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2024-09-11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精选8篇)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第1篇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一、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德育工作有直接的领导作用。

二、中小学校长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基本观念。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1次全校德育工作专题会议,3次相关部门德育工作领导会议,协调研究、总结布置不同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要重视计划调控,强化制度与档案建设,搞好德育工作的检查和考评。

三、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抓好德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理论与业务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较好发挥典型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四、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教育途径,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深入地实施德育系列化工程,较好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彰显学校德育的魅力与特色。

全员负责制度

一、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心开展工作。

二、学校每位教职员工要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本着服务育人的原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人民教师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每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堂德育,要学会尊重、欣赏学生,要学会讲规范的课堂道德用语,认真挖掘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

四、每位教师要主动与“三生”结成帮教对子,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并参与学生的思想品行评定工作,做到有帮教措施,帮教记录,有典型经验。对帮教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奖,并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

班级教导制度

一、每学年年初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结合年级实际,集体讨论制定出班级教育活动计划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标准,并认真加以实施,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各类典型的榜样作用,以及与其它班级、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作用,作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办好班级活动园地,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尤其要发挥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组织作用,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开学典礼仪式、升旗仪式、入队(团)仪式、成人宣誓仪式,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寓德育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

四、加强班集体建设,规范班级管理,搞好班级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总结与表奖,每学年表奖一次三好班级。

家长工作制度

一、家长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一体化。制定并实施好本学校的《家长学校章程》,成立并办好家长学校,较好发挥家长学校的育人功能。

二、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和家长会(每学期2—3次),要创新家长会形式,提高家长会质量,充分发挥各级家长委员会和每位家长的作用。通过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密切家校联系,制定教育目标、方式、方法,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要建立和完善家长委员会例会活动制度、家校信息反馈制度、家长学习培训制度、家教经验论坛交流制度和总结表彰制度。

四、要创设有效活动载体,组织家长学员搞好学习培训活动(可聘请各级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或本校领导教师每学期集中为全校家长培训1—2次),家校互访活动(班主任每学期与学生家长至少联系沟通一次),家校联谊活动以及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帮助家长转变育子观念,提高育子水平,处处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并重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支持子女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社区教育制度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村要切实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学校要主动与社区教育组织沟通,并在社区的配合下,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要聘请社区中热心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士担任兼职辅导员,搞好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

二、学校要积极争取,鼓励社会各界和各方面人士,以各种方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可聘请公安、司法干部为法制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有计划地为学生进行辅导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为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适宜的活动场所,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教育学生恪守网络道德,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学生的校外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

四、学校要积极参与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工作,探索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充分依靠社区力量,较好发挥各种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德育研究部门每学年进行一次量化考核(具体可参照《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评价标准》)。

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进行考核,并依据有关文件与方案,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特点,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方案。在考核中要注重平日的考核记实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果有机挂钩,并增加考核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考评,由班主任负责,协同科任教师、家长、学生干部等,除搞好学生的平日过程性评价外,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依据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以及“新三好”标准,制定出详细的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考评标准或细则,评定结果要通知个人及家长,记入学生考评手册。教育局将每年表奖一次“新三好”学生。

四、对学校和教师的考评结果,将作为评选各级先进的重要依据。学校每学年自评表奖一次,教育局按两年德育考评累计得分和参与市级以上大型活动与竞赛成果,综合评定表奖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并两年评选表奖一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

升降国旗制度

一、按照《国旗法》的规定,每周一早晨以及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天坚持升降国旗(寒暑假、双休日及恶劣天气除外),每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全体师生必须参加,整齐列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二、平日升降国旗时,凡是经过现场的师生员工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是少先队员的,行队礼。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行动。

三、每次举行升旗仪式,必须按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的程序进行。旗手、护旗手由各班推选产生,学校严格训练后方可执行升降国旗任务。国旗下讲话稿可指定先进教师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以及各班轮流撰写,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教育性,必须得让学生听得懂、记得祝稿件提前交团委或大队辅导员审阅,并与升旗仪式记录一同作为德育的重要资料规范存档。

四、尊敬国旗,不挂污损、破旧或不合规格的国旗。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检查评比表奖制度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校长挂帅、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学生干部参加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检查评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工作的具体领导和检查评比工作。

二、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新三好”要求,并依据这些要求制定出切合学校学生实际的一日常规和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考评标准或达标检查细则。

三、建立轮流值周检查制,做到日有检查、周有小结、月有评比、学期有总结分析,年末有表奖。引导全体学生规范行为习惯,争做合格学生,确保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四、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报告(每学期1次),教育学生从小学法、懂法,争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小公民,坚决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班团队会制度

一、坚持班(团、队)会间周一次制度,并纳入教学课时计划之中,任何领导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

二、每次班、团、队会均要按程序,按标准要求规范进行,不得有随意性。

三、班、团、队会要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根据德育系列化工程的框架体系,结合各班级各阶段教育实际,做到方案具体,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准备充分,学生参与面大,体验效果好,活动实效性强。

四、要定期举行优秀班、团、队活动和方案的征集与评选,保证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主题班(团、队)会评比或观摩活动。

班主任工作制度

一、要认真落实《大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导意见》和《七中班主任培训规划》。重视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培训工作,制定学校班主任培训计划和教师个人自修研训计划,全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素质。坚持每月一次班主任学习例会制,每学期集中进行一次专题培训或举行一次班主任知识技能培训竞赛活动,每学年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或总结表彰会。

