通过这样的联想,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因人想象。就是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景,让学生想象加工,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学语文课文中的记叙性文章(包括小说等),大多有比较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形象或课文情节时,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分析、想象。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文中的主人公菲利普是一个非常自私、无情、卑鄙的人,我讲到菲利普在轮船上与于勒相遇时的心理变化过程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在菲利普原来的印象中,弟弟于勒应该是怎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应该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礼帽,有随从仆人跟随左右;有的说,应该红光满面,昂头挺胸,神气傲然;有的说,应该大腹便便,肥头大耳,满脸横肉,等等。学生想象出来的形象跟站在眼前的老水手于勒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对此时的菲利普在神情、心理方面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就不难理解了。这种想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如杜甫的诗《石壕吏》,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吏”、“一妇”两个人物在这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吏呼的“怒”,妇啼的“苦”是诗歌对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就这句诗,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试联系前后诗句的内容,想象一下“吏呼”、“ 妇啼”的具体情景和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有学生这样叙述“吏呼”: 石壕吏瞪着血红的眼睛,凶狠地吼道,死老婆子,为什么不早一点开门?你家男人呢?快把你家男人叫出来,不然的话,老子就不客气了。有学生这样描述“ 妇啼”:老妇人白发散乱,满脸皱纹,穿着破烂的衣服,颤抖抖地站在门前,痛苦地哀求道,官老爷,我家哪有什么男人呀„„。这样的训练,不仅是想象能力的训练了,它已把理解课文内容、口头表达能力、甚至作文中的扩写等融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动作描写,是叙述类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学语文叙述类课文中有不少精彩的动作描写,集中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根据这些动作描写,让学生想象把动作表演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经典作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鲁提辖三拳除霸这一情节,动作描写真是栩栩如生。老师分析完内容后,要学生盖住书,叫两个学生上讲台表演一番“三拳除霸”的动作。当然要告诉学生这是表演,不要真打,点到为止,但要求动作要准确无误。表演完后,让下面的学生进行评议,看看是否与课文中的动作描写一致。这样,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其他学生,都要回想课文中的动作描写,在脑中形成一个连贯、完整的空间动作图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

三、因情节想象。

在叙述类课文中,情节构成了故事发展的框架,成为展示人物性格、命运的屏幕。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当然也有偶然的时候)和完整性,有些还给读者留下悬念,让读者充分去想象。

在讲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时,要善于启发学生想象情节的发展情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故事情节很强的一篇课文,由几个情节构成:开端——酒楼闻哭声,发展——坐镇客店,高潮——三拳除霸,结局——弃官出走。在讲完开端后,我们就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以下情节的发展情况,假如你是鲁提辖的话,你听了金家父女的诉说后,下一步的行动将会怎样?有的学生回答,把金家父女赶走,继续跟朋友喝酒;有的学生回答,叫金家父女一起吃饭;有的学生回答,马上冲去打死郑屠等。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再对照课文情节的发展,对鲁提辖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扶危济贫和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就更容易把握了。

又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作者在结尾给我们留下一个悬念: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根据这个悬念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孔乙己没有死的话,试设想一下他以后的发展结局。学生设想结局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说,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后,遇到了一个好心的老郎中,帮他治好了腿,在老郎中的帮助下,重新做人;有的学生说,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后,被一群绿林好汉救了去,做了他们的军师;有的学生说,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后,被人请去当了老师,十分卖力地教几个学生读“之乎者也”。等等。有些想象,尽管不是那么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但打开、扩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8篇

一、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循序渐进地展开,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首先, 这需要教师给学生们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 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所在。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 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积极性才会更高, 大家才会更愿意展开对于各类问题的思考, 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各类教学活动中来。因此, 教师首先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氛围来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提供有力的铺垫, 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要。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和学生间有更多积极的交流互动, 这对于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将会很有帮助。例如,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 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有意渗透转化思想, 借以暗示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接着我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对他们说:“今天这节课, 让大家来当小老师, 用我们所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看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最终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 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 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良好的激发与锻炼, 大家在自主学习与独立探究中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深化, 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也在慢慢展开, 知识教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 这也是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完善的一个方面。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不仅极大地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那种单一的教师讲授的教学形式也抑制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因此, 教师要摒弃那些不合适的教学方法, 要有意识地打造更为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如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无论是两人一小组的相互交流还是多人参与的小组合作学习, 都能够为学生的独立学习与自主探究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空间,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仅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也会更为深入。