二、班主任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保护学生,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并根据学期德育计划要点和系列化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年级实际,制定好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并精心设计方案,创新活动载体,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要有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学生观。能用发展的观点对每名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注重教育民主平等,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培养好学生干部,做好学额巩固工作,积极创建团结、和谐、文明、向上的班集体。

四、要主动与科任教师合作,善于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与社会相关部门配合协作,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行为及身心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与个体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并不断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形式,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经验特色。

社会实践活动制度

一、学校要为学生上好社会实践课,创设有效的活动载体,搭建实践发展的平台。要因地制宜建立起学农、学工、学军基地,学雷锋服务实践基地以及参观访问、公益劳动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为基地建立协作互助关系和精神文明共建关系。

二、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按年级层次,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一日”实践活动,每学期安排总量不少于一周。

三、活动要确保质量,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把学生安全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领导、有检查、有指导、有总结、有完整的资料积累。

四、按照《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形式做周密安排,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进行选择。注意以集体活动为主,不允许学生个体单独活动。

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制度

一、中小学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的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做到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要以学校为单位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

二、适时开展主题教育。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并做到常搞常新。

三、要抓住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纪念日之机,请革命先辈和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经典格言,诗词诵读、征文演讲等活动,歌唱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曲,定期举行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要充分利用橱窗、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局域网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学生深刻了解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来历和意义,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鼓舞,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理想信念。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第2篇

——洱源县三营一中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切实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校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意见》(云教基〔2009〕34号)和《大理州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根据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洱源县三营一中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在平时工作中全面及时修正方案,总结近两年的学校工作,学校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以上文件精神,认识到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运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阶段选拔人才,指导初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评价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体系,引领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引导学校和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老师

在教学教过程中逐渐放弃认为平均分就是教学质量、学科有主科、副科的陈旧教学观,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全面健康成长;引导家庭和社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学校真正走进了素质教育。

二、开齐开足课程、全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按照《新课时方案》开足开齐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不再有主科、副科有区别,在对教师的评价上所有课程一视同仁。同时学校尤其重视体育、音乐、美术课程的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注重培养学生品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健全品格、健康个性,促进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只有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才能做到教学以人为本。

三、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学校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和领会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精神和意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从2009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严格按照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两部分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和个性发展评价指标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

3、学校要求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条件的必要条件,是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4、学校按照《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相关规定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真实性。

5、建立公示制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四、加强学习宣传,营造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围 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一位初中学生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社会关注程度高,影响面大。正确认识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目的、意义,准确把握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同时,学校利用板报、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让教师、学生与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充分认识改革的目的、意义,自觉支持改革、关心改革、拥护改革。加强学习宣传,营造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围,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0年11月26日

初中评价制度改革

学校工作总结

——洱源县三营一中

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研究 第3篇

2014年1月1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正式施行,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按照要求,作为事业单位的高等公立学校应遵照执行。高校内部控制是学校通过制度制定以及实施,防范和管控学校经济活动的风险,实现办学目标。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障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安全并有效地利用资产、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效果、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等。

二、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意义及现状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是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进行的全面考核。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是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基础条件,是高等学校遵循现代大学制度、践行依法治校、落实学校章程的重要途径,是判断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实施是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建设的组成部分。对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实施进行的评价,对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已经实施,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健全,但在如何衡量这些制度的科学、 合理及实施效果暨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方面,没有与制度建设与实施同步。 教育主管部门目前也未对高校的内控制度评价提出统一要求。总而言之,当前高校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评价需要完善和规范。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支出类型的多样性、高校利益的复杂性及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对高校的影响等客观因素使得合理保障高校的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效果更成为一种紧迫。因此,内部控制制度评价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三、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

(一)评价主体

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主体应确定为高校的管理者,评价目的是为准确把握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为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总体情况,及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高校应设立审计与风险控制委员会或类似功能的委员会,常态化地领导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工作。

(二)评价的内容

1.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b1)。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完整性(c1),主要评价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对高校内控制度的完整性而言,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高校财务制度或财经工作条例、内部审计制度、高校“三重一大” 决策制度、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干部管理制度、预(决) 算管理办法、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建设基建项目管理办法、修缮项目管理办法、学科管理办法、人才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

内部控制控制方法的规范性(c2), 主要评价高校内部控制的方法是否健全规范,控制方法是否在相关的文件或制度中进行了明确。主要包括:(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学校的决策权、执行权、 监督权相互分离,是否明确划分职责权限。(2)实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学校在分权控制的基础上,是否按授权权限履行监督、审批职责;不得越权审批。(3)实行归口管理,按照部门分工及岗位设置对学校人、财、物实行归口管理。在预算经费管理上,体现归口管理原则,按业务相关性进行归口管理,各职能部门对相关经费的预算编制、督促执行、效果评价负有责任。(4)实行预算控制,高校的全部经费是否实行预算总额控制;科研经费是否实现分明细预算控制。(5)实行财产保护控制,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加强借出款项管理,及时清缴借出款;严格按新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进行资产管理,规范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报废及处置等事项。(6)实行会计控制,学校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学校的财会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会计机构设置是否合理,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是否落实。(7) 实行单据控制,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是否按要求填制、审核、归档及保管。(8)实行信息内部公开,学校是否有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信息公开的内容是否明确,是否按主管部门的要求实施相关信息公开。

内部控制的适应性(c3),主要评价高校能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制度的变化及时制定或修订与学校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内控制度。2014年,高校实施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国家的诸多制度也发布并实施,以评价某高校2014年内部控制的适应性为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高校是否实施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操作手册;是否制定或修订了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是否制定或修订了差旅费管理办法;是否制定或修订了会议费管理办法;是否制定或修订了培训费管理办法;是否制定或修订了因公出国经费管理办法;是否制定了科研经费管理相关办法;是否制定或修订了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相关收费、资助办法;是否制定或修订了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相关办法;是否制定或修订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实施细则及办法; 是否制定或修订了因公短期出国培训费用管理办法等。

2.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b2)。定期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c4),高校是否建立了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是否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可分为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单位层面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等。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预决算管理情况、收支管理情况、资产管理情况、项目建设情况等。除此之外,该指标评价内容还包括根据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及时整改情况。

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情况(c5),高校是否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每年是否提交了学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除此之外,该校是否就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工作情况作为内部控制审计公告发布。

学校开展临时风险评估情况(c6), 学校是否因外部环境变化或经济活动需要、管理者要求等情况及时开展了经济活动风险评估。

(三)评价过程

指标建立。内控评价指标是对评价内容的具体反映。多种因素决定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评价指标不能用任何一个或几个单一指标来进行,笔者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目标层(a)指高校的内控制度评价;准则层指标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b1)、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b2);指标层指标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完整性 (c1)、内部控制控制方法的规范性(c2)、内部控制的适应性(c3)、定期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c4)、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情况(c5)、 学校临时开展风险评估情况(c6)。

指标赋值,评价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6个指标全部为定性指标,利用专家判断法,b1指标赋值为60分,其中:c1、 c2、c3指标赋值各20分,b2指标赋值为40分,其中:c4、c5指标赋值15分,c6指标赋值10分。在对北京某高校2014年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中,通过若干名专家根据该校内部控制制度实践情况及专家的专业判断,取各指标平均分,该校得分为70.25分。各项三级指标得分都不超过85分,其中c6指标得分为0,该校内控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内控制度的完整性需要健全,内控方法的规范性需要进一步明确,内控制度的适应性也需要加强,同时应该定期适时地开展风险评估, 内控专项审计和自我评价。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内部控制实施及目标,分析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意义及现状,并对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进行了探讨。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第4篇

关键词:学校评价;质素保证;香港

一、香港学校评价制度体系

(一)评价制度的基本框架

香港学校评价以“质素保证”的研究和实践为主要形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系统。香港学校质素保证框架(见图1)从《香港学校教育目标》出发,包含了一系列适用于各校且公开、客观的表现指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素的工具,通过观察课堂及其他校内活动,抽查学生作业,查阅学校文件,向教职员、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与校内成员讨论等途径获取评价信息。框架的核心是具有互动性和透明度的质素保证程序,即学校自我评估及质素保证视学,旨在推动学校改善和问责,达到提供优质教育的目的。学校评价研究者在制订架构时,既要考虑到现行的质素保证工作和校本管理,也要顾及传统的价值观和各校不断改变的需要。香港教育局一方面以伙伴方式为学校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监察学校表现,并给予客观的改善建议,务求在支持与问责之间取得平衡。

(二)评价实施的主要工具

香港学校运用学校表现评量、持分者问卷、学业增值资料系统、情意及社交表现评估套件等工具进行自我评价。学校表现评量基于《香港学校表现指标2008》的自评体系,从管理与组织、学与教、校风及学生资源、学生表现四个维度评价学校(见表1),旨在帮助学校检视工作成效,促进学校质量改善和持续发展,便于学校向相关主体汇报学校表现,增加学校工作透明度,进而协助香港教育局掌握香港学校的教育概况,从而为学校提供适切的支持,提高学校质素。持分者问卷是一套学校自评问卷,供学校采集教师、家长、学生和专责人员(仅供特殊学校)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是构成学校表现评量数据的一部分,用以配合学校表现指标的评估工作,针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的调查范围和项目(见表2)。学业增值资料系统主要为中学提供各科目的增值资料,让学校从增值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业表现,旨在帮助学校掌握学生学业表现,按照增值表现检视学与教的成效,促进学生学习持续改善。情意及社交表现评估套件主要用于评估学生的自我、自我~他人、自我一学校、自我一社会、自我—未来等情意及社交方面的发展状况,包括小学8套量表和53个副量表、中学12套量表和62个副量表,以帮助学校制定相应措施支援学生成长,为家长提供学校在校情意发展动态。

二、香港学校评价制度特点

(一)以学业评价为核心进行评价结果分析

学业评价是香港学校质素保证机制中的核心部分,其结果分析主要采用学业增值资料系统,具体的结果分析过程如下:以学科为单位,运用统计方法推算学生某一时间段各学科公开考试的预期成绩,把预期成绩与学生实际取得的成绩进行对比,并得出结果。结果用于显示学校提升学生的学业表现的相对效能,包括高于预期、达到预期或低于预期三种表现(见图2)。该方法考虑了与学业相关的因素,包括学生入学时的能力、同校学生入学时的平均学习能力、性别、就读男校还是女校、转校情况等。