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全班集体交流的过程中, 在师生互动、生生交互的过程中不断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相互感染, 摆脱固有的教学观念的束缚, 在课堂上重新焕发出想象力与创造力,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锻炼。如教学“百以内的退位减法45-28=?”时,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和其他同学展开小组合作讨论, 找到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法。有些学生从书本上得到启发说出45-28=17, 有些学生认为还可以这样解答:45-28=45-20-8=17, 或45-28=45-30+2=17。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展开探讨交流, 不少学生都从其他同学的思路中受到启发, 不断地涌现出与众不同的思路, 这些都是学生思维能力的直观体现, 也是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的教学优越性所在。

三、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策略

随着大家积累的知识的不断增多, 这个时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们思考问题策略的指导与点拨, 要让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技巧, 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整体提升将会是非常积极的推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代表性的问题的讲解来给予大家启发, 让大家感受到不同的理解与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角度。同时, 也可以有意识地传授给大家一些经典的思维策略, 让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积极的发展与构建。

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 在找不到直接解决问题的通路时, 可以尝试走间接的通路, 巧妙绕过解决问题的障碍, 最终将问题解决, 这也是平常我们常说的“换个角度想想”“另辟蹊径”等思考方法。如当学生碰到要求一个不规则小石头的体积时, 可以引导学生用转换思考的方法, 把小石头放在盛有水的规则容器里, 利用水位升高的办法, 计算出不规则小石头的体积。这是非常经典的“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的应用。我国很早就有“曹冲称象”的典故, 这些都体现了用转换思维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体现出的优越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 要让大家掌握更多好的思考问题的策略, 这对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构建将会是非常积极的推动。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9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培养学生; 作文能力

小学语文学科,有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小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其中,作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有效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小学作文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培养小学生的写作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叶圣陶更明确地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什么是习惯?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写作习惯就是指不需要老师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拿起笔去进行写作的动作行为。

写作习惯要在长期勤于动笔的写作实践中才能养成。鉴于小学生对单一形式的重复练习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特征,练习写作要形式多样,这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内的如命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即兴作文、仿写作文、缩写、扩写、续写、改写、想象写;完整作文,片断作文等;课外的如写日记、周记、办黑板报、给远方亲人写信、给校园广播投稿、办手抄报、写演讲稿、发短信、写正反方辩论稿、写生作文等等多种形式。

写作习惯的养成,没有兴趣和恒心是不行的,从小学低段的“说话”一开始,到中段的“写话”,高段的“作文”就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来进行培养。老师还应该以身作则勤于动笔影响学生,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促进了老师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小学作文教学要善于语言积累捕捉作文源泉

(1)多读。“读”即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积累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包括课内文本和课外读物的阅读。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从本质上讲,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也是获取信息丰富语言的过程。比如阅读一篇篇优美的诗歌散文,需要小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并试着把心放在文章中去,抓住美词佳句,感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之情,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多读,能使书中文字化的“静态”语言“活化”成一幅幅优美的立体(或流动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从而内化为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内部语言”,为转化为具有线性特征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奠定基础,为以后的“说”和“写”做好充分准备。语言积累丰富了,基础扎牢了,作文时才能游刃有余,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多看。“看”即观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生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对身边事物有直观感性认识。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作文时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生动真实,令人信服。小学生对事物能坚持做到长期细致的观察,必将积累大量素材,也能达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境界。李白若无多年的游历和细心的观察,也写不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

(3)多听。“听”即倾听,是一种技能,是学生收集语言信息获取各种知识的捷径。“听”的设计范围十分广泛,从校内老师的讲课,同学的交流,到校外父母的对话,人们的交谈……小学生时时刻刻都处于大量语言信息的包围之中。只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能获取大量作文素材。老师指导学生“听”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耐心”、“用心”。“听”的信息内容要有选择地接收,为作文积累素材。

(4)多问。“问”即质疑。小学生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做为语文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多问,因为这种质疑探疑正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质疑探疑可以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激化其求知欲,在作文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获取大量信息。这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十分必要。

(5)多思。“思”即思考。“多想出智慧,沉思能创新”,创造性思维是发展创造力的关键。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要让思维的绚丽之花灿烂地开放在每一个学生心中。要教会学生结合生活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在思考中增长作文能力。

(6)多辩。“辩”即辩论。辩论是学习语文、练习说话写话的一种很好方法。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知识以定论形式直接出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被动者;而在“发现学习”中,知识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出现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主动者。学生辩论就是“发现学习”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某事、某人、某观点的辩论甚至激烈的争论来发现问题并解决之,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说”、“写”的能力。

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源于生活”。一切文章皆出自生活,生活是文章之“源”,文章是生活之“流”。老师教作文,不可避“源”而求“流”;学生写作文,不可脱离生活去胡编乱造。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4年6月第一版

[2]《中学生心理学》 林崇德 北京出版社 1983年1月第一版

[3]《谈谈儿童心理的发展》 吴凤岗 科学出版社 1981年6月第一版

上一篇:选煤厂员工演讲稿下一篇:园丁的情怀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