(二)运用回归技术提高数据分析方法的科学性

在研究学业增值情况时,大多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作为技术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就分析方法而言,多层线性模型具备三方面优势:一是能够兼顾与学生相关的多层面信息,包括学生、班级、学校等方面的数据,保证了学业增值算法的标准误差估计和区间估计;二是能够将与学生学业成绩有关的非学校影响因素与学校的影响剥离,得到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净影响效应,从而科学、客观地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及其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三是能够分析学校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差异。学业增值资料只反映学生的学业表现,学校还要结合学生在非学业方面的表现,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社交表现等,以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指导。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业增值分析方法主要是分析学生在每一学科的增值表现,还没有一个综合的指标用于整合学生各方面的增值表现。

(三)根据需求运用多种方式反馈评价结果

香港学校质素保证评价体系依据各种评价工具和评价数据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结果反馈。其中,学业增值资料系统从增值角度分析学生学业表现,向香港各中学提供四类评价反馈报告:本校与全部学校、相似生源学校、同区学校的比较报告;差异效益报告;学校估计值报告;学校各科目估计值报告。其中,本校与全部学校、相似生源学校、同区学校的比较报告主要是对本校与全部学校、相似生源学校、同区学校的学生学业增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效益报告主要是呈现本校前测成绩对后测成绩的预测表现,对前测中成绩较好或较差学生的学业增值情况;学校估计值报告主要呈现近三年学校学业增值情况的发展变化;学校各科目估计值报告主要分析各学科学业的增值情况,并与香港整体水平进行比较。

除了自我评价之外,香港还进行以“质素保证全面视学”为主要形式的外部评价。视学队伍由教育专家、一线工作者和业外人士组成;视学范围包括各学习领域内的科目以及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即管理与组织、学与教、校风及学生支持、学生表现等;视学方式采取整校视学模式,向学校相关人士,包括非教学人员、家长和学生搜集资料及意见,运用公开的评价工具衡量学校的表现,使整个视学过程公开透明。视学结果的反馈以书面报告形式呈现给学校,以便学校根据视学结果及主要关注事项,制订改进及发展计划。视学结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学校个体改进和学校群体经验共享上(见图3)。对学校个体而言,学校可根据视学报告进行自我改进,公众也可以在网上阅览对某所学校的视学报告,有助于校务公开,为社会公众了解学校事务并提出改进意见提供了合理的途径和客观的资料;对学校群体而言,全年质素保证视学报告能够集中反映学校发展中的共性经验和问题,发现规律,为其他学校提供可供借鉴的典范,为学校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四)建立“一站式”评价管理电子系统

为便于学校评价的数据采集、分析、管理和应用,香港建立了“一站式”的自评数据管理系统——学校发展与问责数据电子平台(EsDA),系统架构包括安装数据电子平台、收集自评数据、制作报告、诠释数据等(见图4)。该系统能够进行网上持分者问卷调查、学生情意及社交表现评估调查、分析自评数据和制作相关的报表等,以更好发挥学校自我评价作用,并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学校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流程,在需要时向教育局提交学校表现评量数据、持分者问卷调查数据等,并在系统上查看学校表现评量结果报告,制定学校发展计划等。其中,学校评价结果的解释也呈现在ESDA上,涉及工作评估、策划、执行与监察。

三、对内地学校评价研究的启示

(一)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结果的深度解读

香港的学校评价制度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对学校评价结果进行了梳理和解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精细复杂的数据分析阶段,使得评价结果能够被学校、教师乃至公众所理解,这非常值得内地的学校评价研究反思和借鉴。学校评价的研究绝不仅仅是理论和学术层面的探讨,更重要的应该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这就特别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度解读。借鉴香港学校评价制度中的结果解释、解读的内容及方式,内地学校评价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描述基本情况,如师资水平等。第二,描述频率统计。第三,描述相对位置。第四,描述变化趋势。第五,进行数据整合。例如,根据学校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生学业成绩、校园文化等多个维度的数据,综合判断学校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第六,将学校举措和成效进行结合。

(二)根据评价数据类型指导实践改进

香港学校质素保证评价体系包括学校表现评量、持分者问卷、学业增值资料系统、情意及社交表现评估套件等评价工具。使用不同的评价工具可以获得不同类型的评价结果,指向了不同方面的结果应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评价的实践指导作用,内地的学校评价研究应借鉴香港学校评价制度中的结果应用思路,根据评价数据具体类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实践改进。

其一,将学校整体的评价数据及分析结果应用于学校改进时,应根据学校的背景和发展需要,为学校负责德育、教学、后勤等不同职责的人员提供相关内容的数据解读。

其二,将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结果应用于学校改进时,应考虑学生自身的背景因素、班级情况、任课教师的情况等,并注重学业数据在若干年间的变化趋势,以学业改善及持续发展为目的,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表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学校教师评价制度 第5篇

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教师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教师协调的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以教师为核心,以发展教师个体为理念的教师评价。特制定制度如下:

1、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要由评价者和教师协商制定,双方认同,把实现教师个体发展目标和实施评价看作是双方的共同职责;(评价者为学校领导小组成员、业务骨干、骨干教师组成,由相同或相近学科的评价者组成一个评价小组,负责对所属学科的评价对象的评价工作)

2、教师的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表现方面(有四项指标,四项均有详细的指标和说明,量化评分,满分为10分)。二是出勤情况方面(有详细的指标说明,量化评分,满分为10分)。三是德育工作情况(有四项指标,满分为20分)。四是教学教研工作。(具体有六项指标,满分为60分)。五是参加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最高分为9分,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分)。六是各类奖励。(根据各教师指导学生、老师获奖情况及教师自身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获奖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

值,分数不封顶。)。学校将评价内容发给每位教师,要求教师自觉、积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

3、学校评价。学校评价要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合理。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主要从教案、上课、作业批改、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及职业道德的六个方面进行具体评价。操作时,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集体打分评价,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准确。

4、每个学期期末由学校考评领导小组针对各教师的考评情况进行学期末总评。

大桥中心小学

家长评价学校制度 第6篇

为了办成让家长、让学生满意的学校,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设置了家长评价学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定期召开家委会。

2.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

3.定期发放家长问卷。

4.通过校园网、信箱等形式接受家长的评价。

学校评价制度(推荐) 第7篇

一、师德评价:(1)、评价内容:

1、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先进文化,不发表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和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

2、爱岗敬业,把教育作为神圣的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工作期间不做与教育工作无关之事。

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对学生教育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

4、严谨治学,钻研业务。以优质教育为已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廉洁从教。不乱收费、乱办班,不擅自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不向家长索取钱物,自觉维护教师形象。

6、尊重家长。认真听取和采纳家长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各种关系。

7、自尊自爱,严于律己。做到言不失师风,仪不失师表,行不失师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8、教师间团结合作,互相尊重,与人为善,积极营造和谐氛围。

9、心系学校,顾全大局,发扬主人翁精神,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组织领导与评价方法:

1、考评组由校党政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

2、学年末每位教职工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总结一年来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找出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3、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进行家长、学生评议活动。

4、考评组考核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每位教职工客观地给出评语。经认真考核后,按优秀、合格、不合格给出每位教职工的师德师风考核等次,归入个人档案。

(3)、教职工师德师风评价成绩的作用

1、教职工的师德师风考评结果,根据奖优罚劣原则,在教职工年终考核、职务晋升、评优评模等各方面得到体现。

2、师德师风考评结果要作为教师聘用的重要依据。师德师风考评不及格者不得聘用。

二、教师教育教学评价: 在教育局教研室整体教研思路的引导下,我校以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习型,创新型学校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与新课程改革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积极进行“赏识教育”尝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按照2009学的工作计划和我校的工作实际要求,对教师进行评价。(1)、评价方法:

1、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一学期以来在个方面的表现,结合评价细则先行想学校进行申报,并认真填写申报表(作为教师述职材料使用),在下一的“四制”改革聘用中作为重要依据。

2、教师测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统一使用均分进行测评。

3、各相关职能部门评定:统一使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时的记录和年终资料收集情况认真进行评定。考评小组负责对评价结果进行仲裁、界定。在评价时各项均采取现场操作的方式。使各项评价结果更加真实有效。评价结果经上报校长审定后生效,并公示。做为推荐先进个人的依据。(2)、评价制度:

1、尊重每位教师个体,在制定不同的评价教师绩效标准,建立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良性差异评价环境,将由差异的教师个体凝聚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

2、要充分考虑学校管理用人机制中能激发教师个体和群众积极性方面的有利因素,使其成为评价的主导因素,促使评价工作是其激励性。

3、对各项工作的难度、精度、要求和工作需要的迫切程度进行综合,在拟订评价标准、分值调配等方面尽可能实现其公平性和公正性。(3)、评价使用:

1、评价结果将是对一位教师工作是否积极提供了最原始的参考;

2、评价结果将是每一位教师每年评优秀、评先进的试金石;

3、评价结果将对每一位教师职称评定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三、学生评价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1)、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实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制度。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是初中学生学科学习目标评价的主要手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学业考试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并建立学业考试的各项工作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考试组织、成绩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学业考试成绩应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学校建议市县教育局使用等级制表达学业考试成绩,不得以考试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

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建立和完善命题工作机制,落实命题人员资格认定和动态管理制度、试题征集制度、命题与审题分离制度、阅卷质量过程监测制度、试题评价反馈制度等,确保试题质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和信息技术可作为考试科目;理、化、生实验操作、艺术、综合实践等可作为考查科目(市上应提供一套参考性试题);体育与健康可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要求实施测试。

学业考试方式可根据考试的具体内容采用纸笔测验、听力测试以及口试、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纸笔测验也可采取闭卷、开卷或开闭卷结合等不同形式。

2.实施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科学评价制度。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目标要求为基本依据。评价结果包括等级和综合评语二个部分。等级可用优、良、中、差或A、B、C、D…的形式表达(其中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指标,只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二个等级);综合评语要概括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既要充分反映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又不回避学生的缺点和问题,做到具体、亲切、中肯,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其健康发展的期盼。

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要在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由学校组织实施,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一个评定时段。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注重过程、结果客观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同时,各地要将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标准、评价办法向社会公示、公布,评价结果根据需要向学生公示。公示时间应在5天以上,公示无异议方可记录,并力求评价结果的科学和公正。

3.建立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长档案。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综合评语以及初中阶段发展的突出表现(或标志性成果)等内容。县上教育行政部门可制定统一的学生成长档案格式规范,研发配套电子管理系统。要严格规定学生发展标志性成果的种类,对可能加重学生负担和大量占用学生校外活动时间的项目(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结果等),不作为标志性成果和认定特长生的依据,不与升学挂钩。

4.实施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评价制度。素质教育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更新教育理念、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制止学生辍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既能横向分析学校现实的工作情况,又能纵向分析工作进展。

建立和逐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一是公示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公示制度,将初中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评定结果,高中招生计划、录取标准、办法等向社会公示。二是诚信制度。建立初中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的诚信机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参加命题、审题、阅卷、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的有关人员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高中的配合下对初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质量、推荐生质量进行评估,并通报评估结果。三是培训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参与招生、考试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的培训,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确保考试评价和招生录取的信度、效度、客观、公平。四是监督监控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的监督、监管。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对于发现的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可以投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及时处理和反馈。五是复查、复议制度。学生若对学业考试成绩或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结果存有异议,可直接向初中学校提出复议申请,学校必须组织复议,并将复议结果及时向申请人反馈。如学生对复议结果不服,可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申诉,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调查,及时处理。六是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初中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高中招生过程中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涉及学校的,在对学校进行评先树优、年终考核、考点设置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的同时,追究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涉及教师的,取消评先树优资格和参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资格;涉及学生的,按规定处理。

(2)、切实保障经费投入。学校应当按照当地物价水平合理测算评价成本,将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所需费用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确保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顺利实施。学校要本着够用、实用、耐用的原则,为此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办公设备保障。

附:白马初中考评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姜东洛 副组长:陈光灵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第8篇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该课题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 高等学校教师工资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我国高校工资制度的四次改革历程, 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影响。第二, 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及其制度化, 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发展和制度化的过程。第三, 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制度的合理性, 从收入分配理论出发, 分析了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的应然追求和实然状态, 以及实行津贴制度的现实合理性。第四, 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制度导向的偏差, 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津贴制度存在的偏差及其影响。第五, 高校教师津贴制度的完善,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 提出完善高校教师津贴制度的策略。

(二) 研究方法

第一, 文献研究法。有意义的研究, 一定是一项有所创新的研究, 这种创新抑或是前人根本没有涉足的研究, 抑或是对已有研究的补充或修正。因此, 对前人已做的研究进行学习, 是寻找创新点的基础。只有如此, 才能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想得更深。课题组通过各种方式, 查找了所有关于高校教师津贴制度的文献, 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和反思。在此基础之上, 形成了该研究的思路。

第二, 案例分析法。高校教师津贴制度是各个学校的自主行为, 因此, 其模式各式各样, 五花八门。如果不对这些制度进行分类、概况, 那么, 该研究将会陷入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的境地。有鉴于此, 课题组通过各种渠道, 收集了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津贴制度。为了增加论述的可信度, 该研究还需要获得所发放的、具体的津贴数据, 但这个数据涉及到高校的财务秘密, 一般高校不愿意提供。经过努力, 最终获得了一所高校全体教职工的岗位津贴数据。这些案例和数据为该研究的论证提过了有力的支持。

第三, 访谈法。为了切实了解高校津贴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成员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这些人员包括高校分管收入分配工作的副校长、人事处具体拟订津贴制度的副处长、分管岗位津贴制度的院长以及教师。通过对他们的访谈, 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 他们对高校教师津贴制度的见解为该研究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实证材料。

二、研究结论

高校教师津贴是其工资的一个部分, 而工资制度又是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对高校教师津贴制度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小”的探究。该研究采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分析框架,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相互佐证的方式, 对我国高校教师津贴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 得出了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 津贴制度, 主要是校内津贴制度的实施, 带来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学术生产力的提高。高校校内津贴制度实施之前, 我国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对外不具有竞争力, 对内不具有激励性, 从而导致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艰难, 教师流失严重, 师资的学历水平整体不高。如1999年3月6日的《市场报》曾报道,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每年流失的人数占留校人数的60%-70%, 当时北大的青年教授只有115人。[1]校内津贴制度实施后, 高校教师工资的外部竞争力得到增加, 内部激励性得到提高。这种工资状况不仅稳定了现有教师队伍, 而且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如北京大学实施校内津贴制度后, 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和学缘结构日趋合理。从年龄结构看, 教师队伍中教授的平均年龄从1999年的59岁下降为2003年的52岁;45岁以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从1999年的7%上升为2003年的21%;60岁以上的教授占教授总数中的比例从1999年的46%下降到2003年的24%;45岁以下的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上升至63%。从学历结构看, 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已经达到1, 200人, “培养和引进1, 00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目标已经实现,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也从1999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53%。从学缘结构看, 该校已经形成了“国外引进1/3、国内兄弟院校引进1/3、本校培养1/3”的良好学缘结构。[2]

同时, 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发带来了高校学术生产力的较大提高。学术生产力是指大学这种学术组织所具有的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知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发展知识的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1999年, 我国招生数为154.9万人, 到2012年, 全国高校招生数为685万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教育阶段, 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大学在校生。对于科研生产力, 在高校科技人力和经费投入大大提高的作用下, 学术活动和成果水平都有了较大上升, 而且科研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也大为改进。对于为社会服务, 高校更是发挥其智力库的作用, 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智力支持。

第二, 国家工资对高校教师具有保障功能, 而校内津贴则具有激励和调节功能。工资是对劳动者劳动的报酬, 它具有保障、激励和调节功能。目前, 我国高校薪酬执行的是2006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 根据这份文件, 教师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 即他们的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个部分组成。但时至今日, 国家仍然没有出台具体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标准, 因此, 教师的工资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组合:一部分是“国家工资”——即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总和, 一部分是“校内工资”——即各个高校自1999年开始自主制定和实施的校内津贴。

通过对高校教师工资组成部分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教师的工资结构是“二元结构”, 即国家工资由国家制定和买单, 而校内津贴由高校制定和买单, 两者基本上没有关联。国家工资是固定的, 教师当年的努力与否不能改变它的多少, 即具有刚性的特点, 正因为如此, 教师几乎不会关注这部分工资, 从而使得国家工资仅仅只具有保健功能。即国家工资如果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 则易使教师产生不满情绪, 消极怠工, 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但如果国家工资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无论再如何进行改善也往往很难使教师感到满意, 因此也就难以再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而校内津贴是跟教师的岗位和业绩直接挂钩的, 它给了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更多收入的机会, 即具有弹性的特点, 也正因为如此, 教师对校内津贴近乎“斤斤计较”, 因而校内津贴对教师具有更多的激励和调节作用。

第三, 校内津贴在工资中的比重过大、具有变动性是导致教师急功近利的主要原因。津贴原是工资的一种补充, 只占工资总额的很小一部分, 但是, 近年来实施的校内津贴却占到教师工资总额的1/3以上, 已经高于国家工资所占的比重。既然份量如此之大, 教师自然会比较关注。同时, 业绩津贴和岗位业绩津贴是与教师的努力直接相关的, 教学学时数越多、科研数量越多、课题经费越多, 津贴就越多。因此, 在实行课时津贴的学校, 教师为了多获得课时津贴而纷纷抢课;在科研津贴较高的学校, 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课题经费、规定论文篇数, 只好选择一些短、平、快的科研, 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而对于那些需要较长时间的基础性研究, 教师也许不是不想涉足, 只是这类研究在现行的津贴制度下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教师越来越难以“消费”;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 教师更热衷于获得行政职务。因为拥有了行政职务, 也就拥有了权力, 更是获得了人际和信息资源。有了这些资源, 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高级别的、重大的课题项目;为了获得更多的校内津贴, 教师之间的协作减少, 人际关系比较紧张。教师能否获得一定等级和数量的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是能否得到科研津贴的先决条件, 因此, 为了获得课题, 教师们可谓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于是, “在学术系统最顶部凤毛麟角的高素质学术人员和处于系统底部的大批普通教师之间存有一条显著的鸿沟。”[3]正是津贴给教师提供了合理增加其收入的可能性, 所以很多教师“唯津贴是从”, 既然学术选择是围绕“津贴”而进行的, 那么津贴这根指挥棒指向哪儿, 教师的学术重心就会指向哪儿, 也就出现了“有课题意识而无问题意识、有经费意识而无学术意识、有数量意识而无质量意识”的急功近利行为。

第四, 津贴制度的完善, 主要是校内津贴制度的完善, 需要国家和高校共同的努力。公共政策是对价值观的可操作性表述, 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产品属性的认识, 往往塑造了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形态, 这自然包括对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政策。[4]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 直接受益者是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 而外部受益者主要是受教育者所属的国家和社会。按照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核心思想“谁受益, 谁付款”的原则, 政府和个人均应在其大致受益范围内支付教育经费。也就是说高等教育这种准公共品从原则上讲, 应采用直接收益者个人付费和公共财政支持共同负担成本的供给模式。

与此同时, 高校要加大人员经费的比重,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近年来, 由于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开展, 各个学校纷纷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等硬件设备的投资, 而用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能挤则挤, 能占则占。谈到教师与高校其他资源的关系, 我们总能想起梅贻琦校长那句耳熟能详的话:“大学乃大师也, 非大楼也。”但在实际的办学中, “大学乃大楼也, 非大师也”的现象比比皆是。有鉴于此, 办学者需要重新认识高校和教师的特点, 真正树立重视教师的理念, 在经费的使用上向人员经费倾斜。惟有如此, 高校才能在有限的财力下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无论是对高等教育实行集权式管理的德国和中国香港地区, 还是实行分权式管理的美国和印度, 其人员经费支出是高校办学经费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的平均收入处于社会中上水平。

三、课题研究对策

第一, 提高高校教师工资水平。根据要素分配理论, 谁拥有的资本越多, 谁获得的收入将越高。因此, 高校教师作为拥有知识资本最多的群体, 如果仅以知识资本一个要素作为分配的依据, 那他们应该获得最高的收入。可是, 在实施校内津贴制度后, 高校教师的收入虽然有所提高, 但跟拥有的知识资本相比, 跟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其他从业者相比, 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 高校教师的工资依然没有真正体现其拥有的知识资本。德国、美国、印度和香港地区的高校, 为了体现教师所拥有的知识资本, 切实遵循按要素分配的收入分配理论;为了提高教师工资的外部竞争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组织承诺;为了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学术生产力, 都对教师制定了较高的工资水平。这种制度设计最终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价值。我国已跻身于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之列, 但距离高等教育强国的路还很漫长。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的话很朴实: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 我们的教师决定了学校的实力, 也决定了学校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其他的方面, 我们可以紧缩财政, 但教师的人均收入不可能跌得太低, 否则, 他们都跑了。[5]因此, 根据教师拥有的人力资本, 他们的工资急待大幅度提高。

第二, 增加对高校的拨款。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是高等教育的唯一办学主体, 不仅办学经费由政府全部承担, 还给予在校学生相当数额的生活费。这一时期高校与政府财政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政府筹措经费, 同时也管理这些经费 (“谁管谁出钱”) 。[6]1993年2月,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重申教育服务提供的分散化和多元化, 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由此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总体呈急剧下降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国家应尽的责任——给予高校比较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否舍得对教育投入, 特别是在国家经济尚不发达、甚至财政收支状况紧张时期舍得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反映了一种从长远战略和民族未来高度洞察事物的眼光和魄力, 关键还是在对教育的认识和观念上。应当让每个人, 特别是领导者都清醒地认识到, 教育投资属于一种以目前的开支换取长远的国民整体文化水准、道德风尚和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和经济效果最大化的特殊投资。”[7]高校只有得到国家较充足的资金支持, 才有条件可持续地、不断地改善教师的待遇, 从而增加学术职业的吸引力。

第三, 制定切合实际的校内津贴模式。目前我国高校的津贴模式, 大致可以归纳为岗位津贴、业绩津贴和岗位业绩津贴三种。这些不同的模式是在不同的理念支配下设计的, 不同的模式反映出制度设计者对学术职业不同的认识。对于最早实施某种模式的高校而言, 完全是一种制度的创新, 而对于随后借鉴的高校而言, 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搬硬套, 制定出的津贴制度与学校实情不相符合的问题。不同的高校, 其类型不同, 学校发展定位不同, 教师的素质不同, 应选择不同的津贴模式。千万不可不顾学校的实际情况, 照搬别校的津贴模式, 最终收效甚微甚者弄巧成拙。

与此同时, 全国各高校由于所处的地区不同, 办学质量不同, 社会声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获取资金的能力, 因而其资金的支付能力明显不同, 这种不同的资金实力决定了不同的津贴标准。学校一定要根据其发展目标, 结合资金的筹措能力, 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 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津贴标准, 在考虑到津贴标准的外部竞争力的前提下避免相互攀比、盲目向高标准看齐的短视行为。

第四, 降低津贴在工资总额中的比重, 还津贴本来面目。津贴是一种辅助工资形式, 也是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们通常把补偿生产 (工作) 条件方面的叫做津贴, 而把弥补生活开支方面的叫补贴, 其实质都是属于补偿性质的劳动报酬;另一种定义是:指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两种定义的表述虽然有所不同, 但它们的共同点却是:津贴是一种对生产条件的补偿报酬。既然是补偿性质的劳动报酬, 也就决定了津贴只能是一种辅助工资形式, 从数量上而言, 只能在工资总额中占有较小的比重。可是, 现在全国高校的校内津贴却占教师工资总额的1/3以上, 超过了工资结构中其他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比重。如果仔细分析现有校内津贴制度产生的起点、变迁的路径就可以发现, 校内津贴制度只是“挂津贴之名”而“无津贴之实”, 大有张冠李戴的感觉。当初, 高校为了留住人才急需提高教师的待遇, 同时为了增加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急需拉开工资的差距, 这两种需求决定了高校要设计一种校内分配制度。但这种分配制度如何命名, 却让制度设计者破费脑筋。由于长期的政治运动, 我国高校工作者养成了保守的性格。这种性格让他们在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时候, 却不敢直接以企业早已实施的“奖励工资”来命名, 因为“奖励工资”似乎是企业员工的专利, 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 如果获得了“奖励工资”, 那将是对学术职业的一种亵渎, 更会招致其社会形象的下降。于是, 在这种既想获利又想留名的思想指导下, 制度设计者用了“校内津贴”这个称呼。这样既模糊了这部分收入的性质, 又实质上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其实, 这种“欲说还羞”本身反映了高校工作者对自己的正当利益不敢理直气壮地诉求的懦弱性格, 也反映了“学术为道”对他们的影响何其之深。因此, 既然提高教师的待遇是理所当然的, 那么, 就没有必要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继续高举“津贴”大旗, 而是应该降低津贴在工资总额中的比重, 还津贴本来的面目。

四、研究的改进与完善

高校教师津贴制度是高校的一项具体的管理制度, 因此该研究属于应用性较强的研究。为了全面了解各高校的津贴制度, 需要对全国高校的津贴制度做样本分析。在前期的准备阶段, 课题组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一些高校的津贴制度文本, 也通过一些方式对相关人士进行了访谈。但遗憾的是, 由于津贴属于各高校的自主分配行为, 尤其是涉及到各高校的财务数据, 因此, 很多高校不愿意提供制度文本。另外, 收入是个人的隐私, 许多教师也不愿意就这个问题接受访谈。如果样本量更大, 那么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将更加全面和深入。

摘要: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制度是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形式, 不论对教师还是对高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不同时期、不同高校, 实行教师津贴制度的动因各有不同, 但总体来看, 它对提高教师的整体收入水平、稳定教师队伍,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重要影响。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 高校教师津贴制度也有其另一面, 人们对之也有各种看法。如何正确看待高校教师津贴制度, 理性全面地认识其利弊得失, 客观地把握其未来发展走势, 是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注释

1[1]杨震.基于事业人假设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3:40.

2[2][3]刘耕年, 等.北京大学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S1) :49-51.

3[4]邹国兵.中国政府与公立高校财政关系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方向研究[D].上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07:15.

4[5]李培根谈高校排名[EB/O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 Ix NTI1MDQ=.html.

上一篇:人大经验交流会讲话稿下一篇:城镇建设用地的调查报告